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2:19:49

监控建设

监控建设范文篇1

关键词:管理办法;技术标准;标准体系;监测质量

1项目背景

河南省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共分两期项目:国控河南省项目2012—2014年为一期,国控河南省项目2016—2018年为二期。

1.1国控一期建设项目情况

2012年国控一期项目启动后,根据水利部《关于印发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建设内容的通知》的要求、遵循国家项目办的技术路线和相关标准、结合河南省当前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和现状编制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河南省技术方案(2012—2014年)》,该方案于2013年通过了国家项目办的评审并付诸实施。建设内容除国家确定的建设内容外,还包括省控取用水户监测点建设,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市、县分中心平台建设,省、市、县三级业务应用系统定制部署等。一期完成的建设目标为:一是取用水监控体系建设,共完成建设国控取用水户监测点590个(其中管道型监测点551个,河道型监测点39个),省控取用水户管道型监测站点近1500个,监测点建设完成率达到100%;二是水源地监控体系建设,在邙山花园口水源地、白龟山水库水源地、许昌市北汝河大陈闸水源地、南湾水库水源地、漯河市澧河水源地、开封市黑岗口水源地6个重要饮用水源地设立了水质实时在线监测站;三是水功能区监控体系建设,完成了河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及9个分中心实验设备的更新配置工作,以加强对《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中河南省内水功能区水质的巡测检测工作,实现了100%监测覆盖;四是信息平台建设,以全省水利三级专网及已有机房配套设施为基础,完成了相关的软硬件环境搭建和业务系统开发,实现了与中央、流域、省辖市、省直管县的互通互联,完成全省大部分水资源业务的线上处理,完成了水资源业务管理三级通用软件、水资源信息服务系统、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应急管理系统、水资源运维管理系统、水资源监测数据交换平台、内外网门户系统的定制开发部署。

1.2国控二期建设项目情况

国控二期河南项目(2016—2018年)是在一期建设成果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到2019年结束,历时3a左右时间,进一步提高三大监测体系的在线监测能力,特别是大中型灌区的取水口和重要饮用水源。同时,进一步对水资源监测交换平台进行完善,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河南省水资源管理体系,为水资源最严格考核和定量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国控二期项目在一期成果基础上,实现三个目标任务,分别是:一是完成对河南省河道外许可水量的80%以上和河南省总用水量的50%以上实现取用水量在线监测;二是完成对供水人口超过20万的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实现水质在线全监测;三是完善水资源业务管理系统,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定制移动应用门户等。

2项目建设中取得的经验

2.1领导重视,上下联动多方参与

河南水资源监控项目成立以分管厅领导为组长、相关处(局)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依托省水文水资源局、省水利信息中心、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提供技术支撑,负责全省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下设河南省水资源管理系统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项目办),负责项目的日常工作。各省辖市、省管县水利局及有关大型灌区管理单位作为项目协调管理单位,具体负责项目前期建设中的协调与项目建设后期监测体系的管理工作。各取用水户参与监测设备的日常看护与管理工作。

2.2勤沟通重协调,为承建单位做好服务

河南省国控项目参建单位很多,工程项目涉及全省所有省辖市及其县区、省管县水利局、各地节水办以及数百家涉水企业和机构,沟通协调工作量很大。为了给各个参建单位提供一个较好的施工环境,减少非技术因素对项目推进造成的不良影响,项目办一直把沟通协调工作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制定了具体的保障措施。把市县级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协调与地方水资源考核挂钩,通过微信、QQ、电话与参建单位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对协调不力的各级单位给予重点督办。

2.3根据各个标段的特点制订项目管理办法

国控水资源项目技术分类比较复杂,不同的项目涵盖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技术设备。因此,需要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建立不同的考核制约机制,制订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对于设备安装类的标段,侧重于考核生产厂家的技术实力以及承建单位的施工组织能力,通过资质要求和技术参数严把设备的质量关;通过考核安装工艺的成熟度以及阶段性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确保施工质量和建设进度;对于大批量安装的站点,让承建单位率先按规范标准建试点工程,经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验收通过后再展开后续工作。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度问题建立惩罚和制约机制,确保质量进度两不误。

2.4统一技术标准,构建规范标准体系

根据河南省水资源管理要求,遵照水利部的相关技术要求与标准,省项目办先后印发了《监测站点基础信息表》《河南省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规约补充说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河南省项目验收实施细则》《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河南省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河南省项目建设档案管理办法》《河南省地表水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测站水质数据监控管理办法》《关于统一全省水资源在线监控传输规约与技术标准的通知》《水资源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程》,《水资源监控数据传输规约》等相关技术规范,统一了河南省在建设、验收、档案管理、数据传输的技术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河南省水资源监测技术要求和标准。

2.5规范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项目办颁布的建设标准规范要求,省项目办严格贯彻施工监理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以及合同管理制度,并组织与承建单位共同学习。同时,项目办定期邀请部项目办专家对河南省监测平台、业务管理系统进行质量审查把关,督促承建单位对专家提出的问题整改到位。各软件系统在试运行以前,以及试运行后期分别由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测试单位进行专业测试,确保对照功能、安全稳定性符合预期要求。在运行期间,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定期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设备检测数据进行比测,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

3项目建设的一些建议

3.1落实运行维护标准和经费

通过近七年建设,系统已全部上线运行,一二期的管道型监测站点、渠道型监测站点、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等设备与各类软件已过保质保修期,建设完善有效的运维体系已迫在眉睫。当前,项目运维管理任务逐年增大,尤其是一期监测站点的故障率呈上升态势,所有设备随着年份的增加故障出现的频率也将逐渐增加,所以经费需求规模将会随之增加,建议部项目办尽快制定系统运行维护费定额标准,并在中央预算中安排国控项目运维经费。

3.2继续提高全省水资源监控目标和监测质量

继续加强规模以上取用水户及大中型灌区的在线监测建设,在河南省水资源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各市、县已建水资源监控项目资源。同时,对计量设施未安装或虽安装但不合格、运行不正常的取水单位及个人,责令限期整改,持续提升河南省河道外许可水量和总用水量的监控目标和监测质量。

3.3加强监控体系后期运行管理,提高数据采集精度和准确率

进一步加强各业务系统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系统对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征收水资源税的支撑作用,确保各类监测数据的准确、及时。随着水资源费改税的持续深化,在线监测水量作为计税的依据将成为常态,监管部门和用水户对在线计量精度要求日益迫切,建议尽快制定计量设备校准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4结语

监控建设范文篇2

今天,市环保局召开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的安排和部署,动员各区县、各重点污染监控企业、各监控设备供应商,积极行动起来,全力做好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为全面完成我市主要污染减排和环境执法任务提供能力保障。刚才,市局机关业务处室和信息中心分别就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周密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领会,狠抓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的紧迫感。

“十一五”以来,国家环保部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高度重视,并明确提出要求。《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要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金环工程,实现数字环保,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省环保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市级环境监控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建设和完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立环境生态质量监测信息网络,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为扎实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推进环境保护数字化进程,强化污染源监督管理能力,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国家规定重点污染源必须安装自动监测装置并与环保部门监控网络联网,方可核定污染物减排量。

西安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工作从2006年10月份开始建设,经区县环保部门和企业、供货商共同努力,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国家环保部和省环保厅要求,所有国控、省控和市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必须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并投入运行。但是,目前全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全面安装入网,投入正常运行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果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市减排任务的完成,将会给我市的环保工作乃至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力做好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的各项工作。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是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改善当地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污染减排“三大体系”能力建设重点任务之一。各区县要按市环保局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实施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按时完成安装、比对校核、入网,投入有效合格运行,为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环境执法任务提供能力保障。

