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3:10:49

护理技术

护理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安全教育;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实习

护理技术操作是实习护士进入到临床工作岗位前的重要基础,作为护理人员只有熟练地掌握护理技巧,完成护理技术操作,方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护理工作。但在临床工作中,每位患者均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护理人员务必要具备扎实的护理基础,对临床护理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积极预防风险,全面提升护理质量[1]。而要保障护理的安全性,学生在实习阶段就必须做好护理安全教育。我们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抽取了90名护理专业的实习生(实习护生,下同),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了传统护理技术操作教育和护理安全教育的对比实验分析,获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研究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某医院实习护生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将抽取的90名实习护生分为两组,45例/组。对照组中:男性护生1例,女性护生44例;年龄从19岁到2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2.52±1.16)岁;学历:专科30例,本科15例。观察组中:男性护生2例,女性护生43例;年龄从18岁到2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2.41±1.12)岁;学历:专科31例,本科14例。在统计学软件SPSS18.0中准确录入两组实习护生的年龄、性别和学历等相关资料,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实习护生在上述各项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两组有可比性,可以进行对照研究。纳入标准[2]:研究中纳入的所有实习护生均为自愿参与,并可以实习到研究结束,中间未中断学习。排除标准[3]:配合度低、非自愿参与、中途退出研究。(二)研究方法。实习过程中,研究纳入的两组实习生均由相同的带教老师进行带教和培训,以保障教学质量的一致性。根据培训手册中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开展全面的护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小组讨论、集中示教等。在观察组增加护理安全教育:首先,要提高实习生的安全护理意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都是实习护生深入临床学习的重要内容,即便实习护生具备一定的安全护理常识,但在面对实际操作时,也往往会出现失误,造成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和患者。因此,在试教过程中,带教老师要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强调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实习生首次操作时,带教老师要耐心地向其讲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风险,注意观察点评实习生的操作过程,于操作完成后指出不当之处。其次,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每一位个体都存在个体差异性,带教老师要准确地了解每一位实习生的水平,开展相应的护理安全教学,详细地向其阐述处理危机的教学方式方法。综合集体教学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多使用案例和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实习护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与了解,深入认知护理安全。再次,安排实习生进行自我总结和相互交流。采用分组的教学方式,让其在小组内讨论,总结出常见的安全隐患和最有效的应急处理办法,指导实习生查阅相关资料,最大程度上规避护理风险。同时,发放法律知识手册,让实习护生明确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条文,使其护理操作做到合法合理,尽最大可能地保护自己、保护患者。最后,将常规操作技能与护理操作基本原则相结合,主要体现在隔离防护、无菌操作、标准预防操作等方面。(三)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观察指标:(1)对两组实习护生的综合考核成绩进行统计,重点统计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护理安全考核成绩,所有成绩均为百分制。(2)对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主要包括护理安全意外、用药差错、感染,计算并对比两组的发生率。评价标准: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两组实习护生的教学评分,了解实习护生对教学模式的点评情况,主要评估护理安全、护理知识掌握、学习氛围、实践能力,评分为百分制[4]。(四)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实习护生的资料和对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两组对比中涉及的各项计数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计量指标(综合考核成绩、实习护生教学评分),分别表示为n/%、平均数±标准差(珋x±s),检验方法分别为卡方、t,最终将统计值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

二、研究结果

(一)两组实习护生的综合考核成绩对比分析。实习结束后,在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护理安全考核成绩的对比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二)两组实习护生的教学评分对比分析。在实习护生教学评分上,观察组实习生在护理安全方面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护理知识掌握、学习氛围、实践能力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三)两组实习护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分析。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三、分析讨论

在医疗工作中,安全是首要的问题。医疗工作中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指患者的安全问题,同时也包括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是保障患者可以接受高质量、低风险治疗的关键所在,并且安全护理也是护理人员的职责所在,是职业规范和标准。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医疗、护理等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数就诊病患都希望在医院治疗期间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要求医院最大程度上确保其安全。同时,每一位患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病理、生理、心理等方面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影响到护理操作技术的安全性。因此,目前的护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改革和更新的挑战。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医疗服务工作的重心也发生了转变,简单的生理护理已经难以满足医疗发展和病患的需求,而从简单生理护理过渡到心理护理则成为必然,从"以治疗为中心冶过渡到"以患者为重心冶也成为必然。因此,护理教学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改革。传统的临床带教中,护理操作技术、操作规范是主要关注点,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操作的地位,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操作的安全性。因此,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对于实习护生而言非常重要,可以让实习护生对护理安全问题形成正确、全面的认知。临床带教的模式和方式方法均需要不断地改善。一是护理教学不能只顾强调操作技术的重要性,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护理操作的安全性,以及护理操作安全对于患者会产生的影响。带教老师要亲自示范带教,让实习护生有更加直观的认知,以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二是加强护理安全教育还需要借助普及法律法规的方式,让实习护生在工作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面对一些不合理和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医疗纠纷,要勇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自身安全不受到损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带教老师都需要考虑如何将护理安全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融入带教中,以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实践操作的规范安全水平。毋庸置疑,采用个性化与集中化两种带教模式相结合,可以最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这对学生的工作能力与素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过程中增加护理安全教育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护理安全考核成绩明显偏高,且实习护生对于护理安全的教学评分高。从实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上来看,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偏低,这充分体现了护理操作教学中护理安全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研究结果与袁静等人[5]报道中的部分结果颇为相似,这再次印证了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临床护理带教的指导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对操作技术的重视,同时更应强调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和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由带教老师亲自授教,可以让实习生明确标准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让其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在心中明确护理安全的重要性,保障在临床实践操作过程中做到规范、安全。

综上所述,将护理安全教育融于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可以提升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其安全意识,降低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汪艳霞.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12(9):6-7.

[2]袁庆,张苗,崔宏冰.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9):124-126.

[3]毛红云.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护理安全教育的应用价值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5):42.

[4]赫连智紫.探讨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求知导刊,2016,21(30):36.

