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信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0:58:54

警务信息

警务信息范文篇1

关健词:警务信息信息公开信息传播警民沟通

孟建柱部长在全国公安机关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结业式上强调,在当前信息流与人流、物流、资金流高度融合和社会高度开放透明的情况下,要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必须树立现代传播理念,注重群众的需求和感受,在加强与社会公众沟通上下功夫。在不影响侦查破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公开警务信息,提高警务透明度,有效保障公众知情权,推进依法行政。

1警务信息公开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警务信息是各级警察组织及其职能部门与人员在其管理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获得或拥有的信息。警务信息公开则是各级警察组织及其职能部门与人员行使国家法定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警务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组织或个人公开的制度。

警务信息公开的内容除了治安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决策和执行过程及结果,如对户籍进行管理所依据的法律、制度、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还包括刑事执法的相关内容,如治安形势、犯罪规律、犯罪率、犯罪多发地、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情况等内容。当前的形势下,警务信息公开的意义在于:

(1)警务信息公开制度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步的体现

在政府诸多行政组织中,警察组织与公众的生活有着极为频繁的接触和联系,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警务信息理所当然地成为政府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警察工作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层神秘色彩导致警察组织脱离群众,弱化了警民关系,并成为腐败的保护色,束缚了警察组织社会职能的实现,违背了警察工作的宗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信息量日益膨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公众自身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警察掌握的社会治安状况和所涉及的公共信息越来越为社会公众所关注,警察组织试图垄断信息已经不再可能,警务信息公开成为必然选择。

(2)现实公安工作的需要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其行为内容必然具有行政性,如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特种行业管理、户籍管理等,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警务信息应当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众公开。警务信息公开的另一部分内容是刑事司法行为,即公安机关在侦查、诉讼、执行过程中依法行使刑事职权的行为。为了稳、准、狠、快地打击犯罪活动,公安机关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其前提自然是让人民群众了解有关信息,否则,依靠群众的原则就成了空话。

警务信息公开一方面是为了有利于公民行使知情权,了解更多的治安信息,同时为公安机关自身的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是为了将公安工作的相关领域置于阳光之下,增大透明度,让人民群众进行监督并在需要的时候借助监督行政的权利进行救济,通过行政诉讼活动来保障自己的权利。

2警务信息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的行政公开意识逐渐增强,各地公安机关也逐步推行了公开办事制度、办事手续、执法依据、行政决定等警务信息公开实践。这些实践,无疑使公安机关主动公开的信息的数量比过去有所增多,推动了公安机关运作透明度的提高,公众也从中得到很多的方便和实惠。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警务信息公开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1)信息不透明或者公开不够及时,造成突发事件事态扩大

例如湖北石首事件,湖北石首市一名青年厨师的“非正常死亡”事件所引发的当地动荡的局面让人不安。其原因是一起非正常死亡案,面对诸多疑间,警方的解释未能成功说服死者家属和公众。在长达约80个小时内,一方面是政府及公安机关的新闻语焉不详;一方面是网友借助非正式媒体信息、探寻真相。由于对网络传播规律认识不够,对网民回应不足、不及时、不充分,结果导致“小问题引发大热点”,最终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甚至想要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则既不能缓和事态、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精神。

(2)信息不够全面准确引发信任危机

杭州大学生胡斌闹市快速驾车撞死了青年谭卓,交警开会时引用肇事者本人和其朋友的说法,引发网络愤怒狂潮。湖北的邓玉娇事件中,警方关于案情的最初情况通报被网民说成是被刺官员的律师。这些由于办案过程中业务单位在执法活动中存在瑕疵,致使面对媒体有口难言,是公安信息公开过程中遭遇的又一困境。未经通盘考虑及科学论证的仓促之中作出的结论,造成民众对警方的不信任,对于公安机关能否公正执法进行质疑。

(3)信息公开的方式不足造成泄密

在众多的警匪片中以及媒体案件信息报道中,描写一些犯罪人实施作案和警方侦破该案的具体情节,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暴露了犯罪人实施犯罪的方法及我们的侦查手段。媒体报道案件是一把双刃剑,这是由案件事实内涵的复杂性,报道之后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相交织的特殊性决定的。媒体报道案件,弄不好会暴露侦查手段,并造成教唆犯罪的恶劣的社会影响。

(4)信息渠道不畅通,政策宣传力度不足,与民众的信息交流不充分,信息服务民生项目少

通过对因特网上公安机关的网站进行调查,目前网上面向大众服务的市局一级的网站多有建立,可分局一级的网站以及派出所这类基层办事机构的网站建立的不多,老百姓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熟悉具体办事程序。也不能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和帮助。同时这几年公安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公安机关拥有了大量的信息,但目前这些信息由于担心泄密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考虑,只限于公安机关内部使用,在服务民生方面提供的信息却是很少,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以上种种情况说明我们在警务信息公开过程中缺乏经验,需要在信息公开上加大力度,应多思考和实践,改进目前的不足。

3警务信息公开的对策

(1)必须健全法律,依法办事

2008年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中国第一部有关信息公开的法律,同时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规定还分散在其他法律、法规之中。如(档案法》所调整的档案,涉及许多政府信息的管理与公开;(保守国家秘密法》所规定的国家秘密,涉及许多政府信息的定密、保密与解密;《反不正当竞争法》涉及“商业秘密”的保护;《统计法)则涉及到政府统计资料的管理与公布问题。警务信息公开必须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公开,解决好公开与保密之间界限的划分问题,也就是如何区分国家秘密和公开信息、如何协调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2)设置独立、权威、专门的警务信息公开组织机构

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均已出台新闻发言人制度,成立了新闻发言人办公室,构建公安对外信息公开的核心职能部门已经明确。但是不能简单地把信息公开工作定义为对外宣传这一方面,究竟公开哪些信息,何时公开,如何公开,这些问题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到公安工作整体效能的发挥和公安机关的形象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应该通过设置专门机构,配置素质较高的专门的警务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开展信息公开研判工作和具体实施工作,并使之进人各级公安机关的高级决策层,发挥重要的参谋和咨询作用,成为决策者智囊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加快警务信息公开的规范化、科学化、常规化进程

建立一套信息公开制度,使每个民警在有关处理信息公开的时候能够按章操作,讲究策略和方法。

①促进基层民警规范执法。这是一切公安工作的基础,也是警务信息公开制度能够执行的保证。

②提升应对技巧,教授广大民警执法艺术、公关技巧,使其能够从容接受媒体监督。

③开展专项教育,使民警了解信息公开制度的程序,配合相关单位开展工作,保证信息的及时和准确。

(4)加快警务信息公开设施建设,多渠道实现警务信息公开,服务民生的目标

首先要明确信息公开不仅是方便公安机关自身工作的需要,更体现了服务民生的工作目标。传统的警务信息公开所借助的媒介主要是报纸、杂志、文件、规章、公报、广播、电视、广告等,它们各有优势,也有不足,主要是无法实现与民众的互动,切实了解民众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在信息社会,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更便利的新中介和新途径;电子警务,为警务公开奠定了技术基础,因此要加强电子警务建设,确保国家和公安机关制定的各种治安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警务决策、大案要案的侦破、审判机关的判决、社会治安状况、违法犯罪现象及其发展趋势等公众关心的信息,能够通过警务信息网络,在第一时间到达公众手中。公安机关要把上网了解社情民意、把握社会热点作为调查研究的新途径,作为制定政策、决策部署的重要依据,作为关注民生、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要以更强的政治敏锐性、更扎实的工作作风,把信息化条件下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警务信息范文篇2

导致警务信息不对称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我们首先从主观方面考虑一下,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会导致对警务信息理解的程度不同,这就导致了警务信息不对称的说法。就像发生火灾事故中,烧焦了的尸体就是尸体,然而专业的技术人员却可以通过这具尸体分析中男女等等。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显,以及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就导致无论是警种还是说警民之间所掌握的警务信息的差异性越来越大。警务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大,这就造成了客观的警务信息不对称。从经济角度分析来讲,所谓的关系就是指在市场交易时,双方之间的关系被称之为委托和关系。警民之间的委托,本身就存在警务信息不对称的观点。

在这一层关系中,占有优势的掌握信息比较多的一方永远是人,然而处于信息劣势掌握的知识比较少的这一方永远是委托人。这种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就像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等等。在我国“民主政治理论”中提出了,警察是执行民意,并由群众委托,执行公众所拥有的公共权力的人,在警民之间就潜在的存在着一种隐身的关系,即关系。这种关系潜在的表明了公民的人是警察,然而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警察永远是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再由警察将所掌握的信息告诉给民众,这就意味着警察永远都是处于优势状态,然而群众趋势处于劣势状态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警察往往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都带着很明显的神秘色彩,所以这就造就了警民之间的警务信息不对称性。警务当中的分工很多,各种各样的分工,以及各层的领导,是造成警务信息不对称的一个因素。很多文件从公安部传到科队还需要经过很多个部门,在这一过程中,所漏掉的文件是数不胜数的。利益、观念以及地域的不同,造就了警务信息的不对称性,警察虽然都是公务员,但是人总是有欲望的,有些警察为了谋取利益而掩盖一些信息,这种情况在我国还是很普遍的。

