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0:11:39

基层组织

基层组织范文篇1

现将本人一年来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0年主要工作

(一)基本情况

1、基层组织情况。乡党委辖党总支1个,党支部17个(其中农村支部13个,非公企业支部1个,蔬菜交易批发市场支部1个)。党员517名,其中农民党员429人,妇女党员58人。35岁以下的党员105人,60岁以上的党员208人,初中以下党员348人,高中(中专、中技)党员103人,大专以上党员61人。截至目前入党积极分子95人,2010年新发展党员15人(其中女党员3人,35岁以下11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8人)。流出党员29人。

2、干部队伍情况。乡上共有各类人员49名(其中公务员16名,事业干部23名,工人3名,县聘人员6名,三支一扶1名)。女职工21名(其中女干部12名)。乡镇党政班子平均年龄43岁。职工的平均年龄33岁。35岁以下的职工23名,50岁以上的职工4名。文化程度本科18名,大专22名。副科以上干部10名。村干部37名(其中女干部1名),平均年龄45岁,其中30岁以下5名,55-60岁3名。有大专文化程度4名。

(二)具体工作

一是抓宣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今年以来我们除抓好“”、参观培训、星期一会议学习等正常宣传学习的同时,结合科学发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在主要路口新制作了彩门,设置了固定宣传标语。在谢家营新农村主道和乡政府农贸市场的路灯杆上设置了228副醒目的永久性宣传灯箱标牌,在乡政府和各村张贴悬挂宣传牌16块、宣传展板38块、宣传标语230余条,开设宣传专栏15块。在宣传中我们不断创新宣传的方式方法,增强宣传引导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扩大舆论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是抓培训,提高干部素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创新乡村干部的培训,实行学与用的有效结合,不断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头脑,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每月讨论一个主题,每季听取一次讲座,每半年举办一场论坛,每年撰写一篇以上调研报告”为内容的“四个一”学习活动。让乡村干部带着问题出去,带着收获回来。共组织干部外出考察学习4期110人次,其中参加县上组织的村干部创业技能培训1期4人次,参观学习了观光农业、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经验交流与实地观摩相结合,邀请市、县农技专家、致富带头人、法律服务者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进行新特蔬菜种植等知识讲解。从根本上解决部分乡村干部对政策法规理解不深、发展经济路子不宽、化解矛盾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是抓班子,配强干部队伍。去年,我们对不适应工作要求的清水沟、祁家河两个村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清水沟村由乡包村干部兼任村支书,祁家河村选拔了一名甘农大毕业生任副书记主持村委会工作;罗景村、新营村选拔了致富带头人,八门寺村挑选了一名年轻复退军人。共调整村支部书记5名,配备副书记主持村委会工作4名,调整村文书5名,调整计生专干7名。实行“一肩挑”两个村。我们对调整的村支部书记建立关爱机制,逢节进行慰问累计两次资金6500元,并在危房改造方面给予照顾,对新提拔的进行了工作考核。四月份,我们又对工作没起色,被列为后进村的祁家河村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由乡包村干部兼任村支书,下派了一名乡机关优秀干部,大力促转化。对较先进的罗景村、新营村、谢家营村、黄坪村、寨子村提出了更高标准,引导上台阶;对中间的红土坡村、清水沟村、杨家营村、八门寺村、刘家湾村、桦岭村、窝子湾村帮助寻找差距。在完善村级民主管理、规范村级议事决策程序上求突破,今年在全乡13个村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目前,村干部整体素质提高,年龄结构优化,党群关系和谐。

四是抓队伍,提高工作水平。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乡党委以党员“五带头”(带头学习讲政治、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建佳绩、带头服务比贡献、带头自律树形象)作为衡量标准,以抓作风转变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支服务“三农”工作的主力军。针对乡干部出台了包村干部双评双考制度,工作实行“捆绑制”,对村“两委”干部严格实行以奖代补制度,实行千分制量化考核,考核内容为德、能、勤、绩等情况,对村支部书记实行“一定双评双考”制,根据考核结果,发相应的奖励补贴,对连续两次考核不称职的村干部实行待岗处理。在全乡实行为民服务制,行政问责制,限时办结制和首问负责制。围绕把党员队伍管理好、作用发挥好的目标要求,在各村党支部中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按照思想政治类、经济发展类、工作监督类、公共事务类进行设岗,根据无职党员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特长爱好、实用技能对党员进行合理分类编组。政治理论水平、表达能力强的党员组成参政议政组,致富能手组成“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组,懂法律、身强力壮的党员组成治安联防组,政策观念强、办事公道的党员组成村民理事组,威信高、善于处理矛盾纠纷的党员组成民事调解组。通过设岗定责活动,充分调动无职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农村无职党员“无职有位、有位有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是抓调研,梳理发展思路。经过认真调研分析,在产业发展布局上将全乡分为4个区域:即蔬菜产业区(黄坪、祁家河、罗景、红土坡、谢家营、杨家营、新营等7村,重点发展冷凉型高原夏菜种植基地。由目前的9000亩发展到15000亩。户均达到2亩以上。主要是要配套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马铃薯产业区(清水沟、寨子、八门寺、刘家湾、桦岭、窝子湾等6村,重点发展高效、优质马铃薯。全乡由目前2万亩发展到3万亩。户均达到6亩。主要是道路建设的问题),胡麻产业区(刘家湾、桦岭、窝子湾等6村,重点发展优质胡麻。全乡由目前1万亩发展到2万亩。户均达到4亩。主要是解决加工增值的问题),功能服务区(在现有榆欣淀粉厂和集贸市场、乡政府所在地各机关单位15家集中区,建设管理好主街道,新建1处农贸市场,扩大淀粉厂规模等)。在发展重点上按照“抓四点、促全面”的思路开展工作。一是谢家营村新农村建设和沿川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村建设。二是以乡政府所在地新营村为主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区域建设。三是以黄坪村为主的产业种植区域建设。四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六是抓责任,创新工作载体。年初我们制定了《新营乡领导干部包片包项目责任书》、《乡领导解决突出问题一览表》和《村干部包办实事一览表》,并张榜公布,使任务具体、责任明确、群众清楚。在全乡范围开展“双联双助”(党员领导联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联系农村困难党员群众;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班子带队伍、帮助困难党员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五访五问”活动(访小康户、产业户,问致富经验;访老干部、老党员,问发展良策;访信访户、意见户,问诉求意见;访困难户、低保户,问衣食冷暖;访返乡农民工,流动党员家属,问就业情况)。截至目前,共走访群众1280户,现场解疑答问820人次,为群众办实事42件,解决矛盾纠纷43起。乡机关党员干部帮助贫困党员12户,帮扶资金余元。16人结成了“一对一”帮扶队子,帮助五村理清了发展思路。

七是抓创新,推进党建工作。一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按照务实管用、灵活高效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新模式的要求,我们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突破过去地缘和行业区域限制,按行业、新农民组织及党员自身等情况合理设置党组织,率先在罗景村创建党(总)支+村支部+非公企业支部+蔬菜交易批发市场支部+农户的模式。二是创新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根据县委发〔2010〕23号文,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原则,充分发挥帮扶党组织的信息、资金优势,所结对的党组织与乡党委进行了座谈交流,提出了力所能及的结对帮扶措施,县发改委发挥争取项目的优势,已争取道路建设项目2个,投资38万元(其中谢家营村道路已开工建设)。

一年来,全乡基层组织夯实,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或超额完成。完成农业增加值3380万元,比去年2852万元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比去年计划500万元(实际完成3370万元)增长20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86元,比去年2512元增长14.9%。

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展良好。一是完成双垄沟覆膜玉米种植1.351万亩(其中留床4000亩,机械覆膜1170亩),占计划的103.9%。二是冷凉型蔬菜种植1.115万亩,比去年新增2115亩。其中1000亩以上的村6个。在去年红土坡试种100亩的基础上,新发展旱作双垄全膜种植1096亩(300亩以上的示范点3个)。引进试种紫菜花、金黄菜花、宝塔菜花、绿菜花等特色蔬菜新品种,新建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榆中县南部高寒二阴地区新特蔬菜生产示范基地200亩。三是新建优质高效马铃薯育种基地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亩,胡麻种植1.1万亩。四是谢家营村争取资金11万元,实施残疾人暖棚养羊项目27户。五是沼气池建设200口,已建成190口。六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新修梯田600亩,已完成务650亩(其中罗景400亩,谢家营200亩,黄坪50亩),占年度任务的108%。九月底县上再次下达我乡梯田建设任务700亩(其中罗景300亩,寨子400亩),现已动工修建,预计11月底完成。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3218.3亩。打造“生态沿川”,投资55万元栽植各种高规格、高档次景观苗木3万多株(丛)。新建成150亩义务植树绿化基地1个。打造园林化单位,在乡政府新拓绿化面积2亩,栽植各类苗木350株(丛)、主街道栽植高档次行道树100株。新建五园三化学校1所。七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8期,受训1500多人次。组织乡村社干部赴县内外考察3期100多人次,组织参加省市县各类培训班30多人次。六是狠抓畜牧防疫工作。完成秋季牛防疫515头,羊免疫3912只,猪免疫3118头,禽类免疫4029只,防疫密度达到53%。