护理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无痛护理技术;手术室护理;心率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临床上手术技术得到了普及,并取得了一定治疗效果。在手术整个过程中,手术室护理属于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包括皮肤护理、无菌操作、穿刺注射等,所以在整个手术室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具备较好的专业技术[1]。无痛护理技术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可帮助患者提升舒适感。基于此,本研究选取45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将无痛护理技术应用到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8年~2019年4月收治的45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例)、研究组(n=23例)。其中研究组的一般资料:性别: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0±6.7)岁,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性别:男:14例、女:8例,年龄资料:21~62岁,平均年龄(41.5±6.8)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到统计学软件中统计、分析,结果为P>0.05,无明显差异,可比较。1.2方法。(1)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方法。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为患者置留胃管、导尿。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先用碘伏为注射针处消毒,并将静脉留置针穿刺完成。(2)研究组:常规护理模式+无痛护理技术:①健康宣教:在患者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要到患者的病床前进行巡视,对患者可静脉穿刺的位置进行评估。同时为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宣传手术前的注意事项。②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在对患者实施静脉穿刺完成后,护理人员使用丁卡因胶浆使患者局部麻醉,丁卡因胶浆的涂抹厚度约1毫米,之后在涂抹的表面为患者敷一层薄膜,半个小时后使用无菌棉签帮助患者清洁皮肤,并使用安尔碘进行消毒,之后进行静脉穿刺。③导尿:使用无痛导尿技术,为患者实施无痛导尿。在手术前,为患者介绍在导尿时,与医护人员配合的技巧,以及有关处理办法,并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防患者由于受到导管刺激而产生骚动情况。④无痛置管:护理人员应在可视的情况下实施插胃管,为患者成功诱导麻醉之后,应在患者后鼻插入置管,之后将视频喉镜置入,插入气管导管后,开展置胃管工作。1.3观察指标。实监测并记录患者的心率与血压指标。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3.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结果如果显示P<0.05,代表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压、心率指标数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临床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可,要求整个护理过程突出人性化理念,在考虑患者感受的基础上,提升患者的舒适感。而在整个护理中人们最关注的是手术的疼痛感,在手术室护理中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是护理人员的最终目标,所以应采用合理的护理技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2]。无痛护理技术属于一种全面的护理技术,要求护理人员以患者无痛为基础开展相关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通过无痛护理技术,可以使患者全麻后意识与精神处于全面的状态下,肌肉松弛、神经反应敏感性低,从而起到较好的阵痛作用,而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导尿,由于阻力小,可以使患者不会感到强烈的疼痛感,同时还能帮助患者家里恐惧、焦虑的情绪,从而使患者的血压、心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过为患者全麻诱导后置入胃管,可减少对患者的疼痛,使用丁卡因胶为患者局部麻醉,可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本次研究得出,研究组的心率、血压水平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手术室护理中采用无痛护理技术,可以使得患者的心率、血压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总而言之,手术室护理中采用无痛护理技术,可以改善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水平,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韩钰.无痛护理技术用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09):1120-1121.

护理技术范文篇3

院护理部制定了每月二次操作演示计划并加以实施,特别是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如:铺床法、无菌技术、肌肉注射、导尿等二十项操作集中讲解与示范,强调了操作技能的标准和操作过程中关爱病人、保护病人及护患沟通技巧,注重了病人的感受和舒适度,以突出舒适的人文关怀,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院护理部通过每天开放示教室,为我们自觉主动的操作训练创造了条件。制定了每年两次护理理论和技术操作考试考核计划,上半年的考核工作已在五月份结束,各科室在任务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对每月的操作演示和考核工作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来自各护理单元的护理人员都非常认真主动地参加了学习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并顺利通过了考核,为科室广泛开展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操作质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患者对医疗需求不断增加的今天,加强护士技术操作训练及理论学习,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护士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仅靠服务态度好,是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对此,院护理部通过大力开展活动,制定了一系列的业务培训计划和考核措施,促使护士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刻苦训练各种技术操作,使护士的技术水平全面得到提升。

通过考试,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的不足之处,比如:个别护士的无菌观念不强,技术操作不熟练,学习风气不够浓厚等。有些知识光靠讲授不能理解和掌握,还需进行演示,这就要求我们每月的操作演示老师要做到:能够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而且要动作熟练、手法准确、表情自然;要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理论基础和原理,着重分析和研究病人的基本需要,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的各种基本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能学习的速度一般较慢,需要大量的练习才会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大家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到示教室练习,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调动大家学习护理新知识的主动性,可以在考试过程中设置特定的病情进行提问,让考生针对具体情况思考应该做什么,以及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此考核技能知识、技能操作,这样既能对考生的护理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进行检验,又能使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使考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随着社会的进步,全民素质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及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治疗、护理、服务环境亦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情况下,我们认识到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把每项操作做到尽善尽美,以优质服务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成为患者的亲人、朋友,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尊重。

护理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无痛护理技术;手术室护理;质量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的手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治愈患者的数量也逐年上升。然而,由于手术过程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会给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防止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出现,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为了更好地探究无痛护理技术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男25例,女50例;年龄分布在18~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7±2.4)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48例;年龄分布在1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等基本资料的对比上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包括各项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简单的宣传教育、术中和术后相应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无痛护理服务,具体内容表现如下。第一,无痛导尿技术。相关研究获取到的数据表明,手术采用全麻对诱导后导尿可在起到降低手术前导尿对患者造成的身体不适感,这就说明导尿术应用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更加适合。现阶段,无痛导尿技术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因尿管对尿道黏膜的刺激而导致患者全麻过程出现躁动。因此,在手术之前针对性地患者进行教育讲解,让患者对里面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内容更加了解,使得手术后清醒过来时能够降低躁动的发生频率,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保证麻醉清醒期的安稳度过。第二,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该技术采用的是丁卡因胶浆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然后实施静脉穿刺。在手术正式开始之前的30min左右,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病房事先在患者的静脉穿刺处涂抹卡因胶浆,涂抹的厚度控制在1mm左右,不能太厚也不能过薄,表面覆盖一层薄膜表麻,30min利用无菌棉签进行清洗,碘伏消毒,静脉穿刺。第三,无痛置胃管。对于胃管的插管工作,借助可视喉镜。胃管插好后,实施诱导麻醉,医师在置入喉镜之前需要将胃管插进后鼻道处,然后导入视频喉镜插气管,气管导管插入之后再插入胃管。第四,减轻患者疼痛。医院应当给予患者良好的康复环境,定期打扫病房卫生,做好病房的清洁工作。病房窗帘尽可能选择遮光性较强的,避免因为光线的过度强烈引发患者的不适。对于出现疼痛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疼痛部位和疼痛感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地方式予以处理和解决,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地同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心率情况、收缩压情况以及舒张也情况。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生理指标情况的比较分析

在实施两种不同的护理技术之后,比较分析两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生理指标要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情况的比较分析

在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通过调查问卷统计调查反馈回来的数据也明显不同。对照组满意患者35例,非常满意患者29例,总满意患者64例,满意度为85.3%;观察组满意患者33例,非常满意患者38例,总满意患者71例,满意度为94.7%。两组相比,观察组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前,人性化护理是临床护理中一直被强调和提倡的,护理质量的高低和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医务人员的态度和行动决定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应当抓住护理队伍这一群体,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保证护理人员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将“以患为本”的护理理念贯彻执行到具体行动中[1-2]。无痛护理技术作为一种比较科学、比较先进的护理技术,应用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中,通过无痛导尿技术,不仅使得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还不会对患者造成疼痛感,消除患者的担心和恐惧[3-4]。通过在视频喉镜下的置胃管操作,有利于提升置胃管的成功率,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损伤[5]。但是,随着临床医学中新的情况不断出现,无痛护理技术也应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及时弥补临床护理中的空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实现安全无痛手术,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基本需求[6]。本文研究显示,通过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各项生命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种情况的出现,更加说明了无痛护理技术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对于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博得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综上所述,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康复,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杜萍 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2(03):204-205.

