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城市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7:21:45

模范城市

模范城市范文篇1

河北省高度重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2年提出继续在全省开展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并于同年5月在保定市组织开展了全省的培训工作。“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创模”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方面,廊坊市作为河北第一个国家环保模范城,于2011年通过国家复审验收,继续保持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石家庄、承德、秦皇岛等市正在积极筹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在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方面,迁安市、三河市、霸州市均于2012年通过河北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审验收;平泉县、涉县、磁县、藁城市、鹿泉市、新乐市、临城县、辛集市、晋州市和鸡泽县等15个县级城市均完成“创模”规划文本的编制工作,其中平泉县和涉县均已于2014年初获得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十三五”期间,魏县等城市正在积极筹备“创模”工作。从总体来看,目前河北省1/10的城市已经接近或达到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标准。

2“创模”工作压力分析

根据《河北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创建河北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共有26项考核指标,其中涉及环保内容的指标项为24项。因此,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十分注重环境保护。河北省“环保模范城市”和正在申请“创模”的城市均面临着严峻的压力,部分指标不能满足河北省“创模”工作的考核指标要求。本文对“十二五”期间河北省涉县、磁县、临城县、辛集市、晋州市和鸡泽县6个县及县级市的“创模”规划及“创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调研,得出县级城市“创模”工作的压力重点集中在两个指标。2.1环境空气质量河北省“创模”的考核指标要求城区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且主要污染物24小时平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85%以上。近几年,河北省冬季大气污染物颗粒物超标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雾霾天气,大部分市、县出现雾霾天气的天数达100天以上,环境空气质量较差。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6年的空气质量状况报告,1-10月中河北省有5个城市入围全国十大污染城市排行榜。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1-10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1.2%,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比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少74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大部分县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天数难以达到河北省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要求,超标天数中首要污染物是PM2.5。河北省的主要能源是煤,燃煤是PM2.5的重要贡献源之一[2]。从6个城市的“创模”规划工作的调研结果来看,属于山区、丘陵区的涉县空气质量的达标率较高,全年平均风速较大,空气质量较好,而大部分平原山区在此指标完成上面临较大的难度。2.2环境监测能力结合6个城市“创模”规划的指标分析可知,县级城市普遍存在环境监测能力偏弱的问题。大部分县城大气环境监测点位不足,目前只有一个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的监测点位尚未通过河北省监测站的认证,且大部分县城不具备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监控项目的监测能力。环保投资不足导致环境监测设备比较落后,监测能力较弱,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不全,监测数据匮乏,不能直观有效地反映城市的环境质量。

3“创模”工作压力解析及建议

3.1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创模”城市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整治燃煤锅炉,加强扬尘及机动车污染防控,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等方式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确保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重污染天数应逐渐减少;确保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落实情况考核的年度考核结果为良好等级及以上水平,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环境空气质量逐步改善,在“创模”工作考核验收时满足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达到或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且主要污染物24小时平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应占全年天数的85%或以上的考核要求。3.2根据《重点区域大气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重点城市应开展全指标监测,但是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县城环境监测体系不够健全,监测设备仍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开展全指标监测的条件,“创模”及“复模”城市应加大环保投入,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完善对PM2.5因子的监测能力,尽快实现全指标监测,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环境监测能力上起到带头作用。

4结语及展望

本文根据河北省“创模”工作现状,对“十二五”期间6个县级城市的“创模”规划及“创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县级城市“创模”工作的压力,并对工作压力进行了解析,提出对“创模”城市的建议。各城市在以后的环保工作中应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将“创模”作为重要抓手,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品位。

作者:程芳芳 单位:河北晶淼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模范城市范文篇2

根据*市人民政府申请,*省环保厅推荐,经过严格的考核、验收、公示和审查,20*年*月*市已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由于去年国家对所有的创建活动进行清理整顿以及前段时间忙于抗震救灾,授牌仪式推迟到今天举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是属于清理整顿后保留的一项工作。环境保护部组建后,将继续积极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首先,我代表环境保护部,向*市各级领导和全市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通过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赢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称号。同时也借此机会,对*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多年来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地处*中部,濒江临海,是一座风光秀美、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水乡名城。自20*年提出“创模”目标以来,*市委、市政府树立环保立市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优先的战略,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优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扩大公众参与等手段,以规划为先导,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从创新机制体现入手,着力提升城市整体环保工作的水平,同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创模给*市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中小型城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表率。总体看来,我认为*市的“创模”工作有以下六大特点:

第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自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来,*市市委、市政府坚持环境优先的战略,在千头万绪的改革和发展重任面前,坚定地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将环境资源作为最大的财富。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普通老百姓,上下一心,团结拼搏,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市以创建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将创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定位在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上,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在创模过程中,*市委、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都亲自到第一线指挥、协调、调研、督查。通过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健全组织网络机制、严格目标考核机制、创新环保投入机制、强化依法管理机制,全市上下形成了“市委领导、政府挂帅、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实现了良性互动,逐步把*市引向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良性发展轨道。

第二、坚持以规划为先导,稳步推进创模工作。*市将编制创模规划作为高起点开展创建工作的重要基础,以规划为先导,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对创模各项指标的现状、差距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具体和客观的分析,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工作任务,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在4年的“创模”过程中,精心组织实施,做到了目标明确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制度到位,使创模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有条不紊地按照创模规划和阶段计划全面推进,有效实施。

第三、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彰显水乡城市的优势。创模以来,*市利用并保护好“水、城”一体的水乡城市特色,以凤凰河、东城河综合整治、引江河和通榆河水体保护为重点,全面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同时还建成了一大批百姓门前的公园、广场和绿地,既改善了环境质量,又提升了城市品位,市民也得到了实惠。开展饮用水源地专项行动,对全市所有26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确保了饮用水源的安全。不仅如此,*市还为下游人民呵护好母亲河*及引江河。*位于*中下游北岸,有*岸线96.3公里,在沿江开发中,率先编制《沿江开发规划》和《沿江环境保护规划》,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保护”方针,严格限制项目开发,在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5%的情况下,排入*的污染物总量没有增加。引江河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之一,*境内全长24公里,没有设一个排污口,杜绝污染物入河,水质长年保持在二级,为保障国家南水北调水质及其下游城市饮水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对于*市下一步的生态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市的创模工作全面带动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环保能力建设的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开展“创模”以来,*市投入60多个亿,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焚烧装置、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等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在城区全面实行了雨污分流收集。创模伊始,*市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零,经过4年的创模,上升到80%以上。*市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削减了污染排放总量,减轻了城市环境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夯实了“创模”的基础。同时出台了相配套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为环境基础设施长期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第五、优化经济结构,从源头控制污染。*市在创模期间,切实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严把环境保护准入关,拒绝建设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通过开展化工生产企业整治和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等专项整治活动,搬迁、关停不符合功能区划各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从产业结构和布局解决污染;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从源头上防治污染,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得到了优化。近年来,*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值得祝贺的是,*市20*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均超额完成了*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减排指标要求。

第六、创新工作机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创新环保工作机制,率先将听证制度运用到环境信访难题的处理中,在全国首开环境信访处理听证的先河,为解决重大、复杂、疑难的环境信访问题趟出了一条新路,这是*市创模工作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市积极探索产业集聚区污染控制机制、环保联合执法工作制度、环保案件挂牌督办机制,有效地解决了一批长期以来难以整治的区域性、行业性、结构性环境污染问题。*市环境信访总量和越级上访的数量均呈现逐年下降。为此,国家环境保护部已将*开展的环境信访处理听证作为全国试点,进行了全面推广。

*地处*、*两大流域,是联结苏南、苏北的纽带,可以发挥对苏中、苏北的辐射作用,*市创建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推进*省沿江八市建成中国最大环保模范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始于19*年,迄今为止,全国657个城市中已有67个城市和5个直辖市的城区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区)”的荣誉称号。实践证明: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各地城市政府切实抓好环保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模”为我国推动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所有获此殊荣的城市都获得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也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竞争中赢得了明显的优势。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并不是终身的荣誉。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考核指标每隔几年就要提高一次,最近,环保部刚刚又通过了新修订的考核指标,再次提高了对模范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将于2010年开始实施。环保部每三年对已获得模范城市称号的城市要按照现行标准进行一次复查。已获得模范城市荣誉称号的城市政府,必须不断努力,始终保持先进性。对于*来说,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既是一个新的起点,又更多了一份责任。保持这个荣誉,对*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我希望*市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提高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成果,争当全国节能减排的模范,争当严格执行各项国家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模范,争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模范。在此,我再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继续坚持环境优先,实现科学发展。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总体目标,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发展生态经济,提升发展水平和档次。坚持以污染减排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建立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千方百计完成好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坚持以环境准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把好环境准入关口;要针对环境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环境保护机制、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创新工作,始终保持先进,走在全国前列。坚持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第二,进一步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保障环境安全。继续加强环境监察、环境监测和环保科研等环保能力建设,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污染举报问题;认真开展污染源普查、环境风险源排查工作;加强水环境保护,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积极推进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控制和治理,加大对辖区内环境敏感区域、工业园区、重点污染行业的监管力度。开展针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生产企业负责人和污染防治设施操作管理人员的环保培训,增强全社会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第三,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将创模中形成的良好机制保持下去,按照新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巩固深化创模成果;继续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积极解决机动车尾气、垃圾、噪声、餐饮业油烟等污染问题;将“创模”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手段向所辖市县乡延伸扩展,全面启动生态市的创建工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问题,充分发挥模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把*市早日建成生态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创模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今后应该进一步深入巩固创模成果,追求更高质量和更高起点上的健康发展,为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实现历史性转变发挥更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模范城市范文篇3

