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8:24:53

课文教学

课文教学范文篇1

一、略读课文应把握的教学重点

1.特点:大胆取舍、以学为主。统编语文教材为什么要安排略读课文?精读和略读又有什么区别呢?从字面意义上讲,精读就是精细地读,以教师的“教”为主,两三个课时完成,也就是说一课时只是完成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教学。略读则是粗略地读,不必立足字词句段篇,凭借听说读写书,作全面关注和“精耕细作”。只对一小部分内容有取舍地进行精读品悟即可[1],而且一个课时必须完成所有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为主。这样的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是个挑战。略读课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而安排的课型,是为了让学生迁移学习精读课文当中的学习方法而安排的课型,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转换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课型,因此略读课文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学会运用精读课文中已学会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如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就要求学生用上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还要联系上一篇课文,说说如果给牛郎织女的故事绘制连环画,你打算画哪些内容,每幅图画配什么文字。因此,粗略地读、以学为主,就成了略读课文最为主要的一个特点,也是区别于精读课文的一个重要标志。2.原则:教略学丰、抓大放小。为了凸显略读课文粗略地读和以学为主的特征,略读课文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教学原则须遵循:第一个原则是教须略,学应丰[2]。什么叫教略学丰[3]?就是要省去教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学,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第二个原则是抓大放小。大的方面和核心的内容要紧紧扣住,紧抓不放;小的方面、旁枝末节的内容和环节能省的尽量省去[2]。第三个原则是在内容教学上要做减法,要尽量瘦身;在语言表达上,尽量做加法。整堂课不要围绕内容的理解绕来绕去,应留足时间和环节引领学生关注重点内容的表达、领悟写法。如作者为什么要出这样的题目?作者为什么这么要采用这种表达方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写法?第四个原则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要从一篇文章的自主阅读引出一类文章的自主阅读,从一篇文章的阅读引向整本书的自主阅读,让统编语文教材“三位一体”的编写意图真正落实到位。也让学生从课本的世界走向更广阔的课外世界,这才是略读课文真正要达到的教学目的。3.策略:默读、跳读、浏览。略读课文以粗略地读为主,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千万不要像精读课文一样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就大声地读、自由地读。略读课文更多的应该是默读。一堂课时间有限,到了高年级,应让学生自主地速读、跳读、浏览[2],这都是略读课文要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字词教学也无需像精读课文那样精细,没必要字音、词义、字形样样都教,也没必要大费周折给字词教学一组一组地分门别类。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你在字词教学上的时间花得多了,其他重要内容、核心教学内容的时间就少了。只要不影响阅读理解,很多字词教学的时间就可以省下来,除非有些生字的字音特别难读,重点语段里的词语必须理解,其他字词的教学都可以忽略。因为略读课文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有一定速度的阅读,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

二、略读课文要充分利用

“导读提示”略读课文教学还有一个核心的要素。那就是每篇略读课文前面都有一段“链接语”———导读提示。根据导读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试着去学会阅读。导读提示该如何运用呢?1.照用。如果有的导读提示里有三个任务,我们的教学刚好可以安排三个板块,一个任务一个板块。这样的导学提示,我们原原本本照着用就可以了。如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一文的导读提示:在京剧舞台上,梅兰芳主演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享誉世界。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深入了解这位京剧大师。教学本文时,我们就可以安排三个板块的内容进行教学。一是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找出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二是重点体会赏读,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在这个过程中梅兰芳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再引领学生重点赏读最大的危险和困难,体会梅兰芳身上所体现的拳拳爱国之心和铮铮民族之骨;三是拓展延伸,通过资料的查找和介绍,深入了解这位京剧大师。五年级下册《梅花魂》等课文也完全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引领学生自主阅读理解。2.改用。有的阅读提示,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可能不是很好操作,我们也可以稍微改动一下,这就是第二种做法———改用。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的导读提示: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结果怎样?默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有趣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说说自己有过什么“发明和发现”。这里的导读提示如果结合《童年的发现》这一题目,可能导读会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提取文本信息,形成推断。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不妨可以把导读提示改成:一是快速默读课文,说说“我”在童年时有什么发现;二是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这个发现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结果怎样?三是找出在童年的发现中,你觉得有趣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四是说说自己有过什么“发现或发明”。这样改用,教学的主线和思维会更清晰,阅读的板块层次也更分明了。3.增用。就是围绕导读提示里的大问题再增设几个小问题。如三年级下册《方帽子店》,这篇课文的导读提示只有一句话: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一部分。要让学生说说哪部分内容最意想不到,就必须增加让学生对整篇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的环节。在学生整体感知后,再聚焦导读提示里提到的最意想不到的情节进行体会和复述。最意想不到的就是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店主,一个是孩子。他们的观点不一样、动作不一样,说的语言也不一样。在整体感知和细读品味之后,学生复述时对这一部分情节的把握和细节的完善,就不会是空中楼阁了。

三、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框架

1.粗知大意。粗知大意就是大概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如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的导读提示:《红楼梦》中的许多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读读课文,能大致读懂就可以了。这里的导读提示指向的阅读策略就是粗知大意。又如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一文的导读提示中,就有对整体感知的要求:默读课文,遇到不太明白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这是用核心问题串联法,来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2.重点赏读。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学还要聚焦重点进行精读、品读和赏读,真正做到略而不简,重在精教[4][5]。比如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一课,重点赏读哪一部分呢?就是“最美好的境界”这一部分内容。鸟是一种多么怕人的小动物,可它竟然能够趴在主人的肩上睡着了,这是多么美好,多么温馨的画面。这一部分就应该重点赏读。赏读品悟后,还要去关注珍珠鸟是如何一步一步发生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人物行为”和“鸟的表现”之间的关系。快速浏览找出相关语句后,我们就能发现作者表面看上去是对珍珠鸟不管不问、不闻不问,实质上是对珍珠鸟百般地、特别小心地呵护。抓住“人物行为和动物表现”这一双线行文结构,再紧紧扣住“动物动作”这个细节,抽丝剥茧地进行一一罗列,这样从内容到形式,再从形式到中心的关系梳理,文章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就出来了。人和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意,也可以在这样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感悟中,让学生真切地得以体会,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得意、得言又得法。3.拓展运用。运用一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从读到写的运用,如仿写《珍珠鸟》一课中双线并行的方法,写写“我”与动物之间的信赖和美好。一种是从读到读的运用,可以再找一篇相近的片段或者是相近的课文,让学生去运用刚学的方法,找一找这篇文本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表达情感和人生感悟。略读课文教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从一篇指向一类,从一篇指向整本书的阅读。像学了六年级下册《骑鹅旅行记(节选)》一文后,就可以指向整本书的阅读,学了《猴王出世》就推荐学生去读读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这些都是从读到读的拓展运用。还有一种是从课文中感悟到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如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学完课文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

课文教学范文篇2

这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这个问题上,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纯知识化。所谓“空泛化”,就是教师讲授一篇课文,无论是滔滔不绝地“分析”,还是狂轰滥炸地“提问”,教学的着重点都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什么划分结构、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等,这些看起来好像很有条理,而实际上没有体现出语文的“特色”来,课上得很空。而这些属于课文内容(即文章“写了什么”)方面的知识,学生只要认真读一两遍课文基本上都能把握。该教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却不厌其烦:教师条分缕析,讲得口干舌燥,做的是无用功,学生呆若听书,恍坠五里烟云,过后只留梗概。一个又一个宝贵的45分钟,就这样白白地耗费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点上。所谓“纯知识化”,就是教师在讲课文时,眼光聚焦在“这是什么”的层面上,如“这个字”怎样读音,“这个词”怎样解释,“这篇文章”分几段,每段是什么意思,中心思想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等等,内容繁多,面面俱到,一篇课文恨不得放到嘴里先嚼个稀烂,然后再吐出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把语文课上成“告知”课,学生只须记住就是了。