[2]张玉卫,张少莉.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12(01):113-115.

[3]许晓峰.无痛护理技术应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09):46-47.

[4]童芙霞.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4(12):235-235.

护理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护理管理;辅助生殖技术;护理满意度

据有关资料显示[1],我国育龄夫妇中不孕症患者高达10%,且呈现增长趋势,为帮助此类患者获得做父母的权利,我国各地区医疗机构已建立多个人类辅助生殖医学中心,数量已经达到200多家,其主要由实验室、医学临床以及护理三个部门共同构成。伴随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室和临床医疗已逐步形成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2]。本文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我院人类辅助生殖医学中心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人类辅助生殖医疗中心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接收7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已婚,多年未育。年龄25~41岁,平均(28.54±3.21)岁。2017年1月~2017年12月共接收71例患者,均为女性,已婚,多年未育。年龄25~42岁,平均(28.56±3.20)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本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相应制度:建立工作人员行为管理准则,材料和仪器管理制度、手术室工作准则、消毒隔离制度、随访制度、保密制度、病案管理制度以及自查制度等,确保护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2)人员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嘱其定期参与专科业务学习、科内病例讨论以及学习班等,定期开展业务考核和理论考核,使其充分了解专科发展趋势,积极配合新技术开展。(3)患者管理:患者接受周期治疗前,均应签署同意知情书,并如实给其提供信息,并建立相应身份认证制度,确保患者和子代合法权益。(4)特殊耗材与贵重设备的管理:对贵重物品应进行序号排编,并规定放置地点,制定操作规程,完善相应保养、使用于维修档案,由专人看护。手术室和胚胎实验室的一次性耗材均应以公开招标形式入院,商和生产厂家的三证复印件均应存放于设备科和生殖中心。对于贵重一次性耗材,应根据需求确定基数,用完后及时补充,并定期进行清点,确保无变质、挤压和过期。使用完后应立即毁形,并进行记录和签名。(5)健康教育:通过个体化指导、分发图书和手册、制定健康教育处方等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术后注意事项、饮食、用药以及休息等知识。不孕夫妇接受辅助生育前,应参加相关讲座,并向其介绍本科环境与流程,帮助其树立良好心态。宣教应贯穿于整个治疗和过程中,分别于开始治疗时、超排卵时、注射HCG时、取卵日以及胚胎移植日,为其提供相关注意事项信息。(6)手术室管理: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守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的管理规范,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做好无菌物品定量、定时清点和补充、定位放置,并依据灭菌日期进行先后放置。加强一次性物品管理,使用和处理。任何人员进入实验间均应更换鞋子、穿戴帽子和口罩、消毒手术衣,并经过风淋通道吸取身上灰尘。对手术室进入人数进行严格把控,实验室内工作人员不得超过6人,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手术前后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空气消毒、质量控制和卫生清洁处理,每天做好手术的室温湿度、恒温台、吸引器、氧气等各种质控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手术后用医用湿巾擦拭器械表面及线路,用清水擦拭地板,每周清洗层流出入风口过滤网,每月深层清洁后再进行1次空气培养,试验结果不合格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消毒,直到合格为止。(7)患者资料管理:患者病历资料至少应保管70年,并由本科保存。病历入袋后应按档案号摆放,并由专人负责登记编号和查找旧病历,借出与归还的病历应进行及时登记和整理,装填好病历袋后进行归档。(8)妊娠结局追踪管理:专人负责电话随访患者,随访时间分别在胚胎移植后两周、七周、十二周与分娩结束时。1.3观察指标。观察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环境污染感染率、精子和胚胎污染率、失访率变化情况。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满分100分,满意度与分数成正相关。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选择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相关护理管理后,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环境污染感染率、精子和胚胎污染率、失访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业务学习重要性。生殖医学的不断发展,使得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其充分掌握不同辅助生育技术的配合方法和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护士应加强业务学习,适应专科发展方向,并积极参与各种研讨会和专科病例讨论,提高自身专科知识。3.2健康教育应贯穿始终。心理因素和不孕症间有一定关联,良好的心理护理能缓解患者治疗中的负面情绪,因此健康教育应贯穿于日常护理中,在实施IVF-ET各步骤时均应给予患者心理辅导,并选择关键点进行重点宣教,可防止患者因出错和遗忘导致治疗终止[3]。我院实施相关护理管理后,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提示手术室护理管理能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3.3加强设备和物品管理。治疗不孕症中超排卵药物价格较高,患者进入治疗后不得随意终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动和耗材供应意义重大[4]。设备应由专人看管,常用设备应备有两套,进口耗材应提前进行订购,以免因供应商缺货导致耗材无法供应。3.4随访与病案管理的必要性。分娩结局和妊娠结果的随访均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应由专人负责随访工作[5]。患者治疗时间较长,且随访资料较多,多数患者需经常回医院就诊,需要翻找旧病案以供医师参考,参考完毕后需要归档,因此,易出现病案遗失和错位等,应由专人负责档案室管理,我院实施相关护理管理后,失访率有明显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是医院产科根据广西人口健康信息业务应用平台查询,能减少失访的出现。3.5质控管理。质控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实施相关护理管理后,环境污染感染率、精子和胚胎污染率、较之前明显下降,提示采取相应护理管理能减少院感和精子胚胎方面污染发生。综上所述,在人类辅助生殖医疗中心应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明显,更符合患者需求,能减少污染的发生,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贾花,王敏.生殖中心手术室实施国际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化护理管理的可行性探讨[J].生殖医学杂志,2017,26(5):415-417.

[2]舒军萍,丁晓娜,丁玉莲,等.信息化下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夫妇护理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7):685-687.

[3]柯玩娜,吴嘉齐,程敬松,等.流程环节优控法在生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9):1269-1271.