今天,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总结表彰大会,总结工作,表彰先进,明确目标,动员部署,力争更高水平地推进*的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绿化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绿化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同志总结了我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工作,全国绿委和省绿委的两位领导作了重要指示。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抓好城市绿化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弘扬“创绿”精神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城市绿化放在重要位置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不懈努力,特别是2*5年启动创建工作以来,我们有效动员了全社会力量,全面开展了扎实深入的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的充分肯定,最终赢得了全国城市绿化的最高荣誉,成为全省继深圳之后的第二个“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回顾整个创建的过程,我们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最突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市上下共同塑造了一种“创绿精神”。具体来讲,这种精神体现为三个方面:

“创绿精神”是一种追求和谐发展的科学精神。在创建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强烈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与标志,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创绿”绝不仅是对荣誉的追求,更是优化生态环境的努力,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努力,归根到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努力。因而,全市上下从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有效确立了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合理开发、追求和谐的科学精神,以前所未有的共识和力度,紧紧抓住当前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的迫切要求,严格按照“创绿”工作的各项标准,扎扎实实落实了各项创建任务,从而确保了创建成功。

“创绿精神”是一种高效协调配合的协同精神。“创绿”是一项牵涉面广、任务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全市多个部门和各个镇区,强有力的协调配合成为创建工作成功的关键。在整个创建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加强统筹领导,各镇区、各部门同心同德,服从指挥,明确职责,密切配合,讲大局、重协作,既明确责任意识,更强化协同精神,努力做到“无缝连接”、增强合力,有效杜绝了推诿扯皮、各自为政之风,确保了整个“创绿”工作始终扎实、有序、高效地推进。

“创绿精神”是一种自觉投身建设的主人翁精神。人民群众是“创绿”工作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创建工作的力量源泉。整个创建过程,我市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热潮,广大市民积极行动,热烈响应,努力绿化家园,自觉配合创建,这既体现了一种绿化意识和文明素质,也体现了对*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体现了与*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主人翁精神。民心可用,民力无穷,紧紧依靠并有效发动群众,是我们“创绿”成功的坚强保证。

创建工作中形成的“创绿精神”,是我们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我们要深入总结,大力弘扬,让“创绿精神”在我市各项工作尤其是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更加重大的作用。

二、明确目标,开辟新的局面

荣誉面前,我们倍感自豪,深受鼓舞,但更要看到挑战,明确目标,努力开辟新的局面。当前,我们城市绿化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保持优势的挑战。前一阶段的创建工作,使我市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城市品位在兄弟城市中脱颖而出,领先一步,在未来发展中形成了较为有利的竞争优势。随着正式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荣誉,我市必将成为兄弟城市创建工作的参照标准和赶超对象。在全国新一轮高水平的创建进程中,我市目前的城市绿化要继续领先,竞争优势要有效保持,都面临着激烈的挑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目前,我市已确立了创建“国际花园城市”的目标,我们要以这一创建活动为载体和契机,按照国际标准来规划和实施城市绿化,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水平,进一步巩固我市在环境魅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的竞争优势。

其次是巩固成果的挑战。虽然我市“创绿”工作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创绿”成功并不等于东莞绿化建设没有薄弱环节。实际上,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对照先进城市的水平,对照广大群众的期盼,我市绿化工作中还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努力。国家考核组在验收反馈意见中指出,我市“在造林绿化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有的城乡结合部在绿化上还需要提高和完善,有些裸露山体植被需要尽快恢复,要从城乡绿化一体化总体推进的要求,进一步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制,齐抓共管,各负其责,使整体绿化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从我市实际来看,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33.2%,低于全省57.3%的水平,人均林业用地也低于全省水平;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较高,但广大农村和非建成区绿量不足,许多城郊结合部和公路沿线废弃采石场、山体和建筑闲置地的裸露现象仍然较多;一些干部对城市绿化工作缺乏足够认识,绿化责任的分工不落实或落实不好;法制建设不健全,森林、绿化资源的保护缺乏更有效的法治手段;一些地方的绿化管护水平较差,绿化设计和管理技术含量较低;一些市民“植绿、爱绿、护绿、惜绿”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还有待扩大,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做好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巩固创建成果,提高绿化水平。

第三是实现目标的挑战。按照“十一五”的有关规划,未来五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快建设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绿城,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与良性循环。为此,我们每年将营造水源涵养林2.5万亩,建设城市绿地1*0公顷,建设道路绿线3*公里,营造红树林650亩,营造农田林网50公里,营造生物防火林带70公里。力争到2010年,城市人均绿地达到17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5%,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陆地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15%。实现规划目标,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实现更大的进步。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把握形势,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开辟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新局面,加快*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品位的提升。

三、再接再厉,把握努力方向

生态建设有脆弱性、反复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而,“创绿”成功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不能停步,必须不断推进。希望各镇区、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十一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再接再厉,明确重点,以扎实的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创绿”成果,努力开创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一)进一步完善绿化规划

完善规划是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前提。规划编制方面,要加快制定建设林业生态市的规划,努力打造结构合理、生态安全、功能完备并且具有*特色的现代城市林业生态体系。规划调整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我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明确划定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规划实施方面,要加快全市1*0平方公里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工作,将我市大部分林地、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纳入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将其作为城市生态安全的底线严格保护起来,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土地只能作生态用途。要严格控制城市建筑密度,尽可能创造条件扩大绿地面积,城市规划和绿化主管部门要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实行跟踪管理,严格按《绿地系统规划》的标准配置好、建设好绿地。

(二)进一步推动机制创新

健全绿化工作的长效机制,是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的根本保证。要抓紧完善《*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绿化组织管理机构,认真落实绿化目标责任制,加快完善绿化管理制度,严格实行绿地控制,在全市营造“爱绿、植绿、护绿、惜绿”的良好氛围。当前,尤其要着眼于建立稳定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渠道,积极创新绿化投入机制。要将城市绿化资金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财政预算,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不少于本级财政支出1%的资金,用于绿化的建设和管护。建设、市政、交通、水利等部门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要按照规划要求同步实施绿化配套工程,经费统一纳入工程概算。市财政局、绿化委、地税局等要尽快研究制订义务植树统筹费和绿化费收缴的新办法,做好相关工作。此外,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创新筹资机制,鼓励社会捐资认养林木、绿地,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园林绿化建设。

(三)进一步落实重点工作

当前,要突出抓好几项城市绿化的重点工作:一是公园广场公共绿地建设。要按照每年新增城市公共绿地1*0公顷的目标,大力推进城市公共绿地建设,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需要。二是森林公园建设。要加快推进水濂山、大岭山、大屏嶂、同沙、旗峰等五大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开发,抓紧建设总面积123.5平方公里的银瓶山森林公园,争取早日建成开放。三是森林资源培育护养。通过封山育林、退果还林等工程,加强森林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培育,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通过营造水源涵养林等林相建设工程,进一步改造优化森林结构,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农村绿化。各镇要结合镇村道路升级改造、农田林网建设、农业生态园建设、环镇环村林带建设等,大力推进城郊和全市农村绿化,切实增加绿量,提高绿化水平。

(四)进一步突出科技兴绿

积极实施科技兴林、科技兴绿战略,是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的有力支撑。要多方筹集资金,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城市绿化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特别要结合我市实际,在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研究、区域性物种保护与开发研究和节水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先进适用的成果。加大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要搞好城市绿化设计工作,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体现本地特色和风格,特别要因地制宜,做到“三个为主”:园林绿化要以乡土植物为主,城市公园和绿地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配置要以乔木为主,努力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为群众营造更多的绿色休憩空间。在森林资源建设和保护上要加强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珍贵用材树种、重要水源涵养树种的开发与选育,为我市森林向效益更高的层次演替提供科技支撑。

(五)进一步发动全民参与

模范城市范文篇4

2013年,环保工作将继续巩固扩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突出抓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工作、部级生态市创建和环境监管等方面工作。

