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6:57:06

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范文篇1

一、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及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势

什么是远程开放教育?我们认为,远程开放教育就是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使愿意受教育的人能随时随地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相比于其他教育形式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如下优势:

(一)远程开放教育的开放性特征。远程开放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开放的,教育时间和空间是开放的,教育资源、教育管理的方式和教育模式是开放的。远程开放教育的这一特点,一方面是能充分满足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入学限制的取消、班级集体的变化、对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灵活的管理、师生关系的转变以及教育理念的变革等,从观念到形式,远程开放教育都充分显示出了它对受教育者需求的广泛适应性。另一方面是可以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动态需求。因为远程开放教育的教育资源源于社会,包括各种课程资源、因势利导的教学模式,甚至庞大的兼职教师队伍,都是当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

(二)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远程开放教育由于其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特点,因此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易于普及和推广。而它个别化的学习特点,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择校、择师的权力,学什么、如何学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方便。

(三)远程开放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尽管强调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和探索式学习,但这并非说教师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只是教师的角色和行为发生了转变。从以往的、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设计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得以全面的发展。在远程开放教育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真正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主导思想,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全面的发挥。同时,学生间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不仅学生的交往能力没有弱化,相反还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

(四)远程开放教育实行的是一种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知识的获得并不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而是来自于自己的探索式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利用网上的教学平台浏览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参考资料,也可以参与各种模拟的教学试验,及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这样的一种学习过程,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学习者。综上可以看出远程开放教育为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至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两个方面有别于其他类型教育,并因此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及优势。

二、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一)将教学目标设定在“以学生为本”这一主题上

教学目标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体格的健康、情感的丰富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使学习知识与学习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学习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应该具有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为祖国的统一和富强做贡献。可将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列为教学计划的内容,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此同时,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为全面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重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者的专业素质

远程开放教育的教育对象多是在职成人学习者,大多都有自己特定的工作和职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应用性、实用性能力的培养应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指导原则。并应将这一原则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当中。首先在教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应在确保基础理论“必要与够用”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多增加一些实务性与操作实践性的课程。例如可以开一些如法律基础与实务、证券投资分析、电子商务应用、实用文体写作、言语交际、保险精算学、服务营销、商务谈判实务、等实务性课程,在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中,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

(四)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学习者健全的文化素质

人文素养是人的素质的主体。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学生丰厚的人文素养有助于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素质的提高。因此,要重视在实用性课程中,充分开发人文价值的内容,注重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方法教育,重视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人文素质的建构。同时,开设一些综合性的、相关学科的以及高新技术的新兴课程,供学生选修选学,使学生尽可能受到良好的多方面素质教育和训练,保持教育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内涵,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防止教育的失衡和异化。

开放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开放教育;自主学;教学改革;师生互动

一、国外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模式概况

发达国家远程开放教育技术条件普遍优于发展中国家,教学多以网络环境为主;发展中国家的远程开放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此外,发达国家的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能力上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上相对较强,其学习目的多为提高能力和充实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学习者多是考虑现实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和深入探究的精神。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益的学习指导并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国外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在学习分析技术帮助下,通过跟踪、记录、分析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下学习行为数据,掌握学习者学习特征,进行学习行为预测与干预,提供学习者评价反馈和“一对一”个性化辅导。

2.远程开放教育将更青睐于“有支持的”自主学习模式,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正向情感化人际网络的互动关系发展,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学习者参与学习、主导学习。

3.远程开放教育将变得更加开放和灵活,努力为全社会营造宽松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将赋予学习者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在多元可选的学习机制下,进行参与式、探究式学习,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与活动,让学习者体验自主学习成就,实现学习价值。

二、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模式探索

1.我国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理解。我国诸多学者对自主学习的定义较为一致:学习者的学习不直接受到教师的控制,学习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鼓励学习者离开教师的控制走向自主。我国教育专家余文森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己主宰的学习,其实质是独立学习,他们的根本分水岭是学习者的主体性在教学中的确立与否。汤敬安教授等学者通过对自主学习定义与理论研究,认为“学习者自主”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积极参与,自主管理、自己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

2.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实践成效。1999年,教育部为批准实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国家开放大学注重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以自主学习网络环境创设为主要内容,旨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远程开放教育深度融合发展。十余年,国家开放大学统领各地方电大(开大)创建了宽进严出、面授与远程教学相结合、八年学籍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成人自主学习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①全国电大(开大)办学系统完善,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和设备。目前全国44家省级电大3175个分校及办学点组成的网络,同步为学习者提供课程资源、导学助学等学习者自主学习支持服务。②全国电大(开大)系统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自主学习模式改革的原动力,强调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着重于提升教师职业导学能力和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针对性教学和个性化教学要求。③全国电大(开大)系统形成了“以多种媒体教材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相互补充,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④国家开放大学建立起现代化远程教学平台,并开通了微信和微博功能,不断探索师生互动形式,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3.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实践启示。成人学习者在职学习具有明显不同于全日制学生的特点。一方面,他们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其社会经历、工作经验、感性认识都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学习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渴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尊重和认可。教师如能了解学习者的需求,有利于自主学习背景下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成人教育束缚,遵循人与人之间知识传承和心智教化的规律,发挥成人学习者学习灵活性、生活性、创新性乃至创造性,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改变接受式学习方式,引导学习者从被动性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三、我国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师生互动性差,缺乏教学设计。目前我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仍未脱离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束缚,教学中处于“教师单向讲授知识,学习者被动学习”的低互动状态。对于面授课堂,大部分教师仍根据教材按照章、节对知识内容进行压缩性的讲授,少有讨论环节或情景化教学设计,不仅内容枯燥且形式单一,抑制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网络学习与面授内容雷同,缺乏互补性教学衔接。我国远程开放教育混合型教学的优势并未发挥出来,仅作为教学结构安排。大部分网络资源都是把面授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电子化处理后直接搬到网上,处于简单的“机械式搬家”状态。而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活动形式也雷同,很多面授课堂知识单向传递和低互动讨论复制,变为网络单项发帖式讲授点评和极少的往复贴应答,缺乏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造成重复学习和资源浪费。

3.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欠缺,学习活动和心理引导不足。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依然处于传统单一的答疑式阶段。从教学实际来看,教师往往忽略学习小组活动的组织与引导,缺少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学习交流与知识碰撞,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性。另外,对于工作生活压力大而产生学习焦虑的学生,缺乏专门的沟通交流或定期心理疏导,不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支持服务措施,这将诱发学生滞学或退学。

4.课程资源内容形式单一,陈旧枯燥利用率低。目前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资源以印刷教材和网络课件为主。这些资源大部分沿用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材思路与模式,知识体系严谨、理论性强,学生很难从中抓住重点。另外,开放教育课程资源大部分是以印刷教材、电子课件、三分屏视频为主,以电子文档居多,资源设计和表现形式单一,缺乏能吸引学习者教学设计,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资源整理利用率明显偏低。

四、基于自主学习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改革建议

1.改革师生互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式、探究式的合作学习。面授课堂主要是面对面的案例分析与情景体验活动为主,加强知识内化,在网络课堂可进行讨论,分享经验,拓展知识。线下组织资源利用和分组活动,与面授、网络课堂有机衔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以及实施个性化指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建立学习跟踪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改变形式单一、答疑式的学习支持服务,增强师生互动。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特征,建立学习全程跟踪式支持服务新机制及电子学习档案。学习跟踪服务在学生入学时即启动,由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会在线学习技术,对学生开展网上学习行为数据监测分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或关键词设定要求,实现课程资源的匹配与推送,学生可加以分类并保存在不同学习模块中,增强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和利用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课程资源的供给结构,优化课程资源的内容与形式,改变线上与线下资源割裂的状态,形成衔接互补的关系,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将教材转向为“模块化、专题化”结构,增加相关网络资源配套学习的内容,以实操技能和解决问题式的内容贯穿资源。开发短小精悍的微视频课程,加强资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强学生情感支持,保持良好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关注,教师应从关注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出发,将情感交互设立为远程教学的目标之一,加强对远程学习者的情感支持。教师要经常组织师生间、生生间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讨论氛围,增强学习者的归属感和自我效能感。要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和疏导,通过人文关怀、情感支持培养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保持学习动力。