[4]牛敏敏.辅助生殖中心的护理质量及管理研究[J].全科护理,2018,16(2):223-224.

护理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护理安全;护理技术;教学作用

护理安全教育主要是指在患者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未出现法律规定外的机体结构功能缺失及心理上的损害、缺陷及障碍等[1]。在临床实际情况中,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较大,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护理操作,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反应做出及时的调整及预防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2]。本文选用见习护士生54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作用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6月到我院见习的见习护士生54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名,其中观察组,男2名,女25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岁;对照组,男1名,女26名,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1岁。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培训方式

对照组护生学习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教学,观察组护生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护理安全教育的学习。

1.2.2护理安全教育教学

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具体为:(1)教学过程;教师要按照工作制度所拟定的具体实施、操作目的、操作过程等讲解给实习生,安排相关教师以目标的确立、如何实现目标、目标能否实现这三个点进行教学模式的制定。将临床重急症护理的真实案例贯穿到教学中去,定期举行相关医学法律专座,以此提高实习生对医学法律的认识及意识,提升其对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实际教学中可分三个阶段开始:第一,分析阶段;由教师引导实习生对自身所学目标、学习需求和任务的完成进行深入分析,从实践中找出问题并解决。第二,教学设计阶段,主要是对教学条件的明确以及给实习生提供所必需的的教学内容,开展对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技能层次确认的工作[3]。第三,教学开发阶段;教学方式的选择要具体,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具体针对性的实操练习及拟定测试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实习生建立起护理安全意识,保证其护理技术能够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熟练进行。(2)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活动主要包含认知阶段及强化阶段,首先,认知阶段主要是保证实习生能够对护理的实际操作有一定的熟悉程度,教会实习生能够对护理操作的风险有一定的判断,同时能够对遇到的风险进行相应措施[4]。强化阶段是让实习生对自己的护理基础有一定的了解,明白自身的实操技术是否正确评价、护理动作是否安全、有效等,在实际临床护理干预中能够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有敏锐的察觉性。

1.3疗效评定标准

实习结束前,分别以护理部所制定的护理标准理论及操作技能的考核标准对两组护生进行相应的项目考核,考核的总分为100分。其考核结果评定为学习目标完全实现、学习目标部分实现、学习目标未实现三类。记录两组护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践能力及理论能力评分中的对比

1年后,观察组护生的实践能力评分及理论能力评分分别为(90.55±5.57)分和(94.22±4.21);对照组护生的实践能力评分及理论能力评分分别为(81.09±6.23)分和(80.01±5.52)分。其考核评定的最终结果,观察组护生学习目标全部实现21名,部分实现4名,未实现2名,学习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护生学习目标全部实现17名,部分实现5名,未实现5名,学习有效率为81.5%。观察组护生的学习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习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实习期间出现患者坠床不良事件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对照组实习期间出现患者坠床事件3例、感染事件2例、护理用药错误事件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6%。观察组护生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期间出现不良事件对患者所造成的影响难以评定,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住院时间延长、生命存在威胁等,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纠纷[5]。因此,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次选取实习护士54名中,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6%,而观察组对于护理技术操作教学融入护理安全教育的学习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81.5%,同时,观察组的实践能力及理论能力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从而说明了护理安全教育在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重要性。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因患者病情的不同及个体的差异都会成为护理技术操作不安全的影响因素,为此,在对实习护士进行培训期间,务必加重护理安全的相关知识,提高实习生在护理干预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加强实习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应对能力,减少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6]。终上所述,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同时融入护理安全教育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实习生在实践中的护理行为能力及应对能力,强化其护理基本知识,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马明翠 韩秉锡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卫生学校护理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李荣杰,史春红.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在护理安全教育中的运用实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5,(02):22-23.

[2]肖敏,黄惠榕,黄秀钦.护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细节管理教育[J].光明中医.2013,28(05):1074-1075.

[3]林丽萍,黄玩英,曾素华.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70-71.

[4]李利,何利萍.微型教学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0):936-937.

护理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护理安全;教育;护理技术操作;教学

护理安全教育针对于护理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可能性的心理方面、机体结构方面的某种功能的缺失或损害、障碍等进行差民分析,并以熟练的护理操作手法防止发生不良护理安全事件,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渡过治愈过程,顺利出院。本组研究中选取60名学生,对其进行分组比较教学研究,探讨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60名学生,其中观察组30名中有男性1名,女性29名,年龄从18岁到24岁,平均年龄为(20.4±0.6)岁;对照组30名中有男性2名,女性28名,年龄从18岁到23岁,平均年龄为(20.1±0.4)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首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按照一般的教学流程与内容安排有理有序的进行;其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安全教育,具体是按照工作制度所拟定的相关内容,设置好教学目标,并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演练等方式,增加学生在护理中的安全意识;第三,在实际的教学中会分阶段、分不同的情况、分不同的科室、分不同的病情等进行具体的教学目标设置、任务安排、实践训练;第四,针对学生不同的表现而设定评价标准,自制调查表与评估表,从而做好风险判定,措施应对等;最主要的是从护理动作、操作技术、实践观察、护理干预、心理变化等各展开具体的培训与教学。

1.3评价标准。首先按照自制的项目考核表,进行分值评估,总分设定为100分;其中按照目标完全实现、部分实现、未实现三个子项进行划分,并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与分析[1]。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χ—±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10个月的教学评估,观察组在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本人多年的医院工作经验与教学经验总结可以认识到,在护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不良事件,当这些事件发生后必然会给患者带来极大影响,如使患者病情恶变或延长住院时间或威胁其生命安全等[2];而且通过这种事件会增加医院与患者之间的纠纷,有时也会引发一些斗殴事件等;所以说护理安全教育在实践性的临床护理教学中非常有必要,也是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不但可以改善患者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将所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经过多年的护理安全教育效果来看功效显著[3]。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经过护理安全教育的教学之后,在实例操作中,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中的原因可以看出,观察组对于护理中的仪器的掌握程度与熟练程度较高,而且在护理方面,增加了专业培训指导,尤其是让学生注意到护理中对于患者的位置移动、心理干预、常规操作及沟通技七之后,可以更好的减少对患者的二次或多次伤害风险。另一方面,在此次教学之中,本人将多年的经验进行了书面总结,并且制作了PPT,通过直观的教学法,将学生引入到了安全教育地带,使其更为形象的认识到了护理安全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对医院中的患者的病情的重、轻、缓、急方面的分类,提出了对应的安全教育方法,从而提升了学生对医院的纵向认识,尤其是增加了立体性的感受,这样学生就可以更为全面的、分层次的对护理安全教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增加其印象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方面,观察组明显有优势,这是因为在实践教学中,增加了护理安全教育方面的感受体会分析,通过使学生在对护理安全教育的实践应用而提炼出相关的经验总结,这样就可以针对临床护理中的差异性护理得到更为真实的体验与切实经历,尤其是对于护理安全知识的应用的提炼,能够帮助学生在基础的操作中加入护理安全知识的运用,所以,护理干预过程整体上看就是一个安全意识的强化过程,也是一个提高实习生的实践水平的过程,因此,需要增加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护理安全教育。综上所述,经过护理安全教育能够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水平,也能够使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得到实际体现,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整体水平。

作者:冀晴 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永琴.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2:54-55.

