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体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3:44:09

护理体会

护理体会范文篇1

关键词:脑梗死;护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血管供血障碍,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坏死或软化,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城市居民中脑血管病占死亡原因首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59.8%[1]。脑梗死通常分: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病,约占90%;其次为糖尿病和高血脂症[2]。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发病危重,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预后差。现将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本院收治的122例脑梗死病人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2例中男73例,女49例;年龄52~85(65.1±7.76)岁。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RI确诊。其中基底节脑梗死38例、脑栓塞4例、大面积脑梗死15例、小脑梗死9例、脑干梗死12例、腔隙性脑梗死26例,多发腔梗1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96例;冠心病史38例;风心病史8例,糖尿病42例;脑卒中病史16例。

1.2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11例,其中嗜睡8例,浅昏迷至重度昏迷6例,另有5例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住院1~3d渐至嗜睡昏迷;以头痛为首发症状2例;以四肢抽搐起病2例;35例以言语不清、肢体乏力起病。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血压升高50例,失语15例。

1.3治疗原则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及时应用脱水降颅压,消除脑水肿,对一般梗塞灶则用抗血小板聚集药、钙拮抗剂、血管扩张剂以改善脑循环,神经营养剂和预防感染等治疗,结果死亡7例,自动出院6例,余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严重后遗症。

2护理

护理人员必须熟悉脑梗死的病因、分类、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这样才能按照病程的不同时期采取各种预防和护理措施,将所致的后期损害降到最低。

2.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根据病情每1~2小时监测T、P、R、BP,如有意识障碍加重、头痛剧烈、频繁呕吐、躁动不安、颈项强直、瞳孔大小不等、血压升高、呼吸、脉搏慢,即有梗死面积增大、出血或者脑疝的可能,如突然失语,肢体偏瘫程度加重、意识障碍加深等。可能有新的血栓形成,应及时通知医生。意识障碍者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0~15°,并偏向一侧。意识不清者发病24h内应暂停进食,24h后给予鼻饲饮食记录出入量。

2.2药物护理使用甘露醇快速滴入,一般250ml20~30min内滴完,防止外渗。应用抗凝时,定时监测KPTr,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有无口腔黏膜、牙龈和皮下出血及血尿、黑便等,备好鱼精蛋白锌、6一氨基己酸等药物对抗治疗;应用血管扩张剂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时,应缓慢滴注,并且要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供血不足加重脑损害。

2.3气道管理保持良好的氧合是脑卒中治疗的基础,如有低氧存在,应立即以2~4L/min吸氧,并加强呼吸道管理如保持头侧位、淸除口腔分泌物、定期拍背、吸痰等,尽快纠正低氧。对于有意识障碍(GCS评分小于8分)又有高度误吸危险者,应尽早实施气管插管[1]。

2.4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入院后即对病人进行Braden评分,必要垫气垫床。不能自主翻身病人,协助每1~2小时翻身扣背一次。刺激咳嗽,及时排痰。使用便器时避免擦伤皮肤。床铺保持平整、干燥。予口腔护理、会阴护理bid。做好导尿管护理。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少,很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要注意粗纤维食物的补充。对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脑栓塞急性期应严格要求患者绝对卧床,切忌饱餐,帮助病人翻身时动作要轻,并保持大便通畅。合并糖尿病患者,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压迫过久会引起皮肤破溃,形成“褥疮”,更应加强皮肤护理及足部护理。

2.5心理护理脑梗死发病急,患者往往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引起的日常生活困难难以接受,往往陷入绝望和担忧的状态中。心理护理的目的是给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以及应抱有的态度,同时使之引起情绪改变和积极自我治疗的意志行动。护士启发诱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鼓励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给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的健康宣教资料,可采用发放宣教小册子或集体看康复录像带的形式,还可请康复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做现身说法的宣教。要富有同情心,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对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为患者康复提供有利的社会支持系统,激发患者进行康复的兴趣,激励病人配合治疗。

