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阅读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9:33:50

课文阅读

课文阅读范文篇1

提问设计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而进行的一种思维训练形式。它使得学生个体在围绕教师的提问设计,利用师生语言交流而形成的良好氛围中不断地纠正、丰富、完善自己对问题的判断、推理、分析。而思维训练是通过教师的提问设计来实现的。虽然如此,但是提问设计是主体对客体的预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它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的状态。有时设计的问题难度大,学生不易回答,课堂思维气氛不活跃,达不到思维训练的目的;有时设计的问题太简单,学生感到太容易了,因此思维训练的难度不够。由此可见,思维训练的质取决于提问设计的质。

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要把握好提问设计的质必须遵循三个原则,即教学统一的原则;整体感知和局部破读相统一的原则;阅读和写作相统一的原则。

一、教与学相统一的原则学习知识本是叫人聪明善辩,叫人能干有为,但如果教育使学生产生了厌恶心情,那就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因此叶圣陶先生讲:“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②教师的教学设计目的,就是体现一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就是使学生已有的对知识的感知、理解、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能力得以发展,解决阅读情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爱因斯坦认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③因此,课堂教学的提问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作用。如学习形声字时,应把汉字的表义功能和形声字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分析部首的本义和汉字意义上的源缘关系,再在语境中揣摩其意。如:“他蹒跚地走着。”“蹒跚”是什么意思?即从足部都与脚有关,下文是“走”,怎么走?推断的结论是“一种走路的样子。”然后查词典来证实推断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去识词断义,就可以有意识地避免错别字,同时也是一种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一个学生这样去解释“柴”;从“木”部,知与树有关,“止”与“脚”有关,“匕”与“刀”有关,联想生活中砍柴的情景,可知,砍柴用刀,上树、折枝用脚,那“柴”就是用来烧饭的短小木头。如果简单地告诉他词的含义,那么当学生步入社会后,总不能总带着一本词典吧?

在课文阅读方面,在提问设计上应着重于学生能力的迁移。试举例如下。

例文:《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学目的:交际语言中用词的锤炼。

教学导语及提问设计:

在古代外交上,特别是诸侯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臣子为了维护自家尊严,在外交场合上唇枪舌剑,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也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那么当一个弱国的臣子面对强大的对手,如何才能不失国家的尊严呢?我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廉蔺列传》中的“渑池相会”一节,说说蔺相如语言的精彩之处。

学生甲:“酒宴上,秦王请赵王鼓瑟,表恭实傲,是凌强欺弱。蔺相如当机立断,进请秦王击缶以相娱乐。遵循礼尚往来的原则进行了不卑不亢的斗争。”

学生乙:“秦使官记载成‘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饮,令赵王鼓瑟’。由‘请’变成‘令’,骄横之气溢于言表。而相如让史官记下‘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饮,秦王为赵王击缶。’‘请’变成‘为’,强调了结果,行为已成事实。而‘令’有遵令、抗令之分,结果不分明。”

教师小结:从以上分析可知,交际场合的语言要有礼有节。寻找对方漏洞,巧妙还击而且用词要准确有力,同时应注借意口语、书面语的微妙差别。今天,在社会生活中,大到国家外交活动如新闻会,小到人与人普通交际往来,商贸活动如谈生意、签合同,都应当注重交际语言的锤炼,请同学们留意于这方面的素材,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从以上例子来看,教学中的提问设计应当是不断地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真正地把死书激活,把语文阅读能力潜移到广阔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和局部破读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感知就是在阅读课文时,使学生整体上领悟作者构思全文的思想轨迹,初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受和认识是什么,运用了哪些主要材料。如小说主要表现为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和环境气氛;议论文则是中心论点及与之相联系的分论点和论据等,说明文则是事物的特征等。而局部破读则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文章精要片断的剖析来深化读者对文章的认识。前者回答是写什么的问题,后者则是寻求怎么写和为什么要这样写的答案。二者必须是统一的。整体感知对于局部破读发挥着控制方向、指导进程的决定性作用。离开了整体感知的局部剖析是对文章的肢解,是对文章上下文的联系的割裂,是盲人摸象的翻版,读者无法对作者的感受、情怀、思想的源头、流向和归宿作深层次的了解。同样不去做局部破读的结果也只能是粗知大叶式的阅读。另外,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看,现在实行五天工作制,教学要求没有降低,原来那种“吃不了,兜着走”的做法已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如何把握整体感知和局部破读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为例,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提示及背景材料的介绍,结合课文阅读体会一下本文的主题及作者写作意图。随后,教师通过以下的提问设计来实施教学。

(1)本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准?答:别里科夫。

(2)围绕别里科夫写了哪些故事情节?答:漫画事件、骑车事件、与柯瓦连科谈话。

(3)结合背景材料,思考一下作者笔下人物别里科夫有些什么性格特点?答:墨守陈规,胆小怕事。

(4)别里科夫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答:十九世纪俄国沙皇专制统治时期。

通过以上的提问设计,学生基本上对课文有了了解。要想进一步欣赏契诃夫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又进行如下设计。

(一)教学目的:通过神态描写的关键词语,刻画人物的灵魂。

(二)教学导语及提问设计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谁为挽着女友散步,男女同骑一辆单车游玩而大惊小怪呢?但是,十九世纪俄国的专制制度下,确有一位别里科夫不这样认为,甚至于神色失常。为什么?请阅读课文,找出在漫画事件、骑车事件及与柯瓦连科谈话的三个片断中的神态变化的句子,然后再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学生归纳如下:

(1)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

(2)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

(3)别里科夫脸色苍白。

(4)别里科夫……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

学生甲分析(1):

别里科夫脸色发青,是因为没想到曾辖制全城十多年的“套子”而且竟降落在自己头上,问题的严重使他的脸色比乌云还要阴沉。其次,人们无法忍受他的陈规陋习,便刺激他这种胆小怕事的人,漫画起到了戏弄他的目的。再次,也看出他内心很脆弱、虚伪。难道他这个套中人就不担心这乱子会传到上司那里去吗?

学生乙分析(2):

“发白”是生气的表现。别里科夫看见华连卡和他弟弟骑车后,认为不成体统。

他说:“老师尚且如此,学生就自然会用脑袋走路了。”可见他的思想已经僵化到荒唐可笑的程度。另外,也看到当时专制思想已经有了危机。

学生丙分析(3):

别里科夫妄图再“套”住柯瓦连科,没想到反叫他滚蛋,他气得脸色苍白,一点生气也没有。企图落空后,他脸色由“苍白”变为“恐怖”,说明了他在新生力量面前的惨败。教师、学生总结:别里科夫是一个拼命维护旧习惯专制的一个时代典型,也是一个害怕新生事物的典型,是旧时代的殉葬品。他既是可憎的,也是可悲的。

通过以上的提问设计,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从一个人物的神态变化的描写中去思考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归纳他的思想性格,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何等的匠心独运——一个旧的时代预示着将要结束,但需要的是打碎套在人们头上的精神枷锁,这样才能迎来新时代的曙光,才能避免发生在别里科夫身上的双重悲剧。

三、阅读和写作相统一的原则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从识字到悟文,既是一种情感的沉淀,也是一种知识信息的积累,是一种语言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示范欣赏。教师通过巧妙的提问设计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生活中去体验、分析、提炼,进而触发联想,把生活中类似的需要表达出来,就是写作了。从这种意义上讲,阅读是信息输入,写作则是信息输出。因此,把写作看成是阅读的延伸,思维的拓展,是训练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分析、思考、启迪的良方。“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和服务于生活的(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生活状况,包括由生活产生的思想感情,也包括为生活服务的科学技术等)。语文的运用同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离开了生活,语文即变成空洞的外壳。脱离生活的语文教育不免劳而寡效和枯燥无味,反之,则生动活泼,往往事半功倍。”④这一点足以说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必须统一起来。教师应该怎样把握如二者的契机呢?如在教初二说明文时,在讲述完关于桥的一组文章后,进行这样的设计。

教学导语及提问设计:

通过对《中国石拱桥》、《北京立交桥》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智慧的民族。从赵州桥、卢沟桥到南京长江大桥、北京立交桥,我们的人民在桥梁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那么这些杰出的代表作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我把大家的看法总结成一幅对联,上联是:历经风雨,坚不可摧,利于天下。下联是:造型纷呈,巧夺天工,美在人间。横批:形神俱备。那么我们的家乡有没有这样的大桥呢?你能不能模仿一下课文的写法来完成一篇文章呢?在模仿时应注意写些什么呢?同学们一下子就投入到了热烈的讨论中去了。他们例举了如柳江铁路大桥、文惠桥、壶西大桥等。有的同学还回答了写桥应注意写到建桥的时间、地点、设计者、结构造型等内容。接着就布置了同学写作文《家乡的一座桥》。可是同学们对桥的设计者和桥的跨度、桥基、桥墩、桥面宽度等有关数据不清楚,于是发动大家及其家长去有关单位了解,然后整理材料,再润色成文。通过这样的设计就把同学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把同学们积极创作的思维激活了,同时也把课堂的知识充分地运用起来了。

在第一个设计的目的基本实现后,又推波助澜进行了第二次提问设计。

(1)桥的功能是什么?