各环保分(县)局和市环境监理处要将工作重点放在落实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的安装、联网工作,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本辖区不按照规定建设或者擅自拆除、闲置、关闭及不正常使用在线监测设施的排污单位进行处罚。

市环境监测站和信息中心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在线监测设备的比对监测和数据校核工作,做好与省环保厅系统监控平台联网测试、组织环保验收、数据收集与处理、传输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工作。

各企业是监控设施安装的责任主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以及陕西省环保厅《关于加快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企业安装的在线监控装置属污染防治设施,其责任主体是企业,有关企业要主动开展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各供应商必须密切配合企业按时安装、按时联网,确保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任务的完成。供应商不能按时供货、不及时安装、调试、配合校核比对的,有关企业应出具书面材料,据实反映至市环保局,市环保局将做出处理,直至退出西安市场。

三、加强领导,严格考核,落实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的推进机制。

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实施的效果,对于环境监管执法和污染减排工作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各区县环保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务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务求取得明显效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工作的实施,是我市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和环境执法能力的重要机遇,也是对环保部门管理能力、管理水平、管理方法等行政执行能力的考验。各区县环保部门务必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各负其责,监管到位,要从实施目标、实施进度、实施效果上要一一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二要加大责任追究。在规定期限内,完不成任务的区县在环保责任制考核、环保政绩考核中予以体现。在规定期限内完不成安装任务的企业,一律采取限批措施,一律停止环保补助资金,一律停止核准总量,同时按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进行处理。

三要注重成果应用。自动监控系统要解决的不是单纯的在线监控问题,要上升至推进污染物减排、环境执法和环境应急的高度。通过自动监控系统,实时、准确掌握排污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为核算污染减排、环境执法提供可靠数据。

监控建设范文篇3

建设工程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工期长、工序繁琐、项目多的工程项目,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必须将造价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造价控制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多数单位将更多精力放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初始时期,以及工程竣工结束时期,然而,这种只顾及头尾的做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工程施工成本,却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无法全方位控制造价,甚至可能导致成本投入控制失灵。对此就必须实行全过程造价控制。建设单位需要在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设计时期来把握好成本控制关,严格督促设计单位依照成本控制计划来确保设计图纸的成本控制,提高工程项目设计水平,将经济因素与质量因素双重考虑。建设工程施工时期,则需要施工单位做好造价控制工作,本着经济利益最大的原则来加以监督与控制,为了提高造价监控水平,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有必要邀请专业的第三方造价监理单位,来围绕建设项目工程来进行造价监控与管理,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亲自参与监督,确保造价监督水平。传统的造价控制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通常都处于事后监控状态,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落后性、滞后性,无法有效监控造价,特别是施工过程中所形成的施工变更等无法查明处理,相关责任得不到归属,甚至会引发矛盾问题。对此,必须做好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将造价控制蔓延至建设工程建设施工的整个过程,形成阶段性的有计划的造价控制,从前期的项目立项、项目设计到施工再到竣工都要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造价控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造价控制水平,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2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监控管理的优化措施

2.1投资与设计时期的造价监控。投资时期是工程项目决策时期,也是工程造价的全局性控制时期,工程项目是否切实可行以及造价高低等都产生于此阶段。设计时期是造价成本控制的生死攸关阶段,因为设计时期能否科学地决策与规划会对建设工程整体造价产生80%的影响。对此,此阶段最关键是要找寻专业的造价师,使其专门负责对项目的造价评估,为日后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具体的造价监控与评估包括:环境评估、社会评价、经济评估、设计审核、预算编制等。设计时期的造价监控最关键是要协调好设计单位同建设单位之间的关系,设计单位作为工程设计的主要单位,建设单位必须将造价控制目标予以明确,让设计单位能够在造价目标约束范围内来科学设计图纸,确保建设工程的造价设计水平,提高其经济性。2.2招投标时期的造价监控。招投标时期是造价监控的最关键时期,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监控需要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牢固把握,可以咨询专业的招投标造价控制咨询单位,协助建设单位确定最科学的工程价格,此阶段的造价监控工作任务包括:招投标文件的审核、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相关投标施工单位的标书审核、检查,评标、定标等。这些细小又重要的工作应该引起建设单位的充分重视,造价控制咨询部门应该积极协助建设单位来签署合约、签订合作合同等,从而确保招投标时期的工程造价控制。2.3施工阶段的造价监控。前期的投资决策、设计与招投标等都进行了造价优化控制,造价预算初步得到了一个优化水平,也就为工程施工建设造价控制打好基础。进入工程施工阶段最关键则要做好造价控制,具体为:控制工程付款、把握工程变更、计划好工程索赔、深入挖掘可以节省的资金等,严加控制施工阶段的费用,使其在计划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实现初期的造价控制目标。从项目建设施工时期造价管控的重要原则就是将计划投资额当做施工造价控制的一大目标,围绕某一目标额来进行造价控制,如果实际施工中发现投资额超出了目标额则要分析原因,并从源头上进行控制,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工程量计量与资金支付,实际施工中影响造价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施工变更以及索赔等,要从这些关键环节入手来积极控制造价。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已经明确了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目标,则要围绕此目标来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具体则需要结合项目规模、流程等来统筹资金的分配与费用的安排,制定出科学、全面覆盖的投资计划,积极落实项目投资目标,而且要最大程度地控制资金支出。工程款支付的控制。要全面地审核设计图、招标文件等以及合约的要件因素等,深入分析各个投标单位的报价,综合分析来发现工程项目款项的突破口。同时,要积极预测、分析此工程项目建设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要将一切可能导致索赔的因素考虑在内,并对应制定防范措施。而且也要加大对设计图的审核力度,全方位地审核设计图,从中找到图纸中的漏洞和问题,从根源上确保设计水平,减少施工变更问题,也就能从根源上控制施工成本。而且要全面、到位地办理施工现场技术签证工作,同时,要切实依照工程款的支付流程来支付相关费用。工程款变更控制,首先应该深入地办理现场经济技术签证,例如:材料费、隐蔽工程、设计变更等关键项目,监理人员必须亲临现场来审核校验,同建设单位同步签字,加大设计变更的控制力度,对设计变更程序来积极规范,而且要深入分析各个设计程序是否经济合理。2.4结算的造价控制。结算阶段也是造价监控的关键时期,必须做好工程款造价结算管理。对此需要把握以下关键环节:①全面、细致、深入地审核造价报表。造价管理者需要参照设计图来现场计量工程量,结合合约中的规定来审查工程量,同时,将相关数据、信息等发给注册造价师,一旦发现质检不通过、施工不合格的工程量则拒绝计入工程款结算范围。②深入、细致地审核合同项目进度款支付申请报告,切实根据合约中的规定以及进度款的支付方法等来支付进度款。③参照工程承包合约来全面、深入、细致地进行预算、决算审核,以此来保护业主的利益。④按时审查、核对竣工结算。建筑工程项目竣工以后,需要施工单位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来将结算资料交给建设单位,监督建设单位能够切实遵照合约规定来履行竣工结算工作,确保工程款能够及时到位。

3总结

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监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造价监控应该贯穿于工程建设施工的整个过程,从前期的工程设计、施工到后期竣工等都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积极强化工程造价控制,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维护工程建设各方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罗鼎林.国内外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龚维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第二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3]彭红涛.造价工程师实务手册[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4]刘秀凤.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7(4):71.