护理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目标管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临床护理服务基本技能,是中医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基本手段[1]。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并不普遍,患者对中医护理也缺乏了解,导致中医护理逐渐面临继承和发展困难的危机[2-3]。如何促进中医护理技术推广,提高患者应用率,是目前相关领域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4]。目标管理法是指划定共同目标和对象,朝着相同方向努力的一种管理方法,具有全面、高效等特点,在临床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5]。为明确目标管理法在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和推广中的作用,在2018~2019年开展此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从2019年起应用目标管理法于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和推广管理工作中,2019年为实施后,2018年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后男115例,女85例;年龄为28~76岁。实施前男109例,女91例;年龄为27~78岁。实施前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施前应用常规管理方法。实施后应用目标管理法于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和推广管理工作中。(1)构建目标体系。研究团队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构建司机目标责任管理体系,护士长为核心成员,负责监管责任工作开展,下层级为护理组长,上层级分别是大科护士长和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全程监督管理,包括制定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推广目标、总结医院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现状、统计开展项目和例数、考核应用疗效、调查患者满意度、考核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等。(2)目标实施方法。目标实施方法又可细分为以下项目:①中医临床思维推广,科室可组建中医护理技术推广小组,吸引对中医护理有兴趣的护士参加,组织小组成员查阅研究中医古籍,定期召开研究心得交流会,互相沟通,提高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度和深入研究动力,通过反复挖掘整理,探寻更多能应用于临床的中医护理技术。②加强培训考核,想要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必须保证操作人员具备高水平的操作技巧,管理小组应定期组织相关护士参加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提高其对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的掌握度。不同专科、不同层级护士核心能力不通过,且接受培训力度和考核难度也不相同。管理团队还可在后续培训中,将地点转移至床边,通过实际查房提高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③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为推动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发展,医院可设立中医护理发展专项基金,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经费投入,用于中医护理科研、中医临床研究和培养优秀中医护理人才。基金可帮助优秀护理骨干外出学习,引进国内先进的中医护理技术和设备;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比赛,评选出中医护理技能岗位能手,再通过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方式推动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发展;此外,还可用于搭建中医护理新技术交流平台,医院可组织举办新技术研讨会、交流会和金点子征集大会,不断扩大中医护理技能推广范围,提高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和覆盖率。④致力于科研研究,医院要鼓励中医护理相关人员积极开展技术研究,要求每个护理单元,每年至少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中医护理技术研究论文,鼓励中医护理技术人员积极主持或参与相关科研课题,不断提高中医护理相关课题研究深入。

1.3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前后医院中医护理操作例数,中医护理操作例数越多,表明有更多患者了解和接受中医护理服务,间接反映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和推广效果越好。调查接收中医护理患者满意度情况,并比较差异,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总分值为100分,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总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选择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中医护理操作情况比较

实施前医院中医护理操作例次为3159例次,其中包括电子灸1512例次、穴位药物注射63例次、耳穴埋豆595例次、中药外敷877例次、中药灌肠76例次、督灸16例次、刮痧11例次、其他9例次。实施后医院中医护理操作例次为5116例次,其中包括电子灸1896例次、穴位药物注射162例次、耳穴埋豆1051例次、中药外敷1632例次、中药灌肠182例次、督灸95例次、刮痧73例次、其他25例次。目标管理法实施后,医院中医护理操作例次数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2.2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1。

3讨论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特色医疗,是我国几千年来医者探索实践精华的汇聚,大力发展和推广中医事业,对弘扬中国文化、提高中国人民健康水平均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为明确目标管理法在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和推广中的价值,对近两年医院诊疗护理数据展开分析,结果发现目标管理法开展后,医院中医护理操作例数明显增加,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高,间接表明目标管理法的实施应用的确一定程度上促进科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本次实施目标管理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即构建目标体系和目标实施方法。实施前制定详细的管理策略和目标体系,后续由专业团队监督开展,有效避免了目标偏移,提高了管理规范性和准确性。目标实施又从中医临床思维推广、加强培训考核、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和致力于科研研究几个方面着手,有效提高了中医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吸引了更多人才致力于中医科研和推广,使得中医护理技术理念覆盖范围显著增大,中医护理质量高,患者满意度也会相应增高,继而会有更多患者自动选择接受中医护理,也间接促进了中医护理事业的推广和发展。总结,目标管理法的应用有效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推广,增加了医院中医护理操作例数和相关经济效益,提高了中医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患者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董玉红,董萍培,周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行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9,18(8):77-80.

[2]赵俊英,黄少兰,付海英,等.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及推广模式的构建研究[J].护理研究,2020,34(21):3890-3895.

[3]张敏,史文莉,陆影.中医护理技术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四川中医,2020,38(6):209-212.

[4]梁艳艳,曹文君,曹丹凤,等.榜样激励结合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4):522-525.

护理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信息化技术;护理管理;综述

压力性损伤(pressureinjury,PI)是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医疗或其他设备的压力之下而引起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突起上方,导致毛细血管阻塞、组织坏死,最终可引起病人死亡[1]。PI是临床中常见的护理并发症,综合性医院PI现患率为1.579%[2]。PI发生率是我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之一,也是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检中的重要指标[3]。但是,目前大多数医院仍采用纸质报表进行皮肤管理,这种传统的记录方法和相关数据整理已经跟不上医学的发展步伐,逐渐由传统的纸质低效管理模式转变为信息化高效智能管理模式[4]。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要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进护理信息化进程[5]。我国PI护理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综述PI护理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现状,旨在为护理工作者介绍PI护理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以及未来可发展的方向提供参考。

