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22:44:34

古今范文篇1

我国最早的麦芽酿成的酒精饮料:醴

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黄酒和白酒

我国最早的啤酒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我国最早的酒精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我国第一个全机械化黄酒厂:无锡黄酒厂

我国最早的机械化葡萄酒厂: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记载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最早的药酒生产工艺记载: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

葡萄酒的最早记载:司马迁的<>

麦芽制造方法的记载:北魏贾思勰的<>

现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约三千年)古

墓出土的酒,现存故宫博物院

目前产量最大的饮料酒:啤酒

目前国产价格最贵的酒:茅台酒

传说中的酿酒鼻祖:杜康、仪狄

最早提出酿酒始于农耕的人:汉代刘安<>,“清盎之

美,始于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发酵产物的人:晋代的江统<>

现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酿酒器具: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

现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酿酒全过程的图像:山东诸城凉台出土

<>画像石

已发现的最早的蒸馏器: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

最早的酿酒规章:周代,见<>

古代学术水平最高的黄酒酿造专著:北宋朱肱的<>

最早记载加热杀菌技术:北宋<>

古代记载酒名最多的书:宋代张能臣的<>

古代最著名的酒百科全书:宋代窦苹的<>

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

最早实行酒的专卖: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

酒价的最早记载:汉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卖酒,

每升四钱

古今范文篇2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中国餐桌礼仪入门篇

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

●圆形餐桌颇受欢迎。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令人惊讶的是,米饭不是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骨头和壳类放在个别盘中。不干净的盘子必须经常用清洁盘子替换。

古今范文篇3

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1)]解惠全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也认为:“偏义复词

从形式上看和并列结构的合成词一样,两个语素是并列的,但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作为这个合成词

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陪衬。”[(2)]宋学农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进一步认为:“偏义合成词两个

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并列组成双音词后,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为该双音词的意

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摒弃不用,只是作为一种陪衬。”[(3)]周本淳主编的高校专科教材《古代汉

语》也认为:“所谓偏义复合词是指其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也就是说只保留了一个词素的意

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4)]总括上述四家的看法:一致认为偏义复词是并列合成词的一种类型,

是由两个语素组成,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从古今汉语的语

言实际情况看,我们认为这个结论只说出偏义复词的共性,没有真实地反映偏义复词由于时代的不同,词义本

身的变化而赋予的不同特性。现从偏义复词的结构、词汇意义等方面,对古今汉语偏义词的不同特点加以比较

(一)从偏义复词的结构上看

古汉语偏义复词有二个特点:一是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合得不够稳定,具有临时性。由于古汉语偏义

复词是以单音词的连用为基础,它和其他的双音合成词一样,经历临时性的组合到凝固成词的发展变化。因此

这类偏义复词的陪衬语素,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露出来,一旦脱离了那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其临时

性便随即消失,同时即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请看下列例句:

1、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德,国家之基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左传·桓公二年》)

3、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史记·游侠列传》)

4、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盐铁论·本议》)

5、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诗经·邶风·绿衣》)

6、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7、年不顺成,君衣布jìn@①本,关粱不租,泽列而不赋,士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

·玉藻》)

8、岂有文章惊海内,漫芳车马驻江干。(杜甫:《宾至》)

9、韩之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多人。多人不能不生得失,生

得失则语泄。(《史记·刺客列传》)

10、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1、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

汉书·张汤传》)

例1根据上下文义的相承关系,“国家”偏指“国”指晋国,“家”无义只起陪衬作用。例2“国家”无

偏义,“国”指天子统治的地方,“家”指诸侯统治的地方,作为单音词连用的“国家”均恢复其固有的词汇

意义。有时“国家”也可分用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例3“缓急”联系下文虞舜窘于井lǐn@②,

伊尹负于鼎俎……当偏指“急”就是急难的意思,“缓”无义起陪衬作用,是偏义复词。例4“缓急”无偏义

,“缓”指“缓和”,“急”指“急迫”,是单音词连用。例5“衣裳”联系下文“采采衣服”偏指“衣”即

“衣服”,“裳”无义起陪衬作用,是偏义复词。例6“衣裳”无偏义,“衣”指上衣,“裳”指下裙,保留

各自原有的词汇意义,是单音词连用。例7“车马”偏指“车”,因“造”只能与“车”相照应,“马”是不

能“造”只能“养”的,是偏义复词。例8“车马”无偏义,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是单音词连用。例9“

得失”根据上下文意偏指“失”即差错,弊端,是偏义复词。例10“得失”无偏义,“得”指“成功”,“

失”指“失败”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是单音词连用。例11作为偏义复词的“短长”由于两个词素结合不

够紧,允许颠倒成“长短”,而“长”正与上文的“高”相照应当偏指“长”,专指长处功劳。按张安世的话

,意思是不要自己夸张,所以“短”只起陪衬作用无义。

特点二是陪衬语素不定位,时前时后。请看下列例句。

12、询谋得失,深遂夙愿。

(王冰:《内经素向经序》)

13、余刻此图,并非独出己见,评论古人之短长。(《脏腑记叙》)

14、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5、所以遣兵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16、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17、所向天空阔,真堪托死生。(《杜甫:《房兵曹胡马行》)

18、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9、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韩非子·初见秦

》)

20、爪牙不足以供耆(嗜)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汉书·刑法志》)

例12“得失”偏在“得”义,意思是“收获”“失”无义,陪衬语素在后。例9“得失”偏向“失”,

“得”无义,陪衬语素在前。例13“短长”只偏指“短”即短处缺点,“长”无义,陪衬语素在后。例14

“短长”偏指“长”,“以为殊无短长”即认为很没有能耐。“短”无义,陪衬语素在前。例15“出入”偏

指“入”,“出”无义,陪衬语素在前。例16“出入”偏在“出”,“入”无义,陪衬语素在后。例17“

死生”只偏向“生”义,“死”无义,陪衬语素在前。例18“死生”偏在“死”义,“生”无义,陪衬语素

在后。例19“利害”偏用“利”义,“害”无义,陪衬语素在后。例20“利害”偏用“害”义,“利”无

义,陪衬语素在前。上述十例都说明陪衬语素具有不定位时前时后的特点。

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结构定型表现两方面:一是构成偏义合成词的每个字是语素,各语素之间结合得很紧,

