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发展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20:40:24

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的发展观范文篇1

法律发展观是指关于法律发展的价值理念、基本模式、本质特征、基本内涵和要求的根本看法和观念的总和,对于法律实践和法治进程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定位意义。因此,从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出发,探寻科学法律发展观的本质属性和内在构成及其发展趋势,对推进人权法制建设和法律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法律发展观的历史变迁

法律发展0这一概念起源于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的法律与发展研究(StudiesinLawandDevelopment,TheLawandDevelopmentMovement)。法律与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法律自身的发展。[1](P258)在西方法律传统中,法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法律被设想为一个连贯的融为一体的系统,一个被设想为在时间上是经过了数代和数个世纪的发展的实体0。[2](P10-11)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法律发展观。在人治和神治的年代,奉行君权神授0的神本主义0法律观,法律的发展以树立神的至上权威、实现对世俗个人的专制统治为目标。在近代,受欧洲文艺复兴人本主义的影响,在反对神性、崇尚人性和个人自由的呼声中,提出了一种自由权中心主义的法律发展观。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个人权利尤其是经济自由权的日益膨胀,带来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的混乱,国家公共权力以法律的方式介入私人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使法律观逐步由个人权利本位发展到社会权利本位。这种法律观以人的社会连带性0即社会相互关联性0为出发点,设想存在着一种基于社会连带关系的社会最高准则,即客观法0。[3](P381)它并非如自由权在理念上具有自由主义性、个人主义性的思想,而是社会正义的表现,其目标在于建立现代福利国家0。[4](P169)表面看来,这种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法律发展观是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究其实质,依然是一种建立在商品拜物教基础上的以物为本0的法律发展观,单纯强调经济发展、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过分看重利润与经济效益,忽视经济与社会、环境,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这样的法律公正观和法律效益观只能是以牺牲真正的社会正义和人权发展为代价的畸形的观念。20世纪80年代之后,为了化解物本主义0带来的深刻矛盾,人们逐步认识到经济增长0(Growth)并不等于发展0(Development),而那种认为增长的影响将导致间接地增大政治和公民权利,一个更高的GNP将会直接地转变成对所有人的更好的工作、更高的生活水平、医疗的改善和更好的教育0的片面发展观已遭到质疑。[5](P231)为此,国际社会于1986年通过了5发展权利宣言6这一法律文件,旨在确认一个有助于人类整体发展的新概念和新制度。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更新的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观0正式诞生,认为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把发展理解为人类全体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的环境的全面优化。当然,它以环境为立足点,侧重于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实际上,科学的发展观应当在彻底否定以物为本0观念的基础上,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涵盖人的全面发展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从而实现以人为本0。它所涉及的应是关于人之所以为人0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内容,即是一种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0、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0,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社会改革和人类发展。以此为灵魂,法律的转型和进化,必须奉行人权至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体人类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

二、以人为本:法律发展观的核心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价值内核和价值本原,充分尊重与保障人的人格、价值与尊严,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法律上对人的权利的承认、尊重和保护的实质就是对人本身的承认、尊重和保护。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0[6](P491)而作为社会关系调节器的法律,当然也应当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权利为归属。从根源上看,法律以人为本深刻地反映了人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人一方面具有受经济原则0限制的惰性,另一方面也具有充分发挥其潜力以为文明的各种任务做贡献的强烈欲望。为了实现人所具有的建设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就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合理手段激励其在发展和奋斗方面的欲求。现代科学证明,只有当作为整个有机体的人的能力(其中包括精力和情感的部分)得到尽可能充分发挥的时候,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法律对社会的有益影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它在某些基本的生活条件方面为个人创制并维持了一个安全领域。[7](P394)法律保护社会成员的生命和财产交易安全,通过创设有利于发展人的智力和精神力量的有序条件而促进人格的发展与成熟。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法治与以人为本0似乎形成了某种隔阂和屏障,而与国家(政府)和社会具有更多的亲和力,但事实上,无论是作为历史经验的自发产物,还是作为现实需要的理性建构,法治都始终以作为个体的人的需求和人性为标准和动力,以现实的人的具体的生活场景为存在和发展的地域与时空维度的。[8](P166-167)就人类历史而言,当人从单纯的自然状态进入到社会生活之中时,作为其生活基础的社会条件,无论是精神、意识与观念传统,还是规范、制度与组织机构设计,无不体现出一定的人的旨趣和强烈的价值偏好。作为规范架构的法律规范,始终是以人为尺度和灵魂养分、以人的尺度作为其存在与发展的动力与依据的。就宪政建设而言,可以把法治看作是目的,而把以国家(政府)为基点自上而下,以社会为基点自下而上或者这两种形式的不同结合方式的对法治的推进看作是法治的手段。但是同时还有另外一种思考:即就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而言,法治本身实际上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乃是对人的确证,是人格尊严和人性完善的要求。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法治的目的不过是让人自己成为具有完整人格和富有人性的人,体现或者应当体现着对现实的人当前命运与未来前途的热情关注。这种关注不是精英设计或者是国家(政府)对民众的抚慰性关注,而是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对其自身命运和前途的真情实感与切身关注。一旦失去其人文内涵,法治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异化,从而走向其初衷的反面,成为对抗人、压制人和扼杀与束缚人的单纯暴力机制;而在法治之中输入、渗透人文精神的内涵,则有助于法治精神的社会生成,亦有助于理想的法治人格的建立。不可否认,法律具有控制、约束、或限制人的行为的特性。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这种控制,相反却正是通过这种控制实现的。西塞罗早就说:我们都是法律的奴隶。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是自由的。如果没有所强加的限制,每一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结果必然是因此而造成的自由毁灭。0[9](P174)法治大师洛克坦言:法律按其真正的含义而言与其说是限制还不如说是指导一个自由而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0。

