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风险管控范文10篇

时间:2023-08-14 17:31:23

经营风险管控

经营风险管控范文篇1

关键词:经营风险;经济因素;内控制度;风险评估

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就是指各项经营活动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面临的风险,这种潜在的风险会导致各个环节中容易出现问题,进而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还会演变出更大的经济损失,导致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若企业没有合理的应对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就不可能拥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对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及时发现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利用适当的解决措施,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加强成本控制工作,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逐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战略性发展目标。

一、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

1.外部经营风险的成因。(1)政策因素的影响。造成政策风险因素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中主要含括政治要素运行过程中与法律系统等,在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政策因素是最核心的保障内容。国家政策根据政策调控的不同系统需求,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活动进行调控,并利用不同的优惠政策以及税收政策,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国家颁布的政策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还能够促进各个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进而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长期发展目标。(2)贸易纠纷的影响。由于当前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在与客户进行合同签订之前,很难对客户的信用度及全部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还会出现选择盲目的问题发生。尤其是由于客户的信用度不高,容易产生一定的贸易纠纷,企业的内部管控制度不够完善,销售人员仅仅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销售,忽视了贸易经济中存在的风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产生较大的危害。在客户没有偿还能力的基础上,选择与客户进行合作会面临较大的风险。例如一旦企业选择了经营状况不佳的客户,就会出现流动户资产风险问题,客户公司很可能出现经营不下去或是破产的现象,导致客户无力偿还资金。(3)应收账款的影响。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采取了逐步扩大销售规模与赊销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为企业创造出一定的短期经济效益,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应收账款。由于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企业利用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方式在销售渠道中不占据明显优势,尤其是各个行业都对销售渠道有较大的依赖,赊销逐渐成为本企业主要的销售方式。行业的发展前景会对企业的经营方向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针对于偏向下游的消费者,有目的的利用资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占用资金的比例。其中造成应收账款管理成本事中处于较高的水平,赊销政策的变化导致预期回收与实际回收存在较大差异。债务人长期无偿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对于企业的资金周转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在企业的赊销比例过大时,应收账款无法得到有效的掌控,相关的管理人员在进行赊销的过程中,对于客户了解不全面,导致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无法控制,企业的赊销资金长期无法回收,进而造成坏账,导致风险问题发生。(4)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企业的生产产品价格会受到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企业的产品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都会对于市场价格的变动产生影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不同的价格弹性对市场生产量与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利用适当的手段进行风险防控。企业应当结合产品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长远发展计划,对产品进入市场的时机进行把控,尽量选择在产品的旺季进行销售,避免风险问题发生。2.内部经营风险的成因。(1)缺乏良好的风险意识。就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许多企业对于经营风险的认识不到位,工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资本结构不够合理,对企业的债偿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还会影响实际的收益,对企业的资金流正常运转产生直接影响,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基于此背景下,企业更加注重眼前的利益,及时建立了单独的经营风险管理机构,也无法将实际的作用发挥出来,导致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化。(2)结算方式选择不当。企业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一般不会采取现金结算的方式,而是利用应收账款的方式,下游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比较大,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无法将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另外,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经济业务中存在私下交易的现象,客户在与企业的销售人员进行私下交易,导致行业竞争缺乏公平性,破坏了行业的规则,对企业的信誉度产生直接影响。(3)缺乏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销售环节选择客户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对于客户的信用等级考察不够全面,对于费用支出产生直接影响。

二、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防范对策

1.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工作流程。企业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避免经营风险发生,就应当秉承着重要性与全面性的原则,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全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保证内控制度能够贯穿于各项经济活动中。针对于高风险领域与重要事项,在进行机构设置以及权责分配中进行合理的设置,保证各个部门之间能够相互监督与管理。在保证企业运营效率的基础上,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控。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由强化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等方面构成的,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合法性,还应当保证资产的安全性,编制合理的财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目标。企业应当将风险管理作为基础内容,搭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框架,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岗位不相容制度,将风险管理指标进行合理的划分,保证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基本工作职责,建立长效的制衡机制,对于重要的岗位安排两名以上的员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员工徇私舞弊的现象发生。(2)建立健全的授权审批机制,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明确审批的层次、程序与范围,针对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应当实行集体决策或者是联签制度的方式,各个部门的员工或个人都不能擅自改变集体意见。(3)加强会计系统的控制工作,企业应当对会计主体产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严格控制。(4)建立健全的财务保护制度,针对于企业的存货及资金等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通过实物保管制度与财产记录进行完善,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定期核对,务必要保证账实相符。(5)加强企业的预算控制工作。企业应当保证预算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利用适当的措施,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对于各个部门没有完成预算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还要针对于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为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稳固基础。(6)加强对于运营分析的控制,相关的工作人员采取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对企业的盈利水平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并加以改进,促进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7)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设置科学化的考评指标体系,为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员工进行规范化管理,针对于员工的业绩定期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将员工的实际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直接挂钩,建立晋升机制,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化,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类的风险日益增加。因此,如何有效化解经营风险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企业是由多个单元组成的有机整体,某一个单元形成的风险若没有得到管控,就会对后续的工作环节产生影响,还会引发成本风险。基于此,企业应当从全局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企业内部建立单独的审计部门,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与刚性,并对经营管理活动与风险信息进行控制,保证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合理性与完善性,避免因风险问题导致的损失。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对各项经营风险进行识别,管理人员应当从战略性的发展角度进行分析,在选择审计部门负责人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审计部门应当加强与领导者的沟通,保证审计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还要赋予内部审计部门相应的权利。3.建立健全的经营风险评价机制,识别风险关键点。由于企业的经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经营风险也是经常变化的。因此,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活动之后,应当注重适当的评价与反馈工作,制定长远的风险管理方案,建立经营风险评价机制,收集各个部门的风险管理意见。另外,企业可以建立评价小组,从各个部门中选出优秀的工作人员,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组织、协调与效果评价工作。与此同时,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对于风险控制关键点进行控制,在确认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目标的基础上,优化风险管控流程,制定管理范围的控制点。例如,在企业的应付账款流程中,财务付款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人员应当对合同、票据等进行重点管控,还应当提升决策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针对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对资源进行整合,还要逐步优化风险控制流程,避免决策风险发生。企业通过定期的调整与检查,逐步完善评价体系,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的经营风险蕴藏于各个经济活动中,对于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造成直接影响,不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基于此,企业务必要对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做好事前风险评估工作,随时准备好安全措施,降低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因素,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建立长效的风险管控机制,对于各项经济环节进行监督与管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在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为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参考文献:

[1]汪泉.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控制探讨[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4):204〜205.

