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主体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8:05:55

经营主体

经营主体范文篇1

一个市场一个主体指的是每个集贸市场只确立一个经营主体,即市场的投资开办者;除部分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的申办私营企业外,取消目前场内个体经营户的主体资格,场内个体经营户成为附属于市场开办者主体之内的一个经营单位。

市场开办者要通过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对经营者的依法经营管理,一旦发生违法经营行为,行政执法部门追究的是市场主办者责任,而不是经营者。市场开办者可自营场厂、场店联营,更多的是可以将某一柜台、铺面承包给个人,其关系是市场内部的承包关系,至于采取何种经营方式,由开办者自己决定,行政管理部门无需过问,行政管理部门只需管住市场开办者这一主体的合法性即可。

二、实行“一场一主”制是工商部门加强集贸市场监管的有效途径

随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职能的转化,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手段的现代化、监管行为的规范化、监管领域的国际化,要研究不断拓展监管领域和提升监管层面的途径。取消对市场内个体经营户传统的注册登记手续,非但不是放弃对其管理,相反是更加强了对个体经营户的更为有效的管理,所不同的是管理的途径、性质变了,即由工商部门对千千万万个经营者的近距离管理形成为工商部门通过市场开办者的监管,由市场内部对经营者行政面对面的零距离日常性的管理,同时也就是明确了市场开办者的管理责任。

三、“一场一主”制下的工商行政管理

如今的集贸市场可视为五、六十年代的副食品菜场。作为一个经营主体,它具备一般企业的共性,即它的产生、发展、生存都是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以盈利为目标,有一整套内部管理体系和制等。同时,它又有不同一般企业的特性,如市场经营人员集中、外来人员多,进货渠道杂乱,经营手段各异,市场经营状况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等。对集贸市场的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有的是属于市场主办方的责任,有些是地方政府的职能,有的是国家行政执法单位的职权范围,有的则是通过行业协会来加以规范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紧紧把握依法行政原则,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不该管的事坚决不管,千万不要越俎代庖,该管的事则必须管住管好。

首先,要严把审核关,实行市场企业化,对开办市场的主体进行可行性的审核,从法律上确认其法人主体资格。《上海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第四条已明确规定: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和规范的协调、指导和管理。可见,市场的规划布局由商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工商部门由应明确市场开办者的法人资格,即市场开办者必须是符合条件的企业法人。审核其投资资本、经营场地、经营范围等。

其次,对市场的监管应是辖区工商所综合监管长效管理的重点,审核部门在审批时应及时与管理者地区工商所联系。要把对集贸市场的管理资料归入工商所“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即“经济户口”进行储存、对比、利用,将其纳入综合性监管范围。

经营主体范文篇2

关键词:新时代;政府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税政策支持

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明确指出,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培育参与农业服务与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三农领域特别是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税支持政策持续加码。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税支持政策制度,助力种养大户、农户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等参与农业服务与生产,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产业价值。

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存在形式

《意见》指出,要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上多元融合发展的道路,如支持发展适度规定的种养大户与农户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如农民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社会化服务与农产品流通加工,带动广大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应该培育多元化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建立信用评价、农技指导、产品营销、保险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积极促进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加工储存、集中育秧等生产性服务组织。发挥农垦、供销等系统的诸多优势,强化服务农民、帮助农民、富裕农民的能力。促进这些经营主体之间的融合发展,发展与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构建产业联盟与产业协会。以农民合作社为例,截至2019年10月底国内有220.3万家农民合作社完成了依法登记工作,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数目超过一万家,辐射带动国内近半数农户,普通农户达到成员总数量的80.7%,显著提升农户带动能力。它们得到国家财税支农政策体系的大力支持,逐步拓展业务类型,从生产粮棉油、果蔬茶、肉蛋奶的农产品到从事农村电商、民间工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开展新业态新产业的服务业合作社显著增加。从事农村电商的农民合作社超过2万家,进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超过7300家。服务功能持续增加,它们积极开展物流、加工、仓储等增值服务,提供一体化产加销服务,创办加工企业,注册商标,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政策指引下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了快速发展。

(二)基于财税政策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价值

《意见》指出要发挥政策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作用,建立健全政策体系以促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并健全政策落实制度体系。加速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加快形成基于农户家庭经营、以联合与合作为纽带、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复合型立体式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贯彻落实该政策体系有助于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发挥其规模化、机械化优势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使用效率,增强其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激发其生产经营积极性。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领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经营、带动农民增收和就业,增强农村农业新的发展动能,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二、财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要求与实施现状

(一)财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要求

《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强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力度。面向不同主体综合实施定向委托、直接补贴、以奖代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手段,强化补贴政策的实际效果和针对性。利用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多种政策进行倾斜,支持其发展直供直销、加工流通、休闲农业等,大力推动农村地区一产、二产、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从事水利、农林牧渔等生产性服务。推动各地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的范围,健全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的相关目录,贯彻实施农民合作社税收优惠的相关政策。按照《意见》的要求,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农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为各类小型项目提供有力支持,优先安排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当作建设管护主体,鼓励推广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的模式,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建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建各类农业设施,为其提供财税支持政策优惠,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综合采取奖补、税收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法服务和产品,强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在粮食主产省试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的大灾保险业务,拿出部分财政救灾资金提供必要支持;国务院出台实施面向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的财政以奖代补制度。贯彻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项目等政策。鼓励地方把这些经营主体带动相关农户的成效与数量当作验收、审批财政支农项目与资金的关键参考依据。许可量化财政资金尤其是扶贫资金到农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后,以自愿入股方式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广大农户共同分享发展收益。

(二)财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现状

《意见》出台后,各地政府纷纷颁布系列化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此处以安徽省实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以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情况。安徽省政府近年来持续强化对其实施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支持力度,采取以奖代补、直接补助、贷款减息贴息等手段,鼓励它们接受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有效整合与充分利用现有的诸多扶持农业发展资金,扶持补贴种苗繁育、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深加工储运、农机购买、市场营销等。首先是农业生产环节。针对家庭农村与专业种养大户实施重点针对小米与两季水稻的粮食直接补贴,补贴标准是10元-30元/亩,依据计税常产面积或者计税面积发放补贴;针对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花生与玉米等发放良种补贴;提供较大力度的农资综合补贴,亩均达到补贴80元;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根据该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重点补贴11个大类,50个品目、25个小类的机具补贴金额从500元每台到18000元每台。其次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为专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安排发展培育合作社的财政预算资金,而且实施动态调整,针对其参加政府举办的诸多农产品展销会或交易会,政府对展位费提供全额补贴。积极整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的美好乡村建设、农机推广、推动扶贫开发等的项目和扶持资金,积极打造示范效应良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设立专项省级扶持资金,对省级以上示范效应良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重点扶持,对优先支持举办一定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开展对发展农村经济有利的项目提供适量奖补。从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来看,针对农业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如下所示:免征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保护植被、灌溉排水、技术培训等特定领域取得合法收入的营业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售卖的各种农副产品与销给本社成员的各种种子、农用薄膜、化肥、树苗、农药等免征增值税。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合法经营畜牧农林等项目的收入,依据相关规定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税政策支持落实的症结梳理

