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材料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21:44:53

混合材料

混合材料范文篇1

1、非活性混合材料:常温下不与氢氧化钙和水反应的混合材料称为非活性混合材料。主要有石灰石、石英砂及矿渣等。作用是调节水泥标号,降低水化热,增加水泥的产量,降低水泥成本等。

2、活性混合材料:常温下与氢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混合材料称为活性混合材料。主要有粒化高炉矿渣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主要作用是改善水泥的某种性能,此外也能起到调节水泥标号、降低水化热和成本、增加水泥产量的作用。

二、普通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

国家标准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有:

(1)细度筛孔尺寸为80μm的方孔筛的筛余不得超过10%,否则为不合格。

(2)凝结时间处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小时。

(3)标号根据抗压和抗折强度,将硅酸盐水泥划分为325、425、525、625四个标号。

普通硅酸盐水泥由于混合材料掺量较少,其性质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略有差异,主要表现为:

(1)早期强度略低

(2)耐腐蚀性稍好

(3)水化热略低

(4)抗冻性和抗渗性好

(5)抗炭化性略差

(6)耐磨性略差

三、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它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及适量石膏组成。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它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50%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组成。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它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40%的粉煤灰及适量石膏组成。

(一)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

1、三种水泥的共性

(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高。这三种水泥不适合用于早期强度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如冬季施工、现浇工程等。

(2)对温度敏感,适合高温养护。

(3)耐腐蚀性好。适合用于有硫酸盐、镁盐、软水等腐蚀作用的环境,如水工、海港、码头等混凝土工程。

(4)水化热少。适合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5)抗冻性差。

(6)抗炭化性较差。不适合用于二氧化碳含量高的工业厂房,如铸造、翻砂车间。

2、三种水泥的特性

(1)矿渣硅酸盐水泥适合用于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适合用于有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混合材料范文篇2

关键词: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

随着美国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问世以来,受到许多国家道路工作者的认可,人们对该项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人对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谈谈粗略看法:

一、superpave设计方法较传统的马歇尔设计方法的优点

1.1原材料上的要求:

1.1.1石料上注重了集料的棱角性,因为棱角性的好坏直接影响道路的质量,抗剪强度主要依赖于集料的抗滑移能力,棱角性越好,集料的内摩擦力就大,集料之间的相互嵌挤就强,从而混合料的抗剪能力就大;

1.1.2集料的针片状要求越高,一般控制在10%以内针片状便于混合料的嵌挤和现场施工,防止现场施工因碾压而将针片状压断,人为造成断开的集料无法粘接;

1.1.3沥青的选用考虑了温度的明感性,对温度的要求和基质沥青的要求比马氏要高,下面层为70号沥青PG70-22,中面层为改性SBS沥青PG70-22,有的地方用PG76-22,温度提高了两个等级,适应当地路面的高温和低温要求。

1.2试验成型的仪器采用旋转压实仪

1.2.1旋转压实仪模拟现场施工的碾压方式,它的原理实际上是一种搓揉运动,集料通过搓揉重新调整位置,从而获得密实,不会产生象马氏一样重锤击碎集料现象;

1.2.2旋转压实仪试模直径为150mm(马氏为101.6mm),比较客观地反映集料的嵌挤;

1.2.3压实次数与交通量的设计有关

交通量不同,试件成型的压实次数不同,它们是成相关关系,这种设计是科学合理的,而马氏只是击50次或75次;

1.3混合料压实或成型前要进行短期老化

该设计方法要求沥青混合料压实成型前要进行短期老化(约2小时),目的是模拟现场施工过程(因为沥青混合料从拌和楼放入运料车再运输到现场摊铺碾压前一段时间就是混合料的老化时间),这样做比较接近施工现场工作,得出的试验数据比较科学;

1.4设计中该沥青饱和度VFA与交通量有关,该设计方法根据交通量小,VFA为70~80%,交通量大,VFA为65~75%,交通量的大小对路面压实程度不同,交通量大,初始沥青饱和度小一些,以便预留较多的空隙,防止在车辆较多的反复碾压下空隙率减小而使混合料失去稳定。

二、superpave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2.1设计沥青量偏低

从国外的研究资料和近年我国国内的施工实践经验来看superpave设计的沥青用量偏低约0.2%~0.4%点,路面有渗水引起的病害,如松散、坑洞等现象,用油量偏小,导致混合料密度偏大,现场压实较困难,路面的空隙率较大,影响路面耐久性;

2.2设计限制区不合理

设计规范设计限制区0.3~2.36或4.75之间细集料不能通过这一区域,也就是常被称为“驼峰”级配,这种设计出的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较难压实,且抗拉永久变形能力差;

2.3设备相对昂贵和设计过程相对复杂

购一台旋转压实仪设备费用约二十万元,每个工程工地都配较难,因此该方法推广起来较难,目前只停留在体积法阶段,并未能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直接挂起钩来,设计过程公式较多较复杂,需要花费时间较长,设计过程没有完全按设计规定的步骤进行,设计过程过于理想化。

三、对superpave几点看法

3.1用马歇尔击实仪来验证superpave旋转压实仪试验结果,本人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两者使用的方法根本就不相同的,击实方法、压实功能都是不能相互可比的;公务员之家

3.2superpave不能等同于“高性能”;

3.3superpave设计中细集料的密度测定用堆积法差异较大,建议用网蓝法更科学;

3.4建议设计出的沥青含量用于生产配合比时宜增加0.2%~0.4%,增加矿粉含量,这样可以使现场变得容易压实,路面的渗水现象减少,从而提高路面耐久性;

3.5建议粉胶比要适中(0.6~1.6)低粉胶比混合料不稳定;高粉胶比混合料耐久性不足;

3.6严格控制石料,特别是石料的棱角性、云母、针片状以及砂当量。

以上只是本人不成熟的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指正,我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superpave会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superpave技术规范》2005.05.25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004.07.10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005.01.01

4《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2001.07.03

混合材料范文篇3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道路;施工技术

沥青路面指的是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目前常见的沥青路面主要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厂拌沥青碎石路面、沥青贯入式路面、路拌沥青碎(砾)石混合料路面和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呈液态、半固态或固态,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路面材料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两大类。地沥青又分为天然沥青和石油沥青,天然沥青是石油渗出地表经长期暴漏和蒸发后的残留物;石油沥青是将精制加工石油所残余的渣油,经适当的工艺处理后得到的产品。焦油沥青是煤、木材等有机干馏加工所得的焦油经在加工后的产品。工程中大多采用的沥青绝大多数是石油沥青,它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与其金属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

1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要点概述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由于一些认为或者客观因素存在,沥青道路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路面的脱落、变软、裂缝等。这些问题给沥青道路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沥青道路推广和应用。因此,技术人员应该注意这方面问题,从施工管理、沥青原理配置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沥青道路建设质量。通过对这些沥青道路建设技术要点控制,可以保证路面质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提高市政道路沥青施工技术水平措施分析

