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体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3:13:06

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范文篇1

一、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强化常委分工负责制

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领导体制是我们党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历史经验。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完善和创新这一领导体制,对于我们更好地肩负起执政为民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新跨越、新任务的迫切需要。要切实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必须发挥好党委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常委会执政能力建设。常委会是由常委组成的,常委的个体形象,决定着班子整体形象;常委抓工作的力度,关系着班子整体抓工作的成效。因此通过强化常委分工负责制,可以进一步明确每一名常委的工作职责,增强常委个人抓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荣誉感,从而提升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要求高邮市在2012年之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我们根据**市委要求,结合高邮实际,提出到201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指标,力争提前1-2年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邮”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届市委的历史重任,事关党的宗旨的实现,事关83万高邮人民的福祉。尽管我们去年实现了GDP超100亿元、财政收入超10亿元的“百十”奋斗目标,但是我市经济总量偏小、发展后劲不足、缺少大项目支撑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迫切需要强化市委常委会一班人的能动作用,形成既统一协调、又高效运作的市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党的领导体制改革新形势、新格局的明确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今年我市市委换届,除市政府市长外,只配备了一名副书记,同时有2名副市长进入常委班子。这一改革措施在强调坚持常委会集体领导的前提下,淡化了书记办公会这一领导层次,强化了常委分工负责制,推进了常委班子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的重大转变。过去,我市对重大问题的决策,都是先由书记办公会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提交市委常委会决策。书记办公会书记、副书记、分管常委都参加,人数有时超过常委半数。事实上,书记办公会上已经主导了常委会的决策,常委会讨论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程序性的过程。过去,常委分工负责层次较多,交叉重叠。比如,过去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既有一名副书记分管,也有一名常委分管,基本上是常委有事先向分管副书记汇报,然后再向书记或常委会汇报;常委会的决策和工作部署也是由分管副书记同常委研究后,交分管常委落实。在这种机制下,副书记事实上成了一个领导层次,常委往往陷入“过问多了越权、过问少了失职”的两难境地,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因此,只有强化常委分工负责制,加快构建全新的常委会领导体制,明确每位常委的责任,才能保证市委工作的高效运转,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

三是发挥常委核心作用新使命、新要求的必然选择。地方党委常委班子是一个地区的领导核心。能否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关键在常委班子;能否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形成四套班子同心干、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的生动局面,关键在常委班子。就县级而言,党委的主要职责就是抓贯彻,抓落实,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到位。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固然也有一个如何按照党章的要求,按照宪法、法律和章程的要求,各自履行好职责、独立开展好工作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围绕大局、围绕中心,整合领导力量,聚焦工作重点,主攻重点任务,推动面上工作。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党委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近几年来,我市在市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市四套班子总体上形成了目标同心、力量同向、工作同步的良好局面。因此,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市委集中统一领导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强化市委常委分工负责制度,进一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汇集到全局工作和中心任务上来,合力推进高邮的全面小康建设。当然,要发挥好常委会的核心作用,书记是关键。书记不只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要团结带领好常委一班人的问题。要使常委会协调整合好市四套班子力量,书记必须首先要统揽全局,依靠全体常委,团结协调好常委一班人。

二、强化常委分工负责制必须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强化常委分工负责制,关键在于工作制度化、分工科学化、运作高效化,努力做到激发活力、增强合力、提升常委班子整体战斗力。

一是制度跟进、保证落实。强化常委分工负责制,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形式上,必须通过一整套的制度来规范、约束和监督。为此,我们制定了《市委常委分工负责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对常委分工负责制从责任、权力、义务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市委常委分工负责制尽管强化了个人的职权,但并不意味着常委个人就可以擅为,甚至枉为、胡为,而是有严格的制度和纪律约束,书记、副书记、常委每一个人都不能例外。落实好常委分工负责制,关键在于书记。我认为,我们做书记的,要带头遵守制度,自觉按制度规定办事,一方面要让常委放手开展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对常委会决策事项落实情况和常委分工工作检查督促,不能放任自流。我市已明确取消了书记办公会。因此,市委常委会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为此,我们健全、完善了市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市委中心组学习、联系群众与调查研究、廉洁自律、民主生活会、党务公开等7个方面16项制度。其中,市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在议事决策的原则、范围、内容、程序、方法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同时还明确了市委全委会、市委常委会、市党政联席会、市委办公会、市委工作会议等会议制度,成立专门的市委督查机构,对市委决策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从而保证常委分工负责制落到实处。

二是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强化常委分工负责制,实质上就是强化常委会在一个地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科学地界定和明确常委的分工,让常委有一个合理的工作空间和工作平台,是强化常委分工负责制的重要环节。在操作中,我们感到,必须围绕高邮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突出问题,根据市委常委会的职能,按照常委的特长,从便于开展工作出发,从便于考核、检查、监督出发,做到科学合理地分工。因此,我们搞的常委分工负责制不仅仅是管好某个部门、某项具体工作,而是分工负责事关全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大局的重点工作。在实践中,我们从高邮实际出发,注重发挥好常委的各自功能,切实提高常委分工对重点工作的覆盖面,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形成了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城市工作、社会事业发展、环境建设和法治高邮创建六大板块的工作格局。六大板块的工作,都由市委常委分工负责,并把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力量全部整合进来,增强工作合力,加大推进力度,提高落实能力。同时,对经济项目建设这一重中之重的工作,我们还围绕全市五大主导产业和十大产业集群的发展,把重要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分别由市委常委牵头进行挂钩联系,抓好推进落实。此外,我们注意发挥好市委专职副书记的作用,除了让其抓好市委日常工作之外,有意安排其牵头抓好法治高邮和平安高邮创建、机关和乡镇目标管理考评以及重大节庆活动的组织工作。由于专职副书记角色特殊,究竟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分工,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索。

三是责任落实、授权到位。责任、权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担负什么样的责任,必须赋予什么样的权力。强化常委分工负责制,实际上是强化了常委各自的职责,因此也要相应落实各自的权力。常委担负着抓好市委重大决策落实的重要职责,如果对常委授权不到位,其在工作中必然束手束脚,也不可能有所作为。我市在六大板块的工作格局上,赋予了牵头常委及领导小组整合资源的职权,除重大问题需向书记和常委会报告之外,日常推进落实的工作,赋予常委召集相应部门,现场研究拍板、协调解决问题的权力,放开手脚让他干。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常委分工负责管事与管人相结合的机制,落实重要人事任免分管常委的提名权,做到事先征求意见。我们在实践中还注意到,既要按照分工授权到位,让常委放手抓、放手干,也要通过实行重大事项通报制度、督查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勤政廉政制度等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我们建议**市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县级党委常委的经常性考察。此外,还要积极推进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特别要发挥好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督促常委正确行使权力,认真履行职责。实事求是讲,在授权的度量上,我们感到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权力大了,权力运行难以监督;权力小了,工作落实难以到位。

三、强化常委分工负责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始终坚持常委会的集体领导。强化常委分工负责制不是要削弱常委会的集体领导,而是对常委会的集体领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践中,我们把市委常委会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作决策上,常委分工负责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抓落实上。在决策上要扩大集体领导的覆盖面,在落实上要强化个人分工负责的责任制,真正做到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我们坚持全局工作、重大事项、人事任免等必须由市委常委会、常委扩大会、党政联席会集体研究决定,并请市政协主席和市人大常委会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正常参加,形成制度。同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会前由书记分别与副书记、分管常委进行个别沟通酝酿,充分听取意见,完善决策方案。因为我们现在不开书记办公会,所以个别沟通酝酿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强化常委分工负责制,还要求各位常委在工作中做到分工不分家,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而不能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工作中,我们还针对部分常委对分管工作头头是道,对其它工作提不出太多意见建议的实际情况,努力引导大家主动参与全局工作,积极参与市委决策。在决策和决策落实过程中,书记对各位常委分工工作主要是尊重、支持、督促、解难,真正在常委领导集体中形成相互尊重、及时沟通、求同存异、服从大局的和谐共事的氛围。

二要充分发挥四套班子的各自职责。常委分工负责主要是对全局工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牵头协调推进,抓好贯彻落实,并不代替市政府和市人大、市政协的各自职责。我们支持市政府依法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组织政府各部门抓好市委决策和六大板块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配合重点工作的落实,主动向市人大、市政协交课题、交任务,形成四套班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工作中,我们还注意市长、常委副市长的工作分工与其在政府工作分工尽可能一致,努力减少党政领导班子分工的交叉重叠。比如,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就由常委副市长一人直接抓在手上。当然,要严格做到既统揽四套班子,又要发挥各自作用,还要做到分工不交叉,工作不越俎代庖,保持四套班子的总体架构,在操作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实践中,偶尔也有一些矛盾和摩擦,关键在于书记要及时协调,特别是要搞好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团结协调。