答:方便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2)教师语言板书暗示:方便交通。把渴望到“彼岸”的愿望实现。

(3)请同学们据我的暗示思考一下,人生中有没有这样的“桥”呢?

学生甲:妈妈是一座桥,使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

学生乙:老师是一座桥,使我从幼稚走向懂事。

学生丙:学校是一座桥,使我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学生丁:理解是一座桥……。

教师小结:同学们讲得很好,请同学们围绕着你的中心写一篇《关于桥的故事》的文章。

课文阅读范文篇2

一、课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在过去,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以学习语言知识为主。阅读的目的似乎仅仅是借助所读课文的语言材料来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结果是教师重点讲授语言点、句法结构,而学生则认为阅读就是熟记单词、语言点、弄清每句话的语法结构。(刘道义,2000)后来,英语教学大纲强调课文首先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教。课文阅读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的课文阅读教学重点从此由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转到重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意义的理解及做相配套的阅读理解题上。教师的课文阅读教学重视了学生英语阅读交际能力的培养,但仍然忽略了对其听、说、写三种交际能力的培养,似乎这些交际能力只能在平时的专门口语听说课中和专门的写作课中才能培养。其实不然,教师在平时的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如果选用良好的阅读教学策略,同样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交际能力。

二、良好的阅读策略具有多种交际功能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课标,2001)它阐述了交际策略的目的及范畴,交际策略可运用于各种教学策略之中。又如REAP阅读教程中(Eanet,1978)介绍的阅读分为四个步骤:1.阅读(Read):阅读课文语句;2.编码(Encode):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课文;3.注解(Annotate):用自己的语言写一个摘要;4.深思(Ponder):复习和思考这个摘要。(连榕,2001)Eanet的REAP阅读策略体现了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交际能力。其中的第一步教学:阅读(Read)体现了对学生读的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二步教学:编码(Encode)体现了对学生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三步教学:注解(Annotate)体现了对学生写的交际能力的培养。Eanet的阅读策略重视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与交流,对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与交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及合作精神。

三、课文阅读策略的具体实施步骤及效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课文阅读策略概括为RQPR阅读模式。现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一)Unit1中的阅读材料为例进行简要阐述。

SchoollifeintheUK

第一步:阅读(Read)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大意。让学生知道WeiHuastudiedinBritainforoneyearandwasverypleasedwithherschoollifeintheUK。

第二步:提问(Question)

教师就课文重点向学生提问,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课文重点提问。

e.g.(1)HowlongdidWeiHuastayinBritain?

(2)Howmanyhoursdidsheusuallystayatschooleveryday?

(3)Whatsubjectsdidshelearnatschool?

(4)Howmanystudentswerethereinherclass?

(5)WassheinterestedinArtandCookingsubjects?

(6)WhatdidshemakeinherWoodworkclass?

(7)Didshehaveheavyhomework?

第三步:实践(Practise)

1.回答提问(answerquestions)

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或学生以小组回答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

e.g.(1)Foroneyear.

(2)Forabout6hours.

(3)English,History,EnglishLiterature,ComputerScience,Maths,Science,PE,Art,CookingandFrench.

(4)29students.

(5)Yes,shewas.

(6)Asmalltable.

(7)No,shedidn?t.

2.小组活动(practiseinpairsoringroups)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语言概述课文大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要求学生就WeiHua的学习、生活情况与中国学生每天在校时间、学习科目、班级人数及课余生活等情况进行对比,以此作为小组成员进行口语交谈的内容。

3.表演(actout)

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口述课文大意,可采用两个人对话的形式,或是个人演讲的形式。

4.笔头摘要(summary?鄄writing)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课文摘要,由老师批改之后计分、讲评。(这项可作为课后家庭作业完成)

第四步:反思(Reflect)

学生自我反思的内容大致有:是否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课文摘要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课文大意、是否紧扣课文中心等等。

综上所述,RQPR阅读策略较好地突出了学生听、说、读、写四种交际能力的培养。其中第一步教学:阅读(Read)体现了对学生读的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二步教学:提问(Question)体现了对学生说的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三步教学:实践(Practise)体现了对学生听、说、写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已在两届高中学生中实践了上述课文阅读策略模式。在学生生源不是很好,在不增加课时以及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对两届学生的英语教学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课文阅读范文篇3

先让学生明确这是带着写作任务的研究性阅读,必须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为此必须掌握足够的资料;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和创作道路,了解要评论的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与此作品相关的其他作品,了解前人的评价,等等。学生除了调动先前学过的各种知识外,还得去查找、收集。教师要指点门径,还要提供一些资料,《教学参考书》也不妨交给学生,以利于学生知人论世,能更全面正确地把握作品。但由于学生初学写作文学评论,教学时间又不宽裕,资料要够用而精简,不必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接着要帮助学生利用资料,分析作品,比较前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好是独立的、新的观点,新的思想,但对中学生来说要求不能太高,只要有感悟,明确地提出某种看法即可。教师不要直接灌输,要避免把自己赞赏的某种观点直接塞到学生头脑里,然后由学生移到作文本上,形成千篇一律的“听课笔记”。

学生感悟的观点往往不止一个,要说的话似乎很多,但一时又无从下笔。这时,要告诉学生,我们对评论的对象固然要全面把握,无论人物、环境、情节、主题、结构、语言,等等,均应全面审视,并有整体的认识,但作为一篇短小的评论,不必也不应面面俱到,所以选题要小一些,角度要新一些。一般可以从阅读赏析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触动最深的地方入手,也以可从整理前人的评价中自己最为赞赏或最想反驳的观点着眼,带着问题再去研究作品,分析寻觅,使自己的观点更集中、更准确、更鲜明。教师也可拟一些题目加以启发,我曾拟过一些,如:

震撼人心的发问

———濒死的祥林嫂

鲁四的怒斥和短工的淡然

———祥林嫂死后的悲剧

惶急、愤慨与无奈

———《祝福》中的“我”

从逆来顺受到手刃仇敌

———林冲的心灵里程

兼窥《水浒》的主题风雪造就的豹子头

———浅谈《风雪山神庙》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命根子”和“劳什子”

———小议宝玉的“不肖”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黛玉的颖悟与自尊

纸上歌声亦绕梁

———《明湖居听书》中的音乐描写

出人意表,耐人寻味

———浅析《项链》的结尾

刘勰说:“铨序一文为易,弥论群言为难。”对初学此种评论的中学生来说,即使铨序一文也殊非易事,所以选题尽量要小一些。但即使一枝一节也应以把握全篇为前提的,窥一斑是为见全豹。所以,评论时仍要“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鲁迅语)。这样才能评得准确,评得深刻,不会犯片面武断的错误。同时,所谓选题小并不等于仅局限于某篇作品的一鳞半爪上,比较是获得新知的好方法,不同作品、不同人物的比较往往能开拓学生的思路,觅得光读一篇作品不易发现的东西。

如:

从夏四奶奶到映川的娘

———革命者家属的觉醒

康大叔与“那弟兄”

———敌垒崩溃的必然性

鲁迅小说的视点

教师的命题是为了给学生以启发,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另拟。有位学生把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描写加以比较,发现凤姐的泼辣放诞、八面玲珑,虽显示了她在贾府的特殊地位,但尚须察颜观色,机变逢迎,唯贾母的悲喜是从,以此博得老祖宗的欢心,实在也活得很累,说到底也不过是个奴才。而宝玉就不同了,他可以随意胡说,随意给黛玉取字,又杜撰一本《古今人物通考》,发一通关于杜撰的“异说”,直至摔玉,“不要这劳什子了”!弄得老祖宗也着了忙,又是“搂”,又是“哄”。可见二人在贾府中的地位不同,显露了封建社会里作为宗祧之嗣的男孩的尊贵。如果说贾母是这个封建世家、封建宗法制度的代表,那末凤姐是这个制度的忠实维护者,而宝玉则是“不肖”的叛逆。于是他以《略谈凤姐与宝玉的出撤为题,进行分析、比较、评论。