(一)财税支持政策体系缺乏系统性综合性

政策制定主体的多样性销蚀政策执行的实效性。政府实施财税补偿政策措施是一个系统化、综合化的大工程。国家为大力落实这项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诸多公共权力行使机关都已颁布相关政策,如立法机构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颁布实施行政法规;政府层级涵盖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各级政府的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均从本部门权力和职责出发,颁布实施帮扶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相关政策、办法、命令、法规等,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成员的发展。然而它们颁布实施的政策通常缺乏综合性、系统性、协调性,政策各异,让合作社无所适从,无形中增加执行成本,妨碍政策执行效率。纷繁复杂、政出多门的政策法规信息传递中的缺失或遗漏弱化政策支持效果。不少扶持措施均设定有效期限、必须符合某种条件等,方可享受财政税收优惠扶持,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惠的覆盖面。而且政策变化较为频繁,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未能享受或不知道相应的税收财政优惠扶持政策,不少情况下享受到的优惠和扶持尚达不到应享受扶持或优惠待遇的半数。政策实施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无法充分地保障财政税收政策的功能发挥和效果彰显。

(二)存在突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

国家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倾斜财政税收优惠扶持政策,投入相当多的财政资金和较大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性供给资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旺盛的财税金融资金需求相比,依旧存在着非常突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法国农业合作社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生产环节、储藏环节、包装环节、运输环节、营销环节、食品安全领域等都能够获得直接、多样化的补贴、补贴标准比较高。反观国内情况,当前大部分财政扶持项目都依托项目扶持,支付标准比较高,项目多,但补贴金额偏少,标准偏低,但国家有限的支农财政资金制约、减少具有普惠性财政补贴资金的支出。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的实际减负意义不大。对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的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它,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实施的减负意义比较薄弱。税收制度规定免征合作社相关增值税的规定,然而却不具备较强的实际价值。原因在于,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相当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销售额无法达到增值税起征点,本就无须缴纳增值税。因此减免新型农业增值税的实际减负意义不强。

(三)亟须加强财税支持政策的执行刚性与制度刚性

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不少农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初步发展期,当地制定出台相关财税政策仍然处于模仿、摸索阶段,更多的是在借鉴其他地区积累的经验。与此同时,它们未能详细地调查研究本地的产业实际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能明确财税政策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具体支持的政策路径,缺乏可行性较强的职责划分、项目或主体预算安排、资金数额、支持方式等,无法取得理想的运行效率。政策出台存在较强随意性、政策措施缺乏较强的可操作性、缺乏应有的执行刚性和制度刚性,实施效果下降等。它给这些地方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乃至于显著降低其政策实施效果。

四、优化财税支持政策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持续健全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机制体制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济贫性质的农业经济组织,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但由于其提供的公共产品有限,政府应该为其提供足额补偿。首先,政府要制定完整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做好权利维护,营造公正公平的产业经营环境,长期提供稳定的财税优惠扶持政策,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可靠的预期,引导它们制定长期的生产经营规划,适当延长或放宽项目扶持的期限限制。其次,农业生产缺乏明显的导向性和显著的供求信息不对称性、强烈的农产品生产波动性等,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市场风险性等,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应该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二)通过制度性优化设计化解结构性供需矛盾

实施以项目为载体的三农扶持项目的同时,也要实施普惠制的三农财政资金补贴。可以借鉴法国、美国等的先进经验。直接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生产管理全过程提供直接化、多样化的补贴,从过程激励的视角增强其积极性。要持续增加补贴标准,扩大受惠范围,对预期收益较好的项目,通过财政资金补贴引入信贷机制,把数额不多的财政资金换取普惠性强的补贴,不断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能力。应该充分考核财政补贴、以奖代补、税收减免政策对规模较大和规模较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化边际效应,同时兼顾效率和公平。将直接性的“税收减免优惠”和间接性的投资折免和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结合起来,要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纳税人讲解和诠释各种支持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和期限,以有效的制度性优化设计化解结构性供需矛盾。

(三)强化财税支持政策的执行刚性与制度刚性

制度刚性是规范科学立法过程的充分体现,系统化的政策执行机制是落实扶持政策、保障政策效果的重要制度保障。完善科学的政策必须落实到位,方可带来预期效果。必须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优惠政策的贯彻实施机制,确认相关执行主体的责任与权力,层层分解落实,强化执纪问责、考核反馈与追溯。真正落实政府财税扶持优惠政策,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相关成员切实享受到政策扶持带来的益处,达到增收增产的目标。政府持续健全已有政策的同时,要创设个性化、针对性、普惠性的扶持氛围和制度环境,增加涉农财税扶持力度。确定投入财政补贴资金的关键领域和主体,指导各类主体在各个阶段的生产经营,以提升资金运营效益,形成有力的制度刚性。而且,要通过财政资金来调动银行支农的积极性,使培育职业农民、农业信贷担保、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农技创新的政策制度形成较强的合力,构建支持足、范围广、配套全的扶持政策机制。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资金投放的监管力度,保障资金支农作用。实施资金数额、用途备案登记制度,采取专项专人负责,定期考核与评估资金支农效果,对资金分配结构进行优化,不定时检查相关农业经营主体,对违法调配财政补贴资金的问题进行严厉打击。

参考文献

[1]朱润喜,赵福顺.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2):1-4.

[2]季亚雯,蒋亚麒,寇方超.促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税政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西部财会,2020(5):23-28.

[3]葛宗保.安徽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税政策优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7.

[4]吴昊.元谋县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2018.

