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规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2:56:57

国债规模

国债规模范文篇1

关键词:国债;国债规模;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居民应债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仅在1950年发行过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954年到1958年间发行了国家建设公债。此后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后,从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恢复了国债融资。1981年7月1日首次发行国债(国库券)48.66亿元。从80年代后半期以来,中国的国债规模明显扩大,特别是从1994年起,国家实行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禁止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借款,从而导致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只有发行国债一种。于是当年国债发行规模即高达1175.25亿元,是1993年的1.59倍,以后更是逐年增加发行量,到2005年国债发行达6922.87亿元。

显而易见,我国国债规模已空前庞大,并且仍在迅猛地扩张。这一现象引起理论界和业务部门的高度关注。中国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有没有进一步发行的空间?中国的经济能承受得起吗?中国会不会由此而债台高筑,引发债务危机?本文拟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国债规模通常包括三层含义:国债余额、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国债的还本付息额。衡量一国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国际上常用的指标有四个,即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和居民应债力。现分别作以分析。

1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是指一国的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衡量整个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指标。该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表示国民经济国家债务化的程度和国债累积额与当年经济规模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它重视从国民经济总体来考察国债限度的数量界限,被认为是衡量国债规模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欧盟各国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各国的国债负担率不得超过60%,被认为是各国债务规模的警戒线。近年来欧美发达工业化国家国债负担率普遍较高,均在50%以上,达到甚至超过了《马约》规定的最高警戒线。而新兴工业化亚洲国家的国债负担率也比较高,都远远高于我国的国债负担率6%左右的水平。这就说明中国的国债负担率与国际公认的60%的警戒线相去甚远,不足为虑,国债规模还有很大的拓展余地。

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它国家的高国债负担率是债务余额流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结果,而我国举债历史不长,自1981年发行第一批国债至今,也不过20余年的历史。而随着国债规模的扩大,我国的国债负担率亦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如果我国的国债规模照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再过几十年,国债负担率也会很高,甚至会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的国债负担额的增长率已大大高于实际GDP的增长率,甚至比名义GDP的增长率还要高,这进一步说明,我国在非经济衰退的正常运行时期,应当注意控制国债的发行规模。

2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一国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额的比率,是用来衡量国家财政支出依靠债务收入来安排的程度。国债依存度有两种计算口径,一是从国家财政角度考虑,以当年国债收入与全国财政支出总额进行比较;二是从中央财政角度考虑,即中央财政依存度,指中央政府债务收入与中央财政支出额之比。根据政策规定,我国地方政府不能发行公债,国债全部由中央财政发行、掌握和使用,并负责还本付息,因此能够准确说明问题的应当是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从流量上反映了财政支出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债务收入。政府举债过多,债务依存度高,表明财政债务负担重,有可能给财政未来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国际上对国债依存度有一个模糊的经验性的安全控制线,大体一是15~20%;中央财政则为25~30%。从下表可以看出,我国的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从1995年就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控制线,而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1991年以来一直都在警戒线以上。

1998年我国的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高达40.2%,比日本财政最困难时期债务依存度最高年份的37.5%还要高出2.7个百分点。如果用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同发达国家相比,超过警戒线的幅度就更远了。美国1982-1994年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平均为22.30%,日本1982-1994年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平均为27.4%。中国1991-1998年则为51.7%,高出美国29.4个百分点,日本24.3个百分点。这未免有点高得离谱了。引起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因为我国每年的国债发行额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财政赤字额和债务的还本付息能力。从“八五”期间开始,财政赤字额逐年增加,由于采取以发新债还本付息的方式而导致还本付息额急剧增长,从而导致国债发行额的急剧扩大。1994年,国务院决定,财政不得向银行直接透支或借款,这样,财政赤字的弥补过渡到只能完全依靠发行国债。当年政府内债的发行规模即飚升到1028.57亿元,是1993年政府内债发行规模(314.78亿元)的3.27倍。

二是因为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偏低的缘故。国家财政预算内收入占GDP的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1997年的11.6%提高到2000年的15%;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已由1997年的48.9%提高到2000年的52.2%,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偏低。

3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国债的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即当年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债务的部分占多大份额。反映着政府财政偿还举借债务的能力。一国财政偿债能力越大,政府举债的承受能力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这一指标说明,国债规模大小要受到国家财政收入水平的制约,国债规模在一般情况下,应当同当期财政收入状况相适应。

同国债依存度相似,国债偿债率也有两种计算口径,即从国家财政角度或中央财政角度考虑。但能够说明问题的也是中央财政的国债偿债率,即在考察国债偿债率时,我们认为使用中央财政偿债率指标更有实际意义。

国际上通常认为8-10%是国债偿债率的安全控制线,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22%。世界发达国家如日本在1975-1980年平均为8.8%,英国在1984-1986年平均为6.9%,美国在1985-1986年平均为6.9%,德国在1985-1986年平均为11.5%等等,均低于或接近8-10%的安全控制线。而我国早在1992年中央财政偿债率就已高达26.59%,后虽几经变化,但目前仍然高居20%左右,是安全控制线的两倍强。

我国中央财政偿债率从1990年以后一直高于20%,1998年更是高达48.1%,可见债务的还本付息开始成为财政的一项负担。

偿债率如此之高说明中央财政支出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用来偿还债务的。

由于国债偿付期过于集中于“九五”后期和“十五”时期,因此我国面临的债务还本付息的压力是相当大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绝对规模比中国大得多,在GDP中份额也高很多,其偿债率反而要低得多,这是由于财政收入在GDP中的份额相差太大。国债源于财政赤字,而在影响财政赤字的诸多因素中,最直接最重要的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的大小。然而,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平均比重(1994-1998)仅为7.4%,与世界诸国相比,名列最末。

4居民应债力

居民应债力是指国债余额占当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

自1981年以来,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当今世界名列前茅,到1999年已高达71.29%,而在1992年美国仅有4.5%,日本16.6%,法国12.7%,英国11.0%。可见中国储蓄率远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水平。

1981-1999年我国居民应债力平均为9.07%,最高的一年也不过23%。也就是说,国债累计余额只占居民储蓄余额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储蓄仍然滞留在银行存款的环节,居民有很强的应债力。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虽然国债规模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比重很低,但国债增长的速度却高于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据测算,1981-2000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81%,而同期国债平均增长速度却为37.76%,高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年平均增长速度8.95个百分点。1990-1999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3.83%,国债余额的平均增长速度是60.34%,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年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多!

5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的国债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并且仍然以很高的速度递增。

从国债负担率来看,国债规模很合理,远没有达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政府举债还有很高的潜力。

从国债依存度来看,中国的国债依存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畸高,远远超出了国际公认的安全控制线,就是说,中国的国家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财政支出过分依赖于债务收入。国债规模过高,政府举债扩容的空间很小。

从国债偿债率指标分析,中国的国债偿债率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并超出了国际公认的安全控制线,且在目前仍然高居不下。也就是说中央财政支出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用来偿还债务的。

中国的居民应债力较低,社会应债能力较强,说明国债尚有较宽的拓展余地。

上述指标中,国债负担率与居民应债力得出相似结论;而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却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即相互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我国预算内财力集中程度低,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此外,国债平均期限短,使国债余额规模累积率相当低也是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蔡可辉,冯小金.中国国债规模分析之浅见[J].广西会计,2002,(5).

国债规模范文篇2

国债负担率是指一国的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衡量整个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指标。该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表示国民经济国家债务化的程度和国债累积额与当年经济规模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它重视从国民经济总体来考察国债限度的数量界限,被认为是衡量国债规模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欧盟各国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各国的国债负担率不得超过60%,被认为是各国债务规模的警戒线。近年来欧美发达工业化国家国债负担率普遍较高,均在50%以上,达到甚至超过了《马约》规定的最高警戒线。而新兴工业化亚洲国家的国债负担率也比较高,都远远高于我国的国债负担率6%左右的水平。这就说明中国的国债负担率与国际公认的60%的警戒线相去甚远,不足为虑,国债规模还有很大的拓展余地。

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它国家的高国债负担率是债务余额流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结果,而我国举债历史不长,自1981年发行第一批国债至今,也不过20余年的历史。而随着国债规模的扩大,我国的国债负担率亦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如果我国的国债规模照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再过几十年,国债负担率也会很高,甚至会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的国债负担额的增长率已大大高于实际GDP的增长率,甚至比名义GDP的增长率还要高,这进一步说明,我国在非经济衰退的正常运行时期,应当注意控制国债的发行规模。

