农村生活垃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1:05:57

农村生活垃圾

农村生活垃圾范文篇1

1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和处理现状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或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被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2]。农村生活垃圾是指在农村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如表1所示。

1.1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

总体而言,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具有数量多、范围广、分布分散、构成成分复杂、有害物质比例上升、地区差异大等特点。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将进入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垃圾处理也将面临严峻形势。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了一次性用品、工业制品和塑料制成品的使用率上升。农村居民不想处理的衣服和消费品现在都是生活垃圾的一部分,而以前用作饲料的多余蔬菜、皮屑、树叶、植物、藤、稻草,如今已成为日常农村生活中的垃圾[3-4]。在我国农村,村庄之间和村庄内部居民点的距离相对较远,与城市集中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相比,农村生活垃圾具有空间分散的特点,收集运输难度大。同时,我国大部分农村尚未形成长效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由于垃圾量的不断增加与垃圾处理能力的落后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农民能找到的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把生活垃圾堆放在路边、河边或者将各种垃圾混在一起,这种结果就是污染周边环境。

1.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现状

以来,我国农村生活垃圾运输处理率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政府资金投入不断扩大,但无害化处理率不高,资源化利用率不高,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镇环卫专用车辆设备和乡环卫专用车辆设备数量从2007年的约5万辆和1万辆迅速增加到2017年的约11.46万辆和2.76万辆,增长了数倍。该区垃圾运输站的数量也在缓慢增长。城市垃圾转运站的数量分别从2007年的约22500和4600个增加到2017年约27700和10400个(图1)[5-6]。显然,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外部条件越来越完善。但政府政策体系、村民自治和市场合作管理薄弱,几乎没有合作的概念。需要创建一个协作治理和多重治理的模式。

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2.1现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系统

已逐渐受到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资源回收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垃圾处理的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处理方法也多种多样。(1)从循环经济看,分为焚烧、填埋以及资源化利用3种[7]。垃圾的最终处理无非是垃圾填埋、焚化和资源化利用。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垃圾填埋,其中简单的垃圾填埋是主要的填埋方式。垃圾填埋场工作简单,占地大,会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续处理方案。废物焚化可减少70%~80%的焚烧废物残留物,确实能够短暂的解决土地短缺的问题,延长填埋场使用寿命,但是在发达地区垃圾数量巨大需要的填埋资源多,所以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也是目前的重要处理方法,除可回收废弃物外,大部分堆肥类垃圾物资源化利用成为这个处理方法的难点与重点。(2)从协同治理看,分为行政运作和市场运作2种。从运营模式和体系的方式来看可以分成2种:行政运作意味着垃圾处理系统不仅是由政府包揽的,而且是由政府维持运营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运作体系,是指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清洁和回收管理公司对系统进行运营和管理。因为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主要由政府承担,现存的市场规模小,涉及民营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度小。在浙江、山东等地,正在实施和测试将部分或全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分配给第三方的PPP模式[1]。

2.2未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发展的趋势

2.2.1城乡一体化模式。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模式的阶段,许多地区规定农村垃圾实行“各户收集、村集中、城镇转移、县集中处理”一体化运行模式。资料显示,我国43%的行政村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垃圾被运往县域进行资源化利用,近几年来因为该模型的使用地区越来越多,这个模式正在稳步地扩大应用比例。2.2.2市场化运营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地位也不断地提高,市场能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地变大,市场化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正在被更多的地方所使用。由政府主导的与市场合作的PPP模式得到了政府财政的支持。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将农村生活垃圾从打扫、集中到最后的资源化处理全部交给第三方环保公司,政府只做监管工作,以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规范化、一体化、专业化和资源化回收利用。2.2.3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农村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实现资源化利用可以大幅度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并且如果从源头进行分离垃圾,可实现回收的垃圾的有效回收利用,将有毒有害的有害垃圾纳入专门的系统当中,一些农村特殊的生活垃圾可以通过某些手段直接转化为对环境有利的资源。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可以通过机械去除残茬、压碎并返回田地,实现农作物秸秆等垃圾的资源利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农作物秸秆等垃圾也可以用作燃料,让农民直接从田地里送到发电厂进行焚烧。垃圾资源化还可以减少农民焚烧生活垃圾的行为。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可以避免不同类型垃圾之间的交叉污染,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实现农村垃圾资源的充分利用。此外,一些垃圾可以直接就地回收。通过资源化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基层政府的工作难度和财政支出。

