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场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22:22:28

经营场所

经营场所范文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以下简称经营场所)是指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营业性游艺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审核公示,是指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对申请开办的经营场所的有关情况在一定范围和时限内向社会公开,根据社会公众的反映,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核的工作制度。

第四条受理开办经营场所申请的文化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申请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应当立即将申请开办的经营场所的有关情况公示。初审不合格的,退回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五条文化行政部门的公示,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依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相关条款所确定的公示范围;

(二)公示对象的名称、营业地址、经济性质、经营范围和经营项目;

(三)公示对象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等自然情况;

(四)受理反馈意见的部门、监督电话、通迅地址、公示时限和其他要求。

第六条公示的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将公示张贴在其办公场所及拟设立的经营场所营业地址的醒目位置,也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介向社会公示。

第七条文化行政部门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受理社会反馈意见。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文化行政部门反映对公示对象的意见和看法。文化行政部门对反映意见的单位和个人的情况应当保密。对匿名以及超出公示范围的举报或意见,文化行政部门可以视情况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条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对社会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和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登记建档。调查核实应当以事实为依据,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调查核实情况应当形成文字报告,其中应当包括调查核实的内容、方式及结果。参与调查核实的人员应当在报告上签字,对报告负责。调查报告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九条经调查核实,公示中所反映问题不存在的,文化行政部门应当立即作出审核合格的决定,并及时通知申请人;公示中所反映情况属于经过改正可以消除影响并且公示对象主观上愿意消除影响的,文化行政部门应当责成公示对象尽快提出和落实修改方案;影响确已消除的,文化行政部门应当作出审核合格的决定;对经调查核实,公示对象确实存在严重问题和不良影响、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文化行政部门应当立即作出审核不合格的决定,并及时通知申请人。

第十条已开办经营场所变更营业地址、经营范围、经营项目或者变更法定代表人等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文化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相关条款

第九条娱乐场所不得在可能干扰学校、医院、机关正常学习、工作秩序的地点设立。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十条下列人员不得担任娱乐场所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主管人员,并不得参与娱乐场所的经营管理活动:

(一)因犯有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罪,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或者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罪,曾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二)因犯罪曾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相关条款

经营场所范文篇2

冬季是安全事故高发期,又包含了元旦、春节两大节日,各类文化市场经营活动日益增多,给消防安全带来压力。为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灾害事故发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就切实做好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消防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分析消防安全形势,增强做好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感

消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娱乐场所、网吧、影剧院等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各地各部门务必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分析本地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提高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把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尤其是元旦、春节期间的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消防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明确工作任务,强化责任目标,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消防安全。

二、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加强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认真做好当前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的消防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管理,依法履行职责,建立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层层分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对无视法律、无视监管、无视生命,甚至抗拒执法、违法经营造成火灾事故的,要依法严惩;对因失职、渎职行为等影响公共消防安全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对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导致发生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要按照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依法查处并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消防安全监管,确保当前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消防安全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和文化活动举办单位消防安全的监督指导,确保各项制度落实。一是经营场所要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消防安全负责人,明确消防安全管理岗位和责任制,配备消防安全专门人员,负责日常巡查,实时检查经营场所和文化活动的消防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二是严格管控经营场所明火,禁止在经营场所内吸烟、燃放焰火,防止引起火灾。三是经营场所必须按消防部门要求开通消防通道,设置明显的安全疏散指示标识,营业期间保持全部消防通道畅通,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能迅即安全疏散。四是经营场所必须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和应急照明设施,并确保各项设施设备完好有效。五是经营场所要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演练,确保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提高工作人员救生、求生技能。六是群众性文化活动要明确活动举办责任人,加强用电管理,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和联动,积极开展联合执法,针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严格执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五个一律”的要求,即:凡公众聚集场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封堵,经检查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公众聚集场所自动消防设施损坏、不能正常运行,经检查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营业性场所安全出口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经检查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采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业整改;公共娱乐场所一律不得使用任何烟花爆竹,坚决杜绝场所“带病经营”。对检查发现的未经消防审批合格,就擅自营业和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场所,各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采取关停措施加以整改。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安监等部门在前一阶段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消防安全整治专项行动的基础上,要继续保持整治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

四、加大消防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消防安全意识和预防火灾能力

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正在实施的新《消防法》,集中开展一次以防火、灭火知识为主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要紧密结合当前防火工作特点,广泛宣传典型火灾案例、消防法律法规和各种防火安全知识,普及火灾报警、初期火灾扑救和火场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组织开展好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的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通过跟踪报道、曝光重大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等措施,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在醒目地段悬挂张贴防火警示标牌标语,教育广大群众和顾客遵守防火安全规定。各经营场所要把消防教育与职工岗位技术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好“三个一”活动,即:组织员工开展一次强化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消防法制教育活动;开展一次“查身边隐患、保本岗安全”的岗位自查自改活动;开展一次以“关注消防、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灭火实战演习和自救逃生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通过广泛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在公众聚集场所中普及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自防自救、疏散逃生知识,增强场所员工和文化活动参与者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的火灾防控水平。

经营场所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组织、部门负责、各方联动、业主实施的工作方针,坚持治理整顿与提升服务水平相结合、集中整治与建设长效机制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强化措施,分类指导,实现全区公共经营场所卫生状况根本好转。

