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21:28:49

河道局

河道局范文篇1

黄河河道巡查是及时发现和制止河道内违法违章行为,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有效打击各种水事违法行为,确保防汛防洪工程安全,维护黄河河务部门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黄河河道巡查报告制度实施以来,结合长垣黄河实际,我局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周密部署、妥善安排,在预防、制止水事违法行为,打击危害防洪防汛安全的破坏分子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总结河道巡查工作经验,完善河道巡查报告制度,进一步做好河道巡查工作,我局对黄河河道巡查制度实施以来的河道巡查情况进行总结,并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为做好河道巡查的自查工作,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局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河道巡查自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次河道巡查自查工作。此次自查采取“自上而下”、“平级建议”、“回头看”的方式进行,认真听取基层巡查组织、工程养护人员、局属各单位、局直各科室对河道巡查的建议。

二、主要经验

1、长垣河务局管辖范围内,简易水事违法行为特别是近堤取土现象相对严重,较大以上水事违法案件较少。基于水事违法案件发生的规律和实际情况,我局加大巡查力度和深度,采取经常性巡查、不定期巡查和定期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巡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河道巡查与河道内建设项目的监管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3、结合长垣实际制定了河道巡查网络图。

我局为加强黄河河道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查处并有效预防违反水法律、法规的行为,根据局实际情况制作了长垣《黄河河道巡查工作网络图》。该图直观、整体、清楚明白地表现出了地理关系和级别关系,并明确表示出了各级负责人、责任人、责任段、职责范围,进一步增强了水政执法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了黄河河道监管水平。

4、结合长垣实际制定了水政工作征求意见卡。

巡查执法环境是困扰当前河道巡查和水行政执法的难题。为保障河道巡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系,根据专管与群管结合的原则,我局水政水资源科与有关职能部门、沿黄沿堤各派出所和行政乡镇等部门建立了齐抓共管的水法规宣传和水法贯彻落实运行机制。定期向沿黄沿堤各乡镇派出所、村委会及县相关职能部门发放征求意见卡,征求对我们河道巡查、水行政执法、水事案件查处、违章建筑拆除、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监管等工作的意见。通过设立水政工作征求意见卡,水政监察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情况,最有效的遏制水事违法行为的发生,实现事前监督与事后处理的有机结合。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水政队伍的物质基础薄弱,客观制约着河道巡查工作的开展。河道巡查、水行政执法、普法宣传教育是三位一体的,三者的有效开展必须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支撑。但基层承担河道巡任的水政队伍的物质基础令人担忧。基层河道巡查队伍缺乏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交通和执法装备性能差且长期得不到更新,这很难满足河道巡查和处理水事违法行为快速反应,快速处理的需要。物质基础的薄弱也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处理较复杂水事违法案件的需要。水事违法案件的发生主要通过河道巡查发现并由水政部门处理。但基层执法队伍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先进的通讯、侦查装备。物质基础的薄弱极大的制约了河道巡查工作的的开展。以我局为例,我局水政科9人,但只有一台电脑办公,一辆快被淘汰的昌河车同时没有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勘测工具。这样的物质装备极大的制约了我局查处水事违法案件的及时性,客观上增加了收集证据的难度,不利于河道巡查工作的开展和水事案件的查处。

2、河道巡查的责任归属不清。基层养护单位对自己的职责认识不清,思想上不重视河道巡查工作。在工作实际中,承担河道巡查的基层养护单位思想上认为河道巡查不是自己应有的职责,自己是帮助水政部门做事,自己不承担河道巡查的责任,因此思想上不重视,行为上不积极,对发现的水事违反行为不上报、不及时上报或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

3、我局所辖临黄堤42.764公里,太行堤22公里,贯孟堤11.8公里,6座涵闸、虹吸,4处控导工程,点多面广,河道巡查易留死角。

4、“夜间现象”和“周末现象”。水事违法行为人为规避巡查和处罚,通常选择在夜间和周末进行水事违法行为。

5、水政制服的不统一,导致在巡查过程中着装各式各样,缺乏正规性,导致执法威信的下降。

6、水政队伍缺乏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流域水政队伍缺乏与地方政府、公检法、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机制,信息资源缺乏共享。在流域利益与地方利益发生冲突时,难以及时有效的执法,难以保证河务部门的合法利益。

五、对发现问题的建议

1、上级领导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巡查的物质装备保障和经费问题,探求稳定的经费来源。建议在水行政事业收费中提取河道巡查活动的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河道巡查、办案、执法、改进物质技术装备,真正实现水事违法案件的快速反应。

2、进一步完善制定河道巡查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归属和责任承担。制度可设立责任承担章节,对河道巡查不利的部门和个人可根据情节严重情况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制度应明确水政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职责分工。建议召开局长级的水政座谈会,对制度进行详细地解释和说明,进一步明确水政的概念和职责,改变主要领导对水政的意识,改变主要领导把水政当成“万能剑”的意识。

3、对“夜间现象”和“周末现象”巡查部门只能加大巡查力度,特别是基层巡查单位要克服困难,认真巡查。

4、购买发放统一的执法制服。可以采取类似检察院、法院的西服佩戴水政监察徽章。

5、建立外部联系机制。负责河道巡查和水行政执法的水政监察部门应该与地方政府、公检法、相关兄弟部门建立必要的联系机制,做好信息通报和信息沟通制度,建立有效的联谊机制,为水行政执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

6、改革创新水法的宣传形式。水法宣传必须与河道巡查、水行政执法三位一体,其中水法宣传是最有效的预防违法行为的方式。只有使水法观念深入人心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水事违法行为的发生,才能增强沿岸群众同水事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勇气,才能更好的保障河务部门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水法宣传形式不仅要采取原来的撒传单、广播等形式,更要创造性的利用网络等形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抽象的法律概念不容易引起沿岸百姓的共鸣,宣传应注重以案讲法将抽象的法律概念具体化,使沿岸百姓认识到法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使其认识到违法的严重后果,使法对其产生威慑性,使其因畏惧违法的不利后果而不敢轻触法律。

