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差错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6:07:08

会计差错

会计差错范文篇1

关键词:会计差错;会计造假;康美药业

一、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的关系

2019年4月29日,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18,以下简称康美药业)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多计货币资金299.44亿元货币资金、营业收入88.98亿元和净利润19.51亿元等,引起证券市场“炸雷”。而康美药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兴田,在面对公众质疑回应说“财务差错和财务造假是两件事”,更是引起市场哗然。不同视角,分类和称谓不同。从会计核算角度看,有会计差错、会计造假、财务舞弊等概念区分。从审计监督立场看,会计差错就是错报,会计造假即是编制虚假报告导致的错报,财务舞弊就是侵占资产导致的错报;其中,舞弊包括编制虚假报告和侵占资产两大类。而从证券监管视角看,重大会计差错和会计造假行为均构成虚假陈述,具体如表1所示。另外,财务舞弊行为,一般指通过贪污、盗窃、挪用、拿回扣等非法途径侵占资产的行为,直接损害企业利益满足个人私欲,更多属于企业内部控制范畴,不属于本文研究范围,故下文主要区分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内涵不同,会计差错是由于计算或账户分类错误,采用了不允许的会计政策,自己对事实的疏忽或曲解,以及财务舞弊、会计造假所造成的,是表象。会计造假是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准则、制度,做假账和编制虚假报表的一种行为,是会计差错的本质之一。(2)动因不同,会计差错,是无意或有意行为,而会计造假肯定是故意行为。(3)特性不同,无意的会计差错,尤其是不重要的会计差错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较低,但会计造假行为由于其具有隐蔽性、违法性,其社会危害性较高。(4)处理不同,针对不重要的会计差错,只需调整当期数据,重要的会计差错需要调整前期比较数据;而会计造假行为,不仅仅需要调整会计差错,更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5)发生单位不同,会计错误,较容易发生于会计核算水平较低的单位;财务舞弊导致的差错,较易发生于内部控制较弱化的单位;而会计造假,相关财务报告数据,做加法的(虚增收入、利润、资产等),一般容易发生于拟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做减法的(减少收入、利润和资产等),主要是中小企业,主要目的在于偷漏税款。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有一定的联系。会计差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包括会计造假、财务舞弊以及计算错误(如图1(a)所示),所以针对会计造假需要更正前期会计差错,调整前期比较数据,即会计造假是出现调整前期会计差错的原因之一。反过来,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主要是是针对已发生差错的一种纠正,其中也包括针对会计造假行为的一种修正和调整。因此,会计差错只是一种表象,并不是根本问题所在,即会计差错可能是一般会计错误所致,也可能是会计造假或财务舞弊导致,二者的关系如图1(b)所示。显而易见,康美药业300亿元的调账,不仅仅是“会计差错”———以康美药业为例(结果、表象),更是赤裸裸的“会计造假”(原因、本质)。

二、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

(一)康美药业基本概况。康美药业是由家族控股的民营医药制造业,主营中西药及器械等。其中实际控制人马兴田为康美药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控股股东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普宁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法人,其家族成员马兴田、许冬瑾、许燕君等直接和间接合计持股比例达40.04%,具体股权结构如图2所示。(二)康美药业。“会计差错”事件由来康美药业“会计差错”事件直接源于其2019年4月29日的公告。其在披露2018年年报时,同时了一份更正公告———《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涉及包括调减近300亿元的货币资金等多项关于2017年度的“会计差错”。无疑给A股市场扔下一颗重磅“炸弹”。直到2019年5月30日已数度跌停,由“出事”前的10.88元报收4.41元,市值蒸发285多亿元,殃及22万户中小投资者,股票名称已更改为“ST康美”。大量股民已开始向康美药业索赔,律师已接单。康美药业“会计差错”事件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18年12月28日,康美药业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达的《调查通知书》(编号:粤证调查通字180199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该公司立案调查。追踪溯源,2018年10月份即有自媒体质疑康美药业存在财务造假嫌疑,如货币资金和贷款双高、大股东质押股票过高、中药材毛利率过高等,由此引发负面传闻不断。(三)康美药业“会计差错”。的主要项目及规模公告更正涉及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显示,其货币资金调减了299.44亿元,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和在建工程,分别调增了6.41亿元、57.14亿元、195.46亿元、6.32亿元,具体如表2所示。公告更正涉及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更正数据显示,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分别调减了88.98亿元和76.62亿元,销售费用调整了4.97亿元,净利润调减19.5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调增了66.83亿元,具体如表3所示。从以上“会计差错更正”数据看,部分数据调整的规模和力度可谓史无前例,难怪质疑康美药业“会计造假”之声甚嚣尘上,引起市场哗然。(四)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是典型的“会计造假”康美药业的重大“会计差错”,本质上是会计造假行为,与早期的银广厦的股价神话、蓝田股份的现货交易传奇、德隆的帝国大厦和乐视的华丽包装等一起,必将载入我国资本市场史册。从本次康美药业会计差错更正公告中揭示了几个主要问题。主要包括:虚增巨额货币资金、虚增收入和净利润、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等。核心问题在于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和虚增利润,而其他虚假财务数据主要是围绕这两个问题捏造的:为了掩盖大股东违规占款,需要虚构货币资金,进而调整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了虚增净利润,必须虚增营业收入及调整相关成本费用,进而完全捏造利润表。可以看出,其三大主表完全是虚假的,针对报表使用者而言毫无利用价值。综上所述,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事件,无论从“会计差错”的更正力度和范围,事件的直接危害性,还是社会负面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即从规模和性质上看,都是典型的会计造假行为,同时披露的审计报告也掩盖了财务舞弊,康美药业和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中珠江)都将构成了虚假陈述行为。上交所在给康美药业的问询函中强调,“康美药业应当严格区分会计准则理解错误和管理层有意财务舞弊行为性质的不同”。康美药业的表面上的“会计差错”绝不能成为其实质上的“会计造假”的替罪羔羊。

三、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和“会计造假”动因及分析

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和“会计造假”,也暴露出外部审计流于形式、违法违规成本过低、监管不力及公司治理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一)外部审计流于形式。根据国泰安数据库显示,康美药业自2001年上市以来,其报表和内部控制均委托正中珠江审计,长达18年之久。其中,注册会计师杨文蔚断续或连续担任了12年项目合伙人,每年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也基本为杨文蔚、何国铨、吉争雄和张静璃等人员中的两人。康美药业近期公告显示,2019年度仍续聘正中珠江。年报审计收费随着康美药业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增长也是水涨船高,由最初的25万元上升到2018年500万元,如果加上最近几年开始的内部控制审计业务,2018年度的审计收费达到了640万元,具体如表4所示。(1)长期接受委托,却并没有出具过非标意见的审计报告。自2001—2017年度长达18个年度,正中珠江针对康美药业的年报均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尽管针对康美药业的2018年度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分别出具了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但据公告日期显示,签署审计报告日均为2019年4月28日,是在证监会下发调查通知书(2018年12月28日)之后,且报告内容也强调了调查通知书的事项,很难说明因审计本身导致非标意见,也说明长期接受委托和担任项目合伙人带来弊端。(2)没有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存在串通舞弊的可能。正中珠江接受康美药业委托长达18年,而后者却虚增货币资金299.44亿元、营业收入88.98亿元和净利润19.51亿元,调减了存货195.46亿元,以致爆发出“地雷”式的会计造假行为。一方面说明针对康美药业的财务报表,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并没有实施有效的函证、严格的实质性程序和存货监盘,严重违背了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也说明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与康美药业的“密切关系”非同一般,存在串通舞弊的可能。正常情况下,300亿元的货币资金实施函证,能够得到验证结果。康美药业“会计差错”案件,是正中珠江审计失败的典型表现,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投资者有根据可以直接指控该事务所和相关注册会计师。2019年5月9日,正中珠江在康美药业的审计业务中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2019年5月13日,中顺洁柔(002511)股东大会否决了继续续聘正中珠江的议案。这一审计失败案件,不仅涉及处罚,也势必继续影响到正中珠江正在服务的客户。(3)外审机构难以独立。外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委托关系、直接支付方式,以及审计收费依据都损害了外审机构的独立性。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外聘的会计师事务所,表明上是接受全体股东的委托,而实际上接受的是管理层和高管的委托,其审计收费来源于管理层,而不是股东或控股股东。审计收费也由上市公司管理层直接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即直接支付方式,外审结束后由管理层签发、支付。与此同时,审计收费与被审计单位的资产总额或收入挂钩,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CPA与被审计单位共同造假或对其造假视而不见的可能性。这种委托关系、直接支付方式和收费标准,必将损害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具体如图3所示。外审机构需要从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做出权衡,也必将置审计师于两难境地。(二)违法违规成本过低。我国原《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①,“发行人、上市公司或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1]。简而言之,针对上市公司和高管的行政责任,原《证券法》顶格处罚分别为60万元和30万元。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及其高管而言,无关痛痒,根本起不到警示作用。由于康美药业会计造假行为发生在2018年度之前,曝光于2019年4月,对其处罚也只能适用原《证券法》。上市公司高管违法违规,承担刑事责任的案例很少,尽管《刑法》中有欺诈发行股票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等规定。即便个别高管承担刑事责任,但由于处罚过轻,不久依然能“重出江湖”。如早期的蓝田股份财务造假案就是明证,2001年蓝田股份的总经理瞿兆玉因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和虚假注册资本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8年,瞿兆玉再次被以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两次获刑后,瞿兆玉又因于2017年再次因寻衅滋事罪被法院提起公诉。而在此期间,其一直为中国蓝田总公司(非上市)法人,甚至传出其计划重入股市,收购兴龙实业股权事项的传闻。而民事责任又因难以追偿而无实际意义。很难说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与证券管理部门处罚力度过低不无联系。如在2014年度,同行业康芝药业(300086)因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最终处罚结果仅是对该公司警告和35万元罚款;对董事长、总裁洪江游给予警告,并处10万元罚款;行政处罚决定书下发之日,股价不跌反上涨8.50%[2]。从成本效益原则看,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所获得的巨额收益,远远超过其违法违规成本,因此处罚过轻,违法违规行为仍会屡禁不止,层出不穷。2019年8月16日证监会针对康美药业会计造假行为,按照当时的《证券法》进行了顶格处罚,对马兴田、许冬瑾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90万元的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30万元,作为实际控制人罚款60万元(即分别对单位和个人的行政处罚),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和高管而言,根本起不到威慑效果。诚然,这一严重会计造假事件也客观地推进了2019年12月《证券法》的修订工作。(三)监管机制不健全。我国证券市场上会计造假案件频发,数据造假规模越来越大、性质越来越恶劣,本质上与监管机制不健全密切相关。除了前述的外部审计流于形式、违法违规成本过低之外,也有以下原因:(1)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董监高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造假并不是某一部门的问题,董监高没有起到应有监管作用,即公司治理不完善是原因之一。(2)缺乏明确界定会计造假的衡量标准,可操作性低。以至于如康美药业董事长、总经理马兴田直接将300亿元的会计造假辩解为“会计差错”。(3)退市制度难以有效实施。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因违法违规强制退市的案例较少,即使被警示也容易找到借壳方,改头换面重新进入证券市场。退市难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地方政府借口就业和社会稳定、长期的大熊市让证券监管部门难下决心。(4)缺乏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制度。分散的小散户难以有效追偿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四)家族企业先天性公司治理失衡长期以来,马兴田既是康美药业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也是康美药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也是多家关联企业的法人,形成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高度集权式管理;其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建立在创始人马兴田为核心的家族成员之上;家族企业本身带有一定封闭性。其创始人也极易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导致内部控制失灵,正中珠江在媒体曝光后对其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即是明证。

