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0:05:45

课文

课文范文篇1

从教材这一方说,教材编定的“课文”也应该具有让教师顺利发挥其功能的条件,一张破报纸也能上好一堂课,对于少数教师来说,也许不算难事,而就大多数教师而言,绝非易事。这个例子也许偏了一些,常见的情形是,教材中编入的课文,第一线教师不甚满意,有的随便翻过去,略微点一点算是;有的干脆发怒了:“干脆就应当撕掉!”教材编写者和教材处理者想不到一块去或者想法有较大距离,都不利于教学。因此,编课文的要为用课文的着想,用课文的也应揣摩编课文的意图,双方认识统一,行动协调,事情就好办了。

我以为,要让教师能够发挥“课文”功能,首先就应使“课文”有“功能”和条件,课文的条件是什么呢?是文质兼美吗?不是。文质兼美仅仅是选文的标准。我想,还是要从“例子说”上考虑,要使“例子”确实具有“例子”的特性。前文说过,语文课的“例子”不同于数学等其它学科的“例子”,数学等学科的“例子”主要是应有典型性、论证性,而语文课的“例子”特性应有以下三点:

(1)典型性。这是“例子”的共有特性,否则就不算是真正的“例子”。这不用多说。

(2)典范性。这是对选文的要求,应该把思想典范、语言典范的文章选进教材,这一点已成共识,也不用多说。

(3)引发性。引发,引而发之;引,引子,引动,引导;发,发挥,扩展,发散。“课文”的引发应有几层含义:①课文只是些例子,是“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能够大概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叶圣陶《谈语文教本》)。由此可见,“课文”是学习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学生的学习由“课文”引发开来,再向“课文”以外的语文内容探索。②“课文”的引发性来自它的基础性,或者说,只有基础性的语言材料才具有引发性。对于这一点,叶老也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学习图画,先要描写耳目手足的石膏像,叫做基本练习。学生阅读与写作,从普通文入手,意思正相同。普通文易于剖析、理解,也容易仿效,从此立定基本,才可以进一步弄文学……我也知道有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的说法,而且知道古今专习文学而有很深的造诣的不乏其人,可是我料想古今专习文学而碰壁的,就是说一辈子读不通写不好的,一定更多。……从现代教育的观点说,人人要做基本练习,而且必须练习到家。说明白点,就是对于普通文字的阅读与写作,人人要得到应有的成绩,绝不容有一个人读不通写不好。”(《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应该指出的是,基础性不等于低品位,普通文也不等于低品位的文章,叶老的《苏州园林》、《景泰蓝的制作》;朱自清的《绿》、《春》以及的政论文等,能说是低品位的东西吗?当然,要写出这样的文章,必须凭借更高的思想文化修养,站得高,修养深,写普通文就驾轻就熟了;但是,从学习过程说,总得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普通到不普通,由基础到高精尖。所以叶老说:“不先作基础练习而径与接触,就不免迷离惝避恍。”(同上引)全面地完整地看叶老的话,我想应该是基础训练和“取法乎上”结合起来,正如前文所举的例子,学“片断”是基础训练,学“全文”(当然是佳作)是取法乎上。偏于一边,都有所伤。③引发性还是扩散性,这就是说,选用的“例子”要具备足可以使学生进行发散的条件。我们很欣赏“举一反三”,往往是欣赏“反三”的结果。其实,之所以能“反三”,“举一”是功不可没的;不是随便举个什么例子就能收到“反三”之效;学生能“反三”,往往是因为举的“一”很典型,很适时,很有启发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所以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为什么“不复”呢?显然,不是埋怨学生笨,教师生气了,不愿再讲了,而是有两个原因:或者是时机未到,还没有形成“愤悱”之境;或者就是指举的“一”不合适,不恰当,应该换举“一隅”。在教学中,这种情况很常见,教师举A例,学生很迷糊,教师换举B例,学生就豁然开朗了。

以上是就“课文”说,下边再说说教师应该发挥“课文”的哪些功能。

(1)解读化悟功能。课文,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之作,都是对自然人事及其内在机理上最成功的解读化悟。创作者把自己解读化悟所得用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目的是期待并赢得更多的人来解读化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课文,目的之一就是凭借作者的解读化悟来取得新的解读化悟,并把取得的结果变成积淀在内心的心理事实。所谓读书使人充实,道理就在这里。这种双主体双客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附图{图})

①“自然人事”是客体,用艺术手段反映“自然人事”的作者是主体;主体创作出的成果——作品又成为第二客体,而学习作品的读者(学生)便就是第二主体。②两个主体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主体意在用自己的眼光来认识自然人事,并参与主观感情来反映它,目的是求得一个认识的结果;第二主体既认识作品,又认识作者的“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认识角度”,简言之,即认识作者的“认识”。认识的目的是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借鉴艺术,学会方法,最后把作者的“认识”化解为自己的血肉,简言之,就是积累。③从这个角度说,课文的“例子”功能就是解读化悟,一方面把作者是怎样解读化悟自然人事的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又提示学生,既要记住这个“结果”,又要学会作者解读化悟自然人事的艺术方法。教师教学生学“课文”就得在这方面花功夫。

(2)凭借功能。自然人事,是客观存在,人们可以凭借不同的形式来解读它、化悟它,比如春天之景、秋夜之境,音乐家可以用音乐语言来表现;美术家可以凭绘画语言来表现;摄影家则用摄像工具与载体来表现;而文学家则靠的是语言文字工具来表现。既然作者凭借语言文字来状物写形、表达心志、传递情感,那么,我们指导学生学“课文”,就必须围绕作者的凭借对象——语言文字——来研究、来揣摩。离开语言文字,不光是要犯架空分析之病,而且置作者的凭借对象于不顾,也就不可能真正达到解读化悟的目的。叶老在说明《国文百八课》时说,“所选取的文章虽也顾到内容的纯正和性质的变化,但文章的处置全从形式上着眼”,他举了一个例子:“在国文科里读《项羽本纪》,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对此,叶老还有所强调:“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关于国文百八课》)围绕语言文字读“课文”,就是处处从语言文字入手,认识作者是怎样运用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我们通常说某某文章传神写照,极富表现力,何以见得呢?还不是从语言文字上看出来的?我们通常还说某某字句用得准,何以见得呢?还不是把客观情况和表现客观情况的语言文字作了比较而后才得到的结果?道理是明白了,但我们做的时候往往不见得很出色。比如教《牵牛花》,就“生之力”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问法:第一种,①为什么说牵牛花具有“生之力”?②作者是怎样写“生之力”的?第二种的①哪些语句生动地描写了牵牛花的“生之力”?②作者还从哪些方面表现了“生之力”?第一种的①,意在让人说道理,问②则显得大而空;第二种的①,让学生直逼有关语句,问②让学生再找相关内容。比较起来,第一种是架空分析,第二种才是扣住了语言文字。又如,教《记一辆纺车》,就文章的思路,也可有两种不同的问法,做出两种不同形式的处理。第一种,粗线条地问“这篇课文怎样提出了要说的事物,怎样从不同方面展开记叙,怎样从甲事说到乙事,怎样把各样内容围绕中心组织到一起的?”第二种问法如下:

第二段说:“那是一辆普通的纺车。”作者对于“普通”两字的含义是怎样解释的?“一来”、“二来”这两层意思能不能颠倒过来说?