经营主体范文篇3

关键词:当阳市;农业经营主体;现状;发展对策

近年来,当阳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发展和规范两大主题,多措并举,力促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健康发展,促使其成为当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新引擎”。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规模、运行质量、服务能力、综合效益等方面提档升级,近期,当阳市组织工作专班,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对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全面调研,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1当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1.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近年来,当阳市以褚家湖粮食、明天米业、莫家湖蔬菜、春泉水产、泉河柑桔等为典型代表的778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带动2万多农户就业增收。康元、金晓燕、丰年等385个家庭农场方兴未艾,推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激活内生动力,增强农业发展动能,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半月樱花、玉泉花海、林桥蓝莓、关雎河畔等300多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茁壮成长,已逐步成为当阳旅游闪亮名片,走上了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西楚粮仓、光彩电商城、海云美食、三星土鸡等200多家农产品电商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将全市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往大江南北,带动广大农民转变观念、闯入市场,助力现代农业建设。截至目前,全市12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发展,引领着当阳农业不断转型升级。1.2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不断涌现。当阳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目前主要有4种发展模式:一是“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基地+农户”模式。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之泉农业发展公司与金晓燕家庭农场达成合作协议,建立红薯生产基地400hm2,同时与河溶、庙前等地农户签订种植面积534hm2,实行“六统一”管理,2016年带动1000多农户和100多贫困户户平增收800多元。二是“合作社+公司+基地”模式。庙前秋慕水稻种植合作社联合省级产业化重点企业当阳民天米业公司走品牌发展之路,公司生产的有机品牌大米“秋慕思田”荣获2016年武汉农博会金奖。合作社建设优质水稻基地1000hm2,通过“六统一”订单运作模式,带动1000多农户667m2平均增收150元以上。三是“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位于河溶镇建国村的莫家湖蔬菜专业合作社网络社员58户,流转土地6.67hm2建设核心生产基地,建有蔬菜大棚70个,通过与宜昌北山、东方等超市建立农超对接,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年销售各类蔬菜达5000多t,带动周边1800个农户和贫困户667m2平均增收300多元。四是“公司+基地+休闲旅游”。草埠湖镇智攀农业开发公司投资800多万元,按照休闲模式建成66.67hm2“稻虾共作”种养基地,2017年为全市养殖户提供优质虾苗6万kg,出售商品虾25万kg,生产有机大米8万kg,接待参观考察和休闲体验3000多人次,年总产值达1250万元,目前已成为当阳市推广“稻虾共作”模式主要学习观摩基地。2.3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不断发展运用市场的办法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配置,依托市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及镇、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创新土地流转方式,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截至目前,全市已流转农村土地面积0.81万hm2,流转率21.6%。当阳市农村土地在加速流转过程中正呈现出流转形式多样化、承接土地多元化、流转开发高效化趋势,除传统的转包、转让、互换、租赁等形式外,股份合作、土地托管、委托经营等新的流转形式不断呈现。草埠湖镇褚家湖粮食专业合作社经过6年发展,现拥有500t粮食烘干设备3台套,大型农业机械33台套,抗旱及其他设备30台套,总价值已达3000万元。合作社共租赁农户土地366.67hm2,托管耕地1000hm2,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实行全程机械化服务,年烘干粮食8万t,回收秸秆6000t,667m2为社员增收节支200元以上,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种植、加工、销售和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具有现代特色的示范样板。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当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在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2.1经营体系引领作用不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有机结合的产物,目前当阳市在“四化”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一是集约化水平不高。受到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绝大多数农民合作组织的农产品生产仍是粗放管理的传统模式,而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现代科技、现代服务和现代装备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不足10%,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13万hm2,产量90万t,而设施蔬菜面积仅占5%。二是专业化能力不足。一方面“小而全”、“小而散”的家庭经营的专业化发展,形成“小而专”、“专而协”的经营格局的步子较慢。另一方面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产业区困难重重。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近3万hm2,产量26万t,但种植品种多达120个,粒型、熟期和品质参差不齐,加工企业创建品牌难度巨大,产粮大县的效益优势无法体现。全市共有蔬菜专业村17个,只有从事大蒜、莴苣、鱼腥草种植的6个村形成一定规模,“一村一品”建设任重道远。三是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当阳市在工商注册的7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近一半是没有运行的“空壳社”,另一半又有相当数量内部管理松散,与社员之间缺乏合作约束机制,既不管种又不包收,只是充当了经纪人角色。全市柑桔种植2.33万hm2,总产量突破50万t,目前成立的22家柑桔专业合作社,只能从事为外地客商组织货源、打蜡分级和包装处理业务,网络全市柑农仅占1/4。柑桔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四是社会化分享较少。农业发展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和农业发展成果的社会分享机制不健全,带来了农业产业链的利益分配过度向加工、流通和农资供应等产前、产后环节倾斜,而从事繁复劳动的广大农户却受益不多,农业生产环节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2.2经营主体土地流转不畅。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提升规模经营水平、扩大土地流转面积过程中,主要受到三方面制约:一是农户心存疑虑。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规宣传普及不到位,农民担心失地后又遇农产品价格上涨,由于土地无法收回,感觉吃亏,同时又对租金期望值过高,患得患失,不肯出手。二是流转程序复杂。土地流转时常受限于户口、居住地等流转条件局限,还存在面积确认难、连片流转难、流转期限短等系列问题。三是信息难于沟通。土地流转市场尚未形成,服务没有跟上,导致想转的脱不了手,要租的找不到地,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规模。2.3经营主体融资渠道不多。一是融资门槛太高。金融机构大多没有把大型农机具、农业经营场地、大棚、果园、牲畜等纳入到抵押范围,对农业经营主体没有任何倾斜政策。二是担保平台太少。大多数金融机构不认可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主体资格,没有合适的担保机构,一般只能以个人名义才能获得有限贷款,资金来源受限制约了规模经营发展。三是服务水平太低。金融产品、利率、流程等“金融+三农”服务模式和存货、动产、土地承包权等权益抵质押模式创新力度不大,对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的信贷结算仍然沿袭传统服务方式,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存在障碍。2.4地方政策配套力度不大。一是项目安排不尽合理。目前中央和省级农业项目资金已整合统筹,但项目资金惠及范围太小,一些辐射带动力强、社会效益好的经营主体急需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却一直不能得到项目资金的支持。二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制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考核奖励办法和细则,现有的奖励政策线条粗、范围窄、数量少,与周边县市相比,在品牌培育、农村电商建设等支持力度上存在较大差距。三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属地在地方、登记在工商、管理在农经、服务在农业,这种管理和服务方式无法形成合力。“谁都可以管、谁都没真管”,存在产前谋划不足、产中服务缺位、产后支持乏力等问题。

3对策与建议

经营主体范文篇4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为切实做好本次调查工作,乡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乡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成员的乡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调查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扎实开展宣传,利用村组干部会议、走访了解等形式,宣传本次调查工作的目的意义,使辖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家喻户晓,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促进此次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

经营主体范文篇5

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中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减轻了农民付费的成本,提高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缓解了以往农业保险“农民保不起,保险公司赔不起”的尴尬局面,但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一些客观障碍仍存在,影响了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1农业保险的高风险使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综合赔付率居高不下。农业产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产业,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不仅发生频率大,而且损失集中、覆盖面广,其赔付率要远远高于一般的财产保险。以许多国家的经验,农业保险经营组织的综合赔付率(即赔偿与收入保费之比)一般都很高。以美国为例,1982~2004年只有6年赔付率低于1。在有的发展中国家,其赔付率经常达到2以上,甚至更多,均高于保险界公认的70%的临界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能够完全覆盖灾害赔偿和管理费用。另外农业风险由于其时间和空间的高度相关性,一旦发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使大面积范围内的保险对象同时发生灾害事故,遭受巨灾损失,导致保险公司难以承担起赔付额以致亏损严重。

2农业保险经营高成本可能造成保险公司的亏损而挫伤其参与积极性。农业保险业务不仅风险高,而且经营工作开展难:一是定损理赔难。保险标的发生损失后难以准确估计其损失;被保险人四处分散,标的分布四面八方,一旦受损,现场勘查定损、赔付兑现的工作量很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时间的要求紧迫,加之有些地方交通不便,更是增加了理赔工作的难度。二是保费厘定难。由于农业生产的危险主要是自然灾害,发生极不规则,各地在受灾频率、程度及灾害种类上各不相同,而且自然灾害往往具有伴发性,还可能引起其他灾害的发生,加之农村中有关灾害情况的统计资料不全,加大了对危险发生频率测定的难度,使得保险经营主体对种养业等具体项目的损失进行费率厘定需要有专业的评估。这些困难增加了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成本。目前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在20%~30%之间,农险业务的经营成本更高,但部分试点地区政府认可的经营成本都在15%以下,有的甚至低至8%。而且由于农险业务的社会公益性,大部分地区的政府都不允许承办者有利润,这样很可能造成保险公司的亏损而挫伤其参与积极性,不利于农险工作的持续良性开展。

3农业保险中委托方与受托方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态度由过去的大力发展变为谨慎从事。由于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在农业保险的委托关系中,农业生产单位作为委托方处于信息优势方,作为方的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往往是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导致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比较严重,受农业自身属性、小农意识和文化素质的影响,特别是法律法规制度的缺乏,监督控制成本难以降低。据统计,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占农作物保险赔偿的20%。加上农业风险的地域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很大,管理难度大,有效监管成本高,农业保险的逆向选择也很严重,使得农业保险经营者赔付率居高不下。

