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式扶贫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6:44:49

开发式扶贫

开发式扶贫范文篇1

回顾我国扶贫工作的历程,根据推动减贫的主要手段,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一是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我国基本采取传统的社会救济扶贫方针,政府通过一系列强制手段和制度变革实现城乡居民之间分配平均化,总体上避免了贫困程度的加深;二是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大规模减缓贫困,这一阶段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逐步形成了我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即开发式扶贫。

开发式扶贫是对过去传统的救济式扶贫的改革与调整。经多年的实践,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2001年我国政府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指出,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鼓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改善生产条件,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据此,开发式扶贫方针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1)倡导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贫困农户中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2)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国家安排必要的以工代赈资金,鼓励、支持贫困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3)国家安排优惠的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重点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加工业项目,促进增产增收;(4)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5)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发展后劲。

从国内外实践看,二十多年扶贫开发的巨大成就证明了这一扶贫方针的正确性。现阶段乃至一个更长的时期,我国扶贫工作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方针。

首先,开发式扶贫符合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构成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研究,在目前农村2000多万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中,只有7%是丧失劳动能力需要救济救助的。而93%是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开发式扶贫脱贫致富的。同时,这2000多万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其中87%在l亿多人的群体中波动出现。国务院扶贫办通过建档立卡,基本摸清各地扶贫工作对象的总量为10698.9万人。只有逐步提高这1亿多人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有可能稳定地解决贫困问题。

其次,开发式扶贫不仅是为了解决贫困农户的温饱问题,而且是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解决贫困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以救济救助为主,显然难以达到这个目标。而且,过于强调以救济救助为主,不利于贫困人群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最后,开发式扶贫已成为国际反贫困领域的共识。是采取救济救助的办法,还是实行开发式扶贫,在国际反贫困领域一直存在争论。现在,即使是实行普遍福利制度的西方国家,也在对过度的社会保障进行检讨,强调通过加强培训、促进就业等方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人摆脱贫困。经过几十年实践,美国经济学界和政府在扶贫问题上形成的主流认识是,必须以提高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主。2004年5月,世界银行在上海召开全球扶贫大会,就是肯定和推广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经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我国共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也是为了推广中国的扶贫模式。

国际经验进一步显示,无偿援助或补贴无益于穷人的发展和摆脱贫穷,反而会助长他们的依赖思想。应当使扶贫项目最终能促使穷人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其经济发展即使在外力援助撤出以后仍能持续进行(外力帮助在开始阶段不可缺少)。只有采取措施从以下方面建立和培养穷人的能力和素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穷人的贫困问题,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这些能力和素质包括:认识到摆脱贫穷主要靠自己,而不单靠外援;掌握实施发展项目的必要认识;挖掘自己的资源,如储蓄,从小规模项目开始,然后再利用外部资源;获得管理和技术技能,包括提高文化水平、掌握会计知识和有关生产技术等;建立能保证穷人有充分参与机会的组织,发展横向和纵向联合,形成组织网络;学会使用政治手段,如争取实施法律赋予的权利,向政府争取新权利,与各种盘剥作斗争,让社会能耐心倾听穷人的要求等。这些是救济式扶贫方式无法达到的。

当然,应该看到的是,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未能覆盖全部贫困人口;相对注重生产性活动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对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及能力培养关注不够;扶贫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全过程贫困人口参与不足;总体上扶贫效果可持续性不足等。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开发式扶贫的内容需要拓展和完善。二、开发式扶贫的内容拓展与完善

(一)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贫困人口的能力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人。重视教育和教育设施投资,尤其是初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对贫困地区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世界各国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普遍经验之一。研究表明,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除了经济收入的差距以外,更显著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水平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文化、劳动、技术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差距。因此,进行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从长远看是减轻贫困的根本性措施。马来西亚在20世纪70~80年代,发展经济和减轻贫困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其中对教育的投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60年代中期起,马来西亚政府就开始增加教育投资。70年代初马来西亚实行新经济政策后,1972~1977年间,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占国家财政预算总额的22%,提高了国民教育水平。1987年全体国民平均受学校教育的时间,男子为7.5年,女子为6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70年的50%降至15%。教育对贫困的减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如印度尼西亚、韩国、我国台湾、泰国等)的经验也都证明了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发展和减轻贫困的重要作用。

根据新的扶贫任务,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开发主要包括:一是在继续从事自然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实用技术的教育来增强开发的技术含量。这样既可以提高资源开发的效率,又可以更多地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是增强农民适应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三是提高贫困人口流动与就业能力,这是今后人力资本开发的主要方向。

目前在扶贫工作中,能力建设的主要障碍,一是观念:扶贫规划长期以来是上级行政部门及技术支持部门操作和控制的过程,缺乏以农民为主体和中心的工作经验,对村级参与式规划还存有疑虑。目前,14.8万个重点扶持贫困村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划,如何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统一认识。二是支持村级参与式规划及其实施的能力建设还是空白:一方面,扶贫系统领导部门能力与技能的建设亟须加强。很多扶贫领导部门的有关人士对村级参与式规划、实施等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知识。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以往的扶贫方法上。另一方面,村民是村级扶贫规划与实施的主体,也是扶贫的主要对象。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不知道参与式,更不要说参与式的真正含义和具体操作方法。村民对参与式的理解就是投劳、投工参加到项目实施中。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给予重视,始终贯穿扶贫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二)构建参与式扶贫体系。促进贫困村自组织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就贫困村而言,参与式扶贫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行政村为基础,采用参与式的理念、原则和方法,组织、引导、发动群众制定、实施、管理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并监测、评价每一个项目的质量、效果和影响;二是以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培育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程度和能力。参与式扶贫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包括: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质量;转变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方式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贫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参与式扶贫开发中的作用;为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实施管理小组和监测评价小组真正发挥作用提供制度支持;将培育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作为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的重要工作内容;以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全面提高贫困村现有基层组织的参与和管理能力;围绕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的实施管理、监测评价,以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活动开展有效的培训;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制度建设。