第三段引用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话,但接下去却先说“足食”后说“丰衣”,为什么不按“丰衣足食”这句话的本来顺序写下去?

第四段是围绕穿衣来写的,五、六、七、八、九这几段是围绕另外一个内容来写的。第四段到第五段这个地方,有没有既足以承接上文,又总领以下各段内容的话?试找出这样的话来?

第五段说纺线是“很有兴趣的生活”。对这个“很有兴趣”的丰富含义,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记叙?

写到什么地方,文章里又有一句话和“很有兴趣的生活”这句相呼应?

第十一段开头,作者说的“这些”指什么?这儿说的“旅伴和战友”是和什么地方呼应的?这里说“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怀念的是些什么?

作者围绕一辆纺车的记叙,充分肯定了它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更充分表现了延安无限丰富的精神生活。试结合文章的层次结构,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两方面的内容的。

第一种问法同于严师在课堂上发出考问,催促学生在总体上作出推断;第二种问法同于亲切的学习指导者在指导学生研究问题该从何处入手,从这里如何“读”到那里,开口小,都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上找答案。从语言文字入手,大概可从这第二种问法上见到“一斑”。

(3)中介功能。中介功能与上述两种功能是有联系的,也有其特殊之处。学生学习语文连着两头,一头是“原先是这样用语言形式的,是这样来思考世界、认识生活的”;一头是“将来在生活、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语言形式,更好地思考世界、认识生活”。而“看文章是这样运用语言形式,是这样思考世界、认识生活”正处于这“两头”中间。既然是这样的关系,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能只顾“中间”这一段。视野过窄,考虑问题的范围较小是不利于做好“中间”这一段工作的。张志公先生曾经批评过“小学不知道幼儿园干了些什么,初中不知道小学干了些什么,高中不知道初中干了些什么”的语文教学现状,指出“这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情况是不能许可的”(《关于改革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由此看来,考虑中介功能要想到:①中学语文“课文”对中学以前的小学“课文”要有承接,同时对下一阶段的语文学习又有铺垫、传递作用。②中学语文“课文”还要对学生已有的语文学习实际有所承接,同时对中学学业完成以后走向社会生活或进行语文深造的语文运用的高要求、高标准有所预想与推断。学生已有的语文学习实际是可以测量到的,因为这已成为既定的事实,通过调查分析、实践考核,能求得一个基本的判断;未来的要求与标准能不能做出科学的预想呢?回答也是肯定的。因为未来的变化总是与现实相通的,现实总是闪现着未来的图影。张志公先生有一个科学的判断:“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同上引)其实,这一点,现在就已经明显地体现出来了。③“课文”教学还要想到“邻居”学科的情况,比如,语文与数学,语文与物理,语文与外语,语文与政史地,语文与音体美等等。前①②条是想“课文”的前与后,叫“瞻前顾后”,这一条是想“课文”与“邻居”,叫“左顾右盼”,这八个字总结了语文“课文”与前与后,与左与右的复杂关系。依此八个字来处理“课文”,来发挥“课文”的中介功能,就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依据事实,对“课文”的处理要有所省略。课文,特别是完整的佳作,含量极丰,涉及面很广;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几乎是一应俱全。这些“内容”,有些是学生知道的,有些是下一阶段所安排的训练内容,对此,教“课文”时应当省略。只有省略了一部分,才可以使应该立即训练的“这一部分”真正凸现出来,也才能真正依照单元规定的训练要点组织教学。这个道理很明白,但做起来并不见得好,具体表现是:教师常有一种担心,总觉得依照规定的训练要点教学有遗珠之憾。正如前文提到的,例如教《荷塘月色》,情感、语言、心态、描写、结构等,丢掉哪一样都不好,于是,教师花上三四节课教学本文也不过瘾。如果教师想一想(瞻前顾后),看看情感、语言、心态、描写、结构这五样(姑且这样说),是不是有的在前面训练过了,是不是有的在后面靠别的“课文”来完成任务,那么,担心就大可不必了。有些训练本子通行以后,教师看安排的“要求”和“练习”很生气,觉得“该练的不练,不该练的却大练”,辨析一下,这“该与不该”大约是从某一具体选文提出来的,如果瞻前顾后,恐怕想法就不同。

课文范文篇2

关键词:部编教材;课文插图;应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插图与文本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和开发插图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结合部编教材特点,合理运用插图展开阅读教学。

一、以图增趣,感知文本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ii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部编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丰富多彩,教师应充分运用课文插图的形象性与直观性帮助学生感知文本,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趣味导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插图有效导入新课,通过对插图的观察、解读、预测,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例如《难忘的泼水节》记叙了1961年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说说总理今天打扮得怎样?脸上的神情怎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吧。”这样一来,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总理的距离,还唤起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二)指导朗读。如教学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借助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插图,揣摩邓爷爷的动作、神态,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字词“83岁高龄”、“格外引人注目”、“兴致勃勃”、“精心”、“茁壮”、“小心”、“仔细”,体会邓爷爷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而读出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提升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三)理清脉络。插图是文字的补充,有些课文配有多幅插图,一组图连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学生可以借助插图,理清课文脉络。例如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小壁虎向鱼、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并配有六幅插图。通过图文对照,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六幅插图连起来看,了解故事大意,再细细观察,发现故事发展变化,随文的插图降低了理解课文的难度。

二、以图入境,深入文本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书面语言传递的知识是抽象的。由此,教师需要借助插图,将知识化抽象为形象,易于学生接受、理解。(一)深入情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许多创设情境的方法,而课文插图是渲染教学情境最为直接的资源,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例如一年级上册儿歌《比尾巴》以问答形式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尾巴的特点。教学时,结合六幅动物插图,加以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平时我们会比谁长得高,比谁跑得快。可是今天森林里在开展一场特殊的比赛,比什么呢?告诉你们吧,那就是——比尾巴。参赛选手进场了。但它们都忘记戴名牌了,你能帮助它们吗?”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学习热情颇高。(二)突破重难点。在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中,部分课文插图描绘的是课文中的重点,教师教学时要发挥插图的作用,化难为易,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例如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学生理解这句拟人句有些困难。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插图中找到这些小动物,然后提示学生观察动物脚印,学生很快就发现了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和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脚印的形状相似,从而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三)体悟主旨。主旨是指文章所体现的意图与主题。文本主旨蕴含在文字的背后,低年级学生不易解读到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文本与插图相结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例如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记叙了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领战士和沙洲坝村民挖了一口井,解决了当地的吃水问题。文中插图为沙洲坝的那口水井,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在教学过程中,图文结合,感受乡亲们饮水思源,时刻怀念、感恩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主旨。

