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规章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21:42:07

农村规章制度

农村规章制度范文篇1

县合管办股室设置及职责

合管办下设三个股室,即业务审核科、督查科和综合办公室。

业务审核科职责

一、负责办理合作医疗各种医疗审批登记工作;受理县外转院、急诊住院审批;受理部分诊疗项目审批;受理部分药品项目审批。

二、负责受理医药费审核报销;负责受理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费用报销;负责受理县外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费用报销;负责单病种医药费用的控制和报销的受理;负责受理“大病”医药费用的报销;负责对医疗费现金结算各项费用的审核工作。

三、负责咨询电话的接听记录、来信来访的答复解释、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四、负责各医疗机构门诊费用的核对及资金拨付。

五、负责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审批、年检及医疗业务的监督管理。

六、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督查科职责

一、督查工作人员要对工作认真负责,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工作。

二、每月要下乡20天以上,争取及时掌握每位参合农民的住院情况。

三、负责对全县参合农民就诊情况及报销情况进行督查,坚决制止冒名就医、挂名住院等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行为。

四、负责督查全县的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的报销情况是否及时准确。

五、负责对定点医疗机构及参合农民违反合作医疗制度,及群众举报的违反合作医疗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取证工作。

六、要认真做好下乡记录以及调查笔录,拿出处理意见,及时向领导汇报。

七、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综合办公室职责

一、负责起草合管办行政工作计划、总结和报告。

二、负责综合工作,经常深入各科室了解工作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向主任汇报,并提供改进工作的参考意见。

三、负责安排各种行政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对于主任或行政会议作出的决定,要分别情况传达督办,做到上传下达,沟通各科室之间工作方面的联系并做好协调。

四、负责文秘工作。建立正规的文秘制度,做好上级机关来文的收发登记、转递传阅,立卷归档和保密利用工作。文件的转递传阅要及时,拟办意见要恰当,领导阅批后的文件,要认真落实和催办,处理要有结果,情况要向领导汇报,必要时还应向来文机关报告。

五、负责草拟、审核、印发行政文件。对于业务科室以合管办的名义草拟的行文要加以具体审核,经主任签发后才能打印发出。

六、做好印签的保管、使用签发对外联系工作的介绍信等事宜。

七、处理来信来访、负责对外来办事人员的接待,安排参观访问接待及单位的来访工作。

八、协助主任具体办理日常行政事务和临时交办的工作。

九、负责单位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总结与借鉴工作,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十、负责合作医疗网络系统维护、软件维护及机房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机房管理、网站管理维护、杀毒软件升级;定点医疗机构网络连接及前置机应用系统安装管理、维护;计算机应用发展规划、主机及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业务网站系统的维护,相关系统的应用培训及指导;负责合管办所有机器的管理及日常维护。

十一、负责对各种收支款项的审核及支付;登记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月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负责合管办的现金、转帐票据的收付工作。

十二、负责各项经费支出、基金支出报批手续;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编制报表,配合出纳做好各项收支款项的审核监督工作;完成征缴期间的工作。

十三、负责合作医疗表簿卡证的制作采购发放及管理工作,受理合作医疗证的挂失、补办、废卡的更换。

十四、负责与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的对帐、扣款调整、结算拨付;办理与各定点医疗机构上传数据的核对、扣款调整、结算拨付;完成有关数据的统计报表工作;负责对医疗费现金结算各项费用的核对、结算、拨付。

十五、负责与各定点医疗机构的联络协调、检查工作;负责对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信息的审核工作;负责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工作;配合对医疗费用的违规事件的查实工作;负责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诊疗项目、药品对应联系工作。

十六、负责《合作医疗简报》的编辑工作,负责合作医疗网站的维护管理工作。

十七、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乡镇合管办职责

执行上级合管办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负责管理当地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家庭帐户基金;组织收取合作医疗基金个人收缴部分;具体落实县合管办划拨的补助资金;组织制订当地合作医疗项目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定期公布合作医疗基金帐目;对大额医药费用和住院费用实行公示制度;督促本乡镇卫生院对合作医疗有关的业务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乡镇合管办做为常设经办机构,具体负责本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工作。

乡镇合管办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直接领导下工作。

二、负责本乡镇参合农民办理医药费用审结、上报。

三、负责本乡镇合作医疗信息收集、整理、统计、上报工作。

四、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负责财经传票,月帐月清月结算。

五、负责户帐管理。

六、负责本乡镇年度预、决算报表。

七、负责监督征收资金按时入帐和安全。

八、有权对辖区参合住院病人进行核查,并及时向县合管办提供违纪行为情况。

九、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格审理报销结算。

十、负责收集、上报农民群众意见和建议,提出改进工作意见。

十一、负责制定乡镇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并草拟同级文件、汇报。

村合管组职责

积极引导组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协助收取合作医疗基金个人缴费部分;推选1名本村代表参加乡镇合管办,监督定点卫生室的服务行为,对不符合标准和违反规定的卫生室有权向当地合管会报告,并对定点村卫生室的工作表现进行年度审核;每年对合作医疗服务项目内容和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开展公开评审,广泛征求村民意见。

县级医疗机构职责

一、县级医疗机构是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医、教、研、训基地,是该制度大病治疗的重要机构。

二、接受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的监督与管理。

三、每月按规定要求到县合管办报销结算。

四、严格执行《宁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办法,特别是医疗质量和物价政策。

六、转变观念,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对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新的制度,必须全心全意满足农民的卫生需求,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

七、严格执行“双向转诊”的规定和制度。

八、严格执行报销、结算等财经制度,违者按相关规定处理。

乡镇卫生院职责

一、乡(镇)医疗机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重要医疗机构和社会公共卫生管理中间枢纽。

二、接受乡镇党委、政府和县卫生局的领导、管理和监督,在县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直接监管中开展工作。

三、接受村级卫生室转诊并向县级定点医疗机构转诊,严格遵守两级“双向转诊”相关规定。

四、严格执行医德医风的相关规定,面向农民家庭改变医疗服务模式,送医、送服务到家入户。

五、遵纪守法,在规定的执业范围内开展诊疗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及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六、严格遵守物价政策,合理用药和开展辅佐检查,力求简、便、效、廉、快服务,高度重视推广中医、中草医等传统医疗。

七、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规章制度。

八、随时到合管办报销,做好户帐,规范软件管理。

定点村卫生室职责

一、村卫生室在乡镇党委、政府和乡镇卫生院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的直接监督管理中开展诊疗结算业务。

二、村卫生室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最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直接负责农民健康保健和小伤病诊疗。

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严格遵守财经纪律。

四、适度掌握控制药品范围,执行县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核定的报销范围的规定,超标自理,不予结算。

五、严格执行双向转诊制度和规定,不得延误诊疗工作。

六、完善信息登记工作,按规定提供报销结算依据。

七、推广使用中医、草医、银针、火罐、艾灸等简便效廉的传统医疗,珍惜农民医疗费用。

八、保留相关登记、处方、票据,随时备查、审验。

九、搞好公共卫生,预防突发卫生事件,并及时报告。

定点医疗机构窗口工作人员守则

一、合作医疗窗口工作人员要听从领导,服从分配,任劳任怨,努力工作,爱岗敬业。

二、工作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所填的合作医疗证、表簿卡册,必须做到清晰、准确、平衡,杜绝漏填。家庭帐户必须做到日清月结,大病统筹必须做到月结,并及时核销。

三、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工作。严格执行合作医疗基本诊疗目录,药品目录和服务标准,杜绝分解收费,乱收费,以及不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的现象发生。

四、严格执行诊疗规范,不允许推诿病人或随意转诊,或为冒名就医者提供方便。

五、杜绝不验证,不登记而发生补偿医疗费用,或为冒名就医者提供方便、

六、严禁同临床医生违反合作医疗规定,开人情方、大处方、假处方,严禁利用工作之便,搭车开药,或与患者联手造假,将自费药品、保健药品及日常生活用品串换成基本用药予以报销。

七、严格监管,严禁采用“挂牌”住院,“通勤”住院,并将费用列入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范围,严禁未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并签字而发生医疗费用。

八、严禁贪污、挪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防止因违反管理规定而造成合作医疗基金损失。

九、严禁伪造、编造、故意销毁有关帐册材料,禁止虚报冒支合作医疗基金。

十、坚决执行各级合管办的工作指示,加强自我约束,保证服务质量。

登记注册制度

1、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必须是辖区内的农民。

2、必须在全县规定的时限内按统一标准缴纳个人筹资费,过时不予注册。

3、缴费后,按规定要求如实登记注册和提供相关证件。以户为单位,逐人正确登记。。

4、统一填写发放《医疗证》,一户一证,妥善保管,遗失要按规定公示半月后补办。

5、《医疗证》不得转借、涂改、伪造、增减页项,凭证就诊。

6、注册后不得擅自更换人,换姓名,换字,结算时身份证(户口簿)、医疗证、住院证明三证一致,方可结算,否则不能享受结算补偿。

监督管理制度

一、政府监督

由县纪委、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监督。

二、人大、政协监督

人大、政协定期和不定期视察监督,县合管办定期汇报工作。

三、社会监督

1、农民群众监督:定期公示,对照监督;