(三)注重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网

对于大多数贫困地区来说,开发式扶贫是最有效也是唯一可行的途径。但那些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的穷人,或没有劳动能力而又无人赡养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并不能从开发式扶贫中直接受益。由政府直接向穷人发放救济食品或衣物,是解决这部分人温饱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全部或部分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口,应当主要依靠社会安全网的建立来进行减贫。社会安全网的建立和完善,主要措施应包括:以保障城乡居民的最低限度生存需求为宗旨,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来确定合理的保障标准;扩大保障面,争取将所有应保人口都纳入保障的范围;在城市地区,应以完善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为核心;在农村地区,采取措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资金的筹集机制,增加上层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社会统筹的程度。

开发式扶贫范文篇2

关键词:开发式扶贫方针;参与式扶贫体系;完善与拓展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期评估结果显示,纲要实施5年来,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927万减少到2365万,减少了562万;低收入贫困人口从6102万减少到4067万,减少了2035万。同时,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2005年,时任世界银行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在访问中国时说:“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脱贫人口在发展中国家脱贫人口中占75%,这是一个惊人的事实,中国的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与此同时,数据也显示,我国减少贫困人口的速度明显趋缓。20世纪80年代,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370万;90年代年均减少620万,进入2l世纪年均减少只有150万。于是,对如何解决剩下的20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的问题,有关讨论提出了多种解决办法,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方针已不适应新阶段的扶贫形势,扶贫应以救济救助为主。目前农村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只要国家财政给每个贫困人口提供1000元生活保障,也就是每年拿出200多亿元,农村的贫困问题就可以彻底地解决。另一种观点认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农村贫困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简单地用低保的方式解决现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否定开发式扶贫方针,这种观点并不符合我国农村目前贫困问题的实际,也不符合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基本方针,不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笔者在同意后一种观点的同时认为: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表明,开发式扶贫方针是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必须坚持。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开发式扶贫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行完善与拓展。

一、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必然性

回顾我国扶贫工作的历程,根据推动减贫的主要手段,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一是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我国基本采取传统的社会救济扶贫方针,政府通过一系列强制手段和制度变革实现城乡居民之间分配平均化,总体上避免了贫困程度的加深;二是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大规模减缓贫困,这一阶段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逐步形成了我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即开发式扶贫。

开发式扶贫是对过去传统的救济式扶贫的改革与调整。经多年的实践,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2001年我国政府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指出,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鼓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改善生产条件,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据此,开发式扶贫方针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1)倡导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贫困农户中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2)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国家安排必要的以工代赈资金,鼓励、支持贫困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3)国家安排优惠的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重点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加工业项目,促进增产增收;(4)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5)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发展后劲。

从国内外实践看,二十多年扶贫开发的巨大成就证明了这一扶贫方针的正确性。现阶段乃至一个更长的时期,我国扶贫工作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方针。

首先,开发式扶贫符合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构成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研究,在目前农村2000多万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中,只有7%是丧失劳动能力需要救济救助的。而93%是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开发式扶贫脱贫致富的。同时,这2000多万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其中87%在l亿多人的群体中波动出现。国务院扶贫办通过建档立卡,基本摸清各地扶贫工作对象的总量为10698.9万人。只有逐步提高这1亿多人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有可能稳定地解决贫困问题。

其次,开发式扶贫不仅是为了解决贫困农户的温饱问题,而且是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解决贫困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以救济救助为主,显然难以达到这个目标。而且,过于强调以救济救助为主,不利于贫困人群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最后,开发式扶贫已成为国际反贫困领域的共识。是采取救济救助的办法,还是实行开发式扶贫,在国际反贫困领域一直存在争论。现在,即使是实行普遍福利制度的西方国家,也在对过度的社会保障进行检讨,强调通过加强培训、促进就业等方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人摆脱贫困。经过几十年实践,美国经济学界和政府在扶贫问题上形成的主流认识是,必须以提高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主。2004年5月,世界银行在上海召开全球扶贫大会,就是肯定和推广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经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我国共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也是为了推广中国的扶贫模式。

国际经验进一步显示,无偿援助或补贴无益于穷人的发展和摆脱贫穷,反而会助长他们的依赖思想。应当使扶贫项目最终能促使穷人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其经济发展即使在外力援助撤出以后仍能持续进行(外力帮助在开始阶段不可缺少)。只有采取措施从以下方面建立和培养穷人的能力和素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穷人的贫困问题,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这些能力和素质包括:认识到摆脱贫穷主要靠自己,而不单靠外援;掌握实施发展项目的必要认识;挖掘自己的资源,如储蓄,从小规模项目开始,然后再利用外部资源;获得管理和技术技能,包括提高文化水平、掌握会计知识和有关生产技术等;建立能保证穷人有充分参与机会的组织,发展横向和纵向联合,形成组织网络;学会使用政治手段,如争取实施法律赋予的权利,向政府争取新权利,与各种盘剥作斗争,让社会能耐心倾听穷人的要求等。这些是救济式扶贫方式无法达到的。

