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3:26:45

跨越发展

跨越发展范文篇1

这次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这是我省旅游发展的一次动员大会、誓师大会,对于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借此机会,我就加快旅游发展、做好当前旅游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面对新形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越来越多的人由单纯的物质消费追求,转向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双重消费追求,由此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巨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不仅为国内各方高度重视,而且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旅游已成为一种世界的潮流,谁抓住了先机,谁就会占据主动、占据优势,谁就赢得市场。我省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数量多、开发价值极高、潜力巨大,相当部分资源具有垄断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旅游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旅游产业要素基本成熟,正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发展格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我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当年全省GDP总量的比例,20****年要达到10,2010年要达到15以上,建成全国旅游经济强省。20****年我省实现旅游总收入380.2亿元,己相当于全省GDP总量的7·8,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基本确立,我省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列入全省六大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政策措施,在省委第八次党代会和八届二次全会上,提出了旅游业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在省政府领导分工申,明确由分管旅游工作的副省长既抓旅游发展,又管投资建设,以便围绕旅游发展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今年非典疫情出现以来,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非常关心旅游业的恢复发展。5月底,张申伟省长、蒋巨峰、王怀臣副省长亲自到省旅游局看望慰问干部职工,召开座谈会研究应对非典、抓好旅游恢复发展有关问题。6月上旬,省委召开旅游发展专题会,专门听取省旅游局工作汇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张学忠书记亲自主持研究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会后,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调整充实了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了省旅游局对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行政执法、行业管理和指导服务的职能;启动了五大旅游区和九环旅游线规划投资140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立了四川旅游大学筹备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四川旅游大学筹建和实施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省委、省政府对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及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全省旅游行业的同志们倍受鼓舞,极大地增强了抓好旅游工作的信心。当前,各级政府抓旅游发展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各有关部门主动配合,积极为促进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全省上下团结一心谋发展,倾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形成,为我省旅游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发展环境,我省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年非典过后,国内旅游呈现强劲反弹,国际旅游逐步升温,我省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新高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团结一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对党和人民认真负责的态度,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推进"三个转变",促进我省旅游业在现有基础上更快更好地发展,努力实现四川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

二、真抓实干,推进旅游发展新跨越

(一)加强旅游发展规划,实施精品战略。

加大旅游规划工作力度,做好旅游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衔接,与区域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相协调,与建设、交通、林业等各相关专业规划相结合,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有效保护。要重点抓好五大旅游精品、四大优先开发旅游区和四条精品旅游线的规划建设,以旅游精品带动区域旅游的发展。

1.五大精品旅游区规划建设重点

——"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突出佛教文化、自然生态、旅游发展与景区建设管理三个重点,加快峨眉山金顶工程建设,完善峨眉山中山区生态走廊建设,加强低山区休闲度假产品建设;综合开发乐山大佛旅游景区,全面整合乐山大佛、东方佛都、乌尤寺等旅游资源;加强乐山和峨眉山的城市规划、建设,全面整治城市环境,建设成为全国最佳优秀旅游城市;加速乐山、峨眉山、沙湾、夹江、峨边等重要旅游区之间快速通道的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大九寨国际旅游区。重点提升九寨沟、黄龙旅游区档次,加快开发甘海子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神仙池、牟尼沟、九曲黄河第一湾等系列旅游产品,完善川主寺镇、漳扎镇、九寨沟县城、若尔盖唐克乡、红原瓦切乡五大旅游支撑点服务设施,加快旅游区内部环线和外部通道的建设,使之成为具有观光、休闲度假、运动探险等综合功能型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卧龙申华大熊猫生态旅游区。重点建设好核桃坪-花红树大熊猫科研与观赏旅游区、卧龙耿达特色旅游镇、邓生-巴郎山大熊猫原生环境生态旅游区三大特色旅游区,加快建设英雄沟、银龙峡谷、正河沟三条生态旅游线,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完善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宾馆饭店等基础服务设施,把卧龙中华大熊猫旅游区建设成为世界具有垄断性的大熊猫自然生态园,建设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山地生态观光度假旅游目的地。

——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坚持遗址保护和景区建设相结合,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打造旅游精品相结合,争创"绿色环球21"认证、IS9000认证、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大品牌,提升三星堆博物馆档次和规模,建设三星堆文化产业园,使三星堆成为既有遗址区历史文化感受,又有产业园各类休闲娱乐项目体验的综合型文化旅游目的地。

——都江堰一青城山旅游区。深入挖掘水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内涵,培育世界级历史文化观光旅游品牌;以都江堰城市为依托,营造良好的生态和文化交融一体的度假环境,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生态度假型旅游城市。

2.精品旅游线路规划建设重点

将成都一都江堰一茂县一九寨沟一黄龙一平武一江油一绵阳一德阳一成都旅游环线(即九环线》建设成为精品旅游线路。抓住九黄机场通航契机,全面提升九环线档次,完善内部旅游线路网络,构建相互促进、综合配套的九环旅游产业"黄金带"。加速启动西环线,向稻城亚丁"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延伸,建设成为我省一个新的旅游亮点。加快南环线建设,推出以佛教文化、恐龙文化、盐业文化、彩灯文化、竹文化和酒文化为主题的精品线路。以20****年小平同志诞辰****周年为契机,加快推出以革命历史文化及将帅故里为主题的东环线。

3.四大优先开发旅游区规划建设重点

按照《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快成都口岸、乐山一峨眉山、自贡一蜀南竹海和川西自然生态四大优先开发区建设,充分发挥成都作为我省旅游中心城市、旅游中转地和枢纽的作用,建设成为我省观光、度假、商务、会展、都市旅游的第一目的地和我国西南地区便捷的旅游中转口岸城市。

(二)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多渠道拓宽客源市场。

加大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全面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制定长远的营销计划和市场拓展战略,适时调整市场促销思路,树立健康、文明、生态、安全、优质的四川旅游新形象。

拓宽客源市场加强宣传促销;推进客源市场开发从以国内游为主到入境游、国内游并重的转变,狠抓国内客源市场质和量的提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优化旅游市场结构。巩固和发展港、澳、台、日、韩、东南亚等传统客源市场;积极开拓欧美远程市场,着手开拓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结合非典后全国旅游形势和我省旅游市场特点,在稳定和挖掘省内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发重庆、陕西等周边省市市场,以及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客源市场。

组织旅游企业搞好旅游宣传促销。加快旅游宣传促销工作从以政府为主到政府与企业并重的转变,提高地方政府、旅游机构、旅游企业的整合营销意识,充分调动骨干旅游企业宣传促销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创优"加强宣传促销。把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与旅游宣传和市场营销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帮助我省现有7个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上等升级,积极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努力推出更多独具魅力、知名度很高的旅游品牌城市,以品牌城市吸引更多游客。

当前宣传促销工作重点是:加强与国内外各主要媒体的沟通和联系,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四川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统一组织向主要客源市场推介九黄、西环、峨乐、川南、三国、川东北和攀西等我省比较成熟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实施"金旅工程",加快四川旅游信息港建设;办好一系列重大的旅游节庆活动,特别是抓住九黄机场通航的有利时机,办好各类大型宣传促销活动,做好9月"西博会"、11月"川港贸易洽谈会"和6省区7方工作会的准备工作。

(三)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

推进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加快国有旅游企业改制、改造的步伐,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鼓励旅游企业组建经营联合体,开展联合促销、联合经营;整合旅游产业要素,通过控股、参股、购买股权、兼并等方式,组建规模较大、实力雄厚、扩张和辐射力强的旅游企业集团,提升全行业的经营水平,进一步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格局。

大力支持民营旅游企业发展。鼓励民间资金进入旅游经营领域,参与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运输、宾馆饭店、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经营。认真落实对民营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尽力为民营旅游企业排忧解难,促进民营旅游企业做强做大。

扩大旅游开放,引进有实力的外来企业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打破地域、国别限制和各种投资壁垒,鼓励省外、海外旅游企业进入我省旅游市场。招商引资,引进海外有资金实力、有管理和营销经验的知名旅游企业,引进先进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通过合理的市场竞争,不断提升本地旅游企业竞争意识、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加强区域合作,开发多层次的旅游产品。

加强与周边近邻协作,联合开发推出一批跨行政区域的精品线路。与云南、西藏联合开发川滇藏香格里拉旅游线、茶马古道旅游线、南方丝绸之路旅游线,与重庆、贵州合作开发川、渝、黔金三角旅游线,与陕西合作推出三国文化旅游线。加强与华北、华东、华南旅游发达省份的协作,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实现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抓住九黄机场通航的有利时机,利用好香港72小时落地签证的政策,加强川港两地的旅游合作。注重加强与重点客源市场国家的合作,特别是与新、马、泰等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将川、泰旅游连线产品组合、资源共享、市场共享的经验推广到其它国家,扩大合作领域。