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政策建议

3.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存的问题

3.1.1处理模式落后。现有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建设滞后,不能充分覆盖农村地区。目前,几乎所有地区的废物处理配套设施、人员队伍、资金支持和行政监督体系建设都不够,不能满足工作需求。长期以来,人们对农村的环境问题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过去,农村生活垃圾没有纳入卫生收集和运输系统,对环境保护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农村垃圾处理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监督薄弱,环保卫生意识不强,垃圾资源化利用意识不强。对于可回的收垃圾,由于没有明显的利益驱动,在当前环境下,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使政策、资金和技术相互关联来支持农村垃圾的分类和循环利用足。3.1.2管理落后,村民意识薄弱。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现在关于农村垃圾的法律还没有制定,基层工作主要是靠示范和说服,没有严格的制度;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基层政府的压力和责任很大,但村民支持力度很小。行政管理滞后,农村垃圾分类基础薄弱,如缺乏基层了解、财政预算不足、总体规划不规范、基本工作机制不健全等,由于政府财政预算有限,乡镇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存在较大差距,因为投资率低导致宣传效率低,村民不了解实际情况,一些村民认为在农村地区进行废物分类是不切实际的,觉得在发达的城市地区还不能行得通,别说在农村地区了;一部分则认为废物分类过于烦琐,在农村地区,村民普遍认知的有经济价值,可以重复使用的东西有啤酒瓶、纸箱、废弃的电气和电子设备等,而其他具有潜在污染和资源价值的物品,例如生物废物、玻璃、用过的电池和农作物秸秆等,不属于其回收利用的范围。因此,这不是真正的资源化利用。

3.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政策建议

3.2.1利用循环经济发展“垃圾”生态产业链实现资源化利用。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可以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率先实行源头分类。首先,要加强宣传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教育,各级各部门应该和各地方村委会相互合作,利用网络、电视等多样的舆论宣传形式,加大关于环境恶化和污染对农民自身环境和身心健康的影响的宣传力度,以及普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普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让村民懂得怎样对生活垃圾进行合理的分类。其次,分类要具有科学性,分类方法应在厘清各种垃圾处置方向的基础上制定。推进以“建设—作业—转移”的BOT模式为核心实现废物收集、运输、维护设置为新型农村生活垃圾运输模式之一,实现垃圾的“分类溯源,回收利用”[8]。第三,根据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做法,制定适当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目标和要求,制定符合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和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和计划。在垃圾分资源化利用的方面,要加快创建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基础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满足农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要求。要合理规划设计,加快建设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园,制定解决餐厨垃圾和农产品市场化垃圾问题的总体方案,使农村地区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生活垃圾资源。3.2.2探索政府保底的多元投入机制实现协同治理体系。在农村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政府兜底是责任。但是,农民作为主要受益的群众,也要一定程度的承担费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建设一批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机制。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9-10]。地方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费主要由政府承担,但是在进行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营的费用必须由地方政府、村委会和村民共同承担。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各级政府都可以摸索以政府为主体的各种市场投资相结合的体制,慢慢发展成为地方政府主导的农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市场机制,对当地市场进行干预。通过财政手段、税收手段以及财政政策用来使社会势力和企业参加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回收利用中来,创建共建共享机制,以“政府+市场+村民”的投资方式提高农村垃圾分类治理的效果,以实现政府主导、村民自治和市场融合的协同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操建华.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J].重庆社会科学,2019(6):44-54.

[2]张立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

[3]李栋.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视界,2016(7):262-263.

[4]陈淑媛.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问题及对策:以罗定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6):67-69.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综合财务司.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1-175.

[6]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130-195.

[7]巫丽俊,王丹丹,钟树明,等.农村生活垃圾常用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71-8272,8297.

[8]傅航超.循环经济背景下农村垃圾分类治理的思考:以浙江省为例[J].山西农经,2019(14):81.

[9]宋洪远.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乡村振兴[J].中国金融,2021(8):37-39.