提炼论点,选择角度时还应联系社会实际,但这是指站在时代的高度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去审视评论对象,揭示其典型意义,切忌庸俗的对号上线。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文学评论与借题发挥的杂文不同,不能借个由头随意比附而忘了作品本身。

课文阅读范文篇4

先让学生明确这是带着写作任务的研究性阅读,必须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为此必须掌握足够的资料;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和创作道路,了解要评论的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与此作品相关的其他作品,了解前人的评价,等等。学生除了调动先前学过的各种知识外,还得去查找、收集。教师要指点门径,还要提供一些资料,《教学参考书》也不妨交给学生,以利于学生知人论世,能更全面正确地把握作品。但由于学生初学写作文学评论,教学时间又不宽裕,资料要够用而精简,不必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接着要帮助学生利用资料,分析作品,比较前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好是独立的、新的观点,新的思想,但对中学生来说要求不能太高,只要有感悟,明确地提出某种看法即可。教师不要直接灌输,要避免把自己赞赏的某种观点直接塞到学生头脑里,然后由学生移到作文本上,形成千篇一律的“听课笔记”。

学生感悟的观点往往不止一个,要说的话似乎很多,但一时又无从下笔。这时,要告诉学生,我们对评论的对象固然要全面把握,无论人物、环境、情节、主题、结构、语言,等等,均应全面审视,并有整体的认识,但作为一篇短小的评论,不必也不应面面俱到,所以选题要小一些,角度要新一些。一般可以从阅读赏析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触动最深的地方入手,也以可从整理前人的评价中自己最为赞赏或最想反驳的观点着眼,带着问题再去研究作品,分析寻觅,使自己的观点更集中、更准确、更鲜明。教师也可拟一些题目加以启发,我曾拟过一些,如:

震撼人心的发问

———濒死的祥林嫂

鲁四的怒斥和短工的淡然

———祥林嫂死后的悲剧

惶急、愤慨与无奈

———《祝福》中的“我”

从逆来顺受到手刃仇敌

———林冲的心灵里程

兼窥《水浒》的主题风雪造就的豹子头

———浅谈《风雪山神庙》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命根子”和“劳什子”

———小议宝玉的“不肖”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黛玉的颖悟与自尊

纸上歌声亦绕梁

———《明湖居听书》中的音乐描写

出人意表,耐人寻味

———浅析《项链》的结尾

刘勰说:“铨序一文为易,弥论群言为难。”对初学此种评论的中学生来说,即使铨序一文也殊非易事,所以选题尽量要小一些。但即使一枝一节也应以把握全篇为前提的,窥一斑是为见全豹。所以,评论时仍要“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鲁迅语)。这样才能评得准确,评得深刻,不会犯片面武断的错误。同时,所谓选题小并不等于仅局限于某篇作品的一鳞半爪上,比较是获得新知的好方法,不同作品、不同人物的比较往往能开拓学生的思路,觅得光读一篇作品不易发现的东西。

如:

从夏四奶奶到映川的娘

———革命者家属的觉醒

康大叔与“那弟兄”

———敌垒崩溃的必然性

鲁迅小说的视点

教师的命题是为了给学生以启发,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另拟。有位学生把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描写加以比较,发现凤姐的泼辣放诞、八面玲珑,虽显示了她在贾府的特殊地位,但尚须察颜观色,机变逢迎,唯贾母的悲喜是从,以此博得老祖宗的欢心,实在也活得很累,说到底也不过是个奴才。而宝玉就不同了,他可以随意胡说,随意给黛玉取字,又杜撰一本《古今人物通考》,发一通关于杜撰的“异说”,直至摔玉,“不要这劳什子了”!弄得老祖宗也着了忙,又是“搂”,又是“哄”。可见二人在贾府中的地位不同,显露了封建社会里作为宗祧之嗣的男孩的尊贵。如果说贾母是这个封建世家、封建宗法制度的代表,那末凤姐是这个制度的忠实维护者,而宝玉则是“不肖”的叛逆。于是他以《略谈凤姐与宝玉的出撤为题,进行分析、比较、评论。

提炼论点,选择角度时还应联系社会实际,但这是指站在时代的高度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去审视评论对象,揭示其典型意义,切忌庸俗的对号上线。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文学评论与借题发挥的杂文不同,不能借个由头随意比附而忘了作品本身。

课文阅读范文篇5

纵观一些经典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实录,发现有一共同点:一堂课的精彩之处出现高频率的瞬间,多是在抓住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时。为此,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开展了阅读实践活动,一时间“语文教育”竟然成了阅读教学的点睛之笔。在此,我将结合实践中的点滴之感,抛砖引玉。一、什么是阅读教学中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阅读教学的姊妹!语文教育,以前在阅读教学中多是处在无意识之中。通过阅读教学开展语文教育,即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形成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素养。总结阅读教学中语文教育的特征,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语文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是教师课堂智慧的体现。载体为一些鲜活的课堂艺术,激发课堂教学产生情境机智,促进智慧型的师生共同成长。2、语文教育是师生与文本对话时思想精华的闪现,关键是捕捉不能错过时机。3、语文教育只是催化剂,具有启蒙过渡功能,能及早的给学生未来的语文素养发展导向。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大量的课堂调查发现,阅读教学中少有了语文教育,就少有了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对语文学科的学、用、爱。这样的阅读教学就只能是“应试教育”指导下的缺少灵魂的教学,这样的阅读教学就只能是教师今天教学生明天遗忘的教学!二、在阅读教学中联姻语文教育有意识的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语文教育,在实践中发觉,它犹如给传统的阅读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注入新的血液。一是,可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设一个教学教育环节,丰富教学资源环境;二是,可以把语文教育作为了一个教学目标,对阅读教学产生影响。笔者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1、开展满足好奇心的语文教育活动,让学生去学语文。好奇心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基础。为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观察、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善于把学生自发的思考纳入到教师有组织的阅读活动中去。如:“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赤壁之战》一文的教学已进入了尾声,一个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是容易被忽略的话题,这是一个大众话题,这也是一个大多学生都想从教师嘴里知道答案的话题。教师抓住了这一问开展语文教育,讲解了周瑜、黄盖、孙权、曹操,讲解了刘邦、项羽,教师不以胜败论英雄;抓住这一问开展语文教育,引导学生自己要去读《三国演义》、《三国志》,才能找到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那份答案。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就像一个小站,学生在课余自觉的就会去读一些书籍。有一教师回忆:读初中时,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唐伯虎三点秋香”的故事,于是才有他以后在读师范时,在工作后,只要是能见到有与唐伯虎相关的书籍、资料、影片等,无不是如渴的去见识。2、开展启蒙性的语文教育活动,让学生去用语文。例如,《琥珀》一文的教学,琥珀化石形成的条件学生虽已明白,教师却还要给学生提出了一个紧扣教材的启蒙之问:“给你松脂球,你能否将其变为化石?”在教师结合现代科技发展地提醒后,就有同学回答到:“化石的形成要几千年,但这是常规。以前铁树要六十年才开花,如今的新科技不是让它几年就能开了吗,我今天还不能将松脂变成琥珀,明天也许我行,不是再需要万年,而是几年就能让松脂球变为化石。”启蒙之花还真的开到了课外。有不少的学生捡回了一些化石,着手研究了起来。开展启蒙性的语文教育活动,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通过用阅读教学中所学的语文知识,会更有激情地投入到增强语文素养的活动中去。3、开展富有人文性的语文教育活动,让学生去爱语文开展人文性的语文教育,是寻求学生思想进步,及其促进将来语文素养发展的源泉。如:《理想的风筝》一文的教学,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只要春天一到,就想到了刘老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在教师富有人文性的语文教育思想的启发下,就有了这样的答案:“也许是作者因春天来了,燕子飞回,由燕子而想到了刘老师的那两只双飞的燕子风笋,想到了刘老师的高大形象”。“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向刘老师那样的爱护学生的教师,热爱生活的教师”。“老师,我一定得把语文学好,长大了,也用美好的语言去表达您今天对我们的爱”!……语文教育,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期待,有了它,阅读教学会因此而更美丽!