2、实行举报、投诉、监督;

3、农民代表定期会议制度监督;

四、监督内容

1、组织领导机构职责履行;

2、管理机构工作运行;

3、管理人员行为、作风、工作实效;

4、制度执行、政策掌握、法规法纪;

5、资金管理与收支;

6、组织农民评价;

7、其它认为需要监督的工作。

举报、投诉、处理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维护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基金安全与合理使用,特制定本规定:

一、举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无论本地还是外地、无论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所有干部、居民、农民。

二、举报范围

1、合作医疗的各级管理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3、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违法违纪。

三、登记、查办、处理:

1、实行个案登记;

2、专人、专案调查;

3、一案一处理;

4、个案负责追究责任制。

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落实人员。

2、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程序。

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严禁制假。

4、准确结算,核实参合农民身份,提供规定的依据,分担超支医疗风险。

5、合理检查、合理诊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合理结算。

6、严格按规定、规范和比例结算,为就诊的农民群众提供方便。

7、严格执行“双向转诊”制度,尊重农民合理选择医疗机构,合理选择医生的自主权。

8、履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安排的任务和工作,自觉接受管理和监督。

9、按县合管办要求制作相关规定、制度,并上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转诊转院管理制度(试行)

一、为规范和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转诊转院管理,根据《宁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制定本制度。

二、转诊转院原则上由低等级医疗机构转向高等级医疗机构,也可经高等级医疗机构确诊后或病情已脱离危险期的,转往低等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

三、参加合作医疗农民患病因定点医疗机构技术和设备条件所限或因专病专治需转往外地医院的,必须办理转诊转院手续。

四、转诊转院程序

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实行逐级转诊制度。

(一)住院可以在县内公立医疗机构自由就诊。

(二)需到县外医疗机构住院就诊的,持本县首诊医疗机构诊断证明,转诊转院意见及主管院长签字并经县合作医疗专家组同意后报县合管办审批。

(三)确需办理外地转院的,必须是转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专科医院。

五、转外地诊治的患者,必须转入公立医疗机构,不得转往军队医院、各类企业职工医院、中外合资医院、私立医院及各类社会办的研究所、专家门诊、诊所等。

六、转外地诊断的患者,确诊后,本地定点医疗机构有治疗条件和技术设备的或需中医治疗的,须返回本地进行治疗。

定点医疗机构审核报销工作程序

一、门诊医药费核销所需手续及审结单位

1、合作医疗证

2、专用处方结算联

3、专用收据记帐联和收据联

4、门诊登记

5、由医疗机构到乡镇合管办审结

二、住院医药费核销所需手续及审结单位

1、诊断书

2、专用处方结算联

3、专用收据

4、合作医疗证原件及复印件

5、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6、住院补偿凭单

7、经治定点医疗机构到县合管办审结

三、村卫生室(分院)药费核销所需手续

1、专用处方结算联

2、专用收据记帐联和存档联

3、门诊患者登记卡

4、由村卫生室到乡镇合管办审结

四、县外公立医疗机构住院后报销所需手续

1、诊断书

2、医药费用清单

3、专用发票

4、病历复印件

5、合作医疗证复印件

6、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

7、患者直接到县合管办审结

五、门诊、住院报销退款时限

1、门诊退款:当场退款,过期不予办理;

2、住院退款:要求出院当天结算,最迟不超过七天,过期不予办理;

3、村卫生室(分院)退款:当场退款,卫生室于每月1-10日前到乡镇合管办办理上月的结补资金结算,过期不予办理。

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住院及报销流程

农民生病住院--出示合作医疗证--值班医生审证开患者住院申报卡--审核无误后用专用处方为患者开药治病--同时通知患者或其家属持申报卡到定点合作医疗窗口登记并由定点医疗机构传真上报县合管办--病人出院后携带所需手续--到医院合作医疗窗口审核报销--定点医疗机构每月在指定报销日报送上月本乡镇住院病人报销资料--县合管办审核--拨款到定点医疗机构。

七、合作医疗审核退款工作的监督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耐心向患者或其家属讲解合作医疗政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诚信理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落实卫生部八不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和冷、硬、顶现象发生。竭诚为农民群众服务,虚心接受社会监督。监督电话--县合管办:

定点医疗机构报销窗口工作流程

门诊:审合作医疗证、专用处方底联、专用收据——合格,登记合作医疗证、门诊登记卡、患者登记卡签字——当场返还应报销金额(本乡镇农民每人每年最高补偿9元)。

卫生室:审门诊登记卡、专用处方底联(前二者应有患者签字)专用收据——合格,登记明细(登记卡)——卫生室负责人签字——实报实返(本乡镇农民每人每年最高补偿9元)。

门诊外出就医患者:到户籍所在地乡镇合管办审专用收据、专用处方底联——合格,填合作医疗证、登记明细(门诊登记卡)——报销金额(最高报销每人每年9元)——患者登记卡签字——返还应报销金额。

住院:出院后——审合作医疗证(原件、复印件)、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复印件)、专用处方底联、专用收据——合格--填合作医疗证、住院清单、住院报销登记表、住院结算凭单——扣除起付线,比照划段按比例折算报销金额——患者签字——当场返还应报销金额。

住院医药费用审核、拨款、公示流程

综合业务室:诊断是否准确、检查是否合理、用药是否得当、资料是否齐备、有无超报销范围的医药费,并在“住院医药费用审核反馈单”中注明存在的误差。

会计:审核报销金额是否准确,填写拨款单、住院补偿凭单

主任:复审并签字

现金:按拨款单上的金额拨款到定点医疗机构

信息统计员:汇总各乡镇获得住院补偿的患者情况,填写“×××乡(镇)住院病人医药费用补偿公示表”

乡镇合管办:将公示表送到村委会,并进行登记,登记簿和补偿公示表上要有村合管组长和定点村卫生室负责人签字,并将补偿公示表张贴到村务公开栏上。

县合管办:每月抽查每个乡镇2—3个村,对没及时公示的乡镇合管办给予通报批评,并进行相应处罚。

诊断书要求

1、写清明确诊断及诊断意见(外伤患者要写清病历);

2、写清入院和出院具体时间及住院天数;

3、写清治疗方案及采取的措施;

4、写清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及详细地址等。

家庭帐户报销程序

每月1-10日卫生院、定点村卫生室持就医者的门诊登记卡、专用处方底联、专用收据,汇总报销总额--到乡镇合管办核销--合格,乡镇合管办开支票。在本乡镇以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持门诊医药费用处方底联、专用收据和合作医疗证直接到本乡镇合管办核销。

住院帐户报销程序

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医疗窗口定期持:合作医疗证复印件、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专用处方底联、专用收据、住院结算凭单、住院清单、住院报销登记表,汇总报销总额到县合管办审核合格,由县合管办拨款至定点医疗机构帐户。

定点村卫生室(诊所)工作流程

患者持合作医疗证就诊--验证、合格--开专用处方--划价、交款、开专用收据、报销金额(最高报销额为9元/年,每户家庭成员捆绑使用)--登记合作医疗证、门诊登记卡、患者处方签字、登记卡签字--当场返还折算后的报销金额--取药

窗口工作人员核销流程

窗口现金员从财会借周转金--审手续合格后,登记合作医疗证,登记门诊登记本(一村一本),折算报销金额,登记门诊量及发生额登记本,审核人员在处方、收据背面签字--现金员复核并登记门诊发生额--患者在门诊量及发生额登记本上签字,窗口现金员留处方及收据--按折算后报销金额,窗口现金员当场退款--做日报表,窗口两人签字--按日报表数额,窗口现金入帐--月底向医院财会室平衡现金。

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流程表

说明:①医生在审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户口簿时,发现医疗证姓名与身份证、户口簿上不符时,以户口簿为依据更改合作医疗证,并找分管院长签字或盖章。

②各医疗机构打印《合作医疗药品目录》(包括各医疗机构增加的药品)、《诊疗价目表》发到每位临床医生手中。

③打印出专用票据,由窗口直接传递给收费员,未交款的单据不得交到患者手中。

④专用票据为三联单。其中:存根联为窗口留存;收据联粘贴在处方后由患者交药房取药;记帐联存收费室月末交财会室记帐。

⑤补偿凭单打印一式两份,一份由患者签字记帐,另一份患者留存。

农村规章制度范文篇2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督管理,规范其组织和行为,保障农村资金互助社依法、稳健经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

第三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以服务社员为宗旨,谋求社员共同利益。

第四条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对由社员股金、积累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法人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第五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六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以其社员股金和在本社的社员积累为限对该社承担责任。第七条农村资金互助社从事经营活动,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诚实守信,审慎经营,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

第二章机构设立

第八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应在农村地区的乡(镇)和行政村以发起方式设立。其名称由所在地行政区划、字号、行业和组织形式依次组成。

第九条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有符合本规定要求的章程;

(二)有10名以上符合本规定社员条件要求的发起人;

(三)有符合本规定要求的注册资本。在乡(镇)设立的,注册资本不低于30万元人民币,在行政村设立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为实缴资本;