2.6康复护理

2.6.1肢体功能障碍的护理偏瘫侧肢体处于良肢位,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肿胀。双下肢尽量避免输液,以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在脑梗死急性期,一旦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即可进行康复训练。主要以预防并发症及继发障碍的出现,并为今后的康复训练做准备。功能锻炼主要采取床上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活动偏瘫肢体,做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和坐起、站立、步行锻炼,防止肢体挛缩、畸形。

2.6.2语言康复训练向患者解释语言锻炼的目的、方法、告诉患者失语是暂时的,语言功能的训练,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互动练习[3]。体贴关心病人,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从简到繁,如“e”、“啊”、“歌”等,反复练习坚持不懈。

2.6.3饮食护理对吞咽障碍病人进食前予提供适当休息,能坐起的患者取躯干垂直头正中位。坐起患者,一般采用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用枕垫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这种体位可以减少食物向鼻腔返流和误吸,可让其进食粘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避免过稀过干的食物,鼓励患者自己进食,进食过程中让患者充分咀嚼,确信吞咽后继续进食。床前要有吸引装置,如所进食物滞留,鼓励患者头转向健侧,并控制舌头向麻痹的一侧,消除残留食物。如果食物误吸入呼吸道,轻者引起肺部感染,造成吸入性肺炎;重者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2.6.4日常生活训练患病后除了要尽早而正规地训练患肢,还应注意开发健肢的潜能。衣服要做得宽松柔软,穿衣时先穿瘫痪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练习洗脸、如厕、进食、转移等生活技能,倡导“自理模式”,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2.6.5安全护理评估病人,做好病人及家属安全宣教,根据病情,采取床头警示标识,床栏、约束具等保护措施,下地、如厕搀扶防跌倒、坠床。

2.7做好出院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出院时大多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言语障碍、悲观失望等问题,予心理卫生指导尤为重要,树立信心,家人支持;康复训练是脑梗死康复的主要办法,要持之以恒;指导患者避免复发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紧张、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坚持定时测血压、血糖、血脂。如出现手指麻木乏力或短暂的说话困难、流涎、口角歪斜、步态不稳等脑缺血先兆应及时就诊。嘱患者按时服药,定期门诊随访,出现任何不适随时来院诊治。

3体会

脑梗死病人虽然不及脑出血凶险,但是病人大多年老体弱,诸多慢性病缠身,梗塞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大面积脑梗死、脑栓塞病人发病急、病情重,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才能为抢救赢得时间;切实做好各项生活护理,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心理卫生指导,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的依从性,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减少合并症;做好出院指导;从而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病后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张悦怡,庄一渝,程丽君,等.急重症救护新概念与新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79-181.

护理体会范文篇2

关键词:护理门诊;专科护士;骨科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迈向多层次全服务时代,护理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必然的选择,专科护理门诊应运而生。专科护理门诊是拓宽护理范围的一种方式[1]。本院于2017年4月开设了骨科护理门诊,构建了骨科护理门诊运作模式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为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推动护理事业专业化发展起到了一定成效。

1一般资料

2007年,本院开始先后派送多名护理骨干参加了专科的学习和培训,取得了国内骨科专科护士资格证书,目前已培养专科护士18名。2017年4月本院率先开设了骨科护理专家门诊,专科护士每周利用1d的时间开展护理门诊工作,其余时间从事病区管理。