5.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建立以学生学习过程测评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将考试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发展为导向,将学习者从应付考试这一束缚中解放出来。注重对学习者日常学习的引导与考查,重点是针对学生讨论互动、合作解决困难、课后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来进行测评,采取针对性辅导措施,达到“以评导学,以测督学”的目的,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五、结束语

目前正值我国开放大学探索试点期,教学改革关乎新型开放教育的整体办学运行和发展趋向,是一个解放思想,创新实践的过程。需要我们以国际视角和改革发展的眼光,建立一种全新的师生互动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上述提出的五点建议力求改善目前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推动开放大学教学模式改革。这是一个不断摸索、认识、改进的过程,相信通过改革创新,远程开放教育事业会不断向前迈进。

作者:郭伟 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余文森,王永,张文质.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9

[2]汤敬安,吴玲英.“自主学习”的定义与理论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

[3]陆东梅,孙辉.基于混合学习的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的现状和对策[J].成人教育,2015

开放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教改

远程开放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一段历史,在经验上也得到了积累。然而,作为对院校教育的补充以及对社会人才再教育的契机,远程开放教育还远没有得到最大潜力的发挥。尤其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完善的情况下,远程开放教育的短板也日显端倪,没能跟上技术的进步步伐[1]。远程开放教育的初衷是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更多可能,让教育技术真正为广大渴望知识的人才谋福利[2]。所以,深研该教育模式的未来教改方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基于对远程开放教育的观察与关心,笔者展开了以下探讨。

1远程开放教育现状

(1)教师技术不过关。远程开放教育的“远程”,不仅强调了真实教学中师生不能真正意义上的面对面,仅靠网络视频联结教与学,还强调了对现代技术的应用。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依托于技术的教学。可以说,技术手段的革新、完善是该教育形式的实现基础[3]。遗憾的是,教师们大多习惯于日常的面授教学,且将其沿用到远程教学中,虽然也一样是本着负责的态度,但依然显得一板一眼,没有主动对技术上的突破,甚至很多教师不懂得让教育技术为我所用。这样一来,尽管教的内容依然重要,但是对远程的学生而言却缺少吸引力,更难有威慑力,其教学的引领效果不言而喻。(2)教学缺乏互动性。前面提到的是教师不会用技术来方便教学,因而受到固有模式的桎梏。这直接带来一个影响就是教学中的互动性缺乏。互联网联结起了师与生的关系,构架起了沟通桥梁,然而现状是,这座桥梁的沟通是单向式居多,以教师输出为主,学生被动的听取,然后在教材上写一写笔记、划一划重点。这样的形式不仅教师的引导力弱,而且学生也难以被带动起来,显然无法体现高效,甚至有时比不上学生自己在网上上微课更有针对性。久而久之,学生对远程上课也是一种应付的心态,想得更多的是早点结业获得毕业证,而不是倾向于对知识的掌握。

2远程开放教育改革方向

(1)注意灵活性教学。教师技术不过关,就需要强化技术学习[4]。而其中,注意利用现代技术的灵活性就是一大重点。远程教育中的对象来自于各行各业,他们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经受过社会的历练,尽管心智相对成熟,但是论及记忆能力、反应速度、知识功底等可能都已经大不如前,加上工作、家庭等琐事困扰,在学习时间上都需要灵活性的把控。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革新的方向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现实需求,借用微信、微课、直播等多种形式的现代技术为教学谋便利,让技术成为远程教学的短板补充,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得知识的契机与渠道。(2)注意铺垫式教学。无论是哪一科目,哪一章节,知识之间从来都是相互关联的,甚至是一环扣一环的。很多学生成绩不好,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关联知识中的某个环节,导致无法形成完整的思维网络,无法做到融会贯通。在远程开放式学习中,学生更需要教师在知识串联上的有意识指导[5]。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各知识点间的呼应关系,注意做好每个环节的铺垫。铺垫的实施除了靠教师口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样性来变换方式,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生机。(3)注意内驱力教学。内驱力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即他们能在自我驱动下主动探索和学习[6]。显然,对没有兴趣的知识内容,学生是很难“心动”的。探寻知识中蕴藏的乐趣是教师需要根据经验设计的,笔者这里更想指出的是利用技术手段的便利为学生提升内驱力。学生远程学习,基本都是单人对着电脑、手机等设备上课,在专注力上也许发挥良好,但是学习动力却全靠个人的自制力,一旦自制力不够,就特别容易产生倦怠、放弃心理。而校园课堂的好处之一就是气氛热烈,大家竞相比拼式的学习。那么在远程教育中如何实现这种“热烈”就可以成为教改的一个方向,让信息技术手段营造多人互动、协作中激励的局面,以群力带动个体学习的内在动力。

3远程开放教育改革具体步骤

(1)以问题架构知识逻辑。知识环环紧扣,因而教师要将每个大块知识都进行逻辑上的梳理,从而便于架构知识网。更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可以将知识以问题形式加以架构,在一个模块下,将其包含的若干知识点即要求学生掌握的相对应能力变换成具体的小问题,用提出问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这样的步骤来开展教学活动。基于对开放教育灵活性的运用,教师可以负责构架知识网的大方向,在完成基础教学的情况下,让学生来完成提问、研究、解决这个过程,期间保持微信等线上沟通的顺畅。这既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又能利用信息技术超越一般限制。知识逻辑的构架在信息化的今天并不难,师生都可以依靠网络资源的帮助迅速完成任务。然而问题式的知识构架则是对主体参与的强调,是学生主体自查自检的有效途径。而教育技术在这方面则为师生开辟出了更灵活的互动渠道,让问题的研究与反馈及时而便捷。(2)以分化任务确立信心。阶段性成果铺垫日后学习。步骤一中,师生以问题形式对知识点进行逻辑架构,有利于学生实现对学习的主动性把握。接着,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分化成阶段性任务,让知识的环环相扣充分体现。当学生个人完成对一个知识点的提问、研究、解决过程之后,教师要善于利用技术手段对其小阶段成果进行检验,如利用教学小程序进行测验,从而获得反馈,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在上一知识点没有扎实掌握的情况下,教师不要急于赶进度,而是应该及时在线上答疑、沟通,或者根据学情为学生设计微课、提供微课资源等。(3)短时段目标发挥长效激励。除了检验小阶段学习成效,教师还应该注重目标性激励。在分化阶段任务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任务不是负担,而是目标。一个目标实现,代表的是更上一层楼,是进步。因此,为让激励效果更具冲击力,教师可将短时段学习任务的目标进行分级,并准备更充分的后备教学资源,可包括微课、学术资料、电子资源库等。当学生完成一个级别的目标时,就会相应获得知识的扩展性资源,突破的级别越高,获得的资源越多,从而形成良性的、长效的激励制度循环。