三、全面发展:科学法律发展观的根本目标

发展是多元的。只有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与技术相互补充、全面进步、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发展。人权是法律与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法律发展的实质在于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制,促进人类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权利的实现,这是科学的法律发展观的根本目标。具体来说,法律的全面发展在于保证和促进作为主体的个人或人的集合体(如国家、民族、种族等)享有充分的全面的经济发展权、政治发展权、文化发展权、社会发展权及生存发展权。经济发展权是法律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的最活跃因素。经济发展权是主体自主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获得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技术手段,以及运用所获物质技术手段去创造并享受满足发展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对集体主体而言,它是指国家、民族有权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经济关系秩序,决定并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政策的权利。对个人主体而言,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劳动享有的、积极参与本国、本民族及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活动并获取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利益的权利,是劳动权利和享受劳动成果的统一。包括就业机会增大、就业领域拓宽及由此导致的就业选择度的扩大、劳动方式和劳动手段的改进、所有生产要素均衡发展给生产者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经济发展权等。政治发展权是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政治发展权是主体享有充分行使独立主权地决定政治发展的道路、方向和政治发展模式以及获得一般政治权利的充分实现的权利的总和。集体的政治发展权意味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地区有权依照自身具体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国情和民族特征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决定自己未来的社会政治运动进程及发展前景。就个人而论,它是指公民个人在法定范围内关于政治方面的发展权利,是公民政治自由平等权利的展开和进化,在实质上意味着公民一般的政治权利的充分完整的实现。只有国家主权、民族自决权和个人政治权利三方面的充分实现才能融合为政治发展权。社会发展权是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发展权是指人类通过社会发展而享有的医疗、卫生、保健、劳动保障、环境保护和环境美化、宗教信仰诸方面得以充分发展的权利,其范围相当广泛。以个人主体而论,它要求国家和社会把社会事业和福利事业作为促进社会进步所不可推卸的职责,积极为个人和团体服务,使之可以更好地平衡发展。对集体主体而言,则指国家、民族和地区享有通过合作和援助,取得社会综合发展的权利。文化发展权是法律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文化发展权即权利主体通过发扬、强化、吸收、离析、取代、丧失、共轭等方式发展本国、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蕴和文化形式的权利。从广义上讲,这是精神、思想文化发展权、教育发展权和科技发展权的结合物。表现为主体享有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价值,防止和反对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扼制的权利。当然,以一定方式吸收、借鉴外来文化而推动本土文化的发展也是文化发展权的应有之义。此外,还表现为个体主体享有参与并不断丰富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生活的权利,享有因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而在社会价值和经济利益上的更充分有效的保护权,以及在分享人类共有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各个国家和所有个人参与、推动科技进步和享受科技发展成果的权利。生存发展权是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生存发展权是指任何有生命的自然人,都有生存下去并不断发展自己的肉体组织和精神生活的权利,以及各国和各民族拥有在本生存时空范围内,发展本国和本民族的生存能力并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权利。

四、协调发展:科学法律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法治是人类借助统一的规范体系实现人际关系有序、和谐与人性化的最重要的方式。它可以在运动与静止、保守与创新、僵化与变化无常这些彼此矛盾的力量之间谋求某种和谐。作为使松散的社会结构紧紧凝聚在一起的粘合物,法律必须巧妙地将过去与现在勾连起来,同时又不忽视未来的迫切要求。[11](P135)因此,真实的法治制度,应是统一性的构成力量,而不是其分裂力量。实质上的人性需要是法律和谐与协调发展的内在条件。在成文法的中国,现实的法治始于法律创制。法律创制不只是在形式和数量上建构法治所必需的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凝结成在同一法律体系内不同部门和不同位阶的法律之间一以贯之的精神联系和科学理念,这是法治得以实现的灵魂。没有这个精神联系与理念,法律就不能在统一的观念和价值目标下协调地架构起来。如此,所谓的法律体系便不过是法规的堆砌而已。[12]人们常讲,法律是一种冰冷的理性。但是在此种冰冷的表面下,却蕴藏着火红的岩浆,它就是人的内在热望和需要。人对法律的寄予是与人自身的本性相联系的。人的本性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合一,个体性作为自然属性,原本只要经过人们的自治和自决就能解决,但每个人之现实条件)))现实规定的差异,使得人的自由受制于外在(对象世界)和内在(人际世界)两个方面。对象世界的制约,需要群体对对象世界之内在规定性的遵循来克服,这就是认识必然,即必须通过法律认知以达致自由;而人际世界的制约,则需要通过对冲突利益的妥协来克服,即人们要遵循人际交往的规则。这样,人类才能既有自由又有秩序。自由与秩序在法律中冶于一炉,其实就是人的双重本质与法律之形式理性和逻辑结构的契合。法律以形式的外在的逻辑化的规范统合了实质的内在的人性的需要,从而保障它对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进行有效的协调与整和。国外有不少学者在谈及法治、人权与中国传统的关系时,往往把中国传统社会不讲人权的原因,归结为和谐观念。其实,和谐是一个极为深刻、伟大、并有着永恒生命力的概念0。[13](P187)和谐既为体,又为用。从应用的角度来讲,人权、法治与和谐不仅相互容纳,而且相互促进。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心和谐,都离不开对社会主体共同自由发展的追求。中国传统的和谐之道之所以没有长久的生命力,正在于其所缺乏权利制度和人权观念,只有配合以法治精神和人权价值,才能真正增进人类全面而协调的发展。用和谐(协调)观念去统摄、推升法治与人权,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个体的地位和价值。个体的独立和自由是整体和谐的必备条件,个体的独立与自由乃和谐应有之义。同时,每一个个体又是一个相对自足的和谐体,皆有其尊严和价值。这种尊严和价值不是来自上帝,而是来自人本身,来自宇宙自然,因而为一切人所具备。这样一来,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享有或应该享有相应的利益、要求、资格、权能和自由,即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为每个人生存、发展所必需,为形成社会和谐所必需。也因此,享有权利本身也应该成为权利。二是协调各种矛盾冲突。既然用和谐观念来看待人权,就不能再从抽象的绝对自由和个人主义出发来研究和推导现实人权。而应重视谋求以下两类关系的和谐,即在主体上,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个人关系、集团关系、区域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的协调统一;在内容上,政府权力与民众权利、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利己与利他、政治自由权利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个人自由权和发展权与集体的自治权和发展权的和谐一致。

科学的发展观范文篇2

发展必须全面

长期以来,我们的改革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的目标设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中心的。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必须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着眼于政府、企业和公众之社会结构的全方位管理,不能只计一点不及其余。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与之相适应,人类的文明形态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结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既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又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全面发展观,不重视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那么在“发展”中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对此,邓小平曾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角度说过,“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4页)。这话讲得非常之深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依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十六大提出,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要达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树立全面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努力从社会的一维经济发展,走向社会财富、健康、文明三维繁荣,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发展必须协调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然要求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又一个鲜明特征。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并着重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要旨,在于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诸领域、诸要素从紊乱到有序、从失调到和谐,实现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改变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双赢。我们的改革与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城市,更要着眼于城乡协调,更多地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农民利益的维护和提高,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采取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从多方面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按照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重点解决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问题。目前,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的差距仍呈继续扩大之势,我们绝不能压低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但又必须更多地关注和支持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凸现的社会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全面进步,它只是为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问题涉及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如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和反腐败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特别是要加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卫生、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对那些能够帮助贫困、失业和弱势群体重新融入社会,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机会发展的项目,更应得到优先考虑。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不管文明多么发达,科技多么先进,人类永远也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发展的条件,也制约着人类的行为,通过各种方式惩罚人类对自然的侵犯。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速推进,从前经济缓慢发展时期建立的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遭到破坏,人与自然新的和谐关系尚未建立。在这个特定时期,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迫切。要把经济的增长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正确处理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们既要使我国经济的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的普遍规则,又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订立、修订和完善,努力争取使之符合我国发展的利益。我们不能简单地同国际规则“接轨”,而是要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