一是以实施重点工程为依托,做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工作。完成国电发电有限公司2#机组炉外脱硝工程和1#机组脱硫烟气旁路拆除工作,推进水泥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窑炉脱硝工程。推进镇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进程,12月底前完成土建工程施工、设备安装并投入运行;推进大辛店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11月底前完工并试运行;推进镇污水处理厂投运工作,5月开始进水调试,6月底前运行;扩大民和沼气发电粪污收集管网,提高沼液综合利用率,完成和汽车的涂装喷漆VOCs净化项目。

二是以消除环境风险隐患为己任,做好环境监管工作。组织对全市食品、火电、水泥、印染、化工、黄金采选和铅蓄电池等生产过程中涉铅等重金属污染物、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的64家企业开展环保核查,作为环保重点监管对象;加强企业环境风险排查,突出整治污染治理设施不健全、停运治污设施、偷排漏排污染物、不执行“三同时”等环境违法行为,维护环保法律法规尊严和群众切身利益。

三是以创建“美丽乡村”为契机,抓好生态建设工作。巩固并提高省级生态市创建成果,达到部级生态市申报条件并于12月底前向国家环保部提出考核验收申请。围绕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镇、镇、大辛店镇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完成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二期工程环保验收。围绕城乡环境质量提升,抓好国电发电有限公司、热电有限公司、水泥有限公司、水泥有限公司和工业燃煤锅炉的颗粒物污染防治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强城乡结合部、施工场地和裸露地面的扬尘污染防治,做好机动车环检工作,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4月份起投入正常运行。

模范城市范文篇5

这次全市林业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推进会议,是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跨越、扎实开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活动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2012年全市林业和创模工作,深入分析创建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2011年工作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牢牢抓住冬春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造林绿化的高潮,全力打好创建攻坚战,确保按期通过国家验收。下面,我就全市绿化和创模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全面把握创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12年是我市扎实开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活动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林业厅的大力指导下,全市上下紧紧抓住中央、全省和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相继召开、省委、市委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和发展文件出台的历史机遇,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以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动力,把林业建设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林业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走出了资源型城市开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的新路子。

(一)紧紧抓住机遇,落实强林惠农政策。一是市委、市政府联系林业的发展改革实际,于2012年3月,出台了《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现代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实施措施,确立了构建“六大国土绿化体系”,实现城矿乡绿化一体化的现代林业发展布局。二是编制完善了《市现代林业发展规划》。该规划2012年11月已经市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批准实施。三是结合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谋划和储备了一批推动林业建设快速发展的重点林业项目27个,总投资近200亿元。四是筹建成立旅游(林业)投资公司。整合全市国有林场、苗圃和旅游风景区等国有资产,探索拓展林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搭建林业资产进入资本市场的平台,为全市林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五是在全省第一批建立了5万亩的市级生态公益林,明确由市财政每年每亩补贴5元进行补偿。六是认真兑现市委9号文件精神,扶持现代林业发展。

(二)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扎实推进。自去年12月正式启动创建工作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扎实措施不断向前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加强了对创建工作领导。市、县区都相继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印发了《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实施方案》,层层下达了创模任务书,将创模任务逐项分解细化,明确任务的完成时间、责任单位、配合单位和资金来源。建立了市县区领导绿化示范联系点,将所有重点工程建设任务都明确一名领导具体抓落实。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先后4次听取了全市创模工作专题汇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市政府的专题工作汇报;市人大、市政协还分别进行了调研和视察活动。对创模重点造林任务实行定期通报,在造林关键时期每三天通报一次。市创模办与市政府督办室、市监察局、市目标考核办一起相继进行了3次工作督查,发出3期督查通报,发创模简报40期。为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领导对我市创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曹市长和我分别3次带队赴国家林业局汇报我市创模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先后邀请了省林业厅、国家林业局领导和专家来进行了实地视察,现场指导我市的创模工作,得到了主管创建工作的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和省林业厅领导的一致好评。二是明确了重点建设任务。市里重点安排的“3150”工程,即3条线、10个片和50个创模绿化示范点,分解下达给各县区和有关部门等29个单位,实行重点督查、定期调度。从督查的情况看,全市“3150”工程完成情况整体较好。其中,合淮阜高速公路和淮潘路长廊基本完成造林,毛集实验区全面完成了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绿化造林;大通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的石质山场绿化取得突破,超额完成造林任务;田家庵区完成了1500亩水源涵养林建设;50个绿化示范点中,矿业集团完成最好。三是创新城矿乡绿化一体化的投入机制。建立了“四个一点”的创模投入机制,即市区财政列入预算安排一点,争取国家、省投资一点,企业以绿化资金形式资助一点,以资代劳形式筹措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市政府明确了今明两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创建专项经费。谢家集区政府除财政投入200万元用于重点造林工程建设外,还拿出5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凤台县和其它各区也都相继列出专款支持创建。大通区、谢家集区、潘集区、毛集实施区等大量采取市场化的方法解决创建资金投入问题,收到了很好效果。四是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出台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宣传工作方案;在《日报》开辟了工作专栏;在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插播创建公益广告;在山南新区高速公路段出入口处,树立了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大型宣传牌;在网上征集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标志设计方案200多份,通过专家评审,确定了标志图案;通过电视台《沟通》栏目、人民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等向全市市民宣传创模工作等,赢得了广大群众对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激发了创建工作强大动力,形成了全民参与的创模热潮。

(三)加快森林资源培育,造林绿化任务全面完成。2012年,全市实际完成成片造林1.32万亩,占当年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01.9%。新建高标准农田林网庇护面积8.5万亩,占任务的167%。村庄片林改造完成1.52万亩,占任务的100%。四旁义务植树完成470万株,占任务的118%。新育苗1030亩。封山育林2.49万亩。全市共有数百条乡村道路开展了村村通道路绿化,建设总长度达到500公里以上。完成27个市级绿色小康村创建。

(四)严格依法治林,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一是完成了“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为保持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打下了基础。二是完成了全市部级生态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共区划界定部级公益林面积4.29万亩,市级公益林5万亩。三是林地征占用更加规范有序。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开展了2012年以来全市林地征占用的检查,有效保障了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项目使用林地。四是加强森林防火,确保实现了今年以来无森林火灾发生。市森林防火办公室被评为全省森林防火先进单位。五是加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现了无重大森林有害生物疫情的发生。六是严格林业行政执法。森林公安机关开展了专项行动,维护了林业资源的安全。七是上窑国家森林公园积极申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并获得成功,成为我省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五)切实保障改善林业民生。一是顺利实现了市林业技术推广及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的开工建设。二是完成了国有林场林区道路水电配套改造、职工棚户区改造项目等规划编制,部分已纳入国家民生工程。三是市苗圃职工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已经正式开工建设。四是上窑林场在完成73套职工住房建设的同时,启动了2栋多层职工住宅楼的建设,并完成了1.8公里森林公园道路的建设。五是妙山林场完成了3.3公里林区道路建设,启动了62户职工危旧房改造项目建设。

可以说,2012年,是我市林业改革发展亮点纷呈、成效显著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心重视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林业工作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当前,我市林业改革发展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好机遇。市委、市政府把林业、把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放在建设“两型城市”战略全局的高度来研究、来部署、来推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呈现出了“一把手抓林业”的大好局面;各部门大力支持林业,纷纷出台推动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林业、主动参与林业,林业和创建工作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可以说,我市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生态环境总体上还比较脆弱,林业改革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按照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验收标准,在创建工作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林木覆盖指标仍有差距。全市森林覆盖率尤其是部分乡镇驻地绿化覆盖率尚需要提高;城乡结合部绿化断档,缺少环城绿化带或绿化片林。二是城市建成区绿化还有差距。城市交通沿线绿色长廊和出入口绿化档次较低,缺少亮点。休闲公园或广场绿化还存在数量不够和标准不高的问题。三是高塘湖、瓦埠湖、十涧湖等大型水系水源涵养林和防护林没有按照要求建设到位。四是全市创建宣传工作没有达到全覆盖。五是林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林地生产力低,林业产业发展滞后,对农民的增收带动作用没有充分显现。六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改革仍需加大力度,林业要素市场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以及林权抵押贷款等工作难度较大。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深化改革,明确目标,进一步加快我市现代林业发展步伐