二、警务信息不对称

对公安行政管理的消极影响公安行政管理包括治安、户籍、交通、消防以及出入境管理等内容。警务信息是制定公安行政管理的依据,还是对进行公安行政管理控制的有效工具。警务信息不对称会对公安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有所影响,阻碍警务信息交流与共享,不利于上下级的沟通也不利于团队的合作,对于改善警民关系更是难上加难。

三、结语

警务信息范文篇3

警务信息公开是指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在行使警察权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形式,依法将有关警务活动的信息向社会公众或特定当事人公布公开,使公众能够有效参与警务活动,对警察权实行监督,确保公正执法的一项制度。[1]要保证警务信息公开的落实,寄全部希望于公安机关及警务人员的品德修养是不现实的,必须走法治之路,依靠制度安排,规范警务信息公开的社会性、政治性权力和义务。

一、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冲突

2000年6月,公安部颁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其中第六章第二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工作,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应当予以公开,并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其他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以及公示栏、牌匾或者印发书面材料等形式告知群众,为群众提供方便。”《内务条令》将警务公开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正式确认下来,使之作为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实行的一项法定制度。1999年6月,公安部下发《公安部关于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的通知》,该《通知》根据当时情况下的公安工作实际,具体规定了警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形式和办法,以及警务公开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等,成为调整和规范公安机关警务信息公开活动的主要法律依据。然而,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公民民主意识的不断提升,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显现出一些问题,与相关法律形成矛盾和冲突,其中与《保密法》之间的冲突最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一)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法律位阶低警务信息公开所依据的法律制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安部关于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等,而保守国家秘密所依据的法律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部门规章。很明显,无论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还是《内务条令》及《通知》,在法律位阶上都比《保密法》低———《保密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是上位法;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由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内务条令》和《通知》则属于部门规章和部门内的规范性文件,是下位法。因此,当信息公开与保密发生冲突时,相关部门就可以援引“上位法优于下位法”这一法律原则,理所应当地选择不公开警务信息。更何况,在思想和观念上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一贯片面强调公安工作的保密性,总是借“保密需要”为由拒绝公开警务信息。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几乎任何一个政府都有一个天然的倾向———尽可能少地公开信息,因为信息的公开容易给民众批评制造依据。[2]

(二)不予公开的信息范围存在不确定性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以公开为原则、以保密为例外。关于不予公开的信息范围,现行法律制度是以排除法来规范的。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八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意指行政机关对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不得予以公开,这是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原则性限制条件。然而,如何界定“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确切涵义,是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主观性的问题,因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针对不同的对象,同样的命题可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这种模糊的术语和规定恰好为规避信息公开提供了便利和借口。[2]《公安部关于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中规定:“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工作,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都要予以公开。”这里所指的法律法规仍然是《保密法》及部门规章。在我国的《保密法》中,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內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保密法》虽列举了7类国家秘密事项的范围,但实际上包括公安机关在内的国家机关的一切活动、国家机关产生、获得以及保存的一切信息,都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都可以称之为“国家秘密”。信息公开法律规范以排除法界定不予公开的信息范围,显得过于宽泛、笼统,缺乏确定性。

(三)秘密事项的确定任意扩大化与不予公开的信息范围的不确定性紧密相连,秘密事项的确定也存在着任意扩大化问题。按照《保密法》的规定,国家秘密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而确定秘密事项的自由裁量权掌握在行政机关自己手中。长期以来,公安机关习惯性地认为公安工作应当保持神秘色彩,否则会失去权威性,因此在确定秘密事项的问题上总是遵循“宁高勿低”、“宁宽勿窄”的原则,将秘密事项任意扩大化。[3]特别是对于一些正在侦办的大案要案及影响较大的社会治安要情,公安机关往往不加选择的作为秘密事项全盘封锁信息,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在“杨新海系列杀人案”、“浙江千岛湖事件”、“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等案(事)件中,都因没有及时公开信息而错失防范和打击犯罪、澄清事实真相、引导正确舆论的良机,使公安工作陷入被动。事实上,秘密事项任意扩大化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公安机关内,根据有关报告,国家机关在确定秘密事项的问题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任意扩大化的问题。1995年国家科技部实行国家科技秘密项目审批制度后,各地各部门的科技部门向国家科委申报的几千项科技秘密事项,经过科技保密专家评审后,能被确定为国家科技秘密事项的仅为5%左右。据对某省党委办公室系统定密情况分析,该系统一年内所定的国家秘密,依照相关保密范围判断,确定国家秘密的准确率只有30%左右。[4](四)警务信息公开问责制度的缺失警务信息公开的法定性之所以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问责制度的缺失。对于信息公开的问责,《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的特定行为违反信息公开的规定,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部关于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中对警务信息公开的问责制度是这样规定的:“各级公安机关纪检、监察、督察、政工、法制等职能部门,对警务公开的情况,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违反警务公开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然而,究竟什么样的行为属“情节严重”,如何才算“严肃处理”,是给予纪律处分还是行政处罚、甚至是刑事处罚,《通知》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应该说,问责制度的缺失是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一大弊病,它使警务信息公开更多的流于形式,成为宣传口号和纸面规范,从而失去该制度应有的法律生命力。

二、完善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设想

警务信息公开的目的是保障公众对警务信息的知情权,而保密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二者并不矛盾,本质上体现的都是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制定和完善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时应遵循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精神,同时注意平衡协调与保密法之间的关系,形成符合公安机关和警务工作实际的制度设计。

(一)制定《警务信息公开实施细则》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一部由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与美国、英国、瑞典等法治国家的《信息自由法》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依照国外经验,该条例经过司法实践的充分检验必将上升为国家法律,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警务信息公开应当由规范的部门规章来约束,而不仅仅是以《通知》的形式下发文件。因此,完善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首先要制定规范的《警务信息公开实施细则》,切实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精神和意图,紧密结合公安机关工作实际,合理设置警务信息公开应当遵循的原则、程序、内容和方法。这是构建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框架、完善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二)明确警务信息公开和不公开的范围警务信息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公安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规定;二是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活动信息及相关法律依据、程序、警务工作纪律等;三是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办事条件、操作规程、服务承诺等;四是日常工作形成的报告、通知、总结、决定、会议纪要等文件、资料;五是队伍建设情况、社会治安形势的现状和未来趋势,重大案(事)件及灾害事故等有关情况的专门信息。这些信息根据其属性特征,可分为必须公开的信息、可以公开的信息、不宜公开的信息和禁止公开的信息,警务信息公开是针对必须公开和可以公开的信息而言的。按照现行《通知》的规定,警务信息公开的范围包括: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执法依据和制度、程序;刑事执法中的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的范围、执法职权、办案程序和立案标准,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刑事诉讼的权利、义务;行政执法中公安机关行政执法的范围和职权,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车辆牌证和机动车驾驶证、边境通行证和出入境证件等有关制度、程序、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投诉方式,治安处罚、交通违章处罚、交通事故处理、消防监督管理中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公安机关依法适用公开听证的程序、要求;警务工作的一般纪律等。对于不予公开的信息,我国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均采用排除法予以限定,即规定信息公开的范围后,不属此范围的默认为不予公开的信息。而参照美国的《信息自由法》,在明确信息公开概括性规定的同时,用列举法罗列九类免于公开的信息和三类不受该法案约束、由行政机关自由裁定的信息。我国在完善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中应该借鉴这样的经验,在规定信息公开的范围同时也明确列举免于公开信息范围和种类,这样立法的好处在于使法律规范更清晰、精确,减少和避免因区划不清引起争议。

警务信息范文篇4

关健词警务信息信息公开信息传播警民沟通

0引言

孟建柱部长在全国公安机关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结业式上强调,在当前信息流与人流、物流、资金流高度融合和社会高度开放透明的情况下,要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必须树立现代传播理念,注重群众的需求和感受,在加强与社会公众沟通上下功夫。在不影响侦查破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公开警务信息,提高警务透明度,有效保障公众知情权,推进依法行政。

1警务信息公开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警务信息是各级警察组织及其职能部门与人员在其管理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获得或拥有的信息。警务信息公开则是各级警察组织及其职能部门与人员行使国家法定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警务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组织或个人公开的制度。

警务信息公开的内容除了治安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决策和执行过程及结果,如对户籍进行管理所依据的法律、制度、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还包括刑事执法的相关内容,如治安形势、犯罪规律、犯罪率、犯罪多发地、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情况等内容。当前的形势下,警务信息公开的意义在于:

(1)警务信息公开制度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步的体现

在政府诸多行政组织中,警察组织与公众的生活有着极为频繁的接触和联系,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警务信息理所当然地成为政府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警察工作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层神秘色彩导致警察组织脱离群众,弱化了警民关系,并成为腐败的保护色,束缚了警察组织社会职能的实现,违背了警察工作的宗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信息量日益膨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公众自身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警察掌握的社会治安状况和所涉及的公共信息越来越为社会公众所关注,警察组织试图垄断信息已经不再可能,警务信息公开成为必然选择。

