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主体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9 17:30:50

经营主体管理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篇1

一、充分认识加强多元投资企业国有股权代表、高级经营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多元投资企业是指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设立的国有控股或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新企业。国有股权代表是指代表国有股权、由国有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企业委派,并依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的领导成员。高级经营者是指按照多元投资企业合同、章程规定,由国有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企业推荐、多元投资企业董事会依法聘用的经理层人员(不包括非国有投资主体推荐、由多元投资企业董事会聘用的高级经营者)。

(二)多元投资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有利于国有资本有序进退、合理流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加强对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的管理,对于维护国有股权的合法权益,提高多元投资企业的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对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的管理,重在提高素质和强化激励与约束。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多元投资企业的特点,建立健全对国有股权代表和高级经营者的选拔、委派和推荐、培训、考核、管理、监督等办法,逐步实现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认真做好国有股权代表和高级经营者的选派、推荐工作

(一)国有股权代表和高级经营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维护国家、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具有金融、外贸、科技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4、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坚持原则;

5、善于与其他出资方协作共事,并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和经营管理经验。

国有股权代表应具有较强的经营决策、资本运营能力。高级经营者应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组织实施能力。

(二)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高级经营者以及高级经营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把组织考核推荐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

1、选派国有股权代表和高级经营者,由国有投资主体提出建议人选,按照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权限,经全面考察决定,由国有投资主体依法向多元投资企业委派或推荐。

2、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尽可能采用企业内部竞聘或向社会招聘等方式选拔。

3、积极探索多元投资企业聘用独立董事和职业经理人担任高级经营者的路子。

(三)推行委托责任书制度。国有投资主体在委派国有股权代表、推荐高级经营者时,要分别与其签订委托责任书,明确任职期限、目标、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必要时经过司法公证。

(四)实行任期制度。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的任期根据多元投资企业的合同、章程确定。期满时,经国有投资主体提议、企业干部管理部门同意的可以连任。国有股权代表在同一企业连任一般不超过两个任期,任期内根据需要可依法定程序更换。

三、加强国有股权代表和高级经营者的培训

(一)实行资格培训制度。根据《“十五”期间全国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纲要》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对国有股权代表和高级经营者的培训,逐步实行资格培训证书制度。对拟任职人员实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者发给资格培训证书。“十五”以后,新任国有股权代表和高级经营者一律实行持证上岗。

(二)建立健全在职培训制度。采取在职学习和脱产培训等方式,加强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的培训教育,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在每个任期内都要进行必需的脱产培训,并将培训考试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和任用的依据。培训内容除规定要求外还应包括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投融资知识和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的职责、权利、义务等。要努力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

四、强化对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

(一)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国有股权代表首先要对国有投资主体负责,认真贯彻国有投资主体的意图,保证国有资产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同时要对多元投资企业负责,保障多元投资企业的正常运行、健康发展。国有投资主体推荐的高级经营者要对多元投资企业董事会负责,按照多元投资企业章程所赋予的职责,认真组织实施董事会的决议,搞好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同时,还要对推荐单位负责,防止损害国有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的收入分配。根据多元投资企业的特点,规范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的收入分配制度,使其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国有股权代表的报酬由多元投资企业股东会决定,高级经营者的报酬由多元投资企业董事会决定。国有投资主体可以根据国有股权代表和高级经营者的经营业绩、风险责任和投资主体的收益情况给予奖励或处罚。国有投资主体应商多元投资企业,对国有股权代表和高级经营者的医疗、养老、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事项予以保证。

(三)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国有股权代表在多元投资企业召开董事会会议之前须将会议议题及时向国有投资主体报告,听取意见。在多元投资企业董事会决策中,国有股权代表要准确、完整地贯彻国有投资主体的意图。高级经营者要定期向国有投资主体报告多元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国有股权代表和高级经营者遇有重要事项,都要及时向国有投资主体报告。

(四)强化对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的监督。多元投资企业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的国有股权代表任期届满,或在任期内更换的,应依法进行审计。国有投资主体要重视对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的投诉举报,对投诉举报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查证处理。要充分发挥多元投资企业党组织、工会和企业员工的监督作用。

五、完善对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的考核

(一)完善考核制度。根据委托责任书的约定,对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年度考核一般安排在多元投资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后进行,任期考核在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任期将要结束时进行。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要在考核前写出书面述职报告,国有投资主体和企业干部管理部门对其履行职责的情况及经营业绩进行全面考核。

(二)突出考核重点。对国有股权代表主要考核其参加多元投资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维护国有投资主体合法权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投资收益等情况。对高级经营者主要考核多元投资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水平、技术进步以及维护各方(包括职工)合法权益等情况。

(三)确定考核结果。在考核的基础上,对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划分档次。对考核优秀的,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因工作不负责任给多元投资企业或国有资产造成损失的,要视责任大小给予应有的处罚;对经考核确认为不称职的,应依法予以撤换;对以损害国有股权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利益,或因失职、渎职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经查证核实后要依法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

六、明确职责,加强领导

(一)明确责任,密切配合。企业干部管理部门要把对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的管理纳入企业高级经营者队伍的整体建设中来,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促进合理流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部门要抓好培训,不断提高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的素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依法监管多元投资企业国有股东权益的行使情况,与国有投资主体一起制定对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的奖惩政策。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经营主体;对策建议

随着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专业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并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给传统的农田水利管理机制、建设活动和工程投资带来极大的影响。近期,《农田水利条例》的正式颁布,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维护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提供了参考依据。文章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方式,针对其存在的诸多问题给出有效的对策措施[1-2]。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类型

1)专业大户:该类主体是指种植或养殖规模较大、土地大量流转的农户,大多从事专业化生产某一种农产品,这也是农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规模管理水平的提升及市场化、集约化的不断发展,家庭农场逐渐成为专业大户的发展趋势。2)家庭农场:有研究认为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并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就是家庭农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引入企业化管理理念,从事市场化经营且经营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规模适度。家庭农场的经营主体以自己的家庭成员为主,种百十亩地农忙季节临时雇工。家庭农场相对于一般的专业大户,其生产经营稳定性、管理水平、市场化和集约化水平等更高[3]。3)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类主体是指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或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形成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作用体现在:合作社成员提供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全过程服务以及农产品销售、加工、生产等活动;此外,以主体的视角参与土地流转,为了鼓励农民以土地为股权参与江苏、浙江等地还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对于进一步拓宽农民合作深度与广度起到了积极作用。4)农业企业:以企业法人的形式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将农业企业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一,产业化龙头企业,一般与专业农户相联系合作而不直接从事农产品的生产,使农户进入市场并对农产品的销售、加工、生产等进行有机的整合,并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其二,科技企业,主要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而从事农业科技研发的企业,如从事育苗、育种的企业;其三,为满足经济或者经营的需求,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专业农户自主注册的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直接参与现代市场经济,其生产技术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经济规模较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明显领先[4]。

2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方式

近年来,通过多种方式和积极出台有关政策,我国鼓励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根据生产需求、规模状况和相关政策,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主动的参与水利运行、建设的全过程。结合调查资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参与工程建设:现阶段已形成两种成熟的模式:①依据自身生产经营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筹资修建农田水利。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专业种植大户可以采取租赁或承包的方式扩大灌溉范围,以银行贷款和个人积累的方式采取膜下滴灌安装、土壤改良、渠道衬砌等节水灌溉措施提高灌溉用水效益[5]。例如,以田间配套、高效节水工程为重点,在中部干旱带和引黄灌区宁夏130家农业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2014年投入资金占水利总投资的5.3%,达到近2.1亿元;2012年,安徽凯源粮贸集团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方式流转土地667hm2,2013年公司投资800多万元用于蓄水塘坝、调水工程建设,通过渠道疏通、“四水联网”等工程实现了近1400hm2农田的旱涝保收;潼南县太安镇鱼溅村的农业大户经营占比达到80%,总播种面积461.8hm2,通过出资修建防渗渠道实现了68hm2农田喷滴灌、230hm2农田的灌溉控制。②将农田水利工程以财政资金引导的方式吸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为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我国正式颁布了实施细则,随后各地探索了“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用于引导与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例如,2014年,湖北省为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安排了4亿的农田水利奖补资金;鉴于国家投资方向宁夏实行了受益对象区别化的扶持政策,按80%的比例对家庭农场、合作社给予补助,2014年按照60%-70%的企业补助比例全区农建投资40亿元,其中15%来源于民间资本;安徽定远县将“PPP模式”引入至小农水管理体制改革,利用公共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广泛吸引各种社会资本的参与。2)参与运行管理:根据小农水产权内容和响应的原则,部分地区的小农水产权主体和运行使用权逐渐归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有利于其参与运行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2013年安徽规范推行小型农田水利“两证一书”改革和确权登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了管护主体落实、产权主体确定的重点对象,向参与投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投资额配比充分下放工程产权和经营使用权;民主选举的“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行使项目使用权、管理权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实现了规模化大田管道灌溉,将滨州市高新区传统的家庭单户灌溉成本降低至225元,减少幅度达80%。3)参与维修养护:与个体农户参与建管的能力、意愿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明显较高,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主体。其中,在水费收缴、节水灌溉设备更新、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等方面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四川省已组建4600多个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参与户达到430万户,管理灌溉101.6万hm2,特别是近几年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根据武引灌区调查资料,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用水户协会参与灌区管护后提高至0.50,较之前的0.36明显提升,而水费减少15%,渠道管护费降低70%;宁夏引黄灌区推行了农村水费改革,农民用水者协会全额接受干渠至开口以下的全部水费,并将不低于30%的水费用于渠系维修改造,大大增强了居民节水和用水缴费的意识。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田水利建管问题