二、专项整治的范围、重点和内容

(一)整治范围和重点

对全区所有公共经营场所(餐饮店、副食店、超市、食品作坊、旅店、理发店、美容店、洗浴场所、夜市摊点、化妆品店、诊所、药店)开展卫生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拉僧仲地区餐饮业开展集中整治,其他地区按照要求,结合实际,自行组织开展专项整治。

(二)整治内容

1、加强对中小型餐饮店食品卫生检查。严格落实餐饮业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重点检查餐饮单位餐厅、后厨、操作间、库房卫生、防蝇防尘防鼠设施、通风设施、餐饮具消毒设施配备情况等。

2、加强餐饮单位溯源监管,落实食品及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制度,以熟食卤味、盒饭、凉菜等高风险食品为重点品种,以餐具和食品清洗消毒为重点环节,加强规范管理,防控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全面推进小餐饮规范经营。

3、加强各类公共经营场所内部环境卫生检查。各类公共经营场所内部墙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要重新粉刷,墙壁上的装饰物和宣传物按照相关部门要求统一张贴;地面保持干净整洁,无污水,无油腻;餐饮场所消毒用具、留样冰箱按照相关部门要求统一摆放;餐巾纸一律使用符合《消毒管理办法》规定的抽纸;中等规模(100平方米以上经营面积)的餐饮营业场所必须设置有独立卫生间;从业人员需保持着装整洁,并佩戴规范的工作帽、口罩等。

4、加强对各类公共经营场所有关证件的监督检查。检查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办理情况,卫生制度健全和落实情况。

5、严格规范各类公共经营场所服务许可范围,严厉查处无证照经营、超期限经营和超范围经营行为。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我区公共经营场所卫生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取得实效,成立公共经营场所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工作分工及具体职责

(一)餐饮店专项整治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配合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具体职责: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食品卫生监督信誉度等级公示、许可证、人员的健康状况和个人卫生、店内环境卫生、平面布局、防蝇防尘防鼠卫生设施、标识标志、生熟分开及采购索证制度的执行、食品加工用具及餐饮具消毒等专项整治。

(二)副食店、超市专项整治

责任单位:工商分局

配合单位:区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南工商分局

具体职责:按照《食品安全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副食店、超市开展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人员的健康状况和个人卫生、店内环境卫生、平面布局、防蝇防尘防鼠卫生设施、标识标志、“三无”过期食品、生熟分开及采购索证制度的执行等开展专项整治。

(三)食品作坊专项整治

责任单位:海南质量技术监督分局

配合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南工商分局

具体职责: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前店后作坊(从采购原料至成品)、食品加工及销售场所卫生,开展人员的健康状况和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平面布局、防蝇防尘防鼠卫生设施、标识标志、“三无”过期食品、生熟分开及采购索证制度的执行等开展专项整治。

(四)旅店、诊所专项整治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配合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海南工商分局、海南公安分局

具体职责: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要求,对小旅店、小招待所开展公共场所监督信誉度等级公示、卫生许可证、人员的健康状况和个人卫生、消毒设施及记录、床上用品、用具标识、卫生间的清洗、室内外环境卫生、卫生制度落实等专项整治。

(五)理发美容店专项整治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配合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南工商分局

具体职责: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的要求,对小理发店、小美容店开展卫生许可证、人员的健康状况和个人卫生、消毒设施及记录、用品用具更换、专用工具标识、室内外环境卫生、卫生制度落实等专项整治。

(六)洗浴场所专项整治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配合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海南工商分局、海

南公安分局

具体职责: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要求,对小浴室开展卫生许可证、消毒设施及记录、用品用具更换、禁浴标识、室内外环境卫生、卫生制度落实等专项整治。

(七)夜市摊点专项整治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配合单位:区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南工商分局、海南公安分局

具体职责: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要求,对夜市摊点开展指定区域、卫生设施、环境卫生等开展专项整治。

(八)药店、化妆品店专项整治

责任单位: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配合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卫生局、海南工商分局

具体职责:按照《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的要求,对小药店、化妆品店开展卫生许可证、人员的健康状况和个人卫生、消毒设施及记录、用品用具更换、室内外环境卫生、防蝇防尘设施、卫生制度落实等专项整治。

(九)学校、企业、建筑工地食堂专项整治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配合单位:区住建局、教体局、安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海南工商分局、海南质量技术监督分局

具体职责: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人员的健康状况和个人卫生、食堂环境卫生、平面布局、防蝇防尘防鼠卫生设施、标识标志、生熟分开及采购索证制度的执行、食品加工用具及餐饮具消毒等专项整治。

五、工作步骤

本次餐饮卫生整治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和培训教育阶段(2012年7月7日—年7月11日)。制定全区公共经营场所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对各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7月12日—8月7日)。各相关部门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各项要求,全面开展公共经营场所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8月8日—8月10日)。各相关部门及时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将对此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第四阶段:表彰奖励阶段(8月11日—8月12日)。活动结束后,领导小组将对此次专项整治效果突出、综合考评成绩优异的单位予以表彰,同时,由卫生监督部门统一制作荣誉牌匾,以流动挂牌的形式奖励各先进业主。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公共经营场所卫生整治工作做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督查和考核,积极落实各项任务和职责。