2骨科护理门诊的建立与工作模式

2.1确立各护理门诊出诊的人员。骨科护理健康教育门诊包括指导术后功能锻炼、各种伤口换药、克氏针的拔除,由骨科专科护士和具有主管护师、护师职称以上的资深护士兼职负责,每日轮1名护士。2.2诊室的布局和氛围的营造。为了方便患者,将骨科护理健康教育门诊设在骨科诊室区。诊室合理配备硬件设施,如办公电脑、打印机、治疗车、床、空气消毒灭菌装置、各种储物柜、教学图谱、放置健康教育小册的宣传架等。利用宣传展板将专科护理门诊的内容、特点、专家特长、门诊时间、地址等公示于众,提高患者对骨科护理门诊的认识,增加患者对护理门诊内涵和效果的信任度。2.3完善相关制度,强化流程管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要求,为防止交叉感染,对诊室严格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并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为确保骨科护理门诊的顺利运行,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流程、不同种类伤口处理流程、物品使用和消毒理规范、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等。2.4骨科护理门诊目前已开展的工作。坐诊人员在总护长及病区护长的领导下开展相应的工作,患者的来源主要为骨科医生介绍推荐或患者自动就诊,包括出院后的患者、看到宣传资料自动要求咨询的患者或家属。为了提供针对性教育,解决实际问题,就诊患者全部建立个人档案,实行全程、连续性的跟踪服务,并评价干预效果。2.4.1实施个体化教育。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患者达到良好的自我管理水平,教育主要从知识、技术与态度3方面进行。首先,通过问诊了解每位就诊患者的需求,评估患者对专科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其认识上存在的误区,给予个体化指导,开具健康教育处方,如饮食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心理问题的疏导、疾病基本知识宣教及并发症预防等。其次,通过示范操作,教会患者或家属掌握相关功能锻炼,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技能,从而使患者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自我管理。此外,通过深入细致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并给予正面引导,培养患者的疾病责任感,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注重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循序渐进、共同参与的教育方式,保证教育效果。2.4.2提供专业化护理。采用“伤口湿性愈合”的先进理念,开展急、慢性伤口的换药,包括伤口的处理、敷料的更换。

3结果

3.1完成工作量情况。骨科护理门诊开设以来,共完成健康教育咨询7200例次,拔除克氏针218例次,伤口换药980例次,拆线230次,拆除外固定架56次,拆除石膏103次,电话咨询300次,冲击波267次。3.2工作效果的反馈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方式,就功能锻炼的演示、服务态度以及所提供的护理技术的满意程度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反馈。电话回访对象为曾就诊的患者及家属,问卷调查对象为接受过培训的护士,合作过门诊的医生。调查结果表明,骨科护理门诊能够很好地解决就诊患者需要的健康指导和专业护理,不但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还可以让护士的护理与门诊骨科医生的治疗形成有效的互补。患者及家属对专科护士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的满意度达98.0%。

4小结

护理门诊是一种高级护理实践模式,其运行有利于切实解决患者的护理难题,提高了护士、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是一种能充分发挥专科护士潜能的有益探索[2]。护理门诊的设立有利于引导护士将专科护理研究作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更专注地投入到专科护理工作中,推动和加速专科护理的发展,提高专科、专病护理的水平,最终造福于患者。

参考文献

[1]刘艳荣,郑守华,郝雅梅.我院开设专科护士护理门诊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68-669.

护理体会范文篇3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6月在医院ICU行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应用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0~68岁。观察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21~6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患者均同意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制度,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危急情况进行监护和解决,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危急值报告制度。制定危急值报告项目,对其内容进行观察,包括血清肌酐、血清钾、钾钠钙含量、空腹血糖、血小板等,如发现指标异常,立即报告。对患者生命无严重威胁的结果也加以关注,列入危急值报告,如高致病病原菌检出等;将医师开具的检验单记录在危机报告本上,由护理人员与负责人进行交谈。护理人员将急诊标本送至相关科室,由负责人行快速检查、报告,以确保检验质量。检验结果出来后及时反馈。危急值报告实行全程负责制,每项均由负责人承担责任。报告出来后采取电脑危急值紧急警示或电话通知,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主管医师得到危急报告后立即处理,护理人员协助医师进行抢救,观察患者病情。如医师认为危急值报告与患者情况存在差异,由护理人员进行核对,核对后仍无法解决的再次复查标本。对患者危急值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将其列为交接班的重要一项。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中增加患者资料、诊断日期、报告内容、处理方式等。严格维护危急值工作,加强报告管理,采集及运送标本时确保有效、快捷。监督危急值的动态变化,以便于及时诊治。ICU的患者病情普遍严重,需加强其心理、营养、疾病等方面的护理。1.3观察指标。(1)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对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五项,每项20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管理效果越好。(2)以临床数据为标准,包括无创血压、呼吸、体温、心输出量、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等,上述指标均正常为显效,如有轻微异常为有效,如处于危急值判为无效。(3)自制满意度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共10道题,满意1分,不满意0分,满分10分。超过8分为十分满意,6~8分为一般满意,低于6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建立Excel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20.0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方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2.3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ICU病房患者集中,需要为其提供人力、物力和技术的保障,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服务[2]。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5.07±0.52)分,高于优于对照组的(90.85±1.48)分(P<0.05),提示ICU的护理管理采取危急值报告制度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发展。其原因在于危急值报告制度可对患者的指标进行有效监控,进而采取适宜的护理,与传统护理相比,其从人性化出发,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得到患者认可,促进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依从性,故效果较好[3]。从护理效果看,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提示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改善治疗和护理效果。有学者[4]的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8.33%,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本研究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较高,原因在于外界因素或患者个体存在差异。但均表明采用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得到提升。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提示危急值报告制度后能够促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促使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的指标被长期监测,一旦出现危急值,能够得到及时处理,治疗的安全性显著提升。采用危急值报告制后,患者得到了针对性护理,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升,患者及家属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故而满意度得到提升。综上所述,危急值报告制度用于ICU患者护理,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李铁英.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8):44-46.

