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档案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6:31:39

科研档案

科研档案范文篇1

尤其是在高校体制改革和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档案在整个高校档案中所占的比例也显著增加,在学校科学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对于高校的科研档案,能够完整认识到它的作用的论述并不多。多年来,受到传统观点的影响,一般档案工作者认为只有学校管理性的文件才能作为档案管理,而对教师,尤其是个人自由独立形成的学术著作、手稿等不够重视,往往把它们排斥在档案管理之外,致使高校的科研档案比较苍白、贫乏,这是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显然是与信息化时代对信息资料的大量需求相违背的。因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档案局1987年颁发了《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对科研档案的归档与管理进行了有效的规范。如何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是摆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高校科研综合交稿日期:档案的管理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高校科研档案归档范围需要重新界定

界定科研档案的归档范围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高校学术档案归档范围的原则。笔者认为应坚持成果性和记录性并举。科研档案工作主要利用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成果,“有利用价值”是保存它的重要原因和主要依据。因此,必须坚持科研档案的成果性。而科研档案的记录性强调其完整性、凭证性,有些科研档案或许没有成果性和利用价值,但是它反映了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历史,这些档案也应当妥善保存。因此,在确定学术档案的归档范围时,一定要两者兼顾,坚持双重性质并举。科研档案的具体归档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科研项目档案

科研项目材料档案是探索科研规律的实践活动的直接记录。主要包括:科研准备阶段中科研课题申请书、审批文件、任务书、项目计划书、委托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和协议等材料;研究实验阶段中的各种载体的重要原始记录、实验报告、项目进展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总结鉴定验收阶段中的工作总结、科研报告、论文、专著、参加人员名单、技术鉴定材料、科研投资情况、成果和奖励申报中的成果和奖励申报材料及审批材料,这部分档案是科研档案存档的主体。

(二)科研文书档案

科研文书档案是科研管理活动的直接记录,包括科研发展、总结、学校制定和上级管理部门下发的科研管理文件和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专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性科研文件材料。这部分档案是进行科学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和有计划、有目的、有条不紊进行项目申报、成果评奖及科研管理经验总结的依据,也是科研档案的重要部分,对科研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科研成果档案

主要包括科研年度统计表、教师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编写的学术著作、获奖成果和证书、专利和技术转让资料等。科研成果的多少是高校科研实力大小的依据之一,因此,科研成果档案的管理在科研管理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二、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科研档案收集不齐全。原因是:多数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重视科学研究实践活动,重视科研成果的与获奖,轻视科研档案资料的平时累积工作,认为这是档案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二)高校科研人员档案意识缺乏。他们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什么一定要归档,放到档案室不如放在自己身边使用起来方便,于是以关键技术资料保密为借口,在科研过程中或科技成果奖励后应归档的资料不愿上交或找理由不主动上交。

(三)高校科研档案制度不健全。科研档案的归档工作缺乏系统、完整的制度保证,不能做到上、下集中统一管理。高校档案管理没有真正实行“三纳入”、“四同步”制度,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致使高校科研归档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状态。

(四)高校科研档案重心偏离。在高校科研档案中,纸质材料多、电子档案少,传统简易设备多,现代化管理工具少,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高校科研档案材料。

鉴于此,高校科研档案中出现了“四多四少”现象,即一般性技术材料多,关键性技术材料少;鉴定、审批性材料多,工艺技术性材料少;文字材料多,光盘、磁盘、图表、照片、录像材料少;复印件多,原件少。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以及高校科研档案自身价值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对加强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见解

(一)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理顺科研档案归档程序。科研档案是科研课题科技成果研究的全过程的反映,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项科研课题、某一项成果,它是课题及成果之间、学科之间的综合反映,因而就形成了科研档案的四个特点:专业性、系统性、集体性、和阶段性。为了规范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遵循国务院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规定的“完整、明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要求”归档。避免可能造成大量科研档案材料零散在外现象的出现。为此,必须把科研档案工作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走实现科研工作与科研建档工作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建立合理的归档程序,掌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保证高校科研档案的准确、完整、系统,最终使高校科研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达到提高科研档案归档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的档案管理。重大、重点项目及高级别获奖成果最能反映一所高校的科研能力。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时间较长,往往有一些阶段性成果,每一阶段中肯定有技术进步和新的成果,这些档案材料既是学校的历史见证,又是新技术、新创新的基础。因此对重点、重大科研项目应从立项起就实行课题组预立卷归档,然后每个阶段产生的技术进步、最新成果、新立项的子课题份年度补仓到科研档案中去,以免遗漏,这对项目研究人员、学校和国家都有重大意义。

(三)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档案归档意识。科研人员是科研档案形成的主体,科研人员档案意识的提高,将会使高校科研档案的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将会使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推广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美国档案学家谢伦伯格认为:“档案部门进行各种努力的目的,就是把有价值的文件保存下来,并使它可供利用。”因此,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要考虑其开发利用问题。“档案的开发利用是企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目前的档案查阅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层面上,游离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外,主要是靠手工翻阅档案目录,查阅起来既耽误时间,又浪费人力。尽管目前多数高校科研档案已开始使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但使用范围仍局限于文档目录著入,档案利用的无纸化、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不高。这种档案管理工作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科研档案的利用效率。因此,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档案网站的作用,使相关网站成为有效开发利用科研档案的窗口。公务员之家

同时,高校的科研档案保管的是一批学者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它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结晶,包含着一定的知识产权。这就决定了高校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的特殊性,在对高校科研档案的利用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别人的劳动与知识产权,学会正确地利用科研档案,以避免有意或无意地造成侵权的后果。

为在实际利用中避免侵犯作者的知识产权,可进行这样几项工作:

(1)对科研档案中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在卷内目录上打上明显的著作权目录标记,以提醒利用者注意。

(2)对科研档案中有著作权的作品应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利用。

科研档案范文篇2

科研档案作为船舶行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记录了船舶军工科研项目立项、研究实施和过程管理、试验以及结题验收的全过程,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情报与知识价值,不仅是承研单位辉煌发展历程的历史见证,更是国之重器高新技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同时还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如何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整合资源优势,拓展利用渠道,将科研档案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其利用价值,对促进船舶行业发展进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船舶科研档案价值挖掘实现的必要性

