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2:26:08

开放

开放范文篇1

“新的开放战略,对内是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支撑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外则是为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保障中国的和平崛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隆国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对外开放不到30年的时间里,我国已经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体,变成了开放程度最高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对外开放经历了早期的试点探索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扩大开放阶段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体制性开放阶段。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中国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上与世界经济融合在一起。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十七大报告中对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这一论断,引人瞩目,是观察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新思维的重要基础。

隆国强说,以往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出口竞争力低下、外汇不足的矛盾,因此对外开放的重点在于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现在,我国推进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与外汇缺口问题已基本克服,但却面临着贸易摩擦增多、国内发展对外部能源资源依赖程度加大等新挑战。

面对新的形势,十七大报告强调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立场。报告提出,要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隆国强认为,新时期的开放战略具有很多“内外联动”的新内涵:扩大开放领域,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促进自主创新;扩大对外投资,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等等。

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思维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更加注重互利共赢。十七大报告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专家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将在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旗帜下,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在开展多双边经贸合作时会更多考虑到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据商务部统计,目前,世界上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这使得中国连续10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有400亿至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去年11月以来,美国连续发起了5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包括铜版纸、标准钢管、薄壁矩型钢管、复合编织袋和非公路用轮胎等五种产品受到影响,直接涉及我国8.6亿美元的出口和7万人的就业。

与此同时,我国已有3万多家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投资遍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收购、兼并等国际通行方式进行的越来越多。今年上半年,中信集团收购哈萨克斯坦卡拉赞巴油田94.6%的权益、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第五大移动运营商巴科泰尔有限公司88.86%的股权等,引起了广泛关注。

十七大代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任洪斌说,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不少企业已经具备了到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企业在海外发展,应当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注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回报当地社会;同时,应当增强和谐共处、互利共赢的观念,积极开展本地化经营,扩大本地就业。

十七大报告还提出了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构建有效的国家经济安全体制机制,增强国家的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保护我国海外资产和人员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今年在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已重创全球金融市场,并给世界经济增长留下阴影。十七大代表、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说:“防范金融风险对确保经济安全至关重要,像过去的日本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等等,都是前车之鉴。”

开放范文篇2

一定要珍视自治权,用好自治权。自治是国家民主政治的一项实现形式。我国宪法赋予村级自治权力,就是让村民大众自己组织起来,自己当家作主,靠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公益事业,发展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提

高农民政治自觉,摆脱封建宗法社会下养成的人身依附心态,提高参与管理政事的愿望和能力。通过村民会议民主选举,选出村民委员会,组成廉洁奉公的领导班子,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村民谋福利,为国家作贡献。

可以预见:9亿农民通过村社自治的伟大实践、定会激发出他们潜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无比强大的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界的物质力量,在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创造辉煌。

这是讲空话,放空炮吗?当然不是。让我们看看过去的历史吧。是农民大众在共产党领导下,推倒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农民大众竭尽全力发展了农业生产,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并供养较多的人从事工业、文教、科学技术工作,向现代化目标进军,创造了“中国奇迹”。如果本世纪中叶,能有计划、有秩序的从农村转移出一亿人口,进入城市,农业规模化经营还会有更进一步的新发展,农民宣裕程度将有更大幅度提高。

只要贯彻执行好村级自治体制和党的其他正确的政策,包括农业在内的农村各种事业的发展,前景将是一片光明,这是毫无疑问的。

二、开放

旧时代农村社区,一直保持封闭状态。这种状态,在历史上既是封建阶级维持宗法统治的环境条件,同时也是历代皇朝实行重本抑末政策,维护自然经济自给自足长期延续不变,抑制商品经济发展的后果。

新中国建立,时代不同了。20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已基本上实现了温饱,多数农户生产有了剩余,从而产生了发展商品交换、扩大再生产、增加投入品的需求。此时,整个农业部门对贸易、金融、技术支持系统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大,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向。

村社必须适应这种趋势。打破封闭,发展对外交往,抓住机遇,引进资本,引进技术。寻求合作伙伴,收集信息,扩大见闻,学习村外的有益经验;同时,应围绕发展商品交换,建立某些经济联合体,有组织地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农业部门,应首当其冲。是有准备地主动对外开放,还是被动接受开放,后果是不同的。既然不可避免,就应该选择主动。村社虽小,但它是全国一个组成单位,也应做好准备,进入世界贸易大潮。

三、开发

村社主要的自然资源是土地,如何利用好土地,提高土地生产率。是头等大事。首先应适应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安排种植结构,发展比较优势,提供适销产品。其中包括可以出口换汇的农产品,藉以加强市场竞争力,保持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有利地位。

开放范文篇3

“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兼容才能强国。”总理在不久前闭幕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年的伟大成就和过去5年对外开放的新进展,强调坚定不移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并全面部署了今年的对外开放工作。这里,从对外开放的角度谈谈学习《报告》的体会。

对外开放使我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近**年历程。《报告》强调指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

对外开放近**年成绩巨大。我国发展道路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通过对外开放,促进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竞争能力。**年来,我国对外开放成绩巨大。一是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仅为****亿美元,居世界第二十二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都不到****万美元。****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达****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出口居第二位;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分别达到****亿美元和****亿美元,均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二是带动经济增长。****年―****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同期对外贸易年均增长****%,吸收外资年均增长****%,对外投资年均增长****%。****年与1985年相比,按不变价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贸易总额、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分别增长了****倍、****倍、****倍、****倍和****倍。对外开放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表明开放是增长的重要源泉。三是扩大就业和提高收入。目前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人员已达42**万人,再加上非外资出口企业的就业和劳务输出等,涉外经济中的直接就业人数超过8***万。我国出口就业密度远远高于进口就业密度,特别是加工贸易,大部分是进口国外资源和资金密集产品经再加工后出口的,这实质上是劳动力的间接出口。涉外就业岗位的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外商投资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在2**3年以前是各类企业中最高的,近几年也仅略低于少数国有中央企业。四是提升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国内企业进口了大量先进技术设备,外资企业大多数引进使用先进和比较先进的技术,在华外资研发中心已超过11**家。在高技术产业产值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重超过一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73%和87%。国内企业通过与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学习到先进经营理念、技术、管理和营销模式。最近几年,人力资源较多地在国内外企业之间流动,带动大量知识和技术流动。在外向度较高的行业中,已有一些国内企业成长起来,开始具有全球竞争力和重要市场地位。五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年,我国初级产品净进口达到****亿美元,缓解了资源约束。通过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我们还间接进口了不可贸易的短缺资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以粮食贸易为载体间接交易的淡水量,相当于全球粮食生产用水的13%。国内有关研究表明,2**6年我国进口大豆3150万吨,如果在国内种植约需要耕地****万公顷,相当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的5倍。六是推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和以后陆续增加的开放城市和地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先试先行,提供了丰富经验。对外开放还推动着政企关系、企业治理结构、外贸和外汇管理等方面体制的变革,促进商品和各类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

过去5年开放迈出重大步伐。《报告》指出,过去5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5年,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一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改善。****年与****年相比,进出口总额增加了2.5倍,世界排名上升3位;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提高了9.2个百分点和7.7个百分点。通过调整出口退税、出口关税和加工贸易等政策,控制“两高一资”商品出口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二是跨境投资双向加速。过去5年,我国服务业开放速度加快。****年服务业(含金融业)实际吸收外资达4**亿美元,占吸收外资总额的52%,比****年的比重提高近1倍。利用外资渠道不断拓宽,****年国内企业通过海外上市融资近4**亿美元。对外投资由****年的25亿美元上升到****年的****亿美元,增长6.5倍,我国成为最大的发展中海外投资母国。三是对外开放领域制度建设达到新的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按照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不断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对主要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

中国开放促进世界和地区发展。开放使我们自身受益,也为全球经济稳定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组合全球资源,为世界生产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全球消费者因此受益。我国已是全球第三大进口国,****年进口额达****亿美元,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出口市场。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50%,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额中周边国家和地区所占比重达60%以上,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球和地区产业分工格局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立足自身优势,集成利用全球资源,带动全球分工新格局的形成。相关各方发挥各自优势,因分工深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而共同受益。

