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汇报材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21:25:10

林业汇报材料

林业汇报材料范文篇1

今天,省林业厅――带领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组一行深入我县进行林改检查验收。首先,让我们用掌声对验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汇报三个方面

内容:

一、――县林改工作基本情况

――县地处福建东北部,被誉为“中国太子参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年10月顺利通过部级生态示范县试点建设预验收。全县辖7乡2镇、1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户8.8万人。土地总面积81.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6.7万亩,有林地面积50.8万亩,森林覆盖率62.3,活立木总蓄积量48.8万立方米。20**年全县实现林业经济总产值16911万元,其中林业第一产业产值5679万元,比增38.6%。

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我县根据县界勘定结果,及时调整了林地区划范围(其中石洋乡1799亩集体林地被划入邻市辖区),并考虑到部级生态示范县建设的需要,将村、镇周围的25997亩商品林先后界定为县级生态公益林。经重新核对统计,全县林业用地实有面积66.5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24.6万亩(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22.0万亩)、占37;应明晰产权商品林面积38.4万亩、占57.7;暂不列入应明晰产权商品林面积3.5万亩、占5.3;全县林权应登记发证面积63.0万亩,占94.7%;商品林面积1000亩以下的行政村20个,有改革任务的行政村96个。截至20**年11月30日,全县共完成集体商品林产权明晰面积36.3万亩,占应明晰产权面积的94.6%;完成林权区划申请登记面积62.9万亩,占林权应登记发(换)证面积的99.9%;完成电脑录入面积62.8万亩,占符合条件申请登记面积的100;已发放林权证25本,面积2.4万亩。经县林改检查验收组的严格检查验收,96个有林改任务的行政村中,合格村45个,基本合格村51个,合格率为100%;9个乡镇中,有3个乡镇全面完成改革任务,6个乡镇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林改受益农户20071户,受益面达90.5%,乡镇的综合满意率在96.3-100%之间,全县的综合满意率为97.5%。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三年来,切实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力,大胆探索、全面推进,切实从组织上强化领导、从队伍上加强建设、从检查上深化监督、从工作上注重协调、从物质上做好保障,确保了林改工作稳步有序有效推进。一是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组建了村级林改监审小组,并根据各级领导班子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从组织领导上确保林改工作扎实推进。二是组建了村级林改工作队。按照“县直接领导、乡镇负责组织、部门搞好服务、村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从县直各部门、各乡镇抽调了301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组建了116个林改工作队,深入各乡镇、村组织开展林改工作。三是深化检查监督。县人大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强化人大代表监督工作。县政协组织委员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防火”专项调研,对林改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认真传达贯彻上级精神。每次省、市林改会议后,我县及时进行传达,并按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据统计,20**年6月以来,全县先后11次召开林改专题会议或结合农村工作会议传达省、市林改有关精神,确保了林改工作能够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五是多方筹集经费。三年来,我县通过采取上级补助、县财政专项列支和乡镇配套相结合的办法,共投入林改专项资金36万元(其中省市补助13.4万元、县财政投入11万元、乡镇级配套11.6万元),确保了林改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县直有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大力协作配合,形成了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林改工作深入开展。

2、明确目标责任,健全督查机制。按照先紧后松的指导思想,县委县政府及早安排好年度林改任务(20**、20**、20**年分别安排20%、60%、20%的林改任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按照年度任务,采取并落实一系列工作措施,建立健全督查机制。一是县政府在每年年初的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以责任书的形式将林改任务下达给各乡镇,将林改工作列入乡镇年度经济量化考核内容。二是各乡镇实行分管领导挂片、干部包村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林改任务分解落实到村、责任落实到人,将林改工作列入乡镇领导干部年终考评的重要内容。三是林业部门组建林改督查组。县林业局6名副科级领导各负责1-2个乡镇的林改督查指导工作任务,业务科室干部负责乡镇林改技术检查指导工作任务。四是将林改列入县效能督办项目实行一旬一报、当月通报制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五是开展专项执法监察工作。由县纪委、监察局、县效能办、县林业局联合组建成立林改执法监察工作小组,深入各乡镇各村,对林改进展情况、规范操作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或限期整改。

3、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改革氛围。为了使林改工作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县乡两级坚持舆论先行,通过广播、有线电视、黑板报、公开栏、标语、365服务中心等宣传渠道和发放林改材料、入户动员讲解等宣传方式,把林改政策法规、目的意义、改革内容等宣传到位,讲解到位,积极营造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据统计,三年来全县共印发《致全县林农的一封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学习培训提纲》、《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回答》、《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法学习培训材料》等各类宣传材料5万多份。通过宣传发动,进一步统一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真正做到让各级干部知道,让广大农民群众知道,使广大林农真正关心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林改工作。

4、夯实基层力量,严格规范操作。为了更好地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县实际,加快林改的路子,我们通过试点先行、夯实力量、创新技术、加强培训,促进了林改工作依法依规,规范操作,提高了工作质量。一是认真开展县级试点工作。20**年6月25日,我县选择城郊乡下村开展县级林改试点工作。通过总结林改经验,制定了《――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同时结合东林乡山岭村试点工作,形成材料汇编,向全县推广。二是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从县林业局抽调8名专业技术干部,充实到相对薄弱的基层林业站,协助外业区划等技术服务工作。结合全县生态公益林护林员调整,从待业的林业院校毕业生中选聘10名熟悉电脑操作的,作为专职护林员充实到基层林业站,参与林改材料的整理录入。三是搞好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原林业站站长吴国华同志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开发了林权数据自动处理模块软件,加快了我县林改内业材料整理进度。四是举办多层次、系统化的技术培训班(内容涉及地形图判读勾绘、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林改方案编制、各类表格填写、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应用以及检查验收等各个方面)。据统计,全县共举办林改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达380多人次,印发林改指导性材料(如《――县林改业务培训材料》、《――县乡镇林改工作队工作提纲》和《――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材料汇编》等)460多份。五是抓点带面,全面推进林改工作。各乡镇先选择两个群众基础好、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的行政村作为示范村,强化内外业质量管理,以点带面,推动其他村林改工作开展。

5、尊重群众意愿,选择合理模式。按照省、市林改的政策要求,结合我县集体林地经营的实际状况,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改革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做法。一是对产权明晰、相对独立的林业经营区、生态公益林和83年林业“三定”时核发无误的自留山进行巩固登记。二是对已落实承包、租赁、合作、转让经营的山林,符合林业法律、法规、政策的,予以确认登记;程序不够规范、手续不完备的,在尊重历史事实、依法依规、协商解决、补充完善的基础上,给予确权登记。三是对一些权属存在争议、千米以上无人承包的荒山、城镇建设预留地等暂不进行产权明晰。四是对集体经营的商品林,根据实际林况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选择适宜的明晰产权与经营形式。主要有:①划定自留山。对四至清晰明确,小块分散的个私林、农民长期经营的竹林、经济林和集体荒山迹地,划定为自留山,原则上按户划块,面积掌握在全村林地总面积的5-20%之间。②落实单户承包经营。按照个人谁造谁有、集体山林均山到户的工作原则,落实家庭单户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③落实联户承包经营。对一些集中连片、难以分割的集体山林、荒山迹地以及村民合造、合股共有林,通过公开投标、公平竞争或林地租赁的形式,由若干户(30户内)为单位,推选委托人与村委签定林木林地承包或租赁合同,确定每年或到期采伐时上缴林木承包基数或林地使用费。目前,我县林权区划登记面积63.0万亩,除了24.6万亩生态公益林按原有权属落实承包经营或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外,其余38.4万亩商品林基本划分为四种经营类型,其中自留山经营6.1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9.2,承包经营(包括租赁经营)26.4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39.7,村集体统一经营2.1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3.1,其他经营(包括转让、股份合作、划拨等)3.8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5.7。