当然,应该看到的是,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未能覆盖全部贫困人口;相对注重生产性活动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对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及能力培养关注不够;扶贫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全过程贫困人口参与不足;总体上扶贫效果可持续性不足等。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开发式扶贫的内容需要拓展和完善。二、开发式扶贫的内容拓展与完善

(一)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贫困人口的能力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人。重视教育和教育设施投资,尤其是初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对贫困地区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世界各国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普遍经验之一。研究表明,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除了经济收入的差距以外,更显著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水平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文化、劳动、技术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差距。因此,进行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从长远看是减轻贫困的根本性措施。马来西亚在20世纪70~80年代,发展经济和减轻贫困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其中对教育的投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60年代中期起,马来西亚政府就开始增加教育投资。70年代初马来西亚实行新经济政策后,1972~1977年间,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占国家财政预算总额的22%,提高了国民教育水平。1987年全体国民平均受学校教育的时间,男子为7.5年,女子为6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70年的50%降至15%。教育对贫困的减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如印度尼西亚、韩国、我国台湾、泰国等)的经验也都证明了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发展和减轻贫困的重要作用。

根据新的扶贫任务,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开发主要包括:一是在继续从事自然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实用技术的教育来增强开发的技术含量。这样既可以提高资源开发的效率,又可以更多地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是增强农民适应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三是提高贫困人口流动与就业能力,这是今后人力资本开发的主要方向。

目前在扶贫工作中,能力建设的主要障碍,一是观念:扶贫规划长期以来是上级行政部门及技术支持部门操作和控制的过程,缺乏以农民为主体和中心的工作经验,对村级参与式规划还存有疑虑。目前,14.8万个重点扶持贫困村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划,如何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统一认识。二是支持村级参与式规划及其实施的能力建设还是空白:一方面,扶贫系统领导部门能力与技能的建设亟须加强。很多扶贫领导部门的有关人士对村级参与式规划、实施等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知识。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以往的扶贫方法上。另一方面,村民是村级扶贫规划与实施的主体,也是扶贫的主要对象。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不知道参与式,更不要说参与式的真正含义和具体操作方法。村民对参与式的理解就是投劳、投工参加到项目实施中。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给予重视,始终贯穿扶贫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二)构建参与式扶贫体系。促进贫困村自组织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就贫困村而言,参与式扶贫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行政村为基础,采用参与式的理念、原则和方法,组织、引导、发动群众制定、实施、管理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并监测、评价每一个项目的质量、效果和影响;二是以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培育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程度和能力。参与式扶贫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包括: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质量;转变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方式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贫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参与式扶贫开发中的作用;为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实施管理小组和监测评价小组真正发挥作用提供制度支持;将培育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作为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的重要工作内容;以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全面提高贫困村现有基层组织的参与和管理能力;围绕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的实施管理、监测评价,以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活动开展有效的培训;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制度建设。

(三)注重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网

对于大多数贫困地区来说,开发式扶贫是最有效也是唯一可行的途径。但那些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的穷人,或没有劳动能力而又无人赡养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并不能从开发式扶贫中直接受益。由政府直接向穷人发放救济食品或衣物,是解决这部分人温饱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全部或部分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口,应当主要依靠社会安全网的建立来进行减贫。社会安全网的建立和完善,主要措施应包括:以保障城乡居民的最低限度生存需求为宗旨,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来确定合理的保障标准;扩大保障面,争取将所有应保人口都纳入保障的范围;在城市地区,应以完善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为核心;在农村地区,采取措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资金的筹集机制,增加上层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社会统筹的程度。

开发式扶贫范文篇3

关键词:开发式扶贫方针;参与式扶贫体系;完善与拓展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期评估结果显示,纲要实施5年来,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927万减少到2365万,减少了562万;低收入贫困人口从6102万减少到4067万,减少了2035万。同时,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论文百事通2005年,时任世界银行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在访问中国时说:“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脱贫人口在发展中国家脱贫人口中占75%,这是一个惊人的事实,中国的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与此同时,数据也显示,我国减少贫困人口的速度明显趋缓。20世纪80年代,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370万;90年代年均减少620万,进入2l世纪年均减少只有150万。于是,对如何解决剩下的20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的问题,有关讨论提出了多种解决办法,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方针已不适应新阶段的扶贫形势,扶贫应以救济救助为主。目前农村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只要国家财政给每个贫困人口提供1000元生活保障,也就是每年拿出200多亿元,农村的贫困问题就可以彻底地解决。另一种观点认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农村贫困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简单地用低保的方式解决现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否定开发式扶贫方针,这种观点并不符合我国农村目前贫困问题的实际,也不符合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基本方针,不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笔者在同意后一种观点的同时认为: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表明,开发式扶贫方针是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必须坚持。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开发式扶贫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行完善与拓展。

一、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必然性

回顾我国扶贫工作的历程,根据推动减贫的主要手段,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一是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我国基本采取传统的社会救济扶贫方针,政府通过一系列强制手段和制度变革实现城乡居民之间分配平均化,总体上避免了贫困程度的加深;二是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大规模减缓贫困,这一阶段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逐步形成了我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即开发式扶贫。

开发式扶贫是对过去传统的救济式扶贫的改革与调整。经多年的实践,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2001年我国政府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指出,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鼓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改善生产条件,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据此,开发式扶贫方针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1)倡导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贫困农户中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2)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国家安排必要的以工代赈资金,鼓励、支持贫困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3)国家安排优惠的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重点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加工业项目,促进增产增收;(4)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5)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发展后劲。