充分利用我省的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旅游市场,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应不同客源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深度开发观光旅游产品,加大开发休闲度假、会议商务、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开发从单一的观光型产品到观光型产品与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专项旅游产品综合开发的转变。深度挖掘我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提高旅游项目的文化附加值。重点推出小平故里、攀西民族风情、阳光——航天之旅、甘孜海螺沟冰川和跑马山等特色旅游。搞好民族民间文化开发,发掘巴蜀文化、藏羌文化、康巴文化、彝族文化、摩梭文化等内涵,推出川菜、川酒、川戏、川茶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开展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登山、探险、漂流、徒步、自驾车旅游等各种专项旅游和特种旅游。

(五)依法治旅,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以先进的思想理念推动旅游执法工作。积极改进旅游执法方式,实现对旅游市场从部门分头管理向综合行政、联合执法的转变。积极推进建立相关管理部门、联合执法队伍、社会舆论等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切实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建立健全旅游法律法规体系。把强化执法监督与抓好建章立制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解决影响旅游市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形成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不同层次的旅游法律法规体系。大力宣传、认真组织实施《四川省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条例》和新近修订的《四川省旅游管理条例》,加强对旅游行政执法人员、旅游企事业单位管理和服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全行业的法制观念和质量意识,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建立旅游市场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在重点旅游区实行旅游综合执法,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深入开展旅游市场"打假打非"行动,切实规范旅游经营单位和驾导人员行为;严格行业规范,制止旅游企业恶性低价竞争,重点整治严重影响我省旅游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如"黑社"、"黑车"、"黑导"和欺客宰客、质量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整治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为游客创造清洁、舒适、优美的游览环境。

强化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的选聘和组织工作。积极开展旅游行风评议活动,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广大游客的监督作用,把旅游行业的服务置于社会尤其是服务对象的监督之下,努力营造"人人关注旅游服务质量、人人关心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转变作风,切实为旅游发展服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旅游部门的新要求,旅游行业的同志们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爱岗敬业,勤奋工作,认真履行好职责。要结合旅游部门职能的转变,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切实为旅游发展服务。

当好参谋助手。把工作重心下移,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省内旅游资源及旅游经济发展状况,围绕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政策的实施,提出科学规划和发展建议,积极出谋划策,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

做好统筹协调。积极、主动、诚恳地与各地加强协调配合,帮助制定区域旅游规划,为市州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和智力支持,协调解决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密切与各涉旅部门的联系,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反馈信息,通力协作,形成合力;会同政府目标办开展检查和考核,确保旅游产业发展各项目标的实现。

搞好优质服务。树立管理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设身处地为游客和旅游企业着想,真心诚意、不遗余力为游客和旅游企业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进一步完善旅游合同,细化明确责任,规范旅游服务,加强旅游监管,及时处理各类旅游纠纷,让游客吃得舒心、游得安心、住得放心、买得称心、玩得开心,流连忘返。主动到旅游企业调查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为旅游企业排忧解难。要认真执行星级酒店新标准,指导和帮助旅游企业上层次、上等级、上规模、增效益,不断增强旅游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跨越发展范文篇2

[关键词]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跨越发展;三明国家

扶贫改革试验区贫困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最为艰巨的任务。扶贫改革试验区是扶贫工作的先锋队,推进扶贫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对于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选取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该地区精准扶贫改革的模式和机制进行分析,获取可供其他贫困地区借鉴学习的有效经验。同时,在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调查的基础上,多维度的分析了该地区的主要致贫原因,深入研究了目前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中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精准扶贫工作跨越发展的有效建议和对策。

一、扶贫相关理论

(一)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关于贫困问题的界定,最早可追溯至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分别从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贫乏论对贫困进行阐述。随后,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也提出贫困是不可避免的,贫困者贫困的原因是其自身导致的。直至19世纪末期,英国的经济学家朗特里(1901)最先提出贫困的概念,他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陷入了贫困之中”。[1]当时,贫困问题没有收到重视,缺乏理论基础。直到20世纪中期,贫困问题逐渐受到关注。1960年奥尔辛斯基通过计算得出贫困线,提出如果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就处于贫困。1967年经济学家FuchsVictor提出相对贫困的概念,随后英国经济学家唐森德对相对贫困的含义作了更为详细的阐述,认为贫困是相对的,所以只要收入差距存在贫困就不可能彻底消除。[2]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世界银行对贫困的定义不断补充,其定义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贫困不只是指物质匮乏,同时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与卫生、面对困难时的脆弱性及需求表达困难和缺乏影响力”。[3]界定了贫困问题以后,国内外学者进一步思考了贫困成因问题。舒尔茨(1960)提出贫困的产生是由于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诺贝尔经济奖的得主阿玛蒂亚(1981)把产生贫困原因归结于不平等的享受权利的现状,权利与分配的矛盾致使出现了贫困的现实。[4]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2006)把贫困归结为是社会机制的不健全造成的。在总结上述原因的基础上,国内外经济学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舒尔茨(1968)认为要解决贫困问题要实行最低工资和农产品价格支撑,并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公共投资。世界银行(1990)提出,采用机会和能力组成的政府干预战略,在为贫困人口提供谋生机会的同时,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贫困人口的谋生能力。[5]Ra•Gaiha(2000)提出,反贫困有四种干预形式:一是推行最低工资、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工程、三是信贷干预、四是政府保险计划干预。尼尔森(2004)探讨了扶贫机制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认为要动态掌握贫困信息,这点对我国精准扶贫的开展尤为重要。[6]李小云(2005)认为,参与式扶贫理论对于我国的扶贫开发路径的选择具有启示作用。[7]张巍(2008)认为政府主导的农村扶贫工作更需要有农户的参与。[8]余明江(2010)认为:“我国农村贫困是一个制度性原因,应该在扶贫开发中引入市场,形成政府—市场的双导向反贫困机制。[9]上述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较为宏观,缺乏微观层面的相应措施,可操作性不强,扶贫的效果有待考察。针对于此,精准扶贫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二)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2013年11月3日,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强调扶贫工作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并指出“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明确要求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开发办发[2014]30号)和《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14]24号)两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全国正式启动实施。从2014年我国正式提出精准扶贫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研究成为众多专家关注的重点内容。关于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庄天慧等(2016)认为精准扶贫的内涵主要表现为扶贫"对象—资源—主体"精准、扶贫"目标—过程—结果"精准以及"微观—中观—宏观"的不同扶贫层级精准。[10]梁土坤(2016)就精准扶贫的内涵提出,差异性是精准扶贫的基本前提、精准性是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系统性是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发展性是精准扶贫的本质属性、托底性是精准扶贫的政策底线。[11]王介勇等(2016)认为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要义在于“扶真贫、真扶贫”,精准扶贫政策的内容体系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四项内容。[12]明确了精准扶贫的内涵后,相应的学者进一步发掘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黄承伟,覃志敏(2015)认为当前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帮扶资源供给与扶贫需求未能最优匹配,帮扶资源动员非制度化,社会组织等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精准帮扶的制度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精准扶贫工作制度加以解决。[13]陈春祥(2016)认为黔西北山区目前的精准扶贫实践过程中,精准扶贫机制依然不够完善,存在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和精准扶贫各要素之间整合不到位的情形。[14]精准扶贫的实施对策。邓维杰(2014)认为要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应该尽早开展部级和省级的贫困普查,对贫困村实施分类管理,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融合的贫困户识别和帮扶机制。同时,购买独立第三方社会服务来协助和监督整个过程。[15]王国勇、邢溦(2015)提出通过对贫困人口进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进行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进行精准化扶持,使精准扶贫在具体扶贫工作中得以有效运用,实现由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16]国内外研究者在贫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实施策略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扶贫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依旧没有彻底解决。不论是政府扶贫亦或企业产业扶贫,扶贫成效均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国家选取了一些精准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特色的贫困地区作为改革的试点,以期这些试验区的经验和做法对其他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二、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现有扶贫现状分析