领导体制范文篇2

第一,坚持合理分工,确保常委权责匹配。1.力求工作全覆盖不交叉:兼顾工作量多少、关联度高低、落实有难易及常委成员特长进行分工,做到职责清楚、人岗相适、各尽其才,专职副书记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但侧重党的建设。2.力求人人参与经济工作:突出经济建设中心,在常委分管党务工作的同时,安排联系一些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工作,负责一些阶段性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对于兼任政府副职的常委,其工作分工和职责定位以政府为主。3.力求强化常委主体地位:常委对负责、分管、联系、协助的工作全权履行职责;不再实行书记办公会制度,重要事项由书记、副书记及相关常委根据需要适时召开酝酿会研究,确保常委由协管变主管、副将变主将、配角变主角。

第二,坚持高效运转,不断完善执行机制。1.建立定期汇报制。各位常委、“三个党组”、基层党组(党委)定期汇报工作,以便常委会及时掌握各项重大决策和部署的进展情况,研究解决突出矛盾和重要问题。2.建立限时完成机制。坚持全年目标阶段化、工作任务指标化、落实责任明确化、完成要求时限化,做到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精确设计、定点落实,以个体目标责任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完成。3.建立执行保障机制。保证常委有充足的人权、事权、财权,对负责、分管、联系、协管的工作享有日常事务的领导权、决定权、监督执行权,对分管负责工作的重大突发事件有临机处置权。

第三,坚持科学决策,着力规范执政行为。1.对重大发展规划的决定作出“四不”规定:议题事前没提出不上会,相互衔接不到位不研究,协商论证不充分不讨论,多数人员不赞同不通过;2.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作出“四不”规定:未经调研不决策,未经专家论证不决策,未达成四大班子共识不决策,未经集体讨论不决策;3.对人事提拔任用的决断作出“四不”规定:未经民主推荐不考察,未经组织考察不上会,未经上会决定不算数,未经公示检验不行文。坚持凡超过领导职责范围的决策一律无效、凡重大问题的决策一律经过集体决策、凡是重大事项的决策一律进行社会公示、凡属于重要问题的决策一律实行票决制。

第四,坚持狠抓落实,努力增强履职实效。1.强化执行机制:探索完善议事决策交办制、分级分工负责制、重要工作报告制、重大事项限时办结制、专项工作述职报告制、突出贡献激励制等制度,促进常委会成员带头提升落实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2.强化任务分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党委决策进行责任分解,逐一明确牵头常委和责任部门,把常委承担的工作任务制作成目标体系图,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同时以党委文件印发执行并接受监督。3.强化目标考核。坚持作表率、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建立并发挥党委政府督查办公室和《常委会决策通报》作用,结合常委分工实际,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常委工作目标,加强动态跟踪考核。

第五,坚持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工作力量。1.对综合工作:实行全年统筹、月预安排、周部署制度;对重点工作实行几大家领导共同参与、协力推进的运行模式;对正常工作中形成的边缘地带、交叉地带、空白地带及其它突出矛盾和问题,由书记或指派专职副书记、其他常委进行协调;对工作中涉及多名常委的由主要涉及的分管常委牵头处理,相关常委予以配合;正确处理党代会与人代会、政府全体会和政协会的关系,防止重复建设和决策冲突。2.对重要活动:凡需要常委参加的重要会议、集体重要活动、重要接待工作,由党委办、政府办统筹协调,报主要领导审定后统筹安排;调整和规范各类领导小组,确有必要组建的领导小组,实行几大家班子成员共同参与,由分管常委负责牵头协调。3、对分管工作:常委实行“AB角”分工负责制,对常委负责、分管、联系、协管的重大事项,采取会议通报、谈话了解、专项报告等形式进行协调。

第六,坚持立体监督,有效制约权力运行。1、健全监督体系,形成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党政督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共振联动的格局。2、创新监督方式,正确处理区县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的关系,探索建立党代会常任制,赋予党代表决策、建议、提案、质询、监督权,探索党务公开、党代表列席全委会、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列席常委会、常委会议公开报道等途径,完善常委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制度,对常委的分管工作和全年目标任务在报纸上公布,邀请退居“二线”老同志组建巡视组推进监督工作。3、扩大监督范围:公开常委分工情况,让常委自觉接受党员和人民群众监督。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和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督促常委正确行使权力。

领导体制范文篇3

1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加强先进性建设的重大课题

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执政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奋斗目标和基本纲领的先进性、成员素质和组织原则的先进性、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先进性。这四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可见,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体制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内涵,一是指党内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二是指党领导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党的工作机制也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内涵,一是指党内各机构的相互关系及其工作方式,二是指党在领导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过程中同国家各职能机构的相互关系及其工作方式。领导体制决定工作机制,工作机制体现和保证领导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党在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奋斗目标和基本纲领的先进性、成员素质和组织原则的先进性等,都需要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来保证、来落实。因此,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既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又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党始终注重加强先进性建设,成为执政党以后又将先进性建设同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坚持把它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十六大以后又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始终保持党的思想理论的先进性。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仅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整个先进性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创新,党的奋斗目标和基本纲领的与时俱进,党的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组织结构的不断健全,都同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密切相关。

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仍然是一个紧迫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至关重要。党的先进性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在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纲领、成员素质和组织原则既定的前提下,党的先进性建设就主要体现为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和完善。第二,我们党现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方面。第三,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也是需要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对我们党完善执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也必须与时俱进。

2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总的要求是保证我们党走在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列,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为此,要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宪法确定的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体制不动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这从根本大法上确立了党在整个国家生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和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领导体制。实践证明,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全体中国人民意志的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的。

第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五十多年的执政实践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其中包括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经验。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认真总结和运用。同时,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研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任务的变化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使我们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加科学、更有效率,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三,坚持科学性与高效性相统一。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基础之上,无论是党内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还是党领导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无论是党内各机构的相互关系及其工作方式,还是党在领导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过程中同国家各职能机构的相互关系及其工作方式,都必须科学合理,严密周全。

3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当前,需要着重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进一步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机制。这是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到国家生活中的需要,是完善党的领导体制的需要。作为执政党,我们党必须坚持对整个国家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集中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决定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及大政方针,并善于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领导立法,依法治国。要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对同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政治协商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领导。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党委探索出“一个党委,三个(人大、政府、政协)党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除决定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的重大问题外,不直接干预这些机构的日常工作,而是通过其党组和在这些机构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贯彻党委的意图,达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目的。这种方式值得推广并不断完善。

第二,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与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密切相关。总结我们党50多年来执政的基本经验,借鉴国外执政党的经验教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使党始终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执政方式,实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大飞跃。进一步探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执政能力,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

科学执政。首先是要按照科学规律执政。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执政活动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其次,必须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来指导执政实践。科学的思想、理论决定执政党执政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三,必须有科学的制度和方法作保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民主执政。首先是坚持为人民执政。我们党是受人民委托执政的,必须始终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各种利益关系,既要保护发展活力,又要兼顾社会公平,特别是要始终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在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次,必须依靠人民执政。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必须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渠道,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

依法执政。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首先,必须领导立法。执政党必须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其次,必须带头守法。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执政党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其三,必须保证执法。加强和改进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保障。以保证司法公正为目标,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为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第三,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对关系国家发展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作出正确决策,是执政党的重要职责,也是实现领导和执政的主要途径之一。保持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先进性,是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建立健全决策信息公开和公布制度。凡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制定、重要干部任免、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和大额度资金使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处理,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之外,都要及时公开决策的事项、依据、程序、结果。其次,要健全完善民主、科学决策的程序。在决策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听取少数人的意见,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对关系重大、涉及面广的重大决策,应先行试点,检验决策的可行性,取得经验后再作出正式决定。其三,要健全完善民主、科学决策保障制度。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决策咨询与论证制度、决策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其四,建立健全决策评估系统和纠错改正机制。应建立相对独立于党委、政府而又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决策评估系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决策效果进行科学的和客观的评估,对决策方案执行后的相关影响进行追踪性研究,加强对决策活动的全程监督。其五,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具体的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决策者的权限及相应责任,实现权利和责任相统一。