课文阅读范文篇6

[关键词]课文教学;阅读能力;教学方法

阅读是一种输入,是一种获取信息的途径,英语阅读是在学习英语中重要的语言技能,英国著名教学法专家韦斯特(MichaelWest)曾说:“教授英语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培养直接阅读能力。”这就可以看出阅读在学习英语中的重要性,随着国内外科技发展,文化交流,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查阅国内外文献,掌握国内外各领域最新研究进展,这就对学生深层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一、阅读能力现状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对英语等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之中,英语阅读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提高学生们的深层英语阅读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最为方便的还是通过英语课文的教学来提升学生们的深层英语阅读能力。阅读作为学习英语中最重要的语言技能,在教学方面更应得到重视。我国各省份教育水平不同,大学作为一个无地域区别的教育学府,在英语水平上面临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而当代大学生英语阅读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词汇量少。阅读一篇文章的基础就是词汇量,词汇就像是砖瓦,而英语阅读就是需要砖瓦搭建的房屋。词汇量的大小影响着我们的阅读速度,在文章中遇到陌生单词,会降低阅读速度,影响阅读的翻译。当词汇量达到一定的积累时,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才可以更好地学习文化,了解信息。(二)语法知识薄弱。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词汇与语法知识,语法知识也是英语学习重点。语法知识大多在高中时期就已经掌握,但大多数大学生因对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够完全,导致在文章中遇到特殊句式或者长难句的时候不能很好翻译并理解,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对于文章的主旨掌握不完全。(三)文化背景不同。在英语阅读中,语言知识是阅读的基础,但文化差异会影响对于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英语中很多文章都与西方各类文化背景相关,很多文章都是关于西方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西方文化的不了解,导致很多内容只能通过直译来进行翻译,会使得有很多专业术语或者熟词生义不能很好地理解。(四)心理原因。在各类考试中,英语文章的阅读理解占比均较大,这就造成了很多同学的心理压力,看到英语文章就紧张。同时也是因为英语知识掌握得不够熟练,导致学生认为自己无法阅读,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使得阅读时更为紧张,囫囵吞枣,既不能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对于英语阅读产生抗拒心理。

二、阅读的作用

(一)提升英语语感。语感在英语阅读与英语口语的表达中都很重要,它可以使口语表达变得更为标准,在阅读时遇到问题可以毫无理由的选择出正确的选项。语感,是长期在语言实践中形成对文字敏感的感受能力,而阅读就是培养语感最为直接的方法。语言的学习方法其实是相通的,学习汉语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阅读对于理解的重要性,在英语中也是一样的,在广泛的阅读中,语感就会慢慢积累,一个句子多看几遍后,就算不会写,但是会读,那么在下次遇到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知道下一个单词是什么,这就是语感。训练出良好的语感后,我们就可以克服中英文的语序差异,在考试中也可以有很大帮助。(二)阅读提高词汇量。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而词汇量是很多学生都难以提升的一个方面,但词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学习英语,更好的发展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单词的死记硬背太过于无聊,导致容易遗忘,而阅读就是一个可以提升词汇量的好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结合语境、上下文和课文背景来理解单词,这种方法可以使单词能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包括单词的多种含义以及不同的使用方法。在多次阅读遇到后可以加深印象,能够更好地记住单词。(三)阅读提高写作能力。写作,作为英语中一项重要的技能,可以反映英语综合素质,在考试中也很重要。要提升英语写作能力,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词汇量,掌握语法知识,其次,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广泛的阅读可以积累词汇、短语、英语谚语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分析英语课文的写作方法,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模仿不同的写作方法,使自己文章的框架更为完善从而全方面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大量阅读后也可以避免中文式英语,使得英语表达更为规范。(四)了解更多国外文化。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在阅读中,无论是英语新闻还是考试中的英语阅读,大多的取材内容都是国外的历史文化,人物传记或是国外新闻,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外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等更多方面的知识,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三、阅读的教育现状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可以发现现在大学英语老师的教育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一)课堂互动过少。大学教师很多在课堂上都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只是根据自身的感觉进行着单纯的课文讲解,不会与学生互动,忽略学生们自身的能力需求,导致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们自我阅读的能力。(二)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采用精读的方法来教学,只是注重了词汇与语法的知识,而不够重视学生们的积极性,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老师们在讲解中不应只注重在基础知识,还可以穿插着一些文化知识,来提升学生们的兴趣。通过在课堂上讲解课文的同时穿插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知识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老师们还可以推荐相关的课文阅读书籍或报刊,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广泛的阅读。

四、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方法

阅读的教育方法大学是一个不分地域的教育的地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教学目标之一。针对提出的大学生在英语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一些改进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提高词汇量,加强语感。大学教育中,针对英语水平的提升不只是课程教育,还包括英语等级考试,而词汇量是一项基本工作,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加强自己对于词汇量的累计,可以通过阅读一些简短的新闻,观看美剧、电影、阅读报纸来提升词汇量的同时也可以加强自身的语法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感。(二)加强文化知识。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想培养大学生的深层阅读能力,可以在课堂上加强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在阅读不同内容的英语课文时,在讲解课文中可以加入该文章的文化,如人物关系,时代背景,人文地理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对于文章的理解,可是使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更加深印象,对于其中的语法知识等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在讲解课文的同时讲述文化背景,是学生可以轻松的学习英语阅读理解。(三)培养阅读技巧。想要提升大学生的深层阅读能力,那么可以培养一定的阅读技巧。针对不同的课文类型和不同的场景下,可以分为精读、泛读、快速阅读等。在日常学习中可以采用精读和快速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的抓住文章主旨,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提升自己的深层阅读能力。在测试中,可以三种方法综合使用,针对一些过渡句,展示复杂语法知识的句子可以采用泛读方法,节约时间。(四)提高分析能力。文章分析能力就是英语教育中提升学生深层阅读能力的重点。因此在课文的选材上因题材丰富一些,选择不同类型的文章,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文化知识。不同类型的课文,无论是写作手法还是写作主旨上都会有一定的区别,这对于训练学生们对于课文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在广泛阅读中,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分析能力。(五)提高鉴赏能力。在提高分析的能力,还应当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广泛阅读中,应有意识的选择不同的文章,对于不同的文章进行反复的阅读,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方法等,对于文章主旨的思考。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醒同学进行深层阅读,提高鉴赏能力。(六)鼓励学生减少抗拒心理。针对很多学生对于英语阅读有一定的抗拒心理,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中多鼓励学生自学,给予一定的肯定,增强学生的信心。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英语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相信自己,只要肯努力,就一定可以掌握英语,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学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给自己自信心,相信世上无难事。就一定可以克服自己的抗拒心理,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英语深层阅读能力。

五、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大学英语教育要求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会学生们基本词汇与语法,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于英语文章的分析鉴赏能力,这就对于学生们的深层阅读能力提出了要求,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对于以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而提升英语深层阅读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黄丽华.从阅读理解过程谈大学英语课文阅读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0):63-66.

[2]王石径,顾肃.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与探索———香港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5(6):66-67.

[3]肖燕.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思维的作用及外语思维的形成[J].山东外语教学,2003(3):987-989.

[4]刘琳莉.任务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01-105.

课文阅读范文篇7

一、内容和形式本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基本范畴都是成对出现的,这种对偶性,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突出特点。如,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等。范畴之间的这种对偶关系,构成了基本范畴“实体”,使两个范畴之间所具有的对立面的统一关系形式化了。进而,使它们成为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

现实事物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内容和形式是反映客观事物内在要素与外在表现方式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

人们通常对内容下的定义是构成事物各种内在要素的总和,或者说是指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事物内在诸要素的结构或表现形态,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比如语言的内容是意义,形式是语音和文字,语义和语音或文字的结合,构成了语言。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居于决定地位,形式必须适合内容。形式虽然受制于内容,但对内容有反作用,形式和内容不相适应,就会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内容和形式又是构成文章的两个基本因素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内容和形式,文章自然也不例外。文章的内容就是构成文章的各种内在要素的总和。这些内在的要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事件等。具体讲,文章的内容是指作者所描写的,并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社会生活,它既包括了客观因素,又包括了主观因素,主客观因素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文章的丰富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的有机统一。

