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革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7:58:10

内容革新

内容革新范文篇1

一位大学生说:“教授,我们期末试为什么要考这些用不上的内容?”

教授说:“有用的不考自然也懂了,要考的都是没用的。”

这些话虽然不完全对,但明显是对我国的教育制度有一定的批评,对同学们所学的内容存在很大的质疑:学习的内容用不到实际上,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学来有什么用呢?岂不是造成教育浪费?为什么不学些分数等于能力或接近能力的实用的知识呢?

人们把中学学的科目叫做基础课,但现在一点都不基础,而是非常专业,专业到在日常生活中用不上的程度。如有的学生读完高中,连最基本的礼貌礼节都不懂,可礼貌礼节这门课在大中专课程表里,是当作专业课来教;又如应用文,在初高中只是当作非重点说说罢了,有些学生连写请假条的格式都不太清楚,但应用文在很多文秘类工作上运用得比较多,应该受到重视的。因此,我们能不能把一些所谓的基础课与一些所谓的专业课调整呢?就如礼貌礼节应该成为基础课,每个学生都应该懂得,都应该熟知。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是为了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可以灵活运用,正所谓“学以致用”,但学了用不上,或者不常用的话,那些知识是不是没必要在中学里学呢?是不是应该把那些很专业的,日常生活用不上的知识放到大学里给专修的学生学习和研究呢?

我们中学里的好一些科目多是学理论,日常生活中用不上。下面说说几个例子。

就拿感冒来说,初中高中都学过化学,但他们尽管读完了初高中的化学,却不能从课本中知道自己平时吃的感冒药里有些什么成分,这些成分有什么副作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吃多少次才对。女孩子学了初高中的化学,也不能从课本里学到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皮肤的化妆品或护理品,由于不懂得化妆品或护理品的化学成分的一些基本作用……化学是不是学了没有用呢?是不是违背了人们的生活呢?也不是,化学里学到的化学式都有用,都很专业,就是太专业了,我们日常比较少用啊。一门学科是不是应该先从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学起呢?

学了政治经济,我们到餐厅里吃饭时,有些同学不知道什么是“咨客”,不能从课本里学到一个餐厅的各级人员的职务名称,不知道一个企业里的各级人员的职务名称,不知道一个企业基本是怎样运作的,不知道如何自己搞生意,不能从课本里学到如何看股票走势表,不知道股票的形成,也学不到如何交水费电费,学不到劳动法有哪些内容要特别注意的,不知道,在本市里有哪些政府部门,里面的人都办些什么事的?遇到事情应该去找哪个相应的部门解决呢?手续如何办呢?也学不到如何联系旅游巴士,组织同学们一起去短途旅游。初高中经济课里,全讲的是一些理论,如:剩余价值的概念,资本主义如何剥削劳动力等等,这些深奥的理论应该放到大学里给专修这科的学生学习,而一些日常生活的知识,放到初高中学习,起码这些知识能让在大学时不读这个科目的学生用上,能让他们学以致用,不会造成教学浪费。

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英语的环境,语境对学语言是很重要的。应该注重口语,语言学了就是为了能说出自己的意思,传统的英语教学,书面表达占的比例大很多。我个人认为应该倒过来,口语占大部分才是学语言的最基本的功能。而且在英语电影里,人物的表达也没有过于规范的语法,不像初高中学的那样,有很多语法,不能错一丁点。既然本来讲英语的人都不过于规范语法,我国作为学习英语的国家却处处用语法来设立重重关卡,让学生难以通过考试,甚至让在美国住了几年的能顺利与美国人交流的人考不过我国的英语六级,这不成了作茧自缚吗?就语言这东西,能表达出你要表达的意思,能顺利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自己也能顺利听明白对方的意思就可以了,没必要太过模式化,如果太模式化就会变得呆板。

初高中也应该开设一些实训课程,例如:用上两节理论课的费用,可以要求学生自己买一块布来设计一件衣服,知道做一件衣服的过程,如何画图纸,如何剪裁才好穿,如何缝补才严实等。有时候自己亲手做一做衣服也挺有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会激发他们的灵感,为未来增加一些服装设计师成员而做铺垫。

内容革新范文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铁路测量高速铁路新技术新规范变革

客运专线、高铁速度很快(200km/h~350km/h)给铁路建设维护中的工程测量带来很多新问题:客运专线、高铁高平顺性,线路变得更直,曲线长度变得更长;为了满足线路发展,隧道和桥梁必须增加;为了保证线路精度达到规范要求,建立了新的坐标控制网;轨道演变为无砟轨道;轨道板的铺设要求线下工程沉降必须很少;工务维护的测量的时间也要变成夜间;为了满足以上种种原因,测量的规范、方法、仪器都需要革新和变化。

一、高铁引发铁路测量的思考、发展方向

1.1线路变得更直、曲线长度变得更长高铁相对于普铁速度快了好几倍,所以曲线半径加大,缓和曲线加长。普铁的曲线测量由于误差会很大,将不能再适应高铁的需要。我们知道,曲线外矢距F=C2/8R式中C为弦长,R为半径。若按10m弦长3mm的轨向偏差(即用20m弦长的外矢距偏差)的轨向偏差来控制曲线,则铺轨时一个大弯道由几个不同半径的曲线组成,且半径相差几百米。由此可见,只采用10m弦长3mm(有碴)/10m弦长2mm(无砟)的轨向偏差来控制轨道的平顺性或许不构严密的,因此有人提出采用相对控制与坐标绝对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轨道铺轨控制。绝对坐标的应用涉及到全站仪坐标放样及GPS定点的大规模使用,这些都是我们高职院校在教学组织中相对欠缺的。我们必须将课程内容及训练方式进行调整,加强全站仪和GPS的学习和使用。