第四,进一步完善各级党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中央和地方党委是重大决策的主体。要按照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各级党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发展党内民主,保证科学决策。一是进一步强化党代会和党委全委会的功能。在认真搞好试点、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或代表常任制,进一步确立党代会在本级党组织中的权威地位,使党代会真正发挥对党内重大问题的决策权,以及对党内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权,确保全委会和纪委会严格执行党代会的决议,使全委会和纪委会的工作严格接受党代会的监督。从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具体制度入手,进一步强化全委会的功能。二是进一步完善全委会、常委会的工作规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党委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涉及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都应在充分论证基础上,通过召开全委会会议讨论决定,并在全委会监督下实施。完善全委会、常委会表决制度。三是进一步完善科学规范“一把手”权力的制度。按照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对班子的权力进行合理分解。一些地方规定“一把手”不分管人、财、物的具体业务,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四是进一步完善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体系。积极探索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活动载体,为维护党员民主权利提供保障,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领导体制范文篇4

1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加强先进性建设的重大课题

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执政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奋斗目标和基本纲领的先进性、成员素质和组织原则的先进性、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先进性。这四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可见,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体制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内涵,一是指党内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二是指党领导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党的工作机制也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内涵,一是指党内各机构的相互关系及其工作方式,二是指党在领导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过程中同国家各职能机构的相互关系及其工作方式。领导体制决定工作机制,工作机制体现和保证领导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党在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奋斗目标和基本纲领的先进性、成员素质和组织原则的先进性等,都需要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来保证、来落实。因此,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既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又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党始终注重加强先进性建设,成为执政党以后又将先进性建设同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坚持把它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十六大以后又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始终保持党的思想理论的先进性。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仅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整个先进性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创新,党的奋斗目标和基本纲领的与时俱进,党的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组织结构的不断健全,都同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密切相关。

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仍然是一个紧迫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至关重要。党的先进性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在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纲领、成员素质和组织原则既定的前提下,党的先进性建设就主要体现为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和完善。第二,我们党现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方面。第三,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也是需要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对我们党完善执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也必须与时俱进。

2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总的要求是保证我们党走在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列,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为此,要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宪法确定的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体制不动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这从根本大法上确立了党在整个国家生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和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领导体制。实践证明,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全体中国人民意志的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的。

第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五十多年的执政实践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其中包括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经验。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认真总结和运用。同时,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研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任务的变化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使我们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加科学、更有效率,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三,坚持科学性与高效性相统一。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基础之上,无论是党内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还是党领导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无论是党内各机构的相互关系及其工作方式,还是党在领导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过程中同国家各职能机构的相互关系及其工作方式,都必须科学合理,严密周全。

3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当前,需要着重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进一步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机制。这是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到国家生活中的需要,是完善党的领导体制的需要。作为执政党,我们党必须坚持对整个国家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集中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决定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及大政方针,并善于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领导立法,依法治国。要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对同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政治协商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领导。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党委探索出“一个党委,三个(人大、政府、政协)党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除决定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的重大问题外,不直接干预这些机构的日常工作,而是通过其党组和在这些机构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贯彻党委的意图,达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目的。这种方式值得推广并不断完善。

第二,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与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密切相关。总结我们党50多年来执政的基本经验,借鉴国外执政党的经验教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使党始终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执政方式,实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大飞跃。进一步探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执政能力,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

科学执政。首先是要按照科学规律执政。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执政活动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其次,必须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来指导执政实践。科学的思想、理论决定执政党执政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三,必须有科学的制度和方法作保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民主执政。首先是坚持为人民执政。我们党是受人民委托执政的,必须始终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各种利益关系,既要保护发展活力,又要兼顾社会公平,特别是要始终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在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次,必须依靠人民执政。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必须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渠道,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

依法执政。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首先,必须领导立法。执政党必须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其次,必须带头守法。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执政党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其三,必须保证执法。加强和改进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保障。以保证司法公正为目标,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为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第三,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对关系国家发展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作出正确决策,是执政党的重要职责,也是实现领导和执政的主要途径之一。保持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先进性,是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建立健全决策信息公开和公布制度。凡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制定、重要干部任免、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和大额度资金使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处理,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之外,都要及时公开决策的事项、依据、程序、结果。其次,要健全完善民主、科学决策的程序。在决策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听取少数人的意见,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对关系重大、涉及面广的重大决策,应先行试点,检验决策的可行性,取得经验后再作出正式决定。其三,要健全完善民主、科学决策保障制度。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决策咨询与论证制度、决策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其四,建立健全决策评估系统和纠错改正机制。应建立相对独立于党委、政府而又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决策评估系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决策效果进行科学的和客观的评估,对决策方案执行后的相关影响进行追踪性研究,加强对决策活动的全程监督。其五,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具体的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决策者的权限及相应责任,实现权利和责任相统一。

第四,进一步完善各级党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中央和地方党委是重大决策的主体。要按照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各级党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发展党内民主,保证科学决策。一是进一步强化党代会和党委全委会的功能。在认真搞好试点、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或代表常任制,进一步确立党代会在本级党组织中的权威地位,使党代会真正发挥对党内重大问题的决策权,以及对党内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权,确保全委会和纪委会严格执行党代会的决议,使全委会和纪委会的工作严格接受党代会的监督。从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具体制度入手,进一步强化全委会的功能。二是进一步完善全委会、常委会的工作规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党委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涉及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都应在充分论证基础上,通过召开全委会会议讨论决定,并在全委会监督下实施。完善全委会、常委会表决制度。三是进一步完善科学规范“一把手”权力的制度。按照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对班子的权力进行合理分解。一些地方规定“一把手”不分管人、财、物的具体业务,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四是进一步完善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体系。积极探索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活动载体,为维护党员民主权利提供保障,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领导体制范文篇5

新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模式总体上可概括为“一正两副、党政交叉、分工协作”,完善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党委会制度,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特点。

(一)领导职位精简,有利于降低执政成本。在目前全国已换届的省、市、县三级党委内部,除民族地区外,书记、副书记基本上都按照“一正两副”的要求配备,常委人数基本控制在11至13人。据有关部门预计,这次换届完成后,约有10多万名干部要离开原有岗位,数量之大前所未有。从深层次来看,这样的改革,决不是简单的干部数量减少,而是体制层面的改革。干部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并且随着由职务管理向职责管理的转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可能成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口。

(二)领导层级减少,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换届后,各地普遍取消了书记办公会这一议事层次。从决策体制上看,由原来的“书记一副书记一常委”三级架构向“书记一副书记或常委”两级架构运作机制转变,根据分工,各项议题由常委直接提交常委会,减少了领导层级,决策链条明显缩短。一方面,在常委分工负责制下,扩大了常委会的议事范围,党内民主和集体领导制度得到发扬和强化;另一方面,减少了常委对副书记的依赖性。

(三)职能配置更加优化。有利于提高科学执政的水平。“扩大党政交叉任职的比例”是新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的一个重要突破。基于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的不同特点,在地方党委会组成中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的交叉任职,只要党委和政府的权力边界划分清晰,会有利于提高党委会的科学决策水平,有利于加强党对经济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是优化领导职能的重要尝试。

(四)权力结构更加明晰,有利于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党委会内部权力关系倒置或紊乱是地方党委传统模式运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党委会内部的权力授受关系为“党代表大会一全委会一常委会”,书记办公会是议事机构不是决策机构,不得决定重大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党委对于重大问题,往往是先上书记办公会,参会人员已经接近或超过了常委的半数,事实上已主导了常委会的决策,使常委会的职能受到削弱,影响了其他常委作用的发挥。同时,在缺乏对书记办公会相关制度约束的条件下,使一些“隐性规则”得以通行,容易导致个人集权,加剧了一些地方“一把手”权力的扩张。换届后,书记办公会这一机构被明确取消,一方面,突出了常委会在党代会和全委会闭会期间的领导职责,为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权责对称的决策主体清除了体制障碍,进一步理顺了党内权力关系;另一方面,为实现常委分工负责的集体领导体制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党内权力运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二、地方党委新型领导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常委会有效集中难度加大。在传统的地方党委会制度运行中,《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赋予“书记办公会”三个方面的议事职能,客观地说,这一形式成为联系书记与常委会之间的一个重要缓冲区,降低了书记“集中”常委会决策意志的难度。而在新的体制模式下,“书记办公会”退出后留下的职能空间依靠什么方式来有效弥补,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如果相关措施跟不上,就会出现反弹。这也是当前不少地方原来的书记办公会仍以“书记碰头会”、“党政联席会”等形式继续存在的一个深刻原因。在常委会分工领导的集体决策模式下,书记如何把自己作为其中平等的一员放到常委会中间,加强与常委的沟通协调,集思广益、统揽大家的决策意志,防止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断的现象,最后形成高效的集体决策,无疑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二)专职副书记的职能定位模糊。换届后,地方党委会内部设置了一名专职副书记,但是在定位上。仅仅笼统地规定了“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受书记委托,负责有关工作”的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这样,在实际中就有可能带来两种倾向:一是各位常委分工负责各项具体工作,专职副书记会“闲起来”,无事可做;二是专职副书记继续分管的一些工作,又成为被分管常委必过的一道关,影响常委分工负责制的实施。由于职责定位模糊,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三)在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对重合的情况下。有效监督问题凸显。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各地都明确规定增加全委会开会的次数,强化全委会的决策功能,但是,常委会开会次数增加更多,大量的日常工作决策还是由常委会来承担。作为一个重要的决策机构,常委会又直接履行着执行功能,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功能的重合,由此产生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加强对常委会成员尤其是党委“一把手”的监督的问题。一方面,如何防止常委会成员在决策和执行环节中过分突出自己分管范围内的部门利益而对全局性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在存在书记办公会的条件下,几位副书记客观上会对书记产生监督作用,取消这一机构后,如果措施不到位,极有可能会加剧党委书记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削弱对书记的监督和制约。同时,“一把手”对常委的晋升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把手缺乏民主意识,在这样的领导体制下,“一把手”极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越过两位副书记直接或间接对常委施加影响,使常委按照自己的意图办事,从而进一步强化党委书记大权独揽的局面。因此,新领导体制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由于减少副书记而可能引发的对党委书记的监督和制约更加弱化的风险。