6、强化自查验收,确保改革质量。为扎实推进林改工作,确保改革质量,我县在林改工作中强化自查验收。20**年7月14日制定出台了《――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办法》,随后,选择东石乡太阳村和富财村开展县级检查验收试点工作。通过补充完善,形成《――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材料汇编》,下发到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供参检人员学习,以便统一规范操作。同时,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林业局局长和县纪委常委、监察室主任任副组长、4名县直部门副科级领导、1名高级工程师和7名林改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县级林改检查验收组和4个林改检查验收小组。20**年11月初至20**年11月10日,验收组深入全县9个乡镇1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进行检查验收,重点审查了96个林改任务村的所有林改材料,抽查了初审材料的整改情况,共走访了干部群众2083人,占验收单位(村、社区)总户数的9.4%;共抽查宗地791宗、面积4.7万亩,分别占验收单位申请登记总宗地数和面积的10.8%和7.5%。20**年11月11日开始,林改检查验收工作重点转入对各乡镇“林改工作责任状”的综合考核评定,主要是查阅各乡镇有关林改工作的文书档案和经费收支情况,并随机抽查两个整改村,对整改情况进行核实。通过考核评定,3个乡镇被评定为全面完成改革任务,6个乡镇被评定为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全县林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林改工作主要成效

三年来,我县通过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林区群众发展林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

1、稳定了山林权属,增强了林农发展林业的信心。通过改革,落实了自留山政策和“谁造谁有”政策,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山,权利平等”的改革目标;明晰了产权,落实了经营主体,有效保障了林农的合法权益;颁发(换)了林权证,让林农吃了“定心丸”,增强了他们管好自家林,大力发展林业奔小康的信心。林业生产逐渐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良性发展局面。如石洋乡五蒲村农民郑兴旺,20**年底在县林业局的指导帮助下,投资25.5万元,在自留山和承包的林地上种植木瓜85亩。20**年初步投产,收入5.6万元。今年计划再筹资30多万元,扩大种植至200亩,全部木瓜投产后,每年可稳定收入60万元以上。

2、提高了林农护林防火的主动性,森林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通过改革,广大林农在取得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同时,也落实了管护责任,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护林难、防火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过去,由于森林资源属于村集体所有,村民护林防火的积极性不高,发生森林火警火灾时,往往是林业干部、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冲锋在前,村民很少自觉上山扑火。改革以后,村民护林防火的积极性明显高涨,基本做到了“管好自家山,看好自家林”。如今年春季,由西洪村引发的森林火灾蔓延到邻村东阳村界时,东阳村全体在家青壮年村民均第一时间主动赶到了现场扑火,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据统计,20**年1-11月份,全县共发生乱砍滥伐等林政案件45起,比上年同期减少11.6%,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3、盘活了林业资产,促进了村集体和林农双增收。为确保基层组织正常运转,促进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在促进林农增收的同时,注意解决村财增加的问题。首先,通过改革,产权明晰、利益到人,解放了林业生产力,林农敢于投入,舍得投入,愿意投入,从林业经营中得到的收益明显提高,脱贫致富信心更足。其次,通过改革,落实集体山林承包、租赁和转让,村集体可以从林地使用费和现有林承包经营分成和林木转让款中,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我县许多村财空白村,通过林改,盘活了林业资产,每年获得3000-10000不等的收入,这些收益,村集体除了用于维持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外,主要用于村道、自来水、村办公楼等方面的改造。部分村财收入较多的村,还加大了农村文化、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方面投入,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4、激活了林业经营机制,加快了山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为了确保林改成果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针对目前存在的农户发展林业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无法得到发挥等诸多问题,我县按照“稳定体制,放活机制”的思路,积极引进林业加工企业,开发山区优势资源,同时鼓励企业以联办或定向收购等形式建设原料林基地。既让广大林农增加了收益,又解决了加工企业有资金、有市场、无原料的问题,实现了双赢,促进山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以我县20**年引进的竹浆粕项目为例,该项目依托我县和周边地区丰富的竹林资源,年加工竹浆粕2.5万吨,年需竹材原料几十万吨,项目投产后,每吨竹子的市场收购价可达400元左右。据推算,仅此一项,可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50元,户均增收1800元,并可带动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5、缓解了农村长期矛盾纠纷,促进了农村社会安定稳定。我县在整个林改实施过程中不回避矛盾,不绕过困难,严格落实“谁造谁有”政策,稳妥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地化解或缓解了农村长期存在的矛盾纠纷,促进了农村社会安定稳定。如北山村林农雷春美1992年向村里租赁一片500亩的山场进行造林,由于该山场遗留有原来村里的部分林木,后来村里未按合同执行,双方引起争执,一度影响该村林改工作开展,该造林户也多次向县林业部门反映。后来,经林业部门实地调查核实,理顺了双方的利益关系,将分成比例由7:3调整为6:4,重新签定了合同,村里满意、造林户满意、群众也满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全县尚有30067亩商品林未明晰产权关系,特别是我县存在20179亩争议山林有待调处登记;二是县界勘定时我县石洋乡1799亩山林被划到邻市行政辖区内,其中,该乡水头村村办林场全部被划走,群众反映强烈;三是许多村在宗地区划上,存在区划面积过大、联户登记户数偏多的现象;四是配套改革工作滞后,影响改革效果。

三、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虽然已基本完成,但许多工作尚待进一步完善,林改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好整改落实,巩固林改成果,提高林改效益。

一要加强林权发证工作。在完成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再次组织技术人员、包村干部和村民,对林权申请材料进行复核,确保在发证过程中切实做到不错、不漏、不假、不重。

二要继续加强组织领导。两年内机构不撤、人员不散、工作不停。进一步深化改革,巩固改革成果。进一步发动广大林农群众,认真总结林改中成功的作法和经验,不断完善欠妥之处。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方式、创新的思维,在前进中解决问题。

三要建立林权管理交易平台。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机制为基础,组建县级林权管理交易工作机构,履行林权登记、变更、交易等管理职能,为森林资源转让、流通、管理提供服务平台。

四要加快三个服务中心的建设步伐。面对林改后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及时转变观念,发展森林资源评估、伐区调查设计、木竹检尺等中介机构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林农提供更多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林业汇报材料范文篇2

***林业局森林公安系统坚持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天职,在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同时,针对乱垦滥占林地、乱砍盗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相继开展了“护绿”、“天保”、“绿剑”、“春雷”、“绿盾”、“天鹰”等一系列专项打击涉林违法犯罪活动,对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巩固生态成果,保障林业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结合我局当前实际工作来看,林业局森林公安队伍的素质与公安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着机构建设不规范,基础设施薄弱,民警年龄老化、素质教育偏低等问题。森林公安民警面对林区破坏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有时因法律和政策不健全而难以找到适当的处罚依据;面对执法办案的高标准、高要求,办案装备落后,证据查找困难,想办案办不成案的窘境;在森林公安执法办案中,面对林区群众的阻挠和刁难,稍不注意,就会遭受围攻和谩骂,甚至是上访和起诉等不和谐的执法环境。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在一定程度使得民警无所适从,不敢执法,从而出现了执法“软”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随着对林业生态建设认识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我国的林业建设和公安工作及公安队伍建设,积极为落实森林公安政法编制和经费问题制定了政策,解决了制约森林公安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森林公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就我局森林公安的工作职能以及应加强的工作措施,进行以下汇报。

一、抓素质,抓管理,做到内强素质

一要政治建警。注重加强对森林民警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提高民警廉洁自律,勤政敬业意识和道德觉悟。深入开展爱民实践活动,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变观念,强化民警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通过全面、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民警能够辩证地看问题,对当前的国情有一个合理、客观的估价,对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要有较高的站位、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对待,达到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凝聚警心,共同做好工作的目的。二要素质树警。在基层森林公安队伍能力建设方面,要积极适应建设和谐社会主义要求,切实强化基层所队班子建设,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民警选拔到基层所队的领导岗位上,把所队班子建设成懂业务、能实战、会管理的坚强领导集体。同时,加强对广大森林公安民警的教育培训,按照“三懂”、“四会”的要求,坚持面向实践、讲求实用、追求多样形式,让不同岗位、肩负不同职责的民警获得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进一步解决基层森林公安民警打不赢、追不上、说不过的问题,以工作能力的提高来适应现实执法的需要。三要科技强警。积极推进基层森林公安工作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真正通过科技进步来提升森林公安民警的工作水平和森林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四要注重实效,加强指导。对基层碰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尽量帮助基层出谋划策,教传解决办法。要在人财物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向基层倾斜的力度,进一步精简机关充实基层。着重解决警力下沉,使基层一线的整体战斗力得到加强。五要增强执法保障,通过局、所、队的“硬件”达标晋级工作,努力解决设备老化、装备落后等问题。要做好“筑巢引凤”的准备,重点解决基层所队存在的无独立办公用房、无车辆、无电脑、无通信工具、无外观标识、无单警装备等问题,为民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物质保障。六要加强森林公安民警维权工作。加大落实“三权”工作力度,明确执法权限、范围和程序,在民警执法维权上给予相应的政策待遇,让森林公安的执法办案从法律和制度上得到保证和支持。