文章的内容不能孤立地存在,它必须要与相应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所以,文章的形式就是文章内容的显现。具体说,就是文章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这一点,从作者的写作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作者写作的第一步,要确定内容。内容的确定要通过素材的积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人物的孕育等才有可能实现。第二步,要固定体裁。有了一定的内容,还要用一定的体裁将其固定下来。第三步,组织内容。比如层次结构的安排,主、详略的考虑,开头、过渡、结尾、展开、高潮等的设计。最后还要根据内容确定语言的调,一字一句推敲语言。以期用恰当的语言把内容具体地描写出来。由此可见,离开了一定的体裁,层次结构和语言等形式因素,文章的内容就无法显现。

其实,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仅能在理论上把它们加以区分,而在具体的文章中,内容和形式根本无法割裂,要想把形式从内容中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要想把内容从形式中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形式。在具体的文章中,内容和形式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三、阅读教学应该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理解课文形式的统一

在这里讲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和语文教学、特别是和阅读教学的关系太密切了。阅读教学无非是通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里强调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就是想说明,阅读教学应该是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形式的理解的统一。因为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对内容和形式的理解,确实存在着比例失调的问题。强调一方,偏废一方,实际上都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

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学习阅读,显然和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有所不同,更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阅读。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其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内容,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一般地来说,读者只要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了。比如学生阅读数学、化学、历史等教科书,只要求理解课文的内容,至于课文的形式则不必过问。学习语文的阅读就不同了。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不仅要理解课文写了什么,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就阅读教学而言,小学生读课文,首先感知的是语言文字,然后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形成意义上的联系,但是,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任务,还担负着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任务。因此,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全过程的一半,只是“知其然”的过程。学生在经历了这一过程后,还要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对文章做进一步的阅读,即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是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这样的过程是由思想到语言,由内容到形式、由内部到外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前面“知其然”即理解文章写了什么的过程发展而来“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即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的过程。简言之,即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这样学生不断地从作者写作思路的“原型”得到启发,从而学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方法。

因此,可以这样讲,语文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是不完整的教学,最多只能说完成了教学的一半。只有把理解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结合起来,才能说是完成了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这样的过程是由语文教学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否则就不是语文的阅读教学。

四、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文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形式,内容是第一位的。形式是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有了内容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写文章要先立意,先有内容,然后再行文,再由意去“逮”文,根据内容择形式。没有内容,形式也就变成了空洞的、毫无价值的容器。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首先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理解文章的形式。因此,理解内容是理解形式的前提。当然,理解内容和理解形式并非如理论上讲得这样泾渭分明,特别是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两个过程常带有同步交叉进行的现象,如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也就理解了形式。但是不管怎么说,理解形式是以理解内容为基础、为前提的,不理解内容,就谈不上对形式的理解。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第一步,则应该深入、细致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经过一个由感知语言文字到理解思想内容,由外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多层次的分析、综合过程,并通过这样分析、综合的过程,舍弃原先生动、具体、感性的材料,思维由具体走向抽象,形成对课文内容的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是以正确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为标志的。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这是阅读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肩负着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任,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作者所描述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会作者的深刻的思想和美好丰富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他们的见识,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品质和对是非美丑的鉴别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都将得到提高和发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对一篇课文具体内容的理解。其实,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当然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是第一位的。因此,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虽然在理解内容的教学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不应该对指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的提法产生怀疑。我们应该纠正的是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错误倾向和错误的作法,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和推翻之。

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大体上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程式千篇一律,教法一成不变

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教学程式的千篇一律、教法一成不变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在小学的中、高年级更为严重。教学一篇课文,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似乎成了一种不可更改的模式和过程。是不是篇篇课文都要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呢?这要因文而异,要根据文章的特点提出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方法。因为无论分段、归纳段意还是概括中心思想,无非都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手段,都是为全面、深刻、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都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理解的方法。在教学的某一阶段,这样的训练应该做为当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但是,如果在整个语文教学的长河中,篇篇课文都要这样,教学就必然陷入了僵死的、呆板的、程式化的泥潭。有些课文的段落很明显,段意也很容易归纳,则没必要按部就班地去分段、去归纳段意。有些课文的中心思想很不明显,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比如《挑山工》、《鱼游到了纸上》,这些富有哲理的课文,则有必要帮助学生概括一下中心。

2.抽象概括多于具体形象

阅读能力其实就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是对全文内理解的前提和基础。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意境无一不是寓于语言文字之中。对文章的内容全面、深入、正确的理解,只能来自对语言文字的具体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因此,要使学生真正从本质上、理性上理解课文的内容,首先必须具体、形象地理解语言文字。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多来自他们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多数情况下是凭直觉,而不是凭借概念、定义。抽象、概括的理解往往产生在具体、形象的分析之后,起码也是产生在与具体、形象分析的同时或交叉进行。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应该对语言文字的意义进行具体、形象的分析之后,再进行抽象与概括。但是,目前的阅读教学往往超越这必不可少的感性认识阶段,直接便进入理性认识的过程。对课文的理性认识,一般都体现了理解的结果,我们更应该重视理解的过程。而阅读过程,则主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和理解上。这一过程最具语文教学的特点。最精彩的,最生动活泼的,最名副其实的教学主要则应体现在这一过程中。高超的语文教师往往会在这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天地里,大显身手,创造出富有艺术魅力的语文教学。

3.偏重于指导学生理解内容,忽视对形式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课文,如从文章学角度看,记叙文居多数。这些记叙文又以写人记事的居多,也有不少写景状物的,还有少部分说明文和韵文。极少议论文。教材中所选的记叙文,或写人记事,或写景状物,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写人记事的,内容就必然要涉及具体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背景等;写景状物的,就必然涉及具体的景和物;说明文的内容则要涉及到所要说明的事理或某些专业的科普知识。同时,这些文章还体现着作者的一定的思想感情。

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背景环境、事件的经过或故事的情节、所要说明的事理、作者的思想感情,都应该让学生加以理解。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不知写了什么内容,不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岂非咄咄怪事。小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首先意识到的是内容,至于作者为表现这些内容所使用的精辟语言,结构层次的安排等,往往被忽略或忘记了,他们被生动的、具体的内容所吸引,陷入其中而跳不出来。教师在恰如其分、适可而止地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后,则应该适时地把学生从中引导出来,即结合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形式。语文课不是故事会,没有必要对故事的情节做出过多的分析和评价。语文课也不是科普课,没必要把某些科学知识讲得那么专业和深入。阅读教学应该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的内容要用这样的语言形式,这样的层次结构来表达。特别是对语言形式的分析,则更应该放在重要的地位。

但是,目前的阅读教学,却存在着单纯地、喋喋不休地分析故事的情节,大讲特讲某些自然常识,单纯地灌输思想教育等现象。特别是高年级的课文,有些属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就内容而言,人物的形象、故事的情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比低中年级的课文复杂多了。课文的篇幅明显见长。教学这样的课文,如果陷在具体的内容中,纠缠于细枝末节,过细地分析故事情节,过多地讲解历史背景,过分地评价其中的人物,恐怕所有的语文教学时间供分析课文内容也不够用。在阅读教学中,过细地分析课文内容,是对教学时间极大的浪费,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效率低、学生语文能力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名句。流传至今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它的思想内容;二是它的形式。但更重要的还是它的形式。忧国忧民的思想是高尚的思想,在当时却并非什么新鲜思想。正是它在形式上有独到之处,比表达类似思想内容的语言高出一筹,才使它独领风骚,千古不朽,成为语言中的经典。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让学生理解了它的思想内容,或脱离句中的词语,仅对其内容做出评价,而忽略或取消理解这句话的形式,那实在是糟蹋了这句话的真正价值。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课文《凡卡》,是一篇小说。内容生动感人,但并不复杂。正是小说的作者采用了新颖、别致的写作方法和表现形式,才使这样一个简单而不复杂的故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果仅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对课文形式的魅力却毫无感受,那实在是教学这篇课文的莫大缺撼。小说的主旨在于再现凡卡离开家乡到莫斯科学徒的悲惨遭遇,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小说的内容,是用凡卡写信这一线索贯穿的。因此,凡卡写信,既是小说的情节,更是小说的形式。正是这一形式的运用,才使小说的内容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天地。在信里,凡卡可以直接倾诉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急切回家的心情。在信外,他可以尽情地回忆过去在家乡的美好日子。信里、信外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由此看来,写信这一形式,对内容的展开和发展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作者对写信这一形式的使用上又不是仅此为止,他在凡卡写完信后,又安排了凡卡写的信封地址不详,梦中实现愿望的结尾,这样不深化了主题,更使人看到了作者在使用写信形式上的匠心独运。一封信,贯穿小说的始终,使其内容紧凑,结构严谨,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完美统一。由此观之,小说所以产生这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然和作者运用写信的形式有关。