三、完善新型地方党委领导体制的基本思路

进一步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需要把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总体要求,在完善体制上坚持扩大民主、依法执政、科学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

(一)理顺党内权力关系,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首先,实现党内主要权力机构关系的科学化、规范化,是充分发挥新型地方党委领导体制效能的基础和前提。从党内权力配置的特点来看,应以理顺党代会、全委会和常委会权力关系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和明确“三会”的职责。突出党代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地位。党代会作为党内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对涉及地方国民经济社会重大事项以及需要党代会讨论决定的事项进行决策。全委会作为决策机构的职责定位,负责对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等进行讨论决定。

其次,要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一项具体制度,二者不能偏废。凡属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编制、大额度资金使用、重要干部的任免和奖惩,都要由常委会集体作出决定,分管常委必须坚决执行。进一步理顺党政之间的关系,切实解决好党政分工重叠的问题。在具体职责分工上,对于兼任政府副职的常委,其工作分工和职责定位,应以政府为主,所分工负责的政府工作,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其他常委不再分管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抓好分管工作。在出现涉及多个常委的综合工作时,应由主管常委负责协调沟通并抓好落实。最后,要优化常委会的组成结构。新型党委领导体制的确立,对领导成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选好党委“一把手”放在第一位。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减少后,“一把手”的任务更重了,要求“一把手”统揽全局的能力更强,民主作风更好。自我要求更严,党内威望更高。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把常委会成员推到决策中心位置上,要求常委必须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能够独挡一面,推动工作。在年龄结构上,既要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又要注意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的优秀干部;在知识和专业结构上,既要选拔熟悉党务、意识形态、纪检、政法等工作的干部,更要充实熟悉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工作的干部;在个性特点上,要充分把握每个常委的气质、性格特征,真正达到班子成员相容互补、刚柔相济、团结和谐,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进一步探索并逐步规范专职副书记的职能定位。应把握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突出助手的角色;二是突出专职的角色;三是突出协调的角色。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新领导体制顺利运行。首先,要完善地方党委的议事决策机制。党委的议事决策机制的程序化、规范化程度,是反映党内民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要以完善党委议事决策为重点,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健全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决策内容、决策规则、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符合法律和有关规定;积极探索票决制等决策方式,不断提高常委会决策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建立健全决策咨询、调研、听证和民主讨论、会议表决等一系列制度,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次,要建立常委沟通协调机制。新体制下,常委分工相对独立,客观上容易造成常委之间对彼此分管工作缺乏了解,如果主动性不够和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可能导致信息不通畅,常委会的决策作用难以得到真正发挥。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综合考评机制。要适应新的领导体制框架下领导干部选拔作用的新要求,认真落实中组部有关文件,突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学发展三个方面的主题,确立尽可能量化的指标体系,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评价,为班子配备、干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使干部对自己的升迁去留有一个明确的预期。

(三)建立新的权力制衡模式,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就是绝对的腐败。对权力进行监督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的共识。新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仍然无法解决党政“一把手”,甚至是常委的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现在我们只能要求按照横向适度调整权力、纵向有步骤地下放权力、权力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原则,强化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使地方党委会行使的决策权、党的各级委员会行使的执行权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行使的监督权相互依存和制约。但在实际操作中,报告和通报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出现决策失误和执行不力也没有好的责任追究办法,无法保证地方党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原因就在于监督不力。我们理论上的监督有很多种,有党内纪检监督、人大监督、派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等。但在实践中最有效的监督就是纪检监督,因为纪检部门的监督权力最大,可纪检监督大多是对违法乱纪的事后监督,很少有对事前和事中进行监督的。而且纪检监督无法监督同级党委的“一把手”,甚至无法监督同级党委常委会成员。监督要有力才能有效,否则还不如没有监督。

在民主进程的大背景下,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可以试行新的权力制衡模式,引进独立的监督制度。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扼制腐,败,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监督权的独立则可以从制度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将地方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从同级党的委员会中独立出来,变成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条管”单位就是一个发展方向。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书记不再兼任地方党委的常委或副书记。这样就可能从制度层面解决“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难,下级监督太软,纪检监督太迟”的问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也要通过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发展。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党内民主对发展人民民主和推进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在党的地方领导体制改革上,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

领导体制范文篇6

我国《宪法》第131条也对司法独立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是独立行使检察权的现实与现代法制中司法独立的合理性标准之间存在着两方面的差距:“一是制度层面,即使在立法上做出了声明和宣言式的规定,制度保障问题亦未解决;二是实践层面上,现实与设想的差距更为突出”。①笔者在此力图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检察机关领导体制上的各种理念障碍进行分析,从变革观念入手,使司法独立获得真正的生命力。

一、对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的理性反思

现行《宪法》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在领导体制上实行上级领导下级,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及专门人民检察院。这种规定表面上看实行的是一重领导,但事实上,根据正在运行的各种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目前我国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难以定论,名曰直接领导,实则管家太多。“上级管指标、党委管纱帽、政府管钱袋、人大管选票”。具体表现在:

一是检察权力地方化。长期以来,我们国家按行政区划设置地方各级检察院,司法管辖区从属于行政管辖区,检察院对地方行政机关存在着机构、人员和经费等依附关系,使设在行政辖区内的国家检察机关,实际上成为“地方检察机关”,处于当地政府下属的一个执法部门的地位,造成了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管不了人的不合理现象。不少部门和领导出于地方或个人的利益,利用手中管人、管钱、管物的权力直接干预检察工作,而检察机关亦往往出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委曲求全。

二是检察活动功利化。由于目前检察机关的经费是由各级财政负担,因此地方财政收入的差异成为影响检察系统内部各地区经费保障不均衡的关键因素。于是,一些检察机关在地方政府创收指标和自身利益驱动的双重制约下,违心地将办案与创收联系起来,使得检察权不得不向行政权妥协。

三是检察官管理体制的行政化。我国几千年来沿袭着以行政权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导致构建我国检察体制时也沿用了行政化的体制。诸如检察官的职务、级制、晋升、奖惩、工资、待遇等都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特别是检察人员的录用,不仅要参加行政机关组织的公务员考试,而且要经过公务员管理机构的审批,执行着一套标准的行政人员录用程序。

四是检察机关内部管理的行政格式化。具体表现在:其一、上下级检察院之间的行政化。例如疑难复杂案件向上级院请示、汇报,上级院对具体案件的批复、决定,实际上也是一种行政性指令。其二、检察院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各级检察长作为检察机关的最高首长,对党务、队伍、业务等承担第一责任,院内设机构负责人,在自己管辖部门内,也扮演同样角色。其三、检察机关办案决策过程的行政化。目前检察机关实行的批案制度就是这种决策行政化的典型。这种建立在行政等级秩序上的批案制度,其弊端集中体现在:有案件决定权的人不直接审查案件,而直接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又没有最后决定权。即便是现行的主诉检察官,其职权范围内作出的决定,同样会受到检察长、检察委员会一定程度上的制约。