开放兼容才能用好经济全球化机遇

《报告》指出,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开放,才能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积累的成果。人类社会在发展中积累了巨大的科技和人文知识存量。后起国家的赶超发展各有特点,但通过开放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一个基本的共性因素。从早期的蒸汽机、铁路、机械制造、钢铁冶炼技术,到近期的信息、通讯、生物技术,各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这些科技成果的创造和传播。开放,才能有效吸收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以金融市场为例,投资者要求高回报,融资者要求低成本,各方都需要市场有效率、权益有保障,这是市场共性。国外有上百年的经验积累,我们应充分借鉴。在开放条件下,哪里的市场效率高、制度完善,就能吸引更多资金,竞争压力推动国内资本市场加快制度建设。

开放,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引进资金、技术等是我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直接原因。实际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早已超出“互通有无、调剂余缺”阶段,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成为更普遍、更长久的动力。以跨国投资为例,是否吸收外资并不主要取决于东道国资金的盈缺状况,资金充裕的发达国家吸收了全球2/3以上的直接投资。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国家使用资金效率高和相对安全,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需要不断吸收国外技术、知识和其他优势要素,而资金是要素流动的载体。在全球范围寻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机会,是继续扩大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长期推动力。

开放,才能推动建设经济全球化新秩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符合我国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诉求。但它带来的挑战也很多,全球粮食、能源供应和金融运行等方面存在的不稳定性隐藏着全球性经济波动震荡的可能性。国际社会能否携手提供保障全球经济基本稳定的国际公共产品,是建立全球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内容。我们应着眼长远,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借助多边规则,平衡各方权益,维护和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体制。

纵向和横向比较都能证明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从工业化历史看,英国使人均产出增长1倍用了58年时间,美国则用了47年时间,日本缩短为34年,韩国仅用了11年,而我国在对外开放的**年中人均产出增长了3倍多。这是由于后起国家可以利用全球文明成果,后来居上。从近20年的经验看,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是富国的2倍以上;没有参与的国家增速只有富国的一半,而且越来越落后。正如总理****年11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讲演中所指出的: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闭关锁国必然落后。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报告》要求,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并对此作出了具体部署。落实《报告》要求,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都有明显增强。应因势利导,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及附加值。继续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积极鼓励劳动密集型商品和服务出口。积极扩大进口,重点增加先进技术装备、重要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进口。实施便利化措施,简化手续,减少限制进口的措施。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我国已成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的首选地。应鼓励外商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等各个方面加大力度,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采取信息、政策指导、放宽准入等手段,促进东部地区的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积极稳妥扩大服务业开放,特别是积极发展服务外包。引导和规范外商并购投资,促进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改善治理结构,同时依法保障国内企业、国有资产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开放范文篇4

昆山是“苏南模式”的一个缩影,“昆山之路”雄辩地说明,只要转变发展方式,快速度也可以有好质量,工业化也可以有好生态,城市化同样可以实现城乡统筹。只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抢抓机遇,创造性地开拓发展思路,就能逐步探索出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之路。

一、创造了辉煌成就

昆山位于上海和苏州之间,历史上素称江南鱼米之乡,是**的东大门。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贯穿东西。市域总面积92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5万,下辖10个镇和1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有良渚文化遗址,公元前221年秦在此建娄县,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改名为昆山县沿用至今,1989年撤县建市。30年前,昆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89.6%,人均耕地面积1.6亩,经济总量在苏州当时8县中排名末位,人称“小八子”。30年后,昆山在**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2005年起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县(市)中排名首位。主要变化:

——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亿元增至2007年的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1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466元(277美元,当年汇率)增至171061元(23418美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17.5%;财政收入从0.35亿元增至202亿元,年均递增24.6%。进出口总额由1990年的4251万美元增至2007年的534亿美元,年均递增52.2%。2006年,昆山以全国0.01%的土地,聚集了1.7%的外资和1/9的台资,创造了2.4%的进出口总额。

——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转变。1978年到2007年,三次产业比由51.4∶28.9∶19.7转变为1∶66∶33。所有制结构由公有制经济占100%转变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比为7∶93。2007年末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暂住人口比为1∶1.3。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1992年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目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8%,高等教育入学率达61.7%,所有镇成为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镇。建成城区医疗、乡镇医疗、社区医疗有机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市民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三大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等荣誉称号。2007年通过中国人居环境奖考核验收。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813元增加到2007年的21927元,年均递增17.3%(按可比价计算为1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201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68元,年均递增**.2%(按可比价计算为9.4%)。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从1983年的8平方米和24.4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8.5平方米和72平方米。全市实行统一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和低保标准,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99%。

——改革创新成效显著。1983年率先创办了家庭农场。1998年全面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和推进农用地有序、合理流转。2001年率先在全国组建农村富民合作社,目前各类合作社累计261家,农户从中直接收益近1亿元。园区功能创新加速,全市60%以上的财政收入、8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90%以上注册外资和工业产值、98%以上进出口总额来自园区。全市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75%,拥有部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各类产学研联合体近300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17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达34.2%。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0.5%提高到目前的68.7%。2007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64吨标煤,5年平均下降5.8%,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8。近5年先后劝阻和拒批各类高能耗、高污染建设项目200多个。建成污水处理厂23家,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年均新增绿地**00万平方米左右。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善,公路里程从73公里增加到1950公里。

二、走出了特色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昆山初步实现了由单一农业向农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转变,由依靠外资带动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由分散布局向集中布局推进集约发展、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向共同富裕、和谐进步的转变,由城市规模扩张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转变,由粗放增长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推进的转变,走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昆山之路”。

(一)以外向带动为特征走出一条独特的昆山之路

昆山发展之路可以分为4个阶段:

1.上世纪80年代是奠基阶段,实现了“农转工”的历史性跨越。1983年在中央支持发展社队企业的政策激励下,大力发展乡镇工业。1984年自费创办开发区,提出“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思路,上海的一些产业转移昆山,部分三线企业迁至昆山,通过借助外力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农业比重由1978年的51.4%下降到1992年的12.5%。

2.90年代中前期是开创阶段,实现了“内转外”格局性转变。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为动力,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充分利用浦东开发开放效应打时间差、空间差,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迅速形成以开发区为龙头,带动乡镇工业小区的开放格局,引进外资年均增速超过50%。外资开始成为昆山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3.90年代中后期是拓展阶段,实现了“散转聚”阶段性变化。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引进台资战略成效显著,在全国利用外资普遍滑坡情况下,保持了一枝独秀。5年中,合同利用外资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同时,鼓励民资全方位参与配套协作,推动经济发展由外资单轮驱动向外资、民资双轮驱动转变。产业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拓展,企业由分散向园区聚合,开始步入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新阶段。

4.新世纪以来进入提升阶段,开始呈现“低转高”发展新态势。以“两个率先”为目标,大力实施民营赶超战略和服务业跨越战略,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工业总产值2003年突破1000亿元,2007年突破4000亿元,目前笔记本电脑产量已占全球40%,平板显示产业产能全国最大,成为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生产基地。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将客观评价与主观感受有机结合,不简单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不断提高中等收入户比重;不单纯以统计数字代替直观感受,不断提高全面小康公认度,努力建设一个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200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主要指标。

改革开放30年来,昆山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以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成为“苏南模式”(“三为主、两协调、一共同”,即以工业经济、集体经济、市场经济为主,工农、城乡协调,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昆山围绕率先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两个目标,与苏南其他城市一起逐步探索形成以科学发展为特征的“新苏南模式”。其主要特征为“一个目标、两手并举、三创精神、四大超越”,即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作用,传承和发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三大时代精神,逐步在产权结构、产业发展、社会结构、发展格局四个领域改革发展内涵上实现新超越。以昆山为代表的苏南经济发展说明,只要转变发展方式,快速度也可以有好质量,工业化也可以有好生态,城市化可以实现城乡统筹,率先发展可以和科学发展相统一。昆山30年改革发展历程,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

