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义十篇

时间:2023-03-27 12:59:35

古今异义篇1

一. 什么叫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 古今异义的种类:

1. 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l 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2. 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l 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 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 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l 练习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不少变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4. 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l 练习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约束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②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③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④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5. 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l 练习5.结实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③(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④ 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⑤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6. 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l 练习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②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③ 天下云集响应 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7. 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

练习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股: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

② 愿为市鞍马 市: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

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古义指告戒、告诉,现已不用,用于指感谢。

三. 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 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 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 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四. 综合小练习:区别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⑤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进入。 非常:不寻常,意外,现指很、极,程度副词。

古今异义篇2

关键词:汉语;古今词义;差异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46-04

要分析汉语古今词义的差异,首先要明确“古”、“今”这两个概念。“古”指的是“非今”,无论是先秦、两汉,还是六朝、唐宋,凡是没有流传到今天的意义都是古义。这里的“今”当然是现代,但今义有许多也是在古代就产生了。所以,无论是先秦、两汉还是六朝、唐宋的意义,只要是流传到现代的意义,就都叫“今义”。如“木”,古义是树,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草木,尽死。”是古义。而先秦时期荀子《劝学》中的“木直中绳”的“木”是今义,指木头。从古义向今义演变,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它们是错落不一地发生在各个语言时代,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说古今词义的差异,只是截取同一词两端的意义进行比较说的。

我们要真正读懂古书,就必须准确地把握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分析出古今词义差异的情况。

一、从词义演变的幅度看古今词义的差异

1.迥别

即古今词义变化显著的,或叫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这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从意义上看,迥然不同。如:

字:《说文》:“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古义即本义是生育。《周易・屯卦》:“女子贞,不字。”《山海经・中山经》:“其实如,服之不字。”王充《论衡・气寿篇》:“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秦以前,文字只称“文”或“书”,不叫“字”,秦刻石才开始把“文字”连用。许慎《说文解字・叙》:“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这是说,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又说:“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意思是“字”是由“文”滋生出来的。由此看来,“字”的古今义差别甚大。

寺:金文上面是“之”,声符,下面从“寸”,表义,与法度有关。《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古义即本义是官署,不是寺院。《广雅・释宫》:“寺,官也。”王念孙《疏证》:“皆谓官舍也。”《左传・隐公七年》:“发币于公卿。”孔颖达疏:“自汉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府寺”都是官署的称呼。古代有“太常寺”、“大理寺”、“鸿胪寺”,都是中央政权的办事机构。直到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寺”才转指佛教庙宇。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人摄摹腾(一译摹腾)以白马驮经书东来,先住在洛阳鸿胪寺,第二年就在洛阳建白马寺作为他的住处。以后“寺”就成了僧人所住的佛寺的通称,而官署的意义反倒消失了。

羞:《说文》:“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古义即本义是进献肉食品,《左传・隐公三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礼记・曲礼上》:“闻子有客,使某羞。”引申为精美的食品。《周礼・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李白《行路难》:“玉盘珍羞值万钱。”“羞”的现代常用义是耻辱、羞臊,是假借义。“羞”借为害羞义后,又造“馐”表古本义。羞――馐为古今字。

去:古义是离开,今义是前往,方向正好相反。如《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今成语有“拂袖而去”、“扬长而去”。

行李:古义指外交使节,指人不指物;今义指人出行所携带的衣物等,指物不指人。古今义差别甚大。如《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牺牲:“牺”,《说文》:“宗庙之牲也。”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纯色牲口叫“牺”。“牲”《说文》:“牛完全。”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叫“牲”。“牺牲”泛指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是名词。《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义则指为正义事业或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是动词。

2.微殊

即古今词义变化细微的。古今义迥别的词,是我们阅读古书的一大障碍,但由于它们的古今词义差别太大,如果按照今义去理解,句子明显不通,因此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就要去查阅工具书。而于那些古今义微殊的词则不然,由于它们的古今义差别不明显,甚至有时按今义去理解,似乎也能讲通,这样就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自以为正确,其实是以今释古。因此阅读古书,更重要的是掌握那些古今意义微殊的词。如:

购:《说文》:“以财有所求也。”段玉裁注:“悬重价以求得其物也。”《史记・项羽本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又《魏公子列传》:“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由此可见,“购”的古义是悬赏征求,以重金获取某物(非商品)。而今义是买,以钱买物(是商品),二者都有“买”的意思,但性质不同。

售:古今的“售”都有“卖”义,但又略有不同。今义的“售”单纯指“卖”,只指“卖”这一行为,如“售货员”。古义则指把东西卖出去,即指“卖”这一行为的结果。《广韵》:“售,卖物出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狗猛酒何故而不售”?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货而不售。”这里的“不售”,不能误解为“不卖”,而是“卖不出去”的意思。

劝:《说文》:“勉也。”古义是勉励,鼓励人做好事。如《荀子・劝学》,即鼓励人好好学习。又如《左传・成公二年》:“赦之,以劝事君者。”这里的“劝”都是积极鼓励,而不是消极的规劝。成语有“惩恶劝善”,现在许多地方都有“劝业场”,还保留古义。而“劝”的今义是规劝、劝说,是劝人不要做坏事。因此有人把《劝学》理解为“规劝人好好学习”,虽然也能讲得通,但与古义不合。