项目建设进展良好。一是新农村建设力度大。罗景村新农村在去年完成100户农户住宅主体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已硬化村庄道路1.3公里5200平方米,整修围墙、护坡3000平方米,整修人行道2300平方米,整修绿化带1500平方米,栽植景观苗木300株,种植绿地1500平方米。拆除脏乱差建筑80户400间5000平方米。二是沿川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有新的进展。新投资1300万元(其中主体建设1000万元,装修300万元)平米的两院四合院投入使用。初步设计拟投资1140万元的观光农业280亩,已完成土地流转和初设。投资25万元清除沿川湖淤泥25000方。成立了沿川湖物业管理公司,招聘了12名环卫、安保工作人员,确保了沿川湖文化中心经常性的整洁、安全。组建成立了12名人员参加的绿化养护队。三是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完成乡村道路硬化3条11.3公里;砂化乡村道路2条6.4公里。投资66万元新建菜窖1座2280方。西部人饮工程红土坡50万元项目于9月中旬动工开建。四是乡村群众活动阵地有新的建设。新列建的5个标准化卫生所和红土坡村委会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谢家营、罗景村委会完成场院绿化、美化。投资98万元的乡政府职工活动中心竣工投入使用。投资90万元600平方米的新营小学宿舍已开工建设。投资349万元的沿川小学项目已完成初设和过渡用房建设。五是乡政府所在地功能服务区得到长足发展。投资1万多元,购置高档次景观苗木100株完成主街道绿化美化工程。在路灯杆上设置了固定宣传标牌48副,设置其他固定宣传标牌5个、彩门3个。投资319.95万元,改建商铺11户79间3199.5平方米。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是争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2010年度共出生174人(计外出生17人),出生政策符合率90.22%。出生率为8.87‰。当年结扎61例,放环102例,药具6例。出生性别比86.2,其中一孩83.6,二孩87.5。清理出生漏报21人(其中计划内9人)。当年征收社会抚养费10.8万元。流出人口786人,育龄妇女持证477人,持证率100%;流入人口7人,验证率100%。二是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发放粮食直补资金30.42万元。发放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82万元。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9.9万元。落实家电、汽车补助20.54万元。发放覆膜机3台、起垄机45个、微耕机30辆。三是注重民生工作,落实救济救灾政策。共发放救济救灾款7万元。85户五保户发放补助金11.5万元。享受低保户433户1307人,发放低保金76万元。优抚对象32人、参战参核51人、高龄老人7人、义务兵家属优抚对象20人,共发放各类补助资金25.8万元。四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展快。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人口9216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6.7%,全乡已参保8848人,参保率达96%。未参保368人,其中在校学生165人,参加城镇养老保险135人,整户常年外出68人。60周岁以上老人2916人,已享受政策2565人。(未享受政策老人351人,其中死亡38人,子女未参保313人。)五是全面推进“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识别程序,准确把握标准,采取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入户调查、张榜公示等方法,共识别确认出扶贫对象1644户,5911人,其中五保户81户,86人;低保户427户,1302人;扶贫低保户425户,1598人;扶贫户711户,2925人。目前,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信息已全部微机录入完毕。六是组织劳务输转1750人,占任务2250人的78%。近三年“两后生”总计253人,参加各类培训43人,输出36人。七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先后开展集中大型整治5次,坚持每周1次单位院落整治,落实常年主街道、沿川文化中心卫生整治管理。累计投入资金10万元,出动三马子等车辆200台次,清理垃圾3500方。八是双拥工作扎实推进。去今两年对黄坪通讯营、清水沟防护连2个部队先后慰问12次,送慰问金及慰问品4万多元。协调部队出资6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建成油化军民共建双拥路1.3公里。先后6次召开军地干部联席会,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为部队官兵授课2次。驻军积极参加当地建设,为清水沟小学捐赠桌椅30套、爱心书包70个,慰问贫困户28户次,送慰问金9000余元。近期黄坪部队官兵为当地贫困户送去面粉、食用油计4000余元。为黄坪村发展冷凉型蔬菜维修渠道5000米,铺设pvc管道3000米。九是文化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提高。今年初中毕业生诊断考试500分以上50人,比去年增加了10人。沿川文化中心群众性文体活动经常开展。今年9月份,成功举办了榆中县第二届民俗文化节。村级文化广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5万元,建成新营、谢家营村文化广场。九是加大各级干部队伍的维稳、信调、安管等工作力度,全乡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项工作比往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了较快的发展变化。但我乡和其他乡镇以及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制约因素多。二是工业项目少,没有较强的经济发展支撑点。三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13个村有12个是空壳村。四是道路仍然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13个村发展极不平衡。五是村级阵地和文化活动场地建设滞后。六是本人领导和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今后我将带领乡党委一班人和全乡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建设东城区、打造新榆中”的工作思路,结合全乡产业发展的四个区域布局,在发展重点上按照“抓四点、促全面”的思路开展工作。

在项目建设上,全力抓好冷凉型蔬菜和胡麻油产业的发展壮大,抓好以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抓好以沿川湖文化中心为主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村建设进程。

基层组织范文篇2

一、培训原因

1、时势的需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把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年1号文件指出,新农村建设关键要发展现代农业。党的十七大提出,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更快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谱写人民良好生活的新篇章。而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自己思想的解放程度、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与稳定。

2、解决问题的要求。在基层干部队伍中,大部分干部能顾全大局、乐于奉献,能扎根基层、埋头苦干、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心系发展,但仍有少数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工作运行不够规范,管理不够民主。二是党的建设严重滞后,干部管理失范。三是村(居)集体经济薄弱,村(居)民享受不到发展成果,四是个别班子问题较多,发展合力不够。五是工作机制不顺,班子建设欠帐太多。六是发展经济缺乏招数,招引项目没有路子。七是维护稳定责任不实,越级上访时有发生。八是农民教育不够经常,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九是个别干部违纪违规,投资环境欠缺。十是培训抓的不够,班子素质不高。十类问题归纳起来,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党员干部自身的问题。目前,农村当中有很多能力强,有一定经济头脑的人,常年在外务工,导致村干部队伍中和党员干部队伍中,新鲜的血液不足,造成干部年龄老化,知识退化现象。这些干部中有的发展能力不强,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导致个人致富就有一定困难;有的因子女上学、就业、成家的问题日夜操劳,很少有精力去想怎么带领群众致富,工作更无创新;有些干部办事和解决问题还是凭老经验,工作靠老方法,导致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干部放松了学习,工作作风有待改善,行政命令的多,示范引导的少,遇到发展现代农业问题束手无策,导致群众有时误解。

二是农村改革的深化带来的问题。农村税费改革的彻底,使乡镇基层干部,由原来的“催粮收款、刮宫引产”到现在“指导生产、抓好治安”,好象无具体目标任务、无所事事。工作重心的转移,农村基层干部主动到农户指导生产,抓工作的时候也少了。改革后村里的陈欠款不能收,村级债务多,办公经费紧张造成村里要办的事情不能办,部分群众认为干部能力差。以上由农村改革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严重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或者一时还不能够适应新的要求。

三是市场经济的冲击带来的问题。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面向市场,优化结构,注重效益的新阶段。部分基层干部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一心一意谋求个人致富,无力抓集体经济,导致村集体经济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村级组织凝聚力差,出现了有事无人干,无钱办好事的局面。基层干部和农民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复杂化,个人追求的趋利化,群众活动的分散化等等,给基层干部开展工作,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带来了新的制约。

二、培训的方式和内容

1、精选培训专题,编写培训教材。镇党委在充分调研的同时,精选了与村党支部、村委会日常工作相切近的12个培训专题,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发展观、村(居)委会组织法、民爆物品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十七大报告、农村基层政策、党风廉政建设、新农村建设、基层干部警示教育、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及城关镇系列制度等内容。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可操作性强。培训内容统一编印成书,参训干部每人一书二本,即一本培训教材、一本学习笔记、一本工作笔记。要求每位学员写笔记不少于1万字。

2、聘请12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镇上聘请了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司法局、民爆公司、县发展计划局、检察院和县委党校理论讲师等部门的主要领导或业务骨干分别就十二个专题进行辅导培训。

3、封闭式办班培训培训在县委党校统一进行,将学员统一纳入党校教学管理,制定了严格的培训纪律,学员统一食宿、统一培训、确保培训纪律严明,取得实效。

三、培训效果

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党委采取了闭卷考试,即兴演讲形式进行检测,将教育培训推向高潮。

1、考试成绩普遍良好。培训结束后,对全体学员就培训的内容统一命题进行考试。考试结果90分以上的31人,80-90的78人,70-80分1人。

2、即兴演讲个个涌跃。各村(居)支部书记、村主任结合本村(居)实际,就如何当好村(居)支部书记、村(居)主任做了精彩演讲。110名学员每人上台演讲不超过8分钟,根据演讲情况,现场打分,评出了杨福民、王三牛等5名优秀,党委分别给予了表彰奖励。

3、争项目、谋发展的意识普遍增强。通过培训,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的项目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各村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利用外出务工人员、在外亲友、在外工作的故土人等一切关系,宣传本村发展优势,积极争引项目、资金,积极发展本村的各项社会事业。

基层组织范文篇3

一、在村级组织建设中提倡“一肩挑”的积极意义

实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是解决村“两委”不协调、压缩村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种制度创新。所谓“一肩挑”,是指在村委会民主选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法定程序,正确引导,把党组织的意图与尊重民意统一起来,使大多数村支部成员通过合法程序成为村委会成员,实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的交叉任职,使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提倡和推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1.有利于推进行政村工作规范化,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随着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农村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矛盾,就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不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工作任务的需要。因此,结合当前农村发展新形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提倡和推行“一肩挑”,正是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把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放在首位,突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全面规范党支部领导下的村务运作体系,为保障村民自治条件下实现党的有效领导提供了新经验。同时,围绕“一肩挑”进一步强化了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制度建设,这样既体现了党组织的意图,也保障了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促进了村民自治的开展。

2.有利于体现精简效能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实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可以减少干部职数,进而减轻农民负担,这在规模较小的经济薄弱村,显得尤为必要。但就深层次的思考,其重要意义更在于对工作环节的精简,便于加快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节奏,提高工作效率。不少村支部书记反映,在分设情况下,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支书必须先与主任商量,然后再分别召开两委联席会、党员大会研究,重要事项再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贯彻执行的中间环节较多,同一件事往往要经过4-5轮的会议,同一个人往往也要参加4-5次会议,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实行“一肩挑”,支部书记(即村主任)可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统筹考虑,作出合理安排,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

3.有利于促进村“两委”的协调运作,减少推诿,扯皮。尽管《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地位及其各自职责,村党支部、村委会也都分别制订了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但具体到一个村,既要强调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又要强调村民自治,到底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村里的哪些事该谁管、怎么管,不够明朗。这就导致了一些村支书与主任之间的权力之争,一方片面强调领导核心就要领导一切,一方错误地认为村民自治就是村委会自治,遇到好事抢着上,遇到难事往后让,造成“两委”班子之间的矛盾和工作上的推诿、扯皮的现象。实行“一肩挑”后,村里的领导核心显而易见,村级各类组织在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两委”合一,目标同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

4.有利于村干部着眼全局,提高服务效能。

村支书是村的各项工作和各项事业的“第一责任人”,镇党委、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完不成要被“打板子”;村主任是民选的“村官”,村民自治不到位,村委会的工作做不好,群众就不满意。同时,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工作目标又是一致的,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党支部、村委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各自带有片面性,客观上影响了村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村民自治的到位。实行“一肩挑”,有利于实现村级各类组织工作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促使村干部讲究领导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5.有利于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实现减人增效。