所以导致上述现象的存在,就是相当数量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课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记住文中字、词等知识。应该说,这是课文教学的一个任务,但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终极目标。笔者在听课中经常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他的教案中,都把“理解课文内容”列为“教学目标”中的一项。而在实际教学中,落得最实的,教师最卖力气解决的也是这一项。我们说,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这只是课文教学的低层次要求,而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才是课文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和根本任务。不然的话,讲了《致橡树》,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讲了《祝福》,就是为了让学生认清封建礼教的罪恶;讲了《苏州园林》,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格局和特点……这就不叫语文课了,而变成政治课和地理常识课了。我们的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在教学的园地里为别的学科任劳任怨地、辛勤地耕耘着,而把自己的这块语文“自留地”“责任田”给荒芜了。

那么,课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呢?一句话:教语言。

课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知识包括:标点知识、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和文体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课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掌握这些“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死”知识来表情达意的。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教育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构成“语文”的要素就是语言,如果离开了语言,“工具”不能称其为工具,“人文”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课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二、课文教学“怎样教”

这是针对教学方法而讲的。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称其为“科学”,我们就要探求其规律。按规律施教,教学就顺畅,效率就高,反之,教学就滞塞,自然就达不到目的;称其为“艺术”,我们就要讲究方法。教法得当,效率就高,教法不当,效率就低。

当前,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就是教不得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不到位。如前所述,一些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只注重字词知识教学和内容理解,而不注重品味语言的运用之妙和表情达意的功能。这一点在毕业年级的课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教法僵化。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长期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固定的教学套路,反映在课文教学上,就是用一种教学模式去应付各种体裁的课文,不能因文定法,教学模式化,课上得很死。三是以讲为主。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主宰地位毫不动摇,以讲为主,全面灌输。特别是在分析课文时,总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深入理解这个层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总想分析出其微言大义来。仿佛不这样教就显得教学没有深度,不这样教就不算完成教学任务,不这样教就展示不出教师的渊博学识和高深理论来。有时为了追求课堂上的表面活跃,大量的提问充斥课堂,满堂讲、满堂问、串讲串问,把语文课上成问答课。这样的教学,现在还相当普遍。四是题海战术。现在的学生,除了极少的上课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被“考试”“训练”给占满了。什么“课课练”“单元练”“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毕业年级还有不止一次的“模拟考”,等等。学生整日里泡在“题海”中而不能自拔,而考试时最感头疼的还是不会阅读分析。这除了试题本身的因素外,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题海战术的不灵验。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对课文教学的认识上的偏差所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的语文教师,学历都已达标,他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工作也很努力。他们对自己的教学不满意,知道自己在做费力不讨好的事,他们很着急,都想尽快摆脱这种局面,但又不知如何去改。他们缺的不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他们缺的是符合规律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而方法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除了实践的积累和刻意的磨炼外,在很大程度上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做法上的走样,所以,要解决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正确认识课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请看看教育专家是怎样论述的。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逐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

吕叔湘先生说:“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

张志公先生也曾提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

这几位教育大家的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基本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言训练。他们的教育思想完全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符合实际的,因而是科学的。

谈到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还必须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教师的作用和地位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导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教练”……其实,教师就应该是“教”师。近些年,有一种怪现象,就是人们都不愿提“教”字,似乎一提“教”,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合时宜了。我们说,教师就是教“学”之师,古时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定如此,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这样说。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学生天生就会学,又何必用教师来教?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教,又哪有学生自主的学?教与学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师就是教“学”之师,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这个道理是再简单不过的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用回避“教”了。

那么,应该怎样教呢?这里,不妨借用湖北武汉六中洪镇涛老师的一节课来说明这个问题。

今年二月下旬,在沈阳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洪老师应邀前来执教了《天上的街市》一课。这节课集中体现了洪老师的教学风格与特点,准确地回答了课文教学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在这节课里,洪老师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朗读贯穿教学始终。洪老师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的朗读以及对学生朗读恰当地指导,显示了他深厚的教学功力,给听课教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二是深入课文,强化语言训练。在教第1节诗时,洪老师抓住了“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并将其换成“亮”,引导学生辨析、品味,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用词的能力;之后,洪老师把这节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串换位置,通过比较、品析,使学生体悟了诗歌行文思路的一致性特点。在讲第3节诗时,洪老师出人意料地抓住了“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中的“你看”后面的逗号,通过对逗号去留的比较、品味,使学生对这节诗意有了立体、形象的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不仅如此,洪老师还把这节诗逐句进行了改动:“你看,那深深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之后,洪老师引导学生用改后的诗同原诗进行比较品读,辨析体会,使学生领悟到诗人所以把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每年只能“七夕相会”改写成每天可以“骑着牛儿来往”的用意,自然而然地把握住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主题,明确了材料服从主题需要的写作要求。这是一节非常成功而又有特色的语文课,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综观这节课,我们看出语文课的课文教学,一要深入课文内部,登堂入室,不能只在庭院徘徊,这是课文教学的正确途径;二要抓住表现力强的语言因素,这是课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三要强化语言的训练,通过删减、增补、替换、改动、串动,进行比较、辨析、品味,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课文教学最常用的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课文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略读课文、准确定位、教学指导

《课程标准》对于略读课文的要求只是寥寥几笔:“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看起来略读课文的要求非常明确,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种种误区,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能够很好地发挥略读课文应有的功能与价值。主要的表现是:误区一:难以割舍,精雕细琢。老师还是完完全全上成精读课文。误区二:置之度外,过度放手。老师完全放弃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缺乏提升,在低层次上重复。误区三:教法单调,缺乏个性。老师没有丰富的教学方法,也缺乏相应的个性化的指导。以上问题的产生其实都是由于对略读课文缺乏准确的定位所造成的。所以对小学略读课文的准确定位并展开有效的指导是提高其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一、关于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

对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准确定位,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

1、明确略读课文的地位和价值

现在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其中略读课文篇数呈现随年级逐年增多的趋势。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它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每册各有8篇,占总篇数25%;到了四年级,略读课文增至14篇,占课文总量的43.8%;到了五年级,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可以看出,新课程比以往任何课程都重视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略读课文是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适当地向课外拓展延伸,最终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略读课文紧扣各单元主题,与精读课文联系密切,其文章体裁、学习内容、写作特色等均有类似之处,且有着共同的学习要求与目标。但功能与分工却有差异:精读课文承担着本单元教与学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而略读课文则是精读的补充与延伸,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巩固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平台。教学略读课文时应该瞻前顾后,有机融合。相对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较为浅显,这样正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阶梯,创设了更好的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因而,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更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学生自读自悟,迁移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获取的知识经验,在略读实践中提高独立阅读的本领。

2、明确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能读懂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第二,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是培养学生学会略读,学会用课内所学方法去从事课外的阅读实践。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同时,要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因此,略读课文教学中,方法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略读课文更需要突出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的维度。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新增的目标,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尤其要突出这一目标。让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以发展略读能力。

看下表,以明确三类课文的主要区别:

读物类型目标定位阅读形态

精读课文初步习得阅读方法教师指导下的阅读

略读课文尝试运用阅读方法半独立阅读

课外自读运用阅读方法独立阅读

总之,略读课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出现在教材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课的教学应该重视略读方法的训练。

3、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思路包括三大环节。即,初读全文,了解大意———细读要点,研习局部———学法总结,学以致用。

(1)初读全文,了解大意。即尽量加快速度来读,但要边读边想。注意速度是关键。

(2)细读要点,研习局部。经过对全文的快速阅读,阅读者基本上已明确了文章的重点所在,从整体上有了更清晰的把握。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兴趣选择文中某些部分继续进行细读,以求读有所得。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性的研读是关键。