4以群力带动个体动力

教师除了带动个体学习外,还可以利用群体学习的优势,将知识分类、学生分组。(1)分类性问题引导兴趣学习。无论哪个学科,知识点都不是单一的,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分出许多问题类别。如,“理论类”、“操作类”、“生活类”等等,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个性化理解自主命名。知识点采用问题分类后,教师在学生分组上要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自己,让他们依据自身的特长、兴趣自行进组。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微信、QQ等线上建群的方式实现。组好学习群后,各组成员的学习任务也将通过群体力量完成。由于大家都是看兴趣进组,所以更能做到群策群力、热烈交流,在群体切磋中获得飞速进步。(2)多向性指导促成协作答疑。当教师实现问题分类、学生分组的同时,其教学任务也自然被分化,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切磋解决,而一些难点、重点问题则需要教师适时指导和答疑。由于分组在前,现在的教师答疑就变成多向性的,期间也包含群内的师生切磋、生生切磋,充分体现了协作学习的高效性。这期间需要教学平台、微信等信息手段的辅助,老师必须保证技术上的熟练。(3)改革步骤的思路总结。以上的改革步骤在逻辑上、现实应用上,可能存在一定漏洞,但是,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上,要比传统教学时有所侧重。通过以上改革,可以让那些基础不牢、学思不能并重的学生更加融入课堂,增强学习时的存在感。同时,教师的手段变灵活了,学生的学习也少了束缚,多了兴趣,抵触情绪有所减少。而无论是分化目标任务,还是分类问题、分组学习,都会让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小,只要着眼于当下,就可以更容易实现小的进步,获得激励;群体共同进退,让学生不再是孤独式学习,组员的正向激励更能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局面。于教师而言,虽然需要加强技术学习,前期的教学设计与准备也许要花很多心思,但这种多样性、多向性的教学和答疑在收效上也会明显好于从前。

5结语

远程开放教育有它必须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对其教改的研究也是功在当代的。虽然教改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且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对远程教学时时提出挑战,但是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教师们必须以更加坦然的心态应对自身能力的局限,找出可以有所作为的突破口。文中的方向、步骤在研究上还比较泛化,在具体课程实施时则需要教师相应的变通,不可硬性照搬。

参考文献:

[1]贺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新商务周刊,2019,(2):240.

[2]刘欣.远程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问题研究[J].休闲,2019,(7):P.189-189.

[3]刘冬东.试论开放教育法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分析[J].青年时代,2019,(8):220,222.

[4]曾鹏瑞,罗美娟.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开放教育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8):P.105-106.

[5]陈立莉.现代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9,25(15):285.

开放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大智移云;开放教育;会计本科教学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步入新阶段。2013年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互联网专家邬贺铨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首次提出“大智移云”这一概念,标志着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大智移云指大数据、智能化、移动化和云计算四部分的整合运用。每一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进步都对会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大数据、智能化、移动化和云计算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将会带来会计工作的第三次飞跃,将会冲击财务现有的整体运作模式,对会计未来的工作流程、组织、信息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自2017年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推出财务机器人软件,2017年10月15日金蝶软件了中国首款智能财务机器人。2018年年初,阳光保险自主研发的首款人工智能会计“慧算”以及国内首个商用RPA软件正式投入会计日常使用,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中兴、顺丰、海尔等相继应用了财务共享模式,财务工作已呈现出新特点。因此,在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成人开放教育会计专业应根据财务工作体系的变化,适时调整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顺利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加快,职业迭替频繁,会计工作者只靠一次的“在校学习”,不可能适应发展的需求,只有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学习惯性,不断地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大智移云背景下财务人员能力要求的变化

目前财务人员要将很多精力花在票、账、表、钱、税等简单重复的会计基础工作上,很多企业的财务系统还属于核算型。而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要求财务人员始于感知,精于计算,巧于决策,勤于执行,善于学习。当前财务领域发生巨大变革,财务工作呈现不同特点,核算型的财务系统逐渐演变成决策支撑型的财务系统。财务工作应从数字管理走向数据管理,从“观后镜”的事后反映监督转化为“导航仪”的事前决策支持。这也就要求财务人员从核算、报表等低效率、低价值的事务性工作向高效率、高附加值的财务战略管理工作转型。

(一)要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在大智移云时代,会计的内外部环境在悄然改变,日常简单重复的财务基础工作智能化后,财务人员要将财务工作重心向“价值管理型”转变,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提升专业水准,遇到多元化的复杂业务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较准确的职业判断,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对复杂信息进行恰当定性分析,为决策支持和风险管理提出合理建议,从而提升企业价值。

(二)要强化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到大智移云时代,财务处理平台的云端化,信息传递的无纸化,财务工作的智能化等,都对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财务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的财务、业务信息系统,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能力灵活应用,还要求财务人员擅长利用智能机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完成相关工作。

(三)要提升“跨界融合”能力

财务智能时代,需要跨界、跨专业、跨职能的财务人才。首先,需要会计人员具备审计、税务、金融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提高“跨界融合”的复合能力;其次,随着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以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集中到共享中心,更多财务人员需要注重业财融合,将财务数据转换为相关业务信息,对接业务前端,为企业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提供预算、财务分析、和绩效评价等,更好地支持业务决策、规避风险;最后,大智移云下的财务人员还要利用云端化的信息平台,了解与企业相关的行业知识、运营管理知识等,更好地提供信息支持,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要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

财务工作过程需要协调相关利益者的关系,进行沟通是必要的。人类具有温度的沟通,难以被冰冷的智能化机器所取代。在财务共享、财务智能的背景下,财务人员必然更加注重与业务人员的沟通,与企业管理者的沟通,与外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同时也就进一步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为企业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五)要掌握快速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经济发展的瞬息万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会计人才具备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等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更新知识和转化与应用知识能力,会计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要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利用便捷的方式和可能的资源掌握快速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补充知识,与时俱进。

三、开放教育会计本科学员的特点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开放教育,这种教育形式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其开放性体现在对学习对象、教育资源、教育过程、教育时间等方面。开放教育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远程教育和面授相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学习的教育形式。开放与远程教育被认为是广泛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终生教育和学习社会理想的教育形态。作为培养和提升财务人员重要补充力量的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本科专业,其目前在学和潜在的学员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学习者具有一定工作经验

开放教育本科学生以成人在职学习者为主,他们具有实践经验,往往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来参加学习。成人学习者的实践经验既是从事新的学习的基础,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他们企图寻求原有的实践经验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有能力调动其经验,帮助其内化理论知识,较快地构建知识结构。相对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强,特别是对学习与实际工作相联系的课程,有较高的学习效率。但是,开放教育本科学生年龄跨度较大,人生经历多样,在施教中有一定的难度。

(二)工学矛盾突出,更需注重学习效率

由于开放教育本科学生大多是在职人员,而且相当一部分学员,身兼员工、子女、父母等多重角色,与全日制高校学生相比,受年龄、家庭负担、生活压力、社会竞争等方面影响,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突发情况,耽误学习,工学矛盾突出。对他们来说集中的学习时间是很有限的,所以提高学习效率十分重要,他们比全日制学生更希望有合理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资源,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学习内容与自身已有的经验、工作需求等有效地进行整合,提高学习效率。

(三)已有的专业知识储备参差不齐

在开放大学成人教育中接受再教育和再培训的学生一般都是社会已工作人士,具有基础教育的学习积淀,有一定的逻辑分析、思维判断能力,尽管他们目前从事的工作大多与财务工作相关,但是他们之前所学的专业可能不同,即便专业相同,但是由于前置学历毕业时间的长短不同,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同等原因,本身具备的会计专业知识储备也有所不同,这导致他们进入开放教育学习体系后,对学习内容、学习进度的需求也不同。

(四)具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

开放教育本科学生出于追求工作的提升或选择新职业需要,带着职业的实际需要和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来参加学习,学习动机具有内在性,所以其学习有一定自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习者都处于一种随时可以充分自主学习的状态,恰恰相反,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习者在学习上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没有充分做好自主学习的准备,具备这方面的素质。