(四)有符合任职资格的理事、经理和具备从业条件的工作人员;

(五)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六)有符合规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七)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应当经过筹建与开业两个阶段。

第十一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申请筹建,应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交以下文件、资料:

(一)筹建申请书;

(二)筹建方案;

(三)发起人协议书;

(四)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要求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二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申请开业,应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交以下文件、资料:

(一)开业申请;

(二)验资报告;

(三)章程(草案);

(四)主要管理制度;

(五)拟任理事、经理的任职资格申请材料及资格证明;

(六)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等相关资料;

(七)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三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章程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名称和住所;

(二)业务范围和经营宗旨;

(三)注册资本及股权设置;

(四)社员资格及入社、退社和除名;

(五)社员的权利和义务;

(六)组织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和议事规则;

(七)财务管理和盈余分配、亏损处理;

(八)解散事由和清算办法;

(九)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筹建申请由银监分局受理并初步审查,银监局审查并决定;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局所在城市的乡(镇)、行政村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筹建、开业申请,由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

第十五条经批准设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颁发金融许可证,并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办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十六条农村资金互助社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第三章社员和股权管理

第十七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是指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入股条件,承认并遵守章程,向农村资金互助社入股的农民及农村小企业。章程也可以限定其社员为某一农村经济组织的成员。

第十八条农民向农村资金互助社入股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户口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本地有固定住所且居住满3年)在入股农村资金互助社所在乡(镇)或行政村内;

(三)入股资金为自有资金且来源合法,达到章程规定的入股金额起点;

(四)诚实守信,声誉良好;

(五)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九条农村小企业向农村资金互助社入股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注册地或主要营业场所在入股农村资金互助社所在乡(镇)或行政村内;

(二)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三)上一年度盈利;

(四)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的10%以上(合并会计报表口径);

(五)入股资金为自有资金且来源合法,达到章程规定的入股金额起点;

(六)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条单个农民或单个农村小企业向农村资金互助社入股,其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资金互助社股金总额的10%,超过5%的应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社员入股必须以货币出资,不得以实物、贷款或其他方式入股。

第二十一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应向入股社员颁发记名股金证,作为社员的入股凭证。

第二十二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参加社员大会,并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按照章程规定参加该社的民主管理;

(二)享受该社提供的各项服务;

(三)按照章程规定或者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决议分享盈余;

(四)查阅该社的章程和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决议、财务会计报表及报告;

(五)向有关监督管理机构投诉和举报;

(六)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三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参加社员大会,享有一票基本表决权;出资额较大的社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该社的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得超过该社社员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20%。享有附加表决权的社员及其享有的附加表决权数,应当在每次社员大会召开时告知出席会议的社员。章程可以限制附加表决权行使的范围。社员代表参加社员代表大会,享有一票表决权。不能出席会议的社员(社员代表)可授权其他社员(社员代表)代为行使其表决权。授权应采取书面形式,并明确授权内容。

第二十四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承担下列义务:

(一)执行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向该社入股;

(三)按期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四)按照章程规定承担亏损;

(五)积极向本社反映情况,提供信息;

(六)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五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不得以所持本社股金为自己或他人担保。

第二十六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的股金和积累可以转让、继承和赠与,但理事、监事和经理持有的股金和积累在任职期限内不得转让。

第二十七条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社员可以办理退股。

(一)社员提出全额退股申请;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当年盈利;

(三)退股后农村资金互助社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

(四)在本社没有逾期未偿还的贷款本息。

要求退股的,农民社员应提前3个月,农村小企业社员应提前6个月向理事会或经理提出,经批准后办理退股手续。退股社员的社员资格在完成退股手续后终止。

第二十八条社员在其资格终止前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已订立的合同,应当继续履行;章程另有规定或者与该社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九条社员资格终止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的方式、期限和程序,及时退还该社员的股金和积累份额。社员资格终止的当年不享受盈余分配。

第四章组织机构

第三十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大会由全体社员组成,是该社的权力机构。社员超过100人的,可以由全体社员选举产生不少于31名的社员代表组成社员代表大会,社员代表大会按照章程规定行使社员大会职权。

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行使以下职权:

(一)制定或修改章程;

(二)选举、更换理事、监事以及不设理事会的经理;

(三)审议通过基本管理制度;

(四)审议批准年度工作报告;

(五)审议决定固定资产购置以及其他重要经营活动;

(六)审议批准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亏损方案;

(七)审议决定管理和工作人员薪酬;

(八)对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等做出决议;

(九)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三十一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召开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出席人数应当达到社员(社员代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

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选举或者做出决议,应当由该社社员(社员代表)表决权总数过半数通过;做出修改章程或者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的决议应当由该社社员表决权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章程对表决权数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0日内召开临时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

(一)三分之一以上的社员提议;

(二)理事会、监事会、经理提议;

(三)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由理事会召集,不设理事会的由经理召集,应于会议召开15日前将会议时间、地点及审议事项通知全体社员(社员代表)。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召开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应提前5个工作日通知属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参加。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决议应在会后10日内报送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三十五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原则上不设理事会,设立理事会的,理事不少于3人,设理事长1人,理事长为法定代表人。理事会的职责及议事规则由章程规定。

第三十六条农村资金互助社设经理1名(可由理事长兼任),未设理事会的,经理为法定代表人。经理按照章程规定和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的授权,负责该社的经营管理。

经理事会、监事会同意,经理可以聘任(解聘)财务、信贷等工作人员。

第三十七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理事、经理任职资格需经属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农村资金互助社理事长、经理应具备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上岗前应通过相应的从业资格考试。

第三十八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应设立由社员、捐赠人以及向其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监事会,其成员一般不少于3人,设监事长1人。监事会按照章程规定和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授权,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监事会的职责及议事规则由章程规定。

农村资金互助社经理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第三十九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理事、监事、经理和工作人员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侵占、挪用或者私分本社资产;

(二)将本社资金借贷给非社员或者以本社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三)从事损害本社利益的其他活动。

违反上述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该社所有;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执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业务有关公务的人员不得担任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理事长、经理和工作人员。

第五章经营管理

第四十一条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吸收社员存款、接受社会捐赠资金和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作为资金来源。农村资金互助社接受社会捐赠资金,应由属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捐赠人身份和资金来源合法性进行审核;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应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审慎条件。

第四十二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应主要用于发放社员贷款,满足社员贷款需求后确有富余的可存放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可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农村资金互助社发放大额贷款、购买国债或金融债券、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应事先征求理事会、监事会意见。

第四十三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可以办理结算业务,并按有关规定开办各类业务。

第四十四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开办其他业务应经属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批准。

第四十五条农村资金互助社不得向非社员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及办理其他金融业务,不得以该社资产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

第四十六条农村资金互助社根据其业务经营需要,考虑安全因素,应按存款和股金总额一定比例合理核定库存现金限额。第四十七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应审慎经营,严格进行风险管理:

(一)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二)对单一社员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5%;

(三)对单一农村小企业社员及其关联企业社员、单一农民社员及其在同一户口薄上的其他社员贷款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20%;

(四)对前十大户贷款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

(五)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得低于100%;

(六)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审慎要求。

第四十八条农村资金互助社执行国家有关金融企业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设置会计科目和法定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

第四十九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应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呆账准备金,进行利润分配,在分配中应体现多积累和可持续的原则。

农村资金互助社当年如有未分配利润(亏损)应全额计入社员积累,按照股金份额量化至每个社员。

第五十条农村资金互助社监事会负责对本社进行内部审计,并对理事长、经理进行专项审计、离任审计,审计结果应当向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报告。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也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对本社进行审计。

第五十一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应按照规定向社员披露社员股金和积累情况、财务会计报告、贷款及经营风险情况、投融资情况、盈利及其分配情况、案件和其他重大事项。

第五十二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应按规定向属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业务和财务报表、报告及相关资料,并对所报报表、报告和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五十三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审慎监管要求对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持续、动态监管。

第五十四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本充足和资产风险状况,采取差别监管措施。

(一)资本充足率大于8%、不良资产率在5%以下的,可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属地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有权依据其运营状况和信用程度提出相应的限制性措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适当降低对其现场检查频率;

(二)资本充足率低于8%大于2%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禁止其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限制其发放贷款,并加大非现场监管及现场检查的力度;

(三)资本充足率低于2%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责令其限期增扩股金、清收不良贷款、降低资产规模,限期内未达到规定的,要求其自行解散或予以撤销。

第五十五条农村资金互助社违反本规定其他审慎性要求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责令其限期整改,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第五十六条农村资金互助社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存在超业务范围经营、账外经营、设立分支机构、擅自变更法定变更事项等行为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责令其改正,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对理事、经理、工作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责令农村资金互助社给予处分,并视不同情形,对理事、经理给予取消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任职资格的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本规定的处罚,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按其监管权限决定并组织实施。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罚决定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上一级机构提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申请行政诉讼。

第七章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

第五十八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合并,应当自合并决议做出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的机构承继。

第五十九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分立,其财产作相应的分割,并应当自分立决议做出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机构承担连带责任,但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六十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因以下原因解散:

(一)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二)社员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撤销。