[2]陶小芳.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管控[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0):107〜108.

[3]胡文琪.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9):140〜142.

[4]郭宁.企业经营风险管控体系构建与完善[J].财会学习,2017,(07):180.

[5]范星,刘春光.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升企业生存能力[J].现代面粉工业,2017,31(01):33—37.

[6]曾庆伟•充分利用内部稽核防范企业经营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2016,(18):204.

[7]李宇.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管理和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6,(10):191+196.

经营风险管控范文篇2

(一)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供电公司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有电价风险、筹资风险、税收风险等。电价风险具体是指电输出或输入的价值也许会发展改变,从而使公司的利润不是非常稳定。输出价格风险是指售电单价变动的风险,输入价格风险是指购电价格变动的风险。电价风险属于政策风险,也是电力行业所独有的风险类型,它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避免性。筹资风险是每个企业都可能会遇到的风险。秦皇岛供电公司需要重点关注的税收风险主要来自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抵扣、企业所得税,只有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再加上争取到最大限度的可抵扣范围,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节约税金。

(二)财务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随着电网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电网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种类逐渐多样化。现阶段,大部分电网公司的财务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都比较弱,预警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差。财务风险绝大部分是由于内部控制不完善而导致的。内部环境因素包括筹资决策不当、投资决策不合理、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和资产管理不当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管控问题。供电公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财务风险意识薄弱和管理能力较差、内部控制有待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还不成体系、财务风险预警能力不强等。秦皇岛供电公司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流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财务风险预警还不成体系,风险管控系统性、完整性较差,不能及时、完整地反馈对完成公司各项经营目标有影响的风险因素,未能有效采取应对措施。

二、秦皇岛供电公司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风险意识,制定风险应急预案。供电公司的财务监测指标有公司经营效益、资产效率、发展能力、成本水平、现金流量、贡献程度等。针对当前秦皇岛供电公司风险意识不强的现状,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使该公司管理层和员工走出对财务风险管控的误区。强化管理层防范风险的理念,是公司构建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的基础,是保证公司风险防范的必要条件。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供电公司在建立内控制度时,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充分结合;控制要以预防为主,检查要将常规审计和定期或者不定期审计相结合。企业的负责人应该充分意识到,要想公司经济发展、规模扩大,就要重视对内部风险的控制。提升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是保障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提高了执行力度,才能规范管理公司的内部日常事务。变革内部控制理念,加强公司内部的沟通协调,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建立科学的信息处理机制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将直接影响该公司的财务风险管控效果。在集中核算模式下系统应关注信息传递的高效性、财务信息的规范化。财务部门与业务端口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三)充分重视风险预警结果,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检测到的结果,重点关注出现黄、红两种颜色亮灯状态的指标,认真分析背后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就从源头上避免了公司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单位沟通汇报,确保公司经营目标和整体经营风险可控、在控。同时,结合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开展公司系统内供电单位主要经营指标对标工作,可以先在一个地区内进行对标,取得成效后再进一步扩大到全省范围。通过找差距、找问题、找目标,促使下属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及时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确保整个集团公司年度经营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四)完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从财务的角度来讲,供电公司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而全面预算管控恰好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所以应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秦皇岛供电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复杂而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电量增速大幅下滑。二是折旧、财务费用等成本总额不断增加。三是购电成本持续攀升,购水电比重虽同比有所提高,但增量部分主要为上网电价较高的大水电电量,公司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对风险进行研究分析,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进行处理,只有合理平衡电量、成本、投资和效益的联动关系,才能有效应对更加严格的内外部管控要求,从而保障全年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定期进行风险控制情况跟踪,确保风险可控、在控。为强化财务风险管控,提高风险管控刚性,确保顺利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应建立财务风险分析、跟踪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分析总结前一阶段财务风险管控情况,结合当前经营形势,合理准确评估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动态跟踪与事前预估相结合,做好公司经营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风险跟踪。加强电力市场跟踪,密切关注量、价、费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对跟踪分析揭示出的风险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改进,并做好总结工作,严防风险的再次发生。财务部门跟踪成本预算执行情况,需要市场部、计划部、基建部、设备部等相关业务部门的密切协作,及时处置风险,制定应对措施,才能使公司的目标得以落实。

三、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秦皇岛供电公司财务风险的防控现状,提出合理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得出以下结论:(1)电网公司如果要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就应该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强化风险意识,制定风险应急预案。(2)定期进行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引导和管控作用,确保生产经营的可控、在控;定期跟踪风险控制关键节点及指标并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部门。(3)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推动公司由外延式发展向外延与内涵并重发展转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创造资产经营新绩效。

作者:赵欣 邓伟妍 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高培明,侯新华.智能化发展给电网带来的风险与防控对策[J].能源技术经济,2011,(07).

[2]梁国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网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商业会计,2013,(9).

经营风险管控范文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控制原则;控制重点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煤炭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产能过剩,煤炭价格大幅下跌。至2015年,国内煤企多呈亏损状态,经营面临极大的困境,经营风险加大。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使煤矿效益有所好转,但是长期来看,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1优化管理体系,全面降低风险

煤炭企业管控好经营风险就能增强其竞争力,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煤矿开采是一项高危工作,随着市场经济优化,传统的安全生产风险已经发生了改变,逐渐转向了运营风险、战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方面。因此,煤炭企业应该设置风险管控机构,由专门人员组成,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促使企业恪守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并通过分析当前困境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2正确把握企业风险管理和控制原则

2.1风险管控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1)客观分析、谨慎对待原则。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都是客观的,对其分析切忌掺杂其他主观因素,要全面、客观对得失关系进行研究。对待可能遇到的风险事件和损益要保持客观态度,既不过分夸大,也不盲目乐观。

(2)投入小、防扩大原则。对风险投入成本的合理与否要分析清楚,企业风险管控主要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不能硬去承担无法承担的风险,也不为了蝇头小利而冒更大风险。

2.2风险管控要运用科学的方法

风险应对策略是煤炭企业风险管控机构通过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然后采取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对关注的重点和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风险应对策略主要包括风险承受、风险分担、风险降低以及风险规避。

3抓牢风险管控重点

3.1关注项目投资

这里主要涉及四点风险:①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做得不到位,没有客观评价投资;②针对大的项目投资,决策时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进行;③投资环境和方法有变化,但是未重新履行审批程序;④对投资项目没有跟踪管理,对于出现的资金不足和违约情况没有及时处理。措施主要有:①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投资目标和规划,资金投放结构要安排合理,对相关制度要严格执行,集中归口管理项目投资,明确投资的职责权限,贯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②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关注项目的风险和投资收益,避免决策错误而导致盲目扩张和资金短缺;③定期梳理和检查项目投资,针对问题进行整改。

3.2关注煤矿安全管理

安全是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确保安全生产是最基本的原则,也是煤炭企业风险控制的首要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僵硬呆板,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无法调动企业职工的学习兴趣。

4市场经济环境下煤炭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煤炭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要想得到有效的解决,首先必须要求职工端正对思想政治学习的态度,唯有学习态度端正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才能认识上去,才能主动配合学习要求,自觉参加学习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开展氛围;其次,企业政工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文化水平,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自己拥有一缸水,才能给人一瓢水”,只有企业政工人员的组织能力上去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最后,企业要学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思维模式的创新可以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工作方式的创新可以将企业职工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在思维模式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的双重促进下,煤炭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够顺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涛.加强煤炭企业党建工作以及发挥党组织堡垒作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2).