2.1沥青混合材料拌制

作为道路建设的基础,沥青材料的合格性直接关系到道路的质量,因此加强材料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沥青混合材料配置直接关系到沥青道路质量,因此加强这方面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道路建设过程中,对于沥青混合材料搅拌应该建立在施工现场最近地方。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运输不及时而出现沥青变硬现象,同时也可以为工程减少成本支出,保证工程建设的经济利润。目前国内对于沥青混合材料搅拌方法主要有两种:①有时间间隙的搅拌;②连续不间断的搅拌。相对来说,间歇式搅拌会比连续不间断的搅拌更实用,没有连续不间断搅拌所存在的缺点。而连续不间断式搅拌除了具有较大的负载外,还无法保证沥青的质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不太常用[1]。除了上述搅拌方法需要注意以外,对于沥青搅拌的温度和热度应该进行相应的控制。因为只有保证了适宜的温度,才能保证沥青搅拌的均匀性,从而促进道路建设工作正常开展。在实际建设中,当温度过低时,沥青因为变硬而无法进行有效搅拌,影响沥青混合材料质量。同时也会对后期沥青摊铺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道路建设的效率。当温度过高时,虽热可以进行有效的搅拌,但在后期的到来摊铺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温度过高而无法进行快速降温,影响道路铺设效率。因此在实际中,要想保证沥青道路建设质量应该严格控制沥青温度和热度。

2.2沥青混合材料运输

沥青混合材料运输对于市政沥青道路质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在运输过程中会对沥青混合材料造成影响,从而导致道路质量不合格现象发生。在实际沥青混合材料运输过程中,如果运输车辆开的速度过快,就会造成车辆一定的颠簸。这样就会导致沥青混合材料出现搅拌情况,从而造成沥青混合材料离析现象产生,影响沥青混合材料质量。而当运输车开的过慢时,就会造成沥青混合料变硬,不利于后期沥青混合料摊铺,影响道路建设的进度。因此对于沥青运输也要进行一定的注意,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那些载重量比较大的车辆进行运输,同时控制好车辆行驶速度[2]。

2.3沥青混合材料的摊铺

(1)机械摊铺。选择摊铺机时,需要针对结构布置、道路等级各种条件进行。在摊铺之前,要对料斗上进行防粘剂和隔离剂的涂抹,防止材料浪费或是料斗堵塞。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最好是多辆机械同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让机械按梯形队列进行,而不是并列施工,这样可以使施工进程错开。在进行摊铺施工前,机器要预先余热1h,温度在1000℃以上。摊铺过程中,机械要匀速作业,必须还要不间断进行,这样才能混合料不出现离析、不均等现象。(2)人工摊铺。人工摊铺主要是应用于等级低的路面或是摊铺机不方便使用的情况下。在摊铺之前,为了工程效率和进度得到保障,必须事先余热铁锹等工程用具,同时进行防粘剂、隔离剂等的涂抹。摊铺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分工合作,刮板和摊铺分开进行。刮板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保证均匀用力,频率适当,防治沥青离析情况出现。刮板和摊铺要并驾齐驱,因为人工摊铺的速度太慢,因此,必须保证混合料的温度要适中[2]。

2.4沥青混合材料的压实

沥青混合材料的压实作为道路建设最后一个阶段,可以保证路面平整性,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道路后期出现裂缝情况。因此对于路面压实是非常重要的,建设人员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道路压实工作良好开展。在实际压实过程中,工作人员为了保证路面压实程度,应该进行多次的压实,一般分为三个阶段。①初次压实,压实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材料的稳定性。②二次压实,这个阶段主要为了保证路面的平整性,避免路面凹凸不平情况发生。③多次压实,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对压实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完善地方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保证整个路面的光滑性。此外,工作人员要注意压实机停放,避免将压实机停放在刚刚压实完的道路上,从而造成路面的塌陷,影响路面的平整性。

3总结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属于城市形象的表现载体,其所进行的建设速度以及建设后所具有的功能等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人们对于市政道路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保障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做好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故障,严格把控细节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沥青道路施工的质量。

作者:唐亮亮 单位:江苏奥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武剑峰,魏勇.关于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04:182+186.

混合材料范文篇4

关键词:公路工程;环氧沥青;温度控制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施工工艺都得到了改进,相比以往的公路工程施工而言,所使用的施工材料性质不同,在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效果方面也有明显提升。现阶段,我国很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采用环氧沥青混凝土材料,表现出的工程施工效果非常明显。但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施工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以此保证环氧沥青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性能得以充分发挥,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1环氧沥青混凝土材料特征

1.1基础性能

环氧沥青混凝土材料属于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公路工程材料,不但属于沥青原材料,同时也属于环氧树脂材料范畴,具备两种材料的优势,属于新型的道路工程材料之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1)材料黏性良好。环氧沥青两组分混合处理后,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二者之间会形成相应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使材料的黏稠度进一步加大,并且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材料的黏稠度也会进一步上升。(2)材料的固化时间相对较长。环氧沥青材料在固化过程中和材料以及外部环境温度之间有直接关联。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材料的固化时间也会有所延长。(3)环氧沥青材料在固化之后会直接形成热固性材料,该过程不可逆,即便在高温高压的作用条件下,也会使环氧沥青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充分保障。(4)环氧沥青材料的黏结性相对较强,并且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所决定。(5)环氧沥青混凝土材料具有比较特殊的分子构造形式,再处于-14℃的条件下,环氧沥青材料也可以保证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同时断裂延伸率可以达到120%[1]。

1.2环氧沥青材料的主要特性

与传统公路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普通沥青混凝土以及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相比,环氧沥青混凝土材料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表现出的使用优势更加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路面防水材料的使用特点。环氧沥青材料具有较强的防渗透以及防水性能,环氧沥青材料在完全固化之后,可以实现处于0.3MPa的压力作用条件下,保持30min不产生透水问题,同时在酸盐溶液的长期侵蚀条件下,材料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能。(2)环氧沥青材料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能。在常温和高温作用条件下该材料和钢板的拉拔强度相对较高,是SBS改性沥青混合材料的10倍以上,该材料和水泥混凝土材料之间的黏结强度相对较大,并且黏结完成之后会远远超过黏结对象自身的强度等级。(3)低温抗开裂性能良好,在一些低温环境条件下,环氧沥青材料自身的拉伸断裂率相对较高,是SBS改性沥青材料的6倍以上。同时材料具有较高的高温稳定性,即便处于300℃以上的高温条件,环氧沥青材料仍然呈现为固体状态。(4)环氧沥青材料具有较强的耐疲劳以及抗老化等特点。在模拟老化实验分析过程中,环氧沥青材料的拉伸强度不会出现明显的降低,同时材料的断裂延伸率也基本保持不变。

2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温度控制策略

2.1工程概况

结合我国某地区一处公路工程建设展开分析和研究,本次公路工程施工路线总长度55.36km,环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单幅宽度为12.0m,路面摊铺施工厚度5.0cm,将其分为上下两层进行摊铺施工,同时使用环氧沥青材料作为黏结层材料,为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对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2.2原材料储存