(二)严格规范标准,加大整治力度。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及时掌握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变化情况,全面、准确掌握公共经营单位的底数、分布及基本卫生状况,切实抓好卫生标准规范的宣传培训。积极主动投入整治工作,对不达标、不符合要求的各类公共场所该停业整顿的要及时停业整顿,该取缔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对整治工作中碰到的难点问题,由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经营场所范文篇4

一、组织领导

成立镇贵重商品经营场所治安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二、整治时间及步骤

专项整治时间从年7月至年1月,共分四个阶段。

1、宣传动员阶段(年7月至8月)

采取以案释理、图片展览、散发宣传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对社会、公众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重点加强对贵重商品经营业主安全防范知识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业主安全防范措施,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共同筑起一道守护贵重商品经营场所的坚固堤坝。要积极协调文化、广电等部门,加大对贵重商品经营场所专项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到电视有影、报纸有字、电台有声,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2、调查摸底阶段(年7月至8月)

要认真填报上级制定下发的贵重商品经营场所调查表,掌握辖区内场所的底数。对各场所的经营规模、人防、物防、技防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改措施。

3、整改建设阶段。(年8月至12月)

要根据摸排出的贵重商品经营场所内存在的治安防范薄弱环节,按照统一的人防、物防、技防标准,逐店整改到位,不留死角。

4、检查验收阶段。(年1月)

由镇综治委组织相关单位,采取明查暗访的形式,对贵重商品经营场所的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三、工作方法

(一)采取三项措施,提升齐抓共管的共识

l、将贵重商品经营场所治安防范菅理工作与地方和部门综治维稳政绩考核挂钩。要把贵重商品经营场所治安防范管理好坏,与履行当地综治稳定政绩挂钩,各级地方和有关职能部门应当主动担负起加强贵重商品经营场所治安防范管理的政治责任。

2、将贵重商品经营场所治安防范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评。镇综治委将金银珠宝等贵重商品经营场所治安防范管理工作纳入年社会治安综台治理目标考评中。

3、将贵重商品经营场所治安防范管理工作纳入和谐平安创建范畴。由镇综治办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在全镇金银珠宝等贵重商品经营场所全面开展“和谐平安商场”、“和谐平安金银珠宝行业”创建活动,将和谐平安创建辐射到每个贵重商品经营场所。

(二)加强人防、物防建设,打造坚固严密的安全屏障

1、人防。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贵重商品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治安防范工作首要责任人,对治安防范工作负首要责任。加大对这些重点区域的街面、路面巡控力度,挤压犯罪空间,增强对违法犯罪的威慑力。

2、物防。有关单位要联合行动,逐一督促指导辖区内贵重商品经营场所对原有的物防设施全面进行加固和改造。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品必须安装坚固的金属防护门和防护拦等防护装置。

(三)完善三项机制,构建紧密联动的监管体系

一是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各监督部门日常联合监督检查制度,检查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每月至少一次,重点检查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规章制度是否严格执行、隐患漏洞是否消除,把可能发生的盗抢案件和安全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针对可能遭受的侵袭,明确相应的处置措施和人员分工,并定期组织贵重商品经营场所保安人员技能训练和预案演练等,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一有警情,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三是严格责任追究机制。对一旦发生盗抢等重特大刑事案件和火灾等特大责任事故,将按照程序,查找防范工作中的漏洞及有关部门和人员失查、失控、失管应当承担的责任。

四、工作要求

l、要高度重视贵重商品经营场所整治专项行动,要从社会稳定和打造平安社区、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高度做好这项工作。

经营场所范文篇5

一、组织领导

成立“贵重商品经营场所治安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二、整治工作时间及步骤

专项整治时间从年7月至年1月,共分四阶段。

1、宣传动员阶段。(年7月至8月)

要积极开展对贵重经营场所专项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业主的安全防范意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共同筑起一道守护贵重商品经营场所的坚固堤坝。

2、调查摸底阶段。(年7月至8月)

各村、各经营场所要对各场所的经营规模、人防、物防、技防现状有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改措施。

3、整改建设阶段。(年8月至12月)

各地要根据摸排出的贵重商品经营场所内存在的治安防范薄弱环节进行整改,不留死角。

4、检查验收阶段。(年1月)

由乡综治办牵头,组织相关单位,结合年度考评,对各贵重商品经营场所的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三、工作要求

1、要高度重视贵重商品经营场所整治专项行动,要从社会稳定和打造平安社区,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高度做好这项工作。

经营场所范文篇6

9月20日晚,深圳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舞王俱乐部发生特大火灾事故,该歌舞厅系无证经营单位。截止9月21日中午11时,事故共造成43人死亡,59人受伤。这次特大火灾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重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国庆节将至,为切实加强我区文化经营场所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娱乐活动时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文化经营场所的安全稳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已取得《许可证》的单位和经营场所,应当按照原批准的经营项目、经营场地和核定人(台)数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加强管理,不得擅自变更场地或扩大经营范围。

二、各文化经营场所要健全和落实文化经营场所各项安全制度,务必落实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建立安全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对场所的安全进行巡视检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各场所要重点检查房屋建筑是否牢固和达标,安全通道是否畅通,应急照明灯与消防设备是否齐全有效,电器电路是否存在问题,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接到本通知后应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不留死角,确保安全。