四、减少上市公司借口前期会计差错进行会计造假的对策

(一)切实提升外部审计的独立性。提升外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的途径之一,是审计轮换制,包括轮换项目合伙人和注册会计师、轮换会计师事务所两种方式。赵韵和李世涌[3]针对审计轮换制进行了系统归纳,认为应实施换师和换所并举的审计轮换制度,换师不换所难以显著提升外部审计的独立性。从正中珠江审计康美药业案例看,在长达18年的审计中,共计有12年均为同一项目合伙人,尽管也执行了换师制度,形式上的换师并没有起到实质性效果;强制换师又换所,在实务中操作难度极大。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鼓励、支持、引导会计师实务所对调,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即对调式换师换所。提升外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离不开审计收费问题。引入第三方支付[4],规范审计收费标准,也是提升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必要途径之一。比如借助税务部门或证券监管部门作为独立支付的第三方,按照审计时间等标准,预收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费用,再根据实际审计进度拨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第三方支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会计师事务所摆脱对被审计单位直接的经济依附关系,具体图4所示。(二)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大打击力度。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主要是针对违法主体和个人行政责任的处罚较多,真正承担刑事责任的较少,而民事责任认定困难重重,导致违法违规成本过低。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或“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最高刑期都是3年有期;构成“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最高处罚是5年有期。高敬忠等[5]研究指出,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相比,我国针对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处罚,监禁年限和罚金均明显偏轻,仅在《萨班斯法案》中,美国证券欺诈行为最高处罚是25年有期并处2500万美元罚金。因此,尽快修改、完善《刑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制定相关司法解释,严格贯彻执行新修订的《证券法》,加大惩戒力度,增强监管震慑力。(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需要强化对上市公司董监高的监管,专门制定会计造假的衡量标准,强化退市制度,建立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制度等。(1)强化对上市公司董监高的监管。会计造假不单纯是会计人员的造假,更多责任在于董监高。董监高拥有造假的动机和压力,如管理层的薪酬与销售业绩及经营成果挂钩、拥有公司股票即将解冻、利用内幕信息获取额外收益等动机,满足不同报表使用主体的不合理期望、面临退市或恢复上市、不良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等压力,利用信息披露机会实施会计造假,最后借口会计差错推脱责任。不仅要将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不良诚信记录,纳入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还要建立健全公司董监高诚信系统和社会化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个人破产制度,加大监管力度。(2)制定会计造假的衡量标准。可以根据营业收入、净利润、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总资产、净资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报表项目错报的规模和性质,制定一套衡量标准。如以各报表项目数据的绝对值加权或取最大值,得出从造假合计数,再根据该数据规模和性质,分成Ⅳ、Ⅲ、Ⅱ、Ⅰ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一般、严重、非常严重和特别严重会计造假行为,性质恶劣的,递进一级或多级,具体如表5所示。或者根据未达到重要性水平、超过重要性水平(ML,MaterialityLevel)不同幅度,来衡量不同程度的会计造假等级,以便为界定所应承担的行政、刑事和民事责任作参考。构成特别重大的会计造假或财务舞弊的,与强制退市条件挂钩。(3)针对重大会计造假行为,监管部门可启动强制退市程序。这样从而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形成巨大的威慑力。进一步完善强制退市制度和提高退市率。(4)建立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制度。上市公司因会计造假导致股价崩盘、甚至退市,受害者主要是中小投资者。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尽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与处置证券公司风险,但伴随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其资金来源的多样化,该基金可以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上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四)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有待优化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传统家族企业高度集权式管理就会暴露出其弊端,两权分离、引入职业经理人、规范内部监督和约束机制等授权式管理是必然选择。一旦创始人及其高管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会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必然发生。

五、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及会计舞弊有着本质区别,会计造假是导致会计差错的原因之一,也是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内容之一,会计差错仅仅是表现形式。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是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和虚假陈述行为,正中珠江对其鉴证业务是典型的审计失败,都应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事件,也揭示了我国证券市场外部审计机构流于形式、违法违规成本过低、监管不到位、公司治理存在缺陷等事实,并相应提出优化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些建议,以期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2019.经济法.第1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11-294.

[2]金玮华.康芝药业案例分析———是舞弊还是会计差错[J].时代金融,2017(2):292-294.

[3]赵韵,李世涌.审计强制轮换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研究综述[J].审计研究,2009(6):53-58.

[4]陈颖.我国审计收费及改进———基于中美差异的比较研究[J].财会学习,2018(9):127-129.

会计差错范文篇2

1.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诸多原因,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原因。

(1)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按照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应予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企业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予以资本化,则属于此类错误。

(2)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例如,企业购入的五年期国债,意图长期持有,但在记账时记入了短期投资,导致账户分类上的错误,并导致在资产负债表上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的分类也有误,即少计提累计折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3)会计估计错误。例如,企业在估计某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时,多估计或少估计了预计使用年限,从而造成会计估计错误。

(4)在期本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末予调整。例如,企业应在本期核销的费用在期末时未予摊销。

(5)漏记已完成的交易或事项。例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商品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均已满足,但企业在期末时未将已实现的销售收入入账。

(6)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例如,企业对某项建造合同应按建造合同规定的方法确认营业收入,但该企业按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

(7)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己实现的收入。例如,在采用委托代销销售方式下,应以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如企业在发出委托代销商品时即确认为收入,则为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

(8)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例如,工业企业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一般作为收益性支出,而发生的工程人员工资一般作为资本性支出。如果企业将发生的工程人员工资计入了当期损益,则属于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差错。

(9)滥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例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为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采用不当方法,或确定不当比例。滥用此两项变更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l0)其他原因导致的差错。例如,错记借贷方向、错记账户等。

2.会计差错的归纳与更正

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尽管很多,但差错的更正即账务处理可以从3个标准来考虑。一是差错的发现时间,可以分为日后期间(年度资产负债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差错和当期(当年年度内日后期间之外的其他时间)发现的差错。二是差错的所属期间,可以分为属于当年的差错和属于以前年度的差错。三是重要性,可以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即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大的差错,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10%以上,则认为金额比较大。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标准一决定了应遵循及时性原则,发现了会计差错立即进行更正处理。标准二、三则决定了应更正哪一会计期间的相关科目。