农村生活垃圾范文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村生活垃圾;法律问题

一、农村生活垃圾概述

(一)农村生活垃圾的概念。关于生活垃圾的定义,我国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章中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将农村生活垃圾定义为在日常生活、生产或服务活动等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所以农村生活垃圾即是农村日常生活或服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其主要来源于农村平时日常生产生活服务、企业生产中所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同时还包括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如农药、固体包装、塑料等垃圾。其中乡镇企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主要源头。近年来,由于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生态旅游的规模逐年扩大,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总量不断增多、危害性加剧等特征,特别是生产生活垃圾中产生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不仅给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也给农业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二)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的理论基础。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明确指出循环经济是在生产、生活等过程中对资源进行减量、循环利用等活动的总称。根据这一定义可以认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一定是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且将此理论运用之农业生产生活中。国际学术界并没有“农业循环经济”这一专业术语,而是以“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形式出现,且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也比较有限。我国近年来一直将“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将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运用视为改善农村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只有对农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给予法治保障,才能使农村生活垃圾变废为宝,才能有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三)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的现状。首先,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的过程并未完全体现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大部分农村的垃圾收集设施因无人管理负责而损坏或者丢失,部分经济落后的农村甚至没有垃圾处理设施,使得农村大部分的生活垃圾没有处理,只是随意排放,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的生活垃圾造成对农村土地、水质的二次污染,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同时没有从源头上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部分农村在没有对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分类的情况下,盲目兴建垃圾处理场,使得垃圾不能有效的循环利用。未经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即随意倾倒、焚烧,只有很少一部分用做农业肥料进行循环使用。其次,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和技术保障措施,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无分类处理及循环使用硬件设施,而实用性强并且能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垃圾循环使用设施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技术保障。最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循环利用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相关负责部门和人员的义务、责任不明确,垃圾处理往往流于形式,更无从谈起循环利用。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和我国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有很大关系,所以要使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落到实处,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的法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的法律现状。首先,目前我国没有制定专门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及循环利用的法律法规。2014年我国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33条、38条、49条中对于农村生活废弃物的管理主体、资金保障以及公民的义务分别进行了规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第三节专节对于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进行了规定,2016年该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其中第44条专门对于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置责任部门进行了规定;《循环经济促进法》作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里程碑,在第34条、37条、38条、39条中对于农村循环经济的资源利用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清洁生产促进法》第16、22条分别对废物再生利用和农村废物资源化进行了具体规定。其次,部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中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规定,较之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中的规定较为详细和具体。以江苏、浙江两省为例,均对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收集责任主体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并提出给予财政的援助支持。(二)存在的问题。1.立法中循环经济的理念不够深入。首先,关于循环经济的理念还没有被例入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中,虽然我国一直提倡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想也扎根人心,但是这种理念还没有贯彻到立法中,没有在立法中起到指引的作用。其次,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虽然提到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但是在具体的立法过程中对于循环经济的理念还不够深入,大多为原则性的规定。最后,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现已制定了将近22年,虽然修订过四次,但由于其在立法中未能充分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存在实际操作差、与其他法律不相适应等问题。2.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特别是关于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循环使用专项立法缺失,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中虽然都有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规定,但原则性、指导性过强,且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在实践中操作性较差。除了这三部法律外,关于农村垃圾的循环使用的多以各地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现,法律层级较低。另外,从目前各国的立法来看,我国缺少对于垃圾源头分类的专项立法,而垃圾进行有效分类,是垃圾循环使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专项立法缺失使得垃圾分类具体实施无法可依。3.法律责任不明确。一方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中虽然专章规定了法律责任,但是在法律责任中没有专门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的法律责任,同时相关的法律责任中关于责任的主体主要是针对企业和经济组织的,关于政府和农民的责任,没有相关规定,显得与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不相适应。另外,《循环经济促进法》第48条还规定了奖励措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也规定了部分法律责任,但这些奖惩措施多为原则性规定,并未体现出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过程中具体实施的措施。另一方面,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处罚较轻或规定不明确,并不能起到震慑的作用,例如,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第42条中只提到对城市生活垃圾要进行分类收集,但没有明确界定分类收集的责任主体,同时法律责任缺失。种种这些,导致一些责任主体宁肯承担法律责任也不愿意履行义务。4.监管机制不足。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缺乏专门的执法机构,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除涉及环保部门外,还需要能源、水利、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配合,而在具体执法的过程中,这些部门在工作上存在职能交叉而相互推诿或由于和自己的职权不相匹配而对环保部门的工作不配合不同意的现象出现,导致在具体执法时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另外,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监督力度不够,监管主体缺失。特别是基层环境保护监管机构,很多村镇甚至没有专门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的专门机构和人员,部分村镇虽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管理员,但由于相关立法不够完善、资金投入不够和技术保障不足等原因往往导致管理流于形式。5.公众参与度不足。由于我国农村居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同时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观念薄弱等问题的制约,导致农民环境权受到污染时,不懂得如何救济或由于经济条件较差而无力救济,同时也反映出政府在宣传和农村环境信息体制公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另外,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过程要增加农民的公众参与度还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和相关政策的支持。

三、借鉴国外相关法律完善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循环使用的思考

农村生活垃圾范文篇3

[关键词]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农村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生产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问题,严重阻碍我国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据调查,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3亿吨,其中东北地区年产生量约180万吨[1]。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大部分生活垃圾没有经过妥善处理,而是随意堆弃或简单填埋。“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目标,即到2020年全国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要得到有效治理。目前,在南方沿海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已实现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处理模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但是针对东北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缺乏相应的治理技术和思路。本研究针对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和方法,以期为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提供参考依据。

1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特征

1.1数量特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也不断增加。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率变化幅度很大,其中最大为辽宁省2.290kg/(人•d),最小的为黑龙江0.310kg/(人•d),按均值估算吉林省是黑龙江省的3倍。东北三省平均值为0.882kg/(人•d),统计数据见表1所示[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农村人口总数约为556万人,以东北三省农村每人日均生活垃圾量平均值为0.882kg,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生活垃圾约179万吨。1.2组分特征。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可分为4类[4]:(1)可回收利用垃圾;(2)无机垃圾;(3)有机垃圾;(4)有害垃圾。具体细分可以分为厨余类、纸类、橡塑类、纺织类、竹木类、灰土类、砖瓦陶瓷类、玻璃类、金属类、其他类、混合类等。对比东北地区与全国农村生活垃圾组分可以发现,全国总体主要以厨余为主,占垃圾总量的43.6%,其次是灰土,占垃圾总量的23.5%,而东北地区主要以灰土为主,占垃圾总量的49.1%,其次是厨余,占垃圾总量的29.6%,其他组分含量相当[5]。

2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制约条件

(1)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大、组成复杂,且随着农村发展产量不断增加,成分日趋多样化。同时该地区村庄分布广、间隔远,导致生活垃圾产生源分散,收运难度大。目前东北大部分地区垃圾的管理仅停留在末端治理,前端收集和分类工作远未到位。(2)由于东北地区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目前的垃圾处理技术在该地区不宜于直接大规模应用。东北冬季废弃的生活垃圾在低温下很容易堆积冻成一体,导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难度相对增加。(3)东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农村没有垃圾处理

