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规章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4:50:27

民政规章制度

民政规章制度范文篇1

一、院长职责、管理制度

1、负责本院全面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五保供养条例和“三院”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服从乡镇领导和接受上级民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结合本院实际,主持安排好全院的日常工作。

3、制订本院发展规划;培训提高院内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业务和文化水平;及时听取院务管理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

4、组织发展院办经济,增强本院自身发展的活力,不断提高供养人员的生活水平。

5、督促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维护供养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6、搞好院内外环境卫生,美化绿化。组织老人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老人的生活,增进老人的身心健康。

7、认真履行财务管理制度,实行院务公开。

8、本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负责全面工作。

9、本院工作人员要求实行挂牌服务、统一着装,保持不早退、不旷工,有事须请假,相互之间要团结互助,要用热心、耐心、爱心真诚对待每位老人。

10、院内的公章、文件、合同、协议、老人档案等须有专人保管,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擅自使用、外传。

二、院民公约

1、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违法乱纪。

2、要服从院长安排,不自说自做。

3、要搞好院内团结,不互相打骂。

4、要自学遵守纪律,不违反制度。

5、要确保院内清洁,不乱丢杂物。

6、要保持室内整洁,不乱放物品。

7、要注意文明卫生,不随地吐痰。

8、要爱护院内财产,不损坏公物。

9、要服从院内管理,不擅自外出。

10、要参加轻微劳动,不袖手旁观。

三、护理员职责

1、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业务和文化素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热爱本职,以院为家,要待老人如亲人,细心照料,精心护理,要做到不厌烦、不怕脏,态度和蔼,服务周到。

3、自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院长统一安排,积极参加院内生产劳动和公益活动。搞好绿化,美化环境。

4、指导帮助老人做好个人卫生和房间卫生工作。做到职责明确,相互配合、协作。保持院容院貌及老人宿舍清洁、整齐。

5、院内人员要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多商量,互谅互解,并妥善处理好老人间发生的一些矛盾,耐心做好老人思想工作,增进内部团结。

6、搞好院内外和五保老人的卫生工作,衣被常洗常换,室内整洁,食具洁净,及时掌握老人心理特点和健康状况。

四、炊事员职责(伙食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国家食品卫生的法规,不买、不供腐烂变质的食物,严防食物中毒。

2、每周制订食谱。按食谱定时做好饭菜,保证入院老人按时就餐。

3、设法改善伙食,调剂饭菜花样,提高烹调技术和服务意识。4、搞好食堂卫生,防止苍蝇、老鼠、蟑螂叮咬食物。保持餐

具卫生,做到经常消毒,对传染病人的餐具应单独存放。保证饮食符合卫生要求。

5、要精打细算,注意节约,加强成本合算,根据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合理安排伙食。

6、要厉行节约,防止浪费。

7、按人计粮下锅,减少剩菜剩饭,注意节约粮食、燃料和用水,防止铺张浪费。

8、严格把好物资的采购、验收过称关。关凭证登记入帐。

五、财务管理人员制度职责

1、本院院长负责全院的财务管理,并配备专(廉)职财务人员,会计、出纳必须分设。

2、按规定建立会计帐簿,一切经费收支都必须入帐,农副业生产和经营收入也要入帐,做到日清月结、帐款相符、帐目清楚。

3、严格开支和审批制度,各项经费开支必须事先经院长同意,重大开支要向乡镇、领导请示。经费报销要有原始凭证,采购货物要有专人验收,报销凭证由经办人,验收人、院长签字后方可入帐,不符合手续的凭证不得入帐。

4、坚持经济民主,自觉接收群众和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收支帐目每半年公布一次,食堂帐目每月公布一次,每年召开两次经济民主座谈会。

5、积极开拓资金来源渠道,筹集资金,搞好创收,增强办院能力。

6、遵守财经纪律,严禁为个人谋取私利,不得挪用公款,不得进行非法经济活动。

7、建立健全财务物资登记保管制度,购置设备物资要建帐立卡,确保本院的财产完整。

8、按照国家会计制度规定、记帐、算帐、报帐,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日清月结,定期完备,管理好现金和各类票据。妥善保管好会计凭证、帐薄、报表等档案资料。

9、定期检查、分析财务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及时向领导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0、努力学习政治理论、财经政策和业和知识,遵守、维护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11、加强院内日常用品及办公用品的管理,合理采购、使用、保管物品。各类物品实行全院统一采购。

12、价格较贵的公用物品要登记造册,建立档案。

13、储备物品要设立专用仓库,并有专人保管,工作人员领用物品须填写统一单据,并经院长签字方可发放。

14、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创业的精神,做好爱护公物、节约物品学兼优、防止浪费。

六、医务人员职责

1、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防病保健和卫生知识宣传工作,督促食堂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和有关规章制度。

2、认真钻研业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对病人要热情和气,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3、认真执行医疗制度,对点名用药者医生有权拒绝。

4、做好急救、疑难疾病的转院治疗工作。

5、严格管理药品,每月盘点一次库存,及时做好药物进货销货帐。

七、安全保卫制度

1、本院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发现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院领导,并做好值班记录。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电源、伙房、防火、防盗等设备的安全状况,值班人员应对全院安全情况进行夜间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电器设备发生故障时,要请专职电工修理,防止触电。

3、严禁在房间堆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严禁擅自使用电炉、电热器、煤炉和私拉电线。各种电器设备停止使用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4、不擅自自接待外来人员,任何人员不得留宿。防止发生盗窃,诈骗等事故。

5、入院老人不得擅自外出,如要外出访亲问友,要向院长请假,并进行登记,说明去向,回院后要向院长进行销假。

八、卫生包干制度

1、本院院内划分若干卫生包干区,按划分范围实行卫生包干,职责到人并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老人积极参与。

2、室内外卫生实行一日一小扫,一周一大扫,做到地面门窗干净。室内外无蜘蛛网,无脏物堆放,卫生或厕所保持清洁。

3、为老人勤洗衣被,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使老人衣着整齐、卫生、清洁。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瓜皮、果壳。