依据上述3个标准,可以形成7种具体的会计差错,其更正方法有同有异。

(1)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无论重大还是非重大),应当立即调整当期相关项目。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当年度的会计报表尚未编制,无论会计差错是否重大,均可直接调整当期有关出错科目。例如,2001年12月,发现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漏提折旧10000元,则发现时应做如下分录,并调整相关项目:

借:管理费用10,000

贷:累计折旧10,000

(2)当期发现的以前年度非重大会计差错,其更正方法也是直接调整当期相关项目。对于该类会计差错尽管与以前年度相关,但根据重要性原则,可直接调整发现当年的相关科目,而不必调整发现当年的期初数,所以处理方法同(l)。

(3)当期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涉及损益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调整发现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则调整发现年度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因为是以前年度的重大差错,涉及损益的与本期利润无关,不涉及损益的也只影响本期期初数,这样处理可及时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符合重要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同时也不妨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例如,A公司2001年9月发现2000年一项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未结转到管理用固定资产,金额为600万元,2000年应提折旧100万元,2001年应提折旧75万元(公司所得税率为33%,按净利润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提取法定公益金)。经分析,上述事项属重大会计差错,其中2001年末计提折旧75万元为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两年的差错要求作出调整,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6,000,000

贷:在建工程6,000,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000

贷:累计折旧1,000,000

借: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33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0,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7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70,000

借:盈余公积一法定盈余公积67,000

盈余公积一法定公益金33,500

贷:利润分配一本分配利润100,500

借:管理费用750,000

贷:累计折旧750,000

(4)日后期间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无论重大还是非重大),应当视同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因此更正方法同(1)。

(5)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重大或是非重大)。报告年度是指当年的上一年,由于上一年会计报表尚未报出,故称上一年为报告年度。由于该会计差错发生于报告年度,无论是重大差错还是非重大差错,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会计差错范文篇3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诸多原因,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原因。

(1)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按照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应予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企业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予以资本化,则属于此类错误。

(2)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例如,企业购入的五年期国债,意图长期持有,但在记账时记入了短期投资,导致账户分类上的错误,并导致在资产负债表上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的分类也有误,即少计提累计折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3)会计估计错误。例如,企业在估计某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时,多估计或少估计了预计使用年限,从而造成会计估计错误。

(4)在期本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末予调整。例如,企业应在本期核销的费用在期末时未予摊销。

(5)漏记已完成的交易或事项。例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商品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均已满足,但企业在期末时未将已实现的销售收入入账。

(6)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例如,企业对某项建造合同应按建造合同规定的方法确认营业收入,但该企业按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

(7)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己实现的收入。例如,在采用委托代销销售方式下,应以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如企业在发出委托代销商品时即确认为收入,则为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

(8)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例如,工业企业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一般作为收益性支出,而发生的工程人员工资一般作为资本性支出。如果企业将发生的工程人员工资计入了当期损益,则属于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差错。

(9)滥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例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为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采用不当方法,或确定不当比例。滥用此两项变更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l0)其他原因导致的差错。例如,错记借贷方向、错记账户等。

2.会计差错的归纳与更正

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尽管很多,但差错的更正即账务处理可以从3个标准来考虑。一是差错的发现时间,可以分为日后期间(年度资产负债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差错和当期(当年年度内日后期间之外的其他时间)发现的差错。二是差错的所属期间,可以分为属于当年的差错和属于以前年度的差错。三是重要性,可以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即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大的差错,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10%以上,则认为金额比较大。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标准一决定了应遵循及时性原则,发现了会计差错立即进行更正处理。标准二、三则决定了应更正哪一会计期间的相关科目。

依据上述3个标准,可以形成7种具体的会计差错,其更正方法有同有异。

(1)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无论重大还是非重大),应当立即调整当期相关项目。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当年度的会计报表尚未编制,无论会计差错是否重大,均可直接调整当期有关出错科目。例如,2001年12月,发现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漏提折旧10000元,则发现时应做如下分录,并调整相关项目:

借:管理费用10,000

贷:累计折旧10,000

(2)当期发现的以前年度非重大会计差错,其更正方法也是直接调整当期相关项目。对于该类会计差错尽管与以前年度相关,但根据重要性原则,可直接调整发现当年的相关科目,而不必调整发现当年的期初数,所以处理方法同(l)。

(3)当期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涉及损益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调整发现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则调整发现年度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因为是以前年度的重大差错,涉及损益的与本期利润无关,不涉及损益的也只影响本期期初数,这样处理可及时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符合重要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同时也不妨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例如,A公司2001年9月发现2000年一项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未结转到管理用固定资产,金额为600万元,2000年应提折旧100万元,2001年应提折旧75万元(公司所得税率为33%,按净利润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提取法定公益金)。经分析,上述事项属重大会计差错,其中2001年末计提折旧75万元为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两年的差错要求作出调整,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6,000,000

贷:在建工程6,000,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000

贷:累计折旧1,000,000

借: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33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0,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7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70,000

借:盈余公积一法定盈余公积67,000

盈余公积一法定公益金33,500

贷:利润分配一本分配利润100,500

借:管理费用750,000

贷:累计折旧750,000

(4)日后期间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无论重大还是非重大),应当视同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因此更正方法同(1)。

(5)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重大或是非重大)。报告年度是指当年的上一年,由于上一年会计报表尚未报出,故称上一年为报告年度。由于该会计差错发生于报告年度,无论是重大差错还是非重大差错,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会计差错范文篇4

1.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总是力求保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但有些交易或事项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因而需要根据经验做出估计;同时,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会计报表这一事项本身,也使得有必要充分估计未来交易或事项的影响。可以说,在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过程中,会计估计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企业按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时,需要根据债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经验等具体情况做出估计;估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需要根据固定资产消耗方式、性能、技术发展等情况进行估计,等等。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

2.会计估计应当依据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由于经营活动内在的不确定性,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不得不经常进行估计。某些估计主要用于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例如,坏账准备、经济诉讼可能引起的赔偿等;另一些估计主要用于确定在某一期间记录的收益或费用的金额,例如,某一期间的折旧、摊销费用的金额、在某一期间内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核算长期建造合同已获取收益的金额,等等。企业在进行会计估计时,通常应根据当时的情况和经验,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进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进行会计估计的基础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进行会计估计所依据的信息或资料不得不经常发生变化。

由于最新的信息是最接近目标的信息,以其为基础所作的估计最接近实际。所以,进行会计估计时应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3.进行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

进行会计估计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进行合理的会计估计是会计核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由于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前提,在确认和计量过程中,不得不对许多尚在延续中、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予以估计入账。但是,估计是建立在具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而不是随意的。例如,企业估计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应当考虑该项固定资产的技术性能、历史资料、同行业同类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本企业经营性质等诸多因素,并掌握确凿证据后确定。企业根据当时所掌握的可靠证据并据以所做出的最佳估计,是不会削弱会计核算可靠性的。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其处理方法为:

1.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应于当期确认。例如,企业原按应收账款余额的0.5%提取坏账准备,由于企业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比例已达10%,则企业改按应收账款余额的10%提取坏账准备,这类会计估计的变更,只影响变更当期。因此,就于变更当期确认。

2.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在当期及以后各期确认。例如,企业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由于对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使其有效使用年限或预计净残值的估计发生的变更,常常影响变更当期及资产以后使用年限内各个期间的折旧费用。因此,这类会计估计的变更,应于变更当期及以后各期确认。

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应计入变更当期与前期相同的项目中。为了保证不同期间的会计报表具有可比性,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如果以前包括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损益中,则以后也应包括在相应的损益类项目中,如果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以前包括在特殊项目中,则以后也应作为特殊项目反映。

(三)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

对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除按前文所述进行会计处理外,还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事项:

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会计估计变更的日期以及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

2.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会计估计变更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

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理由。

四、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不易分清时的会计处理在具体实务中,应当正确划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并按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但有时很难区分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例如,某企业固定资产原按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净残值率为5%;从某年年初起改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5年,净残值率为3%。对于这一事项如果从会计政策变更角度考虑,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但从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率的变更看,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易区别是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政策变更,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均视为会计估计变更,按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五、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

(一)会计差错的概念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诸多原因,以下是常见的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

1.采用法律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

2.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

3.会计估计错误。

4.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调整。

5.漏记已完成的交易。

6.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

7.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已实现的收入。

8.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

(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会计差错的更正应按以下方法处理:

1.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2.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按以下规定处理:

对于本期发现的,属于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不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属于影响损益的,应直接计入本期与上期相同的净损益项目;属于不影响损益的,应调整本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例如,某企业2003年发现2002年管理用设备的折旧费用少提200元,对于这一非重大会计差错,企业应将少提的200元折旧费用,计入2003年的管理费用,同时,调整累计折旧的账面余额。

3.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按以下规定处理:

对于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核算时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4.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在编制两年期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差错在产生的当期已经更正;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

5.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当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并按上述原则,分别报告年度和以前年度进行处理。属于报告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非重大会计差错以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期末数或当年发生数;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调整报告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项目。

(三)会计差错更正的披露

企业除了按前文所述进行会计处理外,还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内容:

1.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包括重大会计差错的事项、原因和更正方法。

2.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包括重大会计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

近三年试题分数统计(见图1)

近三年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例1】我国境内某上市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2001年)

A.因固定资产改良将其折旧年限由8年延长至10年B.期末对原按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折算的外币长期借款余额按期末市场汇率进行调整C.年末根据当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调整本期所得税费用D.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由成本法改为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答案】D

【解析】选项“A”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选项“B”“C”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无关。

【例2】甲股份有限公司20×1实现净利润500万元,该公司20×1年发生和发现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影响其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是()。(2001年)

A.发现20×0年少计财务费用300万元B.发现20×0年少计折旧费用0.10万元C.为20×0年售出的设备提供售后服务发生支出50万元D.因客户资信状况改善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20%改为5%

【答案】A

【解析】发现20×0年少计财务费用300万元,属于重大会计差错,因此会影响年初未分配利润。

【例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2003年)

A.缩短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B.所得税核算由应付税款法改为纳税影响会计法C.建造合同的收入确认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D.坏账的核算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答案】A

【解析】缩短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二、多项选择题

【例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企业发生会计估计变更时,应在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有()。(2001年)

A.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B.会计估计变更的理由C.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D.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理由

【答案】ABCD

【解析】对于会计估计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事项:(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会计估计变更的日期以及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2)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会计估计变更对其它项目的影响金额;(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不能确定的理由。

【例2】下列各项目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有()。(2002年)

A.将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率由10%改为3%B.将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5%改为10%C.将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由10年改为5年D.将建造合同收入确认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

会计差错范文篇5

关键词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追溯调整财务造假

1会计差错与重大会计差错更正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①会计政策使用上的差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采用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原则和方法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对不应计提折旧的土地计提折旧,而对本应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不计提折旧。②会计估计上的差错。由于经济业务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在会计核算时经常需要做出估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会计估计可能发生错误。例如,企业在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残值时,发生错误;企业在存货遭受毁损,对损失的估计发生错误。③其他错误。在会计核算中,还可能发生除前述两种差错以外的其他差错。例如,漏记交易或事项、错记借贷方向、错记借贷金额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2001年修订版)规定,会计差错的更正分三种情况进行处理: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其中,重大会计差错是指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在这里,笔者只讨论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采用追溯调整结果对财务信息的影响。

2从相关案例引发的思考

我国的上市公司自从实施追溯调整以来,已经有好几百家上市公司因为"重大差错"(实为财务报表做假、虚假信息披露)而追溯调整,这几年因重大会计差错追溯调整的上市公司数量在逐渐增大,调整项目和调整金额也在不断变大。有少数上市公司调整项目多达7~8项,涉及金额上亿元;个别公司甚至在前一年度筹资后,第二年度就要进行重大会计差错调整。还有部分上市公司故意混淆会计估计、非重大会计差错以及重大会计差错的区别,滥用重大会计差错的会计处理准则,操纵利润、做靓报表搞配股、增发再融资。

利用资产减值、坏账准备的机会"一次亏足",在前期巨额计提后大额转回,这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常用的手段。*ST江纸原第一大股东江纸集团共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0亿元,这成为*ST江纸连年亏损的重要的原因。从2002年开始,眼见扭亏无望,*ST江纸陆续对江纸集团占用的资金计提坏帐减值准备,2002年计提22833万元,2003年计提35250万元。连续两年大量计提坏账,导致了连续三年亏损而被暂停上市。2004年,*ST江纸上半年又踏上了一条回冲计提之路。半年报表显示,江纸集团公司归还占用资金11800万元,冲回坏账准备8260万元,并一举盈利2070万元,达到了提交恢复上市申请的条件。三季报表显示,江纸集团报告期内又偿还了3.32亿元,冲回坏账准备23240万元。正是依靠这失而复得的23240万元,连年亏损的*ST江纸造就了一个季度每股盈利0.92元的"神话"。

有分析人士指出,*ST江纸创造的"神话"是清理"三角债"的结果,难逃移花接木、操纵利润之嫌。单从*ST江纸连续两年大量计提坏账准备角度来看,计提坏账准备本是体现会计审慎原则的重要手段,但一旦沦为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工具,则与审慎原则完全背道而驰。为此,财政部2001年曾颁布相关规章,规定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时,不恰当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计提秘密准备的,应对多计提的损失准备按原渠道冲回,即追溯调整以前年度的利润而不能增加当期利润。对于预计负债的计提也有类似的规定。当然,谁又能说清楚*ST江纸前两年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恰当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呢?

公司为了实现扭亏、保配等目的,很可能打着"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幌子,把本期的成本费用往前期里塞,做大本期利润。ST黄河科和PT白猫就是借助这种方式实现扭亏,成功"摘帽"或避免退市。

再例如,*ST花雕2001年年报少计短期贷款3500万元、其他应收款5500万元,少计提利息186.9525万元、坏账准备55万元,虚增税前利润241.9525万元,且对订立3500万元贷款合同等重大事件未及时履行临时公告义务;2002年年报虚增税前利润4472.5509万元,坏账准备披露不实。经追溯调整后*ST花雕2002年亏损3400余万元、2003年亏损8300余万元,因调整后连续两年亏损,公司于12月8日开始退市风险警示。太太药业2001年5月刚刚从证券市场拿走17.36亿元募集资金,到2001年年报就声称2000年度存在少计营业费用、坏账准备、未抵消母子公司之间的未实现销售利润、无形资产--专有技术摊销年限错误等重大会计差错问题,将2000年度合并净利润调减879万元。这么快就"变脸"让投资者怎样看待?

TCL通讯在2001年报主动对高达15485万元的重大会计差错(主要是少计费用,提前确认收入等)作追溯调整后,TCL通讯2000年度由盈利2632万元变为亏损8356万元,对此事项,市场人士李德林将其解读为"TCL通讯财务造假虚增利润",但TCL坚决予以否认,称"公司2000年会计报表所反映问题属于会计处理和会计估计不当,中国证监会广州证券监督管理办公室的《整改通知》与公司《整改报告》的公告均已作此认定。"

很显然,各公司进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会存在如此之多、影响金额如此之大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仅仅只是缺乏应有的会计谨慎使得会计估计不当?闽越花雕受到证监会的处罚,这对其他上市公司进行的违规信息披露和财务造假是否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呢?然而,投资者面对迅速"变脸"的公司,他们的损失又由谁来买单?通过追溯调整,将以前的各种财务缺陷、公司隐患和虚假披露统统给悄悄地藏起来,或者上市公司圈钱、再融资、掏空财务等目的达到后,将问题一一暴露,再戴帽挂星,最后让投资者买单。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变戏法式的畸形"追溯调整"及时加以规范实在是迫在眉睫。

3建议

对重大会计差错进行"追溯调整",成为了圈钱者或者造假者问题暴露后的利润调节器。对于一些操纵利润的行为进行追溯调整,很难让投资者接受,因为将以前年度明明盈利的数据现在回过头来再改成亏损,有的上市公司在追溯调整之前还是"绩优",调整之后就成了T族里面的绩差股,像这样的报表的和数据那有什么真实性和投资性可言呢?

笔者认为,作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上市公司"重大会计差错"的信息公开管理,要求上市公司将重大会计差错作为重大事项及时公告;此外,最好参照美国的重述制度,要求上市公司详细披露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以及对以前年度会计报表的影响并重新公布以前年度会计报表,重大会计差错作为一项重要的虚假陈述,监管部门不应将之置于灰色地带,使其成为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手段。

同时,加强公司审计委员会和外部注册会计师的纠错责任,威慑其"抗拒从严"。要想让市场恢复本色、完善对重大会计差错进行追溯调整的现代企业会计制度,证监会除了加大监管和惩处的力度之外,还应该适当地保护因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而受骗的投资者,即在进行"追溯调整"的同时对投资者进行"追溯赔偿"。像闽越花雕这样被证监会认定的违规公司,证监会的罚款和惩处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没有对无辜受害的投资者作出相应的补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在股市里面建立起赔偿机制,让投资者拿起法律的手段进行起诉,获取损失赔偿,让那些因违规成本低而屡屡践踏证券市场公正的不法者付出代价。同时,将虚假陈述民事诉讼进一步放开,让重大会计差错的责任主体"埋单"。

参考文献

会计差错范文篇6

一、逆向操作的作用

在逆向操作中,“反复核”在一般会计软件中都在登记记账凭证界面设有“取消出纳签字”和“取消审核”的功能,通过这两个功能就可以将已经复核的会计凭证取消复核标记,以便对其进行修改或增删,根据取消复核的记账凭证数量的多少又分为“单张取消复核”和“成批取消复核”两种;“反记账”又称“倒记账”,一般的会计软件都将此功能设置成非激活状态,需要操作者按下“ctrl+H”的组合键来激活“恢复记账前状态”的功能,借此达到把一批已经登记到会计账簿的记账凭证当月的发生额从其各自账簿中予以扣除,使各账簿恢复到该批会计凭证登账前各账簿的发生额和余额状态的目的。“反结账”又称作“倒结账”或“环境恢复”,操作者需要通过“ctrl+shift+F6”组合键就可以将已复核记账并已结转下月的会计账簿恢复到以前月份各会计账簿的发生额和余额的状态。