不容许随便拆开或随意加入什么成分;二是陪衬语素不再时前时后,而是固定的,不受特定语言环境所制约。

比如“窗户”两个语素结合得很紧,不容许拆开或随意加入什么成分,其义偏指“窗”,陪衬语素“户”无义

消失,位于“窗”的后面,只起陪衬作用。

(二)从偏义复词的意义上看

古汉语偏义复词在意义上的特点是两个语素都保留其作为单音词连用时的词汇意义,也就是说作为陪衬语

素的意义并未消失,凝固成复合词后,其义偏向那一个语素,完全受特定的语言环境所决定即随文释义,也就

是受“观境为训”原则的制约。有时可从特定上下文词语的互相照应上来确定偏义;有时可联系前后文句意的

相承贯通上来确定偏义;有时也可从遣词造句的语法关系上来确定偏义;有时却是单纯为凑足音节需要而连带

提及。请看下面例句:

21、齐桓用其仇,有益于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

(《汉书·梅福传》)

22、江陵三千三,何足持作远;书疏数知闻,莫令信使断。

(《北朝民歌《那呵滩》)

23、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姓命之区域。(《陆机:《吊魏武帝文》)

24、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

25、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贾谊:《论积贮疏》)

26、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hóng@③如钟鼓不绝。

(苏轼:《石钟山记》)

27、昔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辨,不能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28、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9、沐猴而冠带,智小而谋强。(曹操:《薤露行》)

30、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曹操:《却东西门行》)

例21“仇”,指管仲,齐桓公重用原来反对自己的管仲为相,“仇”与“逆”互相照应,可见“逆顺”

只偏指“逆”,“顺”无义起陪衬作用。例22“疏”,一种分条陈述的文体。“书”,信。“疏”和下文“

信使”不相照应,“书疏”显然偏指“书”,而“书”正与“信使”互相照应,这样“疏”无义起陪衬作用。

例23“始”和“归”意义上不相照应,而“终”与“归”正好照应,可见“始终”当偏指“终”,“始”无

义起陪衬作用。例24孟子是针对齐宣王以牛易羊衅钟之事发出责问的,前文未提到过禽,可见“禽兽”只偏

指“兽”,“禽”无义起陪衬作用。例25“饥”,灾年;“穰”,丰年。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

故“饥穰”当偏指“饥”,“穰”无义起陪衬作用。例26以山名石钟和文中以无射钟、歌钟比拟风水与山石

相吞吐之声看,“钟鼓”显系偏指“钟”,“鼓”无义起陪衬作用。例27孔子因谗被逐,墨翟因谗被囚,故

“谗谀”偏指“谗”,统承前文“季孙之说”、“子冉之计”而言。例28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

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同理例7“车马”偏指“车”义,因“车”与“

造”构成动宾关系,与“马”不搭配,故“马”无义起陪衬作用。例29“沐猴而冠带”显系化用《史记·项

羽本纪》一文中“沐猴而冠”一语,可见“冠带”之“带”仅为凑音节需要而连带提及。例30“行止”,谓

飞行和栖止。雁只在飞行时列成队形,止宿时则聚在一起。可见“行止”当偏在“行”义。同时也为了适应诗

歌音节需要,使句式工整,还是把不表义的语素“止”保留着。

现代汉语偏义复词词义固定单一。表现在一、由两个语素凝固成一个复音合成词后,其义偏向那一个语素

是固定的,不能随文而异,即不受“观境为训”原则的制约。也就是说表义语素定位,不管在任何时期,任何

语言环境中,自始自终都固定在某个语素上,不会发生忽此忽彼的随意状态。二、两个语素虽并列,但其中一

个语素义已经消失,消失的那个语素在构词上只起陪衬作用。

例如现代汉语的名词“国家”、“人物”、“质量”、“舟楫”、“狐狸”、“妻子”等两个语素并列,

其中一个语素义消失,“国家”偏指“国”,“家”义消失;“人物”偏指“人”,“物”义消失;“质量”

偏指“质”,“量”义消失;“舟楫”偏指“舟”,“楫”义消失;“狐狸”偏指“狐”,“狸”义消失;“

妻子”偏指“妻”,“子”义消失。动词“忘记”、“死活”、“离合”,形容词“好歹”、“缓急”等其义

偏向一方也是固定的。“忘记”偏向“忘”,“记”义消失;“死活”偏向“死”,“活”义消失;(反动派

不管人民的死活。实际上是让老百姓死,,不管老百姓活。)“离合”偏指“离”,“合”义消失;“好歹”

多指“歹”一方,“好”义消失;“缓急”多指“急”义,“缓”义消失。它们的特点是把两个语素并列起来

,让一个语素的意义消失,这就造成了所谓偏义词,消失的那个语素在构词上只起陪衬作用。

为什么古今偏义复词具有这样明显的差异呢?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偏义复词都经过临时组合阶段的

试用过程:由临时不稳定的单音词连用向凝固稳定的合成词的发展。其总的发展演变规律是(1)有的历代递

相袭用,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个偏义复词。如国家、窗户、妻子等。(2)有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之后,

渐渐丧失生存能力而自行淘汰。如车马、园圃等。(3)有的既没有固定成词,也没有被淘汰,直至今日依然

处于试用阶段。如成败、得失、利害、恩怨等。(4)二是随着词汇自身的发展,词和词组以及词和词素是可

以互相转化的。如“国家”、“妻子”原是词组,后来变成了词;“民”、“众”原来是词,现在成了词素。

我们研究词汇的发展变化,一方面要有历史主义观点,另方面又要分清古今界限。而古汉语偏义复词的特点,

正好说明它处在临时组合阶段,内部结构不够稳定,其义也随文而异。到了现代汉语,这类词大都已凝固成一

个复音合成词了,其中一个语素义已消失只起陪衬作用,其义就偏向一方而且是固定的,成为相对稳定独立、

为大家所公认的单一明确的概念了。

总之,通过对古今偏义复词不同特点的剖析,必定能提高我们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强驾驭现

代汉语的能力。

注释:

(1)朱星著《古代汉语》58页。

(2)解惠全主编《古代汉语教程》131页。

(3)宋学农主编《古代汉语教程》161页。

(4)周本淳主编《古代汉语》93页。

(5)引《语言文字学》1992年第1期《偏义复词成因初探》作者钟如雄。

(责任编辑林甘泉)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加亚下加日

古今范文篇4

【论文关键词】现代设计现代性内涵

一、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概况

现代设计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二十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设计活动。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密切相关,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其设计物品以工业标准化为基础,是工艺和美术的结合。现代设计强调实用性与功能性,提倡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奉行少即多的原则。因此,现代设计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技术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设计界改变以往专为权贵服务的方向,提出要为民众服务的口号下的产物,它的发展代表着设计民主化的进程。

