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城市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8:40:05

经营城市

经营城市范文篇1

一般而言,经营城市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市场规律和市场化的方法解决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满足居民对城市环境的各种需求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城市政府通过运作城市内的土地、房产、市政设施及其延伸的无形资产等各种资源,使城市获得迅速发展。这些运作包括城市发展的各种谋划、规划、开发、建设及至管理等等。

经营城市包括三个要点:一是谁来经营城市?二是经营什么?三是如何经营城市?关于经营城市的主体是谁?现阶段在我国经营城市的主体是各级城市的政府,因而经营城市是政府行为;关于经营什么?即经营城市的客体是什么?这个客体其实就是“城市资产”,它包括城市中的土地、房产、环境、市政设施等有形资产和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等无形资产;有学者把城市资产归纳为自然生成资产(土地等)、人工资产(如道路、桥梁、地下管网等)和延伸资产(如城市建筑和构筑物的冠名等)三大方面。关于如何经营城市?经营城市是城市政府依据有关法律,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对所掌握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名义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进行市场运作。

当然,还需要明确一点,就是为什么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加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从实际运营的效果看,经营城市的确解决了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资金缺乏、建设效率不高等问题,对当今中国城市建设来说不乏是一种新的思路与行为。

经营城市不是人们心血来潮、随心所欲的炒作,它的产生有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也就是说,市场经济要求进行经营城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完善,城市建设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经营城市也就被提出来并加以实践。

从目前看,经营城市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第一,经营城市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

政府转变职能、政企分开一直是较难的问题,然而,经营城市这一方式却给城市政府带来了新的、具体的、可操作的途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求城市政府采用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经济杠杆管理模式。我国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城市政府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如何把这些资产的效用最大化的发挥,成为城市政府在市场经济下面临的重大课题。经营城市就是城市政府运用一些经济手段,解决城市建设发展问题的新探索。

经营城市要求政府必须从过去对企事业直接插手的微观管理转向对城市整体资源的开发、利用、经营,转向对城市设施、生态环境的整体化的经营管理;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实现城市整体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经营城市是城市经济由僵化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行为方式由微观模式转向宏观模式的具体表现。

第二,经营城市有利于建立集约经济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上讲,城市发展追求的目标不仅是单纯的生产生活便利、经济化,而且还包括全社会降低交易成本、居民精神物质环境质量全面提高等方面内容,并以城市发展带动其所在地区的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使城市真正成为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极。这也是城市经济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的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经营城市的方式必须从资金、实物等要素的单方面经营转向物质资本与知识、信息、人才、文化、生态相结合的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经营上来。从发展上看,人力资本、知识信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将会逐步超越传统的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所以经营模式、经营的方向、广度、深度也必然发生很大变化,城市政府必须从单一的物质资本经营转向人力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经营并重的方向上来。

“入世”之后,在经营城市的范围上,城市政府也要从城市内部为主转向城市所在地区、全国及至全世界寻求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经营城市是塑造城市竞争力的快速、有效手段。

第三,经营城市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城市资产,开发城市资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中的各种有形与无形资产会发出新的价值光芒。对这些资产进行聚集、重组与运营,以城建城,以城兴城,发展城市,来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自我发展,不失为一个良策。可见,经营城市的理念,不仅可以使人们的资产观念发生深刻的转变,而且使人们对城市发展和管理的观念产生深刻的转变。

第四,经营城市有利于城市摆脱建设资金的困境

城市建设由于它的投资大、周期长、公益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都是政府的一大包袱。而且,随着人们对城市品位和城市功能完善要求的提高,城市建设所需资金更加庞大,而单纯依靠城市财政的老路子搞城市建设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抛弃城市建设只有政府投入、居民无偿使用的旧模式,走经营城市的新路子。城市政府依据掌握的可控资源,对城市资产进行运营,开辟城市建设资金的来源。城市建设既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由企业、个人投资;既可以运用内资,也可以引进外资。总之,就是要改“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改政府“一方包建”为“全民共建”,进行多元化开发建设。

对于城市资产的运营,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是依据经济规律和有关规定进行运作,就可产生良好的、巨大的效益,为城市发展带来急需的资金和财力支持,加速城市化进程。

二、经营城市的主要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市化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展开,每个城市都在探索城市建设、发展及其资金来源问题,而经营城市就是探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模式。

经营城市的具体运作方式有:

1.利用城市规划指导开发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体安排,它全面地、科学地展示了城市空间各个层次的发展前景及其分工与作用,由此勾勒和塑造出不同区域、不同区位、不同地区的预期增值,直至构造出其各自的宜人居住、宜人工作、宜人娱乐休憩的自然与人文协调景观。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营城市,如实行土地利用的招标竞争,即可以为城市发展建设置换一笔可观的资金。利用城市规划这一有力手段,这可以说是经营城市最根本、最有效、最富吸引力的方式、方法。

2.利用招投标方法

招投标方法常用于工程建设中,而经营城市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资产的价值。具体说来就是对拟开发地段的土地使用权、经营权、房产开发建设权、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水、电等)运营权、广告设立权、公共服务经营权和公共设施(公交站点)冠名权等资源进行公开出售,从而使资源、资产变现,置换出投资开发建设资金。

3.利用外资形式

将外资导入城市建设的领域,是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山东省济南市采用这种方法,同以色列的泽威集团就建设城市中的现代化主体停车场及经营、管理达成协议。外方投入资金、设备,中方提供停车场地,停车位置空间和其他相关用地,从而最终对城市交通做出统一开发建设与系统经营管理。这在全国是第一个范例,该工程项目建议书和相关文件已报送国家计委立项待审批。另外,该市还与外商联合开发“阳光花园”,此项目由香港新世纪有限公司、香港舜兴实业有限公司同济南市阳光置业有限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了“济南新世界阳光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该项目启动顺利,已于2000年11月19日奠基,列入国家建设部首批“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4.利用内资形式

除了利用外资形式外,国内资本市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尤其是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国内资本市场日益雄厚,市场机制日见完善,国内资本(游资)市场已成为一块亟待开发利用的领域。一些城市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如山东省济南市对当地的内资加以利用,该市与鲁能集团联合开发建设南苑小区。总投资达100亿元,成为济南市城市建设史上一次投资最大的开发建设项目。这是大企业集团参与城建,进行连片土地整体开发的大胆尝试,将对未来的城市建设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5.利用公开拍卖方式

这种方法是对城市中若干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等进行公开拍卖,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置换(筹集)新项目的建设资金。例如山东省泰安市为吸引城市公用设施建设资金,打破政府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拍卖和出让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权。2000年该市城区沿街改造,建设公厕,政府决定采用土地无偿使用30年,免收一切行政收费,各种入网费、增容费减半征收,并允许同步建设1-3倍面积的商业用房等优惠政策,鼓励外资、个体私营经济成份参与,经过不长时间即吸引1亿多元社会资金,建设、改造公厕2196个,彻底改变了该城市反映极为强烈的公厕脏、乱、差的面貌。再如,2001年3月开发建设的泰安市东岳大街西路综合改造工程,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先行把规划区内,道路两侧土地全部征为国有,做出先期土地储备,待经过一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使土地增值后,再通过整片划拨、出让给市国资公司,市国资公司对其进行综合开发,立体建设。通过此项开发,市政府即收缴市政配套费4亿元,土地出让金1亿元,不仅获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还获得3.8亿元的利润。莱州市仅在近几年的拍卖城市公用设施广告权、城市公交线路使用权方面,就实际增加财政性收益6000多万元。其他地方还有拍卖公路收费站等做法。

6.利用资产置换方式

这种方法是指用现有的城市资产的产权(实际上还有巨大潜在的价值),置换出投资资金,用以加速城市建设或城市新兴产业发展。这种方法对于盘活许多闲置的国有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的运转效率,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上海市利用这种方法,在老市区内,对部分产业实行了“置地换业”,使原来拥挤在狭小市区内的一些企业,由此获得了新生,产业得到了调整和优化,城市的资产尤其是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增值,原来依靠行政手段也难以办成的事,如今凭着资产置换得到了解决。

以上经营城市的几种方法,只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做出归纳,不仅难以概全,而且这些不同的经营城市方法在有些方面可能会出现重叠和交叉。随着对经营城市认识和实践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经营城市的方法出现,会有更科学的归纳和总结

三、经营城市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目前,经营城市正方兴未艾,但在其积极地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矛盾有:

1.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同城市化加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许多城市包括大量的小城镇都在大力推进自身城市的现代化,不断提升城市的品位,不断完善城市的设施,由此经营城市的范围日渐扩大、手段也日见丰富;相对于此,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则表现的相对缓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的要求,制约了经营城市的发展。

2.经营城市的扩展性与城市资产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营城市理念越来越受人关注,不断加大的市政建设为经营城市提供了用武之地;但城市资产的划分、分割及其价值不清,甚至权属不清,影响了经营城市手段的发挥。

3.经营城市的收益性与城市消费者的承受力之间的矛盾

我们知道,许多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和提高,需要加大投入。经营城市是一种能够利用现有资源、较快见效的方式,当然采用方式不可避免会引起部分市政设施由于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而提高收费标准,也就是不再会“无偿使用”,从而产生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力与城市设施舒适度之间的矛盾。

主要问题有:

在经营思想上,政府是经营城市的主体,这一观念尚未确立起来;在经营体制上,城市中的“管养合一”体制尚未破除;在经营对象上,比较严重地存在着重视物质性资源利用,轻视社会性资源(文化、品牌等)经营的情况与现象;在资源经营上,存在资源开发利用过度与闲置浪费并有的现象。

四、开展经营城市的思考

1.开展经营城市需要转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经营城市需要一定的氛围和环境,这不仅是经营上的需要,更是拓展城市建设方式的需要。观念可以使人增强信心、激发创造力。因此,转变观念不可忽视。对于经营城市来说,一是改变城市基础设施“无偿使用”的观念,形成“有偿使用”的观念,视市政基础设施为“特殊商品”;江西兴国县就抛弃了城市建设“从属地位”、“非产业化”的旧意识模式,确立了城市建设“产业化”、“商品化”的经营新观念,把城市建设推向市场,将路、桥、土地、绿化、供水等变成商品,鼓励外资、民资参与城市建设,并把城市管理权、保洁权推向市场,既减轻了财政压力,又安排了就业,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山东省莱州市把城市资产视为宝贵的国有资产,改变了过去一提国有资产就习惯于把眼光盯在国有工商企业上,而忽视城市这一特殊资产观念,把城市发展的着眼点由单纯投入型向经营投入型转变,结果使城市的有形、无形资产得到升值,城市的品位得到提升,城市建设的路子越走越宽。二是改变城市资产由政府“独家管理”的观念,形成“多家管理、开发、发展”的观念;三是改变“等钱开发建设”的观念,形成“借力开发”的观念,开放某些收益前景好的市政设施项目,允许国内外投资者进行开发、建设;四是改变城市规划属于纯“技术规划”的观念,变成为“社会经济规划”的观念。长时期以来城市规划总是以工程技术、建筑艺术为出发点,对规划的社会化、经济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体现。国内外实践证明,一个真正科学的总体规划本身就是一个“金矿”,就是财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在继续重视工程技术规划、建筑艺术规划的同时,必须树立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观念,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掘富、致富功能!