总的来说,无论是手工记账还是计算机记账,都有可能会产生原始凭证录入错误,记账凭证编制中科目运用错误,会计账簿设置不合理等错误情况。在会计电算化中的软件中加入逆向操作就是为了更正会计电算化中工作差错,减少会计账簿中可能存在的冗余会计信息,保证会计电算化核算的准确性,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顺应会计电算化核算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是会计电算化顺应改革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

具体地说,会计电算化中的“反复核”功能就是在己审核通过但没有登记会计账簿之前,发现了会计核算工作差错,通过事先设定好的“反复核”程序取消复核标记,由原凭证编制者重新编制正确的会计凭证,这与手工记账在处理方法和程序上没杳任何本质的区别。“反记账”功能就是当月在登记会计账簿以后发现会计差错时,使用此项功能纠错,但其前提条件应当是会计软件必须提供能反映更正会计事项来龙去脉的完整痕迹记录,以便将对更改会计事项的目的和内容进行审核查验,明确责任,防止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反结账”功能就是在会计月结特别是年结后,发现存在会计核算差错,修改前几个月甚至前几个会计年度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有些会计软件不仅提供在当年各月的“反结账”功能,而且还可以跨年度“反结账”,即直接将会计账簿恢复至指定年份、月份各账簿未复核、未登账前的发生额和余额的状态,指定年月后的已经登账的会计账簿全部取消,只保留取消复核的工业凭证。

二、逆向操作存在的弊端

随着逆向操作功能的广泛使用,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归纳起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与现行会计法规相违背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第18条、19条明确规定,“在已经输入的原始凭证审核通过或者相应记账凭证审核通过或者登账后,原始凭证确需修改,会计核算软件在留有痕迹的前提下,可以提供修改和对修改后的机内原始凭证与相应的记账凭证是否相符进行校验的功能”,“发现已经输入并已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采用红字冲销法或者补充更正法进行更正,记账凭证输入时可用‘一’号或者其他标记表示”。使用“反复核、反记账、反结账”功能更正会计工作差错,不仅违背了上述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规定,而且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等方面,大多数的会计软件没有或很少提供必要的痕迹记录。

2.为做假账打开了方便之门

由于逆向操作功能的使用,使得会计人员为同一单位做几套账、编制几套会计报表变得轻而易举。以前手工账由各人分别编制凭证、记载账簿,如果发生会计造假,通过墨迹或笔迹可以较容易地识别和鉴定。而目前大多数会计软件对更改的会计事项没有提供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痕迹记录。有的会计软件根本不提供这类逆向会计操作的痕迹记录,有的也只是在操作日志中记录了何人何时使用过这些逆向操作功能,至于更正和补充了何种会计事项,其目的和来龙去脉如何则无从得知。现在,会计凭证、报表、账册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打印出来,如果单位缺乏严格周密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牵制手续,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在会计业务发生时蓄意留下伏笔,经过一段时间后,神不知鬼不觉地篡改部分会计凭证、报表和账册,这样就使得会计做假、造假和经济违法犯罪变得更加隐蔽,给会计、审计监督工作和防范违法犯罪增加了技术难度。

3.如果软件功能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账务混乱

在使用“反记账、反结账”功能时,由于财会人员会计电算化业务水平以及对软件功能理解的偏差,特别是在运用跨年度反结账功能时,不同年份会计科目的体系可能发生了变化,如果误操作,很可能产生账务混乱,甚至可能导致整个账务系统的瘫痪,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三、完善措施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逆向操作并非十全十美,也不是一无是处,对其正确的态度简单地说就是“正确引导,加强规范”。

1.正确引导

所谓“正确引导”就是去掉那些不合规的功能,保留有用且合规的功能。这是因为:在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无论是手工操作还是会计电算化核算,存在差错是在所难免的,其差错必须通过规范的会计差错更正方法来纠正。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产生的差错,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一是会计科目运用错误;二是发生额多记或少记;三是编制记账凭证时借贷方用错;四是有关经济事项没有完整反映;五是会计摘要或原始凭证附件数量发生录入差错等。至于在手工会计核算中出现的诸如借贷不平衡、会计账簿登载笔误、跳行、隔页等差错,由于计算机自动记账、结账,已不可能再出现。在手工会计核算常用的会计差错更正方法中,除“红字划线更正法”不再适用会计电算化核算外,其他如“红字冲销法”、“补充更正法”依然适用于会计电算化核算,以上提及的5种类型的差错基本都可通过这两种方法进行更正,而且在《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中已有非常明确的规定。此外,关于冗余会计信息问题,相对于整个会计核算工作而言,发生会计差错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不会出现有的同志担心的形成大量冗余会计信息的情况,而且通过规范的会计差错更正方法更正以后,不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其使用,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完全能够做到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加强规范

当前,会计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造假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毒瘤。而利用会计电算化“反复核、反记账、反结账”功能做假、造假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从一定程度上讲,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国家有关会计法规对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规定,都强调了更正会计差错要有痕迹记录,其目的就是要做到有案可稽,有据可查,从制度上防止会计做假造假,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因此,从加强会计电算化法规建设、堵塞制度漏洞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讲,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管机关一一财政部对会计核算软件“反记账、反结账”功能要作出“加栅防护”的明确规定。对可以实施的逆向会计操作功能,会计软件必须要提供能够反映经济事项来龙去脉的痕迹记录功能;明令禁止会计软件提供具有会计舞弊功能性质的跨年度“反结账”功能;对会计人员利用“反记账、反结账”功能从事做账、造假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制定相应的处罚规定。通过严密法规和道德制度建设,促进财会人员遵章守纪,加强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电算化真正达到朱镑基总理提出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则梁.会计电算化逆向操作的分析[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3).

[2]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M].商务印书馆,1995.

会计差错范文篇7

一、失真信息是否等同于“失去真实性的信息”

把会计信息失真定义为“丧失真实性”,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公允信息之中仍有可能包含着部分丧失真实性但不失公允的所谓“失真信息”。而只要不失公允的信息就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害。

其二便是如何找到失去真实性的信息。不少专家学者均提到了“真实性审计’。的确,真实性审计是比抽样审计更为可靠,然而面对当今业务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现实“真实性审计”根本不可能成为主流。现代审计的目标是对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发表意见,根据公允性定义可以看出,“真实”的要求是高于“公允”的。真实要求丝毫不差,现代审计只能检查出“低层次”的公允性,无法企及“高层次”的真实性。而现实的情况是,除了通过审计,我们没有其他方法来检查会计信息。也就是说,“丧失真实性”的失真信息是不能最终消灭而将永远可能存在的。既然这样,把失真信息界定为“丧失真实性”就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其三是真实性的含义是什么?强调真实是为了有用。对会计帅而言,在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以万元甚至亿元为计量单位就具备了真实性,而在计算股东的每股盈余时,只有精确到0.01元才具有真实性。可见真实性存在着一个在不同情况下取不同标准的问题。显然在不同层面上对其实的要求是不同的,真实性存在着多重标准,而唯一的标尺应该是有用,即所提供的信息要能够帮助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无法确切地说应该真实到什么程度才够得上是真实。真实是相对的,真实也并非会计的目的。单纯地罗列真实数据是毫无意义的。更何况,从国内生产总值与每股盈余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中不难看出,对真实性存在着一个主观判断与取合。我们依据判断决策时的需要,对它们各自的真实度作出了选择,显然经过这样的选择;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如实精确地反映实际了。然而我们依旧认同它们的真实性。可见我们在判断真实性的时候,也下意识地把不影响决策的差错也包容了。既然是这样,所谓的失真信息显然不能定义为失去真实性。

其四在于会计中也有重要性原则,它与真实性、谨慎性并存。所谓重要性是指对于不影响决策者的不重要信息可不予以披露。如果把失真信息定义为失去真实性的话,那么符合会计重要性原则而提供的信息一定会“失真”,因为这样的会计信息已与真实有偏差了。对决策者来说是摆在他们面前一堆繁冗的真实会计信息重要,还是符合重要性原则且不影响他们正确判断的这样的“失真信息”有用?且不提能否依靠现代会计找到失真信息,即使找到又如何?在花费大量审计成本后决策者还是作出了相同的判断,这样追求真实性,是否违背了成本与收益的原理和会计重要性原则制定者的初衷呢?