二、调动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的政策探讨

农业保险经营管理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必须由政策扶持。当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保费补贴水平较低,在税收上除了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免征收营业税外,并没有推出新的优惠政策,而且对保险企业经营管理费用没有进行适当的补贴,从而使政府引导保险经营者积极主动开展农业保险的引导作用大打折扣。调动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需要政府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1给予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所涉及的税种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印花税等。农业保险业务高成本、高风险、信息不对称等特点造成农业保险经营机构难以获得一定收益水平,所以许多国家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所承担的税负给予一定的优惠,以吸引各方资本参与到农业保险的经营领域。对农业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力度最大的是美国,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规定,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一切财产,包括分支机构、资本、准备金、结余、收入、财产权和免赔款,免征一切现有和将来可能开征的税收,包括国家所征税种、各级地方政府所征税种;私营农作物保险公司保险合同和向公司提供再保险的保险公司均免征一切税收。联邦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农业保险经营机构除了其业务成本外不再有其他方面的负担。日本政府财政为农业保险提供了力度很大的税收优惠,《法人税法》中将农业共济组合、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纳入公益法人的范围,只对由收益事业所产生的所得进行课税,对其他所得不课税。在日本《农业灾害补偿法》中除规定农业保险的所得税率为22%,营业税率为5%~6.5%之外,免除征收其他一切赋税。

适当的优惠税收政策也是我国大力倡导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措施。根据现行税法,除免征种养两业农业保险的营业税,以营业税为计征依据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也因营业税免征而免征,同时对农业保险合同免征印花税外,并无其他财税优惠政策。针对这种税收优惠力度小、范围窄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积极性,应扩大对农业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力度:一是对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以外的其他农业险产品也免征营业税,特别是将营业税的免征范围扩大到农村家财险、人身险和健康险等其他涉农保险业务。二是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可在一定期间内免征或减征所得税,增大保险费的返还比例,提高其对农民保险费的支付能力。三是允许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从经营盈余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险准备金,并在税前扣除;甚至可规定对经营政策性种养两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可以将其全部盈余作为农业保险特殊风险准备金提留出来,用作其农业巨灾风险补偿的积累,以增强其抵御农业保险风险的能力。

2提供经营业务费用补贴。国外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者的补贴主要用于补贴经营管理费用。如美国政府从1995年开始,为开办农业保险的19个公司提供相当于其农业保险费31%的补贴;日本在这方面的补贴也高达50%~60%。针对我国农业保险业务经营成本高的特点,参考国际上许多国家的经验,并考虑我国具体的财力状况和实践经验,政府应为各种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提供一定比例的业务费用补贴,以提高其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特别提出要“对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适当给予经营管理费补贴”。具体到操作中,应遵循分级负担、区别对待的原则,即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全部经营管理费用由中央政府承担;地方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全部或部分经营管理费用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承担;对商业保险公司则根据其年经营农业保险的业务量按保费收入的10%~20%左右向其提供经营费用补贴。对于比较偏远、农户保险意识薄弱、农业保险业务开展比较困难的地区,政府财政适当加大补贴,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拓展农村保险市场,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

3提供再保险支持和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农业保险巨灾风险比较多,大面积干早、洪水、台风等风险事故往往会给直接保险人带来超过责任准备金数十倍的损失,从而导致经营机构破产。为保证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财务稳定,提高其经营农险的积极性,需要政府财政作为农业保险发展的后盾,通过再保险机制和风险基金来分散风险。由于商业性再保险机构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承接农业保险的再保险,可考虑由中央政府统一组建政策性的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采取中央财政控股、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参股的模式组建,其注册资本金可来源于中央财政注资、地方参股、农村救济费分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节流部分等。另外,中央和省级政府还应通过适当机制筹措资金建立巨灾风险基金,例如从保户缴纳的保费中列支部分资金共同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用于弥补保险公司巨灾之年的亏损,借以平衡农业保险的经营。根据实践经验数据,一般以保费收入的10%计提巨灾风险基金比较合适。就全国而言,如果巨灾风险基金只提供60%的财政支持,在70%参保情况下,则每年需要财政预算安排5~6亿元。

4创新农业保险支持机制——以险养险。在提高保险公司积极性方面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指出,那就是大多数地区在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险时都会提出“以险养险”这一措施,并把它当作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亏损问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以险养险”是一种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公司中部分商业保险险种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并通过这些险种的收益来弥补政策性农业保险亏损的方法。从上海等地的实践经验看,把以政府资源配置为主的保险与农险捆绑式结合,是弥补农险亏损的重要途径。为保证这一做法的顺利实施,在推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通过多少商业性财产和人身保险项目养得起农险。第二,保险公司的政策性和商业性两类保险业务的盈亏如何核定。第三,在“以险养险”中如何维护商业保险市场的平衡性和公平性。只有上述三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险养险”才能真正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强力助推器”。

三、政策支持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要与政府的财政能力相适应。农业保险过高的赔付率与过高的管理成本,需要政府的财税政策支持。但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和补贴力度的情况下,农业保险并没有按照政府的意愿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相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使政府陷入沉重的财政负担。如美国,1980~1999年政府举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总成本是150亿美元,仅1999年一年政府给农作物保险的财政补贴就达22.4亿美元,其中保费补贴13.53亿美元。以此为教训,在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中,对农民的保费补贴和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费用补贴水平及税收减免优惠的力度一定要考虑国家的财力,既要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又不能给财政带来太大压力。

2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费用补贴要注重效率,建立责任机制。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财政补贴对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政府与保险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在不能完全获知保险经营者提供农业保险的努力水平时,可能使农业保险经营者存在“机会主义”行为,造成政府与保险经营者之间的“道德风险”现象,使得政府通过增加对保险经营者的财政补贴以激励其努力向社会提供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无法达到。因此,在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财政支持中,财政补贴的效率性值得关注,要研究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补贴数额应该在什么样的规模,才能使其积极参与农业保险,又不致产生“机会主义”行为。针对这一难题,有学者提出政府在确定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财政补贴数额时,要适当参考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天气因素、同行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平均业绩、保险公司的非农业保险的经营业绩等其他可观测因素,用这些因素与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业绩共同考评保险经营主体经营农业保险的努力程度,并由此决定政府对其的财政补贴数额。这样,政府可以在更为确定的财政支出预算约束下,以最优的财政补贴规模激励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业务。同时,保险公司也可在政府的财政补贴下,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业保险经营水平。也有学者认为要尽量通过再保险、保费补贴等方法来分担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提高保险公司的收入,慎用直接补贴方式,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要给予财政资金支持,但不宜采取大兜底的方式,保险公司必须承担自己的经营责任。

3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法律法规。我国虽然于1995年10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但这部法律主要是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对于农业保险仍未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法律滞后严重影响了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少,组织体系不完善,制度老化。为了规范农业保险参与各方行为,国家要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政策性保险的经营主体、参与主体、受益主体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要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和职能,准确界定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范围,并对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做出相应规定,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经营主体范文篇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词是自2012年之后开始出现在官方文件中。一般来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近年来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直接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业经济组织,主要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类型。

1.1专业大户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以及中央政策的支持,专业大户的数量持续上升。截至2014年底,全国经营面积在3.33hm2以上的专业大户有318万户,覆盖了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农机服务、经纪服务等农业生产服务的全产业链,为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家庭农场现状

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家庭农场之后,家庭农场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截止2014年底,全国注册家庭农场87.7万家。根据农业部首次对全国家庭农场发展状况的调查结果,全国范围内家庭农场面积已达到1173万hm2,占全国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4%,每个家庭农场平均拥有劳动力6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全国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620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收入为18.47万元。从经营规模看,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已达到13.35hm2,是家庭承包经营下农户经营面积的近27倍。