[2]杜立树,平龙玉,张曼俐.信息化建设在危急值报告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5):713-714.

[3]刘灿,王炳龙,林寿榕,等.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的应用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6):565-568.

护理体会范文篇4

1.1一般资料作者:单位:医院骨科共有护理人员16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5名,护士7名。护理人员年龄为19~37岁,平均年龄为25.7岁。从2016年4~6月的骨科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21例。此外,从2016年7~9月的骨科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4例,女性24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1.2方法作者:单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质量管理,即采用常规的三级护理质控体系,第一级的病区质控员单独负责某个病区的护理质控,第二级的护士长负责全科室的护理质控。观察组采用全员参与的护理质量管理,即科室所有护理人员全部参与全科室各病区的护理质控。(1)树立正确的质量理念:全员参与培训学习,通过对科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教学、讨论交流等形式,强化全体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质量理念,使全体护理人员真正理解“以患者为中心”“服务至上、质量第一”的内涵和要求,熟练掌握各项护理工作的要求及标准,并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锻炼,促进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全员参与护理质控:强调全员参与,质控权利人人享有,护理人员之间要起到互相督促的作用。所有护理人员均参与护理质控,质控项目包括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安全、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等。每位护理人员轮流对各项护理质量进行质控并做好记录,注明责任人和扣分原因,提出各项目存在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提交全员大会讨论。经全员大会讨论形成改进措施后,全体护理人员都要积极予以落实,并督促其他人员认真执行,做到互相督促,共同进步。1.3观察指标作者:单位: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1.4统计学方法作者:单位:采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对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体会

护理体会范文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6年至2017年全年为研究阶段,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设为对照组,选取少数民族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设为观察组,选取收治的少数民族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男59例,女54例,年龄25-48岁,平均(36.73±2.76)岁,其中藏族58例,回族41例,汉族14例;观察组男58例,女55例,年龄26-49岁,平均(37.61±3.22)岁,其中藏族59例,回族43例,汉族11例。本次研究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上述资料两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均衡性良好,表明可进行比较研究。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护理人员统一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就医指导、基础护理和异常情况对症处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创新措施,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组建少数民族患者护理小组,由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组长,组织具体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同时纳入精通各少数民族语言的护士,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少数民族常用语言,在护理工作开展中若出现沟通困难情况,必须进行及时翻译,准确了解患者真实情况;第二,了解少数民族信仰,尊重其饮食习惯,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少数民族相关知识,了解其信仰习惯,对于住院患者,尽量安排同民族患者住在一起,避免出现冲突,日常护理过程中尊重患者习惯和行为;第三,严格践行管理制度,护理人员熟悉数学、查房等制度,严格遵守具体要求,交接班时做好核对工作,并详细记录,避免出现遗漏情况,对于口头医嘱,在交代后尽量复述一遍,准确记录并执行,同时做好护理记录书写,并保护患者隐私。1.3观察指标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缺氧性头晕、院内感染、低血糖晕厥和药物不良反应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评价,使用本院自制的《少数民族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具体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应急处理情况等,根据患者民族情况翻译为对应语言,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59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之和[4-6]。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卡方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缺氧性头晕、高原肺水肿、高原性晕厥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9%、5.31%、7.08%和10.62%,均低于对照组的16.81%、15.04%、17.70%和26.55%,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居民健康意识、安全意识明显增加,对医疗机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地安全问题、医患关系日渐成为医疗机构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在高原地区,少数民族患者较多,需对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缺氧性头晕、高原肺水肿、高原性晕厥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9%、5.31%、7.08%和10.62%,均低于对照组的16.81%、15.04%、17.70%和26.5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3%,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针对高原地区少数民族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语言不通情况,阻碍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少数民族患者存在信仰、饮食特点,护理人员必须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创新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尊重其自身特点,并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制度,为少数民族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综上,针对高原地区少数民族患者,在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需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汉瑞娟,陆皓,李娟,等.高原地区护理应急分队护士应急能力培训及效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5):55-57.