总之,开展经营城市需要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实现把城市资产视为公益财产到可经营化资产的转变,把城镇建设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到资本经营的转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城市资产中的无形资产部分应格外关注和开发,如莱州市仅就拍卖一专项资金的“存款权”上获得680万元的收入。

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塑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至关重要。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行“政企分开”,按照中央的要求,政府从企业经营的所有领域退让出来;二是引入竞争机制,以切实提高政府的管理运作能力,真正“精兵、简政”,实行组织领导机构的少层次和权力下放,“小政府,大服务”;三是改造和提高政府信息化能力;深化城市规划的变革,为经营城市提供依据。

2.开展经营城市需要深化改革

首先,改革市政设施的经营机制。在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与运行方面,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合理的产品价格体系;其次,改革城市建设的投资体制。开放市场,允许国内外投资者公平进入城市市政建设领域;三是挖掘盘活存量资产,以资产换资金,以资金建设施;四是扩大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有偿服务范围,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合理补偿;同时改进行业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

3.开展经营城市需要掌握资本运营

经营城市,即从市场经济思路考虑并运作城市资产,使其货币化、资本化,以获得合理的收益。这就要求遵从市场经济规律,按经营的意识、机制、主体与方式,对资产进行资本化、货币化,进而进行集聚、重组、营运,使其得到重新配置与优化组合,这就是国外惯常采用的资本运营。资本运营的方式主要有:变基础设施无偿投入为有偿投入,变政府独家投资为社会多方投资,成立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和投资公司,实行路、水、电、气、房地产综合成龙配套开发,吸引内外商投资于城市建设与发展。

4.开展经营城市需要做好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既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建设的全面部署和安排,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空间上的制高点。因此,它就成为经营城市最重要的依托。城市规划描绘了城市发展的前景,经营城市则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一种手段。如果城市总体规划的质量较高,科学合理,它就为城市建设的顺畅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营城市也就有了可靠的依托;否则,一旦其规划质量不高,或出现重大失误,不仅会使经营城市陷入无序状态,无法顺利进行,轻则造成人、财、物的浪费,重则使城市发展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多走弯路。

从经营城市角度看,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中蕴藏着许多商机,可以说是城市的“聚宝盆”,而质量不高的城市规划则暗藏着许多危机,可以说是城市的“风险洞”。城市总体规划,不仅要达到其应有的技术规划、艺术规划要求,而且要体现其经济与社会规划要求。因此,对城市规划科学性、指导性、战略性及其重大作用和价值,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是经营城市的重点,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对新区的规划应尤为关注。

5.开展经营城市应当做到“三个要求”和“四个化”

“三个要求”是:一是要有科学的总体规划,所有建设都要成为精品;二是严格对土地和资金的管理;三是不要好高鹜远,不求最高最大,必须求最好。

经营城市范文篇2

一般而言,经营城市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市场规律和市场化的方法解决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满足居民对城市环境的各种需求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城市政府通过运作城市内的土地、房产、市政设施及其延伸的无形资产等各种资源,使城市获得迅速发展。这些运作包括城市发展的各种谋划、规划、开发、建设及至管理等等。

经营城市包括三个要点:一是谁来经营城市?二是经营什么?三是如何经营城市?关于经营城市的主体是谁?现阶段在我国经营城市的主体是各级城市的政府,因而经营城市是政府行为;关于经营什么?即经营城市的客体是什么?这个客体其实就是“城市资产”,它包括城市中的土地、房产、环境、市政设施等有形资产和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等无形资产;有学者把城市资产归纳为自然生成资产(土地等)、人工资产(如道路、桥梁、地下管网等)和延伸资产(如城市建筑和构筑物的冠名等)三大方面。关于如何经营城市?经营城市是城市政府依据有关法律,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对所掌握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名义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进行市场运作。

当然,还需要明确一点,就是为什么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加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从实际运营的效果看,经营城市的确解决了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资金缺乏、建设效率不高等问题,对当今中国城市建设来说不乏是一种新的思路与行为。

经营城市不是人们心血来潮、随心所欲的炒作,它的产生有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也就是说,市场经济要求进行经营城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完善,城市建设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经营城市也就被提出来并加以实践。

从目前看,经营城市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第一,经营城市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

政府转变职能、政企分开一直是较难的问题,然而,经营城市这一方式却给城市政府带来了新的、具体的、可操作的途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求城市政府采用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经济杠杆管理模式。我国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城市政府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如何把这些资产的效用最大化的发挥,成为城市政府在市场经济下面临的重大课题。经营城市就是城市政府运用一些经济手段,解决城市建设发展问题的新探索。

经营城市要求政府必须从过去对企事业直接插手的微观管理转向对城市整体资源的开发、利用、经营,转向对城市设施、生态环境的整体化的经营管理;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实现城市整体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经营城市是城市经济由僵化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行为方式由微观模式转向宏观模式的具体表现。

第二,经营城市有利于建立集约经济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上讲,城市发展追求的目标不仅是单纯的生产生活便利、经济化,而且还包括全社会降低交易成本、居民精神物质环境质量全面提高等方面内容,并以城市发展带动其所在地区的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使城市真正成为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极。这也是城市经济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的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经营城市的方式必须从资金、实物等要素的单方面经营转向物质资本与知识、信息、人才、文化、生态相结合的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经营上来。从发展上看,人力资本、知识信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将会逐步超越传统的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所以经营模式、经营的方向、广度、深度也必然发生很大变化,城市政府必须从单一的物质资本经营转向人力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经营并重的方向上来。

“入世”之后,在经营城市的范围上,城市政府也要从城市内部为主转向城市所在地区、全国及至全世界寻求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经营城市是塑造城市竞争力的快速、有效手段。

第三,经营城市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城市资产,开发城市资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中的各种有形与无形资产会发出新的价值光芒。对这些资产进行聚集、重组与运营,以城建城,以城兴城,发展城市,来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自我发展,不失为一个良策。可见,经营城市的理念,不仅可以使人们的资产观念发生深刻的转变,而且使人们对城市发展和管理的观念产生深刻的转变。

第四,经营城市有利于城市摆脱建设资金的困境

城市建设由于它的投资大、周期长、公益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都是政府的一大包袱。而且,随着人们对城市品位和城市功能完善要求的提高,城市建设所需资金更加庞大,而单纯依靠城市财政的老路子搞城市建设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抛弃城市建设只有政府投入、居民无偿使用的旧模式,走经营城市的新路子。城市政府依据掌握的可控资源,对城市资产进行运营,开辟城市建设资金的来源。城市建设既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由企业、个人投资;既可以运用内资,也可以引进外资。总之,就是要改“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改政府“一方包建”为“全民共建”,进行多元化开发建设。

对于城市资产的运营,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是依据经济规律和有关规定进行运作,就可产生良好的、巨大的效益,为城市发展带来急需的资金和财力支持,加速城市化进程。

二、经营城市的主要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市化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展开,每个城市都在探索城市建设、发展及其资金来源问题,而经营城市就是探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模式。

经营城市的具体运作方式有:

1.利用城市规划指导开发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体安排,它全面地、科学地展示了城市空间各个层次的发展前景及其分工与作用,由此勾勒和塑造出不同区域、不同区位、不同地区的预期增值,直至构造出其各自的宜人居住、宜人工作、宜人娱乐休憩的自然与人文协调景观。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营城市,如实行土地利用的招标竞争,即可以为城市发展建设置换一笔可观的资金。利用城市规划这一有力手段,这可以说是经营城市最根本、最有效、最富吸引力的方式、方法。

2.利用招投标方法

招投标方法常用于工程建设中,而经营城市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资产的价值。具体说来就是对拟开发地段的土地使用权、经营权、房产开发建设权、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水、电等)运营权、广告设立权、公共服务经营权和公共设施(公交站点)冠名权等资源进行公开出售,从而使资源、资产变现,置换出投资开发建设资金。

3.利用外资形式

将外资导入城市建设的领域,是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山东省济南市采用这种方法,同以色列的泽威集团就建设城市中的现代化主体停车场及经营、管理达成协议。外方投入资金、设备,中方提供停车场地,停车位置空间和其他相关用地,从而最终对城市交通做出统一开发建设与系统经营管理。这在全国是第一个范例,该工程项目建议书和相关文件已报送国家计委立项待审批。另外,该市还与外商联合开发“阳光花园”,此项目由香港新世纪有限公司、香港舜兴实业有限公司同济南市阳光置业有限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了“济南新世界阳光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该项目启动顺利,已于2000年11月19日奠基,列入国家建设部首批“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4.利用内资形式

除了利用外资形式外,国内资本市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尤其是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国内资本市场日益雄厚,市场机制日见完善,国内资本(游资)市场已成为一块亟待开发利用的领域。一些城市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如山东省济南市对当地的内资加以利用,该市与鲁能集团联合开发建设南苑小区。总投资达100亿元,成为济南市城市建设史上一次投资最大的开发建设项目。这是大企业集团参与城建,进行连片土地整体开发的大胆尝试,将对未来的城市建设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5.利用公开拍卖方式

这种方法是对城市中若干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等进行公开拍卖,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置换(筹集)新项目的建设资金。例如山东省泰安市为吸引城市公用设施建设资金,打破政府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拍卖和出让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权。2000年该市城区沿街改造,建设公厕,政府决定采用土地无偿使用30年,免收一切行政收费,各种入网费、增容费减半征收,并允许同步建设1-3倍面积的商业用房等优惠政策,鼓励外资、个体私营经济成份参与,经过不长时间即吸引1亿多元社会资金,建设、改造公厕2196个,彻底改变了该城市反映极为强烈的公厕脏、乱、差的面貌。再如,2001年3月开发建设的泰安市东岳大街西路综合改造工程,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先行把规划区内,道路两侧土地全部征为国有,做出先期土地储备,待经过一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使土地增值后,再通过整片划拨、出让给市国资公司,市国资公司对其进行综合开发,立体建设。通过此项开发,市政府即收缴市政配套费4亿元,土地出让金1亿元,不仅获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还获得3.8亿元的利润。莱州市仅在近几年的拍卖城市公用设施广告权、城市公交线路使用权方面,就实际增加财政性收益6000多万元。其他地方还有拍卖公路收费站等做法。

6.利用资产置换方式

这种方法是指用现有的城市资产的产权(实际上还有巨大潜在的价值),置换出投资资金,用以加速城市建设或城市新兴产业发展。这种方法对于盘活许多闲置的国有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的运转效率,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上海市利用这种方法,在老市区内,对部分产业实行了“置地换业”,使原来拥挤在狭小市区内的一些企业,由此获得了新生,产业得到了调整和优化,城市的资产尤其是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增值,原来依靠行政手段也难以办成的事,如今凭着资产置换得到了解决。

以上经营城市的几种方法,只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做出归纳,不仅难以概全,而且这些不同的经营城市方法在有些方面可能会出现重叠和交叉。随着对经营城市认识和实践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经营城市的方法出现,会有更科学的归纳和总结。三、经营城市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目前,经营城市正方兴未艾,但在其积极地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矛盾有:

1.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同城市化加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许多城市包括大量的小城镇都在大力推进自身城市的现代化,不断提升城市的品位,不断完善城市的设施,由此经营城市的范围日渐扩大、手段也日见丰富;相对于此,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则表现的相对缓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的要求,制约了经营城市的发展。

2.经营城市的扩展性与城市资产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营城市理念越来越受人关注,不断加大的市政建设为经营城市提供了用武之地;但城市资产的划分、分割及其价值不清,甚至权属不清,影响了经营城市手段的发挥。

3.经营城市的收益性与城市消费者的承受力之间的矛盾

我们知道,许多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和提高,需要加大投入。经营城市是一种能够利用现有资源、较快见效的方式,当然采用方式不可避免会引起部分市政设施由于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而提高收费标准,也就是不再会“无偿使用”,从而产生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力与城市设施舒适度之间的矛盾。