三、以图延伸,启发想象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应努力让插图在学生言语学习中发挥作用,启发学生想象,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一)发展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文本与插图,合理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从而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习作夯实基础。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一分钟》时,教师可以借助文中的两幅插图,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第一幅图是元元睡觉时,闹钟响了的情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发挥想象力,说说“你觉得闹钟响后,元元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有的学生认为元元会马上起床,有的学生认为元元会赖床。此时,教师引出“多睡一分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完课文后,出示第二幅插图,元元坐在座位上,低着脑袋。这时,再让学生结合插图,猜一猜元元心里的想法。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二)发展写作能力。此外,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插图,进行大胆的猜测与合理的想象来续编故事,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寒号鸟》后,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文中的两幅插图,展开想象:如果第二天寒号鸟没有被冻死,它会听喜鹊的劝告做窝吗?请你续写这个故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课文范文篇3

提问设计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而进行的一种思维训练形式。它使得学生个体在围绕教师的提问设计,利用师生语言交流而形成的良好氛围中不断地纠正、丰富、完善自己对问题的判断、推理、分析。而思维训练是通过教师的提问设计来实现的。虽然如此,但是提问设计是主体对客体的预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它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的状态。有时设计的问题难度大,学生不易回答,课堂思维气氛不活跃,达不到思维训练的目的;有时设计的问题太简单,学生感到太容易了,因此思维训练的难度不够。由此可见,思维训练的质取决于提问设计的质。

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要把握好提问设计的质必须遵循三个原则,即教学统一的原则;整体感知和局部破读相统一的原则;阅读和写作相统一的原则。

一、教与学相统一的原则学习知识本是叫人聪明善辩,叫人能干有为,但如果教育使学生产生了厌恶心情,那就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因此叶圣陶先生讲:“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②教师的教学设计目的,就是体现一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就是使学生已有的对知识的感知、理解、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能力得以发展,解决阅读情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爱因斯坦认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③因此,课堂教学的提问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作用。如学习形声字时,应把汉字的表义功能和形声字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分析部首的本义和汉字意义上的源缘关系,再在语境中揣摩其意。如:“他蹒跚地走着。”“蹒跚”是什么意思?即从足部都与脚有关,下文是“走”,怎么走?推断的结论是“一种走路的样子。”然后查词典来证实推断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去识词断义,就可以有意识地避免错别字,同时也是一种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一个学生这样去解释“柴”;从“木”部,知与树有关,“止”与“脚”有关,“匕”与“刀”有关,联想生活中砍柴的情景,可知,砍柴用刀,上树、折枝用脚,那“柴”就是用来烧饭的短小木头。如果简单地告诉他词的含义,那么当学生步入社会后,总不能总带着一本词典吧?

在课文阅读方面,在提问设计上应着重于学生能力的迁移。试举例如下。

例文:《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学目的:交际语言中用词的锤炼。

教学导语及提问设计:

在古代外交上,特别是诸侯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臣子为了维护自家尊严,在外交场合上唇枪舌剑,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也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那么当一个弱国的臣子面对强大的对手,如何才能不失国家的尊严呢?我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廉蔺列传》中的“渑池相会”一节,说说蔺相如语言的精彩之处。

学生甲:“酒宴上,秦王请赵王鼓瑟,表恭实傲,是凌强欺弱。蔺相如当机立断,进请秦王击缶以相娱乐。遵循礼尚往来的原则进行了不卑不亢的斗争。”

学生乙:“秦使官记载成‘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饮,令赵王鼓瑟’。由‘请’变成‘令’,骄横之气溢于言表。而相如让史官记下‘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饮,秦王为赵王击缶。’‘请’变成‘为’,强调了结果,行为已成事实。而‘令’有遵令、抗令之分,结果不分明。”

教师小结:从以上分析可知,交际场合的语言要有礼有节。寻找对方漏洞,巧妙还击而且用词要准确有力,同时应注借意口语、书面语的微妙差别。今天,在社会生活中,大到国家外交活动如新闻会,小到人与人普通交际往来,商贸活动如谈生意、签合同,都应当注重交际语言的锤炼,请同学们留意于这方面的素材,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从以上例子来看,教学中的提问设计应当是不断地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真正地把死书激活,把语文阅读能力潜移到广阔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和局部破读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感知就是在阅读课文时,使学生整体上领悟作者构思全文的思想轨迹,初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受和认识是什么,运用了哪些主要材料。如小说主要表现为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和环境气氛;议论文则是中心论点及与之相联系的分论点和论据等,说明文则是事物的特征等。而局部破读则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文章精要片断的剖析来深化读者对文章的认识。前者回答是写什么的问题,后者则是寻求怎么写和为什么要这样写的答案。二者必须是统一的。整体感知对于局部破读发挥着控制方向、指导进程的决定性作用。离开了整体感知的局部剖析是对文章的肢解,是对文章上下文的联系的割裂,是盲人摸象的翻版,读者无法对作者的感受、情怀、思想的源头、流向和归宿作深层次的了解。同样不去做局部破读的结果也只能是粗知大叶式的阅读。另外,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看,现在实行五天工作制,教学要求没有降低,原来那种“吃不了,兜着走”的做法已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如何把握整体感知和局部破读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为例,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提示及背景材料的介绍,结合课文阅读体会一下本文的主题及作者写作意图。随后,教师通过以下的提问设计来实施教学。

(1)本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准?答:别里科夫。

(2)围绕别里科夫写了哪些故事情节?答:漫画事件、骑车事件、与柯瓦连科谈话。

(3)结合背景材料,思考一下作者笔下人物别里科夫有些什么性格特点?答:墨守陈规,胆小怕事。

(4)别里科夫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答:十九世纪俄国沙皇专制统治时期。

通过以上的提问设计,学生基本上对课文有了了解。要想进一步欣赏契诃夫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又进行如下设计。

(一)教学目的:通过神态描写的关键词语,刻画人物的灵魂。

(二)教学导语及提问设计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谁为挽着女友散步,男女同骑一辆单车游玩而大惊小怪呢?但是,十九世纪俄国的专制制度下,确有一位别里科夫不这样认为,甚至于神色失常。为什么?请阅读课文,找出在漫画事件、骑车事件及与柯瓦连科谈话的三个片断中的神态变化的句子,然后再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学生归纳如下:

(1)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

(2)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

(3)别里科夫脸色苍白。

(4)别里科夫……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

学生甲分析(1):

别里科夫脸色发青,是因为没想到曾辖制全城十多年的“套子”而且竟降落在自己头上,问题的严重使他的脸色比乌云还要阴沉。其次,人们无法忍受他的陈规陋习,便刺激他这种胆小怕事的人,漫画起到了戏弄他的目的。再次,也看出他内心很脆弱、虚伪。难道他这个套中人就不担心这乱子会传到上司那里去吗?