[2]嘎多,刘晓琴,黄萍,等.拉萨地区护理不良事件回顾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4):302-304.

[3]彭园园,陈彩芬,王智渊,等.高原地区眼科流动手术车批量手术的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8):982-983.

[4]徐西宁,陆皓,张华,等.西北高原民族地区院前急救护士应急能力培训方法探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5,37(2):136-137.

[5]马晓婷,黄莹,施雁,等.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17):2108-2110.

[6]屈明静,贾玲嫈.高原地区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患者与正常牙龈沟液中炎症细胞因子差异性及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5):1897-1899.

[7]马晓婷,张琳,马美玲,等.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8):1058-1063.

护理体会范文篇6

【关键词】老年人急腹症术后护理

老年急腹症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我院在2002年3月~2007年6月内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急腹症患者44例,占同期病区的20%以上,现结合文献就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4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60~82岁,平均65.8岁,急性阑尾炎13例,其中化脓坏疽性阑尾炎8例,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8例,其中胆囊穿孔伴腹膜炎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伴腹膜炎6例;外伤性肠破裂4例;外伤性脾破裂3例。

2护理体会

2.1温度的调节老年人对外界的温度适应调节功能较差,特别在严寒酷暑季节,老年患者从手术室返回病房后,由于温差较大,常易引起血压心率的变动,造成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故应及时给予做好保暖和降温措施,以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

2.2肺部感染老年急腹症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较多见,特别是高龄肥胖、营养不良、有吸烟史或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更易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对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术后早期取半卧位,按时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对痰液量多而黏稠者,尽早使用蛋白溶解药和支气管扩张药物进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间断做深吸气运动,最好做深胸式呼吸,有利器官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1]。

2.3胃肠道功能老年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胃肠蠕动的恢复及肛门排气一般较中青年人慢1~2天,患者有结肠胀气时,可做肛管排气,鼓励和帮助患者在床上多做翻身运动,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和肛门排气。2.4血管的护理手术后由于血管壁的损伤,血液淤滞及凝血成分的改变,老年患者易发生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要早期下床活动肢体,必要时给予热敷和局部的按摩。

2.5切口愈合方面切口裂开亦为老年术后常见并发症,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咳嗽患者在护理中应注意预防,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平时应给予腹带保护,及时给予维生素、白蛋白、抗生素等药物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6其他方面护理术后进食阶段的全身治疗和基础护理较为重要,要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能量的供应,及时配合专科医生处理并发症,输液过程中应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预防输液输血反应及静脉炎的发生,加强口腔护理及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同时更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3临床护理评价的效果

护理体会范文篇7

[关键词]耳廓烧伤;患者;护理体会

耳廓烧伤属于重度烧伤类型,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倘若对患者护理不当,会造成脓性软骨炎,部分患者耳廓肿胀、出血与并发感染,预后效果较差[1]。因此,需要对患者开展精细化护理,通过应用预防感染措施,以提高耳廓缺损重建术后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研究表明,精细化护理也能够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心理,对其康复产生影响。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5年1月~2021年8月,总计5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患者临床资料详细部分见表1:分析表1,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做好术后患者身体监护,做好切口护理,并采取预防感染措施,为患者换药,做好伤口消毒。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小于0.05,见表2:

2.2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情况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2.2两组SAS、SDS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护理体会范文篇8

【关键词】老年人急腹症术后护理

老年急腹症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我院在2002年3月~2007年6月内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急腹症患者44例,占同期病区的20%以上,现结合文献就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4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60~82岁,平均65.8岁,急性阑尾炎13例,其中化脓坏疽性阑尾炎8例,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8例,其中胆囊穿孔伴腹膜炎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伴腹膜炎6例;外伤性肠破裂4例;外伤性脾破裂3例。

2护理体会

2.1温度的调节老年人对外界的温度适应调节功能较差,特别在严寒酷暑季节,老年患者从手术室返回病房后,由于温差较大,常易引起血压心率的变动,造成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故应及时给予做好保暖和降温措施,以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

2.2肺部感染老年急腹症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较多见,特别是高龄肥胖、营养不良、有吸烟史或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更易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对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术后早期取半卧位,按时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对痰液量多而黏稠者,尽早使用蛋白溶解药和支气管扩张药物进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间断做深吸气运动,最好做深胸式呼吸,有利器官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1]。

2.3胃肠道功能老年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胃肠蠕动的恢复及肛门排气一般较中青年人慢1~2天,患者有结肠胀气时,可做肛管排气,鼓励和帮助患者在床上多做翻身运动,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和肛门排气。2.4血管的护理手术后由于血管壁的损伤,血液淤滞及凝血成分的改变,老年患者易发生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要早期下床活动肢体,必要时给予热敷和局部的按摩。

2.5切口愈合方面切口裂开亦为老年术后常见并发症,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咳嗽患者在护理中应注意预防,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平时应给予腹带保护,及时给予维生素、白蛋白、抗生素等药物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6其他方面护理术后进食阶段的全身治疗和基础护理较为重要,要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能量的供应,及时配合专科医生处理并发症,输液过程中应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预防输液输血反应及静脉炎的发生,加强口腔护理及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同时更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3临床护理评价的效果

护理体会范文篇9

关键词:支气管修补术;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4例支气管断裂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40岁。24例支气管断裂病例中,右侧15例,左侧9例,其中3例为部分断裂,余为完全断裂。伤后至手术治疗的时间:12~48h21例,2周3例。合并伤主要为:肋骨骨折,血、气胸及肺挫裂伤。2例合并大面积烧伤,伤后早期均出现呼吸困难,程度不等的颈胸部皮下气肿,胸部X线检查早期均提示颈胸部皮下积气、纵隔气肿、血气胸、肺萎陷;典型的“下垂肺”征12例。

1.2治疗方法

全组24例入院后即行胸腔闭式引流,其中放置上、下胸腔闭式引流管6例。24例均开胸行支气管修补术;同时行肺裂伤修补9例,肺叶切除3例。

1.3治疗结果

本组术后无呼吸衰竭、无死亡,其中3例开胸术后2个月复查胸片示肺膨胀不良,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吻合口有肉芽生长,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行肉牙烧灼后,肺膨隆良好。其他病例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全组随访6个月~2年,患者无不适主诉,均可进行一般体力活动,复查胸片示肺组织膨胀良好。

2护理

2.1心理护理

在创伤早期患者往往紧张惧怕,情绪不稳定,并受剧烈疼痛的折磨,经常回忆受伤时恐怖情景,心有余悸,产生惧怕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使用安慰性语言,并耐心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案[1]。也有的老年人担心预后不佳,护理人员要注重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利用相关知识给予关心体贴和必要的健康教育,重点了解该患者的特点及预后情况,主动热情地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熟悉,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信任感,增强治疗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顺利度过围手术期[2]。