7、建立激励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激励机制已经成为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行政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河道巡查工作人员来说,风里来雨里去,作出的义务性行为和承担的义务性工作较多,激励就更具有作用。激励是激发河道巡查工作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需要,是推进河道巡查发展进步的需要。黄委应建立起河道巡查的激励补助机制。

六、社会效益分析

(一)、沿黄群众法律意识提高

通过河道巡查、水行政执法和水法宣传教育的有机结合,特别是重视以案说法、以点带面的水法规宣传,我局管辖范围内沿黄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

我们在河道巡查过程中首先向群众中广泛宣传水法规,在群众中牢固树立水法意识,让他们知法、懂法,这样群众违法的事件就会大大降低。这比先让群众犯法,再去严格惩罚效果好得多。

群众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能提高其守法的自觉性,积极利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减少或预防水事违法行为。群众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增加与水事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能够增强群众同水事违法行为进行斗争的勇气和决心。群众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就能够积极配合河务部门的各项工作。

(二)、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提高

在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同时,我局水政人员加强了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通过深入理解理解法的本质、作用和目的,弄清各种法的规范的真正含义和内容,深刻领会法的精神、法的含义,提高水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真正作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外树立水政监察人员的良好形象。

(三)文明执法,树立河务部门的良好形象

水政监察人员是河务部门的对外窗口,水政监察人员在河道巡查和水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表现,直接关系河务部门的对外形象,关系行政相对人对水行政执法的认识问题。我局水政监察人员严格按照《水政监察人员工作守则》、《水政监察人员行为规范》、《水政监察工作纪律》等制度的要求,在执法过程中依法办事,不吃法、拿、卡、要,文明执法,以理服人,依法服人,使行政相对人充分意识到我们执法不是为了经济处罚,而是为了挽救行政相对人,从而使行政相对人自己认识错误并自觉改正错误。通过水政监察人员的文明执法,树立了河务部门的良好形象,在河务部门需要帮助的时候,沿黄群众都意识到河务部门是在为他们做好事,积极的配合河务部门进行工作,保障我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设立水政工作征求意见卡,为河道巡查、水行政执法创造良好和谐的外部环境

设立水政工作意见卡,加强了与相关单位的联系,在征求意见的同时向他们宣传水法规,实现水法规宣传与贯彻落实的有机结合,争得了各部门的配合为河道巡查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七、经济效益分析

(一)河道巡查与工程监管有机结合,防止危害防洪防汛安全的违法施工现象的发生。

在河道建设内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办好以后,我局及时将施工许可证和相关材料送达申请单位并向其负责人告知施工以后的注意事项,提前预防危害河道安全、影响防洪安全等事件的发生,做好事前监督预防工作。施工开始后,水政人员在河道巡查的同时定期、不定期的对工程建设进行检查,发现不按照审查同意书和施工许可证组织施工的,要求建设单位立即进行整改。

(二)、互动实现双赢

河道局范文篇2

黄河河道巡查是及时发现和制止河道内违法违章行为,有效打击各种水事违法行为,确保防汛防洪工程安全,维护黄河河务部门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黄河河道巡查报告制度实施以来,结合长垣黄河实际,我局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周密部署、妥善安排,在预防、制止水事违法行为,打击危害防洪防汛安全的破坏分子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总结河道巡查工作经验,完善河道巡查报告制度,进一步做好河道巡查工作,我局对黄河河道巡查制度实施以来的河道巡查情况进行总结,并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为做好河道巡查的自查工作,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局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河道巡查自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次河道巡查自查工作。此次自查采取“自上而下”、“平级建议”、“回头看”的方式进行,认真听取基层巡查组织、工程养护人员、局属各单位、局直各科室对河道巡查的建议。

二、主要经验

1、长垣河务局管辖范围内,简易水事违法行为特别是近堤取土现象相对严重,较大以上水事违法案件较少。基于水事违法案件发生的规律和实际情况,我局加大巡查力度和深度,采取经常性巡查、不定期巡查和定期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巡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河道巡查与河道内建设项目的监管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3、结合长垣实际制定了河道巡查网络图。

我局为加强黄河河道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查处并有效预防违反水法律、法规的行为,根据局实际情况制作了长垣《黄河河道巡查工作网络图》。该图直观、整体、清楚明白地表现出了地理关系和级别关系,并明确表示出了各级负责人、责任人、责任段、职责范围,进一步增强了水政执法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了黄河河道监管水平。

4、结合长垣实际制定了水政工作征求意见卡。

巡查执法环境是困扰当前河道巡查和水行政执法的难题。为保障河道巡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系,根据专管与群管结合的原则,我局水政水资源科与有关职能部门、沿黄沿堤各派出所和行政乡镇等部门建立了齐抓共管的水法规宣传和水法贯彻落实运行机制。定期向沿黄沿堤各乡镇派出所、村委会及县相关职能部门发放征求意见卡,征求对我们河道巡查、水行政执法、水事案件查处、违章建筑拆除、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监管等工作的意见。通过设立水政工作征求意见卡,水政监察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情况,最有效的遏制水事违法行为的发生,实现事前监督与事后处理的有机结合。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水政队伍的物质基础薄弱,客观制约着河道巡查工作的开展。河道巡查、水行政执法、普法宣传教育是三位一体的,三者的有效开展必须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支撑。但基层承担河道巡任的水政队伍的物质基础令人担忧。基层河道巡查队伍缺乏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交通和执法装备性能差且长期得不到更新,这很难满足河道巡查和处理水事违法行为快速反应,快速处理的需要。物质基础的薄弱也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处理较复杂水事违法案件的需要。水事违法案件的发生主要通过河道巡查发现并由水政部门处理。但基层执法队伍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先进的通讯、侦查装备。物质基础的薄弱极大的制约了河道巡查工作的的开展。以我局为例,我局水政科9人,但只有一台电脑办公,一辆快被淘汰的昌河车同时没有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勘测工具。这样的物质装备极大的制约了我局查处水事违法案件的及时性,客观上增加了收集证据的难度,不利于河道巡查工作的开展和水事案件的查处。