(3)学法总结,学以致用。略读虽然不如精读要求细致,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略读同样要求把所获知识加以消化吸收。因此,读文后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全篇内容加以概括,理解整体思路,及时总结。反刍回归是关键。

二、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指导

当前略读课文教学指导有效实施的难点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其一,单元阅读训练重点项目本就不够清晰;其二,略读课文前的“提示语”多为人文“提示”;其三,即使清楚阅读训练重点项目,但精读教学时落实不到位;其四,即使精读教学时已落实,但如何指导迁移运用,缺乏对策。

针对这些难点,根据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思路,拟从下面几方面展开略读课文教学的指导,以确保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

1、删繁就简,提炼主线,形成基本阅读路径

略读,首要限制的就是时间,快速阅读是其最基本的表现。在学生扫读全文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以下阅读路径。

第一条路径——课题点击,整体感知。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全文信息的高度浓缩,或直露或蕴含着文章的主旨。小学语文课文以记叙文为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课题入手,对文章从整体上快速浏览,搜寻与题目相关的人物(景物)、时间、地点、主要事件(景物特点)等,从而形成对课文大意和文本主旨的初步了解。

在《金色的鱼钩》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并在语言文字的研究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从解题开始,即启发学生对以“金色的鱼钩”为题进行思考。学生初读课文后,能针对课题提出三个带有实质性的问题。对此,老师不急于求解,而是设下悬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深入思考,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要完全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提问题,解决问题。从“金色的鱼钩”到老班长“金子般的精神”,学生领悟得非常深刻。

第二路径——提示牵引,理清脉络。略读课文前面的提示简洁而实用,为学生地自主阅读提示了学习要求和方法,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教师要细心研读提示所蕴含的教学内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循着提示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章大意、初知文本内容、理清文本脉络,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在《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文的教学,我先让学生初知全文大意,师:课文将向我们展示一幅怎样的古画呢?请同学们认真反复地读读课文,你能从课文中了解到什么?等会儿大家交流交流。学生充分自由朗读2-3遍,交流阅读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零零星星的反馈,梳理文章脉络,小结板书:总体介绍具体介绍历史价值

初读环节后,又安排了精彩片段的细读欣赏,师:好,欣赏了全景图,大家可能还不过瘾,就让我们再次看图读文,细细赏读课文的第二节,待会儿把你看到的、读到的感受再和大家交流交流。

画面展现街市上的热闹场面,学生边读文边看画,然后作交流:从“五百多人、三百六十行、七个有”等词句赞叹画家画技的高超,还从画中找到了农民、商人等各种行业身份的人,由衷感叹这幅画确实名扬中外。

师:像刚才那样,边看图边读课文,在三、四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学一学。画面展现桥北头的场景,学生自主朗读赏画,然后作简单交流。

学生通过图文对照,不但折服于画家画技的高超,感受古人的非凡智慧,崇尚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还欣赏和积累了课文准确、精美的语言。这里,通过初读感知、重点精彩部分赏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粗知”,赋予了“粗知大意”比较丰富的内涵。

第三路径——拈词索句,以点带面。所谓“拈词索句,以点带面”,就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可以领起全文的关键词、关键句,把全文的主要内容串起来,把文章的主要思想抓住。

第八册《将心比心》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要想获得别人的关心、帮助,首先自己要去关心、帮助别人的道理。在教学中,我对第一个故事进行略处理,选择第二个故事中母亲对护士说的“不要紧,再来一次”这句话展开精细的教学,具体如下:

(1)母亲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3)母亲如此地宽容,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母亲的这种宽容?读读课文。

(4)练习朗读母亲对护士说的话,读出你的感受。

通过引导学生抓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感悟母亲的宽容,从而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使略读教学不泛读化。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心灵会有较大的触动,对课文的主旨会有较深的体会,从而更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

2、自主选择,合作共研,形成基本对话主题

略读,从学生角度看,并不排除学生的深入学习。在细读要点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几个对话主题,引领学生的后续学习。略读课文教学,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读书、思考和练习的时空,所有的教学活动,应力求成为学生独立学习的活动。当然,这里的独立,指的是在教师适度指导下的独立,而不是完全的自读、自练、自我思考。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和境界,比较可行的就是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形成几个基本话题,然后开展合作共研。

如何引导对话主题的形成与展开?

第一,抓主要人物,谈人物形象。以人物形象的某一鲜明的个性特点为话题,展开深入学习交流,带动全文的学习,紧扣主要的内容描写,深入课文语言,全方位捕捉相关的信息,逐渐让人物的形象在学生自己的脑海中鲜活丰满起来。

第二,抓主要情节,谈精彩叙述。以故事情节见长的课文,就可以抓住精彩叙述,形成话题展开。

第三,抓生动语言,谈景色描摹。写景文章,景美语言美。可以用美景是怎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作为话题展开学习。

形成话题的素材很多,但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话题提炼,一要依托课文特色,二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三要考虑话题所蕴含的思维含量,四要考虑话题能否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的核心迁移模块。

3、殊途同归,同中存异,共性成果与个性化收获并举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略读课文的教学,这种个性化就更鲜明。最终的结果应该是共性成果与个性化收获并举。既要让学生掌握形成略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依托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自我的兴趣点,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收获。

第一,指导学生自我总结,自我拓展。如,在《夸父追日》教学总结阶段,我们要求:这则神话出自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海外北经》,书中故事的原文已经印在阅读卡中了,请小朋友们结合课文,相互交流你对这篇古文的理解。课后还可以阅读相关的神话故事。这样的训练,让学生进行古文、现代文比较阅读,既培养了独立阅读能力,培养了思维想象能力,又为今后学习古文作好铺垫。

第二,引导学生反刍回归。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运用过程,以及知识获取过程,能够形成评价,以指导后续的学习。

第三,小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各自的个性化的学习兴趣点上所获取的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略读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略读课文是孩子们施展拳脚之地,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略其所略,重其所重,准确定位,放弃过多的预设,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潜心悟文,自由感受,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就能达到“不待扬鞭自奋蹄,驰骋千里何足奇”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傅登顺:《小学略读课文的把握和教学策略》,《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9年第1期。

2、高玉,施茂枝:《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初探》,《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9年第5期。

3、石秀琼:《伫立学生旁边看着他们走路——浅说略读课文的教学》,《新课程研究》,2008第8期。

课文教学范文篇4

这是针对教学方法而讲的。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称其为“科学”,我们就要探求其规律。按规律施教,教学就顺畅,效率就高,反之,教学就滞塞,自然就达不到目的;称其为“艺术”,我们就要讲究方法。教法得当,效率就高,教法不当,效率就低。

当前,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就是教不得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不到位。如前所述,一些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只注重字词知识教学和内容理解,而不注重品味语言的运用之妙和表情达意的功能。这一点在毕业年级的课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教法僵化。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长期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固定的教学套路,反映在课文教学上,就是用一种教学模式去应付各种体裁的课文,不能因文定法,教学模式化,课上得很死。三是以讲为主。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主宰地位毫不动摇,以讲为主,全面灌输。特别是在分析课文时,总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深入理解这个层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总想分析出其微言大义来。仿佛不这样教就显得教学没有深度,不这样教就不算完成教学任务,不这样教就展示不出教师的渊博学识和高深理论来。有时为了追求课堂上的表面活跃,大量的提问充斥课堂,满堂讲、满堂问、串讲串问,把语文课上成问答课。这样的教学,现在还相当普遍。四是题海战术。现在的学生,除了极少的上课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被“考试”“训练”给占满了。什么“课课练”“单元练”“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毕业年级还有不止一次的“模拟考”,等等。学生整日里泡在“题海”中而不能自拔,而考试时最感头疼的还是不会阅读分析。这除了试题本身的因素外,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题海战术的不灵验。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对课文教学的认识上的偏差所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的语文教师,学历都已达标,他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工作也很努力。他们对自己的教学不满意,知道自己在做费力不讨好的事,他们很着急,都想尽快摆脱这种局面,但又不知如何去改。他们缺的不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他们缺的是符合规律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而方法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除了实践的积累和刻意的磨炼外,在很大程度上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做法上的走样,所以,要解决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正确认识课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请看看教育专家是怎样论述的。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逐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