访:古义是咨询,今义是访问。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是说秦穆公就袭击郑国一事向蹇叔征求意见,不是访问蹇叔。

二、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古今词义的差异

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变化,把一个词古今两端的意义进行对比,其结果有扩大、缩小、转移三种情况。

1.词义扩大

即词从古义演变为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了,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变宽泛,使古义成为今义的一部分。词义扩大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如:

菜:古代的“菜”专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等在内。《说文》:“菜,草之可食者。”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乙编《俭约》:“仇泰然守四明,与一幕官极相得。一日问及:‘公家日用多少?’对以‘十口之家,日用一千。’泰然曰:‘何用许多钱?’曰:‘早具少肉,晚菜羹。’泰然惊曰:‘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为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自尔见疏。”可见到了宋代,“菜”仍然只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等在内。

秋: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两季,如《庄子・逍遥》:“蟪蛄不知春秋。”后来由春秋又分出冬夏。因为秋天是庄稼成熟的季节,而北方一年种植一次庄稼,所以“秋”便由一个季节扩大为全年。《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成语有“千秋万代”、“千秋大业”等。

脸:这是个后起字,《说文》中没有,到中古时它才被广泛使用。“脸”的古义指称的范围比今义小。《韵会》:“脸,目下颊上也。”即仅指颧骨部分。如:温庭筠《菩萨蛮》:“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晏殊《破阵子》:“笑从双脸生。”唐顾《荷叶怀》:“花如双脸柳如腰。”又《遐方怒》:“嫩红双脸似花明,两条眉黛远山横。”欧阳炯《菩萨蛮》:“翠眉双脸新妆薄,幽闺斜卷青罗幕。”“脸”是古代妇女擦胭脂的地方,所以古诗中才有“双脸”。现在“脸”和“面”是同义词了,指称的范围比原来大了。

另外,一些字从形符上也可以看出后代词义有所扩大。如:雌、雄,本指鸟的性别,《说文》:“雌,鸟母也。”又“雄,鸟父也”。现在泛指动物(包括人)、植物的性别。

2.词义缩小

即词从古义发展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缩小,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变狭窄,使今义成为古义外延的一部分。如:

禽:古代指飞禽和走兽。《白虎通・田猎》:“禽者何?鸟兽之总名。”《周易・师卦》:“田有禽。”是说打猎可以猎获鸟兽。《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因为“禽”在古代是鸟兽的总称,所以有时可单指鸟,如《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有时也可单指兽,如《说文》:“禽,走兽总名。”今义则只指鸟类。

金:古代泛指金属。《说文》把“银”注为“白金”,“铜”注为赤金,“铁”注为黑金。《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钟。”这里的“金”指铜,因为古代铸钟鼎用铜。《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锯,试诸土木。”这里的“金”分别指铜和铁,美金指铜,恶金指铁。现在“金”则只指黄金。

谷:《说文》:“谷,续也,百谷之总名。”古义泛指庄稼或粮食。《玉篇》:“谷,五谷也。”《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诗经・豳风・七月》:“其始播百谷。”今义则只指谷子(小米)。

饼:《说文》:“饼,面也。”即面食的总称。用火烤的叫烧饼,用水煮的叫汤饼,用笼屉蒸的叫蒸饼。其中“烧饼”与今义同。“汤饼”即面条,“蒸饼”即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其实就是馒头。《艺文类聚》中有《饼赋》,是歌颂面条的。

儿:《说文》:“儿,孺子也。”段玉裁注:“乳下子也。小儿初生,脑盖未合,故象其形。”《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这里泛指孩子,不分性别。《孔雀东南飞》:“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这是女儿对母亲的自称。《木兰诗》:“送儿还故乡。”这是青年女子的自称。今天的“儿戏”、“儿科”还保留古义。

子:甲骨文象小孩伸臂求抱形。古义即本义泛指孩子,不分性别。《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弄之瓦。”泛指孩子。《论语・先进》:“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指女儿。今义则只指男性。但在“男子”、“女子”中仍保留了古义。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侄”、“孙”、“兄”、“弟”,当初都不分性别。如:“弟”,古代指同胞中年龄小的,不分性别。《孟子・万章上》:“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史记・陈丞相世家》:“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之夫。”《汉书・五行志》:“其后,赵飞燕得宠,立为皇后,弟为昭仪,姊妹专宠。”句中“弟”均指“妹妹”。

臭:名词,是气味的总称。《玉篇・犬部》:“臭,香臭总称也。”《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礼记・月令》:“其味酸,其臭。”《荀子・王霸》:“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有时甚至指香气,如《周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孔颖达疏:“言二人同齐其心,吐发言语,氤氲臭气,香馥如也。”

寡妇:古义既指丧夫的妇人,又指独居守候丈夫的妇人。如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边城多健儿,内舍多寡妇。”《孔雀东南飞》:“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均为独居守候丈夫的妇人。