2、河道巡查的责任归属不清。基层养护单位对自己的职责认识不清,思想上不重视河道巡查工作。在工作实际中,承担河道巡查的基层养护单位思想上认为河道巡查不是自己应有的职责,自己是帮助水政部门做事,自己不承担河道巡查的责任,因此思想上不重视,行为上不积极,对发现的水事违反行为不上报、不及时上报或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

3、我局所辖临黄堤42.764公里,太行堤22公里,贯孟堤11.8公里,6座涵闸、虹吸,4处控导工程,点多面广,河道巡查易留死角。

4、“夜间现象”和“周末现象”。水事违法行为人为规避巡查和处罚,通常选择在夜间和周末进行水事违法行为。

5、水政制服的不统一,导致在巡查过程中着装各式各样,缺乏正规性,导致执法威信的下降。

6、水政队伍缺乏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流域水政队伍缺乏与地方政府、公检法、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机制,信息资源缺乏共享。在流域利益与地方利益发生冲突时,难以及时有效的执法,难以保证河务部门的合法利益。

五、对发现问题的建议

1、上级领导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巡查的物质装备保障和经费问题,探求稳定的经费来源。建议在水行政事业收费中提取河道巡查活动的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河道巡查、办案、执法、改进物质技术装备,真正实现水事违法案件的快速反应。

2、进一步完善制定河道巡查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归属和责任承担。制度可设立责任承担章节,对河道巡查不利的部门和个人可根据情节严重情况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制度应明确水政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职责分工。建议召开局长级的水政座谈会,对制度进行详细地解释和说明,进一步明确水政的概念和职责,改变主要领导对水政的意识,改变主要领导把水政当成“万能剑”的意识。

3、对“夜间现象”和“周末现象”巡查部门只能加大巡查力度,特别是基层巡查单位要克服困难,认真巡查。

4、购买发放统一的执法制服。可以采取类似检察院、法院的西服佩戴水政监察徽章。

5、建立外部联系机制。负责河道巡查和水行政执法的水政监察部门应该与地方政府、公检法、相关兄弟部门建立必要的联系机制,做好信息通报和信息沟通制度,建立有效的联谊机制,为水行政执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

6、改革创新水法的宣传形式。水法宣传必须与河道巡查、水行政执法三位一体,其中水法宣传是最有效的预防违法行为的方式。只有使水法观念深入人心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水事违法行为的发生,才能增强沿岸群众同水事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勇气,才能更好的保障河务部门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水法宣传形式不仅要采取原来的撒传单、广播等形式,更要创造性的利用网络等形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抽象的法律概念不容易引起沿岸百姓的共鸣,宣传应注重以案讲法将抽象的法律概念具体化,使沿岸百姓认识到法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使其认识到违法的严重后果,使法对其产生威慑性,使其因畏惧违法的不利后果而不敢轻触法律。

7、建立激励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激励机制已经成为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行政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河道巡查工作人员来说,风里来雨里去,作出的义务性行为和承担的义务性工作较多,激励就更具有作用。激励是激发河道巡查工作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需要,是推进河道巡查发展进步的需要。黄委应建立起河道巡查的激励补助机制。

六、社会效益分析

(一)、沿黄群众法律意识提高

通过河道巡查、水行政执法和水法宣传教育的有机结合,特别是重视以案说法、以点带面的水法规宣传,我局管辖范围内沿黄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

我们在河道巡查过程中首先向群众中广泛宣传水法规,在群众中牢固树立水法意识,让他们知法、懂法,这样群众违法的事件就会大大降低。这比先让群众犯法,再去严格惩罚效果好得多。

群众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能提高其守法的自觉性,积极利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减少或预防水事违法行为。群众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增加与水事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能够增强群众同水事违法行为进行斗争的勇气和决心。群众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就能够积极配合河务部门的各项工作。

(二)、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提高

在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同时,我局水政人员加强了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通过深入理解理解法的本质、作用和目的,弄清各种法的规范的真正含义和内容,深刻领会法的精神、法的含义,提高水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真正作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外树立水政监察人员的良好形象。

(三)文明执法,树立河务部门的良好形象

水政监察人员是河务部门的对外窗口,水政监察人员在河道巡查和水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表现,直接关系河务部门的对外形象,关系行政相对人对水行政执法的认识问题。我局水政监察人员严格按照《水政监察人员工作守则》、《水政监察人员行为规范》、《水政监察工作纪律》等制度的要求,在执法过程中依法办事,不吃法、拿、卡、要,文明执法,以理服人,依法服人,使行政相对人充分意识到我们执法不是为了经济处罚,而是为了挽救行政相对人,从而使行政相对人自己认识错误并自觉改正错误。通过水政监察人员的文明执法,树立了河务部门的良好形象,在河务部门需要帮助的时候,沿黄群众都意识到河务部门是在为他们做好事,积极的配合河务部门进行工作,保障我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设立水政工作征求意见卡,为河道巡查、水行政执法创造良好和谐的外部环境

设立水政工作意见卡,加强了与相关单位的联系,在征求意见的同时向他们宣传水法规,实现水法规宣传与贯彻落实的有机结合,争得了各部门的配合为河道巡查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七、经济效益分析