吕叔湘先生说:“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

张志公先生也曾提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

这几位教育大家的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基本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言训练。他们的教育思想完全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符合实际的,因而是科学的。

谈到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还必须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教师的作用和地位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导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教练”……其实,教师就应该是“教”师。近些年,有一种怪现象,就是人们都不愿提“教”字,似乎一提“教”,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合时宜了。我们说,教师就是教“学”之师,古时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定如此,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这样说。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学生天生就会学,又何必用教师来教?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教,又哪有学生自主的学?教与学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师就是教“学”之师,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这个道理是再简单不过的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用回避“教”了。

那么,应该怎样教呢?这里,不妨借用湖北武汉六中洪镇涛老师的一节课来说明这个问题。

今年二月下旬,在沈阳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洪老师应邀前来执教了《天上的街市》一课。这节课集中体现了洪老师的教学风格与特点,准确地回答了课文教学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在这节课里,洪老师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朗读贯穿教学始终。洪老师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的朗读以及对学生朗读恰当地指导,显示了他深厚的教学功力,给听课教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二是深入课文,强化语言训练。在教第1节诗时,洪老师抓住了“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并将其换成“亮”,引导学生辨析、品味,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用词的能力;之后,洪老师把这节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串换位置,通过比较、品析,使学生体悟了诗歌行文思路的一致性特点。在讲第3节诗时,洪老师出人意料地抓住了“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中的“你看”后面的逗号,通过对逗号去留的比较、品味,使学生对这节诗意有了立体、形象的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不仅如此,洪老师还把这节诗逐句进行了改动:“你看,那深深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之后,洪老师引导学生用改后的诗同原诗进行比较品读,辨析体会,使学生领悟到诗人所以把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每年只能“七夕相会”改写成每天可以“骑着牛儿来往”的用意,自然而然地把握住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主题,明确了材料服从主题需要的写作要求。这是一节非常成功而又有特色的语文课,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综观这节课,我们看出语文课的课文教学,一要深入课文内部,登堂入室,不能只在庭院徘徊,这是课文教学的正确途径;二要抓住表现力强的语言因素,这是课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三要强化语言的训练,通过删减、增补、替换、改动、串动,进行比较、辨析、品味,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课文教学最常用的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课文教学范文篇5

这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这个问题上,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纯知识化。所谓“空泛化”,就是教师讲授一篇课文,无论是滔滔不绝地“分析”,还是狂轰滥炸地“提问”,教学的着重点都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什么划分结构、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等,这些看起来好像很有条理,而实际上没有体现出语文的“特色”来,课上得很空。而这些属于课文内容(即文章“写了什么”)方面的知识,学生只要认真读一两遍课文基本上都能把握。该教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却不厌其烦:教师条分缕析,讲得口干舌燥,做的是无用功,学生呆若听书,恍坠五里烟云,过后只留梗概。一个又一个宝贵的45分钟,就这样白白地耗费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点上。所谓“纯知识化”,就是教师在讲课文时,眼光聚焦在“这是什么”的层面上,如“这个字”怎样读音,“这个词”怎样解释,“这篇文章”分几段,每段是什么意思,中心思想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等等,内容繁多,面面俱到,一篇课文恨不得放到嘴里先嚼个稀烂,然后再吐出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把语文课上成“告知”课,学生只须记住就是了。

所以导致上述现象的存在,就是相当数量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课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记住文中字、词等知识。应该说,这是课文教学的一个任务,但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终极目标。笔者在听课中经常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他的教案中,都把“理解课文内容”列为“教学目标”中的一项。而在实际教学中,落得最实的,教师最卖力气解决的也是这一项。我们说,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这只是课文教学的低层次要求,而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才是课文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和根本任务。不然的话,讲了《致橡树》,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讲了《祝福》,就是为了让学生认清封建礼教的罪恶;讲了《苏州园林》,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格局和特点……这就不叫语文课了,而变成政治课和地理常识课了。我们的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在教学的园地里为别的学科任劳任怨地、辛勤地耕耘着,而把自己的这块语文“自留地”“责任田”给荒芜了。

那么,课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呢?一句话:教语言。

课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知识包括:标点知识、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和文体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课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掌握这些“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死”知识来表情达意的。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教育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构成“语文”的要素就是语言,如果离开了语言,“工具”不能称其为工具,“人文”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课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二、课文教学“怎样教”

这是针对教学方法而讲的。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称其为“科学”,我们就要探求其规律。按规律施教,教学就顺畅,效率就高,反之,教学就滞塞,自然就达不到目的;称其为“艺术”,我们就要讲究方法。教法得当,效率就高,教法不当,效率就低。

当前,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就是教不得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不到位。如前所述,一些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只注重字词知识教学和内容理解,而不注重品味语言的运用之妙和表情达意的功能。这一点在毕业年级的课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教法僵化。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长期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固定的教学套路,反映在课文教学上,就是用一种教学模式去应付各种体裁的课文,不能因文定法,教学模式化,课上得很死。三是以讲为主。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主宰地位毫不动摇,以讲为主,全面灌输。特别是在分析课文时,总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深入理解这个层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总想分析出其微言大义来。仿佛不这样教就显得教学没有深度,不这样教就不算完成教学任务,不这样教就展示不出教师的渊博学识和高深理论来。有时为了追求课堂上的表面活跃,大量的提问充斥课堂,满堂讲、满堂问、串讲串问,把语文课上成问答课。这样的教学,现在还相当普遍。四是题海战术。现在的学生,除了极少的上课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被“考试”“训练”给占满了。什么“课课练”“单元练”“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毕业年级还有不止一次的“模拟考”,等等。学生整日里泡在“题海”中而不能自拔,而考试时最感头疼的还是不会阅读分析。这除了试题本身的因素外,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题海战术的不灵验。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对课文教学的认识上的偏差所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的语文教师,学历都已达标,他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工作也很努力。他们对自己的教学不满意,知道自己在做费力不讨好的事,他们很着急,都想尽快摆脱这种局面,但又不知如何去改。他们缺的不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他们缺的是符合规律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而方法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除了实践的积累和刻意的磨炼外,在很大程度上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做法上的走样,所以,要解决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正确认识课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请看看教育专家是怎样论述的。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逐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

吕叔湘先生说:“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

张志公先生也曾提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

这几位教育大家的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基本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言训练。他们的教育思想完全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符合实际的,因而是科学的。

谈到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还必须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教师的作用和地位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导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教练”……其实,教师就应该是“教”师。近些年,有一种怪现象,就是人们都不愿提“教”字,似乎一提“教”,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合时宜了。我们说,教师就是教“学”之师,古时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定如此,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这样说。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学生天生就会学,又何必用教师来教?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教,又哪有学生自主的学?教与学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师就是教“学”之师,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这个道理是再简单不过的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用回避“教”了。