触发的新文化运动可以看作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萌芽时期。其中,以鲁迅为代表,提倡吸收西方艺术形式的养分,包括俄国的构成主义和欧洲的新艺术”风格,并大量运用于书籍装帧的设计。因此,从那时起,“西化便等于现代化的观念便深埋在中国民众的心中。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契机,现代设计的概念才开始真正进入中国。从此,我们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对西方现代设计进行了认识、学习和模仿,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遍尝了现代设计的各种风格,可以称之为中国的。追赶型设计时期。虽然这使我们对当代世界设计潮流、设计思维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但是这样做的另一个后果却是,我们在不断的模仿、抄袭中丧失了自己的创造力与个性,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二、中国现代设计存在的问题

互连网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加快了全球化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与国际接轨”、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中国现代设计国际化的特征更加明显,设计语言和设计形式都受到西方现代设计的强烈影响。忽略传播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简单的模仿与盲目地移植西方的视觉设计语言”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设计的普遍现象。中国传统的图形与审美趣味被抽象的、几何的视觉符号所代替。设计院校中三大构成”的地位远远高于对中国传统图形的学习和认知。设计作品中对英文的排版设计比中文要醒目、突出、重要的多。中国现代设计评价的标准也是完全欧美化,这似乎成为许多专业人士判断和评价设计作品的准则。这诸多问题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

西方现代设计的发展与现代传媒手段、大众文化、个性创造、时尚流行观念紧密相连。他们在自己的文化传统背景中,寻求创造自身时代的丰富性和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悟。看看中国近些年的设计,不是偏向西化风的设计,就是把传统图形粗糙的挪用,有多少设计作品能真正体现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真实生活感悟”。在现代设计的国际舞台上,现代设计的价值取向、审美标准,仍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为主的基础上,仍是以欧、美为主的西方设计师和设计形式为主导。这个自现代主义成型以来一直维持至今的形势,使得我国许多设计师普遍崇尚西方文化潮流,对于自身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不感兴趣。甚至持藐视态度。这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中国现代设计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具有跳跃性的特征,始终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偶尔有那么几个设计大师玩出点中国品位的设计作品,也是凤毛麟角,无法与整个中国现代设计的西化风抗衡。

三、中国现代设计需要把握的“现代性”内涵

现代设计文化要素在时空中传播,在一定地域中存在,同一定的社会人群发生关联,形成现代设计的民族性;由于文化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即同一定的社会历史变迁相关联,产生了现代设计的时代性。而民族性与时代性,又构成了现代设计文化的本质属性。中国的现代设计,应该更多是一种融通古今、关怀人性的思考方式,是多种文化并存,是人与自然协调的现代化体现,是庄子所畅想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境界。因此,有必要重新解析中国现代设计的现代性内涵,它包括以下几点:

1、民族性

它是指中国现代设计要体现出中国传统文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即要有民族性。它是把中国放在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上提出的要求。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根性,又对整个设计语言具有意义的东西,将潜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本土记忆翻腾出来,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传统艺术中渗透的中国特性。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都形成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语言、习俗、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现代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设计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如德国设计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理性的造型风格,日本的新颖、灵巧、轻薄玲珑而有充满人情味的特点,以及意大利设计的优雅与浪漫情调等,这些无不诞生于他们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的氛围中。

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对民族性的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圆满、完整、对称、偶数、硕大等审美因素,表现在中国设计风格上,以形式上的完整性、对称性和平稳性、寓意性为特点。例如,中国传统图形——盘长,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在民间它常结合方胜图案来使用,并以此表达人们四环贯彻、一切通明的美好意愿。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就是采用了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延展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该标志造型无论从对称讲,还是从偶数说,整个标志都洋溢着中华民族流传的吉祥之气。

2、时代性

它是指中国的现代设计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要求,具有日寸代的生命力。现代设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一个民族在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该民族文化分别会表现出不同的时代性特征。只要我们承认设计文化的承接性和发展性,就有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存在。这是因为设计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该民族各个肘代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该日寸代的现实的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设计文化的8寸代性特征,很自然地使我们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不能把今天或昨天的标准,当作唯一的标准。每个时代的设计文化都有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也都相应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这些认识、我们就不能对设计文化的时代性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例如:汉代的荷花图形常常画在建筑物的梁上,是适应当时。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荷花为水物,所以用它代表水克火的观念。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并兴盛,荷花图案的形式与内容都有别于汉代的荷花,它是作为佛的庄严象征而广为传播的。宋代文人雅士则崇拜莲荷的“出污泥而不染,用其象征君子,故文人画里爱画莲荷者甚多。明清时莲荷取其谐音连而形成“连生贵子、“连年有余等吉祥图案,是当时世俗文化盛行的表现。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莲荷图形从内容到形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的其他许多图形也是如此。

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而不是静止,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任何先进只是意味着它适应了今天的时势,并不意味着它在将来,相比于过去的落后者,也一定先进。所以,对传统的运用一定要符合时代。现代设计体现文化的传承、创造能力与民族个性。因此,中国的现代设计无论是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当随时代的前进,并不断地多方位吸收、更新,以建立健全一个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新的设计文化系统,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是中国设计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的关键所在。

3、国际化

新世纪是一个注重交流的世纪,越来越宽泛的经济合作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便利和企业家的利润,它伴随着的是文化的沟通与融合,甚至是强势文化的“侵略和弱势文化的消亡。文化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表现在设计上会更加突出。经济的全球化大潮导致文化的被迫趋同,设计的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当代意义上的经典已经不仅仅是跨越时代还包括了跨越地域。当处在一个“地球村的时代,面对各色人等,你就必须考虑每一个潜在受众的需要及审美偏好,设计的功利性使得它无法摆脱国际化的趋势。

然而事物总有其两面性,设计的审美性又使它无法放弃对个性的追求。民族的才是国际的,人们在千篇一律中刻意地追寻自我,也只有这样,设计才会有个性,才会成为真正的创造。民族性是共性中的个性,整体中的局部;国际性是个性中的共性,局部中的整体。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中,并吸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才能构建出既有自己独到之处,又不落后于国际潮流的理念与实践体系。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经说过:“没有自己的风格,恰恰是没有国际性的。如何既能融入国际现代设计的潮流之中,又能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是中国现代设计应该努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民族化风格与国际风格的相融需要正确处理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关系,在比较或斗争中相互吸收和借鉴,正确处理守旧和求新的关系,不能将设计创意点停留在单纯的视觉形态上,而是要深入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去。例如,徐冰设计的“文字系列作品,运用了人们熟知的笔划和偏旁部首、英文字体,重新组合成为一种全新的视觉图形。这种实验性的创新是国际化的共性与民族性的个性开创新的设计风格的典范。