1.3农民合作社现状

自国家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农民合作社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截至2014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8.9万家,实有成员接近8000万户,超过农户总数的30%。农民合作社已实现了有原来的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变为数量与质量共同增长,由原来的生产联合向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转变。此外,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进一步拓展了合作的领域和范围。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4年3月,全国有2159家农民合作社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信用合作。

1.4农业企业现状

自2004年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支持农业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截止2014年底,全国注册成立农业企业12万多家,从业人员接近2000万,同时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15万个。2014年国家安排财政投入12.8亿元来扶植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265个,农业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约束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传统农户经营所面临的困难,由于其经营规模较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对市场的依赖性较强等原因,还面临着一些特殊约束因素。

2.1政策支持约束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1.1支农政策存在脱节现象,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不少政策是通过相关部门下达的,各项政策之间缺乏整合性和衔接性。部分扶持政策的灵活性不足,与农村实际需求不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政策落实效率低下、政策实施成本较高等现象,导致了支农政策执行效果较差,难以适应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需要。

2.1.2土地流转不畅。确保土地合理、高效流转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顺利获得农地经营权。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政策激励力度不够等原因,农户土地流转的意识较弱,土地流转意愿不强;另一方面由于地方缺乏配套的土地流转政策、流转服务不到位等,也影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相对稳定的租地规模。此外,按照国家粮食补贴政策规定,谁种田谁受益,但在土地的实际流转过程中,往往是土地承包者享受了粮食补贴的优惠。土地流转不畅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2.1.3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滞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日益由单纯的生产环节的服务转向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要求社会化服务业的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与之相适应。但当前国家对于基层的农技推广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还是针对于传统的农户,服务领域较窄,服务能力有限,缺乏系统的扶植政策,农业生产性服务严重滞后,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不够,各类机构和个人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不能充分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

2.1.4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程老化、功能弱化、效益退化现象严重。近年来,国家虽然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主要用于普惠性的公路等建设,专门针对农业的基础设施由于建设投资较大、回报周期长等原因投入普遍不足,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自身财力限制也无法大量投资。

2.2金融约束

在规模化、市场化的经营要求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金融机构资金的依存度大大提高,金融约束问题日益凸显。

2.2.1融资困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普遍生产规模较小、固定资产少且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大多数办公、经营场所多是以租赁方式取得,或仅有使用权,无所有权,不符合银行抵押贷款条件,导致金融机构评级、授信、贷款以及监督难度较大。而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林权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最具有价值的资产,却很难办理抵押,极大地限制了其获得融资的能力。当前,政府大力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但是由于对中小金融结构的监管存在较大的困难,在政策上采取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滞后于农业农村的发展

2.2.2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保险自2007年实施以来,保障品种逐年增多,保障地域逐年扩大,各项关于农业保险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但从总体上来说,农业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保险赔付率小、覆盖范围小、理赔手续复杂等问题,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并不高;由于农业生产的成果不易衡量、损失厘定困难及农业风险较大等原因,保险公司一般也不愿意为大面积的农业生产进行担保,这就进一步增大了规模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保险的难度。

2.3市场约束

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直接影响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专业大户及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虽然较普通农户大,但仍然存在着与市场对接困难等问题。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的产品一般经农民合作社及下游企业销售;农民合作社能够有效的实现市场对接,产品流向以市场自销和下游企业为主,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业企业市场竞争力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产品销售渠道也较为稳定,但其发展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及行业竞争不断增强的巨大压力。

2.4自身约束

从自身发展来看,也存在着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一些因素。一是人才短缺。随着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持续转移,农业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趋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都存在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等问题,生产经营型人才严重缺乏。二是规模小、效益低。据统计,目前全国大约有70%以上的专业大户种植规模不到6.67hm2,90%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1亿元。无论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还是专业大户,经济效益普遍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三是运行不规范。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还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大部分农业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存在着经济实力较弱、创新能力不足、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定等突出问题。

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建议

3.1优化落实政策支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需要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植,良好的政策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其生产积极性,还可保证其健康发展。加快完善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涉及税收、人才、土地、资金等优惠政策。财政上,应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机购置、加工储运与营销等,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种举措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生产。此外,应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严格落实各项政策。

3.2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要充分利用当前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移动的机会,合理引导农民将土地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体措施有:①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建立权责清晰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提高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②优化土地流转形式,在“三权分离”下多措施推进土地流转,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创造条件;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农民对土地养老的依赖,减少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促进土地合理流转。

3.3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当以基础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骨干,加快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低成本、便利高效的服务。可以从生产资料供给、生产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和市场信息服务等多方面来构建。此外,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济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事业,并从财政、金融、科技、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3.4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

政府要引导和推动金融资源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配置,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组织等在农村开展业务,健全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服务机制。创新农村信贷方式,允许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对贷款进行担保,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定标准及准入门槛,根据其需求,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支持农业规模经营的可行性。同时,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低息、贴息贷款以降低贷款成本,为参加农业保险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适当补贴。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适当提高补贴比重,扩大政策性保险的覆盖面,提高理赔的服务水平。

3.5建立新型农民培育体系

经营主体范文篇7

一、发展现状

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镇着力培育了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三大类新型经营主体,各经营主体正茁壮成长。

1、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镇共12家,经工商登记注册的7家,涉及种、养、加及供销服务等众多领域,其中种植业4个、畜牧业5个、渔业2个、加工运输仓储业1个、其他行业2个。其中康淋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度获县级先进示范社;成员总数200余人,户均纯收入高于全镇农民户均收入2倍以上。其缺点是制度不够健全,尚有部份未通过工商注册。

2、家庭农场。现有家庭农场5家,还未经工商登记注册,农场通过示范引领、土地流转、雇工等形式带动农户生产经营,经营面积100余亩,户均纯收入高于全镇农民户均收入3倍以上。

3、专业大户。全镇专业大户已成为农村中当前比较有活力和影响的新型经济体,现有9户,其中种植业5户、养殖业2户、其他2户,户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农民户均纯收入2.5倍以上。

二、作用和成效

1、加速了土地流转,解决了“谁来务农”的问题。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租赁土地,农户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加速了土地流转,充分利用了农村的“四荒”,同时也避免了农村土地的撂荒问题;同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镇800余户,有力构建起“经营主体+农户”的有机衔接的利益共同体和产业链条,解决了“谁来务农”的问题。

2、优化社会服务,拓展“怎样务农”的途径。在各类经营主体的带动下,玉屏镇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实现全覆盖,由传统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由单一要素合作向劳动、技术、资金、土地等多要素合作方向转变,由各自为阵向联合发展推进,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分工分业和规模经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现代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和优化,实现了提质增效。

3、推进绿色生产,夯实“吃得放心”的基础。玉屏镇力争省级生态乡镇,近年来努力引导各经营主体依靠科技,推进绿色生产,确保“吃得放心”,抵制生产转基因食品原料。蚕、茶、竹、畜、粮五大产业不断向优质农业推进。努力争创“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镇”、“绿化模范镇”。目前在本镇同尧村建立了初具规模的“林下生态乌鸡养殖发展专业合作社”,玉联村和九角村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还将打算在玉联、鱼池、九角等村打造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兴阳村的生态养牛,中棉村的生态养羊、兔,以及黑豚鼠(珍稀养生食品畜类),中心村的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河畔村的珍稀菌类—竹荪的生产。所有的生产和养殖都力求绿色,无公害。