(一)挖掘实现船舶科研档案价值可有效提高科研效率

船舶科研档案中存储了大型复杂型号工程管理组织经验,通过深层挖掘船舶科研档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科研经验帮助一线科研工作者解决研发设计、试验及组织协调中的实际问题,有效缩短研制周期,规避研制风险,提高科研效率。同时,挖掘船舶重大军工科技成果,可以助力科研新项目的立项与科技沉淀。

(二)挖掘实现船舶科研档案价值有利于推动科研创新

船舶科研档案资源包含了船舶科研课题、技术研发、型号任务承制及军工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凝结了一代又一代船舶科技工作者的心血,见证了新中国船舶事业从研仿设计到自主创新的历程,船舶研制知识和经验在档案中积累沉淀,对国家海军装备迭展和科研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二、船舶科研档案价值实现的现实困境

(一)缺乏船舶科研档案价值挖掘意识

当前船舶行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重保存、轻利用”的传统管理意识,认为科研档案只要归档入库即可,而对于科研档案的深层开发利用、价值挖掘和实现则缺乏重视,使许多宝贵的科研档案资源错失了最佳的价值实现时机。部分科研单位对科研档案的价值挖掘形式单一、力度不足、缺乏规划,仅仅停留在提供利用、基础编研甚至编而无研的层面,通过档案价值挖掘促进中心工作的站位思想缺失。

(二)船舶科研档案管理标准规范尚不完善

就目前而言,为实现船舶科研档案的有效保存和规范管理,切实提升科研档案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船舶行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各科研单位也参照建立了各自的制度规范。但考虑到一般一个科研项目通常涉及多家单位,且各科研单位对于档案管理的要求不同、标准不同,导致船舶科研档案整体性、规范性、系统性不强。各单位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对于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资源的规划建设也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元数据标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船舶科研档案价值的深层次挖掘。

(三)船舶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是档案资源整合和实现档案价值深层次挖掘的基石。然而现有的信息化水平尚不能满足船舶科研档案深层次挖掘的需要。大多数科研单位信息化建设仍停留在纸质载体数字化的阶段,部分单位库存档案数字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甚至有的单位尚未开展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

(四)船舶科研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框架尚未建立

船舶行业科研单位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业务的专业性,各单位均有明确的任务分工且联系密切。要进行船舶科研档案深层次、系统化的价值挖掘工作,就要通过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的无差别检索。但目前尚未建立起一个船舶科研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框架模型,还不能为船舶科研院所等知识密集型企业(单位)提供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路径、方式及策略。

三、船舶科研档案价值实现路径探究

(一)转变思想,强化船舶科研档案价值深层次挖掘

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船舶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分析研究、综合加工、深度开发,提供深层次开发、高质量的档案信息产品,不断挖掘船舶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努力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积极主动为船舶科研工作当好参谋,为船舶科研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二)规范先行,完善船舶科研档案管理标准规范

强化制度建设、实现规范管理,进一步建立完善船舶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确保规章制度的落地性、可操作性与指导性,从源头确保船舶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同时要立足船舶行业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实践的要求,建立船舶元数据标准,将档案元数据管理要求纳入电子文件管理前端。通过对元数据的整合,提高单位系统间以及跨单位的科研档案文件信息及数据的兼容性,有力保障船舶科研档案价值的深层次挖掘。

(三)数字为基,着力推进船舶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是要加大船舶科研档案数字化推进力度,充分认识科研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存量档案数字化工作,促进档案数字化率尽快达到相关标准。二是要加大船舶科研档案信息化的深度,积极适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推进增量档案电子化工作。

(四)深层探析,搭建船舶科研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框架

我们要基于实践视角,探索船舶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策略,以学科理论研究为依据,以现有的实践探索为支撑,以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为保障,以相关技术应用为手段,打通信息壁垒,畅通信息流,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全流程、全要素纳入其中统筹考虑,构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理论机制模型,并通过充分的实践验证,以点促面,进一步探索船舶科研档案管理新的应用模式。总而言之,深入挖掘实现船舶科研档案价值任重道远。作为船舶档案工作者,我们要提高站位,转变思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船舶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构建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机制,实现船舶科研档案价值的最大化,为船舶行业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档案力量。

参考文献:

[1]魏丽维,李晶伟.基于PDCA原理提高档案管理系统档案著录质量——以某单位系统测评档案管理系统整改问题为例[J].机电兵船档案,2020(6)

[2]邓英姿.高校科研档案价值挖掘与共享路径研究[J].城建档案,2016(11)

[3]魏振国.新时代船舶军工行业档案资源建设探析[J].机电兵船档案,2021(2)

科研档案范文篇3

1医学科研档案管理与医院档案管理

医学科研档案是医院科技人员在从事与医学相关科学研究活动中,直接产生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最原始地记载了科学研究的详细和过程[1]。作为医学科学研究的载体,医学科研档案蕴含着大量的科研成果、科技专利、高新技术等科技信息,是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无形资产。医学科研档案还是一种卫生资源,对科研工作的先进性、科学性及使用价值的鉴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簿册、图表、录音、录像、盘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2]。加强对这一信息资源管理对医院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院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任务。档案不仅涉及医院本身历史发展的全貌,更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就医看病的医疗文书档案、病理切片资料、X线胶片、各种检查图文资料等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加强医院档案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两种不同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相同点,都是作为保管档案的一个载体。但是,科研档案管理不同于医院档案管理,因为两者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目的不同。

2医学科研档案的特点

综合来说,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点:①科研档案形成的周期较长,专业性强且学科突出。由于展开的医学科研工作需要形成的周期较长,因此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性过程,且涉及的材料与内容较多、范围广阔、覆盖面深。其次,医学科研档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强。课题需要分科管理档案,并设有相应的编码以对号入座。医学档案的分类也清晰且明显,通常分为大方向和小方向两种,大方向指的是一类学科,小方向则指的是三级学科。在分类时要保持各个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又要保持专题的完整性。②学科综合性强,项目协作多。医学科研研究特点本身也决定了其学科综合性强、项目协作多的特点。医学研究本身也是多学科内容的研究,大量创新科技不断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使许多重大课题不是一个学科、一个专业所能完成,必须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联合攻关[3]。因此课题研究所形成的载体具有形式多样、数量大、综合性强的特性。