[2]张宝斌.加大党组织政治优势发挥,构建煤炭企业现代职工队伍[J].赤子(上中旬),2017,(3).

经营风险管控范文篇4

关键词:企业财务公司;风险控制

任何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遇到财务风险问题,企业财务公司是基于企业对自身所拥有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的目标而成立的为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规模日渐扩展,致使集团财务公司经营风险的逐渐显露,因此,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及时发现自身财务公司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就迫在眉睫。

一、企业财务公司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控制的相关监管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工作都是由内部稽核部门负责,几乎很少有设立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但稽核部门无法做到全程监督业务流程,只能对财务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事后监督。另外,财务公司在组建时主要由集团成员负责出资,所以在决策层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相对较小,致使财务公司内部岗位之间的相互约束和制衡机制较差,严重影响了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的发挥,单纯注重经营业绩的思想,加大了运行过程的风险。

(二)风险控制的手段和实施内容过于单一

经过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财务公司在风险控制上采用的是内部稽核方式,并非全过程的动态监管,只是进行事后监督审查,这样就造成财务公司风险控制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与时效性。对于传统的内部稽核主要包括财务公司业务的合法合规性监察、贷款“三查”以及风险监管指标是否达标等方面的管控,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所以必须要适当的调整风险管理内容,才能增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所以说,对于传统的风险控制内容只注重信用风险管理的模式要进行改进,要将对财务公司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环节提高管控水平,避免问题的发生。

(三)风险控制的经营意识较弱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为了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很多财务公司虽然一直都加大了对经营风险的控制,但还是从人员到制度等很多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影响监管效果,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利益驱使下,财务公司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轻视企业资产状况与市场经济形势的影响,不顾及经营风险的增加而最大限度的开放准入标准,影响实际工作质量;第二,相关工作人员和部门对于结算流程操作缺乏规范性,随意简化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资产质量下降;第三,在最大限度地开放准入标准后还会造成资产负债比率升高,影响财务公司的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财务公司的经营风险。

二、企业财务公司风险控制策略探析

企业成立财务公司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公司的账目和资产进行合理化管理,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经营风险的存在,就会打破企业利益与经营之间的平衡,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公司的风险管控,寻求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模式,使之相互制衡,促使企业科学化发展。

(一)完善风险控制机制体系

1.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司运营状况、行业态势、市场现状等方面的情况,采用财务公司吸纳40%外股份的方式,消除财务公司一股独大的局面。使企业内外股份得到平衡,为财务公司的运营、监管和决策提供前提。2.公司高层部门积极运转。加强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保证董事会、监事会等相关的日常机构有效运营,使其更好的参与到管控过程之中。对其实行责任化管理,并且对于例会的次数进行明确的规定,使相关部门按照相关的章程和规定,定期进行工作的检查和汇报,增强对风险的控制能力。3.成立独立的风险控制机构。风险控制部门在设置时一定要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规范性,并由董事会直接领导,在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价、防控等方面要科学合理,并且以报告的形式定期由负责人向董事会进行汇报。改变事后监督的模式,全过程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

(二)完善风险控制的方式和手段

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因此对企业财务公司来说,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检测工具及设备极其重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帮助公司提高数据监测水平,发现传统设备所不能发现的数据漏洞,进一步及时纠正。另外,除了关注信用风险以外,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应该提上日程。近年来,关于人民币升值和利率的讨论甚嚣尘上,这种不稳定性也给财务公司的市场风险带来不小的压力,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合格的全方位都能兼顾的风险评估预防机制。

(三)成立风险管控预警机制

由于财务公司顾客的特殊性,更应该加强经营管理,以规避风险。建立经营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对所有的款项使用都要进行连续的、动态的监管,及时的进行各种经营风险因素的判断,并对潜在风险进行科学的防控措施制定,减少公司损失。

三、结束语

财务风险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会随着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大而增大。例如集团公司基本都会设有财务公司,但如今的财务公司对于风险是控制太过于形式化,甚至根本不存在独立的财务风险控制部门,如此下去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为了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首先应该具备财务风险意识;其次是完善风险控制机制体系;最后完善风险控制的方式和手段,并成立风险管控预警机制。

作者:刘金玲 单位:河北港口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经营风险管控范文篇5

关键词:交通运输;财务风险;风险管控;营改增

目前我国运输行业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运输企业内部也在对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更是按照时代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对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新形势的到来,虽然为运输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财务方面的风险,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想要对目前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首先就需要对交通运输行业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了解。

一、财务风险

在进行交通运输时,很有可能会因为受到内部或者外部因素,而使企业的经营受到影响,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且目前国企型运输企业都拥有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企业的运营中会遇到很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因素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形成风险,由于在一个企业的运行中,财务工作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很多工作项目都与其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这些风险会在最后统一集中在财务方面,形成财务风险。运输行业中的财务风险重要体现在高不确定性、客观性以及系统性三个方面,像运输时的天气情况、运行的车辆情况以及路面情况等等,这些因素多数都是不可控的,会对经营造成的影响未知性较强;而道路堵塞以及诉讼失败等风险,也证明了风险的系统性,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运输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二、新形势下,国有运输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企业内部控制方面

企业内部的控制风险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国有运输企业并没有在内部建立基础性较好的管控环境,企业的经营方式往往系统性不足,持久性较为缺乏,而企业现有的相关政策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而且运输行业存在的劳动力结构方面的状况,也很容导致企业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不强;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并没有对审计工作的作用予以正确的认识,导致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往往很难开展,其具有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出来,导致了风险的产生。

(二)经营方面

由于运输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能够符合市场的要求,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纷纷开始对自身经营的项目进行了拓展,以期望能够帮助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但这也导致了目前运输市场的无序竞争,企业经营的风险也就此形成。