(二)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特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

30年来,昆山市委和市政府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拓发展思路,逐步探索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全面小康建设发展思路。

一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昆山发展每一次大的突破,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坚持把发展作为永恒的主题,树立“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理念,推动昆山经济不断跨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之初,昆山人从全国各地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的浪潮中惊醒过来,破除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农经济意识,抓住上海国有企业向外拓展、“大三线”军工企业转产民品的机遇,积极开展横向经济联合,迈出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上世纪80年代中期,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的机遇,以非凡的胆识自费创办开发区,创立了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有偿出让第一块土地,在全省县市中率先走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第一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抢抓浦东开发开放、沿江重点发展、昆山开发区获国家批准三大机遇,开创了外向型经济基本格局。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台资扩张”抓住了新的发展先机。进入新世纪,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贯彻国家宏观调控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机遇,改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推动经济社会进入科学发展轨道。正是由于昆山在发展的每一个转折关头,能够不断解放思想,立足实事求是,捕捉发展机遇,抢占发展先机,做到醒得早、跑得快、干得实,推动经济发展隔几年就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开拓创新,优化服务。创新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和精神,更要有排除风险的胆识和能力。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从依靠行政推动为主转变为政策调节为主,从直接投资转变为招商引资,从扶持企业发展转向营造投资环境。创业初期,大力倡导“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的理念,整合行政资源,创新管理体制,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创业环境,形成“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随着国际产业加快转移,率先创办了出口加工区,首批进行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开发建设**首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开发区。通过在全省较早实行机关效能评估和末位淘汰制、率先建设综合行政电子监察平台、实行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办法、设立部门创新奖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建立了一个高效服务的政府工作机制。昆山有区位优势,有环境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服务优势,但都不是昆山独有的,而是昆山人开拓创新、挖掘塑造出来的。

三是坚持开放,提升优势。昆山地处沿海,资源、市场两头在外,实施外向带动是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发展特色的理性选择。昆山坚持把外向带动作为发展主战略,尽管主要领导干部不断更替,这一主战略始终没变。大力引进外资时期,明确提出“昆山就是开发区,开发区就是昆山”的理念,形成了以开发区为龙头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承接产业转移时期,围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外向配套,促进民营经济迅速起步。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向高端环节推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将开放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将先进制造业优势转化为现代服务业优势,形成经济国际化发展新格局。

四是自立自强,艰苦创业。艰苦创业是昆山精神的基石,勇于创新是昆山精神的灵魂;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是昆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写照;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在昆山找到了现实的实践路径。昆山人在独辟蹊径中求创新,在全面发展中求创新,在破解难题中求创新。从创办自费开发区到兴办出口加工区再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从外向带动到民营赶超再到服务业跨越,从“亲商安商富商”到“亲民安民富民”,从“契约式服务”到“新昆山人工程”,从招商选资到土地集约利用,从实行片区规划到打造总部经济,都是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的真实体现。

五是以人为本,强市富民。树立开放为民、发展富民的理念,把富民优先作为第一导向推进富民工程。建立了产业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事业富民、保障富民等推进机制。从低保开始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2008年城乡居民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每月350元。把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共同富裕,提高生活质量、幸福感受作为改善民生的主要目标,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以人为本。作为**“两个率先”的样本示范区,通过建立土地产出率、单位能耗、生态环境、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倒逼机制,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后,积极开展“补短、补缺、补软”工作,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群众增收、生态环保、城区交通、社会治安等突出问题,巩固小康成果,提高小康质量。

六是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坚持“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总思路。牢固确立城乡统筹理念,以城市化引领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城市生活要素向农村辐射,形成城乡规划全覆盖。按照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小城市和特色镇、新型社区、自然村落5个层面推进整体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做到城市和农村统一布局。集中实施了一大批交通和水、电、气、生态环保工程,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统一供应,污水管网基本覆盖农村区域。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集,镇集中转运,市处理”,做到“一个炉子”焚烧发电。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交,户户通有线电视,2007年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牢牢把握利益关系和谐这一核心,从解决土地征用、城镇拆迁、单位改制、工资支付、权益保障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正确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政商关系、劳资关系、新老昆山人关系、发展稳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建立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社情民意等快速反应机制和公共安全应急机制。全面完成社会治安路面电子监控系统,增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连续3次荣获省“社会治安安全市”称号。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昆曲、江南丝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断把“和谐昆山”建设推向新境界。

(三)以昆山精神为特征逐步形成昆山发展的独特优势

解放思想抓机遇,勇于创新敢为先。昆山人在30年发展中创造了“昆山奇迹”,充分体现了自身优势和昆山精神。

第一,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区位优势。昆山东依上海,交通发达,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上海的“郊区”。由于在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通过承接来自或转自上海的大批传统产业和外资项目,充分利用上海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打造和形成昆山城市品牌。

第二,永远保持争当第一的激情。争先创优是昆山精神的价值取向。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学、赶、超”口号,经济实力迅速提升。进入新世纪,提出3年超先进目标,一跃成为中国“百强县”之首。“十一五”时期,又提出学习发达国家先进发展理念,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立足新目标,实现新追求,争创新优势。

第三,视每一次挑战为发展机遇。昆山人的敢为人先具有鲜明的特色。昆山的一位老书记说,我们冒着犯错误的风险,通过不同方式利用内资外资自费开办了开发区,为昆山经济起飞掘了第一桶金。昆山人永远视挑战为机遇。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政策紧缩时期,善于扬长避短,困境为昆山经济的发展壮大打开了另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第四,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推进改革创新。以台资为主体的开放型经济是昆山特色。把外向带动与创新驱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通过利用外资,为自主创新提供技术、制度、产业、主体、市场等基础支撑,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人才支撑和可持续发展四大平台,推动“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变,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第五,统筹推进城乡全面一体化。昆山实施城乡一体化的特点在于全面一体化。一是统筹总体规划,二是统筹产业布局,三是统筹资源配置,四是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五是统筹公共服务,六是统筹就业保障,七是统筹生态环境,八是统筹社会管理。在走访农民家庭时农民明确表示,现在农村生活条件与城里没啥两样。

昆山30年的发展变化,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昆山的生动体现。30年实践的深刻体会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科学发展为路径,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党的建设为保障,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充分体现在各项工作中,充分落实在各项实践上。

三、描绘了美好远景

建设昆山美好未来,要更加自觉、更加全面、更加有力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牢固树立率先发展、优化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富民优先、经济国际化、自主创新、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不断巩固全面小康建设成果,进一步强化领先优势。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城市格局、现代化公共政府构架、现代化人才和干部队伍为先导,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社会和谐度,又好又快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个经济结构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工商城市;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一个富有现代气息和江南水乡特色的园林旅游城市;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一个极具人文魅力的文明城市;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人居环境,建设一个最适宜创业发展、工作生活的生态宜居城市;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公共政府构架,建设一个开明开放、公平公正、规范高效的法治城市;率先基本建成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为实现昆山现代化目标,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经过3—5年努力,主要发展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06年基础上翻一番;到2012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占比达到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2万元。

第二步,到20**年,总体发展水平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

第三步,到2020年,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服务业比重45%以上;进出口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万元,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万元,年均增长8.6%,使昆山成为一个经济充满活力、科教繁荣发达、社会稳定和谐、民主法制健全、文化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现代化新昆山,努力在实现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为实施“三步走”战略,重点完成四大发展任务:

一是昆山已进入发展优化期,要在继续增强综合实力的同时,优化发展结构。按照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要求,扎实做好补短补缺补软工作。不断优化空间规划、产业结构、城市布局、社会建设、人居环境,率先实现由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的转型。

二是昆山已进入工业化后期,要在保持发展速度不慢的同时,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三是昆山已进入国际化提升期,要在提高外向带动水平的同时,全方位推进扩大开放。坚持外向带动,推进内外资竞相发展、融合发展。将引进与创新结合起来,推进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将经济国际化与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结合起来,把昆山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