二、实行垂直领导体制的必要性

鉴于以上论及的现行检察机关领导体制与当今的检察实践不相适应的状况,笔者建议实行省级以下检察机关垂直领导体制,以确保检察机关独立、公正、高效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其理由:

一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党的十五大已正式提出我国要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法律至上,依法办事。要实现这一点,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肩负着维护法制统一的神圣任务,能否充分正确地履行职能是关键。

二是司法独立的要求。作为实现国家司法权的组织,应该以独立的物质保障和地位保障来抗衡来自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各种干预,确保司法独立这一原则的实现。在垂直领导体制下,检察机关的真正“管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上级院,从而可以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束缚和干扰,避免个别地方党政领导插手办案的现象,远离类似“查办某级干部需某级党委讨论批准”这样不合法理的“地方保护制度”的制约,使检察机关能真正独立行使检察权,确保司法公正。

三是入世的要求。加入WTO后,检察工作肯定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随着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增加,与外贸相关的纠纷案件会进一步增多,如何适用我国法律,参照国际惯例和公约处理涉外案件,给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而WTO三大基本原则:透明度、平等和市场准入。要求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一样享受国民待遇,检察机关只有摆脱对各级行政的依附,才能防止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从而平等地为境内注册的所有企业,包括各种形式的外资企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是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的保证。“对其人生活有控制权,就等于对其意志有控制权”。如果检察院在人、财、物上从属于或受制于行政机关,在行使检察权时就不得不考虑方方面面的关系,这势必会影响检察监督职权的有效实施。

三、完善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的构想

增强检察机关的独立性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为此,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及俄罗斯都有相关规定。英国议会1985年通过了犯罪起诉法,设定了独立统一检察机关,它以中央检察长为首长,实行全国一体化且分层管理的原则,为了确保这种独立得以实现,检察机关财政独立,其经费由议会独立掌管。其它发达国家也大体如此。笔者认为,在我国实行检察机关垂直领导体制既有法律依据、也有实践基础和参考经验。我国《宪法》第136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0条第二款的规定,就是实行直接领导的法律依据。条文中的“领导……工作”字样,不能狭隘地理解为“领导……业务工作”。前文已经谈到,若没有管理人财物的权力,领导者是无法真正实现领导权的,所以说“领导……工作”应理解为“全面领导”才切合实际,才能真正体现领导关系。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于1949年、1954年两次实行过垂直领导体制,有自己的实践基础和成功经验;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其他系统(如工商、税务、海关)和其它国家检察机关实行垂直领导体制的操作运行程序和制度。具体构想是:

1、实行检察系统内部的垂直领导,摒弃双重领导体制。下级检察机关只对上级检察机关负责,并接受同级人大的必要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对国务院、全国人大及中共中央负责,地方各级党政部门无权干预检察机关的工作。检察机关内部实行党组领导下的检察官负责制。

2、实行检察机关的财政独立,创立两级检察事业专项经费。国务院、全国人大每年应独立核算检察机关的经费。中央级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自身实际需要与财政部门会审后提出年度预算方案,报全国从大常委会审议决定,责成国务院财政部门按期专项给付。地方级由各省级检察院根据本省级区划内的三级检察机关的实际需要,在与财政部门会审后提出年度预算方案,报该省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责成省级财政按期专项给付,再由各省级院由上而下按既定预算方案逐级分配该项经费,从而防止地方政府借经费问题干预检察机关工作。②

3、推行检察官工作责任制。检察长及检委会的领导应更多地体现业务指导,并确保检察官的职务保障权、工资待遇权、人身、住所不受侵犯等应有职权,最终达到使检察官在工作中能够公正履行自己职责的目的。

4、检察机关实行分类管理,将业务部门和综合部门相互剥离。把现有人员按照检察官、检察书记官、检察行政官、司法警察计4个序列进行分类管理,选拔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骨干人员进入检察官序列。要研讨和试行地区资深检察官断案权威制,资深检察官可不受年龄限制,从而促进检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实行检察人员良性互动。检察人员的录用、任免应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遵循《组织法》和《检察官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要采取公开选拔、轮岗交流、实绩考核、民主评议等各种方式强化检察官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促进检察机关自身良性的纵向人才流动,上级院检察官必须从下级院优秀检察官中产生,坚决抵制将非专业人才安插进检察院的业务部门。

四、实行检察机关垂直领导体制必须坚持的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原则。检察机关实行垂直领导体制,是指其在国家机构组织系统中的领导关系来谈的,而绝非指其可以不接受党的领导。检察工作必须接受党的领导,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这点不放松。实行垂直领导体制后,应从检察工作需要和实际出发,根据党章的规定,在各级检察机关内设立党委,负责本院党务工作,并受上级院党委领导,形成一线而下的严密组织体制,从而既摆脱一些地方行政领导出于地区或个人利益而干预检察工作,又能切实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检察工作的正常开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领导体制范文篇7

130年前,马克思根据巴黎公社短暂的72天执政经历,即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指出“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经典作家在经典著作的个别论断,竟成为我们80年来几乎一成不变的“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模式。

在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思考并认识到发展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重要性的是邓小平同志,最早想着手改革“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的也是邓小平同志。1956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无论党内的监督和党外的监督,其关键都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为“把党的民主生活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党中央委员会在党章草案中,决定采取一项根本的改革,就是把党的全国的、省一级的和县一级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多少类似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那样。”从而“使代表大会可以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使党内民主得到重大发展。”为解决“议行合一”问题,他强调,在县以上地方委员会“都设立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处。”

建国以来,我们党在党内民主方面虽然取得明显成绩,但由于过分依赖于战争年代形成的“议行合一”领导体制,对如何科学分解党内权力,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考虑不多。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从1957年的反右派扩大化,到1959年的“庐山会议”反右倾后,“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由此引发那场史无前例的“”,给党和国家带来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党和国家民主生活遭此重创,同“中央领导小组”把“议行合一”体制提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不无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最大功绩,不仅确定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而且为发展党内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确立,有力地推进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制定了党内民主政治生活的准则,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扩大了党的代表大会的职权,确立了领袖是一个集体的原则,逐步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重建了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修改和制定了一系列党规党法等等。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不少制约党内民主发展,影响党内监督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触及。由于党内民主发展不充分、制度不健全,致使党内监督不力、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仍面临不少阻力和困难。

我以为,制约党内民主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影响党内监督不力、不到位的主要问题也是“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抓住这个关键问题,集中全党的智慧,在十六大前后认真研究解决,我们不仅能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而且还能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执政党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使党内的立法权、执行权集于党委一身,造成党内权力配置失衡。党委既是决策机关又是执行机关,同时党内监督机关也在其领导之下,集党内三权于一体的党委,成了一级党组织中的唯一领导机关。在这样一种领导体制下,党内权力实难平衡,党内民主实难发展,党内监督实难进行。

从党内权力配置来看,“议行合一”使党内权力严重失衡。党内立法决策权与党内执行权一旦合一,立法决策机关与执行机关必然混为一体,双方的相互制约关系必然打破。党委实行“议行合一”的领导体制,党内就不可能设置独立的执行机关,党代会作为同级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必然形同虚设。党代表只好每五年露一次面,体现一回权利。由于全委会大多每年一次,党代会、全委会闭会后“议行合一”的权力即自行交予常委会。党委(主要是常委会)既管立法、决策,又管执行,从政策的出台,到政策的执行一竿子插到底。党委(主要是常委会特别是第一书记)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又方便好使,为保证执行的坚决有力,在决策上,多用首长负责制代替民主集中制;在用人上,多用“等级授职制”取代选举制。于是,党委无论在用人还是治事上,从决策到执行,要对就对到底,要错就错到底。其间,没谁可以叫板,无人可以纠偏。“十年”就是最好的例证。“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不仅造成了晚年所犯的错误,而且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也引发了国内外和全党上下对此的深刻反思。一些地方纪委,特别是中央纪委最早意识到“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存在的弊端。经中央政治局同意,1996年1月,尉健行同志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并具体规定: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分别由省、市“党委常委会提名,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这是中央在修改党章前,将地方党的常委会一部分决策权划给全委会的最早改革。目前,用票决制决策“三重一大”问题,已为不少地方党的全委会或常委会所采纳,尽管这种分权还不够科学,也不尽合理,但这毕竟是对80年一贯制的“议行合一”党委领导体制的最早质疑和最具体的补救。