那么,应该怎样教呢?这里,不妨借用湖北武汉六中洪镇涛老师的一节课来说明这个问题。

今年二月下旬,在沈阳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洪老师应邀前来执教了《天上的街市》一课。这节课集中体现了洪老师的教学风格与特点,准确地回答了课文教学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在这节课里,洪老师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朗读贯穿教学始终。洪老师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的朗读以及对学生朗读恰当地指导,显示了他深厚的教学功力,给听课教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二是深入课文,强化语言训练。在教第1节诗时,洪老师抓住了“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并将其换成“亮”,引导学生辨析、品味,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用词的能力;之后,洪老师把这节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串换位置,通过比较、品析,使学生体悟了诗歌行文思路的一致性特点。在讲第3节诗时,洪老师出人意料地抓住了“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中的“你看”后面的逗号,通过对逗号去留的比较、品味,使学生对这节诗意有了立体、形象的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不仅如此,洪老师还把这节诗逐句进行了改动:“你看,那深深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之后,洪老师引导学生用改后的诗同原诗进行比较品读,辨析体会,使学生领悟到诗人所以把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每年只能“七夕相会”改写成每天可以“骑着牛儿来往”的用意,自然而然地把握住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主题,明确了材料服从主题需要的写作要求。这是一节非常成功而又有特色的语文课,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综观这节课,我们看出语文课的课文教学,一要深入课文内部,登堂入室,不能只在庭院徘徊,这是课文教学的正确途径;二要抓住表现力强的语言因素,这是课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三要强化语言的训练,通过删减、增补、替换、改动、串动,进行比较、辨析、品味,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课文教学最常用的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课文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教学;写作能力;培养方法

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养成,需要语文教师秉持较大耐心开展各项培养工作。借助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不失为一个较好思路与策略,可确保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路径扩宽,也可保障语文课文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开发,还需初中语文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花费较多心力和时间,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方可取得理想培养效果。

一、课文教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课文教学之所以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联系,可有效衔接并助力学生写作水平提升。(一)课文可给予学生启迪并提供素材。初中生于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课文,大多为古今中外典范文章,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写作水平,既可以启迪学生思路,还可为学生写作提供需要素材。没有课文干预学生写作的日子里,学生写作往往要绞尽脑汁,知识面过窄不说,可借鉴的素材、可激发自己写作灵感的素材相对较少。而有了课文教学作为素材补充途径、灵感产生来源,便可让学生写作更具思路、更具方法,便可让学生灵活运用课文材料写好自己的文章,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有益无害。(二)课文可给予学生正确的写作指导。初中生在学习课文中,可逐渐了解与认知课文结构、课文中的写作技法、课文中的景色或人物描写方式。这些都将成为学生日后写作的经验,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写作,可从课文的学习中养成正确审美感、评判标准,可以正确辨析文章的好与坏,自然可对自己写出的文章、其他学生写出的文章进行质量上的判别。正确审美意识一旦形成,便不愁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三)课文也成为参照对象评判同类型文章。当学生不能对所读文章的艺术造诣、写作水平有较好判断时,可将同类型课文搬出来进行对比,便可高下立判。学生自可在与课文同类型的文章中正确做到有取有舍,利于有益素材不断积累、不断学习。

二、培养初中生写作能力重要性

(一)应试的需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具备写作能力便有了面对应试试卷的勇气。语文试卷是测验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重要工具,语文试卷中写作占据较大分值,想要将较多的作文分数拿到手,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写作能力,便可在考场中更具优势、可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对今后升学、工作等都有至关重要影响。(二)历练人格。透过写作作品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与内心心理活动,可谓是学生精神内涵、心灵世界的较好体现。同样的,学生也可以在一次次不同的选题下展开联想、诉说心声,也无异于是对心灵的拷问、人格的磨砺过程,想要让写出的文章真正打动人,就需要思想更深邃、人格更具魅力,学生为达到这个目标会自觉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提高精神境界,只有具备较强写作能力,才可有望做到这些。(三)丰富传承之经典。初中生正是因为有机会看到几千年前的文学作品,才能学习并传承其中宝贵思想,这也是初中生文化得以补充、精神得以富足的主要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学习写作,也是为传承传统文化、为后世留下更多经典名作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认真看待每一次写作机会。(四)培养综合素质。写作注重正能量、乐观及积极,这是写作的必要准则,学生为达到写作标准,定会更积极地看待每一件事情、用心谱写主旋律,思考与落笔的过程,实质上是对学生心灵的拷问过程、精神的净化过程、价值观的不断纠正与完善过程,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三、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中写作能力培养方法

(一)从课文中摘选好词、好句,积累写作素材

上乘写作作品,文字搭配、语言组织必是精致与优美的,而这些精致与优美词汇、语句等并非都凭空产生,需要日常多加积累,课文便成为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较好渠道。因此,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妨在学生阅读课文过程中,鼓励学生将好词好句摘选出来,可用特殊记号标记,之后将这些好词、好句摘抄于笔记本上,用于之后借鉴,即可在今后写作陷入困顿之时从中寻找灵感。如有时间,可让学生将这些好词、好句背诵记忆,便可将写作素材积累得越来越多,牢固地记忆、深刻掌握。例如《济南的冬天》中的“唤醒”“青黑”“蓝汪汪”“含笑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等好词好句,都值得学生品味与记录、背诵,便可将好词、好句做到活学活用。

(二)从课文中提炼写作技巧进行解读、给予指导

初中生学习的不同课文中存在不同写作技巧。如若学生对这些技巧有效运用,必然“下笔如有神”,会对自己写出的作文润色和增分不少,为此,提炼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成为重要任务。待学生将课文中写作技巧提炼出后,就需要教师进行解读并指导使用方法,尤其要说明不同的写作技巧应用于何种类型文章中,可让学生于写作中受益无穷。当然,除了将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提炼并教授给学生外,教师还可将自己掌握的其他写作技巧也一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丰富的写作技巧下可以更好地选择、使用,可使得平平无奇的文章更具生动性。

(三)开展以课文为中心的各种训练,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联想力

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过程中,最难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基于课文教学开展以下三种训练,必将使育人效果事半功倍。第一,课文扩写训练。即是在忠于原本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补充、润色,借助合理的联想将篇幅较小课文扩成内容充实的课文,最终形成篇幅较长课文。在给学生制定写作框架基础上,让其合理联想,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认知与把握,也有助于学生的联想水平上升一个台阶,即可在之后的写作中更加关注情节上的合理性,有助于学生写作更加规范。扩写课文可选择《散步》《老王》等。第二,课文仿写训练。即是围绕课文展开仿写,可对于课文的部分内容进行仿写,也可对于全部课文进行仿写,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技巧。仿写中,要确保仿写出的文章与课文内容结构一致、修辞相同、字数相差无几,不能照搬课文中的原句,切实让自己仿写的文章成为课文的“翻版”,对学生深入学习写作并写出优秀文章大有裨益,是学生积累写作经验的较好途径。仿写课文可选择《济南的冬天》《纪念白求恩》《黄河颂》等。第三,课文续写训练。即是在课文的段落尾声继续展开描写。如若语文教师不对学生的续写“放手”,不对续写有清晰、严格要求,则可较大程度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两种能力是保障学生日后写作作品具有突出魅力的主要“砝码”,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有较大好处,所以,还需高度重视课文续写训练并合理实施该训练。需要注意的是,续写也要讲究规范,即使是续写部分较夸张,也需讲究逻辑性、合理性,才可更让人满意与印象深刻。续写的课文可选择《皇帝的新装》《紫藤萝瀑布》等。在学生饱含热情参与这些有关于课文的写作训练中时,语文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给予他们鼓励,更要对他们的写作想法、写作思路给予尊重,不阻碍他们的自由发展、个性释放,便可让学生的写作素养逐渐提升。

(四)将课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讨论及写作

语文中的大部分课文,都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关联,甚至有较多课文描述的故事和场景等都可在学生生活中找到“原型”。教师不妨借助课文的这个特点,将其与学生生活串联起来,让学生抱有感情地朗读、讨论和写作,可以借此机会挖掘学生生活中的小事,让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由此增多生活经验、生活感触,便可不愁写作中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学生透过课文回顾生活、激活内心对于生活的热爱,便可更好地理解课文并基于课文基础上写出真情实感文章,可避免学生于写作中生搬硬套、泛泛而谈且文章空而大,也正因为有了真情实感的填充,写出的文章才会更打动人,想要获取更高分数便轻而易举。值得一提的是,当学生不具备将真情实感体现在文字中能力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多为学生组织深入阅读机会或群文阅读机会,便于丰富和强化他们的内心情感,对写作能力提升有较大帮助。