因此失真并不能解释为失去真实性,而是应有其自身的内涵。对信息使用者来说,只要是公允的信息就不会有危害。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失真的信息进行重新界定:所谓失真的信息也就是会造成危害的信息即不公允的信息。简单用等式表示即为:

失真不等于失去真实性,失真=不公允。

二、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重要性”

现代审计中的“重要性”是指会计信息漏报或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个程度在特定环境下足以改变或者影响任何一位理性决策者依赖这些信息所作的判断。

根据重要性的定义,可概括出其基本特征:

(1)重要性概念的核心是不能遗漏或错报重要的会计信息。判断会计事项是否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若对使用者的决策来说无关紧要,则不是重要的,否则就不能遗漏或错报。

(2)重要性概念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提出的。因为财务报告是为信息使用者而编制的。这个信息使用者应该是一个理性人,是对企业和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又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

(3)重要性的判断不能脱离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的企业所处环境不同,因此判断的标准也是不相同的。

评价重要性的时候,通常分两个层次,即财务报表层和账户余额层,而在讨论信息失真的时候也应分层次——整个报表层次的信息失真是属于显性的,而账户余额层次的失真则可能是隐性的,只有通过验证各个账户余额,才能得出整体结论。

假设财务报表中所含的错误,不论从单项考虑或综合考虑,其影响都很重要,也就是这份报表会引起任何一位理性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判断错误,那么该份财务报表存在重要的错报,即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失真的,但并非所有错报或漏报我们都认为是重要的,只要不会引起使用者发生判断差错,那么,该错报信息不属于重要的错报,也既并未失真。

从重要性的要求看,判断—项经济业务是否重要既取决于该经济业务的数量,也取决于起性质。虽然现行的会计准则或审计准则都还没有明确地规定重要性的量化标准,然而实务中经验积累所得也有一些数额可以用语判断重要性。如:

(1)税前净利5%─-10%(净利较小时用10%,较大时则用5%);

(2)总资产的0.5%——1%;

(3)权益的1%;

(4)总收入的0.5%——1%;

(5)根据总资产或总收入两项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

其次是根据错报的性质来判断其重要性。也就是说,即使某项错报的金额并不大,但由于它是舞弊或者违法行为造成的,那么仅就性质而言,该项错报也是重要的,这种错报也属于信息的失真。

根据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失真信息的特征,比如足以导致某项财务指标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动,或是足以导致某项财务指标发生质的改变,例如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净资产由正数变成负数等;或是其性质比较严重或比较敏感,例如现金、有价证券盘亏等。对于频繁发生的单项额度较小的经济业务通常应根据总发生额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来判断是否会引起信息使用者判断错误,是否属于失真信息。

另外,会计信息的披露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对于重要事项除了在会计报表中予以反映以外,还要通过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方式对其性质、原因、影响等作适当说明。

尽管我们认为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失真信息的判断都带有主观性,但这并不妨碍其具有客观的一面。重要性是外部环境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其判断要受到会计系统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制约,它不以信息提供者的意志为转移。就此而言,重要性是客观的。此外,重要性的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并注意前后一致。也即在相同的环境下,对同样的业务所适用的重要性标准应一致;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业务的重要性标准应相同。总之,应使不同的理性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对同一会计信息进行判断时,结果相同或相近。

由此可看出,失真的信息也就是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那些使得使用者的判断被误导的信息,两者密切相关。

失真=超过重要性水平临界点。

三、会计信息差错、虚假与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差错和虚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两种主要表现,但却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所谓会计信息差错是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这种出入具有以下特点:

(1)当事人无造成虚假的主观愿望;

(2)差错在会计核算资料中暴露得比较明显;

(3)差错责任人一般得不到经济及其他利益;

(4)差错的纠正比教顺利。

会计信息虚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出于种种目的或虚构盈利,或隐瞒营业亏损,或者避免股东要求多分红利,或甚至逃避纳税等等;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此种行为虽然都不是以个人的利益为目的,但显然会破坏会计信息真实性,歪曲财务报表内容,具有欺诈的意向以使利害关系人的判断和决策错误,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就会计信息差错的后果来看,信息差错未必会达到影响使用者判断的程度,凡差错超过重要性水平的才能算作信息失真。

而会计信息虚假则一定是有关人员出于种种原因故意弄虚作假,以达到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的目的。所以虚假信息一定是失真信息。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

失真信息=虚假信息+一部分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差错信息。

四、信息失真与认定

管理当局在财务报表时,其实对表中所有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收入、费用等都作出了认定。美国《审计准则证明书第31号——证据事项》确定了财务报表有以下五类认定:

(1)存在或发生,即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的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定生;

(2)完整性,即在报表中应该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

(3)权利和义务,即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的义务;

(4)估价或分摊,即各项资产、负债、业主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报表,这不仅取决于金额确定是否遵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而且还取决于数学上有无错误:

(5)表达与披露,即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

会计差错范文篇8

我们之所以要讨论会计信息失真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造成危害。通常,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有以下四种:投资者(包括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经理人、税务机关。他们在使用息时,并不关注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不是分毫无差.他们觉得存在很“小”差错的信息是可以用的。一旦差错大到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时.才会对他们造成危害,使用者方才认为信息失真了。

一、失真信息是否等同于“失去真实性的信息”

把会计信息失真定义为“丧失真实性”,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公允信息之中仍有可能包含着部分丧失真实性但不失公允的所谓“失真信息”。而只要不失公允的信息就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害。

其二便是如何找到失去真实性的信息。不少专家学者均提到了“真实性审计’。的确,真实性审计是比抽样审计更为可靠,然而面对当今业务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现实“真实性审计”根本不可能成为主流。现代审计的目标是对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发表意见,根据公允性定义可以看出,“真实”的要求是高于“公允”的。真实要求丝毫不差,现代审计只能检查出“低层次”的公允性,无法企及“高层次”的真实性。而现实的情况是,除了通过审计,我们没有其他方法来检查会计信息。也就是说,“丧失真实性”的失真信息是不能最终消灭而将永远可能存在的。既然这样,把失真信息界定为“丧失真实性”就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其三是真实性的含义是什么?强调真实是为了有用。对会计帅而言,在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以万元甚至亿元为计量单位就具备了真实性,而在计算股东的每股盈余时,只有精确到0.01元才具有真实性。可见真实性存在着一个在不同情况下取不同标准的问题。显然在不同层面上对其实的要求是不同的,真实性存在着多重标准,而唯一的标尺应该是有用,即所提供的信息要能够帮助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无法确切地说应该真实到什么程度才够得上是真实。真实是相对的,真实也并非会计的目的。单纯地罗列真实数据是毫无意义的。更何况,从国内生产总值与每股盈余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中不难看出,对真实性存在着一个主观判断与取合。我们依据判断决策时的需要,对它们各自的真实度作出了选择,显然经过这样的选择;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如实精确地反映实际了。然而我们依旧认同它们的真实性。可见我们在判断真实性的时候,也下意识地把不影响决策的差错也包容了。既然是这样,所谓的失真信息显然不能定义为失去真实性。

其四在于会计中也有重要性原则,它与真实性、谨慎性并存。所谓重要性是指对于不影响决策者的不重要信息可不予以披露。如果把失真信息定义为失去真实性的话,那么符合会计重要性原则而提供的信息一定会“失真”,因为这样的会计信息已与真实有偏差了。对决策者来说是摆在他们面前一堆繁冗的真实会计信息重要,还是符合重要性原则且不影响他们正确判断的这样的“失真信息”有用?且不提能否依靠现代会计找到失真信息,即使找到又如何?在花费大量审计成本后决策者还是作出了相同的判断,这样追求真实性,是否违背了成本与收益的原理和会计重要性原则制定者的初衷呢?

因此失真并不能解释为失去真实性,而是应有其自身的内涵。对信息使用者来说,只要是公允的信息就不会有危害。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失真的信息进行重新界定:所谓失真的信息也就是会造成危害的信息即不公允的信息。简单用等式表示即为:

失真不等于失去真实性,失真=不公允。

二、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重要性”

现代审计中的“重要性”是指会计信息漏报或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个程度在特定环境下足以改变或者影响任何一位理性决策者依赖这些信息所作的判断。

根据重要性的定义,可概括出其基本特征:

(1)重要性概念的核心是不能遗漏或错报重要的会计信息。判断会计事项是否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若对使用者的决策来说无关紧要,则不是重要的,否则就不能遗漏或错报。

(2)重要性概念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提出的。因为财务报告是为信息使用者而编制的。这个信息使用者应该是一个理性人,是对企业和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又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

(3)重要性的判断不能脱离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的企业所处环境不同,因此判断的标准也是不相同的。

评价重要性的时候,通常分两个层次,即财务报表层和账户余额层,而在讨论信息失真的时候也应分层次——整个报表层次的信息失真是属于显性的,而账户余额层次的失真则可能是隐性的,只有通过验证各个账户余额,才能得出整体结论。

假设财务报表中所含的错误,不论从单项考虑或综合考虑,其影响都很重要,也就是这份报表会引起任何一位理性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判断错误,那么该份财务报表存在重要的错报,即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失真的,但并非所有错报或漏报我们都认为是重要的,只要不会引起使用者发生判断差错,那么,该错报信息不属于重要的错报,也既并未失真。

从重要性的要求看,判断—项经济业务是否重要既取决于该经济业务的数量,也取决于起性质。虽然现行的会计准则或审计准则都还没有明确地规定重要性的量化标准,然而实务中经验积累所得也有一些数额可以用语判断重要性。如:

(1)税前净利5%─-10%(净利较小时用10%,较大时则用5%);

(2)总资产的0.5%——1%;

(3)权益的1%;

(4)总收入的0.5%——1%;

(5)根据总资产或总收入两项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

其次是根据错报的性质来判断其重要性。也就是说,即使某项错报的金额并不大,但由于它是舞弊或者违法行为造成的,那么仅就性质而言,该项错报也是重要的,这种错报也属于信息的失真。

根据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失真信息的特征,比如足以导致某项财务指标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动,或是足以导致某项财务指标发生质的改变,例如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净资产由正数变成负数等;或是其性质比较严重或比较敏感,例如现金、有价证券盘亏等。对于频繁发生的单项额度较小的经济业务通常应根据总发生额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来判断是否会引起信息使用者判断错误,是否属于失真信息。

另外,会计信息的披露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对于重要事项除了在会计报表中予以反映以外,还要通过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方式对其性质、原因、影响等作适当说明。

尽管我们认为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失真信息的判断都带有主观性,但这并不妨碍其具有客观的一面。重要性是外部环境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其判断要受到会计系统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制约,它不以信息提供者的意志为转移。就此而言,重要性是客观的。此外,重要性的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并注意前后一致。也即在相同的环境下,对同样的业务所适用的重要性标准应一致;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业务的重要性标准应相同。总之,应使不同的理性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对同一会计信息进行判断时,结果相同或相近。

由此可看出,失真的信息也就是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那些使得使用者的判断被误导的信息,两者密切相关。

失真=超过重要性水平临界点。

三、会计信息差错、虚假与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差错和虚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两种主要表现,但却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所谓会计信息差错是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这种出入具有以下特点:

(1)当事人无造成虚假的主观愿望;

(2)差错在会计核算资料中暴露得比较明显;

(3)差错责任人一般得不到经济及其他利益;

(4)差错的纠正比教顺利。

会计信息虚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出于种种目的或虚构盈利,或隐瞒营业亏损,或者避免股东要求多分红利,或甚至逃避纳税等等;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此种行为虽然都不是以个人的利益为目的,但显然会破坏会计信息真实性,歪曲财务报表内容,具有欺诈的意向以使利害关系人的判断和决策错误,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就会计信息差错的后果来看,信息差错未必会达到影响使用者判断的程度,凡差错超过重要性水平的才能算作信息失真。

而会计信息虚假则一定是有关人员出于种种原因故意弄虚作假,以达到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的目的。所以虚假信息一定是失真信息。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

失真信息=虚假信息+一部分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差错信息。

四、信息失真与认定

管理当局在财务报表时,其实对表中所有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收入、费用等都作出了认定。美国《审计准则证明书第31号——证据事项》确定了财务报表有以下五类认定:

(1)存在或发生,即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的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定生;

(2)完整性,即在报表中应该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

(3)权利和义务,即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的义务;

(4)估价或分摊,即各项资产、负债、业主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报表,这不仅取决于金额确定是否遵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而且还取决于数学上有无错误:

(5)表达与披露,即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

会计差错范文篇9

一、事后监督中心成立以来的情况和取得的工作效果

事后监督中心成立以来,工作重点放在了凭证纠错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差错率明显降低,经我行调查数据显示:年以前,我行事后监督中心尚未成立,自年——年一年间,前台业务差错中筛选出16种不同类型,涉及个人业务、支票业务、银行汇票业务、贷款业务等共笔典型差错。从年事后监督中心成立以后,随着监督力度不断加大,监督程序不断规范和监督领域的不断延伸,在2009年至2010年的前台业务差错中筛选出同样的16种不同类型,也是涉及个人业务、支票业务、银行汇票业务、贷款业务等共285笔典型差错,差错率较年同比减少了%,由以上数据比对不难看出,我行事后监督中心的实际作用和工作效果明显显现。

成立事后监督中心之初,我们只是对银行内部会计核算业务和业务办理程序、业务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但一些工作薄弱环节上经常会出现屡查屡犯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认真分析了问题原因,找出了问题症结: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对于本职业务的熟练度不够,即使认识到工作失误,但由于倚重于经验性和习惯性做法,导致在审核凭证和办理业务上的惯性错误。认识到这点后,我们事后监督中心一方面在事后监督上加大工作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在监督管理中发现银行内部会计核算业务和业务办理程序以及业务执行情况等项工作上存在的欠缺和不足,进而针对不足对症下药,通过对银行事后监督数据的有效转化和充分利用,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的办公能力。进而促进银行内部会计核算业务和业务办理程序以及业务执行情况的科学化、准确化、真实化水平。

二、我行对加强事后监督数据转化利用的主要做法

为实现监督资源的转化利用,我行事后监督中心根据日常监督数据,积极整合监督资源,从涉及个人业务、支票业务、银行汇票业务、贷款业务等方面的典型差错进行筛选,作为总行员工等级考核中凭证纠错技能考试题库。一是合理确定培训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对于监督检查出来个人开户、续存、支取、卡,折转账、跨行转账和单位缴现、手机空中充值以及单位取现等差错率较高的业务类型,经常出现的未摘录存款人有效证件或摘录错误、未加盖清讫章、转账业务客户栏未填写、未经客户签名、记帐户名与现金缴款单户名不一致、现金缴款单大写金额错、现金缴款单大小写金额不一致、现金缴款单缴款户名账号未填写、现金缴款单金额更改、记账账号与客户填写缴款账号不一致、现金缴款单小写金额未填写、未盖清讫章等方面的业务办理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培训,逐步提高职工办理业务的熟练程度。自事后监督中心成立以来,共组织员工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次,共培训人次。二是合理确定重点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凭证纠错是业务办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业务办理程序真实性、准确性的重要程序。是凭借员工自身业务素质,找出电子影像凭证上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规定的错误要素,并按照正确业务操作作出正确回答的一项业务技能测试。为不断提高我行会计核算质量,保证准确无误进行操作,事后监督中心对员工进行了经常性地凭证纠错指导和练习,从而有效促进了事后监督成果的转化利用。三是合理分析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督。按照风险排查方案等上级精神,事后监督中心对于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大额授权、抹账、挂失等特殊业务和薄弱环节上加大监督力度,将风险隐患控制在最低。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和事后监督数据的有效转化和充分利用工作,及时将出现的差错反馈给业务办理部门,进行及时纠错和整改落实,从而保证了工作的有序开展。四是合理修订实施细则,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强化执行,完善各项制度,及时修订并印发了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各项会计出纳岗位细则、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使制度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大大增强,通过制度约束进一步提高业务办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和服务意识,形成错差考核的长效机制。将业务错差率作为职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从制度上不断规范业务办理行为,充分发挥事后监督数据转化利用的能动作用。

三、我行事后监督数据转化利用的主要成绩

经过事后监督中心坚持不懈的努力,事后监督数据转化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员工纠错意识明显增强。将职工的差错率作为考核内容纳入到员工绩效考核中,与效益奖金直接挂钩,这样就直接关系到了员工的经济收益,从而极大促进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员工的工作态度更加认真,敬业精神明显增强,能够积极主动认真校对每一项凭证,做好每一项业务。二员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在事后监督中心的组织下和员工的积极配合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使员工对本职业务能够做到熟练掌握,并充分利用业余休息时间进行补课充电,本着应知应会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学习内容不但涵盖了基本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包括各专业核算、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金融法律法规等,进行全面系统和经常性学习,全方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职工的协调配合能力也有了大幅提高,进而提高了整体工作素质。三是业务差错率明显降低。自事后监督中心成立以来,我行不断加大事后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活动,从提高职工的纠错意识、加强职工的专业培训、规范各项监督制度,有效实现了事后监督数据转化利用,从而充分发挥了事后监督中心的职能作用,全行差错率成逐年下降趋势。据统计数据显示,我行年共查出业务差错起,年共查出业务差错起,年共查出业务差错起,年共查出业务差错起,四年来每年差错率最少降低%,最多降低达个百分点。四是内部工作效率明显提升。随着职工业务能力的不断曾强和差错率的极大降低,修改和返工的情况逐年减少,这样就极大节约了办公资源,明显提高了办公效率,以前需要时间办结的业务,现在仅用时间就彻底办结。工作效率的提升为我行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提供了内因保障,同时树立了我行良好的工作形象和行业信誉,为进一步拓展业务渠道夯实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四、事后监督数据转化利用工作存在的不足

事后监督工作是在交易完成核算后的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实现事后监督数据的合理转化利用是加强事后监督工作的有效形式和直接方法。事后监督数据的合理转化利用是一个“防患于未然”的环节,是有效避免差错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作措施,就目前工作状况看,在事后监督工作上尚未达到规范科学的效果,那么数据利用和转化上自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足。大多片面依赖于事后监督中心的监督工作,往往是在“亡羊”后开始“补牢”,这样大大增加了工作程序的繁琐程度,无疑会对办公资源和人力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二是重视程度不够,在办理业务上出现差错后,经监督中心检查发现,并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培训时,部分员工认为培训内容已经掌握,没必要花费时间进行学习和研究,但在实践操作中又会反复出错,这主要原因在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高,对于专业知识掌握上似是而非、模糊不清。三是培训力度不够。由于工作人员时间所限,很难抽出业余时间来进行专业知识的集中系统培训,这为事后监督数据的利用和转化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不能够及时将监督数据做好充分的利用和转化,导致事后监督工作的即时性不强。