学生乙分析(2):

“发白”是生气的表现。别里科夫看见华连卡和他弟弟骑车后,认为不成体统。

他说:“老师尚且如此,学生就自然会用脑袋走路了。”可见他的思想已经僵化到荒唐可笑的程度。另外,也看到当时专制思想已经有了危机。

学生丙分析(3):

别里科夫妄图再“套”住柯瓦连科,没想到反叫他滚蛋,他气得脸色苍白,一点生气也没有。企图落空后,他脸色由“苍白”变为“恐怖”,说明了他在新生力量面前的惨败。教师、学生总结:别里科夫是一个拼命维护旧习惯专制的一个时代典型,也是一个害怕新生事物的典型,是旧时代的殉葬品。他既是可憎的,也是可悲的。

通过以上的提问设计,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从一个人物的神态变化的描写中去思考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归纳他的思想性格,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何等的匠心独运——一个旧的时代预示着将要结束,但需要的是打碎套在人们头上的精神枷锁,这样才能迎来新时代的曙光,才能避免发生在别里科夫身上的双重悲剧。

三、阅读和写作相统一的原则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从识字到悟文,既是一种情感的沉淀,也是一种知识信息的积累,是一种语言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示范欣赏。教师通过巧妙的提问设计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生活中去体验、分析、提炼,进而触发联想,把生活中类似的需要表达出来,就是写作了。从这种意义上讲,阅读是信息输入,写作则是信息输出。因此,把写作看成是阅读的延伸,思维的拓展,是训练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分析、思考、启迪的良方。“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和服务于生活的(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生活状况,包括由生活产生的思想感情,也包括为生活服务的科学技术等)。语文的运用同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离开了生活,语文即变成空洞的外壳。脱离生活的语文教育不免劳而寡效和枯燥无味,反之,则生动活泼,往往事半功倍。”④这一点足以说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必须统一起来。教师应该怎样把握如二者的契机呢?如在教初二说明文时,在讲述完关于桥的一组文章后,进行这样的设计。

教学导语及提问设计:

通过对《中国石拱桥》、《北京立交桥》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智慧的民族。从赵州桥、卢沟桥到南京长江大桥、北京立交桥,我们的人民在桥梁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那么这些杰出的代表作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我把大家的看法总结成一幅对联,上联是:历经风雨,坚不可摧,利于天下。下联是:造型纷呈,巧夺天工,美在人间。横批:形神俱备。那么我们的家乡有没有这样的大桥呢?你能不能模仿一下课文的写法来完成一篇文章呢?在模仿时应注意写些什么呢?同学们一下子就投入到了热烈的讨论中去了。他们例举了如柳江铁路大桥、文惠桥、壶西大桥等。有的同学还回答了写桥应注意写到建桥的时间、地点、设计者、结构造型等内容。接着就布置了同学写作文《家乡的一座桥》。可是同学们对桥的设计者和桥的跨度、桥基、桥墩、桥面宽度等有关数据不清楚,于是发动大家及其家长去有关单位了解,然后整理材料,再润色成文。通过这样的设计就把同学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把同学们积极创作的思维激活了,同时也把课堂的知识充分地运用起来了。

在第一个设计的目的基本实现后,又推波助澜进行了第二次提问设计。

(1)桥的功能是什么?

答:方便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2)教师语言板书暗示:方便交通。把渴望到“彼岸”的愿望实现。

(3)请同学们据我的暗示思考一下,人生中有没有这样的“桥”呢?

学生甲:妈妈是一座桥,使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

学生乙:老师是一座桥,使我从幼稚走向懂事。

学生丙:学校是一座桥,使我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学生丁:理解是一座桥……。

教师小结:同学们讲得很好,请同学们围绕着你的中心写一篇《关于桥的故事》的文章。

课文范文篇4

为了吸取历史经验,适应当前社会生活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实际需要,语文课应当按照如下一些原则,加强课文的语言练习。

第一,从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出发,加强课文在读写听说方面的语言练习。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在教学过程中,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语言教学是它的基本任务,思想教育是它的重要任务,文学教学是它的特有任务,知识教学是它的必要任务。对课文练习来说,必须体现这些方面的任务,它的基本要求就是进行语言练习,同时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还要从练习中学习思想、文学和知识。明确了课文练习的基本要求以及与其他方面要求的关系,整套课本的练习就应当牢牢掌握住这个基本要求,切实加强语言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决定练习质量和效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第二,以语言练习为主要线索,组成整套课本在课文方面的练习体系。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带动其他方面教学的核心。整个语文教学需要建立一个以语言教学为主要线索的教学体系,才能保证有效地完成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课文的练习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它也必须以语言练习为主要线索,并带动其他方面的练习,组成一个比较科学而且切合实际的练习体系,才能从练习方面有效地完成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

怎样组成课文的练习体系,是个复杂的研究课题,需要对整套课本的语言练习内容作全面而细致的安排。为了便于讨论,试以初中阶段的语言练习为例,大致设想为三个层次,从语言的基础到语言的应用再进展到语言的提高。第一个层次是语言的基础,主要学习系统的基础语言,从写字、用词、造句、组段到成篇,并学习简单的实用语法。这个层次特别要学会语言的通顺,从用词准确,句子完整,句意明确,句子与句子在结构、语意和语气上连贯,段落层次清楚,最后归结到思路清晰。第二个层次是语言的应用,主要是学习文章的各种表达方式语言,从记叙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抒情性语言到议论性语言,并学习比较复杂的实用语法和简易的实用逻辑。这个层次继续要求学会语言的通顺,并在通顺的基础上逐步求得简洁。第三个层次是语言的提高,主要学习文学语言,从散文语言、小说语言、戏剧语言到诗歌语言,并学习实用修辞。这个层次进一步要求学会语言的流畅生动。综合这三个层次的语言练习,就为组成比较科学而且切合实际的语言练习体系提供了一个可供考虑的线索。

第三,语言练习的要求和内容,必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紧密联系。前边列举的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的几种练习题,无论要求和内容涉及课文的思想意义、艺术形象或者科学知识,总的说来都是架空的,都不能完成语言练习的基本要求,也难以真正完成其他方面的要求。所谓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提出练习的要求和内容;另一方面是从思想意义、艺术形象或者科学知识的角度,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提出练习的要求和内容。二者共同的基本点是,都要落实到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上,都必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思想意义不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就成为单纯的思想题;艺术形象不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就成为单纯的内容分析题;科学知识不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就成为单纯的知识题。这些架空的练习题,都不符合语言练习体系的要求。