(一)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现状福建省三明市下辖12个县(市、区),全市人口250万左右,包括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贫困县,20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2个民族乡,38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总人口达10.55万人。贫困县数量占全省的21.7%,贫困人口占11.5%,扶贫任务艰巨。自2014年三明市被确定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以来,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上均取得一定的成效。三明市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基础上,积极采取了建档立卡措施,贫困人口显著减少。2014-2015年,全市有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47.5%;2016年减贫人数为2.68万人,占年初贫困总人口的48%左右,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的100%以上。(二)现有精准扶贫机制与模式1.“348”扶贫工作机制一是三步工作法。“三步工作法”,即采取“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对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非贫困户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剔除,做到贫困对象识别更加精准。二是四因四缺分类法。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把贫困户分成“一般扶贫户、低保户、五保户、低保扶贫户”四类,对于扶贫户按照“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和“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动力”等“四因四缺分类法”细化分类,明确每户贫困户具体致贫原因。三是八种帮扶新模式。对原有的“结对帮扶型、创业培育型、入股分红型、资产盘活型、基地托养型、订单带动型、资金互助型、搬迁改造型”等八种帮扶模式进一步拓展提升,探索创新了“三加三带型”党建扶贫、经营主体带动型产业扶贫、科技特派型科技扶贫、就学保障型教育扶贫、资源合作型旅游扶贫、产销联合型电商扶贫、融资担保型金融扶贫、“三自三助型”保障扶贫等“八种新模式”,有的放矢精准帮扶贫困户。目前,全市有1570个建制村推广“348”精准扶贫工作新机制,覆盖2.95万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健全完善结对帮扶机制第一,完善“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制度,开展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与贫困农户“点对点”“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全市有1.8万多名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驻村任职干部与3万多户贫困户结对帮扶。第二,完善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每个贫困村确定一个省、市、县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挂包帮扶,由挂包单位选派一名党员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全市42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由省里安排省直部门挂包,其余338个重点村由市、县安排部门挂包,确保38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干部驻村全覆盖。第三,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兴业、吸纳就业、开发资源、捐赠救助、智力帮扶等方式与贫困村结对帮扶,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全市有112家企业与120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实施帮扶项目173个。3.创新精准金融扶贫模式支持贫困乡村成立扶贫担保基金,与当地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为缺资金的贫困农户提供免出资、贴利息的贷款担保,解决贫困农户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目前,全市有20个贫困乡、2个少数民族乡和部分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成立了乡村扶贫担保基金,可为贫困户担保信贷规模在1亿元以上。支持成立村级融资担保基金,全市有68个村成立村级融资担保基金。实施小额信贷扶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的小额信贷,让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逐步富。4.实施精准造福搬迁工程坚持把“造福工程”与脱贫致富、防灾减灾、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有机结合,对“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贫困人口实施异地搬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2015年,全市共实施造福工程搬迁7296户、31750人,每个搬迁人口补助3000元,每个困难计生户追加补助3000元,少数民族搬迁对象额外每人补助1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追加1个补助指标,共争取省上补助资金1.2亿元。鼓励和引导造福工程搬迁群众向工业园区、城镇和中心村附近集聚,建设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20个,每个安置区补助100万元。

三、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调研指标分析

2016年,三明市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十二个县市区的扶贫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此次评估选取了全市十二个县市区的29个乡镇作为调查区域,随机选取了300个样本作为抽样对象,其中贫困户153户,脱贫户147户。按照相关部门的设计,并结合专家的指导,本次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和到村到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评估三项总体指标,内容涵盖扶贫工作的多个层面,多视角地评价三明市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一)贫困户识别准确率根据“一算二查四看”的原则,目前贫困户识别准确率主要影响因素为贫困户漏评率和贫困户错评率,分别赋予权重50%。在抽样调查的153个贫困户中,三明市贫困户识别流程规范性达100%,贫困户的识别准确率总体很高,达100%。1.贫困户识别流程规范性在抽样调查中,99.3%的贫困户认为贫困户评议程序规范,其中,结果公示规范程度最高达到96.1%,申请书的规范程度最低,达到82.4%,评议会议的规范程度也不高,仅有86.3%。说明贫困户对贫困识别流程规范性总体较为认可,但是流程上的规范性还需进一步加强。2.贫困户漏评率与错评率根据调查结果,全市各县市区贫困户漏评率和错评率都为0。说明全市的贫困户定位较为准确,遗漏和错评程度低。3.主要致贫原因根据抽样样本显示,残疾和疾病是三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致贫原因。其中,因残疾致贫的贫困户比例为43.79%;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比例为32.03%。在抽查的样本中,贫困户劳动力能力较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住房方面,贫困户的房屋修建的时间较长,存在危房的风险。(二)贫困户退出准确率1.脱贫途径根据抽样样本显示,贫困户脱贫的最主要途径为其他因素,包括政府主导扶贫措施的低保兜底扶贫,其他重要途径有特色产业壮大扶贫,外出务工和加强农村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降低农村赡养老人的生活负担等。调查结果显示,政府在扶贫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贫困户脱贫的手段相对产业深度不足,缺乏可持续和稳固性。此外,通过子女上学脱贫的途径在相应的脱贫方式中,比重较低,说明贫困户在教育投入中如果能够获得更多支持,能实现实质性的脱贫。2.脱贫户退出程序合规性脱贫户退出程序主要包括了民主评议、农户确认、公示、入户核实四个环节。调查显示,总体规范性较高,达92.88%。四个环节中,民主评议环节合规性较低,入户核实环节最为规范。3.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程度根据全市十二个县(市、区)的调查样本显示,如果不考虑生活支出情况,贫困户年收入均超过了省扶贫线的标准,但是如果考虑生活支出,则还有一些贫困户仍未摆脱贫困局面。脱贫户未能脱贫的主要原因在于因病产生的大量医疗支出,因子女上学产生的教育支出等。(三)到村到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到村到户帮扶工作群众的满意度采用赋值的方法进行评价,对帮扶方式、驻村干部工作到位和帮扶成效三个满意度中的不满意赋值为1,一般赋值为2,满意赋值为3,对帮扶责任人到贫困户家中的3次以下赋值1,4-6次赋值2,7-9次赋值3,10次以上赋值4,四个指标满分值为13分,为便于比较,将每户贫困户(脱贫户)的评价总分换算成100分,计算公式为[(帮扶方式+驻村干部工作到位+帮扶成效+帮扶责任人到贫困户(脱贫户)家中次数)/13]*100,到村到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为所调查贫困户(脱贫户)的均值。各县(市、区)贫困户平均综合满意度为88.02%,各县(市、区)脱贫户平均综合满意度为88.35%,各县(市、区)总体平均满意度为88.18%。此次调查显示,2016年通过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样化的帮扶措施,三明市扶贫工作成效总体令人满意,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加强。

四、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的界定标准较为单一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环节。长期以来,从某种程度上人们认为贫困主要是一个收入问题,对农村贫困问题的识别也主要以收入为标准。2016年国家开始注意到贫困的多维性,在扶贫工作的退出机制中提出了“两不愁三保障”,但是在大多数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识里和扶贫工作成效评估的实践中,仍缺乏这样的理念,常常单一的以收入作为贫困界定的主要标准,而忽略了教育、健康、生活水平等其他维度的指标对贫困问题的影响。(二)政府主导,其他扶贫力量不足目前,我国主要依靠政府主导解决贫困户的脱贫问题。从短期看,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从长期分析,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通过建立和贫困地区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或者通过龙头企业实现贫困人口的持续财富的增加。但是产业链条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各方面的协调和市场化秩序的建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单纯的以行政命令完成扶贫工作,会导致下级机构迫于压力,流于形式完成任务,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地区的经济,解决贫困问题。(三)扶贫工作队伍体系不够完善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扶贫机构设到县市一级,乡镇还没有专门的扶贫机构,专职从事扶贫开发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在部分乡镇存在着扶贫干部兼职现象。因为扶贫工作为兼职工作,扶贫干部精力不足,未能把全身心投入帮扶工作,扶贫效果不佳。即使部分扶贫干部经常去贫困户家庭,但是形式重于实质,对帮扶对象的帮助不大。要提高扶贫工作的水平和力度,使扶贫工作跨越发展,扶贫工作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四)贫困户自身缺陷降低了扶贫工作成效贫困家庭劳动力能力偏弱,劳动力不足是导致其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贫困户因残、因病使得其劳动能力偏弱,不能从事高强度的工作,无法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另一方面,贫困户自身教育水平较低,自我意识缺乏主动性,等靠要是其脱贫的主要手段,转移支付是其生存的主要来源。资金、技术水平缺乏也是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五)扶贫资金投入仍然不足近年来,各级各部门的项目资金逐步向贫困乡村倾斜,但专项用于扶贫或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仍然不足,欠帐较多,致使贫困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比较滞后。

五、跨越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跨越发展范文篇3

解放思想,是永无止境的,思想观念,也要常变常新,而且思想解放并不能一劳永逸,观念更新也不是一蹴而就。只有把解放思想当做是一项长期任务,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才能为邮政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我们要以解放思想为原动力和突破口,推进改革发展进程,破解改革发展难题。解放思想要培养四大品质。解放思想,要始终保持强烈创新的良好愿望,形成改革的风气、开放的风气、竞争的风气、创新的风气;始终保持容纳创新的宽广胸襟,形成善于创新、锐意创新的风气;始终保持创新的良好本领,形成善于学习,勤于钻研,提高工作本领;始终保持创新的巨大勇气,形成敢于创新,大胆创新、争先创新的风气,克服怕出乱子、怕犯错误、怕担风险的思想。