2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一国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额的比率,是用来衡量国家财政支出依靠债务收入来安排的程度。国债依存度有两种计算口径,一是从国家财政角度考虑,以当年国债收入与全国财政支出总额进行比较;二是从中央财政角度考虑,即中央财政依存度,指中央政府债务收入与中央财政支出额之比。根据政策规定,我国地方政府不能发行公债,国债全部由中央财政发行、掌握和使用,并负责还本付息,因此能够准确说明问题的应当是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从流量上反映了财政支出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债务收入。政府举债过多,债务依存度高,表明财政债务负担重,有可能给财政未来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国际上对国债依存度有一个模糊的经验性的安全控制线,大体一是15~20%;中央财政则为25~30%。从下表可以看出,我国的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从1995年就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控制线,而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1991年以来一直都在警戒线以上。

1998年我国的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高达40.2%,比日本财政最困难时期债务依存度最高年份的37.5%还要高出2.7个百分点。如果用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同发达国家相比,超过警戒线的幅度就更远了。美国1982-1994年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平均为22.30%,日本1982-1994年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平均为27.4%。中国1991-1998年则为51.7%,高出美国29.4个百分点,日本24.3个百分点。这未免有点高得离谱了。引起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因为我国每年的国债发行额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财政赤字额和债务的还本付息能力。从“八五”期间开始,财政赤字额逐年增加,由于采取以发新债还本付息的方式而导致还本付息额急剧增长,从而导致国债发行额的急剧扩大。1994年,国务院决定,财政不得向银行直接透支或借款,这样,财政赤字的弥补过渡到只能完全依靠发行国债。当年政府内债的发行规模即飚升到1028.57亿元,是1993年政府内债发行规模(314.78亿元)的3.27倍。

二是因为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偏低的缘故。国家财政预算内收入占GDP的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1997年的11.6%提高到2000年的15%;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已由1997年的48.9%提高到2000年的52.2%,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偏低。

3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国债的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即当年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债务的部分占多大份额。反映着政府财政偿还举借债务的能力。一国财政偿债能力越大,政府举债的承受能力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这一指标说明,国债规模大小要受到国家财政收入水平的制约,国债规模在一般情况下,应当同当期财政收入状况相适应。

同国债依存度相似,国债偿债率也有两种计算口径,即从国家财政角度或中央财政角度考虑。但能够说明问题的也是中央财政的国债偿债率,即在考察国债偿债率时,我们认为使用中央财政偿债率指标更有实际意义。

国际上通常认为8-10%是国债偿债率的安全控制线,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22%。世界发达国家如日本在1975-1980年平均为8.8%,英国在1984-1986年平均为6.9%,美国在1985-1986年平均为6.9%,德国在1985-1986年平均为11.5%等等,均低于或接近8-10%的安全控制线。而我国早在1992年中央财政偿债率就已高达26.59%,后虽几经变化,但目前仍然高居20%左右,是安全控制线的两倍强。

我国中央财政偿债率从1990年以后一直高于20%,1998年更是高达48.1%,可见债务的还本付息开始成为财政的一项负担。

偿债率如此之高说明中央财政支出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用来偿还债务的。

由于国债偿付期过于集中于“九五”后期和“十五”时期,因此我国面临的债务还本付息的压力是相当大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绝对规模比中国大得多,在GDP中份额也高很多,其偿债率反而要低得多,这是由于财政收入在GDP中的份额相差太大。国债源于财政赤字,而在影响财政赤字的诸多因素中,最直接最重要的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的大小。然而,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平均比重(1994-1998)仅为7.4%,与世界诸国相比,名列最末。

4居民应债力

居民应债力是指国债余额占当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

自1981年以来,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当今世界名列前茅,到1999年已高达71.29%,而在1992年美国仅有4.5%,日本16.6%,法国12.7%,英国11.0%。可见中国储蓄率远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水平。

1981-1999年我国居民应债力平均为9.07%,最高的一年也不过23%。也就是说,国债累计余额只占居民储蓄余额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储蓄仍然滞留在银行存款的环节,居民有很强的应债力。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虽然国债规模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比重很低,但国债增长的速度却高于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据测算,1981-2000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81%,而同期国债平均增长速度却为37.76%,高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年平均增长速度8.95个百分点。1990-1999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3.83%,国债余额的平均增长速度是60.34%,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年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多!

5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的国债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并且仍然以很高的速度递增。

从国债负担率来看,国债规模很合理,远没有达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政府举债还有很高的潜力。

从国债依存度来看,中国的国债依存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畸高,远远超出了国际公认的安全控制线,就是说,中国的国家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财政支出过分依赖于债务收入。国债规模过高,政府举债扩容的空间很小。

从国债偿债率指标分析,中国的国债偿债率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并超出了国际公认的安全控制线,且在目前仍然高居不下。也就是说中央财政支出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用来偿还债务的。

中国的居民应债力较低,社会应债能力较强,说明国债尚有较宽的拓展余地。

上述指标中,国债负担率与居民应债力得出相似结论;而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却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即相互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我国预算内财力集中程度低,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此外,国债平均期限短,使国债余额规模累积率相当低也是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蔡可辉,冯小金.中国国债规模分析之浅见[J].广西会计,2002,(5).

[2]焦艳玲.我国国债规模的统计分析与政策取向[J].财经研究,2001,(6).

[3]高培勇,宋永明.国债的规模控制与管理问题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5).

国债规模范文篇3

【摘要】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急剧膨胀。本文引用国际上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国债规模的四项指标,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些指标状况,对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了理性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关于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一些基本结论。

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国债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国债规模进一步膨胀,因此,不免使人们产生了一些担心:现有的国债规模是否过度了?这样的国债规模是否会造成沉重的偿债负担从而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发展?这是学术界和实际决策部门普遍关注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要对此作出理性而准确的回答,不但要对中国现在的财政经济状况及其未来的走势作出准确的分析,还要通过对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下面,本文就通过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来分析一下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及合理走势。

一、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及其国际比较。

国债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范畴,它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状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判断与确定一国的国债是否适度不能仅仅看国债本身的绝对值,它不能准确的反映一个国家的应债能力与财务负担状况,而必须用被国际上公认并经常使用的指标和经验数据来对各国的国债规模进行考察,并依此对中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断。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主要有:(1)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余额/年度GDP;(2)借债率=当年国债发行额/GDP;(3)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财政支出;(4)偿债率=还本付息额/财政收入。前两个指标是从国民经济大局角度考察国债规模,而后两个指标是从财政收支的角度来考察国债规模的。对于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具体比较分析如下:

(一)对国债负担率的比较。从理论上讲,国家财政支出的需求压力和偿债能力、居民收入和储蓄水平以及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和国债的收益率高低都是制约国债发行规模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集中在一点,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换句话说,影响国债规模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国内生产总值。那么,考察国债的相对规模最有意义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国债负担率。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债务规模都有大幅度的扩大,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债务规模(国债负担率)都几乎翻了一倍,不过,在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的国家中,债务规模有很大差别。有的国家的债务规模只相当与GDP的22.5%(如1995年的瑞士),而有的国家超过了120%(比利时)。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债负担率则大都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对国债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并在与国外的这一指标进行比较时,不能仅看数量上的对比关系,还必须把握如下重要因素,否则有可能对我国的国债取向产生误导:其一,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国债负担率亦出现了较快增长的趋势。1980年仅为1%,1990年为4.8%,1995年为5.6%,到1998年已上升到8.2%,增长的势头非常的迅猛。其二,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债务是建立在雄厚的财政基础之上的,整个国家对债务的应债能力比较强。而中国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仅经济发展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国家的财力集中程度也要低得多,1999年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2.6%,即使加上政府部门的各种预算外收入,也仅为20%左右。因此,从整体上讲,我们对债务的承受能力比国外要相对弱一些,债务负担率不能简单的和国外进行对比。其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国债的累计规模之所以年能达到今天这样高低水平,是上百年累计下来的结果。而我国举债的历史不长,从1981年发行第一批国债至今,也不过20年的历史,但我国的国债规模按目前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余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0%左右)就很可能会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甚至会赶上有着较长举债历史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四,各个国家的政府债务规模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经济结构、法律制度和债务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在进行债务规模的国际比较时,,要充分考虑到其经济结构、法律制度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一般的,证券市场越发达,对国债规模的承受能力也将越强。一美国为例,1995年的国债余额约为3.6万亿美元,国债负担率达51%,但由于美国政府债券市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政府债券市场,美国政府债券的发行一直较为通畅。这主要得益于美国政府债券是证券市场中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商品,大多数证券中介机构和美国居民都青睐政府债券,而不是其它金融工具。因此,虽然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到1998年仅有8.2%,但考虑到我国的财力集中程度和证券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因素,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在近期内不易过高。

(二)、对借债率的比较。国债借债率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GDP的比率。它反映了当年GDP对当年国债增量的利用程度。西方发达国家的借债率一般在3%…10%,而中国的借债率1994年是2.5%,1998年是4.09%,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即使与借债率较低的法国、英国和加拿大等相比,也要低2-3个百分点,这说明从国民经济全局来看,我国的年度国债发行规模还是存在一定的空间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从1994年起,中国的国债增长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大体在25%--30%,远远超过了GDP8%左右的增长速度,所以,借债率这一指标肯定还将不断攀升。而大多数国家的这一指标多年来基本保持稳定的状况,维持在8%左右,只有日本、英国和西班牙等少数财政陷入困境和失业率较高的国家在90年代初出现了较快的增长。