(一)河道巡查与工程监管有机结合,防止危害防洪防汛安全的违法施工现象的发生。

在河道建设内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办好以后,我局及时将施工许可证和相关材料送达申请单位并向其负责人告知施工以后的注意事项,提前预防危害河道安全、影响防洪安全等事件的发生,做好事前监督预防工作。施工开始后,水政人员在河道巡查的同时定期、不定期的对工程建设进行检查,发现不按照审查同意书和施工许可证组织施工的,要求建设单位立即进行整改。

(二)、互动实现双赢

河道局范文篇3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加强河道整治,改善水环境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河道整治工作的领导。镇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并将河道整治工作作为对各村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各村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落实专人负责。

二、大力宣传,形成共识

河道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为此,镇村两级投入大量资金,在河道两侧树立宣传牌,书写了标语,通过广播等形式对整个工程的实施意义进行宣传,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号召广大群众能积极支持和配合。

三、加强管理,精心施工

今年我镇把河道整治工作作为当年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确定8名人员专职河道整治工作,加强监督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方案,合理调配船只,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管理。

四、长效保洁,巩固成果

20*年,河道保洁涉及了14个行政村和两个集镇区域,保洁长度106.751公里,保洁面广量大,保洁形势严峻。我镇继续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健全常年河道专业保洁队伍,做到河道保洁人员、经费、责任三到位。并与承包者签订协议,落实责任。

五、总结成绩,找出问题

今年的河道整治各项工作都已按计划提前完成,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努力去争取和克服。主要表现在1、河道整治工作资金缺乏。2、河道整治工作关系协调复杂。3、河道整治长效管理任重道远。

河道局范文篇4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农村河道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农村河道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市级、镇级和村级引排河道,包括湖泊和沟溏。

第三条市水利局是本市农村河道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级河道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镇人民政府、区管委会协助市农村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市级河道的管理工作,并负责本辖区内的镇(区)级河道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制止各类侵占、破坏河道及其配套水工程设施的行为。

第五条村(居)民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村级河道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制止各类侵占、破坏河道及其配套水工程设施的行为。

第六条各镇人民政府、区管委会及村(居)民委员会应严格履行农村河道管理职责,接受市农村河道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定期汇报管理情况。其管理职责如下:

(一)负责对所管辖的镇级、村级河道及其配套水工程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

(二)制止侵占、破坏河道及其配套水工程设施的行为。

(三)对本辖区内需要依法查处的违反河道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及时上报市农村河道行政主管部门。

第七条市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农村河道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类河道的管理范围:

(一)市级河道管理范围:河槽、滩地、迎水坡的坡面、青坎,有堤防(含堆土区)的包括堤防(堆土区)至背水坡脚外不小于5米,无堤防(堆土区)的青坎不小于10米。

(二)镇级河道管理范围:河槽、滩地、迎水坡坡面、青坎,有堤防(含堆土区)的包括堤防(堆土区)至背水坡脚外不小于3米,无堤防(堆土区)的青坎不小于5米。

(三)村级河道管理范围:村级河道及两侧各3米。

第九条各镇人民政府、区管委会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按照“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总体要求,将河道逐条、逐段落实管护责任人,做好河道的日常保洁和维护工作,做到河面清洁、水体干净、河坡完整、无侵占河道等现象。

第十条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损坏涵闸、排灌站等各类建筑物及机电设备、水文、通讯、供电、观测等设施。

第十一条禁止在堤坝、河坡及河道保护范围内取土、扒口、挖坑、建窑、扒翻种植和毁坏护坡、护岸林木及草皮等行为。

第十二条禁止在行洪、排涝、送水河道内设置影响行水的建筑物、障碍物以及种植高杆植物。

第十三条禁止向河道管理范围内倾倒垃圾、废渣、农药,禁止排放油类、酸液、剧毒废液以及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禁止排放的其他有毒、有害的污水和废弃物。

第十四条禁止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房、圈围墙、堆放物料、开采砂石料、埋设管道和电缆或者兴建吊车、码头及其他建筑物;禁止擅自填塞河道。

第十五条禁止任意平毁和拆除、变卖、转让、出租河道工程设施;禁止擅自转让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

第十六条禁止在区域性河道和市骨干河道内设置鱼罾、鱼簖等阻水捕鱼设施。

第十七条禁止擅自圈围河滩、湖荡。河道管理范围一经确定,管理权属河道主管机关,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占用、损毁设施,妨碍或危害河道工程安全运行。

第十八条凡违反本办法的,由市农村河道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九条各镇人民政府、区管委会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在确保河道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水面、河坡资源,增加收益,用于河道的管理。

第二十条应建立农村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因地制宜,推广以水养河、以树养河、以渔养河等管护新模式。

第二十一条农村河道管理经费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市、镇(区)、村三级负担,主要用于河道巡查、保洁人员的报酬、河道工程日常的维修养护以及考核奖励等。

市级河道管理经费由市财政安排,按每年3000元/公里的标准进行补助。

镇级河道管理经费以镇(区)财政为负担主体,市财政按每年1000元/公里的标准进行以奖代补。

村级河道管理经费由村自筹,市、镇两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市财政按通南地区每年每村补助7000元、里下河地区每年每村补助4000元的标准进行以奖代补。

补助资金待市组织考核验收合格后发放到位。

第二十二条市农村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经常性检查制度,对农村河道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检查应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结果与补助经费挂钩。具体办法由市农村河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订。

河道局范文篇5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河道采砂是指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含水库迁赔高程以下)采挖砂、石、取土和淘金(包括淘取其他金属和非金属)

第二条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辖区河道的主管机关,负责制订河道的整治规划。各河道管理单位要对所辖河道水、土、砂、石的开采利用进行勘察规划,划出许可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设置标志,并实施采砂管理。未设河道管理单位的河道,由县级河道主管部门进行规划和实施采砂管理。