总之,只有做到“五个统筹”,各项改革协调进行,才能降低发展成本。

发展必须可持续

历史一再证明,只有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统筹考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才可能避免全局性生态和社会灾难的降临,健康长久地前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发展内涵认识所达到的较高境界,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所在。所谓“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涵是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本地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或全球发展为代价。简言之,就是要以让下一代人也能发展的方式来发展,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于受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束缚,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平均高4倍多,工业排污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这些年来,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触目惊心,工业废物、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草原沙化等现象日趋严重。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只有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促进集约化的经营,改变粗犷型的经营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拉动和支撑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率,优化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逐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否则,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因此,从目的范畴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科学的发展观范文篇3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发展。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其实质是始终要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我们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三个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协调发展。就是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把历史唯物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有机统一起来,最终追求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物资供应公司每年负责供应4亿多元的生产物资,物资供应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因此,我们时刻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不轻。如何能更好地做好物资供应工作,一直是我们深思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出现,就向一盏指引灯,给我们带来的新的启示、新的思维、新的动力。市场在变化,企业要发展,而人依旧是原来的人,要提高物资工作的水平,就要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到物资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从管理入手,向管理要效益,促进企业的精神文明与物资文明共同发展。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使物资管理工作不断的跨上新台阶。

一、从职工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入手,强化有所作为观念,让职工主动的去适应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让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教育职工认清形势,增强抢抓机遇的紧迫性,为企业的发展做好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二、以人为本,本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人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基本因素,人的因素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对每一位员工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及专长都进行了解,尽力将工作岗位与员工的专业与特长相结合。

三、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让每一项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真正起到职责管人,制度管事,政绩管升降。每年企业的方针、目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是不行的。为此,我们每年都结合企业的发展要求对相应的管理办法、考核办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使之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科学的发展观范文篇4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本质在于铭记“为谁创造政绩”的宗旨

政绩观,实质上反映了对待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使我们的决策得到群众赞同,使我们的措施得到群众支持,使我们的工作得到群众满意。一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树立好,真心实意爱民。“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群众的贫困疾苦,广大干部一定要有寝食难安之感、深深内疚之情。要把群众的需求当作第一追求,把群众的呼声视为第一信号,时刻关心群众、爱护群众。要从整肃干部作风入手,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强化服务为民。要坚持把广大老百姓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我们决策和工作的重要依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促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按照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三要把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稳定大局安民。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察民心,听民意,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对群众的正确意见要坚决采纳,加以总结,予以吸收;对群众的消极甚至对抗情绪,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推心置腹,维护稳定。四要把带领群众奔小康的目标实现好,发展经济富民。发展是第一要务,富民是永恒主题。领导干部要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把发展经济、致富百姓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核心在于解决“留下什么政绩”的问题

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我们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创造出没有水分的政绩,创造出群众需要的政绩,创造出没有后遗症的政绩,创造出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一要留下经济增长的政绩。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特别是对区这样的中心城区来说,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必须充分利用的区位优势、人力优势、资本优势、技术优势等方面的有利因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牢固确立加快发展的强烈意识,加快实施“三产强区、环境立区、发展科技工业、推进城市化”四大战略,集中精力抓好“经营城市、强村强企、融合发展”三篇文章,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努力把建设成为更具实力、更具活力和更具魅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二要留下全面发展的政绩。我们要看到,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如果单纯追求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效益,忽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是片面的,难以实现全面的小康。我们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摒弃盲目的崇拜,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三要留下协调发展的政绩。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四要留下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绝不能“一地致富,八方遭殃”,绝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的发展观,重点在于理清“怎样树立政绩”的思路

树政绩的根本途径应该是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那种盲目攀比,贪大求奢,追求高指标、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胡子工程”的做法;那种“新官上任三把火”,标新立异,好高鹜远,朝令夕改,使人无所适从的做法;那种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届留财富,花光用光,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不是造福,而是添乱;不是政绩,而是包袱。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是树立政绩的根本准则。坚持求真务实,就是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个重要规律的认识,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大处着眼,又要小处着手,在宏观把握中注意微观,切实从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入手,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理出一些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拿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着力在推动事业新发展、开创工作新局面上取得实效。正确认识基本国情,是树立政绩的根本依据。要牢牢记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此外,还有省情、市情、区情、乡情,构成了我们的基本国情。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坚持从基本国情、基本市情、基本区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又充分考虑全面建设小康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是树立政绩的根本要求。任何政绩的创造都不是一时一事所能办到的,需要下长功夫、苦功夫,做立足长远、夯实基础的工作。因此,创造真正的政绩,必须开阔胸襟,树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品格,坚持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科学的发展观范文篇5

为什么要强调科学地研究和宣传科学发展观呢?

一、这是科学发展观本身提出的要求

恩格斯说:“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636页)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本身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认真地进行研究,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宣传。

党中央提出和概括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个统筹,六个必须,以及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都有丰富的内涵,都需要结合实际加以展开,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宣传和落实。

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很概括,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展开,充实,丰富。比如,什么叫科学发展?就是一个很重要也是很大的课题。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点推进发展,就是科学发展。但是,对此还可以作进一步的考虑。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所谓科学发展,是不是应当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含义:(一)发展要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原理,个人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原理,等等。这些原理看起来很抽象,似乎同实践相距甚远,其实不然,与我们的实践息息相关,如果不重视,或者违离了,经济和社会就不可能健康发展。我们回顾总结过去在、十年“”等时期在发展上的深刻教训,无不同背离这些基本原理有关。(二)发展要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这样的一般规律。这样的一般规律很多。我们现在常讲的同国际接轨,其中许多就是遵循一般规律的问题。(三)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就要不断研究发展变化着的基本国情。提出,要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就是一个需要很好研究的认识基本国情的重要课题。(四)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别很大。讲从实际出发,不能仅限于一般地讲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具体地分析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全国有六百多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现在城市建设类同的情况不少,盲目大拆大建,毁坏了城市固有的历史风貌和珍宝,甚至切断城市文脉的情况也不是个别的,这决不能说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应是上述几个方面的结合和有机统一。这几个层面都需要很好地作科学研究,而且要不断地研究。