解放思想要树立三种理念。一要树立敢于率先突破发展的理念。二要树立捕捉机遇、抢抓机遇、创造机遇的理念。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有利东风,我们要善于调查研究,捕捉各方信息,透过现象,捕捉机遇,加快发展;要抢抓机遇,用好用活政策,尽量与当地党政机关多沟通,争取更多的发展推动力;要创造机遇,善于争先创优,善于发现优势,打造优势,利用优势,开发优势,把优势当作发展资源来经营,不求所有,只求所在;不求形式,只求实效;不求表扬,只求特色;不求独树一帜,但求多点开花。要用现业集邮公司的业务开发经验带动各县市局的定向邮品开发和企业形象年册业务。三要树立长远眼光、共赢共荣、包容发展的理念。只要有利于推动突破发展,有利于加快突破发展,有利于率先突破发展,都可以为我所用,在各县市局的定向邮品开发业务上坚持给予引导、鼓励、支持。使我局定向邮品业务与当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达到双赢。

在学习中我们要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努力做到既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又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尤其是要突出抓好重点业务、亮点业务的快速发展。既注重总量,又兼顾结构;既注重规模,速度,又重视质量、效益;既注重企业增强实力,又关注员工提高收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推动改革,深入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必须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集邮专业的改革走在了全疆邮政前头,目前已经显示出了率先改革带来的优势。下一步,我们要加快全州集邮专业全面实施改革进程。我们要进一步完善集邮专业发展机制,以集邮专业牵头,促进邮政邮务类业务更好更快发展。

重长远,打基础,坚持技术创新,提升长远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近几年,邮政集邮公司依靠自身努力和集团公司的支持帮助,在业务收入上有了较好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州集邮市场一直比较低迷,各县市局定向邮品开发得不到发展等种种因素制约了集邮业务加快发展的步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优先保证这些关系到邮政核心竞争力提升和长远发展的项目,坚持科技兴邮战略,走信息化发展道路,推动传统邮政的转型和腾飞。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目前,邮政经济增长的手段还比较落后,方式还比较陈旧,邮政收入增长中还有不少是通过外延扩张实现的,全员营销方式仍普遍存在。为此,必须积极转变邮政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由规模扩张型向效益质量型的转变。要转变混业经营模式,进一步强化专业化经营和管理,推进市县一体化进程,优化设计管理流程、生产流程、业务流程,加快内部信息的有效传递,不断增强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响应客户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活力。

跨越发展范文篇4

我受市工商联(总商会)十一届一次会长会议委托,向大会报告十一届一次执委会以来的工作,请予审议。

市工商联(总商会)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今年1月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新一届领导班子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团结带领广大会员,按照市委“好中求快、全面突破”的要求,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在充分发挥工商联组织的主渠道作用、重要作用、助手作用和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换届以来的主要工作

(一)以换届为契机,富有成效的开展表彰、宣传先进典型系列活动

积极培育推荐各类先进典型。在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与相关部门共同表彰了**年度百名以商引商、品牌争创、项目发展等方面的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典型,受表彰的先进企业和个人受到了省市领导的亲切接见和勉励。与市委统战部等五部门组织开展了市第二届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活动,钟慧娟等20位优秀建设者受到市政府表彰。参与市优秀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优秀纳税大户、优秀企业家推荐评选工作。推荐副会长萧伟、徐新建当选为省第三届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推荐恒瑞医药、天明机械、君臣实业、汤沟酒业等四家企业荣获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称号;推荐副会长卢明立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据不完全统计,经各级工商联积极推荐,上半年共有47家民营企业和32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受到市级以上的11个项目79个(次)表彰。

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在光彩事业、企业文化、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先进事迹,引导会员企业争先创优。《**日报》、《新华日报》、《江苏工商》等各主流媒体先后刊载宣传我市民营经济及民营企业家先进典型文章102篇。着手编印《**商会百年》和《优秀建设者风采录》,筹备“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先进事迹报告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扩大优秀建设者影响力,增强商会活力。

(二)着力引导会员参与“民企帮村”和光彩事业

换届以来,我会把“民企帮村”作为当前重点工作。与市委统战部共同组织实施了“百家民企帮百村”工程,开展了争当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和先进企业评选活动,组织开展了“民企帮村”专题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被省联采纳,得到省委副书记张连珍的批示和充分肯定。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组织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涌现了一批村企合一,共建互赢促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以工惠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挥企业优势,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发挥行业组织服务平台作用,促进千家万户致富工程,参与扶贫济困助学等光彩事业捐赠的各类“民企帮村”先进典型。上半年共有111家民营企业实施了130多个帮村项目,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3万人次,使1.7万农民有了工资性收入,实现增收4600多万元,企业也同步增加利税7885万元。认捐推动农村公益事业、扶贫开发和慈善资金512.86万元。初步形成了“五轮驱动”推进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为总结经验、发挥效应、提高效果,7月中旬在赣榆县召开了全市“民企帮村”工作现场会。市领导亲自到会,市委仲琨副书记对深入开展“民企帮村”活动给予了鼓励、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康缘药业等14家企业、赣榆县塔山镇高庄村等5个被帮扶村作了经验介绍。

“民企帮村”活动不仅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民营企业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实现了多赢的喜人景象。“民企帮村”工作先后受到市委、市政府“**年度新农村建设创新奖”和承担“和谐企业建设”、“万村千乡工程全面推进”等重要事项的嘉奖。

引导会员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利用传统节日、全市重大公益活动等时机,引导会员积极参与光彩事业。春节期间组织会员企业开展走访慰问企业职工和社会困难群众活动,得到了太阳雨、鹰游纺机等民营企业的积极响应。在年初举行的**民营企业家新年联谊会上,恒瑞医药等6家企业向光彩事业捐赠120万元。根据市政府的安排,组织民营企业参与了市“爱心飞扬”慈善晚会的募捐工作,康缘、天明、市浙江投资企业商会积极参与,共认捐近2000万元,已到善款800多万元。集中展示了我市民营企业家的风采。

(三)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开展多层次培训

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培训,不断提升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和商会干部素质。组织了县区会长、党组书记到南通、无锡等有关县区进行考察学习。市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参加了全省工商联领导干部培训班,并就民企帮村与自身建设等项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举办了全市工商联系统机关干部暨行业商会会长秘书长培训班,学习贯彻中央(**)15号文件和全省工商联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精神,邀请市委办主任江行舟作了《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会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作了五个方面的专题讲座,并对下一步重点和难点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指导。通过辅导、交流、参观、考察,统一了大家对工商联组织的认识,达到了熟悉情况、启发思路、相互促进的目的。

认真做好政治引导工作。通过会员代表大会、民营企业家新年联谊会、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非公人士深入学习贯彻总理来连视察慰问时的重要指示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引导会员企业抢抓发展机遇,重新定位发展目标,以自身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全市的跨越发展。6月中旬,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来连调研,与我市企业家代表座谈交流时充分肯定我市企业家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并勉励我市民营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满足做明星企业,争做名牌企业,同时更多地关心和参与光彩事业,使企业家们倍受鼓舞。

加强会员企业业务培训。组织开展企业内部管理、对外贸易、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申报等专题培训19次,培训1060多人次。积极筹备在连开办企业高管MBA课程班,邀请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来连为我市200余名企业高级经理人作了“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热点问题”的专题讲座。

(四)搭建招商平台,成功组织系列招商推介活动

今年换届以来,我市已新缔结友好商会21家,友好商会总数达到111家。通过友好商会等招商平台,积极配合市开发区等招商主体开展引资活动。抓住机遇向出席省工商联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的400多位知名民营企业家集中宣传推介我市投资发展环境,宣传了我市的跨越发展新优势。协助政府组织民营企业参加“第十一届东西部投资贸易洽谈会”。市浙江商会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配合市委统战部到浙江省温州台州等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我会参加市委仲琨副书记带队的代表团赴香港回归十周年庆祝活动,期间拜访了香港江苏同乡会、香港泉州同乡会、澳门苏浙沪同乡会等民间社团,积极了商会对外联络。成功举办了“**泉州企业家**行”活动,泉州市领导,香港泉州同乡会等境内外十六个城市的泉州商会会长和200余名泉州籍客商参加了活动,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积极协助企业借助外力加快自身发展,先后组织各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22次,各县区工商联机关直接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15亿元,协助会员企业以商引商,引进市外到位资金4.88亿元。

(五)深入调查研究,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又有新作为

夯实调查研究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府、商会、院校三方调研合作机制,合力开展调研工作。继续开展了全市工商联系统第三届调研成果评选活动,促进了全市工商联系统调研工作的开展。