从国内外实践看,二十多年扶贫开发的巨大成就证明了这一扶贫方针的正确性。现阶段乃至一个更长的时期,我国扶贫工作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方针。

首先,开发式扶贫符合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构成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研究,在目前农村2000多万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中,只有7%是丧失劳动能力需要救济救助的。而93%是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开发式扶贫脱贫致富的。同时,这2000多万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其中87%在l亿多人的群体中波动出现。国务院扶贫办通过建档立卡,基本摸清各地扶贫工作对象的总量为10698.9万人。只有逐步提高这1亿多人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有可能稳定地解决贫困问题。

其次,开发式扶贫不仅是为了解决贫困农户的温饱问题,而且是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解决贫困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以救济救助为主,显然难以达到这个目标。而且,过于强调以救济救助为主,不利于贫困人群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最后,开发式扶贫已成为国际反贫困领域的共识。是采取救济救助的办法,还是实行开发式扶贫,在国际反贫困领域一直存在争论。现在,即使是实行普遍福利制度的西方国家,也在对过度的社会保障进行检讨,强调通过加强培训、促进就业等方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人摆脱贫困。经过几十年实践,美国经济学界和政府在扶贫问题上形成的主流认识是,必须以提高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主。2004年5月,世界银行在上海召开全球扶贫大会,就是肯定和推广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经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我国共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也是为了推广中国的扶贫模式。

国际经验进一步显示,无偿援助或补贴无益于穷人的发展和摆脱贫穷,反而会助长他们的依赖思想。应当使扶贫项目最终能促使穷人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其经济发展即使在外力援助撤出以后仍能持续进行(外力帮助在开始阶段不可缺少)。只有采取措施从以下方面建立和培养穷人的能力和素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穷人的贫困问题,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这些能力和素质包括:认识到摆脱贫穷主要靠自己,而不单靠外援;掌握实施发展项目的必要认识;挖掘自己的资源,如储蓄,从小规模项目开始,然后再利用外部资源;获得管理和技术技能,包括提高文化水平、掌握会计知识和有关生产技术等;建立能保证穷人有充分参与机会的组织,发展横向和纵向联合,形成组织网络;学会使用政治手段,如争取实施法律赋予的权利,向政府争取新权利,与各种盘剥作斗争,让社会能耐心倾听穷人的要求等。这些是救济式扶贫方式无法达到的。

当然,应该看到的是,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未能覆盖全部贫困人口;相对注重生产性活动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对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及能力培养关注不够;扶贫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全过程贫困人口参与不足;总体上扶贫效果可持续性不足等。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开发式扶贫的内容需要拓展和完善。

二、开发式扶贫的内容拓展与完善

(一)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贫困人口的能力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人。重视教育和教育设施投资,尤其是初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对贫困地区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世界各国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普遍经验之一。研究表明,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除了经济收入的差距以外,更显著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水平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文化、劳动、技术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差距。因此,进行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从长远看是减轻贫困的根本性措施。马来西亚在20世纪70~80年代,发展经济和减轻贫困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其中对教育的投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60年代中期起,马来西亚政府就开始增加教育投资。70年代初马来西亚实行新经济政策后,1972~1977年间,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占国家财政预算总额的22%,提高了国民教育水平。1987年全体国民平均受学校教育的时间,男子为7.5年,女子为6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70年的50%降至15%。教育对贫困的减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如印度尼西亚、韩国、我国台湾、泰国等)的经验也都证明了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发展和减轻贫困的重要作用。

根据新的扶贫任务,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开发主要包括:一是在继续从事自然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实用技术的教育来增强开发的技术含量。这样既可以提高资源开发的效率,又可以更多地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是增强农民适应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三是提高贫困人口流动与就业能力,这是今后人力资本开发的主要方向。

目前在扶贫工作中,能力建设的主要障碍,一是观念:扶贫规划长期以来是上级行政部门及技术支持部门操作和控制的过程,缺乏以农民为主体和中心的工作经验,对村级参与式规划还存有疑虑。目前,14.8万个重点扶持贫困村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划,如何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统一认识。二是支持村级参与式规划及其实施的能力建设还是空白:一方面,扶贫系统领导部门能力与技能的建设亟须加强。很多扶贫领导部门的有关人士对村级参与式规划、实施等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知识。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以往的扶贫方法上。另一方面,村民是村级扶贫规划与实施的主体,也是扶贫的主要对象。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不知道参与式,更不要说参与式的真正含义和具体操作方法。村民对参与式的理解就是投劳、投工参加到项目实施中。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给予重视,始终贯穿扶贫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二)构建参与式扶贫体系。促进贫困村自组织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就贫困村而言,参与式扶贫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行政村为基础,采用参与式的理念、原则和方法,组织、引导、发动群众制定、实施、管理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并监测、评价每一个项目的质量、效果和影响;二是以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培育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程度和能力。参与式扶贫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包括: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质量;转变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方式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贫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参与式扶贫开发中的作用;为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实施管理小组和监测评价小组真正发挥作用提供制度支持;将培育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作为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的重要工作内容;以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全面提高贫困村现有基层组织的参与和管理能力;围绕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的实施管理、监测评价,以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活动开展有效的培训;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制度建设。