二、常“照镜子”,加强正规化建设,做到外树形象

规范执法是树立森林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本质要求,而正规化建设是树立森林公安权威和展示队伍良好形象的必由之路。一是要严把队伍“入口关”,有效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并要放开队伍“出口关”,保持森林公安队伍纯洁,对不具备人民警察条件,不适合在森林公安机关工作的人员要做到不收、不要和请出。二是要坚决贯彻执行好“五条禁令”,从严要求,常抓不懈,同时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要求,重点解决“门难进,话难说,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做到执法规范、仪表威严和言行礼貌。三是要抓好示范和典型,做到以点带面。在推进改革队伍正规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样板作用,积极做好典型引路工作,营造良好的争优创优的氛围。四是改善服务,方便群众。做好警务公开工作,提高工作和机关效能,以公开栏的形式公开森林公安办事程序、规章制度、处罚结果、法律法规等,切实提高

森林公安执法的透明度。五是加强考核,树立导向。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实施严格的考核评比,通过全面的考核工作真正促进队伍形象的提升。六是加大宣传和舆论引导。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森林公安先进事迹、典型案例,努力树立队伍良好形象。

三、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破解森林公安执法偏软的难题

严格执法,加大办理案件的力度,尤其是要办好大案要案和有影响的各类案件。只有通过多办案、办大案,坚决而有力地打击各种涉林违法犯罪活动,才能树立森林公安执法的信心,打出森林公安的声威,真正体现森林公安的权威和价值,完成法律赋予的各项任务,更好地为林业建设服务。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民警敢办大案的勇气。努力建设一支忠实于人民、忠实于法律、忠实于党的事业,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森林公安队伍,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必须要有刚正不阿、敢于碰硬的勇气,对于任何单位、群体和个人在适用法律上平等,只要违法犯罪,都要排除干扰,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一查到底,铁面无私。二是要确保案件质量。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突出“准”字。严格掌握法律尺度和政策标准,既要对构成犯罪的坚决予以惩处,增强打击力度,又要在注重办案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慎重严谨,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最大限度地防止错案,抓准、打狠、办出力度。三是要解决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在办案中要严格办案程序,在严格执行实体法的同时,严格执行程序法,坚持杜绝程序违法问题。四是要协同作战,凝聚侦办力量。对于特别重大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以及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导致查处困难的案件,当地森林公安要主动请求支援,上级森林公安要及时调动警力,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专案组,开展跨区域、跨行界的异地办案活动,及时查处大案、要案和难案,给涉林违法分子以严厉打击,有效遏制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五是要建章立制,严格考核。完善执法办案奖励、激励机制,促进民警们多办案、办大案。同时要进一步健全考核、督导、案件报告、案卷评审以及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并严格落实到执法办案的每一个环节。对较好完成办大案、办难案的民警,要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六是要加强与纪检监察、公检法等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正确执行法律和政策,用政策指导执法,弥补立法的某些滞后现象,使执法工作更加准确,全面地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防止极端,搞好和谐林区建设,服务好林区人民

林业汇报材料范文篇3

今天,省林业厅――带领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组一行深入我县进行林改检查验收。首先,让我们用掌声对验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汇报三个方面

内容:

一、――县林改工作基本情况

――县地处福建东北部,被誉为“中国太子参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5年10月顺利通过部级生态示范县试点建设预验收。全县辖7乡2镇、1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户8.8万人。土地总面积81.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6.7万亩,有林地面积50.8万亩,森林覆盖率62.3,活立木总蓄积量48.8万立方米。2005年全县实现林业经济总产值16911万元,其中林业第一产业产值5679万元,比增38.6%。

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我县根据县界勘定结果,及时调整了林地区划范围(其中石洋乡1799亩集体林地被划入邻市辖区),并考虑到部级生态示范县建设的需要,将村、镇周围的25997亩商品林先后界定为县级生态公益林。经重新核对统计,全县林业用地实有面积66.5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24.6万亩(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22.0万亩)、占37;应明晰产权商品林面积38.4万亩、占57.7;暂不列入应明晰产权商品林面积3.5万亩、占5.3;全县林权应登记发证面积63.0万亩,占94.7%;商品林面积1000亩以下的行政村20个,有改革任务的行政村96个。截至2005年11月30日,全县共完成集体商品林产权明晰面积36.3万亩,占应明晰产权面积的94.6%;完成林权区划申请登记面积62.9万亩,占林权应登记发(换)证面积的99.9%;完成电脑录入面积62.8万亩,占符合条件申请登记面积的100;已发放林权证25本,面积2.4万亩。经县林改检查验收组的严格检查验收,96个有林改任务的行政村中,合格村45个,基本合格村51个,合格率为100%;9个乡镇中,有3个乡镇全面完成改革任务,6个乡镇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林改受益农户20071户,受益面达90.5%,乡镇的综合满意率在96.3-100%之间,全县的综合满意率为97.5%。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三年来,切实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力,大胆探索、全面推进,切实从组织上强化领导、从队伍上加强建设、从检查上深化监督、从工作上注重协调、从物质上做好保障,确保了林改工作稳步有序有效推进。一是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组建了村级林改监审小组,并根据各级领导班子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从组织领导上确保林改工作扎实推进。二是组建了村级林改工作队。按照“县直接领导、乡镇负责组织、部门搞好服务、村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从县直各部门、各乡镇抽调了301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组建了116个林改工作队,深入各乡镇、村组织开展林改工作。三是深化检查监督。县人大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强化人大代表监督工作。县政协组织委员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防火”专项调研,对林改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认真传达贯彻上级精神。每次省、市林改会议后,我县及时进行传达,并按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据统计,2003年6月以来,全县先后11次召开林改专题会议或结合农村工作会议传达省、市林改有关精神,确保了林改工作能够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五是多方筹集经费。三年来,我县通过采取上级补助、县财政专项列支和乡镇配套相结合的办法,共投入林改专项资金36万元(其中省市补助13.4万元、县财政投入11万元、乡镇级配套11.6万元),确保了林改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县直有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大力协作配合,形成了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林改工作深入开展。

2、明确目标责任,健全督查机制。按照先紧后松的指导思想,县委县政府及早安排好年度林改任务(2003、2004、2005年分别安排20%、60%、20%的林改任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按照年度任务,采取并落实一系列工作措施,建立健全督查机制。一是县政府在每年年初的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以责任书的形式将林改任务下达给各乡镇,将林改工作列入乡镇年度经济量化考核内容。二是各乡镇实行分管领导挂片、干部包村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林改任务分解落实到村、责任落实到人,将林改工作列入乡镇领导干部年终考评的重要内容。三是林业部门组建林改督查组。县林业局6名副科级领导各负责1-2个乡镇的林改督查指导工作任务,业务科室干部负责乡镇林改技术检查指导工作任务。四是将林改列入县效能督办项目实行一旬一报、当月通报制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五是开展专项执法监察工作。由县纪委、监察局、县效能办、县林业局联合组建成立林改执法监察工作小组,深入各乡镇各村,对林改进展情况、规范操作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或限期整改。