《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市政府不久前刚刚批准的《市现代林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为市的现代林业建设明确提出了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生态产品、林产品供给能力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重点,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森林经营为手段,以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目标,加强生态建设,创建良好人居环境和城市绿色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努力实现全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是,争取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有林地面积达到78万亩;活立木总蓄积308万立方米,实现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创建目标。到2015年,力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2%;有林地面积达到86万亩;活立木总蓄积340万立方米;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8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到43%。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5%以上,将打造成为生态优美、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宜居、宜游、宜学、宜创业城市。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抓好林业建设“十大重点工程”。一是矿区植被恢复工程。完成采煤矿区治理面积4万亩(包括道路绿化750亩,湿地保护性恢复3.6万亩,土地复耕3000亩);二是湿地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完成高塘湖、瓦埠湖、焦岗湖、淮河及其支流(包括茨淮新河、西肥河和泥河)等河流湿地以及采煤塌陷区形成湿地的封滩(湖)育草和人工辅助植被自然恢复。三是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实施八公山、上窑山、舜耕山和凤台林场3万亩的封山育林和2万亩的低产低效林改造,同时改造村庄片林3万亩。四是绿色长廊与农田防护林工程。以提高道路绿化水平和档次为重点,实行道路、河渠、城镇、村庄绿化整体推进,对农田防护林进行建设和完善,形成带、网、片、点结合,纵横交错,相互连接的绿色网络。五是城市森林建设工程。力争2012年之前,现有校园、住宅小区、医院绿化率达到33%,新建小区、医院和院校的绿化率达到35%。六是绿色小康村建设工程。规划五年内再建50个绿色小康村,使淮河以北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2%以上,淮河以南达到38%以上。七是长江-淮河防护林工程。到2013年新建长防林2万亩,到2015年,全部完成境内淮河流域防护林建设。八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工程。新建经果林基地1500亩,现有林培育4.5万亩,补植造林2.2万亩,并发展一定规模的林下家禽、家畜养殖业。九是林业产业工程。重点抓好经果林产品系列开发,积极扶持绿化苗木及花卉产业、森林旅游产业和林产品加工业,逐步壮大全市林业产业经济实力。十是林业基础保障工程。完成市林业技术推广和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健全林业资源信息体系和森林防火保障体系。

三、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全面落实2011年的各项创建任务

2011年,我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将进入全面冲刺阶段,全市将紧紧围绕创建这个中心任务,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一心一意抓落实,集中精力谋发展,全面推进林业生态、林业产业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建设,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为打造绿色,实现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目标作出新贡献。围绕上述总体任务,全市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完善和提升我市城矿乡绿化一体化的创建特色。按照创模任务安排,明年全市要完成成片造林1.25万亩;村庄片林改造1.32万亩;封山育林0.7万亩;新育苗0.21万亩;新建和改建高标准农田林网庇护面积6.2万亩;四旁(义务)植树400万株;中幼林培育2万亩;建设绿化小康村25个。创建绿化模范住宅小区5个、绿化模范医院5个、绿化模范企业5个、绿化模范学校5个、绿化模范煤矿5个、垂直绿化模范5处、绿化模范小康村10个、绿化模范乡镇驻地10个。

一是着力抓好城区道路绿化工程。按照城市道路高标准绿化规划配套的原则,加快城区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建设。城市广场、游园、道路、公共绿地、水体要沿线排查,查漏补缺,增加乔木量和块状森林,加快城市绿化景观建设,打造城区绿化精品。二是认真开展防护林及城郊森林建设工程。抓好6000亩长防林造林和7000亩封山育林,实施好洛河湾、石姚湾退建区1600亩堤坝绿化,潘集煤化工基地2000亩景观林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生态廊道工程。重点是完善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两侧防护林带建设和补植完善,新建东西部第二通道、新改道的206国道道路环城防护林带、城区主要景观道路防护林、城市周围防护林带建设。在高塘湖、瓦埠湖、十涧湖等流域建设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生态景观林。特别要抓好合淮阜高速公路绿色长廊的补植和完善。四是大力实施村镇绿化建设工程。主要道路沿线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乡镇驻地村庄,要坚持水、林、田、路、房综合整治,实现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位置偏远、经济落后的村镇,要从实际出发,坚持造林绿化与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相结合,宜林则林、宜果则果。要以创建绿色小康村为基础,培育绿化模范小康村和绿化模范乡镇驻地,实现绿化覆盖率达标。五是切实搞好农田林网建设工程。主要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要求,进行综合整治,重点对县区、乡镇交界处不完整林网进行完善。

(二)加强宣传发动,积极开展各类绿化创建活动。要结合创建绿化模范城市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进城镇片林、环城林带、道路和城市广场绿化,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绿色。把绿化村镇、单位、小区创建工作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细胞工程,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抓紧抓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市民知晓率。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绿化意识,使创模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全面落实各个时段采取的创模宣传重点,搞好专题性报道和动态性报道。在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城市主要出入口等再建设一批创模公益广告,为创模工作创造良好氛围。二是深入开展“绿化模范单位”、“绿化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在城市的主要出入口、人群聚集地和自然景观聚集地、公共设施附近建设向公众开放,具有一定游憩、观赏、娱乐性质的公园绿地。在企事业单位、桥体、停车点、游园,以及住宅小区、公用设施建筑外立面,推广墙体绿化、廊架绿化等立体绿化形式,丰富景观效果。三是继续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市绿化委员会、市教育局、市林业局要在全市组织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以校园绿化为载体,开展各种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大学生、中学生每人每年栽植一棵树,让义务植树活动进入广大青少年的生活,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优美的环境。

(三)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改善林业民生。把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和职工生活条件改善作为林业工作的落脚点,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使林业真正成为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一是要突出经营林业。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采取林-粮、林-菜、林-禽畜、林-菌等经营模式,着力培育连片千亩以上的产业基地。二是积极开发森林旅游。三是大力发展有特色的林果产业基地。高标准营建600亩特色经济林。四是加快国有林场职工危房改造项目等林业民生工程建设。

(四)切实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我市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必须通过实施森林资源保护重点工程,提升森林建设质量,增加森林的整体效能。一是认真落实各项管理规定。重点打击规划区和建成区内侵占、毁坏、乱占绿地和乱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做好9万亩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和保护。二是做好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完成森林抚育面积5.88万亩,重点对中幼林,通过间伐、修枝、防病等培育措施,加大投入,集约经营,提高森林质量。三是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启动湿地保护工程,编制湿地恢复与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快十涧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和建设力度,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是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检疫和防治力度,继续抓好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五是提升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建设,加大林业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力度,大力推行火源管理督查监管,完善森林防火督查工作机制,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之内。

(五)集中精力做好迎接国家检查的各项基础准备。重点是抓好各项基础材料的收集整理,资源数据的确认、认定,宣传汇报片的制作,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的完善等工作。

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县区的指挥班子都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对创建工作的协调、规划、督查等工作。各县区和有关单位都要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确保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已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研究出台《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奖惩办法》,对各县区、各单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目标考核,对目标任务完成不力或达不到要求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要把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作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的根本动力。各级政府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林业建设的各个领域。要真正落实鼓励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按照“谁造谁有、合造共有”,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平等竞争创造条件。要强化法制保障,使林业投资者的财产所有权真正落到实处。确保非公有制林业主体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私有林、民营林经营者的自主经营权,真正做到四个不限,即: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

(三)加大投入,多元融资。各级政府要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各项重点工程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市级财政将继续列出专项资金,对造林和育苗大户进行补贴。各部门都要安排一定资金保障创建工程建设需要。要创新林业建设投入形式,拓宽造林投资途径,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通过拍卖游园、绿地冠名权,采取BT模式融资,吸引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林业建设,弥补城乡绿化建设资金的不足。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转让项目开发权或经营权,鼓励、支持和吸引社会资金参加林业项目建设。

模范城市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率,增强全民环境意识为目的;以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色”四大环境保护工程,解决城市环境空气、地面水、噪声、固体废物污染等主要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完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强化环境管理,全面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企业治理,环保监督,公众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以下简称“创模”),使我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水平处于我国西部领先地位。

二、“创模”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动员全市人民行动起来,力争在“十五”期间,使全市所有工业污染源保持稳定达标排放,努力把我市建成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质量良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优美洁净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二)阶段目标

*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年我市的基本条件及各项考核指标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

(三)相关指标

20*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

三、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我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的领导,市政府成立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领导(具体名单另发)。

四、创建范围

以秦都区、渭城区所管辖的行政区为主要创建范围。

五、基础分析

近年来,我市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在污染防治、城乡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基本避免了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工业污染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局部环境有所改善。

随着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同时,广大市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强烈,我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对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标准和要求,主要指标差距和突出的环境问题如下:

(一)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标准与我市现状对比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共涉及27项指标,其中:基本条件指标3项,社会经济指标5项,环境质量指标5项,环境建设指标10项,环境管理指标4项。从20*年的实际情况看,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27项考核指标中,已有人口自然增长率等15项基本达到要求,还有10项指标通过努力预计可以达到,但是,还有人均GDP、空气污染指数等2项指标需要我们做出巨大的努力。

1、“空气污染指数”:要求小于100,并采用空气质量自动连续监测系统,而20*年我市实际空气污染指数为102,且采用月5日非自动连续监测系统。

2、“国家卫生城市”:要求为国家卫生城市,我市已荣获全国先进卫生城市称号,但不是国家卫生城市。

3、“人均GDP”:要求大于1万元,20*年我市人均GDP为4862元。

4、“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要求100%,且市内无超五类水体,而20*年实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5%,市区渭河段为超五类水体。