3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东北地区可采用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卫生填埋、焚烧处理、生物处理等技术[7]。卫生填埋处理操作简单,易于管理,设备与后期技术投资较小,但是侵占大量土地,垃圾处理后的资源利用率较低;焚烧处理设备占地小、垃圾处理减容率高、最终产物稳定,而需要投入与运行资金较多,对于大气环境有较大污染;生物处理是相对环境友好的处理技术且产品资源利用率很可观,但其技术复杂、投入运行时间长等缺点不容忽视,同时由于东北寒冷的气候条件制约,生物处理实施相对困难。可回收利用垃圾主要包括废纸类、橡胶塑料、金属类、玻璃类等,可经过分选分类后通过废物回收或送往废品回收站实现废物资源化循环,废纸类和橡胶塑料类垃圾若不利于回收利用则可收集后和竹木类垃圾一起用于焚烧供热。无机垃圾中的砖瓦陶瓷等建筑垃圾和灰土炉渣等可作为村庄就近的铺路或垫坑的填充物。有害垃圾定期运送至危险废物处理机构进行专门处理。

4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

4.1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后续垃圾分拣的环节,简化了处理过程,同时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卫生填埋、焚烧处理、生物处理的垃圾量,降低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8]。南方部分农村已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试点,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进行管理,建议东北地区农村效仿该模式进行管理,村民首先将生活垃圾按照统一的分类方法贮存、堆放,以村为单位将垃圾运输至乡镇垃圾中转站,乡镇环卫部门负责将垃圾集中运输至县级垃圾处理场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根据理化性质不同分为可回收利用垃圾、无机垃圾、有机垃圾、有害垃圾四大类进行分类处理。对于有机垃圾部分,可简单分拣后作为畜禽饲料加以利用,也可进行粗堆肥用于农作物施肥,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其余可进行填埋处理。这部分垃圾主要包括部分农作物秸秆、厨余垃圾等。的专项资金,导致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基础设施不完备,普遍缺乏专人管理。乡镇管理人员卫生意识淡薄,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没有规划,大多选择沟渠、坑地作为堆放处理场。由图2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有垃圾基础设施的村庄占比仅为58%,远低于全国89%的平均水平[6]。4.2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措施。东北农村地区应该在村内加强分类收集处理宣传力度,对村民垃圾分类知识进行普及,逐步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引导村民自觉从源头进行分类,将可回收资源自行整理变卖,其他垃圾分类处理,选择最佳资源化利用途径[9]。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应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并通过各项政策鼓励和扶持社会各界投入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逐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管理工作人员配置和配套基础设施。

5结语

农村生活垃圾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提升各族农牧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核心,以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为目标,集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强化城乡统筹,加快建立治理有序、收运便利、处理达标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倡导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农民环境意识,提升农村文明新风,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二、基本原则

(一)规划先行,城乡统筹。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以县域为单位统筹考虑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问题,做到注重以城带乡、全域覆盖、设施共享,优化布局,提升效率,扩大服务面积。

(二)因地制宜,建管并重。坚持实际出发,科学合理选择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一是离垃圾填埋厂20公里以内的转运到县进行统一处理,采取“户集中、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治理模式。二是离垃圾填埋厂20公里以外40公里以内的可建转运站进行转运处理,实行“户集中、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治理模式。三是离垃圾填埋厂40公里以外的、边远山区等交通不便的建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做到垃圾不出村,但要尽量做到无害化、避免二次污染,实行“户集中、村收集、乡(镇)转运、处理”的治理模式。毒害性垃圾则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

(三)政府引导,公众参与。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纳入政府公共服务重要内容,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快设施建设,保障正常运行,提高管理水平;尊重农牧民意愿,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探索建立村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长效机制。

(四)部门联动,协调推进。建立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整合资源、协同配合、齐心协力、多措并举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三、工作目标

以治理“农村六乱”,打造“洁净北庭”,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全面提高农牧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环境卫生管理体系。通过强化管理、集中整治,2016年全县20%的乡镇、20%行政村(20公里以内)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为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工作任务

(一)重点治理乡镇2个、行政村12个

1.2个乡镇:二工镇、庆阳湖乡;

2.12个行政村:镇白泉村;北庭镇(西上湖村、东二畦村、泉水地村、三场槽子村);庆阳湖乡(东庆村、西庆村);二工镇(董家湾村、八户村、十八户村、大龙口村、西芦芽湖村)。

(二)配备设施、设备及人员资金安排

2016年总计投入320.56万元。其中:项目资金256万(修建两座简易垃圾收集站预计投资58.5万元;压缩车两辆130万元;铲车一辆38万元);垃圾船箱59个29.5万元、县财政投入30万元(2辆压缩车驾驶员工资及车辆保养、油料、维修等费用,每个乡镇15万元)、乡镇投入34.56万元(12个行政村每村1人,12人×2400元/人×12月=34.56万元)。