(五)写作作品多样化品评,带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待学生于课文各项训练中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就需要为学生保留出阅览、品评时间,目的是让学生的作品评价权利得以彰显,便可有效激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此,便可为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奠定基础。笔者建议将写作文章悬挂到墙上,让学生参与到群文阅览活动中,在活动中大饱眼福,便可过把教师的“瘾”。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观看到其他学生的写作作品,可以对其进行讨论,最终对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借助评价认知自己的写作特点、写作水平,也借助评价认知他人写作水平并学到宝贵写作技巧,便可让学生的写作取长补短、节节攀升。

(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布置日记作业

为了确保学生可以于课下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不妨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布置日记作业,让学生将今日课堂学习的心得、体会或是其他见解体现在日记中,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潜移默化提升,值得一试。对于学生的日记作业,教师要格外关注和留意,在作业审阅及评价中要做到客观及全面,除了肯定优点、提出不足,还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将激励语言在日记下方体现,让学生更具写作勇气、写作兴趣、写作信心,便可保障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拥有较大空间及潜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文教学可以作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需要语文教师有意识地挖掘及利用课文教学相关资源,与学生写作较好地串联在一起,从而教学、育人任务两手抓。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肯定学生,使学生更具学习与写作信心、勇气,相信在初中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之下,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课文教学范文篇7

这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这个问题上,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纯知识化。所谓“空泛化”,就是教师讲授一篇课文,无论是滔滔不绝地“分析”,还是狂轰滥炸地“提问”,教学的着重点都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什么划分结构、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等,这些看起来好像很有条理,而实际上没有体现出语文的“特色”来,课上得很空。而这些属于课文内容(即文章“写了什么”)方面的知识,学生只要认真读一两遍课文基本上都能把握。该教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却不厌其烦:教师条分缕析,讲得口干舌燥,做的是无用功,学生呆若听书,恍坠五里烟云,过后只留梗概。一个又一个宝贵的45分钟,就这样白白地耗费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点上。所谓“纯知识化”,就是教师在讲课文时,眼光聚焦在“这是什么”的层面上,如“这个字”怎样读音,“这个词”怎样解释,“这篇文章”分几段,每段是什么意思,中心思想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等等,内容繁多,面面俱到,一篇课文恨不得放到嘴里先嚼个稀烂,然后再吐出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把语文课上成“告知”课,学生只须记住就是了。

所以导致上述现象的存在,就是相当数量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课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记住文中字、词等知识。应该说,这是课文教学的一个任务,但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终极目标。笔者在听课中经常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他的教案中,都把“理解课文内容”列为“教学目标”中的一项。而在实际教学中,落得最实的,教师最卖力气解决的也是这一项。我们说,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这只是课文教学的低层次要求,而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才是课文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和根本任务。不然的话,讲了《致橡树》,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讲了《祝福》,就是为了让学生认清封建礼教的罪恶;讲了《苏州园林》,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格局和特点……这就不叫语文课了,而变成政治课和地理常识课了。我们的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在教学的园地里为别的学科任劳任怨地、辛勤地耕耘着,而把自己的这块语文“自留地”“责任田”给荒芜了。

那么,课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呢?一句话:教语言。

课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知识包括:标点知识、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和文体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课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掌握这些“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死”知识来表情达意的。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教育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构成“语文”的要素就是语言,如果离开了语言,“工具”不能称其为工具,“人文”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课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二、课文教学“怎样教”

这是针对教学方法而讲的。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称其为“科学”,我们就要探求其规律。按规律施教,教学就顺畅,效率就高,反之,教学就滞塞,自然就达不到目的;称其为“艺术”,我们就要讲究方法。教法得当,效率就高,教法不当,效率就低。

当前,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就是教不得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不到位。如前所述,一些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只注重字词知识教学和内容理解,而不注重品味语言的运用之妙和表情达意的功能。这一点在毕业年级的课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教法僵化。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长期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固定的教学套路,反映在课文教学上,就是用一种教学模式去应付各种体裁的课文,不能因文定法,教学模式化,课上得很死。三是以讲为主。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主宰地位毫不动摇,以讲为主,全面灌输。特别是在分析课文时,总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深入理解这个层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总想分析出其微言大义来。仿佛不这样教就显得教学没有深度,不这样教就不算完成教学任务,不这样教就展示不出教师的渊博学识和高深理论来。有时为了追求课堂上的表面活跃,大量的提问充斥课堂,满堂讲、满堂问、串讲串问,把语文课上成问答课。这样的教学,现在还相当普遍。四是题海战术。现在的学生,除了极少的上课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被“考试”“训练”给占满了。什么“课课练”“单元练”“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毕业年级还有不止一次的“模拟考”,等等。学生整日里泡在“题海”中而不能自拔,而考试时最感头疼的还是不会阅读分析。这除了试题本身的因素外,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题海战术的不灵验。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对课文教学的认识上的偏差所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的语文教师,学历都已达标,他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工作也很努力。他们对自己的教学不满意,知道自己在做费力不讨好的事,他们很着急,都想尽快摆脱这种局面,但又不知如何去改。他们缺的不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他们缺的是符合规律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而方法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除了实践的积累和刻意的磨炼外,在很大程度上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做法上的走样,所以,要解决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正确认识课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请看看教育专家是怎样论述的。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逐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

吕叔湘先生说:“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

张志公先生也曾提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

这几位教育大家的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基本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言训练。他们的教育思想完全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符合实际的,因而是科学的。

谈到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还必须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教师的作用和地位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导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教练”……其实,教师就应该是“教”师。近些年,有一种怪现象,就是人们都不愿提“教”字,似乎一提“教”,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合时宜了。我们说,教师就是教“学”之师,古时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定如此,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这样说。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学生天生就会学,又何必用教师来教?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教,又哪有学生自主的学?教与学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师就是教“学”之师,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这个道理是再简单不过的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用回避“教”了。

那么,应该怎样教呢?这里,不妨借用湖北武汉六中洪镇涛老师的一节课来说明这个问题。

今年二月下旬,在沈阳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洪老师应邀前来执教了《天上的街市》一课。这节课集中体现了洪老师的教学风格与特点,准确地回答了课文教学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在这节课里,洪老师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朗读贯穿教学始终。洪老师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的朗读以及对学生朗读恰当地指导,显示了他深厚的教学功力,给听课教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二是深入课文,强化语言训练。在教第1节诗时,洪老师抓住了“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并将其换成“亮”,引导学生辨析、品味,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用词的能力;之后,洪老师把这节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串换位置,通过比较、品析,使学生体悟了诗歌行文思路的一致性特点。在讲第3节诗时,洪老师出人意料地抓住了“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中的“你看”后面的逗号,通过对逗号去留的比较、品味,使学生对这节诗意有了立体、形象的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不仅如此,洪老师还把这节诗逐句进行了改动:“你看,那深深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之后,洪老师引导学生用改后的诗同原诗进行比较品读,辨析体会,使学生领悟到诗人所以把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每年只能“七夕相会”改写成每天可以“骑着牛儿来往”的用意,自然而然地把握住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主题,明确了材料服从主题需要的写作要求。这是一节非常成功而又有特色的语文课,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综观这节课,我们看出语文课的课文教学,一要深入课文内部,登堂入室,不能只在庭院徘徊,这是课文教学的正确途径;二要抓住表现力强的语言因素,这是课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三要强化语言的训练,通过删减、增补、替换、改动、串动,进行比较、辨析、品味,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课文教学最常用的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课文教学范文篇8