三、对财务风险进行管控的措施

新形势下,财务风险的管控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笔者在此,将就营改增、国企内部改革以及经营风险管控三个部分对运输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措施进行介绍:

(一)营改增后,运输收入管理的优化措施

针对营改增形势,收入管理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对内部制度进行优化。要以营改增为依据,对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进行完善,尤其是风险较高的税务环节,要加强对税务的内部管理,从而对税务风险进行控制;另一方面,由于营改增这项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广,在执行时必须要多部门共同配合才能实现。因此,企业内部部门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进而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正规化,进而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把控。

(二)对企业内部进行改革,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1、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系统

各运输企业要在原有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审计系统进行完善,要强化对原始凭证的审计,要进行实地调查,同时要要求负责领导要对原始凭证进行确认并签字,并进行多层审查,从而确保凭证的可靠性。此外,企业要设立专业的审计部门,使其能够对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开展进行全面的监督和审查,要始终保持客观的态度,一旦财务操作存在问题,审计部门应及时对其进行制止,避免在资金使用方面出现风险。

2、对企业成本进行有效管控,增加企业盈利

在目前新形势之下,运输企业在对内部工作进行改进时,必须要对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行控制,要在实践中不断对成本管理方式进行改进,进而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基层员工的重视,要将他们的工作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使他们成本成本管理开展的主要动力,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良好地风气,增加运输企业凝聚力,进而有效降低成本方面的风险。

(三)对经营风险进行管控,降低风险的影响

针对目前国有运输企业存在经营风险方面的问题,企业首先应在企业内部设立健全的血财务风险预测报警系统,要保证该系统能够及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与管控,从而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或者降低财务方面风险的发生,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其次,企业要采用科学的方式,对企业内部财务工作各环节的落实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按照企业本身的运输情况制定出多种情况下财务风险管理方案,保障风险管控的高效性。同时相关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对风险进行预测和管控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各企业不仅要对已经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对提高对风险进行预测的水平,进而从源头开始就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控制。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运输企业财务风险的介绍使我们了解到,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企业财务方面的损失,在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规避的同时,还能加强企业内部的风险认知程度,从而使企业内部的风险管控更加高效化、科学化,为运输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地基础。

作者:刘赫成 单位:南京市交通集团

参考文献:

[1]祝正宇.论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风险及管控措施[J].中国总会计师,2015,03:86-87

[2]李晓明.关于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几点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4:85-86

经营风险管控范文篇6

关键词:供电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管控

我国电力体制深入进行改革,供电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经营管理风险。电网企业在运行当中遭遇更多的压力,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电量增长幅度开始降低,通过售电增长解决企业内部发展和管理矛盾遇到了难题;经过许多年的电网建设高投入,让电网企业背负了繁重的债务负担,电力建设中暴露的管理风险,呈现上升趋势。电网企业在理顺农电体制改革方面也遭遇了一些新的问题,进而让企业面临新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规避企业风险,这是供电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预防,加大监督及管理力度,减少企业经济损失,且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系统,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规避安全隐患,促使供电企业不断进步与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对供电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认知,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供电企业经营管理风险

1.供电企业电量采集的风险

①传统抄表面临风险。传统抄表必然会存在抄多抄少、抄漏等,人员以手工方式录入,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压力,因为时间短,抄表人员书写不工整,人员把用电数据输入电脑会出现错误。为此,这种人工抄表工作方式在查询与传输用电数据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无疑影响了供电企业经营管理。

②偷电引发巨大损失,面临风险。一些企业为寻求利益,使用技术手段,偷取供电企业的电力资源。企业及其个人的上述行为给供电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损耗了企业众多的电力资源,不能将资金收回进来。企业及个人的偷电行为,让供电企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损害他们人身健康,企业或个人发生偷电行为,缺少专业化的技术手段,易因为个人损失而酿成安全事故。多次发生的偷电行为致使供电企业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有时偷电行为威胁个人安全。

2.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的风险

①无诚信客户恶意不按时缴纳电费。部分不遵守信用的客户头脑中未有按时缴纳电费意识,往往喜欢拖多久。部分人抱有侥幸,认为电力是国家提供,应当不征收费用,需无偿使用。考虑到用电需求非常大的企业,大量电费金额未收缴,导致供电企业蒙受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②经济结构框架的变动风险。国家政策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企业经济结构,国家政策引导着电力企业管理政策。市场原材料发生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电力市场环境的成本及利润,当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许多原材料的供应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上原材料发生价格波动,对我国原材料价格波动构成影响,整体市场价格往往波动较大,无疑较大影响了供电企业的成本控制,不利利润的获得。

③企业单位破产与重组的风险。许多企业因为严重亏损而破产,欠债逃跑,发生违法行为,企业不愿意上缴电费。基于此,供电企业无法收到电费,盈利降低,导致企业面临无法控制的经营风险,无法应对突发情况。

④直购电成本收入的风险。新电力政策规定,可让一些企业签订合同,让他们直接购置电能。尽管该政策是针对用电量大且电荷稳定的用户,而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会发生合同金额低的状况,降低了供电企业的收入,减少了企业利润的获得。

二、供电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管控

1.增强供电企业风险管理知识,提升员工职业素养

企业需提倡人本思想,强化对员工风险教育力度,加大培训管理机制,使各员工充分学习风险管理知识,让员工更好识别风险,掌握一定的防空能力,可对风险进行管理。而遭遇分险时,共同努力,一起应对企业管理中面临困境。

2.强化供电企业风险管理建设,控制风险

在管理经营风险过程中,遵循“标本兼治”原则,彻底予以治理,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为此,加大风险管理建设力度,一定要以国网公司为准,践行与之有关规定与准则,保证技术的规范,与管理的科学合理性,逐步优化,集中调控管理人才及物品的标准。保证流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根据制度管理人,严格依照编制的流程开展工作,依照规章制度,有据可查,找到和风险有关的责任人。每个人均要严格执法,充分把握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率及社会价值。

3.加大供电企业信息管理,控制风险管理数据

把控管理风险,需将信息纳入可控中,构建有关的信息收集与管理制度,分析所得的信息,并予以管理,从整理而来的信息当中筛查企业会面临的风险,同时搞好研究。进行完善。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应注重收集国外原材料价格波动及用户体验等一些信息,收集国内成本波动及员工思想等一些信息。要求领导者结合各类风险,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把供电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在有效范围。

三、结语

供电企业经营管理当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问题。勇于直视并解决风险,把风险规避在可控范围。供电企业主动构建经营风险防范机制,最大限度地将风险减至最低,带给企业更多经济利益,营造有效的企业环境。从本次研究来看,我国供电企业在经营管理当中遇到了许多风险,同时给出了相关管控措施。而这只是供电企业当中的一部分风险,许多隐藏的风险并未发现,后续这方面的研究还需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朱海霞.电网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管控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32):72.