1.二工镇区主要完成:修建一座简易垃圾收集站、购买压缩车12m?1辆、垃圾船箱(规格:3×1.8×1.15)13个、配备保洁员3人、驾驶员1人,共计投资116万元。

2.庆阳湖乡镇区主要完成:修建一座简易垃圾收集站、购买压缩车12m?1辆、垃圾船箱(规格:3×1.8×1.15)10个、配备保洁员3人、驾驶员1人,共计投资114万元。

3.12个行政村主要完成:购买垃圾船箱(规格:3×1.8×1.15)36个(每个行政村3个),配备保洁员12人(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保洁员)共计投资52.56万元。

五、工作要求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本区域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的具体组织实施,将村庄垃圾收集转运至垃圾处理厂。

(二)行政村负责对本村范围垃圾的收集清运、组织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明确界定农户的卫生责任区。充分利用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引导和组织好群众投工投劳等形式,参与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来。

(三)各行政村组建10-15人的保洁队伍,负责收集本村生活垃圾和运输至转运点。并确定一名专职保洁人员,负责本村生活垃圾的保洁管理及村容环境的日常巡查。

(四)农户负责自家庭院及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并将垃圾分类后送到垃圾收集点或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容器内。严禁随意倾倒、抛洒或者堆放垃圾。

(五)农村生活垃圾的设施、设备由县住建局经政府采购中心统一采购后,按照方案分配至各乡镇、行政村,由各乡镇统一管理。运行费用由乡(镇)人民政府、村集体和村民共同承担。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工作。成立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二)强化部门协作。落实成员单位责任分工:县委宣传部负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宣传动员;县住建局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处理,做好统筹协调、指导督办等日常工作,负责场站建设,督促乡镇、行政村建立完善的保洁体系;县发改委负责乡镇和农村环卫基础设施项目立项和项目整合申报,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协调对口援疆省市给予支持,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收费政策;县财政局负责研究财政支持政策,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考核奖励办法,按规定程序拨付资金并加强监管;县国土局负责协调垃圾处理项目用地;县环保局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并负责乡镇和农村环卫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县规划局负责编制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规划、区域性垃圾处理场建设规划和统筹布局县域范围内垃圾处理设施;县农业局负责生活垃圾肥料资源化利用管理,指导利用农村堆肥、沼气设施处理有机垃圾;县卫生局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指导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开展清洁行动。

农村生活垃圾范文篇5

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

镇成立了由书记、镇长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具体指导、协调和监查环境卫生工作。每月还组织2次检查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村(居)委,在全镇范围内通报批评。

二、宣传到位,营造氛围

我镇召开了由驻村领导、工作组长及村(居)委支部书记、主任参加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的专题会议,对全镇群众还签订了“镇门前五包”责任书,并在各主要路段及公共场所派发宣传资料,加大宣传力度,使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使群众能自觉配合镇、村做好垃圾整治及日常卫生保洁工作。

三、加大投入,花大力气

我镇镇、村两级充分认识到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委、政府在财政较困难的情况下,决定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资金

四、重在建设,设施完善

到5月1日为止,20余个垃圾池,配置了50个垃圾桶。所有公路沿线住户的垃圾由垃圾清运车采取每天上门收集垃圾。

五、人员到位,队伍健全

镇保洁公司卫生保洁队伍共有13人,一部分负责公路沿线的垃圾清运,一部分负责临时堆放点清理,每个村(居)委还备有1-3名专职保洁员。全镇共有卫生专职保洁员58人,卫生保洁工作能高效正常地运转。

六、我镇对农村生活垃圾清理的主要做法

1、户集中。以户为主对房前屋后进行清理,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首先把一些可燃可腐烂降解的垃圾分拣出来统一燃烧,然后运送到田间地头,就地烧肥;之后把纸板、书报、塑料制品、金属等分拣出来,作废品变卖处理;最后对一些不方便处理的生活垃圾统一堆放到垃圾堆放点转运处理。

2、村收集。在交通方便、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建造垃圾池,让村民将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在垃圾池内,统一收集后转运到县城集中填埋处理。

3、乡镇转运。对于我镇现有的一个垃圾中转站每天压缩垃圾。及时使用转运车辆转运至县城垃圾处理厂。

4、认真做好垃圾运输的分类工作,将垃圾等实行定点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

5、逐步建立了与生活垃圾减量化收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生活垃圾收运网络,按照密闭、压缩、环保、高效的要求,升级改造现有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体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镇)运输、县处理”的方式。

6、建立和完善了城乡环卫作业管理考核机制,实现全县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

七、加大监管力度

镇切实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监管队伍建设,按照分工认真履职尽责,加强对垃圾处理工作及设施建设的监管,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指标,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

农村生活垃圾范文篇6

一、领导重视,成立组织

一是成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各村(社区)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各单位、各村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工作到村,责任到人,任务到户,增强每位责任人和任务人的责任总和使命,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讨论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全面提升对该项工作的认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成效。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1、召开工作推进会。镇在6月召开了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会,明确工作内容,标准和完成时限。布置强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工作,彻底清扫垃圾,清理陈年垃圾,并形成长效机制。