3医院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学科研档案具有时间延续性长、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管理周期长的特点,因此,目前医院医学科研档案管理普遍存在相同状况,即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随时就会出现项目内容不全、资料混乱、归档时资料收集不完善等状况,这对以后科研档案的整理、归档、入库、查询等工作的展开带来困难,这些现状直接导致的是医学科研档案的质量下降、科研材料收集不全,且该现象在许多医院出现频繁。其间接影响了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正常有效的开展。总结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医学科研课题材料分散不集中。由于科研课题材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立项到结题,往往要长时间地建立过程,其中总需要材料的不断积累。在建立和积累过程中常容易造成材料的流失。②医学科研资料不全欠完整。由于涉及时间长的因素,容易造成资料的遗失,导致医学科研资料不全欠完整性。③医学科研资料保管期长。一个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往往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在一份完整的医学科研档案从建档到归档设计时间需要几年的时间。④医学科研资料内容多覆盖面广。由于医学科研通常会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协作而导致一份科研档案内容多、覆盖面广而不易于管理的问题。

科研档案范文篇4

1医院网络数字档案平台构建的意义

医院科研档案互联网数字管理平台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科研档案网络数字管理技术是医院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档案工作队伍存在专业知识老化、专业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并且面临缺乏负责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医院科研档案管理事业的科学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科学合理的数字化网络档案系统逐渐普及,数字化的档案系统不仅能解放管理人员,提升科研档案管理效率,提升档案分类、归档、检索等功能的准确性,也降低了档案遗失损坏的风险,最终更好地推动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2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医院的科学研究一般分为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研项目从立项到各项成果产出,再到最终结题,时间周期也较长。项目运行期间,各项实验数据的收集、样本和病例情况的整理、各项科研成果的产出,乃至有些项目结题验收后还需要归档并纳入系统的分析等,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强大的档案管理系统支撑。2.2科研人员进行归档意识淡薄。很多医学研究工作者、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归档意识淡薄,科学研究各项目间呈现碎片化,缺乏将自己的各项研究成果、研究数据进行统一梳理归档的意识。科研管理人员也仅是将各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进行简单的登记,缺乏智能化的数字管理平台,在科研数据查询和管理工作中做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因科研归档意识淡薄,很多研究都是浅尝辄止,没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归档发现各项研究中的内在联系,难以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产生重大科技成果。2.3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大部分医院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对于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仍然存在着认识不足的现象,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上科研档案的管理都是由办公室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导致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和档案管理落不到实处。科研档案设计的内容是多样且繁琐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很多管理人员的水平并没有达到专业化标准,不能满足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不能有效地指导科研人员收集科研过程的资料进行归档,很多有价值的科研资料在收集时出现不完整甚至丢失。医院管理层也没有制定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跟档案管理相关联的制度非常少,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如果一直这样运作下去,很有可能会造成资料流失,这对医院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科研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

3数字档案平台的配置建设以及运行的方式

科研档案信息系统的管理主要包括系统设置、数据的维护、信息查阅、资源共享等内容,医院对科研档案的管理无论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都要有明确的保障。医院科研档案平台建设一定要具备高质量、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如高端服务器,网络的服务器担负着整个数字管理系统的运行,是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因此一定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还要对电脑系统的网络定期做好优化,必须配备正版的软件对网络进行定期的升级,设置专门的空间来保护电脑网络服务器的稳定运行。网络档案管理要硬件过硬,软件也要过硬,将二者同时建设,全面提升档案网络数字平台的安全等级。

4确保档案网络数字管理的安全性

医院的科研档案管理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档案管理,它涉及的内容较为全面,是一项持久且系统的工程,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为平台的建设提供安全保障。4.1提升平台的安全性。医院要培养出具有网络安全技术能力的人才管理队伍。数字化的档案管理相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来说较为安全,一般内部的网络系统都会对数据进行加密。在档案的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保护,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对计算机进行物理隔离,做到专机专用,为重要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保障,防止病毒入侵造成安全隐患。4.2设置网络数字平台访问权限。医院的科研档案想要更加地科学有效,就一定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这就需要对用户访问进行设置,不同的科研档案所设置的安全保障级别是不同的。每一个权限人调取资料都要被全程跟踪,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每一个权限人对档案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都要明确,哪些是公共资料、哪些是受保护的资料要进行明确的界定;对需要保密的档案一定要进行保密,一旦发现信息泄露的情况要追究到个人,严重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5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对医院而言,科研档案管理实现数字化是一个崭新的发展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想要更好地发展,就需要医院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要从多方面着手,引入信息管理系统,不断推进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在设备、制度、措施、人才培养、推广等多个方面入手,真正地做到医院科研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同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医院科研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促进医院医教研各项工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医院科研档案互联网数字平台管理构建[J].兰台世界,2018,(12):45-47.

[2]刘桂云,吕红秀,彭芳.卫生科研档案的建与管[J].江苏预防医学,2000,(02):86-89.

[3]潘晓辉.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及创新策略[J].卫生软科学,2017,(12):96-99.

[4]王慧.医院医疗科研档案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6,(05):168-171.

[5]何庆芬.浅谈如何加强医院科研档案的管理[J].黑龙江档案,2015,(02):172-175.

[6]宫娟.信息化环境下医院科研档案开发与服务创新[J].管理观察,2015,(14):54-55.

[7]白永红,陈美娟.谈医学科研档案的归档与管理[J].新疆医学;2015,(07):86-89.

[8]谈玉平.高校附属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的应用探索———以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10):77-80.

[9]徐琳,罗兰,杨宁.基层医院医学科研档案质量分析及改善措施[J].青岛医药卫生,2012,(04):248-250.