[2]高硕晗.供电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与管控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8):69.

经营风险管控范文篇7

关键词:企业;经营风险;成因;控制措施

企业作为市场运行过程的一份子,其基于市场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但也在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式各样的经营风险。因此,给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使得企业的稳定运行面临着一定危险。但是,高风险与高收益是并存的。因此,企业在追寻高汇报的同时应该处理好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到风险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到风险对企业既有危险也有动力,应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具体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此实现企业经营的效益最大化。

一、企业经营风险的概述

企业经营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在具体经营过程中所有面对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致使企业的营业利润或者企业资金受损,最终导致企业投资者的预期效益无法实现。目前,我国研究者普遍认为企业经营分先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这几种。而从企业的具体生产过程来探讨,企业经营风险又可以分为决策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和人员风险这几种。

二、企业经营风险的具体成因

基于我国目前企业的经营现状来看,我国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共同形成。1.缺乏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当前我国部分的企业都缺乏对风险管理的正确认识,特别是企业的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很不到位,主观随意性太大,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依靠的也仅仅是个人的主观臆断和工作经验。这样的风险管理认识使得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上时,无法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进而对风险的应对措施也就存在偏颇,无法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由于企业管理者缺乏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使得很多企业过于追求眼前利益,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有些企业即便设置了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但是由于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较低,该管理机构的真正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企业风险的管理也止于形式而已。2.缺乏健全的内控管理机制。企业内部的内控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企业经营风险的管控缺乏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也给企业风险的形成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另外,很多企业甚至都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没有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机制,使得董事会和其他管理机构的职责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员工的工作行为规范性较低、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滞后,无形之中也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3.企业内控管理水平较低。我国市场当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的企业,其规模较小,管理水平也不高。其财务管理能力也有所欠缺,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企业内控水平较低,这些原因都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对更多的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另外,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不够合理,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到位,极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非常大的风险。4.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大数据社会的发展,使得企业对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企业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外来信息的不对称,这种信息是天生的、外在的,不是由企业内部人员形成、扩散的,这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极低,企业一旦使用了错误的信息制定了错误的决策,极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破产的风险。另一种是企业内部的不对称信息,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控管理水平较低和企业信息传播速度较慢所引起的,其信息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一线工作人员与管理层两者之间,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信息无法真实、准确的传递到管理层中,就无法真实体现出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也就无法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限制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有效控制企业经营风险的措施

1.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决策者的风险意识作为企业风险防控的基础,只有其具有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才能使得各项企业风险防控措施有效地开展,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企业决策者应该充分发挥出带有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防控意识,将风险防控意识融入到日常各项工作当中去,主动搞好企业风险防控工作。同时,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企业风险防控工作,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观念,时刻保持警惕的态度来面对各项可能影响到企业发展的风险,并判断各类风险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做出合理的决策,以此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2.加强对企业的内控管理力度。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环境是有效实施各项企业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前提,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风险预测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企业在强化企业经营风险防控时,应该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控力度,实施行之有效的内控管理系统,以此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全体员工也应该参与到企业的内控管理当中来,做好相应的内控管理工作。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该依据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来完善企业内控流程,强化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力度,充分将内控管理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融合在一起,以此保证全体员工的工作行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进而降低企业日常工作当中带来的经营风险。3.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应该在风险形成之处就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以此降低企业的不良损失。可见,企业经营风险把控的关键就是在企业的风险预测管理及防范工作上。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规范企业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行为,并为风险的防控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依据。同时,在风险管理制度当中,企业还应该制定完善的紧急预案,尽早规避风险管理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另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由专门的高素质人才进行管理,并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以此保证风险管理机制功能的充分发挥。4.加强对外部信息的收集与管理。企业作为市场运行当中的一小部分,其运营的好坏与市场发展的好坏具有直接的联系,良好的市场发展能有效推动企业的高速发展,复杂的市场环境能给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另外,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也会给企业的风险控制工作带来难度。因此,为了保证企业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企业应该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加强对企业外部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对行业信息和对手信息以及利好信息予以全面的收集,并进行合理、有效地分析,以此为企业决策层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方针和措施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另外,由于我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力度加大,企业管理者应高度关注国家政策的颁布和法规的变化,以此为企业调整经营策略做好信息准备,保证企业的发展与国家发展的步调一致性。

四、结语

总之,由于经营风险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致命的影响,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通过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部管控力度、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和加强信息收集与管理来提升企业自身对经营风险的应对能力,分析和评估出经营风险的类别与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防控,这样就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白宇 单位: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邵永华.企业经营风险内部控制措施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5,(12):132.

经营风险管控范文篇8

关键词:煤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煤炭企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经济企业,随着其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其生产、生存环境更加复杂,生存及发展面临挑战。在此境况下煤炭企业须全面实施风险管理,采取有效、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风险防控。

一、煤炭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我国重要能源之一的煤炭产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分析和探讨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当前,煤炭企业生产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其资源成本不断提高,资金成本和安全成本也不断上升,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难题。同时,煤炭进口量的不断上升,也给我国煤炭企业带来一定影响,造成其价格下降,利润下滑。利润下降和成本上升都使其资金短缺风险加大。煤炭企业必须改革创新,而在改革中还可能面临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经营风险。所以,煤炭企业必须强化风险管理,降低生产及经营风险,并将其作为煤炭改革的重要任务,以有效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当前煤炭行业风险加剧,煤炭企业若仍抱残守缺,不改变和创新经营管理观念,无视风险管控,必将被社会或行业淘汰,难以生存。所以,煤炭企业应强化风险管控,构建完善的全面风险管控机制,以有效规避各种风险,方能推动其经营目标的实现及科学持续地发展。此外,从国家经济宏观政策来看,煤炭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点产业,特别是大型及中型煤炭企业,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高,强化煤炭企业风险管控,可以规避煤炭企业的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煤炭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风险。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煤炭企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此风险具有不可控性、客观性和普遍性,煤炭企业唯有进行自我调整方能有效地降低风险损失。从宏观环境上看,我国能源产业政策、经济形势及发展环境、法律监管等都影响着煤炭企业发展。目前我国产业政策不会在短时期内改变煤炭作为大能源的地位,但新型能源的利用及开发已经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及鼓励,新能源政策必将影响煤炭产业结构、经营及生产规模、行业规模等。许多大型煤炭企业对法律及监管因素所致的风险越发重视,并成立了相应的事务中心,以有效规避此风险因素的影响。同时,市场竞争的激烈也加大了煤炭企业经营风险。市场决定着煤炭产业的采销价格,竞争对手的非正当竞争及价格波动都给其带来一定的损失和威胁,影响其经营目标的实现。加上风能、太阳能、核电、水电能和油气能源等能源的利用、开发都势必影响煤炭产业,势必会削弱煤炭能源的主体地位。(二)内部因素风险。煤炭企业受自身经营活动的影响较大,此类风险具有一定的可预知性和可控性,利用风险防范措施则可有效降低和规避其风险发生的可能,甚至完全消除风险。该风险主要表现在安全生产、战略决策、财务管理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尤其是财务管理风险因素,对煤炭企业生存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果煤炭企业资金内部调控不完善、未形成全面的投资预算或缺乏对预算的严格监控等,都会造成或加大企业风险。有些煤炭企业为进一步占有市场而盲目赊销,导致应收账款增加,若应收账款比例较大且长期难以收回,或形成坏账等,则给煤炭企业资金流动和安全性带来严重影响。此外,煤炭企业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多数煤炭企业采取借款和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如果煤炭企业经营良好,则能够提高股东投资回报率;若资金应用效益不好,则会导致其发生资金危机和融资风险,从而给煤炭企业生产及发展带来致命性的风险。可见,财务风险管控极为重要。