古今范文篇5

客人享用完最后一款菜肴时,宴席便正式结束,於是主人家的主角会站立起来,表示宴会到此结束,并会站立门口向每位客人说声“晚安”,之后跟酒楼经理结账,主人家的其他成员则送客人乘车,挥手道别并目送车子驶离开去。

菜肴

中式菜肴大多数不会只有一种材料,通常有其他伴菜或配料衬托主菜,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例如烹煮猪肉,会以爽脆的绿色蔬菜做伴菜,如芹菜或青椒,衬托粉红色、柔的猪肉。一顿饭不会只有一款菜肴,通常同时端上两款、甚至四款菜肴,且每款菜肴都要色香味俱全,端上次序则以菜肴的搭配为大前题,通常同类的菜肴会同时端上,不会前后分别端上,总之整顿饭都要讲求协调的搭配。

饮料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料,汤是他们饭食时的最佳饮料,在特别的日子或场合上,中国人会饮葡萄酒或烈性酒,却不会饮水,这与西方人不同。中国茶是茶楼的主要饮料,虽然有其他饮料供应,但他们认为茶是最提神醒胃的饮料,尤其是吃了油腻的点心,茶有助洗去油腻。每桌都供应一个或两个茶壶,且可不断添饮,客人只需揭开茶壶盖并放在壶顶上,便有侍应前来添滚水;无论同席者的茶杯有多少茶,其中一位都可为别人斟茶,但记著要先为别人斟,最后为自己斟,这才合乎礼仪。茶楼备有不同种类的茶叶,客人可随个人喜好选择。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差异

中国与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有不同之处,中国人比较喜欢大伙儿到茶楼,因可品尝更多款的点心及菜肴,虽然茶楼都备有二人饭桌,但大多数是供四位或以上食客用的饭桌。茶楼通常很噪吵,气氛不像西式餐厅浪漫,若二人吃饭,可考虑不选择去茶楼。

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第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内的话.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第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第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着,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着.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第九: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

中国人乃礼仪之帮,民以食为天,用餐岂能没有规矩!虽然说讲不讲究都是一日三餐,但是知道总比不知道好吧!

古今范文篇6

关键词:古典市民社会;城市市民社会

一、两种市民社会的基本属性

要对古典市民社会和中世纪市民社会进行比较研究,就不得不先对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基本属性作一个简要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一定的比较。

西方古典市民社会指的是古希腊诸城邦国家和古罗马城邦国家的统治部族生存于其间的社会组织样式。简言之,古典市民社会是由市民组成的城邦共同体社会。市民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市民,而不是人口和城垣。亚里斯多德曾经指出,“城邦本来是一种社会组织,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以内,就成为一个城邦”。这里的市民指的是那些与城邦政治共同体相关的特定身份和资格。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切不可把市民简单理解成居住在城邦内的所有人或者是达到一定年龄的自由人。之所以这里的市民不是指居住在城邦内在所有人,那是因为居住在城邦内在所有人包含奴隶,而奴隶是不具有人身自由的。可想而知,一个没有人身自由的人是谈不上其他方面的自由的,尤其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自由。那么为什么市民不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自由人呢?因为自由人中的妇女和那些不属于或未被纳入统治部族内部的成年男性是不具有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至此,我们可以知道,古典市民社会中的个体要想成为市民,那么他就必须具备这样一个重要条件,即拥有一般自由人所不具有的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权利。

中世纪西欧市民社会指的是西方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形态。这一时期的市民社会复兴了西方古典市民社会文明中的重要制度和思想精华,并对近代市民社会的诸多要素的形成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可以说,这是市民社会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但目前我国哲学界对此阶段却鲜有研究。而对此阶段对近代市民社会的影响更没有作出应有的重视。那么,这个时期市民社会的主体——市民指的又是哪些人呢?可想而知,到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商业经济和手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之而起的商业和手工业领域的自由人将会要求获得与自身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于是,这些人获得了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权利,并最终参与到国家的决策中来,成为新的市民。因此,中世纪西欧市民社会的市民阶层除了封建庄园的奴隶主以外,还包括新兴的商人和手工业者。

经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些重要信息:一是在这两个时期要想成为市民就必须是自由人,而且这些自由人还应该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地位;二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到了中世纪,市民的群体加大了,融入了新兴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为市民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为将来近代市民社会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在对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基本含义作了简单的比较分析后,下面将对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形成原因和各自所具有的特征这两个方面做出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两种市民社会的经济条件

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命题,这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的胚芽。这里的“市民社会”主要指现实的经济生活。随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批判,在1844年他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市民社会概念进一步具体化了,已接近于“生产关系”概念。在1845~1846年他们合写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明确指出:市民社会“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由此可见,市民社会主要属于经济方面的概念。有鉴于此,下面将重点分析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西欧城市这两个时期的经济对各自时代市民社会产生的影响。

古希腊文明是在爱琴文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而古罗马文明又是在古希腊文明在地中海的殖民地文明等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就使得两地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已经开始广泛地使用铁器制成的生产工具。在此情况下,社会产生了比较多的剩余产品。而与此同时,家庭成为了社会中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这就导致个体对原始共同体的依赖性大大地降低。另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古希腊古罗马可以生产出多种不同的农业生产作物,大部分的地区都种植葡萄和橄榄等经济作物,还有小部分地区还可以种植豆类和大麦粮食作物。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古希腊古罗马社会中不同地区具备了交换的条件。因为经济作物之间、农作物之间,以及经济作物与农作物之间可以进行交换。而事实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加,家庭与家庭、氏族与氏族,以及他们与周边部族之间都要进行大量的产品交换。加上古希腊古罗马都处于地中海商业贸易的优良位置,由此就促成了发达的分工和商品交换现象。还有就是,在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古希腊古罗马发生了部族之间的战争。这就导致胜利者和被征服部族的混同,以及原有部族与新来部族的混同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原来纯粹自然形成的部落组织受到很大的破坏,血缘因素占据的地位遭到削弱,随之而起的是地域因素地位的不断增强。由此,农产品的商品化和血缘关系的被削弱,使原来属于公社的土地逐渐被家庭所拥有,并且家庭享有完整的所有权,而剩余的集体土地演变为城邦的公地。这种独立的家庭私有制,对确立私有家庭之间独立、平等的地位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大多数平民取得了相应土地的完整所有权,也就摆脱了通过氏族共同体对贵族和早期王权的经济和人身依附,在经济上获得了与贵族阶层相平等的地位。最终,这些平民就成为了前面所说的市民。