围绕中心建言献策。全市工商联系统共提交团体提案32

件,较上年同期增加33%。上报社情民意58条,是上年同期的2倍。我会在市政协十届五次全会上作了题为《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抽样调查态势分析及建议》的大会发言,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提交的11件团体提案中有2件被列为重点提案,1件被列为主席督办提案,许多建议得到了较好采纳。其中,“关于成立市民营企业党工委的建议”被采纳,已成立了“中共**市委新经济社会组织、社区工作委员会”。“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建议”分别被市经贸、市财政局采纳,将采取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措施给予大力支持。积极通过参加政协常委会、市委“双月谈”、征求意见会(座谈会)等渠道反映会员企业和行业商会的意见和建议。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开展了税源结构、和谐劳动关系、优秀建设者、上规模企业等专题调研,形成了《**市**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等调研报告24篇。其中《**市**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入选江苏民营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参与调研的《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被推荐作为市政协参加省政协常委会的交流发言材料,《我市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被评为市统战系统“学习调研月”活动二等奖。

(六)搭建平台,扎实推进经济服务工作

技术创新服务。与市科技局举行工作会晤,推动市、县科技和工商联部门合作,共同服务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推进“江苏省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创新型企业试点方案”在我市实施。推荐恒瑞医药、康缘药业、中复连众等三家企业作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融资服务。积极推进会员企业信用评价工作,搭建融资服务平台,组织项目融资对接会,邀请了人民银行及相关商业银行与15家会员企业就信贷项目进行了交流对接。共参与组织了10多次银企合作会议,向银行推荐了100余个信贷项目,其中22个项目获得了银行贷款1.5亿元。

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商会网站建设,不断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印发了全市工商联系统信息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信息奖励机制,举办了全市工商联系统信息宣传工作培训班,充分发挥商会信息员作用,不断扩大商会的信息源。截至6月底,市总商会网站共信息1100多条,上报信息被省级以上网站采用92条。

法律服务。以商会法律服务中心为平台,将法律服务推进基层、送进企业。上半年共接待企业法律咨询120多人次,帮助会员企业审定法律文书、合同30多份,帮助周林制衣等多家会员企业应对标的过百万元的法律诉讼,维权成效明显。

项目服务。积极组织会员企业申报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专题培训,已申报计划项目扶持资金过百万元。继续开展会员企业重点发展项目联系服务,跟踪推进项目进度。开发区工商联还采取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及时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并及时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帮助解决鑫能热电等企业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县(区)工商联重点联系的27个项目会员企业重点发展项目进展良好,上半年完成投资5.5亿元。

交流联谊。先后举办了“民营企业家新年联谊会”、“女企业家联谊会”等交流联谊活动,为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重要活动还邀请市领导和市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与民营企业家加强了解、共谋发展,增强了商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引导行业商会开展服务。东海县定期举办行业商会会长论坛,引导市总商会眼镜业商会、美容美发业商会、市珠宝业协会组织行业内企业职工开展岗位技术技能练兵活动。市眼镜业商会承担起政府职能部门委托的企业职工职业技术职称培训的工作。赣榆县酒饮料业商会主动整合行业组织资源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争取政府扶持项目资金上作出了积极探索。赣榆县黑莓、泥鳅等一批农副产品行业组织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开展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市浙江、泉州投资企业商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以商引商活动。这些都标志着行业商会和异地商会逐渐成为工商联开展工作的有力抓手。

(七)积极探索,创造条件,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

加强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以换届为契机,一批政治素质高、社会贡献大、参政议政能力强、热爱工商联工作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入各级工商联领导班子。有1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县工商联会长,11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70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县、区工商联(商会)副会长,384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当选为市县区工商联执委。新一届市工商联(总商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执委呈现了三大特点:一是所占比例提高。非公执委所占比例达75.8%,较上届提高了22.3%;二是综合素质提高、参政议政意识强。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45.3%,担任县(区)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务的占60%;三是企业实力强、社会贡献大。企业注册资金总额21.4亿元,总资产达108.8亿元,纳税总额达15.19亿元,吸纳就业2.4万人,近年来共计投入公益事业3192.9万元,实施光彩事业项目投资总额2.47亿元。今年来,推荐江苏天明机械集团董事长卢明立当选为江苏省商会副会长,豪森药业总经理钟慧娟和九龙房地产董事长尤建霞当选省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副会长;灌南压铸机厂陈锦楼等5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当选为省工商联九届执委。

积极组建行业商会。在条件成熟的行业和领域新建行业商会8个,新发展团体会员4家。全市行业商会总数达76家,在全省位次前移。依托行业商会组建和会员普查工作,积极发展企业会员,进一步优化会员结构。上半年新发展团体会员3家,新发展企业会员291个,其中上规模企业会员54家。企业会员总数达2840家,已占全市私营企业数的比重为13.5%,较全省平均高出2.3%。

自加压力,争先创优,目标管理整体推进。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制订了07年度全市工商联系统六大类27项目标任务和30项重点活动,做到目标分解到位、责任到人。进一步完善工作实绩考核办法,突出了对工作质量效果的考评和激励创新创优争先的工作导向。坚持月讲评、季交流,实施半年考核,较好地推进了各项工作进度。通过半年考核,东海县工商联工作进度推进实绩名列前茅,灌南县、海州区、新浦区工商联实现了工作实绩进位,赣榆的民企帮村工作、灌云的宣传教育和会员服务、灌南的目标管理和基层商会建设、新浦的招商引资和光彩事业、海州的会员服务等工作都呈现出各具特色的亮点。截至6月底,全市工商联系统27项目标任务有26项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通过目标管理加强自身建设,得到省工商联的充分肯定。

回顾换届以来的主要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行业组织发展困难较多,会员普查、企业会员发展工作推进仍需加快;目标责任主体之间以及各项工作之间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在依靠会员办会,充分发挥会员的主体作用上还需加大探索力度;重点项目推进的阶段性工作和基础性工作也需加强。这些都将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逐步解决。

当前,我市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正处于经济起飞的关键时期。上半年,我市发生了两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大事,元旦期间总理到**视察指导,之后省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的发展。这两件非同寻常的大事,把**摆上了带动更大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升了**发展的战略定位,赋予了**发展的重大使命,带来了**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全省、全国的战略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确认和提升,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有关部门对**的认同感、支持度进一步增强,**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关注度进一步提高,**跨越发展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外部环境都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在总理来连视察重要指示和省委常委会精神鼓舞下,全市广大干群信心更加坚定,士气更加高昂,精神更加振奋,珍贵的历史机遇正在转化为跨越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上半年,经济发展形势十分鼓舞人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3%;财政总收入增长77.1%,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列苏北第二,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2005年全年总和;尤其是民营经济进入发展最快时期,实现增加值149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企业家信心指数上升11.2个点,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提速。我市民营企业和工商联工作,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希望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和各级工商联干部职工,准确把握发展形势,以更加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精神状态,抢抓历史机遇,加快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步伐。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下半年,全市各级工商联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和省联九届一次常委会精神,按照年初既定目标,着力推进主渠道作用的发挥,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发挥主渠道作用,思考规划各项工作

中发[**]15号文件提出了“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主渠道作用”,这是中央对新时期工商联工作的新定位。主渠道作用主要体现在:工商联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协商、参与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渠道;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府政策制定或协调关系的主渠道;是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政治表彰的主渠道;是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政治安排和政治推荐的主渠道;是维护会员企业与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主渠道之一;是集中反映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行业需求的主渠道之一;还应该努力成为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主渠道。主渠道作用发挥得好,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团就会有更多的认同,企业家也会有更多的参与和支持,工商联就能够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

在新一届工商联工作起步伊始,全市各级工商联都要认真学习、贯彻15号文件精神,围绕发挥主渠道作用,理清思路,思考和规划各项工作,促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当前,要集中精力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按照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下发的《关于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连委统发[**]52号)文件要求,对全市已担任市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委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部分实力强、贡献大、综合素质高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以及有影响的行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会长,开展思想政治素质、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企业发展与经营管理状况和个人修养及公众形象方面的综合评价工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与推荐提供科学依据。市县区工商联都要领导重视、集中精力抓好抓实这一事关主渠道作用发挥的创新工作,推进代表人士数据库建设和新会员发展。