从发展党内民主来看,“议行合一”使党内民主严重削弱。作为立法决策机关的党委,本该实行民主集中制;作为执行机关的党委,本该实行首长负责制。由于党委定位于“议行合一”的机关,集决策权、执行权于一身,何时用民主集中制去研究党内立法、决策问题,何时用首长负责制去决定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问题,不光作为“班长”的党委书记每每大伤脑筋,即使调动常委“一班人”的智慧,也会七嘴八舌,莫衷一是。由于执行权是最为经常、最为集中、最为具体的权力,又特别强调责任与效率,因此,即使最民主的“班长”,在拍板的关键时刻,也不敢把自己的一票等同为普通一票,有时甚至必须等于或大于“一班人”票数之和,这也就不难理解建党80年了,为什么“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为什么“民主集中制还没有成为严格的制度”;为什么各级党委在执行民主集中制时那样难;为什么有的地方党委书记要兼任上级党委的常委;为什么“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为什么“全国各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因此,“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下,民主集中制只能用其形式,而首长负责制却通常成为党委书记必然首选并用其实质。

从加强党内监督来看,“议行合一”成为党内监督的严重障碍。尽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赋予纪委“对同级党委及其成员实行党章规定范围内的监督”的权力,但在实际中这是难以实行、甚至不可能实行的。一是党代会闭会期间,党委代行其立法、决策的职权,党章规定纪委负责“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没有授予其检查各级党委制定方针、政策的权力(“党章规定范围内的监督”实际指的就是对执行权的监督);二是作为党内执行机关的党委,从理论上讲,纪委对其行使执行权可以进行监督。但在实践中,又有哪个纪委能随时分清“议行合一”的党委,在何时行使的是执行权,在何时行使的是立法决策权呢?监督稍有不慎,就可能越权越位。三是党章规定了纪委要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面对“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又有哪个纪委和纪委书记说得清,何时应该对党委进行监督,何时应该接受党委的领导。四是“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还加大了监督职能机关对其监督的难度。因为对决策的监督和对执行的监督应分别是党代会和纪委会的职责,但在党委决策与执行合一的情况下,两种监督的分工和协调难以操作。五是目前纪委成员的提名、任命、调动和待遇都握在同级党委手中,这种体制上的局限性,决定了纪委对同级党委及其成员监督的不力、不到位的必然性。由此形成这样一种状况:对下级制约多,对同级监督少;对个人制约多,对组织监督少;形式监督多,实质制约少;被动监督多,主动制约少。以致在查处的众多腐败案件中,几乎没有一起是由同级纪委检举揭发同级党委主要领导和党委班子违纪违法行为的案例。这既是“议行合一”体制设计的弊端所致,也是现行党内监督体制亟须改革的原因所在。

或许有人会认为“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由来已久,并帮助我们顺利度过了战争年代和共和国建设的初期,继续沿用,似无大碍。其实,只要认真分析和思考就不难发现,是血与火的战争和频繁的政治运动,作为保持党内民主、维系党内监督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的缺陷,使党内民主虽然脆弱(十年浩劫中,党内民主的脆弱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央领导小组”对党内民主的践踏,曾达到无以复加的惨烈程度)却得以延续下来。当战争远去,运动不再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如何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如何带领6400万党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都离不开发展党内民主。因为“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七一”讲话)而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必须走制度创新之路,必须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议行合一”这个我们曾试图解决却又失之交臂的体制问题。

我认为,要改革“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党内权力进行科学配置,合理分解,明确界定。

党的“**”提出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在党的县以上地方委员会“都设立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处”,就内含了科学配置党的权力,合理分解党委决策权、执行权的客观要求。

1、科学配置党的权力。分设党委会、执委会(或“**”后曾实行过的书记处)、纪委会,将党的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适当分离。执委会和纪委会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受党委会的领导,三个委员会共同对党的代表大会负责。

2、合理分解党委会的权力。将党的决策权、执行权从党委“议行合一”的权力框架中适当分开。党委会负责决策,实行民主集中制,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正确;执委会负责执行,实行首长负责制,以保证执行的效率。

3、明确界定执委会的权力。应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执委会(或书记处)类似党内的执行机关,负责处理党内的行政事务。县、市、省的执委会成员拟分别为5、7、9人,实行首长负责制。同级党组织各工作部门主要领导任免的提名权在执委会,审批权在同级党委会;执委会有权任免同级党的各工作部门的副职及其以下干部,只需报同级党委会备案;执委会实行任期制,一般不超过两届。

(二)推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发挥代表大会的最高决策职能和最高监督职能。

1、在中组部已有10个县级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基础上,再分别选择一些县、市、省进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

2、作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县、市、省,全委会成员拟分别控制在30、40、50人以内,不驻会;常委会成员拟分别为9、11、13人,驻会;全委会、常委会成员的组成,40%为不在执委会、纪委会和政府、司法机关任职的党员领导干部,40%为各行各业的普通党员,20%为党建方面的专家学者。

3、规范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的地位、职责、权限。可参照“**”党章草案的规定,适当缩短地方党代会的任期,适当增加全委会、常委会开会次数。各级党代会的主要职权是听取和审查党委会、执委会、纪委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同级党的重大问题;选举上述三个委员会,党代会在承担对同级党委会及常委会的监督职责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执委会、纪委会的监督;党代会闭会期间,全委会或常委会应代行对执委会、纪委会的监督职责。三个委员会成员之间不得交叉任职。

4、党代表有权在每年一次的党代会上,对三个委员会及其成员进行质询、批评;有5名以上代表联名即可提出罢免和撤换不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的议案;闭会期间,党代表可通过视察和调研活动,倾听选区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以了解、监督、检查同级党的三个委员会及其工作部门的工作情况。

(三)改革党的纪检监督体制,加强党内专门机关的监督。

1、应把对同级党委会的监督交给党代会,纪委只负责对同级执委会进行专门监督,以预防和处理执行权的滥用。

2、纪委有权列席执委会的各种会议,并有发言权;纪委有权审阅执委会的各种文件,并有报告权;纪委有权调查执委会提名或任免的干部的情况,并有处分权;纪委有权检查执委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并有监督权。

3、纪检工作要实施战略转移。从以办案为主转向以监督为主;从以监督一般性违纪违法为主转向以监督违反政治纪律为主;从以事后惩处的监督为主转向以事前预防的监督为主。只有收缩战线,集中兵力,有进有退,才能突出重点,按党章赋予的权力实施相应的权力监督。

领导体制范文篇8

[关键词]党委换届;领导体制模式;新特点;基本思路

党的领导与决策体制是党内权力运行的载体,在执政条件下,其运作状况既直接反映出党内民主的质量,也是衡量整个政治体系民主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党的委员会是党的各级领导机构的重要组织载体,是党的领导体制架构的核心。在党的整个组织体系中,地方党委既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和执行机构,又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汇集、处理和传递层次,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去年以来,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的要求,各地党委换届工作陆续结束。从换届后的情况看,地方党委新型领导体制在架构模式上体现出一些新特点,也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保证新的领导体制的和谐有效运行。

一、地方党委新型领导体制架构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效能

换届后,地方党委的领导体制模式总体上可概括为“一正两副(或三副)、党政交叉、分工协作”,完善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党委会制度,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特点。

1.领导职位精简,有利于降低执政成本

在目前全国已换届的省、市、县三级党委内部,除民族地区外,书记、副书记基本上都按照“一正两副或三副”(部分省市级党委班子保留了三名副书记)的要求配备,常委人数基本控制在11至13人。据有关部门预计,这次换届完成后,约有10多万名干部要离开原有岗位,数量之大前所未有。从深层次来看,这样的改革,决不是简单的干部数量减少,而是体制层面的改革。干部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并且随着由职务管理向职责管理的转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最有可能成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口。

2.领导层级减少,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提高执政效率

换届后,各地普遍取消了书记办公会这一议事层次。从决策体制上看,由原来的“书记――副书记――常委”三级架构向“书记――副书记或常委”两级架构运作机制转变,根据分工,各项议题由常委直接提交常委会,减少了领导层级,决策链条明显缩短。一方面,在常委分工负责制下,扩大了常委会的议事范围,决策中心由书记办公会向常委会、全委会转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和书记办公会“以议代决”现象,党内民主和集体领导制度得到发扬和强化;另一方面,减少了常委对副书记的依赖性,增强了常委站位全局、纵向沟通、横向协调的履职要求,将常委真正推到了党委核心领导的前台,常委职责凸显出由重在履行表决权向承担决策和执行责任的转变,有利于提高执政效率。