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能源产业,其经营管理水平及管理机制的完善程度等因素影响其生产和经营状况。当前,煤炭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不佳,财务管理水平整体下滑,生产经营隐患较多,这些都加大了其经营风险,影响其生存和发展。(一)缺乏内部控制体系。煤炭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工作普遍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的价值和作用,从而造成内部控制建设缺失,缺乏必要的控制体系。内控组织机构混乱,缺乏明确的风险控制主体和管理人员,也未形成独立且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许多煤炭企业设置的内部控制机构都难以满足其自身发展需要,且工作内容不明确,缺乏权力制衡及约束机制,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不全面。同时,内部控制手段单一滞后,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对煤炭企业而言,内部控制的关键是执行,唯有不断调整内控机制,不断完善内控体系,方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和实现其在煤炭企业中执行的持续性,使其发挥应有效力,达到风险防控的预期效果。(二)内部审计监督缺乏执行力。在煤炭企业生产经营中,内部审计的作用至关重要,是经营管理工作中必不可缺的内容。企业利用内部审计工作可以随时管理和监督企业经济行为,能够及时发现、纠正其经营生产活动中的违规行为,以指导和监督其今后经营及生产活动,提高市场竞争力及经营水平。然而,我国煤炭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度严重欠缺,内部审计机制不完善,执行力低,工作效率及审计质量都很低。甚至存在仅针对临时项目或重大项目的专项审计,审计范围未能实现全覆盖和常态化,不能有效而合理科学地评估其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没有真正发挥出内部审查监督的作用,许多煤炭企业的管理层成为内部监管审查的盲区,从而制约了煤炭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三)经营管理能力低。煤炭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具有生产安全要求高及规模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依据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要求,煤炭企业风险管理者不但是管理层和决策层,还应包含一线生产人员及基层负责人等。但从煤炭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现状看,一线职工的综合素养不高,专业能力及技术能力均不满足风险管理要求,致使风险管理效果难以发挥。煤炭企业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经营历史较长,管理者管理能力参差不齐,财务管理人才匮乏,致使财务管理整体水平不高,创新意识低。加上管理者不够重视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造成在风险防范与控制方面的投入极少,致使内控资源缺乏,阻碍风险防范及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有效开展,给经营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四)财务抗风险能力差。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下财务活动中的预期收益同财务收益产生偏离称为财务风险,这种风险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或损失的可能。煤炭企业许多财务活动都会造成财务风险,应对其进行充分考虑,并以此对企业财务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然而,煤炭企业的资金需求量较大,许多企业拥有大规模的中长期贷款,每月财务利息及到期还款费用已经成为资金负担。加上银行金融业对煤炭企业实施了抽贷、限贷和风险评级等政策,致使煤炭企业资金链紧张且高位运行。可见,强化财务风险防控工作极为重要。

四、提高煤炭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对策

全面风险管理要求煤炭企业必须从经营生产目标、安全生产及财务等环节实施风险管理。需要构建良好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如风险管理策略、组织职能体系、信息体系和内控机制等,为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技术和人才等全面的保障。煤炭企业风险因素主要受到组织架构、财务风险、企业战略及经营生产等内部因素影响,同时还受到市场竞争环境、经济政治环境、自然灾害、生产技术及法律政策体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为此,煤炭行业应依据其生产经营特点,构建完善而合适的风险评估及划分机制,对其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划分归类和分析,并准确识别;明确企业对外部风险的容忍度,在控制损失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收益,确保资本增值。(一)强化安全及内控管理。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为此,必须做好矿井生产安全工作,层层落实生产安全责任,每个职工必须树牢安全意识,管理者应将安全生产作为大事来抓,以确保其经营及生产的稳定性。当然,安全生产不是喊喊口号,而应深入人心,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煤炭企业应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要求全员树立安全意识,消除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地确保其经营及生产的安全性。同时,内控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最佳途径,为此,煤炭企业应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体系,根据市场变化来制定和调整相应对策,协调企业非流动和流动性负债比率,在确保资金良好应用的同时降低资金风险,以有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二)强化财务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煤炭企业面临着可控性和不可控性风险,其风险防控是系统性工作,需要从生产实际出发,构建出有可操作性的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且指导思想明确,权责清晰,分解任务,责任到人。煤炭企业应构建全面风险管理及建设体系,强化风险管理培训,注重风险意识培养和提高,并营造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氛围。同时,还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及思想,客观评估风险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风险评价体系,优化内控工作,对各类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并积极采取应对和控制措施。(三)注重风险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风险管理人员素养的提升直接关系到风险管控的质量和效果,为此,煤炭企业应注重风险管控职工素质的提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吸纳优秀人才参与风险管理,在资格选拔、业务培训和人才录用方面切实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能力。同时,还定期组织各种技能培训,定期组织专家讲座,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和宣传风险管理知识,给风险管理人才提供锻炼机会,或实行定期轮岗换岗机制等,推动风险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用激励考核机制去激发风险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潜力发挥,从而提高煤炭企业风险控制及管理的水平。

总之,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需要构建全面风险管控体系,从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体系制定、经营管理意识转变、内控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构建等方面加大建设及投入力度,以全面提高煤炭企业风险管控能力,推动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煤炭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炳春.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9(08):71.

[2]吴丽娜.煤炭企业发展中资金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8(35):214.