在中世纪西欧城市,随着外族入侵的减少,西欧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复苏,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复兴。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城市的存在,一方面促进了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得货币代役租部分取代了实物和徭役代役租,使得封建庄园的手工业者获得了外出做工的机会,这就使手工业者在经济上获得自由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封建庄园主允许手工业者外出做工,这就为手工业者逃离封建庄园提供了事实上的可能性。这些外出和逃离封建庄园的手工业者不甘做农奴,于是也定居于城市,加入了新兴的经济关系和社区,使得城市成为自由人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中心和独立的社区。这样,一种新兴的经济关系就形成了,即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活动的自由人之间的自主平等的经济关系。新的经济关系必然要求城市建立自身的政治制度。于是,城市中的市民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又具有了政治权利,最终成为前面所说的市民。

通过前面的比较分析可知,形成这两个时期市民社会的经济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古希腊古罗马市民社会的发展凭借的是家庭私有制的产生,而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社会的形成凭借的是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三、两种市民社会的经济特征

由前文可以清楚地知道,西方古典市民社会的基本属性以及形成的经济条件与中世纪的市民社会是不相同的。在此基础上将重点分析下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不同经济特征,并在分析经济特征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一下当时的政治特征。

古希腊古罗马市民社会在经济上形成了私有制经济。这种私有制经济以彼此独立的市民的家庭为基本单位,虽然家庭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但是这些家庭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城邦这一共同体。在这种私有制经济中,社会成员对自身利益的主体资格和意识得到了确立,同时他们对他们作为国家的一份子私人利益的前提和保障的公共利益的主体资格和意识也得到了确立。有必要指出,这里的城邦共同体与之前的那些被私人人格化的封建个人王朝式国家的共同体是不相同的。这里的城邦共同体在事实和观念中都被看作是经济人格彼此独立和平等的私有者联合体,是共同的保障和事业。封建王朝式国家的共同体被私人人格化了,私有者成为了共同体实体的附属物。因此,一般私有者也不过是这个国家君主的附属物,是他们的子民,没有作为共同体的共同主人的资格和观念,有的只是服从的义务。这个时期的人们只能生活在家庭、村落乃至部落这样的社会共同体中,过着没有自由、没有幸福的生活。而处于古希腊古罗马城邦时期的人们则是生活在城市这样的政治共同体中,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且都在努力地去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封建王朝式国家的共同体中的人们,由于只有家庭、村落甚至部落这样的社会共同体而没有政治共同体,因此无法过上幸福而有道德的生活,只有当人们在拥有私有财产的基础上并自愿组成政治共同体时才能过上最幸福的生活。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市民社会在经济方面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时期的新型的经济关系。这一新型的经济关系与当时封建庄园那种依附性的经济关系有很大的区别,它指的是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经济活动的自由人之间的自由平等的经济关系。在这里,本文将把这种新型的经济关系与前文提到的封建庄园式的经济关系作一个简要的比较。在这两种经济关系中,居于其中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封建庄园式的经济关系中,农民和手工业者是依附于封建庄园领主的,是一种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而在新兴的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中,居于其中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依附与被依附的情况。另外,封建庄园式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依附地位的群体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同样有必要指出的是,在新的经济关系及理念的作用下,城市居民从一开始就追求按平等参与的原则组建属于自己的新的政治和社会共同体。这些政治共同体是以某种全体市民共同争得的由帝王或教俗贵族授予的特许状以及缔结的共同誓约为法律根据,依法进行政治和公共利益结合的政治实体。另外,这些政治共同体是以自治共和的原则建立的,这就为近代西方社会的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公务员之家:

从前面两段的对比分析可知,古典市民社会的经济特征是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私有制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明的城邦共同体。而中世纪市民社会的经济特征是形成了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经济活动的自由人之间的自由平等的经济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共和为原则的政治共同体。

至此,对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西欧城市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作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和比较,但这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为今后对市民社会的理论特别是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下第7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菅从进: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社会论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

古今范文篇7

眼睛看准食物才能动筷子

斟茶的顺序很讲究,先长后幼,先女后男

设宴原因有喜有悲

中国人向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传统习俗,聚首饭桌前大快朵颐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设宴的原因可以是庆贺,也可以是哀痛。每逢农历新年、结婚、中国节日如中秋节等,中国人便会一家老少聚首饭桌前共贺佳节;但另方面,若有人离世,丧家会在葬礼完成后设“解慰酒”,宴请出席葬礼的亲戚朋友,向他们表示谢意,可见中国人十分重视聚首饭桌前分享喜乐与悲哀。

灶君

中国人不单止十分尊重吃的艺术及礼仪,甚至会敬拜由“火神”衍生而来的“灶君”,他们认为“灶君”能保佑厨房避开火灾及各种不幸事件之发生,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都准备一顿美味佳肴祀奉“灶君”,包括一只完整的鸡、烧猪、多样蔬菜、饭等,以多谢“灶君”对他们过去一年的保佑。他们通常会把餐桌放置在“灶居”的面前,把佳肴放在桌上左方,供奉数个小时后才拿走食物。

吃的礼仪与迷信有何关系?

客人与传统的中国家庭同桌用饭,须尊重他们的文化、礼仪及习俗,用饭时注意不要触犯多样的禁忌,因为中国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几乎是息息相关的,用饭时犯了禁忌,便会惹来衰运。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他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著渔船会翻沉,这是由於香港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渔民很关注船只的安全航行;此外,中国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饭的中央,因这样有点像在拜祭祖先;用饭后不可说“我吃完饭了”,这意谓自己已死去,不会再有机会吃饭,而应该说“我吃饱了”;吃饭时避免筷子触碰饭碗而发出声音,这不单止是不礼貌,亦意味著「无饭吃」;要培养吃光碗中饭的习惯,一粒饭也不可剩余在饭碗,否则将来的太太或丈夫是「痘皮脸」的,亦不尊重辛劳耕种的农夫。这些迷信的饮食习俗流传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为中国人的饮食礼仪。

用餐俗例

在饭食方式方面,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点不同,西方人喜欢各自品尝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中国人则有一定的用饭规例,他们喜欢叫数碟佳肴,放在饭桌的中央位置,各人有一碗饭共同配这数碟菜肴,饭吃完可再添;夹起的菜肴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饭碗中,直接把菜肴放入口是不礼貌的;依照惯例,客人出席正式或传统的晚餐,是不会吃光桌上的菜肴,以免令主人家误以为菜肴预备不足,因而感到尴尬。

餐桌摆设

日常饭食的摆设是在各座席摆上一个饭碗、一双筷子、一只汤匙、一碟调味酱,用饭后通常会给客人一条热毛巾,代替纸巾抹手及抹嘴巴。所有菜肴同时端上餐桌中央,各人用自己的筷子直接从各碟共享的菜肴夹取食物;汤水一大锅的端上,各人同饮一锅汤。客人用饭时绝对可以来一招「飞象过河」,夹取放在远处的菜肴。由於中国人喜欢全体共享菜肴,他们的餐桌大多数是圆形或方形,而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长形餐桌。