环氧沥青材料主要通过环氧树脂固化剂、沥青材料以及其他介质材料构成,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材料之间会形成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因此不能使用普通的沥青材料储存方法,要对环氧沥青材料进行分组处理,在本次工程施工中采取以下材料储存方案[2]。将环氧树脂设定为A组分混合处理完成之后的固化剂,沥青材料和其他介质等作为B组分,将B组分直接加入试管中,并且在120℃的条件下静置2h,然后取出试管中的混合材料上下部分没有产生明显的差异,同时也没有产生明显的材料离析情况。介质的融入会造成混合料比较稀松,因此,通过使用红外光谱法对试管内部的材料进行相关参数测试。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最终测定需要将环氧沥青材料和其他材料储存温度,分别控制在80~100℃之间和120~140℃之间,有效保证环氧沥青材料的使用性能和材料稳定性。

2.3环氧沥青混合材料的最大工作时间分析

由于某些固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初凝时间相对较短,进而会加大工程施工难度,而其中一些固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初凝时间会进一步延长,但是经过冷却处理之后的材料固化难度会进一步提升,对此必须控制固化剂材料的初凝时间。根据固化剂的初凝时间情况对其混合料进行充分拌和,有效模拟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合材料的实际出料摊铺所需要的最大工作时间,通过相关测试参数分析可以得出环氧沥青材料的保温时间,如果超过固化剂胶凝时间,则测试样本材料的尺寸会明显增大,同时材料的尺寸规格大小不符合要求,对此需要在环氧地形材料混合凝胶前完成后续的材料摊铺以及碾压施工。

2.4拌和机械设备工作温度设定

将A和B两组分材料分别进行加热处理,并且将温度分别保持在80℃和120℃,要保证温度始终处于恒定状态,同时通过流量控制方法,分别对A、B两种组分材料进行计量和分析。工作人员将A、B两种组分环氧沥青混合材料温度,分别控制在80℃和130℃,同时使用专业的混合机设备对其进行充分搅拌处理,有效保证搅拌处理工作后的环氧沥青材料和施工要求的沥青混凝土材料性质保持相同。在混合材料的配比和设计工作阶段,需要有效控制材料的进仓速率,同时进一步控制热混合材料的矿料加热温度,要保证环氧沥青混合材料和实际的拌和温度控制在110~120℃[3]。

2.5环氧沥青混凝土材料摊铺施工

在进行环氧沥青混凝土材料摊铺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控制施工路面的厚度,同时将施工路面的废料进行彻底清理。在正式开始施工前需要提前做好熨平板的预热处理工作,并且将温度范围控制在100~110℃。摊铺过程中需要根据试验路段获取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施工路段摊铺施工前后的标高进行确认,同时对碾压完成后的路面标高进行全面控制。在摊铺过程中必须有效做好连续性摊铺,要保证摊铺路面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不能存在设备随意改变摊铺速度或者随意临时停车等情况。为有效保证环氧沥青材料供应充足,摊铺过程中需要准备3~5辆等待料车,同时有效控制车辆相互之间的间距大小。通常情况下,保证在10~20m范围内避免车辆碰撞等问题。在卸料环节,需要在材料摊铺机的推动作用下完成卸料。为保证摊铺施工的连续进行,可以将实际的摊铺速度控制在3~4m/min,甚至可以将其下降至1~2m/min,全面提高路面的碾压工作效果。

2.6路面碾压施工

碾压施工中需要对环氧沥青混合材料进行多次反复压实处理,一般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在碾压工作中需要对碾压次数进行有效控制,同时控制碾压温度。在初压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充分保证碾压设备初压温度控制在90℃左右。在复压工作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压路机设备型号,主要使用胶轮压路机或者双钢轮压路机,对摊铺完成后的路面进行充分压实处理。复压温度需要控制在80℃以上。终压工作需要在复压工作完成之后开展,碾压温度需要控制在65℃以上[4]。由于水会造成环氧沥青混凝土材料黏结性能降低,因此,在实际压实工作中,可以通过在轮子表面喷洒一定量的植物油作为防黏剂材料,有效提高路面的碾压工作质量和平整度,保证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3结语

本文对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温度控制因素进行探讨,采取针对性的温度控制策略,保证环氧沥青混凝土材料性能得以充分发挥。为公路工程的通车安全和稳定性奠定了良好基础,助力工程建设单位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耿彦东.路用环氧沥青混凝土特性及施工关键技术[J].交通世界,2020(14):47-48.

[2]黄红明,曾国东.基于施工控制的TAF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8(5):262-266.

[3]魏显权,马健萍.湿热重载地区M-11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与应用[J].公路,2018(5):256-259.

混合材料范文篇5

关键词:水稳碎石基层;配合比;混合料;拌和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小汽车的数量在迅速增加,给市政公路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对市政公路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不断地改进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进行水稳碎石的配制,以提高工程质量。

1水稳碎石的作用

市政公路的水稳碎石一般是由粒料和灰浆构成。其中,粒料多是级配碎石,与灰浆结合能密封骨料间的缝隙;灰浆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胶凝材料和水,而胶凝材料是由施工常用的水泥、混凝土按比例配制而成的。水稳碎石在市政公路施工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增加公路的抗寒能力和稳定能力。我国对市政公路路面有着明确的要求,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操作十分符合国家的要求,且能达到市政公路路面的标准。而常规的施工技术对于市政公路路面出现的问题无法解决,使市政公路达不到真正的要求。所以,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比传统的施工技术更有优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公路路面质量。

2施工材料与设备

2.1施工材料

(1)混合材料

水稳碎石基层施工离不开施工材料,主要的施工材料为混合材料。市政公路的修建一般使用两种混合材料:①活性混合材料;②非活性混合材料。活性材料是由于其组分可以和一些含有氧化钙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非活性材料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其性质十分稳定,多数材料是人工加工合成的,不含有毒性物质。

(2)水泥

水泥是建设市政公路的必要原料之一,因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作为稳定剂使用,可以较大程度提高市政公路的稳定性和韧性。修建市政公路时要严格检查水泥的质量,一定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确保市政公路的质量,使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3)水

水质要求既是市政公路修建的要求,也是水稳碎石基层施工的要求。市政公路的修建需要用水搅拌水泥,若水质不干净就会影响水泥的作用,所以,需要在进行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前对水质进行检测,从而保证市政公路的质量。

2.2施工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机器设备安全到位,机器设备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其是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还有一些高精度测量仪器主要包括全站仪、钢卷尺等这些仪器可以精确地测量出道路施工过程的距离和具体铺设的厚度。为了保障市政公路的质量,这些仪器都是必不可少的。

3市政公路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

在道路铺设过程中,最下层采用较粗的沥青混凝土,铺设厚度也是最厚的,达到7cm左右,中层和最上层铺设的沥青混凝土颗粒逐步减小,厚度也逐步降低。该工程需要从最底层开始建设,按照具体规定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步基础工作。

3.1混合料配合比

3.1.1设计必要性

施工材料的配比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试验,确定好每一类材料的合理用量,最后进行总结完成施工方案,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在进行配置试验中一定要控制好水泥的用量,水泥的质量和用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水泥对施工工作的影响较大,但在施工过程中有其独特的缺陷,水泥在凝固之后会出现收缩现象,这会使平整的路面出现裂纹,还需要对裂纹进行修补,这就会增加支出。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其他辅助材料弥补水泥的缺陷,保证施工质量。