科研档案范文篇5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

0前言

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机构,在实践工作中会形成大量档案信息,这些数据资料的高效管理对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发挥关键作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农科院所档案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所以如何加快农科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已经成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

1档案信息化建设概念

现阶段,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灵活应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提升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如数据库技术、大数据、数据扫描以及数据压缩技术等,结合实际情况重新对档案管理的新原则、新情况以及新理论等进行思考,明确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整体框架,促使档案信息实现社会化服务,满足时展的需求,实际上其实质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开发利用以及生成档案的过程。

2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科院所承担着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使命,而在农科院所日常工作实践中会生产大量文件资料,为了有效管理这些档案资料,各单位都会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配备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档案资料需要经过规范化整理与归类,编制案卷目录、卷内目录为检索工具。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部分单位开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中,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通过数字化方式对档案实施管理,同时利用门户网站以及OA系统等实现了对一部分档案资料的共享。但是,也有一部分农科单位受到经费、人员等因素的限制,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建设受到一定的制约。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科研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重视程度不足一部分农科院所受到人员编制等问题的制约,档案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除了少数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以外,那些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将工作的重点与重心放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导致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管理工作开展的不够规范。一部分农科院所虽然主观上具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愿,但是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目标不够明确,思路不够清晰,对信息化档案管理带来一定的制约。

2.2管理不够规范现阶段很多农科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在工作实践中针对生成的电子文件虽然能够很好地保存,但是所产生的电子文件在格式上不统一、兼容性匮乏,转换的难度比较大,所以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效率不高。另外,长时间保存、备份电子档案的载体缺位,导致实践中往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基于此,农科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需要尽快制定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规范与标准,从而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2.3系统研发遭遇瓶颈在农科院所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管理系统是基础,一个单位如果自主研发一个档案管理系统,需要消耗很大的精力与时间,而且现阶段在农科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中既懂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懂网络、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的人才非常匮乏。如果选择在软件公司购买管理软件,在经费上又会捉襟见肘,而且采购而来的软件是不是符合单位档案管理的需求也有待商榷。所以,在农科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亟须经济适用、功能齐全、安全高效、操作方便的信息系统。

2.4信息化档案管理时效性有待提升第一,客观性有待提升。电子档案容易更改,在更改之后不会留有痕迹,也容易复印,复制之后不容易分辨原件与复印件。基于此,电子档案的客观性与法律效力往往遭受质疑,而且现阶段国家并没有针对电子文件可否作为证据做出明文规定。所以在需要电子档案作为凭证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纸质档案,这在客观上要求信息化档案管理必须要与纸质档案管理同步,无形当中增加农科院所档案管理的工作强度,也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大打折扣。第二,可用性有待提升。现阶段电子档案需要通过光盘、硬盘等进行储存。间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将保存载体进行更换,并且光盘等载体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文件的丢失,“万劫不复”,所以在农科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如何合理选择保存电子文件的载体也是需要集中考虑的问题。第三,安全性有待提升。互联网具备极强的开放性,这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建设实践中,数字平台建设是重要工作,而现阶段农科单位并没有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计算机安全标准,这就使得农科单位的电子档案容易受到病毒、黑客的威胁。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也是需要集中考虑的问题。

3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

3.1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第一,构建科学的目标数据库。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科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应该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确定本单位的档案隶属信息化管理的范围;其次,要制定电子档案机读的目录标准;再次,要研发或者购进检索软件;最后,要建立健全目录数据库。第二,循序渐进实现全文数字化。在这一阶段中,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将被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的档案资料实施高效的数字化转换;(2)建立起针对文档信息、图片信息、多媒体信息等各类型档案资料的归档标准;(3)建立健全综合性的档案数据库;(4)深入研究互联网环境中农科档案信息的使用方法,使用标准以及使用权限;(5)建立与完善档案信息的网络平台[1]。第三,逐步完善各类型电子档案资料。在这一阶段中,农科单位需要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1)逐步完善信息化档案体系;(2)对已经生成或者工作推进中刚刚生成的电子档案资料按照相关标准实施归档,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档案利用与服务的规章制度;(3)结合本单位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现实需要,针对电子文件的保存方法进行深入性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电子档案的客观性与实用性。第四,要全面实现存量档案文件的数字化以及增量档案的电子化,进一步理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流程,规范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工作行为,逐步提高电子档案的服务效率与利用效率,全面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2]。

3.2转变方式,分工协作对于农业科研院所来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逐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推动档案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展开。所以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农科单位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工作方式,大力推进分工协作,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第一,农科院所一定要研发或者购进适合本单位实际需求的OA系统,现阶段已经初步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单位需要积极改进与完善信息系统,在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建成之后,一定要构建起与OA系统相连的内部网络机制,进而为电子档案信息的共享以及电子文件的安全保管提供基础。第二,农业科研单位在日常工作中所生成的档案信息呈现出专业性强、复杂多样等特点,这就需要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分工协作,科研与管理过程中所生成的各类型档案资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实施统一管理,进而保证档案资料在归档之后可以快速地搜索利用,从而提高农业科研院所档案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3.3技术创新,确保安全在推进农科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相关单位必须要进一步加大理论与技术研究力度,提高抵御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从而打造高效、安全、实用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提高农科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首先,农业科研院所要实现局域网与外网之间的有效隔离;其次,单位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档案查询与利用的手续;再次,在系统建设与维护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强化技术性安全防范措施,对于那些可以提供公开查询服务的档案资料需要设置防火墙,身份认证等安全措施,从根源上避免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最大程度地确保农业科研院所的档案信息安全[3]。

3.4重视人才培养在信息化建设实践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所在,所以相关单位一定要重视人员素质的提升与队伍建设。一方面,农业科研单位需要进一步优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从而吸引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加入队伍中,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农业科研单位一定要重视对在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不仅需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同时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为信息化档案管理奠定坚实的队伍基础。

4结语

农科院所档案信息化管理实践中可以将档案管理与信息化技术整合到一起,进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与水平,为科研活动以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做好服务,这是未来发展实践中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基于此,农业科研院所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将信息化建设提升到全局规划的高度,进而有步骤、有目标的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加速信息化建设进程。同时,要结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与人才培养力度,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与人力资源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钱鸥,马超.探索大数据背景下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趋势[J].机电兵船档案,2017(5):80-82.

[2]安娟,郑可锋,叶少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刍议[J].农业网络信息,2015(3):26-29.