(三)注重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网

对于大多数贫困地区来说,开发式扶贫是最有效也是唯一可行的途径。但那些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的穷人,或没有劳动能力而又无人赡养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并不能从开发式扶贫中直接受益。由政府直接向穷人发放救济食品或衣物,是解决这部分人温饱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全部或部分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口,应当主要依靠社会安全网的建立来进行减贫。社会安全网的建立和完善,主要措施应包括:以保障城乡居民的最低限度生存需求为宗旨,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来确定合理的保障标准;扩大保障面,争取将所有应保人口都纳入保障的范围;在城市地区,应以完善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为核心;在农村地区,采取措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资金的筹集机制,增加上层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社会统筹的程度。

开发式扶贫范文篇4

●要在完善开发式扶贫的同时,侧重对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推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科技培训来提高贫困人口适应市场的能力和通过成功的人口迁移来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的能力

●发挥民间组织在扶贫中的作用。我国社会中已经有一个相当大的高收入人群,以非政府组织来动员这个人群,为低收入困难群体状况的改善出钱出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扶贫实践的快速发展,我国贫困问题的特征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给我国的扶贫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根据这些年来对我国扶贫工作所做的研究,提出以下八点建议:

一、按国际标准重新确立贫困标准。

我国目前农村极端贫困人口的标准是人均年纯收入625元以下,这个标准是1986年开始大规模扶贫时,按照当时解决温饱的要求制定的,已经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目前我国测算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标准,实际上与世界银行提出的按购买力平价计算1天1美元收入的国际贫困线标准十分接近。建议直接采用这个标准,这样既有利于和世界减贫工作接轨,也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完善开发式扶贫,侧重“人力资源开发”。

面向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式扶贫是我国过去扶贫工作的特点,对此战略,应继续坚持;并逐步增加资源开发的技术含量,以提高开发效率,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在“自然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应当同时侧重对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推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科技培训来提高贫困人口适应市场的能力和通过成功的人口迁移来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的能力。建议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社会学习中心,促进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逐步将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社区建设成学习型社区。另外,健康和教育一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应当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采取特殊措施(如减免费用)以保证合作医疗能够覆盖所有贫困人口。

三、实现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的有效结合。

在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扶贫活动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极端贫困人口中相当一部分已经失去劳动能力人口的生活保障需要。因此,应当致力于建立一个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并有针对性地结合救助式扶贫的综合扶贫体系。

四、建立城乡统筹的一体化扶贫体系。

城镇贫困人口和城乡流动人口的增加要求我们应当尽快建立一个城乡统筹的一体化扶贫体系。统筹的内容应当包括:第一,在农村地区建立救助制度。其对象既要包括残疾人、孤寡的老年人和长期因病丧失劳动能力而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人群;以及因自然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短期内家庭的收入和消费达不到最低生活标准的家庭。第二,完善现有的城镇救助体系,对进城务工人员,因灾难、短期失业等原因出现生活困难者给以必要的救助。第三,农村和城镇都需要进行开发式扶贫,扶持的对象主要是有劳动能力但仍然比较贫困的人。

五、建立合理的信贷扶贫体制。

农村贫困人群在进行自然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中都亟需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小额信贷可以有效地满足穷人的资金需求。政府应当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首先,应当逐步开放各种类型的小额信贷市场,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机制;其次,准许小额信贷机构根据市场状况和运行成本自主决定贷款利率;第三,通过鼓励竞争来保证小额信贷机构不断创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第四,政府可以将目前经由商业银行发放扶贫贴息贷款的资金转由小额信贷机构来发放。

六、加强各级扶贫领导小组的各项功能。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开发式扶贫等各项直接减少贫困的政策之外,各项宏、微观政策也都会对贫困人口造成显著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减少贫困,需要各个领域的政策配合。建议强化国务院扶贫办和地方扶贫办系统在扶贫政策的制定、贫困状况的跟踪,以及对各类扶贫投资效果的监测和评估等方面的职能。其他非扶贫部门在制定部门政策、批准建设项目时,也应该和国际扶贫机构一样,由扶贫办对这些政策、项目进行评估,防止、减轻对贫困群体的不利影响。

七、发挥民间组织在扶贫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中已经有一个相当大的高收入人群,以非政府组织来动员这个人群,为低收入困难群体状况的改善出钱出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为了提高政府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国政府也应当着手探索采用竞争性的扶贫资源使用方式,使更多的非政府组织成为由政府资助的扶贫项目的操作者。扶贫部门的职责则是根据非政府组织的业绩和信誉把资源交给最有效率的组织来运用,并对其进行评估。

开发式扶贫范文篇5

一、工作任务

帮扶对象为XX镇XX扶贫村重点帮扶10户,联系帮扶28户。目标使他们在现有的生活基础上各方面条件都得到进一步改善,力争使他们早日脱贫,做到“两个”满意,即让县政府满意、让贫困户满意。

二、帮扶计划

1.开展开发式扶贫帮困工作。对XX村委38户贫困户开展慰问活动,根据帮扶对象不同就业意向、劳动者技能、身体状况以及经营环境、条件等情况,与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采取“输血”与“造血”结合,以“造血”为主的开发式帮扶方法,多形式、多渠道落实创收项目,逐步增强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对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主要采取“输血”救助方式实现脱贫。严格按照“机关捐助物资每年不少于4万元,帮扶责任人每年走访不少于2次,捐助物资每年每人200元”的标准,帮助落实脱贫致富增收项目、筹措发展资金、资助贫困户孩子上学,给他们带去精神和物质上的安慰,使每个贫困户能切身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2.开展帮扶贫困户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元旦、春节、中秋等节气,开展慰问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热情和关爱,使他们更好地生活。