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相关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3.1配套政策与立法滞后

目前,关于小农水建管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较早出台的法律法规考虑较少,刚出台的《农田水利条例》还需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此外,部分地区存在强迫农民土地流转的情况,加之土地流转不规范、流转合同条款不完备、缺乏地方配套政策、流转程序不完善、缺乏纠纷调解仲裁机制、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在土地流转后较低等,使得土地流转频繁发生纠纷,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土地上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或者投资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6]。

3.2参与建设管理意识不强

土地承包期限的分割对农村土地流转期限产生制约,其最高期限为30年。农田水利设施的受益年限普遍较长、工程投资高,受土地流转时间限制新型主体不愿投资参与水利建设。此外,由于参与流转的土地未能集中连片,这大大提高了升级改造农田水利的难度。同时,部分灌区农田水利工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水利设施配套率低、建设标准不高、老化失修且大多超过使用年限,维修改造投入的资金多且带来的后期收益不高,影响了参与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3.3参与水利建设领域不均衡

目前,对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但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各农业产业投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民间资本更倾向于投入既有工业供水、养殖、生活功能又有灌溉功能的综合性农田水利工程,或者养殖、蔬菜、林果等农业灌溉效益较好的产业。而传统的农田水利经济效益不明显、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明显不足。2012年,为鼓励农田水利建设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水利部下发了引导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实施细则,在政策的落实上各地方政府存在一定差异,且对于不同农业产业该政策也没有区别对待。

3.4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并且精准农业灌溉、高效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对农业供水服务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此外,现阶段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存在科技水平低、规范化程度不高、经营规模小、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尤其是较小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无法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为完成水利建设目标必须有社会化服务的指导。然而,农村劳动力中仅有1.8%的农村技术性人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受技术水平、经费等条件限制还比较薄弱,服务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薄弱且无法专业性的、高水平的指导较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性社会服务组织的服务费用往往超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单独承担范围。

3.5参与建设的资金筹措渠道不畅

其一,缺乏充足的财政支持,财政支农政策资金主要用于对传统农户的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等领域,目前我国缺乏有效的支持政策,尤其是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很难得到资金和项目扶持。其二,涉农融资难度高,通常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完成农田水利建设,而农田水利建设贷款的引领性、流动性、安全性较差,其抵押担保物具有较差的可靠度、安全度。较小规模的经营主体大多缺少抵押物,,难以从正轨渠道获取信贷支持也就无法满足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需求[7]。

4对策建议

为解决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可从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金融支持、完善财税扶持、强化政府主导等方面给予支持。

4.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其一,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其使用权、所有权以及产权移交程序,落实管护经费、主体和责任;不断完善水权交易、确权基础设施和水权制度,通过水权确权登记试点探索不同形式的水权流转模式;充分考虑创新水价机制、发展用水者协会、完善计量设施、明确定额管理与水权等要求,切实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其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水源、电力、道路等配套工程,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三,综合协调、全面统筹各类涉水资金,形成合力以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其四,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化、程序化,加强用地保障,对农业用水、用电费用给予优惠降低农田水利建管成本。

4.2完善财税扶持政策

为引导农田水利建设均衡发展以及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财税政策。其一,降低项目准入门槛、科学规划项目内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立项过程中注重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最大程度的提升其规模生产能力。其二,设立专项资金,通过贷款贴息、奖补结合、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扶持和引导功能,对其给予资金补助以撬动社会资本的参与。其三,不断完善扶持政策,采取优惠政策、授予特许权等方法提高农田水利投资回报率或建设哦工程管理成本。其四,适当加大经济效益不好产业的政府奖励和补贴力度,对贫困地区给予重点支持,促进水利工程的全面发展。

4.3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为缓解农田水利建设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压力,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其一,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提高信贷授信额度,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简化贷款流程、给予利率优惠或者延长贷款年限。其二,抵质担保物范围的拓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现有融资性担保公司或者政府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拿出专项额度,逐步形成多样化的抵押担保方式。其三,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权或移交政府补助建设形成的小农水工程经营权、管理权,允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抵押担保物选择为经营权。其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采取银行授信、缴纳保证金、政府出资的方式设立专项资金,条件允许时可以实行信用合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满足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发生条件时可探索私募发债或公开融资。其五,对有一定经营性的项目采取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的方式,采取合资、独资、租赁和联营等方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管理和运行。

4.4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政府应完善技术保障体系,切实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运行、管理能力。其一,强化专业人才和农田水利技术的支撑作用,建立水利科技协会、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等服务性或公益性服务组织,加快奖补机制的完善,提倡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这些服务组织就业或创办、领办农田水利服务组织。其二,加强培训与教育,编制引发小型农田水利运行管理、建设施工、工程设计技术标准,切实提升建管人员的综合水平;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采取现场教学等方式提升专业能力。其三,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安排时拨付一定的比例用于能力建设。其四,加大推广应用和科技研发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新型运行管理技术的应用、农田水利设备的研发等工作。

5结语

近年来,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快进一步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其对传统的水利管理、建设活动、工程投资等带来极大的影响。文章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如配套政策与立法滞后、参与建设管理意识不强、参与水利建设领域不均衡、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参与建设的资金筹措渠道不畅等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效益以及提升管护单位的运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斌.ANP分析法在盖州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绩效评估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7,39(06):195-196,212.

[2]陈瑞珍,罗金耀,李小平,等.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研究[J].节水灌溉,2015(06):79-82,87.

[3]王富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探析[J].地下水,2019,41(04):257-258.

[4]曹文平.水利工程管理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04):235-237.

[5]王虹,余金凤.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05):97-99.

[6]谢晴,周芸.四川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浅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08):10-11.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营主体;法律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农业经营主体是其重要的主体构成,也是拉动整个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关键力量。本质上,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解决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均衡、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等问题,而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正是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需要经济法等法律体系作为保障,以此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效率与质量[1]。由于我国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经营主体法律保障问题的重视度不够,加上相关立法完善的程序化,以及农业经营主体法律问题的复杂性,影响到当前农业经营主体的新型化探索与发展。

1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特点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向集约化、专业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促进了农业经营主体的升级。在此过程中,我国农业经营主体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并在这些特点的带动之下综合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首先,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业经营主体体现出了生产专业化和规模扩大化的特点。相对于传统时期农业经营主体,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从而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由此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其次,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经营主体体现出了集约化经营的特点。相对于传统时期农业经营的家庭化,当前农业经营主体在设施装备、生产经营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不断提升,能够对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了农业本身的集约化水平[2]。最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呈现出依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种植的特点。当前,随着网络营销等方式的普及,农业经营主体也开始主动融入到市场中,提高种植产品与市场之间的衔接性,促进种植产品市场化水平的提升,这也促进了农业经营主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法律困境