科研档案范文篇6

档案信息记录了科研设计单位的相关客观记录,具有准确性、时效性和共享性,并且可以在积累的信息记录中寻求新的发展,拥有较强的可开发性。科研设计单位的档案信息包含了多年来技术工作的积累成果,逐渐形成了一种智慧的结晶,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发展信息,是日后企业生产的重要参考。相比较于外部的信息而言,企业内部的档案信息更加可靠,也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设计手段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不断普及,工程设计档案信息成为必然,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人工,更好的帮助科研设计单位良好的运用积累的知识成果。目前我国科研设计单位但对于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开发还是比较重视的。科研设计单位通过目标管理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计算机存储技术,高清扫描技术,微缩存储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科研设计单位以档案目录建立计算机管理存储,再到电子文件形式的保存整理利用,档案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现代化。在资质较强的科研设计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尤为迅速,已经意识到计算机存储和计算机查阅的优势,利用电子文件或扫面文件替代纸质文件,增加了档案信息的可读性和利用行。但是,由于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支持,所以目前不同行业和不同管理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二、科研设计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途径探讨

1.电子文件收集整理工作

信息载体多种多样,比如微缩胶片、磁带、压缩光盘等等,使档案信息的保存可以拥有更加多样化的存储形式,相比较于传统的纸质信息载体而言,具有节约、存取方便、形式多样、安全稳定等优点。当然,信息化存储方式运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使用优点明显,但是在维护和更新技术方面还有一定的短板。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求档案管理向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所以电子文件的潜在优势逐渐浮现出来。使用何种电子文件对档案信息进行整理,需要根据科研设计单位的具体需求决定。根部不同的使用要求,电子文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扫描电子文件,通过高清扫面设备将存储在纸质文件上的信息以图像或其他压缩形式保存到计算机中,形成一份与原始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由于采用高清扫描而并不是具体的识别,所以对于电子文件内容的修改是比较苦难的,而且为了电子文件的质量可能采用分辨率较高的存储形式,势必造成存储空间的增减,对于计算机网络和共享来说压力是巨大的;另一类是软件处理电子文件,比如DOC或DWG,对电子文件的内容进行处理,是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具体的保存,相比扫面电子文件来说可以修改文件信息,存储空间占用也比较小。可见后一种存储形式适用性更强,复用和修改更加便利,更加适合办公的自动化。但是由于科研设计单位工作的特殊性,一些工程图纸和专业技术资料,可能很难用软件以一种便于取用的形式进行处理,所以高清扫描更加适合绘图类电子文件。随着电子文件的普及,对于电子文件的管理也有一定的规定,对电子文件的归档也有一定的需求,格式和读写权限在局域网中的查询和共享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科研设计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时,要对自身档案类型的利用状况有一定的了解,选择成熟的数字化技术,设计有效的电子文件,为信息化平台建设打下基础。

2.自动化管理平台

科研设计单位处理拥有良好的档案信息之外,信息化建设的另一要求是信息化管理硬件和软件。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是比较巨大的,但是相较于信息化档案建设的潜在价值是值得的。科研设计单位处于长远的发展目标而言,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当是一项长远的计划,要构建一套适用于企业发展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企业生产提供长久的服务。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自动化管理平台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还需要管理软件的开发,根据企业档案的数量和具体开发要求,购置相关的管理软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二次的开发和完善,有层次的建立电子文件数据库,合理设计信息索引,为信息的查询和取用做好良好的准备。另外,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需要严格的电子文件管理制度,有序的开展信息管理工作才能发挥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这项工作要从档案文件开始,全面而规范的划分档案,并以此结合使用的逻辑关系进行存储,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便捷,并以此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3.加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

档案信息化平台构建完成后,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对数据化和管理平台进行全面的维护。对于归档的电子文件要及时的设置查询索引并上传到网络平台。按照电子文件的管理要求,归档后的档案要采取合理的备份措施,做好恢复管理工作,避免因为网络原因影响档案内容。采用固态的存储管理是一项严密的工作,但是对于电子文件备份非常重要,合理的备份能够降低宝贵的信息资源浪费。首先电子文件要确保其准确性和全面性,以取用权限限制对电子文件的修改;电子文件的归档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网络使用权限要有明确的告知,及时监管非法的取用操作;定期对档案数据库进行备份和维护;档案管理人员要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完成工作。

三、结束语

科研档案范文篇7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

1引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是一个整体,社会就是各种关系的总和,万事万物交汇融合、千丝万缕,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演绎至今。当下,“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新的流行语,移动互联网技术形成了新的信息化生产力,必然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自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文件以来,“互联网+”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有目共睹,互联网催生的创新成果很快融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场思维风暴,以此为基础设施和要素的发展态势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面而来。“互联网+”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我国正在展开“互联网+”实践与探索的大幕。当档案遇上互联网,一场新的变革摆在了传统的农业科研单位面前。为顺应时展,推进农业档案科学发展,农业部在2015年11月就新时期农业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尽快规划和完善机关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兴平台的信息归档和管理。密切跟踪并妥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知识管理等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助推农业现代化升级。“互联网+档案”不是简单地将纸质档案扫描后到网上,而是利用网络这一媒介,推进数据共享、传播档案意识、实现信息价值,各方信息需求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加入到档案事业中来,形成一个档案信息服务生态链,最终与社会公共信息服务生态圈融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互联网+”从一开始就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共享发展、连接一切等特征,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这就是大势所趋。所以,农业科研单位也应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面对档案事业发展的变革和风向,推动新时代档案工作布局发展。

2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据化,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

2017年《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出台,该规划中提到的发展理念与国家设计一脉相承。“十三五”渔业发展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要积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提升现代渔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建立形式多样的智慧渔业信息平台,从而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渔业现代化。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在2016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也指出,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全面提速。2016年我国已在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立,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化应用层次。大形势尚且如此,各农业科研单位更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本单位的数字档案室进程,提高档案数据化水平和资源利用水平。首先要按照制度规定开展档案数据化工作,或外包档案数据服务公司,或本单位人员共同参与整理,加大对档案工作的多方加持,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和专业人员。同时要坚持从档案资源入手,抓住关键,精准发力,逐步解决档案数字化率偏低、信息共享度较差等问题,解决好跨门类、跨领域、跨地域档案资源的整合问题。