第三条河道采砂必须服从河道整治规划。河道采砂实行许可证制度,许可证由省水利厅与省财政厅统一印制(式样附后),由省、市(地)河道主管机关或由其授权的单位负责发放。

第四条采砂单位和个人必须提出河道采砂申请书,说明开采地点、范围、深度、运输路线、作业方式、弃料处理及负责人等,经审批,领取河道采砂许可证后方可开采。从事淘金和营业性采砂取土的,在获准许可后,还应按当地工商、物价、税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河道内砂石是河床的组成部分,砂石的开挖运移对河势变化和防洪安全影响极大。为加强河道的整治和管理,在采砂活动中,必须遵守以下事项:

1、严禁在危及堤防和险工安全的部位作业和堆放砂石料物,严禁破堤运砂。

2、禁止在河道内的防汛设施,水文、地质监测设施和导航、助航设施的保护区内开采。

3、禁止在滑坡、塌岸、泥石流的河段及植被良好的稳固滩地开采。

4、开采后的弃料,应随堆随清,及时处理,不得影响行洪安全;车辆运输应按指定的路线行驶,不得影响工程管理、施工和防汛抢险工作。

5、开采后的河床,必须按河道整治要求及时平复,保持底平、坡顺;水流畅通。

6、服从河道管理人员的管理、监督、指导。

第六条河道采砂必须缴纳河道采砂管理费。其收费标准:

1、砂、石、土料按当地销售价格的10-20%收取;

2、淘金沙按产值的3—5%收取。

具体收费标准,由市、地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级财政、物价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幅度内制定,并报省水利、财政、物价部门备案。

采砂管理费由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的单位或由其委托的单位计收。收费单位应按规定向当地物价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并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当地农民采砂自用的,免收采砂管理费。

第七条河道采砂管理费,用于河道与堤防工程的维修、工程设施的更新改造及河道管理单位的管理费。结余资金可连年结转使用,其他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或挪用。

第八条河道主管单位要加强财务及收费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收好、管好、用好河道采砂管理费。河道采砂管理费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由同级财政部门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采砂管理费的使用,由河道管理单位向水利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编制年度收、支计划,连同财政部门拨给的经费统一安排。采砂管理费按扣除经财政部门核定用于河道工程岁修管理支出的结余部分计征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各级财政、物价和水利部门要负责监督检查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效果。

第九条违犯本规定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除责令其纠正外,可并处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赔偿经济损失,吊销许可证。

水利执法队伍应认真实施水政监察,对违章采砂、打骂河道管理人员、干挠河道管理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理,情节严重的,由水利公安机构或报请地方公安部门依法予以惩处。

第十条河道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秉公办事,对于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者,要严肃处理。

河道局范文篇6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农村河道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农村河道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市级、镇级和村级引排河道,包括湖泊和沟溏。

第三条市水利局是本市农村河道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级河道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镇人民政府、区管委会协助市农村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市级河道的管理工作,并负责本辖区内的镇(区)级河道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制止各类侵占、破坏河道及其配套水工程设施的行为。

第五条村(居)民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村级河道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制止各类侵占、破坏河道及其配套水工程设施的行为。

第六条各镇人民政府、区管委会及村(居)民委员会应严格履行农村河道管理职责,接受市农村河道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定期汇报管理情况。其管理职责如下:

(一)负责对所管辖的镇级、村级河道及其配套水工程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

(二)制止侵占、破坏河道及其配套水工程设施的行为。

(三)对本辖区内需要依法查处的违反河道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及时上报市农村河道行政主管部门。

第七条市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农村河道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类河道的管理范围:

(一)市级河道管理范围:河槽、滩地、迎水坡的坡面、青坎,有堤防(含堆土区)的包括堤防(堆土区)至背水坡脚外不小于5米,无堤防(堆土区)的青坎不小于10米。

(二)镇级河道管理范围:河槽、滩地、迎水坡坡面、青坎,有堤防(含堆土区)的包括堤防(堆土区)至背水坡脚外不小于3米,无堤防(堆土区)的青坎不小于5米。

(三)村级河道管理范围:村级河道及两侧各3米。

第九条各镇人民政府、区管委会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按照“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总体要求,将河道逐条、逐段落实管护责任人,做好河道的日常保洁和维护工作,做到河面清洁、水体干净、河坡完整、无侵占河道等现象。

第十条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损坏涵闸、排灌站等各类建筑物及机电设备、水文、通讯、供电、观测等设施。

第十一条禁止在堤坝、河坡及河道保护范围内取土、扒口、挖坑、建窑、扒翻种植和毁坏护坡、护岸林木及草皮等行为。

第十二条禁止在行洪、排涝、送水河道内设置影响行水的建筑物、障碍物以及种植高杆植物。

第十三条禁止向河道管理范围内倾倒垃圾、废渣、农药,禁止排放油类、酸液、剧毒废液以及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禁止排放的其他有毒、有害的污水和废弃物。

第十四条禁止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房、圈围墙、堆放物料、开采砂石料、埋设管道和电缆或者兴建吊车、码头及其他建筑物;禁止擅自填塞河道。

第十五条禁止任意平毁和拆除、变卖、转让、出租河道工程设施;禁止擅自转让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

第十六条禁止在区域性河道和市骨干河道内设置鱼罾、鱼簖等阻水捕鱼设施。

第十七条禁止擅自圈围河滩、湖荡。河道管理范围一经确定,管理权属河道主管机关,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占用、损毁设施,妨碍或危害河道工程安全运行。

第十八条凡违反本办法的,由市农村河道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九条各镇人民政府、区管委会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在确保河道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水面、河坡资源,增加收益,用于河道的管理。

第二十条应建立农村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因地制宜,推广以水养河、以树养河、以渔养河等管护新模式。

第二十一条农村河道管理经费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市、镇(区)、村三级负担,主要用于河道巡查、保洁人员的报酬、河道工程日常的维修养护以及考核奖励等。