一、讲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关系及教学自读课文的原则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国文学习》中讲:“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又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知道,现行语文教材一般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都有其共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由体裁、内容、特色等类似的课文及其相关内容组合而成。课文分两类,即讲读课文(亦称精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亦称略读课文)这两类课文目标一致,但教学目的各异:教学讲读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目标知识,掌握阅读分析同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起“举一”的作用;而自读课文则是讲读课文的延展与深化,教学自读课文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教学讲读课文的前提下,自觉、准确的把“知”(讲读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规律等)迁移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中,以实行“行”,从而使之成为“反三”的实践性工具。由此可见,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是“举一”与“反三”、“知”与“行”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本单元目标的实现而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作用,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科学性。

从以上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关系的分析可见,两类课文有着明确的要求与分工,编排意图不同,功能也不同:讲读课文承接着本单元主要教与学的任务,是单元教学重点,该课文教学强调必须充分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示范,给学生以“知”,为学生“反三”作准备:自读课文则承担着本单元目标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以致于自如运用,使“知”向“行”转化的的重任,该课文教学强调以学生活动(自读、自析)为主,教师把阅读分析权交给学生,使自读课文成为学生“知”向“行”转化的训练场。由此可见,自读课文的教学与讲读课文的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不尽一致,有其独特的教学原则:

1.自读性。这是从学生学文的角度讲的,它是教学自读课文的最根本点,讲读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知”(知识、经验、方法、规律等)为自读、自析自读课文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所以教师在教学自读课文时必须把“自读权”还给学生,把“自读时”让给学生,把“自读法”授给学生。这样,才能实现“自读性”的原则,学生的“自读力”才能得到锻炼,才能真正实现“知”向“行”的转化。

2.引导性。这是从教师教文的角度讲的,是教学自读课文的基本点。这一原则与第一个原则相辅相成。要求老师在把“自读权”大胆放手时,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应加以组织、引导,使学生正确进行知识迁移。不要求教师“纤屑不遗、发挥净尽”,而是“提纲挈领、期得其得”。(摘自叶老《略读指导举隅》前言)这样,学生的自读能力才能得以形成,习惯才能养成。

3.反三性。这是从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的角度讲的,它是教学自读课文的关键点。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是“举一”与“反三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读课文“反三”的特点,通过与讲读课文的比较,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知识正确迁移,正确理会“一”在自读课文中的体现,只有这样,“反三”才能实现。同时“一”的知识更会牢固、竖实,促进了整个单元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从而有效地实现能力的形成。

二、目前教学自读课文存在弊端及其原因分析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由前文分析可知,两大课文类型有着各自的要求与分工,教学时,只有注意其间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体现教材编排意图,有效的发挥其整体效应,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但在目前语文单元教学中尤其是自读课文教学却存在着三种弊端,严重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1.“置之度外”式。

现在中考、高考出题皆围绕基本面目,而未把非基本篇目(绝大部分是自读课文)列入考试范围。于是,许多学校、老师无视教材编排体系,急功近利,认为基本篇目(绝大部分为讲读课文)才是教学之本,自读课文为“闲文”,教之多此一举,置自读课文于课堂教学之外。叶圣陶先生说,“如果只注意了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只做了一半。”“置之度外”式教学方式未能正确认识自读课文的地位与作用,到头来学生只能是“死”读书本者,更谈不上“知”向“行”的转化,能力的形成、习惯的养成成为了一句空活。以这种态度教学,充其量只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

2.“一刀切”式。

有些教师不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对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辩正关系认识含混,认为只要是教材中出现的课文,不管它讲读还是自读课文,应该一视同仁,不应偏颇,于是出现两类课文每篇必讲,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方式一样“一刀切”。由于两类课文并驾齐驱,主次不分,结果造成教时不够,篇篇详教,篇篇教不好,从表面看,学生的“知”似乎得到强化,但根本点“行”却未得培养,大纲中提出的教学目的未得实现。

3.“若即若离”式。

有些教师认为:教材中既然编排了自读课文,就得教;但中考、高考中又未把自读课文列于其中,故不应重点教,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若即若离”式教学。这种教学对自读课文只作简单、草率的处理:有的要求学生只背字词、文学常识;有的让学生抄下练习答案及所谓的重点并背熟;有的干脆让学生读读了事,不作任何教学要求。这种教法从表面看是教了,实际上是一种应付式教学,“知”未得强化,“行”未得培养。

以上几种弊端主要是对自读课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没有理解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受应试思想影响的结果。显然,这三种方法皆有悖于教学原理,没有遵循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如不认识这些问题,语文学习质量的提高便成为一句空话。

三、教学自读课文的浅尝试

为了能充分发挥教学单元的整体效应,体现教材的编排意图,遵循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使自读课文的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我们从一九八八年始进行了“自读课文四步教学法”的教学尝试,现简介如下:

一步:回顾——同化教学目标。

自读课文是“反三”性课文,是“知”向“行”转化的工具。要能顺利实现“行”,老师就得先了解“知”的程度,这就须要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教学目标,讲读课文中目标的体现与理解,回顾的量由课文而定。通过学生的回顾,可以使老师了解学生“知”的程度,以更好的调整教学,又可使学生更深刻的理会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目标在讲读课文中的体现,从而明白应该“知”什么,使自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同化。“回顾”使讲读课文、自读课文教学浑为一体,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

二步:读析——初步理解目标。

为充分体现自读课文“自读性”原则,老师就必须把“自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析。学生自读、自析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类课文的异同,体会老师讲读课文教学之示例,从而有效的进行知识迁移,初步理会单元目标在本文中的体现。

三步:讨论——深刻领会目标。

读析的过程是个体思维活动的过程,是浅层次理解目标的过程。但知识迁移的正确如何,课文理解程度如何,还得靠师生间、同学间的讨论。讨论是二步读析的延伸,是另一种形式的读析。讨论中,“错误之处予以纠正,疏漏之处予以补充,疑难之处予以阐明”,(叶圣陶语)讨论充分发挥了群体思维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这就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深层次的理解教学目标,彻底的实现“知”向“行”的转化。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老师都起组织、引导的作用,使整个教学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课文教学范文篇9

一、讲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关系及教学自读课文的原则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国文学习》中讲:“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又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知道,现行语文教材一般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都有其共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由体裁、内容、特色等类似的课文及其相关内容组合而成。课文分两类,即讲读课文(亦称精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亦称略读课文)这两类课文目标一致,但教学目的各异:教学讲读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目标知识,掌握阅读分析同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起“举一”的作用;而自读课文则是讲读课文的延展与深化,教学自读课文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教学讲读课文的前提下,自觉、准确的把“知”(讲读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规律等)迁移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中,以实行“行”,从而使之成为“反三”的实践性工具。由此可见,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是“举一”与“反三”、“知”与“行”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本单元目标的实现而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作用,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科学性。

从以上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关系的分析可见,两类课文有着明确的要求与分工,编排意图不同,功能也不同:讲读课文承接着本单元主要教与学的任务,是单元教学重点,该课文教学强调必须充分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示范,给学生以“知”,为学生“反三”作准备:自读课文则承担着本单元目标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以致于自如运用,使“知”向“行”转化的的重任,该课文教学强调以学生活动(自读、自析)为主,教师把阅读分析权交给学生,使自读课文成为学生“知”向“行”转化的训练场。由此可见,自读课文的教学与讲读课文的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不尽一致,有其独特的教学原则:

1.自读性。这是从学生学文的角度讲的,它是教学自读课文的最根本点,讲读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知”(知识、经验、方法、规律等)为自读、自析自读课文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所以教师在教学自读课文时必须把“自读权”还给学生,把“自读时”让给学生,把“自读法”授给学生。这样,才能实现“自读性”的原则,学生的“自读力”才能得到锻炼,才能真正实现“知”向“行”的转化。