3、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改革氛围。为了使林改工作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县乡两级坚持舆论先行,通过广播、有线电视、黑板报、公开栏、标语、365服务中心等宣传渠道和发放林改材料、入户动员讲解等宣传方式,把林改政策法规、目的意义、改革内容等宣传到位,讲解到位,积极营造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据统计,三年来全县共印发《致全县林农的一封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学习培训提纲》、《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回答》、《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法学习培训材料》等各类宣传材料5万多份。通过宣传发动,进一步统一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真正做到让各级干部知道,让广大农民群众知道,使广大林农真正关心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林改工作。

4、夯实基层力量,严格规范操作。为了更好地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县实际,加快林改的路子,我们通过试点先行、夯实力量、创新技术、加强培训,促进了林改工作依法依规,规范操作,提高了工作质量。一是认真开展县级试点工作。2003年6月25日,我县选择城郊乡下村开展县级林改试点工作。通过总结林改经验,制定了《――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同时结合东林乡山岭村试点工作,形成材料汇编,向全县推广。二是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从县林业局抽调8名专业技术干部,充实到相对薄弱的基层林业站,协助外业区划等技术服务工作。结合全县生态公益林护林员调整,从待业的林业院校毕业生中选聘10名熟悉电脑操作的,作为专职护林员充实到基层林业站,参与林改材料的整理录入。三是搞好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原林业站站长吴国华同志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开发了林权数据自动处理模块软件,加快了我县林改内业材料整理进度。四是举办多层次、系统化的技术培训班(内容涉及地形图判读勾绘、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林改方案编制、各类表格填写、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应用以及检查验收等各个方面)。据统计,全县共举办林改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达380多人次,印发林改指导性材料(如《――县林改业务培训材料》、《――县乡镇林改工作队工作提纲》和《――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材料汇编》等)460多份。五是抓点带面,全面推进林改工作。各乡镇先选择两个群众基础好、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的行政村作为示范村,强化内外业质量管理,以点带面,推动其他村林改工作开展。

5、尊重群众意愿,选择合理模式。按照省、市林改的政策要求,结合我县集体林地经营的实际状况,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改革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做法。一是对产权明晰、相对独立的林业经营区、生态公益林和83年林业“三定”时核发无误的自留山进行巩固登记。二是对已落实承包、租赁、合作、转让经营的山林,符合林业法律、法规、政策的,予以确认登记;程序不够规范、手续不完备的,在尊重历史事实、依法依规、协商解决、补充完善的基础上,给予确权登记。三是对一些权属存在争议、千米以上无人承包的荒山、城镇建设预留地等暂不进行产权明晰。四是对集体经营的商品林,根据实际林况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选择适宜的明晰产权与经营形式。主要有:①划定自留山。对四至清晰明确,小块分散的个私林、农民长期经营的竹林、经济林和集体荒山迹地,划定为自留山,原则上按户划块,面积掌握在全村林地总面积的5-20%之间。②落实单户承包经营。按照个人谁造谁有、集体山林均山到户的工作原则,落实家庭单户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③落实联户承包经营。对一些集中连片、难以分割的集体山林、荒山迹地以及村民合造、合股共有林,通过公开投标、公平竞争或林地租赁的形式,由若干户(30户内)为单位,推选委托人与村委签定林木林地承包或租赁合同,确定每年或到期采伐时上缴林木承包基数或林地使用费。目前,我县林权区划登记面积63.0万亩,除了24.6万亩生态公益林按原有权属落实承包经营或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外,其余38.4万亩商品林基本划分为四种经营类型,其中自留山经营6.1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9.2,承包经营(包括租赁经营)26.4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39.7,村集体统一经营2.1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3.1,其他经营(包括转让、股份合作、划拨等)3.8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5.7。

6、强化自查验收,确保改革质量。为扎实推进林改工作,确保改革质量,我县在林改工作中强化自查验收。2004年7月14日制定出台了《――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办法》,随后,选择东石乡太阳村和富财村开展县级检查验收试点工作。通过补充完善,形成《――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材料汇编》,下发到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供参检人员学习,以便统一规范操作。同时,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林业局局长和县纪委常委、监察室主任任副组长、4名县直部门副科级领导、1名高级工程师和7名林改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县级林改检查验收组和4个林改检查验收小组。2004年11月初至2005年11月10日,验收组深入全县9个乡镇1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进行检查验收,重点审查了96个林改任务村的所有林改材料,抽查了初审材料的整改情况,共走访了干部群众2083人,占验收单位(村、社区)总户数的9.4%;共抽查宗地791宗、面积4.7万亩,分别占验收单位申请登记总宗地数和面积的10.8%和7.5%。2005年11月11日开始,林改检查验收工作重点转入对各乡镇“林改工作责任状”的综合考核评定,主要是查阅各乡镇有关林改工作的文书档案和经费收支情况,并随机抽查两个整改村,对整改情况进行核实。通过考核评定,3个乡镇被评定为全面完成改革任务,6个乡镇被评定为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全县林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林改工作主要成效

三年来,我县通过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林区群众发展林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

1、稳定了山林权属,增强了林农发展林业的信心。通过改革,落实了自留山政策和“谁造谁有”政策,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山,权利平等”的改革目标;明晰了产权,落实了经营主体,有效保障了林农的合法权益;颁发(换)了林权证,让林农吃了“定心丸”,增强了他们管好自家林,大力发展林业奔小康的信心。林业生产逐渐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良性发展局面。如石洋乡五蒲村农民郑兴旺,2003年底在县林业局的指导帮助下,投资25.5万元,在自留山和承包的林地上种植木瓜85亩。2005年初步投产,收入5.6万元。今年计划再筹资30多万元,扩大种植至200亩,全部木瓜投产后,每年可稳定收入60万元以上。

2、提高了林农护林防火的主动性,森林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通过改革,广大林农在取得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同时,也落实了管护责任,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护林难、防火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过去,由于森林资源属于村集体所有,村民护林防火的积极性不高,发生森林火警火灾时,往往是林业干部、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冲锋在前,村民很少自觉上山扑火。改革以后,村民护林防火的积极性明显高涨,基本做到了“管好自家山,看好自家林”。如今年春季,由西洪村引发的森林火灾蔓延到邻村东阳村界时,东阳村全体在家青壮年村民均第一时间主动赶到了现场扑火,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据统计,2005年1-11月份,全县共发生乱砍滥伐等林政案件45起,比上年同期减少11.6%,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3、盘活了林业资产,促进了村集体和林农双增收。为确保基层组织正常运转,促进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在促进林农增收的同时,注意解决村财增加的问题。首先,通过改革,产权明晰、利益到人,解放了林业生产力,林农敢于投入,舍得投入,愿意投入,从林业经营中得到的收益明显提高,脱贫致富信心更足。其次,通过改革,落实集体山林承包、租赁和转让,村集体可以从林地使用费和现有林承包经营分成和林木转让款中,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我县许多村财空白村,通过林改,盘活了林业资产,每年获得3000-10000不等的收入,这些收益,村集体除了用于维持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外,主要用于村道、自来水、村办公楼等方面的改造。部分村财收入较多的村,还加大了农村文化、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方面投入,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4、激活了林业经营机制,加快了山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为了确保林改成果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针对目前存在的农户发展林业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无法得到发挥等诸多问题,我县按照“稳定体制,放活机制”的思路,积极引进林业加工企业,开发山区优势资源,同时鼓励企业以联办或定向收购等形式建设原料林基地。既让广大林农增加了收益,又解决了加工企业有资金、有市场、无原料的问题,实现了双赢,促进山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以我县2005年引进的竹浆粕项目为例,该项目依托我县和周边地区丰富的竹林资源,年加工竹浆粕2.5万吨,年需竹材原料几十万吨,项目投产后,每吨竹子的市场收购价可达400元左右。据推算,仅此一项,可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50元,户均增收1800元,并可带动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5、缓解了农村长期矛盾纠纷,促进了农村社会安定稳定。我县在整个林改实施过程中不回避矛盾,不绕过困难,严格落实“谁造谁有”政策,稳妥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地化解或缓解了农村长期存在的矛盾纠纷,促进了农村社会安定稳定。如北山村林农雷春美1992年向村里租赁一片500亩的山场进行造林,由于该山场遗留有原来村里的部分林木,后来村里未按合同执行,双方引起争执,一度影响该村林改工作开展,该造林户也多次向县林业部门反映。后来,经林业部门实地调查核实,理顺了双方的利益关系,将分成比例由7:3调整为6:4,重新签定了合同,村里满意、造林户满意、群众也满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全县尚有30067亩商品林未明晰产权关系,特别是我县存在20179亩争议山林有待调处登记;二是县界勘定时我县石洋乡1799亩山林被划到邻市行政辖区内,其中,该乡水头村村办林场全部被划走,群众反映强烈;三是许多村在宗地区划上,存在区划面积过大、联户登记户数偏多的现象;四是配套改革工作滞后,影响改革效果。