3.职能配置更加优化,有利于提高科学执政的水平

职能配置是反映领导体制科学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扩大党政交叉任职的比例”是新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的一个重要突破。目前,理论界对“扩大党政交叉任职的比例”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这是党政关系上的倒退。笔者认为,政党执政的条件下,党与政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关键是控制公共权力的路径选择是否科学。基于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的不同特点,在地方党委会组成中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的交叉任职,只要党委和政府的权力边界划分清晰,会有利于提高党委会的科学决策水平,有利于加强党对经济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是优化领导职能的重要尝试。

4.党委内部权力结构更加明晰

领导权力是领导体制的核心,权力的高效实施应以权限划分为前提和基础。党委会内部权力关系倒置或紊乱是地方党委传统模式运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党委会内部的权力授受关系为“党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书记办公会是议事机构不是决策机构,不得决定重大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党委对于重大问题,往往是先上书记办公会,参会人员已经接近或超过了常委的半数,事实上已主导了常委会的决策,使常委会的职能受到削弱,影响了其他常委作用的发挥;一些本应由常委会决策的重大工作,有时由书记办公会议定,一些本应由全委会决定的重大事项,往往被常委会所代替,降低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同时,在缺乏对书记办公会相关制度约束的条件下,使一些“隐性规则”得以通行,容易导致个人集权,加剧了一些地方“一把手”权力的扩张。这样,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党内权力关系倒置、紊乱的不正常现象。换届后,书记办公会这一机构被明确取消,一方面,突出了常委会在党代会和全委会闭会期间的领导职责,为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权责对称的决策主体清除了体制障碍,进一步理顺了党内权力关系;另一方面,为实现常委分工负责的集体领导体制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党内权力运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二、地方党委新型领导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和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需要一个过程,从实践来看,还存在一些历史性的、体制性的矛盾和问题,是原有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向新体制过渡时,新机制、新制度尚未完善、尚未成熟的表现。

1.常委会有效集中难度加大

在传统的地方党委会制度运行中,《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赋予“书记办公会”三个方面的议事职能,客观地说,这一形式成为联系书记与常委会之间的一个重要缓冲区,降低了书记“集中”常委会决策意志的难度。而在新的体制模式下,“书记办公会”退出后留下的职能空间依靠什么方式来有效弥补,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如果相关措施跟不上,就会出现反弹。这也是当前不少地方原来的书记办公会仍以“书记碰头会”、“党政联席会”等形式继续存在的一个深刻原因。在常委会分工领导的集体决策模式下,书记如何把自己作为其中平等的一员放到常委会中间,加强与常委的沟通协调,集思广益、统揽大家的决策意志,防止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断的现象,最后形成高效的集体决策,无疑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2.专职副书记的职能定位模糊

换届后,地方党委会内部设置了一名专职副书记,但是在定位上,仅仅笼统地规定了“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受书记委托,负责有关工作”的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这样,在实际中就有可能带来两种倾向:一是各位常委分工负责各项具体工作,专职副书记会“闲起来”,无事可做;二是专职副书记继续分管的一些工作,又成为被分管常委必过的一道关,影响常委分工负责制的实施。由于职责定位模糊,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综合各地的情况,目前副书记的职责存在三种较为集中的类型设置:一是专职综合型。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受书记委托,负责有关临时工作。二是专职党务型。负责党群工作、政治工作,与市长(副书记)的分管经济、行政工作相对应。三是兼职综合型。专职副书记兼任纪委书记,同时完成书记交办的有关工作。从实质上讲,专职副书记的设置,应当视为改革不彻底的一种表现。但是,既然设置了职位,就必须有明确的职能范围,专职副书记的定位问题是一个重要的体制性问题,必须尽快明确。

3.在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对重合的情况下,有效监督问题凸显

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各地都明确规定增加全委会开会的次数,强化全委会的决策功能,但是,常委会开会次数增加更多,大量的日常工作决策还是由常委会来承担。作为一个重要的决策机构,常委会又直接履行着执行功能,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功能的重合,由此产生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加强对常委会成员尤其是党委“一把手”的监督问题。一方面,如何防止常委会成员在决策和执行环节中过分突出自己分管范围内的部门利益而对全局性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在存在书记办公会的条件下,几位副书记客观上会对书记产生监督作用,取消这一机构后,如果措施不到位,极有可能会加剧党委书记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削弱对书记的监督和制约。同时,“一把手”对常委的晋升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把手缺乏民主意识,在这样的领导体制下,“一把手”极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越过两位副书记直接或间接对常委施加影响,使常委按照自己的意图办事,从而进一步强化党委书记大权独揽的局面。因此,新领导体制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由于减少副书记而可能引发的对党委书记的监督和制约更加弱化的风险。

4.传统的干部成长路径受到冲击

党管干部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在传统领导体制下,地方党委的干部工作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干部升迁去留路径,干部对政治成长的预期比较明确,客观上形成了“常委――副书记――一把手”这样的成长轨迹,但随着新体制的确定,这个升迁路径受到冲击。由于缺少副书记这样一个升迁的层级,所以班子中的一些人会提前出现“到顶”的感觉。新体制会使现任的多数常委对自己的未来难有相对比较明确的预期,这样一种心理无疑将会对干部的工作和成长产生影响,由此带来了观念转变的问题,也有干部的现实选择问题。

三、完善新型地方党委领导体制的基本思路

进一步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需要把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总体要求,在完善体制上坚持扩大民主、依法执政、科学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

1.理顺党内权力关系是前提和基础

实现党内主要权力机构关系的科学化、规范化,是充分发挥新型地方党委领导体制效能的基础和前提。从党内权力配置的特点来看,应以理顺党代会、全委会和常委会权力关系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和明确“三会”的职责。一是突出党代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地位。党代会作为党内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对涉及地方国民经济社会重大事项以及需要党代会讨论决定的事项进行决策。二是突出全委会作为决策机构的职责定位,负责对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等进行讨论决定,负责对需要党委做出决策的其他事项进行讨论决定。按照这一职责,需要适当增加全委会开会次数,以保证党委决策效率。三是突出常委会的议事和执行职责,即负责协调常委之间互相配合、互通情况,负责提出需要提请全委会进行审议决策的事项,负责贯彻执行全委会做出的各项决策,负责推荐、提名干部和决定干部任免,负责对需要由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进行决策。

2.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是核心和关键

第一,规范常委会内部集体与常委个人分工的关系。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一项具体制度,二者不能偏废。凡属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编制、大额度资金使用、重要干部的任免和奖惩,都要由常委会集体做出决定,分管常委必须坚决执行。同时,各位常委既要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大胆工作,又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工作,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第二,科学界定常委成员的职能。按照“权责对称”的原则,根据每个常委的能力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做到工作量大致均衡,责、权、利相互统一。同时,进一步理顺党政之间的关系,切实解决好党政分工重叠的问题。在具体职责分工上,对于兼任政府副职的常委,其工作分工和职责定位,应以政府为主,所分工负责的政府工作,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其他常委不再分管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抓好分管工作。在出现涉及多个常委的综合工作时,应由主管常委负责协调沟通并抓好落实。

第三,优化常委会的组成结构。新型党委领导体制的确立,对领导成员的胜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选好党委“一把手”。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减少后,“一把手”的任务更重了,要求“一把手”统揽全局的能力更强,民主作风更好,自我要求更严,党内威望更高。其次,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把常委会成员推到决策中心位置上,要求常委必须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能够独当一面,推动工作。在年龄结构上,既要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又要注意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的优秀干部;在知识和专业结构上,既要选拔熟悉党务、意识形态、纪检、政法等工作的干部,更要充实熟悉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工作的干部;在个性特点上,要充分把握每个常委的气质、性格特征,真正达到班子成员相容互补、刚柔相济、团结和谐,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

第四,进一步探索并逐步规范专职副书记的职能定位。从目前实践来看,专职副书记职责的明确定位尚需要一个过程。笔者认为,根据实际,应把握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助手的角色。作为书记的主要助手,应协助书记处理重大事务,受书记或常委会委托,负责协调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主持重要工作或重大活动。二是突出专职的角色。既然是专职党委副书记,应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协助书记抓好党务工作,负责党委日常工作。三是突出协调的角色。参与本地区重要干部任免、重要案件处理、重要工作等重大事项决策前的个别酝酿、思想沟通和决策后的协调落实。

3.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是依托和保障

第一,完善地方党委的议事决策机制。党委的议事决策机制的程序化、规范化程度,是反映党内民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要以完善党委议事决策为重点,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健全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决策内容、决策规则、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符合法律和有关规定;积极探索票决制等决策方式,不断提高常委会决策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建立健全决策咨询、调研、听证和民主讨论、会议表决等一系列制度,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要通过建立决策执行中的协调、反馈和纠错机制,在保证决策得到有效实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