(2)现实公安工作的需要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其行为内容必然具有行政性,如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特种行业管理、户籍管理等,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警务信息应当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众公开。警务信息公开的另一部分内容是刑事司法行为,即公安机关在侦查、诉讼、执行过程中依法行使刑事职权的行为。为了稳、准、狠、快地打击犯罪活动,公安机关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其前提自然是让人民群众了解有关信息,否则,依靠群众的原则就成了空话。

警务信息公开一方面是为了有利于公民行使知情权,了解更多的治安信息,同时为公安机关自身的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是为了将公安工作的相关领域置于阳光之下,增大透明度,让人民群众进行监督并在需要的时候借助监督行政的权利进行救济,通过行政诉讼活动来保障自己的权利。

2警务信息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的行政公开意识逐渐增强,各地公安机关也逐步推行了公开办事制度、办事手续、执法依据、行政决定等警务信息公开实践。这些实践,无疑使公安机关主动公开的信息的数量比过去有所增多,推动了公安机关运作透明度的提高,公众也从中得到很多的方便和实惠。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警务信息公开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1)信息不透明或者公开不够及时,造成突发事件事态扩大

例如湖北石首事件,湖北石首市一名青年厨师的“非正常死亡”事件所引发的当地动荡的局面让人不安。其原因是一起非正常死亡案,面对诸多疑间,警方的解释未能成功说服死者家属和公众。在长达约80个小时内,一方面是政府及公安机关的新闻语焉不详;一方面是网友借助非正式媒体信息、探寻真相。由于对网络传播规律认识不够,对网民回应不足、不及时、不充分,结果导致“小问题引发大热点”,最终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甚至想要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则既不能缓和事态、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精神。

(2)信息不够全面准确引发信任危机

杭州大学生胡斌闹市快速驾车撞死了青年谭卓,交警开会时引用肇事者本人和其朋友的说法,引发网络愤怒狂潮。湖北的邓玉娇事件中,警方关于案情的最初情况通报被网民说成是被刺官员的律师。这些由于办案过程中业务单位在执法活动中存在瑕疵,致使面对媒体有口难言,是公安信息公开过程中遭遇的又一困境。未经通盘考虑及科学论证的仓促之中作出的结论,造成民众对警方的不信任,对于公安机关能否公正执法进行质疑。公务员之家

(3)信息公开的方式不足造成泄密

在众多的警匪片中以及媒体案件信息报道中,描写一些犯罪人实施作案和警方侦破该案的具体情节,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暴露了犯罪人实施犯罪的方法及我们的侦查手段。媒体报道案件是一把双刃剑,这是由案件事实内涵的复杂性,报道之后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相交织的特殊性决定的。媒体报道案件,弄不好会暴露侦查手段,并造成教唆犯罪的恶劣的社会影响。

(4)信息渠道不畅通,政策宣传力度不足,与民众的信息交流不充分,信息服务民生项目少

通过对因特网上公安机关的网站进行调查,目前网上面向大众服务的市局一级的网站多有建立,可分局一级的网站以及派出所这类基层办事机构的网站建立的不多,老百姓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熟悉具体办事程序。也不能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和帮助。同时这几年公安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公安机关拥有了大量的信息,但目前这些信息由于担心泄密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考虑,只限于公安机关内部使用,在服务民生方面提供的信息却是很少,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以上种种情况说明我们在警务信息公开过程中缺乏经验,需要在信息公开上加大力度,应多思考和实践,改进目前的不足。

3.警务信息公开的对策

(1)必须健全法律,依法办事

2008年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中国第一部有关信息公开的法律,同时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规定还分散在其他法律、法规之中。如(档案法》所调整的档案,涉及许多政府信息的管理与公开;(保守国家秘密法》所规定的国家秘密,涉及许多政府信息的定密、保密与解密;《反不正当竞争法》涉及“商业秘密”的保护;《统计法)则涉及到政府统计资料的管理与公布问题。警务信息公开必须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公开,解决好公开与保密之间界限的划分问题,也就是如何区分国家秘密和公开信息、如何协调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2)设置独立、权威、专门的警务信息公开组织机构

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均已出台新闻发言人制度,成立了新闻发言人办公室,构建公安对外信息公开的核心职能部门已经明确。但是不能简单地把信息公开工作定义为对外宣传这一方面,究竟公开哪些信息,何时公开,如何公开,这些问题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到公安工作整体效能的发挥和公安机关的形象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应该通过设置专门机构,配置素质较高的专门的警务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开展信息公开研判工作和具体实施工作,并使之进人各级公安机关的高级决策层,发挥重要的参谋和咨询作用,成为决策者智囊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加快警务信息公开的规范化、科学化、常规化进程

建立一套信息公开制度,使每个民警在有关处理信息公开的时候能够按章操作,讲究策略和方法。①促进基层民警规范执法。这是一切公安工作的基础,也是警务信息公开制度能够执行的保证。②提升应对技巧,教授广大民警执法艺术、公关技巧,使其能够从容接受媒体监督。③开展专项教育,使民警了解信息公开制度的程序,配合相关单位开展工作,保证信息的及时和准确。

(4)加快警务信息公开设施建设,多渠道实现警务信息公开,服务民生的目标

首先要明确信息公开不仅是方便公安机关自身工作的需要,更体现了服务民生的工作目标。传统的警务信息公开所借助的媒介主要是报纸、杂志、文件、规章、公报、广播、电视、广告等,它们各有优势,也有不足,主要是无法实现与民众的互动,切实了解民众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在信息社会,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更便利的新中介和新途径;电子警务,为警务公开奠定了技术基础,因此要加强电子警务建设,确保国家和公安机关制定的各种治安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警务决策、大案要案的侦破、审判机关的判决、社会治安状况、违法犯罪现象及其发展趋势等公众关心的信息,能够通过警务信息网络,在第一时间到达公众手中。公安机关要把上网了解社情民意、把握社会热点作为调查研究的新途径,作为制定政策、决策部署的重要依据,作为关注民生、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要以更强的政治敏锐性、更扎实的工作作风,把信息化条件下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警务信息范文篇5

关键词:智能移动;公安工作;应用

21世纪以后,因为高科技犯罪日益成为犯罪的主流方式,故而公安人员面临的工作状况也日趋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警务工作越来越需要依靠科学的思维来指导日常的工作,越来越需要科学的技术手段来服务人民群众、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2]。针对执法过程中面对的挑战和压力,以及使用了高科技手段的犯罪分子,公安人员亦应当努力增强现代化办案方式,并利用科技手段构建完善的安全信息系统,进而为国家的安定作出贡献,并使国民过上稳定的生活。怎样加快执法工作的效率,提升警察们开展工作的速度,成为了目前公安人员们面对的关键问题。在智能移动警务系统出现以后,警务人员可随时利用智能设备联系公安内部系统,同时亦可及时同公安信息网完成信息的共享,进而促进执法工作的智能化、移动化和信息化,有效加快民警人员的办事效率,也可充分对国民利益和我国的安全提供保障,进而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1智能查询

因为智能移动警务系统本身具备全方位的信息库,故而该系统可提供智能查询的功能,警务工作者可利用系统输入关键词,并由系统智能分析、比对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最终给出查询结果,可从结果当中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智能查询本身可针对事件、车辆和公民等对象进行查询,并且获得有意义的查阅结果[3]。

1.1人口智能查询

公安人员在开展人口智能查询的过程中,可通过视频及信息终端系统来对人脸加以识别,此外亦可根据身份证信息加以核对。若相关人士并未携带身份证件,那么亦可输入相关号码来验证信息,并输入到数据库当中,进而和后台的人像识别系统加以比对,最终得到相应结果。另外,警方亦可根据户籍、年龄和性别等,迅速查阅有关人士的信息,增强公安工作成效。在站点查询的过程中,智能查询系统亦可充分产生相应效用,公安人员亦可在查询信息时迅速明确有关人员的身份,若发现其属于在逃人员,则可及时对其加以批捕,防止犯罪分子漏网逃离。另外,警务人员亦可在搜查、盘查和日常办案过程中利用人口智能查询系统,随时确准查询对象的实际情况,有效减少工作时间,也对警方的实际工作提供便捷性

1.2车辆智能查询

在对车辆信息加以查阅的过程中,警务人员可利用警务系统和监控设施,有效辨别车辆的有关信息,同时亦可以手动的方式查询车牌号码。在查询车辆信息时,公安人员可浏览车辆的型号、违章状况、车主情况等诸多信息。另外,在处理相关案件的过程中,警方亦可调取车辆的车龄、型号等车辆基本情况以及车辆上的乘客信息等,此外外亦可在车型识别系统当中查询到近似的车辆信息,对套牌的车辆加以辨别,防止犯罪嫌疑人利用这种手段干扰断案者的判断。

1.3事件智能查询

公安机关通常会将近期出现的时间信息及有关案件录入数据库中,而通过系统的智能查询功能,警务人员则可及时调取相关案件,并对各案件之间存在的联系加以阐析(譬如可判断采用相似手段作案的刑事案是否为同一人所谓,发生在相近时间的犯罪事件是否具有相同的始作俑者),进而为案件侦破提供方向。另外,公安人员亦可有效查询相关的物品、车辆和责任人等,进而得出各种事件的最终查询结论。