3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丰富智慧渔业内涵

“打破档案工作壁垒,不断丰富农业科研单位档案信息化内涵”。“+”本身的含义就是多领域跨界融会贯通,同时也意味着开放、共享。互联网与其他各行业有机融合协同,群体智慧得到最大实现。对于“互联网+”,开放生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推进“互联网+”进程,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打通以往制约发展的环节,将壁垒打破,连接一切,这才是“互联网+”的目标。当前,农业部尚没有出台统一的数字档案室建设标准,各级各地区的科研院所都是按照所属省、市档案室建设标准来推进,在信息化建设上缺乏统一的部署,逐渐形成了局限于本单位、本院系的纵向“烟囱式”信息系统。因而造成农业档案信息系统之间难以有效交换数据,难以充分利用,影响了档案工作效能。因此,农业科研单位应当与归档对口单位、部门密切联系,通过打破档案信息壁垒,协调管理与技术等方面的难题,丰富农业档案信息化的内涵,为智慧渔业建设添砖加瓦。如此才能提供更好的档案查阅服务,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向“数据化”迈进,打破根深蒂固的“重管轻用”思维,对档案数据分析研究、综合加工、深度开发,为领导决策和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全方位提供农业档案信息咨询服务,必要时还可以开展远程利用,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4筑牢农业档案安全防范体系,合理制定备份策略

“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实现了集约资源、降本增效,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但另一方面,由此带来的技术风险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社会共同关注和重视。近期,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WannaCry勒索病毒,就是由黑客利用美国国家安全局泄露的危险漏洞“EternalBlue”(永恒之蓝)进行传播,勒索病毒肆虐,简直是一场全球性互联网灾难,一时间给广大电脑用户造成了巨大损失。大量的黑客入侵导致的系统瘫痪消极怠工和数据篡改造成的信息丢失给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敲响了警钟。因此,首先,是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科学合理地制定档案数据安全备份策略。当数据库遭受到致命攻击和损毁而导致数据丢失的时候,系统能够快速自救启动备份系统,恢复数据,保障工作开展。其次,要多形式开展档案保密自查和警示教育,牢固树立档案意识、保密意识、安全意识,及时排查隐患,堵塞漏洞,严防档案损毁和失泄密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协舟,王露露.“互联网+”时代对档案工作的挑战[J].档案学研究,2016(6):66~69.

[2]鲁嵘.基于云安全层的安全档案信息系统构建研究[J].兰台世界,2014(5):42.

[3]申振锋.云时代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面临的风险及安全保护[J].兰台世界,2013(S6):87.

[4]王协舟,王露露.“互联网+”时代档案工作改革的几点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6(5):94~100.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N].中国档案报,2014-05-05(001).

[6]赵颖.“互联网+”时代档案数据服务公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云南档案,2015(10):43~45.

[7]田伟,韩海涛.实现我国“互联网+档案”关键问题刍议[J].中国档案,2015(12):62~65.

科研档案范文篇8

关键词:科研档案;管理;科研工作;创新

科研档案的定义是从事科研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利用各种方法和全部设备记录下来的原始记录资料。在国家颁布并实行相关的档案法律法规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科研档案的信息重要性日益提升,也利于科研档案中各种重要信息和数据的传播和共享。与此同时,科研档案的管理体制也需要随这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改革和创新,科研档案的体制要进一步得以健全和改进,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收藏也应该进一步加以完善,提高新式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来说,我国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部分科研资料不够完整、详细、系统。因此,从事档案管理的科研人员要抓住科研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课题设定、人员器械、数据统计、科研成果等多个方面都加强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作出贡献。

一、科研档案的特点

1.系统成套性

科研活动是一项非常规律的工作,科研活动是需要一环紧扣一环的有序开展的。所以说,科研档案是由一些相互关联比较紧密的文件和资料组成的,而不是一些毫无管理的数据和材料组成的。科研档案主要的组成部分有科研项目的计划、工作的有关资料和数据以及实验成果的检验材料。

2.专业性

科研项目一般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自然人文科学,也包括理论实验科学。科研档案的专业性非常高,因为其包括多种方面的科学性知识,比如各种自然现象的规律和原因。科研档案要具有非常权威的作用,所以要准确无误的描述出各种科学知识和规律。3.阶段性科研档案还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虽然不同领域的科研工作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大不相同,但是在不同的阶段都有大同小异的特点,都包括了科研工作的设计、实验、检验和总结等各个阶段。

二、科学技术的创新

现如今,科学技术和国家经济领域都在飞速进步,国家加大了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科研档案的数量也不断提高。然而依然利用传统的科研档案的管理方式和体制已经行不通了,所以迫切需要对改革和创新现有的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在科学技术的创新方面,加强科研档案管理方法主要有:首先要为制定出不同阶段的计划,补足现存于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薄弱部分;其次,可以运用先进的方法和科技理论来应对科研档案管理中的问题,比如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保证科研信息的安全,借此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最后,建立起科研档案的专用局域网络,保证科研信息的绝对安全,促进科研信息的共享,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科学化。

三、思维意识的创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的进步,已经大大促进了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的创新。总之,只有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才能有效促进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达到工作的科学化、数字化、信息化和规模化。在思维意识方面,具体来说:首先,要树立起创新性的意识。以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为基础,树立起新型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培养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思想,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总结出现的纰漏,实施科学的创新方法,进一步来推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在理论和实际双重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其次,要树立起服务性的意识。科研档案是给科研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的,是为人服务的。如果能提高科研档案工作的服务能力,就能有效推动科研工作的进步。最后,要树立起价值性的意识。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要时刻认识到档案自身隐藏的巨大价值,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将档案的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信息共享。

四、管理机制的创新

在现如今的数字信息时代,科研档案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要实现科研档案的科学化、数字化、信息化和规模化。要想走在档案管理的正确发展方向上,就要针对自身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档案管理机制。只有树立其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以此为目标推动科研档案管理机制的规范化发展,才能有利于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为科研工作作出贡献。在事先对档案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调研后,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其阶段性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制度,以此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参考标准和衡量手段,这是实现科研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方法,是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五、人才培养的创新

对于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来说,人为因素依然是管理工作最关键的部分。因此,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也迎来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科研工作人员的能力也应随之提高。如今的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基础,要有与时俱进和脚踏实地的精神,要对自身工作重视并热爱等种种优良素质。另外,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对时代的要求,不仅需要培养出综合能力出众的人才,还要对新生技术和理论有出色的学习和运用能力。比如可以灵活掌握计算机技术,方便档案的管理,建立局域网络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培训体系,保证为科研方面的各项工作源源不断的提供高素质、高能力的科研人才。

六、结语

科研档案工作是需要广大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管理人员要从内心重视工作,积极有效开展行动,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也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创新和发展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

作者:白媛媛 陶娟 单位: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燕.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管理观察,2014,(29):43-44.