市级河道管理经费由市财政安排,按每年3000元/公里的标准进行补助。

镇级河道管理经费以镇(区)财政为负担主体,市财政按每年1000元/公里的标准进行以奖代补。

村级河道管理经费由村自筹,市、镇两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市财政按通南地区每年每村补助7000元、里下河地区每年每村补助4000元的标准进行以奖代补。

补助资金待市组织考核验收合格后发放到位。

第二十二条市农村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经常性检查制度,对农村河道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检查应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结果与补助经费挂钩。具体办法由市农村河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订。

河道局范文篇7

今天下午市政府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安排我市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整治的决策部署,省水利厅从去年10月中旬启动全线整治规划工作,及时编制完成了《省全线整治规划报告》及实施方案,12月29日省政府召开了第23次常务会议审查通过了项目规划报告和实施方案,对项目建设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布署。根据省上《规划报告》和《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局也及时组织人员编制完成了《市中游段综合整治规划实施方案》,下面我就《实施方案》情况向大家简单做以汇报。

一、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衔山吞水,一路奔流,浩浩荡荡地冲出峡口,浇灌着西府土地,养育着西府人民。可以说它是的“母亲河”,也是的“母亲河”,从历史和现实的时空空间看,在兴利的同时,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防洪和生态问却题日益突出:

一是汛期洪水频发,灾害损失严重。从1401年至2010年,沿线发生洪灾的年份多达234年,平均2.6年一次。2003年、2005年在仅发生不足2000个流量的洪水时,市区福临堡、光明段、卧龙寺段等多处堤防便发生险情,农防段更是险象环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是防洪工程标准较低,防洪能力不足。就我市而言,虽然经过多年治理,但目前全市仍有40多公里低标准堤防和20多公里无堤段,堤防工程整体防御能力仅能达到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汛期防汛压力较大。

三是河道脏乱差现象突出、污染形势严峻。近百年来一直没有进行大的治理,河道径流量锐减,水生态日趋恶化,综合利用程度低,潜能难以充分发掘。目前河道内乱采乱挖、违规耕种、倾倒垃圾现象屡禁不止。河水由于沿渭污水排放,水质恶化趋势日益严重。

四是兴利程度不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急待提高升。沿线资源丰富,水文化历史悠久,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长期缺乏统一规划,开发混乱,利用程度低,影响了两岸产业带的聚集和发展。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和日益突出的生态问题,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全线整治的重大决策,项目实施后必将带动周边城镇、工农业示范区建设,有效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有力促进沿线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整治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我市整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新时期治水新思路,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的决定》精神,按照特性和沿岸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立足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把握重点、突出亮点,以市区和重点城镇及重要支流入渭口段河道建设为重点,以生态工程、景观工程建设为亮点,统筹兼顾干流、支流河道治理,充分考虑河道生态用水,以尽快提升防洪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防洪保安、生态环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等工程建设,实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提供有力的支承。

本次我市整治项目西起峡渠首,东止扶眉和周眉交界,河道全长约100km,横向为河道管理范围外1.5km。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共涉及防洪工程、河道清障工程、生态景观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经济产业带工程五大块。

防洪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修堤路结合工程,堤顶路面宽度20-30米,北岸按双向四车道设计,南岸按双向六车道设计。

河道清障工程计划对河道内严重阻水碍洪建筑物进行拆除,对滥采砂石造成的河道设障问题限期进行治理,沙坑及时进行覆平;对河道内滩地实行统一综合利用,城市段滩地全部停止耕种,农防段逐步退耕还河。

生态景观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防护林带建设,堤岸绿化工程建设、水面景观工程建设,重点城镇段滨河公园建设,支流入渭口生态湿地建设。

河道治污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增水体生态观测断面,限制入河排污总量。

经济产业带工程建设主要内容为沿渭城市段休闲度假居住、高端商务服务业建设,城镇段新型工业园区及小城镇示范区建设,农村段滨河高效农业、果蔬、苗林示范基地建设。

我市整治项目的总体规划建设任务是:加高加宽堤防97.8km,新建堤防35.7km,新建、改建及扩建交通桥17座,栽植行道林、防护林274.2km,新修水面景观4处,景观公园20处,新建水体生态观测段面8处,水利管理设施3处,其中防洪工程计划在2013年底前完成,其他工程到2015年底前完成。

我市2011年整治项目建设任务是:加高加宽北岸千河口至蔡家坡段堤防40.1km;加高加宽南岸潘溪河至伐鱼河段堤防5.5km。

三、综合整治规划把握的几个方面

综合整治项目是一项系统繁杂的工程,我们在编制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把握:

(一)统一领导,分级分部门负责。全线整治项目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意义重大,牵扯的部门和县区较多,需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方共同参与来完成。建议成立由市上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水利、发改委、财政、国土、规划、城建、环保、园林环卫、林业、交通、公安等部门参加的项目建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有关处室,在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项目总体规划编制、项目设计、省补资金的下达、市级配套资金的筹措,县区实施方案审批、项目建设进度、质量的监督检查及工程重大问题的协调解决等工作。沿渭县区和各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各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施工用地用地协调、县级配套资金筹措和项目招投标及施工管理工作。全线整治项目建设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对工程建设工作负总责。

(二)总体规划,分别实施。工程建设必须有规划,科学的规划是项目建设的纲领,按照规划,一流治水,一流治污、一流建景观,才能建成精品工程。全市综合整治由市上进行总体规划。规划由大院、大所、全国一流单位设计,实行招标。规划充分结合实际,考虑历史文化,把治岸、治水、水面、湿地、水景观有机结合起来。河堤设计要充分考虑堤路结合的实际,从满足防洪和二级公路建设实际需要出发,做到两者相兼相容,科学合理;水面水景观的设计要吸收我市和全国治理的先进经验,把打造成一条部级水利风景区,打造成人水和谐的优美河流,人的伊甸园。