(二)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我市从2005年起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形成了“党政主导、工会主动、各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市工商联作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成员,参与了这项工作。市政府就推进工资协商工作发了文,纳入了政府工作目标的统一部署。中发[**]15号文件明确指出:“在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工商联既要维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又要与工会等人民团体密切配合,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在这样的态势下,工商联作为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同时又是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中的一方,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推进工资协商工作,引导民营企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全市工商联会员企业都要支持工会依法推进工资协商工作,从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着眼,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构建企业内部和谐的劳动关系。一个企业要长期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基础,而工资性分配是和谐劳资关系最基本的体现。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建立职工工资随企业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利润增长和社会物价指数而提高的机制,是我市富民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自身长久发展的需要。每个企业都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全市各级工商联要主动参与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这既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工商联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合法权益代言人的必然要求。同时,在推进中小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过程中将进一步推进工商联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层商会发挥作用提供新的抓手。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对工商联是一项刚起步、崭新的工作。各级工商联和常执委企业都要对此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反映问题,注意总结经验,促进民营经济更好地发展。

(三)大力推进“民企帮村”工作,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光彩事业

下半年,要按照省工商联关于《组织推动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在认真总结我市“民企帮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新农村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仲书记在“民企帮村”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精神,组织动员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我市新农村建设之中。在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企业意愿,不搞硬性摊派,不搞拉郎配。重点引导民营企业在以下八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二是推动发展乡村工业。三是积极开拓农村商品市场。四是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发展农村社会服务业。六是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广泛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七是推动农村公益扶贫慈善事业。八是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努力促进“民企帮村”工作取得更大实效。要搞好项目跟踪服务,做好统计工作,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积极探索,大力推进“民企帮村”活动深入开展。

我们多年实施的光彩事业,其主要收益对象是在农村。要更加注重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参与到省“千村万户帮扶工程”和全国性的“千乡万村工程”中来。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义利兼顾的原则,即使是企业的捐赠行为,也要使其得到相应的社会效益的回报,以促使这些工作健康持久地开展下去。

工商联要努力成为组织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捐赠的主渠道,当前要按照省工商联最新工作部署,认真做好我市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首先是市县区工商联执委,光促会理事和已参与光彩事业、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承担社会责任情况的统计与宣传工作。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民营企业为社会公益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做好及时宣传和对外,让全社会进一步了解民营企业家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为民营经济争取到更好的舆论环境。希望各级工商联给予高度关注,采取切实措施,各位常执委和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认真参与,合力做好这些基础性工作。这也是一次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发挥企业家副会长作用

下半年要通过举办全市第八期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及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增强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大力弘扬拼博奉献精神,努力为我市的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多作贡献。

组织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开展向戴俊同志学习活动。戴俊同志是江苏籍民营企业家,今年6月在西安为保护被抢劫的女青年,不幸壮烈牺牲。他的英雄事迹受到了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批示:“戴俊见义勇为、光荣献身的事迹可敬可叹,其精神应大力弘扬。”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都要在机关和会员企业中开展向戴俊同志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为民,无私奉献,弘扬正气,敬业守法,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习戴俊同志要与向我市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中技术创新、招商引资、“民企帮村”、“双关爱”等先进典型的学习结合起来,为我市的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继续引导民营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学习借鉴天明、康缘、鹰游、太阳雨等会员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用先进的文化提升企业的实力。积极支持副会长企业江苏太阳雨新能源集团承办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会议,同时组织’**新能源产业发展企业家论坛;继续与市总工会合作,组织开展“两争一树”和“双关爱”活动;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活动;加强“民企帮村”、“双关爱”、以商引商、自主创新、企业文化等非公经济各类先进典型的培育、表彰和宣传推介工作。做好《建设者风采录》编印工作和举办报告会,让优秀建设者的先进事迹进企业和进校园,积极营造全社会尊重创业、勇于创业的良好氛围。要在创新的基础上,总结新的经验、研究新办法、力求新成效。

换届后,一批有能力、懂经济、会经营的代表人士走进了工商联的领导班子,为工商联领导班子增添了新的活力。如何发挥企业家副会长的作用,几年来我们作了一些探索,如安排企业家副会长主持工商联的活动、代表工商联出席有关重大活动等等,但在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各级工商联和各类行业商会都是企业家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行业商会集中了行业和企业的信息,是企业家们非常熟悉的领域,他们的作用发挥好了,对提高工商联的参政议政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市工商联(总商会)十一届一次会长会还对企业家副会长的职责和企业家副会长助理职责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各级工商联都要积极探索,努力创造条件,更好地发挥企业家副会长、常(执)委的作用。

(五)以不断创新的精神,扎实有效开展经济领域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工程

我市民营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之中,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工商联要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就必须以实施“凝聚力工程”为抓手,用不断创新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要继续深入开展系列调查研究活动,注重发挥企业家副会长和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在调查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注重研究发挥代表人士特约监督员作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特约监督员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工作,推动民主监督工作不断得到提高与加强。切实做好全市工商联系统第三届调研成果评比,要注重引导行业商会、会员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力求形成一批有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明年年初的政协全会发言和提案奠定好的基础。并通过参加“双月谈”和报送社情民意、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集中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力求调查研究和建言献策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质量。

加强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定期举行工作会晤,认真落实合作事项,发挥工商联作为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更好地为民营经济提供服务。充分发挥总商会会员企业服务中心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商会十大服务平台功能。重点推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推进行业商会组织民营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练兵活动,推进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企业高管MBA课程班开班工作,实施常委定期体检、企业家文化沙龙等企业家健康工程,力做商会服务品牌。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加强对外联络和推介工作,组织举办赴日本参加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等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跟踪服务在谈项目,力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

加强组织建设,学习国务院办公厅今年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吃透精神,抓住机遇,进一步做好行业商会发展工作,确保完成年内新建15个行业商会组建的工作任务。注重行业商会整体作用的发挥和典型经验的推广,引导行业商会更好地为会员服务。做好会员普查登记,积极发展企业会员,力求会员总数占全市民营企业总数的15%以上。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商会运作能力。各级工商联要按照省市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测评体系和评比办法,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增强目标管理意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争先创优,采取强力措施,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全市工商联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跨越发展范文篇5

丝纺服装产业要整合资源、加强技改、打造品牌。南充自古就有栽桑养蚕的传统,又获“中国绸都”美誉,客观上讲,丝纺服装产业既有一定规模的原料基地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又有成熟的产业工人和管理人才优势。做大做强丝纺服装产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充分调动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改善“散、小、乱”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集群的规模化发展。同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成传统丝纺服装产业的升级换代。

石油化工产业要延伸产业链条、加速产能扩张。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石油化工全行业完成销售收入49.59亿元,同比增长43.55%,成绩可喜。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深刻背景下,我市炼化企业“老大”南炼化工总厂还要加大重催技改力度,促成燃料乙醇项目建成投产,生物柴油项目开工建设,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同时,推动宏泰生化、兰天化工等一批企业的技改扩能,力推甲醇蛋白、低碳混合醇、乙炔等一系列产品,以此做大做强我市石油化工“蛋糕”。

农产品加工业要建好基地,培育龙头,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南充农产品资源丰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条件好,但由于产业链短、产品加工程度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以致大量的低端产品缺乏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市要改变手工作坊式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以龙头带动、基地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延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实现“农工互动”,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跨越发展范文篇6

一、创新引才机制,用政策聚集人才

**镇以建陶为主导产业,在建陶产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没有人才、缺乏技术曾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惨痛的教训。面对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格局,不断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镇党委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最终确定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把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一是组织带动。镇党委成立了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人才工作,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制定了全镇人才工作的发展规划、发展措施及工作重点,将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党政成员、机关干部和各村,构建起了以镇党委统揽全局,人才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各村、各部门和用人单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二是政策拉动。建陶企业能否生产出品质高、质量优的高档次产品,关键在釉料的配制和瓷砖的烧成等关键环节,而这些关键环节的技术人才正是我们缺少的。为引进这方面的高级人才,我们积极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镇关于引进专业人才的实施意见》,对引进人才在住房、薪金、子女入学、配偶工作、进修学习等方面都制定了具体措施。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推行户口不迁,身份保留,来去自由的人才柔性流动制度,大大激发了高层次人才来**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在镇上制定政策的同时,我们鼓励企业根据各自情况制定更加优惠的措施吸引人才。山东亚细亚陶瓷有限公司以月薪2-3万元的条件,从台湾、上海等地引进多名高级技术人才,给公司带来了世界领先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加快了企业发展。三是重奖促动。自**年开始,镇党委、政府每年都拨出10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励轿车、笔记本电脑等形式,给那些为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和为人才队伍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重奖。广东客商麦满锡在引进项目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才和技术,连续两年受到重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宽松优惠的政策措施增强了对人才的吸引力,截至**年,全镇各类科技人才已经达到1327人,其中,应聘的专家教授3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省市拔尖人才96人,管理、营销人才1186人。皇冠、亚细亚、东鹏等公司80%的技术管理人才是引进来的。