三、各文化经营场所要制定详细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要严格控制明火,严防吸烟引起火灾。同时还要制定应急疏散预案、灭火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提高灭火扑救的能力。

四、各文化经营场所在场内应配备应急照明设施和安全疏散指示,应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并保证完好有效,工作人员要熟悉其使用方法。

五、各文化经营场所在营业和开放服务期间,要保持通道畅通,严禁将门上锁,严禁堵塞消防通道,保证紧急情况下人员能迅速疏散。

六、各文化经营场所要组织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安全保障培训,做到会报警、会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知识和技能。要利用网络、海报、视频和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安全宣传和教育,使从业人员和消费者自觉树立消防安全意识,全面提高经营场所安全生产和安全保障水平。

七、各文化经营场所必须依法经营,严格控制顾客容量,不得超员营业,确保空气流通,卫生环境整洁。

八、各文化经营场所应建立巡查制度,派专人对场所经营状况进行巡查,发现营业场所内有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予以制止、妥善处置,并立即向公安部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九、各娱乐场所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应当按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依法演出,加强场所和舞台的安全管理,设有烟火效果的必须报消防部门批准,演出内容必须健康、合法。

十、每日凌晨2时至上午8时,娱乐场所不得营业。娱乐场所应当与从业人员签订文明服务责任书,并建立从业人员名薄和营业日志,营业日志应当留存60日备查。

特此通知。

经营场所范文篇7

银行对经营场所安全保障义务的原则:要给予受害人必要的充分的保护,以使其受到损害的法定财产权或人身权得到补偿;同时又必须考虑到大量的经常性的巨额的赔偿对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不仅要保护受害人(消费者)的利益给予合理的补偿,又要考虑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考虑到被告经营者(如企业、商家)的经济赔偿的承受限度。银行保护的主体是指进入银行经营场所的任何人,保护的客体必须包括财产权,保护的区域仅限于其经营场所;对于经营场所以外所发生的侵害事件银行并无安全保障的责任。银行有义务保护储户的存取款信息,保护储户的存取款信息可以避免“见财起意”的突发性侵权(犯罪)案件;同时,对有预谋的犯罪,由于侵害人无法找到“目标”,也可起到防范作用。

现实中,相当一部分侵权及犯罪行为的发生,既有银行在履行安全保障责任时的懈怠,又与当事人的麻痹大意等主观因素有关。因此对这方面进行法律分析,有助于理清责权,明确责任,从而达到更好的避免、杜绝安全问题的产生。结合我国目前社会现实及法律规定,研究这一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银行经营场所安全法律问题风险

正确防范在银行经营场所发生的侵犯客户人身权、财产权的事件,就应当赋予银行安全保障的义务,银行未尽合理限度内的保障义务应承担相应责任。确定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应当考虑社会利益的平衡,使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具有现实性、必要性。在范围上,银行应对经营场所内的人员的人身权与财产权提供安全保障;在内容上,银行应当保护储户的存取款信息,安装探头等,配备保安等。银行的责任是过错责任,加害人、受害人以及银行应按过错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

银行作为货币的聚散地,是侵犯财产类犯罪的高风险聚集区。近年来,银行在防抢劫、防盗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在营业网点安装防弹玻璃、监控系统,保证了其的资金安全及职工生命安全。然而,银行所做出的这些努力,主要是围绕银行内部的安全进行的,却忽视了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时的资金安全和人身安全。这几年,接连发生了多起客户在银行遭抢劫、抢夺等严重侵犯客户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震动。

银行是具有公共性质的企业,是否应保护其经营场所的安全呢?从理论上看,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维护经营场所设施的安全;(2)使自己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符合安全要求;(3)保护客户在经营场所免受第三人的侵害。对于第一种情况“维护银行设施,使客户免受侵害”,《民法通则》对建筑物责任已作出了规定,而《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对此更有详细的规定;对于第二种情况“使自己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符合安全要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8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因此,对前两种安全保障义务,在实践中并无多少争议;对于第三种情况,即银行应当保护客户在营业场所免受第三人侵害,却争议较大,本人仅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银行对经营场所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渊源

关于银行安全保卫的规定,目前包括:《关于基层金融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暂行规定》、《关于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金融保卫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公安机关与金融单位联网报警管理规定》、《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等文件。文件对银行经营场所的安全设施和措施进行了规范。然而这些文件只能对银行未尽安全保障的义务处理行政责任,并未涉及到对客户责任的承担,即对经营场所发生的第三人引起的侵权案件,并无银行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2000年年底,一犯罪人持枪冲进某银行营业大厅实施抢劫,杀害了两储户。案件侦破后,两名遇害储户的家属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都提出了附带民事诉讼,认为依储蓄合同,银行应当对进入其营业大厅的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负责,要求银行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审理认为,根据罪责自负原则,对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应由犯罪分子承担刑事和民事法律责任。银行在履行合同维护储户的存款利益方面并未违约。银行营业大厅乃公共出入场所,对有组织、有预谋的突发性暴力犯罪行为,被告难以预料和防范。原告的赔偿请求理由法院难以采信。[1]由于当时法律未规定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理论界对该内容的探讨也极少,客户的权益未能得到较好的保障。