2.1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有效释放了农业经营的活力,解决了农村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但是,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并未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前农民并未实际获得土地的所有权,相应的,其在经营过程中的使用权也不健全,这就影响了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的稳定性,甚至造成农业经营主体土地使用权丧失的可能性。根据我国法律对集体所有权的界定,集体所有权属于集体中成员所有,但是现行法律进一步对集体的主体进行界定,即集体的主体是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等[3]。这就造成了农业经营主体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并不能代表自身的意志,而是由村民小组等主体行使所有权,呈现出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的问题。2.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相对传统的农业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资金的需求更大,尤其是在现代化、机械化等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与支撑。但是,就当前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着明显的融资困难的问题,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就当前来看,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员制度和管理机制存在着自身的不足,由此造成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存在一些“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这就影响到了合作社资本的稳定性,对合作社的发展造成影响,同时也影响到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保障。同时,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机制存在着不完全分配的问题,如返还总额的最低限制为60%,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常按照这一额度,这就影响到了部分农业经营主体入社的积极性,对农业合作社的资本发展造成了必要的限制。此外,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上来看,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如合作社本身所采用的投票制度,虽然彰显了民主管理的特色,但是影响到了管理权与入股资本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抑制了社员的积极性。其次,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扶持制度存在着可操作性较低的问题,这也影响到金融扶持制度的具体实行。近年来,虽然我国也配合乡村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惠普金融+农村小额信贷”等方式,积极引导各个金融机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主体进行合作,并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搭建灵活、系统、全面的服务机制;但是,由于政策本身的导向性比较明显、法律法规方面缺乏明确性等问题,相关政策与制度本身的可操作性受到影响,如金融信贷门槛设置相对较高等。最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还体现在农业种植土地的抵押政策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在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贷款抵押的过程中,农业种植土地不能参与抵押。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可用于抵押的物品相对不足,并且除了农地以外的其他物品存在着抵押额度较低的问题,进一步影响到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顺利开展。此外,我国《物权法》中相关条例进一步明确在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过程中,农地属于禁止抵押的物品,这就使金融机构也逐渐明确了这一标准,进一步影响到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信贷能力。2.3农业经营主体法律地位不明确。从现有法律规定来看,农业经营主体也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的问题,进一步影响到农业经营主体具体经营的开展。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关于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近年来,伴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多数农业经营主体在种植的基础上,开设了家庭农场,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但是,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最基础的就是对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进行明确,如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性质、纳税等,以此来明确家庭农场的经营地位。

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营主体法律问题的解决策略

3.1深化农村承包地土地产权改革。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解决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所有权模糊的问题,应当对农村承包地土地产权进行调整与改革,对土地所有权主体进行明确,对各个主体之间的土地产权关系进行合理的界定,将土地所有权和占有权、使用权等权益进行界定。应当在保证农村集体占有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给予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更多的权益,以此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活力。同时,还应当对农村土地的产权关系进行完善,确保农业经营主体在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对土地使用权中的产权界线进行明确,使农业经营主体能够牢牢把握土地流转的决策权,确保其土地流转中受益人的地位,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3.2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的问题,我国应当从法律层面着手,对融资难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来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一方面,要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一些不合理的规定进行调整,实行封闭式成员制度和坚持开放式管理原则,充分尊重社员自身的决定,根据社员自身的占股进行管理权益的分配,并且在社员的利益分配上也应当进行调整,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社员内部的协商作用,在协商的基础上采用按社员的股份或者出资比例进行利益分配,以此来保障社员的既得利益;另一方面,应当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对表决中的差额表决、等额表决都能够明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年检制度,为各个经营主体的融资提供信息的支撑,以此来为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保障与支持。3.3明确农业经营主体法律地位。解决农业经营主体现存的法律问题,就必须对其法律地位进行明确,以此来保障其能够充分地享受到自身的权益,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提供法律支持。一方面,由于各个地区的农业经营主体情况并不一致,因此,各个地区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国家相应的法规与政策指导,制定地方性法规,以此来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地位进行明确;另一方面,各地在明确农业经营主体法律地位以后,要提升自身的执法能力,切实保护好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中的合法权益。

4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调动各个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积极性,也需要农业经营主体对自身的发展规划进行系统的梳理,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从而来为农村的产业振兴、治理振兴等提供动力。这就需要我国立法机关和执法机关能够根据农业经营主体现存的问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税法》等法律体系进行完善,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具体可行的法律保障,以此来推动农业经营主体的有序发展,充分释放出农村市场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谌力铭.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20(5):112-114,137.

[2]杨桂玲,丁明元,梁顺有.浅析发展高品质设施农业的思路与措施[J].甘肃农业,2020(4):46-48.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篇4

一、财务二元主体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并列的财务主体,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回避所有者财务,会导致经营者侵蚀所有者利益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而忽视经营者财务,又会使大股东有恃无恐地侵犯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

1.所有者财务论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干胜道博士在1995年第6期《会计研究》上发表《所有者财务:一个全新的领域》;1997年第6期《财经科学》发表《试论创建所有者财务学》;出版《所有者财务论》。他认为,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都是独立的财务主体,忽视哪个财务主体都是行不通的,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在目标、职能、对象及运作规则上都有差别。所有者财务的目标是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主要职能是对企业及其经营者的理财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主要内容是资本运作和财务监控,主要行使方式是选聘经营者、参与重大决策、收益收缴与再投入、财务监督与考核。该理论认为,所有者财务主体与经营者财务主体是并存的。

2.出资者财务论

谢志华1995年曾为中国新型建材集团建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激励约束体系,提出了出资者财务及其管理的内容。后来,北京商学院会计系在《会计研究》上发表了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部门的财务三篇系列论文,其中出资者财务是由他撰稿的。他认为,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导致了经营者和出资者在财务上的分离,出资者不等于所有者。

二、财务一元主体说的主要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财权独立后,出资者对经营者形成一种委托关系,它不可能拥有独立完整的财权,只保留剩余收益索取权,企业经营者形成独立的财务主体。

1.财务分配论

刘贵生在1995年第6期《会计研究》上发表《论产权结构与财务主体》,从财务分配权的归属出发来讨论财务主体问题,认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产权与企业资产所有权合一,其财务主体是一元性的;而股份制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法人和原始产权主体均拥有一部分财产分配权,因而其财务主体具有二元性的特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现代股份制企业中,所有者作为企业财务主体越来越只具有一种形式上的意义,真正的财务主体日趋移位于企业本身这一经济实体。

2.财权基础论

伍中信2000年第7期《财政研究》上发表《现代财务理论的产权基础》;在2001年《财会月刊》发表《试论股份公司财务主体的一元性》,从财务本质的财权流理论出发,对财务主体进行了新的研究。他认为,财务主体是指具有独立财权(产权)、进行独立核算、拥有自身利益并努力使其最大化的经济实体,即财务主体必须具有财权独立性、经济性和目的性。二元性的财务主体必然会带来二元性甚至多元性的财务目标,最终会导致企业财务无所适从,因此财权独立性是财务主体一元性的根本保证。

三、财务主体分层说的主要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法人财产权的确立和运行,使财务分层管理成为可能。

1.财务分层论

汤谷良《会计研究》1994年第5期发表《现企业财务的产权思考》;《会计研究》1997年第5期发表《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他认为,法人财产权概念的提出使原来集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于一身的财务管理机制发展成为以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分工协作为特点的财务管理机制。

2.企业财务的两权三层次管理

裴伯英在《论现代企业财务的分权分层管理》一文中支持了汤谷良的观点,认为财务主体不同于财务管理主体,在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中,出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务管理主体是一元的,而在公司制企业中,出资者与经营者对企业财务管理事项在不同方面发挥决定作用,二者都具有财务的直接管理权,这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二元化。同时,可以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机构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职权来划分企业财务的管理层次。

四、财务主体一元性与财务分层的融合

财务分配论、所有者财务论、出资者财务论、经营者财务论、财务分层论等观点构成财务分层理论,并且引申出财务主体多元性的意思,从而引起关于财务主体一元性与多元性的争论。笔者拟运用财权与财权主体的概念对此进行探讨。

1.财务主体多元性的观点实际上是混淆了财务主体与财权主体或财务治理主体的概念。这些观点其实想强调所有者、出资者、经营者等产权主体应该对企业财务资源配置活动施加一定的影响,以维护其产权利益。但是由于观点提出时并未形成较为成熟的财权概念,也没有形成财权主体的概念,用财务主体这种行为意义上的概念来表达这种影响,不能清晰、充分、显性地揭示出这种影响的来源实质上就是一种支配财务资源运用的权利,从而引起了行为意义上的财务主体与抽象意义上(权利义务关系上)的财权主体的混淆。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技术推广;农业保险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稳定发展将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适龄青年流向城市,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锐减,且老龄化趋势明显。为了应对农村适龄劳动力人口不足给农业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1],2012年我国政府提出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具体方案[2],通过农地流转、土地集中、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作业等方式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并解决了农村适龄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顺应时展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措施,对于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及对新型农业主体的培育,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汪元发等[3]认为新型农业主体所从事的经营活动并未改变,仍旧是农业生产活动,并对新型农业主体进行了细化分类;聂晶[4]认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以降低人力资源投入成本;王国敏等[5]指出新型农业主体的培育要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步展开,以发挥出新型农业主体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王文龙[6]认为现有新型农业主体培育措施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现阶段处理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应将三农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和农业产业结构深化改革的方向上来,加速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状