1.2隧道和桥梁的增加由于线路变直,曲线变长,同时为了保护有限的土地。在客运专线、高铁的建设中,桥梁和隧道所占的全线比重在加大。京津城际铁路有86%的线路建在桥梁上;武广高铁全线共有桥梁648座,总长度468公里,几乎占到线路总里程的一半,全线有隧道226座,总长度177公里。同时高铁的路基横断面加大,也使得桥梁和隧道的横断面尺寸加大。为满足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产生的空气动力效应要求及旅客舒适度的要求,隧道断面净空有效面积达到100平方米,施工开挖断面达到160平方米。这些提醒了我们高职铁道工程类在以后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桥梁和隧道的施工测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都是我们要更新和关注的问题。

1.3轨道演变为无砟轨道测量为了满足客专、高铁的高速运行,我们的轨道现在已经向无砟轨道演变。对于无砟轨道,地基处理完成后,直接上面进行轨道板的施工,其后进行轨道铺设,轨道施工完成后基本不再具备调整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对施工精度有着较有碴轨道更严格的要求,使轨道的几何参数与设计的目标位置之间的偏差保持在规范许可内。轨道的定位通过由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网组成的测量系统来实现,从而保证轨道与线下工程路基、桥梁、隧道、站台的空间位置坐标、高程相匹配协调。我们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强调让我们学生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控制,改变以前将误差留到后面才来处理的习惯,练习无砟轨道的仪器架设、使用方法。测量的标准也同样要求学生注意更换。

1.4测量控制网的变化我们把适合于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的技术体系称为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不同分为了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我们可以简称为“三网”。在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的各阶段均采用坐标定位控制,因此必须保证三网的坐标高程系统的统一,才能使无砟轨道的勘测设计、线下施工、轨道施工及运营维护工作顺利进行。客运专线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平面测量应以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为平面控制基准,高程测量应以二等水准基点为高程控制测量基准。

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第二级为线路控制网(CPⅡ),第三级为基桩控制网(CPⅢ)。

同样作为高等院校的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些新事物的出现和演变,我们需要紧跟技术发展,将这些介绍给我们学生;不能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1.5沉降监控量测客专、高铁要求对地基沉降做了很多处理,但无砟轨道铺设后线下构筑物仍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这会给线路维修带来很多的问题。因此,客专、高铁无砟轨道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相当严格。南广线在修建的过程中要求线下工程建好后必须有一年的时间进行沉降监控量测,一年后变形符合要求,才能进行轨道板的浇注施工。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沉降的检测量控的教学,我们以前在课本编写、教学组织方面都忽视了的这些东西。可以说沉降观测是我们很薄弱的一块。

1.6测量工作时间的变化以前普铁由于运行速度不是很快,故我们的工务人员可以在白天利用运营间隙进行既有线测量。而高铁白天运营时间是不允许人员进入线路的,天窗时间只有晚上或者专门停运才能进行既有线的测量,比如广局就是每天零晨零点至零晨四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以后可能要掌握夜间测量的技术。由于高铁的建设相对只是一时的,更多的时间是运营,所以大量的高铁的工务问题在今后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讨论、总结创新。

1.7测量使用规范、方法、仪器变化我们所使用的规范由《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既有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转向《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由武广高铁的各种测量细则、方案,转向《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我们的地球面是个椭球曲面,地面上的测量数据需投影到施工平面上,曲面和平面数据转换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变形误差。因此规定客专、高铁无砟轨道工程测量控制网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把边长投影变形值控制10mm/km,以满足无砟轨道施工测量的要求。同时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高程控制网应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施测。铺轨高程控制测量按精密水准测量要求施测。这些变化都促使了我们使用的测量仪器淘汰升级。大量先进、精密的仪器在现场得到推广使用。这就要求我们职业院校必须更新引进新仪器,学习新仪器的使用,并教会学生熟练掌握。

二、结语

纵然现在客专、高铁也在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下得以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提出不久的将来北京到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将会形成8小时内交通圈。到2012年,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很快高铁就会走进我们的生活,作为铁路院校,我们应该也必须提高、改进、更新我们知识、设备,让铁路测量教学在各方面做好准备迈入高铁时代。为铁路职教书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武广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总结》,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七工程处,作者未知,中国,2009.

[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下称《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铁道部,中国,2006.

[3]《新建时速度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7]47号,铁道部,中国,2007.

内容革新范文篇3

一、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公共基础课是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然而,很多学生甚至包括教师在内,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远远不及对专业课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公共课的实用价值及其重大意义。

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当今全球性科技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因此,加强科技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建设意义重大。而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薄弱的就是创新能力。很多外国人都说中国人聪明,老百姓当中确实有不少心灵手巧的能人,却无法真正地担当起创新的主角,而从高校、高职走出的大学生呢?有的成了书呆子、考试机器,有的成了机械的机械操作手…也不能让创新的机制真正运行到位。“症结”在哪里呢?一句话,学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够好!要么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基础课程的学习,要么不重视实践,不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是风牛马不相及,丝毫不沾边,事实上,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相辅相成的而非各自独立。

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同学们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思想就是力量”,这句名言虽经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生在没进入社会之前对社会的认识是懵懂的,甚至是浅薄的,而《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这些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将来认识社会提供了可靠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于他们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深刻的领会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

二、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现代教育的方向是重视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和发挥教育过程和教育系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自然也要遵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却普遍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1.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准确定位。公共基础课主要可分为三大模块: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内容抽象,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那么对教学内容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高职学生文化水平低、基础薄弱,是普遍的现象,甚至大多数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都未达标,他们对基础课存在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尤其是对数学、英语等课程。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定位仍然处在较高的水平,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很多学生对基础课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2.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设置倾向于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设置,过分强调系统性和严密性,理论性强,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培养目标的针对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同于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而这种教学设置没有体现出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特色,缺乏对不同专业的针对性,造成了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影响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增加了困难。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已成了高职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公共基础课教学服务于专业培养,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专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

1.密切关注专业变化,科学组织教学内容。不同的历史时期学科的发展有所不同,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要真正做到基础教学服务于专业,就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时刻调整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专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有什么。比如在经济学中,高等数学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为了使学生脱离繁复的计算,更好地投入学习,我们增加了数学软件的学习。利用计算机使麻烦的微积分、线性代数计算变得简单,从而节省了大量时间。