2视信通

视频监控基础信息资源的采集与管理是开展视频图像应用的基础,利用警务平台规范化视频监控基础信息,为各类公安信息化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4]。视频信息在诸多类型的信息当中具备形象性、真实性和实时性的特征。它本身拥有更大的信息承载量,若警务人员在日常的办案或工作时可以同指挥中心用视频的方式随时交流,那么指挥员便可通过视频实时监督和指挥警务人员的工作,并在了解实际情况后提出下一步的战略方案,并且确保自己的指令能够清晰无误地传达给干警,保证公安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而视信通则可有效实现电脑终端和移动终端,或者移动终端到移动终端的信息传输和实时通讯。另外,只能移动警务平台亦可同其他的系统完成合并,使干警们可在开展工作时,有效完成同指挥员的视频对讲,并可打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参与视频会议。另外,干警们亦可及时用视频的方式采集和传输信息,并将之储存于警务平台包涵的信息库当中。

2.1视频对讲

在此前运用的诸多警务系统当中,语音对讲功能始终是尤为关键的应用功能。警务人员可同指挥中心利用语音的方式实时取得联络,并在执行任务时及时听取指挥员的各项指令,进而确保智能警务系统的作用能够有效发挥。另外,目前视频对讲功能亦开始广泛出现,故而警务人员可利用视频对讲的方式,及时与指挥部取得联络,并借助视频反馈执行任务的实际情况,指挥员亦可随时了解最新的办案进展,并对此进行有效的决策。另外,警务人员们亦可借助群组的方式,向所有群成员们传输实时信息,从而使警务人员相互密切配合、联手作战。

2.2视频会议

在智能大屏终端及LTE宽带专网的广泛应用过程中,视频会议的移动化建设也取得了必要的设备和网络条件。公安机关通常可借助两种方式召开视频会议,一种是构建视频会议室,并由主办者召集所有的与会成员,要求所有的与会者及时回应。而另一种方式则是由终端用户发起会议申请,并邀请警务成员们参与会议,而会议主持人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加入会议。当前,视频会议在诸多前线指挥单位、指挥中心以及勤务保障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也对此前必须在特定的视频会议室中开展会议的局限性问题进行了整改,使各级指挥人员可随时随地以会议的形式命令、制定决策等。

2.3现场视频上传

视频信息同其他种类的信息相比,本身拥有着直观性、真实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同时亦对公安工作发挥着关键影响。由于指挥平台实现了同智能移动终端的关联,故而警务人员可随时向指挥中心传输实时拍摄的视频和信息等,而当遭遇到突发状况时,他们亦可及时在智能移动设备上切换视频监控,从而让指挥人员在指挥台接收到实时的视频信息,并及时作出决断。在具体活动中,视频传输令公安人员得以远程操作警务工作,并借助智能移动终端传输的现场信息等,对实际情况加以了解,并帮助指挥部门明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而增强公安人员应急处置、调度和指挥的水平。在搜集证据的过程中,警务人员亦可运用智能移动终端来搜集现场的证据,并拍摄有关的视频,同时亦可借助视频回传的技术性优势,增强案件侦破效率,缩减取证所需的时间。

3信息采集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里,信息本身是一种关键的资源。大数据作为基层公安实践的基础性作战要素,其重要性愈加被重视,作为数据库中数据信息的采集更应视为前提和基础[3]。警务机关可利用信息录入采集的方式构建公安数据库,并给干警们的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也促进干警们的日常工作效率。智能信息的搜集方法使此前的信息搜集模式得以转变,这种信息搜集方法显然更具效率、更科学,也可充分提升干警们采集各类信息的速度。

3.1出租房信息智能采集

由于出租房内的成员们本身具备较强的流动性,故而对他们的信息加以搜集始终是干警们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智能警务系统的出现,则令搜集出租屋信息变得更为便捷和智能。另外,警务人员往往会利用二维码来完成信息的识别和自动存储,故而在对出租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二维码技术,利用二维码来获取和存储流动人员的信息,使所有的出租屋都具备对应的二维码,而警务人员则可利用这些二维码来监管住户信息。这种方式不但可有效管理出租屋、租客、房主和地址等信息,同时亦可有效变更、上传和采集相关信息,若发现信息与实际不符,系统就会给出警报。另外,此前警务人员的上门采集工作往往费时费力,且十分低效。而利用二维码电子门牌的方法,则可充分减轻警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并可利用科技手段来增进对出租屋的管理也增强了工作成效,使搜集到的信息更为便利、智能和准确。

3.2标准地址库采集

在“一标三实”的公安信息采集环节中,标准地址本身对公安机关的工作开展具备关键意义。目前,公安机关的诸多工作都需要明确地址信息,若能够有效开展标准地址的信息搜集工作,那么便可有效促进警务工作的开展。而此前的弟子采集方式,需要干警们用人工记录的方式,手动记录、录入信息。而现阶段,警务人员已可利用智能移动设备,迅速完成采集标准地址信息,并减轻地址信息录入过程中所需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也加快了采集地址信息的实际速度。另外,在公安业务系统当中加入标准地址信息库,可确保干警们在开展工作前迅速锁定地址,继而给案件侦破带来有效的信息支持。

4移动警务系统中的人工智能(AI)技术

现阶段,国民们时常会探讨人工智能的有关话题,这也同样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公安人员亦在广泛关注人工智能成果,并将诸多人工智能成果应用到警务工作中。而在移动警务系统中加入人工智能科技,则可充分提升系统本身的成效性。

4.1人脸识别

当前,警务人员在诸多工作过程中均采取了智能识人像的科技。公安机关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比对和发现逃犯在内的重点人员,目的是以人脸比对确定人员身份,进而通过身份证号关联相关数据库[5]。由于人脸通常具备相应的生物学特征,故而它可帮助警务人员提升工作效率,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具体而言,公安人员主要可在三种情况下应用人脸识别科技:第一种是在机场、火车站等成员出入频繁的场所,防止并监视可疑人员的出现。警方数据库本身会提前记录特殊嫌疑人的面部特点,并可利用视频监控,不断对有关信息加以搜集,而后台则会利用甄别技术来排查可疑的成员,一旦发现警方要找的目标,则会触动警报。而另一种个方法则是在侦破案件时,针对需要检查的成员们开展识别身份的活动。警务工作者通常会利用移动警务终端来排查所有人的面部特点,而后再利用数据库查询相关的身份照片,从而获取有关信息。第三种方法则是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对身份证和本人的实际相貌加以比对,从而确保人、证一致。在智能警务系统当中的人脸识别功能,使成员身份比对成功性低、身份甄别难的难题得以有效解决,同时它也被干警们广泛应用于日常警务活动中,给干警们的工作带来了有效、强大的技术支持,也真正成为了干警们开展执法活动的有效工具。

4.2虹膜识别

作为人眼的关键组成部位,虹膜具备特殊的生物特性。而在公安工作当中应用虹膜识别科技,可帮助完成对特定工作者的识别,进而有效完成多对一以及一对一的辨别工作,并对辨别对象的实际身份加以甄别。另外,关于秘密的机器打开方法,亦可利用虹膜识别科技来完成对身份的甄别,进而确保设备当中信息存储的安全性。

4.3犯罪预测

犯罪预测并非最新出现的理念,从20世纪开始,英美等发达国家便开始创设犯罪热点图,从而预测犯罪发生的场所。不过,当时的技术尚未能实现数据挖掘和数据存储等工能,而犯罪热点图也因此具备局限性,无法每次都精确命中犯罪地点。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则使精准预测犯罪成为了现实。“人工智能犯罪预警机制”通过对海量多类型的犯罪数据的采集存取,结合犯罪行为的关键信息点,利用条件概率与计算机深度学习、大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建立动态变化的概率数据模型,将传统的人力分析转变为机器分析动态数据,摆脱了碎片化数据对侦察预测工作的掣肘,增加了分析效率与准确性[6]。因为人工智能本身具备的有效分析能力,故而可针对作案地点、时间以及手段相似的犯罪活动,分析它们存在的关联性,同时亦可利用计算机演算出接下来易发生案件的地点,从而给警务工作者预留准备时间和关注目标。此外,国民在大数据时代中亦高度关注数据信息,同时亦打造了大的后台信息库,再加上数据发掘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是让预测犯罪具备了关键的应用价值。

5掌上警务

现阶段,随着网络应用的迅速普及,掌上警务也成为了热点名词。因为国内的智能手机使用者群体日益扩大,故而国民们几乎都懂得如何利用手机来使用网络。智能手机本身具备功能全面、携带便利、构造小巧等优势,故而它可满足国民的实际需求,并且其作用逐渐超过了电脑,变成了国民们上网必备的重要设备。创设专门为民服务窗口,不但可减轻一线干警们的工作负担,也同样可给国民生活提供便利。当前,诸多警务机关均开设了掌上警务,民众亦可下载相关的应用,或者对公众号加以关注,进而在线上完成出生登记、居住证注册以及户籍转移等工作,同时亦可打印无犯罪记录或者查询车辆违法情况等。另外,掌上APP亦提供了线上交流、咨询的渠道,从而方便了警民之间实现沟通,有效提升了警民感情

6结论

当前,在公安工作中,智能移动警务系统亦获得了诸多应用的机会,同时它也变为了公安干警所拥有的重要工具。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警务工作也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同时亦会对智能警务系统的创设提出更全面的要求。故而,目前学术界也在重点探究公安信息化和智能移动警务系统的相关课题,针对侦破实战过程中对智能移动警务系统的利用开展阐述,有助于让警务工作者进一步明晰了解智能移动警务系统在现实实践中的关键效用。另外,构建智能移动警务系统也同样是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在未来,我们将看到,公安机关利用该系统对烦琐的公安工作加以简化,并进一步开展更便捷、智能和专业的公安工作。

参考文献:

[1]郭婷婷.公安机关中移动警务的建设与应用[J].甘肃科技,2016,32(07):19-21.