目前,根据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特征,所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体包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核心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四类。首先,从事农业生产的龙头企业通常具有较大的企业规模,经营业务覆盖了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农业龙头企业的价值除了自身创造收益以外,还能够带来当地合作社、农户和农民的发展。其次,农业合作社是一种典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方式。通常合作社有村委会组织发起,农民自愿加入。作为一种以合作互助方式为基础的经营方式,合作社的经营目的在于提升内部成员的农业收入。第三,家庭农场是以家庭和农户为单位经营主体,家庭农场适用于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且经营的范围更广泛,经营项目多样化。家庭农场广泛利用机械化作业的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场的收入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最后,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也是以家庭和农户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但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更强调专业化经营,通常农户仅从事一项专门的农业活动,其经营的规模要远大于传统的农户。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产产业发展和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逐步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在政策导向方向,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和发改委等部分积极联合出台了关于农地流转的各项政策和制度,推进农村土地集中化管理;从2015年开始国家又加大了对农村经营主体的财政扶持力度,通过颁布各种财政政策从财政资金扶持的视角为各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为鼓励农村地区龙头企业的发展,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农业合作社和农户生产效率的提升,国家对部分农村地区和农业产业进行项目和金融服务方面的支持。一方面,对农村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农项目基于项目资金和项目服务等方面的支持,重点帮助和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小规模农业项目做大做强,并优先让当地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承接新型农业项目。另一方面,在金融服务方面,降低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农民金融贷款的门槛,当地政府可以为急需资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在技术投入和人才引入方面,针对农村地区和农业产业技术相对落后和高端人才缺乏的现状,积极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改善农村地区技术和人才方面面临的短板。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存在问题分析

从我国农村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现状来分析,国家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度完善、金融资金扶持、技术人才引入和项目实施推广等方面同步采取措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仍旧存在以下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2.1新型农业主体的融资仍旧存在困难

随着国家对新型农业主体政策扶持力度的增大,该种方式被各地复制和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由此导致了农村地区支农资金缺口的出现,同时对农业主体扶持政策也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农村地区的金融体制和信用体制原本就不健全,存在各种漏洞和金融风险,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的规模较小,实力薄弱,银行和金融机构为其贷款会增加自身的金融风险,仅靠政府部门提供金融贷款担保,也无法完全抵消来自于金融市场的风险。

2.2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

解决新型农业主体培育过程中的技术推广问题是振兴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的关键所在。新型农业主体在主体规模,经营模式等方面实现了转变,但技术瓶颈问题仍未解决,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户农民收入的提升仍旧依托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首先面临着推广人员不足且素质偏低的问题,缺乏足够的技术人员或技术人员德不配位,很难解决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实际问题;其次在技术体系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导致了农技的推广效率过于缓慢。

2.3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的服务体系缺失,新型农业主体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首先是服务体制不完善,与农业经营主体活动息息相关的基础农业物资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运输服务等无法及时满足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影响到了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次是一些相关的市场信息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相对滞后,无法给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相关信息咨询服务,影响到农业经营主体的良性发展;最后是农业保险的普及率较低,农业产业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尤其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和普通农户而言,农业保险体系不完善将增加其经营风险。

2.4农地流转环节不顺畅

培育新型农业主体需要将现有的农村土地进行集中,形成一定规模并产生规模效应。但现阶段农地流转出现了一定的阻碍因素,首先是一部分农户仍保留着老旧的思想,在明知持有土地不能创造更多价值的基础上也不愿意转让土地的使用权,在导致了部分土地闲置的同时,也给土地大规模种植、养殖、和利用制造了不少麻烦;其次是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也存在不完善和不健全的情况,例如土地转让价格不透明,平台建设管理落后,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不健全等。

2.5新型农业主体培育过程中负责管理、技术等方面实用型人才缺口较大

新型农业主体中的经营者以当地农民为主,总体上教育水平偏低,尤其在技术和信息管理能力方面严重落后,因此新型农业主体培育重点要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目前为农业产业服务的专业人才缺乏,有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农业经营者和农民行星培训和指导,有必要为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农户配备一定人数的技术员和信息管理员。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路径创新

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下措施:

3.1从完善制度政策的角度协助农业主体获取金融贷款支持,推进主体规模扩大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启动资13金,如土地流转所必须支付的费用、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及采购农用物资所需资金。无论是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还是专业农户,在初始阶段都面临着启动资金短缺的问题,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经营主体无法实现发展壮大。为解决农业主体融资难的现状,首先政府的扶持资金、财政补贴数额应与农业主体的数量相匹配,避免由于主体增加反而导致扶持资金的单位数量减少,支持农业主体顺利度过初创期;其次,要在现有基础上降低对新型农业主体贷款的门槛,尤其是要积极为一些农户提供小额短期贷款,帮助农户度过难关。政府部门针对农户和家庭农场可向金融机构提供统一担保,降低农户的贷款手续复杂程度。

3.2建立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技术革新

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需要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农业技术不仅会给农业经营主体带来更多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给经营主体带来更多的收益。为了节约资源投入和提高服务效率,应建立一种多功能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增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的综合素养和技术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农业主体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其次要积极地将市场中新的农业生产加工技术带到农村,依靠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产品加工质量;第三完善对农技人员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出农技推广体系的作用。

3.3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险体系,保障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权益

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需要各种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辅助支撑,具体包括农业金融服务、各种培训服务和农业信息服务。其中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农户及合作社办理各种贷款手续,培训服务具体包括技术培训、设备使用培训、网络培训等,而信息服务具体包括给新型农业主体提供市场信息、供应链信息、销售信息和原材料市场信息等。农业保险服务对于从事农业活动的经营者十分重要,遇到灾害性气候或农产品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是,往往会给农业经营者带来重大损失。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及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可以有效保障农户的基本权益不受侵害,并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正常进行。鉴于农业相关产业的基础性地位,及农业经营的高风险性,除了完善相关的农业保险服务以外,还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补贴力度,确保农业主体的稳定收益。

3.4健全农地流转服务体系,简化流程并减少过多冗余环节

首先,要完善现有的农地流转机制,保证农地流转活动有法可依并合法执行。设立专门处理农地流转活动的部门和人员,帮助农户办理农地流转活动,并帮助农民解决有关农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打消他们心中的顾虑;其次,要保证农地流转双方的基本权益,具体包括促成双方的友好协商,在双方达成协议的基础上签订具有法律约束效力农地流转协议,以更好地保护农地双方的权益,同时农地流转活动的服务部门还要保存一份协议,当出现争议或分歧时由于负责农地流转活动的服务部门来进行调节和沟通。农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保障农业经营主体权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因此农地流转活动一定要法律框架下规范执行,以保证多方的基本权益。

3.5招募和培养高端和实用型人才

人才对于我国农业产业振兴和解决三农问题,都是不可获取的重要因素,同样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需要培养和招募高端的实用性人才。首先,要做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管理者、执行者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提高农业基础技能和管理能力;其次,从各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有潜力的年轻管理人才,增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实力,尤其是加强对有潜力年轻人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信息采集能力的培养;最后,还要从外部遴选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扎根到农村,帮助农业企业、农户、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中的农业从业者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离不开大量优秀且德才兼备的人才,人力资源要素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和发展农业产业的重中之重。

4结语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农村适龄劳动人口锐减的背景下,确保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并卓有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现存问题,应拓宽新型农业主体的融资渠道,加强财政补贴,构建和完善功能更强的及时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保障农地流转服务的顺利进行,并积极培养和招募优秀的产业发展人才,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海涛.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偏好与跨城市二次流动研究[J].人口与发展,2020,(5):32-48.

[2]王睿,周应恒.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扶持研究[J].经济问题,2019,(03):101-109.

[3]汪发元,刘在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背景下基层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构建[J].农村经济,2015,(09):85-90.

[4]聂晶.我国涉农融资担保模式的构建[J].农业经济,2017,(10):132-134.