亲戚:古义除了指与自己有婚姻关系的外亲以外,还可以指自己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如《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亲戚既没,虽欲孝,孝谁?”指父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以慕君之高义也。”指父母兄弟等内亲。《史记・苏秦列传》:“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指父母、妻子和嫂子。

3.词义转移

有些词,在古代为甲义,后来变为乙义。甲乙两义之间既没有扩大,也没有缩小,彼此没有类属关系,只是具有一定的联系。在现代,甲义废而乙义行。如:

荤:《说文》:“荤,臭菜也。”指葱、蒜、韭菜等有辛辣味的蔬菜。《抱朴子・杂应》:“绝荤菜,断血食。”《旧唐书・王维传》:“维弟兄具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现在“荤”则转指肉食。

羹:从羔从美,本指带汁的肉,不是指汤。《尔雅・释器》:“肉谓之羹。”《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淮南子・修务训》:“楚有烹猴而召其邻,人以为狗羹而甘之。后闻其猴也,据地而吐之,尽写其食。”由于“羹”是带汁的肉,所以中古之后,逐渐转移为汤。王建《新嫁娘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恨:古义是遗憾,不是仇恨。《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指“痛心遗憾”,不是极度仇恨。直到唐代,仍用此义。《柳子厚墓志铭》:“虽重得罪,死不恨。”古代“仇恨”义一般用“怨”表示。后来词义发生转移,“恨”指仇恨,“怨”指不满。

涕:上古指眼泪,不指鼻涕。《庄子・大宗师》:“哭泣无涕,中心不戚。”上古鼻涕义用“泗”来表示。《诗经・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到了汉代才开始用“泪”字。如汉王褒《僮约》:“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从此“泪”、“涕”分工,“涕”表鼻涕义。但汉以后的作品,还经常用“涕”表眼泪。如《出师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坟:古代指大的高地或河堤。《尔雅・释丘》:“坟,防也。”郭璞注“谓堤”。《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指堤岸。《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亦指堤防。“坟”今指坟墓,这是因为坟墓也是在地面上突出出来的土丘、高地。

三、从词义色彩的变化看古今词义的差异

人对事物的爱憎,对事物善恶的判断,也随着社会的演进、时代思潮和风俗习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会带来词义的褒贬变化。有的词由褒义变为贬义,有的由贬义变为褒义,有的由中性变为褒义或贬义。词的这种感彩的变化,也形成了古今词义的差异。如:

诽谤:古义是议论是非,指责过失,即现代的提意见,今义是恶意中伤。《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

爪牙:本指动物的爪和牙,无所谓褒贬。《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由于“爪”和“牙”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所以引申指古代负责天子宫廷侍卫的武官,后来诸侯、大臣、武将的侍卫官亦称爪牙。又指得力、亲近的捍卫者或臣属。《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复领荆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盟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

祥:今义为吉利,幸福,褒义。如“不祥之兆”、“祥和”。古代“祥”也有此义。《说文》:“祥,福也。”但更多的是用为中性词,指吉凶的预兆。段玉裁注:“凡统言则灾亦谓之祥,析言则善者谓之祥。”《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有时特指吉兆,《周礼・春官・》:“以观妖祥,辨吉凶。”有时则特指凶兆,《左传・昭公十八年》:“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曰:将有大祥,民震动,国几亡。”《玉篇・示部》:“祥,妖怪也。”

佞:从女仁声。清阮元曰:“佞从仁得声,其义随之。”古代“仁”、“佞”二字含义很相近,后渐有别。“仁”为仁德,“佞”为有口才,有才智。《论语》:“雍也仁而不佞。”据杨伯峻先生统计,《论语》中共有8个“佞”字,都是有口才的意思。《左传・成公十三年》:“寡人不佞。”《国语・鲁语》:“寡君不佞。”这些“佞”都是褒义词。大约到了周末,“佞”字才由褒义转为贬义,指善于用花言巧语谄媚人。《盐铁论・刺议》:“以邪导人谓之佞。”《淮南子・览冥训》:“黜谗佞之端,息巧辩之说。”现代有“邪佞”、“奸佞”。

妓:古代指从事歌舞杂技表演的女艺人,是中性词。《广韵・纸韵》:“妓,女乐。”杨之《洛阳伽蓝记》:“三百人,尽皆国色。”晋张华《轻薄篇》:“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绳妓》:“御楼设绳妓。”《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侯)景取东宫妓数百,分给军士。”胡三省注:“妓,女乐也。”又写作“伎”,杨之《洛阳伽蓝记》:“伎女楼上,坐而摘食。”刘禹锡《蜀先主庙》:“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元明之后,“妓”出现贬义,指女。

――――――――――

参考文献:

〔1〕郭锡良,等.古代汉语[M].商务印书馆,2011.