主要问题有:

在经营思想上,政府是经营城市的主体,这一观念尚未确立起来;在经营体制上,城市中的“管养合一”体制尚未破除;在经营对象上,比较严重地存在着重视物质性资源利用,轻视社会性资源(文化、品牌等)经营的情况与现象;在资源经营上,存在资源开发利用过度与闲置浪费并有的现象。

四、开展经营城市的思考

1.开展经营城市需要转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经营城市需要一定的氛围和环境,这不仅是经营上的需要,更是拓展城市建设方式的需要。观念可以使人增强信心、激发创造力。因此,转变观念不可忽视。对于经营城市来说,一是改变城市基础设施“无偿使用”的观念,形成“有偿使用”的观念,视市政基础设施为“特殊商品”;江西兴国县就抛弃了城市建设“从属地位”、“非产业化”的旧意识模式,确立了城市建设“产业化”、“商品化”的经营新观念,把城市建设推向市场,将路、桥、土地、绿化、供水等变成商品,鼓励外资、民资参与城市建设,并把城市管理权、保洁权推向市场,既减轻了财政压力,又安排了就业,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山东省莱州市把城市资产视为宝贵的国有资产,改变了过去一提国有资产就习惯于把眼光盯在国有工商企业上,而忽视城市这一特殊资产观念,把城市发展的着眼点由单纯投入型向经营投入型转变,结果使城市的有形、无形资产得到升值,城市的品位得到提升,城市建设的路子越走越宽。二是改变城市资产由政府“独家管理”的观念,形成“多家管理、开发、发展”的观念;三是改变“等钱开发建设”的观念,形成“借力开发”的观念,开放某些收益前景好的市政设施项目,允许国内外投资者进行开发、建设;四是改变城市规划属于纯“技术规划”的观念,变成为“社会经济规划”的观念。长时期以来城市规划总是以工程技术、建筑艺术为出发点,对规划的社会化、经济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体现。国内外实践证明,一个真正科学的总体规划本身就是一个“金矿”,就是财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在继续重视工程技术规划、建筑艺术规划的同时,必须树立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观念,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掘富、致富功能!

总之,开展经营城市需要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实现把城市资产视为公益财产到可经营化资产的转变,把城镇建设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到资本经营的转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城市资产中的无形资产部分应格外关注和开发,如莱州市仅就拍卖一专项资金的“存款权”上获得680万元的收入。

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塑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至关重要。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行“政企分开”,按照中央的要求,政府从企业经营的所有领域退让出来;二是引入竞争机制,以切实提高政府的管理运作能力,真正“精兵、简政”,实行组织领导机构的少层次和权力下放,“小政府,大服务”;三是改造和提高政府信息化能力;深化城市规划的变革,为经营城市提供依据。

2.开展经营城市需要深化改革

首先,改革市政设施的经营机制。在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与运行方面,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合理的产品价格体系;其次,改革城市建设的投资体制。开放市场,允许国内外投资者公平进入城市市政建设领域;三是挖掘盘活存量资产,以资产换资金,以资金建设施;四是扩大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有偿服务范围,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合理补偿;同时改进行业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

3.开展经营城市需要掌握资本运营

经营城市,即从市场经济思路考虑并运作城市资产,使其货币化、资本化,以获得合理的收益。这就要求遵从市场经济规律,按经营的意识、机制、主体与方式,对资产进行资本化、货币化,进而进行集聚、重组、营运,使其得到重新配置与优化组合,这就是国外惯常采用的资本运营。资本运营的方式主要有:变基础设施无偿投入为有偿投入,变政府独家投资为社会多方投资,成立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和投资公司,实行路、水、电、气、房地产综合成龙配套开发,吸引内外商投资于城市建设与发展。

4.开展经营城市需要做好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既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建设的全面部署和安排,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空间上的制高点。因此,它就成为经营城市最重要的依托。城市规划描绘了城市发展的前景,经营城市则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一种手段。如果城市总体规划的质量较高,科学合理,它就为城市建设的顺畅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营城市也就有了可靠的依托;否则,一旦其规划质量不高,或出现重大失误,不仅会使经营城市陷入无序状态,无法顺利进行,轻则造成人、财、物的浪费,重则使城市发展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多走弯路。

从经营城市角度看,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中蕴藏着许多商机,可以说是城市的“聚宝盆”,而质量不高的城市规划则暗藏着许多危机,可以说是城市的“风险洞”。城市总体规划,不仅要达到其应有的技术规划、艺术规划要求,而且要体现其经济与社会规划要求。因此,对城市规划科学性、指导性、战略性及其重大作用和价值,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是经营城市的重点,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对新区的规划应尤为关注。

5.开展经营城市应当做到“三个要求”和“四个化”

“三个要求”是:一是要有科学的总体规划,所有建设都要成为精品;二是严格对土地和资金的管理;三是不要好高鹜远,不求最高最大,必须求最好。

经营城市范文篇3

那么,什么是经营城市?为什么要进行经营城市?经营城市主要有哪些方式?本文将对此做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经营城市的概念和意义

一般而言,经营城市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市场规律和市场化的方法解决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满足居民对城市环境的各种需求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城市政府通过运作城市内的土地、房产、市政设施及其延伸的无形资产等各种资源,使城市获得迅速发展。这些运作包括城市发展的各种谋划、规划、开发、建设及至管理等等。

经营城市包括三个要点:一是谁来经营城市?二是经营什么?三是如何经营城市?关于经营城市的主体是谁?现阶段在我国经营城市的主体是各级城市的政府,因而经营城市是政府行为;关于经营什么?即经营城市的客体是什么?这个客体其实就是“城市资产”,它包括城市中的土地、房产、环境、市政设施等有形资产和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等无形资产;有学者把城市资产归纳为自然生成资产(土地等)、人工资产(如道路、桥梁、地下管网等)和延伸资产(如城市建筑和构筑物的冠名等)三大方面。关于如何经营城市?经营城市是城市政府依据有关法律,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对所掌握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名义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进行市场运作。

当然,还需要明确一点,就是为什么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加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从实际运营的效果看,经营城市的确解决了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资金缺乏、建设效率不高等问题,对当今中国城市建设来说不乏是一种新的思路与行为。

经营城市不是人们心血来潮、随心所欲的炒作,它的产生有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也就是说,市场经济要求进行经营城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完善,城市建设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经营城市也就被提出来并加以实践。

从目前看,经营城市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第一,经营城市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

政府转变职能、政企分开一直是较难的问题,然而,经营城市这一方式却给城市政府带来了新的、具体的、可操作的途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求城市政府采用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经济杠杆管理模式。我国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城市政府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如何把这些资产的效用最大化的发挥,成为城市政府在市场经济下面临的重大课题。经营城市就是城市政府运用一些经济手段,解决城市建设发展问题的新探索。

经营城市要求政府必须从过去对企事业直接插手的微观管理转向对城市整体资源的开发、利用、经营,转向对城市设施、生态环境的整体化的经营管理;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实现城市整体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经营城市是城市经济由僵化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行为方式由微观模式转向宏观模式的具体表现。

第二,经营城市有利于建立集约经济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上讲,城市发展追求的目标不仅是单纯的生产生活便利、经济化,而且还包括全社会降低交易成本、居民精神物质环境质量全面提高等方面内容,并以城市发展带动其所在地区的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使城市真正成为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极。这也是城市经济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的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经营城市的方式必须从资金、实物等要素的单方面经营转向物质资本与知识、信息、人才、文化、生态相结合的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经营上来。从发展上看,人力资本、知识信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将会逐步超越传统的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所以经营模式、经营的方向、广度、深度也必然发生很大变化,城市政府必须从单一的物质资本经营转向人力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经营并重的方向上来。

“入世”之后,在经营城市的范围上,城市政府也要从城市内部为主转向城市所在地区、全国及至全世界寻求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经营城市是塑造城市竞争力的快速、有效手段。

第三,经营城市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城市资产,开发城市资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中的各种有形与无形资产会发出新的价值光芒。对这些资产进行聚集、重组与运营,以城建城,以城兴城,发展城市,来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自我发展,不失为一个良策。可见,经营城市的理念,不仅可以使人们的资产观念发生深刻的转变,而且使人们对城市发展和管理的观念产生深刻的转变。

第四,经营城市有利于城市摆脱建设资金的困境

城市建设由于它的投资大、周期长、公益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都是政府的一大包袱。而且,随着人们对城市品位和城市功能完善要求的提高,城市建设所需资金更加庞大,而单纯依靠城市财政的老路子搞城市建设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抛弃城市建设只有政府投入、居民无偿使用的旧模式,走经营城市的新路子。城市政府依据掌握的可控资源,对城市资产进行运营,开辟城市建设资金的来源。城市建设既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由企业、个人投资;既可以运用内资,也可以引进外资。总之,就是要改“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改政府“一方包建”为“全民共建”,进行多元化开发建设。

对于城市资产的运营,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是依据经济规律和有关规定进行运作,就可产生良好的、巨大的效益,为城市发展带来急需的资金和财力支持,加速城市化进程。

二、经营城市的主要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市化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展开,每个城市都在探索城市建设、发展及其资金来源问题,而经营城市就是探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模式。

经营城市的具体运作方式有:

1.利用城市规划指导开发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体安排,它全面地、科学地展示了城市空间各个层次的发展前景及其分工与作用,由此勾勒和塑造出不同区域、不同区位、不同地区的预期增值,直至构造出其各自的宜人居住、宜人工作、宜人娱乐休憩的自然与人文协调景观。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营城市,如实行土地利用的招标竞争,即可以为城市发展建设置换一笔可观的资金。利用城市规划这一有力手段,这可以说是经营城市最根本、最有效、最富吸引力的方式、方法。

2.利用招投标方法

招投标方法常用于工程建设中,而经营城市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资产的价值。具体说来就是对拟开发地段的土地使用权、经营权、房产开发建设权、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水、电等)运营权、广告设立权、公共服务经营权和公共设施(公交站点)冠名权等资源进行公开出售,从而使资源、资产变现,置换出投资开发建设资金。

3.利用外资形式

将外资导入城市建设的领域,是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山东省济南市采用这种方法,同以色列的泽威集团就建设城市中的现代化主体停车场及经营、管理达成协议。外方投入资金、设备,中方提供停车场地,停车位置空间和其他相关用地,从而最终对城市交通做出统一开发建设与系统经营管理。这在全国是第一个范例,该工程项目建议书和相关文件已报送国家计委立项待审批。另外,该市还与外商联合开发“阳光花园”,此项目由香港新世纪有限公司、香港舜兴实业有限公司同济南市阳光置业有限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了“济南新世界阳光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该项目启动顺利,已于2000年11月19日奠基,列入国家建设部首批“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4.利用内资形式

除了利用外资形式外,国内资本市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尤其是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国内资本市场日益雄厚,市场机制日见完善,国内资本(游资)市场已成为一块亟待开发利用的领域。一些城市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如山东省济南市对当地的内资加以利用,该市与鲁能集团联合开发建设南苑小区。总投资达100亿元,成为济南市城市建设史上一次投资最大的开发建设项目。这是大企业集团参与城建,进行连片土地整体开发的大胆尝试,将对未来的城市建设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5.利用公开拍卖方式