还有,科学发展观的来龙去脉,它是怎样继承和发展了已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是什么关系?科学发展观是不是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如果是,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居于什么地位?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与基本理论指导是什么样的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加以研究。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

二、这也是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的实践提出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理论,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宣传。

多年来,我们的报刊和各种媒体在宣传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成绩是显著的。但是,我们环顾宣传理论阵地,确实也看到一些问题。概括地说,就是缺乏一种科学的态度。

不久前,一位资深的宣传工作者写文章讲到这个问题。他举前几年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例。他说,对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存在着重复历史上的全面发展论、第三个里程碑论的情况。不顾十五大评价中有“中国”这一限定词,突出其国际性质和世界意义,并把它描绘成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足以医治百病的万应灵丹。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也存在类似情况。把它描绘成包罗一切、囊括无遗的庞大理论体系。中央文献说我们党在理论上有两次飞跃,而一些论著却要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在理论上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二十一世纪的《共产党宣言》,而且也有全面发展和新里程碑之说。实事求是地讲,上述这些情况确实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过。

还有,轻率讲创新。恩格斯说:“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9页)理论创新很需要,很重要,但也很不容易。可是,我们有的文章,对这个问题采取了很轻率的态度,只要看到有一个新的提法,新的词,或者同一个意思,只是换一个说法,就说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有的实际上并不是新的提法,只是自己不知道,也说成是理论创新。如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在1955年就讲了两次,有些人却说是邓小平首创。十五大讲通过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有人说是理论创新,其实,十三大就已经讲了。类似上述这样的例子并不难找。

这种非科学的态度,概括地说,就是无限拔高,溢美有加,任意解读,热衷于构建体系。非科学的态度,也是学风问题。

列宁讲过一句很有警示意义的话: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谬误。过去,邓小平曾严肃地尖锐地指出,无限拔高思想,表面上好像抬得很高,实际上是降低、否定。确是这样。现实的情况是,这样的研究和宣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理论研究和宣传的声誉。

这一次宣传科学发展观,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尽量避免过去出现过的一些弊病,求真务实,搞得更好些。

三、要平等探讨和争鸣

科学的发展观范文篇6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本质在于铭记“为谁创造政绩”的宗旨

政绩观,实质上反映了对待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使我们的决策得到群众赞同,使我们的措施得到群众支持,使我们的工作得到群众满意。一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树立好,真心实意爱民。“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群众的贫困疾苦,广大干部一定要有寝食难安之感、深深内疚之情。要把群众的需求当作第一追求,把群众的呼声视为第一信号,时刻关心群众、爱护群众。要从整肃干部作风入手,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强化服务为民。要坚持把广大老百姓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我们决策和工作的重要依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促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按照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三要把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稳定大局安民。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察民心,听民意,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对群众的正确意见要坚决采纳,加以总结,予以吸收;对群众的消极甚至对抗情绪,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推心置腹,维护稳定。四要把带领群众奔小康的目标实现好,发展经济富民。发展是第一要务,富民是永恒主题。领导干部要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把发展经济、致富百姓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核心在于解决“留下什么政绩”的问题

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我们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创造出没有水分的政绩,创造出群众需要的政绩,创造出没有后遗症的政绩,创造出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一要留下经济增长的政绩。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特别是对区这样的中心城区来说,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必须充分利用的区位优势、人力优势、资本优势、技术优势等方面的有利因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牢固确立加快发展的强烈意识,加快实施“三产强区、环境立区、发展科技工业、推进城市化”四大战略,集中精力抓好“经营城市、强村强企、融合发展”三篇文章,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努力把建设成为更具实力、更具活力和更具魅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二要留下全面发展的政绩。我们要看到,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如果单纯追求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效益,忽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是片面的,难以实现全面的小康。我们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摒弃盲目的GDP崇拜,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三要留下协调发展的政绩。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四要留下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绝不能“一地致富,八方遭殃”,绝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的发展观,重点在于理清“怎样树立政绩”的思路

树政绩的根本途径应该是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那种盲目攀比,贪大求奢,追求高指标、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胡子工程”的做法;那种“新官上任三把火”,标新立异,好高鹜远,朝令夕改,使人无所适从的做法;那种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届留财富,花光用光,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不是造福,而是添乱;不是政绩,而是包袱。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是树立政绩的根本准则。坚持求真务实,就是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个重要规律的认识,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大处着眼,又要小处着手,在宏观把握中注意微观,切实从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入手,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理出一些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拿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着力在推动事业新发展、开创工作新局面上取得实效。正确认识基本国情,是树立政绩的根本依据。要牢牢记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此外,还有省情、市情、区情、乡情,构成了我们的基本国情。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坚持从基本国情、基本市情、基本区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又充分考虑全面建设小康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是树立政绩的根本要求。任何政绩的创造都不是一时一事所能办到的,需要下长功夫、苦功夫,做立足长远、夯实基础的工作。因此,创造真正的政绩,必须开阔胸襟,树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品格,坚持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科学的发展观范文篇7