下边举几个例子。

[例一]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物?作者对这个人物持什么态度?(《孔乙己》)

[例二]地下印刷所是怎样修建的?怎样被敌人查出来破坏?革命胜利后又怎样重建?(《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例三]揣摩一下对雪地捕鸟的描述。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个句子总共不到70个字,连用几个动词,把雪地捕鸟的系列活动生动而有序地表现出来。每个分句都写得实实在在,没有可有可无的字。试写一个游戏,表现系列动作,注意动词用得准确,不超过100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例一是单纯的思想题,例二是单纯的内容分析题,例三能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加以扼要分析,并提出写作要求,是很好的语言练习题。

第四,语言练习题力求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创造性和趣味性。课文的语言文字是丰富多采的,练习的方式方法也应当活泼多样,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积极性。好的练习题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启发性是指练习题引而不发,能引起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积极的思维,或深入理解,或细心体会,或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性是指练习题活而不死,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求得新的领悟和好的发挥,也就是能进一步作创造性的思维。趣味性是指练习题学而不厌,能使学生在复杂的思维中感到有意思、有兴趣、有收获,乐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这三者往往联系在一起,有启发性的练习题,就容易产生创造性或趣味性。练习题具备这些条件,就算是有好的质量,并且会有好的效果,也就是能真正起到练习语言的作用。

试比较下边的两个练习题。

[例一]认真阅读课文,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词。

⒈谁如果要()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⒉—⒊(略)(《苏州园林》)

[例二]填写下边的空白,看谁填得准确、生动。先自己独立思考,填好了,参考一下课文。看看哪些填对了,哪些填错了;哪些虽然与课文不同,但也是对的。

⒈小虫触在蛛网上,正在挣扎,蜘蛛____赶到,把它捉住,咬在嘴里,____我们咬一片面包或饼干____,不费力气。

⒉—⒋(略)(《蜘蛛》)

例一引用了课文的句子,学生读了课文,就可不费思索地填写空白,因此起不了促进思维的作用,而且会感到枯燥乏味。例二也引用课文的句子,同样是填空题,但对填空的要求明显不同。开头以“看谁填得准确、生动”相激发;接着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按照句子的需要和自己的理解填写;然后要求学生参考课文,看填得合适不合适。值得指出的是,要求参考课文而不是完全按照课文,如果与课文不同,只要填得合适,也算是对的,这个要求提得好。整个练习题,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创造性和趣味性。

第五,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适当加强语言练习的实用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由它带动的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语文课在课文的语言练习方面,应当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适当加强练习的实用性。

一般的语言练习题,凡是可以结合实际应用的,都应当尽量结合。此外,还需要指导学生学会写各种实用文。就前边讲过的语言练习三个层次来说,结合基础语言的练习,可以学习写一些生活上常用的实用文如书信、日记等;结合文章的各种表达方式语言的练习,可以学习写各种表达方式语言的实用文,记叙性实用文如新闻、通讯等,说明性实用文如广告、说明书等,抒情性实用文如祝词等,议论性实用文如总结、答辩状等;结合文学语言的练习,可以学习写一些讲究表现手法的导游词、影评、剧评等。练习中还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写访问记、调查报告之类的实用文。

第六,语言练习应当保持适当分量,讲求实际效果。课文的语言练习,原则上应当多练。所谓多练,主要指练习的次数需要多一些,特别是重要的读写听说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语言文字,更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次数多了,练习的方式方法容易多样化,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每篇课文的练习题也不宜太多,根据以往编辑课本和实际教学的经验,一般以保持五题左右较为合适。切不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在课本里已有练习题之外,增加很多补充题;或者采用课外的各种练习册。这样做反会影响练习效果,徒然增加学生负担。总之,语言练习应当保持适当分量,讲求实效,但不宜盲目追求分量越多越好。

上述几个原则,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努力体现在教学中,这样才能真正加强课文的语言练习,切实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下边再谈谈指导语言练习的一些具体方法。

⒈语文课的备课,不但要备课文,还要备练习。备课文应当着重备语言,备练习也要着重备语言练习。备练习主要研究课文的练习题怎样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怎样表明了语言练习的基本要求,怎样安排了语言练习的重点。如果要求不够明确,安排尚欠妥当,那就应当作必要的补充和调整。其次研究这些练习题是否紧密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如果缺少联系,那就应当把练习题引向课文的语言文字,加强应有的联系。还要研究这些练习题如何在学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同时也能学好思想、文学或者知识。还要考虑为了帮助学生做好这些练习题,有什么重点需要引导,有什么难点需要提示,也应当有所准备。备好了上述这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⒉每篇课文都应当有语言练习重点,每节课也都应当有语言练习环节。从整个语言练习体系出发,具体到每册课本和每篇课文都应当各有重点。每篇课文的练习题往往就体现了课文的练习重点。这些练习题可以在教完课文以后要求学生完成,也可以分散到各节课里结合课文教学来完成。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每节课都必须有语言练习环节。教师应当围绕着这些练习重点,对每节课的练习环节作出恰当安排,使整个语言练习体系得以具体落实。应当强调的是,如果整节课教师只讲思想意义、艺术形象或者科学知识,而不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也不归结到语言文字的学习,这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如果教师讲了课文的语言文字,而不要求学生进行语言练习,这也不是完整的语文课。

⒊语言练习必须引导学生研究课文的语言文字,并要求他们紧密结合课文的语言文字答题。所谓研究,主要就是根据练习题提出的问题,具体分析课文的语言文字,并从语言文字的理解中求得问题的确切答案。如果不研究课文的语言文字甚至不看课文就能答题,这只能说明练习题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要求不明确,或者学生对语言练习题的基本要求认识不清。学生答题,不能架空讲一些思想意义、艺术形象或者科学知识,必须讲清这些思想意义、艺术形象或者科学知识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才能算是完整的答案。

⒋加强段的读写练习,对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和练习写文章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读的方面,课文是进行语言教学的主要材料,选在课本里的文章,一般都在语言文字方面有特色,有些篇还具有一定的典范性。但每篇课文的语言文字特色,往往突出表现在某一段或者几个段里。这些段能用精练的语言文字表达深邃的含义,富有感人的表现力,成为全篇的精华段,可以作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范例。因此,选取这些精华段作为语言练习的重点,容易收到学习语言文字的较好效果。在写的方面,联系课文的写作练习,一般称为小作文,也可以采用段的方式进行。段包含词和句,一段写通了,往往也能进一步写通全篇;一段写好了,往往也能进一步写好全篇。因此,加强段的写作练习,也是学习写文章的切实可行而且易于见效的好办法。