监控建设范文篇4

区域站运行监控系统是针对我国现有的3万余套省级台站区域自动气象站和将建的3万多套加密自动气象站及6万余套暴雨监测站而建设的监控保障业务应用系统。系统采用两级部署、多级应用的模式,为部级、省级和市县级保障人员、管理人员和预报预测人员提供统一的工作平台。整个系统分部级和省级两级系统(图1),两者功能基本一致,均实现了气象探测设备运行状态、探测数据质量状况、维护维修状况、观测站网信息的实时和非实时监控,对设备运行能力、探测数据质量状况、维修保障能力、观测数据报文有效性、观测站网信息的准确性等的综合分析评估,以及探测产品的分析显示功能。根据实际业务需求,两级系统之间功能上有所侧重但又相互联系:部级系统主要供部级相关人员使用,注重全国范围内自动站设备运行状况的综合分析评估、探测产品的综合分析显示;省级系统供本级及以下级别人员使用,注重设备维修保障,两级系统之间可以实现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结果、维护维修信息、观测站网信息的定时交互。本监控系统是保障我国区域自动气象站、加密自动气象站及暴雨监测站正常运行、提高探测数据质量、缩短保障时间的实时业务平台。系统的建成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能力,充分发挥其建设效益。

系统结构

系统采用两级部署、多级使用、多方共享的逻辑架构(图2),即在部级和省级部署,部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业务管理人员、技术保障人员、监控人员、预报预测人员等多用户群体使用,另外系统还可分别向部级和省及以下各级相关业务系统共享相关数据。部级和省级系统分别基于客户端和浏览器的设计模式,部级与省及以下级别人员可在气象业务系统局域网内分别通过安装客户端和基于网页形式实现对系统的访问。区域站运行监控系统技术架构总体可分为平台和处理平台两部分(图3)。平台是面向用户服务的体系结构,是对外服务的门户,通过各类展现技术(如GIS),将状态监控、产品分析、质量控制、维修管理、分析评估和观测站网等监控结果提供给各类用户,同时接收用户的请求并响应;处理平台主要是数据处理的体系结构,包括数据采集、数据解析、数据分析、产品生成、产品入库、软件管理等。整个系统内部的功能模块是在统一的技术框架下实现,最大程度保证系统的扩展能力和稳定性。

系统主要技术路线

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与B/S(浏览器/服务器)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对于比较复杂、通信量高、交互性强的应用,采用客户端模式,实现部分信息的本地化安装,如GIS数据、站网信息数据等,图3系统技术框架图提供快速响应能力和对较大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等;使用编程语言方面,系统采用C/C++和Java相结合的语言开发;为便于系统在全国推广使用,在系统软件选择方面,数据库软件兼容SQL和Ora-cle,操作系统采用Linux或Window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部级系统使用ArcGIS,省级系统根据各省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GIS软件,如ArcGIS、Su-perMap等。系统的网络环境主要依托气象业务专用网(DMZ区),但在两集系统之间信息交互方面,考虑到交互的及时性、直接性,建立基于公网FTP的形式进行数据质量控制信息、维护维修信息和观测站网信息的定时交互。此外,考虑到未来加密自动气象站和暴雨监测站监控需求及各省自身实际业务需求,省级系统采用了开放式的设计理念,提供多种标准数据接口,使其满足设备扩充和功能扩展,并且能够实现与其他系统的多方面连接。

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可分为设备运行监控、探测数据监控、探测产品分析显示、维护维修管理、站网信息管理和综合分析评估六部分,每一部分下面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子功能,具体功能结构如图4所示。(1)设备运行状态监控:通过气象业务通信网,接收区域自动站的观测数据文件,在部级和省级监控中心检查数据文件上传情况、上传观测数据质量状况、数据文件格式情况,实现各级区域自动站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实时展示监控结果。(2)探测数据质量监控:在部级和省级监控中心利用报文格式检查、界限值检查、气候极值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等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开展探测数据质量实时监控,并进行质控结果的多形式展示。(3)探测产品分析显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根据用户需求显示不同范围、不同时间段、不同观测要素、不同站点多种形式数据,如单/多要素色斑图、单/多站曲线图、观测要素实时填图、单/多站不同时间段各观测要素列表等。(4)维修信息管理:部级利用省级上传的维护维修信息进行设备故障的实时定位、跟踪、查询等。(5)站网信息管理:区域站网信息管理主要包括测站信息、设备信息和人员信息。测站信息包括地理信息、环境信息、站名/号等属性信息;设备信息主要为设备厂家信息、传感器等主要部件型号信息。维护区域自动站的站网信息包括新增站点添加、错误站点删除、已有站点信息的修改及查询等功能;此外,结合电子地图和站点经纬度坐标,还可查看站点分布情况。(6)综合分析评估:主要包含数据文件上传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及数据质量情况3方面。数据上传情况主要指文件到报、逾限、缺报,具体的缺报时次查询等;设备运行情况主要是设备业务可用性的统计分析;数据质量情况包括数据文件格式情况、参数信息情况及各观测要素质量情况统计分析。此外,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还可实现部级和省级两级系统之间信息的交互、本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共享业务数据等。

系统关键技术

目前为止,全国已建成区域自动站33110套,后续还将建设乡镇自动站32690套,暴雨监测站61336套,移动气象观测站2872套,未来部级系统中要监控的台站数量将达到13万余套,这些设备的实时观测要素数据、设备运行状态数据以及日常业务数据量小,每个文件基本在几千字节左右,但文件数目总量庞大,日峰值量超过312万条,而业务中对数据传输、处理和显示的时效性要求较高,要求在30min内实现数据解析、质控、入库并在监控系统中显示,这给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为满足时效性要求,部级系统中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多线程分布式处理技术,即将全国各地设备按照地理分区分成7大区域(港澳台地区除外),分别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同时进行数据处理,处理完的数据存入相同数据库、集中显示。系统分别在部级和省级部署,可同时满足部级和省及以下级管理人员、技术保障人员、监控人员和预报预测人员的需求,且在信息门户层两级系统分别采用基于客户端和基于浏览器的访问技术,这一方面与两级业务的侧重点相联系,另一方面便于省级发挥自身优势,在现有系统上进行功能和设备的扩展。根据中国气象局信息网络化建设现状和安全要求,相关业务系统必须部署在中国气象局DMZ区,以实现与气象局内部业务系统的逻辑隔离。本系统部级和省级版本均部署在气象局局域网,相关业务人员也只能在气象局内网进行系统的访问。但基于目前中国气象业务数据传输的流程及两级系统主要部署物理地点的现状,系统在实现部级和省级系统之间数据质量控制结果、维修保障信息和观测站网信息实时交互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本系统利用Internet和Intranet的优势,将系统部署在气象局局域网,进行日常数据的传输、接收、访问,而将两级系统之间信息交互的部分利用公网,通过FTP的形式实现。

监控建设范文篇5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具备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的30%。2009年安徽科技学院以优异成绩获批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建设目标是通过五年的建设、培育和凝练,真正在同类高校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要想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就是要强化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管理。因此,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该校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以下笔者结合学校的具体做法,阐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经验。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1,2],以学校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为依托,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和办学特点,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构建起切合学校实际、运行良好、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把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各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权限清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成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由监控目标、监控措施、信息系统和组织保障四部分组成。

(一)监控目标监控目标主要由学校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构成,是教学过程中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目标的集合,既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起点,又是最终目标。