内容革新范文篇4

一、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近年来,院校教学内容改革有了较大进展,但是内容体系单一、知识结构陈旧、教材建设滞后等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内容低层次循环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要按照现代化教学工程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加大教学内容创新的力度。一是要加大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员的教学工具,学员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介。二是要加强基础教育,提倡双语教学,打牢学员的科学文化基础;要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法、新装备教学,解决好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先进性问题。三是要不断充实信息化战争理论的教学内容,提高军事人才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按照信息作战人才培养目标,深入研究各层次各类人才应具备的信息作战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充分论证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体系,使信息化战争理论在各层次的课程内容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四是要加快教材更新。强化教材质量监控和编选协作机制,树立精品意识,逐步建立全军院校教材信息数据库。

二、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是现实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的特征之一,也是努力提升战斗力的关键,其目的是使学员获得与岗位任职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课程建设必须围绕不同层次的任职岗位,突出岗位任职特点,注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突出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以满足军事斗争准备对多种军事人才的需求。为此,一是要跟踪科技发展前沿,贴近部队建设实际,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把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实现打得赢、不变质的目标贯穿到教学内容体系中去。二是要用现代的观点精选传统内容,及时充实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新成就的重要内容,以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要。三是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紧贴部队作战任务,紧贴武器装备发展,紧贴科技练兵实际,紧贴任职岗位需要,以满足第一任职需求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根本目的,把使命任务分解、转化为教学内容,形成不同的教学训练课题或训练问题,更好地为军事斗争准备服务。

三、坚持学科专业发展的和谐性

加强军队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教学内容的创新,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建设一批有特色的课程,从而推动军队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健康发展。一是要准确把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特点,深入研究新型军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按照系统设计的思想,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二是要紧紧抓住优化课程体系这个重点,打破学科特别是课程间的壁垒,对现行课程体系实施结构性优化重组,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创新,增加反映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综合性课程,设置介绍知识结构、传授宏观思想、培养思维品质的概论性课程,实现科技教育、人文教育、军事教育的有机融合。三是要根据武器装备的发展不断创新,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构建层次上深化、体系上完备,全面、系统、开放、灵活、进出有序、机制完善的动态课程体系。

四、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内容革新范文篇5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方面,也在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体育学科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等,进而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能够更有效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在体育教学内容方面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1体育教学内容应该充分体现健身性和人文性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树立的教学目标就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在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方面,应该体现健身性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首先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有很大帮助的项目,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还应该充分的体现人文性[1]。所谓的人文性就是指体育教学内容应该含有一定的体育文化,像乒乓球被认为是我国的国球等,这就是所谓的体育文化。体育教学内容需要体现人文性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切身地感受到体育文化,感受到体育的人文气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1.2体现终身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理念

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中,还需要体现终身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理念。所谓的终身体育主要就是指教师通过体育相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根据各种环境和条件终身从事身体锻炼、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另外,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还需要体现社会体育的理念[2]。所谓的社会体育理念主要就是教学内容应该体现社会发展中一些较为流行的,实用的体育教学项目,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1.3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上,还需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教师教授的体育教学内容有兴趣,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也才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才能更好。因此,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上,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进行全方面的考虑,才能够更好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

2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2.1营造和谐的体育教学环境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需要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体育教学环境。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人格尊严的维护,并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的环境[3]。像一些女学生对篮球的学习由于自身身高的限制以及对篮球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让女学生分成小组学习排球,这样一来,女学生就会更有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的课堂上,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2.2搭建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平台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搭建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并且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乐;学习动作和技能时,倡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挖掘学生自身运动潜能,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又可以根据学生运动基础情况分层次教学[4]。

2.3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教学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可能会所有的体育项目[5]。因此,教师要想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并且让学生能够尽量多地学习到体育项目,教师就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高校体育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详细播放体育项目的具体动作要点,反复播放体育项目的操作方法等等,这样,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也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2.4运用正确的考核方法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运用正确的考核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考核,教师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另外,科学的考核还有利于督促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考核的时候,需要教师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体育的实际情况以及接受能力等因素,在考核的内容上,增设进步幅度项目和加大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分值[6]。其次,为能够进一步对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增设体育能力项目考核。再次,在对学生考核的时候,考核的内容还应该包括学生的自评,学生之间的自评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最后,考核评价指标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考核,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结语

内容革新范文篇6

本文通过对宁波地区教师和学生进行有关田径教学内容方面的问卷调查,说明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

一、关于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的调查的结果分析

1.教师对田径教学内容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比较判断的调查统计

教师问卷调查显示,35.7%的教师认为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较好,50.6%的教师认为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可以相互借鉴,只有13.7%的教师认为按运动项目进行分类较好。数据表明,教师反对田径教学内容按项目分类,提倡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或对两者进行有机整合,这为我们对未来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分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学生对田径教学内容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比较判断的调查统计

学生问卷调查显示,51.6%的学生认为在田径教学内容分类问题上应充分借鉴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的优点,赞成按运动项目分类和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的学生分占18.0%和12.4%,还有18.0%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这反映出学生虽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上述问题较难进行理性的思考,但从感性上,多数学生认为应充分借鉴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的优点,并进行有机的整合。

调查的结果显示师生们对以往太过竞技化的田径教学内容很反感,希望突出田径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希望打破田径教学内容体系的旧格局,对现有田径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突出田径教学对人们生活、健身的意义。

二、现状调查表明中学田径教学内容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全面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田径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和任务,还是局限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鼓励学生参与田径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协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情意性、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关注不够。教学内容重视田径项目技术体系的完整性,忽视其健身属性;教学方法上,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运动技术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师生普遍认为传统中学田径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难以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与学生田径认知、学习能力水平的一致性,难以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服务。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依然具有浓厚的竞技色彩,与时代对教育、对体育课程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终身体育观念也相脱节。

三、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

在中学田径教学这一模块中,教学内容以学生身体的全面实践活动为核心,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锻炼,提高体能与技能,促使学生学会一定的健身知识与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因此,以走、跑、跳、投四大类运动形式为依据进行分类较为合理。