[2]周轶洲.现代科学技术对警务工作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6.

[3]丁晨益,方铭,陈力宇.试论“新技术+警务”背景下基层公安信息采集——以某公安分局信息采集模式为例[J].科技传播,2020(3).

[4]梁学书.基于警务平台的视频监控基础信息采集与管理技术研究及实现[J].警察技术,2017(02):67-70.

[5]陈坚,李亚洲.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推进[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9,34(01):111-115.

警务信息范文篇6

一、我市公安机关“一区一警”警务机制的产生背景和基本设想

(一)从宏观形势看,当前,稳定与发展仍然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主题。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稳定的保障,二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前不久,胶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地都在抢抓“蓝色”机遇,形成浩浩汤汤、百舸竞发的壮观局面。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战略的同步实施,潮水国际机场、龙烟铁路、蓬长通道的相继建设,给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蓝色经济,大有可为。可以预计,作为“蓝色”重要成员之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将巧借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再次腾飞。蓝色经济区建设,不只是党委、政府和经济部门的事情,而是事关全局、功在千秋的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作为公安机关,必须站在历史的最前沿,先知先觉,坚持与时俱进,勇立潮头,积极深化理念创新和机制建设,改革和创新社会治安管理体制,更加前置公安工作,延长工作触角,更加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巩固基层政权,构建和谐社区,维护社会稳定,才能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保驾护航的职能作用,才能提高“两最”含金量和知名度。

(二)从上级要求看,全国公安机关“三项建设”正处于加快实施阶段;我市各级公安机关也都在围绕孙运波局长年初提出的“三大建设、四项重点工作”总体部署,立足本地、本部门实际,选树载体,加快推进,努力实现“全面工作上档升级,单项工作争先创优”的工作目标。从根本上讲,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以及社会管理创新,归根结底是要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也就是说,脱离群众工作而谈“四项重点工作”,只能是空中望阁、雾里看花。鉴于此,要让“四项重点工作”真正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就必须更加主动地前置警务,深入群众,从而使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获取更有效的载体,取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一区一警”社区警务模式,是推进基层公安机关“四项重点工作”的现实需要。

(三)从实际看,当前,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关键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村改居工作的稳步实施,社区工作必将日益宽泛化、专业化、多功能化,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社区工作机制,寻求维稳工作、群众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以适应我市村改居工作需要。基于此,为了建立同频共振的实效警务机制,搭建起维护社区稳定的新支点,市公安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探索实施“一区一警”的社区警务战略。初步设想为:一方面,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机制,在全局选拔96名优秀社区民警,按照1—3个社区配备1名民警的比例,对全市的184个社区实行“全覆盖”,民警紧紧围绕收集信息、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和服务群众五大职责开展工作,并争取党委、政府支持,逐步实现由党员民警兼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由非党员民警兼任社区主任助理,实行双重管理、双重考核;另一方面,在每个派出所成立由副所长牵头的办案小组,形成拳头,专职负责对辖区刑事、治安案件的侦破办理,以社区警务为依托,努力增强打击效能,提高破案率,增强群众安全感。

二、市现行的社区警务工作存在的不足

自2006年全国开展“三基”工程建设以来,市就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尝试建立社区警务室,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制约,社区警务工作开展得不深入,没有取得应有的工作实效。主要原因是:

(一)部分单位对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起点不高。一是对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清晰。简单地把社区和农村警务理解为“社区+警务”,“农村+警务”,等同于传统警务移植到社区范围内,把警务改革看作是对原有警管区的简单调整。二是对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社会基础认识不够充分。认为在当前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经济和物质条件不完备的形势下,不具备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基础条件,持观望和消极等待态度。三是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发展方向的认识不够明确。将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等同于一般的阶段性工作或专项工作,搞“短、平、快”,集中抓突击。由于认识滞后,带来工作被动和消极。如有的单位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投入不足,警务室民警用“二流警力”。有的工作流于表面化,满足于建几个警务室,树几块警务标识牌,建几本警务台帐。有的工作不推不动,上面怎么布置下面怎么办,不求创新等,导致全市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起点高度不够。

(二)警力不足,民警整体素质与社区警务工作不相适应。一是警务室民警的绝对数不够。按公安部规定每社区按1000户或3000人配备1名社区民警的要求,城区应配备社区民警43名,农村地区应配备社区民警114名,目前城区已配备27名(含招聘干部和工勤人员12人),民警仅15人;农村已配备69名(含招聘干部和工勤人员25人),民警仅47人,人员缺口很大。特别是一些城区警务室平均每名民警要管理六、七千人,一些常规性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只能依靠招聘干部或协勤队员开展。二是警务室民警职责“泛化”,工作繁杂,不能集中精力种好“责任田”。基层派出所特别是城区所的警力普遍不足,民警除要履行社区警务的职责外,还要参加派出所的日常值班、保卫警卫、刑事案件的侦破查处、参加临时性的其他重要工作、参加各种集中学习等,工作头绪多,任务重,难以集中精力沉于社区,有的民警为完成其他指标性工作,往往在警务室点个卯就走。三是部分民警能力素质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有的思想有包袱,有的能力有差距,有的年龄偏大等,加上社区警务工作涉及治安管理、人口管理、情报信息、社区消防等基础警务的方方面面,要抓防控、施管理、推服务,还要学会做群众工作、信息化建设等,更凸显了民警素质不足,影响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效率和作用。

(三)警务保障落实困难,发展后劲不足。目前,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硬性的保障政策、制度没有出台,工作经费少,没有专项资金,各项工作难以开展。条件好的可以由派出所负责解决,条件差的只能靠所领导四处“化斋”解决。部分警务室缺少单独的办公用房,缺少基本办公用品,社区治安防控如组建群防群治队伍、开展治安防控宣传等无法落实,科技投入不足,物防、技防手段无法实施,严重制约社区警务工作的推进。

(四)社区和农村警务体制不健全,自身工作存在众多的不适应、不规范。有的情报信息工作各自为政、粗放经营、低水平运转,对复杂多变的敌情、社情反应不够敏锐;有的工作内容单一、方法落后、效率不高,该管的管不住,该控的控不了,该放的不敢放;在硬件的统一规范、警务室民警的职责落实、对民警的管理考核等方面,虽然出台了一些制度,落实了一些措施,但缺乏一套既符合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总体规律,又符合实际的合理体制,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处在无序可循、无章可遵状态,制约了社区警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实施“一区一警”的工作优势

实施“一区一警”警务工作机制,是针对当前社区警务工作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探索实施的一项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止和解决当前存在于社区警务工作中的上述弊端,增强社区警务工作实效。这项警务机制从体制上更加前置了公安工作,从时间和人员上更加保障了社区警力,从工作机制和职责任务上更加突出了社区警务工作针对性和专业性,从考核导向和警务装备上更加保障了社区警务的实效性,主要优势体现在:

(一)实现以信息警务为主导,提升打防管控的整体性。实施“一区一警”社区警务新机制后,更加适应了上级“以公安信息化引领社区警务工作”战略思想,有利于加快构建社区警务信息化基础平台,强化“数字警务”在社区警务中的推广应用,使信息源之于社区,用之于社区警务和整个公安工作,全面提升打防管控的整体性。一是“网上作战”、“网上比对”机制更加健全。深入推进基础信息大普查和特定信息采集,通过基础信息的大普查,摸清辖区内人、地、事、物等基础信息底数,同时强化对重点刑嫌人员、涉案人员的指掌纹,涉案车辆等特定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为信息比对、发现锁定嫌疑人奠定基础。二是“网上管理”、“网上服务”机制得以实现。新型警务模式运行后,公安机关将加快推进“警务通”在社区中的普及应用,使户籍管理、公共场所、特种行业等管理信息直接深入社区,为社区民警既提供了“笔记本”,又提供了“查询簿”,为治安管理、服务群众提供了便利。三是“网上办公”、“网上考评”机制得以延伸。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队伍,做到社区民警工作网上记载、监督网上实施、考核网上进行,使队伍管理更加科学精细,考核奖惩、评先评优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四是信息工作激励机制得以倡导和建立。将统一采集标准、拓展采集渠道,推动内外信息数据的汇集整合和关联共享;同时,通过落实工作责任、严格考核奖惩,调动民警做基础工作的积极性,着力解决信息录入率、信息质量和转化应用率“三低”的问题,推动系统数据的质量提升和信息的深度应用,真正把社区民警日常工作的过程变成采集信息、记载信息、转化信息的过程,把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信息一体化落到实处。