5、建立以工作人员、老人为代表的院民卫生检查评比小组,定期对个人卫生、宿舍、食堂、包干区的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对卫生搞得好的人员给予表扬奖励,以资鼓励。

九、学习、会议、娱乐制度

1、工作人员会议,由院长主持,每月二次,组织业务学习,回顾前段工作,表扬好人好事,布置工作任务。

2、院民会议,一般由院长主持,每月一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老年保健康复知识,总一月工作,表扬好人好事,每年组织一次对工作人员和院长的评议。

3、民主管理会议,由院长主持,院管委会成员及小组、院民代表参加,生月一次,公布院内财务帐目,商讨搞好伙食、菜谱、卫生等重大事项,反映老人要求和意见。

民政规章制度范文篇2

1、分工。工作实行局长负责制,局长负责全面工作,副局长按照分工协助局长抓好各自分管的工作。各股室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认为应有全局人员突击完成的工作任务,采取股室包乡(镇)的办法去完成。

2、计划。民政局年初,要对本局的年度工作做出详细的规划和目标。各股室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本股室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为了促进工作计划的落实,各股室每半年要对上半年工作情况做出总结,并对下半年工作做出安排。同时,局直属单位的工作情况也要由负责人向局党组和局长办公会做出具体汇报。以确保全年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3、考核。为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制定对各乡镇民政所、敬老院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由各股室具体分解。年终根据考核结果,对工作先进的民政所和敬老院予以表彰。

20**年6月10日修订

景县民政局学习制度

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使机关干部职工在政治和业务学习上规范化、制度化,经局党组和局长办公会研究,特制定如下规定。

1、学习时间。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利用工作间隙和早午晚以及节假日等,自觉地进行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和文化学习。同时按要求积极参加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2、学习内容。一是学习政治。当前主要是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学习业务。主要是结合本股室的工作和业务特点,学习有关业务知识。三是学习党的法律、法规,做到按政策办事,按法律、法规办事。

3、学习考核。学习要搞好记录,每人每月要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文章,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考试。同时,要接收上级有关部门对干部职工学习情况的检查验收,把学习成绩做为提拔任用干部的一个重要方面。

20**年6月10日修订

景县民政局会议制度

1、党组会。主要研究民政部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讨论制定有关机关管理的制度、规定等。凡需党组会研究的问题,由党组成员事先将议题交党组书记与局长共同批准后,提交党组会研究。党组会由党组书记主持,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

2、局务会。主要研究和部署涉及全局的工作任务,总结全县民政工作开展情况,讨论制定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具体措施、办法,研究决定涉及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局务会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可以提前或延期召开。

3、局长办公会。主要研究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凡需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的事项,由有关股室拟出意见,由分管副局长先报请局长同意,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

4、民主生活会。主要是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和原则,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局党组成员结合自己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和坚持民主集中制情况;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情况;改进工作方法、联系群众的情况等进行自查自纠,以达到增进团结、共同提高、促进工作的目的。民主生活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根据县委的要求,专题生活会按县委统一安排的时间召开。

20**年6月10日修订

景县民政局干部职工及下属单位考勤制度

为加强局机关和下属单位的效能建设,增强干部职工遵守组织纪律的自觉性,全面做好新时期的各项民政工作,经局党组和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对局机关及下属单位考勤制度做如下修订。

1、考勤制度。每天上午8点30分上班签到。由自己签名,严禁他人代替。因病、因事请假者,由办公室人员负责按请假登记;因公外出或参加会议者由办公室人员签到。此办法适应于下属单位,可由局长或主管副局长协同有关股室到下属单位抽查工作人员到岗情况。

2、请销假制度。局机关和下属单位,上班时间一般不允许请假,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者,必须按照权限规定审批;一般工作人员请假不超过两天的由主管副局长批准;请假两天以上的由局长批准;股长、副局长请假由局长批准。下属单位工作人员请假由单位负责人批准;单位负责人请假由主管局长批准。请假人员回来后,要及时向准假人销假。逾期不归超过的天数按旷工处理。

3、考勤公示制度。每年考勤情况,要在本年底张榜公布,以接收全局干部职工的监督。年底考勤情况,将由办公室负责汇总,做为干部职工考核方面的重要依据之一。

20**年6月10日修订

景县民政局财务管理制度

为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经局党组和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特做如下规定。

1、加强管理。财务由财会室统一管理,必须健全帐目,日清月结,收支合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禁违犯财经纪律的发生。

2、审批制度。所有开支(含婚姻登记处、殡葬管理服务中心的收入开支),实行局长一支笔审批。数额较大或重要款项要提交局长办公会集体审批。重大款项,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后报主管县长审批。

3、节约开支。机关办公费从严掌握,需要购置办公用品的由办公室统一购置。其他需要开支的一律先请示,经批准后方可办理。不请示没批准私自办理的费用由自己负责,不予签字,不准报帐。

4、爱护公物。机关一切公物都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定人使用和管理,公物不准外借,损坏东西要赔偿。

5、加强内审。由一名副局长,负责加强对机关财务的管理和对基层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审计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防违犯财经纪律的现象发生。

20**年6月10日修订

景县民政局车辆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工作用车,按着上级车辆管理的有关规定,经局党组和局长办公会研究,特做如下规定。

1、用车。机关车辆用于工作,凡不是属于工作需要的用车严格控制,个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用车的,必须经主管办公室的局长批准。

2、管理。车辆和司机由办公室统一管理。实行定车、定人、定路线,按派车单出行,司机定车负责,并对所负责的车辆严加保养和保管。未经批准司机不准私自出车,不准把车辆借给外人使用,如有违犯,出现问题,一切责任自负。

3、修理。汽车需要修理,司机向办公室报告,需要开支的办公室向局长报告,经批准同意后方可修理,需要换件的,以旧换新,旧件由办公室保存。

4、用油。汽车用油由办公室负责办理。司机出车要按派车单执行并搞好出车记录,办公室根据出车里程和百公里用油量给车辆配油。超出里程的用油办公室不予供给。

民政规章制度范文篇3

第一条为加强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保护其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会福利企业是为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而兴办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