三、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虽然已基本完成,但许多工作尚待进一步完善,林改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好整改落实,巩固林改成果,提高林改效益。

一要加强林权发证工作。在完成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再次组织技术人员、包村干部和村民,对林权申请材料进行复核,确保在发证过程中切实做到不错、不漏、不假、不重。

二要继续加强组织领导。两年内机构不撤、人员不散、工作不停。进一步深化改革,巩固改革成果。进一步发动广大林农群众,认真总结林改中成功的作法和经验,不断完善欠妥之处。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方式、创新的思维,在前进中解决问题。

三要建立林权管理交易平台。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机制为基础,组建县级林权管理交易工作机构,履行林权登记、变更、交易等管理职能,为森林资源转让、流通、管理提供服务平台。

四要加快三个服务中心的建设步伐。面对林改后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及时转变观念,发展森林资源评估、伐区调查设计、木竹检尺等中介机构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林农提供更多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林业汇报材料范文篇4

一、形势

×福建是全国林业大省,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居全国第一位;竹林面积万公顷,居全国第一位林业产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二位商品木材、人造板、纸浆、松香等主要林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森林旅游、花卉、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在年月日举行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福建省委、省政府围绕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的要求,对全省林业生产力发展进行了重新布局,规划了五大生态建设工程、五大资源培训基地和五大产业发展支柱,到年全省森林覆盖率继续领先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和林业产业总产值分别达、立方米亿立方米和亿元,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

×●五大生态建设工程:系指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生物多样性工程、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森林灾害防治工程。到年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在全省森林面积的,沿海森林覆盖率从目前的提高到,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面积比重从目前的提高到。

×●五大资源培育基地:系指丰产竹林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珍贵树种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种苗和花卉基地、森林食品和药材基地。到年,全省竹林面积达万亩,桉树、相思树、杉木、马尾松等用材林基地面积达万亩,樟树、楠木、红豆杉、柳杉等珍贵乡土树种和枇杷、橄榄、锥栗等名特优经济林基地面积达万亩,优良林木种苗繁育基地和水仙花、兰花等花卉基地面积达万亩。

×●五大产业发展支柱:系指人造板工业、制浆造纸业、林产化工业、木竹制品工业、森林旅游业。到年,人造板产量达万立方米,产值亿元;造纸万吨,产值亿元;森林旅游人次达万,产值亿元。

×绿色海峡西岸建设和“三个五”工程的实施对林业行业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挑战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充沛的国家,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必须把我国的经济发展放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摆脱经营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模式,进入现代化轨道。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大批专门的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同时需要大批掌握高超技能的技术带头人。党和政府很早就提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大量的熟练劳动者和多种专业人才。我国城乡企业职工人数有亿多,其中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占总数的以上,在生产一线的青年职工占。所以,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这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新世纪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职工队伍的实际状况却与此不相适应。据有关方面调查,我国青年职工中技术工人少,需求缺口大,我国职工中大中专毕业生与高级技工的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倍,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而且,我国有的职工就业后没有接受过技术业务培训,一些企业忽视职业技术培训,部分青工文化水平偏低,也不太重视掌握操作技能,以至于一些高技术岗位后继乏人。当前,我国科研成果的利用率只有,这与职工技术素质低下不无关系。本文转载自网

×●相对于学历教育而言,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从职业培训自身看,存在改革力度不够大,机制转换不到位的问题。职业培训还没有真正形成市场化、社会化培训机制,对迅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缺乏灵敏反应存在结构、布局不合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手段相对落后,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问题;存在政策不配套,培训与就业衔接不紧,就业准入落实不到位,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力市场中的“通行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存在职业技能鉴定的基础工作薄弱,创新意识不够强,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高的问题。

×●相对于多数国家都把再就业培训作为政府行为,给予大力支持而言,我们的重视程度还不高,支持力度还不够大。

×三、优势

×、职业培训是职业院校的基本任务

×世纪的职业教育观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狭义的学校职业教育的樊篱,而扩展为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观。培养职业人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既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活动内容。

×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在本来意义上就是相互沟通、相互融合而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全部内容,培训高素质的劳动者自然是职业院校存在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职业培训是职业院校改革的突破口

×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技能,重学校、轻企业,成为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并需根治的痼疾。一方面职业院校经费、生源严重不足,一些教学设备和场地长期闲置,毕业生就业受阻,教学质量下降,学校发展陷入困境;另一方面,许多技术性和技能性岗位以及诸多新兴职业和岗位严重缺人,社会大力呼唤具有熟练的生产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如此庞大的劳动力需求量和职业培训工程,必然促使职业培训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和发展。职业院校如能打开思路,拓展视野,把职业培训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的契机,就一定会在职业培训中发现一片崭新而开阔的天地,走出困境,重新焕发活力。

×、职业院校在职业培训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职业院校具有可控性。在职业院校中,无论是狭义的职业教育活动,还是职业培训,都是通过严密、系统、有组织的教学计划、教育内容、学制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形式结构,来保证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以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可持续性的影响,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加工和输送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促进经济腾飞终极目标的实现。

×●职业院校具有专门性。职业院校有一大批经过专门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相关职业培训的教师,有专业的设备、仪器、实训基地对受教育者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能够确保教育培训的正常进行。

×●职业院校具有相对稳定性。学校具有相对稳定的领导管理体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师资队伍、教育场所、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组织和相对稳定的体现着社会主流价值导向的文化模式,即校园传统和校园文化。使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能得到有效保证。

×四、我院的做法

×、培训机构及主要设施

×●学院设立成人教育与职业培训处、专门负责成教与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专职管理人员名,承担林业行业培训的专兼任教师名(其中高级职称名)。

×●培训大楼设施比较完备:可供培训的多媒体电教室间,可同时容纳名学员上课;可供培训的计算机房间,电脑台;设有专门的培训招待所(个床位)和食堂(均由成教处直接管理)。

×●可供林业行业培训的专业实验室个,拥有设备较先进的植物组培中心以及校办教学林场(经营面积万余亩)、林果场、树木标本园、植物园、盆景园、苗圃、花圃等设施。

×●可供林业行业培训的校外实训基地个,其中包括: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武夷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省洋口林场、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福人木业公司、福建省林业工程公司、厦门涌泉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木材公司、南平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福建省来州林业试验场、南平市郊教学林场等。

×、成人教育与职业培训处下设:

×劳动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国家林业局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福建省工人高级技术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

×全国职业资格统一鉴定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考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考点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

×国家公务员资格考试考点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点与考点()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考试站

×全国制图员等级考试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点与考点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远程培训点()

×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福建分院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福建教学与实习基地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函授站

×哈尔滨工业大学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远程教育教学站

×福建农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点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辅导学校。