5、“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要求大于5%,我市20*年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3.51%。

6、“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要求大于50%,我市20*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15%。

7、“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要求100%,实际为87.6%。

8、“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要求大于80%,实际垃圾处理率为40%。

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求大于70%,并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实际达到49.16%。

1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要求达到100%,我市实际为93.1%,且无烟尘控制区建设批文。

11、“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要求大于60%,我市区划调整报告已出初稿,待专家评审、政府通过。

12、“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要求大于60%,验收时在现场抽查。

(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空气环境质量近年来不够稳定。空气污染指数大于100,空气质量考核的三项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基本符合要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居高不下,成为我市空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

2、水环境问题突出。从*市环境监测站20*年对渭河*段兴平、南营、铁桥、中隆四个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看,除中隆断面为四类水质外,其余三个断面为五类水质,水体发黑发臭,严重制约我市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的形象,对地下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也构成严重威胁。

3、噪声扰民现象依然存在。声环境中,交通噪声仍是最大的噪声源,社会生活噪声有加重的趋势,道路交通噪声虽然控制在70分贝以下,但整治效果不稳定,时有回潮现象,必须坚持长期严格管理。

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不到考核要求。主要是渭河发电有限公司产生的粉煤灰没有完全综合利用,大量堆积在渭河岸边,如果管理不善,遇到大风天气,将对周围环境构成威胁。

六、主要措施

对已达标和基本达标的指标,要巩固、提高,确保稳定达标。针对我市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尚未达标的内容,必须下决心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色”四大工程。对四大工程所涉及的项目必须分工负责,抓紧落实,这是“创模”的关键,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和树立城市良好形象的重点工程。

(一)环境保护“蓝天工程”

1、积极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的决定》,加大天然气气化工程进程,全面提倡使用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十五”末,天然气管网和集中供热覆盖范围的燃煤锅炉都必须改为燃气锅炉或集中供热。严格控制新建、改建燃煤锅炉。实施无煤区和改煤区,该区0.7兆瓦以下(含0.7兆瓦)的燃煤炉、灶必须在20*年以前完成改烧清洁能源。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负责,市经贸委、计委、建设规划局、市公用事业总公司配合。

2、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严禁焚烧秸秆,确保航空和陆地交通安全。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负责,市农业局、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主办。

3、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

(1)加强对机动尾气排放的监督管理,所有在用车辆尾气排放经检测合格方可上路行驶。尾气排放年检和抽检不合格的机动车要强制安装净化装置,确保尾气达标率达到85%以上。对排气污染严重,经维修治理仍不能达标的车辆,强制其报废。此项工作由市公安局负责,环保局配合。

(2)加强对全市机动车排气年审和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环保部门派专人现场监督排气检测情况,对检测不合格的车辆,责令其限期治理。由市环保局负责,公安局配合。

4、在已建成的西区集中供热、北区集中供热、东区集中供热的基础上,要扩大范围,保证集中供热率达到要求。此项工作由市公用事业总公司牵头负责,市计委、城建局、环保局、规划局配合。

5、加强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工作,减轻汽车尾气污染。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机动车使用无铅汽油。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负责,市经贸委、市技术监督局、公安局配合。

6、在市区积极推广公交车辆和出租车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20*年以前使市区行驶的公共交通车和出租汽车全部使用天然气为燃料。此项工作由市交通局牵头组织,市公安局、公用事业总公司配合。

7、加强对建筑施工、拆迁、道路施工的管理,做的文明施工、净车出场,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运输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抛撒和泄漏,确保文明运输。及时修复破损街面,绿化和硬化裸露地面。此项工作由市规划局负责,市城管办配合。

8、20*年以前,要完善烟尘控制区的建设工作,使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两区人民政府和市环保局要加强烟尘控制区的管理工作,保证烟尘控制区内的锅炉、窑炉的林格曼黑度和烟尘浓度达到国家要求。此项工作由秦渭两区人民政府各负其责,市规划局、环保局、城管办配合。

9、搞好环境质量监测,准确、及时向社会空气质量日报。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负责,各新闻单位配合。

(二)环境保护“碧水工程”

1、巩固水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加强对水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督管理,对占全市80%污染负荷的水污染源、污水排放口安装自动监控装置,实现计算机连网和远程通信。由市环保局负责。

2、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改造和完善市区排水设施。20*年前完成市东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负责,渭城区政府、市规划局、水利局、公用事业总公司配合。对新修道路和新建房地产开发小区的排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此项工作由城建局负责、市规划、房管局配合。

3、清理辖区内水源保护区的违章建筑,确保水源保护区内的垃圾日产日清,按照《*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管理。此项工作由秦渭两区人民政府负责,市环保局、公安局、水利局、公用事业公司、城管办配合。

4、广泛推广节水技术。今后任何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建设相应的节水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使用。此项工作由市规划局负责,市计委、水利局、城建局配合。

5、积极实行污水资源化。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进行污水综合利用,处理后污水再生利用。渭河发电有限公司,*氮肥厂、长庆炼化总厂等用水大户废水尽可能全部回收利用。此项由工作市环保局负责,市水利局配合。

6、认真贯彻“关、停、禁、改、转”五字方针。对重点污染源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关闭、停产、改造、转产,禁止新建污染严重的企业和使用落后的工艺设备,对那些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价值的排污单位,坚决关闭,以“关、停、禁”促进“改、转”。此项由工作市环保局负责提出要求,市经贸委、乡企局落实。

7、秦都区要在20*年以前完成市区生活垃圾处理厂的建设。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堆放和管理,提高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率,确保20*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此项工作由秦都区负责,渭城区、市城建局、市城管办配合。

8、加强对危险固体废弃物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医疗废物的管理。各医院废物要有专人负责,并建立废物产生、转运及处理台帐。制定《*市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并报市政府颁布实施。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负责,市卫生局、市经贸委配合。

(三)环境保护“宁静工程”

1、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噪声的监督管理力度,严禁在晚22:00时至次日早晨6:00时施工。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负责,秦渭两区、市规划局、城管办配合。

2、要加强交通车辆噪声的管理。加大监管和绕城道路建设力度,疏散机动车流量,整顿市内交通秩序。进一步规范出租车的行为,强化对司机的环境教育,坚持实行机动车禁鸣喇叭的规定,采取违者重罚,以降低道路交通干线噪声。此项工作由市公安局负责,市交通局配合。

3、要加强文化娱乐业、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以减少对居民的影响。由市公安局牵头负责,市文化局、秦渭两区人民政府配合。

4、要进一步加强噪声达标区的建设和管理。对机械噪声源要强化监督和限期治理,确保达标。在继续巩固噪声达标区建设的基础上,20*年前完成区划调整和建设任务,使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大于60%。由市环保局牵头负责,秦渭两区人民政府、市经贸委、公安局、交通局、文化局配合。

(四)环境保护“绿色工程”

1、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北部的长武、淳化、旬邑、永寿、彬县要开展生态保护示范县建设。建设旬邑石门山、淳化安子哇--爷台山自然保护区和永寿县翠屏山3个自然保护区,新建一批森林公园。到20*年底,我市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要达到5%。此项工作由相关县人民政府负责,市计委、林业局、环保局配合。

2、加强对已建成的城市绿地、树木的保护,防止人为破坏;对规划的绿地、防护林带、公园项目,要抓紧落实,20*年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此项工作由市城建局牵头负责,秦渭两区人民政府、市规划局配合。

3、积极实施全民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绿色文明示范社区、绿色文明示范村庄和绿色文明示范企业和绿色文明示范学校活动,取得经验后在全市范围推广。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负责,市经贸委、教育局、农业局、民政局配合。

(五)加强环境管理,严格实施“三同时”等制度

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制度,严禁新建国家禁止的“十五小”企业和“新五小”企业,重点控制新污染增长。加强对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处理设施满负荷运行。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负责,市计委、经贸委、规划局配合。

(六)坚持依法保护环境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认真执行国家、陕西省颁布的环保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依据市监察局、环保局出台的《关于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进行行政处分的暂行规定》,对环境违法所涉及的人和事进行严肃查办。此项工作由市监察局负责,市环保局配合。

(七)切实增加环保投入,保证投资指数大于1.5%

市财政局负责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拿出新增财力的10%用于环保。由市计委、财政局负责,市环保局配合。(主要“创模”工程见附表二)

(八)加大“创模”活动的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创模活动深入人心,变成全市人民的实际行动。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促使市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两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大张旗鼓地在辖区及公共场所设立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宣传广告及宣传标语,各新闻单位要及时宣传报道我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进展情况,做到天天有声像,日日有文章。表扬先进,对环境违法行为及时进行曝光和批评。由市广电局牵头负责,市文化局、*电台、电视台、*日报社共同参与。