第三条社会福利企业所安置的残疾人员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视力残疾者、听力语言残疾者、肢体残疾者和智力残疾者(具体标准按《社会福利企业招用残疾职工的暂行规定》执行)。

第四条国家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兴办社会福利企业。多种渠道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对社会福利企业实行保护和扶持政策。

第五条各级民政部门负责对各类社会福利企业实行统一管理。

第二章审批

第六条凡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须经县(区)以上(含县级,下同)民政部门审核认定其社会福利性质,领取《社会福利企业证书》,经同级有关部门审查核实,符合规定条件的,方可享受减免税收,技改贷款、物资分配、产品创优、企业升级等优惠待遇。

第七条企业向民政部门申请领取《社会福利企业证书》,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营业执照副本或经原发照机关同意的复印件;

(二)上级主办单位审查同意的文件;

(三)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报告;

(四)本企业章程;

(五)本企业残疾职工的有关证明。

第八条社会福利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安置残疾人员达到生产人员总数35%以上;

(二)生产和经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适宜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或经营;

(三)企业中每个残疾职工应具有适当的劳动岗位;

(四)有必要的、适合残疾人生理状况的安全生产条件和劳动保护措施。

对安置残疾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比例超过10%而未达到35%的企业,经民政部门核实安置残疾人员比例后,发给有关证明,税务部门审查核实符合减税条件的,可享受相应的减税待遇。这类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更多地安置残疾人员,逐步达到社会福利企业的标准。

第九条县(区)以上民政部门会同当地税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对所管辖地区的社会福利企业进行监督,每年检查一次。社会福利企业应当提供检查所需要的文件、帐册、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

第十条社会福利企业因合并、分立、转让等重大事项的改变,涉及原社会福利企业终止的,须经当地民政部门审查同意,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报当地劳动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社会福利企业自行终止的,应由企业管理委员会或职工代表大会作出决议,企业主办单位和部门审查同意后,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企业经注销登记后,由原发证的民政部门收缴《社会福利企业证书》。企业主办单位和部门应负责做好善后工作。

第三章权利义务

第十二条社会福利企业应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具有法人资格,在遵守国家法令、规定的前提下,享受下列权利:

(一)有权选择业务内容,安排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或为社会提供服务;

(二)有权按国家有关政策来确定适应本企业情况的工资形式和奖惩办法;

(三)有权享受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及部门制定的优惠待遇;

(四)有权进行各种技术协作和联合;

(五)有权享受其他企业所享受的各项权利;

(六)有权拒绝一切非法摊派和收费。

第十三条社会福利企业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国家计划指导,服从民政部门的统一管理和领导,接受工商行政管理、税务、银行、物价、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以及行业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

(二)依法缴纳国家规定的税收和有关费用;

(三)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缴纳社会福利生产发展基金;

(四)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对消费者和用户负责;

(五)妥善安排残疾职工的生产和生活,积极研制和采用残疾职工专用设备,兴建福利设施;

(六)加强职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扶残助残活动;

(七)开展职工特别是残疾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

(八)积极开展文娱和康复活动,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

(九)履行其他企业所必须履行的各项义务。

第四章管理机构

第十四条民政部门设立专门行政管理机构,加强对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

第十五条民政部门对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加强对福利生产的宏观管理;指导、监督社会福利企业的办企业方向;审批和检查各类社会福利企业;协助落实国家的各项扶持保护政策;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县(区)以上民政部门要研究制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

第五章保护扶持

第十六条国家对社会福利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有关具体规定,按国家和地方有关文件执行。

第十七条对社会福利企业应按产品实行行业归口管理。各地在安排社会福利企业的生产时,要按国家产业政策的有关规定办理。对适合残疾人生产、工艺相对简单、销路比较稳定、且社会福利企业具有生产优势的产品,应优先调剂和安排给社会福利企业生产,逐步划定某些产品为社会福利企业专产专营。

第十八条计划、物资和各行业归口部门对社会福利企业的生产、建设中所需的原材料、燃料、技术等,要积极给予支持和照顾;对纳入国家和地方指令性调拨计划产品生产所需的计划分配物资,分别由国家和地方按计划供应。

第十九条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具体帮助社会福利企业搞好技术改造。技术改造项目应按隶属关系和计划管理体制,按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地方计划及行业规划。

第二十条对社会福利企业产品创优、上档升级等项工作,要按照产品和行业与其他企业同样对待。

第二十一条各地计划、民政、物资、财政、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及各行业归口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切实帮助社会福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第二十二条对安置盲人较多的社会福利企业应在物资、资金、劳动保险、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

第六章企业管理

第二十三条社会福利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的委任、选举、招聘或免职,凡民政部门直属企业的由民政部门组织进行,其他社会福利企业须报当地民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厂长(经理)是社会福利企业的法人代表,独立负责地处理经营管理、生产指挥、技术开发中的问题。主管部门要保护厂长(经理)的合法权益,保证他们依法正常行使职权。

第二十五条党在社会福利企业的基层组织要搞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企业党组织要参与讨论企业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企业中层行政干部,由厂长提名或党组织推荐,经党政领导集体讨论后,由厂长任免。

第二十六条社会福利企业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确立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要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逐步建立残疾职工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厂长(经理)要自觉地接受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社会福利企业中非生产人员不得超过职工总数的22%。

第二十八条社会福利企业必须加强定额管理,建立健全劳动、物质消耗、物资储备、资金、设备利用、管理费用等项定额。

第二十九条社会福利企业的供销工作,要主动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照顾,严格履行经济合同,不断开拓市场销路。

第三十条社会福利企业要加强标准化、计量、检测等项基础工作,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实行质量责任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第三十一条社会福利企业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