×、培训情况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开展林业行业培训情况

×培训类型

×年

×年

×年月至月

×林农实用技术培训

×共期,人

×共期,人

×共期人

×福建省林业工人技术等级培训

×共期,人

×共期,人

×共期人

×福建省基层林业干部培训

×共期,人

×共期人

×共期人

×福建省林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培训

×共期,人

×共期,人

×共期人

×福建省林业系统计算机信息管理培训

×共期,人

×共期,人

×共期人

×国家林业局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共期,人

×共期,人

×

×总计

×人

×人

×人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试

×学院与有关部门(机构)联合开展各种专业及岗位证书培训及鉴定工作。如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国家林业局林业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近几年来共鉴定人数名,工种有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园林花卉工、园林规划员、园林工程制图员、森林旅游讲解员的高、中级等级工种,主要对象为从事本专业的第一线生产人员和在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共进行次,参加培训及考试人数达名;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参加培训及考试人数名;全国制图员等级证书考试,参加培训及考试人数达名;今年学院新设立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参加培训及考试人数达名;此外,学院还被确定为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远程培训点、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证书考试考点、全国职业资格统一鉴定考点等,每年均开展较大规模的培训与考试工作。

×●继续教育与培训

×学院面向社会举办各种层次和各种类型的职业培训班,培训规模及培训质量逐年提高。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院举办了如数字林业信息系统软件应用、林权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森林防火计算机网络系统、木材检查员、营造林技术、伐区调查设计、林业药用植物栽培等各类培训班共期,参加人员名。学院在林业工人技术培训工作方面也取得较大发展,每年均举办较大規模、各种层次的工人升级考核培训班,主要工种有中、高级营造林工、木材检查员等。

×●林农实用技术培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级农民技术队伍建设的意见》结合全省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院为广大林农举办各种类型的林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如:毛竹、锥栗、桉树、林药和各种经济林栽培技术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主要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果树、花卉栽培技术林业政策法规知识等,学员经培训合格后发给《福建省村级林农技术员培训证书》,受到广大林农的欢迎并受到省委书记卢展工的表扬。

×近几年来,我院与永安、将乐、建宁、周宁、延平等县(区)签定了毛竹丰产示范基地和科技合作协议,对当地乡镇村干部、广大林农及基层林业干部,各林业站、林场、林业采育场的领导和工人等共人次就毛竹、中小径竹丰产栽培及开发利用、竹种资源调查与分类技术、山地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与实地操作指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年由我院位老师编写的林业行业系列培训教材《竹类开发技术丛书》已由福建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万字,并荣获第十八届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五、体会

×、职业培训的发展要实行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各培训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实现其教学目的,同时通过规范的技能鉴定,监控和保证培训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管理模式能充分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培养。

×、优化职业工种、拓宽专业面、提高劳动力适应能力。优化职业工种:一是可将各行业类似的几个工种合并为一个工种,二是可以根据劳务市场需要设立新的职业工种。

×、加强宏观调控:一是要控制职业培训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通过预测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来预测所需劳动力的数量和层次比例,据此做出远近期的职业培训发展规划,确定适度的发展培训规模与速度,避免盲目性。实践证明,过快、过慢的发展都会对就业和培训带来不良影响二是要调整布局结构三是要完善执证上岗制度。要强调《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规范“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的企业用工制度和劳动者就业准入制度,劳动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发文件、不定期检查等手段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职业培训健康、有序的发展。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职业培训可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模式的确立、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设施配备、师资队伍的组建上着手,进行教育改革,提高培训效果和教学质量,确保职业培训立足市场。

×、面向社会就业,面向生产实际,面向未来发展。面对社会就业的巨大压力和企业生产技术工人紧缺现状,职业培训机构必须加强就业培训、岗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等传统项目的培训,同时,根据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面向未来,开辟新的职业培训项目,确保职业培训的生命力。

林业汇报材料范文篇5

一、高度重视

充分认识和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我们党委重视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思想基础。机关党的建设是整个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各级党政机关担负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和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引导和组织人民群众为实现自身的根本利益努力奋斗的重要任务,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枢纽作用。机关中的党员干部队伍是我们党执政的中坚力量,在整个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负有崇高的使命和重要责任。党政机关的地位、责任、作用及其特点,决定了机关党的建设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从我局的具体情况看,共产党员构成了机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的主体,共产党员构成了机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的主体,共产党员的思想素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如何,不仅体现一级机关、一个部门的工作水平和质量,关系着能否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机关,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因此,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严格对机关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对整个机关建设有着重要的示范和主导作用。基于这些认识,局党委一直非常重视机关党建工作。年机构改革中,我局设立了机关党总支,下设二个党支部,为进一步做好机关党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在整个机关建设中,党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在人员调配、干部任免、职能分工等方面都要考虑共产党员作用的发挥。年以来,我们在机关实施“党员先锋工程”,确定了1个共产党员示范科室,1个党员示范岗。

二、加强指导

为了切实加强局党委对机关党建工作的指导,我们一是建立了党委指导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党委书记亲自抓,机关总支书记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工作责任,做到既分工负责,又齐抓共管。二是坚持把机关党的建设作为党委重要工作内容,列入议事日程,每季度至少听一次机关党建工作汇报,研究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廉政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审议机关党总支的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和其他重要的安排;审议机关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评选表彰。三是指导机关党总支、支部建立健全党的工作制度,有计划地开展组织活动,认真履行机关党总支、支部的职责,不断提高机关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指导和监督机关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和落实中央、省、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的重要决议和指示,号召机关党员在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推进单位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大力支持

机关党的建设如果没有本单位党委的大力支持是难以做好的。我局党委始终积极支持机关党建工作。首先,在机关党总支、支部负责人的选配上,坚持选拔德才兼备,党内外群众威信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作为候选人,努力把机关党组织真正建成有号召力、凝聚力的战斗集体;目前,我局机关党总支五名成员及二个支部负责人、支部委员全部都是机关的中坚力量,在机关党的建设和各项业务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在工作中全力支持。平时机关党总支、支部需要开展工作、活动的,一般都给予及时的安排和保障,使机关党的建设在人员、时间上得到落实。第三,给予机关党的建设必要的经费保障。按照四川省《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我局认真落实机关党组织工作经费,切实保证党建工作正常开展,有效地保障了机关党的建设。

四、模范带头

林业汇报材料范文篇6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

党风廉政建设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大事。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党和政府为维护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青年干部能否高扬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石,是一个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也是是否能够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我除积极参加集体学习外,还先后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廉政准则》一系列规定,尤其是深入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市委、区委全会精神、两个《条例》、《纲要》等,深入学习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系统学习了《中央纪委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侧记》和宋跃书记关于廉政建设工作的讲话,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断加强党性煅炼,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抓好分管的各项工作。并认真对照党员先进性标准,自觉纠正不良现象,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从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不断改进。

二、严格要求,树立廉政勤政形象

廉政勤政是对每一个干部的基本要求。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事事处处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优良作风”的要求,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始终执行《廉政准则》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承诺制度》中的有关规定,牢记“两个务必”,严把自身清正廉洁这一关,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拿的东西不拿,努力做到自查、自省、自警、自励。日常生活中,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勤俭节约的模范;工作中,虚心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民主生活会上,针对自身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以及廉洁从政情况,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本着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原则,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提出一些善意、真诚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对同志提出的意见,虚心接受,认真改正。同时,加强家庭成员的教育,从而构筑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三、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林业汇报材料范文篇7

以推进**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采取一系列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大力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全县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生态基础更加坚实。

一是在我县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的过程中,在创建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作为生态县建设的目标之一,进一步完善县城绿化生态系统。**林业局结合县城实际情况制定了以城区道路、河道绿化为骨干,小游园和健身广场及庭院绿化为枝叶,添枝加叶式的全方位绿化模式。先后进行并完成了文明大道、滑州路、人民路、滑兴路、北环路等城区道路绿化;建成并绿化了戏曲广场、敬老广场、宾北广场等数十个小游园和健身广场绿化;设计绿化了100多个城区单位庭院,其中46个单位获得庭院绿化先进单位称号;**新区绿化更是自成体系。到目前县城绿化覆盖面积达475万平方米,园林绿地总面积384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136万平方米(包括森林公园46.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8.0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17%,建成区绿地率13.7%,街道绿化普及率达100%以上。庭院绿化达标单位、花园式单位和绿化达标居住区46个,占县城单位总数的50%。初步形成了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二是在在我县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的过程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把农村村庄及街道绿化和乡镇政府庭院绿化作为生态县建设的目标之一。全县272个新农村试点村,村庄居住区基本实现全面绿化,林木覆盖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5平方米,人均树木株数30株。村间干道高标准绿化,形成林荫大道。村内主要街道,村委会,企业,学校等庭院实现绿化美化,村民房前屋后见缝插绿,绿化控制率达到90%以上。要按照发展庭院经济的思路,积极发展经济树种,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改善生态环境。村庄荒地(包括坑、塘、闲散地等)全部实施了造林绿化。配备了护林队伍,落实管护责任,不发生滥砍,乱伐等毁林现象和森林火灾。通过270多个试点村的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县生态县建设的进程,减少了生态县建设的各种阻力。