我们*村地处丘陵地带。全村有17个自然村,34个村民小组,1345户农户,总人口有4330人,耕地总面积4102亩,丘陵面积有14104亩,水面994亩。近几年来,我们紧密结合丘陵山村的特点,广泛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指引下,我们村又结合村民自治的具体实际,不断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既发展壮大了村级经济,又促进了全村的民主法制建设。我们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省科技示范村、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文明村、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等。一、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高起点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开展农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活动,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是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力措施。我们村党总支一班人和村干部在学习上级的文件和讨论中,进一步提高了对创建工作的认识,增强了抓好农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因此,着重突出抓了三项工作:一是建立了创建组织网络。村建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有6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34个村民小组的组长担任村创建工作的联络员。近几年来,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联络员队伍每年都要召开创建工作会议4次,每年都将创建工作纳入村三个文明建设的计划和总结评比的内容抓。创建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总结,切实列入村级工作的议事工程抓。村干部在一年两次的述职报告中,对抓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也纳入了述职的内容,让村民和村民代表对村干部抓创建的情况也纳入评议的内容,从而,促使村干部增强了抓创建的决心和信心,树立了强烈的责任意识,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大力营造创建工作的氛围。为使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们大造舆论声势。首先,营造地域性创建氛围。我们村在10公里长的梅花大道的沿线两旁竖起了20多块有关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标准、标语、村规民约,有关法律法规的摘录等牌匾,使大家一踏进我们*村的地域就感到有一种民主法治建设的氛围,使村民们受到耳濡目染的法制建设的熏陶。其次,营造基地式创建氛围。我们以村办公大楼为创建工作基地和指挥部,在村办公大楼门口就设置和竖立了村规民约,创建工作的目标及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提高村民法律素质、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标语牌匾。在办公室悬挂了创建工作的10项制度,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络员名单,创建工作的7项标准等牌匾。使村民和村民代表走进村办公楼就感受到有一种强烈的创建氛围的,使村民们都自觉地投入到创建活动之中。再次,营造家庭方式创建氛围。为了使全村每个家庭成员都投入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创建行列,我们印发了6000多份村民守则,民主法治示范村的7项创建标准和10项创建制度发到全村每个农户手中,同时,还与县司法局联系。为全村1300多户农户每户送发了一本《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法律书籍。从而,较好地营造了家庭的创建氛围。三是建立健全创建工作的台帐。首先,建立创建工作文件台帐。主要是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络员名单,创建工作的决定、年初的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村规民约、村民守则、创建的7项标准、10项制度以及市、县、镇三级关于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工作的文件等,使创建工作的各项文件归档保存,确保创建工作有指导依据。其次,建立村务公开台帐。村在创建活动中,向村民公开的财务收支帐、宅基地审批帐、民主选举的选票及结果、重大事项村民代表研究的结果、计划生育指标的分配、农村低保对象的公示内容等都记录在案,有据可查,避免了村务公开图形式,做表面文章的现象,使村务公开持续有效地进行。再次,建立普法教育的台帐。为使在创建工作中,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和村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我们在狠抓普法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了普法教育的台帐。建立了村干部、党员学法讲座的内容时间次数等登记台帐及普法考试的试卷、成绩登记簿;开展“万家学法”的次数、参与人员,村依法调解矛盾的案例、调解协议书、上级机关送法进村入户的次数,活动内容等台帐。四是建立监督村干部的台帐。每年村民代表对村干部的评议表、村干部每人的年度述职报告以及村干部离任时的审计报告书等。由于建立了对村干部的监督台帐,增强了村干部自我约束的自觉性,促进了村干部严于律己,依法办事。二、以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为中心,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亮点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不发展,就会影响和阻碍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因此,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中,我们村始终把发展村级经济和社会公业事业作为第一要务抓,积极带领群众奔小康。第一,积极发展农业旅游经济。我们结合本村丘陵山地多的特点,经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将科技园里的万亩梅园连片开发种植,形成了全省最大的农业观光旅游景点,万亩果梅春季开花时,引来了数万名省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县每年都在我们*村召开梅花节盛会,以梅会友,以梅招商,国内知名的文艺界人士也纷纷来到我们*村献艺献技,从而有力地提高了我们*村万亩梅园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今年2至4月份,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等单位又在我县开展了“梅花小姐”形象大使竞赛决赛活动,梅花小姐的评比竞赛,把我们*村的农业旅游经济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年,梅花节全村各项收入达300万余元,村里的村民在梅花节期间,有的做果品买卖生意,有的搞饮食生意。生意都十分红火。有一家做饮食生意的村民,在短短的2个月之内收入达万余元。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饮食业、运输业和果品业的发展,推动了全村经济的兴盛。使广大村民尝到了丘陵开发的甜头,同时,对村干部在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中,积极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行动也十分赞赏。第二,积极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中,我们组织村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外地的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市、县科技部门和大专院校取得联系,在全村开展了种植千亩草莓、千亩有机茶、千亩黄花梨、千亩大红甜石榴的种植技术的大培训,广大村民积极参加学技术,学知识的讲座,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自愿、公平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发展全村的农业特色经济,在发展农业特色经济中,全村有52户农户承包了大棚种植的特色产业,有个农户承包了8个草莓种植大棚,一家年收入达5万余元。同时,村里还办起了梅王食品加工厂,组建了新园艺所、甜甜公司、雪松公司、大红甜石榴中心,这些民营股份制企业接纳全村700多名劳力做工,最高的年收入达8000余元。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加工企业的创建,为全村的致富增收奔小康铺了路、开了道,使全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第三,积极发展村级资源经济。在发展全村的经济工作中,我们把长远利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相结合,把开发挖掘与培育发展相结合。在三个结合的基础上,我们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将全村的千余亩荒山种植了树木和果树,既保持了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又促进了村级林业经济的发展。去年,全村梨、桃、板栗等果树的收入达20多万元。同时,我们还开采了石矿,组建了村石矿开采公司,年收入达20多万元。在抓好村级资源的开发中,我们还进行招商引资,共同开发自然资源。先后引来三家企业来村兴资办旅游企业,总投资达8个亿,有力地推动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近几年来,由于我们围绕创建工作,狠抓经济发展,村级经济总量达1.35亿元,村级可支配收入10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5201元,成为南京市百强村、县10强村,经济的杠杆作用,也促进了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三、着力提高村民组织的自治功能,创造良好的村级治安环境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中,我们坚持发挥村民组织的自治功能,村委会干部在村级事业工作中,坚持唱大戏、干大事、创大业,使村民委员会的组织作用得到积极发挥。一是加强普法教育,增强村民参与管理的法制环境。近几年来,我们利用农村党员培训,村干部会议等,共举办法制讲座40多场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认真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老年人保护法》等10多部法律法规。在抓好党员干部普法教育的同时,注重抓好村民的普法教育,组织村民学习《宪法》,明确权利和义务,为使村民的法制教育家庭化、经常化,我们还编印了普法宣传资料发到农户手中,结合村委会选举,将《村委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发到农户手中,结合全村丘陵山地的开发利用,把〈农村土地承包法〉印发到农户手中,结合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组织村民学习不同的法律法规,从而提高了村民的法制意识,在法律学习中,使广大村民明确了法律赋予给他们的当家作主的权利。因此,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村务管理活动,积极参加村里召开的各种会议,积极投入村里的各项工作。近年来,我们村委会就收到村民各项建设性的建议达100多条,被村采纳的就有60多条,一个村民积极参与村级各项事务的管理风气逐渐形成。二是加大矛盾调处,构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近年来,由于我们村立于开放开发的前沿,丘陵山地全面进行规划开发,加上区划调整,村与村合并,省级、县级公路的扩宽建设穿村而过,征地拆迁的矛盾增多,平时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磕磕碰碰的矛盾也时有发生,婚姻家庭矛盾,邻里矛盾等都和其他村队一样,或多或少的存在。但近几年来,由于加大了村级调解组织的建设,使各种矛盾都得到了及时化解。全村10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近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到县上访的案件。村有调处中心,自然村有调解信息员,同时,全村还聘请了40多名退休到村定居的老教师、老干部、老政法为调解顾问,组成了一支村级调解顾问团,随时参加各自然村的矛盾化解工作,全村做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自然村,使群众生活安逸。在抓好矛盾调解的同时,我们还注重抓好村级治安防范工作,开展了治安承包制的尝试,组织了村级昼夜巡逻队。近年来,村虽然近靠集镇,但没有出现严重的刑事案件,村风正、民风好,刑释解教人员的转化率达100%,重新犯罪率为零。良好的治安环境,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全村村民一心一意奔小康,在勤劳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三是加快公业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中,我们村委会一班人坚持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做到事为民所办、利为民多谋、权为民多用、情为民所系,大量发展公业事业。近年来,利用村级经济修水泥路23公里,基本上做到了村村通水泥路,新装有线电视680多户,为全村4000多村民办理了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保险,投资3万余元新建了村级农贸市场300平方米,为17个自然村新建了法制、道德和科技宣传橱窗。为200多名7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120元至150元的生活补助费,村还投资为村民铺设自来水管道,确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由于我们在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中,村干部严格履行自身职能,处处为村民服务,得到了广大村民拥护和爱戴,近年来,我们村干部由1人被省评为先进,2人被市评为优秀工作者,5人被县评为先进。