四、大智移云背景下开放教育本科会计教学优化拓展

(一)与时俱进,完善教育理念

目前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熟悉国家的财政法规,精通会计实务操作,具有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这个目标表明了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不仅关注知识结构的构建,也关注能力结构的构建,包括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培养目标应再融入终身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开放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学员的特点以及大智移云时代下知识信息的特点,教师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播者,也应是知识内化的协助者,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指导者,创新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应从被动地接收知识,转变为自我学习的管理者、知识的发现者、知识的转换实践者。

(二)调整设置,拓展课程内涵

目前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专业拓展课、综合实践和思想政治课等几个模块,模块设置还是比较合理的,只是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还应根据大智移云背景下财务人员角色变化的要求,以及开放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学员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1.在公共基础课模块增设数据分析处理等与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当前,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大生产的各领域、各环节得到广泛应用,例如京东自动化仓储技术、存货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嵌入,电子发票的普及等颠覆了会计信息流的生成过程;会计账务处理中智能化的应用、集团财务中云技术的应用、内部控制中数据的挖掘与分析等改变了会计信息流的加工方式。这些技术的变革,必然要求会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数据分析能力、信息可视化展示能力、数据挖掘整合能力等,因此在成人会计本科课程中适当增加数据分析处理等实用型的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有利于培养出应用型会计人才。2.在专业课模块增设较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课程在大智移云时代,财务日常简单的基础性工作智能化后,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向“价值管理型”转变。而价值管理中的预测、分析、决策等工作,人工智能技术无法独立完成,需要会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中的工具和方法等,更好地在战略层面为企业提供服务。我国自2016年《管理会计基本指引》颁布以来,先后制定了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总结了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宝贵经验,提炼了目前在企业普遍应用且较为成熟的部分管理会计工具,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因此,为适应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人员转型的需求,及时增设管理会计体系课程,为复合型会计人才建设打好基础。3.在专业拓展课增设与业财融合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大智移云背景下财务人员应重视业财融合能力的培养,及时有效地将财务数据转换为相关业务信息,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强有力的信息支持系统。因此,根据需要在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中适当增设与业财融合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为培养适应大智移云时代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做好知识铺垫。4.对专业基础课模块进行适当调整开放教育本科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际工作需要有所不同,所以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上,应尽量让他们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自主自觉学习,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学以致用。例如将原有专业基础课模块中的部分课程和专业课模块中的个别课程,统一开发成不同单位的微课,由学员根据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10~15个微课作为一门课程。5.实践课程结合财务新趋势增设相关模块目前开放教育会计本科的综合实践课程以会计管理模拟实验的形式来完成,符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模拟实验包括了合并报表、财务分析、审计实务、管理决策几个模块,根据大智移云时代下会计工作的特点,建议可以增加简单的财务共享中心模拟系统等相关内容,与财务工作的未来方向更好地衔接。此外,在专业课中适当体现政府会计、企业会计等方向的倾向,由学员根据自身所从事的工作及发展需要进行课程选择。对于部分容易受政策法规变化影响的课程,在不能及时变更教材等相关载体的内容时,可参照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以打补丁的方式弥补不足。

(三)创新教法,多种模式并用

目前开放教育会计本科主要采用的是网络平台与面授相结合的方式,对某一课程进行系统讲授,虽然有些分部也在根据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进行一些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是相对于国家开放大学而言,还是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国家开放大学应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程或是同一课程的不同知识章节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给以方向性的规定,为各分部提供指导,以满足不同教学情境和不同教学需要,也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在当前教学模式下,可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补充以下教学模式:1.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线上、课中线下、课后线上三段式安排授课。课前在线上安排预习作业,然后利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针对学员预习作业完成情况,统计学员的主要难点和兴趣点,课中针对性讲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后辅以相应作业,巩固学员所学知识。2.基于微信的SPOC教学平台SPOC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基于微信的SPOC教学平台是以用户群体庞大的移动社交平台产品——微信作为SPOC的切入点,以慕课、微课为载体,以移动终端为依托,以微信公众号为窗口,以新浪云计算平台为后台,实现课堂教学一体化。此教学平台的开发较符合目前开放教育会计本科学员学习习惯,但必须注意学习环节设计应符合个性化学习特点,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优势。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工学矛盾,帮助他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反复学习。3.在案例教学中引入贾斯珀系列教学模式对基于案例教学的课程,在课前按照学习专题或者模块,结合实际案例改编、设计出一套较完整、系统和有一定逻辑线索的贾斯珀系列微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员积极思考,为后续教学做铺垫。4.面授课时融入智慧课堂教学方式智慧课堂教学方式是将智能手机作为遥控器,通过推送课上的幻灯片、扫码进入课堂、教师随机点名、弹幕式讨论、退出课堂等操作,教师和学生使用智能终端进行教与学的行为。通过智慧课堂对“云、网、端”的运用,使教学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望屏解读”向师生共同使用信息技术转变,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立体化。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准确把握每个学习者掌握知识的状况,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的评估,有针对性地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料,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此外,根据课程的特殊性,个别课程可以采取开设讲座的形式,与时俱进地完成知识的传授。例如部分前沿的业财融合相关的基础知识、会计职业价值观确立等内容。

(四)综合施策,多元考试评价

目前开放教育会计本科大多数课程的考试评价是由形成性考核成绩和期末终结考试成绩合成,体现了过程和结果的反馈,在大智移云时代随着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应在目前的考试评价制度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调整。1.有预习作业的课程建议课前在线预习作业、课后在线作业、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比重,形成最终成绩。课前在线预习作业占总成绩一定比例,可以进一步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也便于有关信息平台进行有效分析,收集到较为全面的基础数据。2.自主选择微课组合的课程每个微课应有相配套随堂练习,由学生自觉完成。学生在学完所选知识点后,才可在平台上参加在线考试,限制考试的时长和次数,最后由系统自动判分并作为课程最后成绩。这样学生既有选择知识点的自主权,又能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学习。3.与政策法规及外部环境关联性较强的课程学员分成学习小组后,要求组内每个学员每周在微信平台转发一条与该课程内容相关的专业前沿动态或政策变化、热点新闻等,并占该课程形考成绩的一定比例,影响该课程的最终成绩。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职业敏感性进行动态学习,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习惯。4.以讲座形式开设的课程可以采用撰写体会、方案、小论文或制作PPT等形式作为终结性考核的载体,这样可以引发学员深度的思考,挖掘其创新学习潜能。总之,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大财务、大共享、业财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大学开放教育要用开放的心态、创新的理念,去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根据国开大学的开放会计本科教育的特殊性、学生的特定性,针对大智移云时代的特点,国开会计本科教育也应当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试评价等方面及时进行调整优化,培养出应用型、学习型、创新型的复合会计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苑泽明,李田,孙钰鹏.互联网新技术时代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路径:基于供需错配的分析视角[J].会计研究,2018,(8):80-86.

[2]孙铮,刘凤委.改革与创新是会计未来发展的主旋律[J].会计研究,2019,(1):5-12.

[3]叶琳.大智移云时代财务人员转型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7,(34):127-128.

[4]程继强.基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学习者特征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6-30.

[5]李佩.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6:10-12.

[6]王宇.慕课微专业分析及其对我国慕课建设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8,(12):23-30.

[7]蒋秀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VB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58-70.

[8]刘杰,杨娟,廖雪花,苏菡,杨军.SPOC学习中学习者知识整合差异性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9,(1):36-46.

[9]王玉娇.国开改革环境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8,(10):133-134.