怎样叫一顿中式饭

先叫一个冷盘以刺激食欲,接著叫一锅清汤,热汤有助增加体温,喝过热汤后便开始品尝主菜,通常按照自己的口味叫主菜,但必要叫一碟十足辣味的菜肴,才算得上为一顿合宜的中式饭,以辣味菜肴配清淡的白饭,使菜肴辣而温和,白饭淡而香浓;一顿饭的压轴食品是甜点,通常是甜汤,如红豆沙、芝麻糊等,亦有其他种类,如布丁、班戟、雪糕等,同样香甜可口。

吃的方式

要待热汤变凉一点而入口时又不失汤味,应用汤匙一小口抿出声的饮;至於吃饭,要提起饭碗贴著唇边,用筷子把饭粒推入口里,这是一个最容易的吃饭方法,亦表示喜欢吃那顿饭;若吃饭时不提起饭碗,即表示不满意饭桌上的菜肴。

古今范文篇8

关键词:大报恩寺琉璃塔;造型特点;色彩特点;古今意义

对外来看大报恩寺琉璃塔被称为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这源于其建造的特殊材质——琉璃,对内来看,原址为建初寺,是当时江南佛教文化的中心,基于这两方面,本文对琉璃塔进行解析,了解琉璃塔的艺术设计及其古今意义。

一、大报恩寺琉璃塔

大报恩寺的唱工极其根究,完全按照皇家宫殿的标准来建,位于大殿后面的琉璃塔是其核心建筑,高78.2米,九层八面,周身全长百米更甚者数十里的长江也能看见。

二、大报恩寺琉璃塔设计

1.大报恩寺琉璃塔“琉璃”材质分析。首选从材质本身、用途、传说、佛教和文化多个角度对琉璃材质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第一,从琉璃本身上来看,因为琉璃的颜色多样,昔人也称它为“五色石”。在古代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为比玉器还要珍奇。琉璃被称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同时也是释教的七宝之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其制工也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主要依靠纯手工。由于各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再加上时机把握之难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能一半凭运限,成功率只有七成的把握,而且古法琉璃不可收回,一旦出现一点点瑕疵,数十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之东流。对于琉璃来说一只模具只能烧制一件作品,大型的极其复杂的作品甚至需要多次开模、烧制才能完成。低成品把握,使作品更为难得可珍。第二,从琉璃的用处来看,琉璃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物件,通常用于殿堂、古刹、陵园等重要建筑上,同时也是装饰艺术的一种带色陶器。只有拥有四品阶以上的官宦才配拥有天子恩赐的药玉。第三,从琉璃的传说来看,传说中其式最初的财神的聚宝盆,所以琉璃被认为是聚财气、福气的财神信物,比人们常用的黄水晶更加直接有效;另有传说西施泪别范蠡时的悲凉,凄怨,泪水滴落于胸前的信物“蠡”上,这铸剑时的坚毅之物,也为之感动。“流蠡”之称,由此而来。第四,从释教的意义上来看,琉璃首先琉璃是佛教“七宝”之一,为消病躲辟和驱散邪物的灵宝。摆放或佩戴琉璃可得三种恩缘福报即“祛病”、“牢固”、“灵感”。对比佛教的其它六宝,琉璃应该是一种天然宝石,且极有可能是碧玺。第五,从琉璃文化意义上来看,中国琉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其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是东方古典的雅致、细致、婉转体现,是思想与艺术的畅通领悟。琉璃具有祥和之美。基于上述对琉璃的材质本身、用途、传说、释教和文化多维度的分析,结合当时历史朝代背景,可知,大报恩寺选择琉璃材质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大报恩寺是在建初寺原址上进行的重建,而建初寺最早由东吴孙权建立的第一座寺庙,是江南塔寺之始,因此建造是极为考究的。第二,根据琉璃在释教的意义来看,琉璃首先琉璃是释教“七宝”之一,为消病驱邪之灵宝。摆放或佩戴琉璃可得三种机缘福报即“消病”、“牢固”、“灵感”。因此选材选琉璃是最为合适不过的。第三,根据建初寺原址的影响,地位,和当时江南佛教文化作为当时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大肆建设,耗尽心力,独特设计及选材。第五,从统治阶级的角度来看,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怀念其父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本身具有宗族怀念的概念,其做工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建,施工极其考究,规模大,而对于这种极其珍贵的材质选区在情理之中。即彰显朝代实力,又彰显对其所纪念人物的重要性。第六,根据琉璃的特点来看,由于颜色多样,昔人也称它为“五色石”。在152盏的照射下,在夜晚可以呈现出绚丽的色彩,在白天阳光的照射下,琉璃也可以透露出独特的霞光,符合其昼夜通明,各个观赏点都可观到的独特设计理念。2.琉璃塔造型特点。大报恩寺琉璃塔除了通体琉璃的特点外,其建筑形制也是一大特点。琉璃塔的“三绝”就全面地概括了琉璃宝塔的造型的雄奇之处。第一绝是巨构殊形,屹立云日。有明确的记录琉璃塔是当时传统最高的建筑之一每层房檐下皆吊挂铜质风铃百余只,轻风悄悄拂过,响亮的铃声便可声闻数里,绵延不绝。第二绝是通身琉璃,独步今古。除了塔顶有一根“管心木”之外整个建筑当中“不施寸木”尤其是琉璃塔内所用的各种琉璃构筑零件几乎形状、尺寸、颜色和图文样式都各不相同,因而烧制和绘图极难。第三绝是长夜深沉,佛灯永明。琉璃塔自建成之日,146盏灯彻夜不息。无论是月落星稀的傍晚,还是风雨相交的夜晚;无论是中山脚下的万林从中,还是江河之上的舟舸之中,人们都可以看到琉璃塔上着用不扑灭的灯火。