[5]王国敏,翟坤周.确权赋能、结构优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J].改革,2014,(07):150-159.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财务异化;产权主体分化;经济理性;利益平衡;财务共生关系

企业的财务造假似乎成为一种轰轰烈烈的运动,小的不谈,著名的案例已经足够我们“消化”,前有“琼民源”,近有“银广夏”:“安然”刚去,“世通”又现。一个接一个粉墨登场,弄得专家、教授大跌眼镜。表面上看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制度缺失,或者是中介机构缺乏诚信等原因,其实质是现代企业财务已经发生异化。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异化成企业掩盖、粉饰太平,甚至是欺骗、坑害投资者的一种工具。

一、企业财务异化的诠释

经典的财务管理教科书把财务管理的目标归结为利润最大化,或是每股盈余最大化,或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些目标尽管有所区别,但基本方向是一致,即都是从所有者的利益出发,而且财务管理的一切活动也以此目标而开始演绎。但现实生活中的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却远非如此,所谓“一统就死、一放就散”就是对国有企业财务现状的最好描述。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尽管各项制度比较先进与完善,财务管理活动也常常背离经典教科书中的“财务管理”,并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经典目标。这是否是财务管理的一种没落,尚需时间的考验,但可以肯定企业财务管理已经异化。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这种财务异化是多形式的。

(一)企业财务被公司大股东左右

在现代股份公司里既然有众多的股东,就有大小股东的分别,而大股东利用其绝对的控制权,弃其他股东利益于不顾,玩弄财务管理这一“工具”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就有ST猴王和三九医药这两个典型。ST猴王,上市7年以来一直扮演着从证券市场中“拿钱”的简单角色,而拿回来的钱都交给了在其上市半年多后才组建的猴王集团,据估算,与ST猴王“浑然一体”的猴王集团近年来从上市公司提款的“额度”在13亿元以上,通过猴王集团之手,猴王股份变成了提款机,并最终被“玩”死。同样,三九医药的大股东三九药业及关联公司占用三九医药资金约25亿元,被占用的资金甚至包括了三九医药未使用的及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25亿元欠款相当于三九医药当时26.5亿元净资产的96%,达到了三九医药上市实际募集资金16.7亿元的1.5倍。通过财务处理,使这些行为得到掩盖,而结果都是一样的,即小股东,乃至经营者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二)企业财务被经营者左右

现代企业股权要么高度分散,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中的股份制企业,要么股权高度集中,像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一股独大。但不管哪种情况,似乎都患了“流行病”,即资本所有者主体地位缺失或控制乏力,从而导致经营者控制企业财务,并“充分”利用财务工具使经营者利益达到最大化。美国世界通信公司把投资者蒙在鼓里,在2001年和2002年的头3个月里,该公司的资本开支分别达到30多亿美元和7.97亿美元,但是这些开支在阶段收入核算中没有反映出来,隐瞒开支从而虚增利润达38亿美元。法国媒体巨子———维旺迪集团企图在该公司2001年的账目上“增加”已经出手的15亿欧元股票交易额,但在这一取巧手段被法国有关财务管理机构及时发现并下令制止后,不得不放弃了“做假帐”的阴谋。而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绩优股”蓝田股份是这样被经营者造出来的:1999主营业务收入年实际是2千4百多万元,虚构为18亿5千多万元,净利润是负的2千2百多万元,虚构为5亿1千多万元,每股收益是负的0.0049元,虚构为1.15元;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实际不到4千万元,虚构为18亿4千多万元,净利润实际是负的1千多万元,虚构为4亿3千多万元,每股收益实际为负的0.0239元,虚构为0.97元。通过财务这一灵活工具,蓝田股份在资本市场上大肆圈得巨额资金,坑害了无数的投资者,可以说是其双手沾满了投资者的“鲜血”。诸如此类还有:桂林集琦披露的2000年中报包含虚假利润和未披露为控股子公司担保事项;ST鑫光公司未予披露存在的大量可能形成呆、坏账损失的应收款项和大量的关联方担保,在审计报告中未作说明与评价。即便在制度非常完备和先进的西方国家,这些事例也不是鲜见。总之,这些例子不胜枚举,而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经营者的控制之下,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使经营者的利益得到最大化,而股东的利益早已被弃之如敝屣。

(三)企业财务被国有股的者所左右

国有股一般是通过委托人经营的,而人通过控制企业财务来达到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琼民源”的原任董事长马玉和伙同公司聘用班文昭欺骗股东和公众,通过财务“运作”,在公开披露的1996年年度报告中虚构收入和虚增资本公积共计10余亿元,从而达到操纵其股票涨跌并获取私利的目的。在我国很多国有企业中,像“琼民源”把国有企业当成最后的晚餐,一下子把企业搞跨的还不多,更多的是讲究策略的,让国有企业资产细水长流,使大量国有资产神不知鬼不觉的流向个人腰包。

总之,企业财务不管为谁控制,财务管理都已异化,而且已经系统化,这可从ST黎明造假案例中略见一斑:首先,公司的造假系统工程从年初开始启动,造假项目在年初就有了准备,然后再一一推出,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其次,财务造假系统工程的手续齐全,如假购销合同、假货物入库单、假出库单、假保管帐、假成本单等原始凭证一应俱全;第三,造假系统工程点多面广,覆盖与公司经营业务相关的各个方面;第四,公司对于会计核算,以假原始凭证为依据,按照规范的核算程序,认真进行核算,假帐真算,一丝不苟;第五,造假系统工程突出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取得显著“成效”。

二、企业财务异化是产权主体分化的结果

(一)现代企业产权主体分化

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围绕企业财产权出现所有者与使用者的分别,亦即企业财产权主体分化出所有者与经营者。企业财产权的基本包括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处分权和剩余索取权等,其中剩余索取权是所有权所派生的,经营权与处分权是使用权所派生的,因此,产权的核心内容是所有权和使用权。产权主体分化之后,所有者掌握所有权,包括剩余索取权,而经营者掌握使用权,包括经营权与处分权等,其实质是二者对企业财产权的分割。当然,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意味必然出现所有者与经营者相互分离,董事长仍然可以兼任总经理,特别在中小企业里,所有者与经营者多为一个人。但随市场经济的高度和专业化程度的加深,经理阶层的逐步形成,现代企业产权主体分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显。我国现阶段,一方面家族型企业大量存在,另一方面所有者与经营者也不断出现分化。

(二)不同产权主体对财务的不同要求

一旦所有者与经营者分化,并且确立了各自对产权分割的,各自经营的目标也会出现分化,从而对企业财务的要求也不同。对于所有者,掌握着企业产权的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因此,必然要在财务上体现其对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的要求。依据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所有者在财务上要求获得最大的企业剩余,即要求股东财富最大化或每股收益最大化。依据经营权和处分权,经营者在财务上要求获得最大的经营和操纵能力,并使经营者的福利达到最大化。因此,不同的产权主体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

(三)财务异化是产权主体分化的结果

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所以企业财务活动必然在财务管理的目标、职能和内容等方面产生分化。在实际经营中,由于无视这种财务分化,要么忽视所有者在财务上的要求,导致财务管理完全为经营者控制,使得所有者的权益在财务上得不到保障;要么忽视经营者在财务上的要求,导致财务管理完全为所有者或少数大股东控制,使得小股东和经营者的权益在财务上得不到保证。而不管出现哪种情况,都导致企业财务的异化。

三、企业财务异化的对策

(一)确认产权主体的理性

股份公司的产权结构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财产最终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董事会)结构;第二层次是法人财产权(董事会)与和公司经营权(经营者)结构。在这两个层次中产生三个主体,即出资人、董事会和经营者。一般条件下,董事长与董事会成员同时也是出资人,因此董事会与出资人都归为所有者,所以产权主体一般只有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别。但在国有股的经营中,董事长与董事会成员不构成对国有股的占有,因此董事长与董事会成员有相对独立的利益,所以就有出资人、董事会和经营者的分别。

出资人、董事会和经营者这三者具有密切的关系,出资人与董事会之间是委托-关系,而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又是委托-关系,但三者又各自形成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者都具有经济理性,有各自的经济目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认识与处理这三者的经济理性和经济目标时往往顾此失彼,这实际是对部分产权主体地位的否定,因而是对产权主体分化的现实的歪曲。由于不能明确这三者的经济利益边界,往往导致产权主体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相互侵蚀,财务异化也就不可避免。因此确认各主体的经济理性和各自的经济目标,从而肯定其经济利益的所在是避免财务管理异化的关键。

(二)寻求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

1.所有者利益的调整。在传统条件下,所有者利益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标完全体现于所有者利益。而随产权主体的分化,根据权利与责任的对称性,其利益也必然被分割。继续强调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或者不可侵犯是无视其它主体的利益,甚至是对其它主体利益的侵犯,其结果是所有者本身的利益也变得不可靠。因此,所有者利益的调整是对产权分割现实的认可。

2.企业家利益的实现。企业家利益是企业家精神在价值上的实现,企业家精神则通过对其经营权和处分权的行使而得到体现。因此,企业家利益的实现是产权主体分化的内在要求。

3.人利益的规范。现代企业的董事长与总经理等,都可能是人。人和委托人(所有者)之间始终存在一种博弈关系,因此解决人利益是一个不断与完善的动态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规范,才能确保各种主体之间保持合理的利益边界。

(三)建立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的共生关系

由于产权主体出现分化,导致财务管理活动分野,并出现相应的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但这两种财务活动又统一于企业整体财务活动。如果产权主体之间发生权力失衡,财务管理活动就会发生偏差,最终出现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形成相克关系,并出现异化。因此,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产权主体之间的权力均衡;其次要强化财务管理的外部校正机制、特别是财务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的共生。