3.1.2混合料拌和要求

在进行混合料拌和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在搅拌混凝土时,需要通过符合国家标准的机器设备进行搅拌,以保证搅拌质量。在搅拌过程中还需要按照标准配制原料,各种材料的比例要严格把控,尤其是对于水的比例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宜长而不宜短,确保材料可以得到充足的搅拌。工作人员要及时记录检查,使每一步工作都符合标准,确保出现意外情况有据可查,找出原因并及时更正。

3.1.3混合料组成数据分析

在挑选施工材料时,要严格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水稳碎石的质量一定要符合规定,根据表1所示,碎石粒径分为如下几个范围,应根据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市政公路工程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P.042.5的复合水泥作为施工的基本材料。在采购材料时,需要通过工程师的严格检验和判断,并通过试验路进行验证,符合标准后才可进行具体的施工。

3.2施工技术要点

(1)水稳碎石施工影响着整个道路的施工和质量,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水稳碎石施工是进行下一步施工的基础,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设置合理的计划安排,在水稳碎石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出现问题就需要及时纠正,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2)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细缝等情况,这些细缝主要分为横向细缝和纵向细缝,细缝会导致道路不稳定,在铺设完成后需对细缝进行处理。(3)对已经铺设完的水稳碎石进行维护和保养,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保证其表面湿润,如果发现干裂等现象,就要及时进行洒水作业。还要注意防止外界的破坏,在养护过程中应封闭交通。养护时间一般以7d为标准。7d后观察路面情况做出分析报告,这样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4结语

在建设市政公路时,需要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水稳碎石的施工要从基础入手,每一步都需要认真完成,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王智.水稳碎石基层在公路施工中的技术控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5):180-182.

[2]王龙,解晓光.水泥稳定碎石振动与静压成型物理力学指标关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44(10):70-74.

[3]邵素仿.水稳碎石基层施工中常见问题及控制要点[J].交通世界,2012(4):177-178.

[4]陈武.高速公路水稳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中外建筑,2010(4):137-138.

混合材料范文篇6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准备;病害原因;措施

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各行业、领域也在迅速提升。对于道桥工程来说,其施工技术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不断探索利于道桥工程质量的施工技术,保证工程项目的有效性。还要在最大程度上选用物美价廉的原材料,确保道桥路面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同时,针对产生危害路面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为道桥行业的正常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1施工准备

1.1原材料准备

在道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摊铺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并在铺设沥青之前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的是原材料。原材料的质量关系到沥青的质量,只有选用符合相关规定标准的原材料,才能减少对沥青的负面影响。一般情况下,道桥路面沥青摊铺需要的原材料主要包含沥青、矿粉、石料等。由于沥青本身具有特殊性,因此,在进行原料混合时,必须要保证温度适宜。如果温度过高,最后形成的混合材料在铺设时很容易被压死,温度过低,又会出现凝固现象。基于此,在选取原材料之前,要考察好施工现场的温度、周围的环境气候等状况。此外,在选择其他的配料时,要尽量用比较粗糙、质地坚硬的石料,以此加强沥青的摩擦力,从而提高道桥路面的坚固性。矿粉作为配料之一,在选用时也需要注意,由于矿粉是经过石灰研磨之后形成的,所以要把握其粗细程度,如果太细,会降低沥青的摩擦力,反之,则会影响沥青路面的粘性。总而言之,在道桥工程进行沥青路面铺设之前,要对整个材料进行严格地把关,为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2清理、平整路面准备

在做好沥青铺设原材料的准备工作之后,还应指派相关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以此确保整个施工环境的干净、有序。清理之后,还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处理,这是沥青路面铺设的关键关节,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路基凸凹不平,不仅会影响沥青摊铺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其中的杂物还会降低整个路面的粘性,最终降低道桥工程施工的总体质量。

1.3检测设备

机械设备是道桥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沥青路面的铺设过程中,会使用到的机械有摊铺机、压路机以及运输机等等,这些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要在施工之前,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检测和调试,防止在正式施工时,由于机械设备的原因,耽误工期。

2施工工作

2.1拌和混合料

在道桥工程正式施工时,首要进行的就是对混合材料进行搅拌,这也是施工中关键的环节。在对混合材料进行搅拌时,必须保证混合材料的均匀度,确保各项指标都符合相关标准,搅拌的温度以及比例是重中之重。搅拌的温度与道桥路面的粘度密切相关,各原材料的混合比例是混合料成功的关键,只有保证混合料的比例适中,才能有利于工程施工的有效进行。因此,必须要严格控制好混合材料的拌和比例。

2.2混合料的运输

混合料的运输工作也是道桥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步骤,混合料在制定的地点搅拌均匀后,再经过严格的检验合格后,就可以装入灌装的运输,直接运送至施工现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车辆必须要经过彻底的清洁工作,同时做好隔离处理,以此防止沥青混合料大量的粘住车罐。此外,在运输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密封严实,严禁空气进入其中,因为沥青混合料与空气接触之后,会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被压实,直至硬化,特别遇到雨雪天气时,沥青混合料容易受到雨水的冲刷。当空气温度较低时,需要做保温处理,因为温度过低沥青混合料很容易凝结。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要全程保证匀速前进,以免大量地晃动致使沥青混合料内部发生严重变化。

2.3摊铺工作

在施工前期的准备以及运输工作准备完毕之后,就要进行沥青路面的摊铺工作,摊铺工作是整个道桥施工中的核心。因此,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具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然而,混合材料的铺设工作是通过机械作业的,整个铺设过程应该保持连续不断,一旦间断,就会由于混合料的密度和含水量的不同而产生缝隙,这会对道桥路面质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原因,在进行沥青路面摊铺之前,要先进行科学合理的小型摊铺实验,以此保障摊铺工程的有效性,提高道桥施工质量。如果机械铺设出现局部不合理的情况,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平整。

3道桥路面病害形成原因

在进行沥青混合配比时,一旦油石比例过大,就会使得路面产生出油情况,降低沥青路面的摩擦力,在承载重量较大的交通工具碾压之后,就会留下印记。反之,如果石油比例过小,就难以保证沥青材料的压实度,路面层变得松散,很容易出现坑槽现象,继而大面积破坏道路的平整度。另外,如果混合材料的搅拌时间过短,会降低沥青材料的均匀度,通车后极易使路面凸凹不平,不利于道桥路面的整体质量。

4施工中对桥面破坏的治理办法和预防措施

4.1完善改造桥面整体结构设计

第一,在桥梁的顶层设计足够长度的预留钢筋,并保证预留钢筋可以与桥面严密结合。并根据桥面的厚度选用合适长度的钢筋为预留高度。第二,在进行道桥梁跨中预应力的起拱高度时,要综合考虑对桥面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各样的因素。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合理控制墩台与支座的高度。这样可以防止出现大梁就位成功后,跨中会由于拱度的影响而使桥面没有符合设计厚度,但是又不可以只为了达到既定的桥面厚度而提高标高,从而造成人为施工缺陷的情况。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应该以梁体跨中的最小厚度为依据来计算桥面的厚度。