四是昆山已进入城市现代化关键期,要在提升城市硬实力的同时,加快提升城市软实力。既重视提高经济、产业发展水平,又重视提高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努力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扮演重要角色。

当前要紧紧抓好6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转型升级,坚持制造业立市、服务业强市,强化园区带动作用,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是加强自主创新,扶大扶强科技企业,做精做优创新载体,引进培育创业人才,着力提升科技竞争力。

三是推进城乡统筹,优化城乡发展布局,强化城乡功能内涵,加强城乡社会管理,完善城乡公共服务,着力提升城市竞争力。

四是坚持环保优先,落实节能减排任务,严格保护水源水质,加大绿化建设力度,着力提升生态竞争力。

开放范文篇5

市场经济天然是开放的,它立足于交换,

着力于获取不尽的价值,因而创造出源源不绝的财富。而自然经济之所以长期停滞,就在于它是封闭的,其生产的目的是自给自足。经济的开放、贸易的发展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市场的扩大使得人们只需从事自己最擅长的经济活动,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就是社会分工的深化和比较优势的发挥。社会分工的深化必然带来生产要素的流动,即各种生产要素向更能高效利用它们的地方和生产者集中——这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这些反过来又强化了专业分工,并使不同区域和国家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市场交换更加扩大。

起初,比较优势通常被理解为要素禀赋的不同,也就是说人力和资源丰歉是决定分工和交换的基本条件。但后来人们发现,很多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部资源,取得了骄人的经济成绩。这是由于,社会生产不仅仅是资源投入和技术活动,而且是经营管理活动和社会活动;经济竞争不仅仅是商品和技术的竞争,而且是管理能力和制度效率的竞争;因而比较优势不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和人力,而且包括对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安排的相对优势。

最近几十年,信息技术革命和交通运输发展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全球贸易和世界市场迅猛发展,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真正成为可能,从而使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全球化阶段,并对各国的经济制度和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相应地,人们发现管理能力和制度环境日益成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比较优势。拥有这方面的优势,就可以高效组合利用全球资源,就可以占据全球生产价值链的高端。相反,资源禀赋条件虽好却不善于组织利用,则往往会沦为简单的资源提供者和打工者,难以在国际分工中获得较高利益。

可见,开放是有层次的。从最初的商品贸易、互通有无,到生产要素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再到技术知识和制度知识的传播扩散,开放的层次不断提高。开放进入制度竞争的层次,就为制度创新创造了条件。因为,开放带来更激烈的竞争,也带来更广泛的合作;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是扬长避短,也是互相学习。伴随着全球生产、技术扩散,制度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知识也在传播、变革、创新。另一方面,只有开放的、善于学习的制度,才能具有较强适应性和变革能力,才能获得和保持比较优势。

开放范文篇6

关键词:政府问题;开放性;公共管理时代

一、传统行政管理与政府问题

在传统的行政学理论中,政府是公共行政(publicadministration)的主体。在现代公共管理理念中,政府是居于公共管理(PublicManagement)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的主体之一。长期以来,特别是建立在行政行为分析阶段的政府理论,对政府的考察一直停留在内部静态结构上,甚至批评政府组织根本无法适应环境变迁的需要。一些学者在分析政府问题时,对政府组织的静态形式考虑过多,包括结构模型、管理方式、制度要素、价值判断等方面,最大的失误是忽视了运转起来的政府组织和参与其中活动的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风气从古典组织理论时期一直蔓延到今天,可以称之为“政府组织的静态研究”。

重新阅读古典组织理论的经典文献,我们会获得新的发现。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设计的前提是建立一套官僚权力对行政的控制机制。在他看来,劳动分工、层级节制、职业训练都是以权力的不可侵犯为基础,权力的绝对集中才能保证金字塔式的结构稳固存在。“任何官僚制组织都力求通过对知识和意图的保密来增强其专业上的优越地位”。[1]韦伯同时认为,官僚制的技术优越性高于其他任何组织,其基本原则实现了官僚制在行政中的协调与控制功能。但事实上官僚组织的理论设计与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官僚制的不透明性、组织僵化、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理性主义的形式使任何公共组织不可避免地陷入封闭状态中,并且拒绝民主方法、民主思想的渗透。

马克斯·韦伯(MaxWeber)在设计组织模型时首先把静态的规则看成最重要的,强调规则对组织的重要性。其次,把组织结构分层看作是重要的,强调科层与权力、责任的完全配套。第三,强调权力神圣不可侵犯,目标的精确性。第四,非常看重官僚制每一层级中个人的质量——是否是一个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官僚。在韦伯那里,组织要素的重要性超过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

巴纳德的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结构的逻辑分析上,也是从静态形式入手分析组织的。他的观点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重要意义是相同的,组织以什么方式、什么状态产生是判断组织结构、性质的关键,各级组织包括军事的、宗教的、学术的、企业的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它们都是社会这个大协作系统的某个部分和方面。所有的协作行为都是物的因素、生物的因素、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些不同因素的综合体。这些协作组织是正式组织,包含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在所有的正式组织中都存在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保持秩序和一贯性所不可缺少的,而非正式组织是提供活力所必须的。两者是协作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在巴纳德的观点中,协作的重要性显然是建立在更重要的对组织性质的认识基础之上。

同样,法约尔的研究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在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和十四项管理原则,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五大管理职能和十四项原则的重要性超过其他方面。

1937年,卢瑟·H·古立克(LutherH.Gulick)和林达尔·厄威克(LyndallUrwick)发表《行政科学论文集》(PapersScienceofAdministration),提出了“POSDCORB”职能,但仅“代表了1937年的公共行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在许多读者内心深处变成了僵化的‘科学原则’。”[2][P.55]1961年,利格斯发表《公共行政生态学》一文,一定意义上发展了行政生态理论,但他只是把行政行为放在经济环境的简单背景上进行剖析,仍旧没有逃脱组织是一种静态形式的思维模式。

也许,对于一些细小组织而言,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并不重要,但对政府组织而言,静态形式的过多考察明显地造成了政府组织的封闭性。

与此同时,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和官僚制理论对“行政”与“效率”的理解适应了这种封闭性,并使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3]官僚制范式的流行摧毁了一切公共组织可能有的变革思想,虽然后来许多学者对其弊端进行了批评,但官僚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态依然长期存在,并且在此后的发展中演变成了另一种形态,即官僚主义作风。官僚主义作风表现出来的等级森严、权力集中、惰性严重,没有进去精神,无效率等方面成为一切不作为的政府组织的病症,也造成了事实上的政府组织的严重封闭状态。在另一方面,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始终没能摆脱单一的价值追求,过多地围绕“行政”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争论,看重“效率”这一静态结果,而忽视了对民主、公正、回应性、平等动态价值的考察。同时,强调政府行为与政治行为不可分离,政治对政府的控制主要以政策的产出为基础,这样,政府的行为就首先是为政治负责而不是为公众负责,表现出对社会、公众封闭的一面。休斯在“政治控制的问题”的题目下指出威尔逊“要对政治与行政,或政策与行政进行严格的区分永远都是不现实的,而且,美国实行的改革运动并未能实现将政策从行政中分离出来,或是将政治家从行政管理者中独立出来”恰好证明了这一点。[4][P.46]

政府组织的基本特性并不是静态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封闭性状态,“管理职能”一词也不能代替政府的特性,而政府特性的研究也不能长期被忽视下去。抛开有关的争论,仔细审视政府组织的运转运动过程,全面梳理政府的运行轨迹,摈弃影响政府变革与发展的阻力,从一个新的视角全面理解政府组织,我们就会把握住政府的本质特性,促进政府更快、更好地前进。