[]

[1]干胜道。所有者财务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1)。

[2]周吉。关于出资人财务管理的几个问题[J].财会通讯,2001,(2)。

[3]于长春。弥补国有企业出资人财务监督缺位的几个问题[J/OL].中华网校

[4]胡霞。出资者财务浅论[J].财会月刊,1999,(7)。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篇7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权关系问题是根本问题。农村集体土地中的产权关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问题,既涉及到农村集体内部各方利益问题,又涉及到农村集体与外部,包括其它的自然人、法人、国家之间的利益问题。因此,科学而合理地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关系,是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从物质利益上调动农民积极性,减少摩擦、降低成本,消除障碍,推进集体土地合理流转的核心问题和重要途径。集体土地产权关系是个复杂的经济范畴,涉及到权能设置和细分,涉及到最终所有者、所有权主体、经营管理者和农民集体成员等关系及其处置等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维护农民集体及其成员的权益。这是因为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首要因素,万万不可轻视。从这个角度出发,要顺利地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的合理流转,关键是要弄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谁是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第二个问题,如何认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

一、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问题

目前,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尽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集体经济组织;②农民集体;③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④主体不清。而绝大多数学者主张第一、三种观点,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确切地说,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是“一定范围内的农民集体”。第一,这一观点是建立在现行的法律、行政规章基础之上的。新《土地管理法》第10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这里清楚地表明,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为“农民集体”,按不同范围可分为三种类型: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和组农民集体,与之相应的经营管理者也可分为三种类型: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第二,从行政法规看,据1990年5月国务院的《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第18条规定,“乡村企业财产属于举办该企业的乡或者村范围内的全体农民集体所有”,这就是说,乡村集体企业财产所有权主体是“一定范围内的农民集体”。

第三,从行政规章看,1995年4月9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公布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中指出:“农民集体连续使用其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满二十年的,应视为现使用者所有,连续使用不满二十年,或者虽满二十年但在二十年期满之前所有者曾向使用者或有关部门提出归还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土地所有者。”这里,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只提“农民集体”,而不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综上所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是“一定范围内的农民集体”。

应当指出,目前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往往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包括村民小组)说成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是值得研究的,如前述所引用的《土地管理法》以及其它行政法规的条文,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和经营管理者均有明确的规定,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为“一定范围内的农民集体”,而农村集体土地经营管理者则是“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是“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农村集体土地经营管理者是两个不可等同的概念,不能将两者的权能混同起来,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企业投资主体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一样,“一定范围内的农民集体”具有所有者的法律地位,而“经营管理者”则接受前者委托履行经营管理集体土地的权能,后者理当体现前者的意愿,接受前者的监督和约束。有鉴于此,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说成是“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是缺乏法律依据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在一些地方,少数土地管理者和经营者事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甚至是专制的权力,任意处置集体土地,胡作非为地侵占集体农民权益,一个重要原因是所有权主体错位,使土地经营管理异化为双重权能,即所有权主体权能和经营管理者权能,其结果在一些地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被异化为集体土地管理者,致使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本来,城市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推进,农地被征用是正常的现象。但在一些地方,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而集体土地经营管理者出于私利与之达成默契,以致严重违背了集体农民意愿,农地被征用的同时也往往导致失地农民失去生存保障的权利,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集体土地经营管理者取代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因此,为了确保农民农田经营中的权益,确保城市建设中的农民权益,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是不能含糊的,“一定范围内的农民集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新型的民事主体特征。

上海市郊区集体土地如何确权,也即那一类“农民集体”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笔者认为,“最小范围”,即“组农民集体”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其相应的经营管理者是“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在上海郊区即生产队),这样确权最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促使集体农民对土地的关注。应当说,这是一种现实的选择,长期来,上海郊区的农民正是在“生产队”(自然村)这样的空间范围内,形成了群体,从事经营以土地资源为主的生产经营活动,牢固确立了土地为“我们村所共有”的观念,而其相应的经营管理者即生产队作为最基层的一级经济组织接受委托方的委托,实施对集体土地的经营和管理,组织集体农民承担国家所下达的经济任务。现在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一直处于自发的变动之中。目前,在上海不少地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确定为“村范围内的农民集体”,这反映了上海农村地区生产关系的实际情况,如果绝大多数农民群众认可,那么,就应当承认这种现状。

但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将行政村说成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事实上,行政村只是集体土地的经营管理者。

也许有人质疑,“农民集体”太抽象了。从理论上,作为“农民集体”这是实实在在的,不能说抽象,但如何使“农民集体”真正行使其所拥有的集体土地,对经营管理者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形成包括所有权主体、经营管理者和承包者等在内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完整的集体土地治理机制,这确实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其实,“一定范围内的集体农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相应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的权力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这样既使“农民集体”具体化和人格化了,又易为广大农民所认可。

二、关于如何认识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问题

目前,在一些农村之所以出现了土地经营管理者违背土地所有权主体意愿的现象,其原因除了土地所有权主体错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经营承包权的性质缺乏明确的界定。具体表现为权能不清,与所有权之间关系不明,换句话说,土地经营承包权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法律界定,以致于任凭土地经营管理者要怎样解释就怎样解释。然而,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在承续期内具有占用、使用、收益和一定的处置权。它是作为“一定范围内的农民集体”的各成员的农民对集体土地所拥有的一种实现形式,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是集体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的人格化表现,从本质上解决了土地所有权主体虚拟的问题。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体现如下几个原则:

1、体现公平原则,凡“一定范围内的集体农民”都应当具有无偿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以确保农民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体现排它性原则,农民取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后,也即取得了承包土地的排它性的使用权、土地开发权和土地的经营收益权;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篇8

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中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减轻了农民付费的成本,提高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缓解了以往农业保险“农民保不起,保险公司赔不起”的尴尬局面,但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一些客观障碍仍存在,影响了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1农业保险的高风险使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综合赔付率居高不下。农业产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产业,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不仅发生频率大,而且损失集中、覆盖面广,其赔付率要远远高于一般的财产保险。以许多国家的经验,农业保险经营组织的综合赔付率(即赔偿与收入保费之比)一般都很高。以美国为例,1982~2004年只有6年赔付率低于1。在有的发展中国家,其赔付率经常达到2以上,甚至更多,均高于保险界公认的70%的临界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能够完全覆盖灾害赔偿和管理费用。另外农业风险由于其时间和空间的高度相关性,一旦发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使大面积范围内的保险对象同时发生灾害事故,遭受巨灾损失,导致保险公司难以承担起赔付额以致亏损严重。

2农业保险经营高成本可能造成保险公司的亏损而挫伤其参与积极性。农业保险业务不仅风险高,而且经营工作开展难:一是定损理赔难。保险标的发生损失后难以准确估计其损失;被保险人四处分散,标的分布四面八方,一旦受损,现场勘查定损、赔付兑现的工作量很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时间的要求紧迫,加之有些地方交通不便,更是增加了理赔工作的难度。二是保费厘定难。由于农业生产的危险主要是自然灾害,发生极不规则,各地在受灾频率、程度及灾害种类上各不相同,而且自然灾害往往具有伴发性,还可能引起其他灾害的发生,加之农村中有关灾害情况的统计资料不全,加大了对危险发生频率测定的难度,使得保险经营主体对种养业等具体项目的损失进行费率厘定需要有专业的评估。这些困难增加了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成本。目前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在20%~30%之间,农险业务的经营成本更高,但部分试点地区政府认可的经营成本都在15%以下,有的甚至低至8%。而且由于农险业务的社会公益性,大部分地区的政府都不允许承办者有利润,这样很可能造成保险公司的亏损而挫伤其参与积极性,不利于农险工作的持续良性开展。

3农业保险中委托方与受托方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态度由过去的大力发展变为谨慎从事。由于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在农业保险的委托关系中,农业生产单位作为委托方处于信息优势方,作为方的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往往是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导致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比较严重,受农业自身属性、小农意识和文化素质的影响,特别是法律法规制度的缺乏,监督控制成本难以降低。据统计,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占农作物保险赔偿的20%。加上农业风险的地域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很大,管理难度大,有效监管成本高,农业保险的逆向选择也很严重,使得农业保险经营者赔付率居高不下。