(三)债务依存度的比较。国债依存度是任何一个国家考核国债规模是否适当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值财政支出依靠债务收入来安排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国债依存度=国债年度发行额/财政支出。就法律或制度的意义看,至今为止我国国债只限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是不能发行公债的。这样,依靠国债满足财政支出需要的只能是中央政府,即国债依存度这一指标对中央财政才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在作比较分析时,实际上是拿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即年度国债发行额与中央财政支出之比)与西方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来作对比。我国的债务依存度是非常高的,1998年度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和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分别高达29.65%和71.12%,几乎高出日本、英国和美国的3-10倍。目前各发达国家的债务依存度一般在10%-20%之间,日本政府即使在最困难时期债务依存度也不过37%。显然,我国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体格局的中央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一半以上要依赖发行国债,不仅与政府本身的性质不符,而且,长此以往,恐怕难以维继,其潜在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各国的财政体制和预算编制方法不同,在对国债依存度进行比较是,一定要注意其可比性。尤其要注意的是:第一,在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这个计算指标中,“中央财政支出”这一指标仅包括政府预算内支出,而在当前政府收支被严重扭曲的情况下,占相当大比重的政府收支游离在政府预算之外,保守的估计,预算外收支至少占全部收支的一半,而且中央预算在整个政府预算中的比重也偏低。因此,中央财政支出这一指标是被低估了,具体到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则被高估了。第二,我国的财政预算编制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完全相同,比如债务利息的规模已越来越大,但尚未编列在预算支出中,使帐面上的中央财政支出小一块。又使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被高估了一块。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就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严重偏高就得出要立即压缩国债规模的结论。但不管这个指标被怎样高估,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则是不争的事实,应该引起警觉,绝不能掉以轻心。

(四)偿债率的比较。国债偿债率是指一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债务收入的有偿性,决定了国债规模必然要受到财政资金状况的制约。因此,要把国债规模控制在与财政收入适当的水平上。这一指标,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是8-10%,我国在1994年以前,由于国债的发行规模不大,国家财政收入用于债务支出的也就不多,偿债率较地,如1990年不过是6.5%。但从1994年起,国债的发行规模剧增,由此导致的债务支出总额迅速上升,国债偿债率从1994年的9.6%迅速攀升到1998年的22.4%,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公务员之家:

二、基本结论。

通过以上对四个指标的对比分析,关于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1、西方国家国债依存度较低,国债负担率较高,与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西方国家年度国债规模发行绝对量较大,但与其年度巨额财政收入相比,相对量显得较小。以美国为例,1993年的财政收入高达11535亿美元,而同期我国财政收入仅有4398亿元人民币。若按现有汇率计算,相当于我国财政收入的22倍。二是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历史比较长,因此,国债发行时间也早,尤其是以发行中长期(10-20年)的国债为主体品种,因此,历史累计额较大,比较起来,其国债负担率自然比较高。2、从上面判断国债规模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很难简单讲,中国国债规模是大了还是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一个让人们较易接受的事实是,中国国债规模处于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而财政债务重负的矛盾当中,即既有宽松的一面,也有严峻的一面。那么,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既要充分发挥国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对经济运行的反周期调节作用,又要防止国债规模过大对财政收支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避免像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因政府债务问题而陷入信用危机和财政危机。3、从动态趋势看,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经历了自1994年以来的以30%多的速度急剧扩张,正面临者巨大的压力和与日剧增的风险。今后的若干年内,只要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突变,对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增长中的“微调”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政策选择。考虑到国债总量政策的惯性作用,未来几年要压缩国债发行规模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客观要求,但国债发行规模要想连续保持这几年的增长势头也是难以维继的。所以,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增长中的“微调”,而且,这种“微调”只能建立在“振兴财政”和“优化国债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即要在提高“两个比重”的或国家可支配财力水平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国债规模。同时,要继续调整国债政策,规范国债市场,优化国债结构,是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得到较好的释放。

参考文献:

1、管圣义、刘邦驰,“我国国债规模与限度的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7。

2、马涛,“国债扩张动因何在”,《经济日报》,1999.9.13。

国债规模范文篇4

一、我国国债规模现状

(一)我国国债规模的演变

我国国债规模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一1958年。为了筹集国家建设资金,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在这一阶段发行了几亿元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发行规模不大,每年的国债发行额在当年GDP中比重不到1%.

第二阶段:1958—1980年。我国坚持财政平衡的思想,没有发行国债,大多数年份预算保持平衡,即便有赤字,规模也很小,主要靠向中央银行透支解决。

第三阶段:1981年一1993年。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筹集经济建设资金,我国于1981年恢复国债的发行。但国债发行额较小,这一阶段年平均发行量为198亿元,累计发行量为2106亿元,国债增幅比较平稳。

第四阶段:1994年一1997年。由于国家预算体制改革,不再允许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解决赤字而改为发行国债,加之过于集中的还本付息,国债发行量呈现较大增幅。1994年国债发行量突破1000亿元,1995年以后,每年发行量均比上年增长30%以上,远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和GDP的年均增长速度。

第五阶段:1998年至今。为拉动内需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为了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投资,国债发行量陡升,导致1998年国债发行额高达3310.9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3.7%.此后国债年发行量就一直节节攀升。2003年国债发行总量达到6355亿元,创下国债发行总量的新高。

(二)国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5年以来,成效是显著的。1998年一2000年国家财政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3600亿元,共安排国债项目6620个,投资总规模2.4万亿元,到200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5万多亿元。1998年到2002年国债投资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5%、2.0%、1.7%、1.8%、1.8%.如果没有国债投资的支持,我国不会在世界经济普遍下滑的情况下还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国债贡献率是从动态上衡量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一个指标,它以国债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表示。为了使数据更精确,可以根据GDP和国债发行额的数据,建立一元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LGDP和LDEBT分别表示对GDP和国债发行额取对数,利用Eviews软件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

LGDP=6.22+0.63×LDEBTR2=O.97t检验值:(24.5)(18.5)

变量统计显著,F统计值为342.8,基本通过检验。GDP与国债发行额之间成正比,且国债发行对GDP的弹性为0.63,可见国债对国民经济增长有很大正面作用。

二、我国国债规模指标分析

决定或影响一个国家国债规模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各种经济条件和状况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其他国家或组织的国债规模指标来衡量我国国债规模。从我国的具体实际来看,我国国债规模的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国债发行额、国债余额、国债还本付息额、全国和中央的财政支出、全国和中央的财政收入、GDP、居民储蓄额。下面将衡量我国国债规模的指标分为两方面:应债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为配合下文的分析,表1给出了自1990年来我国国债规模相关因素的统计与衡量国债规模的各项指标值。

(一)应债能力指标

1.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当年GDP)。它反映了全社会宏观资源的利用效率,类似于企业的负债杠杆。从我国负担率走势上看,基本上是小幅慢升,在1998年前平均幅度是52以下,1998年由于国债发行的大幅增加,这一指标上升到10%,此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水平,2000年为14.54%,2002年接近20%.但由于我国国债余额增长率基数小,一直大于GDP增长率。而美国1970年代初国债负担率在33%左右,到1990年代末上升到66%,之后有所下降;日本1970年代初国债负担率只有5%,1980年代的10年中迅速上升到67%,1990年代末超过100%;德国1970年代初国债负担率也只有5%,1980年代上升到40%左右,1990年代末上升到60%,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国债负担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之上。同时,与西方发达国家规定的不超过45%,以及欧洲货币联盟签定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规定60%的比率相比,我国的这一指标显著偏低。从这方面看,承受能力还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

2.国债借债率(国债发行额/当年GDP)。它反映了当年GDP增量对当年国债增量的利用程度。从表1中看出我国该指标走势一直平稳盘升,最高不过2002年的5.79%,与国际公认的50%警戒线相距甚远。如果仅以这个指标为依据来判断,则我国国债发行还有相当的空间。

3.居民应债能力(国债发行额/当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债权债务关系看,政府是净债务主体,居民是净债权主体。因此,国民经济的应债能力最终主要落实到居民的应债能力上。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增长很快,国债发行额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率逐步提高,但由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在快速增长,所以国债发行额占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率仍较低,居民购买国债的应债能力仍有较大潜力。

(二)偿债能力指标

1.国债依存度(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它表明财政支出靠债务收入的安排程度,该指标越高说明财政对债务依赖性越强,对财政未来发展威胁也越大。国债依存度有两种:一种是国债发行额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即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另一种是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即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前者《马约》中规定的标准为20%,而我国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自1994年开始就已连续超过20%,近年来已达到30%.日本政府即使在财政最困难时期,国债依存度的最高年份也只有37.5%.