⒌在语言练习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推敲语言的能力。在读和听中,一个词、一句话,有的人看了或者听了,很快就能领会它的含义,识别它的优劣,并能引起各种思考、联想和想象;有的人即使看了或者听了几遍,仍然一知半解,甚至茫无所知。在写和说中,需要表达一个概念、一层意思,有的人很快就想到恰当的词句,而且能充分发挥这些词句的表达作用;有的人即使想了又想,仍然想不妥当,表达不好。读写听说对语言的这些不同反应,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人表现的语感有所不同。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领悟力,是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基本功。因此,在语言练习中应当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与语感相联系的是推敲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读和听中,一个词、一句话,什么含义,什么作用,特别是佳句名言,有什么新意,有什么特色,都要经常加以揣摩,从中吸取有益的知识。在写和说中,用一个词,造一个句子,也要一字不苟,反复斟酌,选用表达最恰当的词句。这种推敲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同语感一样,应当在语言练习中经常培养。

课文范文篇5

一、继续抓好词句训练

新词和句子的训练,各年级都应重视,但各有各自的重点。中年级要抓好以下几点:(1)要注意指导学习理解由熟字组成的新词。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相当数量的汉字,所掌握的字可以组成许多新词。如《三味书屋》中的“当铺、绣像、奔走”等;还有一些熟词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有了新的含义。如“危楼高百尺”的“危”字,在这里是“高”的意思。(2)要着重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五光十色、塊丽无比”两个词语是在描绘了海水多种颜色互相交错的情景之后出现的,结合上文学生就迎刃而解了。(3)要注意词语的巩固和积累。学生牢固地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语后,有利于阅读和作文,也能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如掌握了“奇怪”这个词,遇到了“千奇百怪”就自然懂得其意思。

二、抓好从段到篇的训练

抓段的训练,主要是在指导学生阅读一段话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分析归纳一般话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要在初步了解段的主要内容基础上,分析句与句在意思上的联系和连句成段的方法,而后在归纳自然段的意思。教师在教学一段话的过程中,渗透“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方法,对分层、归纳段意进行训练。引导学生怎样归纳一段话,获得较系统的知识,以便在今后的阅读中运用。

在段与篇的阅读之间,要安排一些过渡性训练,以减轻篇的训练难度。如《捞铁牛》中,让学生按照“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和“和尚捞起一只只铁牛”两个段意找出各是课文中的哪一部分。前者是前三个自然段的段意;后者是课文中四、五、六自然段的段意。学生在段的训练中获得了知识技能,并初步认识到几个自然段围绕一个意思说的,可以合并为一大段,同时这为篇的训练创造了条件。

课文范文篇6

内容概括式

对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用简炼的语言加以概括总结,让学生在课前对本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如第七课《行道树》和《第一次真好》的导语设计:为他人造福,尽管可能会牺牲某些人的利益,但他是崇高的、幸福的;第一次经历,尽管不一定都愉快,但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习《行道树》和《第一次真好》这两篇课文后,相信同学们会在这方面获得更多的启迪。

介绍作者式

对本篇课文作者的生平、事迹,对人类的贡献等方面加以介绍,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魔力,从而引起对所学课文的浓厚兴趣。如第9课《我的信念》一文的作者玛丽·居里,导语设计如下: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上是罕见的。”阅读《我的信念》,就是阅读居里夫人的灵魂,可以了解她那伟大的人格来自怎样伟大的灵魂。

三、介绍时代背景式

有些文章是在一定历史时代特定背景下写的,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透过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深刻的去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如第四课《紫藤萝瀑布》一文的导语设计:作家宗璞一家在“”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重见紫藤萝花盛开,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慨,于是写成了《紫藤萝瀑布》一文。

四、体裁式

介绍文学作品的体裁,有助于学生对这种文体的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识,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如第30课《寓言四则》导语设计: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这种文体有四个要素――故事性、虚构性、寄托性、哲理性。寓言故事传达着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今天我们来学习《寓言四则》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人生经验。

五、表现手法式

有些课文在写法上运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课文,可以从表现手法上去设计导语,以便突出文章的写作特点,从而降低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如第七课《行道树》一文的导语设计:同学们,汉语是世界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更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凤的《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六、由此及彼式

把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相似、相近的知识内容加以介绍,由此及彼,引出所学课文内容的一种导语方式。如第27课《静夜》一文的导语设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独望明月,顿生思乡之情。而现代诗人郭沫若在静夜中也有无尽感慨,便用诗歌记录了自己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静夜》的世界,体会诗人的情感。

七、承前启下式

课文范文篇7

如前所言,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源于语文课文的审美特性和课堂教学中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及教师对此的充分发挥。在课文中,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的丰富内容,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语言美、文化美等因素。故此,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就不仅仅是认识活动,而且是欣赏美、理解美、评价美、创造美的活动。教师只要充分挖掘每一篇课文的美的因素,把知识理论容纳在以美的范式带动的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和谐新颖的创造性学习环境中,同时将感知、表象、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综合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就能使课堂教学满堂生辉。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就会对自然、社会、人类现实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美的现象和事物产生震动、惊异、赞叹、仰慕、热爱、振奋等等美好的情感,从而激发强烈的向往与探索的愿望和热情。

那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应从课堂入手。

在智能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塑造完善人格的有效方法。从心理结构来说;它使受教育者主体在智能结构、情感和意识结构三个方面得到平衡、协调发展。因此,在智能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但能提高智能(知识与智能、动作技能和心理技能同时发展)的健康发展,而且促进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意志因素)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受教育者在合规律的形式(美的形式)下经过艰辛努力完成了一定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自由驾驭知识的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从而能形成更加明确的选择意向和目标。另外,情感的调动、意志的保证又能使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灵感触发,成了推动智能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样,智能、情感、意志三种心理结构相互依赖、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地得到发展,有效地避免了把受教育主体变成单纯的知识储存器的弊端。