这种方法是对城市中若干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等进行公开拍卖,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置换(筹集)新项目的建设资金。例如山东省泰安市为吸引城市公用设施建设资金,打破政府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拍卖和出让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权。2000年该市城区沿街改造,建设公厕,政府决定采用土地无偿使用30年,免收一切行政收费,各种入网费、增容费减半征收,并允许同步建设1-3倍面积的商业用房等优惠政策,鼓励外资、个体私营经济成份参与,经过不长时间即吸引1亿多元社会资金,建设、改造公厕2196个,彻底改变了该城市反映极为强烈的公厕脏、乱、差的面貌。再如,2001年3月开发建设的泰安市东岳大街西路综合改造工程,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先行把规划区内,道路两侧土地全部征为国有,做出先期土地储备,待经过一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使土地增值后,再通过整片划拨、出让给市国资公司,市国资公司对其进行综合开发,立体建设。通过此项开发,市政府即收缴市政配套费4亿元,土地出让金1亿元,不仅获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还获得3.8亿元的利润。莱州市仅在近几年的拍卖城市公用设施广告权、城市公交线路使用权方面,就实际增加财政性收益6000多万元。其他地方还有拍卖公路收费站等做法。

6.利用资产置换方式

这种方法是指用现有的城市资产的产权(实际上还有巨大潜在的价值),置换出投资资金,用以加速城市建设或城市新兴产业发展。这种方法对于盘活许多闲置的国有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的运转效率,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上海市利用这种方法,在老市区内,对部分产业实行了“置地换业”,使原来拥挤在狭小市区内的一些企业,由此获得了新生,产业得到了调整和优化,城市的资产尤其是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增值,原来依靠行政手段也难以办成的事,如今凭着资产置换得到了解决。

以上经营城市的几种方法,只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做出归纳,不仅难以概全,而且这些不同的经营城市方法在有些方面可能会出现重叠和交叉。随着对经营城市认识和实践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经营城市的方法出现,会有更科学的归纳和总结。

三、经营城市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目前,经营城市正方兴未艾,但在其积极地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矛盾有:

1.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同城市化加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许多城市包括大量的小城镇都在大力推进自身城市的现代化,不断提升城市的品位,不断完善城市的设施,由此经营城市的范围日渐扩大、手段也日见丰富;相对于此,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则表现的相对缓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的要求,制约了经营城市的发展。

2.经营城市的扩展性与城市资产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营城市理念越来越受人关注,不断加大的市政建设为经营城市提供了用武之地;但城市资产的划分、分割及其价值不清,甚至权属不清,影响了经营城市手段的发挥。

3.经营城市的收益性与城市消费者的承受力之间的矛盾

我们知道,许多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和提高,需要加大投入。经营城市是一种能够利用现有资源、较快见效的方式,当然采用方式不可避免会引起部分市政设施由于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而提高收费标准,也就是不再会“无偿使用”,从而产生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力与城市设施舒适度之间的矛盾。

主要问题有:

在经营思想上,政府是经营城市的主体,这一观念尚未确立起来;在经营体制上,城市中的“管养合一”体制尚未破除;在经营对象上,比较严重地存在着重视物质性资源利用,轻视社会性资源(文化、品牌等)经营的情况与现象;在资源经营上,存在资源开发利用过度与闲置浪费并有的现象。

四、开展经营城市的思考

1.开展经营城市需要转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经营城市需要一定的氛围和环境,这不仅是经营上的需要,更是拓展城市建设方式的需要。观念可以使人增强信心、激发创造力。因此,转变观念不可忽视。对于经营城市来说,一是改变城市基础设施“无偿使用”的观念,形成“有偿使用”的观念,视市政基础设施为“特殊商品”;江西兴国县就抛弃了城市建设“从属地位”、“非产业化”的旧意识模式,确立了城市建设“产业化”、“商品化”的经营新观念,把城市建设推向市场,将路、桥、土地、绿化、供水等变成商品,鼓励外资、民资参与城市建设,并把城市管理权、保洁权推向市场,既减轻了财政压力,又安排了就业,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山东省莱州市把城市资产视为宝贵的国有资产,改变了过去一提国有资产就习惯于把眼光盯在国有工商企业上,而忽视城市这一特殊资产观念,把城市发展的着眼点由单纯投入型向经营投入型转变,结果使城市的有形、无形资产得到升值,城市的品位得到提升,城市建设的路子越走越宽。二是改变城市资产由政府“独家管理”的观念,形成“多家管理、开发、发展”的观念;三是改变“等钱开发建设”的观念,形成“借力开发”的观念,开放某些收益前景好的市政设施项目,允许国内外投资者进行开发、建设;四是改变城市规划属于纯“技术规划”的观念,变成为“社会经济规划”的观念。长时期以来城市规划总是以工程技术、建筑艺术为出发点,对规划的社会化、经济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体现。国内外实践证明,一个真正科学的总体规划本身就是一个“金矿”,就是财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在继续重视工程技术规划、建筑艺术规划的同时,必须树立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观念,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掘富、致富功能!

总之,开展经营城市需要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实现把城市资产视为公益财产到可经营化资产的转变,把城镇建设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到资本经营的转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城市资产中的无形资产部分应格外关注和开发,如莱州市仅就拍卖一专项资金的“存款权”上获得680万元的收入。

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塑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至关重要。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行“政企分开”,按照中央的要求,政府从企业经营的所有领域退让出来;二是引入竞争机制,以切实提高政府的管理运作能力,真正“精兵、简政”,实行组织领导机构的少层次和权力下放,“小政府,大服务”;三是改造和提高政府信息化能力;深化城市规划的变革,为经营城市提供依据。

2.开展经营城市需要深化改革

首先,改革市政设施的经营机制。在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与运行方面,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合理的产品价格体系;其次,改革城市建设的投资体制。开放市场,允许国内外投资者公平进入城市市政建设领域;三是挖掘盘活存量资产,以资产换资金,以资金建设施;四是扩大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有偿服务范围,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合理补偿;同时改进行业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

3.开展经营城市需要掌握资本运营

经营城市,即从市场经济思路考虑并运作城市资产,使其货币化、资本化,以获得合理的收益。这就要求遵从市场经济规律,按经营的意识、机制、主体与方式,对资产进行资本化、货币化,进而进行集聚、重组、营运,使其得到重新配置与优化组合,这就是国外惯常采用的资本运营。资本运营的方式主要有:变基础设施无偿投入为有偿投入,变政府独家投资为社会多方投资,成立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和投资公司,实行路、水、电、气、房地产综合成龙配套开发,吸引内外商投资于城市建设与发展。

4.开展经营城市需要做好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既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建设的全面部署和安排,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空间上的制高点。因此,它就成为经营城市最重要的依托。城市规划描绘了城市发展的前景,经营城市则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一种手段。如果城市总体规划的质量较高,科学合理,它就为城市建设的顺畅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营城市也就有了可靠的依托;否则,一旦其规划质量不高,或出现重大失误,不仅会使经营城市陷入无序状态,无法顺利进行,轻则造成人、财、物的浪费,重则使城市发展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多走弯路。

从经营城市角度看,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中蕴藏着许多商机,可以说是城市的“聚宝盆”,而质量不高的城市规划则暗藏着许多危机,可以说是城市的“风险洞”。城市总体规划,不仅要达到其应有的技术规划、艺术规划要求,而且要体现其经济与社会规划要求。因此,对城市规划科学性、指导性、战略性及其重大作用和价值,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是经营城市的重点,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对新区的规划应尤为关注。

5.开展经营城市应当做到“三个要求”和“四个化”

“三个要求”是:一是要有科学的总体规划,所有建设都要成为精品;二是严格对土地和资金的管理;三是不要好高鹜远,不求最高最大,必须求最好。

经营城市范文篇4

一般而言,经营城市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市场规律和市场化的方法解决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满足居民对城市环境的各种需求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城市政府通过运作城市内的土地、房产、市政设施及其延伸的无形资产等各种资源,使城市获得迅速发展。这些运作包括城市发展的各种谋划、规划、开发、建设及至管理等等。

经营城市包括三个要点:一是谁来经营城市?二是经营什么?三是如何经营城市?关于经营城市的主体是谁?现阶段在我国经营城市的主体是各级城市的政府,因而经营城市是政府行为;关于经营什么?即经营城市的客体是什么?这个客体其实就是“城市资产”,它包括城市中的土地、房产、环境、市政设施等有形资产和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等无形资产;有学者把城市资产归纳为自然生成资产(土地等)、人工资产(如道路、桥梁、地下管网等)和延伸资产(如城市建筑和构筑物的冠名等)三大方面。关于如何经营城市?经营城市是城市政府依据有关法律,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对所掌握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名义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进行市场运作。

当然,还需要明确一点,就是为什么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加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从实际运营的效果看,经营城市的确解决了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资金缺乏、建设效率不高等问题,对当今中国城市建设来说不乏是一种新的思路与行为。

经营城市不是人们心血来潮、随心所欲的炒作,它的产生有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也就是说,市场经济要求进行经营城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完善,城市建设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经营城市也就被提出来并加以实践。

从目前看,经营城市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第一,经营城市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

政府转变职能、政企分开一直是较难的问题,然而,经营城市这一方式却给城市政府带来了新的、具体的、可操作的途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求城市政府采用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经济杠杆管理模式。我国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城市政府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如何把这些资产的效用最大化的发挥,成为城市政府在市场经济下面临的重大课题。经营城市就是城市政府运用一些经济手段,解决城市建设发展问题的新探索。

经营城市要求政府必须从过去对企事业直接插手的微观管理转向对城市整体资源的开发、利用、经营,转向对城市设施、生态环境的整体化的经营管理;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实现城市整体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经营城市是城市经济由僵化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行为方式由微观模式转向宏观模式的具体表现。

第二,经营城市有利于建立集约经济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上讲,城市发展追求的目标不仅是单纯的生产生活便利、经济化,而且还包括全社会降低交易成本、居民精神物质环境质量全面提高等方面内容,并以城市发展带动其所在地区的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使城市真正成为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极。这也是城市经济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的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经营城市的方式必须从资金、实物等要素的单方面经营转向物质资本与知识、信息、人才、文化、生态相结合的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经营上来。从发展上看,人力资本、知识信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将会逐步超越传统的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所以经营模式、经营的方向、广度、深度也必然发生很大变化,城市政府必须从单一的物质资本经营转向人力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经营并重的方向上来。

“入世”之后,在经营城市的范围上,城市政府也要从城市内部为主转向城市所在地区、全国及至全世界寻求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经营城市是塑造城市竞争力的快速、有效手段。

第三,经营城市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城市资产,开发城市资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中的各种有形与无形资产会发出新的价值光芒。对这些资产进行聚集、重组与运营,以城建城,以城兴城,发展城市,来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自我发展,不失为一个良策。可见,经营城市的理念,不仅可以使人们的资产观念发生深刻的转变,而且使人们对城市发展和管理的观念产生深刻的转变。

第四,经营城市有利于城市摆脱建设资金的困境

城市建设由于它的投资大、周期长、公益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都是政府的一大包袱。而且,随着人们对城市品位和城市功能完善要求的提高,城市建设所需资金更加庞大,而单纯依靠城市财政的老路子搞城市建设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抛弃城市建设只有政府投入、居民无偿使用的旧模式,走经营城市的新路子。城市政府依据掌握的可控资源,对城市资产进行运营,开辟城市建设资金的来源。城市建设既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由企业、个人投资;既可以运用内资,也可以引进外资。总之,就是要改“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改政府“一方包建”为“全民共建”,进行多元化开发建设。

对于城市资产的运营,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是依据经济规律和有关规定进行运作,就可产生良好的、巨大的效益,为城市发展带来急需的资金和财力支持,加速城市化进程。