在我国,由于国债是由中央财政发行、掌握和使用,因此分析中央财政的依存度更具现实意义。由表1,我们可清晰地看到,自1990年来我国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一直在攀升。1996年以后连年超过50%.1998年甚至达到了67.68%.2002年即使有所回落,也依然达到42%.总之,自1990年来我国中央财政的国债依存度一直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25%.显然,我国这一指标显著偏高。

2.国债偿债率(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它表明当年的财政收入中必须拿出多少份额用于国债还本付息,该项指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弱。由表1可明显看出我国国债偿债率已远远超过《马约》中规定的10%的警戒线。1994—1998年我国国债偿债率急增,至1998年的最高水平为23.82%,表明国债处于还本付息高峰期,已进入了不断攀升的“发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时期。

我们不能忽略各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差异。以2001年为例,我国2001年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6.52左右,而西方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为30%—40%.如果考虑我国的财政集中度,我们在评价国债偿债率时,就不能简单地拿10%警戒线来作为我国的标准。因此,根据我国目前国情,将国债偿债率上限修正为20Z.但即使这样,我国近几年的国债偿债率仍然高于警戒线。

我国近些年由于国债规模的膨胀,加上新发国债期限较短,还本付息的支出负担日益沉重,偿债压力会进一步扩大。此外,我国的国债期限结构不甚合理,国债偿还期过于集中在“九五”后期和“十五”时期,我国今后一段时间还要面临偿债高峰的问题。在我国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困难不能得到根本扭转的背景下,就不得不利用发新债来还旧债,后果是国债规模越来越大,极大地加剧了国债的规模风险。从上述的指标看,我国国债规模从应债能力角度,还具有一定的发债空间;但从偿债能力角度,则具有不容忽视的风险。

三、结束语

以上只是从应债能力与偿债能力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国债的规模。事实上,影响我国国债规模的因素还有很多,并且难以量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综合负债。国家综合负债是指国债规模加上各种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

2.国债期限、品种结构。在国债期限上,我国现在大多是3、5年的中期国债,缺乏1年以内短期和5年以上长期国债,期限单一,平均期限偏短,偿债高峰周期短;在品种结构上,国债品种结构设计不合理,我国20多年来不可流通的凭证式国债占主导地位,满足不了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品种的不足同样制约着国债规模的发行空间扩展。

国债规模范文篇5

(一)我国国债的长。期均衡模型

国债规模的大小在客观上受到很多宏观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根据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本文得到与国债规模(C),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的四个影响因素,即财政赤字(FD)、信贷规模(L)、居民储蓄(S)和国债还本付息(PD)。本文采用这四个因素作为国债规模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根据1981~2003年的历史数据,运用OLS回归法,建立我国国债的需求模型。

运用Eviews3.1软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如表1所示:

从回归系数上看,我国国债规模(C)与财政赤字(FD)、信贷规模(L)、居民储蓄(S)和国债还本付息(PD)都呈正相关关系。其中,财政赤字和国债还本付息的系数最大,是影响我国国债规模的决定性因素,说明我国的国债需求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和偿付国债本息,而不是以宏观经济政策为导向的市场主动选择的结果。

从回归效果上看,R2=0.9994,拟合优度较好,财政赤字(FD)、信贷规模(L)、居民储蓄(S)和国债还本付息(PD)高;F值所对应的概率为0.0,说明回归模型整体拟合效果显著;由于模型的观测个数n=23,解释变量个数k=4,水平α=0.05,查表可知D.W.的临界点为d1=0.986,du=1.785,而回归方程D.W.=1.84227,大于1.785,不存在一阶自相关;L、S系数的t检验值较小,所对应的概率分别为0.1724和0.2041,均大于0.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L、S对模型的解释能力不强。因此,我们要对回归模型进行调整。根据惯例,逐个剔除t检验值较低的变量。经检验,若单独剔除L,会使S的t检验值所对应的概率显著增大,回归方程拟合优度降低;同样,若单独剔除S,会使L的t检验值所对应的概率显著增大,回归方程拟合优度也会降低。因此,应将L、S两变量同时剔除,回归结果见表2所示:

表2的回归结果显示,解释变量FD、PD的符号方向与调整前的一致,能较为合理地解释与国债规模的关系;拟合优度R2=0.9987,说明在国债规模的变动中,有99.87%的变动是模型中解释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t检验值所对应的概率均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各解释变量作为个体对国债规模有较显著的解释能力;F=8289.02,所对应的概率为0.0,说明模型中所有的解释变量作为一个整体与被解释变量B的线性关系显著。

回归方程为:B=44.28+1.028FD+0.99PD(1)

回归方程的两个结论;

1.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财政赤字和国债还本付息。人们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并且已经有人对此进行了回归建模分析。但是,这种回归模型的有效性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GDP虽然和国债发行规模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但二者不是同阶单整,因此不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实际上,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当年的国家预算赤字和到期国债的还本付息决定的,结合本文前面的实证分析,很容易得出真正与国债发行规模有较强因果联系的因素是财政赤字和国债到期还本付息这两个因素。

2.振兴财政与提高“两个比重”刻不容缓。财政赤字和国债还本付息与国债发行规模的因果关系最为紧密,这从侧面说明我国财政对于国债的依赖过于严重,国债的发行很大程度上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和偿还国债本息,而不是用于国家的长期经济建设。国家财政之所以出现很大的财政赤字,无力偿还到期国债,这一方面与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中央财政实力不是很强,因此振兴财政,提高“两个比重”是很迫切的。

如果假定国债的实际发行量与需求量是一致的,那么上述回归方程就是国债需求函数的均衡方程,否则上述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就不能代表需求方程,它只是我国国债发行量的回归方程。因为国债的实际发行量与需求量一致是很偶然的,大多数年份实际发行量和需求量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对上述方程进行动态调整,才能得到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实际需求模型。

(二)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动态调整模型

动态调整模型也称为局部调整模型,是非均衡模型中最简单的一种,其模型如下:

Bt-Bt-1=θ(Bt*-Bt-1)(2)

其中,B*t是第t期国债需求量或意愿水平,Bt和Bt-1分别是第t期和第t-1期国债实际持有量,θ是调整速度。

假定我国第t期的国债需求量B*t是确定的,并且政府总是打算弥补期初实际持有Bt-1量与这一需求量间的缺口,但由于受国债调整成本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一国在第t期内不大可能将期初实际水平Bt-1调整到本期需求水平或意愿水平B*t,因而本期的实际水平Bt只是作局部调整,调整速度为θ。均衡模型假定实际持有量就是需求量,即θ=1,那只是这里所讨论模型的一种特殊情况;B*t-Bt-1>0,表示期初的国债发行量不足以满足该期的需求;B*t-Bt-1<0,表示期初的国债发行量超过了该期的需求量。根据动态调整模型确定需求函数可以避免用实际持有量代替需求量,但需要得到国债需求的均衡模型。

由于一国的国债实际发行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债需求的客观反映,所以根据前文所确定的国债需求的均衡方程(1),我们可以设定我国国债的需求模型具有下列形式:

B*t=α0+α1FDt+α2PDt+εt(3)

其中,B*t表示我国国债需求量,这是不可直接观察的;εt是随机扰动项;FDt、PDt分别为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额。

假定我国国债的实际发行量与需求量之间满足下列动态调整模型:

Bt-Bt-1=θ(B*t-Bt-1)+μt(4)

将关系式(3)代入(4),经整理后可得

Bt=θα0+θα1FDt+θα2PDt+(1-θ)Bt-1+θμtεt(5)

根据国家国债发行的年度数据对模型(5)进行估计,结果见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回归方程为:

Bt=39.98+0.77FDt+0.81PDt+0.25Bt-1(6)

根据以上的回归结果可知,回归模型(5)符合OLS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统计属性,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因此,本文将回归方程(6)作为模型(5)的最后估计结果。比较模型(6)和(5)得:

θα0=39.98θα1=0.77θα2=0.811-θ=0.25

可解出各个参数值为:

θ=0.75α0=53.31α1=1.03α2=1.08

将上述参数的估计值代入(3)式,即可得出我国外汇储备的需求模型:

B*t=53.31+1.03FDt+1.08PDt(7)

同时,我国国债的动态调整模型为:

Bt-Bt-1=0.75(B*t-Bt-1)(8)

由(7)式可以看出,我国国债需求量是由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额两个因素所决定,并且都与国债需求量呈正相关。由(8)式可知,θ=0.75,也就是说我国国债实际发行量向需求量进行调整的速度为0.75,即国债需求量与年初发行量之间的缺口有75%的部分在年度内得到调整。这说明我国国债还有一定的发行空间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根据我国国债需求模型(7)可以算出1990年以来我国国债需求量,再与当年实际发行量相比,可以得出各年度我国国债发行的缺口,如表4所示:

三、结论

本文采用动态调整模型这种非均衡方法间接地估计了我国国债的需求模型,并找出了国债实际发行量与适度规模之间的动态关系。

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基本是适度的,没有超过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1990年的国债发行缺口是34.02亿元,到2002年这一缺口达到386.48亿元,1990年至2003年的国债发行平均缺口达137.99亿元。这说明我国的国债政策是稳健的,国债发行规模的大幅增加是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国债实际发行量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缺口,除1993年国债实际发行量略高于需求量之外,其他年份国债实际发行量均低于需求量,但缺口数量并不是很大,所以说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相适应的,国债规模基本适度。

2.我国国债还有发行的空间,国债政策依然是有潜力的。我国国债规模逐年大幅度增加,一些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开始担心国债规模扩张给国家财政带来风险。但我们不能据此片面理解控制国债规模,甚至走向淡化国债或消灭国债的极端。中国财政每年出现财政赤字难以避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都依赖于政府的推动,而发行国债是政府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应该按照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来安排适度的国债规模,及时调整实际发行量和需求量之间的缺口,以保证我国宏观经济正常运行,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

3.我国国债发行空间并不是很大,所以国债规模也不能盲目扩张,要注意风险的防范。今后一段时间,如果我国能一方面通过优化国债的使用结构,提高具体国债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扩大国债投资对经济总量的乘数效应;另一方面通过财政体制和税收体制改革,控制财政赤字规模的扩大,那么我们更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我国政府将有能力保持适度的国债规模,并且完全可以避免因国债规模失去控制而导致的债务危机。

国债规模范文篇6

一、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的简要回顾

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世界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恢复了国债融资。自恢复国债发行以来,我国国债规模日益扩大,国债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无限制地发行国债是有风险的,也会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在此,本文拟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二、中国国债规模的主要指标及其评价

国债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状况是密不可分的,它的限度导源于国债的负担。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所谓国债规模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历年积累债务的总规模;二是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三是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衡量一国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国际上常用的指标有四个:即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和居民应债力。现分别作以分析:

(一)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国债积累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反映政府债务存量的总规模,是衡量国债风险积累情况的基本指标。用公式表述为: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余额/当年GDP)×100%。各国债务规模的警戒线是60%,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在6%左右的水平。这就说明我国的国债规模还有很大的拓展余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国债的累计规模是上百年累计下来的结果。而我国举债的历史不长,如果按目前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就很可能会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

(二)债务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财政支出依靠债务收入来安排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国债依存度=国债年度发行额/财政支出。国债依存度从流量上反映了财政支出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债务收入。政府举债过多,债务依存度高,表明财政债务负担重。国际上公认的控制线是15%-20%,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是25%-30%左右。在我国使用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地方政府无权发行地方公债。我国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体格局的中央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一半以上要依赖发行国债,长此以往,恐怕难以维继。

(三)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衡量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可用公式表述为:国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支出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是8-10%。我国国债偿债率从1994年的9.6%迅速攀升到1998年的22.4%,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线。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至2009年我国国债偿债率继续上升,主要原因是在于我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很低,未能有效地收缩财政支出的范围。

(四)居民的应债力

居民应债力是指国债余额占当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这是考察国债发行规模的重要指标。居民是我国认购国债的重要主体之一,而城乡居民存款和手持现金是居民购买国债的主要来源。自1981年以来,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到1999年已高达71.29%。我国居民的应债能力在进一步增强,但是,据测算,1990-1999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3.83%,国债余额的平均增长速度是60.34%,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年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多。

三、适度控制国债规模的建议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经济增长双双减速。为此,2008年11月5日,中央政府推出了4万亿投资的两年经济振兴计划。2009年,几千亿元的巨额投资加上超过千亿元的减税,财政压力不言而喻。目前我国中央财政支出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28%,占GDP的4%,这样的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十分少见。虽然2009年国债发行规模还将扩大,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应采取多方措施来预防国债规模扩大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降低国债偿债率和国债依存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必须加快财政改革的速度。要加强税收征管工作,减少税收流失,严厉打击偷税、漏税、逃税行为。

第二,保持国债的平均利率小于经济增长率。保障国债利率小于经济增长率是减少国债风险的有效方法。只有在经济增长率大于国债利率的情况下,国债负担率才会逐步收敛。

第三,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要净化财政支出范围,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财政要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逐步减少财政补贴,消除软预算约束,让市场机制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中成长。

国债规模范文篇7

通过以上对四个指标的对比分析,关于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1、西方国家国债依存度较低,国债负担率较高,与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西方国家年度国债规模发行绝对量较大,但与其年度巨额财政收入相比,相对量显得较小。以美国为例,1993年的财政收入高达11535亿美元,而同期我国财政收入仅有4398亿元人民币。若按现有汇率计算,相当于我国财政收入的22倍。二是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历史比较长,因此,国债发行时间也早,尤其是以发行中长期(10-20年)的国债为主体品种,因此,历史累计额较大,比较起来,其国债负担率自然比较高。2、从上面判断国债规模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很难简单讲,中国国债规模是大了还是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一个让人们较易接受的事实是,中国国债规模处于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而财政债务重负的矛盾当中,即既有宽松的一面,也有严峻的一面。那么,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既要充分发挥国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对经济运行的反周期调节作用,又要防止国债规模过大对财政收支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避免像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因政府债务问题而陷入信用危机和财政危机。3、从动态趋势看,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经历了自1994年以来的以30%多的速度急剧扩张,正面临者巨大的压力和与日剧增的风险。今后的若干年内,只要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突变,对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增长中的“微调”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政策选择。考虑到国债总量政策的惯性作用,未来几年要压缩国债发行规模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客观要求,但国债发行规模要想连续保持这几年的增长势头也是难以维继的。所以,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增长中的“微调”,而且,这种“微调”只能建立在“振兴财政”和“优化国债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即要在提高“两个比重”的或国家可支配财力水平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国债规模。同时,要继续调整国债政策,规范国债市场,优化国债结构,是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得到较好的释放。

【摘要】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急剧膨胀。本文引用国际上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国债规模的四项指标,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些指标状况,对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了理性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关于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一些基本结论。

二、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及其国际比较。

国债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范畴,它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状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判断与确定一国的国债是否适度不能仅仅看国债本身的绝对值,它不能准确的反映一个国家的应债能力与财务负担状况,而必须用被国际上公认并经常使用的指标和经验数据来对各国的国债规模进行考察,并依此对中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断。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主要有:(1)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余额/年度GDP;(2)借债率=当年国债发行额/GDP;(3)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财政支出;(4)偿债率=还本付息额/财政收入。前两个指标是从国民经济大局角度考察国债规模,而后两个指标是从财政收支的角度来考察国债规模的。对于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具体比较分析如下:

(一)对国债负担率的比较。从理论上讲,国家财政支出的需求压力和偿债能力、居民收入和储蓄水平以及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和国债的收益率高低都是制约国债发行规模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集中在一点,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换句话说,影响国债规模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国内生产总值。那么,考察国债的相对规模最有意义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国债负担率。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债务规模都有大幅度的扩大,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债务规模(国债负担率)都几乎翻了一倍,不过,在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的国家中,债务规模有很大差别。有的国家的债务规模只相当与GDP的22.5%(如1995年的瑞士),而有的国家超过了120%(比利时)。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债负担率则大都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对国债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并在与国外的这一指标进行比较时,不能仅看数量上的对比关系,还必须把握如下重要因素,否则有可能对我国的国债取向产生误导:其一,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国债负担率亦出现了较快增长的趋势。1980年仅为1%,1990年为4.8%,1995年为5.6%,到1998年已上升到8.2%,增长的势头非常的迅猛。其二,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债务是建立在雄厚的财政基础之上的,整个国家对债务的应债能力比较强。而中国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仅经济发展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国家的财力集中程度也要低得多,1999年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2.6%,即使加上政府部门的各种预算外收入,也仅为20%左右。因此,从整体上讲,我们对债务的承受能力比国外要相对弱一些,债务负担率不能简单的和国外进行对比。其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国债的累计规模之所以年能达到今天这样高低水平,是上百年累计下来的结果。而我国举债的历史不长,从1981年发行第一批国债至今,也不过20年的历史,但我国的国债规模按目前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余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0%左右)就很可能会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甚至会赶上有着较长举债历史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四,各个国家的政府债务规模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经济结构、法律制度和债务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在进行债务规模的国际比较时,,要充分考虑到其经济结构、法律制度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一般的,证券市场越发达,对国债规模的承受能力也将越强。一美国为例,1995年的国债余额约为3.6万亿美元,国债负担率达51%,但由于美国政府债券市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政府债券市场,美国政府债券的发行一直较为通畅。这主要得益于美国政府债券是证券市场中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商品,大多数证券中介机构和美国居民都青睐政府债券,而不是其它金融工具。因此,虽然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到1998年仅有8.2%,但考虑到我国的财力集中程度和证券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因素,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在近期内不易过高。