开放教育范文篇5

现在谈论教师教育的热点是两个问题:一是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转变,即逐步取消中等师范学校,小学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培养;二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即除了师范院校培养中学教师外,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也可以培养教师。对这两种转变,有人赞成,有人保留意见,虽说不上反对,但认为现在还不到时候。我想就这两个问题发表点看法。

一、历史的经验

众所周知,教育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有培养下一代活动的教育存在。但是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现在大家愿意把它称为教师教育,包括了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对此本文不作论述)则是近代以来的事。大家公认的第一批师范教育机构是法国拉萨尔(LaSalle)于1681年在兰斯(Rheims)创办的教师训练机构,1695年德国法兰克(A.H.Francke)于哈雷(Halle)创办的教员养成所,以及德、奥各地出现的短期师资培训机构。至今不过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普及义务教育的提出和发展,师范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早期师范教育的特征是:一是水平较低,往往是初等教育毕业以后经过短期培训就去担任小学教师;二是专业性不强,由于教育学、心理学还不发达,因而教师缺乏专业性培养。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义务教育的延长,欧美一些国家的师范学校陆续升格为师范学院。20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发达国家的师范学院或并入综合大学,或自身扩大为综合大学。从此,师范教育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有的研究工作者把世界师范教育绝然分开为两种类型,即封闭型和开放型,或者如英国詹姆斯·波特报告(JamesReport)中所称的“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其实教师这行业从来就不是封闭的。由于以往教师的专业性不强,几乎任何高等学校的毕业生都可以当教师。所以重视教师工作的发达国家都设有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通过考试等方法来认定教师资格。即使如前苏联以定向型为主,有师范教育体系,但仍有15%左右的教师由综合大学培养。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师,大多数国家都是在综合大学培养。例如法国,师范学院主要培养小学教师,中学教师资格主要由综合大学毕业生通过教师会考而获得。

由此可知,教师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是必然的趋势。分析一下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师范学院向综合大学转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师水平的提高,师范学院历来学术水平较低,已经不适应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需要;二是教师在数量上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不需要设立专门的师范学院来培养;三是二次大战以后大批复员军人涌入高等学校,许多师范学院由此而扩大为州立大学。其实师范学院依然存在,不过是存在于综合大学之中,有的称为教育学院。西方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培养两个层次的教师:一是本科生,培养小学、初中教师;二是接受其他学系的毕业生,经过一二年的教师教育专业训练,培养为高中教师。

从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教师教育的水平是由低到高发展的,教师的专业性也是逐步提高的。与其他职业不同,不是一开始就是高水平的。但是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程度在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也在提高。

(2)教师教育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是历史的必然,是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水平提高的标志。

(3)高中阶段的教师的培养始终是以开放型为主。即使设有专门师范学院的国家,也不是全部高中教师由师范学院培养。

(4)教师教育的转型的实质不是培养形式的变化,而是水平的提高。

二、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师范教育产生得很晚,如果从盛宣怀于1897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算起,至今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应该说,我国师范教育虽然起步晚,但起点并不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中就有师范学堂和师范馆;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已是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癸卯学制则把师范学堂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前者属于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后者属于高等师范学校,培养中学教师。1902年又在京师大学堂内创立师范馆,招收科举时的举人、贡生、廪生、监生和中学堂毕业生,修学3年,毕业后择其优异者给予中小学堂教习文凭。以后至辛亥革命前,几乎各省都办起了师范学堂,有的办了优级师范学堂,有的办了两级师范学堂。癸卯学制规定在初级师范学堂内可设简易科,以解决当时初等小学堂教师的急需。至1949年,全国有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12所,在校师范生1.2万人;中等师范学校610所,在校师范生15.2万人。全国院系调整以后,向苏联学习,师范教育实行三级制,即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小学教师;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至三年,培养初中教师;高等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四年,培养高中教师。在职教师进修,小学教师有各县设的教师进修学校,初中教师有各地区、市设的教育学院,高中教师则有各省的教育学院。这个系统50年来培养了千百万名教师,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系统50年如一日,没有多大变化,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首先,这个系统设定的培养教师的目标就是低水平的。特别是小学教师的资格设定在中等教育水平上,初中教师定位在专科水平上,在世界范围内是偏低的。特别是第二次大战后,各国教师教育都逐步升格,小学教师一般都在专科以上水平,中学教师,包括初中教师都在大学本科以上水平。我国教师水准定位较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基础教育的人口基数大,要在短期内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师的缺口太大,教师水准定位低一些容易达到合格的标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逐步调整,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有必要也有可能把教师的水准调高,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

其次,师范教育的课程内容陈旧,培养模式落后。20世纪后50年是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50年。有的学者认为,人类知识总和的90%是在这50年内创造的。但是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50年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对培养教师至关重要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几十年来也有很大的突破,但很少反映到师范院校的课程之中。

第三,师范教育在我国不能说不重视,历次教育决定中都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教育部(国家教委)也召开过多次师范教育会议,但是对师范教育的认识却有偏差。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师范教育是低水平的,只要能把中小学教科书中的内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另一种观点是教师没有什么专业性,任何有知识的人都可以当教师。由于有这两种观点,长期以来对师范教育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投入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在师范院校中存在着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就是对师范教育认识不同的反映。从1958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就提出向综合大学看齐的口号,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对向综合大学看齐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有的人确想摘掉师范的帽子,把师大办成综合大学。但按我的理解,绝大多数师大的教师并不是不想培养教师,而是想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我国虽有培养教师的独立师范教育系统,但历来都不排除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当教师。“”以前,许多北大毕业生进入了中学教师队伍中。于是社会上就有一种舆论,认为北大的毕业生有后劲,即是说,开始的时候师大的毕业生教得好,因为他们懂得教学方法,但几年以后,北大的毕业生摸索到教学方法以后会教得更好,因为学科知识比师大毕业生学得多学得扎实。师大的老师就不服气。有人就说,由于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优秀青年不愿报考师范,师大新生的录取分数线比北大要低50到100分;同样都是四年学制,但师大学生需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过去叫教材教法),还要教育实习,当然学的学科知识就没有北大的多。与此同时,师范院校在高等院校中的地位不高,科研、经费等都得不到领导部门的支持,师范大学的广大教师有一种不服气又自卑的心态。于是向综?洗笱Э雌氲玫叫矶嘟淌Φ闹С帧N嗽谘Э浦渡媳雀叩停淌逃淖ㄒ悼纬毯脱盗繁谎顾醯阶畹偷悖逃迪坝伞啊鼻暗?2周压缩到现在的6周。可以说,今天我国的师范教育,学术性、师范性都不高。让这样的师资水平在21世纪里来推进素质教育,不是缘木求鱼又是什么?当然不排除广大教师都在勤奋工作,为素质教育做贡献,而且不少教师做出了成绩。但从整个国家的教师队伍的总体来讲,不是说没有问题的。

三、几点建议

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表现在:

(1)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了比较稳固的基础教育基础,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要求,迫切要求师资水平的提高。

(2)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已经基本上得到满足,已经有条件来调整教师教育的结构。

(3)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长,人民生活进入了小康社会,已经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来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准,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有这样的迫切需要,也有这样的可能。

(4)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也为教师教育的调整创造了条件。

因此,教师教育要抓住当前的机遇,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提高对教师教育的认识。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教师为先。没有一支合格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都是一句空话。教师是一行专业,不是有知识的人都能当好教师。不能用50年以前的眼光来看教师教育。由于50多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进步,教师的专业是知识增长得最快的专业之一。有了这种认识,才能真正把教师教育摆在应有地位。

第二,稳步地将三级师范转变为二级师范。这种转变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先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有些地区,如北京、上海等现代化城市,可以一步到位,小学教师也由大学本科生担任。但即使是这些城市,也不是所有教师都一步到位。有的同志主张保留中师的模式,不要取消中师,因为中师比较重视师范性,培养的师范生受小学的欢迎。这不是理由。小学教师由师专或师院来培养,不能改变它的性质,只是提高他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师专和师院要单独设立小学教育专业,要充分考虑到小学教师的特点,吸收中师培养模式的优点,而不是用原来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和模式来培养小学教师。