因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原因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由社员大会推举成员组成清算组,开始解散清算。逾期不能组成清算组的,社员、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社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第六十一条清算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农村资金互助社,负责处理与清算有关未了结业务,清理财产和债权、债务,分配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代表农村资金互助社参与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事宜。

第六十二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因本规定第六十条第一款的原因解散不能办理社员退股。

第六十三条清算组负责制定包括清偿农村资金互助社员工的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用,清偿所欠税款和其他各项债务,以及分配剩余财产在内的清算方案,经社员大会通过后实施。

农村规章制度范文篇3

一、广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

(一)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广东省的农民养老仍以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为主,这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状况相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实行的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其提供了制度基础。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东莞市,由于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现已建立了现代化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1东莞模式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领先的东莞市,由市财政出资10亿元作为基础资金的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于2*0年正式建立。这一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农民的保险费由市、镇、村和个人共同承担,农民的基本养老金与参保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基数按每人每月4*元核定,从2*2年起每年递增2.5%。保险费以当年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按月供缴。2*0年11月至2*5年12月,所缴的保险费为当年缴费基数的11%,其中集体承担6%,个人承担5%,并将8%记入个人账户。保险费占当年缴费基数的比例每5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增加部分由个人承担,并全部记入个人账户。集体承担的保险费,市和镇/区财政各承担20%,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共承担60%。在民办非企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工作的,由业主承担,离开这些工作单位后,再由市、镇、村按比例承担。凡具有东莞市户籍年满20周岁起至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的农民均可参加这项保险制度。参保人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按月领取养老金。另外,在该制度实施之日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的农民,无须缴纳保险费,可直接享受每月150元的基本养老金。

据统计,现已有60万农民参保,其中男性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有16.2万人,他们已经从2*0年12月起领取基本养老金。市财政一年补助农民养老保险费约达34*多万元。

2.农村中的特殊人群:五保户

我国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就已产生,它规定集体经济必须保障农村中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那部分人的吃、穿、住、医、葬(孤人保教)。目前广东省五保户的保障水平要高于低保水平,其生活水准也不低于农村的平均水平,特别是一些富裕地区的农村敬老院的设施完备,服务水平也相当高。有的五保户甚至还有储蓄,可以资助其他困难的亲属。

四会市的五保户有1028人,其中440人在敬老院集中供养。敬老院由县政府拨款,标准为每人每月167-2*元;分散居住的五保户由镇政府负责,每年的农业税附加返还给镇政府,主要用于这项支出,经费标准为每人每月147-180元。此外,节日时每人补助30元,每家敬老院补助8*元;而四会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104元/人/月,可见五保户的生活标准的确要高些。

(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拟议中的模式

过去10年中广东省内并没有统一的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去年省人大16位代表提出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决定由省政府组织、省农业厅承办,从2*2年起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1)目标:到2*6年覆盖面达到60%。(2)资金筹集:市县镇各补助一部分,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农民负担为主。前5年省财政拿出7150万元作为贫困地区医疗补助,其中6*0万元为缴费补助,1*0万元为风险基金,150万元为管理人员的培训费。(3)管理模式:一种是镇村联办,即以乡镇卫生院为载体,辐射到各村卫生站,实为村级统筹;一种是镇级统筹,以镇为主。(4)参保人月定额缴费10-20元,县财政补助1-2元。在镇统筹的地方,镇再补助一部分,以调动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2四会市(县级市)的农村合作医疗

四会有14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农村合作医疗实行镇办镇管,由各镇成立自己的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小组,制定当地的具体实施办法。总体上分3个档次:一个是合医不合药;二是合门诊不合住院,三是合医合药。其中第一种方式最为普遍,其基本含义是不管住院和急诊,不管药费;减免挂号费,减少辅助检查费用(如减收40%)。

收费标准各镇不同,3-10元/年/人不等。参加的人员没有年龄限制,据统计50岁以上的参与者占70%以上。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员若两年内未看病,可免费体检一次,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到2*1年底,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达66.1%。

近年来四会市农村合作医疗总体上收支基本平衡,个别镇的收支缺口由市卫生局补贴。但这并未考虑一些参加者手持票据而未报销的数额。在笔者调查的江谷镇,虽然收入还盈余3万元(收入5万元,支出2万元),但参加者3年才交了一次保费(5年/年/人),农民对合作医疗的热情和依赖性可见一斑。

(三)乡镇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

乡镇企业职工按制度规定应包括在国家制定的社会保障制度中,但在执行中有难度。参保覆盖面在镇级迅速变窄,这是因为身份确认上存在问题。

外资企业因为考虑到成本因素,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而地方为吸引外资往往会网开一面,这种状况需要扭转。目前四会市乡镇企业社会保障的加总筹资比例为工资的30—40%。工伤保险按行业分别确定比例,不如养老/医疗覆盖面广。东莞市对外来民工已经实行大病保险。

(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范围内的农民

广东省从1995年开始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1998年起,这一制度开始覆盖农村,这使得广东的低保制度有了一个鲜明的特色——城乡一体化。

截止到2*1年12月,广东省共有28.5万农民享受到低保制度,支出资金1.7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大大低于城镇水平,而各地农村标准的差距也十分显著,最高的是佛山市(310元/人/月)最低的是河源市(60元),难怪有人说广东是“欧洲”与“非洲”并存。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规定由市、县/区、乡镇(有些地区还有村委会)共同负担,财政负担95%以上。在四会市(县级市),农村的这部分资金由县负担70%,乡镇财政负担30%。

广东低保的享受对象每半年确定一次。与城镇中保障对象通常指三无(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对象不同,农村的保障对象往往是那些供养系数较高的人、残疾人、病人和家庭有突发事件的人。

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配套措施

由于广东省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涵盖农村,最低保障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也使农民受益。这主要是指帮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解决“四难”问题:

(1)特困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1999年底,广东省民政厅、财政厅、社会保险管理局联合实施了特困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4%给予特困人员医疗补助。

截止到2*1年底,广东全省已经向近7万人的特困人口提供了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1263万元,其中农村人口2.25万人。在云浮和顺德两市,70%以上的受救助人员来自农村。(2)住房帮助。解决农村特困人员的住房难问题,主要体现在帮助其修建住房上。目前全省已经帮助16310户农村家庭,修建住房面积近83万平方米,资助金额达6891多万元。

(3)法律援助。根据《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各市的区县成立了法律援助处,同时组织工会、妇联、残联等单位,形成多方位的工作网络,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截止到2*1年年底,广东全省已经有7*0多人接受了这种法律援助。遗憾的是民政部门并没有区分农村和城镇进行统计,因此我们无法了解受益的农村人口数量。

(4)子女入学扶助。为解决农村特困家庭子女上学的问题,省财政专门拨款3亿元用于免收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5*元以下的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杂书费。标准是农村小学每人每年3*元,初中5*元。广州市把指标落实到从化地区最困难的家庭,共资助学生2774人,资助金额达103.74万元。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较窄。就养老保险而言,大部分农村地区并未推广。这首先是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决定的;其次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农村各项负担偏重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把养老保险费看成一种“乱收费”,农民对集体的管理水平也缺乏信任,担心缴的钱让集体吃了。

与此同时,原有的依托于土地的家庭保障模式难以为继。特别是像广东这样的经济强省。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已呈现出城乡一体的格局。相当数量的农民脱离了土地,或离土不离乡,投身到当地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中,或转移到其他城镇或城市中。这部分人的风险加大,却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

(二)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效果不佳。广东现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大部分以“保小病”为主(只有东莞等少数地方实行了“大病保险”),这种定位形成了一个尴尬境地: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强调目前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较多,但实际上对这种现象的减少却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减免挂号费和辅助检查费对大病患者无关痛痒,许多普通患者对此也缺乏热情。

此外,作为合作医疗载体的乡镇卫生院的经营状况欠佳,一些卫生院连基本的生存都有问题,更何谈向农民提供服务。前两年广东省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一无三配套”(无危房,配套设备、技术人员、房屋)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管理体制上的深层问题并未解决。如在工资体制上,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要向公务员看齐,而调资资金要由卫生院自己解决,一些卫生院只好用公用经费保工资,有的甚至还产生了负债。再如现行的药品收费相对农民收入来说也偏高,不甚合理。

(三)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承担着资金筹措和管理的职责,但目前各级政府各部门的责任并没有明确的分工。

农村合作医疗方面,有的地方统筹到市,有的统筹到镇。如广东基本以镇为单位开展合作医疗,收费水平不一样,保障程度也有差别,这不利于资金的有效利用和财务监管。就主管部门而言,以前为卫生部门(从省卫生厅到市县的卫生局),现在即将改为农业部门(从省农业厅到市县的农业局),使得基层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养老保险方面同样职责不清。一些保险公司则多头联系——与妇联一起开展对农村儿童的“平安保险”,与教育部门开展对乡村教师的保险,与组织部门开展对农村干部的保险。这种分割状况及渗透行政色彩的商业保险不利于日后覆盖农村全体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一)总体思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是: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分地区(先发达地区,后偏远贫困地区),分项目(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再养老保险),分重点(先保障农村中的弱势群体,再一般群众),分阶段(先试点,再推广)进行。