(二)、对借债率的比较。国债借债率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GDP的比率。它反映了当年GDP对当年国债增量的利用程度。西方发达国家的借债率一般在3%…10%,而中国的借债率1994年是2.5%,1998年是4.09%,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即使与借债率较低的法国、英国和加拿大等相比,也要低2-3个百分点,这说明从国民经济全局来看,我国的年度国债发行规模还是存在一定的空间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从1994年起,中国的国债增长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大体在25%--30%,远远超过了GDP8%左右的增长速度,所以,借债率这一指标肯定还将不断攀升。而大多数国家的这一指标多年来基本保持稳定的状况,维持在8%左右,只有日本、英国和西班牙等少数财政陷入困境和失业率较高的国家在90年代初出现了较快的增长。

(三)债务依存度的比较。国债依存度是任何一个国家考核国债规模是否适当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值财政支出依靠债务收入来安排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国债依存度=国债年度发行额/财政支出。就法律或制度的意义看,至今为止我国国债只限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是不能发行公债的。这样,依靠国债满足财政支出需要的只能是中央政府,即国债依存度这一指标对中央财政才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在作比较分析时,实际上是拿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即年度国债发行额与中央财政支出之比)与西方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来作对比。我国的债务依存度是非常高的,1998年度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和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分别高达29.65%和71.12%,几乎高出日本、英国和美国的3-10倍。目前各发达国家的债务依存度一般在10%-20%之间,日本政府即使在最困难时期债务依存度也不过37%。显然,我国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体格局的中央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一半以上要依赖发行国债,不仅与政府本身的性质不符,而且,长此以往,恐怕难以维继,其潜在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各国的财政体制和预算编制方法不同,在对国债依存度进行比较是,一定要注意其可比性。尤其要注意的是:第一,在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这个计算指标中,“中央财政支出”这一指标仅包括政府预算内支出,而在当前政府收支被严重扭曲的情况下,占相当大比重的政府收支游离在政府预算之外,保守的估计,预算外收支至少占全部收支的一半,而且中央预算在整个政府预算中的比重也偏低。因此,中央财政支出这一指标是被低估了,具体到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则被高估了。第二,我国的财政预算编制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完全相同,比如债务利息的规模已越来越大,但尚未编列在预算支出中,使帐面上的中央财政支出小一块。又使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被高估了一块。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就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严重偏高就得出要立即压缩国债规模的结论。但不管这个指标被怎样高估,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则是不争的事实,应该引起警觉,绝不能掉以轻心。

(四)偿债率的比较。国债偿债率是指一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债务收入的有偿性,决定了国债规模必然要受到财政资金状况的制约。因此,要把国债规模控制在与财政收入适当的水平上。这一指标,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是8-10%,我国在1994年以前,由于国债的发行规模不大,国家财政收入用于债务支出的也就不多,偿债率较地,如1990年不过是6.5%。但从1994年起,国债的发行规模剧增,由此导致的债务支出总额迅速上升,国债偿债率从1994年的9.6%迅速攀升到1998年的22.4%,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线。

参考文献:

1、管圣义、刘邦驰,“我国国债规模与限度的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7。

2、马涛,“国债扩张动因何在”,《经济日报》,1999.9.13。

3、倪红日,“扩大国债的可行性研究”,《涉外税务》,1999.9。

国债规模范文篇8

关键词:国债规模;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国债负担率;国债风险防范

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被各国用以调节经济。从1998年开始我国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加大了国债的发行力度。事实表明,近几年的国债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国债对GDP增长贡献如下:1998~2002年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分别是1.5%、2%、1.7%、1.8%和2.0%.与此同时,加大国债发行力度使得国债规模迅速扩大,5年来我国累计发行国债22577.6亿元(加上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总量达到29177.6亿元),平均每年发行4515.5亿元,年均增长28.56%,2002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更是创下5946.30亿元的历史新高。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担忧。

一、国债规模现状分析

从世界各国管理国债规模的实践来看,一般都采用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和国债负担率来判断一国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

(一)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量占该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了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在我国,国债依存度有两种计算口径,即国家财政国债依存度和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我国的国债由中央财政发行,国债收入归中央财政控制使用。因此,我们在用国债依存度来衡量国债规模时采用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更为合理。从表1中可以看到,1994~2002年我国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分别为:6484%、7572%、8589%、9523%、12186%、9669%、8437%、8467%和8763%.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非常高,中央财政支出资金来源很大部分依靠发行国债,这必然会削弱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其中潜在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国际上关于中央财政对国债依存度的警戒线是25~30%,我国的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远远高出世界公认警戒线,表明我国的国债规模的形势比较严峻。

(二)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反映了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入是否相适应。这一指标越高,表明以前所发国债对财政形成的压力越大,反之则越小。从表1中可以看到,1994~2002年我国国债偿债率分别为:6.65%、12.56%、17.09%、21.04%、22.74%、1566%、11.59%、11.74%和13.05%.很多学者都主张我国的国债偿债率应控制在8~10%,可见我国的国债偿债率已经超过了公认的安全线。虽然国债偿债率已经呈现出向安全线逐步接近的趋势,但是我国近些年由于国债规模的膨胀,加上新发国债期限较短,还本付息的支出负担日益沉重,偿债压力会进一步扩大。一般来说,国债本息是必须无条件偿还的,刚性很强。在我国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困难不能得到根本扭转的背景下,就不得不利用发新债来还旧债,后果是国债规模越来越大,极大地加剧了国债的规模风险。

(三)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是指某一时期国债余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国债负担率与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致相同。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左右。因此,我们应推算我国合理的国债负担率在20%左右。从表1中可以看到,我国1994~2002年国债负担率分别为:4.89%、5.64%、6.42%、7.40%、9.91%、12.85%、14.56%、16.28%和18.89%.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国债负担率比较低,似乎可以说明国债规模还不够大。事实上,我国举债的历史比较短,不能够将我国的国债余额与西方发达国家国债余额作简单的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余额是经历上百年时间积累形成的。从上面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国债负担率增长较快,2002年国债负担率是1994年的3.86倍,1994年到2002年间国债负担率平均年增长率约为18%,大大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如果长此以往,我国财政将会不堪重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二、国债规模风险防范对策

我国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还率已经远远超出国际安全警戒线,而且国债负担率增长很快,表明我国国债规模已经偏大,面临着较大的国债规模风险。为此,采取相关措施,控制和防范国债规模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界定国债使用方向,加强对国债资金使用的监督

首先,国债资金应优先投向那些瓶颈性产业和部分生产建设性项目,以弥补国家建设资金的短缺,避免重复建设。国债资金应支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支持国有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产业升级,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引导银行、企业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领域投资。在每个投资项目中,应确保国债资金的投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从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大政府的偿债能力,实现国债规模的均衡发展及自身良性循环。其次,要坚决杜绝半拉子工程,对于已经开工的国债项目建设,严把工程质量关,严禁挤占挪用国债资金,确保国债投资的高效率。针对目前我国国债一些投资项目效率差的情况,需要在资金使用方面加强管理。这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者的使用责任,保证项目的质量。

(二)加快财政改革的速度,降低国债偿债率和国债依存度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有所改善,但我国的财政收入仍然较低,处在世界较低水平。财政收入低制约了国债偿还能力,使得国债规模风险比较突出。要降低衡量国债规模风险的两大指标———国债偿债率和国债依存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必须加快财政改革的速度。首先,必须完善流转税制度,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在税收结构中的比重,努力扩大关税在筹集财政收入中的作用,大力压缩无税区和低税区。其次,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费改税”,逐步将预算外和体制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将具有税收性质的基金和收费纳入税收管理。再次,要加强税收征管工作,减少税收流失,严厉打击偷税、漏税、逃税行为。

(三)加强国债期限结构管理,优化国债偿还期限结构

国债总额不是一次偿清的,对政府财政形成最直接压力的是每年的还本付息额,只要政府每年都能够坚持正常的还本付息,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借债。因此,合理地安排国债的期限结构,使得国债还本付息在年度间均匀分布,避免出现集中偿还年度,可以大大化解国债的规模风险。我国国债大多为3到5年的中期国债,10年以上的国债品种相当稀少,国债期限结构缺乏均衡合理分布。这样的期限结构使还本付息过于集中,容易出现偿债高峰,也不利于国债资金的长期有效使用和合理安排,使国债调节经济的功能难以发挥。同时也难以满足投资者对金融资产期限多样化的要求,影响国债的筹资。所以,我国应增加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的发行,改变目前单调的期限结构。在发行国债时要考虑国债所形成的偿还期限结构,实现国债期限结构的多样化和均衡化,使国债每年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规律相符合。