随着法学界对安全保障义务探讨的深入,相关的机构开始着手安全保障义务的立法活动。2002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草案第8编“侵权责任法”第65条对安全保障义务做出了规定:“旅馆、银行的客户以及列车的乘客,在旅馆、银行、列车内受到他人侵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无法确认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能力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旅馆、银行、列车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尽到保护义务的,不承担责任;未尽到保护义务的,应当承担补充责任。”2003年12月4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6条规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第三人侵权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由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这一司法解释,基本上从法律的层面上确定了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解释》第6条虽未明文规定银行应对经营场所承担安全保障义务,但是,银行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公共安全的治安保卫重点单位,设置了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①法律对其经营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当前社会治安问题突出,侵财犯罪案件有所上升,突出表现在银行营业场所发生的抢夺、抢劫的案件,以及针对金融机构的抢劫案件有所增加,②因此,保障银行经营场所的安全,不仅是银行对客户应尽的安全保障义务的需要,而且也是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需要。

2003年2月26日,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昆明市官渡支行发生持枪抢劫案。致使储户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二人轻伤。死者的家属要求银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004年2月6日,法院对该案做出一审宣判,认为营业厅对办理存储业务交易的客户的合法人身及财产权益,负有在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被告银行未在合理限度内尽到对存款人的安全保障义务,具有过错。故在犯罪嫌疑人逃跑,至今未能缉拿归案的情况下,应承担补充赔偿责任。[2]虽然,我国不实行判例法,但这起案件对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二、确定银行对经营场所安全保障义务的原则

设定经营者场所安全责任的本意,是为了促使经营者提供足以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服务,而不是苛求经营者担保不发生任何侵权案件。侵权案件在经营场所发生,经营者本身也是受害人,只应当就其有过错的事由承担民事责任。《解释》第6条规定,经营者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正体现了过错责任原则的要求。之所以制度上要作这样的设计,不使经营者承担无过错责任,主要是为了平衡社会利益。法律制度平衡当事人的利益关系的结果,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导致一个行业或产业(如第三产业)的兴衰存亡。因此,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法律制度对社会利益的平衡作用,并正确地把握这个平衡。一方面,要给予受害人必要的充分的保护,以使其受到损害的法定财产权或人身权得到补偿;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到大量的经常性的巨额的赔偿对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就我国目前而言,一方面要保护受害人(消费者)的利益,给予合理的补偿,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考虑到被告经营者(如企业、商家)的经济赔偿的承受限度。[3]不同治安背景、不同经营项目、不同消费等级的经营者承担的责任应当有所差别。[4]银行作为治安重点保护单位,其安全系数理应大于一般商品出售或服务提供场所。但是,银行对经营场所的防范和控制力度又是极其有限的:首先,银行又不同于其内部的办公区域,它必须向公众开放,不得无故拒绝公众进入;其次,银行也不同于宾馆、旅社要求对方在提供有效身份证明的情况下进入其营业场所;再次,银行的保安并无强制力的保障,其所提供的设备相对于犯罪分子而言也极其简陋。让银行对其经营场所承担过高的安全保障义务,将使已经步入了“微利时代”的银行业雪上加霜。过高的经营成本,有可能使银行退出部分市场区域,尤其是收益相对较低,现有安全保障设施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如农村、城乡结合部。在目前银行因经济效益问题而从乡村、城郊大批撤离的情况下,若因安全保障问题而造成进一步的撤离,必将影响到众多消费者的利益,使这些区域的居民必须到遥远的市中心办理存取款等业务,从而使其被抢夺、抢劫的可能性加大,造成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因此,银行应对其经营场所尽何种程度的安全保障责任,应当充分考虑该银行所在的社会环境以及银行自身条件,即做到必要性与现实性结合。

三、银行对经营场所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

(一)保护的主体

对经营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不是居于合同法的规定,即只对合同当事人提供安全保障义务;也不是源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即只对消费者(包括潜在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义务。安全保障义务是来源于特别法的规定,经营者是对其经营场所提供安全保障。所以,对进入其经营场所的任何人,经营者都应承担安全保障义务。就银行而言,其保护对象是指进入银行经营场所的任何人,包括:(1)存款人与取款人;(2)陪同存款人、取款人办理业务的人员;(3)其他进入营业场所的任何人员。(以下将这些保护对象统称为客户)其中,携带大额现金的客户容易成为侵害的目标,对他们银行应当承担较高级别的安全保障义务。

二)保护的客体

银行应对其客户的人身权、财产权提供安全保障。在银行经营场所发生的第三人侵害客户的案件,一般都是侵犯财产的案件。侵权人(犯罪人)其目标是非法占有财产,客户面临侵犯往往会进行相应的反抗,依《解释》的规定,由此造成的伤害或死亡,银行应承担相应的安全保障的责任。但是,如果客户未进行反抗或者根本没来得及反抗(如抢夺行为),其生命、健康、身体未遭受侵害,而只导致财产损失,依《解释》则银行不承担安全保障责任。因此,必须将财产权也纳入安全保障的客体之中;否则就无异于迫使客户与歹徒抵抗,造成人身伤害,这是与保护人身权的宗旨相悖的。