(二)监控措施监控措施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由教学监控机制、教学评估机制、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效果分析四部分构成。1、教学监控机制。教学监控机制主要包括教学前监控、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后监控。教学前监控以青年教师培训、开课计划审核、教学执行计划的制定和期初教学检查为重点;教学过程监控包括各类人员随堂听课、教风学风督察、期中教学检查、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员信息反馈、学生教学信息员信息反馈、实践教学环节过程管理、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等;教学后监控主要以考试环节管理、期末教学检查、试卷及毕业论文(设计)专项检查、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为重点。教学监控机制的良好运行,保证了多途径、全方位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控,并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来源。2、教学评估机制。教学评估机制是学校衡量教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估机制主要由专业建设评估、课程建设评估、教研室工作评估、实验室工作评估和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估构成。评估机制的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升专业建设的水平,凝练、强化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教学激励机制。教学激励机制包括教学优秀奖评选、教育教学研究与教材建设立项、教学成果奖评选、教学单项奖评选、教学名师评选及教学工作奖惩等。教学激励机制的实施,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了其参与教学及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4、教学效果分析。教学效果分析主要由毕业生课程质量满意率调查、教学质量指标分析、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等组成。通过教学效果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主要对教学督导员、教学信息员、教学工作委员会、各级领导听课、教学检查及教学评估等反馈的教学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与处理,并将处理意见或建议反馈给校领导或相关职能部门,便于及时了解情况,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同时学校将教学评价信息反馈给相关教师,促使其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四)组织保障组织保障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保障体系由学校、教学院(部)两级监控机构组成。校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由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务处、教学督导组组成。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第一责任人,主要以教学环节的宏观质量监控为主,工作的重心是突出目标管理和决策监督。教务处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监控的总体协调工作。教学院(部)教学质量监控人员包括院(部)党政领导成员、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辅导员、班主任和院部教学信息员等,教学院(部)院长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工作重点是突出过程管理和组织落实。校、教学院(部)两级监控机构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力保障,为各项监控措施的实施、信息收集处理与反馈和监控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对于促进教师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实现培养“知识结构优、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监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学校要制定并坚持教学工作例会制,定期召开分管教学校长、教务处长、教学院长(主任)、教学秘书参加的教学工作会议,了解教学工作情况,商讨、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宏观指导、论证和咨询作用,通过研究、指导本科教学工作,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在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协调、决策和指导作用。长期坚持校领导联系教学单位制度,通过到联系单位走访、调查,及时准确地掌握基层教学单位的第一手信息,达到快捷决策、科学决策的目的。

监控建设范文篇6

【关键词】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维护

德州水资源远程监控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了地理信息系统、水量水位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可实现上级对下级水资源业务的动态管理,满足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税从量计征的要求。目前国家水资源监控建设项目监测点175个,其中非农业取用水户取水监测点145个。因部分用水户封停地下水井和水源置换,现有38家非农业取用水户128个监测点正常运行。市级水资源远程监控平台共有228家取用水户327个监测点正常运行。为保障水资源税征税依据的精准计量,减少人工抄表出现的误差,实现用水量的及时、稳定、真实计量,杜绝企业偷用水现象,因此,强化水资源计量远程监控系统的建设维护对维护取用水户的权益、保障水资源税收从量计征具有重要作用。

1远程监控系统建设维护内容

远程监控系统建设维护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硬件和业务软件维护两个方面,其中基础硬件主要为市县水量、水质监测站监测和机房服务器、工控机等设备的维护,业务软件主要包括软件的改正性、适应性和完善性维护。基础硬件和业务软件运行维护5年质保期,质保期内由承建第三方负责运维。德州市水资源监控系统站点多,分布广。目前该系统监控点范围覆盖德州市13县市区,当站点出现故障时,及时响应解决是运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监测设备、机房服务器、软件平台上,需有电子通信、自动化、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等多个专业的技术人才,以应对不同类型故障。

2远程监控系统建设维护存在问题

2.1不同行业远程监控覆盖率不均衡

目前全市水资源远程监控设施建设重点为公共供水行业、工业、制造业、火力发电等于取水量较大的取用水户,基本实现了远程监控全覆盖。服务业、小微企业等取用水户远程监控覆盖率较小,而且此类取用水户地域分布散、用水量小,远程监控建设难度大,人工计量工作强度大,对水资源管理的压力大。

2.2远程监控系统维护不到位

在水资源远程监控能力建设中,安装计量设备因集中采购、集中施工,建设难度较小。而计量设备的运行维护,是计量监控项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项目前期运行状况良好,但监控设备质保期过后,因运维经费和运维时效的原因,对部分老化的监控设备维修不及时,影响计量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3地下水质和现场环境对设施的影响

由于监控设备的电子元件正常运行一般在5年左右,而地下水泵房湿度大、环境差、电磁干扰强、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加速缩短了远程监控设备的运行寿命。德州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水质差,对水表的腐蚀严重,从而导致频换更换水表,影响远程计量精度。

2.4缺乏后续运行维护资金

因部分县市区的财政负担较大,对远程计量设备维护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保障远程监控后续的正常运行维护。另外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后勤负担较重,对应承担远程监控设备维护义务缺乏足够的重视,对远程设备更换和维修不积极,更愿意使用费用较小的机械水表。

3当前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3.1远程监控如何落实水资源税改革

远程监控能更好地规范用户用水量,及时、有效提取取水数量是有效落实水资源税费改革的总抓手。为了有效地进行远程监控能力建设,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远程控制为手段,逐步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决策科学化的目标;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2远程监控如何落实取用水户管理

通过加强用水户的管理,及时采集辖区内取水户信息,掌握辖区内水资源税税源底册信息,提供数据接口,对原已安装智能数据的取水量信息进行实时采集,避免重复安装水表,减少财政支出。提供接口对未纳入远程监控的取水户新安水表取水量信息进行采集,做到取水量数据实时监控。远程监控通过落实取用水户的监督管理,实现取用水户的无缝隙、全覆盖监测。

3.3远程监控如何落实数据实时共享

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监管平台,提供地税局、水利局、纳税人3个端口,数据实时共享。系统提供按年、月、天统计查询各县区、各纳税人取水量数据情况。系统提供水利局对纳税人取水量核定数据导入接口,可直接导入每月取水量核定数据,并可通过本系统给纳税人推送本申报期用水量核定数据。系统提供地税局对纳税人申报期内催报、催缴信息推送功能,县区地税人员可对未按时申报、缴税的纳税人推送催报催缴信息,也可推送相关水资源税政策信息,完成对水资源税政策宣传。

3.4远程监控如何落实巡查督查管理机制

远程监控系统应与国家以及省市县“互联网+监管”系统平台衔接,与巡查督查进行充分结合,为巡查监督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为执法人员提供法律依据。结合“综合治税、信息管税、风险管税”的工作理念,对纳税人在申报的水资源税取水量数据和每个月核定的用水量数据进行比对,加强对水资源税的风险检测,及时破解相关风险点。

4建议

4.1提高取水户总监控率

在已建水资源监控系统基础上,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远程控制为手段,优化水资源税征收、取用水户管理、数据实时共享、巡查督查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增加监测站点,提高取水户总监控率,特别是提高地下水取水户的监测率。

4.2制定运维管理制度

应结合行业法规和项目建设管理要求,制定德州市水资源监控系统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并提出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的管理措施,满足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要求,保障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4.3建立专业化运维队伍

水利部门可建立专业全面、素质过硬的运维管理队伍,也可以考虑服务外包的形式,交付给市场专业运维单位,但业务管理部门需加强运维督导,从数据上报、及时、准确等服务方面对第三方进行量化考核。

4.4落实运维管理专项经费

建议从每年征收的水资源税中列支运维管理专项经费,结合年度运行维护市级工作任务,细化运维费用预算,落实项目年度运维费用的申报和下拨,严格按照财务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专款专用。