2.2术前护理

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戒烟酒,进行呼吸锻炼,练习咳嗽、咳痰,增加肺活量,防止术后引起肺部感染,同时术前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注重口腔卫生,如有牙周感染或口腔疾病,及时治疗。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观察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适时复查血气,并对血氧饱和度监测,呼吸道有分泌物要及时处理,以便达到有效给氧,并进行给氧护理,保持湿化,避免呼吸道干燥,引起排痰不畅。监测中心静脉压,以利输血、补液速度及量,使中心静脉压维持在0.59kPa~1.18kPa(6cmH2O~12cmH2O),并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每日补液量不超过1500ml,补液滴速以(20~30)滴/min为宜,并限制NaCl的用量,减轻心脏负荷,预防急性肺水肿。观察尿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3.2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目的是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同时发现各种并发症。为保持引流管通畅要经常反复挤压,挤压时手距胸壁距离要求20cm。术后早期可能有少量漏气,必要时加负压吸引。在术后患者血压平稳2h后可将床头抬高30°,3h后可将床头抬高45°,即利于体位引流,同时膈肌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也利于呼吸。避免完全侧卧位,以免引起纵隔移位,大血管扭曲,导致呼吸循环异常。

2.3.3疼痛的护理

国际疼痛协会(ISAP)1979年给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3]。1995年美国疼痛协会将疼痛作为继体温、呼吸、心率、血压之后的生命体征,所有医院必须具有疼痛治理这项服务[4]。现代护理学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人员的职责就是全方位的关爱每一位患者的健康状况,满足健康需求,提高生存质量。而疼痛作为多种病症的常见症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都造成了伤害,严重的疼痛不但使人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会使人失去生活的勇气[5]。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重视患者的疼痛问题,为其提供优质的镇痛服务。术后使用镇痛泵效果较好,如条件所限,可按医嘱使用止痛剂,如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

2.3.4并发症的预防

术后应倡导早期拔出气管插管,降低气道压力,对于严重肺挫伤,多发肋骨骨折致胸廓塌陷者,应适当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有利于防止发生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肺部并发症主要是术后呼吸运动受限,使气管内的分泌物滞留,堵塞气道所致,所以协助痰液排出至关重要,及时给予拍背、拍胸、吸痰,可改用沐舒坦抗生素混合液超声雾化。对术后尿潴留患者在术前应加强床上排尿锻炼,必要时行留置导尿;支气管修补术术后患者无适应证时,应鼓励早期离床活动。注重有无胃扩张现象,否则进食后胃肠道有气,横膈上抬,导致肺组织受压,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快等现象。腹胀的患者应给予下腹部热敷、按摩,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2.4出院指导

康复阶段,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一切不良习惯,保持愉快的心情,劳逸结合,提高自身免疫力,巩固治疗效果,患者在出院时为其进行出院后有关休息、饮食、随诊等方面的讲解。

3体会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多发生于胸部闭合性损伤,如暴力撞击胸部、车辆碾压、倒重物挤压、高处坠落伤等。闭合性胸部损伤所致支气管断裂的发生机制不完全明了,与下列因素有关:(1)因胸部富有弹性,当前胸部受到撞击和挤压时,随之发生回弹力,这样一种前后剪力传导,将气管及主支气管近隆突部向脊柱冲撞,使其根部移开或断裂。(2)胸部受到撞击的瞬间,伤者经常有反射性屏气,此时声门紧闭,腹压增加,气道压力骤然上升,以致引起支气管的破裂。(3)解剖上支气管的环状软骨及隆突相对较固定,肺悬于两侧,当胸部受到前后方向挤压横径突然增宽,而肺有急剧的牵拉隆突的离心动向导致破裂,故80%的支气管破裂发生在距隆突2.5cm范围内[7]。从断裂的程度可分为部分断裂和完全断裂。支气管修补术因术后并发症较多,术前术后及时正确的肺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恢复功能锻炼创造条件。多数患者术前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异常:对手术的抵触心理,焦虑、紧张心理,惧怕、绝望心理。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担心疾病的复发与治疗不彻底;开胸手术切口长影响美容,自卑感;担心会影响正常生活。因此在手术治疗同时,应给予全面的身心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患者入院时的心理评估,针对性的给予施行临床护理。根据不同年龄因人施护,因时施护,使患者及时调整心态;同时在生理上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和不适,让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有了全新的熟悉,并树立坚强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达到预期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方玉燕.创伤性截肢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6,(1):207.