(三)保护的区域

简而言之,银行应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区域仅限于其经营场所;对于经营场所以外所发生的侵害事件银行并无安全保障的责任。但是,对于在其营业场所已经出现的治安隐患,银行仍应履行相应的注意与保障义务。如银行发现取款人已经被人跟踪,应当在及时防范的同时,建议取款人将款项再存入银行,不得放任该侵害案件在营业场所之外发生。

银行的经营场所包括银行的营业大厅和自助银行。银行在营业大厅配备保安,其硬件也有专门的要求、如设监控、客户服务区的深度等,对营业大厅银行承担较高的安全保障义务。自助银行是指商业银行在营业场所以外设立的自动取款机(ATM)、自动存款机(CDM)等通过计算机、通信等科技手段提供存款、贷款、取款、转账、货币兑换和查询等金融服务的自助设施。自助银行包括具有独立营业场所、提供上述金融业务的自助银行和不具有独立营业场所、仅提供取款、转账、查询服务的自动取款机(ATM)两类。在自助银行提供非人工服务时,银行是否有经营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负有何种程度的安全保障义务?本人认为,由银行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侵害行为的发生,只要银行有能力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而该措施的提供又是必要的,那么银行就应当在此限度内承担安全保障义务。例如,为了防范发生在ATM旁的抢夺、抢劫案件,银行在ATM服务中应采取一些例如加强照明、安装摄像机、清除障碍物等保护性措施。这些保护措施属于常识性范畴,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四、银行对经营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

目前,关于银行防范客户被第三人侵害的措施或制度尚属空缺,但银行至少应当尽如下安全保障义务:

(一)保护储户的存取款信息

要防止储户受侵害,银行一方面应当采取措施,避免客户携带巨额现金,如建议大额取款的储户使用转账的方式,为票据业务、转账业务、银行卡业务提供便利等等;另一方面,银行应当注意保护储户的存取款信息。侵害人(犯罪人)之所以在银行经营场所抢夺、抢劫,是基于在银行容易找到携带巨额现金的“目标”。保护储户的存取款信息可以避免“见财起意”的突发性侵权(犯罪)案件;同时,对有预谋的犯罪,由于侵害人无法找到“目标”,也可起到防范作用。其实,对储户(客户)信息予以保密,《商业银行法》、《合同法》都已经作明确的规定。银行保护储户存取款的信息,不仅是银行对经营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也是银行对储户应尽的义务。违反该义务,造成储户被侵害,不管侵害是否发生在银行的经营场所,银行都应承担责任。

然而,目前银行对储户的存取款信息却未提供任何的保障措施。在营业厅的人都可以轻易了解到储户是否存取了巨额现金,从而,为侵害人提供了可抢夺、抢劫的目标。所以,银行应当在严格执行“一米线”制度的基础上,将办理存取款业务的储户与大厅内的其他人员通过不透明的玻璃、屏风等隔离,以保护储户的存取款信息。

(二)安装探头

目前,绝大多数的银行都安装了探头。然而,由于安装探头的初衷大多是为了解决存取款业务中出现的“长短款”问题,并非保护客户免受侵害,所以,探头往往是只拍摄柜台部分的空间,防范面狭小。故应当对准营业大厅也安装一个探头,并且应当让每个进入银行的人都知道,他处于监控的领域内。这一点,超市的经验值得借鉴:在超市的入口处安装探头与显视屏,让顾客看到自己处于监控的领域内;在许多地方都醒目地标明该领域受到监控,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盗窃动机的产生,对超市中的盗窃行为起到防范作用。

欲图侵权者如果在显示屏上看到了自己的图像,迫于被追捕的恐惧,就很可能放弃侵害的念头。当然,这种措施不足以防范那些经过一定伪装(如戴墨镜、穿雨衣)的侵权人。但是,由于储户对这些人员,具有更高的警惕性,会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以防范侵害。

(三)配备保安

银行柜台的工作人员不能直接到大厅,大厅的安全主要靠保安来保障。当然,保安不同于警察,保安并无法定的制止犯罪行为的义务。③对有预谋的恶性持枪、持械抢夺、抢劫案件,保安的控制与防范能力是很有限的。但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保安,仍有较强的防范与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保安在大厅巡逻本身就可以抑制侵害(犯罪)念头的产生;保安敏锐的观察力,能发现、辨别风险,做到及时防范;对已发生的侵害行为,保安可以协助捉拿侵害人,或保护现场;对受人身伤害的客户,保安能提供第一手的帮助。然而,仍有不少的银行,如一些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并未配备保安。雇佣一、二名保安的成本对一个小的储蓄网点而言是较高的。本人认为,地处城市与城郊的银行应尽可能配备保安,但对于地处乡村的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银行却不应作强制要求。其实,目前,绝大部分地处农村的银行并未配备保安,但在这些区域,针对储户的抢夺、抢劫案件却不多,其原因在于:(1)银行与储户相互熟悉;(2)外来人员少,银行、储户对陌生人有较高的警惕性;(3)在农村大额的存取款较少;(4)侵害人在乡村难以脱逃。鉴于此,银行所提供的安全防范设施,针对不同的区域应有所区别,不能将对城市的要求直接套用在农村,尤其是对硬件的要求上更不能一刀切。