科学的发展观范文篇8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坚持“两个强化”,打牢转变职能理念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镇农村改革和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以和的比率快速增长,成为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但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镇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全面分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既有发展亮点日益增多,整体工作全面推进的可喜局面,更有发展后劲不足,难点问题不断显现,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干部服务意识不浓等因素。现实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大都与乡镇职能“错位”、“缺位”有着直接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干部,用正确的政绩观武装干部,尽快实现乡镇职能的转变。

强化政治思想教育。一是利用各种会议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把全镇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使镇村干部充分认识转变职能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位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只有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才能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采用电化教育等形式大力宣传那些埋头苦干、乐于奉献、政绩突出的先进典型,在组织干部观看郑培民、郭秀明等先进人物事迹录相的同时,运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进行生动实际的启迪教育。镇党校把树立科学发展观作为培训镇村干部的重要内容,集中进行学习教育。三是镇村两级党组织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党内民主生活会、班子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认真进行对照检查,不断提高镇村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加快转变职能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科学的发展观范文篇9

自1989年至2000年,我国有关情报学发展的论文数量不多,但从2001年开始,数量有了较大增长,2002年达到最高峰。笔者在全面参考国内外关于情报学的学科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概念,拟对我国情报学的科学发展观进行初步探讨。

1、情报学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了科技文献数量的飞速增长,内容交叉综合,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文献载体和出版形式呈现多样化,新陈代谢加快,出现所谓的“信息爆炸”的现象。另一方面,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收集、加工、组织和利用信息提供了强大的武器。在这种背景下,情报学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正式诞生。1945年,美国学者万尼瓦尔·布什(V.Bush)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著名论文“AsWeMayThink”,被认为是情报学出现的标志。情报学作为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产生的科学,已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学科贡献。梁战平先生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情报学及情报工作的“七项贡献”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经济形态逐渐由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转型。社会环境的变化,使情报学的学科地位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一方面,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增强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情报学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自身基础理论研究长期无重大突破的局面,也使情报学的发展面临着空前压力。20世纪80年代,在图书情报学最为发达的美国,至少有15所被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认证的图书情报学院被迫关闭。在我国,经历了“情报”改“信息”的风波后,学科专业名称也经历了图书情报学→情报学→信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多次转变。学科名称的不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情报学研究思想的混乱。由于没有阐明情报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情报学的基本研究领域和学科地位问题没有获得解决2。相关学科的扩展和蚕食,研究资源的相对缺乏,科学研究市场化导向的日趋强烈,都使情报学的学科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3,引起了“信息科学将取代情报学”、“情报学是否存在”等激烈争论4,甚至出现了“不知自己学科是干什么的”的情报学“迷失”现象5。

针对情报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情报学的发展途径、发展策略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观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观。不同发展观在促进情报学研究深化的同时,也存在如下缺点:大多是针对情报学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而提出的发展观,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忽略用户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发展的可持续性;理论提出后缺乏后续深入系统的研究,无实际指导价值等。面向21世纪的情报学,迫切需要一种具有全局意义、能够统领整个情报学的发展观来推动整个学科的第二次革命。

2、国内外情报学发展观简介

2.1国外情报学的发展观

国外情报学的发展观主要体现在国外一些有代表性的情报学理论体系之中,具体包括:

2.1.1布鲁克斯的知识观布鲁克斯(B.C.Brooks)是现代情报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是《情报学的基础》。他从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出发,认为情报学是关于客观知识的分析、组织、传递和利用的科学,并预言“情报学将成为社会科学的基础,就像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一样”。他建立了用以表达知识与情报关系的著名方程式,创造性地提出了“认识地图”、“知识地图”等概念。布鲁克斯的情报学发展观立足于对客观知识进行分析、组织和利用,重视情报学的定量研究,提出“等级位次排序”和“对数透视规律”作为情报学定量化的途径。布鲁克斯的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哲学倾向,体现了英国唯理论派的学术传统,对未来情报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性6。

2.1.2米哈依诺夫的科学交流观米哈依诺夫(А.И.Михайлов)是情报学科学交流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是《情报学基础》和《科学交流与情报学》。他将情报学研究范围局限于科学情报,理论基础是科学交流。米哈依诺夫注重于情报学的社会关系研究,认为情报学属于社会科学,情报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科学交流的理论。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米哈依诺夫的理论逐渐显示出不适应性,但其严谨的逻辑理论体系仍对世界情报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3萨瑞塞维克的通信观萨瑞塞维克(T.Saracevic)是通信观的提出者,代表作是《情报科学导论》。他在借鉴信息论、控制论的基础上,认为情报学是专门研究人类通信现象和通信系统特性的科学。他将情报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认为情报学分为理论情报学和应用情报学两大分支。前者研究情报特征、利用、评价等问题,后者研究知识交流的技术问题。萨瑞塞维克的通信观反映了当时美国情报学界注重研究应用性问题的传统。