[2]陈锦,叶锦.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06,(1):133.

[3]李小妹,施齐芳,李津.对癌症患者疼痛信念及遵医行为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3,17(9A):997.

[4]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26~328.

[5]王清馨,王益锵,曾佳等.心理护理对加强Ⅲ度骨转移癌疼痛患者主阶梯止痛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02,16(7):400.

护理体会范文篇10

关键词:误食;毒蘑菇;中毒;护理体会

毒蕈俗称毒蘑菇,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因每种毒素的毒性和毒理作用各不相同,毒蕈中毒的症状也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各异,重者可危及生命。

一、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9月,我院共收治误食毒蕈中毒患者12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16例,22~65岁。均为食用了自采的野生蘑菇4-29h后相继发病,所有患者诊断依据充分,论断明确。潜伏期4-29h,平均10.3±7.6h。轻度中毒患者5例,仅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全身乏力、出汗、胸闷。

1.2临床症状:中毒患者中主要临床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剧烈恶心、流口水、流泪、出虚汗、精神不安、心血管扩张、心率加快、耳鸣、虚脱、发冷、小便色黄、肝区叩击痛(+)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急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心电图均正常。总胆红素97-128UMOL/L,A/G1.52-1.84:1,GOT210-260U,GPT226-285U。

1.3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解毒(血液透析排出血液中的毒素)、利尿(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增加尿量促进毒素的排出)、护肝(静脉滴注维生素C、ATP、肌酐、肝泰乐)、护胃及保护脑细胞(能量合剂+CYC30MG静脉滴注),氧气吸入2-3L/MIN,绝对卧床休息,严格记录24H出入量,复查肝肾功能,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医嘱。

二、护理体会

2.1早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血液透析,促进毒物排泄: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补充液体,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促进毒物排出。血液透析用碳酸氢盐法,血泵100ML/MIN,肝素40MG,超滤0.5KG,补充碳酸氢钠250ML。公务员之家

透析过程中注意观察血压、面色变化,透析前讲解治疗的目的、意义、方法,使患者配合治疗、消除顾虑。透析后观察针刺处肢体末梢血液循环,12H后放松止血带。

2.2根据中毒各期的不同表现制定护理计划

2.2.1胃肠炎期本组病人5例在院外耽误时间长,未进行积极洗胃,入院后表现在内脏损害期,但胃肠炎症状仍然很重,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对呕吐物、排泄物的颜色、量、性质的观察非常重要。

2.2.2内脏损害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告病危,遵医嘱给予护肝、解毒、利尿药,严密观察肝区痛,巩膜黄染、转氨酶升高、出血倾向等。预防肾功能损害,观察尿量变化,及时查肾功能。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给予营养脑细胞药物,预防心衰。经过严密的观察与护理,为病情的诊断及预防性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2.2.3恢复期病情稳定后协助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合理饮食,做好卫生宣教。

2.3心理护理:患者由于中毒后症状明显,病情危急,大多产生恐惧、悲观、厌世心理,加上部分患者家庭贫困出现悲观情绪,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开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同时给予物质及生活上的帮助,使患者感受到大家的关爱,鼓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4健康宣教:保持口腔和皮肤卫生,协助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和翻身按摩,保持皮肤完整清洁,避免搔抓皮肤。由于患者反复呕吐、腹痛,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饮食,少食多餐。坚持服用护肝药,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加强对有毒蘑菇的宣传,预防同类疾病再次发生。

三、结论

通过积极地治疗与护理,中毒患者得到了有效地救治。毒蘑菇中毒在我国的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时常出现,早期催吐、洗胃、解毒、保肝、血液灌注、血液透析及综合治疗,可减少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提高抢救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黄韶清,周玉淑,刘仁树.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54-455

[2]丁茂柏.蘑菇中毒的诊断与临床处理[J].中国临床医生,2001,29(9):15-16

[3]迟明娟.毒白伞蕈中毒的抢救与护理.实用内科学,1996.9.407

[4]邱厚兴,蒋召伦等.小儿中毒与急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5-389

[5]方克美,杨大明,常俊.急性中毒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