第七章劳动工资

第三十二条社会福利企业招用残疾职工,应逐步实行劳动合同制。企业有权按国家有关规定录用、聘用或辞退职工。辞退残疾职工应征求企业残疾职工组织的意见,由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社会福利企业要逐步实行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的原则。工资基数、挂钩基数和浮动系数由企业主管部门提出方案,报经计划、劳动、财政部门审定后执行。

第三十四条社会福利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和生活福利待遇、劳保用品、保健津贴等均按当地同所有制同行业同工种规定执行。职工退职、退休劳保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企业所有职工都应参加养老保险或退休费用统筹。养老保险金的交纳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社会福利企业在工种安排、劳动定额等方面,要根据残疾职工的生理特点,给予适当照顾,保障其基本生活。

第八章财务管理

第三十六条社会福利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经法规、财经政策和财经纪律,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审查监督。

第三十七条社会福利企业的税收减免金必须由企业单独列帐,专项管理,民政、税务、财政部门共同监督。

减免税金要规定用于企业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补充流动、职工集体福利的比例,其具体比例由各地自定。

县(区)以上民政部门可从辖区内的社会福利企业减免的税金中提取一定比例集中使用,建立社会福利生产发展基金,扶持本辖区内的社会福利生产的发展,其具体比例和使用范围另行规定。

第三十八条社会福利企业主办单位和企业实行利润分成,要坚持多留少提的原则,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过企业扣除所得税、各种基金等之后纯利润的30%。提取的利润应主要用于对社会福利企业的新建、扩建、技术改造、新产品试制。社会福利企业留存的纯利润,主要用于本企业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补充流动资金及职工集体福利和奖励,其比例各地自定。

第三十九条管理集体社会福利企业的民政主管部门,其经费未纳入预算的,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向辖区内的集体社会福利企业按销售收入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管理费。管理费的开支范围包括:提交上级管理费、拨补下级管理费、行政经费支出、新产品试制失败损失、展品及样品费等(具体办法按国家税务局《关于集体福利企业向其主管部门上交管理费问题的通知》执行)。凡提取管理费的,应对辖区内的集体社会福利企业承担经济连带责任。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社会福利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县(区)以上民政部门应当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限期纠正直至吊销《社会福利企业证书》的处分:

(一)安置残疾人员达不到生产人员总数35%;

(二)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的;

(三)违反税收减免金管理和使用规定的;

(四)隐瞒残疾人就业比例、弄虚作假的。

民政规章制度范文篇4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工作规则》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工作规则。

第二条市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第三条市政府工作的准则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

第二章组成人员及其职责

第四条市政府由下列人员组成: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市政府组成部门的委、办主任和局长。

第五条市政府组成人员要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始终保持坚定、清醒、有为的精神状态,牢牢把握科学、民主、法治的行政原则,大力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

第六条市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市长领导市政府工作。副市长协助市长工作。

第七条市长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市政府全体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第八条副市长按分工负责分管工作。受市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专项任务。

第九条秘书长在市长领导下,负责处理市政府的日常工作。

第十条市政府组成部门实行主任、局长负责制,由其领导本部门的工作。

审计局在市长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职能,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市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顾全大局,精诚团结,维护政令统一,切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

第三章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第十一条市政府要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第十二条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十三条严格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市场执法,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第十四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第十五条强化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政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章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第十六条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健全重大事项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第十七条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及财政预算,经济调节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措施,社会管理重要事务、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需要由市政府决策的重大事项,由市政府全体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和决定。

第十八条市政府各部门提请市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并经专家或研究、咨询机构等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和合法性论证;涉及相关部门的,应当充分协商;涉及县(区)的,应当事先听取意见;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般应事先征询市人大、市政协的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或举行听证会。

第十九条市政府在做出重大决策前,根据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直接听取派、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条市政府各部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市政府的决定,及时跟踪和反馈执行情况。市政府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政令畅通。

第五章坚持依法行政

第二十一条市政府及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行政权力。

第二十二条市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制定、修改、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

第二十三条市政府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市政府的决定、命令,并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涉及两个及以上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由市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或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其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事项及重要涉外、涉港澳台事项,应当事先请示市政府。

第二十四条提请市政府讨论和审议的市政府决定、命令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由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或组织起草,市政府决定、命令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解释工作由市政府法制机构承办。

第二十五条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第六章推进政务公开

第二十六条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第二十七条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市政府及各部门制定的政策、措施,除需要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布。

第二十八条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群众广泛知晓的事项和市政府规定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均应通过政府网站、政报、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依法、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

第七章健全监督制度

第二十九条市政府要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认真负责地报告工作,接受询问和质询;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第三十条市政府各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自觉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同时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和整改并向市政府报告。

第三十一条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健全政府层级监督制度。市政府及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规范性文件、重大具体行政行为备案制度,及时撤销或修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决定、命令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并主动征询和认真听取下级政府及其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十二条市政府及各部门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对新闻媒体报道和各方面反映的重要问题,要积极主动地查处和整改。

第三十三条市政府及各部门要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畅通;市政府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

第三十四条市政府及各部门要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严格责任追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第八章加强廉政建设

第三十五条市政府及各部门要从严治政。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按程序和时限积极负责地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要坚持原则不得办理;对因推诿、拖延等官僚作风及失职、渎职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第三十六条市政府及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公务接待,不得用公款相互送礼和宴请,不得接受下级的送礼和宴请。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

第三十七条市政府组成人员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上级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不得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得利用特殊身份拉关系、谋私利。

第九章会议制度

第三十八条市政府实行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专题会议制度和市政府学习会制度。

第三十九条市政府全体会议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市政府组成部门的主任和局长组成,由市长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和研究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重要指示和决定;

(二)讨论决定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三)部署市政府重要工作;

(四)通报有关重要情况;

(五)讨论其他需要由市政府全体会议决定的重要事项等。

市政府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根据需要可安排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

第四十条市政府常务会议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组成,由市长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和研究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重要指示和决定;

(二)传达和贯彻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

(三)讨论决定市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四)通报和讨论其他重要事项。

市政府常务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可安排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