4、转变发展方式,支撑“农业出路”的模式。围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采取放活土地、改善手段的方式,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着力把农村有经管能力的农民培养成为“专业大户”、“小农场主”,大力培育新型产业化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使农村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获得更多增收渠道。通过科技示范、良繁品种、生态精品、农产品加工等建设,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水平和综合效益,逐步提高科技水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1、土地流转难。土地零碎化,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偏低,需要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全镇农户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且分布零散,加上丘陵山区的地理条件,既不利于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又增加了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的难度,制约了机械化和规模经营程度的提高,劳动力和土地资产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加之承包农户不断分化,兼业化倾向明显,农村大量土地复种指数不高甚至闲置搁荒。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尚处于发展早期,数量少、规模小,亟待加大培育力度。

2、思想认识滞后,务农意愿淡薄。我镇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与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不相适应,需要加快培养职业农民。农业劳动力已经呈现老龄化、低文化,出现了年龄段、季节性、区域性等结构性短缺,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务农意愿淡薄。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善,将严重影响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农业建设。为此,必须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确保现代农业后继有人。

3、农户分散经营,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需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前,农户家庭经营多数仍属于分散经营,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面临着自然、市场和质量的“三重风险”。实践已经证明,发展各类经营主体是从根本上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目前,全镇家庭农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为此,迫切需要推进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加快各类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

4、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设施配套差,经济比较薄弱,人才缺乏,内部管理不到位,农业社会化服务不足。与当前专业化分工发展要求不适应,需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伴随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转变,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强烈需求。目前,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普遍缺乏为农民提供“统”的服务能力;经营性服务组织发育不充分,经济实力弱,政策扶持不够;公益性服务供需衔接不紧密,服务机制尚需健全。为此,迫切需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服务组织。

四、加快发展的建议

1、更加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改田改土,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完成土地流转是必经之路。要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努力实施改田改土,改变土地零碎化现状,为规模经营和实施农业机械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快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盘活农民手中的土地资源。帮助农民算好经济账,在引导广大农民维护自身合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

2、创新方式,更加有效解决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聚力研发,全力推广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大型农业机械,不但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节约劳动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还可以推动土地流转,带动土地规模经营,改变农户经营规模过小、过于分散、过于粗放状况。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适宜高县丘陵山区推广使用的小型农业机械,同时,加大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快推广农业机械。

经营主体范文篇8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对策

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天祝县紧抓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以多元化经营主体为主,其他农业规模适度经营为辅,努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1]。

1基本情况

近年来,天祝县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构建起了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社会化服务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1004家,其中种植业404家,畜牧业530家、林业19家、服务业25家、其他26家,合作社联合社3家;登记注册家庭农场3158家,其中从事种植业的家庭农场509家,养殖业1676家,种养结合968家,旅游、购销等其他家庭农场5家;累计已评定部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19家、市级示范社39家、县级示范社141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7家,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312家,拥有注册商标的家庭农场6家,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家庭农场7家。全县农业龙头企业销售农产品总额3.53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总额1.68亿元,扶持贫困村合作社81家,每家合作社财政扶持资金40万元,共扶持3240万元,按扶持资金的8%折股量化到建档立卡户,覆盖贫困户11274户。合作社吸纳入股资金4220.32万元,龙头企业吸纳入股资金4761.63万元,共计8981.95万元,带动1.5万户农户稳定增收,累计分红659.9万元。

2发展背景

从天祝县的实际来看,农村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还有一部分人在接受教育后脱离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留守妇女和老人,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不足,且目前的大多数农业生产方式依旧是粗放型,不仅经济效益不高,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培育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迫在眉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植于农村,服务于农户和农业,能够带动小农户更好地融入到农业产业链中,在降低成本、提高销售数量和价格、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能够通过各种平台掌握到最新最全的农业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3发展特点

3.1培育龙头企业

坚持以产业链条化、生产智能化、品牌知名化为方向,针对企业定位的不同制定符合其发展的相关措施,使企业生产有保障,逐步提升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优势,从而实现企业产品、技术、标准、服务都能“走出去”。

3.2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行动

一是合作社建立“两员”包抓责任制度,根据合作社自身情况制定发展工作方案,规范合作社经营管理运行机制[2]。目前共安排合作社业务辅导员201名,政策指导员105名,为每家家庭农场配备一名“联络员”实行包抓责任制,共配备“联络员”399名,“两员”和“联络员”通过政策宣传、业务辅导等方式,不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增效。二是建立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库,摸清家底,掌握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与市场监管局沟通,拷取最新登记注册数据,更新名录库,及时注销“空壳社”“挂牌社”“僵尸社”。三是合作社根据法律要求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县合作社规范率达到68.4%,其中贫困村605家,规范化运营占比90.58%;非贫困村合作社425家,规范化运营占比36.9%。四是配合农商银行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规模、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级,不断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支农支小支微的新机制、新路径、新模式和新产品。目前,授信家庭农场975户,授信金额22613万元;授信农民专业合作社324家,授信金额21103万元,有效解决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3.3引导发展家庭农场

一是天祝县委、县政府提出“千户家庭农场”培育发展计划,并为“千户家庭”农场进行统一授牌[3]。截至目前,家庭农场发展至3076家,有效填补了数量上的不足,为农村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二是通过各项扶持措施,鼓励村中有能力人创办家庭农场,对家庭农场主开展“点单式”“定单式”培训服务。三是加强对家庭农场主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懂市场、会管理、有技能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发挥农商银行乡村振兴服务部作用,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创建和“道德储蓄所”农户积分榜为抓手,对贷款额度20万元以内评级授信户做到应贷尽贷,对20万元以上贷款通过批量授信、调查、审贷,全力满足生产经营资金需求。五是结合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大胆探索将村集体资金入股家庭农场,与家庭农场“捆绑”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3.4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制定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构建以教育培训与扶持政策相互衔接的新型职业农业培育制度体系。二是建立集创业指导、品牌建设、电子商务等方面人才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土专家”“田秀才”师资库。三是选择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愿意学、能够学的职业农民,就地就近进行中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培养新农人。四是发挥县内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作用,提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整体能力。3.5构建产业融合集聚发展体系坚持“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实行项目化、园区化、专业化,推行标准化、数字化、融合化,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向适宜区集中,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依托藜麦科技扶贫产业园、食用菌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高标准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功创建松山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金强河谷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哈溪文旅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

3.6做好跟踪服务

凡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新型经营主体,优先办理用地手续,保障农业生产和建设用地,抓好“两单”农业,建立储备涉农项目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同财政、发改、扶贫等部门和乡镇的配合,加大项目支持力度,从而形成工作合力,为全县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保驾护航。3.7建立联结机制结合“三权分置”改革和土地确权成果,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分红型等合作方式,推广新型经营主体与龙头企业、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产品产销衔接机制和订单履约机制,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4存在的问题

4.1自身发展问题

一是天祝县大多数经营主体还处在初级阶段,虽然都有各自的产品,但大多数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附加值不高,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二是从天祝县农业从业人员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年龄普遍偏大,许多年轻人,特别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不愿意从业农业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运营管理方面缺乏人才支撑。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主一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基本素质参差不齐、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利用网络等掌握新技能的意识不强,缺乏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理念,在生产过程中较难实现标准化生产,难以利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进行生产。

4.2外部影响因素

一是天祝县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小规模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很少。二是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升自身的规范程度,但还有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较慢,影响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营和高质量发展进程。

5发展对策

5.1实施龙头带动,大力培育经营主体

一是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持续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两员一策三化”规范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两员”本领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自身素质,精准优化、落细落实“一社一策”,提升管理规范化、生产组织化、经营产业化水平。二是健全家庭农场适度经营机制。落实好优惠扶持政策,助推家庭农场抓好种养场地、农机设备等生产经营硬件设施建设和基地建设。加强对家庭农场主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懂市场、会管理、有技能的家庭农场经营者。

5.2健全扶持政策,扩大招商引资

一是紧抓国家支持藏区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争取一批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大项目,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落实特色产业扶持政策,针对不同经营模式,采取各种灵活方式给予扶持。二是进一步树牢“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引进一批实力雄厚、规模宏大、信誉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引领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甲级队”和“领头雁”。

5.3健全用地保障机制

允许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依规盘活现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发展特色产业。在农业项目区域内,优先办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地手续,在加工厂房、交易市场、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力条件。

5.4加大宣传品牌效应,加强科技支撑

一是加快打造农业品牌集群,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商标注册与品牌创建,加快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互为支撑、一体打造的农业品牌新格局。二是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深化院企、校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进行集成创新,促成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5.5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采用“两单”+“3+3”保障体系相结合方式,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同时,积极推行“三改”模式,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个平台防灾减灾信息和防范措施,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防范自然灾害。

参考文献

[1]张成磊.台州黄岩区园艺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问题及对策[J].当代现代园艺,2020(3):56-57.