二、经营城市的主要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市化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展开,每个城市都在探索城市建设、发展及其资金来源问题,而经营城市就是探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模式。

经营城市的具体运作方式有:

1.利用城市规划指导开发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体安排,它全面地、科学地展示了城市空间各个层次的发展前景及其分工与作用,由此勾勒和塑造出不同区域、不同区位、不同地区的预期增值,直至构造出其各自的宜人居住、宜人工作、宜人娱乐休憩的自然与人文协调景观。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营城市,如实行土地利用的招标竞争,即可以为城市发展建设置换一笔可观的资金。利用城市规划这一有力手段,这可以说是经营城市最根本、最有效、最富吸引力的方式、方法。

2.利用招投标方法

招投标方法常用于工程建设中,而经营城市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资产的价值。具体说来就是对拟开发地段的土地使用权、经营权、房产开发建设权、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水、电等)运营权、广告设立权、公共服务经营权和公共设施(公交站点)冠名权等资源进行公开出售,从而使资源、资产变现,置换出投资开发建设资金。

3.利用外资形式

将外资导入城市建设的领域,是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山东省济南市采用这种方法,同以色列的泽威集团就建设城市中的现代化主体停车场及经营、管理达成协议。外方投入资金、设备,中方提供停车场地,停车位置空间和其他相关用地,从而最终对城市交通做出统一开发建设与系统经营管理。这在全国是第一个范例,该工程项目建议书和相关文件已报送国家计委立项待审批。另外,该市还与外商联合开发“阳光花园”,此项目由香港新世纪有限公司、香港舜兴实业有限公司同济南市阳光置业有限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了“济南新世界阳光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该项目启动顺利,已于2000年11月19日奠基,列入国家建设部首批“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4.利用内资形式

除了利用外资形式外,国内资本市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尤其是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国内资本市场日益雄厚,市场机制日见完善,国内资本(游资)市场已成为一块亟待开发利用的领域。一些城市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如山东省济南市对当地的内资加以利用,该市与鲁能集团联合开发建设南苑小区。总投资达100亿元,成为济南市城市建设史上一次投资最大的开发建设项目。这是大企业集团参与城建,进行连片土地整体开发的大胆尝试,将对未来的城市建设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5.利用公开拍卖方式

这种方法是对城市中若干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等进行公开拍卖,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置换(筹集)新项目的建设资金。例如山东省泰安市为吸引城市公用设施建设资金,打破政府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拍卖和出让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权。2000年该市城区沿街改造,建设公厕,政府决定采用土地无偿使用30年,免收一切行政收费,各种入网费、增容费减半征收,并允许同步建设1-3倍面积的商业用房等优惠政策,鼓励外资、个体私营经济成份参与,经过不长时间即吸引1亿多元社会资金,建设、改造公厕2196个,彻底改变了该城市反映极为强烈的公厕脏、乱、差的面貌。再如,2001年3月开发建设的泰安市东岳大街西路综合改造工程,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先行把规划区内,道路两侧土地全部征为国有,做出先期土地储备,待经过一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使土地增值后,再通过整片划拨、出让给市国资公司,市国资公司对其进行综合开发,立体建设。通过此项开发,市政府即收缴市政配套费4亿元,土地出让金1亿元,不仅获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还获得3.8亿元的利润。莱州市仅在近几年的拍卖城市公用设施广告权、城市公交线路使用权方面,就实际增加财政性收益6000多万元。其他地方还有拍卖公路收费站等做法。

6.利用资产置换方式

这种方法是指用现有的城市资产的产权(实际上还有巨大潜在的价值),置换出投资资金,用以加速城市建设或城市新兴产业发展。这种方法对于盘活许多闲置的国有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的运转效率,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上海市利用这种方法,在老市区内,对部分产业实行了“置地换业”,使原来拥挤在狭小市区内的一些企业,由此获得了新生,产业得到了调整和优化,城市的资产尤其是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增值,原来依靠行政手段也难以办成的事,如今凭着资产置换得到了解决。

以上经营城市的几种方法,只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做出归纳,不仅难以概全,而且这些不同的经营城市方法在有些方面可能会出现重叠和交叉。随着对经营城市认识和实践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经营城市的方法出现,会有更科学的归纳和总结。三、经营城市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目前,经营城市正方兴未艾,但在其积极地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矛盾有:

1.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同城市化加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许多城市包括大量的小城镇都在大力推进自身城市的现代化,不断提升城市的品位,不断完善城市的设施,由此经营城市的范围日渐扩大、手段也日见丰富;相对于此,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则表现的相对缓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的要求,制约了经营城市的发展。

2.经营城市的扩展性与城市资产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营城市理念越来越受人关注,不断加大的市政建设为经营城市提供了用武之地;但城市资产的划分、分割及其价值不清,甚至权属不清,影响了经营城市手段的发挥。

3.经营城市的收益性与城市消费者的承受力之间的矛盾

我们知道,许多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和提高,需要加大投入。经营城市是一种能够利用现有资源、较快见效的方式,当然采用方式不可避免会引起部分市政设施由于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而提高收费标准,也就是不再会“无偿使用”,从而产生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力与城市设施舒适度之间的矛盾。

主要问题有:

在经营思想上,政府是经营城市的主体,这一观念尚未确立起来;在经营体制上,城市中的“管养合一”体制尚未破除;在经营对象上,比较严重地存在着重视物质性资源利用,轻视社会性资源(文化、品牌等)经营的情况与现象;在资源经营上,存在资源开发利用过度与闲置浪费并有的现象。

四、开展经营城市的思考

1.开展经营城市需要转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经营城市需要一定的氛围和环境,这不仅是经营上的需要,更是拓展城市建设方式的需要。观念可以使人增强信心、激发创造力。因此,转变观念不可忽视。对于经营城市来说,一是改变城市基础设施“无偿使用”的观念,形成“有偿使用”的观念,视市政基础设施为“特殊商品”;江西兴国县就抛弃了城市建设“从属地位”、“非产业化”的旧意识模式,确立了城市建设“产业化”、“商品化”的经营新观念,把城市建设推向市场,将路、桥、土地、绿化、供水等变成商品,鼓励外资、民资参与城市建设,并把城市管理权、保洁权推向市场,既减轻了财政压力,又安排了就业,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山东省莱州市把城市资产视为宝贵的国有资产,改变了过去一提国有资产就习惯于把眼光盯在国有工商企业上,而忽视城市这一特殊资产观念,把城市发展的着眼点由单纯投入型向经营投入型转变,结果使城市的有形、无形资产得到升值,城市的品位得到提升,城市建设的路子越走越宽。二是改变城市资产由政府“独家管理”的观念,形成“多家管理、开发、发展”的观念;三是改变“等钱开发建设”的观念,形成“借力开发”的观念,开放某些收益前景好的市政设施项目,允许国内外投资者进行开发、建设;四是改变城市规划属于纯“技术规划”的观念,变成为“社会经济规划”的观念。长时期以来城市规划总是以工程技术、建筑艺术为出发点,对规划的社会化、经济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体现。国内外实践证明,一个真正科学的总体规划本身就是一个“金矿”,就是财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在继续重视工程技术规划、建筑艺术规划的同时,必须树立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观念,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掘富、致富功能!

总之,开展经营城市需要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实现把城市资产视为公益财产到可经营化资产的转变,把城镇建设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到资本经营的转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城市资产中的无形资产部分应格外关注和开发,如莱州市仅就拍卖一专项资金的“存款权”上获得680万元的收入。

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塑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至关重要。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行“政企分开”,按照中央的要求,政府从企业经营的所有领域退让出来;二是引入竞争机制,以切实提高政府的管理运作能力,真正“精兵、简政”,实行组织领导机构的少层次和权力下放,“小政府,大服务”;三是改造和提高政府信息化能力;深化城市规划的变革,为经营城市提供依据。

2.开展经营城市需要深化改革

首先,改革市政设施的经营机制。在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与运行方面,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合理的产品价格体系;其次,改革城市建设的投资体制。开放市场,允许国内外投资者公平进入城市市政建设领域;三是挖掘盘活存量资产,以资产换资金,以资金建设施;四是扩大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有偿服务范围,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合理补偿;同时改进行业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

3.开展经营城市需要掌握资本运营

经营城市,即从市场经济思路考虑并运作城市资产,使其货币化、资本化,以获得合理的收益。这就要求遵从市场经济规律,按经营的意识、机制、主体与方式,对资产进行资本化、货币化,进而进行集聚、重组、营运,使其得到重新配置与优化组合,这就是国外惯常采用的资本运营。资本运营的方式主要有:变基础设施无偿投入为有偿投入,变政府独家投资为社会多方投资,成立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和投资公司,实行路、水、电、气、房地产综合成龙配套开发,吸引内外商投资于城市建设与发展。

4.开展经营城市需要做好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既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建设的全面部署和安排,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空间上的制高点。因此,它就成为经营城市最重要的依托。城市规划描绘了城市发展的前景,经营城市则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一种手段。如果城市总体规划的质量较高,科学合理,它就为城市建设的顺畅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营城市也就有了可靠的依托;否则,一旦其规划质量不高,或出现重大失误,不仅会使经营城市陷入无序状态,无法顺利进行,轻则造成人、财、物的浪费,重则使城市发展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多走弯路。

从经营城市角度看,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中蕴藏着许多商机,可以说是城市的“聚宝盆”,而质量不高的城市规划则暗藏着许多危机,可以说是城市的“风险洞”。城市总体规划,不仅要达到其应有的技术规划、艺术规划要求,而且要体现其经济与社会规划要求。因此,对城市规划科学性、指导性、战略性及其重大作用和价值,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是经营城市的重点,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对新区的规划应尤为关注。

5.开展经营城市应当做到“三个要求”和“四个化”

“三个要求”是:一是要有科学的总体规划,所有建设都要成为精品;二是严格对土地和资金的管理;三是不要好高鹜远,不求最高最大,必须求最好。

经营城市范文篇5

目前,中国经营城市较为成功的,既有大城市,也有中、小城市;既有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城市,也有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如杭州“对城市的土地、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基础性资源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创造了城市发展的良好条件”(朱铁臻:《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江海学刊》,2002.2)。贵州都匀市政府从1998年开始,采取“资本置换”运作方式进行旧城改造和市政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变,城市功能得到较大改善。该市通过土地资源、闲置厂房等出让,实现了以资产到资本的转化,为城市建设筹集到雄厚资金。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赞许为经营城市的创新之举。

笔者认为,经营城市并不是把城市的所有资源和资产都拿来经营,它主要是指政府把传统的由政府直接投资并组织生产的公共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从资产向资本的转化,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积累资金,谋求滚动发展;同时,政府要推进社会公平,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营城市的精髓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政府成本”。

经验表明,经营城市即使只在公共产品范围,仍然需要把握重点,找准难点,才有成功的亮点,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现在不少地方经营城市的内容过于琐碎,比如,把桥梁冠名权、广告权等等都开列进去。这有可能导致“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经营城市需要战略谋划。

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趋势与经营城市战略

经营城市的机制和战略,与现在和未来几十年的中国城市化趋势息息相关。

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趋势可以概括为:

★大城市、特大城市持续发展;

★由多中心城市带动的区域城市群(带)发展迅速;

★中等城市呈崛起发展态势;

★小城镇与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

★大城市第三产业将上升为支撑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还将继续进行工业化,而且以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为主;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城镇环境生态建设将更加严格,难度加大。