2.引导性。这是从教师教文的角度讲的,是教学自读课文的基本点。这一原则与第一个原则相辅相成。要求老师在把“自读权”大胆放手时,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应加以组织、引导,使学生正确进行知识迁移。不要求教师“纤屑不遗、发挥净尽”,而是“提纲挈领、期得其得”。(摘自叶老《略读指导举隅》前言)这样,学生的自读能力才能得以形成,习惯才能养成。

3.反三性。这是从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的角度讲的,它是教学自读课文的关键点。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是“举一”与“反三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读课文“反三”的特点,通过与讲读课文的比较,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知识正确迁移,正确理会“一”在自读课文中的体现,只有这样,“反三”才能实现。同时“一”的知识更会牢固、竖实,促进了整个单元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从而有效地实现能力的形成。

二、目前教学自读课文存在弊端及其原因分析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由前文分析可知,两大课文类型有着各自的要求与分工,教学时,只有注意其间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体现教材编排意图,有效的发挥其整体效应,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但在目前语文单元教学中尤其是自读课文教学却存在着三种弊端,严重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1.“置之度外”式。

现在中考、高考出题皆围绕基本面目,而未把非基本篇目(绝大部分是自读课文)列入考试范围。于是,许多学校、老师无视教材编排体系,急功近利,认为基本篇目(绝大部分为讲读课文)才是教学之本,自读课文为“闲文”,教之多此一举,置自读课文于课堂教学之外。叶圣陶先生说,“如果只注意了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只做了一半。”“置之度外”式教学方式未能正确认识自读课文的地位与作用,到头来学生只能是“死”读书本者,更谈不上“知”向“行”的转化,能力的形成、习惯的养成成为了一句空活。以这种态度教学,充其量只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

2.“一刀切”式。

有些教师不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对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辩正关系认识含混,认为只要是教材中出现的课文,不管它讲读还是自读课文,应该一视同仁,不应偏颇,于是出现两类课文每篇必讲,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方式一样“一刀切”。由于两类课文并驾齐驱,主次不分,结果造成教时不够,篇篇详教,篇篇教不好,从表面看,学生的“知”似乎得到强化,但根本点“行”却未得培养,大纲中提出的教学目的未得实现。

3.“若即若离”式。

有些教师认为:教材中既然编排了自读课文,就得教;但中考、高考中又未把自读课文列于其中,故不应重点教,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若即若离”式教学。这种教学对自读课文只作简单、草率的处理:有的要求学生只背字词、文学常识;有的让学生抄下练习答案及所谓的重点并背熟;有的干脆让学生读读了事,不作任何教学要求。这种教法从表面看是教了,实际上是一种应付式教学,“知”未得强化,“行”未得培养。

以上几种弊端主要是对自读课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没有理解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受应试思想影响的结果。显然,这三种方法皆有悖于教学原理,没有遵循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如不认识这些问题,语文学习质量的提高便成为一句空话。

三、教学自读课文的浅尝试

为了能充分发挥教学单元的整体效应,体现教材的编排意图,遵循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使自读课文的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我们从一九八八年始进行了“自读课文四步教学法”的教学尝试,现简介如下:

一步:回顾——同化教学目标。

自读课文是“反三”性课文,是“知”向“行”转化的工具。要能顺利实现“行”,老师就得先了解“知”的程度,这就须要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教学目标,讲读课文中目标的体现与理解,回顾的量由课文而定。通过学生的回顾,可以使老师了解学生“知”的程度,以更好的调整教学,又可使学生更深刻的理会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目标在讲读课文中的体现,从而明白应该“知”什么,使自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同化。“回顾”使讲读课文、自读课文教学浑为一体,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

二步:读析——初步理解目标。

为充分体现自读课文“自读性”原则,老师就必须把“自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析。学生自读、自析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类课文的异同,体会老师讲读课文教学之示例,从而有效的进行知识迁移,初步理会单元目标在本文中的体现。

三步:讨论——深刻领会目标。

读析的过程是个体思维活动的过程,是浅层次理解目标的过程。但知识迁移的正确如何,课文理解程度如何,还得靠师生间、同学间的讨论。讨论是二步读析的延伸,是另一种形式的读析。讨论中,“错误之处予以纠正,疏漏之处予以补充,疑难之处予以阐明”,(叶圣陶语)讨论充分发挥了群体思维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这就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深层次的理解教学目标,彻底的实现“知”向“行”的转化。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老师都起组织、引导的作用,使整个教学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课文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语文课文知识;融入作文教学;策略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我们小学教师的共同心愿,我们知道写作水平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显现。在此笔者所探索的是将写作策略知识融入到日常语文教学中去,指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所学写作方法进行写作,让学生在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具体实践,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当前小学生写作现状

1.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真情实感。小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写作练习,写作文的时候,只好引用一些套话之外,或者是记流水账,不能准确的表情达意,且学生之间的写作水平也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因为家长文化素质高,对自己的孩子辅导到位,写作能力较高,大部分学生写作能力一般,因此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便于个性化指导,而不同层次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通病是缺乏真情实感,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表达个性化的体验和感情,这是解决缺少真情实感的有效之途。2.题材单一,缺少新意。科技进步了,物质生活丰富了,而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接触反而少了,表须在作文中,就是题材单一,缺少新意。写父母,离不开父母买玩具、患病了送医院等;写老师无非就是老师带病上课、“我”病了老师送“我”去医院、老师批改作业到深夜等等,千人一面毫无新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与现实生活接触太少,没有积累素材,加上我们教师写作指导上,没能引导学生很好地将所学课文素材融入写作之中,致使学生写作素材相当缺乏。而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是要求学生将课文知识当做素材积累起来;二是通过阅读积累素材;三是要求学生少玩手机和电脑,周末时候走出家门,观察生活攫取生活素材,如果我们能从这三方面入手,相信笔下的文章将会渐入佳境。3.教师的评价套版化。我们在追求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颇有成效,但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上,却没有什么根本变化,基本上就是“中心不突出”“描写欠生动”“条理清晰”之类的套话,没能将分析课文的语言恰当的用之于作文评价,与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同步,而学生也不知道自己具体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导致学生写作兴趣不高。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根据学生学习所学知识,具体评价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或只得发扬之处。

二、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1.拟定写作提纲。日常教学中,我们都会以到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或写作顺序,其实这也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我们就可借此引导学生学会拟定写作思路,亦即写作提纲。譬如教学了《秋天的雨》,我们不妨让学生写一篇同题作文,仿照课文拟定写作提纲但绝不能完全模仿,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思路选定素材,笔下的作文就能血肉丰满了。并逐渐养成拟定写作习惯。2.坚持先写草稿。小学生毕竟写作训练不多,还没达到下笔成文的境界,因此日常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先写草稿,这能很好地磨炼学生意志力,先草稿后誊写,一篇作文学生进行两次训练。这在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框架、遣词造句、探索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经验、建立完善的知识写作体系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且还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知识面不广的缺陷。因此养成学生良好写草稿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十分重要,当然首先要做的是克服学生的抵触心理。3.整合知识清单。这里所说的清单就是指学生所学知识,它能有效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教学了《窃读记》,让学生写作文时,就必须将插叙这种手法用进作文中去,这样要求学生整合知识清单,对学生内化知识,自觉构建写作知识体系都大有帮助。整合知识清单还能帮助学生更为迅速地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说整合知识清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4.将心理意象化为笔下情感。小学生写作文最大的难关,就是不知道如何将心中意象华为笔下情感,他们本来拥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如果能将想象力整理出来那就是真情实感。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这些新奇的观点变成笔下文字,如教学了《我的童年》,要求学生写写《我的童年》,将心中所想诉诸文字,这样引导学生的写作兴趣必然大增。写作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有效运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阶段总之,以学生所学知识来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构建写作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值得我们一线教师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郭红霞2017《写作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代农村科技》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