举以上两个例子,是想说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力是如此巨大。忽视或取消对形式的理解,实际上是阅读教学上的一种主观上不正常的分裂。许多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并非太困难,但是,有的阅读教学往往在这不太复杂的内容上绕来绕去,对那些精美的语言形式,那些别致的,对学生具有借鉴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表现手法却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不仅破坏了阅读教学的完整性,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一种挫伤。

五、阅读教学应该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

阅读在经历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过程后,还要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对文章做进一步的阅读,即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全面的理解,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阅读的目标。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形式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比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杨梅树怎么会“贪婪”,怎么会“吮吸”,怎么会“伸展”和“欢笑”呢?这些原本就是人的情感、动作和行为啊!但是如果读者知道作者在这里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是将树拟作人,并非犯了人与树相混淆的错误,就会更形象地感受到杨梅树是那样美好和可爱。再比如,《我的战友》中讲志愿军战士隐蔽的地方离敌人的前沿阵地只有六十多米,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作者为什么要在此处花费这样多的笔墨,写战士隐蔽之处和敌人前沿阵地很近呢?无非是用一个“近”字,突出一个“险”字。如果读者只看到了“近”,没有看到“险”,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在烈火烧身时一动不动的英雄行为了。由“近”想到“险”,就是一个“为什么要这样写”的问题。理解文章外在形式的联系,往往会使对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第二,学习和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和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就是从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出发,看作者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怎样布局谋篇,以及怎样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叙事、状物、抒情的需要,准确地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的;就是使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写作方法和知识,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形成对课文写作特点的基本认识,以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写作知识。比如《再见了,亲人》,作者为什么采用志愿军的口吻,来讲述和表达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显然,这样写和直接叙述有着很大的差别。首先,它就给人一种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情谊有着刻骨铭心、永志不忘的感觉。第二,用战士的口吻讲,叙事和抒情可以紧密结合起来,可以使当时送别的情景与过去的生死与共结合起来。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课文哪些地方是在叙事,哪些地方是在抒发感情,情与事是怎样结合的,并使学生知道,情与事之所以结合这样紧密,恰恰是因为作者采用“志愿军的口吻”的写作方法,相信学生对这样的分析是会理解的,也会感兴趣的。课文中选编了大量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课文。如《挑山工》、《峨眉道上》、《画杨桃》等。这些课文,作者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选用了非常典型的事例,这当然比单纯地或空讲道理要胜出十倍。通过这类课文的教学,我们为什么不能教给学生一些立意的方法呢?如果只让学生理解了其中的道理,而忽略了作者是如何将事例与道理巧妙结合的写作方法,岂不失去了学习语文的意义,至少也失去了一半。

课文可以说是书面语言的海洋,里面的语言形式数不胜数。那生动、贴切的比喻,那铿锵有力、富于节奏的排比,那形象、巧妙的拟人,那画龙点睛般的神来之笔,那精练的一语破的,那充满韵律美、工整的对仗,那雅俗共赏的诙谐与幽默……可以说,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语言应有尽有。我们应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中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体会这些语言的形式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和修饰文字的,体会到这些语言的准确之处,鲜明之处,生动之处。

当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全越好。而是应该从学生的读写实际出发,从课文的实际出发,确定所要讲的内容。有些如果不符合学生当前的接受水平,尽管它是课文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或极具典型意义的写作方法,也不宜去讲;有些虽然属于一般的表现形式,但适合学生的需要,就应该作为教学的一项内容。

形式问题是个理论性比较强的问题。在要求小学生理解形式时,准确地把握好尺度就显得犹为重要。一篇课文的形式,从语言到篇章结构,其表现手法细究起来千头万绪;讲起来,如不分清主次、难易、深浅,或面面俱到,就有可能使阅读教学脱离小学生的实际,偏离小学语文教学的轨道。

词法、语法、章法主要讲的是词汇、句子、文章形式问题。

对小学生来说,讲词汇、句子、文章的形式,不能从概念出发,也不能出现术语,更不能讲系统的理论。而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感性上,初步认识词汇、句子、文章的某些最简单的形式,这种认识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表面性。比如,讲到词类,就名词而言,既不讲名词的概念,也不从理论上阐述名词的语法功能,仅把比较典型的名词归在一起,让学生知道这类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就可以了。在写作方法上,也只是要求学生能做到用词准确,能把句子写通顺、完整、连贯,要有中心,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有重点,能表达真情实感。这些方法是最一般、最基本、最简单的写作方法。当然,也不排斥给学生分析那些与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学生能够接受得了的、富有艺术魅力的形式,这对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是有益处的。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最忌形式主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动辄就给句子与句子,段落与落段之间的联系冠以这种“式”、那种“式”的名称,什么“总分式”,什么“因果式”,什么“并列式”……当然,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确实存在着某些固定格式,但这些固定格式仅是语言中的特殊现象,并非语言的普遍现象。用这种以偏概全的格式套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是违背规律的,常常会闹出许多笑话。另外,讲形式,不能由教师列出几条现成的结论,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内容出发,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综合,自然地得出某一特点的结论。

课文阅读范文篇8

关键词:阅读;细节;策略;活力

有位特级教师曾这样说过:“透过教学细节,我们可以见理念、见价值、见功力、见境界、见文化、见智慧、见魅力……”点滴的微末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着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我们要打造有效的课堂必定离不开对细节的捕捉,探究与生成。

语文阅读教学,面对的是文学作品,因此教学细节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策略。当学生在为文本的主题思想动情的时候,应该记得细节的作用。细节阅读犹如一把有利的剑,挑战着庞大的文本之精彩,在阅读课堂熠熠生辉。

一、巧借教学文本细节,促进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并不是预设程序的机械展开,而是要在课堂阅读过程中根据学生与文本的实际随时变化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文本的细节开展教学资源的生发,呈现阅读课堂的精彩。

1、阅读语言符号,成就阅读语感

当我们阅读那一段优美的文字时,经常发现那一个个看似平淡的语言符号并不是静止的表述,它们在文本的大家庭中起着重要的点缀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犹如一颗颗镶嵌在文本主题王冠上的珍珠,闪发着耀眼的光芒,我们在一个个语言符号的阅读中就可以把语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例:老舍先生的《猫》第一自然段,一般通过“老实—贪玩—尽职”三个词的比较来理解猫的古怪性格,体现猫的可爱,其中这一段中有三个语气助词“吧、呀、呢”。如果去掉这三个语气词,通过学生自己品读,会怎样?

我们可能习惯在朗读本句中,侧重于对“贪玩、的确、一天一夜”这些词语的强调,因为这些词语是直接描写猫的性格的,但是这些词语对整个句子结构和语气而言,就不能起到直接的作用,何况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是不能凸现。语感,本来就是一种习惯,一个小小的语气词,老舍先生正是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习惯,始于学生接触文本的那一瞬间。太多的事实证明:文本是一个严密整体,歧视那些细小的语言符号,将会使你的阅读变得残缺。

2、阅读隐形文本,提升阅读理解

阅读就像地质的考察,更多的是去发现表面不能看到的隐藏物,习惯于对一些耳熟能详的词句作为特别的“照顾”,我们便是文字的奴隶,阅读教学的行为只能成为一种继承。

例:课文《月光曲》,正像这个美丽的名字和这首曲子美妙的旋律,这篇文章处处充满着一种安详、宁静的美丽。在众多的教学中,大家关注的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贝多芬凭借对创作特有的灵感,在瞬间想到了《月光曲》的主题,然后轻轻地按起琴键来……”当我们找到它的时候,自然会和其它的词语进行比较,此时我们就会发现,用“弹琴”一词,已经不能适应文本当时的意境了,就是一个“按”字,把当时莱茵河畔这种氛围体现得淋漓尽致。

发现,就是一种探究。阅读的原野上装满美丽的语言鲜花,学生就是一个个采蜜者。在他们不同的阅读和生活的经历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阅读个性,于是,阅读的课堂就成为一个天然,开放的阅读沃土。

3、阅读衬托语群,形成阅读和积累

经典的文本细节就像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其中的语言历经多年文学创新的冲击依然彰显它特有的价值。假如说,在阅读课堂教师更多喜好喜闻乐见的经典描述,那么请别放弃那些衬托的语言群,它们才是文本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幕后英雄,正是他们的默默存在,使这些经典描述更加灿烂。

例:《桂林山水》描写漓江水的特点这个自然段,显而易见是三句描写漓江水“静、清、绿”特点的句子是教学最为关注的地方。“……船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波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一个“才”字,这后半段的语句其实是对前半段直接描写的一种补充和衬托。漓江水的美,从对它的“静、清、绿”三个方面的具体描写中虽是饱满丰厚,它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客观现实,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进行描述,但是,文本是有灵性的,所以光这样的描述总感觉作者的感情没有流露,这后半段的语句正是作者对自己的“陶醉其中”的情感的一个补充。那么为何不可去关爱这些语言呢?