[2]李琰.增强产业扶贫效果培育乡村振兴动力———基于天祝县产业扶贫现状研究[J].甘肃农业,2020(9):32-34.

经营主体范文篇9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给;信贷;保险

随着农村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及农民老龄化等问题凸显,土地承包经营权有了流转的需要和集中的可能。因此,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自然选择。但是,虽然融资需求贯穿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以及生产经营的不同环节,但目前缺少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因此,必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和保险需求。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的特征

(一)信贷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金融机构的信贷需求远高于传统农业,并呈现以下几个特征:1.阶段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信贷需求各异,在起步期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期和成熟期则在新品种研发、购买农技服务等方面投入较多;2.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品种涵盖粮食、畜禽和水产品等,并逐步向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等领域延伸,因此信贷需求较为多元化,既有季节性较强的短期信贷需求(3个月-1年),也有规模较大的中长期信贷需求(1-3年);3.产业协同。在产业链分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上游的土地出租者、农资供应商,以及下游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化仓储物流企业等联系十分紧密,因而资金流动频繁,需要进行集约化投放以整合全产业链的信贷需求。(二)保险需求。生产规模的扩大造成经营风险的集中,大量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较高成本与农业经营风险巨大所造成的收益不稳形成了较为尖锐的矛盾,原因在于:1.自然风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法规避不可抗力的自然风险,如天气、疫病和自然灾害等,兼之投资周期长、投资规模大,通过农业保险以分散化解风险的需求比较强烈;2.市场风险。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市场机制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市场供需的不均衡和多变性会引发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如我国以销定产的订单农业长期处于20%左右的低履约率状态;3.技术风险。先进科技无疑有助于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为农业技术多以知识形态存在,即便如农作物、牲畜品种等以实物形态存在也很难直观辨识其优劣,同时每项技术均存在着适用性和局限性。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供给

近些年来,由于产品缺乏针对性、民间借贷纠纷频发、银贷合作与“政银保”合作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妨碍了涉农信贷的良性发展,因而应提高涉农信贷质量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一)定制信贷产品。当前,涉农信贷的种类繁多看似比较齐全,但从实际支农效果来看,存在着类型混杂、条件苛刻及期限较短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因此,金融机构应培育一支专业性强的涉农信贷客户服务队伍,专门负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前调查、贷款审查和贷后检查等“三查”工作,深入经营主体内部进行实地调研,掌握其真实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缺口,并从专业角度研判其资信状况和还贷能力,评估其贷款项目的市场发展前景及其风险所在,使其根据生产经营周期和还贷来源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金额,进而推动金融机构量身定制合适的信贷产品。(二)规范民间借贷。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的重要补充,具有灵活、简便和快捷等诸多优点,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于原始股东,因此有一定程度的隐蔽性和局限性,而且借贷过程比较随意不太规范,极易发生纠纷事件,使得民间借贷的运行风险远远高于正规金融机构。因此,政府部门有责任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将民间借贷由“地下”转至“地上”,规范其借贷流程、资金管理及项目投资等,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的发生。同时,由于我国对民间借贷进行规范保护的规定分散于各项法律及司法解释中,因此有必要制定专门性法律以弥补民间借贷立法缺失的弊端,使其在支农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三)强化银贷合作。银贷合作是指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方面的合作,通过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最终实现双赢。银行作为国家正规金融机构,资金实力雄厚且享受央行的再贷款政策,并通过严格的风控制度避免信贷风险的出现。而小额贷款公司不是金融机构而是属于工商企业性质,金融管理经验欠缺,但由于植根于乡村因而在金融服务方面能更好地体现出“草根金融”的特质,更具人性化和平等性,在软信息方面有着先发优势,贷款前期调查成本明显比银行更低。因此,小额贷款公司以“中间人”的角色在银行的支持下不必担心资金问题,可以专注于客户的识别、培育和发展工作,通过彼此之间的密切合作减轻了银行信贷业务拓展的阻力。(四)加强“政银担”合作。2015年8月,国务院正式了《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文件指出有必要探索建立由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共同参与,以合理分担风险的融资担保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缺少抵押担保物,兼之一些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混乱甚至财务信息失真等问题,银行出于风险控制方面的考虑,在审批它们的贷款申请时为了避免“踩雷”,往往会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加以应对。而如果政府、银行与担保机构进行三方合作,则一旦遭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终无力还贷时,三方能够按照先前签署的风险分担合同共同承担风险。目前安徽省已经开展了“政银担”合作模式的“4321”试点工作,即政策性担保机构承担40%、安徽担保集团承担30%、放款银行承担20%及所在地方政府承担10%,在这种模式下相关各方的风险得以大幅降低,有助于形成一种可持续的担保发展模式。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供给

传统的农业保险体系是基于农民个体规划而成的,具有“低保障、低水平”的特征,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向“保价格、保收益”的方向转变。(一)创新保险品种。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经营环境,而传统的农业保险品种显得市场应对能力不足,应开发契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征的保险品种,以健全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一是发展农产品订单履约保险。保险公司在农产品销售环节引入保险机制,可以充分保障销售方的经济利益,使农产品的产销环节实现有效的对接,化解由于采购方毁约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二是发展农产品安全保险。建立以农产品质量保障为核心的安全保险体系,通过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品质“背书”,消解消费者担忧农产品安全而导致的信任危机;三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保险。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开发相应的线上订单、农产品运输和网络支付等全系列的保险品种,可以激发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的活力,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互联网+”时代的市场竞争力。(二)优化理赔程序。虽然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观上愿意选择农业保险以降低自己的经营风险,但目前保险公司的理赔程序繁琐、赔付效率低下,使得投保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迟迟得不到赔付金,对恢复生产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015年出台的《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保险公司应在达成赔偿协议后10日内支付赔款,但前提是被保险人在索赔时需要提供完整的单证资料,而证明材料越多就意味着花费时间越长、理赔速度越慢。因此,保险公司应加快农村保险服务网点的建设步伐,努力做到县县有服务机构、镇镇有服务网点、村村有服务人员,并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农业保险专、兼职人员队伍,进而缩短理赔周期,探索出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理赔服务模式。(三)构建农业再保险机制。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高成本和高赔付率的“三高”特征,加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规模化的经营方式,使得风险更为集中,单纯依靠保险公司无法承担所有的风险,因此构建农业再保险机制很有必要。一是成立巨灾再保险保障基金。资金的来源主要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当遭遇特大农业自然灾害时,在保险公司无法独立承担的情况下,从巨灾再保险保障基金中划拨部分资金,以保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能力于灾后恢复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发挥农业再保险公司的作用。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遭遇极端天气灾害或重大动植物疫病等自然风险时,原保险公司可以按照事先签署的合同将部分风险转嫁给再保险公司,而再保险公司又可以通过发行巨灾债券等形式,向资本市场转移风险。(四)加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农业生产作为一种高风险行业具有相当的脆弱性,且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利润率较低,因此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均给予保险公司不同比例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如美国为30%而加拿大则高达50%。因此,我国也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因为农业保险无论是前期的信息收集还是后期的信息管理,保险公司的投入均远高于其他类型的险种,为了激发保险机构的支农积极性,国家应对保险公司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同时,在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保险公司,普遍存在着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支农二者难以兼顾的问题,所以政府应对保险公司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在给予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的同时,还应减免营业税、所得税和地方税,从而调动起保险公司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彪.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与财政金融支农创新[J].农业经济,2016(12):124-126.