经营风险管控范文篇9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二者关系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分析其二者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首先,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二者的工作范围不同。风险管理范围更广泛,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另外,根据二者涵盖范围分析,风险管理工作关注点较内部控制更多,而企业内部控制在工作内容中更多关注企业内部风险,其管理内容不如风险管理具体。其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二者在工作内容上有所重叠。二者最终目的相同,即帮助企业更好防范经营风险,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最终助力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最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二者相互影响。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风险进行管控,为风险管理提供支持,企业风险管理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外部风险等相关管理内容,提升内部控制科学性。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重要意义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具有以下意义:首先,通过企业内部控制可提升市场竞争力。企业在进行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变化调整自身战略目标,提升自身适应市场变化能力。企业结合风险管理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能帮助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发展风险,使得企业内部通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其次,通过内部控制管理能规范企业日常业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运行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对企业业务进行规范管理,防范业务风险,减少企业业务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利于企业业务顺利开展,提升企业经济收益。最后,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提升对企业员工评价与监督能力。通过加强对员工工作的评价与监督,能有效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员工责任意识。另外,通过监督工作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改进。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常见问题

1.内部控制人员结构安排不合理。建设内部控制体系需要结合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但在企业实际发展中,法人治理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在进行决策时,股东们话语权有限,一些决策以总经理意见为主导,这种局部决策方式,容易由于个人主观性造成判断失误。2.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关键内容。但结合风险管理需求,内部控制制度仍在一些方面有待加强。例如,内部控制制度的岗位制度管理方面,并未将内控岗位融入企业风险管理范畴中,在制度中缺乏内控岗位约束性条款,使其未能正确发挥风险防范作用。3.内部控制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但企业员工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未能结合发展需求及时转变认识。主要体现在员工缺乏事前、事中风险防范意识和制定相应对策,并且员工开展风险防范工作缺乏主观性,通常只能按照企业现有内控体系开展工作,缺乏将风险管理意识主动融入到企业经营各个工作环节中的积极性。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有效策略

培养企业全体员工风险管理意识企业基于风险管理视角构建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引导员工树立正确风险管理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能从根源上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融入风险管理理念,将风险意识渗透至企业文化当中,有利于在工作中将风险理念深入人心。其次,企业可通过丰富多样化的活动,使内部控制意识和风险管控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给予工作表现良好员工相应奖励,促进员工在工作中积极寻找风险隐患,及时解决工作风险,对造成工作风险隐患员工进行惩罚,从而深化员工风险管理意识,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加强企业决策风险评估管理企业经营中不科学的决策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内部控制中需要加强企业决策风险评估管理,做好企业决策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决策做好风险管理。例如,在进行决策前期资料收集工作时,企业需要针对多方面进行信息数据整理分析。内部控制管理需要进一步对信息进行分析,确保为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数据支持,并在制定完决策之后,由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对决策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人员需要对决策开展多次分析评估,减少工作遗漏。由工作人员使用假设推演等方式,通过模拟提升决策实施可行性,判断决策内容是否全部正确,当模拟中发现决策中存在无法适应市场环境的因素,需要相应工作人员及时对决策内容进行调整,从而提升决策科学性、合理性,降低决策实施风险。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基础。为建设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应建立独立风险防控小组,通过组织专业工作人员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和内部控制工作内容,正确把握企业经营中风险类型与隐患问题,初步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其次,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中,企业应制定多种风险防控措施,从而实现风险管控,减少企业风险,使企业经营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最后,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中建立风险预警防控机制。通过风险预警能有效优化风险评估方式,从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将内部控制制度范围扩展到企业全部经营决策活动中,结合预警系统能有效提升企业对各项经营活动的监督管控力度,在发生企业风险问题时,工作人员能及时有效采取相应风险防范措施解决问题,减少经营风险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优化内部控制组织结构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为了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实现预定战略目标,企业必须要勇于改革,优化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优化法人治理结构,设置独立内部控制机构。一是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传统“一股独大”畸形现象。企业要发挥股东大会管理职能、改变传统以总经理主观意识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各项战略决策科学性与准确性。二是要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建立完善组织架构。例如,企业为进一步适应市场环境,顺应时展的潮流,企业必须要建立独立内部控制机构,实现对内部控制工作统一领导。同时企业内部控制机构必须具有独立管理权与运营权,整合企业资源,从而确保内控体系融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提升对内部控制工作监管力度实施内部控制离不开企业监督管理工作,监督管理能有效推动内部控制工作顺利落实,并在实施各个环节中增加内部控制体系科学性。首先,需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加强沟通合作,促使行政权力构成合力。管理部门需要对内部控制实施进行严格管理,包括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监管等,管理部门结合市场发展趋势等变化,不断调整企业内部控制重点。其次,在监管工作中,应确保内控措施顺利落实,发挥降低风险的作用。例如,在落实不相容职务分离时,细致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工作职责,并确保不相容岗位之间可相互制约与监督,构建有效、合理的制衡机制。同时,企业应加强授权审批,科学构建授权审批体系,对常规授权涉及到的权限指引实现合理化编制。最后,企业应建立绩效考评制度,与监督制度相融合,结合风险变化情况,有效实施运营分析控制、预算控制等多项控制措施,以应对经营风险,从而通过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内部管控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经营发展中不可避免将会遇到多种风险因素,如果企业缺乏风险管理,将造成企业重大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应基于风险管理视角,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结合企业经营目标、业务流程等方面,通过有效措施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在市场竞争中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贤.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J].财经界,2020(35):33-35.

[2]殷青妙.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11):1-2.