(二)具体建议

1强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力度。广东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地保障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其成功经验值得全国推广和学习。这不仅体现了公平性,也有利于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

(1)合理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的保障对象往往是那些供养系数较高的家庭、残疾人、病人和家庭有突发事件的人。民政部门应定期核查受保对象的生活情况,避免形成养懒汉的倾向。

(2)农村保障金的发放形式应与城镇一样,财政按指定账号划拨资金,由银行统一发放。这既减少了中间环节,减轻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方便了群众,有利于各级资金的及时到位,还提高了透明度。

(3)重视各项配套措施。广东低保制度的4项配套措施切实解决了特困人员的四难问题(医疗、住房、法律援助和子女上学),受到了群众的极大赞誉,值得其他各省借鉴。

2大力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农村合作医疗的定位有待商榷。农村合作医疗若要真正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就要“保大病”,这也是广大农民真正需要的。基层同志认为这不可行——“保小病”尚有困难,更何况“保大病”;若提高缴费标准,则会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但倘若换一种角度考虑,在不提高缴费标准的情况下也可能“保大病”:大病的发生概率毕竟较低,若参保率较高,则可以用全体的缴费资助大病患者,以体现“互助”精神。这一思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试点和实验。

(2)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应与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农村合作医疗离不开县、乡、村的卫生机构,同样离不开医疗管理体制、收费政策、药品监督检查等相关制度。只有各项制度的关系理顺了,卫生机构的运转良性正常了,才能切实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需要。

(3)农村合作医疗的统筹级次应适当提高,以县级统筹为宜。镇统筹的资金规模较小,资金管理的效率不高,还增加了人员开支。县级统筹可以在全县范围制定统一的制度,增加了农民就医的选择空间,也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依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有差别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西方国家大多在国民经济进入工业化的成熟时期才开始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它是工业剩余反哺农业的主要措施。因此,目前我国的东部发达地区有条件进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而中西部地区则尚不具备农村养老保险的基础,仍应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

农村规章制度范文篇4

一、联社调运款一律由出保科负责派车和指定专人武装押运,按照安排的行车路线行驶,随车必须携带各种证件和通讯器材,大批款项运送,配备护卫车,杜绝基层信用社自行从联社调运款。

二、调运款项,必须坚持三人以上武装押运。在执行任务时,不准喝酒,不准停车游玩,不准离开车辆,不准走亲访友和办理其它事情。需在途中就餐时必须将款项入库保管。

三、严守秘密。押运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对押运的时间、地点、行车路线等情况,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

四、执行押运任务要携带枪支弹药和防范器材,并使之处于良好状态。押运途中如车、款受到暴力威胁时,应按枪支使用规定和《押运应急措施》果断处置。

五、汽车发生故障或发生交通事故时,武装押运人员必须坚守现场,保护车款。

六、运钞车辆不准携带危险、违禁等与款项无关物品,无关人员不准搭乘运款车辆(含护卫车)。

七、严格交接手续,装车和卸车,均需根据调拨命令及有关规定,认真进行清点,无误后方可离开,并对押运情况作详细登记。

八、凡是参与调款押运任务的人员,要遵守押运规定,遵守纪律,服从领导,听从指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团结一致,共同完成押运任务。

领导带班制度

一、夜间值班由一名联社副主任级以上人员带班。

二、带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坚持巡逻检查,做好带班记录,按时交接班。

三、带班人员负责上传下达,下情上报,处理带班期间发生的问题。

四、带班人员负责检查门卫、守卫、电视监控人员在岗执勤情况,有权提出奖罚意见。

五、带班人员负责检查机关内部各部门安全情况。

联社机关工作人员值班制度

一、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忠于职守,按照统一安排,不得迟到、早退,中间不得脱岗。

二、值班人员上岗后,首先联系当日夜间带班主任,再检查门卫人员到岗情况,组织门卫人员检查科室门窗落锁和灯、机电源关闭情况。

三、每个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对社内外打来的电话要认真记录,属于领导和科室当晚急办的事情,要迅速通知有关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缓办的事情第二天向有关人员汇报。

四、值班人员夜间值班期间,要督促门卫巡查院内治安和火险情况,发生火情、火灾及时组织人员扑灭,并视情况通知公安和消防部门。

五、认真搞好值班交接事宜,下班前填好值班交接登记簿,下班后向下一个值班干部面对面交接,双方在交接登记簿上签字。

六、值班人员夜间不准酗酒,不准打牌。如发生盗情和火情,如组织不力和处理不及时造成重大损失者,要追究值班当事人的责任。

保密制度

一、秘密以上文件、资料、业务报表、内部参阅等要有专人保管,按规定造册、登记、编号、归档。

二、对秘密以上文件不准随便携带外出,不准带回家或交给无关人员传阅、存放。

三、密押和各种印章必须专人保管,存放专用保险柜。

四、各种机密以上文件,资料和报表,下班后,应存放在办公桌或保密柜内。

五、节假日要将秘密以上的文件和资料存放专用保险柜内。

六、不准在公共场所谈论国家秘密,不准在非保密簿上记录国家机密事项。

枪支管理制度

一、枪支管理的责任人是配枪单位的法人代表。责任人应该经常对持枪人员进行政治教育和安全常识教育,经常督促持枪人对枪支擦拭和保养,监督本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做到枪支无被盗、无丢失、无走火、无损坏、无外借、无锈蚀。

二、持枪人员必须政治可靠,作风正派,工作责任心强,必须掌握枪支性能,做到会用、会保养,能排除一般故障,熟悉枪支管理和使用的有关规定。

三、对持枪人员,每半年由保卫、出纳、人事部门联合进行一次政治考查,凡不符合持枪条件的人员要报请联社立即调换。每半年由保卫部门组织一次训练,训练中严防事故发生。

四、枪支弹药要进行专人、专柜保管,建立健全严格的使用登记手续,换人持枪,必须严格履行交换手续。

五、执行守、押任务时,应先登记后领枪,持枪执行任务应两人以上同行,任务完成以后枪支立即入库。

六、严禁无守卫、押运库款的人员佩带枪支,严禁将专用枪支移作自己用枪;严禁任何人以任何事由(执行押运任务外)将枪支带出门外;严禁无故鸣枪或用枪打猎;不得用枪开玩笑,严禁枪口对人和玩弄枪支;严禁持枪饮酒和酒后持枪,严禁将枪支带回家。

七、持枪人员在执行押运、守卫任务时,遇有严重威胁守卫目标的暴力侵袭,守卫、押运人员的生命安全遭到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胁,非开枪不能制止时,可以使用武器,但开枪后应保护现场,立即向上级和公安部门报告。

八、使用武器前,应沉着冷静地判明情况,除遇特殊紧急情况外,应先口头警告或朝天鸣枪警告,警告无效时,应尽量射击其非要害部位,以利事后查清问题。开枪时严防误伤群众或引起灾害性后果。

押运员岗位职责

一、热爱本职工作,熟悉本职业务,坚守岗位,认真负责,树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思想。

二、严格执行《押运制度》,在执行押运任务前及押运任务中,押运员不准饮酒、不准携带违禁物品,不得搭运与押运无关的其它任何物品,不准搭乘无关人员,押运途中不准睡觉。不准在有押运品的车内吸烟。

三、严守秘密,押运时间、地点、路线、装备、数量等情况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不得在电话及公共场合议论有关押运事宜。

四、执行押运任务时要集中精力,密切注视前方和左右情况,发现问题果断处理,遇到阻车或交通事故要协助驾驶员警慎通过。

五、执行押运任务时,严格执行枪支交接手续,按照《枪支管理制度》的有关条款配带和使用武器,做到枪不离身。

六、押运途中,运钞车因故停驶,押运员不得离开押运物品,遇有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临危不惧,按“押运紧急预案”分工处理,并及时报告联社,确保国家财产安全。

七、押运员和出纳、司机等人员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押运任务。

机动车驾驶员规定

一、驾驶车辆时,须携带驾驶证、行车证等有关行车证件。

二、不准转借、涂改和伪造驾驶证。

三、不准将车辆交给无驾驶证的人驾驶。

四、不准驾驶与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相符合的车辆。

五、驾驶证未按规定审验和审验不合格的,不准继续驾驶车辆。

六、不准酒后驾驶车辆。

七、不准驾驶安全设备不全或机件失灵的车辆。

八、不准驾驶不符合装载规定的车辆。

九、在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或过度疲劳时,不准驾驶车辆。

十、驾驶员和前排乘座人员行车前必须系好安全带。

十一、车门、车窗没有关好时,不准行车。

十二、不准穿拖鞋驾驶车辆。

十三、不准在驾驶车辆时吸烟、饮食、闲谈或有其他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

车辆管理制度

为规范车辆管理,确保行车及钞币安全运送,增强驾驶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一、对驾驶人员的管理

(一)今后各单位确因工作需要,新增驾驶人员时,必须有三至五年以上驾驶工龄,身体健康,作风正派,工作扎实,吃苦精神强,能熟练的驾驶各种车辆,在报请联社主要领导同意,经集体研究批准后方可上岗,不准私招乱顾。