第四十一条市政府专题会议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由市长、副市长或市长、副市长委托秘书长、副秘书长召集和主持。市政府专题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研究处理属于市政府领导分管职责范围、需要统筹协调的业务事项;

(二)研究突发性事件的处理意见;

(三)研究贯彻落实上级领导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涉及面较广的具体问题所作的批示、指示;

(四)研究处理市政府日常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二条市政府学习会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各位专职副秘书长组成,根据需要可安排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或扩大到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由市长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学习会的主要内容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方针政策,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新理论、新知识,开展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课题的研究和探讨。一般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交流探讨的形式。原则上每半年安排一次,每次一个专题。

第四十三条提请市政府全体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议题,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协调、审核后提出,由市政府办公室汇总报市长确定。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专题会议和市政府学习会的组织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文件和议题于会前送达与会人员。

第四十四条市政府领导不能出席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学习会,向市长请假;市政府组成人员或列席人员请假,由市政府办公室同意后向市长报告。

第四十五条市政府全体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的纪要由市长签发;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由主持会议的市长、副市长签发,由秘书长、副秘书长主持的,可报分管副市长审签,如有必要可报市长审签。

第四十六条市政府及各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要减少数量,控制规模,严格审批。应由市级部门召开的全市性会议,不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召开,不邀请市政府领导出席,不邀请市、县(市、区)政府负责人出席,确需邀请的须报市政府批准。全市性会议应尽可能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等快捷、节俭的形式召开。

第十章公文审批

第四十七条各地区、各部门报送市政府的公文,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意见》等规定。除市政府领导交办事项和必须直接报送的涉密事项外,一般不得直接向市政府领导个人报送公文。各部门报送市政府的请示性公文,部门间如有分歧意见,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主动协商,达成一致;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列出各方理据,提出办理建议。

第四十八条各地区、各部门报送市政府审批的公文,由市政府办公室按照市政府领导分工呈批,并根据需要由市政府领导转请其他市政府领导核批,重大事项报市长审批。

第四十九条市政府的政府令和向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议案,由市长签署。

第五十条以市政府名义发文,经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审核后,由市长签发,市长也可委托分管副市长、秘书长签发。

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由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签发,也可委托分管副秘书长、副主任签发;如有必要,可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或报市长审签。

属部门职权范围内事务、应由部门自行发文或联合发文的,不得要求市政府批转或市政府办公室转发。

第十一章纪律和作风

第五十一条市政府组成人员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工作部署,严格遵守纪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第五十二条市政府组成人员必须坚决执行市政府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市政府内部提出,在没有重新做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与市政府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不得发表未经市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及事项的讲话或文章。

第五十三条市政府组成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外事纪律,严禁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者因履行职责掌握的商业秘密等,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第五十四条市政府组成人员要做学习的表率,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建设学习型机关。

第五十五条市政府领导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下基层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第五十六条市政府领导不为部门和下级政府的会议、活动等发贺信、贺电,不题词。因特殊情况需要发贺信、贺电和题词的,一般不公开发表。市政府领导出席会议、活动,下基层考察调研的新闻报道和外事活动安排,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十七条市政府组成人员要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副市长、秘书长出访、出差和休假,应事先报告市长,由市政府办公室通报市政府其他领导。

民政规章制度范文篇5

第一条为了规范基金会的组织和活动,维护基金会、捐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第三条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非公募基金会)。公募基金会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围,分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和地方性公募基金会。

第四条基金会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不得危害国家安全、统一和民族团结,不得违背社会公德。

第五条基金会依照章程从事公益活动,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六条国务院民政部门和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下列基金会、基金会代表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

(一)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二)拟由非内地居民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基金会;

(三)原始基金超过2000万元,发起人向国务院民政部门提出设立申请的非公募基金会;

(四)境外基金会在中国内地设立的代表机构。

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和不属于前款规定情况的非公募基金会的登记管理工作。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组织,是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的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业务主管单位。

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基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

第二章设立、变更和注销

第八条设立基金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设立;

(二)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

(三)有规范的名称、章程、组织机构以及与其开展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四)有固定的住所;

(五)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九条申请设立基金会,申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书;

(二)章程草案;

(三)验资证明和住所证明;

(四)理事名单、身份证明以及拟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简历;

(五)业务主管单位同意设立的文件。

第十条基金会章程必须明确基金会的公益性质,不得规定使特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受益的内容。

基金会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及住所;

(二)设立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三)原始基金数额;

(四)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理事的资格、产生程序和任期;

(五)法定代表人的职责;

(六)监事的职责、资格、产生程序和任期;

(七)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审定制度;

(八)财产的管理、使用制度;

(九)基金会的终止条件、程序和终止后财产的处理。

第十一条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本条例第九条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准予登记的,发给《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不予登记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基金会设立登记的事项包括:名称、住所、类型、宗旨、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原始基金数额和法定代表人。

第十二条基金会拟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应当向原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登记申请,并提交拟设机构的名称、住所和负责人等情况的文件。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准予登记的,发给《基金会分支(代表)机构登记证书》;不予登记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设立登记的事项包括:名称、住所、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和负责人。

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依据基金会的授权开展活动,不具有法人资格。

第十三条境外基金会在中国内地设立代表机构,应当经有关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书;

(二)基金会在境外依法登记成立的证明和基金会章程;

(三)拟设代表机构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简历;

(四)住所证明;

(五)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在中国内地设立代表机构的文件。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准予登记的,发给《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登记证书》;不予登记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设立登记的事项包括:名称、住所、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和负责人。

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应当从事符合中国公益事业性质的公益活动。境外基金会对其在中国内地代表机构的民事行为,依照中国法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四条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依照本条例登记后,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凭登记证书依法申请组织机构代码、刻制印章、开立银行账户。

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应当将组织机构代码、印章式样、银行账号以及税务登记证件复印件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十五条基金会、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和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基金会修改章程,应当征得其业务主管单位的同意,并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十六条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一)按照章程规定终止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由于其他原因终止的。