三、琉璃塔的古今意义

琉璃塔由于其琉璃材质,所处的大的地理环境金陵古都,所处的小的地理环境是大报恩寺的核心建筑,其特殊的标志性建筑“天下第一塔”,其历史地位是世界建筑历史上的瑰宝,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古迹。琉璃塔的存在无论是对古还是今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一马当先的即是宗教方面的意义,大报恩寺中国南方创建的第一座梵剎,中国的释教中心,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下辖百寺;由于传经宣教的需要僧人们雕版印刷了“南藏”的大部头佛经六百三十七函五千余卷珍藏于寺内;琉璃塔下方是地宫,地宫侍奉着佛教宗界的世界唯一一颗“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直观可看到的是其建筑价值,高耸云端,通身琉璃,每块琉璃都是独一无二的,146盏灯彻夜不息灯火通明,152只铜制风铃声声摇曳,使人享受一场视听盛宴。如今的琉璃塔虽已进行现代重整翻修,失去了当时的盛况,但作为现今技术下的产物,适应了当今时展。其次,传统文化意义。在宗教意义上加杂现今人们的思想,即侍奉的感应舍利意义在于心诚感应得来,本质就是感恩教育,引导人们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作为地标性建筑来说,是南京游必打卡点之一,吸引更多人熟知琉璃塔,充分发挥其地标性意义。第三,审美观赏意义。琉璃塔作为艺术品可供人攀登,俯瞰整个大报恩寺的胜景,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开阔胸怀,大大增加了琉璃塔与人们的互动性。在琉璃塔的周围还有千年地宫,天王殿,观音殿,放生池,法堂等具有宗教意味的建筑群落。第四,作为现代艺术品的公共性意义。对于唯一仅存的琉璃拱门我们大可进行仔细观赏,通身琉璃释教象征意义的图形样式,拱门上所刻的“六拏具”,是藏传佛教中的法相化妆,体验琉璃这种材质带来的视觉美的享受,在脑海中构想出但是琉璃塔通体琉璃,灯火不决,风铃声声入耳的盛况,琉璃塔式建筑世界古迹有“中国之大骨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被列为“天下第一塔”,中世纪七大古迹的美名,其建筑该是怎样巧夺天下,独步今古。

四、结语

悠悠天地,琉璃塔独步古今。琉璃材质工工艺巧夺天工,琉璃塔耸入云端,百余盏灯昼夜通明,百余只铜制风铃余音袅袅不绝于耳。特殊的建筑形制,独特的建筑构想使其一跃拥有“天下第一塔”,“中国之大骨董,永乐之大窑器”和中世纪七大古迹的美名。曾经的辉煌继续高歌,在现代意义上,琉璃塔作为地标性公共艺术建筑,将继续发挥着现今的宗教意义,文化意义,审美观赏意义,现代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孔祥炎,王玮.基于三生融合理念下的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以沛县樱花主题小镇为例[J].大众文艺,2018,(18):68-69.

[2]魏平,熊瑶,窦逗.浅析城市广场的起源及未来设计趋势[J].大众文艺,2018,(19):47-48.

[3]徐静,熊瑶,吴文彬.浅谈极简主义艺术特点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J].大众文艺,2018,(22):89-90.

[4]王子凡,吴冬蕾,吴礼程.浅析城市景观与城市形象的视觉构建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以重庆为例[J].大众文艺,2018,(22):129-130.

[5]盛金成,孙献华.陶瓷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分析[J].大众文艺,2018,(22):113-114.

古今范文篇9

关键词:道德体系、荣辱观

“仁、义、礼、智”是两千多年前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出的道德标准。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继承古代思想家的道德合理内核,摒弃封建糟粕,并结合时代特色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提出来的。传统伦理道德的推陈出新,使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精神。

一、“仁、义、礼、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

我国历史文化经历了先秦文化的孕育及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初步形成以及到汉代成型的过程。具体来说:

1.1在2500年前,齐国管仲在治国实践中开始注重社会荣耻感,他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可覆错也。何谓四维?一礼、二义、三廉、四耻。”“礼”是指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秋季;“义”是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廉”是指坦荡无私,清正廉洁;“耻”是指对坏事的羞耻心。管仲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可见,礼、义、廉、耻四种道德被看作是治国四纲,其兴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及长治久安。

1.2孔子在管仲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基本道德规范体系,即“智、仁、勇”“三德”。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孔子在《论语》中曾三次将“智、仁、勇”三种道德素质,才能逐步达到“不惑”“不忧”“不惧”的精神境界,这正是儒家君子人所追求的完美的人生境界。

1.3孟子创造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智、仁、勇”基本道德体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四个方面。孟子把“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总结归纳为“仁、义、礼、智”,并把它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和道德理念。孟子认为这四种道德要素并不是外界给与我们的,而是我们自身独立有的本质和品德。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我们才能发掘人性深处善的一面。

1.4汉代董仲舒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增加“信”德,表明在当时历史上人与人交往做事“信”已经成为一种公共生活准则和社会发展需要。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五大道德要素加以整合并作全面规范。他说道“夫仁义礼智信做人做事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之道。从此“仁、义、礼、智、信”就成为国家实施仁德治国的价值基础。从此之后将儒家伦理推向新的高度并统领我国伦理道德教化与建设两千余年。因而我认为孔孟之道对今天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不可磨灭的借鉴意义。

二、“仁、义、礼、智、信”的现代继承与发展

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民族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一个人也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中华民族是受儒家学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度,作为传统道德标准的“仁、义、礼、智、信”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此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传统文化的重新觉悟。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历史表明,任何新的理论都是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形成的,今天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对中国两千多年形成的优秀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仁、义、礼、智、信”伦理的现代运用。

仁,“仁者爱人”,是指对人要有爱心,有同情之心,不忍之心,要仁慈、仁爱。“仁”字在《论语》中出现过百余次,是“仁、义、礼、智、信”之核心,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象征。孟子说:“仁则荣,不仁则辱。”今天的“仁”不仅仅是爱人,而且扩大为爱人民、帮助人民、团结人民,它所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为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融洽气氛,这与“以服务人民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仁”成为区分荣与辱的界线以及判断道德是否盛行的社会标准,是今天荣辱观的奠基之石。

义,是指公正、合宜的举动,或指正当、正直、道义的气节,即正义之气。“义”也有责任和奉献之意,如义务,义不容辞等。在个人道德追求上“义”表现为对待他人,他事要开诚布公,坦诚相待。“义”作为人应该遵循的道德修养的最高要求,对待人要诚心诚意,也反映了大无畏的为他人精神,这是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义”所包含的道义精神也表现为一种民族气节,今天的热爱祖国为荣,包含了国人合宜的举动,正义的气节,最高道义和应尽的责任,将为他精神人与人的层面上升到人与国家的高度,表现为凡人要分清贵贱尊卑,凡事均要依礼而行。儒家以“礼”作为社会规范,即所谓“长幼有别,尊卑有序。”作为道德规范的“礼”,它是“仁”“义”道德要求的具体行为规范,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行都要符合礼的要求,正如孔子所说的“内仁外礼”。时代的发展赋予“礼”许多新的内涵,古代的礼乐制度成为现在的党纪国法,“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经过扬弃成为现在的尊老爱幼,讲礼貌,讲礼仪、讲文明等。以遵纪守法为荣,就是对古代“礼”的继承和发展。先贤还主张勤俭行“礼”,孔子云:“礼,与其奢也,宁俭。”这些要求在现代社会则被发展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