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形势非常严峻。发达国家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市场才出现饱和过剩现象,我国人均GDP只有800美元上下,就已经出现市场过剩现象,而且突出地表现为农产品价格下降。短缺经济时期,农产品增量,农民就增收。现在,农产品增量,农民增收扑朔迷离,甚至因为成本上升,还会减收。其根源就在于农村人口过于庞大。所以,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中心带动的城市群(带)要发展;中小城市要崛起,小城镇要发展,而且要由原来的数量增长转变为适度扩大规律,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综合发展。唯其如此,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才有望达到60%左右,城乡人口数字才可能发生置换。这必然导致我国城市大规模建设,资金需求将大规模上升。因此,经营城市公共产品,最佳选择在于实现产业他、市场化。现在,城市基础设施缺口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尤显严重,兼之这期间将有4亿左右人口转移到城市,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任务更加繁重。

中国的城市化趋势,注定了城市经营呼唤战略指导。

经营城市的重点、难点和亮点

经营城市的普遍内容

经营城市的普遍内容,包括经营城市的基本力量和被经营对象的内容。

经营城市的力量有政府力量和民间力量。

政府力量是指从事经营城市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它主要体现在政府以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地理条件为据,把持公共物品生产大局,适时决策,制定实施政策和措施,把建设项目等交给民间力量去实施,政府监督其遵守城市规划和计划。在此过程中,政府及其主管系统视自己为法人,视城市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为产品,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从中获取一定资金,用以扩大再生产,专注于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综合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述政府力量进行决策和管理的行为,就是经营城市概念的内涵。

从事“城市经营”的是民间力量,如同企业生产一样,它们依据政府决策、政策和规划、计划,把城市资源如土地等、城市环境要素、城市水、路、电讯、公共建筑和服务设施等都作为商品进行生产和经营,经过市场运作,使之与资金货币和一般商品相结合,进行资本置换。这种使城市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通过民间力量进入市场经济的活动过程,就叫“城市经营”。

把政府力量经营城市的行为内容和民间力量“城市经营”的行为内容结合起来,就是经营城市的普遍内容。

经营城市的重点、难点和亮点

本文讨论的经营城市的重点、难点和亮点,是相对于经营城市的普遍内容而言的。

经营城市的重点是土地、水、路和环境。这是涉及城市发展全局的经营内容,对经营城市具有战略意义。

经营城市的难点体现在需要处理的一些关系:

第一,降低政府成本与规范市场运作的关系

在经营城市中,政府要从直接经营中退出。但由此可能滋生直接从事城市经营的民间力量无法左右政府的管理效率问题。外商一般反映中国“政府成本太高”,办事效率太差。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化发育还不成熟,比如房地产市场,不仅政府的宏观调控欠缺,而且中介、金融、城市居民的认知都存在问题。因此,必须认识处理好降低政府成本和规范市场运作的关系,还得认清经营城市非一日之功,要承认发展的阶段性。同时,必须认识经营城市的范围、规律和效果,不能盲目行动。比如,根据我国城市土地资本经营中仍存在转让与划拨“双轨制”、土地供求问题突出,必须建立完善土地储备制,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降低政府成本与规范市场运作的关系很复杂,不可草率处置。

第二,在经营城市中要细分可经营性资源和不可经营性资源,并处理好这种关系。现在有人主张“对一个城市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经营”。其实,并不是所有资源都适宜民间资本介入经营,如世界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一些特殊的旅游景区。城市的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和一些公共活动场所,还是该由政府拨款,因为服务公众政府责无旁贷。

第三,经营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资源和设施的市场运作,会产生效益最大化的倾向,由此,必须认识到,经营城市中,不论外商投资,还是国内民间投资,对城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必须进行环境评估,严格保护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城市经营要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经营的建设项目,不允许超越具有法律效应的城市总体规划控制的范围。在加强政府管理的同时,还应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第五,经营城市要提高政府和主管部门干部素质和理论水平。这样,就可以杜绝“包装”、“亮丽工程”等所谓“政绩工程”劳民损财。

经营城市范文篇6

所以,要使我市城市建设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就必须抢抓自治区规划建设“阿尔山-柴河”旅游区的历史机遇,以开展“二次创业”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经营城市新观念,全方位整合城市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城市建设之路,促进我市经济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

整合城市资源,主要是运用市场机制,对城市空间和作为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资本(如土地),人力作用资本(如路、桥)及相关的延伸资本(如路、桥冠名权)等进行重组和运营,打破旧体制的束缚,原创:从中获取收益,并把收益重新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领域,即大力改革现行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和管理模式,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纳入市场化运作,广泛吸纳外资、内资和民间资本,扩大城建资金来源,以实现城市自我积累、自我增值、自我滚动、自我发展,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为主、多方筹集”的新机制。比较而言,我市建市晚,城市资源整合与盘活的余量大,有很大潜力多方面拓宽筹措建设资金渠道:

一、盘活土地资本,以土地聚集资金

城市最大资本是土地,经营城市政府首先要盘活土地。建设几年来,阿尔山城市建设与管理饱受体制不理顺之苦,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管理力度抓不紧。所以,在阿尔山的第二次创业中,必须紧紧抓住自治区规划建设“阿尔山-柴河”旅游区的历史机遇,在编制“阿尔山-柴河”旅游区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重新划定阿尔山市城市规划建设区,扩大规划区面积,屯积城市土地资本。

在此基础上,政府要利用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优势,严格控制年度供地总量,让用地者竞争用地,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手段,建立起“一个渠道进,一个池子蓄,一个口子出”的土地储备管理机制,同时健全土地金收取、支出、使用制度,确保城市土地收益全部用于城市建设,使城市土地收益转化为城市建设主要财源,逐步解决长期以来城市建设资金“瓶颈”制约的问题。

二、靠规划出精品,利用精品开发项目吸引资金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即使在编制“阿尔山-柴河”旅游区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重新划定阿尔山市城市规划建设区及扩大规划区面积的目标得以实现,阿尔山市城区面积相对较小、人口相对较少的问题仍然在一段时期内存在。所以要使土地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必须从规划入手,强化规划对土地供应的调控和指导作用。以规划为指导,超前储备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认真研究、考察、论证项目,尤其要推出一批“精品”开发项目,对有收益的进行拍卖,拍卖时带项目。特别是对重大项目,均应提出其性质、功能、规划、布局意向、经济技术指标,并进行形象构思设计,使投资者充分了解设计者意图,并能有效地进行成本与利润的经济分析,以利投资决策,从而有序引导开发商向“黄金地段”投资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产的利用和效益。如乌兰浩特市“五一广场”,动工伊始,周边地价便节节攀升,而广场竣工后,周边地价猛增了几倍,也成了抢手货。阿尔山市也应因地制宜,在河滨公园、中心广场、五里泉、海神疗养院等处周边土地做好长期土地储备,并有序推出相应的开发项目,吸引资金建设。

三、理顺管理体制,优化投资经营领域,吸收社会融资

把城市建设管理看作生产力,在城市建设项目融资上,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在启动“二次创业”活动之初,紧紧抓住自治区规划建设“阿尔山-柴河”旅游区的历史机遇,将制约和束缚大景区建设和发展的体制理顺,将不适应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法黜除,将原有落后的管理机制和陈旧的观念摒弃。在此基础上,树立新的观念,采取新的措施,建立新的机制,放开城市经营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城市经营的诱惑力和生命力,“让经营者看到利益,让市场看到竞争”,这是经营城市的关键所在。

开放投资经营领域,把部分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尤其是各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向市场开放――阿尔山独特的矿泉群、石塘林、活火山群及冰雪资源,是阿尔山的最大资本,也是实现阿尔山旅游立市、兴市、强市、富市的最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各种形式,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有收益的项目可相应给予自筹资金、自主建设、自行管理、自行还贷,合同期内收益归己政策,同时,也可以采取“捆绑”的方法解决一些无收益、负收益的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如景区旅游厕所、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等。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城市和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和开发权、使用权、广告权、冠名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进行招标拍卖力度,变无形资产为有形资产,拓宽筹措建设资金渠道,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四、将市政、园林、环卫养护作业推向市场,进行开源节流

在现阶段,阿尔山市的财政十分吃紧,原创:城市建设资金十分短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大都靠负债、拖欠和借贷进行,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甚至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这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所以,对城市公用设施养护管理作业体制进行改革,打破政府一手“包办”的局面,减轻财政压力势在必行。在城市建设初级阶段、城市人口相对较少、城市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的时候,在给予必须的财政补贴的同时,首先必须寻求市政、园林、环卫养护作业所需资金的开源,扩大和提高市政、园林、环卫作业服务面和收益;其次是确保服务收益有效利用,对专项资金进行节流。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逐步将市政、园林、环卫养护作业推向市场,通过公开招标和企业承包的办法,承担各项任务,以节约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足额征收各种城建税费

根据国务院、自治区、盟行署和市政府的有关规定,用于城市建设方面的税费收入项目主要有城市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房产税、电力附加等。长期以来,由于急于追求“招商引资”成果,优惠政策施用不当,出现税费征收力度不够、漏征漏收漏管理,应收税费大量减免现象。其实,这些政策性税费的征收潜力很大。所以,对应收取的政策性城建资金应当加大征收力度,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城建资金足额收取并集中使用。

六、组建城建投资公司,靠公司经营筹集城建资金

经营城市范文篇7

一、经营城市的尝试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市领导审时度势,提出了要从单纯的建设城市转向经营城市的部署,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有偿转让人力三轮车经营权;公开出售商业用地;拍卖户外大型广告经营权;实行环卫保洁有偿承包;拍卖公交线路;有偿使用海域等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些公共服务领域的项目通过有偿转让经营权,不仅促进了市场有序竞争,而且增加了财政收入。由于经营城市在××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经营主体缺位,资产产权不清;城市公用事业政企不分;机制不够灵活等等。笔者认为主要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㈠经营城市基本局限在浅层次的经营。许多人一提起经营城市通常只是想到出售土地、拍卖经营权这些能“来钱”的作法。但土地及各类经营权是有限资源。如果一旦卖完了就会坐吃山空。所以这种做法只是浅层次的经营。更深层次的经营应该是从整体的角度来建设、包装城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附加值和吸引力,促进招商引资的突破,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城市才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㈡经营城市没有凸显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吸引力一方面可以增加游客,增加三产收入,同时还会吸引投资者,可谓一举两得。要提高城市吸引力,城市经营就必须考虑到凸显城市特色,以特色来增添城市魅力。××在这方面就有所欠缺,在城市经营当中考虑凸显城市特色的作法、思路并不多。

二、关于经营城市的思路和对策

㈠解放思想,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日前,自治区党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解放思想再讨论活动。要求各地市、各级领导、政府公务人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掀起广西开发建设新高潮。作为初具中等城市规模的××,要有大的发展,实现新跨越,就要真正解放思想,树立经营城市理念。

在加快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政府的职能从原先建设城市到管理城市,再从管理城市到经营城市,是时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初期,我们经常听到的市长政绩就是“建了一座桥”、“盖了一幢楼”、“修了一条路”等等。这一阶段主要是从“点”的方面发展城市,衡量城市建设的标准也很单一。现在来看,这种观念早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第二个阶段是管理城市,就是大搞草皮工程、广场工程、灯光工程等等,包括城市的海域治理、旧城改造等等。这是“线”的做法。第三个阶段是城市经营的高级阶段,即从“点”、“线”到“面”和“体”,也就是用系统的眼光和思维来寻求城市的发展之路,即我们所说的“经营城市”。这时候的市长考虑更多的是:既然城市是一笔资产,怎么发展才能让其最大限度的增值?既然城市是一个战略节点,怎么才能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使其更有个性,更富有竞争力?既然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龙头,怎样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带动城乡统筹发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大连当市长9年来,大连城市土地增值5倍,农村土地增值10倍。所以说,解放思想,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就相当于解放了生产力。××要通过这次解放思想再讨论,组织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在经营城市方面的先进理念,创新运作机制,实现经营城市新跨越。