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构建,应以“健康第一”“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面向全体学生”“为终身体育服务”作为基本思想。

关于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可以采取以下两点策略。

1.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游戏化、趣味化、简易化)

传统田径教学内容的设计只考虑了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致传统中学田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新型中学田径教学内容在选择和开发上,应极力避免上述问题,要淡化竞技技术体系,把内容的可接受性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情趣,激发学习动机,真正做到为课程服务、为学生服务。基于田径运动的特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田径运动项目游戏化、趣味化、简易化是改革和开发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合理举措。

2.教学内容的可拓展性(实用化、生活化)

内容革新范文篇7

(一)学科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一般在本科低年级开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经济学整体结构和基本理论的认识,并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基本经济现象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同时,它还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从现实的教学来看,学生对经济学有较大的兴趣,但在学习中普遍反映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并存在对学科理论理解的障碍。西方经济学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概念和理论模型,通过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特有的概念去理解整个西方经济学原理,在学科特点上既具有自然科学逻辑上的严密性,又具有社会科学思维上的开放性,其概念、原理、分析方法等都比较抽象和难懂,并且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相差很大,因此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与我国的经济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名字也具有中国特色,因为在其它国家均没有这种提法,在我国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时由人大、北大、清华等几个学校的一些经济学教授提议命名的,而在此之前称之为“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批判”。如果从其名称的确立开始算起,那么西方经济学在中国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了。

在西方国家的大学里,这门课的名字叫做“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或者把这门课分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再早些的时候则称为“政治经济学”,其内容经过近两百年(从1848年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算起)的演化,理论体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我国大学中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中,其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与西方国家大学中的此门课程大致相同,所以这门课程的特点可以说是个完全的“舶来品”,然而这一特征并不影响我们的使用,因为现代经济学“科学主义”的特点使得欧美国家的经济学几乎成了类似于数学、物理学的“科学”,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创新难度之大也使得西方国家几乎垄断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只好采取“拿来主义”,用来借鉴并指导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并成为大学中最基本的经济学教科书。

(二)教材使用现状

目前在中国的大学里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大致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采用西方原版或翻译版的教材,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等,此类为完全西方的版本,主要在少数重点大学里使用;

第二类,中国自己出版的教材,在大学中使用比较广泛的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宋承先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尹伯成的《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等,内容体系与上述第一类基本相同,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就是对萨缪尔森《经济学》的改编,不同之处在于进行了整理,更加符合中国人的阅读和理解习惯,并加上了适当的评论,但理论体系和内容与国外大学中的经济学教材基本相同;

第三类,国内一些学者所编的其他教材,内容或简或繁,或难或易,这类教材基本上算是对前两类教材的一个补充,在内容上或偏重点不同,或完善若干理论,或增加相关案例等。

以上所举的三类教材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实际上都是第一类,三类实为一类,这一类就是“西方的经济学”。

(三)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西方的经济学”并没有什么不好,实际上它是我们经济学教学的必经之路。由于我国经济学学科发展不够成熟,所以只好采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这可以使我们更加地了解西方世界,也有利于快速地赶上西方国家理论经济学的发展水平。但这一课程也有着自己本身严重的缺陷,对于课程教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西方国家自己也承认,目前的经济学只是“科学主义”的,却难以说是一门科学,在西方尚有大量不能应用于实践的理论,如边际定价理论等,是纯粹的黑板经济学,更何况是在与西方发展模式、发展水平相差很大的中国;

第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发展得越来越精深复杂(如高微、高宏),而实用价值却不断下降,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与教学内容似乎纯粹是为了培养“经济科学家”,而“经济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为了理论而理论;

第三,从具有实用价值的理论来看,这些理论名副其实,具有鲜明的“西方”特色,而缺乏中国特点,虽然这一点得到了补充与完善,如一些教材中加入了若干中国经济发展案例,但整体上说仍是“西方”为主,“中国”为辅。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奇怪的学科,它是社会科学,但又披着科学的外衣;它对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偏偏前面又加有“西方”两个字;中国经济创造了三十年奇迹,却又没有自己的经济学,这是目前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学内容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三十年前,改革刚刚开始,一切都在试探;二十年前,中国经济的元素企业还很弱小;十年前,中国经济已经较为强大,但仍在WTO门外徘徊;现在,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世界瞩目;十年后,人们预测它将形成一个超级大国的雏形,那么,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大学里的学生拿的是什么教材呢?还是“西方”经济学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那么我们未来的经济学教材应该是什么样子?主要给学生讲授哪些理论和知识?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也是我们现在教改的重要任务。

二、教学体系的改革

以《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为参考,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修改和整理,主要进行的工作是对原有理论部分加以阐述,内容进行调整合并,使基本理论得以保留,仍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使之符合中国经济学教学需求,增加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等内容。通过这样的调整,使经济学理论体系更完善、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更易于理解,以此为指导思想,可以把整个经济学体系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

第一,总论部分。包括经济学发展史、发展现状、经济学流派等。

第二,微观部分。在现有基础上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基本原理与分析工具;消费、生产与分配;微观经济市场理论;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三,宏观部分。根据现有内容分成五个部分:宏观经济核算(即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现象;国际经济部分。

第四,中国经济部分。包括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等。

新教学体系与原有教学体系相比,增加了或增大了“总论部分”和“中国经济部分”的比重,目的是对经济学体系作更全面地了解和增加对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阐述。经过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新梳理后,课程名称可以调整为《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下列出主要内容纲要,重要的各节列出,其余细节省略。

第一篇总论部分。包括第一章经济学说史;第二章发展现状;第三章经济学流派。

第二篇微观部分。包括第四章基本原理与分析工具(第一节需求与供给,第二节弹性理论,第三节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第四节边际分析方法,第五节博弈论);第五章消费、生产与分配(第一节消费理论,第二节生产理论,第三节分配理论);第六章微观经济市场(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第二节完全垄断市场,第三节垄断竞争市场,第四节寡头市场);第七章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第三篇宏观部分。包括第九章宏观经济核算(即国民收入核算);第十章宏观经济模型(第一节凯恩斯的NI-AE模型,第二节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IS-LM模型,第三节产品、货币与劳动力市场的AD-AS模型);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分析,第二节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操作);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现象(第一节通货膨胀与失业,第二节经济周期,第三节经济增长);第十三章国际经济部分(第一节IS-LM-BP模型分析,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第三节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第四节国际经济协调或国际经济组织)。