1信息化技术在PI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概述

PI护理管理是医院重点管理内容,为PI病人提供准确的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地上报PI、降低PI发生率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6]。随着纸质病例的不足,医学研究机构主张由纸质管理转为信息化管理[7]。卫生信息系统(HealthInformationSystem,HIS)是指帮助医疗机构所在内部组织及环境收集、处理和传播资料的现代化信息工作平台[8],对改善医疗机构不断增长的管理和服务压力起到积极作用。PI护理管理系统是HIS的组成部分之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医疗机构逐步开始在临床管理中应用信息化平台,主要用于医嘱处理、病人费用管理和病床管理等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运转效率[9]。近年来,各大医院逐步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数据融合等先进技术,利用Winds系统开发应用软件、移动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机应用程序(APP)等工具,联合科研部、护理部、财务部等多部门人员共同参与,对PI进行统一、完整地评估、记录和监测等管理,形成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创新信息化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PI护理管理工作效率[10-12]。

2PI信息化护理管理模块构建与应用

2.1信息导入

信息导入模块可以快速、方便、准确地提取出操作护士和病人的信息。护士登录后系统自动识别护士操作时间和姓名,双击病人姓名可自动提取病人的一般资料,包括床号、性别、姓名、住院号、年龄等信息[13]。

2.2PI评估

2.2.1PI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RiskAssessmentScale,RAS)对病人进行正确评估是预防PI发生的有效干预措施。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PressureUlcerAdvisoryPanel,NPUAP)推荐Braden量表为较理想的压力性损伤RAS[14]。国内多家医疗机构[13,15-16]构建的PI风险评估模块嵌入了Braden评估量表细则:皮肤潮湿程度、活动能力、营养状况、运动能力、感觉和摩擦力/剪切力6项相关因素(总分范围6~23分),系统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详细解释并且赋予每项指标对应不同的分值:15~18分表示轻度危险,做首次评估即可;13~14分表示中度危险,每周复评1次;10~12分表示高度危险,3d复评1次;≤9分表示极度危险,每天复评1次。评估为极高危和高危的病人需要向家属及病人告知易发生PI的危险因素、拟采取的预防措施、可能的预后情况等,取得家属和病人的理解与配合并同时在PI风险告知书上签字确认[13]。采用信息化模块对病人进行PI风险评估有利于护士查询并提高评估的准确性。系统化风险因素评分可避免评分的盲目性,提高准确度,为护士向病人提供个性化的PI护理服务提供了依据。2.2.2PI创面评估传统的PI护理管理是借助临床护士的主观意识来评估病人PI创面,利用纸质资料进行相关的记录,工作量大且低效。美国的Ochsner医疗中心采用计算机临床决策支持(ComputerizedClin-icalDecisionSupport,CCDS)模块来协助评估和记录PI创面,方法为:根据美国NPUAP对PI的定义,在系统中以表格形式准确地以文字描述了不同分期的PI创面状态,护士通过提示来选择PI的深度、颜色和特征[17]。我国也有报道,PI创面评估模块能帮助临床护士快速录入PI解剖位置、面积、压疮分期、伤口基底颜色、潜行、瘘管、渗液量、渗液性状、气味、周围皮肤情况等[18]。王海娇等[16]报道的PI风险管理模块嵌入了三维可视化模型,直观呈现人体左右侧面、正面和背面的四方位人体示意图,填写时直接点击三维模型相应位置,使发生PI的部位一目了然,避免PI发生部位描述不规范,保证记录的准确性。李雪松[19]报道,有医院的信息平台已实现对病人皮肤状态进行照片上传,避免了文字描述的差异性,具体方法为:利用摄像头对病人发生PI的皮肤位置进行拍摄,照片和拍摄时间会自动保存至信息系统,为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PI创面评估模块内置的菜单和知识库能强化护理人员对PI创面的认知,避免因经验或知识不足导致描述的差异进而引发的护理问题。

2.3PI风险预警

PI风险预警模块可自动对Braden评分≤12分的病人进行识别和预警,并同步到医生和护士各自的工作界面,医护共同关注并干预[13]。聂臣聪等[20]报道的风险预警模块可以进行任务分工提示:将高危风险病人用红色标识,特殊的颜色能刺激医务人员视觉感官以引起其警觉;同时模块会自动生成任务列表,提醒护理人员完成相应病人的风险评估。该模块能使责任护士迅速筛查出PI高风险病人,同时直观的颜色标识及列表提醒能强化责任护士对PI高风险病人的识别。

2.4PI护理措施指引

PI护理措施指引功能模块构建者依据护理常规、PI护理指南、高质量文献以及医院近年不良事件讨论分析结果等内容制订PI干预措施,由工程师导入信息后台[13]。模块根据护理人员输入的病人PI风险等级或PI创面评估自动显示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有研究指出医院的PI护理措施指引模块主要包含PI预防措施和PI处理措施2个方面,体现了PI发生前后的不同护理方法[16]。具体方法:如果病人存在PI风险则采取PI预防措施,如勤翻身,使用皮肤解压辅助工具、涂抹皮肤保护剂等;如果病人已出现皮肤损伤,则根据病人PI程度选择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用预防感染、清洁创面、局部减压等,如有必要请PI专家小组协助护理。为了有效地保证病人翻身到位,有的信息模块会自动提示责任护士建立翻身记录单[21]。PI护理措施指引模块全面的知识库可有效提示护理人员落实规范化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5PI护理记录

护理文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记录书写复杂,且很难完整、全面地体现整体护理,这会导致护理质量下降甚至危及病人安全[22-23]。Thoroddsen等[22]在冰岛一家大学医院进行的调查发现对已确定的PI在病例中仅被记录了60%。运用标准化的语言将临床护理信息展现并记录,是信息化护理病历实现的关键环节[24]。有研究指出有医院构建的PI护理记录模块设有PI皮肤护理知识库界面,对PI发生部位的面积、深度和护理措施等设置了可选择的相应语言描述,护士可对照知识库进行护理书写[16]。重新评估时,如果病人病情稳定,护士可插入上次的描述、治疗和护理信息,体现数据智能化延续;如果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可修改或直接更新临床信息。病人PI护理交接准确率在使用PI护理记录模块后,由纸质交接单的78%提升至97%[16]。信息化技术应用于PI护理记录可避免临床信息重复录入的错误与不一致,确保PI风险评估、皮肤损伤描述、治疗和护理措施记录的规范性、连贯性和完整性。

2.6PI会诊

护理会诊可以组织跨病区、多专科的专家型护理人员协助单一病区解决复杂、疑难护理问题。PI极度高危病人和压疮Ⅲ期以上病人的护理往往难度很大,请PI专家小组会诊有利于提供准确的护理措施。有研究报道的压疮会诊模块在护士完成PI会诊申请后会自动生成会诊单,内容包括病人一般资料、PI具体情况、会诊目的、PI专家小组会诊意见等,全程可查询[25]。这与周赛等[15]报道的PI会诊模块构建功能一致。信息化技术应用于PI会诊,克服了病区与PI专家组缺乏沟通和连续性的弊端,有效协同了各部门的工作。