〔2〕张远.汉字字义的演变[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古今异义篇3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古今异义 笼统定义 影响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表现形式,也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语言的历时发展,古今汉语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词汇方面,其形式与内容都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词语是句子的建筑材料,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就无法读懂句子乃至文章。因此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是文言文教学工作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在许多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将这类古今意义上不同的词语笼统地称为“古今异义词”,我们认为这种笼统的称谓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学生的学习实践上都是存在问题的。

词语是句子的建筑材料,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就无法读懂句子乃至文章。因此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是文言文教学工作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我们从许多的教学实际与相关资料中发现,有些语文教师将古今意义上不同的词和短语都统称为“古今异义词”,我们认为这种笼统的称呼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周俊根的文章《古今异义词举隅》中列出了32个词语,其中包含了“妻子”“卑鄙”“垄断”等由单音节词组合成的短语。[1]

遂率妻子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妻子”和“卑鄙”在现代汉语中是词,表示“男性对配偶的称呼”和“言行恶劣、不道德”。但是,在上面的例句中它们都是由两个各有所指的单音节词组合成的联合短语,表示“妻和子”“身份低微,见识粗浅”。 “垄断”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泛指“把持和独占”。但是在例句中,“垄”和“断”不是一个整体意义,“垄”指“高山”,“断”即“阻断”,读起来语法停顿在“垄”与“断”之间,“垄”和“断”组合成主谓短语,并非是一个词。后来两者长时期地连在一起使用,才逐渐地语法化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

在许多语文教学刊物上,凡是谈到古今异义词的文章,大都列举过以上词语。例如夏桂存《文言文古今异义词例析》[2]、胡波《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3]、吴续银《文言文古今异义词例析》[4]等。

在一些教学实际中,也有古今异义的词与短语的混淆情况。

师:还有一些同学预习时没有注意到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现象,现在我们一起找一下。第一个是“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痛恨”,今义是“极端地憎恨或悔恨”。那古义呢?

生:痛心,遗憾。

师:很好!第二个是“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今义是“言行恶劣、不道德”那古义呢?

生:身份低微,见识短浅。[5]

根据以上的许多实际情况,我们发现中学文言文教学活动中,的的确确存在着对“古今异义词”的笼统定义,这种现象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词和短语在理论概念上有明显的区别。词是具有一定语音形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何为“最小的语言单位”?葛本仪先生认为“词作为一个最小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主要表现为它必须表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意义。这个意义是特定的,表示着某种特定的事物或现象,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不能把词的意义看成为它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8]所以,词是不能再分割的,其意义是独立完整的,不是语素义的简单叠加。而短语却不具备这一特点,它不是一种固定的语法单位,具有意义的简单组装性和结构的可扩展性的特征。例如“江湖”这个词,如果理解为“江和湖”的简单组合,那就是一个短语,理解为泛指“四方各地”或者“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生活的人及其行业”的话就是一个词。

对古今异义词和短语的笼统定义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实践。首先,这种做法不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词和短语的区别特征,混淆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语法单位。并且不利于学生了解文言文单音节词为主的词汇面貌特征,容易把文言文中由单音节词组合成的短语误认为是词,把它们当作完整意义来理解,不是以简单组合意义来理解。学生了解了文言文的该特征后,当他们读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等句子时,就不会轻易地将“交通”误理解为“各种运输手段”,将“鱼肉”误理解为“鱼的肉”了。

注释:

[1]周俊根:《古今异义词举隅》,语文知识,2005年,第11期。

[2]夏桂存:《文言文古今异义词例析》,语文天地,2008年,第24期。

[3]胡波:《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初中生辅导,2008年,第9期。

[4]吴续银:《文言文古今异义词例析》,语文天地,2006年,第6期。

[5]李劲梅执教,王玲整理:《<出师表>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第7-8B期。

[6]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现代汉语》,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页。

[7]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8]顾锦霞:《文言文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第7期 。

古今异义篇4

泣涕:古义,泪水;今义,泪水和鼻涕。出自:《氓》;作者:佚名(先秦);内容简介:叙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虽属叙事诗,但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古今异义篇5

【关键词】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1对通假字、古今字与异体字的界定

通假字:古人在写作著述的时候,仓促间想不起来本字的写法,或因本字不好写,便找来一个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被借用的字称为通假字,被通假字代替的字称为本字。用“A”通“B”表示通假关系。

古今字:古字和今字的合称,又称为古今分化字。古今字是为分化多意字的结构而产生的,上古汉字一字兼多职的现象极常见,为了保证文字表达语言的明确性,于是给多义字中的一个或多个意义另造新字,便产生了古今字。我们把分化以前的多义字称为古字,分化后另造的新字称为今字。

异体字:异体字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形体的字。我们通常用“A”同“B”表示异体关系。

2高中语文课本中“A”通“B”和“A”同“B”的错误

2.1错把古今字作通假字(“A”通“B”中的错误)

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上古时代由于文字数量有限,加之文字的假借义与引申义,使得一字兼多职的现象极其常见。为了保证文字表达语言的明确性,于是给多义字中的一个或多个意义另造新字,使之产生古今字,我们把分化之前的多义字称为古字,分化后另造的新字称为今字。

第三册:“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课文注释:“涂”通“途”