(二)驾驶员必须努力钻研业务技术,自觉改造世界观,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认真坚持车辆检查、保养和维修,出车前要细心检查车辆的技术状况,确保不带故障出车,凡因技术状况影响安全的车辆,在未修复前严禁出车。

(三)严禁非驾驶人员开车。非驾驶人员要开车时驾驶员应坚决拒绝,更不允许将车辆交他人驾驶。严禁酒后开车,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操作规程,服从交通民警指挥、检查,自觉维护交通秩序,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要爱护车辆装备。对车辆各部机件要勤检查、勤保养、勤维修,做到车容清洁整齐,符合技术要求,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对随车工具、附件,各类证件要精心爱护,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

二、对车辆统一管理

(一)联社机关车辆,必须统一管理、固定使用,由联社一名副主任主管,理事长与主任、每两位副职专用一辆车,其他科室不得擅自使用行政用车。

(二)对运钞车实行封闭管理,由出保科长调派,严禁从事任何非运钞事务动用运钞车。

(三)下属各单位车辆,要管好、用好、安全节约,联社一般不予调用,但如有特殊情况,工作需要,联社统一调用,各单位要积极配合,服从大局。

(四)各车驾驶员决不准擅自开车回家或改变行车路线办私事,若未经派车领导同意,擅自出私车,发生事故,造成损失的由驾驶员负责,并依法追纠经济、法律责任。同时,更不准擅自把车交给非驾驶员驾驶,驾驶作风恶劣有弄虚作假行为,违反本单位特殊要求和规定,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三、车辆油料、电话使用管理

(一)车辆要按各车型的技术要求,加注不同型号的油料。

(二)车辆用油要专人负责统一办卡,统一使用,统一结算,长途加油一律有随车人员签字证明,报请主管财务领导签字方可列销,否则一律不准列销。

(三)联社机关车辆实行油耗包干制,每月由财务人员统一办卡,驾驶员签字领用。在保障车辆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节约归己,超支自理。

(四)各车用油标准:行政用车每辆480公升,运钞车每月500公升。

(五)运钞车配备的车载大哥大由每车驾驶员负责使用、保管、保养,如有丢失,非正常损坏由驾驶员负责赔偿。在保证正常使用情况下,费用每台每月80元,节约归己,超支自理。

四、车辆维修管理

(一)要坚持车辆检查、保养和维修制度,确保不带故障出车,使车辆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所修费用按联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二)联社机关车辆,如果确需维修保养、更换材料的,采取先申请、后鉴定、再维修的办法。驾驶员写出书面申请后,由车管科长鉴定后,报请联社主管领导同意,方可到指定维修厂维修保养。未经申请鉴定的车辆,一律不准维修。凡需中修的,经主任办公会研究。

(三)车辆维修后,驾驶人员要认真检查,所修项目是否修好,所换材料是否换上,经试车认为确已修好,结算后所换材料一并带回。待车管科长查验后,并在发票上签字,再报请主管财务领导审批列销。

五、驾驶员待遇的管理

(一)要按照上级有关人事招工制度和财务有关管理规定,发放驾驶员的工资、劳保、福利。

(二)根据国家特殊行业人员有关劳动保护规定,每月可发毛巾两条、洗衣膏壹袋手套两双、电池一对。

六、奖励和交通违章与事故处理

(一)驾驶员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开车时要集中精力,严禁酒后开车、打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许开“英雄车”、赌气车,要安全礼让,不争道抢行,不强行超车。对安全行车好的个人,各单位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并给予表彰。对全年安全无事故的驾驶员年底发给奖金伍佰元。

农村规章制度范文篇5

一、分工制度

中共××××农村合作银行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

××(党委书记)负责党委全面工作,联系人事监察部、审计部及营业部、××支部。

××(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工作,分管宣传工作,联系计划信贷部、办公室、风险资产部及××等支部。

××(党委委员)协助书记工作,分管组织工作及工、青、妇工作,联系财务部、科技部及××等支部。

××(党委委员)协助书记工作,分管纪检监察工作,联系保卫部及××等支部。党委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党务工作,办公室设在人事监察部。

二、党委会议制度

㈠××××农村合作银行党委坚持集体领导的制度,集体领导的形式是党委会。

㈡党委会议参加人员为党委成员。党委会议由党委书记召集,也可以由书记委托副书记召集主持。因议事需要,可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参加,党委会应提前将会议时间、地点及会议议题通知党委委员及其他参加会议的人员。

㈢党委会议研究和讨论的事项是:

1.学习传达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以及上级党委的重要指示、决定,研究制订贯彻落实的各项措施,作出工作部署。

2.研究以党委名义下发对全局工作有指导性的重要文件。

3.研究本行各部门中层干部人选,支行各正副行长的配备和后备干部的建设,管理权限内的干部任免、调动。

4.研究本行组织机构的设立、调整和撤销。

5.依据本行章程、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研究本行违规违纪案件的处理,并对违规违纪案件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6.研究本行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本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工作。

7.其他需经党委会议讨论的事项。

㈣党委会议讨论研究决定的问题,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如遇意见分歧较大,一时不能统一时,应进一步调查研究和征求各方面意见后再进行复议。党委书记可决定是否再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或用表决方式形成会议决议。

㈤凡是重大问题必须经党委会议集体讨论研究。视工作需要,党委会议随时召开,党委会议集体作出的决定必须坚决执行。

㈥党委会议的讨论属机密的内容,与会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外泄露。

㈦党委会议由专人负责记录,党委会议所议事项应形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党委委员应在会议记录上签名,并将记录存档。党委会议讨论情况,可视需要以会议纪要形式下发或上报。

三、党委学习制度

㈠学习的指导思想。加强合作银行党委班子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开创××农村合作银行工作新局面。

㈡学习内容。学习要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大精神;金融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科技知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反腐倡廉、廉政建设教育,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等。

㈢学习方式方法。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在集中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自学,通过推荐必读书目,出题目、测试等形式,推进机关自学风气的形成。

㈣健全学习考核。集中学习要实行点名,对经常不参加学习的要提出批评,要通过统一测试、写出心得体会等方式进行评定,学习情况要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

㈠党委民主生活会每年二次,分别在年中和年末召开。

㈡民主生活会参加人员为党委成员,必要时请有关部门的同志参加。

㈢民主生活会的重点由党委书记确定。会前,由机关党支部广泛征求机关和各支行对党委及其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并转告出席会议的人员或在会上通报。

㈣民主生活会内容,按有关规定,一般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对上级金融部门关于金融工作的指示、决定、决议的贯彻落实情况。

2.党委班子自身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3.廉政勤政、遵纪守法的情况。

4.解放思想、创新务实、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的情况。

5.其他重要问题。

农村规章制度范文篇6

第一条为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国家决定在中央建设投资中安排部分资金,专项用于补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保证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范围,主要指解决农村(包括牧区、渔区、农垦区和农村学校)饮水不安全人口的生活饮用水。凡因开矿、建厂、企业生产及其他人为原因造成水源变化、水质污染引起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负责解决。

第三条中央补助资金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东部地区以自筹资金为主解决。

第四条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商有关部门,落实好规划的编制和报批、项目审批、计划下达以及建设与管理的监管工作。水利部门商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工程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组织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及运行管理。卫生部门负责提出急需解决的地氟病、地砷病、血吸虫病病区需要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范围和项目建成后的水质检测、监测。

第二章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五条农村饮水不安全标准: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中任何一项达不到《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安全规定的为饮水不安全。

第六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或《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人均日生活供水量按不同分区正常年份为40-60升,干旱年份或季节为20-40升;居民从公共给水点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水源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0-95%。

第三章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七条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参照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管理。

第八条原则上以地市或县为单元,由具有一定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现行建设程序的有关要求,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商水利部门审批。

第九条地市级发展改革委和水利局根据年度计划控制规模,联合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和水利(水务)厅(局)申报年度项目建议计划,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和水利(水务)厅(局)联合编制省级年度项目建议计划,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

第十条报送的文件材料包括:

1、农村饮水安全年度项目建议计划;

2、所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

3、省级有关部门对配套资金的承诺文件;

4、上一年度项目建设情况总结,包括工程进度、效益、配套投资到位和中央补助投资的使用情况。

第十一条水利部汇总审核各省上报的年度项目建议计划后,提出全国年度项目建议计划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各省和水利部的建议计划对年度任务进行综合平衡后,商水利部下达项目建设投资计划。

第四章资金筹措与管理

第十二条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所需资金,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要足额落实地方建设投资,其中省级安排的投资不低于30%。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安排相应资金用于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技术审查、专题研究、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检查评估等项目管理工作,以及水源保护和水就检测、监测工作。

第十三条各渠道筹集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要在县级以上主管部门专户立账,有条件的地方应按工程建设进度实行报账制,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十四条中央补助资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出现反复或新增的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自行解决。

第五章项目实施

第十五条根据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中央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以地市为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经省级水利部门审查后,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批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备案。以县和乡镇为单位编制的项目实施方案,经省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同意,可由地市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审批,报省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实施方案要将项目计划落实到村和户,包括工程措施、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户数、人数及完成时间、水价核算、建后管理措施等内容,并在当地新闻媒体进行公示。