第二,建立常委沟通协调机制。新体制下,常委分工相对独立,客观上容易造成常委之间对彼此分管工作缺乏了解,如果主动性不够和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可能导致信息不通畅,常委会的决策作用难以得到真正发挥。比如,就某个议题,尽管开了常委会,如果某些常委对这个议题不了解,而又缺乏大局和宏观意识,什么事情依然都是负责该领域的常委说了算,这样的话,常委会实际上也成了走过场。另外,扩大党政交叉任职后,交叉任职的干部相对负担较重,因此,要建立常委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书记与常委、常委与常委之间的工作交流,使常委工作既做到职责明确,又“分工不分家”,形成合力。

领导体制范文篇9

第一,坚持合理分工,确保常委权责匹配。1.力求工作全覆盖不交叉:兼顾工作量多少、关联度高低、落实有难易及常委成员特长进行分工,做到职责清楚、人岗相适、各尽其才,专职副书记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但侧重党的建设。2.力求人人参与经济工作:突出经济建设中心,在常委分管党务工作的同时,安排联系一些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工作,负责一些阶段性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对于兼任政府副职的常委,其工作分工和职责定位以政府为主。3.力求强化常委主体地位:常委对负责、分管、联系、协助的工作全权履行职责;不再实行书记办公会制度,重要事项由书记、副书记及相关常委根据需要适时召开酝酿会研究,确保常委由协管变主管、副将变主将、配角变主角。

第二,坚持高效运转,不断完善执行机制。1.建立定期汇报制。各位常委、“三个党组”、基层党组(党委)定期汇报工作,以便常委会及时掌握各项重大决策和部署的进展情况,研究解决突出矛盾和重要问题。2.建立限时完成机制。坚持全年目标阶段化、工作任务指标化、落实责任明确化、完成要求时限化,做到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精确设计、定点落实,以个体目标责任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完成。3.建立执行保障机制。保证常委有充足的人权、事权、财权,对负责、分管、联系、协管的工作享有日常事务的领导权、决定权、监督执行权,对分管负责工作的重大突发事件有临机处置权。

第三,坚持科学决策,着力规范执政行为。1.对重大发展规划的决定作出“四不”规定:议题事前没提出不上会,相互衔接不到位不研究,协商论证不充分不讨论,多数人员不赞同不通过;2.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作出“四不”规定:未经调研不决策,未经专家论证不决策,未达成四大班子共识不决策,未经集体讨论不决策;3.对人事提拔任用的决断作出“四不”规定:未经民主推荐不考察,未经组织考察不上会,未经上会决定不算数,未经公示检验不行文。坚持凡超过领导职责范围的决策一律无效、凡重大问题的决策一律经过集体决策、凡是重大事项的决策一律进行社会公示、凡属于重要问题的决策一律实行票决制。

第四,坚持狠抓落实,努力增强履职实效。1.强化执行机制:探索完善议事决策交办制、分级分工负责制、重要工作报告制、重大事项限时办结制、专项工作述职报告制、突出贡献激励制等制度,促进常委会成员带头提升落实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2.强化任务分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党委决策进行责任分解,逐一明确牵头常委和责任部门,把常委承担的工作任务制作成目标体系图,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同时以党委文件印发执行并接受监督。3.强化目标考核。坚持作表率、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建立并发挥党委政府督查办公室和《常委会决策通报》作用,结合常委分工实际,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常委工作目标,加强动态跟踪考核。

第五,坚持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工作力量。1.对综合工作:实行全年统筹、月预安排、周部署制度;对重点工作实行几大家领导共同参与、协力推进的运行模式;对正常工作中形成的边缘地带、交叉地带、空白地带及其它突出矛盾和问题,由书记或指派专职副书记、其他常委进行协调;对工作中涉及多名常委的由主要涉及的分管常委牵头处理,相关常委予以配合;正确处理党代会与人代会、政府全体会和政协会的关系,防止重复建设和决策冲突。2.对重要活动:凡需要常委参加的重要会议、集体重要活动、重要接待工作,由党委办、政府办统筹协调,报主要领导审定后统筹安排;调整和规范各类领导小组,确有必要组建的领导小组,实行几大家班子成员共同参与,由分管常委负责牵头协调。3、对分管工作:常委实行“AB角”分工负责制,对常委负责、分管、联系、协管的重大事项,采取会议通报、谈话了解、专项报告等形式进行协调。

第六,坚持立体监督,有效制约权力运行。1、健全监督体系,形成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党政督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共振联动的格局。2、创新监督方式,正确处理区县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的关系,探索建立党代会常任制,赋予党代表决策、建议、提案、质询、监督权,探索党务公开、党代表列席全委会、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列席常委会、常委会议公开报道等途径,完善常委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制度,对常委的分管工作和全年目标任务在报纸上公布,邀请退居“二线”老同志组建巡视组推进监督工作。3、扩大监督范围:公开常委分工情况,让常委自觉接受党员和人民群众监督。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和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督促常委正确行使权力。

领导体制范文篇10

改革完善党委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委领导水平的关键。今年,各区县党委在换届中普遍进行了班子配备改革,减少了副书记职数、扩大了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建立了常委分工负责制。笔者认为,适应新形势,应探索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体制机制。探索完善党委分工负责机制。一是合理进行常委分工。按照避免党委工作分工交叉和确保常委分工“全覆盖”的要求,根据每个常委的能力特长,将区县党委常委会职责分解到每名常委。党委专职副书记应突出党委日常事务的处理、社会各方的协调沟通、党委全局性工作的检查督促,做到与其他常委分工不交叉。二是正确处理区县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党委权力架构。强化党代会的决策监督职能,探索建立党代会常任制,党代表一任五年,每年“七.一”前后或年末岁尾召开一次党代会年会,集中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改变党代会缺位的状态。借鉴人大代表管理的做法,确保党代表成为党内民主决策的主体。强化全委会的集体决策职能,落实全委会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等方面的决策权。强化常委会执行协调职能,常委会重点负责抓好党代会和全委会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协调解决执行过程中的有关具体问题。三是正确处理党代会与人代会、政府全体会和政协会的关系。按照党委宏观决策的要求,由党代会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作出战略部署,通过人代会把党的主张、建议、意见上升为人民意愿;通过政府常务会研究具体贯彻落实措施;通过政协会议集合社会各界人士参政议政,聚集力量。

探索完善党委科学决策机制。一是建立广泛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党委在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参谋作用的同时,努力拓宽公众沟通渠道,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问卷调查、民意测验,通过建立群众商谈会、网上论坛和决策听证、民意恳谈等形式,广泛吸纳群众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党委决策。通过召开会议、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和离退休老干部的意见,并广泛征求政协组织、各派、工商联等社会团体的意见,确保各个方面各个阶层在重大决策中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建立程序规范的高效决策机制。规范党政机构设置,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进一步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面,减少领导职数,尽量避免党政分工重叠。制定党委政府《议事决策规则》,进一步明确党委常委会与政府常务会在经济工作决策上的职责。对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总体部署、干部任免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由党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经常性工作由政府及其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决策和管理。三是建立集体领导的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集体领导的科学决策机制,确保凡是超过领导职责范围的决策一律无效,凡重大问题的决策一律经过集体决策,凡重大事项的决策一律进行社会公示,凡属于重要问题的决策一律实行票决制,凡属于集体决策的事项未经集体决策为无效决策。

探索完善党委沟通协调机制。一是调整和规范沟通协调机构。大渡口区对原成立的108个非常设性工作协调机构进行统一整合,设立党的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财经工作、城乡统筹发展、社会稳定工作等6个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或副书记任组长,每个领导小组分别由2-3名常委具体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实行“AB角”分工负责制,实现了对全区重大事项的有效综合协调。二是新辟和拓展沟通协调渠道。积极开辟和拓展党委工作沟通渠道,灵活沟通形式,确保党员群众充分了解党内事务,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三是明确和丰富沟通协调内容。党委工作沟通协调应着眼工作大局,负责对辖区内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正确引导;负责对辖区内重要干部人事调整、经济项目审批、大额度资金使用、重大安全稳定问题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沟通和交流;负责对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司法机关、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两新”组织、统一战线各方面重要问题处理的沟通协调,支持其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探索完善党委能力提升机制。改革完善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必须着眼于优化结构、增强功能,高度重视班子整体能力的继续提升,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委班子,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手段获取知识,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在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要切实加强党委班子作风建设,强化班子成员理想信念教育、根本宗旨教育、民主集中制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切实解决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自觉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永葆党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