科研档案范文篇9

论文摘要:高校科研档案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实力。科学有序管理好科研档案,充分挖掘其成果价值,有助于高校的持续发展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理清科研档案管理的思路,将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科研档案是人们在从事科学活动中形成的,并经过一定整理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科研活动的基础和真实记载,直接反映着一个高校的学术水平,是一所高校实力的凭证,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尤其是在高校体制改革和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档案在整个高校档案中所占的比例也显著增加,在学校科学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对于高校的科研档案,能够完整认识到它的作用的论述并不多。多年来,受到传统观点的影响,一般档案工作者认为只有学校管理性的文件才能作为档案管理,而对教师,尤其是个人自由独立形成的学术著作、手稿等不够重视,往往把它们排斥在档案管理之外,致使高校的科研档案比较苍白、贫乏,这是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显然是与信息化时代对信息资料的大量需求相违背的。因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档案局1987年颁发了《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对科研档案的归档与管理进行了有效的规范。如何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是摆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高校科研综合交稿日期:档案的管理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高校科研档案归档范围需要重新界定

界定科研档案的归档范围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高校学术档案归档范围的原则。笔者认为应坚持成果性和记录性并举。科研档案工作主要利用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成果,“有利用价值”是保存它的重要原因和主要依据。因此,必须坚持科研档案的成果性。而科研档案的记录性强调其完整性、凭证性,有些科研档案或许没有成果性和利用价值,但是它反映了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历史,这些档案也应当妥善保存。因此,在确定学术档案的归档范围时,一定要两者兼顾,坚持双重性质并举。科研档案的具体归档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科研项目档案

科研项目材料档案是探索科研规律的实践活动的直接记录。主要包括:科研准备阶段中科研课题申请书、审批文件、任务书、项目计划书、委托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和协议等材料;研究实验阶段中的各种载体的重要原始记录、实验报告、项目进展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总结鉴定验收阶段中的工作总结、科研报告、论文、专著、参加人员名单、技术鉴定材料、科研投资情况、成果和奖励申报中的成果和奖励申报材料及审批材料,这部分档案是科研档案存档的主体。

(二)科研文书档案

科研文书档案是科研管理活动的直接记录,包括科研发展、总结、学校制定和上级管理部门下发的科研管理文件和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专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性科研文件材料。这部分档案是进行科学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和有计划、有目的、有条不紊进行项目申报、成果评奖及科研管理经验总结的依据,也是科研档案的重要部分,对科研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科研成果档案

主要包括科研年度统计表、教师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编写的学术著作、获奖成果和证书、专利和技术转让资料等。科研成果的多少是高校科研实力大小的依据之一,因此,科研成果档案的管理在科研管理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二、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科研档案收集不齐全。原因是:多数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重视科学研究实践活动,重视科研成果的与获奖,轻视科研档案资料的平时累积工作,认为这是档案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二)高校科研人员档案意识缺乏。他们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什么一定要归档,放到档案室不如放在自己身边使用起来方便,于是以关键技术资料保密为借口,在科研过程中或科技成果奖励后应归档的资料不愿上交或找理由不主动上交。

(三)高校科研档案制度不健全。科研档案的归档工作缺乏系统、完整的制度保证,不能做到上、下集中统一管理。高校档案管理没有真正实行“三纳入”、“四同步”制度,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致使高校科研归档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状态。

(四)高校科研档案重心偏离。在高校科研档案中,纸质材料多、电子档案少,传统简易设备多,现代化管理工具少,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高校科研档案材料。

鉴于此,高校科研档案中出现了“四多四少”现象,即一般性技术材料多,关键性技术材料少;鉴定、审批性材料多,工艺技术性材料少;文字材料多,光盘、磁盘、图表、照片、录像材料少;复印件多,原件少。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以及高校科研档案自身价值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对加强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见解

(一)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理顺科研档案归档程序。科研档案是科研课题科技成果研究的全过程的反映,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项科研课题、某一项成果,它是课题及成果之间、学科之间的综合反映,因而就形成了科研档案的四个特点:专业性、系统性、集体性、和阶段性。为了规范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遵循国务院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规定的“完整、明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要求”归档。避免可能造成大量科研档案材料零散在外现象的出现。为此,必须把科研档案工作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走实现科研工作与科研建档工作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建立合理的归档程序,掌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保证高校科研档案的准确、完整、系统,最终使高校科研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达到提高科研档案归档的质量和效率。(二)加强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的档案管理。重大、重点项目及高级别获奖成果最能反映一所高校的科研能力。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时间较长,往往有一些阶段性成果,每一阶段中肯定有技术进步和新的成果,这些档案材料既是学校的历史见证,又是新技术、新创新的基础。因此对重点、重大科研项目应从立项起就实行课题组预立卷归档,然后每个阶段产生的技术进步、最新成果、新立项的子课题份年度补仓到科研档案中去,以免遗漏,这对项目研究人员、学校和国家都有重大意义。

(三)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档案归档意识。科研人员是科研档案形成的主体,科研人员档案意识的提高,将会使高校科研档案的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将会使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推广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美国档案学家谢伦伯格认为:“档案部门进行各种努力的目的,就是把有价值的文件保存下来,并使它可供利用。”因此,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要考虑其开发利用问题。“档案的开发利用是企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目前的档案查阅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层面上,游离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外,主要是靠手工翻阅档案目录,查阅起来既耽误时间,又浪费人力。尽管目前多数高校科研档案已开始使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但使用范围仍局限于文档目录著入,档案利用的无纸化、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不高。这种档案管理工作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科研档案的利用效率。因此,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档案网站的作用,使相关网站成为有效开发利用科研档案的窗口。