审美靠的是形象和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形象和情感,也就没有审美教育。基于此,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披文”者,即注重形象的再现也,因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披文”的目的在于“入情”,因为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因此我在教学中第一步先突出美育的形象性。例如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刘和珍的形象初步浮现在学生跟前,形成一个总的印象,一开始我就用“破其卷而取其神”的教学方法,先把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列表格分成三方面:“平日表现”“对敌斗争”和“死难情形”,要求学生按照表格的具体要求阅读课文,逐项解答,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重点字词一一写在黑板上,使刘和珍的形象立起来,让学生形成一个审美知觉,获得愉目悦耳的美感。第二步,引导学生激发感情,进入意境。为了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审美意象,我回过头来在“平日表现”这项中,重点分析“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的全年”这句话。这是一句动情显神之语,是“披文入情”的最好切入口。“生活艰难”这四个字看来虽然平平常常,可是一经插入刘和珍简历的介绍,加上语调沉重、为之动容的讲解,那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刘和珍生于1904年,1919年14岁考入南昌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那年她父亲病故,家境贫寒,不久她的祖母、一弟一妹均因病无钱就医相继死亡,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经过如此动情的渲染,学生好像接到了一把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四个字的确是字字泪、声声血,“生活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活知识,把旧表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体验、丰富和补充课文中的形象。抓住这个契机,我结合板书内容“毅然—黯然—欣然—奋然”去启发,去点拨,增强了学生审美情感的强烈程度,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这样,学生不但看到了刘和珍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在被无辜开除的逆境中“始终微笑,态度温和”的乐观、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和黯然泣下的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而且看到了她之所以在对敌斗争中”欣然前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猛士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她的牺牲对“真的猛士,将奋然而前行”的深远影响。第三步,引导学生领会结构美,以美启智。本文的结构网络是:有话—无话—有话—无话,如此一咏三叹,具有回环往复之美。由于有了以上美育的形象性和情感性作基础,学生很容易领悟到如此的结构形式是来自鲁迅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愤慨和斥责,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悲痛和歌颂的繁复心绪的自然流露。

“披文入情”的讲授拨开了含蓄的语气文字的表层,使学生溶进了情感的海洋,登上了精神的殿堂。

课文范文篇8

在课文教学中如何将课文内容作为话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使其能创造性地解决课文话题所引出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摆在我们外语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而教育学理论中的“近体原则”在中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挥其创造潜能和学以致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近体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缩小教与学之间的差异,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状况、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缩小教与学之间的时空差距,以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近体原则”可分为时间近体原则、空间近体原则、心理近体原则和活动近体原则。现分别论述如下:

一、时间近体原则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材料,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重大事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话题,用课本知识去分析当今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原因和背景。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还有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TheGreenHillsofTangsa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时间近体原则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话题:WhydidthepeoplealongtheChangjiangRiversufferalotinthebigfloodin1998?然后让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用英语进行讨论。学生人人参与,气氛活跃,经过各小组发言,归纳出1998年中国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如:气候变化,河床抬高,河道变窄,雨水集中,山坡植被破坏严重,围湖造田,森林遭砍伐等等。接着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出另一个话题:Whatcanwedotopreventsuchadisasterinthefuture?这一问题的提出再一次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讨,各抒已见。通过小组总结和归纳,师生们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有不少涉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的课文,例如:动物保护问题----MiludeerreturntoChina;男女平等问题----Thesecretisout;关注地球问题----Savingtheearth;残疾人问题----Disability;世界粮食问题----Feedtheworld;垃圾处理问题----Dealingwithwaste及自然灾害问题----Earthquake,Fire,Hurricane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引出课文以外的话题,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维,为课堂教学创设出一种紧张、活跃、和谐和民主的氛围。

二、空间近体原则

受全局性和典型性的局限,教材在选材时不可能选用近期发生在学生所在地区的事例。由于空间距离远,在教学中直观性差,感受性弱,学生的兴奋点不易被激发,因此教师应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尽量结合当地典型事例,从课文中引出最受学生关注的话题。

例如,在教学Disneyland这一单元时,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抓住时机,向学生展示2lstCentury(1999.11.3)全版刊登的将于2005年完工的香港迪斯尼乐园彩色模型图,并作必要的介绍,就能达到进一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教师可以作如下介绍:

Aftereightmonthsofnegotiations,theHongkonggovernmentstruckadealonNov.2fortheconstructionofaUS$3.55billionDisneyland.TheparkwillbethethirdDisneythemeparkoutsidetheUSafterParisandTokyoandisaimedattouristsfromtheChinesemainland----whichisseenbymanyWesterncompaniesasahugemarketforthenewmillennium.It"stobebuiltoverafive-yearperiodonHongkong’sLandauIsland.

此时,教师如能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兴奋点强的有利时机,创设“辐射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能引起学生一系列的言语实践活动。例如:

1.WhydoestheHongkonggovernmentdecidetobuildDisneythemepark?

2.CananotherDisneythemeparkbebuiltintheotherplacesofChina,suchasinBeijingorinShanghai?Whyorwhynot?

这一系列问题缩短了课文内容与现实问题的空间距离,自然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又如AngkorWat一课介绍了柬埔寨通过对吴哥窟的开发与保护,使其成为柬埔寨最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学生学习了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出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保护和开发这一话题。让学生针对当前就圆明园开发与利用存在着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展开讨论,即部分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房地产开发商欲将圆明园开发成一个集商业、贸易、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综合园林,变废为宝。同时,圆明园的开发还可成为北京市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另一种是以文史学家、考古学家为代表的意见,即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的一面镜子,要让它保持一片废墟的原汗原味,以便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中国近代史上的这段屈辱史。根据这一话题背景,教师可提出如下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

1.IsitbettertokeepthedesertedYuanmingyuanParkasitisortodevelopit?Whyorwhynot?

2.WhatwillyoudoifyouarethemanagerofYuanmingyuanPark?

经过讨论,学生得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即在保持现存圆明园风貌的基础上,将其主体部分开发成一个中国人了解近代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还可以划出园中一部分把它开辟成一个民俗村和拍摄古装戏的影视基地;还可以在园内建一个古玩市场,把国内外游客吸引到圆明园,做到以园养园。

三、心理近体原则

心理近体原则是教师从实际出发,了解某一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创造性的设计,从课文中引出学生最关注和最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AFarmingPioneer的教学时,学生不禁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此时,教师如能拿出《中华英才》画册,向学生展现一幅朴素农民的彩照,让学生猜一猜他是谁,他有何伟大成就?这一情景一定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经教师提示,学生能够猜出那位农民是被世人称为“当代农业之父”的袁隆平。然后教师再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Whydowecallhimthefatherofmodernagriculture?

2.Withouthisgreatinvention,manypeoplewouldgohungry,doyouthinkso?Andwhy?

3.Whatishedoingnow?