二、关注学生阅读细节,激活学生阅读本能

阅读教学中的师生教学细节是阅读开展的原动力,抓住这种细节可以使阅读更加精彩。作为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从学生言语生命的动态变化中,关注他们情智差异,察觉言语冲动,捕捉幻想天性,发现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细节,从而唤起言语生命的活力,营造心灵丰盈的语文课堂。

1、捕捉幻想天性,打开童真世界

儿童拥有最本真的心灵世界,他们爱幻想,并用他们天生的言语描绘自己美好的幻想;他们爱用自己的童心意趣感受世界,表现出言语的天性。

例:读了《笋芽儿》第四段后,北大荒的秋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1:“我感觉北大荒的秋天很热闹,豆荚在笑高粱在演唱……”

生2:“我感觉北大荒的秋天很快乐……”

生3:“我感觉北大荒的秋天是一个很爱热闹的老人,因为他把豆荚逗笑,把高粱灌醉了酒让它乐呵呵的唱着歌……”

生4:“我感觉北大荒的秋天就像一场篝火晚会,榛树举起了火把,高粱在动情的演唱,大豆在玩闹欢笑,人们被丰收的景象陶醉了……”

因而教师要适时地发掘学生的言语潜能这个教学的细节,点化学生的言语禀赋,帮助他们引发诗意的幻想,让他们的言语表现焕发生命的活力。假如我们去重视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又何愁激发不出学生阅读创造呢?

2、察觉言语冲动,发掘言语潜能

语文教学,既是通过文本阅读,让文本的内涵触动学生内心世界的过程,更是学生对作者的言语表达不断觉醒,唤起主体言语表达的自觉意识的过程。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就会调动自己的言语潜能实现自我表现的需要。

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怎样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写道的“自己的花给别人看”似乎与学生的实际不符。这时就要提醒学生:“生活中你有类似的事情吗?”学生纷纷发言……“是啊,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

学生有言语要表达,这是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而作为教师,应该洞察出学生的这个学习的细节,让学生尽情展现,这样就能在阅读课堂生发出意想不到的教学过程。

三、重视教师教学细节,优化阅读教学进程

阅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并不是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应该主动地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好细节处理的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取得主动,以达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1、细化教学设计,铺垫阅读精彩

阅读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思路的集中反映,其根本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一篇课文,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主要与作者生活细节描写有极大关系;一节语文课,能否上得生动有效,有无好的教学细节,与教师教学设计、方法处理,有很大联系。

例:《三顾茅庐》文中第3自然段中有较多处细节描写:“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候”、“快步走进”等等,这些细节描写均表现了刘备对人才的敬重与虔诚。提问1:第3自然段中作者的多处细节描写,表现了刘备对人才的敬重与虔诚,你能找出来吗?提问2:第3自然段中作者的多处细节描写,比如“下马步行”……你还能举出哪些?显然第二种问题更换一种方法发问后,不但降低了问题坡度,而是学生依照教师提示,进行了思维,课堂反应立即见效。如果教师因为问题设计考虑不周全,将很难一步步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2、驾驭生成细节,追求阅读效率

在教师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学资源,这就是一种阅读的生成。它可能是学生正确的理解观,同时也可能是学生阅读的一种暂时的错误,不管怎样,当频繁的阅读生成来时,教师就要紧紧把握这个细节并且能够熟练地驾驭,以求阅读的效率。

例:教学《赤壁这战》时,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时,把“船帆”读成了“帆船”。教师发现这一问题,要引导学生讨论、探究“船帆”与“帆船”不同的理解关系,凭借课文提供的信息和故事背景,可生成许多有见解的看法,如“可见东吴的船速非常快”……教师敏锐地发现学生“误读”的价值,及时捕捉,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只有善于发现,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教学行为细节,成为教学的突破口,成为学生的争论点,从而创造多彩互动的课堂。

是的,在课堂教学这条光亮而动感的链条上,教学细节好比镶嵌的一颗颗夺目的珍珠,只要我们善于捕捉,巧妙预设,我们的课堂教学便会诞生更多的智慧,更多的灵动,我们的学生便会在细节教学中语言得到锤炼,情感得到升华,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小学语文教学》

[3]李敏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

课文阅读范文篇9

关键词课文拓展阅读语文素养

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就有过相关的论述,如:“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比起不掌握这种乍看起来很简单的迅速阅读能力的学生来,就显得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应付任何作业。在他的脑力劳动中就没有死记硬背。他阅读教科书或别的书籍时,比起那种不会同时阅读和思考的学生来,情形就完全不同。”“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他还提出了阅读跟学习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给学习创造“智力背景”,认为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教师要把握和实施“学习”和“课外阅读”两套教学大纲。

但是高中生学习时间紧,没有专门的时间进行阅读,而语文教学又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所有老师都在思考的。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我发现最佳的方法是以课本文章为中心,通过拓展课文外延来扩充学生的阅读量,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让学生能在阅读中成长。对课文进行拓展阅读,这样,既不占用学生过多时间,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

首先,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在教学中,我为课文选择最合适的拓展材料。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为学生补充了季羡林的《清塘荷韵》,以此文与《荷塘月色》作比较阅读,更充实课文内容。学习《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为学生补充了冯友兰的《蔡元培人格力量的感召》。这篇文章的补充,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蔡元培,了解了他的人格魅力。比照先贤,学生们在做人上也有了新的认识。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我为学生补充了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的《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其中写的是王安石教训苏东坡的几个小故事。故事中有这样的一则:

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心想:“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斗,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这个平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翰林学土,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辈和上级,提起笔来,续诗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满意。他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这篇故事一给出,学生学习兴趣大增,自觉地去搜寻其他和苏子有关的对联、小故事等。

学习《兰亭集序》,为学生补充了《王羲之其人奇书》这篇文章。王羲之被后世称为“书圣”,王献之则被后世评家认为是可与其父比肩的书家。“二王”书法对南朝四代以至唐宋以后的书家影响极大,因此王氏父子可视为魏晋书法的代表者。由此,一代书圣的形象饱满地呈现在了学生眼前。

学习《我有一个梦想》,为学生补充了《万隆演说》。此篇和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又是同学们最熟知的,这样达到的效果不言而喻。

在一篇篇文章的阅读中,学生们的浮躁之气少了,多了一些书卷气。和课外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在课内的几分钟或者利用下课时间完成,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从题海中走出来,读一个个的小故事,或作者小传,或相关小常识,抑或和课文做对比的小文章,经典美文让学生手不释卷。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也看到了文化的深邃。由此,让他们爱上了阅读。

其次,拓展材料的补给,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他们的速读、精读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都有了长足进步。考试中,社科类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得分率充分证实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课文阅读范文篇10

提问设计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而进行的一种思维训练形式。它使得学生个体在围绕教师的提问设计,利用师生语言交流而形成的良好氛围中不断地纠正、丰富、完善自己对问题的判断、推理、分析。而思维训练是通过教师的提问设计来实现的。虽然如此,但是提问设计是主体对客体的预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它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的状态。有时设计的问题难度大,学生不易回答,课堂思维气氛不活跃,达不到思维训练的目的;有时设计的问题太简单,学生感到太容易了,因此思维训练的难度不够。由此可见,思维训练的质取决于提问设计的质。

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要把握好提问设计的质必须遵循三个原则,即教学统一的原则;整体感知和局部破读相统一的原则;阅读和写作相统一的原则。

一、教与学相统一的原则学习知识本是叫人聪明善辩,叫人能干有为,但如果教育使学生产生了厌恶心情,那就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因此叶圣陶先生讲:“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②教师的教学设计目的,就是体现一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就是使学生已有的对知识的感知、理解、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能力得以发展,解决阅读情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爱因斯坦认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③因此,课堂教学的提问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作用。如学习形声字时,应把汉字的表义功能和形声字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分析部首的本义和汉字意义上的源缘关系,再在语境中揣摩其意。如:“他蹒跚地走着。”“蹒跚”是什么意思?即从足部都与脚有关,下文是“走”,怎么走?推断的结论是“一种走路的样子。”然后查词典来证实推断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去识词断义,就可以有意识地避免错别字,同时也是一种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一个学生这样去解释“柴”;从“木”部,知与树有关,“止”与“脚”有关,“匕”与“刀”有关,联想生活中砍柴的情景,可知,砍柴用刀,上树、折枝用脚,那“柴”就是用来烧饭的短小木头。如果简单地告诉他词的含义,那么当学生步入社会后,总不能总带着一本词典吧?