二、政府的开放性特征

一个完整的社会组织从功能上看,其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资源聚集功能,即使各种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信息聚合在一起。其二、资源转换功能,即促使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形成新的合力,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合”的目的。其三、能量释放功能,即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组织的新能量,实现依靠单一资源无法实现的目标。从构成上看,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分为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两部分。静态要素构成组织的基本形式,动态要素构成组织的运转过程。静态要素是隐性的,只有通过动态要素才能体现出来。动态要素是显性的,只有在静态要素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政府组织是特殊的组织,其聚集了丰富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聚集了最有效的信息资源和掌握着最大的智力资源,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政府组织可以解决其他社会组织无法解决的公共问题,提供公益物品和服务,满足公共的利益追求。在政府组织中,静态要素与动态要素的构成极其复杂,动态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代表了政府一切要素的力量。在政府组织的多种特性中,开放性最为重要,也就是说政府组织的开放性特征是政府动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的特征,是所有构成要素的本质体现。

政府组织是依靠政治选择建立起来的,公共权力的分享与公共责任的承担要求政府必须以开放的方式与外部建立良性的关系。这不仅是政治民主的需求,也是政府组织自身发展的需求。Allison在其建立的模式中把公共组织所面临的外部构成要素归纳为三种协调关系,即:与同一组织的外部单位或该组织的各个部门的协调关系;与独立组织的协调关系;与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协调关系。[5]开放性正是实现这种协调的前提。然而,现实中的政府组织忽视了这一点,其基本运转过程始终处于封闭状态,因此,必要的协调中总是问题不断。

一些研究者从古典组织理论的视野出发,把内部因素的互动关系看作政府组织存在的基础,而另一些学者包括张金鉴先生则从行政生态的角度把外部因素的互动关系看得很重要。在这些研究中,他们看到了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但对这种关系存在的基础忽视了,开放性正是这一关系存在的基础,能够解决和疏通因内外部关系不畅而造成的行政问题的发生。

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政府组织开放性意义的有力证据是尼古拉斯·亨利(NicholasHenry)的观点,他从相关文献中证实组织模型应该有三种流派:封闭模型、开放模型和综合模型。封闭模型中以韦伯为代表的官僚制理论(Bureaucratictheory)、以泰勒、吉尔布莱斯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Scientificmanagement)以及古立克、厄威克等为代表的行政管理(Administrativemanagement)或一般管理理论(Genericmanagement)三种最为盛行。开放模型中人际关系学派、新组织发展学派、组织与环境互动学派三种最为盛行。官僚制体制所治理的公民和官僚本身是反人本主义的,科学管理追求的效率能够服务于人本主义,也能够服务于其他价值。开放模型与封闭模型根本的差异可归纳为四项感知上的不同:对组织环境的感知、对人性的感知、对组织中操纵理念的感知和对组织在社会的角色和意义的感知。亨利虽然把开放模型的历史起源追到圣西门和奥古斯特·孔德的写作年代,并认可了他们“组织本身则是人性的解放力量”,“强调自发性组织的价值”的观点,[2][P.93-127]但组织的开放模型真正得到实践并不是从理论源头就开始了。因此,认识到组织的封闭模型与开放模型并十分完整地进行理论总结是尼古拉斯·亨利的贡献,也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政府组织的开放性意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汤姆·伯恩斯(TomBurns)和G·M·斯道克(G.M.Stalker)1961年在其《革新的管理》(《TheManagementofInnovation》)一书中对开放模型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表述,也为我们理解开放性提供了参考。开放模型的主要特征是:在不稳定条件下出现的非常规任务;专门化的知识来完成共同的知识;强调目的(ends)(或者把工作完成)而不是手段;组织内部的冲突是由同事的交互作用加以协调而不是由上面来裁决;强调“责任的轮替(sheddingofresponsibility)”;个人对组织整体的责任感和忠诚感;组织被看成一个流动式的网络结构(fluidicnetworkstructure);知识能够位于组织的任何地方;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不仅倾向于纵向的而且还倾向于横向的;互动方式是为了成果和“建议”(而不是命令),而且以“贵族神话”为特征,包含了上下级最明显的服从关系;强调工作成果以及完成任务的卓越绩效,有时会牺牲对上级的顺从;声誉外部化了等等。[2][P.102-103]组织开放模型的特征是对其开放性的诠释,作为最大的和影响最为深远的公共组织—政府的开放性是政府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直接关系到政府组织的生存状态。

开放性是政府文明的标志,也是政治文明的标志。作为民主政治中的一种基本理念,它是一种渠道,传递民众和社会对政府的呼声和要求,并要求政府以自己的行动做出积极的回应。作为政府追求的一种价值,它是对政府状态的描写,反映了民众对政府评价和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它意味着在政府内部与外部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以利于政府机器内在运行和外在运行状况良好。政府开放性的基本内涵:(1)政府文明。制度追求与道德追求是政府的重要任务,关心政府的每一成员并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民主的渠道树立政府的威信,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政府的信誉,有良好的政风。(2)发展环境优良。政府有能力为自己创造和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与之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使政治环境宽松,经济环境良好,社会环境稳定,自然环境优良。(3)政府职能独立化。政府的基本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职能是政府独有的。要使政治职能完善,通过民主与法制的手段确保一切民主权力得到正常发挥。要使经济职能社会化,通过建立多元的经济主体使经济成份的构成多样。要使文化职能丰富化,文化产品多样和多层次,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追求。要使社会职能健全,最大可能和最全面提供各种社会保障产品、提供人人享有的社会救济和健全的社会福利事业。(4)政府行为公开化。通过行政听政制度、行政采购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的完善,使政府在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指挥、行政控制方面的一切政务进一步公开化、透明化,并逐步建立各级政府财务公开制度和各级官员财产公开制度。(5)行政监督透明化。通过对监督目标的选择把政府自身监督与其他监督主体共同监督结合起来,公开监督结果,提出改进措施,确保监督效果。

由于政府组织具有主导地位,政府组织的开放性可以产生不凡的意义。在组织之间,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中公平、民主的意义大于效率的意义;组织无等级与公共政策的平等性;公共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的发展与进步先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工业化模式是先进政治模式的结晶;组织在纵向和横向方面都表现出网络的稳固性,信息传输渠道畅通,即政府组织从中央到地方的纵向延伸与政府组织的横向展开、私营部门从大企业集团到家庭作坊式经营的纵向延伸与私营部门的横向展开、第三部门的不同类型分割等等,构成了整个社会完整的网络体系,便于各类信息的传输、共享。在实现民主行政的进程中,实现从行政听政到行政财务的全面公开;实现从政府上网到网络政务的全面公开,公文开放浏览,通过网络虚拟办公解决实际中效率底下的问题;实现从人的管理到制度管理的转变;实现政风的根本好转,建立公务人员平等、自由、民主参与公务的机制。显然,在这里,政府的开放性有两重基本价值:一是保证了有效监督机制的运行,通过规制与参与,确立“平行式”监督和“渗透式”监督机制。二是有利于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建立零距离。

政府开放性以政府开放度为标准。衡量政府的开放度主要应该有三个方面的指标:制度开放指标、行为开放指标和开放进展指标。制度开放指标包括政府制度有多少种可以公开和查阅,有多少种无密级可言,政策和规章有多少可以在公共场所(包括互联网)上公布。百分比越大开放度越大。行为开放指标包括政府决策项目的公开数目,行政听政项目的公开数目和行政听政次数、人数指标和公众的评判指数,以及财务公开的数目。

政府开放性也是有限度的。开放性以不影响政府组织存在、不动摇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为前提。无限度的开放性政府会失去社会价值,会导致全社会无政府状态。有限度的开放性会使政府陷入封闭状态。因此,强调开放性是强调政府开放性理性上的最大化,而非无限化。

过去有关开放性的理解十分片面,仅认为是政府组织的一种简单状态描述,是有关经济、法律、政策等各方面的数据,包括技术数据和程序数据的进一步公开、政务信息公开和简单的行政听政制度,事实上并不是这样,随着政府开放度的加深,开放性的内涵会更加丰富、深刻。