通过联系实际回答问题,学生不仅参与了言语实践活动,而且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四、活动近体原则

智力的发展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师应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中去发展,在实践中去进行体验和回味。因此,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把枯燥的语言课变成谈经验和谈体会等的交流会。

例如,教学TheSummerHolidays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谈谈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报社记者采访来自农村的学生,谈谈他们假日是怎样帮助父母进行夏收的;也可采访来自城市的学生,谈谈他们在父母上班时是怎样安排自己生活的,等等。这时的课堂是生活的舞台,教师是舞台上的组织者和导演。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再如,在教学Travel一课时,教师可在黑板前挂一幅中国地图,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他们的旅游经历。这时,有的学生描述了去广州和深圳的经历,其中包括怎样去的,跟谁去的,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时间,买了什么纪念品等内容;有的学生谈了旅途中的见闻和当地的风俗习惯,等等。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学生个个争先恐后用自己所学的英语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样,不但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同时也融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课文范文篇9

要循序渐进。首先,把新课轻声地朗读几遍,了解一下课文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接着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然后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思考一下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

预习揭示和思考练习。在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前都有。提示预习的具体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带着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对预习也很有帮助。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看看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练习题则侧重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预习完课文试着口头做一做,可检查预习的效果。

懂得使用工具书。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现在小学生最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课文范文篇10

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看,逐段呈现课文的模式仍很盛行。一味地采用这种呈现方式,会带来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不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反应,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主体作用发挥欠佳;不利于诱导学生进行深层思考,思维品质难以得到培养。

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以实现其多重目标,就必须活化课文呈现方式。活化课文呈现方式,就是指教师不囿于课文的固有程式,围绕阅读教学的目标,创造一种新颖的课文呈现方式。近几年来,笔者也积极致力于这种教法的探索,尝试运用“聚焦”式、“调整”式、“假想”式、“改编”式、“比较”式等多种方法来活化课文呈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列举其中的三种类型说明之。

(一)“聚焦”式呈现

“聚焦”式呈现,就是把一篇课文的教学视作物理现象中的聚焦过程。教师根据文章的思路及作者的意图选定“焦点”,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尽可能会聚于此。这种呈现式,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增强教学的整体感和节奏感。

像《记念刘和珍君》、《赤壁之战》等篇幅较长的课文,采用传统的逐段讲解式,易使教学过程冗长、松散,而改作“聚焦”式呈现,则整个过程大大优化。如《记念刘和珍君》,全文的“焦点”即是“记念”一词,教师可由此设计两个统摄全篇的问题(一是为何要记念刘和珍君,二是怎样来记念刘和珍君),然后分步组织研读讨论。“聚集”过程大致如下:

附图{图}

这样呈现课文,从教学内容来说,整体感强,定位恰当;从教学环节来说,紧凑自然,不枝不蔓,教学效果是好的。

高中语文教材中宜用此法呈现的课文颇多,特别是那些篇幅较长的课文。需强调指出的是,“聚焦”过程的设计,因教师、学生、课文等不同而不同,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点必须特别注意,就是“焦点”的确立一定要能起到“带动全篇”的作用。

(二)“调整”式呈现

所谓“调整”式呈现,是指教师将原文故意打乱,编印成资料,上课时发给学生,要求他们重新调整的一种呈现方式。运用这种方式,可使学生把握课文的结构,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凡是具有“逻辑严密,结构严谨”的特色的议论文和说明文,大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我在教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课前没有让同学预习课文,上课时在简介了悼词的基本写法后,发下印有此文已被打乱的9个语段和从文章第4—8段中抽出来的5句承递句的资料,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思考两个问题:(1)9段文字先后顺序应怎样排列?(2)5句承递句各置于何处才能将上下文连缀起来?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以“概括——归并——排列”为序,通过层层深入的讨论,最后画出全文的结构示意图。这篇文章“显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是我们用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极好教材。这样来呈现课文,使该教材的这一潜在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深切体味文章逻辑美的同时,也提高了思维的严密性程度。

再如《芙蕖》、《眼睛与仿生学》一类在结构、顺序安排上颇有特色的说明文,若按常规模式呈现,则显得机械呆板、过于简单,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价值不高。若改作“化易为难”的“调整”式呈现,以营建“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境界,自然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思维训练的深度,从而实现借阅读教学以开发智力的目的。

(三)“假想”式呈现

先看一个教学片断。

教《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时,课前我没有让学生预习课文,而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从平陆县民工因食物中毒而生命危在旦夕,说到最后因及时施药而化险为夷,把事件的全过程向学生作了详尽介绍。随后引出问题:假如你是记者,将怎样来报道此事?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又提出问题:围绕这一大堆材料写一篇报道,写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呢?比如,主题如何确立,材料如何处理,结构如何安排,等等。

教师要求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思考讨论一番后,再打开课本阅读课文,然后再分析讨论——课文是“怎样的”和“为什么这样”。

像这种教读课文前先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一下文章该怎样写的呈现方式,我们称之为“‘假想’式呈现”。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研读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在写作上也能使他们受到更多的启迪。

教无定法,活化课文呈现的方式当然远不止上文所说的几种。笔者前面已经谈及,采用何种方式来呈现课文,因人、因文而异,即使是同一位教师教同一篇课文,所用的呈现方式也会随着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学对象等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采用哪一种呈现方式,以下三条原则是必须共同遵循的。

其一,“深化课文读解”的原则

教材中所选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要实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读解”这些文章。叶圣陶先生说过:“我认为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主要一步在透彻理解原文。而所谓透彻理解,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语文教育书简》)倘若学生对所读的文章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能“阅读同类的书”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在选用呈现方式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所用的呈现式是否有利于“深化课文读解”。上述诸例都体现了这一点。再如讲读《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我们采用了“对比”呈现式,拿另一篇介绍景泰蓝的文章——《北京景泰蓝》来对比教学。这两篇文章同为介绍我国优秀工艺品景泰蓝的说明文,但是说明的目的与重点不同。《北京景泰蓝》的目的在于全面介绍这一传统工艺品,重点说明建国以后景泰蓝工艺的巨大发展,按逻辑顺序分别介绍了景泰蓝的物品性质、盛行年代、制作过程、发展情况、产品种类,其中说明景泰蓝制作过程只用了两句话。通过两文的比较分析,学生不但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而且进一步明确了要根据说明目的、说明对象来确定说明顺序及说明重点的写作道理。

其二,“调动情商因素”的原则

课文呈现方式的优劣之所以会对课堂教学效益高低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它与情商因素(特别是兴趣、情绪、情感等三种因素)的调动有关。活化的呈现方式,往往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研读产生浓厚持久的兴趣、积极愉快的情绪以及热烈适应的情感。而这些情商因素的调动,是十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的。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感叹,就是高中语文教材中那类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赤壁之战》、《信陵君窃符救赵》等)不好教。为什么?我们以为主要还是一个课文呈现方式问题。教师一字一句地串讲,学生一字一句地记录。这怎能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呢?其实,这类文言文语言大多比较浅近,学生只要能凭借字典和注释用心研读,自己基本上能读懂,何必教师一字一句地串讲呢?关键在于教师能营建一种新颖的呈现方式,激发其研读课文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读文章时“保持着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叶圣陶《中学国文学习法》)。譬如,教《廉颇蔺相如列传》可用“改编”式,要求学生设计改编电视连续剧的方案;教《赤壁之战》可用“比较”式,让学生拿《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章节来与之对比阅读;教《信陵君窃符救赵》则可用“聚焦”式,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正方的观点是“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值得肯定”,反方的观点是“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必须否定”。笔者认为,采用这样的方式呈现课文,学生的兴趣、情感、情绪等因素一定能得到调动,教学效果也自然会提高。

其三,“加强思维训练”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