第三,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有利于利用一切高等教育资源。事实上,综合大学文理科的毕业生不可能全部去从事科研工作,长期以来都有一部分进入教师队伍。但是过去没有明确他们也有培养教师的任务,因而他们不重视教师的专业训练。20世纪50年代综合大学曾经设有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不知是哪一年取消的。今后应该在综合大学中恢复教育专业课程,才能有资格培养教师。

教师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许多师范学院的领导感到一种压力或者困惑,不明确师范教育要向何处去。其实转型的最本质的特征,不是培养机构的转变或者培养模式的变化,而是质量的提高。这对师范院校是一种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深入改革,努力提高培养质量。教师教育既要加强学术性,又要加强师范性。50年代后期北京师大和华东师大都实行过五年制,应该恢复。使学科专业学习能与综合大学的水平拉齐,教育专业训练能加强,特别要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至少要有三个月的时间。延长学习年限,就有一个工资待遇问题,这可以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而改善。

第四,要改革现有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可以设主修和辅修,鼓励学生跨系科选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今天的教师既要在所教的学科上有深厚的基础,又要了解更宽广的知识领域。要改革和完善教育学科课程,设立多门选修课,把最新的教育理论介绍给学生。要让学生早日接触孩子,这对于培养他们的专业思想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帮助。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专业是一种应用专业,要多用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教育问题的实际能力。要用信息化来带动教师教育的现代化。

第五,尽快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开放型的教师教育就要有资格证书保证。教师是一行专业,就不是任何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能够担任,只有经过教育专业训练,考检合格者才能有教师资格。这也是确保教师崇高地位的保证。

第六,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结合起来。现在职前培养是由师范院校担任,在职培训是由教育学院承担。虽然师范院校大多设有成人高校,为在职教师提供进修机会,但都是学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仍是职前培养,真正在职继续教育却很少。教育学院本来是提供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但也在办学历教育。完全把事情弄颠倒了。教师在职进修主要是在原有水平上提高,或者为了知识更新,或者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但是,从现有的人力物力条件来看,教育学院却不如师范院校,因而大多数教育学院事实上承担不了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的任务。应该把教育学院并入师范院校,实行职前和在职教育的统一。目前是管理体制阻碍着这种合并。

第七,重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这是为中小学教师专门设立的研究生学位,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招生4年来,专业逐年增加,现在已涵盖中学所有学科,将来在适当时候还将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00年已录取7478人,我们计划在“十五”期间,授予学位能突破5万名。这件工作需要得到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支持。有些地方和学校支持不力,他们怕影响学校工作,不愿意送骨干教师出去学习,这是一种近视的看法,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开放教育范文篇6

只有付出努力过,学习就是一个过程。才会有收获。将在这里用三年的时间来谱写我人生历程的另一首歌,也相信一定会学有所归,给另一个自信耀眼的更相信开放教育将会为我人生舞台展示自我提供更大的舞台空间。

一、提供了信息沟通、学习交流平台

多媒体课件、数字图书管、直播课堂,网络资源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应有尽有。QQ群就像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中,可以畅所欲言,来增进大家对信息的沟通与知识的交流。

二、面授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文字教材、录音教材、网络资源等,开放教育利用各种技术媒体。督促学员从网络资源中下载其课程内容,并对其进行预习与思考,合理安排面授时间进行师生面对面交流与辅导,将所学课程中的难点与重点进行分析与讲解,让彼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面授教学为辅

三、个人自学为主。

要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中存在冲突。个人自学是主要的面授只不过是为了学习目的与社交进行的一种教育形式。根据自身的条件与能力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对于走上了工作岗位的来说。增强个人对学习的紧迫与责任感,达到事伴功倍的效果。只有辛勤的耕耘,才能得到丰收的硕果。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开放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开放教育;法学教学;教学模式

伴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开放式教育在当前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不仅将技术融合到教学模式中,而且对现代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尤其是在教学目标、结构、方法等方面实现了对传统教学禁锢的突破,促使教学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地点,使人们可以拥有继续学习的机会,为我国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教育支持。因此,笔者针对我国近几年来开放教育中法学教学的模式进行探讨。

一、开放教育法学教学模式现存的问题

在目前的开放教育法学教学模式中,虽然实现了继续教育和不受局限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法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在法学教学中由于是开放式教育学习,学生数量日益增加,教学专业层次不断提高,故针对法学专业教学,教师专业水平要求高且需掌握现代教学技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不少是外聘教师,开放教育的技能相对缺乏,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开放教育的推广发展。其次,虽然开放教育手段已应用在法学教学中,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因为学生来自于不同的省份,所以在学校的教务系统管理中,教学学籍管理与教学过程存在于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平台中,致使学生的基础信息数据无法全部查询,无法开放该系统平台,所以学生的成绩查询及信息查询成为学校的难题。最后,在法学教学过程中,开放教育未明确定位,所以开放教育抽象地存在于法学教学中,致使教学中教学质量不高且实效性性能比较差。比如,在系统平台的教学中,系统中的难题解答无法了解到学生实际的法学问题,致使难题解答系统只能解答学生的一部分学习问题。

二、开放教育法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在开放教育法学教学中,学校应加强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师资力量。首先,学校应建立教师的电子信息档案,优选德才兼备的专兼职教师人才,加强学校之间开放教育法学教学的交流,促使教学水平提高。其次,学校设立双导师制,将学校的专业教师以及外聘实践教师结合起来,还可以对外招聘教师,学校需要提高招聘门槛,实施笔试和实践考试的面试方式,从而满足学校招聘教师的高素质的要求。最后,重视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学校利用大数据及信息化技术手段完善教学课程,实施教师激励制度,促使教师将理论教学与法律实践相结合,实现高质量、高成效的教学。

(二)完善学校开放教育信息化建设

开放教育主要以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学校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将教学活动作为展现的依托,不断完善学校开放教育。与此同时,在开放教育的学习中,学校同样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完善网络教学。针对学籍管理以及学习管理不同系统的问题,学校还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公平教学。另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设置学校的网络图书馆,以便学生快速查阅资料信息。

(三)完善开放教育法学教学课程管理

在开放教育法学教学课程中,学校应构建立足于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法学教学模式,设置学生主动学习、远程教学服务以及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同时针对开放教育法学教学,学校在设置中应以专业课程为基础构建学校网络教学机构,实现学校网络教学的目的。同时为确保网络教学互动,学校还应采用在线学习的互动教学管理平台,设置互动平台学习课程、课堂测试、课后作业、成绩查询等平台功能,便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问题,从而实现网络学习和测试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四)加强开放教育法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在开放教育法学教学中,为确保教学质量,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学校需要利用云技术作为网络教学的科学支持力量,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师生交互目标,再加以手机终端的配置实现开放教育法学学习目的。与此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开放教学需要根据时代的变迁完善法学课程内容,继而利用多媒体及教材统一的方式实现互联网教材一体化教学。

总而言之,开放教育法学教学模式的完善,不仅需要学校正确认识开放教育法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学校不断地开拓创新开放教学法学教学模式,只有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开放教育信息建设、完善开放教育法学教学课程建设,加强资源投资才可以确保开放法学教学模式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宋秉宏.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的社会适应性分析[J].山西青年,2018(5).