《说文》:“涂,水。出益州牧靡南山,南北入绳,从水余声。”本义是水名,此外还有道路、涂抹等意思。后人为了更准确地区分词义,通过改换义符的方式把道路的意思给“途”承担。“涂”与“途”是古今字的关系,“涂”是“途”古字,二者不是通假关系,课文注释分析错误。

2.2错把通假字作异体字(“A”同“B”中的错误)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替代的前提是借字与本字之间的关系是音同或音近。因此通假字产生的途径是借用同音字、近音字代替,一般不考虑形体上的相似和意义上的联系。

第一册:“不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课文注释:“已”同“矣”

“已”:中古音羊已切,上古音余母之韵。停止,引申为罢免。

“矣”:中古音于纪切,上古音匣母之韵。语气助词。

二者意义上没有联系,按上古音都是之韵,声近韵同。这些都符合通假关系的条件,然而异体关系则必须符合音义完全相同的不同形体的字条件。 “已”和“矣”意义音义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二者属于音近通假,不是异体关系。课文注释解释错误。

2.3错把古今字作异体字(“A”同“B”中的错误)

汉字是一种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字,使用汉字的人又极其多而且同一字不只一种造字法,也不只一种写法。因此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异体字便产生了。从意义上来看,异体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

第一册:“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课文注释:“共”同“供”

“共”:中古渠用切,上古群母东韵。共同;供给;供奉。

“供”:中古九容切,上古见母东韵。读(gōng)时,供给;供奉;读(gòng)时,供养、口供。

“共”和“供”读音与意义不完全相同,然而异体关系则必须符合音义完全相同的条件,可见“共”和“供”不是异体关系。《说文》中有“共”无“供”,后人为“共”加义符造新字“供”来承担供给、供奉的意思,人们以后就用“供”来表示“共”的供给之意。二者是古今关系,课文注释分析错误。

3结论

无论是从产生时间上的先后,还是从意义联系上来区分古今字与通假字,都不及从形体上来区分更简洁明。无疑从形体上有无共同构件来区分通假字与古今字是最简洁的方法。但由于特殊情况的出现,有时我们还需要考查词义。比如从上述通假字分类表中不难看出很多本字与借字形体上具有共同构件,例如:“政”通“征”。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再从两字的字义上来分析判断了。

通假字的本字与借字之间在字形上一般没有共同的构件,而有异体关系的字字形上通常有共同构件。但是,通假字中有特殊的情况,即通假字的本子和借字具有共同构件,如:“生”通“性”。因此从形体上并不能直接判断出两个字是通假字还是异体字。从词义上来区分是异体关系还是通假关系是最简便的途径。

古今字的古字与今字之间在字形上一般有共同的构件。异体字在形体结构上可以分成:都是形声字,形符不同;都是形声字,声符不同;都是形声字,形符和声符都不同;一个是形声字,一个是非形声字;组成部分的位置不同;笔画略有不同。可见异体关系的字字形上通常有共同构件。因此从字形上无法区分古今与异体关系。读音上古今字不一定相同;异体字则必须相同。从词义上来区分古今关系与异体关系则较容易。

参考文献:

[1]欧绍华.常见通假字字典[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2]高中语文课本(1~6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4.

古今异义篇6

新疆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833400

【摘要】通假字,是中国古书中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在教学中如何辨析通假现象,找出本字,从而正确理解文意。

关键词 通假字 原因 类型 辨析

语文高考大纲明确指出,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在2013年的18套试题中都考查了实词,每卷4个文言实词,一共考查了70余个实词可以看出,对文言实词考查得重点仍是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现象等。对于通假现象,它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必须根据特定语境,并结合文意判断才能准确理解。

1.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文言文中,为什么明明有本字,作者却不写本字而要写通假字呢?这个问题要从四个角度来认识。

1.1 这是古人的一种写作习惯、一种社会风尚

比如"早"字,司马迁也曾用过,但因古人经常习惯以"蚤"代"早",所以司马迁也未能免俗。在《史记》中共出现通"早"的"蚤"字64次,直接用"早"字才27次;其中"蚤死"14次,"早死"4次;"蚤卒"8次,"早卒"1次。

1.2 唐代颜师古曾指出,古人在记录语言时"仓猝无其字"因而用了个同音字代替

清赵翼在其《陔余丛考》一书中说得更明白:"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如此写的人固然可以说的写别字,但后人效尤,积非成是,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1.3 古书经秦火后,被焚烧殆尽

直到汉惠帝才取消"挟书令",并从民间征集藏书。汉代大多数的书籍是靠老年人将脑子里所记忆的背诵出来,写出来,重新"著之竹帛"。由于背诵时只记住一个字的读音,未必能记住它的字形,因而记录时必然会由于方言、口音等的差异、记录者的文化水平等影响,而将同一字记成不同的形体。

1.4 古人好用通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认识上的原因

就是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中常说的"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他们认为"凡字之相通,皆由于声之相近,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则窒矣。""夫古字通用,存乎声音。"他们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音即能表义。