二、调动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的政策探讨

农业保险经营管理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必须由政策扶持。当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保费补贴水平较低,在税收上除了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免征收营业税外,并没有推出新的优惠政策,而且对保险企业经营管理费用没有进行适当的补贴,从而使政府引导保险经营者积极主动开展农业保险的引导作用大打折扣。调动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需要政府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1给予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所涉及的税种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印花税等。农业保险业务高成本、高风险、信息不对称等特点造成农业保险经营机构难以获得一定收益水平,所以许多国家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所承担的税负给予一定的优惠,以吸引各方资本参与到农业保险的经营领域。对农业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力度最大的是美国,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规定,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一切财产,包括分支机构、资本、准备金、结余、收入、财产权和免赔款,免征一切现有和将来可能开征的税收,包括国家所征税种、各级地方政府所征税种;私营农作物保险公司保险合同和向公司提供再保险的保险公司均免征一切税收。联邦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农业保险经营机构除了其业务成本外不再有其他方面的负担。日本政府财政为农业保险提供了力度很大的税收优惠,《法人税法》中将农业共济组合、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纳入公益法人的范围,只对由收益事业所产生的所得进行课税,对其他所得不课税。在日本《农业灾害补偿法》中除规定农业保险的所得税率为22%,营业税率为5%~6.5%之外,免除征收其他一切赋税。

适当的优惠税收政策也是我国大力倡导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措施。根据现行税法,除免征种养两业农业保险的营业税,以营业税为计征依据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也因营业税免征而免征,同时对农业保险合同免征印花税外,并无其他财税优惠政策。针对这种税收优惠力度小、范围窄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积极性,应扩大对农业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力度:一是对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以外的其他农业险产品也免征营业税,特别是将营业税的免征范围扩大到农村家财险、人身险和健康险等其他涉农保险业务。二是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可在一定期间内免征或减征所得税,增大保险费的返还比例,提高其对农民保险费的支付能力。三是允许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从经营盈余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险准备金,并在税前扣除;甚至可规定对经营政策性种养两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可以将其全部盈余作为农业保险特殊风险准备金提留出来,用作其农业巨灾风险补偿的积累,以增强其抵御农业保险风险的能力。

2提供经营业务费用补贴。国外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者的补贴主要用于补贴经营管理费用。如美国政府从1995年开始,为开办农业保险的19个公司提供相当于其农业保险费31%的补贴;日本在这方面的补贴也高达50%~60%。针对我国农业保险业务经营成本高的特点,参考国际上许多国家的经验,并考虑我国具体的财力状况和实践经验,政府应为各种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提供一定比例的业务费用补贴,以提高其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特别提出要“对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适当给予经营管理费补贴”。具体到操作中,应遵循分级负担、区别对待的原则,即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全部经营管理费用由中央政府承担;地方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全部或部分经营管理费用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承担;对商业保险公司则根据其年经营农业保险的业务量按保费收入的10%~20%左右向其提供经营费用补贴。对于比较偏远、农户保险意识薄弱、农业保险业务开展比较困难的地区,政府财政适当加大补贴,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拓展农村保险市场,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

3提供再保险支持和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农业保险巨灾风险比较多,大面积干早、洪水、台风等风险事故往往会给直接保险人带来超过责任准备金数十倍的损失,从而导致经营机构破产。为保证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财务稳定,提高其经营农险的积极性,需要政府财政作为农业保险发展的后盾,通过再保险机制和风险基金来分散风险。由于商业性再保险机构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承接农业保险的再保险,可考虑由中央政府统一组建政策性的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采取中央财政控股、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参股的模式组建,其注册资本金可来源于中央财政注资、地方参股、农村救济费分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节流部分等。另外,中央和省级政府还应通过适当机制筹措资金建立巨灾风险基金,例如从保户缴纳的保费中列支部分资金共同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用于弥补保险公司巨灾之年的亏损,借以平衡农业保险的经营。根据实践经验数据,一般以保费收入的10%计提巨灾风险基金比较合适。就全国而言,如果巨灾风险基金只提供60%的财政支持,在70%参保情况下,则每年需要财政预算安排5~6亿元。

4创新农业保险支持机制——以险养险。在提高保险公司积极性方面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指出,那就是大多数地区在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险时都会提出“以险养险”这一措施,并把它当作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亏损问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以险养险”是一种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公司中部分商业保险险种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并通过这些险种的收益来弥补政策性农业保险亏损的方法。从上海等地的实践经验看,把以政府资源配置为主的保险与农险捆绑式结合,是弥补农险亏损的重要途径。为保证这一做法的顺利实施,在推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通过多少商业性财产和人身保险项目养得起农险。第二,保险公司的政策性和商业性两类保险业务的盈亏如何核定。第三,在“以险养险”中如何维护商业保险市场的平衡性和公平性。只有上述三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险养险”才能真正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强力助推器”。

三、政策支持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要与政府的财政能力相适应。农业保险过高的赔付率与过高的管理成本,需要政府的财税政策支持。但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和补贴力度的情况下,农业保险并没有按照政府的意愿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相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使政府陷入沉重的财政负担。如美国,1980~1999年政府举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总成本是150亿美元,仅1999年一年政府给农作物保险的财政补贴就达22.4亿美元,其中保费补贴13.53亿美元。以此为教训,在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中,对农民的保费补贴和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费用补贴水平及税收减免优惠的力度一定要考虑国家的财力,既要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又不能给财政带来太大压力。

2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费用补贴要注重效率,建立责任机制。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财政补贴对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政府与保险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在不能完全获知保险经营者提供农业保险的努力水平时,可能使农业保险经营者存在“机会主义”行为,造成政府与保险经营者之间的“道德风险”现象,使得政府通过增加对保险经营者的财政补贴以激励其努力向社会提供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无法达到。因此,在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财政支持中,财政补贴的效率性值得关注,要研究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补贴数额应该在什么样的规模,才能使其积极参与农业保险,又不致产生“机会主义”行为。针对这一难题,有学者提出政府在确定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财政补贴数额时,要适当参考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天气因素、同行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平均业绩、保险公司的非农业保险的经营业绩等其他可观测因素,用这些因素与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业绩共同考评保险经营主体经营农业保险的努力程度,并由此决定政府对其的财政补贴数额。这样,政府可以在更为确定的财政支出预算约束下,以最优的财政补贴规模激励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业务。同时,保险公司也可在政府的财政补贴下,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业保险经营水平。也有学者认为要尽量通过再保险、保费补贴等方法来分担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提高保险公司的收入,慎用直接补贴方式,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要给予财政资金支持,但不宜采取大兜底的方式,保险公司必须承担自己的经营责任。

3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法律法规。我国虽然于1995年10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但这部法律主要是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对于农业保险仍未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法律滞后严重影响了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少,组织体系不完善,制度老化。为了规范农业保险参与各方行为,国家要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政策性保险的经营主体、参与主体、受益主体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要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和职能,准确界定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范围,并对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做出相应规定,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篇9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维护食品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切实维护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在巩固发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工作力度,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切实维护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围绕粮、肉、蔬菜、水产品、奶制品、豆制品、酒、饮料、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消费者投诉多的食品开展重点品种专项执法检查;围绕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开展重点区域专项执法检查;围绕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经营门店等开展重点场所和落实经营者自律制度的专项执法检查;围绕“五一”、“十一”、中秋、元旦、春节和夏季、秋冬季开展节日食品和季节性食品专项执法检查。主要解决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以及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和经营行为,落实经营者自律,依法取缔无照经营,努力确保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各地还可结合本地区实际,选择重点,认真适时组织好专项检查。

二、加大对食品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要集中执法力量,强化案件查办工作,重点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经销不合格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食品中使用非食品添加剂、虚假食品广告、商标侵权和食品的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印制品等违法案件,特别要抓好对大要案件的排查和查处工作,认真清理积案。要严格规范办案程序,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适用法律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经得起司法行政诉讼的监督。要健全食品违法案件受理、查办、督办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严格办案纪律,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要建立健全重大食品违法案件逐级报告制度和案件协查与协作机制,对流通环节食品违法案件涉及生产环节的食品质量问题,既要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又要将有关情况通报质检、卫生等部门。对涉嫌犯罪案件,要依法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对举报食品违法案件的有功人员,要按照财政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三、严格把好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依法清理和规范经营主体资格。要坚持依法登记注册,严格注册程序,对食品生产经营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的,坚持先证后照,对未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不得受理办理登记注册。对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后申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在核定经营范围时应注明食品生产销售或经营项目。要结合企业年检、个体工商户验照和日常市场检查,按照“谁登记、谁负责”的原则,每年对食品经营主体资格进行逐户清理和规范,重点核查食品卫生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登记事项是否发生变化。对许可证失效或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要责令其限期办理变更登记或依法办理注销登记,否则,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要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依法取缔食品无照经营。对查处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政策性问题,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要与质检、卫生等部门互相通报证照监管信息,及时将食品经营主体的营业执照发放、注销、吊销等情况抄告质检、卫生等部门。