第四篇中国经济部分。包括第十四章中国经济发展史;第十五章中国经济理论贡献;第十六章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

上述四篇结构安排,基本固定,但每篇中各章安排,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调整,每章中的各节的内容也可以再进行调整,如“博弈论”可以放到“微观经济市场”中阐述。在新教学内容里面,有些需要进行较大改写,如“消费、生产与分配”、“宏观经济模型”;有些需要新写,也即资料整理部分,如“经济学流派”、“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有些内容基本不变,只是调整一下顺序,如“微观经济市场”、“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现象”等。

下面以“第五章消费、生产与分配”为例谈一下如何重新改写的问题。这一章是对高鸿业版教材中的三、四、五、八、九共五章内容进行整理,包括“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五部分内容,在组成新教材的第五章时,可用边际理论进行贯穿梳理。具体做法如下:“效用论”成为消费理论的基础,“生产论”与“成本论”作为生产理论的基础,“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与“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则构成分配理论的基础,这三部分使用的基本分析工具都是边际分析方法,在论述的同时可以把一些理论进行合并或简化,如生产理论中讲完“生产论”后可以适当简化“成本论”,并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相结合,把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相结合,把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理论相结合等。

四、教改后新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的特点

(一)新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的优点

通过这样的内容调整与安排,新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新教学体系仍保留很强的理论性,相比原教材也更加系统,内容更加全面,可消除原先教材中理论罗列的凌乱感;第二,增加中国经济部分,具有贴近现实感,会增加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实用感。经济学其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分析经济领域内具体现象和具体问题的工具,通过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反过来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兴趣。

第三,由于新内容体系与中国经济更加密切,且使得中国经济与国外经济合理衔接,浑然一体,经济学原理不再分为西方、东方,而是东西方经济学;

第四,新内容体系并不影响国别或所谓的东方、西方特色,因为可在“总论”或“中国经济部分”中兼顾到这一问题并可列为一节或一章进行专门阐述;

第五,在教材中可增加大量中国经济发展案例,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深入了解和实践,而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迫切需要了解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引导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了解我国微观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管理体制、发展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新教学内容可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进行加强。

第六,既具有西方教科书的系统理论知识,又具有中国创新特色,使中国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学教科书。

(二)新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的缺点

教改后的新体系与内容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主要是:

第一,篇幅加长。以西方经济学原来每学期54课时算的话,课时会不够,若每学期以七十二学时算的话,则可在一学年内完成,但仍很紧张,这就需要教材和教师的灵活安排。实际上在现有经济学教材基础上教师的授课安排也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并不成为问题;此外还可以把一些理论进行精简或重写;第三种解决方案是部分章节作为自学内容,如“第三章经济学流派”、“第十七章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等。

第二,“中国经济理论贡献”部分会显得薄弱,不过这是现实,也是经济学界需要改善的方向。

五、实践与尝试总结

内容革新范文篇8

一、教育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一)新自由主义思想

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也称为“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弗里德曼(MlitonFried-man)和哈耶克(F.A.Hayek)。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根本观点是:当代社会的所有弊病是由于资产阶级国家干预过多造成的。希望返回到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去。“如果国家干预少一点,竞争就会进一步发展,垄断就会大大减少。”此,他们要为市场自由竞争恢复名誉,他们认为市场机制在满足人类欲望和分配生产资源到各种不同用途上起着重大作用。“市场资本主义(如果真正让它起作用的话)则是唯一使每个人最可能在社会中得到他所希望的东西的一种制度。”‘而正是国家干预妨碍了市场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自由竞争不是名副其实的自由竞争。他们所指的国家干预包括西方国家的“国有化企业”、“福利国家”和巨型垄断企业。他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把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企业私人化。新自由主义思想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打开了教育市场化之路。

最早提出教育市场化观点的是弗里德曼,他认为教育不应该是政府提供的一项服务,而应该是自由市场体系中的一部分。弗里德曼在1955年发表的《政府在教育中作用》一文中指出:“我相信,若要对我国教育体制动大手术,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私有化之路,实现将整个教育服务中的相当大的部分交由私人企业个人经营。否则,没有什么办法能摧毁或者至少极大地在削弱现存教育建制的权力,而摧毁或削弱现存教育建制的权力,乃是根本改革我国教育体制所必要的先决条件。此外,也没有什么办法能给公立学校带来竞争,而只有竞争才能迫使公立学校按照顾客的意愿改革自身”。哈耶克也认为“不存在用以决定谁该接受进一步教育的所谓公平的教育依据,不必通过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选拔。对学生进行选择的唯一途径是竞争和市场过程”。

(二)新公共管理主义

20世纪90年代初,在大多数先进国家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公共部门管理模式。这种新模式有几种不同概念,包括“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本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典范”或“企业型政府”。尽管名称不同,它们实质上描述的是同样的现象——“为实现经济(Economy)、效率(Eficiency)和效果(Efectiveness)的‘3Es’作出的决定性的努力”,p传统的官僚制将被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模式取而代之。新公共管理的主要观点是:“注重管理而不是政策,注重绩效评估和效率:将公共官僚制组织划分为一些在用户付费的基础上相互协调的机构;利用准市场化和签约包出工程的方式促进竞争;削减成本;具有一种特别重视产出目标、限期合同、金钱刺激和自主管理的管理风格”。‘美国的奥斯本和盖伯勒在《重塑政府》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型政府”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大多数企业型政府鼓励提供服务者之间的竞争……宁可采用市场机制而不是官僚机制”。总之,新公共管理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要把公共行政僵死的、等级制的官僚制组织形式转变为公共管理的弹性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形式。