2.通假字的类型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对于通假字的归类也是不一致的。举例来说,苏教版教材把所有的通假字归入到古今字与异体字范畴,一律用"同"来释义。而人教版教材对于通假字则处理的比较清晰,明确的把通假现象分文狭义通假与古今字、异体字两类,用"通","同"来区分。

古今字:是指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作"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如 "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组成,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如"泪"和"涙","睹"和"覩"。

通假字: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的现象,又简称通假、通借、假借。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不用有其本义的本字,却用了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尽管借字与本字的字形、字义不同,但字音一定相同或相近,所以又有一种更确切的称谓,叫做"古音通假"。那些被本字借来的字就叫假借字,又叫通假字、通借字、假字、借字、假音、借音。

3.在教学中如何辨析通假现象,找出本字,从而正确理解文意

3.1 文言文教学中,在读音中辨析通假现象。如: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早)《鸿门宴》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斑)《孟子?梁惠王上》

3.女为人臣,不顾恩义 (女--汝)《苏武传 》

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零丁——伶仃)《陈情表 》

3.2 在例证中认知。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通假现象具有普遍性。如:

1.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被——披)

2.见其客朱亥,俾倪。 (俾倪——睥睨)

3.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避)

4.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辟——僻)

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敝)

3.3 在结构中把握

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熟悉形声结构规律。这为利用汉字形体结构掌握通假字打下了基础。

1. 通假字是本字的声旁字。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俱)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

③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授)

④终老不复取。(取——娶)

2. 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代替形成通假。

①距关,毋内诸候。(距——拒)

②常在床蓐。(蓐——褥)

③蒲苇纫如丝。(纫——韧)

④云销雨霁。(销——消)

3. 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造成通假。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

②使臣奉璧,拜送于庭。(庭——廷)

③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旨)

④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非)

4.辨析一个字是通假字或是古今字、异体字,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4.1 直接读古书,可明显发现有些字古代的确还没出现

我们在读先秦古书时,就很容易发现,有些字在先秦还没有。如喜悦的"悦",以及生熟的"熟"、边境的"境"、坠落的"墜"、悬挂的"懸"、智慧的"智"等等,都无法在先秦经书中找到。为什么?就因为在先秦这些字还没造出来。那么,要表示这些意思怎么办呢?就只好写它们的古字。即"悦——说 " " 熟——孰" "境——竟" "墜——隊" "智——知"。

4.2 通过读古注和清人笔记、札记,识别通假字、古今字等

我们知道,前人较为重要的古籍,几乎都做过注释。注明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也是注释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

宋朱熹《大学章句》:"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朱熹注:"谦读为慊,苦劫反。"这"读为"术语是专门用于指明通假的,在这里就是指出"谦"是个通假字,在句中应读为"qiè",意思是"满足"。

4.3 通过查《说文解字》一书,认识古字和异体字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在公元100年完成的文字学巨著,共收了9353个字。还列出了重文1163个。这1163个"重文"可以说都属于古字或异体字。《说文》一书毫无疑问是许慎对东汉以前的文字首次作了全面地总结。在《说文》中,许慎既列出了一个字的通行的写法,又往往列出了它的古字和异体,即所谓"重文"。如在恐惧的"懼"下就列出另一种写法:愳,古文。即愳与懼构成古今字关系。

4.4 通过今人的注释用语识别今字

在对古籍进行整理,即对古书断句、标点、注释、翻译等,为了保持古籍原貌,必须保留原来的古字;为了便于一般读者阅读和学生学习,因而需要用现代普通话进行注释。在注释时,现在注释家们一般都运用不同的术语把通假字与今字(后起字)区分开来。例如:

宣子田于首山。(《晋灵公不君》)注:田,打猎,后来写作"畋"。

韩厥俛定其右。(《齐晋鞌之战》)注:俛,同"俯",低下身子。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乎?……券徧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注:责(zhài),债务,债款,后来写作"债"。徧,同"遍"。

古今异义篇7

【关键词】《裴韵》;收字体例

《裴韵》全称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是《切韵》系韵书中一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唐代韵书,是参酌长孙讷言笺注本《切韵》和王仁《刊谬补缺切韵》而编定的一部韵书,但又与两书不完全相同,其不同方面不仅体现在收字方面、释义方面,还体现在编纂体例方面。它继承陆法言《切韵》、长孙讷言笺注本《切韵》和王仁《刊谬补缺切韵》的编纂传统,又有所超越和发展。

体例是具体指导编纂实践的。一部字书辞书是否具有科学性,往往在编纂体例中能体现出来。古代韵书一般都没有进行编纂体例的具体阐述,就我们现在见到的最早的韵例是《集韵o韵例》,以前都没有,后人使用和阅读时都受到很大影响。为了充分利用《裴韵》在各方面的价值,了解辞书尤其是韵书的编纂史,有必要对这本韵书的编纂体例进行整理与研究。本文对《裴韵》的收字体例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一、新加字

对于新加字,作者一般在小韵的第一个字下注明"几加几",后面的数字为新加字数目,对于新加字的处理,其例有二:

一是于新加字注文中标注"新加"字样;例如:

则说明"疯"字为新加字。

如果小韵仅有一个字而为新加者,亦注明"新加"字样。如:

:普八反,西极之水。《尔雅》曰:"西至于国谓之西极也。"新加,一。(入声黠韵,611)

二、异体字

《裴韵》广收异体字,一般异体字不作字头单出,而是出现于正字注文释义之下,表述体式有"×,亦×"……等。

1、"×,亦×。" 这一种说明方式在本书中最多。

①耕:古茎反,犁。亦。(平声耕韵,553)

②:帝,亦酷。(入声沃韵,605)

2、"×,俗×。"例如:

①:知林反,捣石。俗砧。(平声侵韵,558)

②:苏段反,计也。俗。(去声翰韵,594)

俗字一词最早见于唐代颜元孙的《干禄字书》,称其为俗字,是与正字相对而言的。由于其大量产生与存在对正字构成了威胁,因此唐代出现了字样书以规范汉字形体。《裴韵》在整理异体字的过程中,受到唐代字样书的影响,有正字观念在内。如在俗字下注明"非"……等字样,具有正字作用,如:

①:楚庚反。俗,非。(平声庚韵,552)

② :羊相,今为,非。(去声韵,584)

3、"×,又×。"

①恍:武。又。(平声唐韵,544)

②:柱下石,又。(入声昔韵,620)

4、"×,又作×。"

①:少时。又作。亦去声。(平声谈韵,565)

②缦:缓也。又作。(去声讪韵,596)

5、"×,古×",例如:

①康:苦刚反,安也。古 。(平声唐韵,543)

②准:之尹反。古。(上声韵,578)

6、"×,古作×。"例如:

①:徂红反。众也。古作。(平声东韵,539)

②:七宰反,取也。古作采。从爪,近世加手加糸加 以别字。亦并可通用也。(上声待韵,577)

7、"×,某书作×。"《裴韵》在介绍异体字时,有时会直接引用某部字书的成果。

(1)《裴韵》最多的是引用《说文》中的异体字字形。如:

①饔:熟食。按,《说文》又 。(平声锺韵,540)

②:自言长。一曰知处告言之。《说文》作 (今本《说文》作"",从言,声。《裴韵》引作" ",字形有误)。(去声韵,599)

(2)其它字书,如:

①:丑六反,。《字林》作蓄。(入声屋韵,605)

②:九妄反,欺也,亦 。《说文》:" ,往也。"《字林》作 。(去声样韵,584)

8、"×,一本作×",如:

①:名。一本作 。(去声祭韵,590)

② :漂 ,风貌。一本作 。(入声质韵,609)

9、"×,与×同",如:

①:案,人姓,又给也,与恭同。(平声冬韵,539)

②:和,与集同。(入声缉韵,616)

也有部分异体字会以字头的方式重出,如:

(1)嵩,息隆反。高也,又山名。又作崧。(平声东韵,538)

崧:山名。(平声东韵息隆反,538)

(2)更: 代,又古孟反,亦 。(平声更韵古行反,551):古孟反,又古衡反,改也,从丙、攴,俗更,一。(去声更韵,598)

(3)歌:古俄反,古作哥,并乐。(平声歌韵,555)

哥:古作歌。今俗谓兄父为哥也。(平声歌韵古俄反,555)

《裴韵》所收录的异体字是广义的异体字,不仅包含了狭义的异体字,还包含了通假字、古今字、俗字等。在上述表述方式中"×,亦×"、"×,又×"、"×,又作×"、"与×同"等一般用来表述狭义的异体字,"×,古×"、"×,古作×"一般用来表述古今字,"×,俗×"用来表述俗字。但《裴韵》对字际关系的表述并未严格的使用固定的术语,有时出现同一术语表示不同的字际关系的现象。以古今字为例,古今字是古今用字的一种历时现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古今人用字之不同,谓之古今字"("今"字注),"凡言古今字者,主谓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异字。"("余"字注),因此本书在表述古今字时多用"×,古×"或"×,古作×",但也有例外。如:

合:会也,又胡阁反,亦作。(入声沓韵古答反,618)

按,《尔雅・释诂上》:",合也。"《说文・攴部》:",合会也。从,从合。合亦声。"段玉裁注:"今俗云缝。"徐灏笺:"合、古今字。"此处用"×,亦作×"表述古今字。

【参考文献】

[1]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3.