开放教育范文篇8

有一次,我在听一节音乐公开课的时候,一位教师在讲授打击乐器的时候,让同学们先欣赏了几个录影的片断,之后给学生一个任务:要求大家用手中的打击乐器配音乐。顿时,教室里如同开了锅的蚂蚁一般乱作一团,有的上讲台抢乐器,有的兴奋的使劲敲打着手中的各种自己感兴趣的打击乐器,还有的在大声喊叫......而这时候的音乐老师,却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看得出,她好像也已经驾驭不了这个局面了.单说这样的场面教师就应该有目的、及时的组织,就在我皱着眉头忍受着这些吵闹声音时,旁边的老师告诉我:“现在的音乐课就该这样上,越乱越好,这叫做民主开放,这样才像改革的样子!”难道教改真得是这样的吗?

的确,在传统的音乐乃至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着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极端的“集中”,教师“绘声绘色”地讲,学生“一本正经”地听,使学生个性发展受到压抑,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我们在欣赏一首乐曲时,老师一般就是把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解释给学生,把自己对音乐的体验强加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忽略了学生的真实的感受。

例如:有一个老师在欣赏《龟兔赛跑》的时候,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一名学生举手说:“老师,这首乐曲描绘了一只蜗牛在慢慢地爬行”。教师却说:“错了,答案是蜗牛”。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那就是要我们改变那种习惯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的音乐教学方法。于是,我们的音乐教学开始丰富多彩起来,出现了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们也看到:有的老师在走出了这一种极端之后,却走进了另一个误区:极端的“民主,完全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像本文刚开始说的那一节音乐课,从表面看,学生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异常地“活跃”,而教师则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民主开放是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比较和谐的、共同讨论的融洽的氛围。这种民主开放是有秩序的教学方式,如果课堂气氛"乱"到没有秩序,教师不能控制的地步,又怎么能进行正常教学呢还有的音乐老师完全尊重了学生的意见,把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不加选择的引进课堂,不做精心的挑选、比较,没有明确目标的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的音乐课内容。从而导致学生连起码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判断意识都没有。这种现象,说穿了就是老师根本没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只能算是一个“称职”的“孩子王”。

怎样才能避免走进教学的误区呢?

一、明确民主开放教学的真正含义。

首先,民主开放是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比较和谐的、共同讨论的融洽的氛围.这种民主开放是有秩序的教学活动,而不是教师放任不管,听之任之。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过程及不是一个老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简单过程,也不是一个学生自我潜能开发的简单过程.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产生创造性‘新质’的过程。老师讲自己的知识体验与学生的知识体验进行交流,这种教育的最佳结果,不仅使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老师也从学生那里学到知识,教育的过程不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知识在创造的过程”。在这种平等交流之下的教学过程,才是民主开放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使的师生之间通过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例如:在唱歌教学这个环节上,我也避开了以前那种单调的教唱方法,而是以玩游戏的形式,使的小孩子的天性得到了发展。让学生跟着我看着他们熟悉的歌曲VCD影碟一起唱,还将他们的歌声录起来让他们听听自己的声音,自主的将他们听后觉得不好的音改正。这样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有的同学甚至站起来跟着音乐跳起舞来。有的还积极的举起手争当小歌星。那一刻,感到同学们和我的距离更近了,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书中说的那句话:"更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离开教室时,他们都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收获"。

二、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开放教育范文篇9

一、吉安电大分校2004-2010年开放教育招生情况

从整体招生规模上来看,开放教育招生规模呈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从专业层次上来看,就读本科人数明显低于专科人数,从专业性质上来看,偏文科、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招生好于纯文科性质和理科性质的专业,因该类专业的知识适用性强;从专业规模来看,本科会计、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人数较稳定,法学专业招生人数增长势头较强劲,主要因从2002年开始,所有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员要求具有本科学历。小学教育、教育管理、汉语言专业受到教师进修学校招生垄断的影响,下滑趋势明显。专科会计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专业较稳定,金融专业因就业面有局限性,所以报名人数较少。电子商务专业尽管与社会热点相关,但是实际招生状况并不乐观。

二、开放教育在校生的情况

只有深入了解在校生的构成特点,了解他们最关心、最渴望的需求,才能针对他们的需求提供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提升在校生对电大开放教育的认可度,从而促进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1.学历起点情况以我校2010年春在校生为例。专科在校生中,职高、技校、中专毕业的占总人数的71%,普通高中毕业的占总人数的29%;本科学习者中,成人高等专科毕业的占总人数的53%,普通高等专科毕业的占总人数的37%,自考毕业的占总人数的10%。由此可见,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的在校生他们的基础相比普通高校的学生都不够牢固,学习能力也较差。

2.学习目的我们在吉安电大网上进行了在线调查,发现57%的人选择学习知识,43%的人选择拿文凭。可见,多数人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学到能够对工作有帮助的知识,而学历的提升是次要的。3.获取开放教育招生信息的途径招生宣传工作的方法有很多种,网上在线调查表明,电大学生通过老生和亲朋好友介绍获取招生信息的方式,达到43%。其次是通过访问吉安电大网页获取招生信息的方式,达到27%。其他的方式占30%。

三、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招生工作的建议

1.充分发挥电大在校生在招生中的“口耳相传”的宣传作用从网上调查情况来看,学员了解电大、报读电大的途经虽然较多,但最主要的还是通过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的介绍,占43%,从中可以看出在校生在招生中的重要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在校生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我们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全方位做好学员的学习支持服务工作。一句话,使学员满意。只有这样,才能使在校生愿意宣传电大,自觉宣传电大,进而带动更多的人到电大学习。

2.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学校办学基础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学校的生命线,只有保证教学质量才能维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赢得社会的高度认可,最终推进开放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质量,使其更好地适应电大开放教育。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历和职称水平,培养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双师型人才。学校应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加强继续教育,遵循开放、创新、精干、高效的原则,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敬业爱生、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其次,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使之适应开放教育学习者的特点。逐渐转变思想,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充分发挥电大开放教育有面授课辅导的优势,尽量在课堂上引入案例教学,引导学习者了解课程发展的前沿,从而弥补了网络学习中师生分离所造成的不足。最后,对课程和教材进行改革。开放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因此我们的课程应以实用性为主。教材的编写建议学习MBA的教材模式,将更多的现实案例编入我们的教材,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工作感受、经验来理解该门课程,使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变得浅显易懂,便于学习者消化、吸收,从而学以致用。

3.多渠道全方位宣传,突出办学亮点当今社会,宣传包装非常重要,电大招生也是如此。在宣传上也要打“组合拳”:除发动在校生外,还要报纸、电视、横幅、短信群发、现场咨询、上门宣传、校企合作等等结合起来,才能收到综合的效果。在宣传上特别要突出我们电大的办学亮点.诸如统考入学、作业可按比例折算成考试分数、学分全国互换、毕业文凭国外认可、学习方式灵活、学费相对低廉等等,来吸引方方面面的生源。从调查情况来看,各种宣传渠道、各种亮点都有不同的适应人群,均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4.规范办学,改革考试方式,提高电大开放教育文凭的含金量从前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在校生在选择院校进修时,有相当一部分人非常注重开放教育文凭的含金量。笔者认为,确保电大开放教育文凭含金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严肃考风考纪。自1999年以来,全国开展远程教育普通高校多达67家,其中不乏享誉中外的重点高等院校、民办院校,由于竞争激烈,出现了一些趋利性的恶性竞争状况,有些院校为了争夺生源,疏于对考试的监控。本人认为这种为了经济利益而舍弃高等教育尊严的做法无异于火中取栗。考试环节是衡量学习者学习成果的一种相对公平的尺度,尽管是成人教育,也必须坚持开放教育“宽进严出”的原则。只有严肃考风考纪建设,才能确保终结性考核如实反映学习者学习知识的状况;只有考风考纪建设得好,才能促使学习者踏实求学,促使学校考风、学风走向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公众对电大开放教育文凭的认可程度,最终使学习者“鱼和熊掌兼得”,既拿到了文凭又学到了知识。另外,本人认为电大开放教育的考试内容和方式应该尽早改革。目前开放教育的考试内容多数是理论性的知识,这根本不符合开放教育学习者的特点,考试方式百分之九十是闭卷,这也不符合成人学生的特点,同时为监考工作增加了难度。建议电大开放教育考试的内容以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考试方式尽量采用开卷与半开卷的形式。

开放教育范文篇10

学观念,影响着数学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数学开放题作为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数学教育改革的亮点,已日益引起我国数学教育界的注意,逐渐形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1998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题里“开放题”居然也堂皇入室。

一、何谓开放题?