4.5争取社会对运维的支持

监控建设范文篇7

一、进一步深化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认识

县财政局被确定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试点以来,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全面开展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并下发了《实施方案》。全局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深化对开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认识,充分看到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是县委、县政府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新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我县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创新;是关心和爱护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的内在要求;是提高行政效能,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各股室、单位要把开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作为加强财政管理、规范财政资金分配,推进依法理财、推进依法行为能力的有利契机、更加积极主动的做好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

二、进一步明确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目标任务

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目标任务主要是建立“三项机制”。

一是建立事前的行政权力廉政风险评估防范机制。廉政风险评估防范机制,是指科学分析、识别、评估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在行政权力运行之前,有针对性的提出预警防范措施的机制。全面查找各类行政权力和权力运行不同环节中存在的廉政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和评估。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强化监管措施,提高廉政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建立事中的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机制。程序化和公开透明机制,是指在对行政权力进行廉政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科学设置行政权力运行流程,按照程序行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机制。规范行政权力行使,必须依法确定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实现权力运行不同环节之间的有效制约。必须把公开透明贯穿于决策、执行和结果和各个环节,实现动态公开。

三是建立事后的行政权力运行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是指在行政权力运行之后,检查考核行政权力运行情况的机制。将行政权力运行情况和评议考核有机融入干部年度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机关效能建设考核、民主评议考核等工作之中,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强化行政问责,加强责任追究,对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严肃查处。

三、进一步制定行政权力廉政风险监控措施

经过全面清理、查找行政权力廉政风险点,确定廉政风险等级,县财政局共确定行政权力廉政风险128项,涉及26个股室和事业单位。其中:A级权力风险35项。B级权力风险53项。C级权力风险40项。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具此编制了《县财政局股室、单位行政权力风险点及等级目录》。为确保权力规范运行,把风险点变成“安全点”,建立监控和风险防范措施,根据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对A级风险权力,在分管局长直接管理负责的基础上,由局党组和局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重点监控,局主要领导直接管理。对B级风险权力,在股室主要负责人直接管理负责的基础上,由分管局长重点监控,局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对C级风险权力,由股室主要负责人进行监控,以岗位责任人预防为主,股室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

在监控措施上,一是实行起点监控。凡行使A级风险权力时,必须召开科务会议进行集体研究,并将形成的会议文件或会议纪要报局领导小组备案。凡涉及资金的A级风险权力,必须在内网公示。将专项资金的投资方向、投资额度、支持环节、补助(贴)标准、补贴方式、实施区域、申报条件、申报方式等有关政策进行公开,形成财政资金运行过程的前期预防。二是实行过程监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预算编审、指标管理、集中支付等各业务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一个覆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全过程的信息系统监控平台,大力推行网上公开、网上监督。对财政重要事项,认真推行“会审会”制度。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民生资金,如粮食直补、农资补贴、良种贴等资金,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实行结果监控。每行使一项权力结束时,要进行风险和绩效自我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四、进一步深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一是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对县财政局已明确公开的42项行政权力的运行流程重新进行调整、不断优化和完善,使其步骤更加清晰,程序更加简约,监督更加方便。二是强化行政权力运行动态公开。把动态公开作为公开透明运行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决策、执行和结果各个环节。创新动态公开的载体、途径和形式,以政府信息网为公开平台、实行网上审批、网上公开、网上监督。认真推行县财政局重要事项“会审会”制度。进一步完善决策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公开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及时公开权力运行结果,明确公开的时限、形式和途径,主动征求行政相对人的评价和意见。推行重要行政权力运行记录制度,如实记载权力在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为考核和责任追究提供依据。三是建立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化建设,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程序,不断提高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情况的评议考核工作

紧密结合县财政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民主评议和机关效能建设,对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进行评议考核。一是把行政权力运行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考核各股室、事业单位行使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有关工作的落实情况。二是把行政权力运行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工作之中,列为县财政局民主评议经常性工作考核的一个重要项目,加大评议考核力度。同时,注重评议结果的运用,促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三是把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情况和行政权力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作为机关效能建设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努力营造良好政务环境。

六、进一步明确2011年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工作重点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的要求,2011年工作重点是:一是加强对中央、省委和县委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控,保证中央、省、县委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着力在财政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专项资金管理、政府采购等领域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开展廉政风险评估和公开透明运行,强化监控措施。三是加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权力运行情况的监控。着力在社保基金、扶贫资金、救灾求济资金管理,贯彻落实党和政府“三农”政策等方面强化监控机制建设。

监控建设范文篇8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6月21日全国煤矿推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和8月1日省长办公会议精神,省安监局党组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会议得到了**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安监局为会议的召开作了大量的工作,我代表与会同志表示感谢!我们要把这次会议开成一个务实的会议,解决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8月1日省长办公会和8月4日全省安监局长座谈会议精神,动员各产煤市州县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瓦斯治理力度,加快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步伐,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控制煤矿瓦斯灾害,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下面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煤矿安全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办《紧急通知》和3月22日全国煤矿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以瓦斯集中整治为重点的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着力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1、事故指标有所下降。1-6月,全省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50起,死亡56人,同比分别下降9.09%和20%。其中顶板33起34人,瓦斯7起12人,运输7起7人,放炮1起1人,其他2起2人。发生重大事故1起,死亡3人,重伤4人,

去年同期4起12人,同比均下降75%。

20**年下达的控制指标是135人,月平均数11.25人。1-6月死亡56人,比控制指标少死亡12人,下降17.6%。与去年同期70人相比,少死亡14人,下降幅度较大。

2、各地进展不平衡。荆门市8起9人,同比分别上升60%和80%;恩施州21起22人,同比分别上升31.25%和10%;黄石7起8人,同比事故起数上升16.67%,死亡人数下降20%;宜昌13起16人,同比分别下降13.33%和11.11%;**1起1人,同比分别下降75%和85.71%;咸宁、荆州、十堰市未发生死亡事故。

总的看,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领导是满意的,这是大家努力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局党组向同志们表示感谢!**工作的主要成绩是:

(一)瓦斯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加强瓦斯集中整治工作的领导。3月14日,省政府成立了以任世茂副省长为组长的煤矿瓦斯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省煤矿瓦斯督导工作方案》、《**省煤矿瓦斯集中整治工作方案》。4月底,我局在**市召开了以煤矿瓦斯集中整治工作为重点的全省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安排部署了全省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各产煤市州、县(市、区)根据省政府要求,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瓦斯集中整治工作。

二是向重点矿区派驻安全督导组。各产煤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省政府要求,组织本地区安全监管、煤炭管理、国土资源、公安等部门组成瓦斯治理或安全督导组,进驻黄石工矿集团等高瓦斯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和水害威胁严重矿区,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特别是瓦斯灾害防范工作的督促检查。目前全省市州级督导组9个,县级督导组32个。省督导组两次组织专家赴黄石工矿集团进行瓦斯治理督导工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的意见。其中5月31日,任世茂副省长带队深入黄石工矿集团袁仓煤矿井下进行督查,对全省瓦斯整治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督导组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瓦斯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目前,已有黄石工矿集团袁仓煤矿等少数矿井在井下安装了移动式瓦斯抽放系统,尽管不是很理想,但在我省是个突破。全省67处高瓦斯矿井、11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均建立了瓦斯监控系统;绝大部分低瓦斯矿井,装备了瓦斯断电仪、风电瓦斯闭锁装置。大冶市率先建立了高瓦斯矿井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建始县正在进行煤矿瓦斯集中监控系统建设试点的准备工作。宜昌市正在督促远安、长阳、五峰、秭归等重点产煤县筹措资金,建立煤矿瓦斯集中监控系统。武汉邮科院已编制出《**省县域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并积极进行宣传推广工作,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阳新县政府今年拨款150万元,聘请了8名安全专家和31名安全员对全县重点企业进行安全督查,专家负责查隐患,安全员负责督办整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开展了安全技术“会诊”工作。4月下旬,恩施州建始县安监局组织6人专家组,历时8天,对该县首批7家高瓦斯矿井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展开现场检查、现场评估、现场会诊、现场指导相结合的专家技术“会诊”行动。通过“会诊”,共查出通风、瓦斯管理方面隐患93条。县安监局依法责令其中5家停产整改、2家限期整改。目前整改进展较快,效果明显。