会计差错范文篇10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博弈论;根源;治理对策

1会计诚信缺失的内涵

在明确会计诚信缺失的内涵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会计诚信缺失”与“会计信息失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于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会计信息与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本身相偏离,且这种偏离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公允性或者超过了审计的重要性水平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使其利益受到危害。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会计信息差错和会计诚信缺失两种。

会计信息差错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致使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事实之间有所出入,这种出入具有以下特点:①当事人无弄虚作假的主观愿望;②差错在会计核算资料中暴露得较明显;③差错责任人一般得不到经济利益或其它利益;④差错的纠正较顺利。就其后果来看,信息差错未必会达到影响使用者决策的程度。当信息差错使得会计信息有失公允性或超过审计的重要性水平时才算作会计信息失真,而当信息差错处于审计的重要性水平之下、不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时只能算做一般的信息差错。

会计诚信缺失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为了获取一定利益,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利用其掌握的专业知识、现行会计规范体系的不完备性及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会计信息进行人为操纵,导致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受损。它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当事人具有弄虚作假以谋取私利的主观愿望;二是被操纵、歪曲的会计信息一般都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并使其利益受到危害。会计诚信缺失一般也被称为会计造假、会计舞弊或会计信息主观违法性失真。

由此可得到如下关系等式:

会计信息差错=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差错+一般差错

会计信息失真=信息差错中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差错+会计诚信缺失所造成的信息失真

2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

(1)博弈方。又称局中人,是指博弈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的个人和组织。会计信息供求中的博弈方有多个,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当局、会计人员及其它职员,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机构,以及咨询管理公司等。根据这些参与者在会计信息供求中的作用不同,可将其大致上分为三组:信息提供者、信息需求者和信息监管者。会计信息提供者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会计信息监管者主要包括政府有关监管机构及民间审计机构;其它参与者都可视作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当然,这种划分并非绝对的,所以我们在此将企业管理当局视为会计信息提供者。

(2)策略集。即指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会计信息提供方的策略可分为如实反映和不如实反映这两类;会计信息需求方的策略也有两类,即相信会计信息提供者所提供的信息以及不相信他们提供的信息;会计信息监管者的策略可分为四类,即制定或修订会计信息提供及使用规范,奖励诚实守信的信息提供者及信息使用者,处罚弄虚作假的信息提供者及违规的信息使用者,以及奖惩结合的策略。实际上,博弈中任何一个参与者所采取的策略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的地位及利益,另一方面取决于博弈规则及他所掌握的博弈信息。博弈方自身的地位及利益从根本上决定着博弈方的立场及采取策略的出发点;而博弈规则确定了博弈次序并对博弈方在不同次序中可以选择的策略及行为进行了约束。

(3)博弈信息。即指博弈者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博弈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参与者对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及策略组合下的收益有充分了解的博弈称为完全信息博弈;反之,则称为不完全信息博弈。显然,现实中的会计信息供求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博弈。

(4)博弈的次序。即博弈方作出策略选择的先后顺序,它是博弈规则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影响到博弈方可能采取的策略及博弈方最终的收益。一般情况下,会计信息提供者根据信息需求者及信息监管者的要求进行策略的选择与实施,而信息监管者又会根据信息提供者的策略选择与实施行为进行自己的策略调整。但信息监管者并非总能及时、准确地知道信息提供者及需求者的策略,所以这种策略调整的成效是有限的。这就说明,当博弈规则既定时,博弈方的博弈信息获取及策略选择余地都是有限的。也即是说,博弈规则制约着博弈方的策略选择及实施,并且制约着博弈方在特定策略或策略组合下的收益。也正由于这一点,我们可通过改变博弈规则(博弈的次序)来改变博弈的结果。博弈论中“智猪博弈”的经典案例已深入浅出地证明了这一点。

(5)博弈方的收益。又称为效用,是指博弈方做出策略选择后的所得所失,是可以定义或量化的参与人的利益。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收益是指通过提供会计信息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或其它收益。会计信息需求者的收益是指通过获取和使用会计信息而得到的经济收益或其它收益。会计信息监管者的收益是指通过对会计信息提供及使用(尤其是信息提供)的监管所得到的经济收益或其它收益。

天才数学家纳什通过严密的数学推理证明了非合作博弈中“纳什均衡”的存在。纳什均衡是指如下一种博弈结果:在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实际上,现实中的会计信息供求博弈结果也是一种“纳什均衡”。假设M、N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A是准备根据相关会计信息进行股票投资的信息需求者,X是会计信息监管者。那么,对于M而言,无论其它博弈方的策略是什么,于他最有利的策略都是不如实反映,也即会计造假。这是因为,会计造假行为所受到的查处、惩罚力度不够,会计造假所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了因造假所付出的代价;所以,在N不造假的情况下,若M造假,虽然其造假行为可能会被监管者X发现进而受到惩罚,但由于惩罚所带来的损失一般远不及造假所带来的收益,并且还有可能X没有得知M、N的真实策略甚至是在某些利益的驱动下与M合谋,所以M选择造假策略比较合算;而在N造假的情况下,若M不造假,则信息使用者A很有可能根据M、N提供的信息选择有利于N的策略,这样M显然会吃亏,所以M同样会选择造假策略。根据同样的推理,N也会选择造假策略。这样一来,必然是信息需求者A的利益受到最大的损害,而信息提供者M、N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信息监管者X的惩罚,信息监管者X的监管成本也增加了。也就是说,最终的结局对博弈各方都不利。博弈论中“囚徒困境”的经典案例更是深刻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由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的存在,个人若仅从利已的角度出发,结果将会是损人不利已;为避免这种结局,个人应采取合作的“利已策略”,也即是在考虑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从而达到共赢的结局。但现实中作为博弈方的人都有天生的自利性,若没有一定的制度或规则来约束他们,要求他们“在考虑他人利益的基础上行事”的想法就很难实现。这就涉及到博弈规则的问题。

博弈规则本身存在问题正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之一。会计信息供求博弈中的博弈规则有两类:一类是体现信息需求者与信息提供者的利益关系的“会计规范”,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另一类是体现会计信息监管者的立场与要求及其与信息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会计监管规范与措施”,包括《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等。除了这些“显规则”之外,在博弈过程中起作用的还有一些“隐规则”。隐规则的制约作用是辅助性的,在博弈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显规则。但是,这两类显规则本身都不完善:其一,规则的制定没有经过充分的博弈,现行会计规范及会计监管规范与措施都主要由会计信息监管方制订,尽管也有一定的试行期,但信息提供方及需求方参与的程度不大。这样制订出来的博弈规则必然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所有博弈方的支持;其二,规则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值得商榷。现行会计规范及会计监管规范与措施的不完善性无庸置疑。这种本身存在一定漏洞的博弈规则,要想在本来就不很支持它的博弈方中执行下去,其难度可想而知。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各种会计舞弊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会计诚信缺失的第二个根本原因是博弈信息的传递不通畅。表现在:一方面,会计信息提供方及需求方对博弈规则了解、掌握的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博弈各方对其它博弈方的策略选择及实施的了解程度是不对称的,一般而言,信息提供方及需求方容易得知信息监管方的策略,而信息监管方得知其它两方尤其是信息提供方的相应情况的难度则很大。此即通常所指的信息透明度不够。

3关于治理会计诚信缺失的建议

(1)提高会计信息提供者及会计信息需求者对博弈规则即“会计规范”和“会计监管规范与措施”制订的参与程度。这是使规则受到信息提供者及需求者支持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规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重要途径。

(2)提高博弈信息的透明度。这是保证博弈规则真正贯彻实施的前提。

(3)加大会计信息监管方对信息提供及信息使用的监管力度。监管方要加强贯彻博弈规则尤其是“会计监管规范与措施”的力度,首先是要在了解会计信息提供方及需求方的策略选择及实施的实际情况方面下大功夫,要突破种种信息透明度不够的约束,认清规则实施的真实情况;其次是要真正做到奖罚分明且有力度,让采取不同策略的信息提供方及需求方得到其应有的效用,无论收益或处罚,都要有足够的分量。

(4)充分发挥博弈中“隐规则”的正面影响力。社会文化背景、行业风气与惯例、企业文化等隐规则虽然对博弈的过程及过程起不到硬性制约的作用,但其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诚信建设,加强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提高信息的供求双方遵守规则的自觉性。这是杜绝信息提供者舞弊甚至与信息监管者共谋现象以及信息使用者违规使用会计信息(导致部分信息提供者不愿提供真实信息以免泄露商业机密)的根本途径,是根治会计诚信缺失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