2.7PI监控管理

2.7.1翻身监控定时翻身可以避免病人局部皮肤持续受压,是预防PI最简单经济的护理措施。Yap等[26]报道美国东南部一家疗养院使用病人监测(Pa-tientMonitorring,PM)模块以记录病人的体位并提醒医护人员为病人翻身。此监测模块使用贴于病人胸骨中部的加速传感器,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传送到中央监测站。护士站的LCD屏幕以分钟为单位显示每个病人的翻身历史以及体位状态(左、后、右、直立或俯卧)。每个病人的体位状态以颜色编码:红色(间隔时间超过上个周期120min);黄色(间隔时间超过上个周期105~120min);绿色(间隔时间超过上个周期0~105min)。护理人员可暂停监测并记录原因,如病情变化、病人拒绝等。当重新开启病人翻身监控模块后开始进入下一个2h周期倒计时。翻身监控模块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为病人翻身的依从性。2.7.2PI上报PI上报包括高危风险PI病人上报和已发生PI病人上报两种情况。PI上报模块,通过住院号自动获取病人一般资料信息,除了记录Braden评分、压力性损伤来源之外,还可通过界面设置的具体内容勾选描述PI发生的部位、大小、深度、瘘道、潜行、分期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等,使PI皮肤情况和高危风险PI全程可追溯查询[15]。PI上报流程按照责任护士上报至护士长,护士长审核后再上报至专科小组审核的模式,逐级上报。许胜敏等[27]报道,有医院也采用微信APP协助PI上报,方法:临床护士将发生皮肤问题的部位进行拍照,将病人一般信息和照片上传至PI管理委员会建立的“压力性损伤上报微信群”。护理部PI质量控制人员通过PI风险管理模块审核或者通过上传的病人皮肤损伤情况的图片,将属于非PI的皮肤问题,如色素沉着、失禁相关性皮炎等情况予以驳回申请。对于通过文字描述或图片无法确定的病例由PI专家小组进行现场确认后再进行审核,保证压力性损伤上报的正确率。2.7.3PI质量监控加强质量监控管理是预防PI发生、促进PI愈合的关键措施之一[28]。基于信息化技术的PI护理管理系统,结合大数据中心统计分析,使高风险病人和PI病人从上报、审核和处理等程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时效性。护理部定期召开研讨会,针对频发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原因分析、问题反馈、指导培训,并持续质量追踪改善效果强化了上级质量监控[13,26]。应用信息化PI质量监控模块可以提升PI护理管理质量。

2.8PI统计有研究报道

PI统计模块主要包括储存功能和查询功能[18]。护士录入PI相关信息包括病人去向、PI转归情况、难免压力性损伤后期追踪情况等,模块自动生成事件ID号,永久储存于医疗机构信息平台数据库,各级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权限查询相关内容。这些数据的储存和查询分析等功能,以便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利于措施整改、质量改进以及科研调查。

3信息化技术在PI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3.1降低PI发生率

降低PI发生率的关键是将预防PI的先进理念与护理实践相结合[29]。信息化技术可以将PI预防、治疗与护理的先进理念快速、规范、准确、统一地传递给各级医护人员,并将获取的数据迅速汇总、反馈,使各临床病区对PI护理措施能做出及时调整并有效落实。有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信息化系统后病人PI发生率由0.208%下降至0.067%[30]。基于信息化技术的PI护理管理系统的应用,使高危风险病人及PI病人从上报、审核、反馈、处理、转归等全程实现信息共享、动态监控,管理者可对PI全过程进行追溯,责任到人,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降低PI发生率。

3.2提高PI护理程序的准确性

信息化PI护理管理系统方便护士记录和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不仅强化了护理人员对PI风险和护理措施的认知,还避免了以往靠老护士口口相传护理经验,字迹不清晰、誊抄错误等导致PI护理不正确等问题。应用信息化技术后,护士对PI风险评估、PI创面评估、PI护理交接、预防措施落实的准确性都得到提升[31]。有研究者报道使用PI护理管理系统后PI风险评估正确率由51.61%提高97.80%,PI防范措施正确执行率由48.39%提高到96.70%[27]。美国东南部的一家疗养院使用信息化监控系统后护理规范化排名由30.9%上升至58.2%。3.3提高PI护理工作效率传统的PI护理管理存在环节多、信息量大和信息反馈周期长等缺点[32]。信息化PI护理管理系统可直接将操作员记录的PI评估、护理措施、上报及会诊信息、意见指导等内容自动储存并查新,简化流程、节省记录时间[33]。胡铭等[25]对110736份病历进行了“上报单个病历耗时”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信息化PI管理系统后PI病历上报耗时减少25.07%;PI高风险上报病例耗时减少88.00%;PI专科会诊病例耗时减少59.89%。使用信息化PI护理管理系统后以信息技术协助分析、记录和管理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4展望

护理技术范文篇10

一、护理技术操作教学

(一)护理技术操作教学设计

首先应确定预期目标。确定预期目标之前,需要详细了解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实施机构的详细基本情况。另外,还可以成立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小组。通常而言,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小组一般由医疗机构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及部分临床经验丰富的资深护理人员组成,各自负责不同技术操作项目的培训课程,单项技术操作需2~3人负责培训工作。在参加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科室内需在参训人员中选出本科室负责人1名,评选标准为:年龄不足35岁,本科室内工作;至少需为护师职称,学历至少大专;具有优秀沟通能力,良好心理素质,较强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工作认真,有责任心。评选过程首先需要符合条件护理人员自愿报名;再由科室内护理人员推荐;最后科主任及护士长根据报名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获得科室内护理人员推荐情况,结合上述4项考核成绩、护理理论考核结果以及该人员自身特点,进行综合评定,选出本科室内护理技术操作参训人员负责人,公布三天内无人提出异议,即可确定。由于护理技术操作负责人对本院内培训课程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故需要慎重选择。另外,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一般分为3个阶段,均需要结合临床护理事故实例进行。第一阶段分析教学目标、需求及学习任务。第二阶段设计教学内容,在明确教学资源条件、参加培训护理人员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按照护理人员培训前不同基础水平进行分层,尤其是护理安全教育。第三阶段确定教学方法及护理技术操作练习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及示范教学相结合,针对性练习及指导,拟定阶段测试及最终测试标准。