(二)实现以主动警务为牵引,提升打防管控的互动性。一是按照上级“警力下沉、警务前移”的要求,有效改变了派出所机关化工作状态,变“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强化社区治安巡逻,主动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派出所内部也要对警务室民警实行“减负”,使社区民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自己的防范、服务、管理等“主业”。二是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和人、物、技防建设,不断完善社区“两抢两盗”等多发性、系列性案件的主动防范和“打早、打小”工作机制,提高打击、防范和控制犯罪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三是社情控制和社区信息收集更加直接主动。民警利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家庭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有利时机,主动、全面、准确地掌握公众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愿望心声以及带倾向性的社会动态等,准确把握不同矛盾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评判公众情绪指数,提高预警工作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避免矛盾扩大升级,减少民间纠纷或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四是,主动加强与犯罪嫌疑人及其家人的情感沟通,减少心理对抗因素,使犯罪嫌疑人主动悔过自新,最大限度地消除对立不满情绪,实现从被动维稳向主动维稳的转变。

(三)实现以效能警务为核心,提高打防管控的实效性。一是在时间上更加突出效能。变“全时警务”为“实效警务”,摒弃疲劳战术,实行有重点地、有针对性的弹性警务运行机制,把警力放在社区案件多发部位、群众最需要时段,加强重点人、重点物、重点事的动态控制防范。二是从方法上更加突出效能。针对辖区治安突出问题,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方法有效就采取什么方法”的原则,公秘结合,专群结合,综合治理,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情形,相应采取工作对策,从而达到时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更加突出“大走访”工作的实效性。通过考核奖惩机制,变“被动走访”为“主动走访”,避免了“因走访而走访”的工作弊端。工作中,民警结合户籍管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日常工作去走访,注重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及时疏导邻里纠纷等社会矛盾,及时侦破偷盗、抢夺等多发性侵财案件,通过维护好群众利益去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既推进日常工作又确保常态化走访的最佳效果。

(四)实现以合作警务为依托,提升打防管控的协同性。警力进一步下沉和前置后,使民警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能够腾出时间积极开拓合作领域,构建和谐的警务协作关系。一是加强警政合作。“一区一警”模式,利于民警加强与社区党政组织和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开展对警情、政情、社情、舆情的动态协作掌控,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因情施策,综合治理,联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扶贫、救困、整治、帮教工作,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在党政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推进舆论合作,掌握舆论主动权和“公安话语权”,维护良好警察形象。二是加强警民合作。通过大走访、相聚警务室等形式,提高警民“认知率”,增加警民互信,使群众把民警当成贴心人,愿意向民警反映情况、提供线索。三是加强与信息员合作。依托公安四级信息网络,畅通社区信息渠道,加强社区民警与信息员的经常性联系、对话,有效盘活信息员这一“节点”,使信息工作左右连亘,上下贯通,社区民警真正成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百事通”。四是加强警种和区域协作。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民警与其他警种之间,便于加强工作协作,互沟信息,协勤协防,提升打击和防范的整体合力,共同解决区域性治安问题。

(五)实现以人文警务为支撑,提高社区警务工作的亲和性。人文警务理念,更加有利于民警树立宗旨意识,更加有利于公安机关“两最”目标的实现。首先,着力培育新时期警察文化。落实好“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要求,突出服务职能,弘扬社区民警爱民、务实、勤奋、高效的职业道德,倡导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工作理念,增强社区民警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大走访”常态化。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入手,扩大“回访”涵盖面,立足于各警种、各窗口、各类别案件,全方位落实“回访”制度,努力提高公安机关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理顺公众情绪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削弱对立,促进和谐。第三,建立群众工作导向激励机制。及时总结提炼社区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成功经验,创新联系群众的方法手段,及时推出爱民实践的模范典型,使爱民实践成为一种时代文化现象,以人文警务增进警民亲和力。

四、实施“一区一警”警务机制将产生的社会效果

(一)公安机关维稳工作必将更加主动超前。社区民警从原来社区党政组织的“局外人”变成社区管理的“局内人”,变原来“扑火者”为“防火者”,维稳工作变“扬汤止沸”为“釜底抽薪”,有利于发挥自身工作优势,健全完善社区重大事项治安风险评估机制,创新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化解机制,有利于从稳定角度对待一些问题,对决策中的一些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稳定因素、不科学决策、不民生的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先知先觉,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超前采取应对措施,从而起到避免矛盾、及时化解矛盾的目的。对可行性决策,能够同步制定安全保卫方案,同步组织实施,有效解决安保工作相对滞后的问题。

(二)公安机关打击防范能力必将有效增强。通过警务机制改革,提高了派出所打击和防范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使打击更加有力,防范更加严密,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打击上,更加突出对重点问题、重点案件和群众关注的热点治安问题的惩治;在防范上,更加贴近社区实际和群众需要,防止了不讲实际、千篇一律的“左”的倾向。

警务信息范文篇7

我市把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三基一化”(加速推进工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总体战略部署之中,并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今年市政府把社区农村警务纳入2010年“十件实事”之一,市里拨款,为县以下级别每个警务室划拨专项建设经费2.2万元,每个乡镇投入3.5万元用于配套建设,为每个警务室配备了电脑、摩托车、工作包。

与此同时,市里还充分运用公安机关综合考评和“三基一化”验收考核手段强力推动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各级公安机关党委纷纷把做好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作为改善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形象的重大突破口,增强了抓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今年5月份开始,市公安厅坚持每月对全市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进展情况打分排名,直接通报到各市州公安局,抄送各级党委、政府,强力推动落实。针对每月通报反映出的问题,实行带队分片包干的做法,重点深入落后地区进行督导,并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纳入治安业务工作考评,推动了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发展。

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突破五大难题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里各级公安机关借鉴外省市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省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突破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缺人干、无阵地、怎么干、考不实、留不住”五大难题。

去年以来,按照省公安厅机构改革方案,对一些机构进行了清理,精简下来的警力全部下放到派出所,用于充实社区民警和驻村民警,同时规定新进民警一律先到派出所和社区、农村从事基层基础工作,较好地解决了警力来源问题。同时,公安厅制定出台了《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规范》,从警务室建设、工作制度、民警的职责任务等七个方面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对各市如何开展警务建设和民警怎样开展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公务员之家

工作中,严格考核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并严明奖惩,将全市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考核以群众见警率、情况熟悉率、信息提供率、辖区发案率、人民群众满意率和群防群治组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把考核重点放在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的实效上。各地公安机关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办法,全面推动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发展。

在见实效、上台阶、可持续上狠下功夫

警务信息范文篇8

一、社区警务工作目标

(一)切实理顺派出所内部管理运行机制,配齐配强社区、农村警务室民警,实施警务室民警专职化,真正实现警力下沉;

(二)建立完善基础警务工作模式,启动新的警务模式和勤务方式;

(三)前置基础工作,转变、延伸、拓展社区警务工作职能,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把减少犯罪、服务群众作为社区民警职能定位和努力方向。

二、具体工作内容

(一)警务室设置。

1、固定警务室设置。将全区原51个警务室撤并精简为32个,具体设置为城区社区警务室17个(其中居家式警务室2个、一区一警式15个);农村警务室15个全部设置为联动包片式。各所情况如下:

2、流动警务室设置。针对已配备的6辆流动警务室,在城区选择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定点停靠流动警务室,并根据治安状况和工作需要实时调整停靠地点,实行“流动运作”;必要时,根据分局指令执行堵控查缉任务,在就近治安卡口停驻,执行执勤点和堵控点任务。

具体流动警务室设置为:

河滨所3辆,设置在永乐警务区1辆、警务区1辆、一中警务区1辆;

天府所2辆,设置在警务区1辆;警务区1辆);

福新所1辆,重点设置在楮佳疃警务区。

(二)警务室建设。

实施警务室等级化管理,规范化运作。整合后的警务室主要选建在治安复杂、经济活跃、警力要求高的社区或经济较发达的村庄设置;警务室办公场所可与社区、村居单位合署但应单设办公室,用房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并设有民警(保安)休息室或休息区域,有条件情况下可统一划分办公接待室、会议室、休息室和监控室等功能区;室内外各类标识标牌达到规范要求,办公桌椅、资料柜、装备柜、电话、电脑配备齐全,各项职责制度上墙;办公电脑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应与公安专网联网,或通过市局安全接入平台采取专线的方式与公安内网联通;警务室民警配备专用于移动信息采集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警务通等信息化设施装备,配发专用公文包和群众识别胸牌。