五、银行对经营场所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

(一)银行与加害人的责任承担

客户在银行被侵害的直接原因是加害人所为的侵权及犯罪行为;银行在安全保障上的不作为并不是损害后果发生的真正的事实上的原因。银行与加害人之间不形成共同侵权关系,银行不承担连带责任;银行只对其未尽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责任承担补充责任。

在银行经营场所发生侵害客户的案件中,能够确定加害人的,由加害人或其他负有责任的人(如加害人的雇主、监护人)承担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不承担责任;加害人无法确定的,由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全部责任;如果能够确认加害人,但是加害人或者对损害负有赔偿责任的人的资力不足以承担全部责任时,则先由银行承担补充责任,银行在承担了补充责任之后获得对加害人或者其他赔偿义务人的追偿权。

(二)银行与客户的责任承担

银行对其经营场所的防范和控制力度是有限的,要防止或减少银行经营场所侵权案件的发生,到银行存款、取款等人员在维护自身安全上也负有观察、注意、自我保护的自警义务:如发现有不安全的隐患时,停止相应的存取款业务;对大额存取款业务应尽量避免为公众知晓;避免老、弱、病、残、孕等人员单独携带巨额现金等。银行只对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承担责任;并且这种责任是银行在有能力为,而不为的情况下的过错责任。

现实中,相当一部分侵权及犯罪行为的发生,既有银行在履行安全保障责任时的懈怠,又与当事人的麻痹大意等主观因素有关。对于双方都负有过错应当首先依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及比重来分配责任,若在过错程度大体相当或难以区分的情况下,则责任分配主要取决于双方过错行为对损害发生及扩大所起作用的大小的对比。如客户为一般过失,银行严重违反安全保障措施的要求,则由银行承担主要责任;如双方均为重大过失或一般过失则平均分担④如客户为重大过失,银行有轻微违反安全保障措施的某些规定,则应当由客户承担主要责任。

经营者只承担过错责任而不承担无过错责任,那么对于过错的举证责任应当由谁承担呢?本人认为,客户在举证上其难度远远高于银行:(1)对银行所规定的安全保障的要求客户无法知晓。银行关于安全保卫的有关规定,具有高度的行业性,不易为外界所知晓,如《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38-92)、《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金库安全防护暂行规定》以及各银行系统自己所制定的安全保卫的规范都很难为一般的客户知晓;(2)银行是否已尽保障义务的资料由银行掌握。在银行大厅往往安装有探头,能记录到侵害案件发生时,加害人、客户以及银行的各种情况。而该情况正是确定当事人过错程度的关键证据。客户无法知晓银行应承担的义务,又无权察看银行的相关记录,必将举证不能,并且,如果确定由客户举证,无异于唆使银行销毁相关的证据。所以,在银行经营场所发生的侵害客户的案件,应当由银行承担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银行能证明自己不存在过错,则不承担责任;能证明客户有过错,则可相应减轻责任。

参考文献:

[1]姜艳玲.消费者安全保障权刍议[J].江南论坛,2003,(6).

[2]王莹,冯丽萍.储户银行内遭抢银行一审被判赔[N].法制日报,2004-02-06.

[3]张新宝.经营者对服务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J].法学研究,2003,(3).

经营场所范文篇8

加强对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寒假期间,在对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的专项整治行动中,执法部门不断加大对文化行政案件的处罚力度,使违规经营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经营秩序有所好转。但是,近期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的违规经营有所增加,少数网吧业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违规超时经营,一些音像、书刊经营者,违法向未成年人出售反动淫秽盗版书籍,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严格按照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对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的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保护未成人的切身利益。

为了保证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扎实有效地开展,这次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副市长

副组长*市文体局局长

*市公安局副局长

成员*市工商分局副局长

*市教育局副局长

*市电信公司副总经理

*市财政局副局长

*市文体局副局长

*市监察局执法监察室主任

*市公安局科教科科长

*市文化市场稽查队队长

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办公室主任:*(兼),副主任:*,电话:*。各乡、镇(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相关责任。

二、抓住重点,严格查处

(一)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是:

1.坚决取缔无证照的黑网吧和证照不全的违法经营网吧;

2.清理查处以电脑培训班等名义变相经营网吧的行为;

3.严厉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等文化经营场所以及违规超时间经营的网吧;

4.严厉打击在互联网上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文化信息的不法行为;

5.严厉打击违法经营反动淫秽盗版音像、违法出版物的行为。

(二)罚款额度

1.对违法经营反动、淫秽、盗版书刊、音像出版物的业户,要给予2000元以上的罚款;

2.对首次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网吧,罚款经营者5000元;第二次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网吧,责令经营者停业整顿十五天;累计三次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网吧或一次接纳8名以上未成年人进入的网吧,要依法重罚经营者并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3.对首次超时经营的网吧,罚款10000元;累计三次超时经营的业户,要加重处罚经营者并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4.对无证经营的“黑网吧”,没收其设备和工具,并处以15000元罚款并坚决予以取缔。

5.在中小学校周边区域不足200米以内,一律禁止设立网吧等互联网经营场所。

三、专项整治,分步实施

(一)宣传动员阶段(7月初)

1.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电信等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任务,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具体整治措施。