二、搭建发展平台,用事业成就人才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要搞好人才工作,必须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成长发展的大平台,进而形成吸引、集聚高层次建陶人才的“洼地”效应。为此,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园区和骨干企业发展,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创业的平台和载体。一是加快园区建设。近年来,我们一直探索“市场拉动产业、产业支撑市场”的互动发展模式,规划建设了淄博建陶生产基地、**建材城,产业市场基础初步形成。淄博建陶生产基地入驻企业近200家,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近2000名;**建材城已发展成为占地300亩,拥有经营业户2000余户,从业人员1万人的大型建材专业市场。雄厚的建陶市场成为人才创业、展示才能的助推器和主阵地。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抓好“两城一中心”建设,积极培植壮大产业市场,全力构建产业发展市场平台,争取到**年“两城一中心”实现市场交易额300亿元,成为地方产业规模扩张的主要拉动力。二是加快骨干优势企业建设。重点抓好了皇冠、强冠、常鑫、亚细亚、东鹏、斯丹克等骨干企业和金卡、齐鹏、耿瓷等重点企业,把他们作为全镇人才开发的重点,构筑人才高地,奠定人才创业的基础。从广东引进的东鹏陶瓷有限公司,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先后引进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48人,为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斯丹克陶瓷有限公司在镇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从佛山某知名陶瓷公司高薪聘请产品设计专家,使公司产品花色以每周一个的速度递增,迅速打开了市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三是着力抓好新产品开发。引导兴辉化工、三田密封件等企业,与化工部密封技术服务站、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建立科研合作关系,通过聘请学者、科技顾问、“星期日工程师”等形式,寻求智力支持,缓解企业急需人才和项目的矛盾,使企业逐步走上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子。三田密封件厂与化工部密封技术服务站等部门合作开发的6种新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翻了两番。**金马琉璃瓦厂的产品被选定为中国美术馆建设所用材料,出口到美国、扎伊尔等国家和地区。

三、构建服务体系,用环境留住人才

跨越发展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加快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打造“幸福”目标,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干部作风、服务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明确方向、完善思路、整顿作风、优化环境”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心聚力、转变作风,动员全乡上下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创先争优,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走好步。

二、主要任务

这次“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要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10个问题”展开,以“跨越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讨论,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形成“加快跨越发展是首要任务”的共识;大力整顿干部作风,营造“服务发展向我看齐”的氛围,查找一批问题,征集一批意见,落实一批措施。对以下10个问题边讨论边思考边总结,形成统一认识。

1、近年来发展快不快,如何评价?

2、要不要加快发展,如何加快?

3、要不要主攻工业,如何主攻?

4、有没有主导产业,如何培育?

5、服务业发展重点在哪里,如何发展?

6、“中国幸福乡村”的特色亮点在哪里,如何提升?

7、开放程度高不高,如何扩大?

8、发展环境好不好,如何优化?

9、干部的服务意识强不强,如何强化?

10、干部的精神状态好不好,如何加强?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全面部署、广泛动员阶段(8月30日至31日)。通过召开乡村干部动员大会,全面布置大讨论活动方案。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舆论声势和社会氛围,注重广泛动员、广泛参与统一全乡党员干部思想,防止大讨论活动流于形式。

第二阶段:组织讨论、征集意见阶段(9月1日至8日)。乡机关干部要紧紧围绕十大问题结合深入学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联系自身岗位写出学习心得,党政领导成员要深刻剖析,并在机关干部学习会上交流发言。在大讨论过程中,注重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征集对十大问题的观点、对加快跨越发展的建议。在此基础上,乡机关干部对十大问题,尤其是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服务能力等方面对号入座,自我剖析,找查不足与差距,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形成“有问题、有分析、有措施、有建议”的不少于1000字剖析材料。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攻坚提升阶段(9月9日至15日)。全面整改落实查找出来的问题,以实际行动深化大讨论活动成果。组织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活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通过协调会议、现场办公、专题研究等形式,推进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得到解决落实。同时也要探索形成一批新的体制机制,着力使干部的作风有进一步转变、重点工程建设有进一步推进、转型发展能力有进一步提升,实现跨越发展。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大讨论活动顺利开展,乡党委成立以书记陈忠喜同志为组长,其他班子为成员的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徐建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立在乡综合办,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全体乡机关干部要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参与大讨论活动,并加强对联系村和联系单位大讨论活动的检查指导。各村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大讨论活动的顺利开展。

跨越发展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两创”总战略,紧紧围绕“转型发展、科学跨越”目标,以“明确方向、完善思路、整顿作风、优化环境”为重点,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市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力破解我办在促进移民增收致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干部作风以及移民扶持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心聚力、转变作风,积极探索移民工作新方法、新举措、新途径,全面推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我市新一轮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科学跨越、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加快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打造“幸福”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任务

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跨越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讨论,切实增强干部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形成“加快跨越发展是首要任务”的共识;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树立“跨越发展必须主攻工业”的导向;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服务发展向我看齐”的氛围。同时,要紧密结合全市移民工作实际,围绕“富民强村”这一主线,重点在扶持移民创业致富、推进库区和移民村经济跨越发展等方面进行讨论思考。通过大讨论活动,查找一批问题,征集一批意见,落实一批举措,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移民扶持工作科学、跨越发展。活动要对市委发[2011]38号文件中规定的10个问题讨论思考,同时,要针对以下5个问题开展思考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

1、水库移民扶持工作如何贴近全市“跨越发展”大局?

2、新时期我市水库移民扶持工作的重点要不要向“富民强村”上转移?如何转移?

3、加快移民增收致富的途径有哪些?如何加快?

4、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利用率高不高?如何整合?

5、目前本办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加强和完善?

三、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8月26日至9月1日)。召开一次“跨越发展”解放思想动员大会,认真学习传达落实全市“跨越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会精神,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必要性、针对性和重要性,着力营造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浓厚氛围;制定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此次活动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等;组织开展一次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讨论活动,紧紧围绕15个问题开展专题讨论。

第二阶段:征求意见阶段(9月2日至9月8日)。以座谈会、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重点针对移民工作5个问题,广泛征集重点移民乡镇、移民村领导干部以及部分移民群众的观点和建议。全办干部要紧密联系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重点针对思想观念、道德修养、精神状态、自身素质等方面,广泛征求意见,全面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尤其是主观方面的原因,研究具体解决办法及途径,突出大讨论活动的针对性。

第三阶段:整改攻坚阶段(9月9日至15日)。开展一次重点移民项目秋季攻坚行动,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推向深入,化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成果为具体行动,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进程,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各科室要把抓好整改落实、总结提升作为大讨论活动的重点,在查摆问题和分析检查的基础上,研究整改方案,明确整改重点,形成一个整改报告,落实一批整改措施,提高大讨论活动的实效性。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跨越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各科室要把大讨论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部署要求上来,积极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

跨越发展范文篇9

一、何谓跨越发展

我认为,跨越发展就是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非常规的模式,选择最佳的路径,实现资源要素的快速集聚和优化配置,使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跨越发展应具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讲科学。跨越发展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我市的市情出发,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谋划和推进。跨越发展既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盲目的蛮干,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前提和统领,扎实稳妥地向前推进。

二是非常规。跨越发展必须冲破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打破旧的套路和模式,按照非常规的思路和办法,去构筑一种新的产业体系,新的体制机制。

三是高速度。速度快、效益高,是跨越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跨越发展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速度快,发展速度上不去就根本谈不上跨越发展。

四是可持续。跨越发展追求发展速度的加快,这种高速度必须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而且,这种持续的高速度是由于各种资源要素得到了优化配置,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如果短时间发展速度很快,几年以后就出现滞长,甚至下滑,或者高速度依赖于连续不断的高投入、高能耗,就不能称其为跨越发展。

五是为百姓。发展的成果必须由人民群众共享,让全体连云港人都能得到发展的实惠,城乡面貌持续发生变化,社会保障日趋完善,广大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二、怎样实现跨越发展

跨越发展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怎样才能把跨越发展从理论变为现实呢?