七、目标考核

市人民政府要按部门职责与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两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要求,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定任务,定进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尚未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要求的项目,要抓紧整改,保证在国家检查验收前达标。

市人民政府要对相关责任单位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半年检查、年终考核。创建成果将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市政府并拨出专项经费,按年度考核结果对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没有按期完成创建任务的责任单位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并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八、工作部署

环保“创模”工作分为六个阶段。

(一)调研准备阶段,制定《*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施方案》,成立*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领导小组。

(二)宣传发动阶段,召开全市环保“创模”动员大会,市政府与有关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各新闻媒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系列报道,进行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创模”氛围。

(三)组织实施阶段,各环保创模责任单位根据责任目标制订计划,实施步骤,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对重点问题立项治理,对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实施细则》进行检查和监测,各责任单位准备有关技术报告、档案资料、统计数据,每年年底将以上资料报环保“创模”办公室。

(四)自查验收阶段,环保“创模”办公室进行全面模拟自查验收。对自查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关责任单位要进行整改完成。

模范城市范文篇7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市林业工作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动员会议,市委、市政府和省林业厅高度重视。市委杨书记和省林业厅韩厅长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市政府曹市长主持会议并将提出要求,充分说明省林业厅对我市的林业工作和创模工作高度重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充满了信心和决心。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今年以来的全市林业工作以及下一步创模工作,向会议作报告。

一、肯定成绩,坚定做好林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09年,是我市林业工作的“加快发展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省林业厅的要求,全市林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义务化、项目化、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动员全社会力量,着力实施森林质量提升行动、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绿色小康村创建、平原林业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维护了森林生态安全,有力促进了全市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1、植树造林任务全面超额完成。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造林绿化2.34万亩,其中成片造林10200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96%;村庄片林改造13200亩,占市下达任务的100%。此外,完成农田林网建设69000亩,占任务的135%;四旁植树栽植403万株,占任务的100.7%;新育苗完成1000亩,占任务的100%。今年的植树造林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造林规模连续三年呈净增长态势。成片造林总量已达8600余亩,比2008年增加1500余亩,同比增加120%。二是造林方式发生改变。特别是合淮阜高速公路淮南段森林生态长廊建设采取招投标实施,共植树41公里、3200亩。该项工程把植树造林同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创新了植树造林模式;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招标施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时间栽植、统一管护两年,统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农民满意、社会满意和政府满意。三是造林树种进行科学配置。在今年的成片造林和林网建设中,我市大量启用造林新树种--中山杉,改变了杨树单一造林的弊端,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

2、加快林业项目的储备和实施。一是邀请国家林业局规划研究院编制了《淮南市现代林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二是积极落实省林业厅项目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加快编制林业项目,目前我市已编制林业项目32个,总投资额达18.12亿元。三是积极组织实施林业项目。结合城市大建设,市政府今年投入了1.4亿元,对近千亩的龙湖公园实施全面改造,拆墙透绿,还绿于民;投入600万元,实施了洞山中路、陈洞路等绿化项目。结合推进大治理,重点推进了22平方公里的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项目。同时,建成了新四军纪念林陈列馆,开发建设了焦岗湖月牙岛生态旅游等项目。

3、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积极开展绿色小康村的创建活动,今年又有26个村通过了考评和验收。结合“3.12”植树节活动,全市组织了较大规模的义务植树活动。在义务植树的活动形式上,采取多部门自建、共建和缴纳义务植树费等,变政府投资建林为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全社会集资办林,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义务植树的形式。据统计,到目前全市共建设义务植树纪念林33处,总规模达2.5万亩。

4、林业产业取得新的进展。一是培育壮大了多个千亩果园、多个千亩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实现了兴林富农。今年新建了谢家集区孙庙乡300亩的黄金梨生产基地,扩大了上窑镇红光葡萄生产面积。二是培育了一批林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其中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凤台八一林牧场,受到南京军区、省政府、省军区的表彰。今年凤台县松瑞石榴专业合作社等4家企业又获得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称号。三是森林旅游方兴未艾。全市有八公山、舜耕山、上窑等3个部级和卧龙山、茅仙洞等2个省级森林公园,近年来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产业开发,取得积极成果。上窑国家森林公园今年10月份顺利通过了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的专家评审,同时获得了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目前正在积极申报部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5、森林资源管护持续强化。一是完成了全市湿地公园建设、湿地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及采煤塌陷区植被恢复规划项目的编制工作。二是完成了全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补充调查,摸清了全市森林资源家底。三是加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认真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定期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预警,指导农民开展森林病虫害的科学防治,从而实现了全市无重大森林有害生物疫情的发生。四是全市森林防火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有关部门团结协作,齐抓共管,落实防火责任制,落实预防措施,落实应急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加大防火物资储备,加强森林防火组织建设,严格防火督查,严格火源管理,我市全年没有发生一般以上森林火灾和森林火灾致人伤亡事故,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6、林业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全市48个乡镇(街道)、515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了林权勘界、林权登记和确权发证工作,全市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潘集区、凤台县、毛集实验区正积极进行配套改革,我市集体林权改革工作一直在全省保持领先。森林分类经营改革积极推进,除国家划定的公益林外,市政府2009年又规划了5万亩市级生态公益林,按每年每亩5元标准进行保护性经营。造林机制不断创新。积极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通过承包、租赁、股份、拍卖、买断等多种经营形式投资发展林业,初步形成了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格局。

二、分析形势,增强做好创模工作的责任意识

市委、市政府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从全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决定在全市开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活动。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是由全国绿化委从2003年组织开展的全国性评比活动,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十个左右的城市。整个评比采取百分制考核方式进行,共有12大类、34个小项,主要内容包括:各级领导重视程度,组织领导机构健全,实行了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度,党政领导建立了绿化示范点;制定了科学的城乡绿化发展规划,有切实可行的绿化年度计划和考核指标;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要达到90%以上,以街道和乡镇为单位,义务植树建卡率要达到95%以上;年度植树成活率要达到90%以上,保存率要达85%以上;城乡绿化布局合理,突出乡土树种配置,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达40%以上,绿地率要达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平方米以上,并体现以人为本;市区江、河、湖、泊等水体及铁路、公路沿线绿化良好,生态景观突出,城郊结合部建有绿化带或绿化片林;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绿地率达35%以上,70%的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地率达省级标准;郊区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以上,乡镇政府驻地和村庄绿化覆盖率要分别达30%和25%以上;重视绿化成果巩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无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发生;积极开展绿化宣传,随机抽取公民对绿化重要性的知晓率要达85%以上,创建活动民众支持率要达到80%以上等指标。

据了解,全国绿化委考核组将抽取申报城市不少于50%的地区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评选十分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凡有一项指标达不到标准,就取消评选资格。可以说这样的评比是该行业要求最为严格、荣誉最高的评比,也是规格最高、份量最重、含金量最足的一个奖项。因此,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称号,就代表一个城市绿化成就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城市生态环境优良的重要标志。

分析一下我市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形势,应该说具有较明显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适应新的形势和淮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将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作为建设“五彩淮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组织建设、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二是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我市的创建活动已得到了省林业厅的肯定,并明确表示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组织申报等方面给予我们重点支持与帮助,增强了我们对创建工作的信心。三是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创建基础。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三山鼎立、三水环绕、三城互动"的独特城市格局和丰富文化特点,坚持按照“城在林中、楼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战略,着力发掘有山、有水、和人文、自然的优势,在全市掀()起了城乡绿化一体化的建设热潮。截至目前,全市绿色长廊共完成188.2公里国道、省道公路绿化,54.1公里铁路和253公里县乡道路,575.4公里河渠绿化,建成了120万亩农田林网,建成5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7个省级生态示范村、56个绿色小康村。全市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0.73%,绿地率37.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4平方米,全市有林地面积达75万亩,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272万多立方米,林木绿化率19.1%,实现了预期绿化目标和森林资源的大幅度增长。对照《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评比办法》,我市大多数指标均已达到或接近。2008年我们已经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在此基础上提出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再用2年时间,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补缺补差,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四是有广泛的群众支持基础。近年来,我市义务植树活动如火如荼,植树造林、美化家园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开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将进一步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改善和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必将进一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拥护。