3.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把“爱心”捐赠等活动作为扶贫帮困一项重要工作,动员本单位干部职工关心下一代工作,把资助贫困学生的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落实到位。

4.开展献爱心募捐活动。扎实开展“一日捐、一元捐”、“慈善一日捐”等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献出爱心,从而帮助到困难群众。

5.开展帮扶薄弱村活动。根据帮扶要求,制订专题帮扶方案,确保对XX村的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三、工作要求

为把扶贫帮困工作落到实处,成立由社党总支书记、主任XX任组长,党总支委员、副主任XX任副组长,股室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系统的扶贫帮困工作。根据调研情况,认真分析研究,坚持四大帮扶原则:

一是思想帮扶。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强化勤劳致富的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

二是物质帮扶。从实际出发,对有一定劳动技能申请创办第二产业的困难群众,协助他们获得扶贫担保贷款;对低收入贫困户子女上学支付学费及代办费等常规费用有困难的,通过物质经济支持帮助解决,以防出现辍学现象。

开发式扶贫范文篇6

一、贷款贴息扶持的对象

全市第四轮扶持经济薄弱村工作中确定的79个行政村及**年度可支配收入低于50万元的行政村(共有37个)。

二、实行财政贴息的建设项目

主要包括以下四类经营性资产建设项目:1、标准厂房;2、集宿楼;3、商业店面房(含仓储用房);4、专业市场。对薄弱村用于非经营性资产建设项目的贷款将不给予贴息补助。

三、享受财政贴息的贷款类型

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贷款类型:1、薄弱村自身通过抵押或担保等方式直接向银行取得的贷款;2、薄弱村通过市场化运作平台包括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镇城投公司间接向银行取得的贷款;3、薄弱村向镇企事业单位取得的借款;4、薄弱村向市镇帮扶单位所取得的借款。

四、财政贴息的期限

开发性扶贫项目的贷款期限由薄弱村视项目建设周期、投资回收期限及自身还贷条件自行确定。市财政对薄弱村开发性扶贫项目建设贷款实行贴息补助的期限为三年,即从**年至2009年,按三年内薄弱村实际使用贷款的期限计算确定贴息。三年后的贷款利息由薄弱村自行承担。

五、享受财政贴息的贷款额度和贴息利率

享受贴息的贷款额度严格控制在单个建设项目总投资的40%以内,市财政按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基准贷款利率给予贴息,超过额度和基准利率水平的贷款利息由薄弱村自行承担。市镇企事业单位或挂钩帮扶单位借给薄弱村的借款,协议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基准利率的,市财政同样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给予贴息。

开发式扶贫范文篇7

一、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深刻领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定位。一是扶贫功能作用新定位。扶贫开发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仅要帮助贫困人口解决温饱、脱贫致富,更要确保发展成果共享,促进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二是扶贫战略格局新定位。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发挥“大扶贫”的杠杆作用,健全完善“大扶贫”的战略体系。三是扶贫标准和扶贫对象新定位。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扶贫标准逐步提高,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两轮驱动的新阶段。四是农村扶贫政策新定位。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总体目标,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把尽快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2、准确研判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形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创新“大扶贫”理念,实施了“七大工程两项计划”,推广了“扶贫九到户”模式,探索出了“产业扶贫”和“企业参与扶贫”新路子。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但是,全县还有近10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高山和偏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脱贫难度加大,部分人群脱贫基础不稳固,面临新的返贫压力,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3、科学把握加快脱贫致富进程的新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三农”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对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将给予重点扶持。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奠定了坚实基础。《省农村扶贫条例》的全面贯彻实施,为依法扶贫、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明确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4、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扶贫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为主线,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提高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更加注重解决连片贫困地区贫困问题,努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5、目标任务。2012—2015年,全县将扶持对象分为重点扶持群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重点扶持村三个层次,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扶贫开发达到“12345”目标,即: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5万人,努力缓解相对贫困问题;达到两个改善,贫困农村的村容村貌大大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推广三个模式,开发式扶贫、开放式扶贫、保障式扶贫模式;突出四个重点,产业化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民生扶贫、科技扶贫;实施五个项目,实施45个重点贫困村和25个重点老区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扶贫工程、实施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1500户6000人、实施雨露计划培训5000人、实施5000户贫困家庭的产业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建设;实施100家扶贫互助社规范建设管理工作。

6、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以贫困群众为工作对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解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做到扶贫到户、脱贫到人。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多措并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分级负责、合力推进”的格局。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对因灾因病等突发事件陷入暂时性贫困人口,提供救济救助;对没有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对生活在不具备开发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扶贫搬迁、异地开发。四是坚持自力更生、社会帮扶。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动员和组织贫困群众参与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监督、扶贫项目的选择和实施,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的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性发展。

三、把握全县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

7、大力推进专项扶贫。加快整村推进力度,全面启动“十二五”期间全县45个村的整村推进工作,每年启动9个村的项目建设。突出老区扶贫,加强中心老区乡镇和重点老区贫困村扶持,保护、建设和开发麻池苏区遗址、枝柘坪红三军旧址、资丘七十七烈士纪念碑等红色革命遗址。做好扶贫搬迁,每年实施扶贫搬迁1000人以上。强化产业化扶贫,每年兴建和改造产业化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基地1万亩以上。加强科技扶贫,每年实施“雨露计划”培训1000人以上。连片开发扶贫,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新一批连片开发试点项目,统一规划,分级负责,集中扶持。注重典型示范,进一步加大高家堰镇金盆村、高家堰村、龙舟坪镇何家坪村等扶贫示范点的扶持力度,着力抓好龙舟坪镇“城郊大棚”、民居改造等工作。