四、切实加强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大力推行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要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严格食品经营主体登记档案管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注册登记机关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或书面文书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登记注册的基本情况通知所在区域基层工商所,工商所要落实人员及时认领,并结合市场巡查对本辖区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经济户口管理。要结合金信工程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食品经营主体注册登记电子档案和经济户口数据库,并逐步实现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工商所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联网。基层工商所要对本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一户一账一卡制度,即对每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登记台账和经济户口卡片,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规范有序。严格实行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积极推进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体系建设。要结合全国工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监管制度的实施,根据食品监管法律法规及制度要求,研究制定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的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要结合市场巡查,依据食品经营者诚信守法情况,将本辖区食品经营主体划分为A、B、C、D四个类别,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失信、严重失信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重点监管。要尽快建立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数据库,逐步建立省级范围内的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计算机网络系统,最终实现与总局联网和省际之间信息共享。

五、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职能作用,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将食品安全监管重心下移,将监管任务和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工商所。基层工商所要严格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下发的《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落实监管人员、监管任务、监管责任和监管措施,重点监管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经营行为和食品质量。以基层工商所为单位将其所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监管责任区,落实具体监管责任人,实施“两图一书”管理模式,即:工商所辖区食品经营布局图、监管人员责任区分布图、工商所与食品经营者签订的《食品安全责任书》。要加大基层工商所对食品市场的巡查力度,坚持“六查六看”,即:查经营资格,看食品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和按要求悬挂,是否出租出借证照,是否超范围经营;查进货票证,看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是否履行了检查验收责任,是否索取了供货方有关资质、发货票等票证;查经销食品,看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疫证明,是否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是否为国家明令淘汰、失效、变质的食品;查包装标识,看食品标识内容是否虚假,是否有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是否标明食品主要成分和含量,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查商标广告,看食品商标是否有侵权和违法使用行为,食品广告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查市场开办者责任,看食品市场开办者是否履行了对进场经营者资格审查的义务,经营场所内部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落实。要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各项自律制度,及时查处违法经营,规范经营行为,严格登记对每户经营者的巡查记录,按户健全市场巡查监管档案,并与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和信用分类监管有机结合,全面地反映每户食品经营者诚信守法的真实情况。要不断创新基层监管方式方法,借助信息化网络、现代办公设备和快速检测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基层日常监管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考核,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加强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改善执法装备,提供监管经费和人员的保障,确保基层工商所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落实到位。

六、加强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确保农村食品消费安全。要把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努力建立农村食品市场质量安全防控体系,在农村大力推行*维权联络站、消费者投诉站建设和食品安全监督站、义务监督员制度,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工作,不断提高农村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假辨假及依法维权能力。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城市、县城、乡镇等区域和农村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批发企业及送货上门经营活动的重点监管,严厉打击以降价促销等名义面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要重点加强对农村小食品店、小商贩、小摊点、小作坊、小集市的监管,特别要抓好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旅游景区和农村消费比较集中的场所经营食品的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要严厉打击和查处农村食品市场的无证无照经营、掺杂使假和经营过期霉变、有毒有害食品及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农村食品消费安全。积极支持商务部门推行农村连锁超市、便利店等现代流通网络的建设,引导游商小贩进店、入市或定点经营,不断完善和规范农村食品销售的设施和条件,促进农村食品市场的繁荣稳定与安全。

七、严格食品市场准入和经营者自律管理,严把食品入市质量关。各地要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市场准入体系,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主动退市等制度,确保入市食品质量合格;鼓励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与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养殖、种植基地及加工包装食品的重点企业实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等协议准入制度;监督食品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落实对入场经营者的食品质量管理制度,切实从源头上确保食品质量。要把食品经营者落实自律制度的重点放在商场、超市和食品批发市场、食品批发企业,监督其内部经营各环节的食品质量管理,强化食品经营者的质量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其自查自纠、自检自管的能力,切实对消费者负责。要积极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和“三绿工程”等活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食品“放心示范店”、“放心示范超市”、“放心示范市场”和“放心消费城市”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进食品市场准入体系建设。

八、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监测体系,积极推行食品质量分类监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在严格食品入市监管的同时,加强对食品交易、食品退市的全程监管。一是严格食品质量监测。要认真贯彻执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把监测作为对食品质量监管的重要手段,逐步形成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抽检、消费者送检、经营者自检相结合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测体系。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特别是基层工商所要健全食品质量监测机制,配备快速检测车、检测箱等设备,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质量日常监测和快速检测,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食品安全信息,及时消费警示和提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测数据直报点制度,加强对重点区域和食品交易场所的定点监测。积极引导和督促批发市场、超市、大中型食品经营企业配备设施和人员,建立质量自检制度,切实对其经营的食品质量负责。二是严格实施食品分类监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针对流通环节食品的不同来源和不同生产方式的特点,区别情况,分类监管。对经加工制作的定型包装食品,重点检查包装标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规定,是否有厂名、厂址、合格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对质检部门实施市场准入的28类525种食品,重点检查是否加贴了“QS”标志及是否伪造或者冒用“QS”标志;对农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及大宗鲜活食品,利用快速检测等方法,重点检测农药残留、甲醛、氯霉素等有毒有害项目;对冷冻食品,要会同相关部门严格标准和规范,加强从车间速冻、冷藏运输到冷柜销售各环节的监管;对散装、裸装食品,监督经营者制作食品标签,重点加强对食品名称、产地、保质期等的管理;对流通环节现场制作食品,要重点检查经营条件和用料质量,督促经营者明示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同时,要探索和推行食品按风险度监管的机制,对消费安全危害大的食品,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组织力量进行食品风险评估,确定本辖区内高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的食品品种,实行对风险食品按名录监管,并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网上监管,确保对高风险食品监管到位。三是严格对食品退市的监管。各地要把不合格食品退市作为食品质量监管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行政监管强制退市和经营者主动退市、协议退市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各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食品退市制度和办法。要对市场巡查、质量监测、快速检测中发现和消费者申诉举报经依法确认的不合格食品,区别不同情况,依法采取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退回供货方、追回或销毁等退市措施,并及时向不合格食品涉及范围内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报。对退市的同种类、批次、型号的食品必须经依法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入市。对不主动退市和责令退市后仍不退市,或名义上退市实际改头换面继续销售的,依法从重处罚。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篇10

一个市场一个主体指的是每个集贸市场只确立一个经营主体,即市场的投资开办者;除部分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的申办私营企业外,取消目前场内个体经营户的主体资格,场内个体经营户成为附属于市场开办者主体之内的一个经营单位。

市场开办者要通过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对经营者的依法经营管理,一旦发生违法经营行为,行政执法部门追究的是市场主办者责任,而不是经营者。市场开办者可自营场厂、场店联营,更多的是可以将某一柜台、铺面承包给个人,其关系是市场内部的承包关系,至于采取何种经营方式,由开办者自己决定,行政管理部门无需过问,行政管理部门只需管住市场开办者这一主体的合法性即可。

二、实行“一场一主”制是工商部门加强集贸市场监管的有效途径

随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职能的转化,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手段的现代化、监管行为的规范化、监管领域的国际化,要研究不断拓展监管领域和提升监管层面的途径。取消对市场内个体经营户传统的注册登记手续,非但不是放弃对其管理,相反是更加强了对个体经营户的更为有效的管理,所不同的是管理的途径、性质变了,即由工商部门对千千万万个经营者的近距离管理形成为工商部门通过市场开办者的监管,由市场内部对经营者行政面对面的零距离日常性的管理,同时也就是明确了市场开办者的管理责任。

三、“一场一主”制下的工商行政管理

如今的集贸市场可视为五、六十年代的副食品菜场。作为一个经营主体,它具备一般企业的共性,即它的产生、发展、生存都是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以盈利为目标,有一整套内部管理体系和制等。同时,它又有不同一般企业的特性,如市场经营人员集中、外来人员多,进货渠道杂乱,经营手段各异,市场经营状况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等。对集贸市场的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有的是属于市场主办方的责任,有些是地方政府的职能,有的是国家行政执法单位的职权范围,有的则是通过行业协会来加以规范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紧紧把握依法行政原则,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不该管的事坚决不管,千万不要越俎代庖,该管的事则必须管住管好。

首先,要严把审核关,实行市场企业化,对开办市场的主体进行可行性的审核,从法律上确认其法人主体资格。《上海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第四条已明确规定: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和规范的协调、指导和管理。可见,市场的规划布局由商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工商部门由应明确市场开办者的法人资格,即市场开办者必须是符合条件的企业法人。审核其投资资本、经营场地、经营范围等。

其次,对市场的监管应是辖区工商所综合监管长效管理的重点,审核部门在审批时应及时与管理者地区工商所联系。要把对集贸市场的管理资料归入工商所“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即“经济户口”进行储存、对比、利用,将其纳入综合性监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