第十七条村级计划要根据工程类型和规模决定细化的程度。集中供水工程要细化到自然村,家庭水窖水池等工程要细化到户。

第十八条实施方案的执行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签订责任书。

第十九条对设计单位、施工队伍和人员,制订严格的选择、使用和管理办法。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有条件的地区,主要工程材料和设备实行集中招标采购。

第二十条根据项目特点,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程质量责任制和监管机制.包括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以及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办法等。

第二十一条省级发展改革委、水利(水务)厅(局)全面负责对本省项目的监督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组织领导、制度和办法的制定、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使用、合同执行情况等。

第六章项目验收

第二十二条项目完成后,有关地市在自验合格的基础上,向省级发展改革委、水利(水务)厅(局)提出验收申请。由省级水利部门商发展改革委、卫生厅(局)等有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结果报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备案。

第二十三条对项目村验收检查要有受益人签字的实际受益人口和补助资金到户统计表。集中供水工程要求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村有不少于3名村民代表签字;家庭水窖、水池等工程要以户为单位签字。

第二十四条省级验收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抽样县不少于任务县数的50%,每县抽验乡不少于任务乡的40%,每乡抽验村不少于任务村的30%。

第二十五条验收主要针对组织领导、任务完成情况、工程质量、资金投入和工程管理等五个方面,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

第二十六条验收评分按百分制计算,分为四个等级,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79分为合格,小于70分为不合格。

第二十七条验收结果将作为下年度安排项目的重要依据.对验收不合格的地区和项目,要立即整改,并通报批评。

第七章建后管理与维妒

第二十八条项目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交接手续。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明确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用水、节水、水费计收、水源保护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农村规章制度范文篇7

一、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负责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

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及其成员应当热爱集体、公道正派。

三、村干部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

四、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本村村务公开情况进行评议和监督,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对群众提出的有关村务公开的问题及咨询等应在三日内答复。

六、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要做好活动记录。

重大事项决策制度

一、村级重大事项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二、范围:宅基地使用、机动地和资产发包、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其他重大事项。

三、由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议案。

四、由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共同研究提出具体意见及建议。

五、村民及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后,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六、凡是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必须实施民主决策,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

七、对决定实施的事项要及时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民主理财制度

一、民主理财小组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实现民主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民主理财小组享有对本村财务活动的民主监督权利,参与制定本村的财务计划和各项

三、全面推行村财镇,村级财务帐目、资金由镇代管,实行备用金制度。村集体存款不准另行开户,严禁公款私存。

四、村集体资金收支票据必须具备日期、收支项目、数量、单价、大小写金额等基本要素,有经手人签字,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签字,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审批签字。村财会人员填制报帐单后到镇财务核算中心报帐。镇财务核算中心对村原始票据要严格审核把关,对不符合手续的开支票据,一律不得付款、报帐、入帐。

农村规章制度范文篇8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管理,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使用、养护管理和路政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符合国家规定技术等级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村公路的统一管理。

章丘市、历城区、长清区、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交通主管部门(以下统称有关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管理工作。

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由市公路管理机构和区人民政府按照本条例有关规定分工负责。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工作。

第五条农村公路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建养并重、保障畅通的原则。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农村公路的义务,有权举报破坏、损坏农村公路和影响农村公路安全的行为。

第二章养护管理

第七条农村公路养护分为大修、中修、小修工程和日常养护。

第八条市、县(市、区)应当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类别和实际技术状况编制农村公路年度养护计划。

全市农村公路年度养护计划由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章丘市、历城区、长清区、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农村公路年度养护计划由其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报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行政区域内,县道的年度养护计划由市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编制;乡道、村道的年度养护计划由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第九条章丘市、历城区、长清区、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行政区域内县道的养护由其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行政区域内县道的养护由市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乡道的养护和村道的大、中、小修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村道的日常养护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后,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条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乡道、村道养护的技术指导。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应当逐步推行市场化。大修、中修工程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养护作业单位,但抢修工程可以除外。小修工程和日常养护可以由养护责任单位择优确定养护作业单位。

养护责任单位应当与养护作业单位签订养护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合同约定,使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的大、中修工程,应当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和质量保修制度。保修期限不得少于一年。

第十四条养护人员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穿着统一的安全标志服;利用车辆作业时,应当在车辆上设置明显作业标志,过往车辆应当避让。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的绿化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养护用地、砂石料场以及养护需要的挖砂、采石、取土以及取水,由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第十七条养护责任单位应当建立农村公路灾害防治工作应急保障机制,提高抗灾害能力和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农村公路交通中断,养护责任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抢修。不能及时修复的,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组织修建临时通道或者公示绕行路线。

第三章养护管理资金

第十八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主要由市、县(市、区)财政预算资金和国家、省拨给的补助资金组成。

第十九条市和有关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经费预算,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列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

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养护管理经费预算,由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第二十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年度补助标准,由市交通主管部门根据补助资金和市专项财政预算资金的数额、养护里程、技术状况确定。

第二十一条县(市、区)对上级拨给的养护管理资金和同级专项财政预算资金应当统筹安排,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完成情况计量支付。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应当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实行年度审计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截留。

第四章路政管理

第二十三条有关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行政管理;市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行政管理。

第二十四条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在农村公路上应当按规定设置警告、禁令、指示等标志、标线。

第二十五条在农村公路上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

(二)从事建筑作业活动;

(三)摆摊设点,设置集贸市场及各类经营场所;

(四)打场晒粮、堆放物料及设置其他障碍物;

(五)挖沟引水、漫路灌溉;

(六)焚烧秸秆、堆粪沤肥、倾倒垃圾及撒漏污物;

(七)其他损坏、污染农村公路的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给他人财产、人身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车辆轴载质量或总质量超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不得在农村公路上行驶。确需行驶的,应当经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并按要求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对公路造成损坏的,应当按照原技术标准予以修复或者承担修复费用。

第二十七条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农村公路路面的机具,不得在公路上行驶。确需行驶的,应当经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并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公路造成损害的,应当按照损坏程度给予补偿。

第二十八条临时占用、挖掘农村公路或者从事其他涉路项目作业的,应当经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施工。影响交通安全的,并应当征得公安机关同意。工程完工后,应当按照原技术标准予以修复或者承担修复费用。

第二十九条除农村公路防护、养护需要以外,禁止在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需要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或者设立其他标志的,应当经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批准。

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农村公路两侧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外缘起算:县道十米、乡道五米、村道三米。

第三十条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公路巡查,依法制止、处理各种违法使用、占用和破坏、损坏农村公路的行为。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在农村公路上设卡、收费的,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超载车辆擅自在农村公路上行驶的;

(二)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农村公路路面的机具擅自在农村公路上行驶的。

第三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农村公路路面损坏、污染或者影响农村公路畅通的,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摆摊设点、设置集贸市场及各类经营场所的;

(二)堆放物料、从事建筑作业活动及设置其他障碍物的;

(三)挖沟引水、漫路灌溉的;

(四)焚烧秸秆、堆粪沤肥、倾倒垃圾及撒漏污物的;

(五)其他损坏、污染农村公路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地面构筑物或者擅自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拆除,并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拆除,有关费用由建筑者、构筑者承担。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占、挪用、截留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由交通主管部门予以追回。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农村规章制度范文篇9

第一条为促进和保障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以下简称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工作。

省、市(行署)、县(市、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指导、监督和服务工作,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乡(镇)人民政府承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遵循政府推动、社会服务、农民自愿、城乡统筹、依法维权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开辟国内外劳务市场,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和二、三产业等途径,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并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土地规模流转。

第七条各级农村劳动力转移行政主管部门对具有本省及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应当加强引导和宣传,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民工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培训扶持

第九条各级农村劳动力转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发挥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扶贫开发等有关部门和工会、妇联、共青团以及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和优化配置教育培训资源。

第十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单位应当符合国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规定的条件和技能就业培训的要求,并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单位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开展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法律道德规范、安全生产及职业病防治、城镇生活常识等引导性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务工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

按照前款规定培训合格并符合职业技能鉴定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应当为其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所需费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的投入,建立由政府财政支持、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投入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三条农村劳动力输入地人民政府应当把提高农民工岗位技能纳入当地职业技能培训计划,鼓励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开展就业前技能培训。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招用的农民工进行务工技能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的培训。

从事采矿、建筑施工以及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等生产、经营作业的农民工,应当由用人单位进行专业安全生产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经相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事特种作业工种的农民工,还应当由用人单位安排其依法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后,方可上岗。

农民工不承担前两款规定的培训费用。

第三章转移服务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应当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利用埠外机构、输出基地或者委托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劳务对接,扩大向省外、国外的劳务输出。

第十六条农村劳动力输入地人民政府在编制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应当统筹考虑长期在城镇就业、生活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将其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

第十七条各级农村劳动力转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其培训、输出等方面的档案和信息体系,并及时更新和农村劳动力网络信息,供社会共享使用。

第十八条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当在服务场所设立专门窗口,免费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登记和咨询等服务。

职业中介机构和人才交流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有偿就业服务的,应当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定给予补贴。