经营风险管控范文篇10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一、多元化战略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1.财务风险一般影响因素。财务风险一般影响因素通过包括资本结构不合理、经营不善、现金短缺以及管理决策失误。资本结构不合理通常指企业负债比重较高,面临较大还本付息压力,潜在财务危机较大,不仅会增加企业债务风险,而且可能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经营不善通常指企业市场份额、盈利能力下滑,导致企业出现亏损,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持续发展能力。现金短缺是现金是企业偿还债务的关键,企业负债到期通常会选择进行资产变现或者自有资资金进行偿债。因而,当企业现金出现短缺,资产难以有效变现时,潜在的财务风险就会转为现实风险。决策失误通常由于企业投资、筹资决策失误增加企业潜在风险。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给带来的直接经营损失,增加企业经营负担。筹资决策失误会导致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增加潜在财务风险。2.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财务风险。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主要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分散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企业风险应对能力。根据风险管理理论的观点,分散化投资能够有效分散风险,但并不能消除风险。因而,财务风险的系统性特征决定了企业多元化经营难以有效避免潜在财务风险。对于同一集团下多元化经营模式,由于集团产业间存在一定关联性,通过多元化经营能够有效分散非系统性风险,但产业间集聚会增加潜在系统性风险。宏观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经济下行环境下,企业整体经营发展困难重重,不同业务间竞争激烈,多元化经营集聚的风险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企业潜在财务风险增加。3.集团规模扩张带来的财务风险。按照资源基础理论观点,要素资源是有限的,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配置的要素资源有限。多元化发展战略会分散企业精力,将资源有效分配到各项业务,不仅会造成管理资源分散,而且还会造成企业资金、资源分散。因而,多元化发展战略需要建立在企业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基础上,缺乏高效的管理体系往往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既影响不同业务间有效管理,而且也影响不同业务间资源配置,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甚至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4.集团管控不力带来的财务风险。多元化发展战略会增加企业管理压力,由于多元化业务会分散企业管理资源,特别是当企业涉足其他领域行业时,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需要大量的管理资源。大量的资源投入势必会挤占其他业务管理资源,从而影响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效率。同时,多元化经营可能会导致内部产生利益矛盾,影响企业整体管理,甚至会影响企业产业布局,给企业造成经营危机。另外,集团企业内部风险具有传递性,某项业务发生财务风险可能会波及整个集团企业。例如,集团企业子公司发生财务危机濒临破产,集团需要为子公司进行筹资,帮助子公司进行偿债,极有可能造成集团企业资金链断裂,增加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多元化发展战略下A集团财务风险管控问题

A集团前身是1998年成立的石材化工厂,随着企业多年发展成为地区综合实力较强的集团企业。集团企业涉及经营领域较为广泛,包括酒店旅游、石材化工、地产、零售、文化教育产业等,集团秉承多元化发展战略,积极拓宽集团业务领域板块,增强集团市场竞争力。A集团经营业务领域涉及广泛,包括酒店旅游、零售、文化教育等非相关性产业。集团经营多元化经营具有方式多样、行业跨度大特点,通过分散化方式拓宽集团收入来源,同时降低经营风险。1.A集团多元化程度加深加剧了集团经营风险。A集团为扩大集团经营规模,向多个行业领域进行扩张。多元化发展战略下,A集团资产规模不断增加,企业销售收入得到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盲目的扩张、兼并重组整合不同行业,导致A集团经营风险逐步加大。从A集团营利能力能够看出,A集团多元化发展速度较快导致集团整体经营营利能力下降,集团营利指标并未因规模扩大得到提升。2016年,A集团总资产收益率为16.12%,2017年为15.94%,2018年为16.44%。集团下属子公司营利能力指标同样未得到有效提升。不可否认,实施多元化战略A集团营业收入总额大幅提升,给企业带来不少收益,但未能改善集团整体营利能力。因而,随着多元化程度不断加深,A集团营利能力未得到有效改善,导致企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2.A集团多元化经营导致集团财务风险加剧。A集团多元化扩张过程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无论是兼并重组还是设立新公司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A集团在扩张过程中通过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或间接融资,从而缓解集团资金压力,为业务板块扩张提供资金支持。根据MM理论观点,适当负债能够提升企业绩效表现,企业负债水平与企业绩效具有倒U型关系,过度负债会导致企业绩效水平下降。从A集团今年资产负债率水平来看,2016年A集团资产负债率为57.5%,2017年A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8.8%,2018年A集团资产负债率为78.3%。因而,从资产负债率变化来看,A集团负债比重不断上升,这与集团近三年业务板块迅速扩张有关。资产负债率过高,集团偿债压力较大,潜在财务风险较大。另外,从A集团投资收益率来看,多元化发展战略并未给集团带来较好的投资收益,整体经营效益较差。2017年,A集团投资收益率仅为1.81%,2018年投资收益率仅为2.04%,投资收益表现较差。3.A集团多元化扩张导致财务控制失衡。A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实质上是行业间整合行为,由于不同业务板块间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差异,集团整体与各个板块间信息交流存在一定阻碍,影响集团层面整体财务管控。而且,A集团预算管理整体销量较差,预算管理工作难以全面监管各个业务板块,导致预算管理实际效果较差,难以发挥出统筹规划作用。一方面由于集团下属各个业务板块预算关注点存在较大差异,集团预算关注重点与下属企业提供数据吻合度较低,难以为集团设置预算目标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另一方面,A集团内部信息沟通交流存在一定障碍,集团总部难以对财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信息时效性与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A集团加强财务风险管控的对策

1.保持多元化发展战略,逐步实现归核化发展。首先,A集团需要明确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核心业务,将核心业务作为主干,加大对核心业务发展,提高企业核心业务市场竞争力,保障企业经营稳定性。其次,A集团应当以集团发展战略为导向明确经营发展方向,确定集团发展涉及的业务板块。充分考虑集团业务间关联性,集团潜在发展优势、劣势以及市场潜在机会与威胁,结合自身资源,选择适宜的业务领域,从而实现资源共享,避免出现盲目扩张,加剧集团潜在财务风险。最后,A集团可以在多元化发展战略背景下实施经营重组,对当前集团涉足的业务板块进行分析,将关联业务进行整合,提高业务板块间关联度,进行资源整合,化零为整。2.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控制体系。财务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风险,企业应当建立风险预警控制体系,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以及风险评估有效管控财务风险,从而为集团发展提供安全保障。首先,A集团应当建立财务风险识别与分析系统,以现金流、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营利能力指标以及发展能力作为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全面识别分析集团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对识别风险进行分析,判断财务风险等级。然后应当建立财务风险信息预警系统,由于集团业务板块较多,潜在财务风险规模较大,通过风险预警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内部风险信息传递效率,打破不同业务板块间信息孤岛现象,而且能够实时对不同业务板块风险指标进行监控,及时进行预警,提高集团财务风险防范能力。3.加强集团投融资风险控制。A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离不开企业投资与融资活动,投资不当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筹资不当会增加企业潜在财务风险。因而,多元化发展战略背景下A集团要加强投融资风险控制。对于投资风险控制,首先需要对集团投资目标进行定位,确定适宜的投资领域,集团管理层应当制定合理的投资评价标准,衡量投资业务间的互补性以及业务投资的可行性。然后,A集团可以通过风险转移的方式规避投资风险,针对较大的风险投资项目,可以通过与业内合伙人建立合作关系进行联合投资,合理分散投资风险。最后,A集团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跟踪监管,时刻监控潜在风险,尽可能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对于筹资风险控制,A集团需要合理控制集团财务杠杆率,创新融资风险,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另外,A集团需要合理选择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避免短期债务压力过大,引起财务危机。

参考文献

1.李磊.炳华集团多元化经营下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18.

2.谢鹏.山东地矿集团多元化经营下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山东财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