2.1.4约维茨的决策观美国情报学家约维茨(M.C.Yovits)从决策论的角度研究了一系列情报理论问题,如情报效率、情报价值和情报量的测度等。他认为情报是“对于决策具有价值的数据资料”,情报学研究对象是“一般化的情报系统”。决策观的主要内容是对决策过程的情报要素进行分析,包括学习、选择、预期价值、不确定性、效能的系统化和定量化7。约维茨的决策观以广义信息系统为依托,从广义角度分析情报流、情报量,力图使情报学成为一门精密学科。

2.1.5贝尔金等人的认知观贝尔金(N.J.Belkin)是情报学认知观的主要倡导者,其著名理论为“知识非常态状态”理论,即ASK理论。认知观是情报学在吸收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形成的。1977年,德梅(M.Demey)首次提出了情报学的认知观概念。1981年,美国情报学家格里菲斯(B.C.Griffith)认为,“情报处理过程研究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情报科学就必须采用或建立一门应用认知科学8。布鲁克斯、萨瑞塞维克、英格沃森、德尔文、约兰德都从不同角度对情报学的认知观作出了贡献。情报学认知观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所需要的情报在情报生产者和用户之间传播。

2.1.6德本斯的系统观德本斯(A.Ddbons)在其代表作《情报科学:一种综合观》中主张从情报系统的结构的认识来理解情报学,情报学的研究范畴是情报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情报系统是知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德本斯的系统观对于情报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具有实用的参考价值,并且为情报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集成框架。

2.1.7哥夫曼理论哥夫曼从传播角度研究情报现象,探讨传播过程动态规律,将知识传播与传染病传播看作相似现象,从而提出了社会传播传染病学理论,形成了情报学的“传播观”。

2.2国内情报学的发展观

2.2.1大情报观大情报观的核心思想是要求情报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突破早期科技情报的局限,与社会、经济、管理等情报有机结合,面向经济,面向社会,改善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陈大辉认为,大情报学的建立将使情报学、图书馆学、目录学、档案和出版发行学作为其分支应用学科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9。文献10在分析大科学思维和大科学建构的基础上,认为“大情报学”是现代情报学的未来形态。马费成则认为大情报学观实质上是变相扩大情报学研究对象,不利于情报学学科建设11。大情报观突破了早期科技情报的局限,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严怡民认为,大情报观实际上是一种工作观念,即把情报学的实践对象限定在情报工作的范围内,情报学理论被认为仅仅是情报工作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抽象,因此难以担当建立一般情报学的重任7。大情报观实际上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没有给情报学带来实质性的发展,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情报学的发展问题。

2.2.2信息管理观情报学和信息管理的关系在学术界引起很大争论。一般认为,信息管理在研究广度上超过了情报学,而在研究深度上则逊于情报学。何佳讯等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了情报学与信息管理的渊源和联系,强调从情报学到信息管理是“自然升级”12。同时也指出,从情报学到信息管理造成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扩大,模糊了自身的学科定位和方向。李刚等认为,以“信息管理”这门交叉学科来统帅情报学、图书馆学等学科,给人以“儿子管老子之感”13。岳剑波从信息管理链(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出发,认为情报学是信息科学群中面向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信息管理学一个子学科,情报学关心的是信息管理学的高层次问题——知识管理与智能管理2。吴慰慈在其《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中指出,信息管理科学的发展将为情报学提供新的生长点和新的研究方法,促进情报学的加速发展;对信息管理的研究不能取代对情报学的研究,情报学将利用信息管理科学理论拓展研究领域14。

2.2.3知识观近年来,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趋势日益明显,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来玲认为,网络环境下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具体表现在从文献单元向知识单元、从情报组织到知识组织、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化15。李后卿对图书情报学中的知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将知识论的某一方面作为情报学的理论基础尚处于探讨阶段16。李国秋将知识管理看作是情报学研究领域的回归和变革17。肖勇认为情报学将成为研究知识与知识活动,包括知识的激活、扩散、转移、组织、增值、吸收、利用等规律性的学科18。王知津等指出,由于情报本质是“激活了,活化了的知识”,那么知识的激活与活化当属情报学的研究重点,对知识的有效组织、管理和利用成为情报学的核心研究内容,知识化成为情报学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19。关于知识的研究成为新世纪情报学的研究热点,印证了布鲁克斯早年提出的“情报学的任务是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的预言。

2.2.4整合观吴慰慈认为,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情报学科体系的成长、发展、变革和转型,而且在信息管理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整合作用。“情报学应该积极参与到信息管理学科群的整合过程中去”,“有助于图书情报学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14。梁战平认为情报学、图书馆学、档案学和编辑出版学,正朝着共同的研究对象、环境、目标发展,机构取向、学科取向、认识取向都趋向一体化20。文献13等认为情报学要融合经济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等诸多学科,走科际整合的道路,大力融合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方法发展自己。整合观是在充分认识到情报学的综合性、交叉性和高度渗透性特征而提出的一种发展观。

2.2.5其他发展观赵海军提出以系统科学理论来指导情报学的研究,提出了情报学发展的系统观21。姬鹏宏将情报学的发展和学科定位为智能信息学,认为情报学的核心问题是探索激活信息的自身规律,而运用智能对信息进行激活是重要手段,提出了情报学的“智能信息观”22。赵建功提出的情报学“全息观”认为,将“全部情报学理论融合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从而“大大改观情报理论建设落后于实践的现状”23。

3、情报学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认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情报学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情报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学科贡献。笔者认为,情报学的科学发展观应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3.1战略性

情报学的科学发展观属于一种战略性发展观。战略性发展观是指关于情报学学科发展的长远性和全局性的谋划,是对情报学当前与长远、现实与未来的统筹兼顾,是对情报学未来发展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规定和谋划。情报学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性特征要求情报学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不断调整和改变自身的发展策略,以长远的战略目标来规划当前的行动方案。

3.2可持续性

情报学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观。20世纪80年代,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间的发展矛盾,联合国规划署于1980年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使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一种长久维持过程的状态,即可持续性。情报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是指在保持情报学与社会、环境、经济、技术、资源、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能够沿着自身历史发展轨道长期持续地发展。李国秋认为,由于情报学既具备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严格的学科架构,又具有开放的学科研究传统,因此情报学完全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17。

3.3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情报学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即以情报用户的情报需求和满足作为情报研究和情报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我国早期情报学的研究主要以文献为中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信息和情报成为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出现了“技术至上”的倾向。实践证明,以文献、信息、情报或技术为研究对象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情报学的核心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知识及其相关内容成为情报学的研究热点。情报学的研究对象从文献转移到信息再而转向知识,充分体现了情报学学科发展“以人为本”思想的逐步树立,是人类认识发展的理性回归和情报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情报学要加大对情报用户的结构层次、信息需求、信息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信息系统、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都要以信息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开发,实现用户与情报、技术、社会的协调发展。