第十九条农民工在镇或者中等以下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收入并申请落户的,应当准予落户。

大城市对农民工中的高级技工、技师以及其他有特殊技能或者突出贡献者,应当准予优先落户。

第二十条农村劳动力输入地人民政府应当承担与农民工同住子女的义务教育责任,将其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接收适龄的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和城镇学生应当同等对待,不得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赞助费或者其他费用。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设立助学金、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等方式,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

第二十一条农村劳动力输入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把农民工及其同住子女的免疫纳入当地免疫规划,并加强对农民工及其同住子女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和疾病监测工作。

第二十二条农村劳动力输出地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输出人员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发放计划生育手册;有关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输出人员落实避孕节育措施。

农村劳动力输入地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服务机构应当依法做好农民工计划生育工作,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

第二十三条农村劳动力输入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农民工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同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未在户籍所在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以按照就业所在地城镇职工缴费标准和办法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医疗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其录用的农民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使农民工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四条在用人单位已参加社会保险的农民工流动就业,原用人单位和新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和社会保险待遇合理接续。

第二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制定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和外出务工有成就者返乡创业,引回资金、项目和人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农民外出务工回乡创业扶持基金。

金融机构对农民自主创业和外出务工有成就者返乡创业,应当在一定期限内依法给予小额信贷等扶持。

第四章权益保障

第二十六条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与城镇劳动者享有同等的劳动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和用人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规定,保证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利,消除农民工就业在地域、性别、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险待遇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

农民工在安全保障、评定技术职称、晋升职务、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以及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与城镇劳动者机会均等。

第二十七条职业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农民工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农民工收取财物,不得扣押农民工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和其他物品。

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与农民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内容,农民工的劳动时间、休息休假、报酬支付、劳动关系的解除,以及女性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鼓励用人单位与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时使用劳动合同示范文本。

第二十九条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完善日常巡视检查制度和责任制度,推行网络化监察方式,依法处理各类用人单位存在的违法收取或者扣押农民工财物、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未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

用人单位存在前款所列违法行为的,农民工有权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健全农民工维权投诉、举报制度,及时受理并调查处理农民工的投诉、举报。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保障农民工参加工会的权利,吸纳农民工参加工会。用人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者集体协商代表中,应当有相应比例的农民工代表。

各级工会应当以劳动合同、劳动工资、劳动条件和职业安全卫生为重点,督促用人单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三十一条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农民外出务工为由,随意收回、调整其承包地,侵占其土地流转收益。

外出务工的农民流转土地的,应当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为农民工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及时化解土地争议、劳动争议等社会矛盾。

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法申请仲裁、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并符合法定受案条件的,有管辖权的机关必须受理。

第三十三条法律援助机构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农民工,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并简化相关手续。

对侵害农民工权益的案件,有关单位应当在律师调查取证、查阅复制档案资料,以及农民工参与仲裁、复议、诉讼、鉴定等方面提供协助;涉及相关费用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免收、减收或者缓收。

第三十四条农民工应当增强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农民工应当提高自身素质,遵守职业行为准则、社会公德、公共秩序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应城镇工作、生活的要求。

外出务工的农民应当承担户口所在地村民应当履行的义务。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有关行政机关或者机构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履行法定职责,致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

(二)违法实施审批、收费、处罚,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或者违法增加农民负担的;

(三)侵占、挪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的;

(四)违法干预用人单位依法自主使用农民工的;

(五)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单位弄虚作假,骗取国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资格或者骗取培训补贴资金,未按照要求完成培训任务的,由县级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资格,会同有关部门追回培训补贴资金,并视情况提请有关机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赞助费或者其他费用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价格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并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未保证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和社会保险待遇合理接续,与农民工未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所签劳动合同不合法,违法延长农民工工作时间或者未按照规定支付延时劳动报酬,未按期足额支付农民工劳动报酬或者无故克扣劳动报酬,以及剥夺农民工参加工会的权利的,由县级以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第三十九条职业中介机构或者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农民工收取或者扣押财物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农民工本人,并按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扣押农民工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农民工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每扣押一个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给农民工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农村规章制度范文篇10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方法,联系实际,求真务实,提高实效,为加强和促进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项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学习内容:

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3、《〈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4、《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5、《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6、《干部法律知识读本》;7、《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8、《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9、《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10、《21世纪干部科技修养必备》;11、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要文件及会议精神;12、与电力改革和发展有关的科技、法律、金融、管理等方面的新知识;11、国际国内的形势、任务、理论和重大问题的辅导报告等。

具体各季度的学习内容安排如下:

(一)、第一季度:1、《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2、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会议上的讲话;3、传达学习省公司**年农电工作会议精神;4、传达学习省公司领导在**年农电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6、《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7、杨总在省公司纪检监察工作暨警示教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二)、第二季度:

1、《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4、《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5、《干部法律知识读本》;6、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要文件及会议精神;7、当涂供电公司贯彻落实**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实施方案;

(三)、第三季度: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4、《干部法

律知识读本》;5、与电力改革和发展有关的科技、法律、金融、管理等方面的新知识;6、国际国内的形势、任务、理论和重大问题的辅导报告等;

(四)、第四季度: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4、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要文件及会议精神;5、《21世纪干部科技修养必备》。

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市公司举办的各类中层及以上干部辅导培训。

三、方法与要求: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本公司的中心工作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坚持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方针。在内容上,坚持把学习贯彻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结合起来,把学习新《宪法》同学习其他法律法规结合起来;在方法上,把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把领导自学与邀请领导或理论专家作理论辅导报告相结合,把通读原著与专题研讨相结合,力求扎实有效。

2、学习计划每月安排一次,理论学部分时间以自学为主,每月集中学习、讨论或理论辅导视情况而定,至少安排一次。每月集中研讨时,安排两至三人作重点发言,其他成员作补充发言。

3、领导中心组,坚持“四有”(全年学习有计划、月度学习有安排、学习时间有保证、讨论发言有记录)、“三本”(学习签到本、讨论发言记录本、个人自学笔记本)制度;中心组成员参学率不得低于80%,每人每年撰写心得体会或调研报告不少于1篇。

4、加强对中心组成员理论学习的管理,严格出勤率的考核,中心组组长每半年对中心组成员的学习笔记检查一次。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的绿化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养护用地、砂石料场以及养护需要的挖砂、采石、取土以及取水,由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第十七条养护责任单位应当建立农村公路灾害防治工作应急保障机制,提高抗灾害能力和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农村公路交通中断,养护责任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抢修。不能及时修复的,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组织修建临时通道或者公示绕行路线。

第三章养护管理资金

第十八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主要由市、县(市、区)财政预算资金和国家、省拨给的补助资金组成。

第十九条市和有关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经费预算,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列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

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养护管理经费预算,由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第二十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年度补助标准,由市交通主管部门根据补助资金和市专项财政预算资金的数额、养护里程、技术状况确定。

第二十一条县(市、区)对上级拨给的养护管理资金和同级专项财政预算资金应当统筹安排,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完成情况计量支付。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应当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实行年度审计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截留。

第四章路政管理

第二十三条有关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行政管理;市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行政管理。

第二十四条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在农村公路上应当按规定设置警告、禁令、指示等标志、标线。

第二十五条在农村公路上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

(二)从事建筑作业活动;

(三)摆摊设点,设置集贸市场及各类经营场所;

(四)打场晒粮、堆放物料及设置其他障碍物;

(五)挖沟引水、漫路灌溉;

(六)焚烧秸秆、堆粪沤肥、倾倒垃圾及撒漏污物;

(七)其他损坏、污染农村公路的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给他人财产、人身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车辆轴载质量或总质量超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不得在农村公路上行驶。确需行驶的,应当经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并按要求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对公路造成损坏的,应当按照原技术标准予以修复或者承担修复费用。

第二十七条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农村公路路面的机具,不得在公路上行驶。确需行驶的,应当经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并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公路造成损害的,应当按照损坏程度给予补偿。

第二十八条临时占用、挖掘农村公路或者从事其他涉路项目作业的,应当经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施工。影响交通安全的,并应当征得公安机关同意。工程完工后,应当按照原技术标准予以修复或者承担修复费用。

第二十九条除农村公路防护、养护需要以外,禁止在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需要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或者设立其他标志的,应当经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批准。

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农村公路两侧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外缘起算:县道十米、乡道五米、村道三米。

第三十条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公路巡查,依法制止、处理各种违法使用、占用和破坏、损坏农村公路的行为。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在农村公路上设卡、收费的,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超载车辆擅自在农村公路上行驶的;

(二)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农村公路路面的机具擅自在农村公路上行驶的。

第三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农村公路路面损坏、污染或者影响农村公路畅通的,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摆摊设点、设置集贸市场及各类经营场所的;

(二)堆放物料、从事建筑作业活动及设置其他障碍物的;

(三)挖沟引水、漫路灌溉的;

(四)焚烧秸秆、堆粪沤肥、倾倒垃圾及撒漏污物的;

(五)其他损坏、污染农村公路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地面构筑物或者擅自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拆除,并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拆除,有关费用由建筑者、构筑者承担。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占、挪用、截留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由交通主管部门予以追回。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