“一肩挑”使村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经过全体村民和党员“两推一选”,从几套班子中选一套班子,从多个人中选一个人,达到了好中选优的效果。大部分“一肩挑”干部对本村的经济发展思路清晰,一部分村利用本村资源招标搞开发,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同时,提倡和实行“一肩挑”,使许多村实现了减人增效,从而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生产和公益事业的投入。实行“一肩挑”后,由于从客观上避免了因工作不协调,关系紧张而出现的互相埋怨、扯皮推诿等现象,这就强化了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村党支部也对村委会实现了有效领导,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减人增效的目的。

二、当前村级组织换届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推进“一肩挑”的影响。

应当看到**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推行“一肩挑”提供了扎实的组织基础,本届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的文化素质、年轻化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一是村党支部选举通过两推两评一选后,村党支部队伍结构良好,党支部书记实现了“两个60%、一个80%”,基本素质和群众公认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二是村委会换届选举后现有交叉兼职的情况为提倡和推行“一肩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区村委会与党支部交叉任职的692名;村主任与党支部委员交叉的414人,其中党支部书记兼任的51人;三是和经历了一次民主直选后,村民的民主意识得到提升,在选择村官上更趋理性,有利于实现组织意图与群众意图的统一。应该肯定,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但同时,我们也不容忽视地看到,农村的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与“三个代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对当前提倡和推行“一肩挑”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各级党组织是一场考验。主要表现在:

1.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村级党支部换届选举后,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我区的实际情况看,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偏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对于实行一肩挑的能力问题提出了挑战。全区村支书中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的还有98人,占13.3%;年龄在35岁以下的96人,只占13%。整体结构还不尽合理,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不相适应上:

一是领导方法与实现有效领导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工作上对村级组织职能的转变适应不快。有些干部感到现在的工作“行政命令不行,思想工作不灵,物质刺激少钱,法制管理少权”;从调研的情况看,一些信访热点村除了客观原因外,主要还是由于有的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没有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或者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和纠纷,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或视而不见,或久拖未决,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甚至激化,党支部书记个人便缺少威信,这些村就不太可能实现“一肩挑”。

二是部分村干部缺乏“双带”能力,与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迫切愿望存在矛盾。“双带”型村干部是带领和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生力军。从目前来看,村干部“双带”能力与群众增收致富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部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完全适应,特别是指令性计划体制下形成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在村干部的潜意识中根深蒂固,满足于当“指挥官”;二是部分村干部文化水平低,身无长处,有为民富民之心,却无为民富民之策,满足于赶场子、转圈子,当“太平官”;三是少部分村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以自我为中心,私字当头,甚至暗中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群众威信低,满足于当“享乐官”。

2.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退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青黄不接。

农村部分干部党员作用弱化,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的发挥。部分村党员年龄结构趋向老化,一些党员文化素质偏低,观念陈旧甚至滞后于一般群众,使党的先进性、模范性得不到体现,对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预见能力和解决能力都比较差,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存在着一定差距。全区农村党员为29169名,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3843人、36岁至45岁5342人、46至59岁10325人、60岁以上的党员9659人,比例分别占13.2%、18.3%、35.4%和33.1%,46岁以上的党员占68.5%。在文化层次上,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4509人,占15.5%;初中以下的24660人,占84.5%。由于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少,素质偏低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些在家务农的党员相当一部分已不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有的处于贫困状态,无法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其次,农村党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给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农村党员外出增多,流动性增加,一些村支部委员在职不在岗,缺乏群众基础和影响力,党组织开展活动,时间、场地都很难安排,有的村党支部每月一次的组织活动出勤率还不到80%,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反映,现在能听指挥的只有在村里及周边工作的几个党员,而且多数还是缺乏劳动能力的老党员。长此以往,村级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将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为“一肩挑”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时,从目前情况来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是部份村村级集体经济较薄弱,村干部报酬无法保证,有的村村干部工资依然偏低,导致现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受挫的同时,一些农村优秀青年进入村级班子做贡献的积极性也大受打击;二是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流动日趋活跃,劳动方式和谋生手段的多样化,农村优秀青年的发展方向也出现了多种选择,这些情况,影响着向农村干部、党员队伍“输送新鲜血液”,造成一些地方党员干部难培养、难提拔、难使用,队伍建设后继乏人的现象日益突出,也给实施“一肩挑”增加了难度。

3.个别村党支部工作不力,村两委关系处理不当,影响了党组织的号召力。

个别村党支部在领导选举工作中措施不够有力,致使党管干部的原则得不到较好的体现,党支部核心地位受损。主要表现在个别村党支部不敢理直气壮的加强对村委会的领导,一些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化、形象不正,混同于一般群众,怕得罪人,不敢讲公道话,少数党员甚至参与拉帮结派,参与集体上访,影响了党员形象,损害了党支部的核心地位。

同时,由于有的村少数村委干部认识错位,认为自己是村民选出来的,现在实行村民自治,便将上级组织与党支部抛在脑后,我行我素,独断独行;有的村干部上任以后,新官不理旧帐,对原来工作上的遗留问题放置一边,不管不问;有的对村党支部书记存有不满,上任后不但不支持党支部开展工作,还千方百计阻挠甚至搞“翻旧帐”,造成部分村换届后两委会关系处理不好,班子内部不团结、不协调,缺乏战斗力,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4.村干部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后顾之忧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主要是一些镇的村干部报酬相对偏低。一些村由于规模相对较小,资源匮乏,村级经济相当薄弱,往往是在没有较为稳定的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为党做工作,讲奉献,必要时还要牺牲一些个人利益,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确实使一部分干部产生动摇,存在不愿尽责任、想搁担子的消极情绪,这也是经济薄弱村村干部的岗位对农村青年缺乏吸引力的原因之一。特别是萧山南片各镇由于村级经济和镇级财政条件的限制,村干部补贴、村退干部待遇相对偏低,一部分优秀人才留不住、不安心、不全心,影响村级工作的开展。村干部报酬偏低对于工作量急剧增加的“一肩挑”村党支部书记来说缺乏吸引力。

5.选举情况多元化,干扰选举的非组织因素有增无减。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村级换届选举情况呈现多元化发展。从历年来的情况看,村级组织的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农民的民主意识还处在启蒙和觉醒阶段,给村委会民主直选的实施带来一定难度。由于近千年封建社会残余的小农意识的影响,有不少村民的思想觉悟不高,民主意识不强,不懂也不善于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对村民自治漠不关心。在民主选举中,有的对自身民主权利毫不珍惜,感情用事,从个人的好恶出发,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选举,有的往往被一些小恩小惠所收买,轻易投票,为一句好话、一支好烟送掉自己的选票,放弃自己的权利。

二是村委会直接选举中的非组织因素增多。一种是拉票。由于当上村干部不仅能获得对村集体土地、房屋、宅基地等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的控制权,还能在村里有一定的名,说话有人听,办事也方便,因此,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竞争非常激烈。少数候选人甚至非候选人在选举中不遗余力地拉票,甚至可能出现赤裸裸地用钱收买选票。另一种是承诺竞选。有的候选人在竞选中公开承诺如当选就出资用于村里福利事业,然而当选后却未能完全兑现诺言。

三是农村宗族派性势力的干扰不容忽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传统的房族、宗族势力并没有消除。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这种世居现象导致农民的宗族观念比较强,而这种宗族宗派势力在村民自治,特别是选举过程中就会集中爆发出来。一些村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往往以宗族宗派利益划圈投票。在有的大村,宗族、房头较多,每个宗派的人都选“自己人”的票,致使任何一方的票都超不过半数,导致选举失败。有的村选民由2-3个大姓家族组成,在选择村干部上讲求“势力均衡”,你这一派这一族的人当选书记,村主任就必须从我这一派这一族中产生,宗族宗派之间的冲突呈白热化。

四是选举程序的繁杂,对选举失败的问题缺少办法。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村委会选举失败的情况并不少见。据统计,目前我区739个行政村中,还有9个村没有村委会主任,约占1.2%。同时,选举程序繁杂,时间过长,成本太高。农村选举关键是确定好正式候选人,然后候选人的提出到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不仅要劳师动众,而且还要经过几上几下的反复协商。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从组建选举工作班子到选举结果公布,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至少也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这对于社会流动的加快,人户分离的现象日渐增加的现状是不相适应的。

三、在全区村级基层组织中提倡“一肩挑”的建议意见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举措。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的精神探索新时期做好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五个好”村党支部为目标,紧紧抓住提高党员和干部素质这个中心环节,积极提倡和推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胆突破,努力探索,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台阶。

1.坚持党的领导,把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原则贯穿始终。各级党委必须切实加强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通过建立区、镇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选派督查组到镇、街道指导工作,选派工作组到重点村帮助工作,建立镇、村党组织阶段工作汇报制度等,把党的领导体现在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上。各村换届选举工作必须始终在村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村党组织要正确履行职责,敢于和善于做工作,有条不紊地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同时要结合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党员增强党性观念,严格组织纪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原则,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的程序,深入发动,反复酝酿协商,做好思想工作,充分发扬民主,引导党员和群众积极、公正地酝酿、推荐或提名符合条件的村干部人选,防止出现村班子“家族化”现象。要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宣传三个组织的结构要求、成员条件,让党员、群众真正了解什么样的人可以进入三个组织。通过入户访谈、召开专题会等方式,向党员、群众宣传人选的现实表现和工作业绩,教育、引导党员、群众真正把那些有本领、靠得住的优秀人才推荐出来、选进班子,达到党委、党员、群众“三满意”,保证干部质量。

2.实行分类指导,讲究工作方法,确保选举工作稳定有序。对村级各个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既要提出统一要求,又要实行分类指导。关键是各镇党委、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要根据上级的要求,分别研究制定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和村级各个组织换届选举计划,做到逐镇、逐村、逐个村级组织制定换届方案和计划,实行一个组织一计划,把“块”的组织与“条”的指导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一定要讲究工作方法,严格换届步骤,坚持“五先五后”,确保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l)原则上先党组织后村委会和其他村级配套组织,以确保党组织对其他组织选举工作的领导。在具体工作中,要统筹安排,紧密衔接。(2)先审计后换届。落实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认真搞好村级财务审计、清产核资、公布帐目和追缴失散财产等工作。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严肃处理。(3)先易后难。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涉及面广,一定要分批实施。工作基础好、条件成熟的村要先换届,情况不明,条件不成熟的,要经充分准备后再换届,(4)先整顿后换届。对班子软弱涣散、问题突出的不适应村和社情复杂的村要集中力量抓好整顿,待打好工作基础后再换届。(5)先试点后推广。根据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新要求新做法,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村搞好试点,认真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问题,指导面上工作。