远安县洪家垭煤矿“5.29”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采取五大强硬措施,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对瓦斯隐患进行彻底治理。6月初,远安县从省、市聘请12名通风安全专家,分两个专班,对全县16家高瓦斯矿井现场“会诊”,指出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方案,督促企业限期整改达标。同时要求6月底前,全县所有煤矿必须完善风电瓦斯闭锁装置,所有高瓦斯矿井的监测监控系统要严格按规定配置安装到位,确保健康运行,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远程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安装“电子警察”,全县集中监控;高瓦斯矿井的所有管理人员必须配备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改用双光源安全矿灯,严禁穿化纤工作服。

**县坚持瓦斯检测日报制、采掘计划日报制、井下采掘图纸季报制、巡回检查督导制,集中治理煤矿瓦斯。

(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落实有进展。截止8月10日,全省已受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573份,其中煤矿企业52家和矿井521处,符合条件颁证164个,其中:矿井151个,公司13个,占应颁证矿井数的22.93%。其中黄石7个(企业1、矿井6),咸宁14个(企业1、矿井13),宜昌95个(企业9、矿井86),荆门17个(企业2、矿井15),荆州10个(矿井10),**14个(矿井14),恩施7个(矿井7)。

(三)“五整顿”“四关闭”联合执法工作已经起步。根据国家安监总局“五整顿、四关闭”的要求,我省正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工作,由各市州、县安监局进行调查摸底,及时确定整顿关闭矿井名单,8月25日前报省安监局。凡达不到法律法规确定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的煤矿,必须停产整顿或者关闭,并严防死灰复燃。省政府办公厅即将下发《**省打击煤矿违法生产联合执法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安全监管机构要会同煤矿安全监察、国土资源管理、煤炭行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环保、公安、电力等部门,组织开展对四类应予关闭矿井和五类停产整顿矿井的联合执法,确保整顿关闭到位。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做好牵头组织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

总的来看,今年的工作有进展,有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少数地方贯彻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精神不够有力,存在监管不扎实,执法不严格,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现象。一些煤矿企业的负责人,思想认识有差距,存在着等待观望、消极应付情绪,以种种借口拖延整改,推迟增加安全投入。

最近发生的事故再次表明,煤矿瓦斯治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是一场攻坚战。近来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安全生产法》执法大检查,以煤矿安全生产为重点,对煤矿瓦斯治理提出了加快整改的要求。瓦斯灾害是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要扭转煤矿安全被动状况,必须突出瓦斯治理这个重中之重,紧紧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在瓦斯治理工作上,一定要有坚定的意志,清晰的思路,切实可行的办法,过硬的政府监管执法手段,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各地区、各单位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坚定信心,进一步抓好瓦斯治理工作。

二、提高认识,增强建设煤矿数字化瓦斯监控系统的积极性和紧迫感

推广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是国务院第81常务会议确定的“七项措施”之一,是贯彻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治理煤矿瓦斯灾害的有效途径。

数字化监控技术是信息产业和工业领域的一种先导性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技术,以及数字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集成和发展。在煤矿安全领域引入这一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能够及时并且非常直观地得到煤矿安全与生产信息,便于进行监督管理。该系统能够在数字化采掘工程图上透明叠加工作面生产信息图层、通风系统与设施图层、瓦斯检查和瓦斯实时监测数据图层和隐患分布图层等各种信息图层,可直接在图上查询和分析各种信息,整个生产与安全状况一目了然,十分直观,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容易跟踪整改过程和进行监察督办。

二是能够在中心控制室远程实时实地监测任意联网煤矿的瓦斯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系统能够对所有装备矿井监控系统的煤矿实现地面联网远程监测功能,每个煤矿实时将监测数据上传到中心服务器中,提供网上实时在线远程监测。所有监测信息和设备开停控制状态在数字采掘工程图上显示,非常直观,具有较强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同时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地面联网远程监测功能有效解决了安监部门因人员不足,难以掌握煤矿瓦斯实际状况的问题。

三是能够进行采掘工程图动态跟踪,有效解决越界开采等问题。系统能够锁定采掘工程图状态,并提供安全功能,例如调看相邻煤矿的采掘工程图,查看和测量距离,调看历史图对比分析等等,为解决越界开采和贯通安全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四是成为煤矿安全数据收集的“黑匣子”,提高了煤矿自身安全意识。乡镇煤矿管理人员大多素质低,受利益驱动,依靠侥幸心理,盲目追求利润,往往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该系统正好弥补了因安监人员少,无法及时到位跟踪检查所造成的事故隐患,成为了煤矿管理人员看不到的监督员,提高了矿井安全系数,减少事故的发生。

总而言之,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在集团公司、市县等一定范围内的联网,可以对区域内所有煤矿瓦斯防治情况,包括井下瓦斯浓度、风机开停状态及设备送电断电情况等,实施集中监控、远程监控和实时监控,针对突发情况及时采取调整作业方式、停止生产、人员撤离等措施。同时,通过监控系统,还可以对井下采掘工作面的位置进行跟踪,防止超层越界开采。目前全省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都装备了安全监控系统。大冶市实现了产煤县(市)范围内的高瓦斯矿井联网。**、建始、远安等县正在筹资进行远程监控系统建设。

外省的经验表明:建立这样一个系统,就等于为瓦斯防治和煤矿安全工作配备了“千里眼”,设置了“电子警察”;就能够切实有效地控制煤矿瓦斯灾害,遏制瓦斯事故多发势头。黑龙江省自2002年10月起开始筹资建设“防止煤矿瓦斯爆炸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目前已经覆盖全省800多处矿井。通过系统,平均每月接到和处理瓦斯超限、风机停运等警报数千起,大大减少了瓦斯事故的发生。

推广数字化监控技术的工作虽然有所动作,但差距是非常大的。一些地方和单位进展迟缓,有的直到现在也没有拿出实施的计划方案。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资金渠道问题,个别煤矿经济能力问题,缺乏技术和人才问题,以及对监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存在疑虑等问题。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主观努力不够。我省工作滞后,与思想认识有很大关系,说严重一点,就是政治敏感性不强。因此,推广煤矿瓦斯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必须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入手。

国家总局**局长多次强调,煤矿瓦斯数字化监控系统是拯救生命的工程,早一天建成和运行,就少一些伤亡。这件事情刻不容缓,必须有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以超常规的精神、超常规的节奏狠抓落实。任何推诿拖延,都是对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冷漠无情,都是不允许的。这件事情抓好了,防范瓦斯事故就有了一个可靠的基础。8月1日,省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了这项工作,并作出了部署,要求重点产煤市、县领导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希望各地政府、各煤矿企业一定要从事关矿工生死、事关企业生存发展、事关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高度,充分认识推广和建立煤矿瓦斯数字化监控系统重要性,学习黑龙江、山西等地的经验,强化责任心,建立责任制,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把这方面的工作抓紧,抓好,尽快抓出成效。