(二)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安排

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安排需要加强护理技术操作认知。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目的是促进临床护理人员熟悉护理技术操作的具体步骤、详细方法、相关细节及注意事项。护理小组成员需按照技术操作相关知识及原则,分辨操作学习程度、临床风险及有效应对措施,将其融入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同时,还要提高护理技术操作熟练度。护理人员需按照操作标准,检验自己的护理技术操作是否符合技术标准,是否足够正确或有效,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对患者是否表现出足够的关爱及尊重,对护理环境及护理条件的变化是否能够表现出足够的适应性。不仅护理认知需要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逐步完善,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体现出来,护理技术操作的熟练度也是如此,这不仅需要勤奋的练习,还需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

(三)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流程

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开展前,教学小组成员通过多次会议及讨论,最终确定教学流程、阶段测试标准及培训后考核标准,并以电子邮件方式告知参加培训的临床科室护士长及护理技术操作参训人员负责人,尤其是技术操作负责人,需要尽快学习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内容,熟悉教学流程、教学各阶段及培训后最终考核标准等多项内容。护理技术操作参训人员负责人培训应按照预先设计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计划,明确科室内负责人培训课程及目标。科室内护理技术操作参训人员、责任人培训以自学及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后需接受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小组成员的考核。考核结束1周后,该负责人需对本科室参训人员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前摸底考核,按照考核成绩及工作班次情况,安排参训护理人员分批接受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以强化护理技术操作专业素质,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在讲解过程中需详细描述各操作细节、注意事项、相关风险等,并与实际病例相结合,以便接受培训护理人员更好理解。考核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由阶段性测试及培训后最终考核两部分构成,测试时间及评定标准已在教学设计中明确,阶段性测试及培训后考核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科室内护理教学负责人的考核,由教学小组及各科室护士长负责,由于护理操作负责人专业素质水平对本科室培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故考核标准比较严格,若考核成绩不合格,直到考核通过之前,均需接受包括护理安全教育内容在内的护理技术培训。二是参训人员的考核,由于参加培训课程护理人员上班时间不同,故按照实际情况将其分为不同小组,分别在不同时间接受培训、练习,并由护理操作负责人进行指导及考核,并记录结果;特殊原因未参加考核或考核未通过者,需单独安排时间考核或继续培训,直至考核合格为止,整个过程中的人员及时间,需由操作负责人负责记录,并上交护理部查看。此外,在教学考核结束后,对参训人员发放培训课程评价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对教学内容及安排进行相应调整,以促进教学。

二、护理安全教育

护理安全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未出现超出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外的身心损害、缺陷,甚至死亡。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安全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也随之增强。如何加强临床护理安全,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事故发生率,已经成为当前护理管理研究重要课题之一,在衡量医疗机构护理管理水平及护理质量中产生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实习护士而言。实习护士代表着护理专业学生向临床合格护理人员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对护理风险及安全性认知较差,临床经验不足,成为护理安全教育的重点关注群体。通过对护士进行安全教育,可以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从原来的被动接受安全教育转变为自己主动维护护理安全,其在学习这一过程当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护理管理者在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有能力处理比较重要的问题,对于安全隐患的发生及时控制。并且在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还要紧抓实习护士的业务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使实习护士的专业知识体系构架更加具有完善性与整体性,能够加强护理的基础理论,同时对于护理操作也能够按照所学习的内容规范的完成,做到专业操作精益求精。在此基础上还要培养实习护士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具有一定的职业自豪感和职业责任感。加强实习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尤其是护理安全教育,对如何强化其风险意识,规范技术操作,提升专业素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护理技术操作教学能够促使临床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包括技术操作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将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能够强化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操作熟练度,树立护理风险意识,从一定程度上优化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不良事故发生率,促使护患关系保持良好,加强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护理依从度,值得在医疗机构各临床科室内推广及应用。

作者:毛红云 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

第二篇

1.资料与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培训考核模式,由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表及进度表,护理人员需认真倾听,做好笔记,并结合临床深入理解和巩固。观察组护理人员与此同时接受护理安全教育。

(1)教学目标。护理人员应按照教学要求掌握教学操作规范、步骤、方法等的,明确安全护理意义,养成良好的护理安全意识和习惯,识别护理操作风险,掌握风险防范措施;熟知护理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原则、防护原则等。

(2)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护理人员应树立护理操作风险意识,在操作从教学中,加强护理人员组织纪律、仪医德医风的教育培训工作,也需树立坚定的"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责任意识,根据实验操作项目,列举案例分析,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及预防风险意识警惕性。

(3)强调告知义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积极实施履行告知义务。在护理安全教学中,应强调患者合法自主权、知情同意书、隐私权等。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护理流程中,由护理人员扮演不同角色,使护理人员了解到患者住院期间应了解和遵循的规章制度;需承担的责任、配合治疗护理、享受哪些权利等。对于高难度、高风险护理操作,应强调患者需签订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达到风险共识。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需严格按照4个步骤实施,并且在护理操作中贯穿"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第一是评估,评估操作者、患者、环境、用物等,评估患者实际情况是否能够耐受此次操作,掌握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及可能出现的损伤;评估护理人员是否具有完成此次护理工作的能力;设备器械等物品是否符合此次操作,质量有无损害;环境是否符合护理要求;第二是计划。有效计划的患者、环境、物品准备及操作者。护理人员着装应符合护理要求,按照操作项目,做好环境和用物准备,及时向患者讲述作的目的、方法、并发症、注意事项和风险,必要时签订知情同意书;正确创建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取得家属和患者的理解与合作;第三是实施。含操作步骤,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应严格遵照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制度等,注意自身职业防护,准确观察病情,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处理,操作后医疗垃圾应分类处理;第四是评价。准确评价操作中的准确性、安全性和熟练度,操作期间应注意加强护患沟通,由患者或家属评价此次会俩操作的满意度。在教学期间,加强护理操作中易出现安全隐患环节的教育工作,使护理人员对此环节进行分析、认识和控制,掌握正确操作,并知晓如何避免常见问题的出现。

1.2评价指标

护理操作考核: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分为理论、技能考核,各以百分制计算,分数越高理论掌握越全面,技能掌握越好。护理不良事件:其内容主要包括护理安全意外、用药差错、严重感染等。护理安全能力:根据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能力、处理能力、预见能力、应急能力等,以此评判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能力,共计100分,分数越高,护理安全能力越高。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x±s)在检验时采用t,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操作考核及护理安全能力对比

观察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护理安全能力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护理人员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人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3%(2/38),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1%(8/38),两组对比(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