8、大力推进行业扶贫。县直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大行业扶贫工作力度。县扶贫、发改、民宗、财政、统计、审计、金融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扶贫政策,在项目资金、物资、技术、人才等方面向老区贫困地区倾斜。县交通、经信、旅游、移民等部门,要支持贫困乡镇的乡村公路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和旅游综合开发。县国土、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要积极做好国土整治、低产林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农田水利及农村水电等重点工程建设。县电力、广电等部门,要积极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县教育、文化等部门,要扎实抓好“助学启智”工程,加快贫困村“农家书屋”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县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实施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民福等重点工程,切实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县科技、农业、畜牧等部门,要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普及,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良种引进、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等方面提供优惠、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政策支持。县人社、民政、住建等部门,要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人才培养、贫困人口社会救助、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县工会、妇联、团委、残联等组织,要积极帮助解决农民工、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

9、大力推进社会扶贫。抓好对口帮扶,积极争取落实“616”、对口定点扶贫、“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新农村建设等帮扶工程,继续组织实施“1321帮扶工程”,充分发挥帮扶部门人才、资源、信息等优势,尽力帮助重点村引进项目、资金、人才,提供信息服务。抓好村企共建,鼓励引导企业到贫困村兴办基地、领办产业、创办企业,促使农村资源与企业项目对接,农业基地与企业产销对接,农民技能与企业需求对接,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和农民增收。推动民间扶贫,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志愿者行动。积极争取国际扶贫组织援助,建好外资扶贫项目。引导社会力量投身于扶贫开发事业。

四、努力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10、完善政策支撑、合力推进的高效整合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实施开发式扶贫,充分整合资源,大力推进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11、完善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大扶贫”协调机制。按照“统一规划、分年实施、片区推进、点面结合、扶贫到户”的思路,注重把政府扶持与社会扶持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扶贫的巨大作用,使贫困人口得到有效的扶持。

12、完善重点脱贫、差别扶持的贫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实行农户返贫纳入制度和脱贫销号制度,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要区分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实行有差别的扶持政策和标准。要坚持扶真贫、真扶贫,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五、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

13、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强化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管理,把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

14、严格扶贫项目管理责任。以2012年开展“项目质量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加强扶贫项目质量和专项资金监管。要科学制订扶贫项目规划,建立扶贫开发项目库。要严格实施项目,加强督办检查,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将检查验收的结果作为划拨扶贫资金的依据。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的专户专账管理,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告公示,完善和严格报账制管理办法,增强资金使用透明度,接受各方面监督,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开发式扶贫范文篇8

2006年以来,团市委继续深化”青春扶贫奔小康”行动,以求实深入的工作作风,发挥共青团、青联、青企协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的优势,原创:积极努力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坚持点面结合,统筹计划,整体推进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扶贫攻坚、共奔小康的伟大事业中,取得了满意的工作成绩。

一、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打造扶贫攻坚重点村

大力实施扶贫攻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以来,我委多方争取资金,通过采取解难事、促生产、育新人、树新风、强组织五个扎实有效的措施,集中力量在协兴镇八一村先后累计投入约20万,修建了共青便民路5公里,解决农民行路难的问题;打了共青井80口,解决该村5个社群众的饮用水问题;建共青医疗站1个,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2个,逐步解决农业生产方式、技术落后的问题;选派西部计划志愿者叶官清到该村任团支部书记,组织开展好以“两创建三下乡四入户”为主要内容的树新风活动。通过一采取系列综合措施,到目前为止,八一村的面貌已经大有起色,群众正以高昂的斗志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二、多方争取,统筹兼顾,扩大扶贫攻坚影响面

大力推进希望工程。积极向上和对外争取援建希望小学和贫困生救助资金,目前已累计收到捐款40余万元,在武胜县古匠乡、邻水县高滩镇修建两所希望小学,救助贫困生50名,解决了当地小孩上学难的问题,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切实帮扶农村困难青少年群体。通过实施“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发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组织各级团委具体实施,在全市大力修建“留守学生之家”,以“一助一”长期结对方式,关心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目前,全市建“留守学生之家”20所,结对子200对,受惠学生达3000人。

两大品牌活动的实施,在全市上下掀起了“解难事,助贫困”的爱心热潮,让社会各界的眼睛都聚焦到了扶贫助困事业上,让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都投入到了扶贫助困事业中去。

三、着力根本,狠抓落实,扩大扶贫攻坚突破口

大力推进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原创:西部计划志愿者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有奉献农村的火热激情,团市委倍加珍惜、关心他们,根据党政工作大局要求,把他们安排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发挥所长,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前已有500名农民得到了他们的悉心培训,逐渐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扎实开展青年增收成才行动。部署五区市县团委联合劳动部门,举办外出务工实用技术培训班,目前累计受训青年3000余人次;依托青企协,向企业家募集资金建立青年创业联盟,实施农村青年创业计划,培养农业产业化带头人10人。

开发式扶贫范文篇9

一、存在的问题

1、抓干部培训缺乏力度。培训应形成制度化,对全体干部有计划地轮训,特别加大对一线同志的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2、学习形式单调。不能就书本学书本,就文件学文件,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3、思想政治上缺乏。工作中只要求完成任务,平时的思想政治工作做的不够,领导与部属、党员与群众交心较少。应形成谈心交心制度,以此沟通思想,化解矛盾,构筑凝心聚力工程。