智,是指知识、智慧、技能、谋略。作为道德规范的“智”,它是对“仁、义、礼、信”等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认同,要求人们掌握道德知识,增强道德理性,具有区分是非,明辩善恶的能力。孟子曰:“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智”以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并统一起来,要求人们能够树立正确、科学的理念和价值观。这一点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以崇尚科学为荣”不谋而合。

信是指言守承诺,行不欺。作为道德规范的“信”,这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真实无妄,不欺人,欺己。孔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做人之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方。“以诚实守信为荣”,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抵制歪风邪气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提高国民素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在加强国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同时,要着重强调诚信,这不仅是优化社会资源的需要,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公务员之家:

综上所述,“仁、义、礼、智、信”虽为我国古代人们所遵循的道德标准,也是今天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之源。在我国古代道德思想史上,儒家学派提出的“仁、义、礼、智、信”道德规范体系,集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处原则。今天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及科学发展观,既吸收了传统美德观的人文精华,又融入了现代文明的科学精神,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祖国母亲对待人民,对待工作,对待别人,对待自己等各个方面的道德问题,突破了传统道德的应用范畴,充分的实事证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高度丰富地拓展了古今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是我国传统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课本(初、高中)古代史“春秋文化”

古今范文篇10

“仁、义、礼、智”是两千多年前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出的道德标准。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继承古代思想家的道德合理内核,摒弃封建糟粕,并结合时代特色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提出来的。传统伦理道德的推陈出新,使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精神。

1“仁、义、礼、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

我国历史文化经历了先秦文化的孕育及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初步形成以及到汉代成型的过程。具体来说:

1.1在2500年前,齐国管仲在治国实践中开始注重社会荣耻感,他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可覆错也。何谓四维?一礼、二义、三廉、四耻。”“礼”是指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秋季;“义”是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廉”是指坦荡无私,清正廉洁;“耻”是指对坏事的羞耻心。管仲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可见,礼、义、廉、耻四种道德被看作是治国四纲,其兴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及长治久安。

1.2孔子在管仲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基本道德规范体系,即“智、仁、勇”“三德”。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孔子在《论语》中曾三次将“智、仁、勇”三种道德素质,才能逐步达到“不惑”“不忧”“不惧”的精神境界,这正是儒家君子人所追求的完美的人生境界。

1.3孟子创造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智、仁、勇”基本道德体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四个方面。孟子把“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总结归纳为“仁、义、礼、智”,并把它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和道德理念。孟子认为这四种道德要素并不是外界给与我们的,而是我们自身独立有的本质和品德。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我们才能发掘人性深处善的一面。

1.4汉代董仲舒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增加“信”德,表明在当时历史上人与人交往做事“信”已经成为一种公共生活准则和社会发展需要。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五大道德要素加以整合并作全面规范。他说道“夫仁义礼智信做人做事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之道。从此“仁、义、礼、智、信”就成为国家实施仁德治国的价值基础。从此之后将儒家伦理推向新的高度并统领我国伦理道德教化与建设两千余年。因而我认为孔孟之道对今天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不可磨灭的借鉴意义。

2“仁、义、礼、智、信”的现代继承与发展

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民族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一个人也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中华民族是受儒家学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度,作为传统道德标准的“仁、义、礼、智、信”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此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传统文化的重新觉悟。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历史表明,任何新的理论都是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形成的,今天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对中国两千多年形成的优秀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仁、义、礼、智、信”伦理的现代运用。

仁,“仁者爱人”,是指对人要有爱心,有同情之心,不忍之心,要仁慈、仁爱。“仁”字在《论语》中出现过百余次,是“仁、义、礼、智、信”之核心,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象征。孟子说:“仁则荣,不仁则辱。”今天的“仁”不仅仅是爱人,而且扩大为爱人民、帮助人民、团结人民,它所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为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融洽气氛,这与“以服务人民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仁”成为区分荣与辱的界线以及判断道德是否盛行的社会标准,是今天荣辱观的奠基之石。

义,是指公正、合宜的举动,或指正当、正直、道义的气节,即正义之气。“义”也有责任和奉献之意,如义务,义不容辞等。在个人道德追求上“义”表现为对待他人,他事要开诚布公,坦诚相待。“义”作为人应该遵循的道德修养的最高要求,对待人要诚心诚意,也反映了大无畏的为他人精神,这是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义”所包含的道义精神也表现为一种民族气节,今天的热爱祖国为荣,包含了国人合宜的举动,正义的气节,最高道义和应尽的责任,将为他精神人与人的层面上升到人与国家的高度,表现为凡人要分清贵贱尊卑,凡事均要依礼而行。儒家以“礼”作为社会规范,即所谓“长幼有别,尊卑有序。”作为道德规范的“礼”,它是“仁”“义”道德要求的具体行为规范,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行都要符合礼的要求,正如孔子所说的“内仁外礼”。时代的发展赋予“礼”许多新的内涵,古代的礼乐制度成为现在的党纪国法,“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经过扬弃成为现在的尊老爱幼,讲礼貌,讲礼仪、讲文明等。以遵纪守法为荣,就是对古代“礼”的继承和发展。先贤还主张勤俭行“礼”,孔子云:“礼,与其奢也,宁俭。”这些要求在现代社会则被发展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

智,是指知识、智慧、技能、谋略。作为道德规范的“智”,它是对“仁、义、礼、信”等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认同,要求人们掌握道德知识,增强道德理性,具有区分是非,明辩善恶的能力。孟子曰:“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智”以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并统一起来,要求人们能够树立正确、科学的理念和价值观。这一点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以崇尚科学为荣”不谋而合。

信是指言守承诺,行不欺。作为道德规范的“信”,这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真实无妄,不欺人,欺己。孔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做人之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方。“以诚实守信为荣”,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抵制歪风邪气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提高国民素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在加强国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同时,要着重强调诚信,这不仅是优化社会资源的需要,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综上所述,“仁、义、礼、智、信”虽为我国古代人们所遵循的道德标准,也是今天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之源。在我国古代道德思想史上,儒家学派提出的“仁、义、礼、智、信”道德规范体系,集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处原则。今天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及科学发展观,既吸收了传统美德观的人文精华,又融入了现代文明的科学精神,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祖国母亲对待人民,对待工作,对待别人,对待自己等各个方面的道德问题,突破了传统道德的应用范畴,充分的实事证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高度丰富地拓展了古今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是我国传统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课本(初、高中)古代史“春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