(四)促进国债市场化,提高国债流动性

国债的可持续性发行规模与国债市场的发育程度有关。发达国家的国债市场发育程度高、流通性强、容易变现,从而国债发行空间较大。反观我国国债市场,其正在培育的过程中,相对比较封闭,流动性差,使得国债发行空间狭小。因此,建立一个适合规范的、流动性高的国债市场,将有利于实现国债筹资、融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国债的规模风险。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完善国债的发行制度。大力发展国债拍卖这一发行方式,以降低国债发行成本,提高国债发行透明度,加快国债发行市场化进程。建立国债的滚动发行,提高可流通国债的比例,以利于中央银行实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其次,将分割的债券市场连通起来。目前,我国可流通债券市场分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在两种市场间债券和资金不能自由流动,降低了国债的流动性。而且两个市场的收益率也不尽相同,不利于形成以国债收益率为基准的市场利率体系,不利于传达货币政策的意图。所以,使资金和国债在各个债券市场间可以互相流通的要求显得很迫切。可以考虑有步骤地允许信用社、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市场。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国债清算系统和托管系统,以提高市场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大楷。国债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国债规模范文篇9

关键词:国债;发行规模;广义灰色关联分析

一、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选择

现实经济中,影响或决定国债规模的具体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国债的发行规模取决于一定时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债的承受能力就越强。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自然受到财政收支状况的影响。

国债发行规模还会受到社会资金总量的限制,由于居民投资者目前仍然是国债认购的主体,居民储蓄会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大小。从国债自身的运作来看,发行的新债有一部分要用于偿还旧债,国债余额、国债的还本付息状况也是决定国债适度规模大小的因素。为此,我们将国债发行规模Dt影响因素的考察范围确定为:国内生产总值GDPt,财政赤字FDt,财政收入FIt,财政支出FEt,居民储蓄St,国债还本付息PDt,上一期国债余额CBt-1。

这里国债余额采用上一期数据是考虑到若采用本期数据,本期国债余额CBt就包含了国债发行规模Dt,国债发行规模Dt和本期国债余额CBt的关联度自然较高,不利于找出国债发行规模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广义灰色关联分析

数据选取期间为1981年~2003年。考虑到1994年以后国债成为国家弥补财政赤字的唯一资金来源,为了分析出1994年前后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排序变化,将数据分成两段:第一段是1981年~1993年,第二段是1994年~2003年。其中国债余额来自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

由计算结果可知,1981年~1993年,各影响因素和国债发行规模综合关联度的排序为:国债还本付息0.806>财政支出0.756>财政赤字0.742>财政收入0.729>国内生产总值0.674>国债余额0.641>居民储蓄0.552。1994年~2003年,各影响因素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的排序为:财政赤字0.838>国债还本付息0.830>财政收入0.751>财政支出0.745>居民储蓄0.730>国债余额0.728>国内生产总值0.617。

上述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1981年~1993年,我国国债发行处于第一个模式,其特点:国债主要用于还本付息、筹集建设资金和弥补财政赤字。这一时期由于财政赤字较低,弥补赤字可以向中央银行透支,当年国债部分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外,主要是用于还本付息和财政支出,国债发行规模和国债还本付息、财政支出的关联度最高,国债发行规模增长较慢。1994年~2003年,我国国债发行处于第二个模式,其特点:国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还本付息。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1994年《预算法》出台,规定财政出现赤字不能向中央银行透支,使得财政赤字只能靠国债发行来弥补,国债发行规模和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的关联度最高,国债发行规模增长较快。

值得注意的是,1994年~2003年,我国国债还本付息和国债发行规模的综合关联度只是略低于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规模的综合关联度,国债还本付息对国债发行规模具有相当影响力,这一分析结果可从我国国债的债务支出收入比得到验证。1994年~2003年,除了2000年债务支出收入比的比例为37.79%外,其余年份都在40%以上,比例最高的年份1997年达到了77.45%,我国每年发行的新债有较大部分是要还旧债,国债筹集的资金中用于弥补财政建设性支出不足的比例减少,国债的总体收益不容乐观。

1994年~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债发行规模的综合关联度最小。这一结果有其原因:从调节宏观经济的需要看,国债规模的增长不能完全与经济增长同步,更多的是需要进行逆向调节,即在经济增长过快时,政府以超增长速度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吸纳社会货币,以国家信用借款压缩和控制投资;反之,在经济出现疲软时,民间投资小于民间储蓄,产生民间储蓄剩余,政府要通过发债吸收民间储蓄剩余,并通过政府投资的保持全社会总投资率的稳定甚至上升,促进经济增长。这并不是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可以摆脱国内生产总值无限制地膨胀。实质上,国债发行规模和国内生产总值是相关的。当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大时,社会的总体纳税能力增强,政府的财政收入随之增加,国家财政的应债能力增强,国债的发行规模就可以适度增大。

三、建议

1.控制国债发行规模要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财政赤字入手。财政收入方面,随着1994年我国开始对财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实行了分税制和新的工商税制,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有了大幅提高。2003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1993年的12.56%上升为18.52%。2005年,我国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800元提升到1600元,这虽然会流失一部分税收,但有助于增加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让普通老百姓得到经济增长的实惠,促进消费进而拉动内需。与此同时,鉴于我国当前高收入阶层自主纳税意识不强的状况,政府有必要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纳税监管,只要提升高收入阶层的自主纳税额,国家财政收入也能保证稳步增长。财政支出方面,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费增长过快,2003年已跃居财政支出第二的位置,仅次于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政府需要加以控制。

2.要重视国债还本付息的影响。首先,政府发行国债时应注意期限结构和品种结构的平衡。我国当前国债发行仍以3年~5年的中期国债为主,期限偏集中。以2004年内债为例,期限在1年及1年以下的短期国债发行额占全部内债发行额的9.17%,期限在10年以上的长期国债没有。这样的发行期限结构会使得国债偿还期过于集中,尤其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国债的大量发行很快就转化为偿债压力,减少了国债的自主支出。在国债品种的选择上,政府可考虑逐步将附息国债作为主要品种,使国债的利息偿付能够在待偿期内均匀分布,避免国债还本付息集中在某一时段从而可能引发偿债风险。其次,政府可以酌情利用国家预算内投资和开发性金融,替代长期建设国债。近年来,我国的长期建设国债资金主要投向了四大领域:公共产品领域、准公共产品领域、部分竞争性领域、完全竞争性领域。公共产品领域项目属于政府公共财政投资范围,理应由政府预算投资。完全竞争性领域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运用市场金融机制能够解决。准公共产品领域、部分竞争性领域项目本身又没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市场力量不愿介入,但这些项目又是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由开发性金融替代比较合适。对于正在建设的存量国债项目,为保持存量建设国债预算安排的连续性和保证已开工国债项目的顺利完工,建设仍由国债资金安排。

3.政府要提升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以促进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改善、政府良好信誉维护,使得国债发行空间可持续增长。从我国建设国债使用状况来看,普遍存在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为此,政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中央政府应该联合具有相应资质的专家,组成专门机构对全国各地申请的国债项目进行评审。对于前期准备不足,未进行规划、可行性研究的项目,政府不予国债投资;对于符合要求的项目,政府应予以国债资金重点支持。政府在最后确定国债项目时,还应全国性地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建设。其次,中央政府可以在部分国债项目上转换角色,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权限,下放这些项目的决策权。由于中央部门对众多的项目本身很难了解得全面、深入,不仅使决策的科学性难以保证,而且也影响了地方政府在项目安排上的积极性、机动性和责任心,不利于地方政府将当地的一些小项目“捆绑”或吸引进来。因此,可以考虑一些国债项目由地方自主安排,根据地方项目的合理性与地方资金到位情况,将国债资金配套给地方政府。最后,中央政府在进行国债项目评审时,不仅要考虑项目本身的科学性,还应评定申请项目的地方政府信用。对地方政府信用评定主要包括:领导者的资历(学历、工作经历)、执政业绩(历史执政状况、工作成绩)、信誉(国债资金的使用状况、国债项目的运行和偿还贷款状况)、能力(管理水平、进取精神、专长)。对于信用好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可以在项目审查通过后,优先批付国债资金;对于信用差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应严格审查项目,加大国债资金监管力度。对于反复出现了严重挪用、占用国债资金状况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应将其列入黑名单,依法惩治腐败。

参考文献:

1.朱平芳,张人骥,刘弘.中国国债的实证研究(二)——国债的因素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7):16-19.