3.选前强宣传,及时调整整顿,夯实组织基础。

如何依法引导选民把那些拥护党的领导、群众公认、有能力办事的人推选为村级组织的带头人是换届选举工作的核心任务和难点工作,这也是历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破解这一难题,要从换届前的宣传工作做起,用组织的声音正面的灌输和引导群众。同时,要对基层组织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对于问题较大的困难村,实行组织整顿,夯实换届工作的组织基础。

在宣传上,要根据各镇、街道、村工作的实际,有重点的宣传:一是村干部的职数,根据村落分布、人口和党员数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实际工作需要,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科学安排村干部职数,以便于让群众选举前心中有数。二是要大张旗鼓地明确和宣传任职条件。选举的村干部应该政治思想素质好,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具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有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和村务管理能力,热心并善于做农村工作;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建设宽裕型小康的能力;公道正派,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群众公认;年龄、文化等条件符合职位要求,身体健康,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搞好本职工作;计生、综治等情况符合有关政策规定。村委会成员的任职条件和程序还应符合法律规定。三是要拓宽视野选人,发动群众举荐贤能。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严格选人用标准,切实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善管理、乐于奉献、能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级班。除了要把选好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重点外,还要按规定程序,把那些经过培养考察、实践证明能够胜任村务工作的后备干部选进村级组织班子,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效能。要更新用人观念,拓宽用人渠道,按照有关规定从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乡村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者、农函大学员等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切实解决有些村干部人选缺乏的问题。四是要大力宣传,营造提倡“交叉任职”的舆论氛围。要按照中央“四个提倡”要求,努力把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规定程序推选为村委会成员候选人,通过选举兼任村委会成员;党员通过法定程序当选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并尽可能推荐参加村委会成员选举。对一些工作基础较好的村,要引导党员、群众通过村委会和村党组织的选举,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4.选中强标准,科学设计选举细节,引导选民正确行使权力。

换届选举,选什么样的人是关键。在往届“两委”换届选举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靠空口许愿欺骗群众或者依靠宗族势力拉选票,这些人当选后要么碌碌无为,要么为所欲为,甚至胡作非为。针对类似问题,一定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严把两关,切实把好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关键环节。

一是要把好村委会成员初步候选人提名关,把选准人的关口前移。为防止出现违反计生的对象、劳教释放人员、重点治安管理对象、甚至是被开除党籍处分的人员被选进村委会班子而罢免程序难启动的现象发生。在具体操作上,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作用,利用村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党员通过正常的渠道正面的宣传和发动群众,把村党支部书记参与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在群众中得到贯彻和共识,从而保证村党支部书记正常得到提名。

二是要把好党支部成员候选人素质关,确保选准“领头雁”。要按照“三个80%”的目标要求,继续以“领头雁”工程为有效载体,以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村干部队伍为重点,顺利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村党支部是由村里的党员选举产生的,群众参与不够,因此对党支部的信任度降低。要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扎实推进两推两评一选,保质保量搞好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在群众中的公认度。实践证明,采用“两推一选”方式选任党支部成员,大大拓宽了民主渠道,充分体现了多数党员群众的意愿,提高了支部班子的威信,为有效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此要大力推广“两票制”,努力使村党支部干部的任用符合群众的意愿,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三是要积极提倡和推行交叉任职。大力提倡“一肩挑”,巩固村党支部在村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要通过宣传、引导、有效组织,努力把“有政治头脑,有发展意识、有双带能力,有敬业精神,有群众威信”的党员通过合法选举,进入村委会班子,实现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实行村书记与主任“一肩挑”;提倡村党支部其他成员依法竞选村委会副主任或其他成员,实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通过“两提倡、两实行”,使村“两委”成员做到目标同向、责任同担、工作同抓、困难同解,齐心协力把村里的各项事业干好。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增进班子的团结,使村级班子能精减高效地开展工作。

5.选后强规范,深化农村“先锋工程”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五个打造”是我区结合实际,对先锋工程创建活动的进一步提升,它是我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总载体,也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总目标。我们将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在促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中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作用为目标,做深“五个打造”这篇大文章。重点要在四个着眼于上下功夫,即着眼于提高战斗力和号召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班子建设;着眼于激发责任感与自自豪感,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着眼于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农村党员阵地建设;着眼于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1)要积极实施“一把手”工程建设,努力提高村级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切实加强对“一肩挑”支部书记的岗位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这是保证“一肩挑”领导体制扬长避短的重要环节。我们认为,“一肩挑”支部书记必须具备以下三条基本素质:一是政治思想素质。宗旨观念要强,为民服务的意识要强,要有较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要善于充分发挥好村干部、党员及村民代表的作用。二是发展经济、致富共富的素质。税费改革之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的返还就多数村而言很难维持正常运转。今后村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主要工作精力应从具体、繁琐的村级事务和税费收缴中,转向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上。三是履行“两个职责”的素质。村支书、主任两个角色虽然从工作目标上来说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上,“一肩挑”的村支书、主任既要负责各项工作总体计划的制订,又要负责具体实施方案的落实,既要抓大,又要抓小,如何正确处理好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集中领导与抓大放小、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是“一肩挑”支部书记面临的又一考验。

(2)要进一步完善村级工作机制,以制度管人,以制度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要积极推进村民自治,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措施。剖析村“两委”以及村支书、主任的矛盾和冲突,说到底还是村民自治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民主监督流于形式。“一肩挑”支部书记,由于肩负着领导“两委会”的重要职责,乡镇党委要切实强化教育、管理和监督。特别是要在行政村重点坚持和完善以下几项制度:一是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在现实情况下,村级事务的一些大事召开村民会议决策已不太现实,村民代表会议的职能应该得到增强,选出一支素质较高、有较强参政议事能力的村民代表队伍将是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础条件。二是岗位承诺及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对村干部的监督,更重要的应该是来自于群众的监督。要建立健全“一肩挑”支部书记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述职和民主评议。三是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在“一肩挑”领导体制下,必须杜绝“一支笔”审批,可以探索由村民主理财小组直接审批村级财务。在村务公开工作中,要积极推行党员、村民代表质询制度。这既是对干部的监督约束,也是化解干群矛盾的有效途径。

(3)要完善保障激励机制,推进村干部任职保障机制,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要疏通渠道,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加大考核力度。要结合镇村实际,制订村支书任期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把工作实绩与报酬挂钩,奖优罚劣。二是落实生活待遇。一方面,要建立误工补贴保障制度,在村民民主评定的基础上,核定补贴标准,并建立统筹基金,确保足额到位;另一方面,要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后顾之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标准。三是提高政治待遇。进一步打破凭地域、身份、职业选拔任用干部的“瓶颈”,开辟从优秀村支书中选录国家干部的通道,为村支书打开一扇“晋职晋级”的大门。第四,要增进理解,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村支书是扁担,一头挑着政府,一头挑着百姓。有人形容他们的工作是“没早没晚,没大没小,没完没了”,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了。所以,各级党委政府不能一味地下任务要成果,完不成任务就“刮胡子”,出了问题就“摘帽子”,而是要更多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要通过村务公开,让群众更好地了解村支书的工作职责,知晓村支书的工作难处,从而理解和支持村干部的工作。宣传舆论部门要多宣传,少丑化,为村干部构筑一个公正、和谐、舒心的工作平台。

基层组织范文篇4

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新组织。按照“搭台不唱戏、扶持不干预、参与不包办、服务不添乱”的要求,各级党组织坚持走多领域延伸、多形式创办、多元化推进的路子,紧紧围绕养猪、养羊、枸杞、洋芋、红枣、小杂粮等主导产业,牵头把专业大户、党员示范户和群众组织起来,扶持产业带头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领办产业合作社,引导致富能人自发创办产业合作社,逐步形成了以产业为依托、以合作社为载体、以农户为基础、以富民为目的的党组织领办型、政府扶持型、致富能人创办型等多类产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发展中,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不靠行政命令去强性组建,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让农民自行选择,自主管理,自我发展;坚持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的原则,使各类专业合作社逐步由松散结合向紧密联合、由简单合作向规范运作、由小范围向宽领域发展。目前,全县成立养殖、洋芋、枸杞、红枣、瓜菜,良种繁育、小杂粮等各类专业合作社27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的4个,会员6000多人,其中党员260人,有3名以上党员的合作社19个。

二、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模式。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际,县上下发了《关于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实施意见》,确定芦阳镇、红水镇等4个乡镇为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试点乡镇,乡镇党委采取“党组织管合作社、合作社促产业、产业连农户”的方法,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初步形成了芦阳镇养殖合作社党支部建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上的单设模式;草窝滩镇枸杞合作社党支部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两种组织、一套人马”的复合模式;五佛乡红枣合作社党支部在专业合作组织中开展工作的依托模式;还有一些党组织在专业合作组织中组建党小组、设立党员示范岗的过渡模式。通过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群众化、市场化特点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起了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合作社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网络。党组织努力把合作社中的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思想积极、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产业带头人和专业大户培养发展成党员,让党员在合作社中挑大梁,带领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合作社建设,实现了合作社经济利益与农村党建的有效对接,找准了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和新抓手。芦阳镇党委将处在同一产业链条上的160多名党员从一些行政村党支部剥离出来重新组合,跨村组建了养殖合作社党总支和劳务经济合作社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合作社理事长、副理事长兼任合作社支部书记、副书记,使合作社支部成为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中坚力量。草窝滩镇党委为促进枸杞产业发展,以红跃村为主组建了“世纪红”沙漠枸杞产销合作社,建立了村社合一的联合党支部,全村38名党员全部参加了合作社,16人担任了合作社负责人,承担起了种植销售任务,成了合作社的骨干力量。目前,全县27个农村专业经济组织中成立党组织11个,其中党总支2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25个,“支部+合作社”工作模式覆盖4个乡镇25个村。