第十七条基金会撤销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注销登记。

基金会注销的,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同时注销。

第十八条基金会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十九条基金会、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以及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由登记管理机关向社会公告。

第三章组织机构

第二十条基金会设理事会,理事为5人至25人,理事任期由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5年。理事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用私人财产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相互间有近亲属关系的基金会理事,总数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他基金会,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

在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理事长是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一条理事会是基金会的决策机构,依法行使章程规定的职权。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理事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四)基金会的分立、合并。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并由出席理事审阅、签名。

第二十二条基金会设监事。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监事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第二十三条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不得由现职国家工作人员兼任。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时担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公募基金会和原始基金来自中国内地的非公募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应当由内地居民担任。

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以及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不得担任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

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其所在的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

第二十四条担任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外国人以及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负责人,每年在中国内地居留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第四章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五条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应当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不得在中国境内组织募捐、接受捐赠。

公募基金会组织募捐,应当向社会公布募得资金后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

第二十六条基金会及其捐赠人、受益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第二十七条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分、侵占、挪用。

基金会应当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其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其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第二十八条基金会应当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二十九条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

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第三十条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布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第三十一条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

第三十二条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第三十三条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按照章程的规定用于公益目的;无法按照章程规定处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该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基金会登记管理机关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对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实施年度检查;

(二)对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依照本条例及其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三)对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第三十五条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指导、监督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依据法律和章程开展公益活动;

(二)负责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年度检查的初审;

(三)配合登记管理机关、其他执法部门查处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违法行为。

第三十六条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度工作报告,接受年度检查。年度工作报告在报送登记管理机关前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年度工作报告应当包括:财务会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开展募捐、接受捐赠、提供资助等活动的情况以及人员和机构的变动情况等。

第三十七条基金会应当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基金会在换届和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三十八条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应当在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年度检查后,将年度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三十九条捐赠人有权向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未经登记或者被撤销登记后以基金会、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或者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名义开展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并向社会公告。

第四十一条基金会、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或者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撤销登记:

(一)在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的,或者自取得登记证书之日起12个月内未按章程规定开展活动的;

(二)符合注销条件,不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注销登记仍继续开展活动的。

第四十二条基金会、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或者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可以撤销登记:

(一)未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二)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中弄虚作假的;

(三)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四)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完成公益事业支出额度的;

(五)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接受年度检查,或者年度检查不合格的;

(六)不履行信息公布义务或者公布虚假信息的。

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的,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提请税务机关责令补交违法行为存续期间所享受的税收减免。

第四十三条基金会理事会违反本条例和章程规定决策不当,致使基金会遭受财产损失的,参与决策的理事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基金会理事、监事以及专职工作人员私分、侵占、挪用基金会财产的,应当退还非法占用的财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民政规章制度范文篇6

为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加强办公室支部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我办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学习制度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每周星期三下午集中学习《党章》、《宪法》、政策、路线、方针,传达党内文件,并做好学习笔记。

2、积极宣传和搞好办公室建设,主动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3、支部要带头自觉参加总支安排的学习任务,安排时间和地点集中学习。

4、定期联系所负责包扶包建村工作,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支部成员每月进行一次学习思想汇报,如遇特殊情况随时报告。

二、制度

1、支部党员大会。按照党章规定,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主要内容:(1)定期听取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2)讨论并决定党支部的重大问题。如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指示和具体计划与措施;新党员的发展;预备党员的转正;优秀党员的表彰;违纪党员的处理等。(3)选举支部委员会,补选支部委员,选举出席上级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等。

2、支部委员会通常每月召开一次,主要内容是听取汇报、分析党员队伍状况,制订教育管理措施,讨论发展党员工作,研究工会和共青团提出的重大问题,检查总结办公室支部自身建设情况,提出下一阶段工作意见。

3、党小组会通常每月召开一次,由党小组组长召集,其主要内容: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汇报党员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反映党内外群众意见和要求,安排布置工作和落实政策等,党小组学习也可结合办公室政治学习进行。

4、党课教育。搞好党课教育是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对党员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每年安排两次,党课教育可吸收优秀团员优秀分子和预备党员参加。

三、民主生活会制度

1、支部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转变作风,增强团结,促进工作。

2、民主生活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挥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3、民主生活会,要将重大问题交广大党员讨论,充分听取党员意见,集思广益,改进工作。

4、在民主生活会中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自我批评要不夸大,不缩小,批评别人要根据事实,不能道听途说、无中生有,切实做到摆事实、讲道理,与人为善,治病救人。

5、民主生活会应该以正面教育和自我批评为主,避免出现过火斗争,无原则的纠纷。

6、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团结的目的。

四、组织生活会制度

1、每半年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

2、每名党员干部要结合思想工作实际,撰写不少于2500字的党性分析材料,经支部审查修改后,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发言,其它党员要提出诚肯的批评意见和建议。

3、党员干部要根据批评意见,制定整改提高措施,支部要落实专人监督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组织生活会召开情况。

五、征求意见制度

1、在大街设置征询意见箱,公布热线电话。

2、每半年召开一次由支部党员、群众代表、服务对象参加的征询意见会。

3、开展走访活动,深入乡镇、部门、包扶包建村征求意见。

4、对征求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制定措施,落实专人进行整改,并将办理结果向提出意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

六、民主监督评价制度

1、每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代表、老干部代表各5人担任义务监督员。

2、每半年召开一次义务监督员座谈会,由政府办主任通报政府办工作运行情况,由义务监督员对政府办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七、党员活动日制度

1、党员活动日制度是严密组织生活的重要制度,也是党员加强组织观念,享受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的体现。

2、每月15日下午为办公室党员活动日(如遇星期天,可适当调整)。

3、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党内文件。

4、每个共产党员必须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在办公室党员和干部面前起模范带头作用,因特殊情况占用学习日,应安排时间补上。

八、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制度

1、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为密切党群关系,必须建立联系群众制度。

2、支部每半年召开一次群众座谈会,或采取个别访问的形式,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重大事件及时向群众通报、宣传、教育。