对传统的官僚管理模式的批评也波及教育领域。美国的一些打算改革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的人认为:由国家通过民主的方法对公立学校进行管理的理念应该被抛弃了。由人民对学校进行民主管理这种方法应该被一种全新的体系所取代,转而由市场进行间接的管理。美国政治家约翰·乔布和泰利·莫(JohnChubb&TerryMoe)在《政治、市场和美国学校》一书中指出:“市场通过它们自身的特性,能够培养高效学校所必须拥有的自治。……消费者不会有购买低效学校的产品的需要,因此这些学校就会从市场中消失。……对学校进行民主管理不可避免会培养官僚作风,而这就会扼杀高效学校所必须拥有的自治”。

二、英美教育市场化的社会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英美国家对公共部门的规模和能力进行了抨击。尤其是罗纳德·里根于1980年和玛格丽特·撒切尔于1979年大选获胜以后,就开始推行公共部门的改革。公共部门在三个方面受到抨击。首先对公共部门的“规模”提出了抨击,认为政府过于庞大,浪费了过多的紧缺资源。其次,关于政府的“范围”也发生了争论。认为政府本身介入的活动过多,凡是可由私营部门提供的服务均可通过合同或直销方式转交给私人提供者。第三,政府的“方法”受到持续不断的抨击。认为官僚制的方法必定会造成工作无起色和效率低下。如果必须由政府从事某些活动,也需要寻求除官僚制之外的其他的组织方法。对公共部门的规模、范围和方法进行的抨击所产生的明显结果是削减政府和改变其管理方式。

英国政府开始实施强硬的财政紧缩政策,积极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并着手解决福利国家政策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在撒切尔内阁和智囊班子中,信奉哈耶克主义自由市场观点的所谓“新右翼”(NewRight)人士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包括曾在1981至1986年间担任撒切尔内阁教育大臣的约瑟夫爵士(SirKeithJoseph),以及撒切尔时代教育政策的主要设计师莱特温(OhveI_etwin)和塞克斯顿(StuartSexton)。约瑟夫爵士在1796年时所说的一句话,也许最能代表他们的市场主义信念。他说:“盲目的、非计划性的和没有协调的市场智慧完全优越于精心研究的、理性的、系统的、善意的、合作的、有科学依据的和尊重数据事实的政府计划。……市场体制是国民财富的最佳发生器;它能够以人类思维不能理解的方式,在没有强制、指导和官僚干预的情况下,协调和满足无数个体的不同需要。”

英国人把包括教育市场化、教育私有化在内的“私有化运动”,称作“撒切尔革命”。撒切尔夫人主要顾问谢尔曼于1987年8月6日《每日电讯报》写到:“倘若没有英国全部学校的私有化,那么撒切尔革命就是还没有完成。”因为“保守党”(私有化运动)前沿正在向私有化尚未触动的那些国有部门推进。我国这些社会部门的活动,诸如卫生和教育,这两者加起来每年都要消耗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而竟对市场机会几乎一无所知。”

对这场运动,英国人自己是引以为豪的,他们说:人们看到的撒切尔革命的经济和财政好处还是表面的,“而最重要的收获时下人们也许还只能朦胧地认识到:这是对政府思考和行为方式的一场改造。……那些国有的产业部门把政府官员和部长们拖到了消费者利益的对立面。全国私有化工作一旦完成,部长们什么都管的角色必将一去不复返。”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教育财政支出不断上升,但基础教育质量却始终不尽如人意,这引发了学校效能研究,即影响学校效能的因素是什么。许多研究发现官僚是影响学校效能的关键因素。美国政治科学家乔布和莫研究了学校自治与学生成绩的关系。他们发现公立学校对的政治要求反应太快。这种结果是由于“公立学校受到机构的直接民主控制”,而这些机构“天生地破坏了学校自治,并天生地有益于官僚”。他们还发现公立学校中的政治与官僚并不有助于形成与高学术成绩有关的学校组织的合意形式。与此相反,市场取向的非公立学校更可能产生他们所说的有效组织。这些高成绩学校(主要是非公立学校)与低成绩学校(主要是城市学校)有显著区别:“他们的目标更清楚且在学术上更有抱负,他们的校长是更强有力的教育领导,他们的教师是更专业的人员与更和谐,他们的教学工作在学术上更强有力,他们的课堂更有秩序并更少官僚”。因此,乔布和莫认为教育中的家长选择是一种根除民主政治与官僚的反作用的方法。公务员之家

三、英美教育市场化的主要形式

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英美除了大力发展私立教育外,还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形式。特许学校(CharterSchoo1)。所谓特许学校,其基本含义是根据特定的合同或“特许状(Charter)”来开办的公立学校。与传统公立学校最大的区别是,特许学校凭着这张“特许状”拥有充分的自治权与办学权,得以从政府控制和微观管理中解放出来,在教师雇佣、教育资源分配、入学、人事管理等方面享有自主权。1991年,美国明尼苏达成为第一个通过特许学校法的州。该法允许学区授予某些学校以“特许状”并建立特许学校。到1998年为止,已有34个州通过了特许学校立法,允许有志于改革的一些学校及团体进行建立特许学校的尝试。特许学校向各类学生开放,供学生家长自由选择。不少教育改革专家认为,虽然特许学校不是一种将学校完全放开的学校市场化的形式,但是它体现了学校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强调学校有权直接与其顾客相联系,学校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各的需要,供顾客进行自由选择。因此,特许学校是通过学校内部的改革来使学校结构适应现存的管理结构、是一种“有限的市场化”的做法。

学券制(EducationVoucher)。所谓学券,就是政府发给学生家长的一种有价证券,学生家长可以使用该学券在任何政府承认的学校,包括私立学校中支付学费或其他教育费用。其目的是促进各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其实质是运用市场手段来运作公立学校,增加公立学校中的私营成分,以恢复其活力。学券制最早由经济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55年提出,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个别州进行了实验。但进展不大。90年代后,在美国教育改革大潮的推动下,至1995年,有十几个州对学券制进行了立法讨论,并在威斯康星、加利福尼亚、俄亥俄、佛蒙特、俄勒冈、波多黎各等州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实验、推广,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内容革新范文篇9