[2]盛和泰.保险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路径和机制[J].清华金融评论,2016(8):92-94.

[3]汪艳涛,高强,苟露峰.农村金融支持是否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9):89-99.

经营主体范文篇10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监督

随着我国农业企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会计体制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只有对会计体制进行改革才能保证财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随着网络走入千家万户,覆盖到各个领域中,农业经营要想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就需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对会计工作进行调整。农村经济环境本身具有特殊性,在于现代网络技术进行融合的过程中需要转变管理理念,运用现代农业管理理念改变农业经营主体会计制度,解决农村地区会计体制存在的问题。

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工作质量的因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是受到我国经济的影响,这些主体多是具有一定经营规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和能力,能够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副产品的产出率。在新型农业经营活动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质量,因为会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能。在分析新型农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对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随着当地农村龙头企业的出现,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了更好地获取会计信息,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之外,通过政府监督的方式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让会计人员转变工作观念,提高职业意识不断规范会计工作,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了企业的发展,多会向银行进行贷款,银行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效益进行审核,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利于银行贷款给企业,给企业提供经济支持促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二是政府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等对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相应的扶持,都会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当然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能够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为获取政府的政策倾斜和补贴就会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行为。银行为了保证贷款给企业的资金可以按时收回,就会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把控,让经营主体对会计工作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三是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得到了转变,从传统的管理方式向现代化过渡,有利于企业资产的可视化。综上所述,我国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工作质量受到了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对会计工作进行改革,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保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数据管理的安全性低。随着农业经营主体的转变,财务系统的安全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农业企业的运营。网络本身是把双刃剑,给人们提供便捷工作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隐患。计算机每天承载着大量的信息,流动性比较强,人们可以通过登录移动客户端的方式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对于农业经营主体来说,需要把信息公开在网上,对于一些需要保密的信息要加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当信息出现泄漏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财务信息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保证信息的机密性,降低二者之间的矛盾。计算机容易出现一些网络故障、黑客的入侵等,当工作人员不能及时解决问题时会导致文件的丢失和损坏,这些问题都影响农业会计体制的管理。(二)农业经营主体会计资料存档的问题。随着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改革,在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资料的存储方式得到了改变,通过电子存档的方式对财务数据进行存储,改变传统纸质档案的存储方式,有利于提高数据的信息化。传统的存储方式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资料在遇到水或火的时候很容易销毁,有时受到工作地点的营影响在搬运这些资料的时候会出现丢失和损坏的情况。在大数据背景下财务软件需要面临数据兼容性的问题,针对不同的运行系统需要不同的软件版本,有时会出现格式和接口不一致的情况,有时还会出现输入信息的同时会覆盖原有的信息,不利于查询原有的历史信息,影响到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容易面临数据丢失的风险,这些问题都是财会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三)财务审查难度大。传统的农业经营主体财务信息的审核工作比目前网络背景下的会计体制财务信息审核难度低,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财务信息都落实到纸张上,而现代财务信息都是输入到电子系统中,很难去查找这些信息的源头,无法对这些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随着会计信息载体的变化,影响到了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电子系统中的会计信息来说,虽然把原本的纸质文件都输入到了系统中,但难免在传输和保存的过程中,可以受到网络技术的影响,有的工作人员抱着侥幸的心理对原有的数据进行篡改或者是伪造信息,把原有的数据进行转移,通过网络的方式运转数据很难查出痕迹,这是纸质数据与电子档数据之间的差距,不利于会计审核体系,给工作人员的审查工作带来难度。(四)会计人员素养有待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工作要想顺利的开展,就需要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但是目前很多农业经营主体的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够高,处理业务时能力有所欠缺,尤其是不能够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理解能力比较弱,上述问题都影响着我国农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在新型农业背景下,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学会计算机网络技术,要熟练操作常用的办公软件,能够对计算机的故障进行处理,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只完成手头的工作,还应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会计体制的优化建言献策,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监督体系构建的策略

(一)创设农业会计工作网络安全环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工作需要运用到网络技术,要创设安全的网络环境,保证农业会计体制的运行。工作人员在使用财会电子系统时,不仅要对网络进行日常的维护,还要抵御外来的网络威胁。需要会计人员对系统的安全进行严格的把控,保证财务系统可以正常运转。尤其是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内部调控系统,降低面临的风险,可以通过设置防火墙的方式,对入侵的人员进行抵抗,提醒使用者有外来入侵人员。对于一些保密的文件,可以通过加密的方式,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只有管理人员有登录的密码,得到授权后才能对数据进行查询。从业人员要与单位签订安全协议,约束自身的行为,保证电子数据的安全性。(二)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只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已不够,需要提高自身的网络水平才能迎合时代的发展。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与时俱进;其次,企业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把目前先进的经验传授给从业人员,让会计人员可以把理论联系实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后,会计人员不仅要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对网络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保证新型农业经营会计主体工作质量,促进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三)开发适用农业会计工作的软件。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开发适用于农业会计工作的软件,提高工作的智能化水平。网络软件本身投资成本比较高,容易出现运行不畅的问题,容易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会计工作水平,就需要对财务管理软件进行研发,把研发出的软件进行反复的测试,直至合格后才能正式使用,保证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帮助会计人员处理工作。在应用软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网络的双面性,针对黑客攻击等问题建立防火墙,保证数据不被窃取篡改。(四)完善农业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监管力度。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工作过程中,要保护财务人员的合法权益,避免单位和人际关系限制财会人员的工作,让他们不受他人胁迫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让会计人员可以更好地监督企业的经营,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判断,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便于监督。让会计人员可以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数据,便于管理者决策。(五)加强内部审核,规范管理。在进行会计工作时,首先,要对内部进行审核保证农业企事业单位的数据真实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相同的电子信息系统。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给农业经营主体的财务工作带来了难度。需要财会人员对电子信息进行定期的审查,看系统中的数据是否准确;其次,要对存档的直至和电子档案进行审核看其是否一致。然后,对数据的保存进行定期的审核,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出现一些篡改的情况;再次,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检查,防止系统出现漏洞,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工作,保证工作的科学性。管理者要在管理过程中运用现念,系统性的对农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会计工作中的问题,找出影响新型农业主体会计工作的因素,有针对的解决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保证工作有序的进行,推动新型农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改变。为了保证农业经营主体会计工作的质量,就需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内部审核保证财务管理,有效推动农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工作质量及会计监督体系构建研究[J].农业经济,2020(08):115-117.

[2]侯雪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务管理规范路径[J].农家参谋,2019(09):11+57.

[3]周忠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工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18(1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