堤防、水面、清滩总体规划由市水利部门负责编制,具体规划由所在县区负责编制;治污等总体规划由市环保部门负责,所在县区负责具体规划的编制。

(三)各级分担,部门协同,各方筹措资金。综合整治工程量大,需要资金多,我市整治项目规划总投资158.55亿元,其中省补资金10.12亿元,自筹资金148.43亿元。按照省上要求,省补资金只能用于防洪工程建设,其余工程建设资金全部需要市、县两级自筹解决。我们建议自筹资金采取财政投入、政策带动、企业投资、社会融资等形式多方位、多元化解决。防洪工程总投资34.95亿元,其中省补资金10.12亿元,自筹资金24.83亿元,建议市财政按防洪工程总投资的30%落实市级配套资金,约7.5亿元,分3个年度下拨,剩余资金由县区和有关单位自筹解决;河道清障工程总投资14.08亿元,生态景观工程总投资104.22亿元,治污工程总投资5.3亿元,全部由相关部门和县区自筹解决。

我市今年计划实施的千河口至蔡家坡、潘溪河至伐鱼河两段共45.6km堤路结合示范工程估算总投资约为13.37亿元,初步预计省补资金约为3.87亿元,建议市财政落实两段工程市级配套资金2.85亿元,剩余6.65亿元由陈仓区、物流园、高新区、岐山县共同筹资解决。

河道局范文篇8

(一)工程管理、维修养护及防汛工作

1、严格按照沂沭泗局新修订的考核办法的要求,规范开展综合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工程的日常管理,向工程管理等级申报方向靠近。将新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四大方面33个子项的内容和要求全面贯彻到全年工作中去,制定详实的工作计划,逐项逐条地加以完善。依托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逐步改善工程形象面貌;从制度建设、规范工作基础、文明创建、财务管理等方面促进组织管理上台阶。

2、积极做好维修养护工作。按照沂沭泗局新修订的维修养护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好2013年度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和应急修复工程的各项扫尾工作,有效改善我局直管工程面貌,充分发挥国有资金的效益和作用。总结2012年维修养护项目实施经验,按照严格规范的要求,采取更加积极稳妥的办法,把握方案编制、项目划分、合同执行、质量监管、工程计量、价款支付等重要环节,坚持月考核以及抽查、检查制度,做好维护养护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做好堤防维护项目的有效实施工作,做好建设监管及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3、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认真落实以局长负责制为主的各项防汛岗位责任制,加强与地方政府在防汛工作的联系和沟通,做到思想、组织、物资、措施四落实,确保度汛安全。

4、在全面细致地做好汛前检查的基础上,加强汛期防汛的日常工作,严格汛期值班纪律,及时关注雨情、工情和水情的变化,做好洪水调度的上传下达工作;组织好巡堤查险,及时准确上报汛情和险情;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开展防汛抢险工作,确保工程在警戒水位以下不出险。严格防汛料物看管责任制,确保防汛物资调得出、用得上。做好水毁、雨毁工程查实与统计上报工作。

5、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面对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认真研讨建设项目的监管方式和方法,以优良的服务为基础,以严格的管理为手段,以审批许可为目标,加强河道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通过坚持原则,积极协调,耐心工作,遏止未批先建、监管不严、管而不细、查而不实和造成既成事实等现象的发生。

6、加大检查和抽查力度,强化基层管理所工作制度的执行,激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日常堤防工程巡查力度,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及时发现违章搭建、堆放、种植现象,及时制止,将违章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新的违章出现。

7、积极协调,全力做好局办公场所征迁等各项工作。

(二)水行政执法与依法收费工作

1、加强河道非法采砂管理和违章行为的处罚。发挥水政监察队伍的优势,极力创造一切有利执法活动开展的条件,集中开展河道水政执法巡查、河道采砂管理和违法案件的查处,通过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手段,加大协调力度,达到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秩序、依法打击非法采砂行为、严肃查处违法案件的目的,保证河道堤防安全。

2、加强学习培训力度,充实水政监察力量,强化水政执法人员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建设。2013年,我们一要加大对水政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重点加强水政监察人员的法规知识的学习和办案能力的提高,培养一批水行政执法办案骨干,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二要按照水政工作规范化建设要求,建章立制,积极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三是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提升全体水政人员的执法能力。

3、认真搞好“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突出宣传主题,坚持集中宣传和平常宣传,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水法规宣传。

4、以采砂、取土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一是要切实加强对禁采河道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整顿河道采砂秩序;二是要通过对已审批发证的采砂人的严格监管,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维护河道规范管理的局面;三是要完善执法工作制度,以巡查为基础,教育为先导,查处为手段,打击为措施。

5、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河湖清障工作,发挥河道主管机关的监督、参谋作用,重点配合地方防指做好违章建房、圈圩的清除工作。

6、要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做好市地表水厂取水许可监督和管理工作。

(三)经济发展与财务管理工作

1、充分发挥水土资源优势,积极做好水土资源承包管理费的收取工作。在土地使用权证审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水土资源的回收力度,做好水土资源的承包管理工作,化解矛盾,提高承包收入。

2、积极做好护堤护岸林木的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经济效益。调整工作重心,切实加强树木的后期管理,特别是要继续核实树木现状,规范合同管理,理清管护责任,同时要加强林木的病虫害防治、防盗工作;认真搞好因工程占压清除和成材林木的更新销售工作。

3、加强采砂监管力度,提高采砂管理费征收水平。要在巩固原有的收费成果基础上,通过强化监管力度,督促采砂户按行政许可要求办理采砂审批手续,全面足额征收沂河和骆马湖的采砂管理费。

4、大力开展“增收节支”活动,继续坚持增收节支奖惩制度。继续加大预算管理力度,强化预算意识,严格预算执行,做到无预算不拨款,无预算不开支,确保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和财务收支平衡。