三、规范管理,切实完善合作社党组织运行新机制。乡村党组织主动帮助合作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管理机构,基本实现了合作社“有组织、有会员、有场地、有章程、有实体”的“五有”目标。各产业党组织坚持“支部抓合作社、合作社促产业、产业富群众”的工作方式,引导合作社坚持“五不”原则,即不得搞强迫命令,不得违背大多数农户的意愿,不得低于市场价格压级压价,不得向农户摊派费用,不得随意违反与农户签订的有关协议,以保证决不坑农、害农。同时,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坚持让党员会员唱“主角”、发挥主导作用,在推广新技术、传授新技能、指导经营管理过程中提供无偿服务,引导更多的农户参加合作社、参与产业化经营。合作社在尽可能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前提下,在一些服务环节合理收取一定的费用,实现以会养会,不断发展壮大。草窝滩镇枸杞合作社坚持新品种、新技术由党员率先引进,试验成功后逐步向群众推广,在党员的带动下,全县240多农户参与种植,形成了15000多亩的枸杞种植规模,产品远销上海、北京、广州、新疆等十多个省市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在上海首届国际林产品博览会上荣获“最受欢迎奖”;芦阳镇养殖合作社实行品种、饲料、防疫、销售、品牌“五统一”,使参与养猪合作社的社员每头猪配种费用降低了10—15元,猪肉销售每斤比市场价高出0.10—0.30元。

四、搭建平台,有效拓宽群众共同致富新路子。合作社党组织坚持把服务放在首位,不断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把党的组织优势融入到了产业发展中,积极为农民提供市场、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服务,解决了群众在致富过程中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使农村党建工作有了落脚点。红水镇马铃薯经销合作社党支部,以市场为导向,把单打独斗的分散种植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有效解决了分散种植、无序竞争的难题,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和会员的合法权益,有力促进了产业化进程。五佛乡大红枣合作社党支部在加强种植指导的基础上,重点放在“找市场、促销售”上,形成了20多人的销售专业队伍,**年销售红枣200多万斤,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种植户人均增收2000元,有效解决了枣农的后顾之忧。草窝滩镇红跃村65%的农户从事枸杞种植,种植面积达到5052亩,合作社党支部因势利导,建起了科技书屋、信息之家等技术服务阵地,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教授举办培训班,到村里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去年入社社员户均收入达到20250元,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使这个经济长期落后的村,步入全县富裕村的行列。同时,“支部+合作社”把活动的着力点和侧重点放在调整产业结构、搞好科技推广、延伸产业链条、开拓产品市场、强化辐射功能上,推动了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芦阳镇养殖合作社,目前已建成猪、羊、鸡标准化示范小区5个,万头种猪场1家,千头猪场5家;千只羊场1家;万只鸡场2家。全镇猪、羊、鸡饲养量分别达到6万头、8万只和25万只。农民来自合作经济组织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结合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和开展“双联双带”活动,党组织引导和组织入会早、技术好、资金足的党员,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开展结对帮扶。合作社党组织普遍建立了入社党员带小户和帮扶困难户的帮带责任制度,明确要求每个党员联系2—3户经营潜力较大的农户,帮扶1户困难户。通过推行这一制度,目前党员帮带有潜力的散养小户80多户,困难户21户,落实帮扶资金200多万元。其中,养鸡合作社理事长张明杰担保协调贷款60多万元,解决了本村30多户养殖户资金短缺的问题。

“支部+合作社”党建模式在我县的推行,尽管仍处于探索、完善的过程中,但实践证明,它深化了“三级联创”活动和“双培双带”工程,成功破解了党员想带头致富无门路、想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无载体、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想发挥作用无舞台等问题;它创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形式,打破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单纯按地域设置和党员只参加一个支部生活的传统模式,使党组织构架由过去的垂直式变为网络式,形成了乡镇党委、党总支部、专业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网络管理体系;它拓宽了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的渠道,形成了乡镇、村党组织领导产业合作社党组织,产业合作社党组织带领合作社,合作社带领能人,能人带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机制;它完善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使党的组织生活更加贴近党员的生产实际和切身利益,为实现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构筑了新平台。

针对目前全县发展的现状,今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教育引导,切实增强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会议引导、参观考察学习、互相交流推进等多种形式,深入发动,广泛宣传,教育广大党员群众正确认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发展意识,积极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为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夯实基础。同时,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思想认识水平,主动配合支持基层党组织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工作,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健康发展。

二、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形成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党组织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明确责任分工,靠实工作任务,健全考核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网络式工作格局。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人联系1个有规模、有影响的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帮助发展专业经济组织,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健全党的组织体系,抓好典型示范,形成发展合力,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经济组织上台阶上水平。

基层组织范文篇5

以村级换届选举为契机,选好配强“领头雁”

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力和战斗力的强弱,关键在村党组织书记。因此,选好配强村级组织的“一把手”,是村级组织换届的重点。在村党组织的换届选举中,要把坚持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与推进基层民主有机结合,把组织意图与党员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在党章和党内法规的框架内,要注重工作方式和机制的创新。要积极扩大视野,拓宽选人渠道,注重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致富能手、务工经商人员、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的党员选入村党组织班子。要改进“两推一选”的党内选举方式,采取“两测两推一选”的做法,变原来单一的党内选举,为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起测评、推荐,党内正式选举的办法,并开展任期述职演讲。关注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的突出人选,广泛听取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全面考察确定候选人,确保村党组织的班子整体素质。同时,要进一步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直选的办法,采用无候选人直接选举方式产生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从而使村党组织换届更为民主,使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强。

以开展民主测评为抓手,努力提高“先进性”

村级组织的换届选举,是广大党员和农村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一次广泛的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过程,对党员是加强党性教育的过程,对广大群众也是一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民主法制意识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党员就业日益多样化,导致一些党员对村级组织换届意识比较淡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因此要把村级组织换届作为提高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的有利时机,进一步调动党员在党内行使权利和表达意愿的积极性,引导更多党员主动参与到村两委换届中来。同时在村党组织选举中,开展对村党组织和党员的“两测”,变过去只对党组织成员测评为对所有党员的测评,变只在党内测评为党内、党外同步测评,使一些外出党员主动加强与组织的联系,自觉返乡参加和接受评议。进一步鞭策他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以把握关键环节为切入,着力增强“组合力”

农村基层组织是一个以党组织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需要有效地发挥村级各个组织的作用,特别是发挥好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在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中,要严格把好“五道关”:一是把好村民代表选举关。要注重引导广大村民把具有较高素质和威信、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推选为村民代表。积极探索试行“界别”提名制度,把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妇代会推荐的妇女代表,作为村民代表候选人提名,放到所在队(组)带名额选举,切实提高党员和妇女在村民代表中的比例,优化村民代表的结构。二是把好选举办法制定关。选举办法制定是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重点。尤其是试行直接选举和自荐海选的村,为减少工作环节和选举成本,要精心指导各村在遵循法律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选举办法,为顺利公正选举奠定基础。三是把好选民资格确定关。根据选举的法定时间,对广大选民进行登记,并认真对选民的资格进行审查,确保每个选民的民主权利。对一些特殊性质的选民,要认真分析,及时向上级请示,作出决定,做好答复。四是把好候选人推荐提名关。候选人的产生是选举工作的关键。为保证选举质量,对村情较为复杂的村和规模较大的村,最好采取有候选人的选举方式。要提倡和引导选民从大局出发,注重候选人的素质条件,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有奉献精神、能创业致富、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的优秀农村人才,选进村委会班子。五是把好正式选举关。设立固定投票站和秘密划票处,切实提高选举的公平性。在村两委换届的同时,还应对民兵、妇女等配套组织进行换届,通过严格把关、依法依章操作,真正把一批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级各类组织班子中来,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战斗力。

以理顺“两委”关系为重点,推进制度“规范化”

村级组织的换届过程,也是村级班子力量整合和制度规范的过程,要把创新、完善制度作为提高和规范村干部素质行为的重要内容。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结束后,要及时开展以“创建和谐”为主题的班子活动,及时做好“进村扶任”工作,推进“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制度规范化建设,按照《村级组织工作规则(程)》要求,进一步理顺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关系,明确村“两委”的职责、分工,在村党组织中,从提高党员自身素质出发,进一步完善党组织“”等制度。在村委会中建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监督小组,重点完善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财务公开和审批联签制度,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制定党员、村民代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进一步明确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级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程序,在干部和群众之间形成双向制约机制。

以强化宣传教育为途径,切实提高“学习力”

基层组织范文篇6

一、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环境和形势、任务和要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是适应这些变化的要求。

(一)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街道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重要纽带,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每个基层单位、落实到广大群众中去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多种经济成份迅速发展+各种新的经济组织和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民间组织大量涌现,非正规就业形式多样化,形成了党的基层组织“空白点多,覆盖面小”的状况。同时,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制,一些企业兼并、关闭、破产、重组,使部分职工党员下岗、待岗、离岗、转岗,社会上流动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多,出现了一些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现象。传统的街道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形式,与街道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形势、所处的地位和肩负的重任,极不相适应,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街道基层党建工作,探索街道基层党建的新路子。

(二)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是“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迫切需要。随着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社会工作走向社区化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原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许多职能将逐步转移、分离到社会,导致人们对“单位”的依赖程度弱化,必然要求所居住的社区进行有效的承接。能否承接得好,不仅关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只有全方位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而保证街道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加快“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步伐。

(三)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是坚持党的先锋队性质的迫切需要。目前,街道基层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够大,对生活在社区中的在职、下岗、待岗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对工作在各种新的经济组织和其它民间组织中的流动党员,尚缺乏严格规范的组织管理,致使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明显,党的先锋队性质在有些街道基层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建立健全街道党的基层组织,不仅是组织管理好党员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发挥好这些党员的作用,发挥好街道党的基层组织的先锋队作用,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带动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对于坚持党的先锋队性质,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党的城市工作的基层和基础在社区。如今,城市社会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结构的职能分工以及社会角色、人际关系的变迁,都直接促成社区的发育。社区已成为社情民意的“聚汇点”、社会各种矛盾的“聚集点”,自然也应该成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聚力点”。我们要切实做好社区工作,只有大力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在社区内部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强化党对基层社会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形成党在社区的领导核心地位,才能保证社区真正成为新形势下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突破点

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必须本着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活动、促进发展,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和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常抓不懈,大胆探索。

(一)首先在于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管理网络。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是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应按照大党建的思路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由区属向区域拓展和延伸,并相应建立健全党组织管理网络,努力做到凡是有群众的地方就要有党的工作,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要有党的组织,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就要有党的活动,进一步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在党组织管理上,应将辖区中各类无上级主管部门的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的党组织,纳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管理范围。在党员的管理上,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管理形式,将离退休职工党员、下岗和失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党员、无职业居民党员、流动党员等有效地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网络。同时,探索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载体,街道、社区党组织应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建立双向反馈和双向联系制度,强化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的监督和约束,结合其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组织在职党员投身社区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关键在于建立协调和谐有效的工作机制。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能否形成,关键是能否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机制。只有在好的工作机制基础上,才能形成好的工作秩序,取得好的工作效果。街道、社区都应通过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等协调或协商议事机构,建立起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这样,既便于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加强协调、沟通、联系,发动、组织、指导工作,也有利于缓解社区党建工作物质条件不充分的困难,充分利用辖区内各单位的场地、设施、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形成共建的合力。