三、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煤矿数字化瓦斯监控系统建设

根据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精神和6月21日全国煤矿推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精神,20**年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推广工作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是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全部建立并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二是原国有重点煤矿企业要实现矿务局(集团公司)内部联网;国有地方煤矿、乡镇煤矿要实现县(区)范围内联网。

为了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四个环节的工作:

(一)落实责任,把工作抓实。建立煤矿瓦斯数字化监控系统是一项很实际的工作,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必须明确责任,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

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煤矿瓦斯数字化监控系统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人员力量等各个方面予以保障。所有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都要明确一名副职负责具体抓这项工作。**、宜昌、恩施、黄石、咸宁市(州)安监局,**等9县(市)安监局要明确专人抓这项工作,并及时向省局通报进展情况。

省局高度重视这一工作。詹才泳局长亲自向省政府汇报,亲自研究部署督办。我具体抓落实。各县(市)安监局领导同志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认真抓好抓实。要主动向当地政府进行专题汇报,取得政府领导的支持。我相信只要我们安监部门的工作到位,地方政府及领导一定会高度重视给予支持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制定方案,落实规划,落实资金,确保系统建设和联网工作。各市(州)、县(市、区)安全监管机构的“一把手”,要亲自动手抓。要明确关键点和要求,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一周一检查,每月向省安全监管局报告一次进度。省局定期向省政府和国家总局作出书面汇报。完不成工作进度的要查找原因,严重滞后的要追究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大投入力度,保障系统建设所需资金。要疏通资金渠道,建立省、地方和企业共同投入、以企业投入为主的投入机制,解决监控系统建设资金问题。

一是企业自筹。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根据《安全生产法》,所有企业都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自主负责、全面负责。加大安全投入,改善技术装备条件,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在目前煤价持续上扬、煤矿普遍效益较好的情况下,应该没有问题。所有煤矿要按照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安监局《转发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关于调整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加强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使用管理与监督的通知》(鄂财企发[20**]17号)要求,按规定足额提取。国家要求要作专项检查和监察。省局已转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的文件,希望各地认真做好工作。需要的资金应采用强制的行政手段从提取的安全费用中解决。

二是地方政府扶持。地方各级政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必须对辖区范围内各类煤矿的安全生产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有责任、有义务帮助煤矿解决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切实履行政府对安全生产投入的责任和义务。

三是省政府支持。省政府领导对煤矿瓦斯治理工作高度重视,8月1日的省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省财政为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安排补贴资金300万元,支持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这点资金对于监控系统建设来说,是杯水车薪,只能表明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我们将根据各地资金到位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下拨。

(三)搞好系统建设和管理维护,保证正常运转。要严格建设项目管理,在系统设计上,要认真进行论证,优化方案,并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目前国内数字化监控技术的种类型号较多,质量和性能参差不齐。在筹建系统时,要从瓦斯防治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那些性能稳定、成熟可靠、既先进又适用的技术和设备。

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应满足以下基本技术要求:

1.网络采用B/S模式,包含瓦斯、通风监测等全部数据内容。

2.采用统一规范的数据通讯协议,网络联结遵循下级用户服从上级用户、上级用户提供数据格式与传输技术的原则。

3.网络应用软件系统应具备自动搜索跟踪瓦斯超限、停风区域,监测显示瓦斯浓度和区域断电报警;综合实时监测报警,直观显示监测、控制设备位置、运行及控制状态;隐患报警、网络跟踪调度;分类查询、汇总;联网通讯中断自动监测;应用权限分级管理;防病毒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功能。

4.系统结构、功能及各类传感器的安装、检验和校验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其他安全技术规定。

在系统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严把质量关。系统建成后要经过地方安全监管部门的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建成的监控系统,必须达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推广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的通知》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安全可靠。系统建成和投入运行之后,要加强管理和维护。现在一些煤矿尽管建立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但管理跟不上,维护不及时,使用不正常,照样发生事故。5月29日,远安县洪家垭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3人,重伤6人,轻伤2人,间接原因之一是该矿对监控系统经常因瓦斯超限发出报警和断电影响生产产生反感,人为地将瓦斯传感器移到进风巷,致使监控系统失去作用,井下瓦斯长时期超限,工人长期冒险作业,酿成惨祸。

要认真吸取事故的惨痛教训,切实加强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一是地方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要对在用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进行一次安全性能检查和评估。及时标校传感器,淘汰达不到标准要求、功能不全、运行不正常的设施设备。二是健全完善系统管理运行机制。各煤矿以及实现煤矿联网的地方,要建立监控中心,配置专门人员负责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而且要有责任制。要按照“分级监管,分级响应”的原则,建立非正常情况处置程序和应急预案。三是加强培训。针对监测监控人员配备不足、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系统出现问题不会或不能及时处理等问题,地方安全监管部门要组织开展培训,所有煤矿数字化瓦斯监控系统的管理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四是乡镇煤矿相对集中、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地方安监部门应当主动联系生产厂家,利用他们的技术力量,组织建立区域性的服务机构和队伍,为煤矿提供监测监控技术服务。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是我省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单位,技术力量强,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经国家局、省发改委批准研究开发的“煤矿瓦斯集中在线监控系统”项目已在去年通过评审鉴定,日趋完善和成熟,涉及地域的信号稳定和整个系统的保障以及相关的兼容性,采用统一的软件有利于全省联网建设的规范化和整个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对接。

(四)加大煤矿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强力推进瓦斯监控系统建设和瓦斯治理各项工作。各级安全监管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推进瓦斯监控系统建设和煤矿安全工作。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煤矿企业,加强监管,敦促基层政府和煤矿落实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精神,加快瓦斯监控系统建设和瓦斯防治各项工作的进度。对工作进展迟缓的,要采取措施督办。凡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的,应责令停产整顿;凡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年底前仍未联网的,应责令停产整顿。

四、认真吸取**兴宁煤矿透水事故教训,切实抓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梅州兴宁市大兴煤矿“8.7”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23人被困,是今年以来全国第二次涉难百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损失惨重,影响恶劣,教训非常深刻。

我们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切实抓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一)切实做好“五整顿、四关闭”工作。到目前为止,全省属于“五整顿、四关闭”的煤矿底数不清,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各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进行调查摸底,8月25日前将停产整顿矿井的名单及其停产整顿的期限,报省安监局。自8月份开始,每月25日前上报停产整顿矿井本月的整改落实情况及下月的整改计划。省安监局对整改情况进行抽查。二是对停产整顿的煤矿要及时下达指令,明确期限,加强监管。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应予停产整顿的矿井,各级安全监管机构,要依法下达停产整顿指令。停产整顿矿井要制定整顿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对停产整顿要规定最后期限,最迟不得超过今年年底,对超过期限,仍不能达到安全许可标准,坚决关闭。

(二)做好打击煤矿违法生产联合执法工作。省政府即将批转省安监局、省经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工商局等部门制定的《**省打击煤矿违法生产联合执法实施意见》。这项工作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各地要认真贯彻六部委《通知》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把煤矿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工作迅速开展起来。各级安全监管机构要加强与国土资源、煤炭行业管理、财政、工商、公安、电力、环保、行政监察等部门和机构的沟通协调。要主动向政府汇报,取得领导支持。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千方百计把联合执法开展起来,在实践中探索、形成联合执法机制。

(三)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各地要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矿井进行登记建档,凡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矿井必须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检测、评估,编制评估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监控措施;要督促辖区内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矿井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的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矿井,要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整改结束后要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应当及时予以书面确认并注销;验收不合格的,要责令重新制定整改方案,限期进行整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监控措施。