4.2不断提高桥面混凝土和大梁顶部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效果

首先,在预制梁体之前,要对其顶面进行刷毛处理,刷毛深度要高于石子一定长度,并在刷毛完成之后及时清扫干净。其次,在桥面钢筋绑扎开始前,对梁顶进行彻底地清扫,凿除表层的浮渣,如果有必要,还要用气泵进行高压水冲洗,浇注混凝土摊铺前进行洒水湿润梁顶,但是不得有积水。

5结束语

近年来,道桥路面工程施工技术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综合发展也在不断地改进,我国的道桥项目备受关注,沥青摊铺技术作为其常用技术,所以只有不断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缓解我国的交通压力,这就给道桥工程施工提出了严峻地考验。道桥建设质量与我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密切相关。因此,相关建设单位要加大力度提高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完善性。同时,施工技术人员也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以及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此情况下,道桥建设项目会更加完善,且符合人们日益深化的需求,提高道桥施工质量,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赵洪明

参考文献:

[1]王福伟,孙国臣.浅析沥青混凝土桥面破坏成因及其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6.

混合材料范文篇7

1.1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特征

由于沥青是胶结料材料中的一种,具有黏着性的特征,因此,沥青混凝土受其影响较为严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以及生产技术的标准等重要条件。沥青的特征应根据其针入度、延度以及软化点几方面相结合深入分析。而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沥青类型以及发生的变化进行调整。应根据沥青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弱化以及老化程度进行存储以及运输工作。一般利用反击破碎机来生产矿质集料,严格控制集料的棱角性、含泥量以及针片状含量。因此,应结合相关规定确保沥青混合料路用功能的可靠性。应严格控制填料的生产,研磨石灰岩或水性石料时应高度认真,使其粒度小于0.075mm,另外,还应将其塑性保持在4个指数以内,一旦温度过高,混合材料的稳定性应得到可靠的保证。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设计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抗疲劳和抗水损害是下面层需承担的义务,而中面层则需具备承担车辙的功能,上面层则承担抗滑以及抗水损害的任务,沥青混合料的易性是整个过程的重要条件。

1.2关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碾压

在熟悉沥青混合料材料以及摊铺工艺的基础上,应严格控制摊铺厚度以及防止基准线。在下层工艺中采用高程控制方式进行找平。应综合导向线进行刮平和摊铺工作,使施工速度得到稳定并且安全的可靠保障。为了保证找平工序的均匀性,通常将摊铺保持在每分钟2m的速度。在温度较高的天气进行摊铺作业时,就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摊铺的速度。应严格按照低压、低幅、紧跟以及高频的原则进行碾压沥青混合料的工作。一般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工序可以分为初压、复压以及终压三个步骤。应合理安排沥青混合料碾压步骤,应在温度大于120℃的情况下进行静压。应严格控制碾压路线以及方向,一旦操作开始,就不得随意更改。需配合三轮压路机以及轮胎压路机,在温度大于90℃的情形下开展复压工作。终压工作要求最终实现路面平整稳定。保证路面无轮迹,并且压实成型。另外碾压沥青混合料时,可按照常规次序,应在不同断面设定落接茬,严格控制接缝工序,实现匀速运作。

1.3处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接缝

1.3.1处理横纵向的接缝

横向接缝应尽量设置在桥梁两端和伸缩缝等构造连接的地方。当接缝的平整度与相关规定不适应时,应在冷却前切除达不到厚度要求的部分。通常情况下采用直角连接的方式进行切除工作,使之能够在重新摊铺时被使用。采用热接缝技术进行纵向接缝时,应在已摊铺的混合料的位置留出宽度,一般大约为4厘米。一般利用跨缝碾压的方式消除缝迹,热接缝施工完成以后,还应处理边角部分,此时应采用冷接缝的方式。

1.3.2加工和碾压接缝

一般在接缝位置的下方应先铺设宽度为3m左右,厚度4cm左右的膜块,才可以进行接缝工作,尽量避免压路机破坏到接缝的质量。应确保摊铺机开始工作前熨平板的表面温度为100℃左右,做好预热。为了确保接缝处垂直于熨平板,应保证摊铺机位置摆放的合理性。一旦摊铺机运作完毕,施工人员应将依附于摊铺层的新混合料铲除。一般利用筛出的细料填补接缝的空隙。要认真计算纵向接缝的距离,一般摊铺机每运行5m,就应对摊铺的厚度进行严控。

2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相应对策

2.1关于混凝土路面基层的平整工序

搅拌混合材料和使用摊铺机都属于混凝土路面基层的平整工序,进行这些工序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则,为了使实际施工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在进行混凝土路面基层的平整工序时,应加强并做好对混合材料的选择,以及摊铺机等的设置。

2.2有关施工机械作用的影响

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时,对其是否具有完成且正确的碾压设置,能否有效控制碾压的速度等都应加强重视。还应确定重型轮胎在进行碾压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每小时都在三千米左右的速度,以及压路机的初压与终压是否都采用双钢轮结构,这是确保机械运行速度合理的重要条件。另外,应确保温度不低于120℃。在设置机械时,应校正相关基准钢丝以及装置部分,摊铺机等施工机械一般都具有自动找平设置的功能。

3结语

混合材料范文篇8

橡胶沥青的生产工艺基本分为干拌法和湿拌法,因干拌法生产的橡胶沥青存放时间不得超过7天,且需要连续搅拌,目前基本被淘汰;湿拌法就是在工厂进行批量加工,生产橡胶沥青时橡胶粉进行多道胶体磨,细度能达到100目以上,橡胶颗粒更均匀地混熔在基质沥青中,解决了储存稳定性同时,更是大大提高了橡胶沥青材料质量的稳定性,所以可储存较长时间,同时胶粉的掺量更高(沥青质量的15%~25%),由此带来了更高粘度的沥青材料。

2橡胶沥青混合合比设计

2.1选择原材料

2.1.1集料

橡胶沥青混合料一般用于路面的表面层,混合配合比设计时集料选择石质坚硬、洁净、干燥、表面粗糙、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如玄武岩类集料。

2.1.2填料

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必须干燥、清洁。拌和机回收的矿粉不得采用。经过磨细的石灰粉或者水泥可代替矿粉。

2.2橡胶沥青配合比设计考虑因素

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考虑重载车辆对路面的影响,所以级配选择时应优先考虑适应重载车辆的结构形式;选用合理的级配范围,现行施工技术规范的级配范围上下限比较宽,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级配范围,目前部分地区已确定地方性标准以便配合比设计时参考;油石比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橡胶沥青中添加了大量的橡胶粉,按照以往的办法计算粉胶比并不合适,应扣除沥青中德橡胶粉进行计算,所以沥青用量将会增加;配合比验证是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必须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进行验证,只有验证结果合格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才能进行使用。

2.2.1路面结构形式和混合料级配选择

从目前相关研究看,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比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给定的级配范围小,而且级配均偏粗,所以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要进行合理选择。同时必须考虑关键筛孔的通过率,作为配级设计的控制性指标的关键筛孔通过率对橡胶沥青体积指标以及骨架组成有着巨大的影响,4.75mm、2.36mm筛孔通过率直接关系沥青混合料的骨架,0.075mm的通过率关系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其次,关键筛孔的通过率对混合材料的水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通过采用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2.2.2外掺剂的影响