2.文化市场稽查队要召开网吧法人代表会议,传达我市整治方案,提出明确要求。

3.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目的和意义,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关心和重视未成年人的舆论氛围。

(二)清理整治阶段(7月中旬~8月末)

由文化部门牵头,联合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对全市城乡网吧进行反复拉网式的清理检查和集中整治,对违规经营的业户,要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加强行政执法的工作力度。

(三)总结验收阶段(9月初)

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各有关部门,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的重点是: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违法违规经营的行为是否得到有效遏制;社会各界人士对此次活动的看法等方面。最后要以书面材料报市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制定措施,明确要求

1、各部门要密切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文化主管部门,要主动会同各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协调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的日常监管工作,总结经验,推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2、依靠社会力量,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实行群防群治。要充分发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等社会各界人士作为网吧义务监督员的作用。

经营场所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坚决取缔无证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严厉打击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违法经营活动,整顿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电子游戏经营秩序,为市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工作原则与目标任务

坚决取缔无证经营电子游戏(游艺)经营场所严厉打击查处变相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活动的经营行为,对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的经营场所予以停业整顿。通过专项治理,使得我区电子游戏(游艺)场所违法违规现象得到基本遏制,消防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消除;经营秩序得到明显改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

三工作职责

根据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七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区相关部门在此次专项整行动中的职责如下:

1公安部门负责查处设有功能的电子游戏机型机种电路板等游戏设备和利用电子游戏机从事活动以及违反治安规定的电子游戏(游艺)场所;消防部门负责查处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电子游戏(游艺)经营场所。

2工商文化部门对无证照从事电子游戏(游艺)的电子游戏(游艺)经营场所要依法取缔,对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接纳未成年人的电子(游艺)经营场所要依法查处。

四工作步骤

这次专项整治从年6月6日至8月5日(为期60天)分四个阶段进行。

1调查摸底阶段(6月6日至6月9日)

对本辖区内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含无证明书进行摸底。对有证电子游戏(游艺)室机型机种及套数台数进行登记。

2宣传动员阶段(6月10日至6月17日)

(1)要充分调动广群众参与专项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打击电子游戏和游艺经营场所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的良好态势和舆论氛围。

(2)向辖区内所有电子游戏(游艺)场所张贴《关于对全市电子游戏(游艺)经营场所进行整治的公告》并召开电子游戏(游艺)经营场所业主大会,宣传有关专项整治精神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3集中整治阶段(6月18日至7月29日)

对无证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进行取缔。对设置具有功能的机型机种电脑板违规进行变相活动,以及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一律进行严厉查处。专项整治期间,一律停办电子游戏(游艺)经营场所地址变更事项,严禁审批新的电子游戏(游艺)经营场所。

4检查验收阶段(7月30日至8月5日)

做好市电子游戏(游艺)经营场所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对我区开展专项整治验收工作。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这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现成立区电子游戏(游艺)经营场所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文化广播旅游局

六工作要求

1统一领导密切配合

成立由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公安工商消防等职能部门参加的联合执法队,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严格执法,密切配合,团结作战,形成合力。

2强化责任严格执法

文化工商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在各级电子游戏(游艺)经营场所专项整治领导组织机构的统一部署下,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严格执法,不办“人情案”,不发“人情证”。整治期间,每周开展一次联合执法行动,并建立执法现场记录制度。

经营场所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安委办的要求,广泛宣传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实隐患治理的各项措施,确保全市文化生产和经营场所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生产和经营场所安全大检查领导小组,市文广新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局分管领导和各辖市(区)文广新(体)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由市执法支队负责人具体负责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检查安排

活动时间从2013年6月上旬开始,到9月底结束。检查方式:紧抓日常巡查的主线,采取自查与巡查、督查相结合的方式,执法人员分片区包干负责相应文化生产和经营单位。在坚持安全检查动态化、日常化的基础上,主要安排如下:

1、宣传阶段(2013年6月9日—6月30日)。坚持安全生产经常查。组织召开全市印刷企业安全生产动员会;召开全市网吧、游戏、歌舞娱乐场所安全生产动员会。向全市文化生产和经营业主发送公开信,不定期组织参加市级安全大检查活动。

2、自查阶段(2013年7月1日—7月15日)。各文化生产和经营场所在市文化市场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行自查。重点自查各项安全制度、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消防通道畅通情况,应急照明通道及指示灯设置情况;排查火灾隐患,加大火灾隐患的治理力度,对存在火灾隐患和安全漏洞的,要限期及时整改,严格逐项登记隐患。

3、巡查阶段(2013年7月16日—8月15日)。市文广新局将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市文化市场重点场所、重点单位、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昼夜巡查。在检查时要按照登记事项逐一核对,对未登记部分要予以补充,有关人员要签字。凡发现隐患立即要求整改,不准带着隐患运营。

4、督查、抽查阶段(2013年8月16日—9月20日)。

市文广新局将联合消防部门对全市文化生产和经营场所进行安全生产抽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生产和经营单位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

5、总结阶段主要工作为: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收集整理,认真按要求搞好活动总结和上报工作,总结经验做法,开好总结会议。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辖市(区)文广新(体)局、新区执法局要对监管活动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检查组,积极参与,搞好协调,确保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24小时开通。凡因安全检查不到位,查出问题不整改,由此而引发事故的,依法追求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