5、及时编报完成各类财务会计报表工作,定期召开分析会。

6、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

(四)党建文明工作

1、加强党建工作,坚持制度,过好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通过培养、考察、吸收优秀职工加入党组织,发展和壮大党员队伍。

2、加快股级干部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给优秀职工压担子、放到艰苦岗位去工作、送出去培训等形式,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要坚持民主、公开的方式,选拔工作实绩突出的人员担当重任;按照上级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为重点,多做思想疏导、形势引导和排忧解难工作,建立谈心制度,化解职工思想障碍,稳定职工队伍。

4、加强廉政工作,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5、加强民主管理,推行政务公开,执行公示制度。健全职工大会制度,坚持职工提案制度,拓宽监督渠道,扩大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创建成果。要重点围绕基层所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必要的资金,提升基层所文明的“硬件”,加大“软件”建设力度,通过加强学习与指导,提高基层管理所办公自动化水平,来弥补“硬件”建设的不足。同时要巩固职工之家建设成果,采取多种有效形式,适时开展凝心聚力活动。

7、继续为职工办实事。开展职工健康检查;关心离退休职工生活,每年定期向离退休老同志通报全局工作情况,增进离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的相互了解,为离退休职工做好服务;搞好对部分特困职工进行帮扶;为一线执法人员办理人身伤害保险;贯彻执行“带薪休假”制度和工作人员疗休养办法;关心职工生活,提高福利待遇,增加职工收入。

(五)内部管理工作

1、继续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在严格劳动纪律考核的基础上,加强月度工作考核制度的落实,使目标管理考核更加全面、科学、规范。

2、强化各股室、各管理所工作职责,实行工作月报制度,提升全体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计划性。继续改善基层管理所办公、生活条件,促进一线管理水平上台阶。

3、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严格费用报销管理规定,规范财务管理行为,积极按照财政三项制度改革,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杜绝设立“小金库”和坐收坐支等行为的发生。

4、加强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和数量;加强局互联网页的管理和更新,在网页内容、信息量上下功夫,提升网页水平。

5、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及时做好各类资料的收编、整理、归档工作,通过办公自动化平台的开发利用,提升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河道局范文篇9

一、河道分级管理现状

我县以防洪保安为中心,狠抓堤防管理,确保堤防安全,强化社会服务为主的河道分级管理制度已经建立;河道分级管理体制健全;河道及堤防等水利工程分级管护正常有效;岸线管护、采砂管理等规划已部分编制和部分审批完成;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已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和《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审批及权限分级监管。河道采砂审批及监管正常合法,管护经费(防汛岁修费)已列入省、州、县财政预算。水行政执法分级管理明确有效,措施得力。

通过本次调研,我县目前无河道划界确权面积,应完成划界确权面积为20388.4亩,其中,管理范围无堤防河道应划界确权面积为17591.4亩、有堤防河道划界确权面积为1216亩;保护范围堤防应划界面积为1581亩。共计需要经费719.9万元。

二、河道分级管理经验和做法

1、以防洪保安为中心,确保堤防安全。

防洪保安工作是我们中心工作。在防汛工作中,一是坚决服从州、县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认真贯彻落实州、县防汛指挥部的各项决定、指令;二是及时掌握和通报水情、雨情,为领导科学决策当好参谋;三是认真制定年度防洪预案;四是科学判险,制定整险方案,为险情的处理做好技术指导;五是从进入汛期开始,严格24销售领导带班制度;六是一般水位坚持防汛专班巡堤检险,特殊水位防汛专班与各乡镇村联合进行巡堤查险;七是抓好州县防汛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2、狠抓堤防管理,强化社会服务。

我局管理的堤防分布全县各溪河,范围广。全局上下充分意识到管理难度大,任务艰巨。多年来,我们在狠抓日常管理的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多方筹措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组织群众义务投劳,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一是多处溪河开展了护坡工程及外平台整治;

二是在多处河段开展了绿化活动,种植成活林木;

三是改良多处堤坡草皮,并狠抓日常保洁;

四是加强水政监察力度,及时制止水事违法行为。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特点和干部职工队伍思想状况,我们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教育;二是建章立制;三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四是抓行风建设。

三、河道划界确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河道划界确权存在的问题

回顾过去,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管理水平与群众的期盼仍有差距。我局管理河道(山溪河)范围广,里程长,尽管做了很多工作,但我县划界确权工作仍然处于空白状态,今后需要作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二是水政执法力度仍需加强;三是宣传力度有待强化。主要是堤防管理、涉水法规宣传的方式还应多样化;四是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2、对策建议

首先是认真做好当前工作,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堤防管理力度,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做好今年汛期险情的整险工作,加大水政执法力度,讲究执法艺术,推动执法创新,制止违法行为,解决好社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河道局范文篇10

一、治理范围

1、列入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村的村内、村外所有河道,共71条。

2、列入我市年民生重点工程的河道治理项目,共20条。

二、治理措施和具体任务

1、列入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村的村内河道,主要进行河道清淤和浆砌筑坝;村外河道进行清淤筑坝。共需治理63.5公里,其中浆砌河道23.3公里,完成土石方63.4万方,投资3274万元。

2、列入我市年民生工程的河道,主要进行清淤、护砌、拦蓄、绿化。共需治理35公里,投资1409万元。

三、完成时限

所有工程于年6月底前完工。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构。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水利、环保、城建、交通、考核办、农工办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河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各镇街要把河道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去抓,倒排工期、倒查进度,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治理工作扎实推进。有包村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要把帮助包扶村治理河道作为包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二)广开渠道,加大投入。农村河道治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各镇(区)、街道要通过“财政投一块、市场引一块、群众筹一块、部门帮一块”等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资金保障。市里对工程进度快、效果好的,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的形式,优先给予补贴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