外掺剂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添加少量经过磨细的石灰粉或水泥代替一部分矿粉,主要是增加沥青混合料中各种材料粘结力,进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橡胶沥青配合比设计时可能会遇到冻融劈裂强度比不足的现象,这是就需要采用石灰或水泥代替矿粉,根据试验情况确定石灰或水泥掺量的比例(一般情况下掺量在2%左右)。

2.3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验证

橡胶沥青配合比验证主要是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是验证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的能力的试验,以动稳定度车来表示,目前橡胶沥青动稳定度没有统一的标准,部分地区采用施工技术规范的3000次/mm,部分地区规定要达到,其实橡胶沥青的动稳定度基本高于6000次/mm,主要和车辙试验的成型有很大关系,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车型时温度应提高10℃~15℃;浸水马歇尔试验是检验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的验证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是检验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试验,有时该试验的指标达不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需要调整,其调整的办法是用石灰或水泥代替矿粉,能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

3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3.1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在对橡胶沥青混合物进行搅和时,要严格控制好搅拌的速度和橡胶沥青混合料平衡。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时,拌合周期比一般沥青混合料长,大约为60秒左右,主要控制点是沥青混合的温度控制,沥青、材料加热温度均高于一般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需要控制在185℃左右。

3.2橡胶沥青混合物材料的运输

为了使橡胶混合料的温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混合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用双层棉被进行覆盖,并且要用大吨位的载货车进行运输。在铺沥青橡胶混合材料是一定要持续铺设,在现场等待卸材料的车不能太少以免发生橡胶混合物铺设间断现象,并且在卸载橡胶混合物的材料时一定要直接卸料,不能掀开棉被。

3.3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其他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基本无区别,主要是摊铺机能够连续匀速摊铺,但橡胶沥青混合料温度较高,温度损失也相对快一些,若温度过低沥青混合料很难压实,所以施工时现场的组织和管理水平要求相对较高,禁止出现停机待料的情况;碾压环节是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的控制重点,必须在混合料温度下降前完成碾压,否则压实度难以得到保证,所以压实设备配置要足量,碾压过程必须遵循紧跟慢压,减少温度损失。

4小结

混合材料范文篇9

关键词: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互联网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也在迅速发展,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一些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故沥青路面破坏严重,耐久性差,导致我国高速公路通常情况下难以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并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进行大规模维修时,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导致沥青路面耐久性不足和早期破坏的原因众多,例如特殊的气候条件或地质条件、交通超载、路面设计理论不完善、人为破坏等。但是,追本溯源,造成公路使用寿命减少的关键因素在于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对技术细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例如,施工过程中,由于铺设沥青路面所需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多种多样,使用的工艺也种类繁多,而且铺设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材料之间的混合比例、施工温度、压实度、平整度等都存在一定的变异性,这些因素均会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因此,对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的变异性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是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途径。此外,一些高度公路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存在盲目赶工期的现象,例如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而故意省去一些必要的步骤,从而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并且,收到利益等原因的驱使,一些施工单位会在用料、机械设备等投入上偷工减料等,这些都会导致沥青路面严重破坏。因此,在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过程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必须完善各个时间节点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考虑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遇到的上述问题,本文在国内首次提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体系,该体系应用新技术、新原理,把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生产环节、运输环节、路面摊铺环节和路面压实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研究,行成系统化解决方案,构建数字化监测网络。本文提出的新体系,结合了计算机技术等信息管理手段,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路面施工过程中,实现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动态化管理,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市场前景。

1质量控制体系框架

本文提出的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主要在沥青材料生产环节、运输环节、路面摊铺环节和路面压实环节这四个环节,利用互联网技术把沥青路面施工的各个阶段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数字化监测网络,进行一致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沥青公路的质量和性能。此外,本文提出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温度场模型,在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建立温度场冷却模型,计算出各个环节完成工作的最佳时间节点,并且给出在最佳时间段内的科学施工方案,从而保障施工质量。并且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来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实现总体监测和局部监测相结合的目标。该系统在实际实施工程中,简单易行,容易理解,考虑了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分成四大环节,即,(1)沥青材料生产环节质量控制,(2)运输环节质量控制,(3)路面摊铺环节质量控制,(4)路面压实环节质量控制,其中,每个环节的具体过程和操作如下介绍。