㈡经营城市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经营城市不同于经营企业。经营企业是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终极目的,经营城市是通过经营手段使城市资本增值的同时,最终目的是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以人为本”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建设理念、管理理念和经营理念,为人民群众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要尽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防止有的部门打着经营城市的幌子,为谋取私利,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另一方面,经营城市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为支撑点,必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塑造一支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经营城市的人才队伍。作为经营城市的内在要求,城市必须形成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与创新环境,即城市必须有能力培育人才、吸收人才,除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外,还必须具备一个能与其他城市竞争的高质量的社会文化环境。如果必要的创业条件得不到满足,或制度激励不够,人才就难以留住,富于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另找安身之地,××人才的流失和企业的搬迁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制度不断满足经营城市对人才的需求。

㈢经营重点要围绕“一片海”做文章。城市的经营重点关联到城市定位问题。城市定位高于其它的政策、措施,没有准确的定位,就谈不上城市的发展战略。所谓城市定位,就是充分挖掘城市的各种资源,按照惟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个性、灵魂与理念。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没有灵魂的城市就没有内涵,没有理念的城市就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个性越突出,影响的区域就越广,升值的潜力也就越大。城市定位不能“拍脑袋”,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全面、立体的眼光,才能准确的给城市定位。人们曾经把昆明的城市灵魂概括为“彩云之南,万绿之宗”,又把夹在北京和天津之间的河北廊坊定位于大北京下的“休闲CBD”,这些都是城市定位中比较典型的例子。

经营城市的核心是土地,这是无可置疑的。经营者通过对土地的运作,使土地得到增值。经营一个城市成功的关键,在于避免雷同,切忌人趋亦趋赶时髦,发展与其自身条件相符的特色经济。××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自治区对××在南北钦防中的定位,确定城市经营的“重点”要围绕“一片海”做文章。

重点之一是经营海洋产业。立足北部湾丰富的海水珍珠、海藻、虾蟹壳类等海洋生物资源,大力发展与海相关的产业。目前××的海洋产业已经形成相当的产业规模。这就是××的产业特色,要紧抓住不放松。

重点之二是经营生态。××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浓郁的亚热带风情。这是××人民以及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经营好。银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建设,给××带来无数游客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的知名度。但在今天看来当年银滩的开发是一种粗放式、破坏式的开发,十年来银滩的生态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破坏。痛定思痛,才有了银滩改造的浩大工程。所以××在城市改造、建设的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

重点之三是经营海派休闲生活方式。××美丽的滨海风光,富含负离子的空气,久负盛名的北部湾海鲜,却没有大都市忙碌的生活节奏。很多外地人到××的第一个感觉是××人的生活很休闲。虽然这附带有说××人懒散的嫌疑,但如今世界盛行休闲之风,推崇休闲的生活方式。××要抓住这一有利条件,推出经营海派休闲生活方式,可以以“××——休闲之都”的口号大力宣传,并在相关方面做好配合,如产权式酒店的经营,推出面向外地人的住宅楼盘,举办美食节等富有浓郁海文化的休闲度假活动。有可能的话,尽量争取举办一些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宣传活动,像海南博鳌举办了一次“博鳌亚洲论坛”,一个原来默默无闻的小镇就为天下人所知,这是其它任何宣传手段都很难达到的。这些都会给××带来更多的游客,更高的知名度,进一步激活房地产。

经营城市范文篇8

一、经营城市的突破口在于树立经营理念

当前,我们要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管理的模式和思维方式,实现城市资产作为公共资产到可经营资产的转变,城市建设作为市政公用事业到资本经营的转变,城市政府作为城市资产所有者到经营者的转变。把市场经济意识和经营城市的意识渗透到城市建设政府决策实施的所有行为中,不断发掘可供经营的城市公共产品。

一是克服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传统观念。树立经济运营以企业为主、管理方式以经济和法律为主、经济活动以价值规律为主的市场观念,确立新的经济意识、服务意识、双赢与多赢意识,突出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二是克服与经济全球化的不相适应的思维习惯。以开放的胸怀、改革的姿态,学习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和方法,并积极探索加快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经济全球化、体制市场化、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趋势。

三是克服与跨越式发展不相适应的精神状态。破除“小富即安”、“求稳怕乱”的思维习惯,以及“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和根深蒂固的“盆地意识”,树立富而思进、能快则快、只争朝夕的进取观念,知难而进、敢创敢干、赶为人先的竞争观念,尽心尽力、精益求精的质量观念,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效率观念,以观念的更新推动城市跨越式发展。将城市经济发展的一切要素纳入“经营”的视野范围,充分应用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采用市场化的方法,调控城市经济发展与发展条件之间的矛盾。根据城市实际,以符合经济规律的思路和举措来经营城区、经营土地、经营产业、经营技术、经营环境等。

二、经营城市的核心在于经营城市土地

经营城市土地是经营城市的核心。城市土地是政府掌握的最大国有资产。因此,城市政府要通过有效运作城市土地资产,促使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化,以地生财,努力实现收益最大化,从而优化和提升城市功能;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投融资新体制,有效筹集城市化建设资金,解决城市土地开发与经营中的资金瓶颈与障碍。

一是完善城市规划,调整城市布局。将城市经营与城市规划编制、城市规划实施、城市规划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要对城市市场的需求、项目可行性及土地升值潜力等情况进行充分分析;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对规划方案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并且要分析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土地价值以及城市生态环境价值的变化规律,这不仅可以创造土地级差,从而为科学开展城市土地储备决策服务,而且也为市场化运作城市规划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要通过建立公开、透明、法制化的城市规划体系,合理确定政府、社会组织、公众、企业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比如,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土地增值的分配、生态环境损失的利益补偿机制的确定等,都要以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为据。因此,充分发挥规划作用,科学合理调整城市中心区和繁华区用地性质,使城市规划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体现城市功能分区特点和经济布局。

二是严格土地制度,强化宏观管理。当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严格土地审批,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土地市场的监控力度,政府必须对土地一级市场实施垄断,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后,可以对规划用地先行投资,也可委托“造地”公司对土地进行整理,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开发环境,将生地变熟地、净地,然后以招、拍、挂的方式出让该地块的使用权,防止土地资产的流失,提高土地价值。

三是控制土地数量,提高土地效益。除了采取政府垄断一级市场、不卖生地只卖熟地、根据规划成片开发等措施外,还须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出让土地,将土地增值收益尽可能收到政府手中,提高土地投资强度,谋求土地效益最大化。

四是营造城市环境,提高土地附加值。把经营城市的思路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树立城市形象,营造城市特色,打出城市品牌,提高城市档次,从而使城市土地资产不断增值。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以人为本,绿化、美化、亮化城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把城市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不断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以此造商机、造人气,带动城市土地增值。

五是推行城市土地证券化,筹集土地储备资金。从当前城市土地储备资金运行机制来看,城市土地储备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银行投资等方面。由于城市土地资源资产的增值潜力大,据此,可以实行土地资本化运作,通过金融商品创新,来推进城市土地储备机制的高效运作。具体是通过城市土地证券化,来筹集资金。同时,对于城市土地征用,也可以采取证券化的方式,以降低城市建设的成本,同时又可以使农户获得持久的收入。

三、经营城市的创新在于完善经营机制

围绕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存量资产,搞活增量资产,激活无形资产,把城市整体作为客体来进行经营和运作,构建城市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机制,最终使城市资本实现“投入——经营——增值——再投入”的良性循环,以真正实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运作存量资产。通过对存量资产实行有偿转让,实现“货币-实物-货币”的良性循环。当然也可以引进竞争机制,对部分市政基础设施实行委托管理,建立多种形式的资产管理模式,提高投资效益,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走上良性的自我发展道路。

二是搞活增量资产。只要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各种经济成份的资本都可以投入到有收益的准公共产品(如城市公交、供气、供水等)及部分可市场化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成为市场机制下新增的混合资本。

三是激活无形资产。有选择地出让部分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如对城市出租车经营权、路桥冠名权等进行招标拍卖,使城市的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通过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自然景观等城市特有的内涵,进行发掘、利用,不断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增加城市的集聚力。

四是构建多元化投资主体。除上述融资方式外,还可组建实体性投资主体,如城市建设投资总公司,城市建设投资总公司应当是经政府批准和授权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城市建设专业机构,具有自身的资本和独立的法人地位,这样可以灵活机动地进行市场操作,保证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高效率。公司的职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策性职能,主要是承担纯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建设;另一类是经营性职能,以企业法人的身份进入城建市场,进行准公共品的投资,以此实现纯公益性项目与准公共品之间的良性循环。同时,根据项目需要,公司可以以其独立法人资格采取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组建项目股份公司,吸收社会游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募集建设资金。

四、经营城市的动力在于发展城市经济

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最终集中体现在企业的竞争力,而经济发展将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发展极具潜力和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支柱,为经营城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是培植支柱企业。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原有的骨干企业,发挥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带动示范作用,对企业在新产品开发、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扶持和服务,使他们不断壮大、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建立和发展形式多样的银企机制,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多渠道融资,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二是加大内引外联。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吸引内资外资,大力“引进来”,积极“走出去”,努力拓宽投资与招商空间。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渠道,以形成“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环境、时时都是招商时段、事事都关招商大局”的共识。要重点吸引国际大公司和国内大企业落户城市,力争使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要积极扩大外贸出口,扶持重点出口企业,用好、用足、用活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实现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是优化投资环境。在努力完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下功夫从法制、政策、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要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为全面改善城市环境和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打好基础。要继续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努力消除影响投资环境的体制性障碍。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对各类市场违章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依法保护投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五、经营城市的主体在于规范政府行为

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精简、统一、效率和依法行政的原则,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经营城市范文篇9

一、基本情况

境内总面积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着眼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某年以来,连续开展大规模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会战,累计投资亿元,完成百万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项,开发房地产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日异完善的城市功能,使蕴藏着巨大的经营城市潜力。

一是从土地储备看,通过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收回、收购、开发、复垦、整理闲置土地,截止去年末,县级储备库中储有土地公顷。

二是从公有住房存量看,现有房产直属公有房屋万平方米,今年起陆续对其中平方米进行出售,可获收益万元,将按国家房改有关政策全部用于住房开发建设。

三是从现有城市基础设施看,全县道路、园林、环卫、给排水设施等国有固定资产,累计折合资金亿元,由于近年来不断追加投资,增值前景可观。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们按照“以地养城,以业兴城,以城建城”的发展思路,加快城市资产集聚、重组和运营,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经营城市初见成效。

⒈活化土地市场。从经营土地入手,大力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一是完善土地供应机制。坚持城市规划与土地总体规划相衔接,对县城内所有具有储备价值的存量地块进行调查摸底,统一收购地理位置适宜、基础条件好的耕地,对城区内闲置土地和“退城进郊”置换土地实行储备管理,纳入县级储备库统一经营。投资万元,征用广场用地公顷,出让后,可实现收益万元。今年,计划收购土地公顷,已完成收购公顷,投入资金万元(尚有公顷土地未完成收购,资金缺口万元);计划收回土地公顷,实际收回公顷;计划开发、复垦、整理纳入土地公顷,用于建设用地补充耕地需求。完成全年计划,县土地储备库储备土地总量将达公顷。二是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健全土地有形市场,设立土地出让、转让大厅,由政府垄断一级市场,放开二、三级市场,对用地行为及土地交易实行扎口把关、有偿使用,对有意向的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形成了“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供地格局。去年,办理土地出让、转让宗万平方米,获取土地收益万元。其中,竞价拍卖等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共获收益万元,在全市开创了土地市场化运营的先河;仅拍卖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权,即获收益万元,增值倍。三是调整基准地价。科学合理调整中心地区和繁华地段用地性质,根据供求实际和市场行情,在省地价评估中心指导下,将一级地地价标准由原来的每平方米元上调为元,有效解决了我县地价过低、土地资产流失问题,达到了活化存量土地、提升资产效益的目的。