在分析我市优势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清我市当前林业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森林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制约着全市整体绿化水平的提高;林业投入不足,制约着造林绿化的快速推进和森林经营工作的开展;林业产业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制约着林业产业升级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一些地方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大,制约着林地、湿地等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照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评比标准,我市主要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绿化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未达到创建标准,还需增加林木覆盖面积近10万亩。高塘湖、瓦埠湖、十涧湖等大型水系没有按照要求建设水源涵养林和防护林。部分石质山场和采石迹地绿化任务还相当艰巨。特别是潘集区、田家庵区、大通区和谢家集区,在绿化总量上还有不少的缺口。二是乡镇驻地绿化差距较大。创建的标准是绿化覆盖率达到30%,而我市目前只有10%多一点。城乡结合部还存在脏、乱、差的现象,而且绿化断档,缺少环城绿化带或绿化片林。村庄绿化、小集镇绿化的各项指标尚不能完全满足创建工作的要求。三是城区绿化品位尚需提高。虽然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均达到创建标准,但特色不鲜明的问题依然突出。按标准市民出门平均每300-500米以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绿化、公园或广场。而我市在城市建城区休闲绿化,以及旧居民小区、老厂矿、部分学校和医院等绿化还有差距。四是通道绿化没有形成明显的亮点。我市在绿化上不乏精品和亮点,但在交通沿线绿化上,大多数骨干道路两侧的绿化带精品路段不多,绿化规格不高;在可视范围内的农田林网尚需进一步提高;所有骨干道路的交通出入口处的绿化形不成规模优势,档次低而缺少亮点。如何使散落于全市各个地方的绿化精品串连起来,需要有更大的动作。五是群众绿化意识有待加强。根据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指标要求,将在街头随机走访群众,群众的绿化意识、义务植树尽责率要达到90%以上、知晓率要达到85%以上。目前,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加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广泛宣传,营造全市共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浓厚氛围,仍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努力。

三、严格要求,全力推动创模工作扎实开展

(一)明确总体要求。根据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标准和我市的实际情况,这次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林业构筑绿色屏障,特色林业壮大绿色产业,人文林业弘扬绿色文化”的基本思路,充分运用“政府组织,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民共建”的创模机制,创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理念,坚持林业发展义务化、产业化、项目化、市场化、生态化,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体,积极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巩固和发展我市造林绿化成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统筹城乡绿化一体化,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做靓城市,做优生态,大力培育、保护与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全面提升城乡绿化水平,精心打造生态优美、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宜居、宜游、宜创业的新淮南。

(二)落实目标任务。我市创建的总体目标是:到2011年,在全市形成以85万亩林木面积为基础,1000公里绿色通道为主干,上窑山、舜耕山、八公山为绿色屏障,林网、水网交错有致,公园、广场、道路、河流、社区、村庄、庭院绿地和郊区林道相互交融,乔木、灌木、藤本、花草搭配合理,点、线、面立体绿化协调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通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的城乡绿化一体化格局,达到国家绿化模范城市的标准(具体目标在市政府下达的任务书中已明确)。

模范城市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为目标。以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抓手,以节能减排为主线,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环境管理,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将建设成为三峡库区生态发展示范区。

二、工作目标

年3月底前,做好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各项迎检准备工作,按期完成创模规划任务,持续巩固和提高27项创模指标,达到创模工作规定的要求,以优美的环境、整洁的市容市貌和完善的档案资料,迎接省调研评估及考核验收。

年4月,申请省环境保护厅进行现场调研和技术评估,力争6月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

三、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巩固及完善各项创模指标,确保达标。

在全面推进创模工作,巩固提高已达标指标的同时,各责任单位要突出重点、狠抓难点,根据任务分工,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按照考核验收要求进行整改完善,确保各项指标达到验收要求。

(二)认真整改创模规划项目,确保充分发挥效益。

各责任单位要对照创模规划,全面自查创模规划项目及措施的实施情况,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对已竣工投入使用并通过验收的项目,要确保正常运行,稳定达标排放;对已竣工投入使用,尚未验收的项目,要在确保正常运行,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及时申请验收;对在建项目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争取尽早建成投入使用,发挥效益。

(三)认真收集整理创模资料档案,真实反映创建成果。

27项创模考核指标,包含经济、社会、环境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内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项指标数据要真实合理,符合逻辑。各责任单位要确定专人,集中一段时间,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任务分工及做好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秭政办发〔〕183号)要求,按照《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档案资料收集清单》内容收齐,汇总本单位创模指标的档案资料,并完成单项指标的基本情况、数据汇总、专题报告的编写,做好考核验收相关指标的统计、整理工作。资料收集时间跨度为年至年度,对工作具有连续性的,还应延伸时间跨度,以确保能说明考核指标达标情况或规划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创模规划所列环保项目要按照《环保项目资料收集清单内容》进行资料收集。全部资料统一使用A4纸张打印。

(四)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创建环保模范城是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一件实事。新闻媒体单位要根据已经制定的创模宣传方案,广泛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全县人民的环境意识。要通过层层发动,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全县各单位和全体市民参与、支持创模工作的积极性。要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宣传活动,激发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热情。各新闻媒体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模工作,营造浓厚的创模氛围,使创模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五)认真开展创模考核现场和市容整治工作。

环保创模验收现场准备及整治重点包括十个方面:

一是重点工业企业环保管理。总体要求企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竣工环保验收、排污许可证等环保手续齐全,环保设施配套到位、运行正常规范且稳定达标排放,排污口建设规范、标志明显齐全,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管理规范,环保档案资料齐全、运行记录完整、专柜保存,环境管理制度健全且严格执行,厂区及周边环境整洁。

二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特别是县城一水厂、二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到位,水质100%达标。水源保护区建设规范,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将标志牌及围网等建设到位。沿途无垃圾,不得有排污口、游泳、垂钓、放牧、泊船以及与供水无关的设施。

三是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县城及各乡镇污水处理厂要求厂区环境整洁、管理制度健全、设施运转正常并有完整运行记录,污泥处置规范、记录完整。

四是生活垃圾处理场运行管理。县城及各乡镇垃圾填埋场,要求处理规范、处理设施齐全并稳定运行、记录完整,垃圾收集清运及时到位。

五是机动车环保检测场所。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资质证件齐全有效,检测设备符合规定要求,尾气检测电脑资料保存完整。

六是环境质量检查现场。环境空气自动站正常运行,监测站化验室、仪器设备及应急装备完好。

七是环保项目建设。重点是纳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的项目,主要包括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县城垃圾处理场(二期)、香溪河流域综合整治示范工程(二期)、周坪垃圾处理场、杨林桥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县惠农食品有限公司污水处理项目、木林森电子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在建项目施工现场要规范,进度要加快;完工项目要做好调试、运行,及时申请验收。

八是危险废物收集与管理。医疗机构、工业企业、汽车修理行业中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危险废物的管理、收集、贮存与处置规范。

九是绿色创建及中小学校环境教育。绿色学校全面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全县中小学校有统一的环境教育专题教材。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全面开展,并取得成效。

十是市容环卫与绿化。现场检查的重点是县城及城乡结合部,总体要求是:河流等水体水面清洁,无漂浮物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路面平整干净,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现象。全面开展县城环境大整治,巩固国家卫生城创建成果,确保以良好的市容市貌迎接省级考核验收。

四、实施步骤

结合我县创模工作实际,迎接省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分五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2月)。

召开全县迎接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工作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照标准,找出差距,明确各乡镇、各部门工作任务及责任。县创模办组织各责任单位开展创模资料收集整理培训,督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快做好迎检工作。协调各责任单位加大创模工作宣传报道力度,营造浓厚的创模迎检氛围。

(二)综合整治阶段(年3月)。

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对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和实施细则,以及创模规划进行自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完成到位,确保各项考核指标全面达标。各责任单位要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任务分工及做好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档案资料收集清单》及《环保项目资料收集清单》内容收集资料,汇总本单位创模指标的档案资料,并完成单项指标的基本情况、数据汇总、专题报告的编写。在3月20日前报县创模办(县环保局702室)。县创模办完成档案整理工作,完成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创模规划实施报告的编写。县广电局完成创模专题片的制作。县创模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关于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及各项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

(三)调研评估阶段(年4月)。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申请省环保厅组织现场调研和技术评估,邀请专家组进行现场调研和技术评估。

(四)整改完善阶段(年5月至6月)。

针对专家组现场调研、评估指出的问题与不足,以及自查自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限期全面整改,同时发动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鼓励广大市民对创模工作进行社会监督。

(五)考核验收阶段(年6月至7月)。

整改任务完成之后,申请省环保厅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创建环保模范城是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确保顺利通过现场调研与技术评估及考核验收,县政府将抽调专人组织专班,集中办公,具体负责创模迎检的组织协调、督促和指导。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也要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加强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切实负起责任,确保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合格。

(二)加强协调配合,狠抓难点落实。

县创模办要加强创模工作的协调,各责任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研究制定好本单位、本系统创模专项整治和迎检工作方案。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层层落实工作责任,保证各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各有关单位要通力合作,针对目前创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组织专项整治活动,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难点、热点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要及时提供全面反映本单位、本系统创模以来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重大成效的背景材料、稿件或新闻线索等。