国债规模范文篇10

一、我国国债规模的考察

国债规模管理是国债管理的首要内容,适度的国债规模既是优化国债结构、提高国债使用效率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防范财政风险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的国债规模,既要受认购者负担能力的制约,又要受政府偿债能力的影响。因此,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体系包括应债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两大类,下面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考察。

(一)我国国民经济的应债能力

国债发行规模首先受到国民经济应债能力的制约。国债的应债来源,从国民经济层面看,主要是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微观应债主体看,就是社会居民储蓄存款。反映一个国家应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三个:即国债负担率、国家借债率和居民应债率。

1.国债负担率。国债负担率由国债余额与gdp的比率来衡量,是反映国民经济总体应债能力和国债规模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国际上一般以欧洲货币联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60%作为该指标的警戒水平。我国国债负担率并不高,1990到1997年仅在4.8%-7.4%之间,即使1998年以后,也只有10%-1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和国际警戒线。以此而言,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仍有较大空间。但是需要指出,我国国债负担率的增长速度过快,仅1991到2001十年间,就从4.79%增长到16.05%,增长了2倍多,而同期西方发达国家该指标的增幅都在1倍以内。再者,必须考虑到我国达到当前的国债规模仅用了短短20多年,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规模则是由上百年累积而成。

2.国家借债率。国家借债率由当年国债发行量与gdp的比率来衡量。我国的借债率仅5%左右,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低,年度国债发行量还有一定上升空间。但是,由于年度国债发行量的增速明显超过了gdp的增速,导致我国借债率呈快速增长态势。反观大多数发达国家,国债发行的增速与gdp增速较为接近,借债率基本呈较稳定态势。

3.居民应债率。居民应债率由当年国内债务发行量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率来表示。我国在国债发行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因此居民应债率增长相对平缓。1994年以来,居民应债率保持在5%-6.5%之间,这一比率并不算高,居民购买国债仍有较大潜力。

(二)我国政府财政的偿债能力

国债发行必须由国家财政进行偿还,因此国债发行规模必然要受到财政偿债能力的约束。反映政府按期偿本付息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

1.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由当年国债发行量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来表示,表明财政支出对债务收入的依存程度,国际通行的标准是一般不超过25%.按照全国的财政支出计算,1997年以后,我国的国债依存度已经超过了25%.由于在我国,迄今只有中央政府能够依靠国债发行满足财政支出,地方政府无此权力,所以只有按中央财政支出计算的国债依存度才有意义。我国的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非常之高,远远超出国际警戒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40%以上,1998年甚至超过了100%,此后虽有所下降,但是仍然保持在80%左右。当然,由于计算中没有考虑(估计与预算支出大体相当的)中央财政预算外支出,使得分母被缩小,指标存在高估,但即便其考虑在内,这一指标也仍然偏高,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2.国债偿还率。国债偿还率指当年到期国债的偿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该指标反映由于国债而引起的财政负担,数值越高,表明偿债能力越差,发达国家该指标一般低于10%.1995年以来,由于国债还本付息额猛增,我国的国债偿债率迅速提高,超过了10%安全线,在1997和1998年,甚至超过20%.1999年以后,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该指标数值虽明显回落,但是仍处于10%以上。

(三)我国国债规模的综合评价

从应债能力指标看,我国的国债规模并不太高,仍有进一步增发的空间,而从偿债能力指标看来,我国的国债规模已经过高,必须及时压缩,以防范财政风险。不同指标之间存在矛盾的原因主要有:

1.我国现阶段存在着大量以政府财政信用潜在担保、最终必须由政府偿还的隐性债务。主要包括: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地方财政无力消化的债务、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欠账、以及其他公共部门债务。其中仅国家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一项,2001年底就已达到8534亿元。因此,计算国债负担率时如果考虑隐性债务,我国的“综合负债率”将会大大提高,实际应债能力需要向下调整。

2.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都明显偏低。前一比重1990年以来平均只有13.6%,2002年最高也只有18.04%,不但远低于发达国家45%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25%的水平。后一比重1990年以来的平均为44.62%,2002年最高为54.96%,低于世界多数国家60%以上的水平。这是导致我国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偏高、债务承受能力相对弱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由以上分析可见,我国国债规模的总体水平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是其增长速度过快,需要加以控制。为了防范债务风险,缓解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过高的压力,应该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同时严格清理各种预算外收入,优化国债结构、缓解近期偿债压力。

二、国债资金使用效率的考察

国债规模固然重要,而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同样重要,如能得到合理利用,取得合理的回报率,则较高的国债规模也不会导致债务危机;反之,即使国债规模不高,但是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不能提供偿还自身本息的资金来源,则财政负担也会大大加重,容易引发偿债危机和财政风险。因此,必须重视我国国债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债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备选项目储备不足,而且缺乏必要的前期投入,影响国债资金的安排。由于国债资金被看作免费午餐,许多地方在前期准备不足,缺乏配套资金的情况下,盲目争夺国债投资,出现了大量超概严重的“三边”工程,极大地妨碍了国债项目效应的发挥。同时,国债资金使用过于分散,不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旦配套资金无法及时跟上,必然影响项目投资效益的实现。

2.项目布局有待改善,应尽量避免盲目重复建设。由于地方利益驱动,在国债资金的使用中,仍然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重复建设现象,项目布局不尽合理。在我国各项建设资金都很紧缺的时候,这些重复建设导致了相当程度的闲置与浪费。

3.违纪违规现象普遍存在,管理亟待规范。随意挤占挪用或违规使用国债资金的项目屡禁不止,部分建设单位财务管理薄弱,资金账目混乱。此外,国债资金使用过于分散也增加了对资金进行监管的难度。

(二)改善国债使用效率的举措

1.科学制定投资规划,严格选择国债项目。逐步采用公开招标的办法,由政府部门组织专门机构对项目进行严格的评审,取消所有制性质的限制和地域限制,在全社会范围内公平选择,以调动社会资金进行项目前期投资的积极性。在资金安排使用上,力争作到科学统筹、充分论证,杜绝“三边”工程和重复建设。可以考虑适当下放一些国债项目的决策权,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在项目安排上的积极性,激励地方政府用好国债资金。

2.调整国债资金布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克服盲目布点的问题,把重点转到与投资环境改善相关的设施建设上。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继续有重点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大相关行业领域的投资力度。

3.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严格国债使用管理。财政部门要积极参与国债投资项目的审核,实现对国债投资的全过程动态监管,加强对项目概预算编制、年度财务决算和竣工决算的审查,加强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后运营情况的跟踪和评估。严肃查处挤占挪用建设资金、违规审批、违法招投标等行为,保证有限的国债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加强对建设单位财务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三、适度控制国债规模,适时调整国债投向

(一)必须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国债政策不同于凯恩斯理论,其不仅仅是旨在熨平短期经济波动的逆经济风向而动,从实质上讲,其是转型时期的特殊背景之下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一项长期政策。在转型时期,我国经济中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等大量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严重影响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增加国债发行力度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需要,更是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需要。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维持一定数量的国债发行,是经济发展必须承担的代价。

在过去6年中,积极财政政策每年平均拉动2个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并且对于增加就业发挥了重大作用,一旦贸然放弃该政策,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出现较大下降,失业问题会更加严重,各种社会矛盾将会迅速凸显,这是难以承受的。而且,近年来全国各地利用国债资金兴建了大批工程项目,其中不少仍在建设之中,完成现有这些工程所需的后续资金规模在5000-6000亿元,没有积极财政政策和国债资金的进一步支撑,很可能成为烂尾工程。

因此,在短期内,积极财政政策非但不能完全退出,必须继续实施,而且还要大力完善其有效实现形式,适当调整长期建设国债的力度和结构。即使随着经济形势发展,财政政策确实需要进行调整,也要有步骤、有重点的渐进退出,力求安全、稳妥。

(二)适度控制国债规模,适时调整国债投向

由前面分析可见,我国的国债已经达到相当规模,需要注意防范财政风险和债务危机。但是其还远未达到不可接受的过高水平,今后一段时期,必须保持必要的国债发行规模。当然,在宏观经济形势趋好、企业效益改善、民间投资日趋活跃的前提下,应该考虑逐步调减年发行量,控制国债规模的增长速度。同时注意加强管理,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自我清偿能力,减轻实际债务负担,确保国债资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尤其要注意适时调整国债投向,把目标从防止经济下滑、拉动经济增长向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将发行国债的收入由过去主要用于重点建设项目,转向在建工程的后续投入,公共事业项目的欠债填补和支持启动拟议进行的重大改革事项。主要包括:

(1)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支持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农村“六小”工程,支持县城电网改造等。

(2)积极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向西部大开发倾斜,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3)坚决支持税费改革。虽然我国名义税率较低,但是考虑各种制度外的收费,实际税率则偏高。税费改革刻不容缓,其资金缺口需要靠国家财政弥补。

(4)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基层政权以及公检法司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国债资金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的收入预期,促进居民消费。

(5)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认真落实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6)确保大型续建国债项目的顺利进行。特别是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淮河治理等重大水利设施建设。

总之,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国家财力不很充足,产业结构急需调整,需要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将国债作为一种长期财政政策工具。在注意保持适度的国债规模、防范债务危机的同时,加强国债使用管理,大力提高利用效率,并适时调整国债投向,将宝贵的国债资金用在最为关键的领域。

参考文献

[1]高培勇。经济冷热争让财政政策选择难。[j],经济,2004(1)。

[2]叶汉生,林桢。防范潜在财政风险,适度控制国债规模。[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1):79-85.

[3]宋琳。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适宜度研究。[j],统计研究,2003(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