区委、区县政府决议召开全区公共机构高效节能灯具革新工作会,首要目标是深化贯实国务院和省、市县政府关于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的严重决议计划和部署布置,进一步明白我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扎实推进“节省型机关”建立活动,在资本节省型、情况友爱型社会建立中发扬公共机构的表率示范效果。刚才,区发改局谢兴宏局长对我区公共机构高效节能灯具革新工作进行了布置部署,提出了详细要求,讲得很好,很具体,我都赞许。下面,我就全区公共机构高效节能灯具革新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充分看法公共机构节能的主要意义

深化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是贯实科学发展观、加速建立资本节省型、情况友爱型社会的构成局部,是扩展国内需求、坚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急迫需求,是增强党风廉政建立的主要内容,也是增强公共机构本身建立、加强全民节能认识、树立优越社会形象的必定要求。增强公共机构节能不只有利于进步公共机构人员节能认识,推进公共机构节能降耗,有用合理应用动力,还对推进全社会节能,进步用能治理程度,有着非常主要的意义。

(一)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是扩内需、保增进的主要构成局部。在当时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延伸、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势下,突出抓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可以优化财务支出构造,进步财务资金运用效益,将有限的财务资金用于改善民生,扩展内需,为坚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供应直接支撑。

(二)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对建立资本节省型和情况友爱型社会具有主要示范效果。时期,在全区上下的通力合作下,我区圆满完成了同比下降20%节能目的任务。本年是“十二五”的残局之年,从相关渠道调查到的信息,我区“十二五”节能目的任务为同比再下降16%。对此,区委、区县政府深感责任严重,任务艰难。这就需求我们公共机构从本身做起,下更大决计,花更鼎力气,采纳愈加果断的办法,具体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各单元必需一致思想,顾全大局,要严厉依照上级的一致布置部署积极开展革新工作,推行运用高效照明产物,切不成有“多我一个,少我一个,不影响大局”的怠慢思想,要充分看法到“集腋成裘”的集聚效应和公共机构的带头示范效果,指导和推进全民节能减排活动深化开展。

(三)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是增强党风廉政建立的必定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将“节省资本”定为根本国策,把节省动力工作放到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计谋高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党政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省,进一步节制办公经费,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本更多地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因而,公共机构特殊是党政机关,加速建立节省型公共机构、节省型县政府机关,削减动力耗费和污染物排放,紧缩办公经费,降低机关运转本钱,不只可以有用缓解动力供需矛盾和情况压力,还也是各级公共机构增强党风廉政建立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实质要求。

二、竭尽全力,保证全区公共机构高效节能灯具革新工作顺畅完成。

公共机构高效节能灯具革新工作是财务补助高效照明产物推行的主要内容,是增强公共机构节能的主要行动,是一项具有主要意义的标志性工程。本年是我区开展这项工作的第一年,各镇、街道和有关部分要把革新工作摆在突出地位,依照上级的有关要求,增强组织指导、精心组织、缜密布置、抓紧施行,保证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是要增强组织指导。公共机构高效节能灯具革新要与财务补助高效照明产物推行严密结合,是一项立异性工作,没有现成的套路和经历可寻,没有一致的形式可用,工作琐碎冗杂,在实践操作进程中必定会碰到一些问题。各单元要高度注重,加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增强组织指导,明白担任部分,落实责任到人,制订工作方案,排定工作进度,提上班作要求,尽快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要落实目的责任。本年,省直机关事务治理局要求县(区)完成40%公共机构的高效节能灯具革新工作,并将此目的任务的完成状况归入年度节能审核成果,执行“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节能减排的目的任务假如完不成,不只县政府首要指导要被问责,上级相关部分还会施行区域新建项目限批强迫办法。区委、区县政府高度注重此次革新工作,区县政府常务会专题评论并经过了我区公共机构高效节能灯具革新方案,现已印发各单元。归入第一批次革新局限的单元必然要严厉依照革新方案的要求,果断贯实,做到革新彻底,不留死角。第二批次革新的单元要认真做好切实可行的革新方案,积极与先期革新单元交流学习,为完成两年具体完成全区各级公共机构高效照明节能革新工作的总体目的奠基坚实根底。区大将把本次各单元革新后果作为年度节能目的审核的主要内容进行审核。

三是要增强协分配合。区公节办在革新工作中,要增强组织协调,加强效劳认识,自动去革新现场供应指点和效劳,妥帖处置革新进程中发现的问题。各革新单元要积极与中标企业联络沟通,革新中发现的问题要实时向区公节办反映,要自动向区公节办传递革新状况。区教育局、区卫生局要积极共同区公节办做好第一批次革新学校、病院的组织协谐和指点效劳工作。要做好废旧灯具收受接管和处置工作,避免乱丢乱弃,污染情况。

四是要增强催促检查。区县政府将树立健全督查机制,对公共机构高效照明节能灯具革新工作进行催促检查,对思想看法不到位、工作办法不力和工作进度迟缓,不克不及按期完成革新工作的单元和小我进行传递,并按有关规则作出处置。各单元要依照革新方案的进度要求,逐项落实,保证高效照明产物装置到位,革新任务落实到位。区公节办要会同区发改局、区财务局、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在革新完毕后进行检查验收,对未能到达要求的单元进行传递并责令整改;对虚报灯具革新数目的单元进行传递,作废其区级津贴资金申报资历,并按有关规则进行严厉处置。

内容革新范文篇10

【关键词】新形势;经济管理;创新对策;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市场和我国经济市场的全面发展,我国大多数企业原本的经济管理体系已无法适应新经济常态市场的需要,由此,企业必须全面创新以往对原本的经济管理体系。进行更加全面的革新,在企业经济管理之中,积极融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以进而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中上的竞争力以及在和市场竞争中的价值,从而以此提高企业本身的经营经济利润,实现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目标。