2各环节质量控制实施过程

本文提出的基于互联技术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国内目前较为先进和信息化的一套规范化的沥青路面质量管理系统。该系统性能高、高度自动化且易于操作和使用,可以保证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中及时上传真实可靠各项施工数据,在国内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2.1沥青材料生产环节质量控制。在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沥青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沥青路面的质量高低,沥青材料的水稳定性能、高温稳定性能等都依赖于沥青材料的好坏。因此,对沥青材料的质量要求是保证高速公路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提出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体系中,对沥青材料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且对沥青材料的质量从两个角度进行控制,即原材料和混合材料。生产的沥青原材料决定了沥青品质,故在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时,本文使用常见的用来评价沥青质量的三个指标(即,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来判断沥青质量的好坏。因此,基于本文提出的质量控制体系,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中,采购者需要及时汇报采购材料的详细信息,包括采购内容、采购日期、采购数量等。这些信息将会被存储,一经上次确认后不得篡改,一旦发生问题,即可以调出信息进行原因分析。单纯的原材料难以构建高性能的沥青路面,因此,除了选用优质的原材料之外,还需要严格控制不同材料之间的配合比,生成出高质量的混合材料,以供沥青路面的铺设。只有各种材料之间的配合比达到最优,才能极大限度发挥各种材料的良好性能,从而建设高性能的沥青路面。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复杂混合材料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因此,基于本文提出的质量控制体系,可以对混合材料生产环节的各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测量和上传分析,例如混合材料的配合比、搅拌温度、混合材料的干湿程度等数据,都需要进行统一的上传和汇总。施工方和业主同时可以监测和管理这些数据,一旦发生问题,即可以及时解决,从而保障混合料高质量生产,并且同时可以保证工期。2.2运输环节质量控制。在得到高质量的混合沥青材料后,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控制存储条件。通常情况下,沥青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往往需要历经较长时间,而此期间可能会导致沥青材料发生老化,从而导致性质发生变化。例如,由于混合沥青材料散热快,且存放时间长便会发生离析。因此,在本文提出的质量控制体系下,对运输环节的各项关键参数也需要进行实时测量,例如需要严格检验混合材料温度,运送时间等,确保混合料以最佳温度送到摊铺现场,并且运到摊铺现场后,需要再次检验混合材料的温度等性能。具体地,在运输车辆上安装自主研发生产的车辆身份识别跟踪管理系统以及高精度GPS系统,对运输车辆进行身份识别,从而使得每一车材料从出站到摊铺全过程可监控,并且还为后面的质量问题回溯提供了相应的数据依据。监理人员或业主可以实时监测上传的材料参数数据,从而可以判断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如果运输途中发生故障,即可以立即进行抢修,将成本降至最低。或当发现运输过程中出现超出范围或长时间停车时,立即进行短信等手段的报警,做到运输问题的快速纠偏。2.3路面摊铺环节质量控制。沥青路面的摊铺环节是建设高质量沥青公路的技术关键,摊铺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摊铺过程中的条件控制都十分重要。例如,摊铺前需要对摊铺机提前加热,摊铺过程中需要控制摊铺温度,摊铺厚度与平整度,摊铺面积,摊铺速度等。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体系,可以有效的测量上述提到的各种摊铺数据,从而控制路面摊铺质量。在具体的沥青路面摊铺施工中,本文提出的质量控制体系将所有车辆进行统一交互,使得整个现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管理。摊铺后台界面记录和存储施工过程所有的数据,系统采用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精度相位差分GPS定位技术,可以精确的测量摊铺厚度、摊铺速度、摊铺面积、摊铺温度等,同时也会实时监测摊铺成品的各项状态参数,以确保摊铺质量。在路面摊铺过程中,如果发生波浪、离析、裂缝等异常现象时,根据质量控制体系测量的数据,即可及时分析原因,并且进行修正。2.4路面压实环节质量控制。除了选取优良的材料和进行合理的摊铺,沥青路面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面压实环节。路面压实可以减少沥青混合材料中的孔隙率,可以进一步提升沥青公路的密实度和平整性,使得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更强。但是,路面压实环节并不是压实度越大越好。过度压实会导致沥青材料的孔隙率过小,则表面层容易产生辙槽和推挤破坏,并且较小的孔隙率也会造成抗滑下降,带来行车安全隐患。因此,在路面压实施工中,控制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是提升沥青路面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体系,能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采用非接触、实时在线路面压实度监测技术精确的测量路面压实过程中的压路机的名称、起止桩号、当前桩号、压幅、里程、日期、海拔、压实度、压实速度、压实遍数等参数。由于采用非接触式测量原理,不对沥青路面产生任何影响,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此外,该质量控制体系会将测量的所有参数进行实时上传和汇总,由专人进行监督和管理,以避免造假和偷工,从而保障路面压实质量。路面压实阶段,远程数据提取装置是安装在压路机驾驶室内,包含单片机、GPS定位模块以及3G无线数传模块。收集数据时,每隔10秒钟,该数据提取装置会将压路机所处位置的经纬度坐标通过3G无线数传模块自动地发送到服务器,并进行存储。服务器数据库存储了拟修建的公路的路基中心线的经纬度坐标,然后根据远程数据提取装置采集到的压路机所在位置的坐标和路基中心线坐标,从而自动计算出路基压实遍数,并将实时统计结果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另一端,计算机根据服务器的发送的数据信息,生成web页面,监理人员或雇主即可以通过IE浏览器进行浏览。本文采用的压路机管理装置可对公路或铁路施工过程中的各处路基压实遍数进行自动精确的统计,从而实时监测各台压路机的具体位置,并能记录压路机的轨迹和回放压路机的工作轨迹,从而极大程度地确保了施工质量。

3监控分析与处理要求

各个阶段采集的数据都上传至数据中心,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主要功能是分析整合前端设备采集回来的数据,并以统一的数据格式、统一的展示效果呈现在管理人员眼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1)自动建立报告及台帐。数据监控设备按试验室名称,分别建立报告台帐,可以直观地检索、查看各个压力机的试验时间、样品编号、试验类型、设计强度、承压面积、龄期、荷载等工程信息。(2)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在系统中设置设计强度或强度标准,系统自动检索不合格的试验报告,并用红色字体标示,第一时间安排质量安全检查,杜绝质量隐患的出现,处理结果还可以在台帐中记录。(3)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的离散性。在系统中设置混凝土强度区间,一旦超过设计强度的1.5倍时会自动提示,使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工程实际实施过程中,大批量的混凝土必然会出现局部混凝土强度离散现象的发生,以致数据在后期评定中,离散系数过大,影响评定结果。通过软件的质量分析可以更直观的反映数据出现离散的征兆,及时检查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可能存在的材料品质、施工工艺、工程管理等因素,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处理。(4)综合统计。系统通过大量数据的综合统计分析,试验数据指标出现非正态分布时,数据的置信度在5%以外的,说明存在质量风险,系统将自动建议开展一次专项检查。(5)对比分析。系统提供对相同型号、相同等级条件的混凝土强度进行对比分析功能,出具对比分析报告。(6)比对试验。当发现各个试验室的检测水平出现偏差的时候,组织试验室进行比对试验,促进试验室提高检测技术水平。该系统具有比对试验功能,只要给各个试验室发放相同的样品进行试验,试验数据和报告上传后,系统将自动生成“比对试验汇总报告”,报告记录公议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合格数和偏差值等信息,直接反映各个试验室的技术水平。监管部门可以有针对的提出改进意见,促使各个试验室共同进步。

4质量控制体系的技术指标

本文提出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体系,在每一个质量控制环节都配备有远程数据提取装置,能够实时采集施工设备所处位置的经纬度左边信息,并且将经纬度坐标信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经过手机基站无线信号发送给服务器。然后,服务器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数据分析结果返回给计算机。具体地,本文提出的质量控体系的监测系统网络架构包括远程数据提取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客户端IE浏览器)三大部分,如图1所示。其中远程数据提取装置包括GPS定位、单片机和无线数据传送这三大模块。每个部分的具体技术指标如下。(1)远程数据提取装置均为车载型终端,内含工业级GPS定位模块和CDMA远程数传模块,具有超强稳定性,适应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基于机器设备的蓄电池取电,电压为9-48伏,电流为50-100毫安,工作温度为-45摄氏度至85摄氏度,且预设的数据传送时间间隔为5-30秒。该设备安装简单、体积小、功耗低,可在压路机上快速完成安装。(2)单片机通过9针串口线分别与GPS定位模块和无线数据传送相连接,从而通过9针串口线和RS-232协议来读取GPS定位模块采集的时间、速度和经纬度坐标信息。(3)GPS定位模块采用北斗卫星定位模块,可以精确的进行位置数据采集并上传。(4)无线数据传输模型涵盖了2G无线数传模块、3G无线数传模块和4G无线数传模块。(5)手机基站无线信号采用3G手机基站无线信号或CDMA手机基站无线信号。(6)服务器放置于监控中心,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5质量控制体系的“智慧”特性

由于本文提出的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体系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产物,充分具有物联网(IOT)时代的“智慧”特性,因此,本部分主要对该质量控制体系的“智慧”特性进行总结和分析。总体来看,本文提出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基于“云服务+PDCA+APP”的项目质量管理云平台,依据此原理将物联网技术、循环管理、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到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中,形成系统化的“智慧”解决方案,很好地满足了公路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监测的需要,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显示、实时监测、压实遍数统计、轨迹回放、报表、通信等功能。此外,系统运行于网络环境下,提供了友好的用户界面,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总之,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以科学的程序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降低工程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返工,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更快更精确的控制,进一步促进了智慧工地建设和发展。

6实际监测数据展示

这部分对本文系统在公路工程中的部分监测数据及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展示。反映了拌合机生产混凝土时构成材料的用量柱状图,从而可以控制材料配比及用量是否合理。展示了沥青混合材料生产级配曲线,可以对实际施工数据进行分析反馈。对阶段性的施工信息进行概览,包括来料追踪、运输追踪、摊铺信息、压实信息等,以供监理人员进行决策。

7总结

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环节众多且工序复杂,因此,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建设高性能沥青公路的必要前提。本文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体系,把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各环节通过物联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领域形成一套完善的监测方案,大幅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谭利,易文,何贤锋等.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中外公路,2017(02):41-45.