三是以生态县建设为核心,纵深推进生态廊道绿化和工程造林绿化工程。我县绿色长廊建设采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相结合,主要抓好城郊主要道路、高速公路、河流沟渠等的绿化工作,同时展开并绿化县乡村道,逐步实现农村路路林荫化、城乡绿化一体化。仅08年春天,我县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总规模3.92万亩,占市下达总任务3.46万亩的113.3%。按照“一区(平原农业生态区)、两点(县城和村镇)、一网络(生态廊道网络)”的总体布局,围绕林业生态、林业产业两大体系,突出抓好大广高速和济东高速公路绿化、省道郑吴线公路绿化、县城环城防护林、围村林、防沙治沙、林业产业化等重点工程。止目前,其中完成防沙治沙及片林1.4万亩,占总任务的100%;完成生态廊道及县级以下道路绿化建设1.8万亩,占总任务1.4万亩的128.6%;完成环城防护林0.068万亩,占总任务0.05万亩的136%;完成经济林0.04万亩,占总任务的100%;完成村镇绿化工程0.57万亩,占总任务的100%。

林业汇报材料范文篇8

一、森林保险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县从2010年开始按照“低保额、低保费、保成本”和“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自愿投保、协同推进”的原则,林业、财政、人保财险公司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稳步推进林业政策性保险工作。根据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显示,全县国土面积197.47万亩,林地面积166.7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64.2万亩,商品林面积102.5万亩。公益林为全省统保,所以我县林业政策性保险对象为生长和管理正常的商品林,不分树种和年龄,商品林火灾保险费率统一为1.5‰,林木综合保险费率为4‰,保险金额2010年和2011年每亩500元,2012年为每亩600元,2013年为每亩700元。2011-2013年,连续三年林木综合保险投保率为100%,居全市前列。2013年商品林投保面积102.5万亩,缴纳保费114.8万元,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补贴157.85万元,县级财政补贴14.35万元。

(二)主要做法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商品林政策性保险政策性强、牵涉面广,为切实有效地推进此项工作,我县林业部门和保险公司,利用电视、广播等各种渠道,采取印发信件和问答手册、悬挂横幅、电视专题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保险政策,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还深入到企业、村组和林农家中进行宣讲。通过宣传,使广大林业生产经营者充分了解商品林政策性保险的目的、意义,增强了保险意识,提高了自愿参保的积极性。

2、明确职责,密切配合。若发生灾情,由县林业局负责及时派技术员对受灾地进行查勘,建立受灾档案,提供保险标的基础信息,参与查勘定损,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县财政局负责做好保费补贴资金的预算、筹集、拨付、监督管理、结算等各项工作,确保专款专用,保费补贴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并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县支公司负责建立被保险人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保费及时拨付,理赔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建立林业政策性保险赔偿资金收付存制度,将保险赔偿资金的支付情况录入档案。协调小组负责各单位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3、资金扶持,政策推动。一是按照财政补贴要求,县财政给予了5%的保费补贴。二是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相关部门开展保险的宣传服务、检查指导以及理赔勘验等工作。三是为鼓励投保户下一年度积极续保,甚至扩大投保面积,采取了无赔偿优待的措施,即对当年续保时上年无发生火灾赔偿的按年度实交保费给予10%的费率优惠,连续2年无发生火灾赔偿的按年度实交保费给予20%的费率优惠,以此类推,最高优惠至30%。四是考虑到我县大多林农经营面积较小,为了调动其积极性,取消了10亩免赔面积的条款。

4、贴近林农、便捷服务。我县在开展商品林政策性保险工作中,以贴近林农为宗旨,提供简便快捷的投保与理赔服务,对办理投保交费和理赔工作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林业站负责具体业务,林农只要到当地乡镇林业站登记后即可办理有关投保手续,大大方便了林农投保。为了及时赔偿损失,要求林业局和保险公司提供上门服务。发生灾情,县林业部门和保险公司须主动在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勘查,并迅速理赔到位。

5、创新机制、扩大成效。在开展商品林政策性保险中,我县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和建立各项机制。结合我县林情,一是实行商品林统一由林业协会、县上寨林场、含湖林场和蔡阳林场为投保人向人保财险支公司集中投保的形式(加入协会的由林业协会统保,未加入协会的由林场统保)。各单位和林户投保由林业协会或各林场造册投保,各单位和林户交纳部分由各林场代为垫付,再由林场向各单位和林户按标准收取。二是建立续保优惠制度。对无发生森林火灾的种植户,在续保时给予保费下浮优惠。三是建立客户回访制度。保险公司紧密保持与客户的长期联系,倾听投保人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提前介入,服务上门,及时掌握动态,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从而赢得了客户信赖。

6、控制风险,重在预防。保险的费率与风险成正比。减少森林火灾,是实现森林火灾保险低费率的重要措施。为此,我县在开展火灾保险工作中进一步强化防火管理,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严格野外用火管理、加大纵火失火行为打击力度、建立健全防范网络、加强森林防火林带及防火队伍建设等,切实减少火灾发生。

实行全县商品火林灾保险和林木综合灾害保险,是我县认真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林业政策性保险文件精神、全面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心系林农、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的体现,是建设生态、推进我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县将进一步开展林业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进一步化解森林经营风险,有效调动社会特别是林农投资造林育林的积极性,同时拓宽保险业服务领域、优化业务结构、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切实实现保险业务发展与林业改革发展的“双赢”。

二、山林权属纠纷大调处工作

我县于3月22日收到《全市集中开展山林权属纠纷大调处工作方案》后,十分重视,当日县委书记陈阳霞同志亲自主持召集县委、政府有关分管领导布置山林纠纷大调处相关工作。现将我县近期开展林权纠纷大调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领导高度重视。根据全市关于集中开展山林权属纠纷大调处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县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上亲自部署山林权属纠纷大调处工作,要求各有关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将山林权属纠纷大调处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来抓牢抓实。

2、召开县级动员大会。3月30日,我县由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廖新宇同志主持由林业、信访、森林公安、法制、公安、各镇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山林权属纠纷大调处工作动员大会,动员大会对大调处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明确了方法步骤,提出了目标要求。

3、强化组织领导。4月1日,县政府下发了《县集中开展山林权属纠纷大调处工作方案》,成立了县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落实了责任。各镇也相继出台了工作方案,并迅速组织精兵强将对该项工作展开拉网排查调处。

4、举办县级调处人员培训班。4月10日,我县举办了为期一天的林权纠纷调处培训班,各镇分管领导、林业工作站站长及调解员、林场场长、县山纠办、林权管理服务中心调解员和县林业局股级以上干部等5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培训班上,市林业局林权纠纷资深调解专家高级工程师和市检察院三级高级检察官张小康同志分别就林权纠纷调处和预防职务犯罪进行了授课。

5、发放编印资料。我县领取和购买了市编印资料印发《市山林权属调处政策法律汇编》共计500册,编印《县山林权属调处政策法律汇编》1000册,下发至各镇村工作人员。

6、建立林权纠纷台账。根据目前排查情况建立了林权纠纷争议台账,我县现有未调处纠纷13起,其中跨县2起,县内11起。截止目前,已协商调处结案5起,1起已政府裁决,其余7起已启动调处程序。涉林信访件3起,其中1起当事人未书面提出,2起已启动调处程序。