2、营造宣传氛围。全镇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必要性,使得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深入人心,户户参加,人人动手,形成人人关爱环境的良好局面。

三、持续整治,成效明显

通过持续不断的开展整治行动,全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6月全镇清理垃圾约500吨;广告整治约150块;清理卫生死角约900平方米;清理农药瓶(化肥袋、塑料袋)约800个(条);清理河塘沟渠约1.5公里;参与人数100余次;乱涂写乱涂画约60平方米;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约600张/本。

四、下步工作  

1、继续抓好垃圾清运工作,力求实现清运规范化、制度化。

农村生活垃圾范文篇7

一、进一步完善检查考核的组织方式

为了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实际运转效果的检查考核,把暗访的检查情况纳入季度及全年考核的结果中(5分)。并在每次的暗访中随机对3—5位村民进行调查了解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运行效果反映,计入考核成绩。

二、进一步完善检查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一)将日常资料收集报送情况纳入考核内容(5分)

1、各区(市)县垃圾处置场(厂),对各镇(乡)建立农村生活垃圾进场处置的台帐,包括进场处置的时间和数量,由各区(市)县城市管理部门汇总按季度报市城管局区县处。

2、无垃圾处置场(厂)的区(市)县,由城市管理部门汇总报送农村生活垃圾运输处置垃圾量合同和长安垃圾处置场进场记录。内容全面准确、报送及时的,得3分,否则,酌情扣分。

3、其他工作资料、基础资料收集报送,包括规划方案、规范布点图、进展情况、简报、总结等,按要求全面、及时报送的,得2分,否则,酌情扣分。

(二)加强对财政配套资金落实和设备购置情况的考核(20分)

1、各区(市)县要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财政资金补贴与管理办法的通知》(成办函〔〕46号)要求,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实行专帐管理,并将工作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配套经费达到要求的,得10分,否则,每减少10个百分点扣1分。

2、各区(市)县按照市财政经费中设备购置资金要求,购置足额保障农村生活垃圾运输所需的专用密闭车辆,条件特殊的山区镇(乡)购置小型适用密闭的垃圾运输车辆的,得10分,未按要求足额配置的,每减少5个百分点扣1分。

(三)基础设施建设(15分)

1、按每个村建设3—5个垃圾桶点(房),每个桶点配备2—3个垃圾桶的标准,每个村少于3个垃圾桶点(房)的扣3分。

2、垃圾桶基座、垃圾房周围要进行硬化处理,未硬化扣1分。

(四)将社会宣传工作纳入考核内容(5分)

1、垃圾桶点(房)设置有宣传标语、包括编号、村名、管理人员、举报电话(区<市>县城管局公开电话)的告示牌,得2分,缺一小项,扣0.25分。

2、在省市级媒体宣传一次得0.5分。

3、在中央媒体宣传一次得2分。

4、其它宣传工作,按1分计考。

(五)保洁队伍建设管理(10分)

1、按每150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少于总数5%的扣1分(以配备人数招聘人员花名册、工资发放人员花名册为准)。

2、保洁员职责不落实,管理范围内卫生差,发现1处扣1分。

(六)生活垃圾清运(30分)

1、农村生活垃圾夏季2日内清运,冬季3日内清运。4—5日清运1次的扣1分,5日以上清运1次扣1—3分。

2、垃圾桶不得穿靴戴帽,垃圾房不得超过容量的50%,未达到要求的扣1分。

3、镇(乡)农村生活垃圾未按要求进入处置场(厂)而自行处理的扣5分,随意倾倒的扣10分。

(七)清除积存垃圾(10分)

1、在管理辖区内无积存生活垃圾,发现一处扣2分。

2、垃圾桶点(房)周围有垃圾,发现1处扣1分。

(八)鼓励在清扫、收运和处置工作中实行市场化运作(加分)

1、对清扫保洁环节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的,加1—2分。

2、对在收运环节实行公司化运作的,加2—4分。

3、没有实行市场化运作,但建立了以区(市)县为收运主体的清运体系,确保农村生活垃圾能够及时清运的,加1—2分。

4、在处置环节实行市场化运作,且效果好的,加1—2分。

三、进一步完善考核结果的通报制度

(一)季度检查考核、全年检查考核结果实行书面通报与会议通报的方式,其中暗访的检查考核情况以影像、口头等方式予以通报。

农村生活垃圾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保障,以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为要求,全面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机制,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全面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建设生态市打下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各镇(区)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所,全面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机制,确保硬件设施到位、保洁队伍齐全、资金筹措多元、考核机制有效、垃圾日产日清,并全面推行垃圾袋装化,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依靠群众的原则。广大农民群众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袋装化的直接受益者,也是主体力量。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深刻理解开展农村生活垃圾袋装化的目的、意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垃圾袋装化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用自已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

(二)综合整治、同步推进的原则。结合农村“新三清”工作,一手抓环境综合整治,清理水体、河坝、道路、房屋周边环境,改变脏、乱、差现象;一手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袋装化清运体系和集中处置机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三)标本兼治、注重长效的原则。把推行农村生活垃圾袋装化与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与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相结合,真抓实干,持之以恒,真正让群众从中得到实惠。通过强化宣传、完善机制、严格考核等手段加强农村生活垃圾袋装化的长效管理。积极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讲究文明、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良好风气。