⒉开发经营项目。以财源建设为落脚点,全力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带动城市经营深入开展。一是发展园区经济。实施“落地生根”工程,启动个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加工园区一期工程占地公顷,土地收购投入万元,将投资万元进行“三通一平”,已有个重点项目拟入区设厂,总投资达亿元。加工园区已完成公顷土地征用,收购及拆迁投入万元,目前,“三通一平”已完成,并有家企业入区建厂,开展密度板、细木工板、餐具、锯材生产加工,其中,投资万元的厂,今年月投产,年可加工原木万立方米。鉴于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该园区近期还将新征土地公顷。工业园区规划面积公顷,其中木业用地公顷,收购及拆迁投入万元。投资万美元的木业一期工程于今年月正式投产,已加工原木万立方米;二期工程规划、立项、征地工作已完成,将于年内投产,届时,年可加工原木万立方米,实现产值亿元、利税万元。二是推进房地产开发。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年来累计出售公有住房平方米,收回资金万元,全部用于住宅建设投入。鼓励集资建房,共有个单位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名职工的住房问题。放开交易市场,某年以来,完成房屋买卖交易万平方米,交易额亿元,其中二手房交易面积万平方米,交易额万元,累计收缴税费万元。三是兴办商品市场。引导民营大户投资亿元,在县城商业中心地段兴建商厦,实现以场旺市、以市兴城,带动了周边门市及住宅价格的提升。由于对俄市场逐渐炒热做大,商贸城投资商计划投资万元,联片兴建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餐饮娱乐配套设施;商厦投资商将投资万元,动迁原农贸市场,辟建休闲广场。投资万元的批发大市场于去年月投入使用,截止目前累计完成交易量万斤、交易额亿元,投资万元的大市场二期仓储设施工程年内完工。

⒊盘活存量资产。坚持以存量换增量、以无形资产换有形投入,变历史形成的资产为目前可以经营的资本,变未来的收益为现实的投资,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新途径。一是盘活有形资产。于年初对全县户国有及集体中小企业实施改制,通过股份、出让、破产、民营等方式,将盘活存量闲置资产万元;已对其中户国有企业进行公开竞价出售,实现拍卖额万元,净增值万元。积极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促成县公司国有股权整体转让,新增置换资金万元。就县公司经营权转让事宜,正与家公司加紧商洽。二是盘活无形资产。注册资金亿元,组建城投公司,负责城市建设项目的投资、开发、控股和资产经营。推行城市道路、桥涵、公园、游乐设施及广场冠名权、广告经营权拍卖,公开拍卖城区内繁华地段座公厕使用权、广场周边广告权,获得收益万元。

经营城市范文篇10

一、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的必要性

“经营城市”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是一种新的现代城市管理思路,是推进城市化,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大新战略。具体地讲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人力作用资本及其它经济要素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实现资源在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最大化、最优化。实施这一战略,要求城市决策者必须站在更高、更远、更实的角度,以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目标,以业主管理的身份将城市的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本推向市场,进行重新组织和优化布置,从中获取一定的收益,并再投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像经营企业一样来经营城市,通过滚动经营,达到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的目的。所以,经营城市的意义不仅在于城市,而且还能够形成促进城市建设——繁荣地方经济——再促进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新机制,从整体上推动城市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经营是灵魂。经营城市的最终目标是城市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基础设施社会化,物业管理企业化,资源利用商品化,重点是开发利用好宝贵的城市资源。

城市资源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它不仅包括土地、人口等自然生成资本,道路、桥梁等人力作用资本,还包括路桥等公用设施冠名权、经营权、城市公共广告空间使用权等相关延伸资本。随着人们对城市资源这一对象认识和研究的深入、突破,城市资源的内涵及外延还将进一步丰富和扩大,如城市品牌和注意力资源、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资源、信息网络资源、政府资源、环境资源、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等,都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大力发掘。科学合理地经营城市资源,对于加速城市化进程,发展壮大城市经济,推动政府职能转换和微观层面的市场化改革,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根据《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和《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金华将要建成浙江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全省第四大城市),然而,金华的经济实力不是十分雄厚,政府不可能拿出太多的资金来大举搞城市建设,相对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实施“经营城市”战略,通过经营城市,来解决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使金华尽早实现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目标。

二、经营城市的主要举措

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力争做到“四个一”: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审批一支笔,通过造房子、造景点、造环境、造人气、造商机、造效益,来达到经营城市的目的。并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步伐。

从总体上看,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滞后于其他行业,由于我们历来采取的是政府直接式管制的体制,导致了许多弊端,如政府单一渠道投资致使公用产品长期短缺,政府垄断经营使消费者在消费领域扩大的同时,消费的直接成本也在增加,部分市政公用企业及事业单位缺乏竞争力,靠政府补贴过日子等等。

为此,我们要通过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让一些企业化管理的市政公用事业单位尽快改变事业单位成份,走向市场,加入竞争行列,成为具有活力的现代企业。同时,也要使政府成为平衡社会利益风险的实际承担者。逐步放开非国有经济进入城市市政公用行业的限制,大中城市市政公用行业中的供水、管道燃气、公交、供热、排水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是国家需要控制的,但控制不一定控股,控制不一定独资(国有独资)。要积极探索吸收多元化投资发展公用事业的途径。通过吸收各种经济成份,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主体可以是国有企业、集团企业、中外合资,也可以是自然人。这样,政府既能增加税收,同时也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在市政公用企业中引入竞争机制,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方向努力。只有搞活市场经营机制,才能全面经营城市。

2、以经营理念规划城市,增强城市进入市场经营的吸引力。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经营城市的“源头”。它通过对城市性质功能和发展目标的科学定位,来决定城市发展方向。我们要树立“经济规划”的意识,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金华目前正借行政区划调整之东风,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在修编过程中,一定要对城市的性质、功能进行准确定位,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色,做到显山露水、随坡就势;突出人文优势,提高城市文化品味;突出交通优势,发挥枢纽和跳板作用;突出引进国内外城市规划设计先进、新颖构想,又结合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做到既能折射地方历史文化,又有浓厚现代气息,使之现代与传统自然融合,形成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显著特征;突出开放性,把一座座大型建筑物都建成标志性的精品,从而全方位提高整体城市规划的品位和档次,使市民和投资者不仅从规划出来的城市建筑的浓厚文化氛围中得到精神情操的陶冶,而且通过看到建设后的蓝图使市民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自觉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加城市的吸引力、亲近力和参与建设管理的自觉性。并通过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等途径来为经营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城市进入市场经济的吸引力。

3、以经营手段建设城市,盘活存量土地,搞活房地产市场。

在经营城市中,注意激活城市基础设施和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价值,是经营城市需要重新认识的“章节”。引进经营城市理念,将其转化为市场行为后,不是所有的都按市场行为建设,必定有些投资须由政府采取倾斜投入来带动开发,这种政府的规划引导和资金、政策投入,不仅使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进入市场,而且把投资引向了环境建设本身,拓宽了筹资途径。在筹资上重点要抓好采取土地公开招标拍卖出让收回资金工作,以及推行道路冠名权拍卖回收资金工作。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产经营产业化,项目运营企业化。

在盘活土地存量资产上,我们应在三个方面使土地资本进入市场,实现土地自身应有的价值。一是要坚持政府垄断市场的原则,确保城市土地垄断价值,使土地原始升值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今后我市土地除公用事业按有关规定可以划拨外,其他开发建设用地一律应由政府严格控制。二是要坚持政府垄断、市场运作的方法,确保土地增值、升值。市里要成立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机构,使城区土地交易全部按规范管理。三是要坚持依法管理原则,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城市土地管理。要注意节约用地,加大查处力度,严禁非法交易、违法用地和“炒地皮”现象发生。在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在旧城改造中,要积极贯彻“以房带路,以路促房,路房结合”的方针,使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和房地产开发有机地融合到一起,通过良性互动,带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使住宅建设走上产业化、现代化之路,确保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城市房地产发展程度高低和市民住宅消费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实力、吸引力与活力,反映出投资者特别是市民对这个城市发展的信心,反映出政府经营城市的能力和水平。金华市近两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温,这是一个可喜现象。但我们要采取措施,防止出现过热势头,让房地产业进一步搞活做大,为开辟经营城市拓展新途径。

4、以经营谋略推介城市,用文明手段管理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品牌和注意力经济是信息社会的全新概念,也是必然产物,具有时代特定的经济属性。经营城市,也需要像企业包装、宣传、推介商品一样,对城市进行形象设计、包装、宣传和推介,以打造城市品牌和吸引力。

首先,我们要积极导入城市CI形象设计,塑造城市对外的良好形象。城市设计属于一种创意、一种思想,它贯彻于总规、详规和修规及城市建设中的各个层面,所以,我们在规划和设计城市形象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通过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和结合山水的生态景观来体现城市的形象。同时,还要加大城市形象宣传推介力度。传播体系是品牌和注意力经济的手段和支撑点,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和各种方式,介绍和宣传金华,并加强与国内外同类城市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金华在国内外的影响,以吸引人口(人才)和资金的集聚,促进旅游发展,推销金华的城市形象和产品,全面推动金华的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也出效益、出生产力的意识正逐步被许多人所接受,因为现代城市功能的发挥,越来越依赖于城市管理的优化。因此,我们要以经营方式来管理城市,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教育执法人员要文明执法,以维护城市的良好形象。并注重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大力推行城市环卫保洁包干责任制、园林绿化管护责任制、绿地认养制度等,把管理推向市场,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加强文明社区建设,夯实城市管理的基础,在各社区全面推行物业管理,以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

三、利用好经营城市的主杠杆

经营城市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建设资金匮乏这一“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正确分析城市的商品属性,树立起市场观念,运用经济手段,实现制度创新,在城建资金的筹措方式、管理模式、运作形式等方面加以探索,全面推进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

虽然金华在投融资改革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偿试,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目标。如引进外资搞建设(旧城改造)、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双龙大桥转让经营权)、实行股份制发展公用事业(管道液化气建设)等等,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在股本融资、发行城建债券、城市设施的冠名权等方面还做得不够,需要作进一步地努力。在多方探索中,我们认为运作好去年成立的金华市城建开发有限公司这根经营城市的主杠杆,金华的经营城市工作将会得到有力保障。

要实行城建项目市场化运作,首先其运作主体必须企业化,实现城建投融资从单一的财政渠道向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转化。按照城建资金运作市场化的原则和政企分开的要求,我们建立了一个具有经济法人地位,以经营为手段,使有限城建资金滚动增值,对城建资金实行“自筹、自用、自还”的金华市城建开发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由政府授权,作为对城市建设和维护资金进行筹措、使用、管理的城市建设专业投资开发公司。公司推行项目法人制,这样既可以明确项目责任,增强还贷能力,减轻债务风险。而且部分授权资产还可以成为城市建设新的融资载体,又能够分解城建资金统筹统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