[2]高希敏.沥青混凝土路面组合式碾压实施措施及现场质量控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33(04):32-36.

[3]SunR,MinWU.HighwayAsphaltPavementQualityControlandManagementDecision-makingSystem[J].ShanghaiHighways,2016.

[4]鹿中山,杨树萍.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03):397-403.

[5]郭大进,沙爱民,孙建华等.沥青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24(04):71-74.

混合材料范文篇10

一、材料要求

水稳材料主要由粒料和灰浆体积组成。粒料为级配碎石,灰浆体积包括水和胶凝材料,胶凝材料由水泥和混合材料组成。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但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宜采用标号较低(为325)的水泥。水泥品质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规定。

混合材料。混合材料分活性和非活性两大类。活性材料是指粉煤灰等物质,可与水泥中析出的氧化钙作用。非活性材料是指不具有活性或活性甚低的人工或天然的矿物材料,对这类材料的品质要求是材料的细度和不含有害的成分。

粉煤灰粉煤灰质量标准集料。应用人工集配碎石,城市主干道用做底基层时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颗粒组成范围,用表2中1号级配,用做基层时,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0mm,颗粒组成应在表2所列2号级配范围内。

适宜用做水泥稳定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石料的磨耗值不超过35%,石料的压碎值不超过30%水。通常适合于饮用的水,均可拌制和养护水稳。如对水质有疑问,要确定水中是否有对水泥强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物质时,需要进行试验。从水源中取水制成的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与蒸馏水制成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比,低于90%者,此种水不一用于水稳施工。

二、水稳混合料组成设计

采用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砂、石屑等筑路材料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首先,实验室通过经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击实实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然后以此配比制成试件,试件在规定温度条件下保湿养护6天,浸水1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

下面为水泥4%、粉煤灰10%、级配碎石86%的重型击实试验报告:

经实验得知:

⑴经过对集料为砂、碎石、水泥和集料为粉煤灰、碎石、水泥的两种配比试验,结果发现掺加粉煤灰的水泥稳定混合料不仅其和易性较好,而且试块容易成型,成型后的试块外观较好,7天平均强度也较高。

⑵不同配比灰土试件,7天无恻限抗压强度在1.0mpa左右;而不同配比水稳试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在4~7mpa之间(采用325号普通水泥,水泥掺量5%~6%)。

⑶不同配比灰土试件经几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几乎没有;而掺有水泥和粉煤灰的不同配比的水稳试件,经10次冻融循环后,仍可测得一定的强度。

通过对灰土基层和水稳基层路面弯沉试验测得:

⑴中环路路面结构层:15CM厚12%灰土,15CM厚12%灰土中掺加30%碎石,13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测得路面弯趁值1.57MM。人民大道、安钢大道、文峰中路、文峰东路、漳得路等工程道路结构层为:15CM厚12%灰土、15CM厚水稳,7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路面弯沉值为0.5~1.0MM,弯沉值明显降低。

⑵通过观测、分析不同配比的灰土基层板体性教差,干缩、温缩系数大,这样的基层表层受水浸泡后强度降低,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容易被面层材料啃噬成粉末状,极易被渗进的水混合成泥浆流走,逐渐使面层脱空,造成油面沉陷、龟裂、脱落,这就是沥青路面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而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砂、石屑等组成的水稳基层,具有强度高、面层薄、板体性、水稳定性、抗冻性好等特性,正好弥补了灰土基层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沥青混凝土道路的使用寿命。

三、水稳施工方法简介施工中注意的问题

首先对底基层进行检验,复核控制桩高程;水稳摊铺前底基层清扫干净,并适量洒水保持湿润;搅拌。厂办设备使用前应先调试所用厂拌设备、各计量系统,使所拌混合物含水量、骨料级配、水泥含量均符合配比要求,使机器运转正常,拌和机出料量与所用摊铺生产能力一致起来。

摊铺、碾压时,摊铺系数1.3∽1.5之间,施工中必须贯彻“宁高勿低、宁刮勿补”的原则,全部施工工程力争在水泥终凝时间前完成。碾压完毕立即做密实度试验,若试验结果达不到标准重新进行碾压。

一般情况下水稳作业完成24小时后才可以砌沿石。其与砌沿石的时间间隔也不宜太久,否则混合料形成板体后,板体坚硬,增加施工难度,敲凿板体也极易破坏板体整体性。

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这期间禁止车辆通行,每日洒水车洒水养护2∽4遍,保持湿润。

四、质量检验标准

城市道路尚没有水稳基层的质量验收规范,城市主干道的质检标准经由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市政质检站商定如下:

压实度:最佳密实度的98%

平整度:3M直尺检查不超过10MM每40M一个断面

终断高程:(MM)+5,-10每20M一个断面

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20M一个断面

厚度:+0,-10

横坡(%):±0.3

强度(MPA):3.0∽4.0

水稳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施工接茬平整、稳定。

五、水稳几个问题的探讨

加强施工管理,加大机械化施工程度。由于水稳施工要求时间紧迫,同时要求一次达到质量标准,否则形成板体不易修整。所以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加大机械化施工程度,形成大规模、标准化作业方式,才易满足水稳的施工要求。

掺加粉煤灰的水稳易于施工后期强度高。从已采用的两种配合比(一种含粉煤灰,一种不含)集料的使用情况来看,掺加粉煤灰的效果较好。这是因为只加砂的混合料需水量较大,干缩也大,在夏天高温干旱条件下施工极易出现裂缝,另外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极易翻浆,不利压路机作业。而粉煤灰混合料对改善其和易性,降低水化热温升均有显著效果。掺加粉煤灰,可提高水温的后期强度,粉煤灰的活性及球形颗粒表面光滑,在水稳中可减少骨料之间摩阻力,相应减少拌合物用水量,可改善水稳的和易性。粉煤灰使水稳产生强度的同时也发生一部分热量,但为数甚微,从而起到减少温度裂缝的作用。另外,在水稳中掺加一定数量的粉煤灰也可抑制碱骨料反应。掺加粉煤做路基,既处理了电厂排泄的废弃物,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降低了工程造价,不失为一种利国利民的良策。公务员之家

水泥用量用水量的控制。在拌和水稳时水泥用量一定要控制准确,用量太少减少胶凝作用,用量太大加大水化热反应温度,极易形成裂缝,另外在振动式压路机振动时,极易形成一层水泥浆覆盖在水稳表面,阻止水稳水化热的挥发,不利于压路机作业。

参考文献:

[1]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现代结构工程技术研究应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