(三)警力配置。

实行一区一警,专职从事社区警务工作。流动警务室固定1名专职民警、搭配2名协勤队员;其余警务室固定1名专职民警、搭配1名协勤队员。优先选派警务室民警,担任社区民警必须热心本职工作,熟练公安信息化应用操作;社区民警务必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动或更换。在配齐配强警务室民警的基础上,实施警种分包联动警务室,推行“一警为主,多警联动”的“1+X”工作制,分局各警种根据业务实际,对每个警务室确定1名基础工作分包民警,建立联动工作机制,以“多警联动”的方式把警力向警务室集中,业务向警务室延伸。

(四)工作模式。

落实专门专职工作模式,警务室每天有人办公(包括周末和节假日),可根据辖区治安状况实行弹性工作制;城区警务室民警不参加派出所值班,农村警务室可根据派出所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安排;警务室民警一律不主办案件,不得被抽调从事其它不涉及本社区的工作,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日常工作时间内,辖区(流动警务停靠区域)由1名民警或保安队员在警务室(车内)值班,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咨询答疑、代办登记和现场服务群众等项工作,其他人员深入辖区开展基础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如现场警情先期处置、群众集中事项办理和其他需要多名警力共同处置的案(事)件,警务室全体人员集中共同参与处置;对于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可请求所内其他警力协助解决。

(五)工作职责。

社区民警以深化落实“三大警务”为根本,以提高辖区群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集中精力开展实有人口管理、组织安全防范、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维护治安秩序等“五项”职责任务。在此基础上赋予社区民警场所治安处罚权、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权、违法经营查处权和交通管理权等适当延伸下放。

(六)工作标准。

1、建一套台帐:每个警务室民警围绕职责任务和辖区实际,建立规范一套信息化工作台帐,档案内容齐全、规范。

2、交一批朋友:即在密切联系辖区居民群众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走访,广泛与辖区企事业单位、治安积极分子结成良好的工作关系,并能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3、有一支队伍:组建一支较稳定的能够配合公安机关联防、联打的群防群治队伍。

4、创一个特色:结合辖区治安实际,开展“无盗、无抢、无毒、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事故”以及社区警务模式的创新。

5、履一项承诺:警务室民警在社区日常警务工作中能够结合实际自觉推行并认真履行一项便民服务承诺。

(六)工作制度。

1、建立社区警务工作和社区民警管理由各派出所分管副所长负责制;

2、全面实行社区民警辖区负责制。即社区民警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所辖社区警务日常工作负全责。社区民警务必要处理协调好与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关系,促进社区警务的全面发展;

3、落实一项服务承诺、利民措施,并对群众交办事宜实行回告制;

4、按照业务上级要求对辖区各类场所、行业实施管理;

5、每两个月落实一次居民代表会,将社区警务工作情况向社区群众予以报告,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

6、一月开展一次对重点单位、出租屋及公共复杂场所的治安检查;

7、一周落实一次警情公示或警务通告,警示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参与联动、联防意识;

8、一周熟悉30户常住人口,及时为群众解难排忧;

9、每日督导安排群防队伍开展一次联防巡逻。

三、几点措施要求

(一)切实提高认识。社区警务工作作为深化落实“三大警务”的重要举措,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特别是各所所长务必高度重视,要把加强社区警务建设作为做强基层基础、警务前移延伸的重要载体。各警种部门要摒除社区警务于己无关思想,要把警务室作为本警种本部门业务延伸下放的前沿,建立定点联系措施,强力推进社区警务工作的落实。

(二)明确工作责任。为促进社区警务工作的有序推进,各派出所要根据分局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定岗、定人、定责,严格措施,明确责任,统一方法,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从“管社区”到“跑社区”、从“等活干”到“找活干”、从“简单化”到“高质量”的社区警务工作的重大转变。

警务信息范文篇9

关键词:大数据;网络安全;执法警务人才;培养体系

以卓越网络安全执法警务人才培养方案为对象,通过审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等微观内容,考察我国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能够进一步发现人才培养所处的历史方位,呈现专业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这有助于治安学专业的时代创新和科学发展,也是培养符合时展、满足实战需求的新型治安人才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一、公安院校面临着应用型学科建设的艰巨任务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以及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确表明普通本科高校在改革中应坚持以“确定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找准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使转型高校的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更加对接社会需求、更加符合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表明:“要坚持以高校分类评价等方式引进高校科学技术,提高高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坚持以应用型为本科评价标准,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办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上述文件来说,作为我国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要求,都为本科高校办学做了明确性的方向规划。主要强调本科院校应向应用型方向转变,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结构布局上做出的优化调整,也是公安院校在教育过程中所需要做出的改变。公安院校与普通院校相比较,在院校所属上分为公安大学、警察大学和警察学院等三类本科院校,近几年开始陆续出现其余公安院校[1]。在教育发展中,公安院校历史较短,自身教育基础较低,阻碍公安院校的创办。但与普通院校相比较,公安院校从属于行业类院校,具备较为鲜明的院校特点,自身的办校资源具备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也是公安院校自身具备的独特特点。在建立应用型学科教学中,将应用作为基础进行展开,主要是要求高等教育院校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地方性服务建设。在高等教育中,公安院校进行学科教学时,要精准自身发展方向,在公安特色上进行不断探讨,防止在高等院校教育潮流中被淘汰。其核心观点为,教学方向要以应用型学科为中心进行展开,以警务实战为学科发展方向,防止出现过度综合化。

二、警企融合是警务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建立企业警务室

要想更好地增强区域企业对公安任务的支持,就需要积极沟通,营造良好和谐的警务企业关系,展现公安民警的良好外界形象,以实际行动为核心进行企业工作展开,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动力基础,在企业内部通过建立警务室,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宣传,以民警登门走访的方式,向企业发放法律宣传知识,并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增强公众安全防范意识。以指导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心进行网络安全队伍的建立,加强专业人员的沟通交流,通过听取意见,了解民众,提高警务人员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强警企合作。

(二)警企专业领域合作

联合互联网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共同围绕新型智慧城市安全防范、智慧公安、新型网络犯罪进行创新研究研讨,建立多方面网络安全人才的开展,通过深度合作探讨了解城市未来发展状况,更好地增强当地公安网络安全系统。以联合展开的方式提高管控防御体系的监管,集主动感知、云端防护,防范数据安全的方式实现网络监管技术,更好地弥补在公安系统中存在的网络安全技术空白[2]。

三、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警务化管理传统方式受到一定削弱

在警务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服从为关键、以权威为核心、以纪律为保障的标准进行严格管理,服从命令听指挥,以制度规定进行强化执行,以此更好地保障惩戒的监管力度,形成整齐划一、纪律严明的校园学习氛围。大多数公安院校的学生多在网络媒介的环境下成长,注重多元化思维的发展,热爱双向互动的学习环境,利用网络语言进行多样化的沟通交流,自身具有较为完善的个性化需求。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传统教学具备较高的约束性,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抵抗情绪,甚至产生师生冲突[3]。

(二)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现状

公安院校的学历教育多为职业化教育,主要强调专业的适用性,将应用性作为公安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公安院校的教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来决定人才的培养方式,并且符合我国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要求。治安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定位,严格参照公安院校的培养需求出发,将治安治理作为主要方式,增强人才培养的契合度。要重点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条件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发展性,而毕业条件作为学习基础,需在学生毕业时就应完全具备,在理解时,不应将二者混淆,要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标准进行教学活动。随着近几年教育的不断发展,公安院校开始由专科到本科完成升级,省属公安院校以综合化、学术化和研究化的要求,向大学进行转化,将服务落实到当地,但由于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过于追求学术性和理论性,定位较高,与学校现发展状况不符,导致人才培养计划不符合标准。

(三)规制困境,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不完善

在人才培养中,院校体制作为人才培养的脉络,要与社会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参照相应的运行机制作为培养规格。就目前的发展要求来看,警务创新体系相应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城市过于注重知识性传播,流于表面,未将传播力度落实到位,致使一部分工作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另外,一些公安院校并未成立独立的警务科研部门,导致科研工作仅存在于表面,未在学校内部进行深入运用,致使研发阶段处于资源匮乏的状态。另外警务技术人才缺失,导致警务院校内部科技创新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发展空间较小,个人晋升问题较难,大大削弱了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度,不能更好地落实警务现代化建设要求。

四、基于大数据方向的网络安全执法警务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一)磨炼公安院校学生“微时代”信息处理能力

1.提高公安院校学生“微时代”信息自律能力在微时代的发展要求下,无关因素会导致人们精力分散,常在手机上消耗大量的时间。大部分自控力较低的青少年,在微时代的推动下,常受到信息和互动的影响,无法更好地完成警务管理和检查活动,不能将精力集中于专业的学习上。所以,在进行警务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从内心进行转变,以积极配合的方式完成警务化管理要求,达到自律的目的。降低无关因素的学习,将重心放在专业知识学习上以及职业技能培养上,以此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2.提高公安院校学生“微时代”警察职业能力微时代与微空间的相互融合,由于警务职业具备特殊性,网络警察对于网络监管任务无休息时间,因此公安院校在执法和服务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网络知识,充分运用网络服务要求,以便利工具来更好地增强工作学习效率。另外要重点关注网络空间的安全性能,充分提高警察自身的约束能力,维护警察形象,形成良好的警察职业道德。并且充分认识网络空间的重要意义,提高警惕,关注意识形态的变化。