(1)开放题是指那些答案不唯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问题。(2)开放题并不是普通的数学问题,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精心编制设计的数学问题。

一道数学题的开放性(开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道题采用何种设问方式。即使是一道传统的封闭性数学题,也可以通过改变其设问方式而将其改编为具有开放性的习题。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是一种“开放性的解题要求”,通常使用“试尽可能多地……”一类的词语来提出,它对学生具有“鼓励参与,激励优化,追求卓越”的作用。

二、为何研究开放题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开放题教学是推进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开放题给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环境,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题的教育作用:

①发散性学生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探讨,其思维方向和模式的发散性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形成。

②探索性因为开放题易使学生形成原有认知结构和新认知结构的冲突,学生必须通过顺应来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③趣味性开放题独特的叙述方式、宽松的解题环境和极富挑战性的解题策略,为学生在迫切要求下进行数学学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增强了学习的内驱力,对数学探索产生浓厚兴趣。

④多样性在开放题教学中,既要有学生独立思考的个体活动,还需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交流的群体活动。开放题答案的多样性,使得其最终的解决只靠个人的力量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完成,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群体的力量。

⑤主体性开放题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⑥竞争性开放题解答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其有了优与劣、多与少、简与繁的区别。也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使竞争意识悄然地渗入学生的头脑,把竞争机制引入开放题的课堂教学。

⑦创造性在开放题的解答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找不到问题的解答,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智力活动,用多种思维方法(如联想、猜测、直觉、类比,等等)进行思考和探索,因而开放题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工具,是培养创造人才的摇篮。

2、开放题的转化作用:

(1)开放题对教师观念的转变:开放题的出现以及对其教育功能的肯定,一方面反映了人们数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适应了飞速发展的时代的需要。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于数学教学新模式的追求,是人们站在新时代历史的高度上对数学教育改革的新探索。

①观念转变的原因:

a.当技术的发展已使社会数学化,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开放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时候,我们不应满足于陈旧的、封闭的教学方法。

b.数学不能仅仅理解为一门演绎科学,数学还有其更重要的一面,即它是一门非逻辑的、生动的、有丰富创造力的科学。

c.数学教学是学生创新活动的过程,仅仅靠教师的传授,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

d.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认知的主体,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名副其实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他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鼓励者。

②观念转变的内容:

a.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明确指出:“课程是一个历史范畴,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都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教科书”应体现科学性、基础性和开放性。

b.开放题课堂教学中的数学观即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教师的数学观直接影响着他的教学观。如果教师能用动态的、全面的观点来理解数学,那么他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会是启发式的,其教学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2)开放题对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开放题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而是“编剧”和“导演”;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示范者、组织者、调控者。

在开放题教学中,应特别强调的是教师除要具备传统意义上的那些专业素质外,还应具有创造能力(尤其是进行创造教学的能力)和自觉反省自身数学观、教育价值观和教学观的意识。

三、开放题的特点

①问题的条件常常是不完备的;

②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具有层次性。

③问题的解决策略具有非常规性、发散性和创新性。

④问题的研究具有探索性和发展性。

⑤问题的教学具有参与性和学生主体性。由于开放题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这就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解题活动不但成为可能,而且是非常自然和必要的。一些学生希望老师与学生一起来分享这种成功的喜悦,任何一个好教师都不会压制学生的这种愿望,这就使课堂教学自然地走向了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开放式的教学。案例:设计花坛。

四、开放题的分类

(1)设计条件的开放传统的答题模式多数是条件与结论——对应的定式训练,解题时不必考虑条件的由来。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得到的信息对于某个具体问题而言绝大多数是无用的,必须善于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因此有意设计一些条件过剩或不足的开放题会更好地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若设计成求一个三角形面积(单位:分米),则效果不大一样。

(2)设计结论的开放这类题的条件和问题都很明确,而结论却不惟一,具有发散性和多面性。例如:将“如一把木块平均分成三块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单位:厘米)”的常规题去掉图中虚线,则成结论开放题。

(3)设计策略的开放这类题解题思路多种多样。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其开放功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思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五、开放题的功能

美国加里福尼亚教育部指出了开放性问题的五个功能:

1、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数学观念来表达的机会,这和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是一致的。

2、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构建他们自己的反映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

3、开放性问题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层次的理解,这在多项选择中是无法做到的。

4、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反过来要求老师用不同的方法解释数学概念。

5、开放性问题的模式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成份。

六、开放题的教育价值观

开放题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形式的数学问题,与一般的数学问题一样,也具有知识教育价值。开放题最突出的、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这也是开放题教育价值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体现。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开放题教学是推进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开放题在培养创造能力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教育价值。

从结构形式上看,开放题具有组成要素的非完备性和解题答案的不确定性;从解答过程和解题策略看,开放题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层次性、发展性、创新性等特性。开放题的特性决定了开放题教学的开放性,因而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是以知识的主动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学生不再是“装”数学,而是“搞”数学,这就可以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去体验数学家进行数学研究的活动过程,深切领会数学的实质,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掌握数学的灵魂——思想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以及成人后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做准备。

开放题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凸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培养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机制,培养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可见开放题的人文教育价值也很大。

七、开放题的设计艺术:

数学开放题的教学需要开放和设计大量的开放性问题,与当前的数学教学实际密切相关且被广大数学教师认可的开放性问题。开放题设计模型的优点和误区可由下面的框图描述:

开放题的优点开放题认识误区

①开放题顺应开放化的社会需要②开放题教学可以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③开放题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的本质,体会数学的美感④开放题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⑤开放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⑥开放题追求卓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⑦开放题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实现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⑧学生解答开放题时不但要综合运用、重组已学的知识,而且时常需考虑问题解决的策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进行认识、评价和监控,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元认知⑨教师在研究开放题的过程中,可以在教学观念、解题能力、扩大知识面等多方面得到提高,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①开放题在单一的技能训练、知识学习上费时费力,效率较低②开放题教学易受课时的制约,在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的思维在低层次上重复,不易进行深入的研究③开放题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易推广④对有些开放题很难制定出客观公正的评分标准,故在用开放题作考试题时困难重重⑤现有的适合教学使用的开放题数量太少,开发和设计更多的数学开放题又面临较多困难⑥受考试文化的影响,要使更多的教师重视、认识、接受开放题,还有一段艰巨漫长的道路要走

在开放题的编制、开发中,要十分重视开放题的设问方式。语言的暗示性要恰当,防止将思维导入歧途;要把握问题的开放度,不同水平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设问方式,提出不同的解题要求;开放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所愿意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要注意问题的可发展性,给学生一个提问题的机会,也许比解题本身更重要。

八、开放题的解题艺术:

1、传统教学法解题摸式

这种解题模式,学生在得出结论后没有自我反馈的过程,去发现总练习题的内在联系,总结经验,找出规律,举一反三,因而浪费了大量的宝贵信息。

2、反馈教学法的解题模式

在反馈教学法解题模式中特别注重解题后的自我反馈和自我小结。引导学生去发现习题中潜在的知识信息,去联想、归纳、类比,以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巩固和发展教学思想方法和处理技巧,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