三、开放性与公共管理时代

公共管理时代对政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内容既不同与古典行政学时期,也不同与新公共管理时期,它要求政府以极度开放的姿态应对一切挑战。[*]公共管理时代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化管理趋势日益明显,公益物品的供给、公共资源的利用建立在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基础上,并且以提供公益物品、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为核心,政府职能市场化、政府权力分散化、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管理企业化和政府治理,这是传统状态下的政府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开放性是政府自治的结果,是政府实现善治的开始,也只有在开放性的特征下,政府公共管理的任务才能完成。

公共管理时代是全球化时代和知识产业兴起的时代,开放性适应了这两大发展趋势。全球化带来新的世界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价值秩序冲击着每一个国家,给每一个政府以新的机会、挑战、权利和责任。只有开放性的政府,才能在这种冲击下获得新的机会,在各种挑战面前解决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依靠政府权力获得政府利益。知识成为商品和知识产业的兴起促使政府间、政府与社会间的互动、协调关系加强。开放性政府就能够兼收并蓄,接受各类知识,同时使知识转化成经济力量。政府也因为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而变得文明和守信。这两大发展趋势顺应了公共管理时代对政府发展环境的要求,也确定了政府必须有的开放性特征。在问题的另一面,公共管理时代的政府面临着更多的动态性问题(dynamicquestion)、复杂性问题(complexityquestion)与多样性问题(diversityquestion),以开放性的姿态解决这些问题是公共管理时代对政府的要求。

开放性能够解决公共管理时代政府的内部关系问题。政府获得权力和巩固权力需要经过一系列艰难的过程和面对各种各样的关系,政府每一步行动都是各种关系协调、控制与选择的结果。政府的内部关系通常是不透明的,外部关系则是清晰的。在政府内部,政府统治与政府治理的关系、成本与效益的关系、行为与目标的关系、组织与管理者的关系等等方面都表现出极不透明的特点,政府自身利益分割上很难照顾各个方面,利益的侵占与冲突使得政府内部常常出现不应有的争夺与矛盾斗争,必要的妥协与退让很难做到。而在政府外部,政府与市场可以互补,建立政府生态的平衡运做机制,同时,政府与其他利益团体之间通过谈判可以达成一定的协议,通过退让、妥协达到双赢。因此,开放性更强调政府内部关系的开放和透明、利益分割的开放与透明,矛盾的外化和解决矛盾的方法的透明,并由此使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沟通,最终建立“政府内部关系协调,外部关系顺畅”的发展模式。

开放性能够合理地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对国家总权力的分配事实上是由公众委托的政府来承担的,政府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拥有最大的公共权力。在整个社会领域,政府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对整个社会事务的安排有更大的主动权和支配权。公共选择理论与委托人理论以经济领域为例,认为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同时需要对方去干预和补救,但这种干预和补救是自愿的还是强迫的?还是外在制度的安排?显然,是外在力量的作用,这种外在力量正是政府公共权力的力量,政府与市场关系中政府更有主动权和支配权。在一个封闭的政府里,政府不会自发地让位于市场的干预,市场也不可能自发地进行干预。一定意义上,市场的干预必须取得政府的支持和认可。只有在开放的政府里,政府才会让位于市场,并安排市场合理干预和补救因政府失灵而造成的损失。政府的开放性越强,开放度就越大,有效的市场补充越充分,干预越有效。因此,开放性是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解决政府与市场矛盾的一剂良药。在市场提供有效的服务的同时,一个开放的政府懂得自己应该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即安德森(Anderson)所认为的:(1)提供经济基础;(2)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3)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4)维护竞争;(5)保护自然资源;(6)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7)保持经济稳定。[4]这样,在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就会最终建立起一个“政府做,市场也做”的平等发展模式。

开放性解决了公共管理中政府的定位问题。在开放理念下,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就是政府组织的运行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总结、预算与人事七个方面必须是开放的,是在公开状态下进行的,规章制度和文件除过的保密之外,民众和任何社会团体的阅读、查询都是公开的和方便的。同时,政府的基本职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功能必须开放。政治的开放程度直接关系政治文明、政治稳定和民主价值的实现;经济功能的实现完全依赖经济的开放程度;文化的开放与兼容更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功能的最终完善;而社会功能的开放可以使更多的社会利益群体分担社会事务,最终减轻政府的负担。在开放理念下,政府的结构应该是透明的,尽管不同级别的政府组织结构模式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的要素是应该清晰的。结构的透明有利于对政府运行成本进行监督,最终建立“透明政府”的结构模式和运行模式。

开放性有利于理解公共管理时代公共政策的实质问题。公共管理时代,公共决策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政府为自身发展制定必要的政策,其二是为社会制定规范和制度,包括符合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使用的规范与制度。政府决策最重要的是坚持民主与科学原则的统一,最广泛的民主意味着决策过程最大程度的开放,一切科学手段的采用意味着决策的正确率增强和能够经得起科学的检验。开放性的政府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民主的原则,可以充分吸收科学家的意见和采用最科学的办法进行决策,使决策体现公共价值的实质,即最大化地满足公共利益和解决公共问题,最终建立“大家决策,大家参与”的科学模式。

开放性确立了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并对政府提出了“做表率”的要求。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利益的分享者,但并不等于政府可以独霸和支配公共领域的所有事务。开放性是政府作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最终建立平等的主体关系,同时更好地体现政府民主、回应性、公正、公平的价值。政府必须以行动证明自己是可以承担和拥有这一核心地位的,一方面所制定的公共政策不仅仅以政府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兼顾社会各个团体,特别是不制定歧视性政策和不平等政策,另一方面保证社会制度的公平与公正。政府是核心、更是表率,政府开放,其他社会组织、包括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也应该适度开放,最终实现“全社会开放”的完整体系。

开放性有利于克服公共管理中政府自利性和非理性行为带来的问题。政府自利性即政府公务人员依托政府肌体实现个人利益和政府内部部门官僚集团为实现部门利益而产生的自私行为称为自利性。政府能力弱化、权力异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公共行政中行政无效果、行政灾害称为非理性行为。[9]就运行过程分析,自利性和非理性行为的产生正是由于政府封闭运转,公务人员行政行为缺乏监督,搞内部操作造成的恶果。在开放性原则下,不仅可以提高对政府的监督力度,而且可以有效监督公务人员的行为过程,特别是公务人员在公务活动中的行为,同时,依靠开放的秩序和制度保证一切非理性行为在发生之前就得到遏止,从而减少政府非理性行为下的灾害发生,树立良好的政府威信。

最后,开放性推动了公共管理时代民主化进程。依靠良好的民主的基础,民主行政、民主管理的渠道愈加畅通,民主的结果更加有保证。同时,从经济领域入手改变忽视效率的作风,实现生产要素自由地跨越地域流动,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从政治领域入手完善政府体制,改变政风和党风,实现政治文明,实现民主科学的政治制度的建立。从文化领域入手重塑政府道德,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树立政府威信。惟此,推动中国政府管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M].美国: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47.

[2].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P.55.

[3].任晓林.官僚制的终结与后官僚制时代的兴起[J].西北大学学报,2002(5).

[4].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9.P.46

[5].Allison,Graham.“PublicandPrivateManagement:AreTheyFundamentallyAlikeinAllUnimportantRespects?”InFrederickS.Lane.CurrentIssuesinPublicAdministration,NewYork,StMartin’sPress.