同时,高校的科研档案保管的是一批学者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它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结晶,包含着一定的知识产权。这就决定了高校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的特殊性,在对高校科研档案的利用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别人的劳动与知识产权,学会正确地利用科研档案,以避免有意或无意地造成侵权的后果。

为在实际利用中避免侵犯作者的知识产权,可进行这样几项工作:

(1)对科研档案中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在卷内目录上打上明显的著作权目录标记,以提醒利用者注意。

(2)对科研档案中有著作权的作品应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利用。

(3)在利用有著作权保护的学术档案时,使用者如不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利用,应与著作权所有者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证,或征得本人的同意。

总之,要通过多渠道,采取各种方法加大科研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高校科技人员的档案意识,做好高校科研档案的平时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等档案管理工作,提高高校科研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让高校科研档案为高校科研工作再出成果发挥应用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关月英.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初探[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10.30(10)

科研档案范文篇10

关键词:科研档案;地方高校,管理;对策

高校科研档案是高校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和意义的文字、图形、声音等各种文件材料。高校科研档案是科技活动的真实记录和科研发展情况的历史记载,是高校科研人员通过科学实验和调查而形成的各种技术性资料和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研和信息资源价值[1]。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高校因其处于特定区域,往往会把当地的经济文化、民生等需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科的专业特色明显,研究方向鲜明。同时,也要面向地方性高校,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形成具有地方性高校特色的发展之路;地方性高校只有走特色之路,才能避免被其他高校同化、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相脱节以及失去个性和特色。地方高校作为区域科技文化创新的重要聚集地,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具有特定价值和地方鲜明特色的科技信息资源。因此,加强地方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2]。

一、地方高校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方高校因高层次人才缺乏、思想观念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等原因,对科研档案资源价值认识不足,直接导致科研档案有效开发利用相对滞后。一是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不够细化,还未建立科研档案的标准和制度,特别是学校下设的二级学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档案归档、档案缺失、卷宗混乱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科研项目立项、验收、成果鉴定与科研资料归档并没有实现完全同步,科研档案工作比较滞后。二是科研档案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相当多的科研信息档案还处于手工输写模式,目前市场上还未有与之相结合的科研档案软件,而且只在职称评审、项目审计等方面使用科研档案,使用率非常低。三是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很多科研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归档操作不够规范,科研档案信息开发和资源数字化建设能力有待加强,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科研档案管理队伍。

二、提升地方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对策

1.建立规范有序的档案归档管理制度。要实现科研档案的科学管理,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有序的档案管理制度。地方性高等院校要将科研档案集中划入到学校档案管理的制度范围内,出台相关的科研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确保档案管理与科研活动相吻合。强化科研档案管理的主体责任,明确科研活动的负责人为档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使项目负责人能够参与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对科研档案的形成和归档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在科研项目负责人和档案管理人员之间进行协调,减少科研档案的流失,减少档案管理人员督促归档的工作量,集中精力做好科研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明确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以及在职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责任和义务,高校的科研处、计财处、人事处以及科研活动人员需要互相配合,确保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建立健全科研档案保管和使用管理制度,明确科研档案的政策法规及科研档案的分类标准,对各种保密等级的档案使用流程做出详细标识,避免科研档案的流失和失密泄密等事件发生,使地方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3]。2.加强地方高校科研档案数据资源建设。地方高校因大多数处在非中心城市,人才资源不足,科研创新能力有限,一些高校对科研档案资源建设还不够重视,因此,加强对地方高校科研档案资源建设十分必要。在科研档案收集方面,一定要保证科研档案资源收集的全面和准确,归档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在提供完整的纸质文档的同时提供完整的电子文档,这就对归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科研档案归档方面,要按相应标准执行,更加详细、科学、规范地进行分类,保证科研档案的系统性,方便使用者快速检索和利用,使科研档案信息资源能够随时被使用者独立获取并利用,发挥科研档案的最大利用价值。随着高校智能化、信息化的校园建设,科研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加强地方高校科研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各种科研档案信息进行合理分类,开展精准化管理,制定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操作程序,如科研项目软件、中期检查、结题管理、验收鉴定等数字化操作规程;学术活动中的音视频数字化操作规程[4]。同时,还要强化数字档案的安全意识,提升地方高校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技术水平。3.加强地方高校科技档案管理队伍建设。要做好地方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有一支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素质高的科研档案管理队伍。一是要了解熟悉高校科研活动的基本流程,包括申报立项、中期管理、结题管理、成果申报以及转化应用等各个环节,熟悉其档案管理流程。同时,还必须要有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勇于和善于做深入细致的科研档案归档工作。二是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计算机办公软件,熟悉OFFICE、EXCEL等常规性办公软件,也要熟悉PHOTOSHOP等图形操作软件,特别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科研档案保管等方面的应用,提高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应用的现代化水平,提高科研档案的检索、查询的自动化水平,使科研档案资源共建共享。三是了解地方高校科研创新的前沿领域,对地方高校和科研特色、学科方向有所了解,科研工作的复杂性要求从事高校科研管理的档案人员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及时更新学科知识领域,才能适应变化快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地方高校的科研档案是学校获取相关科研信息的唯一资源,是高校科技活动最为真实的记载,它不仅记载了科研成果,也记载着与之相对应的科研活动过程,特别是为地方高校开展区域性研究提供了独有的科研信息资源,是借鉴相关经验、分享特定成果的重要文献[5]。为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研档案在地方经济文化服务中的作用,首先要重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建立起规范有序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把好科研档案的质量关,确保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加强科研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资源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地方高校科研档案开展信息挖掘,通过数据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地方高校的科研档案资源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从而提高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毕保良,郝一沁,吕霞.浅议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6):61—63.

[2]米军.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兰台世界,2017(10):47—48.

[3]高桐.浅议高校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档案[J].办公室业务,2018(2):152.

[4]马国胜,李高峰,王文慧.高校科研档案数字化策略与措施研究[J].兰台世界,2018(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