(三)重点在于抓紧建立各种新的党组织载体。在新的经济组织、新的社会组织和新的社会阶层中积极开展党的工作,既是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需要,也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还是加强党同在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阶段基础、群众基础的需要。应从抓紧建立健全党组织人手,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及时帮助和指导他们建立健全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建立联合支部或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选派党建联络员或指导员等形式开展党的工作。

(四)核心在于充分发挥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在城市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本身不是目的,而应该把经济建设和发展作为自己的工作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做到党的工作始终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为此,要积极组织和引导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围绕“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开展工作。服务群众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城市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是街道党建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是加强社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社区党组织只有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真心诚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创建安全文明的社区环境,才能赢得最广大居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有效地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应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探索工作新路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毫无疑问,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就是要闯出一条新形势下加强街道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但是新路子不能凭空臆造,更不能用来摆花架子,而是应该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工作新路子,探索工作新路子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相统一。只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路子才能管用,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要坚持以“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实际效果,检验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成效。

(二)组织推动与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的关系。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必须紧紧依靠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因为这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高,只有上级党委统一安排部署、加强指导管理,方能顺利进行。同时又要看到,街道基层党务工作者是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实践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工作至关重要。应注意尊重街道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首创精神,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基层组织范文篇7

今年2月,省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和《贵州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对2008年全省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作了部署,州委也及时于3月12日上午召开全州动员大会进行了安排。为认真落实省、州委要求,经县委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对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部署和州委、县委的要求上来

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是省委着眼贵州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都是一个典型的欠开发、欠发达的部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基础差、低子薄,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任务十分艰巨。党的十七大召开后,随着新一届中央执政理念的转变,随着国家发展战略、发展思路的调整和工作重心的转移,我们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随着我县工作格局发生的一些新变化,我们的干部特别是乡村两级干部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体现为“五难”:一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快速增长难,二是村级干部工作开展难,三是农村干部队伍稳定和素质提高难,四是干部工作方式方法适应难,五是灾后重建工作难。在这样一个县情和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全县各级党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奋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事业。

近年来,我县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对照党的十七大和省、州委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不少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作用还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党建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不多,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强;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还不够到位;一些党组织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党建工作成效不明显、工作局面打不开;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业务不熟悉,抓党建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工作被动,思想不宽,办法不多,成效低;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执政意识淡薄,存在“等、靠、要”和“懒、散、慢”的落后思想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亟待我们在工作中加以解决。

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就是要相对集中一段时间,集中一定人力、物力、财力,认真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全县基层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构建“和谐三都”的需要,是推进县委决策的贯彻落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需要。全县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切实提高对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部署和州委的要求上来,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努力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深化县情认识上有新进展,在坚定历史性跨越发展的信心上有新的增强,使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上取得新成效。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是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稳步推进。

(一)紧紧抓住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这条主线,围绕“五新”目标要求,把活动推向深入

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关键是要抓住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这条主线,以十七大报告中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来统领活动的开展。坚持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各级党员干部的头脑,指导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贯穿建设年活动的始终,确保活动不偏不倚,健康发展。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紧紧围绕“使党员队伍建设水平有新的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力有新的增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有新的进步、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有新的进展、改善民生工作有新的成效”的“五个新”目标要求,深入抓好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和省“1+9”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从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入手,切实解决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全县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五个好”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突出重点,切实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主要任务

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紧紧围绕党建工作新观点、新举措、新要求,在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一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积极做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准备和组织实施工作。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大规范培训党员干部,在全县党员中开展学理论、学党章、学技能的“三学”活动,使广大党员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要认真开展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试点工作,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着力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村(居)民事务中心等工作平台,进一步开展好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优质服务窗等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深入开展城乡党组织、党员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多方努力,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使全县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新的提高。

二是要以农村、社区、非公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集中一段时间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教育整顿活动,有效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在全县开展“四建四增”、“四培三带双示范”、“展示新形象、服务新农村”活动,深化“三级联创”,大力推进“三创三强”。进一步选好配强村党组织班子,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带领党员、群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扩大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试点工作,逐步解决和改善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条件,努力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及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开展“四五六”创建活动,认真抓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思路,不断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围绕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深入开展“三优三满意”、“四比四看”和“五型”机关创建活动。突出领导班子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行风建设几个方面的重点,创新高校、教育、科研、卫生等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党建工作路子,对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组织功能、活动方式等加以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创新活力。要积极探索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探索重大决策征求党员意见的做法,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县委将在适当时候开展乡(镇)党委书记或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深入开展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基层党组织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各项制度,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从政、从业行为。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深化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规范校务公开,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努力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四是要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保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行基层党组织书记向上级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进行专项“双向”述职制度。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和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同时,为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等制度。

五是统筹安排,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健康有序推进。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总体上分为动员部署、调查研究、深入实施、总结验收四个阶段,时间为一年。县委还将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各级党委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三、加强领导,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

各乡(镇)、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总抓手,把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抓落实求实效贯穿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精心组织好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在县委和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各乡(镇)党委、各部门党组(党委)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安排工作人员和落实党建工作经费,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正常开展。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加强协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各基层党组织要将加强组织领导贯穿始终,充分整合组织资源,建立联动机制,切实做到领导有力、工作到位、措施具体,实现组织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更好地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以最低成本实现党建工作效益最大化。要在深入开展调查,认真分析研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有力、操作性强、责任具体的工作方案,及时动员部署、安排任务,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各乡(镇)党委和各部门党组(党委)的工作方案要报县委党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

(二)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衡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工作实绩,注重平时考评。各级党的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建立定期汇报、定期通报、定期开展自查工作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组建党建督查员队伍,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通报有关情况,督促、指导各基层党组织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三)完善制度,确保取得实效。各级党组(党委)要明确工作职责,明确责任部门、分管领导、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人,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级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成效以及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情况,开展公认度和满意度测评。各乡(镇)党委和县部门党组(党委)也要对下级党组织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成效及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并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对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成功做法和经验要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指导好下步工作的开展。

这里,我强调一点,就是各级党组织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年活动作为落实年,强化责任意识,强化抓落实的意识,从细节抓起,把工作抓细抓实,确保建设年活动各个党建工作项目都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任何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如果没有落实,再好的制度、再好方案也是一纸空文。抓落实是一种观念、一种责任、一种意志,更是党的工作的需要。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也是县委检验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执行力的一次机会、一个过程,县委将高度关注群众满意度测评和年终总结验收的结果,并且注重结果运用,兑现奖惩。

(四)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作为展示年,加大宣传力度。县电视台要开辟专栏,对建设年活动进行滚动宣传。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通过各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采取编发简报、专报等形式,切实加大基层党建典型的培育和宣传,及时宣传、推广开展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基层组织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巩固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成果,积极探索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围绕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突出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全面提高基层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把党的基层组织真正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建设小康**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总体思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任务,在抓提升上下功夫。在工作中做到六个结合:一是同发展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面上的思想作风建设与点上的组织整顿相结合,使基层组织建设从整体上加以推进;三是村级组织建设同乡镇党委建设相结合,相互促进,同步提高;四是同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相结合,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是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保持农村稳定,提高文明水平;六是同县级部门帮扶村级组织建设相结合,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持分类指导和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后进抓整顿,即重点抓好后进乡镇和村级组织的整顿和建设,按照“五个好”的要求,每年要排出10%后进状态的村,以乡镇党委为主,采取县级部门帮扶乡镇党委抓重点村整建工作的方法加强整顿;中间抓争创,即对中间状态的村、乡镇,对照“五个好”、“六个好”的目标找差距,本着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地方薄弱就加强什么地方的原则抓好建设,争取达到“五个好”、“六个好”要求;先进上水平,即对先进状态的村、乡镇,主要抓提高“五个好”村党支部和“六个好”乡镇党委建设水平。**年确定19个县级部门包抓19个重点村的基层组织建设。

奋斗目标:**年,彻底消灭三类班子,全县有75%以上的乡镇党委实现“六个好”目标,75%以上的村实现“五个好”目标,以后逐年增加4%,到**年全县“六个好”乡镇党委达到95%、“五个好”村级班子达到95%以上,力争使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干部、党员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民主与法制不断健全,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改善,实现争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1、以“五个好”为目标,全面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每年对排为10%的后进村,乡镇党委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强整顿建设工作,县委组织部、基层办选定县级部门分期分批帮扶乡镇党委抓好部分重点村整建工作。**年重点整建与“五个好”差距较大的后进村的基层组织。

重点抓好村党支部建设。一是抓好班子建设。要坚持“两推一选”和任前公示制,选准配好党支部书记,配齐配强支部班子,尤其要注意把那些政治上强、创新意识浓、文化程度高、奉献精神好、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经济能人”选进班子,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对不称职或失去群众信任的班子成员,按照组织原则和有关程序及时调整补充。继续选派县级部门、乡镇机关干部和党员大中专毕业生中的优秀分子到农村一线任职锻炼,帮助村上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工作。要通过五年努力,使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年龄、知识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不超过45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70%以上,村村都有经济能人进入支部班子。二是进一步严格党内生活,坚持和健全党组织活动制度。要完善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制度、“党建活动日”制度。**年乡镇党委要根据实际,确定机关干部,作为村级政治指导员,指导和帮助村党支部搞好工作。硬加强党员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要重点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中,在非党村委会主任、村民小组长中,在具有开拓进取意识、先富起来的农民中发展党员。每个村在5年中至少发展3名优秀中青年党员。要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采取定期通信、回乡补课等方式,加强管理教育,防止和纠正流动党员不过组织生活和不发挥作用的现象。

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切实加强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建设,充分发挥村民代表的作用。同时,要进一步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依照法律法规,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规范村级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和管理程序,加快建立和健全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年内,对全县村两委班子工作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着重解决两委关系矛盾问题,2004年内,健全完善《村两委会联席会议制度》、《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汇报工作制度》、《村两委会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制度,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全面加强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治安。调解等配套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组织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整体合力。