[6].任晓林.政府行为“双重效应”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0(2)

TheOpenSpecialityoftheGovernment

开放范文篇7

基础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格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思想、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一条强国之路。

二重点、难点

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深圳经济特区。

难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

教法:综合采取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相结合。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指导学生思考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教具准备:投影仪、历史挂图。

四教学过程

【导入】由复习上节课导入。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用小黑板出示《凤阳花鼓词》,组织学生讨论农村的弊端以及怎么解决这一弊端,从而让学生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结论。然后,再让学生讨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改革.让学生读材料,分析国有企业的弊端,让学生想一个解决办法,从而得出经营责任制的结论。

三经济特区1、让学生从地图册上找出5个经济特区、看课本插图、读有关深圳的红字材料,充分认识深圳经济特区再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然后,再让学生从地图册上找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上海浦东开发区、最后,得出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课堂小结】让学生登台讲述改革开放以来自己村里的变化,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的决策是伟大正确的。

【布置作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

、走进工厂,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附板书设计】第九课改革开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经营责任制

开放范文篇8

一、改革开放与宪法修改的相互促进性

(一)改革开放是宪法修改的动力源泉与核心价值。1.私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1988年修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化,我国在1988年进行了宪法修改,明确了非公经济的法律地位和土地的可出让性。2.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目标的明确推动了1993年修宪。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这与宪法关于“实施计划经济”的规定产生了直接冲突,进而推动了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诞生,将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修改了一系列相关性规定。3.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尝试推动了1999年修宪。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治经济,这就对政府实行依法治国提出了要求。本次宪法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纳入宪法,并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改革目标。4.新世纪的新经验、新任务推动了2004年修宪。2002年党的十六大系统总结了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次修宪不仅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纳入宪法,还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提升到宪法高度,并完善了土地征收、社会保障、紧急状态等一系列制度。5.改革开放的深入促成了2018年修宪。改革开放的深入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党和国家的事业又有了许多新的重要变化。2018宪法修正案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明确其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指导作用。同时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也进行了修改。(二)宪法修改为改革开放提供保障并发挥引领作用。1.宪法修改及时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我国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不论是宪法政策性规定的变化,还是经济制度的变化,都是对上一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总结。2.宪法修改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最高法律效力保障。宪法修正案一方面将改革成果纳入宪法规定,另一方面将“改革开放”直接写入宪法文本,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最高法律效力保障。3.宪法修改在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通过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体现在宪法文本中,使宪法的内容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提升了宪法的权威性,同时用根本大法的形式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明确化,有助于宪法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最高引领作用。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与宪法修改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改革开放是宪法修改的动力源泉与核心价值;另一方面,宪法修改及时总结了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为改革开放提供保障并发挥引领作用。

二、改革开放与宪法修改统一于宪法权威性的树立

开放范文篇9

一、金融自由化的顺序安排

金融自由化从进程来看,可分为渐进式自由化和激进式自由化。对于两种自由化方式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但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微观主体自律性较差,缺乏市场基础与经济约束力,如果贸然实行全面的自由化改革,可能会带来大量的经济混乱,加大政府监管难度,产生高昂的成本,甚至可能足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抵销自由化带来的收益。拉美国家在70年代曾实施迅速自由化改革,但除了智利,其余国家全都半途而废。针对中国的特定国情,究竟应该走哪条道路,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这里以中国采取渐进式金融改革作为研究的前提(必须承认,不管是从理论分析,还是从现实政策选择来看,这都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前提)。渐进式改革则必然牵涉到各项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套,而且在改革具体实施前就必须作出整体规划。

金融自由化顺序安排有两个层次,一是金融自由化在整体经济自由化进程中的顺序,二是金融自由化体系内的顺序安排。对于前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纳德。I.麦金农在《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中指出,财政、货币与外汇政策如何排列其顺序是至关重要的。政府不能够或许也不应该同时采取全部的自由化措施。相反,经济的自由化有一个“最佳的顺序”,由于各个国家最初的国情不同,因此这种顺序可能依国家的不同而各异。他强调改革应分步进行,并探讨了金融自由化在整体经济自由化中的顺序。本文重点研究金融自由化体系内利率市场化与资本帐户开放的先后顺序与关系。

二、利率市场化与资本

帐户开放的顺序安排

对于利率市场化与资本帐户开放的顺序,有人提出应该先放开国内利率管制,待各项基本条件具备后,再开放资本帐户。但也有人认为应在资本项目放开后再放开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与自由化。

(一)利率市场化先于资本帐户开放的理论分析

一般认为,利率自由化应在资本帐户开放之前实施。麦金农就提出,只有当国内借贷可以在均衡(无限制)汇率水平上进行,国内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以使汇率的不断贬值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才是允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正确时机。否则,过早地取消对外国资本流动所实行的汇兑管制,可能会导致资本的外逃或外债增加,也许两者兼而有之,实现资本帐户的外汇可兑换性应该是经济自由化最佳次序中的最后一步。

利率市场化先于资本帐户开放的理由有:

1、如果先开放资本帐户,在存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会出现资本外逃和货币替代。

2、如果资本帐户开放在先,国内利率政策就不会完全由本国信贷政策决定,而要受到汇率变动和国外利率水平的影响,使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一国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加大了宏观管理的难度。

3、如果资本帐户开放在先,资本流入或流出量将增大,会引起汇率波动。

(二)资本帐户开放先于利率市场化的实证经验

如前所述,资本帐户开放应当安排在经常帐户开放和国内金融自由化之后。但资本帐户开放可以使一国利用外部资源加大国内改革力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先于资本帐户开放并不是绝对的。在实践中,一些国家先放开资本帐户再推行利率自由化,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后果。如印度尼西亚,在对外经济自由化改革的总体安排上,资本帐户自由化具有明显的超前性。不过,印尼在大规模开放资本帐户之时,虽然尚处于利率管制之中,但利率调整和资本帐户开放都是70年代印尼经济改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抑制通货膨胀,1968年印尼大幅度提高利率,这样印尼的实际利率就为正了。同时,印尼政府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以进一步降低通货膨胀。因此,尽管印尼在资本帐户开放之后才开始金融自由化改革,但1968年印尼提高利率的政策措施增强了国内金融资产的竞争力,有效防止了开放资本帐户后因国内利率太低而出现的资本外逃。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与资本帐户开放的顺序安排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经济自由化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必然要涉及改革顺序的安排问题。利率自由化利率改革不可超前,当然也不能久拖不改。在实践中,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各异,改革推出的时机不同,如何具体安排改革顺序各有侧重。实际上,利率市场化与资本帐户开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各项配套改革也应陆续跟进。但就某个特定的阶段,还是有一定的侧重。我国目前首先应当加快利率市场化建设。

首先,资本管制有利于分割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使国内利率独立于国际利率,从而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和稳定的汇率政策。放开资本帐户后,资本的自由流出入将使国内外资本市场利率、资本回报率和证券收益率等逐步趋同。而我国现有的利率生成机制尚未完成市场化转变,国有企业改革对保持低利率水平还具有相当强的要求。如人民币利率与外币利率维持当前的利差水平,开放资本帐户,其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的外币化甚至资本外逃。

其次,资本帐户开放在先带来的资本大量流出、流入必将对我国汇率带来一定的波动性,使我国利率政策受到国际利率水平的影响,不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改革环境。

最后,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育、国内金融机构生存能力的增加,都需要利率的自由化来推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利率的自由化是国内金融体系发展的核心。利率变动对汇率变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资本帐户放开后,利率对市场供求和汇率变动的影响将更大。因此,我们的结论是要放开资本帐户,就必须实行利率的自由化,让利率在调节本币、外币的资金供求中充分发挥其杠杆功能。

三、利率市场化与资本

帐户开放的政策选择在加快利率市场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时注意其他方面的配套措施。

1、利率市场化与资本帐户开放顺序的排定并非绝对的,也并非是等待一方完全成功后再开始另一方面的改革,实际执行中两者必然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这种先后的区分只是就一定的阶段而言。

开放范文篇10

关键词:科技报告;研究现状;综述

科技报告是一种记录科研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的特种文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科技资源[1-2]。我国国防科技报告制度建设起步较早,目前已形成了规范化的管理机制;而民口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起步相对较晚,还处于探索建设阶段,学者们从科技报告的基本概念及属性界定、制度建设、系统建设、开放共享与应用服务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为我国民口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实践提供了指导。本文拟采用主题分析方法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对我国民口科技报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

1科技报告的概念及属性研究

1.1科技报告的概念及内涵

科技报告是科技人员为了描述其从事的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成的特种文献,既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教训[1-2],是一种高值、高效的技术信息产品[3],是科技情报的重要载体[4],是基础性、战略性科技资源[5]。