1.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革新对策探究的理论依据

在探讨企业经济管理革新对策时,应基于要以企业的具体情况为前提,深入具体研究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归纳从而总结企业在开展这些经济活动时所遇到的经济阻力,并制定出有目的性的探究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并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计划,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质量以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水平。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内的经济形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为此,企业需要探究当下国内的经济的新形势,在该基础上制定出经济管理战略计划,保障计划制定方向的准确性,令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具有实效性。在制定方案计划时的全过程,最关键的便是要掌握企业经济管理革新的立足点,认真处理企业经济层面的转型升级任务。为此,需注意两点内容:其一,要注重企业以往管理思维方式的改变。企业管理者应基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及,根据市场经济环境,转变现有的思维管理形式,调整并优化经济管理战略观念,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其二,企业要注重引入科学的战略管理方式。科学的战略管理方式有利于优化企业经济体系,这样不但能够令企业的经济体系更为现代化,还可以让企业的经济体系更为稳定,可以推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企业内经济管理具有了稳固的结构支撑,内部组织框架更为科学,这样必定能够及早比较顺利的实现经济管理目标,以提升企业经济管理质量。

2.新形势下公司经济管理革新面临的挑战

企业内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为完成经济管理目标所制定的一些策略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为自身获取较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经济收益。新形势下,国内公司经济管理中表现出了很多问题,并严重阻碍着企业的正常经营。下文主要从管理思想、管理体系以及组织机构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2.1经济管理意识落后。新形势下,国内还有很多企业仍然在沿用陈旧的经济管理理念,他们并没有认识到革新经济管理的意义,更比较重视短期经济收益,却忽略了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通常只是通过增加投资与生产的手段来提升经济效益。另外,企业也没有形成风险观念,并对国内外当下的经济形式展开深入分析及研究,创新意识较低,且同时还未意识到创造型人才培育的重要意义,这些都不利于公司经济管理机制的顺利实行,影响到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2.2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企业所有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均是管理体系,针对经济管理而言也是这样。企业若想全面提升运营活动的经济利润,就要有比较科学可行的管理体系来支撑,其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而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经济管理体系,但在实际应用中并未完全根据制度实施,缺少必要的监督管控与科学、精细的指导手段,进而影响到新制度体系实行后的可行性,导致经济管理体系形同虚设,因此难以发挥出新制度体系的预期功能及价值。同时,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经济形式十分复杂,但我国许多公司的经济管理体系无法适应市场的新形势,这样极大限制到企业的发展步伐。2.3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仍然有很多企业受到内部员工、技术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其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以及企业整个经济管理队伍素质水平偏低,再加上企业也未将关注的核心放于经济管理人才的建立上,进而导致企业管理组织体系松散,制约着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全面开展。此外,企业在建立创新对策时,并没有基于自身实际状况,建立的创新对策超前且,不合理,引起巨大的资源的耗费,进而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亏损。

3.新形势下公司经济管理的革新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企业经济管理过程还存在许多不足,企业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优化企业管理方式,下文针对经济管理革新对策进行了详细介绍。3.1经济管理观念的革新。新形势下,国内企业若想更好革新经济管理活动,基础条件便是转变企业传统的经济管理观念。为此,企业需要更为深入的掌握现代化管理理念,从而科学引导企业内部活动。新形势下,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故企业需要形成危机管理思想,并建立出战略性管理机制。在执行创新性经济管理体系时,管理者要结合新的管理思想指导企业各项管理活动,并保障企业制度实行的有效性、灵活性。唯有如此,方可使企业和经济市场反响相符合,进而在竞争环境下发挥出企业优势,由此保证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3.2经济管理体系的革新。针对企业经济管理而言,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便是经济管理体系。经济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到企业经济管理革新以及,限制着经济管理质量的提升。由此,为防止这一问题,企业需注重经济管理体系的革新,这样方可有效优化经济管理体制。在优化经济管理体系时,相关员工要综合考量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新形势下的基本格局,适当调整并优化经济管理体制,从而推动企业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实践表明,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革新内容包括三点:①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应以企业职员的发展为主要考量内容,制定规范的职员奖惩制度与考核体系,一切以职员的个人发展为基础。②企业要注重人才资源的规划,令人才资源规划更为科学。③企业内部也要有完整的决策制度与严格的监督机制,在制定决策制度与严格监督机制时,要突出民主环节,倡导所有职员共同参与,不但能够提升职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增加职员的忠诚度,使企业发展更为潮气蓬勃,积极向上。3.3经济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与革新。新形势背景下,企业应当合理调整和革新传统的经济管理组织体系,强调是指经济管理机制实施的更为灵活性,并迎合当下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要创建扁平化的组织框架,并进一步突破垂直多层框架,压缩管理层级和职能机构,令整个组织机构表现出横向型。因为管理层级的全面压缩,会令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各项工作的落实更为迅速、高效,由于市场经济的复杂多变,企业为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局势,就必须及时展开转变和优化,而灵活性很高的经济管理,能够更好迎合市场经济的局势的改变,进而攻克传统组织模式的制约,以创新思维建立出和市场经济相符的革新策略,拓展企业发展的新途径。3.4充实经济管理活动的内容。新形势下,公司在制定与实行经济管理革新对策时,要基于以经济管理内容为前提。对全面了解与分析当下的国际经济市场形势和国内经济市场局势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而且,企业还要科学预测市场经济今后的趋势,并有效组织市场调研工作等,进而再制定出科学的计划和策略。此外,企业要将现金的经济管理思想和数理统计等方式融入其中,以进而突出经济管理方案发展性的各项优点,由此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在实施经济管理革新对策时,需更为深入、全面的掌握创新对策的发展状况,并结合企业今后的战略目标来处理并补充创新对策潜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管理革新对策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而企业经济管理革新对策具备动态性、灵活性特点,并且会伴随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改变,发挥出最大化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国内企业开展经济管理革新是十分关键的极有必要的,要求结合市场经济的改变,建立出与之相符的经济管理革新对策,并在实际执行之中不断优化、革新经济管理体系,提高制度体系的灵活性和可行性,在经济管理之中融入信息技术,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实力,实现长远稳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军.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金融经济,2018(22)

[2]张洪梅.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

[3]胡尚志.浅析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