7、加强信息调度。县林业局安排专人编辑和报送信息,建立了信息报送邮箱和县林权纠纷调处QQ群(QQ号),及时交流和报送林权纠纷大调处工作信息。

8、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为了更好地抓好涉林纠纷调处工作,县林业局加强了股室间的调配,各股室间特别是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和山调办的人员、资源在分管领导的统一调度下可视工作需要灵活运用和调配。股室间的统一调配大大充实了调处力量,提高了纠纷调处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排查力度。对本辖区范围内的林权纠纷继续进行排查,建立台账,边排查边调解。

二是进一步加快调处进度。将排查出的纠纷由包案领导牵头加快调处进度。

三、贯彻落实全市造林绿化管护现场会议精神情况

(一)迅速传达会议精神。会议召开后,我县林业部门于6月18日召开了全县“发展生态产业,建设森林城乡”工作管护会议,会议传达了6月14日在会昌县召开的全市造林绿化管护现场会议精神,会议由县林业局长主持,县政府副县长出席并部署我县下一步造林管护工作。会上,下发了《关于做好造林苗木管护工作的通知》。

(二)强化督查工作。为全面摸清全县2013年度山上、山下营造林和花卉苗木基地建设情况,县政府拟于在6月26日起至7月10日开展2013年度营造林督查工作。此次督查的将按照《省营造林实绩检查办法》对各造林类型实地逐地块检查造林面积、成活株数、造林成活率、造林合格面积和苗木管护工作情况。督查成果将作为各镇、各有关单位年终考评依据。

林业汇报材料范文篇9

去冬以来,我们按照省、市关于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创建林业生态县这一目标,按照“改革产权、科学规划、完善林网、注重效益”的工作思路,坚持“深挖沟,修宽路,挖大窑,栽大苗,浇大水”的原则,以“四区五线加林网”为重点,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动力,及早动手,广泛宣传,创新方法,强化措施,精心组织,高标准整地,高质量造林,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创建林业生态县建设高潮。止目前,全县共完成植树450万株,恢复完善农田林网38万亩,完善绿色通道73公里,成片造林2.85万亩,参加义务植树人数47万人次,为创建林业生态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高度重视。我们把林业生态建设摆上位置,集中精力,全力攻坚,并把今年确定为“创建林业生态县决战年”。成立创建林业生态县建设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县长分别任政委和指挥长,相关县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其他县四个班子成员分包各乡镇。同时要求各乡镇(街道)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做到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督查,亲自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精心部署。为加快林业生态建设进程,我们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及时下发了《关于趁墒抢时迅速掀起春季植树造林高潮的通知》;2月14日,县委召开四个班子联席会,专题研究推进林业生态县创建工作;在2月16日的县委工作会上,又专门对林业生态县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二、广泛宣传,全面动员

一是层层召开动员会。我们先后召开了由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和林业生产动员会、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会、创建林业生态县冬季整地挖穴现场会;各乡镇交流汇报林业生产经验做法和工作情况,并将汇报结果以会议纪要形式记录备案。各乡镇按照林业生态县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及时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动员大会,发动广大干群迅速投身于冬季整地挖穴工作中去。二是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炒热叫响林业生产,形成人人关心林业、人人支持林业的浓厚发展氛围。在县电视台开辟了“建设绿色××、生态××”专栏,宣传林业发展政策,并从河南农大和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单位邀请有关专家开展技术讲座。三是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多次组织县乡两级有关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在全县宣传推广“绿色通道”和“经济林建设”工作经验,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创建林业生态县的信心和决心。

三、澄清底子,科学规划

我们组织林业部门对全县林业生产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编制了林业生态县建设规划。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认真总结近年来××林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经过大量调查和论证,确立了我县2008年“五个一”的林业发展工作思路和“四区五线加林网”的林业工作重点。“五个一”即突出一个重点(以主干道及其辐射路沟为重点);主攻一个难点(突破行政区域交界处及农田林网中的生产路沟绿化的难点);抓出一个亮点(每个乡镇要建设一个面积不少于5000亩的农田林网精品区);完成一个任务(在杨庄、老王坡滞洪区发展6000亩工业原料林);实现一个目标(一年内全县整体达到林业生态县的创建标准)。“四区五线加林网”,四区即:山区、城区、老王坡滞洪区、杨庄滞洪区;五线即:京珠高速、京广铁路、107国道、高兰公路、西出北路;林网即:全县平原区内的农田林网。同时,我们严格按照“深挖沟,修宽路,挖大窑,栽大苗,浇大水”的原则,下大力气狠抓了农田林网的恢复和完善工作,全县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的平原绿化格局。

四、深化改革,多策驱动

一是放开使用权。对集体所有的宜林地,全部公开拍卖林地或树坑的使用权。如焦庄乡已拍卖林地6.5万米,拍卖价格不低于每米20元。宋集乡谋划早,行动快,利用拍卖资金投资新农村建设,架了桥,栽了树,修了路,打了井。二是明晰所有权。按照“谁地谁栽、谁栽谁有”的原则,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前提下,采取“林随地走”的形式,实现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的统一。三是实行承包经营。由集体统一植树,然后承包给个人管护,采伐后由集体和个人按比例分成,个人得大头,集体得小头。四是开展合作造林。林地所有单位以土地入股,企业或个人以资金入股,林木采伐后按一定的股份分成。通过多种形式的林业产权改革,使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彻底扭转了群众的观念,极大的调动了全县群众造林积极性。在今年新造林中,非公有制林业达95%以上,造林数量和质量都明显好于往年。

五、加大投入,积极引导

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拿出600万元作为林业生态县建设专项资金,其中100万元用于城区绿化,100万元用于一个山区乡绿化,400万元用于农田林网和通道建设。按照每株3元的标准补助乡镇,第一笔预付资金150万元,已拨付乡镇。为确保资金有效使用,积极引导全县广大干群投身植树造林,我们设立专门账户,制定了《关于2007-2008年林业生态县建设县级财政资金奖补意见》,将补助资金、补助范围、补助条件、补助程序和数额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坚持把林业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政府出资投入,然后承包给农户的办法,集中开展围村造林工程,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建设生态文明农村。

林业汇报材料范文篇10

2014年,我局认真落实《中共县委县政府目标办公室关于分解下达2014年度十项民生工程及19件民生实事的通知》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总工程师、天保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林业局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并及时开展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9万亩、管护国有林136.17万亩以及补偿集体公益林143.7万亩面积分乡分解工作。将管护国有林、集体公益林管护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人头,并层层签订《管护责任协议书》,明确任务、职责,确保国有林、集体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随即各项工作按常规正常开展。

一、加强技术指导确保退耕还林成果

年初,我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各退耕地块实地开展培土、保湿、病虫害防治以及修枝等技术指导,并摸清越冬以来的保存面积、保存质量、病虫危害等情况,为需补植补栽、病虫害防治面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供了保障。

本年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栽1000亩,补植补栽苗木6万余株。退耕还林地块未发现有病虫害发生。通过核查,我县退耕还林兑现工作正常开展,不折不扣按时兑现到户。7.9万亩退耕还林得到有效巩固。

二、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森林得到有效管护

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严格执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核查技术细则》、《县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实施方案》及有关规定和要求,把管护国有林任务和集体公益林管护任务落实到了山头、地块、人头,并根据国家森林管护要求和州制定的《管护责任协议书》,层层签订(共签订95份),明确了任务、职责,确保了国有林和集体公益林的有效管护。在正常管护期间,林业局定期和不定期地深入林区进行巡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通过经常性地督查指导,进一步地明确了职责,增强了管护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本次核查,管护国有林任务和集体公益林管护任务目前正常有序开展。

三、加强集体部级公益林补偿兑现工作

年初,根据甘财农[2013]160号文件精神,我县2013年集体所有的部级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5元/亩,补偿范围涉及我县15个乡镇、179个行政村,面积1173450.00亩。为了及时、不重不漏搞好本次兑现,把党和政府的利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我局制定了《县2013年集体部级公益林新增资金兑现实施方案》,同时深入乡、村宣传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相关政策、规定,明确了兑现时间,强调了兑现纪律,2013年、2014年及时兑现到了林农手中。

四、强化宣传增加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