四、工作重点

(一)建立农村生活垃圾袋装化处置机制。

1.组保洁。村民小组的保洁员每天进行保洁,不仅仅是村庄道路路面,道路两侧、门前屋后、村庄周围、河塘岸边等都要巡回保洁,特别是积存垃圾和“白色垃圾”(快餐盒、塑料包装袋、废弃农膜等)都要及时清除,并定时送到所在行政村的垃圾收集集中点。

2.村收集。各行政村组织人员定时不定时对各村民小组进行检查,发现积存和暴露垃圾,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清除。同时每天将收集集中点的垃圾送往镇(区)垃圾中转站。

3.镇转运。镇(区)环境卫生管理所对镇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负总责,每天将各行政村垃圾集中点的垃圾集中到镇(区)垃圾中转站。

4.市统一集中处理。市城管局负责将各镇(区)垃圾中转站的垃圾运转到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集中处理(有害垃圾可以拒收)。

(二)配齐保洁队伍和设施。

1.建立专业环卫保洁队伍。各镇(区)集镇区(含20*年被撤并的8个镇的原集镇区)按集镇人口的3‰配备环卫保洁人员,农村按行政村人口的2‰配备环卫保洁人员,镇(区)环境卫生管理所按保洁人数的5-8%配备管理人员。

2.加强镇村两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镇、村两级按户数规模配建、配齐垃圾中转站和垃圾集中收集点,各镇要新建一座规范化达标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金城镇、开发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3.配备必要的保洁工具。镇、村须配置相应保洁车辆、卫生消毒等设施设备。

(三)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1.强化环卫保洁考核管理。镇(区)环境卫生管理所与环卫保洁员签订卫生保洁、垃圾清运责任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定期、不定期对保洁人员进行督查、考核,保洁质量和考核实绩与工资待遇挂钩,做到奖勤罚懒,充分调动保洁队伍的积极性。

2.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日常运行机制。健全村规民约,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管理措施,配好保洁人员,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及时收集,及时处理。

3.保障日常运作经费。为确保农村生活垃圾袋装化保洁资金到位,各镇(区)可根据市政府《关于*市城镇垃圾处理费征收实施办法》(坛政发[2005]55号)文件精神,对镇域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按实际在册人数每人每月4元标准,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由单位缴纳,委托国税局征收,不足部分由市镇财政补贴。

全市保洁员执行每人每月500元标准工资,实际工资根据考核得分计发。

(四)实施严格的考核奖惩。

各镇(区)农村生活垃圾袋装化工作列入市农村“新三清”卫生管理综合考核,市城管局具体负责农村生活垃圾袋装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和考核。各镇(区)环境卫生管理所负责本镇镇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即:负责镇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检查、督查、考核;负责镇域范围内垃圾的清扫、收集、清运工作;负责对保洁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工作。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镇(区)要把农村生活垃圾长效管理机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工作重点,切实增强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精心制订方案,狠抓责任落实,上下联动全面推进。

(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各镇(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横幅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袋装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让农民群众认识到垃圾袋装化带来的好处,激发广大群众自觉参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农村生活垃圾袋装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方协调,整体联动。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认真研究,强化落实,加快推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袋装化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市城管局要抓紧统一规划,并指导各镇(区)垃圾中转站建设,负责指导和督促镇、村垃圾收集工作;市环保局要结合环境优美镇和生态村创建,促进生活垃圾袋装化和农村环境整治;市农林局要大力推广农村垃圾堆肥和沼气工程,指导农村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与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市水利局负责农村水利整治改造,制订落实农村河道、河塘的保洁机制,实现长效管理;市卫生局、爱卫办要通过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卫生镇村创建活动,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袋装化工作开展。

农村生活垃圾范文篇9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制

按照县应对病毒感染疫情工作会议要求,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以局长同志为组长,局领导班子为副组长,各股室及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疫情期间公共区域消杀消毒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性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职责,细化分工,责任到人,为顺利开展疫情防控,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明确范围,有序开展

及时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要求各乡(镇、街道办)在醒目位置设置了专门的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定点收集桶,暂不具备条件的可用其他符合安全密闭要求的垃圾桶进行替代,并注明了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收集桶。我县根据实际,对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采取集中自行焚烧。截止2020年2月10日,据统计协调全县各乡镇、行政村设置醒目废弃口罩集中收集桶180个,集中收集焚烧处置废弃口罩1.2千克,清运生活垃圾120吨,医废处置中心接受处置医废垃圾9吨;开展卫生消毒351余次。

三、加大宣传,强化督查

及时将省住建厅2020年1月25日《关于做好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传到到乡(镇、街道办)等基层农村。加大疫情防控期间农村生活垃圾尤其是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的宣传教育力度,并坚持疫情防控期间每日上报《县疫情期间城乡综合治理工作和废弃口罩等有害垃圾的收运、处置台账》。据统计,开展防控培训及宣传1314余次。