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要把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镇企业骨干经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和农村“经济能人”作为重点。乡村两级党组织要按照现有村干部职数,至少一职一配的标准确定后备干部,积极创造条件,精心加以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年县委组织部、基层办要建立全县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

2、以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按“六个好”的标准,抓好乡镇党委建设。

乡镇党委建设,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根本,以“六个好”为目标,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重点,增强领导班子团结,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把乡镇党委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年在乡镇机关开展思想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

乡镇党委建设,要突出以下重点:一是抓好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落实乡镇党委中心学习组制度,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着力提高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促使其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20次,人人有学习心得,人人有调研文章。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乡镇党委成员每月要用三分之二的时间,深入村组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二是切实加强乡镇党委对村级组织日常建设的领导。要认真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直接责任人”职责,建立健全乡镇党委、党委书记履行职责的考核机制,实行一票否决制。乡镇党委要制定并组织实施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每月召开一次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随时掌握工作动态,研究解决办法,发挥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作用。三是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年县委组织部、基层办要建立和完善乡镇党委定期测评制度,每半年对乡镇党委班子及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多方面参与的民主测评,及时掌握党委班子及成员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3、大力推广渭滨古渡经验,不断加强乡镇规范化建设。

乡镇规范化建设,要在总结和推广渭滨古渡经验的基础上,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年要进一步完善乡镇机关机构设置,推广“三级动态管理”,培养树立并宣传一批典型。到**年力争实现三个“新突破”:

一是机制创新的新突破。在乡镇体制上大胆创新,深化机构改革,合理设置机构,减少管理层次,明确职责任务,强化服务功能,使乡镇机构更加规范、合理。

二是政府职能转变有新突破。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协调功能,营造发展市场经济的环境和氛围。强化服务功能,着重在技术、信息、人才、资金以及公益事业的服务上下功夫。

三是考评激励机制完善工作有新突破。全面推行“三级动态管理”制度,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强化平时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人员奖惩、晋升挂钩,激发干部潜能,提高乡镇人员整体素质。

4、抓好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的乡、村干部队伍。

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突出重点,分类培训”的原则,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年内,县委组织部负责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乡镇党委要重点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一次轮训。力争到2005年把全县乡村两级干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负责人轮训一遍。

在培训渠道上,充分发挥县、乡党校的作用,每年对乡、村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一次正规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重点抓好新任职干部、贫困落后乡、村干部的培训教育。县委组织部、县委干教办要坚持每年对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对乡镇领导干部和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乡镇党委每年要利用一周时间对乡镇机关干部、各村党支部委员、党小组长和村委会成员、村民小组长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各级每年培训的人数应占到总数的80%以上。

在培训内容上,要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把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长期教程。把广泛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把提高政策和法制水平作为培训基层干部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模范宣传和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要抓好知识更新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争取五年内,使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熟悉并掌握1—2门实用致富技术,使农村基层干部40%以上达到农业技术员水平,切实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5、大力加强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

一是认真抓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要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两个办法”的规定,由村民直接选举,充分新生和维护农民群众的民主权益,切实保障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年要进一步做好第五次村委会换届选举的遗留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重点抓好定期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党员议事会制度;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按期选举制度;群众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制度;实行乡镇政务公开、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项制度的落实,用制度规范乡、村两级的工作,约束干部、党员和村民的行为,提高基层民主政治水平。2004年的半年以前,县委组织部、基层办会同乡镇党委,结合我县农村实际,形成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整套制度。

三是对社会治安、宗族势力、非法宗教、封建迷信、等问题突出的村,及时组织力量,集中进行专项治理,维护农村稳定。同时,要切实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教育纲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在农民群众中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继续开展创建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年创建市级文明乡镇2个,县级文明村10个,十星级文明户300户。以后逐年按5%的比例增加。

6、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

坚持富村与富民相结合,抢抓机遇,广开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下功夫解决“空壳村”的问题。积极落实县、乡两级关于发展经济和各项安排部署的同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出以下新的思路,一要组建村级集体有偿服务组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靠服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二要采取拍卖、租赁、承包、开发等形式,盘活集体现有资产,以存量换增量,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年全县40%的村要有集体经济项目,并取得明显成效。至2005年底全县60%的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要达到2万元以上,到**年底,全县80%的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要达到2万元以上,且保证一定数量的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5万元以上。

要因地制宜,选准路子,定好项目,落实责任,积极实施。对已有集体经济项目的村,要在强化管理,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对没有集体经济项目和经济比较落后村,要鼓励和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地闯,大胆地干。需要物资的帮助解决物资,需要技术的帮助解决技术,需要项目的帮助立项,需要人才的帮助引进人才。要借助全县大力实施全民招商引资战略,采取土地入股聚资金、扶贫项目争资金、部门支持投资金等形式,想方设法筹资金,不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通过开展县直部门包村、党员干部帮扶群众、富裕户帮扶贫困户活动,加大扶贫帮困力度。要根据各村的不同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明确帮扶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帮助村干部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7、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入。继续深入开展争创“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和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的新一轮“三级联创”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年在全县推行白河县“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经验,在乡镇开展学习朱显发活动,在村级开展学习郭秀明、陈分新、段友平活动。在县、乡机关试行“三三制”,即机关干部三分之一时间处理日常工作;三分之一时间下基层蹲点,三分之一时间进行调查研究。

要从实际出发,抓点带面,培育树立在带领农民群众发展经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服务功能等方面,有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决心和信心,保证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年10月,将组织“模范村党支部书记报告团”进行巡回演讲。

要把县级部门和乡镇站所纳入“三级联创”范围,不断扩大“三级联创”活动的覆盖面。县级部门要开展“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主题的“三个一”活动,全面提升县级部门党建工作水平。乡镇站所要增强服务意识,变“坐等”办公为上门服务,通过开设集中办事“窗口”,实行“首问责任制”等便民服务措施,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要开展创建群众满意的县级部门和乡镇站所活动,把纵向联创与横向联创结合起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组织领导和工作措施

1、继续坚持和完善各级党组织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坚持和完善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一如既往地开展工作。严格按照《咸阳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人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落实领导工作责任。县委组织部、基层办要牵头抓总,各乡镇和部门党委要具体落实、帮扶联带,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极参与,督促检查指导。乡镇党委书记要从思想上真正确定“直接责任人”的地位和作用,主管副书记要切实承担起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具体责任,把基层组织建设放在农村工作的首位,亲自抓调研、抓谋划、抓指导、抓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努力形成上下联到、左右配合、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2、继续坚持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县、乡领导干部要把村情复杂、矛盾突出的村作为各自的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每月至少到联系点工作三天,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亲自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切实把联系点办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县委组织部、基层办要建立领导干部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工作记录,每半年检查通报一次。

3、加强督查指导,狠抓工作落实。要建立健全以组织部、基层办和各乡镇、部门党委为主体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督查指导措施。督查指导要采取重点查与全面查、明查与暗访、听汇报与实看相结合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地深入乡村、基层单位督查指导,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基层组织范文篇9

一、新形势、新任务对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1、国际形势的发展,对党派基层组织加强对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出了新要求。进入21世纪,国际上风云变幻,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重点。西方反华势力利用一切的手段和机会,在政体上妄图用西方多党制和议会制取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在思想上妄图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取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目的就是要动摇社会主义制度,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削弱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仅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参政议政的派也提出了新要求。各派基层组织必须加强对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广大成员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为维护我国的安全与主权,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祖国的完整统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振兴而共同奋斗。

2、国内经济改革力度的加大,对党派基层组织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成员合法权益提出了新要求。中共**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措施提了出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也将产生重大变化。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各派的基层组织利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运用适当的方式,通过一定的渠道,表达各自所联系的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有利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党派基层组织发挥群体作用,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中共**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派共同的历史使命,它需要包括各派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和通力合作。各派基层组织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准确把握参政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和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二、加强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加强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提高党派整体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需要。新形势下,各派都要根据自己的章程或组织发展的要求,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长期任务和目标来考虑,大力发展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过得硬,德才兼备,年轻有为的同志加入派,充实党派力量,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民主监督水平。

1、对党派基层组织的设置要进行新的架构。基层组织是派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特别是随着企业和事业单位改制的不断深入,人才流动加大,有的党员流动到非公有制企业、有的流动到外地、有的流动到乡村,过去以单位设置的党派基层组织将很难适应新时期党派基层工作的开展。解决这一问题要按照有利于深化改革的思路去考虑,积极探索和改进党派基层组织设置的新格局。一是尽可能按单位建立组织。根据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新的分布设置支部。这样,人员相对集中,活动方便。二是按属地和社区建立组织,特别是对流动到外地的党员,可以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在地支部,或者与原基层组织保持联系,有条件的亦可通过互联网联系或过网上组织生活。三是按行业分工建立组织,如果一个单位党派成员过少,可以考虑在一个地区的行业内部建立支部,使活动便于开展,并有利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基层组织范文篇10

一、基本做法

1、立足县情,制定科学严密的创建规划。科学周密的计划安排是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整体水平提高的前提。19*年以来,我们坚持用“三级联创”总揽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全局,先后制定了《*县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20*年)》、《关于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五年规划(20*--20*年)》,组织专人编写印发了《*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手册》,对“三创”工作具体规划部署,分步抓好实施、逐步升类达标,提出*年力争60%的乡镇、村分别达到“六个好”、“五个好”目标,*年达到80%以上,20*年达到90%以上,力求*年、20*年、20*年分别达到市、省和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的总体目标。根据这一总体规划,县委组织部每年拿出创建活动的年度安排意见和实施方案,实行达标时间、责任、任务三落实。县委基层办对农村基层组织创建和整建工作分阶段作出具体安排,加强督促检查,实施考评奖惩,把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加强领导,营造争创一流的工作格局。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职责。县委成立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机构,明确了分工,具体了责任,形成了步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一是县委班子集体抓。县委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力量不减弱,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按季度召开党建例会,专题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施有效的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二是组织部门专门抓。县委组织部、基层办对创建工作牵头抓总,安排部署,检查督促,调研指导,考核管理。三是乡镇党委具体抓。党委书记、副书记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倾斜力量抓落实。四是相关部门配合抓。县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县委统一部署,紧密配合,分头落实,通力合作。县、乡镇、村三级形成了横向联合,纵向联动,有目标,有责任,有压力,共同争先进、创一流的工作新格局。