3、支部支委和党员要建立分工联系群众责任制,支委要建立群众联系点,党员要有自己的联系户。定期或不定期的到联系点(户)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接受群众对支部或党员个人的监督。

4、支部和党员的联系点要建立在最基层,支部负责对联系点蹲点情况进行调查落实,对联系群众不到位的情况提出批评并做出总结并向总支汇报。

九、党员谈心制度

1、每季度开展一次谈心活动,谈心面不少于支部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2、谈心活动要适当吸收非党干部、群众代表参加谈心,并做好个人记录。

3、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制定整改措施,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十、培养积极分子入党制度

1、支部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建立积极分子队伍,做好党的基本知识培训,选好发展对象,搞好考察培养、考察记录,坚持个别吸收原则,把好党员的入口关、质量关。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支部对确定的党员发展对象,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考察期,具备发展条件的要经对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实施发展党员公示制度,进一步听取党内外群众对公示对象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并将公示的情况向机关工委申报,机关工委审查同意后方可发展吸收。

3、党员发展对象经机关工委审查同意后,按照要求填写入党申请书,经入党介绍人介绍,支部党员大会通过,逐步上报机关工委审批。

4、预备党员被批准后,按党章规定,在一年的预备期内要进一步教育、考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党支部对考察合格的预备党员应该严格按规定程序讨论、办理转正手续。对考察不合格的应给予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十一、党员民主评议制度

1、党员民主评议是对党员一个时期(一般是一年)的思想、工作、学习、组织观念、党纪等方面进行的全面评价和考核的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

2、党员民主评议每年年终进行一次,要按照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的要求,结合年终干部考评工作进行。

3、民主评议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的标准,结合工作总结、党建目标责任制执行情况,经过学习、教育、自评、互评、群众评、组织评等几个阶段,对党员做出正确的评价意见。

4、参加评议的党员要本着认真、负责、严肃的态度,对每一名党员根据本人的实际工作表现给与正确的评价。

5、通过民主评议党员,表彰先进,鼓励后进,妥善处理不合格党员,从而达到提高党员素质的目的,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十二、支部党建目标管理制度

1、为全面加强办公室支部党的建设,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对本单位的党建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党支部书记为党建目标管理第一责任人。

2、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采取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形式,把责任落实到人头,每年由支部书记与各党员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民政规章制度范文篇7

一个中心。以改善民生为中心。

两件实事。一是低保提标,在全省率先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二是市民中心建设,今年要完成78个,累计建成235个,在全市实现全覆盖。

六个创新。创新社会养老设施建设政策,出台《社会养老福利机构建设资金及床位运营补贴实施细则》;创新地名信息管理服务方式;创新军地融合式发展载体,建立唐山市爱民拥军促进会和基金会;创新自然灾害评估方式;创新高龄老人优待政策,出台百岁以上老人健康补贴政策;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让农村享受与城市一样的服务待遇。

民政规章制度范文篇8

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民间组织:

(一)未经批准,擅自开展社会团体筹备活动的;

(二)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

(三)被撤销登记后继续以社会团体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

第三条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统称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对非法民间组织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证据,依法作出取缔决定,没收其非法财产。

第四条取缔非法民间组织,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

涉及两个以上同级登记管理机关的非法民间组织的取缔,由它们的共同上级登记管理机关负责,或者指定相关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取缔。

对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活动的非法民间组织,由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取缔,或者指定相关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取缔。

第五条对非法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一经发现,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涉及有关部门职能的,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

第六条登记管理机关对非法民间组织进行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出示证件。

第七条登记管理机关对非法民间组织进行调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隐瞒、出具伪证。

第八条登记管理机关依法调查非法民间组织时,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采取记录、复制、录音、录像、照相等手段取得证据。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登记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第九条对经调查认定的非法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取缔决定,宣布该组织为非法,并予以公告。

第十条非法民间组织被取缔后,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没收的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

第十一条对被取缔的非法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收缴其印章、标识、资料、财务凭证等,并登记造册。

需要销毁的印章、资料等,应当经登记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监督销毁,并填写销毁清单。

第十二条登记管理机关取缔非法民间组织后,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将有关档案材料立卷归档。

民政规章制度范文篇9

一、办公室党组会议

办公室党组会议由党组书记或党组书记委托副书记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

(一)主要内容

1、传达和研究贯彻市委、市府及上级的方针、政策、指示和决定。

2、研究决定本办思想政治工作及组织、作风、廉政等建设的规划、任务及措施。

3、根据党的中心工作,研究对本办党支部进行指导等事项,定期召开党组民主生活会。

4、研究决定内部机构改革方案、编制、干部任免、人事安排、考核奖惩及管理措施等事项。

5、研究本办年度工作任务措施。

6、研究其他需要由党组会议决定的重要事项。

(二)出席范围

办公室党组会议由党组书记或党组书记委托副书记召集和主持,党组成员出席,列席人员由党组书记根据会议内容需要确定。

(三)会议要求

1、会议由政工科负责通知,一般应提前一天通知参会人员。

2、会议应做好记录,并作为秘密材料,原则上不对外借阅。

3、严格执行会议纪律,会议讨论决定需要保密的事项,不得擅自传达、扩散。

4、会议决定的事项,须由有关科室负责落实和督办。

二、主任办公会议

主任办公会议由主任或主任委托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

(一)主要内容

1、传达学习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以及重大工作部署,联系实际,讨论研究贯彻落实的意见和措施。

2、研究制定办公室年度工作计划与加强办公室建设的措施。

3、研究落实、办理领导交办的重要事项的措施,探讨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4、讨论研究各科室向办公室请示的重要问题,协调衔接各科室之间的有关工作。

5、讨论研究其他需要由主任办公会议决定的重要事项。

(二)出席范围

主任办公会议由主任或主任委托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召集和主持,各位副主任出席,必要时各科室负责人列席。

(三)会议要求

1、需要提交办公会议讨论研究的问题,原则上由相关科室提供书面材料,秘书科汇总后报请办公室主任确定。

民政规章制度范文篇10

一、职责调整

(一)划入的职责。将区委社工委(区社建办)负责拟订全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职责划入区民政局(区社管局)。