在课文阅读方面,在提问设计上应着重于学生能力的迁移。试举例如下。

例文:《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学目的:交际语言中用词的锤炼。

教学导语及提问设计:

在古代外交上,特别是诸侯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臣子为了维护自家尊严,在外交场合上唇枪舌剑,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也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那么当一个弱国的臣子面对强大的对手,如何才能不失国家的尊严呢?我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廉蔺列传》中的“渑池相会”一节,说说蔺相如语言的精彩之处。

学生甲:“酒宴上,秦王请赵王鼓瑟,表恭实傲,是凌强欺弱。蔺相如当机立断,进请秦王击缶以相娱乐。遵循礼尚往来的原则进行了不卑不亢的斗争。”

学生乙:“秦使官记载成‘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饮,令赵王鼓瑟’。由‘请’变成‘令’,骄横之气溢于言表。而相如让史官记下‘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饮,秦王为赵王击缶。’‘请’变成‘为’,强调了结果,行为已成事实。而‘令’有遵令、抗令之分,结果不分明。”

教师小结:从以上分析可知,交际场合的语言要有礼有节。寻找对方漏洞,巧妙还击而且用词要准确有力,同时应注借意口语、书面语的微妙差别。今天,在社会生活中,大到国家外交活动如新闻会,小到人与人普通交际往来,商贸活动如谈生意、签合同,都应当注重交际语言的锤炼,请同学们留意于这方面的素材,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从以上例子来看,教学中的提问设计应当是不断地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真正地把死书激活,把语文阅读能力潜移到广阔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和局部破读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感知就是在阅读课文时,使学生整体上领悟作者构思全文的思想轨迹,初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受和认识是什么,运用了哪些主要材料。如小说主要表现为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和环境气氛;议论文则是中心论点及与之相联系的分论点和论据等,说明文则是事物的特征等。而局部破读则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文章精要片断的剖析来深化读者对文章的认识。前者回答是写什么的问题,后者则是寻求怎么写和为什么要这样写的答案。二者必须是统一的。整体感知对于局部破读发挥着控制方向、指导进程的决定性作用。离开了整体感知的局部剖析是对文章的肢解,是对文章上下文的联系的割裂,是盲人摸象的翻版,读者无法对作者的感受、情怀、思想的源头、流向和归宿作深层次的了解。同样不去做局部破读的结果也只能是粗知大叶式的阅读。另外,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看,现在实行五天工作制,教学要求没有降低,原来那种“吃不了,兜着走”的做法已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如何把握整体感知和局部破读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为例,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提示及背景材料的介绍,结合课文阅读体会一下本文的主题及作者写作意图。随后,教师通过以下的提问设计来实施教学。

(1)本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准?答:别里科夫。

(2)围绕别里科夫写了哪些故事情节?答:漫画事件、骑车事件、与柯瓦连科谈话。

(3)结合背景材料,思考一下作者笔下人物别里科夫有些什么性格特点?答:墨守陈规,胆小怕事。

(4)别里科夫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答:十九世纪俄国沙皇专制统治时期。

通过以上的提问设计,学生基本上对课文有了了解。要想进一步欣赏契诃夫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又进行如下设计。

(一)教学目的:通过神态描写的关键词语,刻画人物的灵魂。

(二)教学导语及提问设计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谁为挽着女友散步,男女同骑一辆单车游玩而大惊小怪呢?但是,十九世纪俄国的专制制度下,确有一位别里科夫不这样认为,甚至于神色失常。为什么?请阅读课文,找出在漫画事件、骑车事件及与柯瓦连科谈话的三个片断中的神态变化的句子,然后再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学生归纳如下:

(1)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

(2)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

(3)别里科夫脸色苍白。

(4)别里科夫……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

学生甲分析(1):

别里科夫脸色发青,是因为没想到曾辖制全城十多年的“套子”而且竟降落在自己头上,问题的严重使他的脸色比乌云还要阴沉。其次,人们无法忍受他的陈规陋习,便刺激他这种胆小怕事的人,漫画起到了戏弄他的目的。再次,也看出他内心很脆弱、虚伪。难道他这个套中人就不担心这乱子会传到上司那里去吗?

学生乙分析(2):

“发白”是生气的表现。别里科夫看见华连卡和他弟弟骑车后,认为不成体统。

他说:“老师尚且如此,学生就自然会用脑袋走路了。”可见他的思想已经僵化到荒唐可笑的程度。另外,也看到当时专制思想已经有了危机。

学生丙分析(3):

别里科夫妄图再“套”住柯瓦连科,没想到反叫他滚蛋,他气得脸色苍白,一点生气也没有。企图落空后,他脸色由“苍白”变为“恐怖”,说明了他在新生力量面前的惨败。教师、学生总结:别里科夫是一个拼命维护旧习惯专制的一个时代典型,也是一个害怕新生事物的典型,是旧时代的殉葬品。他既是可憎的,也是可悲的。

通过以上的提问设计,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从一个人物的神态变化的描写中去思考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归纳他的思想性格,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何等的匠心独运——一个旧的时代预示着将要结束,但需要的是打碎套在人们头上的精神枷锁,这样才能迎来新时代的曙光,才能避免发生在别里科夫身上的双重悲剧。

三、阅读和写作相统一的原则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从识字到悟文,既是一种情感的沉淀,也是一种知识信息的积累,是一种语言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示范欣赏。教师通过巧妙的提问设计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生活中去体验、分析、提炼,进而触发联想,把生活中类似的需要表达出来,就是写作了。从这种意义上讲,阅读是信息输入,写作则是信息输出。因此,把写作看成是阅读的延伸,思维的拓展,是训练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分析、思考、启迪的良方。“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和服务于生活的(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生活状况,包括由生活产生的思想感情,也包括为生活服务的科学技术等)。语文的运用同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离开了生活,语文即变成空洞的外壳。脱离生活的语文教育不免劳而寡效和枯燥无味,反之,则生动活泼,往往事半功倍。”④这一点足以说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必须统一起来。教师应该怎样把握如二者的契机呢?如在教初二说明文时,在讲述完关于桥的一组文章后,进行这样的设计。

教学导语及提问设计:

通过对《中国石拱桥》、《北京立交桥》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智慧的民族。从赵州桥、卢沟桥到南京长江大桥、北京立交桥,我们的人民在桥梁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那么这些杰出的代表作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我把大家的看法总结成一幅对联,上联是:历经风雨,坚不可摧,利于天下。下联是:造型纷呈,巧夺天工,美在人间。横批:形神俱备。那么我们的家乡有没有这样的大桥呢?你能不能模仿一下课文的写法来完成一篇文章呢?在模仿时应注意写些什么呢?同学们一下子就投入到了热烈的讨论中去了。他们例举了如柳江铁路大桥、文惠桥、壶西大桥等。有的同学还回答了写桥应注意写到建桥的时间、地点、设计者、结构造型等内容。接着就布置了同学写作文《家乡的一座桥》。可是同学们对桥的设计者和桥的跨度、桥基、桥墩、桥面宽度等有关数据不清楚,于是发动大家及其家长去有关单位了解,然后整理材料,再润色成文。通过这样的设计就把同学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把同学们积极创作的思维激活了,同时也把课堂的知识充分地运用起来了。

在第一个设计的目的基本实现后,又推波助澜进行了第二次提问设计。

(1)桥的功能是什么?

答:方便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2)教师语言板书暗示:方便交通。把渴望到“彼岸”的愿望实现。

(3)请同学们据我的暗示思考一下,人生中有没有这样的“桥”呢?

学生甲:妈妈是一座桥,使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

学生乙:老师是一座桥,使我从幼稚走向懂事。

学生丙:学校是一座桥,使我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学生丁:理解是一座桥……。

教师小结:同学们讲得很好,请同学们围绕着你的中心写一篇《关于桥的故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