3、明确责任,完善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创“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作为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努力推进创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了“三级联创”工作的层次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一是落实责任。制定并实施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奖惩办法》,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责任体系,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实行创建工作连带责任制,把“三创”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联点领导、乡镇领导、工作队(组)人员的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因工作不力造成创建和整建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得进入优秀档,问题严重的,降低职级待遇。二是严格考核。制定印发了《“六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建标准》和《*县“六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支部考核管理办法》,将考核内容按党组织履行职责方面的措施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目标要求,两个文明建设方面成效的综合要求三大块分解细化为50条进行量化赋分,并实行经济建设、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三个“一票否决”制,考核定性、动态管理。坚持认真细致的考核、验收、评比,严格自查申报、考核评定、命名授牌程序。实施“两档制”,即按达标、先进两个档次逐步升创。打破“终身制”,年年考核排队,命名表彰与摘牌淘汰并举。(见*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动态管理流程图)三是强化督查。实行农村党建工作报告制,乡镇党委每季度向县委组织部报告一次党建工作,村党支部每半年向乡镇党委报一次党建工作;每个季度县委组织部、基层办组织人力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指导,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给乡镇党委下发督办通知,限期整改;实行创建、整建阶段过关制,县委组织部、基层办对创建、整建每个阶段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达到要求的方可转段。四是调查研究。实行定期调查研究制,经常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及时了解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情况,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新方法和新措施。近四年来,全县领导干部形成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调研材料百余篇,交流推广30余篇,增强了指导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4、抓住关键,建立重点突出的运行机制。我们坚持“抓两头促中间”,“抓整建促创建,抓创建上水平”的工作思路,着力实施“四项工程”。一是着力实施“进位工程”。一手抓后进乡镇、村的整顿,一手抓创建,促进乡镇、村两级组织转化进位,升类达标。策略上采取“难”村联合“攻关”,“乱”村放手大选,“瘫”村充实调整,“穷”村对口支援。19*年至20*年,我们先后对242个村党支部和12个乡镇党委进行了全面整建,并结合村级班子换届和撤并村,3次对村“两委”班子普遍进行了民主选举。二是加力实施“素质工程”。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在育人上做文章。突出县委党校、县职教中心、乡镇党校和村党支部活动室等教育阵地建设。全县90%以上的村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完全或基本达到“十有六册一划一本”规范化标准,逐步形成了以县委党校为龙头,乡镇业余党校为主体,村党支部活动室为支点,村级电教播放网点为延伸,其它培训基地为补充的多位一体的教育培训网络。实行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分层培训。从培训计划、人员选调、课程设置、党员管理、培训档案、考试考核等6个方面建立了系统的培训工作制度。组织编写了《*县干部培训16讲》、《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10讲》、《党政群干部培训8讲》。19*年以来,先后举办领导干部、党政企事业单位干部、村干部培训班37期,共培训干部7075人次,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三是大力实施“示范工程”。实行领导干部联乡包村抓点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分县级、县直部门、乡镇三个层次建立。每年初,对领导干部联系点作出具体安排,人员变动时及时调整补充。对联点工作情况实行日志记实,定期总结,加强交流,年底通报。全县共建立党建联系点222个。通过为联系点出谋划策、投资捐物、招商引资、督促落实,使点上的党建工作、经济工作及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已命名的“五个好”村党支部中,有73%是联系点村。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把4个乡镇和基础条件好的50个村着力培植为党建综合示范点,县委从人力、物力上给予倾斜支持,使这些示范点成为辐射一方、带动一片的样板。四是全力实施“壮力工程”。着眼于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采取兴办矿产开采、农产品加工和绿色企业,盘活集体资产,以集体土地、房产等资产合伙入股,出租收益等形式,多渠道增加集体收入。麻虎乡依托当地石灰矿、铁矿和铅锌矿等矿山资源条件,在村支部的领导下,集体投劳入股分红,积极发展集体经济,短短一年时间,就使3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有了新的积累。城关镇安坪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于3口石灰窑,但私窑竞争,公窑受挤吃亏,20*年该村成立了以村支部为核心,由14户私窑窑主组成的“石灰窑联合协会”,统一安排生产、销售,杜绝了不正当竞争,使集体经济年净增*元以上。

5、创建载体,构筑“两个作用”发挥的舞台。一是创新发挥党员作用的新形式。积极探索在新时期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在全县农村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带头学理论、学科技,带头抓机遇、兴产业,带头作奉献、帮贫困,带头守法纪、尽义务,带头讲文明、树新风”的“五带头”活动,推行“六有”管理办法,(有目标规划、有责任书、有登记册、有实施行动、有评价标准、有考核),制定了“六个一”量化标准,即“有能力的农村党员人均种一亩黄姜(烤烟或养一张蚕),种一亩高产科技示范田,建一口集雨水窖,帮一户贫困户,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掌握一门农村实用技术”。二是实施挂牌动态管理。每年对党员“五带头”等活动进行一次评定命名,挂牌摘牌,并与“六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支部命名挂牌、摘牌淘汰相挂钩。每年“七一”对全县评选的农村党员“五带头”标兵实行授牌命名表彰。19*年以来,累计表彰“五带头”标兵400多名,党员帮带贫困户2181户,其中有1960户完全脱贫或基本脱贫。三是不断充实活动内容。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争创经济大村大户活动,使党组织和党员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进模范作用,不断丰富创新党员“五带头”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抓好典型引路,使活动不断引向深入,逐步在农村形成了以乡镇党委为核心,以党支部为依托,以党员为主体,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致富群众的党员活动网络。发挥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盏灯塔的作用,塑造了一支实践“*”的农民党员示范带头人队伍。

二、主要成效

通过以上措施和办法,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乡、村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以建立健全乡镇村领导班子选任机制为重点,选准配强乡镇村两级班子,以育人为关键,加大干部培训和培养后备干部力度,全县乡镇党委书记平均年龄37.3岁,93.3%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3岁,92%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45%的支部书记获得了中专学历,村主任平均年龄39.4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4.2%,党员占34.4%。

2、党员队伍结构有效改善。采取因村施策,一村一策的办法,逐村落实工作措施,消灭了48个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空白村,使申请入党的农民积极分子人数达到新发展农民党员的6倍,35岁以下的农村党员、女党员较19*年相比同比增长20.4%、17.8%。

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力”得到增强。全县15个乡镇党委至20*年底验收达“六个好”标准的14个,占93.3%,171个村党支部验收达“五个好”标准的148个,占86.5%。

4、以村支部活动室为重点的阵地规范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全县90%以上的村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完全达到“十有六册一划一本”统一标准(即:有公房、有活动室标牌、有桌凳、有档案柜、有党旗、有《入党誓词》、有《党员权利》、有《党员义务》、有《党支部职责》、有《党支部议事规则》;党员花名册、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村组干部花名册、党员参会考勤登记册、党费收缴花名册、双带党员花名册;村3或5年经济发展规划;党支部活动记录本)。农村基层组织党的自身建设制度、党支部工作制度、村规民约及其他组织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得到有效落实。

5、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凝聚人心作示范,党员带头带领群众干,根据乡情、村情实际,因地制宜,完善了经济发展规划,姜、烟、桑、畜牧、林特等五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至20*年底,粮经比例达到2:8,同1*1年同期相比,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由2.09亿元增长到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8*万元增长到37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856元增长到1442元。同时,也促进了精神文明长足发展,*年、20*年边续两年荣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称号。农村基层党组织一系列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全县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整体合力,解决了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推动了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三、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县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新形势下,如何持续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我县二次创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认为,今后应该巩固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的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紧扣中心,服务大局,上下联动,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干部长期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为主题,以创建全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目标,按照《*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五年规划(20*-20*)》的总体部署,按照“好班子是关键,好队伍是基础,好路子是中心,好制度是保证,好机制是活力,好格局是目的”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建立“有人办事、有能人办事”的人才保证机制,抓好班子。一是改革选人用人办法,坚持干部“能上能下”。在乡镇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用工作实绩这把尺子量到底,让贤能者“上”,让平庸者“下”,打破年龄界限,大胆起用年轻干部,努力实现班子知识、专业、气质的优化组合。全面推行“三推一审一选”选拔村干部,在农村基层干部使用工作中开阔视野,拓宽渠道,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新机制,全面实行“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组织推荐、乡镇党委审查、党员大会选举”的“三推一审一选”办法,选拔有能力、有威信、德才兼备的党员任村党支部书记,打破“限定村内选人、固定本村任职”的框子,通过竞聘、招考、下派等形式推进党支部书记的异村任职、跨村交流,并逐步实行职业化管理。二是切实加强后备力量,深入开展“双向培养”活动。针对农村大部分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年大量外出,加之党员年龄结构老化,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要建立“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中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同时,通过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致富工程”活动,给后备干部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尽快成熟,逐步走上领导岗位。三是解除基层干部后顾之忧。探索建立在职村干部工资月薪制,按月领取工资(一部分工资由乡镇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发放),建立村级老干部离任补助制,对任职时间较长且有突出贡献的老干部离任后,定期发放生活补助费。

2、建立“任职党员带头,无职党员有责”分类目标管理机制,带好队伍。针对农村党员的思想、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差异性,逐步探索党员分类目标管理机制,把党员分为任职党员和无职党员。无职党员又按经济收入生产状况、年龄结构、地域分布等情况,分为一般务农党员、富裕党员、贫困党员、外出党员、年迈党员等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的党员提出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在此基础上,落实责任,强化考评,由党员和支部签订责任书,每年初签订,作为年度民主评议的依据,凡目标任务完成不好的不能评优评模;完成较差的列入不合格党员评议,并由支部重点帮助整改。同时,每季度由支部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抽查,督促党员履行职责。积极创造农民党员目标管理平台,不断创新载体,继续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三帮三争”(即:帮后进基层党组织、帮后进党员、帮贫困户,争创经济大乡大镇大村大户、争做示范典型、争当模范党员)活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按一类、二类、三类进行排队,让先进帮后进、后进争先进,充分调动各类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为探索建立“任职党员带头、无职党员有责”分类目标管理机制积累新的经验。

3、建立“有钱办事、办实事好事”的保障机制,选好路子。一是要抓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产高税产业,把产业结构调整始终作为农业的重点,增强市场观念,合理调整和改善结构,积极推广新技术,开辟多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要坚持一村一策,充分利用现有的“四荒地”、场房等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四是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清理债权债务,盘活现有集体资产,使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五是要规范土地承包合同,对承包地、机动地要切实管好用好。六是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要通过建市场、跑路子,为农民提供服务,切实解决集体收入减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