(二)建立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大数据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在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中,要将大数据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严格遵循网络安全执法,使专业人士具备较为扎实的技能核心,重点培养警察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提高警察的工作能力,可以在网络安全执法以及大数据分析中充分发挥自我价值,以可视化技术和高素质应用警务人才为中心进行展开,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计划。另外,还可通过公安实战部门,对网络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归纳整理,为各部门各岗位,公安警察提供数据信息,为精准培养人才奠定基础。网安专业作为实验班培养要求,是朝着大数据方向发展,在大数据网络安全执法中,公安人员要具备较为完善的网络安全执法意识,能够灵活掌控数据分析以及互联网操作要求,准确收集整理相应的数据信息,通过运用可视化技术,完成复杂问题的处理,可以完成互联网以及情报大数据等相应的处理工作,能够灵活分析问题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培养应用型的警务人才。

(三)精益求精,健全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首先,要不断提高监管机制。在警务科技发展过程中,常存在不平衡的状况,主要是由于相应基础体制未得到有效落实,要想更好保障各级公安机关的警务部署能力,需要安排相应的警务工作人员,形成较为完善的团队。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应工作的展开,并且按照实际状况,建立健全的警务安全体系,将基层公安融入到工作过程中,确保在警务系统中各项高新技术都得以广泛运用。其次,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在警务科技创新中,要以服务为中心进行展开,与普通科研项目相比较,公安科研项目要做好相应的保密措施。公安机关要对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以创新、应用、保护、管理等保护体系进行围绕展开,以此提高警务科研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防严控警务创新受到侵害,有效保障科研人员的合法利益。再次,增强警务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公安机关应按照《公安机关警务技术职务序列改革方案(试行)》所的要求进行技术推进,注重警务人员的技能培养,对于创新部分提高警务人员的创新意识,通过激励与奖励等方式,提高警务人员的学习积极度,充分考量技术人员的工作的特殊性,对于经验不足的科研技术人员,降低工作标准。最后,重点考量对专门技术人员给予相应奖励,为专门技术人员所作出的科技创新给予相应表彰,提高工作积极性。

(四)信息化、智能化,强化智慧教学手段运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信息为城市发展和校园都带来了改变,各公安院校在智慧公安的背景下不断提高教学手段,以智能化的教学力度,为教育发展迎来了教育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才培养问题。在公安院校进行警务实战能力培养工作上,智慧教法应作为关键条件,通过利用运动类手机APP和可佩戴智能设备,例如手环,心率等动态监控设备,实时调查学生体育锻炼状况,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体能素质。在院校内部通过研发自动化评判机制,例如警棍击打测力仪,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学生击打的时间和动作是否符合标准,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考核客观性,在警务实战模拟中,该方式具备较高的推广性,为之后的学习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评价标准。在传统的战术引导上,利用VR和AR技术,建立3D模拟的警务实战训练场景,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对战上具备较强的心理压迫感。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实战模拟中提高自身能力[5]。

五、结束语

展望未来,基于大数据方向的网络安全执法是警务人才改革与发展的大势所趋,犯罪智能化倒逼警务智能化发展,随着电信诈骗为首的网络犯罪越发猖獗,人工智能将在识别犯罪、预防犯罪、打击犯罪领域大展身手;传统人技物防需要与人工智能警务结合打造技术升级的治安防控体系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警力资源;警务内部管理与对外服务领域,指令的上传下达,警种间的资源调配与合作,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智能警务广有天地可为。人工智能警务领域必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宋华,胡芳,贾志卿.基于大数据方向的卓越网络安全执法警务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高教学刊,2019,8(1):152-155.

[2]许东濠.智慧警务背景下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

[3]万怡倩.智慧警务背景下的治安管控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9.

[4]徐佰超.大数据在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办中运用问题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9.

警务信息范文篇10

【关键词】司法警务;人工智能;智慧警务

后,党中央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并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将“智慧法院”列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随着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2.0版的完美收官,十三五规划要求信息化3.0版智慧法院2017年底建设完成,2020年底在全国法院深化完善[1]。现各级人民法院警队警力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法院工作的用警需求,尤其是在刑事审判司法警务保障中警力难以达到相关规则中刑事审判对司法警务保障的刚性规定。近两年发生的因各类案件矛盾积聚,在法院调解、开庭审理过程中演变成暴力事情更加暴露出人民法院在安全防范中的隐患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应对缺陷。而海陵区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务工作日益繁重,用警需求明显增加。因此,如何科学管理整合警力,提高司法警务工作效率,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立体安全防范体系,通过司法警务指挥平台发挥监督、调度、指挥、统计职能,为人民法院司法审判中心工作服务,成为法院警队必须面对与解决的课题[2]。智慧法警主要通过智慧警务大平台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保证在有限的警力情况下,通过软硬件提升法警的处理应急事件能力,通过“聪智”大脑有效的提升办案效率。

1智慧警务的特征

1.1人工智能大应用。人工智能将持续推动视频、音频文件生成自动化及审核自动化,人工智能可能给法院管理带来更为深远的变化:①视频、音频文件生成自动化,在人工智能的参与下,从一开始人工巡查等模式,目前可以做到由人工智能巡查,减少因人为失误造成的影响;②各种文件审阅自动化,尽职调查、合规审查等,都需要对各类事件进行审查、分析和研究,从而能刺激警务人员的提升工作效率。人工智能在足够多的学习后,能提前预判某些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并预报给警务人员,加强警务人员的警觉性。1.2数据大脑。大数据的海量发掘,为智慧警务管理智能化、自动化提供了主要支持手段。通过数据提醒人去第一时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数据对所有事件进行合理分析,自动生成事件报告。1.3智慧警务综合平台。数据驱动是智慧警务管理核心要义,在实现警务信息化和智能化基础上,建立专门的智慧警务分析平台进行大数据治理,结合外因需求、内在优化,做到全面感知、全面数字、全面互联、全面智能,达到数据驱动领导决策的目的[3]。

2智慧警务平台的建设规划与实践

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法律应用系统的诞生,为警务管理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在传统法警的日常工作中,机器人似乎比警务人员更聪明,且更为快捷地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2.1主要功能模块分析。智慧警务综合管理平台由警务业务、警政业务、安保业务、智能分析平台四大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的业务关系如下。警务业务模块需对接案件管理系统,短信平台;警政业务与人事系统;安保业务模块接入各类监控系统,科技法庭,车载单兵;智能分析平台主要是对所有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给予相关部门进行案件分析学习时提供相应依据及意见,如图1所示。2.2核心数据模块建设。安保业务为数据收集的核心数据模块,安保业务作为数据源的主要来源,只有健全的安保业务才能收集足够数量的数据,为“聪智”大脑进行预判、提醒、审核、分析提供相关依据,为法警队伍提供最强大的技术支撑保障。2.3资源整合,实现统一调度管理。整合法院内部包括庭审现场、公共区域、执行过程、安检入口、押解过程、羁押区域等地的各类监控资源,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如遇异常情况,可在第一时间知晓,快速响应,提升法警部门快速反应、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4]。2.4智能分析平台。系统实现了将原有繁琐的线下年度数据统计转为系统生成数据,系统自动统计。由原先的人工统计记录,转换为系统中点击按钮就能生成结果。即使是不定时、非固定格式的统计任务,系统也能通过自定义表格实现全院的统计,大大节省了法警在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明显提升了工作效率。

3智慧警务未来展望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重要特征的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各个行业,并不断地改变着业已形成的运转模式,尤其是以机器替代人类工作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的情况下,警务工作管理也将不断突破传统的管控模式,更加智能化。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智慧警务管理,我们或许可以做出如下展望:警务人员与机器一同学习,相互促进。警务人员将不断获得的知识及经验源源不断地传递给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发挥算法及大数据存储的优势,获得比人脑更多、更优的法律解决方案及策略,智能机器人获取的法律知识越多,其大脑就会越聪明。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法律人的学习,形成良性互动。警务人员将从模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日常模式化的工作交给机器来完成,警务人员仅仅进行校核,工作效率将会大幅提升。涉及情感、价值判断的法务工作,只能由警务人员完成。在智能化的警务管理时代,真正困难的是大量现实中的法律问题并不存在标准答案,对于法律问题的解答需要在利益、人情、机会等各方面的权衡,需要具有真正理解现实社会的能力,这对经验丰富的法务工作者来说都未必是简单的工作。因此法律人工智能就需要向这些经验丰富的法律人不断学习。而这些没有标准的经验却成为短时期内还无法攀登的高峰,除非有一天机器人真正能像人一样察言观色、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涂扬举,郑小华,何仲辉,等.智慧企业框架与实践[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8.

[2]於兴中.当法律遇上人工智能[N].法制日报(第7版),2016-3-28.

[3]崔海梅.司法警察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职权行使研究———基于注释法学的视角[J].法治研究,2014(12):1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