4、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较少。不能充分了解基层情况,以致在工作指导上有时缺乏针对性。

5、工作能力缺乏。少数同志缺乏立足本职钻研业务的精神,业务水平不高,办事效率低下,个别干部工作作风拖拉。

6、制度落实不够到位。有些制度制定的较好,可到实际工作中缺乏坚持,落实不到位。

二、原因分析

1、对机关学习重视不够。总认为机关学习根据上级的要求,安排了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就行了,没有注重培养干部职工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实效,以致于使学习形式单调,学习效果不尽人意。

2、与时俱进做得不够。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不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创新工作就会受到制约。不沟通思想,凝心聚力,日常工作就会造成障碍。

3、深入基层不够。作为指导性的机关,应多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基层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但有时往往考虑到下基层会给基层带来负担,就尽量不下基层,久而久之,就造成对基层情况不熟,指导缺乏针对性的现象。

4、工作中缺乏竞争氛围。少数同志在本职岗位上工作平平,不犯错误,总认为过得去就行,单位也没有严格依照有关规定纠正这些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这些人缺乏立足本职钻研业务的精神,业务水平不高,办事效率低下,影响整个机关的工作效能。

5、制度落实缺乏监督。由于制度落实缺乏有效监督,使一些法律、法规和制定的规章制度没有得到认真落实,违章乱纪现象偶有发生。

6、官本位思想有时仍然存在。作为管理部门,总认为是管理的主体,强化管理而淡化服务。虽然近几年通过教育和开展大讨论活动,服务意识有所增强,但主动服务,拓宽领域服务意识有待增强。

三、整改措施

1、强化学习意识。按照“终身学习”的要求,以政治上高标准、思想上高境界、业务上高水平、工作上高成效为目标,大力提倡学习之风,创建学习型机关。我们将强化学习意识,突出学习重点,完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方法,将终身学习贯穿于每个干部的日常工作之中,形成机关干部职工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

2、坚持一个方针。就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群众参与开发式扶贫方针,其要求和核心是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乡村的贫困问题。进一步发挥贫困乡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结构调整,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超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小康之路。公务员之家:

3、做好一个衔接。即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的衔接。近30年扶贫开发,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这为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使二者有效衔接,应做到三点,即:要深入群众如实了解,做到所掌握的情况的全面性准确性;要急困难群众这所急,做到与有关方面衔接的及时性;要监督、检查,保证好事办好,做到落实的有效性。

开发式扶贫范文篇10

我办2013年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扶贫工作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三年再造一个新”的总体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增加贫困户收和提高贫困群众素质并重,坚持开发式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为重点,以解决群众温饱和稳定脱贫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扎实抓好各项工作,努力使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和谐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抓好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根据“十二五”扶贫规划,2013年我们在抓好7个重点村整村推进的基础上,将着力抓好7个重点村的9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在确保2013年度4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扶贫资金40万元的同时,协助新农办抓好其余5个新农村建设点的建设工作,力争每个村不少于10万元。同时,加强项目管理,督促7个重点村计划项目全部落实到位。

(二)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要大力宣传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力争筹集培训经费6.66万元,完成7个重点村180名农村劳动力培训任务(含“雨露计划”10名),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管理与协调,真正实现培训“订单化”模式,力求达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稳定一户,脱贫一家的目标。完成培训学员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微机管理。

(三)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要围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主要目标,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扶贫上有新突破,在继续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力求红桔、药材等传统特色产业发展有所突破。同时,要进一步开拓视野,创新思维,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多搜集扶贫产业方面的信息,力争新发展一、二个扶贫增收产业。

(四)搞好科技扶贫工作。2013年,我们要把科技扶贫工作为“十二五”扶贫工作的重点,大力扶持和推广科技含量高、无公害、环保蔬菜,加强对三湖红桔提纯复壮。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胆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要进一步做好贫困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使95%以上贫困群众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五)努力完成市县下达的其他各项目标管理任务。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每项工作都要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分片包干,每位班子成员负责一个乡镇,从扶贫规划制定到项目落实,一抓到底。

(二)深入基层,细致调查,做好争资立项工作。要以享受西部延伸县政策为契机,广泛开展扶贫调研工作,了解和掌握各类贫困区域的贫困状况,将准确而翔实的资料及数据及时上报,为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资金提供有力依据。指导7个重点村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根据各村村级规划,结合实际,反复论证,筛选出最符合村情民意的项目,科学编报2013年扶贫资金项目年度计划。

(三)整合资源,正确引导,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多筹钱,会办事”,是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办将力争更多实力强的省、市、县直单位挂点帮扶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并加强与挂点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借助各部门、各行业的优势,整合各类资金,全力支援新农村建设。同时,我们还按照“统一规划设计、发动群众参与、注重创造特色、构建和谐农村”的工作思路,以发展支柱产业为目标,以培育文明新风为导向,以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为保障,确保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良性发展,将新农村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四)广泛动员,有效激励,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扶贫工作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政府扶助为辅的原则,要更好地落实扶贫规划项目,必须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支持项目建设。首先要落实优惠办法,坚持谁参与,谁受益原则,我办将加强监督力度,确保扶持资金全部跟着项目走,农户不参与项目就不能受益。二是要制定具体奖励措施,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建设质量,确定各乡村下一年扶贫资金安排数量,做到奖优罚差,促使扶贫资金用足用好,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