一是要创新理念,解放思想。理念影响思维,思想决定行动。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实现快速发展、跨越发展都是以思想的大解放为前提的。目前,全市上下都在谈解放思想,但很少有人回答怎样才算是解放思想。我个人的理解是,解放思想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别人想不到的问题你能想得到,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你能敢于做,别人看不惯的现象你能看得惯。这三个方面可以用多思、敢为、宽容这样六个字加以概括,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多思是思想的范畴,敢为是行动的范畴,宽容是社会评价体系的范畴,三者缺一不可。全市上下只有人人都能开动脑筋去想事情,人人都能负责任地去大胆干事业,人人都能对别人、对各种社会现象(违法缺德现象除外)给予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才能谈得上跨越发展。

二是要科学定位,搞好规划。王建华书记来到连云港市以后,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意图,做了大量的调研,将连云港的发展定位为三句话,即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在这三句话中,每一句话都有一个关键词,第一句话的关键词是海,一定要拥抱大海,做足海的文章;第二句话的关键词是港,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港口的功能作用;第三句话的关键词是名,想方设法提升连云港的知名度,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连云港。定位确定以后,就要编制好发展规划,包括总体发展规划、工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港口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文化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发展规划,我市现有的工业产业布局比较混乱,形不成规模,没有特色和优势。应当在工业发展规划中打破地域的界限,形成同类或相关产业的集群,如有计划地建设石化工业基地、钢铁工业基地、生物制药工业基地、大型装备制造业基地、硅产业基地等。特别是硅产业,应该成为我市今后的突破方向,我市硅资源储量丰富,目前的硅产业(包括无晶硅、单晶硅、多晶硅等)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以硅为原料的制造业也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将现有的这些相关产业整合起来,努力再引进国际国内的一些大项目,形成采矿、加工、下游产品制造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出世界级的“硅谷”。

三是要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发展的定位有了,规划有了,那就要极大地调动全市各级干部和全市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依靠自己的真抓实干,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和宏伟的愿景。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的执行力,使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牢固树立主人翁的意识,以火一样的工作热情,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争创一流的工作成绩。要加大考核与督查的力度,序时推进,务求实效。

四是要打造环境,优化服务。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是指软环境。软环境包含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如政府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及服务的实效、社会治安情况、市民的文明程度、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风俗习惯等人文环境。软环境的核心是政府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服务的效能。在当今社会,软环境出生产力,软环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对各级领导、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强化其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监管和服务的职能,就显得尤其重要。

五是要统筹兼顾,全面提升。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诸方面的关系。在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建设搞不上去,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和财力的支撑,但是,在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应当搞好统筹和协调,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应当注意防止的几种倾向

推进我市的跨越发展,应在工作指导上时刻注意并防止几种错误的倾向。

一要防止急于求成。这种倾向往往表现为盲目乐观,把困难和问题想得简单化,看不到跨越发展是一个艰苦的、持续奋斗的过程。这种思想倾向体现在行动上,刚开始是盲目冒进,遇到困难和挫折之后又悲观失望,其结果只能给我市的建设和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要防止朝令夕改。因为每一个领导干部的任期都是有限的,如后面来的领导否定前任领导的工作思路,一切都推倒重来,那么最终受到损失的就是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当地的人民群众。因此,要增强发展规划的权威性,使其不因领导人的变更而改变。领导干部也应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想问题、作决策从大局出发,不轻易改变前任领导所作出的决策。

三要防止顾此失彼。不仅要协调好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而且要注意协调好、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利弊关系,如GDP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主城区建设与县城经济的关系等。

跨越发展范文篇10

思考之一:形势需要、发展需要、队伍建设需要强烈呼唤领导文化,要在认识、理解、重视领导文化建设中,握紧港城跨越发展的“破题之笔”

领导文化是一种无形的、隐含的,不可捉摸的而又理所当然的东西,它是一种软约束力,更是一种可以延续、辐射的精神力量。被称为“休闲之都”的杭州投资环境在世界银行的评估报告中连续三年屡屡超越京穗沪,作为中国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的苏州也不能望其项背,究其根由,杭州除了地理位置优越,最大优势在于他们营造了一种高效服务的领导文化。由此,联想到*何时能够榜上有名?*的城市品牌如何塑造?如何把充满机遇的*推向跨越?答案,应在培育领导文化中寻求。

(一)历史机遇的牢牢抓住需要领导文化。机遇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发展资源,抓住一次大的机遇,就能够赢得一个大的跨越。党的十七大期间,总书记对*给予了高度关注、寄予了厚重期望;去年元旦期间,总理来连视察慰问,对我市未来发展作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定位,将*的发展摆上国家战略层面;省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发展,明确提出举全省之力振兴*,在干部配备和人才引进、资金投入、资源配置、项目布局等政策上向*倾斜,将*建设成为苏北的龙头,全省开放与发展的新增长极,全国连结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经济枢纽。可以说,*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要将历史机遇转变为区域优势,将区域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将发展愿景变为现实,*的领导干部需要一种能够树立威信、凝心聚力、率领全市人民冲破重重难关的领导文化。

(二)跨越发展的历史使命呼唤领导文化。一个地方的领导文化是这个地方发展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内涵、品位、生产力发展,归根到底要落实到领导文化的引领创造上。在实现*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的历史征程中,领导文化不仅能够凝心聚力、鼓舞士气、理顺情绪、促进和谐,还能进一步激发和提高人们的发展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当前,*市的跨越之势已经显现,“一心三极”的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跨过北崮山向北挺进,“一体两翼”的组合大港开发向南北两冀延伸,“一纵一横”的T型产业走廊在港城大地迅速拓展,在这一大势下,迫切需要以领导文化来培育精神、凝聚力量,万众一心推动跨越发展。

(三)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渴求领导文化。领导文化是队伍建设的根本,事关党风政风,事关人心向背,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统一领导干部思想,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需要领导文化;增强领导干部爱岗敬业意识、提高工作效能需要领导文化;提升领导干部学习意识、提高综合素质需要领导文化;加强领导干部思想、品质、行为、性格、审美的修养需要领导文化;保持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清廉也需要领导文化。当前,迫切需要打造一种“亲民爱民、苦干实干、创新创优、清正清廉”的领导文化,树立领导干部的领导威信,以领导文化塑好领导一班人,带动干部一层人,影响社会一群人,把全市干群集聚在全面奔小康、重振*的旗帜下,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共同建设美好的国际性海滨城市。

思考之二:根在传承、本在先进、魂在创新强势打造领导文化,要在弘扬、强固、发展领导文化建设中,蓄积港城跨越发展的“腾飞之势”

当今世界,领导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领导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领导文化作为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迫切需要以宽广的视野、辩证的思维和大胆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突破。

一是要坚持在历史传承中弘扬领导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是有传承性的,我们不能割断历史的文脉。领导文化根在传承,要寻根溯源,从历史文化资源中吸取营养。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团结友爱、热爱和平、富有创新精神,有五千年的优秀文明传统,可以为领导文化所传承。从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和谐思想,到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本色,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以及“公生明,廉生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人生格言,这些光辉灿烂、充满人民性和民主性的文化精华,是领导干部陶冶高尚人格情操,塑造“为民、务实、公正、清廉”领导文化的民族之根。

二是要坚持在先进思想中强固领导文化。先进价值体系具有旗帜作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先进价值体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领导文化建设上的一面旗帜。领导文化建设就是要促使每一位领导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共产主义伟大信念,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人生的关键时期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镜子,日日照、时时省,自觉抵制思想腐化堕落、工作作风浮躁、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贪污贿赂等与领导文化格格不入的歪风邪气,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坚持在创新转型中发展领导文化。领导文化建设应是发展的、动态的、开放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领导文化要与时俱进,以和谐为本,通过领导文化建设,使领导干部从社会本位出发,把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培育“以天下为已任”的精神;通过领导文化建设,在党内倡导“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干部的文化素养决定着机关、社会的和谐程度。领导文化建设要勇于转型,以人为本,尊重人、服务人、发展人,围绕人的需要满足、能力提升、利益发展实施领导活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将领导视为上对下的“统御”或下对上的“接受”的领导观念,转型、创新为将领导视为上下互动的“影响”的领导观念。

思考之三:提升做官品质、提升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牌强力彰显领导文化,要在催生、发挥、放大领导文化作用中,挥动港城跨越发展的“前进之桨”

如果港城跨越发展是一叶行舟,那么领导文化则是其中划行的桨,缺乏领导文化之桨的力量,港城跨越发展之舟就会失衡,就会“野度无人舟自横”。*发展是因为“领导文化”,*改革是因为“领导文化”,*滞后是因为“领导文化”,*突破也将是因为“领导文化”,领导文化是一种战略,是跨越发展的“杀手锏”,需要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去精耕细作。

一要把精神文化作为领导文化建设的核心来塑造,提升做官品质。精神文化,包括工作理念、发展战略、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领导人员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精神文化是领导文化的灵魂,在领导文化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理想的滑坡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领导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以领导干部的模范言行引领社会风尚,引导社会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尚;要从精神生活层面,解决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社会利益、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等多元化冲突所带来的内心不和谐、道德缺失甚或精神危机等问题,为领导干部构建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铸造坚实的理想信念基础。作为*市的每一名领导干部,当前都要积极投入到“我如何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贡献”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去,冲破传统计划经济的固有习惯和重发展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增长轻节约的片面发展观,确立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的新观念,拿出思想领先的超凡智慧、改革当先的果敢气魄、开放抢先的战略眼光、率先发展的非凡胆识,全力推动*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