监控建设范文篇9

视频监控系统逐步从模拟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这一发展对视频清晰度同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清晰度的视频意味着摄像机的像素高,对网络传输带宽、存储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IP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多媒体应用系统,它同时并行运行24h实时音视频编码和存储等业务进程,与此同时,它还需兼顾录像回放、音视频解码、云台控制等业务进程。不同业务进程对于传输网络的需求也各不一样,在业务进程流量的方向、模型、特征上区别较大。传输网络带宽是前后端设备视频数据流的关键传输通道,视频数据流中主要包含视频、音频和控制信息三类数据,视频监控全天候24h实时运行。若按照30路视频监控点、30天的录像进行存储、8M/s的码率进行计算:则网络带宽=1080P录像路数×1080P码率,由此可计算出30路视频监控点所需网络带宽为240M/s;则全量录像存储裸容量=1080P录像路数×1080P码率×1080P录像天数×1024×1024×CBR×24×3600÷8÷1000÷1000÷1000÷1000,由此可计算出30路视频监控点位,在30天的存储量需要约82TB的存储资源进行存储。因此网络带宽、视频存储的高要求是其发展的关键。由此可见IP视频监控系统在为客户提供更直观的交流及监控手段的同时,也给其基础层的IP传输网络、存储空间带来了巨大压力。

2高清视频监控接入网现状

以平安城市(公安主导建设)中的视频监控为例,由于各派出所辖区前端监控分布较广,且覆盖不均匀,传输通道资源需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然而,前端监控点与派出所监控中心传输距离通常较远,通常采用裸光纤方式实现前端监控点与派出所监控中心的互联,并经成对的光端机传输到接入层交换机进行汇聚,然而,由于传输距离的限制,点对点光纤通道的传输将需要一对光纤实现收发功能[2],这样使得光纤资源的建设成本大大增加。另外,每路高清视频监控的平均码流可达到8Mbps,在密集高并发频繁调用的视频监控覆盖区,若网络带宽有限,则视频数据、控制数据流量的集中爆发将导致整个系统网络出现严重拥塞、延时、误码的概率也将急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整体性能急剧下降,因此当前组网方式对于快速发展的视频监控系统而言,仍存在大量弊端,具体表现在:(1)点对点的传输主要通过光端机来完成一收一发即,意味着需要两对纤芯资源,这使得光缆网络主干纤芯资源被快速消耗,光缆资源日趋紧张。(2)点对点传输主要通过光端机实现,然而放置在监控点的光端机的管理和维护成本较高,市场上近远端光端机的厂商较多,接口无法统一,后台系统还无法进行统一的管理,只能通过人工进行现场进行故障处理,这直接影响了系统的维护效率。(3)点对点传输需要开通连接点较多,缺乏统一有效的保护措施,直接导致业务开通和障碍处理耗费大量人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增加了后期运维的压力和成本。

3基于EPON技术的组网

EPON技术可满足当前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平台化、集中存储和远程多级调用的需求,前端摄像机数量以及网络组网可以实现无限扩展,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基于EPON的视频监控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OLT放在机房,ONU放在前端监控处,为监控图像传输提供网络接口。ODN为OLT和ONU提供了数据传输通道。EPON由OLT(光网络终端)、ONU(光网络单元)和ODN(光分配网络)三大系统组成。EPON网络通过波分复用技术(WDM)在一根光纤上实现双向传输(下行1490nm、上行1310nm),且在上行采用分组复用,可避免碰撞。通过光分器即光分配网络(ODN)实现点到多点的传输网络架构。上行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实现ONU向OLT的数据传输;下行采用广播方式实现OLT向所有ONU发送数据,ONU仅接收自己的数据帧。EPON通过光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其传输结构采用“一对多”的方式;一方面,利用EPON的拓扑结构实现网络接入;另一方面,采用以太网协议实现数据传输。因此,EPON技术是既为监控网络提供了高带宽,又降低了成本。同时还具备较强的扩展性,且能接入以太网,方便管理。此外,EPON网络还具备以下优势:(1)数据传输速率高,平均每条链路可达到1.25Gbps,每条链路最多可承载128个监控点位,即每个监控点位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9Mbps,该速率足以满足高清监控8Mbps的码流,即可支持高清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调看;(2)节约了建设和维护成本,光分配网络可为多个监控点位共享同一条主链路,且分路器对供电和环境并无太多要求,极大地节约了建设和维护成本;(3)节约了电力成本,核心网与前端视频监控的互联采用无源光网络,可节省电力成本;(4)组网灵活,可支持不同的网络组网架构,如树形、星形、网状型等;(5)节约光纤资源,即单纤芯资源即可实现收发功能;(6)传输距离远,OLT接1:32的分光器可传输最大距离为20KM。

4基于EPON技术在平安城市中的设计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整体架构由前端视频采集层、网络传输层、后端的视频监控中心组成。如图2所示为基于EPON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其中网络传输层可分为核心网络层、数据汇聚层和接入层。在该系统架构中前端监控采集的视频数据通过ONU上联到ODN网络,ODN通过1:N分光器实现与各监控点位的ONU互联。编码压缩后的视频数据经无源光网络上传至监控中心。由此可见,传统高清视频监控网络方案相对于基于EPON监控网络的优势主要在组网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节约纤芯资源,同时ODN网络部分采用的均为无源器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电力成本和维护管理成本。相信在下一代的视频接入层,EPON会在平安城市、平安校园、智慧城市等信息化网络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培新.“平安城市”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资源接入网组网模式探讨[J].信息通信,2015(09).

[2]洪伟鹏,孙耀波.EPON技术在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2010,27(01):102-105.

[3]王凡.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接入与带宽分配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4]郎为民.EPON/GPON从原理到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5]胡玉辉.EPON将成IP视频监控应用主流[N].通信产业报,2009-02-23(07).

监控建设范文篇10

今天下午,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县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合作签约仪式,共同见证我县城市发展中这一重大项目的启动,为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我们期待已久,努力已久,今天,终于成为现实。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项目建设签约仪式的顺利举行表示真诚的祝贺!对前来参加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衡昆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给全县社会治安管理特别是县城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目前,从全国的形势来看,东突分子、藏独分子、境外敌对分子正在加紧扰乱和破坏我国的社会经济秩序,打着各种幌子,以各种形式分散在全国各地秘密组织开展一些有目的、有计划、有联合的破坏性活动,这对全国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从我县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县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毗邻越南和两广,边境线长75公里,国道323线和衡昆高速公路贯穿县境,流动人口多,人员往来杂,边境管理任务重,全县社会治安形势比较严峻,各种违法犯罪和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成反弹之势。再采用传统的以人力、物力防范和事后调查为主的治安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繁重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要求,落后的治安监管平台和机制严重制约了我县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采取技术防范手段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而今,随着我县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项目的启动和建设,将对我们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城市管理和整体防控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通过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县公安机关可以对全县重点单位、重要目标、治安卡口、交通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治安复杂场所、社区等防范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全方位24小时的高密度监控,将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辖区范围内的社会活动情况,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实现治安管理工作由事后调查到事前预防的转变,将有效提高出勤(或出警)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监控系统的建设,还可以为执法部门提供违法人员的违法证据、犯罪事实,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有效。通过该系统,县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就可以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进行社会治安管理和紧急状态管理的联合行动,实现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和联动管控,使统一应急、联合行动成为现实。指挥员可根据这些信息快速地跨部门、跨警区、跨警种下达指令;完善的覆盖网使各联动单位能及时收到指令,迅速赶赴现场,从而有效提高**县管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使治安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智能化、信息化。为创建平安、和谐**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