四、完善体系,分布实施

2020年疫情后,我县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设施设备的建设力度。同时,2021年1月8日起,我县按照州住建局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即垃圾焚烧用火火灾防患工作安排,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巡查力度,按时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安排,继续加强农村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力度,局专设医疗垃圾集中处置组,负责城乡特殊有害医疗废弃物及疫情期间城乡废弃口罩运处工作,医疗垃圾处理厂定期到各乡(镇、街道办)收运处置城乡废弃口罩等特殊生活垃圾。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常态化管理。为有效保障此项工作顺利推进,按照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各乡镇农村保洁员配根据各行政村实际情况,清扫工作量等,自行确定保洁员人数。各乡(镇、街道办)要继续将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收转运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常态化管理。

(二)农村垃圾设施管护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村生活垃圾设施管护工作,创新管护模式、明确工作责任。按照“权属清晰、分级管理”和“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严格落实分级负责制。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农村生活垃圾设施管护工作总负责,各行政村对村域内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具体管护。

农村生活垃圾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总体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引导农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习惯,逐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水平,有效改善村容环境和面貌。

二、目标要求重点

抓好农村垃圾治理、打造村容整洁与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以整治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点面结合,全面推进,到2020年6月底前,打造一个“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新、新农村。

三、工作内容

(一)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案。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案。方案要重点确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目标任务、资金投入、责任部门和保障措施,明确各阶段垃圾治理工作重点,细化年度建设任务。各乡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案》于2020年3月10日前报县住建城管局。(二)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一是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干部职工到村入户开展垃圾围村围房的大整治工作。重点是农户房前屋后的垃圾清理和垃圾入池(箱、桶),院坝内无白色垃圾,房屋周边杂物堆放整齐、室内干净卫生。每半月组织干部职工下村到户协助农户实施垃圾大整治工作不少于一次。二是村委会要负责督促农户开展垃圾整治工作。督促农户垃圾不乱扔,不随意倾倒,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开展卫生清洁评比。以村为单位,对每户开展清洁与不清洁评定,门口张贴标识,清洁户可适当给与精神和物质奖励,要选树典型,多形式进行宣传,形成整治浓厚氛围。(三)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一是配备垃圾收集设施。各乡(镇)人民政府突出常住人口规模和便于投放、清运的原则,1个村至少配置8个垃圾收集点并按实际需求设置,垃圾收集点需用密闭的、有盖的垃圾池、垃圾桶、垃圾箱、农户自备的垃圾收集桶等收集设施,做到农户的垃圾有地方可倾倒,同时要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二是逐步配置垃圾清运车。目前,多数乡镇收集村上垃圾采用的都是三轮车等不密闭的运输车辆,基本不能满足清运的需要。各乡镇要多措并举积极争取资金添置新的垃圾清运车辆,有条件的乡镇逐步推广使用压缩式垃圾转运车,进入乡村道路,收集农户生活垃圾,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转运效率,做到生活垃圾及时清运,逐步补齐农村环境设施建设短板。(四)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组织开展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地毯式排查,若排查中有存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要采取“一处一策”方式确定整治方案并开展整治。建立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台账,实施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滚动销号制度,完成一处、销号一处,对清理后的区域要加强消毒,及时填平或绿化,以保证整治效果,避免出现反弹。重点对河道、水源地等特殊区域加强监控,取缔敞口式垃圾池和河边水源地垃圾池,避免造成水质污染。(五)全面推行村庄清扫保洁制度。各乡镇多数已将场镇区域的清扫保洁服务承包给环卫服务公司,但村庄区域的清扫保洁服务未全覆盖。空白区域要建立稳定的村庄保洁队伍,根据村庄人口规模、作业半径、劳动强度等合理配置清扫保洁人员,200户(含200户)以上村庄保洁人员不能低于3人。要明确保洁员在垃圾收集、村庄保洁、资源回收、宣传监督等方面的职责,鼓励采取聘用贫困户、留守妇女等方式确定保洁员。要注意发挥村集体在村庄日常保洁维护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引导村庄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划分农户卫生责任区,与农户签订责任书,规范和约束村民卫生行为。(六)建立规范长效管护机制。各乡镇要制定本地“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长效管理制度,明确收运和处理设施管理维护的责任主体,建立设施设备定期维护检查制度,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各项工作有章可遵、有据可依。建立健全监管体系,落实乡镇、村委会监管责任,定期培训操作人员和保洁员,严格执行垃圾收运和处理技术要求,确保垃圾收运及时、到位、长效。

四、工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2020年3月10日前)各乡镇要对所辖区域进行摸底调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务必要求明确目标、权责清晰;同时,还要加强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宣传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声势浩大得宣传活动,让农村居民支持、理解、参与治理活动。(二)集中治理(2020年3月11日至2020年6月30日)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和各自的工作计划,根据农村垃圾治理的专项行动的具体要求,扎实开展治理行动,同时通过乡镇自查和随意抽查的方式,对集中治理的推进情况进行检查督导,要见成效。(三)巩固完善(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总结集中治理成果和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制定工作措施,推广做法,完善常态管理机制,务求工作取得实效,持续维护农村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