3.4符合国情

情报学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情报学的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均要符合我国特定的国情环境。朱光亚曾指出:“情报学研究不仅要从理论上探讨和阐述,更重要的还应密切联系情报科学发展现状和我国的实际。”我国情报学研究历来有学习国外的传统,但各国国情差别巨大,要求我们对其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对待。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是次要的原因。近年来我国情报学发展遭遇了一些挫折,外因使情报学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一些不利于情报学发展的巨大变化;内因,也就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情报学没有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加强自身学科建设,没有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学科发展战略。美国学者哈利·M·克比里奇曾建议成立“发展情报学”,强调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创立有别于西方国家情报体系的情报学24。印度的阮冈纳赞没有一味模仿西方模式,而是根据本国国情,巧妙地吸引消化和改造了印度图书馆学情报学,成为“工业化西方国家以外取得独创性理论第一人”8。总之,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有益的东西是必要的,盲目照搬他人只会成为“阻碍学科发展的绊索”25。

4、对情报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4.1当前情报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情报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许多学者都进行过归纳总结26,3。笔者认为,目前情报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至今没有形成贯穿其全领域的、自成体系的、严密的基本理论。其客观原因在于情报学通常以社会层面的信息作为研究对象,而社会科学工作者处于研究对象之中,容易失去客观性而陷入主观片面的境地。主观原因则在于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套用观察物质现象的思维定势去观察情报现象,用物质运动规律去解释情报运动过程的规律。

2)研究对象模糊,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能主导情报学研究与发展的核心研究领域。我国早期情报学主要集中于科技情报、文献情报的研究,随后又出现了情报经济热和情报技术热,近年来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又逐渐扩充到整个信息科学领域。研究对象的泛化,使情报学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地位更加模糊。

3)缺乏完备的研究方法。通常认为,属于情报学的专门研究方法只有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引文分析法,事实上这两种方法的研究对象都针对文献的外部特征而非实质内容。没有建立完备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情报学的学科地位。

4)情报理论与情报实践脱节。我国情报学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客观上也影响了情报学的发展。情报学研究中存在的“里热外冷”现象,就是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的反映。

5)教师知识结构亟需更新。我国情报学教育研究力量参差不齐,且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从原来图书馆学或其他学科转化而来。情报学的跨学科性,特别是与其联系紧密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跟不上学科发展需要,这也是造成目前情报学教育处于低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4.2情报学的发展途径

对于情报学的发展途径及模式,许多学者也进行过有益探索。笔者认为,一门学科能否自立于学科之林,主要看其对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对社会实践所起的作用。在问题研究深度方面,情报学首先要加速形成严密完善的理论体系,必须实现从现象描述或经验体会,上升到提炼理论规律。当务之急是需要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根基的学者,通过富有创见的理性研究,将大量感性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深度,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通过对相关学科成果的消化吸收来丰富情报学理论内涵,培育学科理论内核以保持情报学的独立性。在情报学的核心研究领域方面,要集中力量在情报理论、情报存储、情报检索、情报技术、情报分析方面实现学科重大突破。在实践方面,要加强与相关学科融合,大力发展学科情报学,为学科专业服务;加强与政府或行业的沟通,为其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通过各种形式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情报学专业教育水平。课程体系改革要把握好“量”和“度”的关系,吸收相关学科成果时要注意保持本学科特色和优势。

4.3情报学的发展方向

情报学会走向何方?面对情报学近年来遭遇的种种挑战,大多数学者都对情报学未来表现出较大的乐观性。严怡民认为,“我们有理由相信,走向21世纪的情报学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27赖茂生指出,“情报学的前途系于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这一对历史车轮上,努力为促进社会信息化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做贡献,情报学的前途就不可限量。”28笔者认为,情报学的发展是一个分化和综合交替前进的运动过程,社会的需要是情报学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情报学的发展过程是由所处时代的特征、社会需要、科技进步和科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共同决定的。既然情报是“激活了的,活化的知识”,情报学实际上就是研究如何激活信息或知识的科学。情报学由文献层次向信息层次、知识层次进化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加深对网络环境下情报用户和情报服务的研究和认识,形成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的理论取向,只有多在“激活与活化知识”上做文章,情报学才有真正的出路。

5、结论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值得指出的是,我们无意用科学发展观全盘否定其他发展观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只是倡导用更加“科学”的精神对待情报学的学科发展规律,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情报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报学理论体系,实现学科的良性发展,使其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学科之林,为促进人类信息和知识的开发利用作出较大的学科贡献,这是情报学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也是我国情报学学科发展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梁战平.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历史性贡献.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4):341~342

2岳剑波.情报学的学科地位问题.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1):5~38

3赖茂生,张莉扬.情报学的学科发展与教育问题.情报学报,2003(2):3~9

4栗莉.21世纪情报学的学科定位.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3):169~171

5张滨生.迷失了自我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图书馆建设,2004(2):98~99

6戴维民.20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7严怡民等著.现代情报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8孟广均,徐引篪.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9陈大辉.关于建立大情报学的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1):70~74

10陈文勇,邱景昌.大科学思维与现代情报学的发展问题.大学图书馆学报,1992(5):4~6

11马费成.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情报学报,1996(5):337~343

12何佳讯,楼天阳.论信息管理:情报学特色和管理学视野.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1):15~30

13李刚,倪波.作为科际整合的图书情报学.情报科学,2004(1):110~114

14吴慰慈,张久珍.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15来玲.网络环境下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情报资料工作,2003(1):21~23

16李后卿,柳晓春.图书情报理论基础中知识论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1):82~84

17李国秋.扩展型的学科渗透和融合:关于情报学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情报学报,2003(12):756~760

18肖勇.论基于知识的情报学发展.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124~126

19王知津,李德升.情报学的知识化趋势.见:情报学进展(第三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20梁战平.情报学的新发展.情报学报,2001(2):130~135

21赵海军.情报学研究的系统观.图书情报工作,1996(5):10~13

22姬鹏宏.智能信息学:情报学的发展与定位.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6):404~407

23赵建功.全息情报学浅论.情报理论与实践,1993(5):11~14

24哈利·M·克比里奇.发展情报学.图书与情报,1992(4):71~73

25王万宗.情报学及其发展前景.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5):3~4

26靳娟娟.情报学学科建设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展望.图书情报工作,2003(10):31~36

科学的发展观范文篇10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的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应当看到,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仍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等等。只有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积极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建设一个更高水平、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科学的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进一步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驶全局的能力,才能有效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放松。科学发展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首先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