模范城市范文篇9

根据*市人民政府申请,*省环保厅推荐,经过严格的考核、验收、公示和审查,20*年*月*市已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由于去年国家对所有的创建活动进行清理整顿以及前段时间忙于抗震救灾,授牌仪式推迟到今天举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是属于清理整顿后保留的一项工作。环境保护部组建后,将继续积极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首先,我代表环境保护部,向*市各级领导和全市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通过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赢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称号。同时也借此机会,对*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多年来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地处*中部,濒江临海,是一座风光秀美、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水乡名城。自20*年提出“创模”目标以来,*市委、市政府树立环保立市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优先的战略,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优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扩大公众参与等手段,以规划为先导,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从创新机制体现入手,着力提升城市整体环保工作的水平,同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创模给*市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中小型城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表率。总体看来,我认为*市的“创模”工作有以下六大特点:

第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自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来,*市市委、市政府坚持环境优先的战略,在千头万绪的改革和发展重任面前,坚定地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将环境资源作为最大的财富。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普通老百姓,上下一心,团结拼搏,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市以创建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将创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定位在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上,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在创模过程中,*市委、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都亲自到第一线指挥、协调、调研、督查。通过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健全组织网络机制、严格目标考核机制、创新环保投入机制、强化依法管理机制,全市上下形成了“市委领导、政府挂帅、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实现了良性互动,逐步把*市引向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良性发展轨道。

第二、坚持以规划为先导,稳步推进创模工作。*市将编制创模规划作为高起点开展创建工作的重要基础,以规划为先导,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对创模各项指标的现状、差距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具体和客观的分析,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工作任务,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在4年的“创模”过程中,精心组织实施,做到了目标明确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制度到位,使创模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有条不紊地按照创模规划和阶段计划全面推进,有效实施。

第三、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彰显水乡城市的优势。创模以来,*市利用并保护好“水、城”一体的水乡城市特色,以凤凰河、东城河综合整治、引江河和通榆河水体保护为重点,全面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同时还建成了一大批百姓门前的公园、广场和绿地,既改善了环境质量,又提升了城市品位,市民也得到了实惠。开展饮用水源地专项行动,对全市所有26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确保了饮用水源的安全。不仅如此,*市还为下游人民呵护好母亲河长江及引江河。*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有长江岸线96.3公里,在沿江开发中,率先编制《沿江开发规划》和《沿江环境保护规划》,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保护”方针,严格限制项目开发,在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5%的情况下,排入长江的污染物总量没有增加。引江河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之一,*境内全长24公里,没有设一个排污口,杜绝污染物入河,水质长年保持在二级,为保障国家南水北调水质及其下游城市饮水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对于*市下一步的生态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市的创模工作全面带动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环保能力建设的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开展“创模”以来,*市投入60多个亿,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焚烧装置、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等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在城区全面实行了雨污分流收集。创模伊始,*市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零,经过4年的创模,上升到80%以上。*市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削减了污染排放总量,减轻了城市环境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夯实了“创模”的基础。同时出台了相配套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为环境基础设施长期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第五、优化经济结构,从源头控制污染。*市在创模期间,切实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严把环境保护准入关,拒绝建设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通过开展化工生产企业整治和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等专项整治活动,搬迁、关停不符合功能区划各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从产业结构和布局解决污染;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从源头上防治污染,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得到了优化。近年来,*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值得祝贺的是,*市20*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均超额完成了*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减排指标要求。

第六、创新工作机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创新环保工作机制,率先将听证制度运用到环境信访难题的处理中,在全国首开环境信访处理听证的先河,为解决重大、复杂、疑难的环境信访问题趟出了一条新路,这是*市创模工作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市积极探索产业集聚区污染控制机制、环保联合执法工作制度、环保案件挂牌督办机制,有效地解决了一批长期以来难以整治的区域性、行业性、结构性环境污染问题。*市环境信访总量和越级上访的数量均呈现逐年下降。为此,国家环境保护部已将*开展的环境信访处理听证作为全国试点,进行了全面推广。

*地处长江、*两大流域,是联结苏南、苏北的纽带,可以发挥对苏中、苏北的辐射作用,*市创建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推进*省沿江八市建成中国最大环保模范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始于19*年,迄今为止,全国657个城市中已有67个城市和5个直辖市的城区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区)”的荣誉称号。实践证明: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各地城市政府切实抓好环保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模”为我国推动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所有获此殊荣的城市都获得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也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竞争中赢得了明显的优势。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并不是终身的荣誉。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考核指标每隔几年就要提高一次,最近,环保部刚刚又通过了新修订的考核指标,再次提高了对模范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将于2010年开始实施。环保部每三年对已获得模范城市称号的城市要按照现行标准进行一次复查。已获得模范城市荣誉称号的城市政府,必须不断努力,始终保持先进性。对于*来说,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既是一个新的起点,又更多了一份责任。保持这个荣誉,对*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我希望*市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提高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成果,争当全国节能减排的模范,争当严格执行各项国家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模范,争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模范。在此,我再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继续坚持环境优先,实现科学发展。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总体目标,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发展生态经济,提升发展水平和档次。坚持以污染减排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建立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千方百计完成好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坚持以环境准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把好环境准入关口;要针对环境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环境保护机制、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创新工作,始终保持先进,走在全国前列。坚持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第二,进一步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保障环境安全。继续加强环境监察、环境监测和环保科研等环保能力建设,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污染举报问题;认真开展污染源普查、环境风险源排查工作;加强水环境保护,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积极推进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控制和治理,加大对辖区内环境敏感区域、工业园区、重点污染行业的监管力度。开展针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生产企业负责人和污染防治设施操作管理人员的环保培训,增强全社会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第三,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将创模中形成的良好机制保持下去,按照新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巩固深化创模成果;继续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积极解决机动车尾气、垃圾、噪声、餐饮业油烟等污染问题;将“创模”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手段向所辖市县乡延伸扩展,全面启动生态市的创建工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问题,充分发挥模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把*市早日建成生态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创模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今后应该进一步深入巩固创模成果,追求更高质量和更高起点上的健康发展,为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实现历史性转变发挥更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模范城市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创建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树立首府城市良好形象促进改革开放,促进我区经济为目标,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平衡有效维护,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二、重要意义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目前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件的最高荣誉。其标志是: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静,基础设施健全,生活适便捷,居民健康长寿。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考核指标包括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等内容,共五大类28项,其中基本条件3项,考核指标25项。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在经济发展,城市基础建设、坏境质量等诸多方面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有16项指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抓住迎接成立六十周年大庆的良好契机,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对于实现“三个第一,一个提高”的目标,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同时对于改善社区环境面貌,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为街道办事处,在创建活动中,应主动发挥协调和管理职能,不断加强基层环保工作的协调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科学管理水平和品位、提高市民环境意识。

三、工作任务及目标

按照职责分工,街道社区承担着9项工作任务,为更好地完成任务,现将主要指标进行细化、量化。

1、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验收。

责任部门:环卫站

加强爱国卫生组织管理,督促沿街单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教育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居民健康素质。加强市容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和集中整治工作,不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环境保护各项措施,消除辖区环境污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经常性的城区除四害工作,加强窗口单位卫生和居民区卫生管理。组织开展好环境卫生民意调查工作。

2、降低人口出生率小于国家计划指标。

责任部门:计生办

加强辖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做好育龄妇女的服务工作,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倡导健康文明的婚育观念,不断降低人口出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使辖区人口出生率小于国家计划指标。协助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局提供前三年人口总数和出生人口数数据的考核工作档案。

3、城市气化率。

责任部门:环卫站

协助环保、建设部门做好辖区内然气居民的调查统计,并建立考核工作档案,教育引导社区居民增强燃气环保观念,提高社区气化率,使辖区居民气化率大于90%。

4、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责任部门:环卫站

做好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积极协调辖区物业,采取居民区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做到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分类处置,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大于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80%。对于自行处理垃圾的小区及单位,督促其采取焚烧处理(防止污染)、高温堆肥、卫生填埋无害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垃圾计量工作。

5、公众对城市环境满意率。

责任部门:环卫站

采取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各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活动,营造创建模范城市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市民都知道“创模”的意义、目的和作用。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配合区环保部门加大辖区环保工作力度,提高市民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加强对辖区环境污染的监督举报,使公众对城市环境满意率大于85%,环境污染举报处理率达到100%。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众对城市环境满意度的抽样调查。

6、防止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发生。

责任部门:环卫站

按照“教育在前、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辖区企业对环境污染的监督劝阻力度,帮助其改进设备,做好辖区生态保护工作,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近三年辖区内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7、绿色社区创建。

责任部门:社区办

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在条件成熟的沿河、光明社区和正在建设的西村明苑小区、西城锦绣小区,分批进行绿化美化,使绿色社区创成比例大于20%。同时,积极协调有物业的小区,加大投入,扩大绿地面积。

8、环境突发事件应急。

责任部门:武装部

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街道民兵、社区环卫工作者组成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有专门的经费,应急设备,并组织开展经常性应急演练。

9、建档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