1.2科技报告的撰写

张爱霞分析设计了科技报告编写规则的结构体系及主要内容,通过实例研究指出编写科技报告要注重前置部分的格式规范,正文部分要根据研究内容和进程及自身习惯等灵活编排[6-7];吴丽阐述了江苏省科技报告在撰写内容和格式上的问题及要求[8];任雁分析了科技报告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改正建议[9]。

1.3科技报告的知识产权

在科技报告知识产权权属确定方面,胡红亮认为科技报告的知识产权是一种技术秘密权[10]。麻思蓓认为科技报告属于职务作品,部分属于合作作品,作者享有科技报告人身权,项目单位享有科技报告财产权[11-12]。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曾建勋提出构建科技报告版权登记制度[13];陈传夫分析了科技报告开发利用的知识产权风险,并提出风险控制制度的建设路径[14];荀玥婷从CC协议(知识共享协议)视角提出了适用于科技报告的知识产权的授权许可[15];许燕提出了科技报告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风险与知识产权平衡管理机制[16]。

2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研究

2.1体系框架研究

张爱霞、吴蓉、许燕等分别分析总结了美国、欧盟、英国等国家或地区科技报告的发展历程、政策法规体系、组织管理体系、收藏管理体系、开放共享体系等[17-19],为我国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邹大挺、熊三炉、张新民等分别从组织管理、法规制度、标准规范、知识产权保护、质量控制等方面构建了我国科技报告体系的框架结构及组成内容[20-23]。侯人华提出由点到面、自上而下、点面结合的科技报告制度形成模式[24];贺德方在总结科技报告资源体系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报告资源体系建设的推进策略[25]。

2.2政策法规研究

侯人华阐明了科技报告政策的战略地位,并设计了科技报告政策体系框架[26];周杰提出我国科技报告政策法规结构应至少包括国家法规条例、部门或地方实施细则两个层级)[27];曾建勋认为我国科技报告应加快出台国家层面的管理条例,并构建了管理条例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28];钟凯提出制定科技报告的国家层面法律规范,并建立科技报告内容质量控制的规章制度[29];荀玥婷认为我国科技报告政策已初步形成国家、省级、基层三级政策体系及“要建、如何建、建后监督”的政策链条[30]。

2.3组织管理体系研究

贺德方、张新民等提出构建国家、部门(地方)和基层科研单位三级或多级组织管理制度体系,各司其职,协同推进[5][22]。同时,各地方也结合各省实情,提出建立三级或多级组织管理体系;郑彦宁设计了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机制,提出建立权责明确的科技报告管理机构,并将科技报告管理工作纳入项目管理整个流程[31]。

2.4标准规范研究

曾建勋设计了科技报告技术标准体系的基本架构、标准组成、标准功能与内容[32];张爱霞分析设计了科技报告编写规则的结构体系及主要内容,为“科技报告编写规则”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了指导[6];侯人华描述了修订国家标准GB/T7713.3-2009版的思路、方法和过程[33]。

2.5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研究

在科技报告质量评价方面,裴雷、任惠超、陈洁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构建了科技报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提出了科技报告质量评价机制[34-36];钟凯、杜薇薇采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模糊评价等方法评估了我国科技报告的质量现状[37-38]。在科技报告质量控制方面,宋立荣认为可通过完善法规制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安全保密和知识产权审核机制、资源质量评价体系等以提高科技报告质量[39];乔振等提出了科技报告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方法,认为可在科技报告呈交、审核、共享服务三大系统中增加质量控制环节[40]。

2.6地方科技报告制度研究

曾建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基层科技报告体系,设计了基层科技报告体系的框架结构,提出了建设基层科技报告制度体系的基本条件、运行管理机制和主要举措[41]。在省级层面,陈洁、张培锋、张肖会、何静等分别构建了符合各省实际的省级科技制度架构,对各省的科技报告工作实践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对策与建议[42-45]。

2.7科技报告系统建设研究

张新民归纳总结了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提出了系统功能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了系统应提供的服务内容[46];周杰、王星系统分析了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了系统基础架构、功能框架、统一认证机制等关键设计,并形成了系统技术实现的基本方案[47-48];苗军设计研发了与福建省科技项目管理系统无缝衔接与实时交互的科技报告呈交系统[49]。

3科技报告开放共享与应用服务研究

在开放共享方面,苑世芬提出为促进科技报告的开放共享与利用,应从政策、组织管理、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对科技报告管理制度与开放共享政策进行优化整合[50]。张艳秋则通过对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存储数据和浏览日志的系统分析,研究了中国科技报告的开放获取现状[51];蔡利超分析了国内主要省份科技报告推广现状,并提出了具体推广路径和策略[52]。在服务模式方面,郭学武提出构建开放的科技报告服务体系与线上服务平台,提供便捷的获取渠道与获取方式[53]。侯人华则提出科技报告全文授权、检索查新、分析统计、主题挖掘等四种服务方式[26];汪雪锋则从科技报告文献属性出发,提出了文献信息服务和文献开发利用两种模式[54];陈峰提出了面向集团用户的增值服务方式及服务方向[55];应向伟面向科技管理部门,探索了服务管理决策的科技报告服务模式[56]。在科技报告具体应用方面,①基于国家科技报告数据资源,分析了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实施绩效[57]、生物和医药技术知识生产格局[58]、电动汽车领域的科技项目整体布局及技术发展趋势[59]、纳米技术领域关系网络范式下科研合作选择[60]等;②基于各省科技报告系统收录的科技报告数据资源,研究了浙江省肿瘤领域基金资助对科技成果产出的贡献[61]、长三角地域科技专长识别监测及科技专长演化[62]、湖南省现代农业与新材料领域的研发现状[63-64],河北省科技创新和合作情况及重点骨干高校基础研究情况[65-66]等。

4结语

从我国民口科技报告研究现状来看,一是关于科技报告的概念、撰写标准等的认识比较统一;二是关于科技报告知识产权的权属及保护日益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三是科技报告政策法规的研究侧重科技报告的规范产生的制约制度,对于科技报告的开放共享方面的制度研究较少;四是科技报告组织体系的研究侧重于层级有序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对于不同组织管理体系比较的研究较少;五是科技报告标准规范研究侧重于标准规范本身的通用性和指导性,对于标准的细化和国际通行性研究较少;六是科技报告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还集中在理论探讨,对于质量评价的实践研究较少;七是科技报告系统研究还比较偏重于系统设计与建设,对于系统的绩效评价研究还较少;八是科技报告的开放共享与应用服务的研究侧重于共享方式、服务模式及面向科技管理的应用研究,对于科技报告的深层次数据挖掘及增值服务的研究较少。随着我国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科技报告的激励约束机制、国际通行的标准规范、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服务系统绩效评估、数据挖掘与增值服务等将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贺德方,胡红亮,周杰.中国科技报告体系的建设模式研究[J].情报学报,2009(6):803-808.

[2]贺德方.科技报告的内涵、作用与管理机制[J].情报学报,2014(8):788-792.

[3]朱东辉,文秀芳.科技报告:一种高值高效的技术信息产品[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5):558-560.

[4]化伯林,武夷山.科技情报的重要载体:科技报告[J].情报学报,2013(5):1.

[5]贺德方.中国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方略[J].情报学报,2013(5):452-458.

[6]张爱霞,杨代庆,沈玉兰,等.“科技报告编写规则”国家标准的编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3):108-111.

[7]张爱霞,杜薇薇,周杰,等.国家标准“科技报告编写规则”修订版浅析[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6(5):76-80.

[8]吴丽,宋峥嵘,王佳莹,等.科技报告的认识和撰写误区[J].兰台世界,2017(22):61-63.

[9]任雁,刘顺利.科技报告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J].图书情报导刊,2019(9):72-79.

[10]胡红亮,宋清林,龚春红.科技报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97-102.

[11]麻思蓓,许燕.试析科技报告的作品性质[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9(5):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