(二)取消的职责。取消已由区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三)划出的职责。

1、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的初审工作以及办理老年优待证、长寿金工作交给街道办事处。

2、不再直接承担相关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事务。

(四)增加或加强的职责。

1、增加培育社会组织,指导、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责。

2、增加组织全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职责。

3、加强全区统一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职责。

二、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责调整,区民政局(区社管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拟订全区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社会组织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拟订全区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区级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变更、注销以及年度检查工作;负责监督管理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活动;负责依法依规查处非法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

(三)负责全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负责审核、申报烈士褒扬,指导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负责复员退伍军人、国家机关和群众团体工作人员及参战民兵、民工伤残评定;监督、指导各类优抚对象的优待、抚恤、补助以及国家机关和群众团体工作人员伤亡抚恤工作。

(四)负责军队(含武警部队)退伍士兵、复员干部、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接收安置及服务管理工作;协助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和扶持就业工作。

(五)组织拟订救灾政策并协调全区救灾工作,组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负责核查并统计上报灾情,承担上级下达的救灾、救济责任;监督管理救灾款物,指导救灾捐赠。

(六)负责社会救济管理,建立全区统一的社会救助体系,监督全区救助管理工作;监督实施各类救灾对象和救济政策、标准;负责全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工作;负责老龄、孤儿、残疾人、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权益保护和管理工作;组织、指导扶贫济困等社会互助活动。

(七)负责全区基层政权建设,提出加强和改进基层政权建设的建议;指导社区居委会等社区自治组织制度和队伍建设;指导社区居委会等社区自治组织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八)负责全区婚姻登记管理、收养登记管理和殡葬管理工作;负责推进婚俗和殡葬改革,查处违法婚姻、违法丧葬行为。

(九)负责全区行政区域内地名命名、更名的申报工作;参与本区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负责本区行政区域的划分和管理工作,调处行政区域边界争议。

(十)拟订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对社会福利机构的认定和管理;监督管理社会福利企业;负责管理、使用民政事业费和本级福利资金。

(十一)承办区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

(十二)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区民政局(区社管局)设8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挂党建工作科牌子)。负责工作目标、会务、机要、文秘、档案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信息、保密、政务公开、安全、信访、节能减排、后勤等工作;负责机关党务、组织、纪检监察、宣传、统战、人事、编制、工青妇、计划生育、老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负责局党委交办工作;组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负责本单位的预决算、财务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负责民政政策研究和调研;负责民政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赔偿、行政调解工作;负责局机关规范性文件、对外签定合同的合法性审核工作。

(二)优抚安置科(挂市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负责审核、申报和褒扬革命烈士工作;负责全区各类优抚对象的优待、抚恤、补助以及国家机关和群众团体工作人员伤亡抚恤工作;负责军队(含武警部队)退伍士兵、士官、复员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接收安置工作;协助开展退伍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和扶持就业工作;组织开展全区双拥宣传教育和共建活动;协调区域内军地之间重大事宜及纠纷;承担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三)社会救济科。负责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负责自然灾害情况的查勘、核实、上报以及灾害期间灾民转移安置、灾后救济工作;负责救灾资金和物资监督管理;组织、指导国内外专项捐款捐物工作。负责建立全区统一的社会救助体系;拟订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负责全区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对社会福利机构认定和管理;指导、监督社会福利事业机构、五保户供养和敬老院管理;负责对福利企业的监督管理。

(四)基层政权科。拟订全区基层政权建设的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开展居民自治活动;指导居委会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指导、监督居委会居务公开工作;组织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培训工作;指导社区开展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负责全区行政区域内地名命名、更名的申报工作;参与本区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负责本区行政区域界线的日常管理与年检工作,调处行政区域边界争议;负责本区行政区域的划分和管理工作。

(五)社会事务科。承担全区婚姻登记管理、收养登记管理、殡葬管理工作;负责推进婚俗和殡葬改革,加强公墓管理,指导殡葬事业单位的建设。

(六)规划财务科。拟订全区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区级民政事业费及局机关行政经费的日常管理和使用;负责全区福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负责全区民政事业费及市下达的各项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负责全区民政系统的统计工作;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和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

(七)社会组织发展与监督科。负责拟订全区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拟订培育社会组织的政策措施和社会组织承担社会服务的评估办法并组织实施;指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八)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科(挂行政审批科牌子)。负责全区社团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变更、注销以及年度检查工作;负责全区社团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全区社会组织的法制宣传和业务培训;集中办理区政府公布的本部门有关行政审批事项;依法监督指导社团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据章程开展活动;负责协调社团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与有关部门的关系;会同相关部门依法查处社团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负责依法依规查处非法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

四、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一)区民政局(区社管局)机关配备行政编制13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1名副局长兼任区社管局副局长),党委书记按区委规定配备;科级领导职数8名。

(二)机关后勤服务人员统一按委发〔2012〕57号文件的相关规定聘用和管理。

五、其他事项

(一)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为区民政局(区社管局)管理的副局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下设综合科,配备事业编制4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正科级)1名,科级领导职数1名。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负责在全区组织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负责拟订全区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综合协调、指导服务和督促检查全区老龄工作;负责老龄工作的宣传调研、信息交流;指导敬老助老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的老年人优待政策,推动全区为老年人服务工作;协调老年教育工作;组织协调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参与老年福利设施规划和建设;承担区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二)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1、区民政局(区社管局)参与拟订社区建设规划;负责指导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及下属各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区委社工委(区社建办)负责社区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会同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拟订社区建设规划;承担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

2、区民政局(区社管局)负责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参与拟订全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实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服务制度。区委社工委(区社建办)负责组织拟订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区人社局负责组织财政承担补贴的社会工作人员的招募工作。

(三)将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事务交市场或社会组织承担,需向市场或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事项,由购买主体按区委、区政府相关规定办理。

(四)区民政局(区社管局)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