古今异义篇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中结合语境理解常用实词的意义。

所谓文言实词是指意义实在、指代明确、直接关系到语句理解的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这一考点的题型设计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形式,内容涉及含义和用法,一般有这样几种出题方式:①对四组解释进行辨析,要求选出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②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给出四个词语(放在具体语句中),要求选出古今词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③给出四组语句,要求选出含有或没有通假字的一项;④直接解释加点的词语。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一般结合语段阅读进行,也有单独设题的。以考查课本中有注释的为主,但有由考查课内识记向考查课外迁移运用的趋势。

备考策略

对语言的学习总要从积累基本的词汇开始,文言文也不例外。掌握、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其中,文言实词又是关键所在。

1.由于时间的流逝,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词义往往有较大差异。古今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是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之一,复习时应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通过比较、归纳,真正掌握这些内容。

2.复习文言词语,不能光靠背记词义,应词不离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考虑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学习古汉语语法知识,是为了帮助理解词义。不要孤立地死记语法知识。

3.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一定要以熟悉课文为前提,课文的注释要认真看,课后的练习要认真做,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词语,并能举一反三,灵活理解,迁移运用,从而提高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

孔子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习文言文是要下点苦功夫的,必须以一定的识记积累为基础。

失分会诊

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几乎都考查文言实词,有的特意考查一词多义。从阅卷情况来看,这类试题的得分率不高。最普遍的失误有二:一是以今天的词义去套文言词义,如“具以情告”,其中“具”有不少考生解释为“具体”;二是不会辨别一词多义,在多个词义面前不会选择。下面具体说说:

一、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假借。即用一个语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上没有什么联系的字来代替本来的字。被替代的字叫本字,替代本字的字就是通假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通假字“说”——本字“悦”)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最大关系是读音相同或相近,据此可分为音同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情况。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音同音近关系主要是就古音而言,不能完全以现代的读音来衡量。

识别四类通假字:

①音同形似。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火”通“伙”,意思是“同伴”。

②音近形似。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意思是“嘱咐”。

③音同形异。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意思是“背叛”。

④音近形异。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懂得通假字的这些特点,当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如果遇上的生词(字)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通假”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只从字音上去寻求本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读一些古文,多记忆一些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现代的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注意这种古今言殊的现象,避免发生“望文生义”的错误。当然。变化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例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则是河流的通称。

2.词义缩小。例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指“妻”,即男子的配偶。

3.词义转移、变化。例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①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②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汤”古义是“热水”,现在的常用义是“汤菜”“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意思是身份低下,见识短浅,是诸葛亮的自谦之词,不含贬义。而现在是言行不道德、下流无耻的意思,是贬义词。

5.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要细心辨别,不要误认为现在的常用词。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痛恨”指“痛心、遗憾”。

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中的单义词比现代汉语多,但是往往比较生僻。常用词大多是一词多义的,这也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一词多义在根本上还是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但是一词多义的多个义项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都是由词的本义引申、比喻、借代、假借等而产生形成的。对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应从理解词的本义入手,根据上下文和文章整体内容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含义。当然特殊的义项只有靠平时的记忆了。

专项训练

1.找出句中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它在句中的意思。

①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③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④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⑤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______”通“______”,意思:

2.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去: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②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鲜美: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③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

戾: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古今异义篇9

简2原释(本文“原释”或“整理者认为”都指楚竹书《周易》最初整理者濮茅左先生的看法,载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字,今本作“需”,卦名。整理者认为从子、从而省,即“孺”字,读为“需”。或释“包”字,从子从包省。(第138页)[1]关于此字的释读,分歧比较大,主要是对原篆上所从形(作“?”形)有许多不同看法。

廖名春先生认为,此字可隶作“?”,可读为“俟”。因为“勹”可隶为人旁,“子”与“俟”古音韵同声近,“矣”与“巳”通,“巳”、“子”常互用。“俟”与“需”古音同在之部。因为“需”的“须待”义不如“养”义清楚,故楚竹书本作“俟”字以取此卦“须待”之本义。楚竹书易另有“需”字,不作此处“?”字形(第7页)[2]。

徐在国先生认为此字上从“?怼保?Χ廖?奥X”。“?怼薄ⅰ奥X”上古音均为元部字。“?”、“需”二字古通。因此,此字当读为“需”[3]。李锐先生认为若“需”、“?”二字在秦简的年代便可相讹,疑《周易》卦名本就作“?”,后来传写有讹[4]。

对以上诸种不同看法,季旭升先生都有详尽的评析,概言之,他认为第一,原释者所举从“而”之字与从“需”之字的通例时代都太晚,战国时代能否通,目前并无证据。第二,从“勹”之字为何可读为“需”,原释者亦未解释。第三,此字上部所从释为“勹”,或“夂”,从音读角度与此字关系都不大。第四,“需”(心纽侯部)“?”(日纽元部),二字的上古韵相去甚远,说成一字分化,恐怕有点困难,说成是字形的讹混可能比较合理些,但这种讹混的时代大概不会太早。第五,“?怼币?廖?奥X”,有困难,韵虽同,声母相去太远。即使我们相信“需”的古字形作“?”,它似乎也应该读成心纽侯部字(音须),而不能读成日纽元部字(音软)。第六,读为“俟”,乃是改从同义字的方式解释本卦名。此说于字形分析颇为合理,但不合竹书易卦名用字例。[5]

陈斯鹏[6]、季旭升[5]、何琳仪与程燕[7]、赵秋成[8]等都认为字从司从子,为“嗣”之古文或异体。陈斯鹏先生读为“伺”,与“需”之“等待”义近。他认为此处竹书本用的是一个意义相近的词。并指出竹书本、帛书本与今本《周易》卦名的异文,或是一字异体,或为音同音近,《需》卦卦名用同义词的情况是特例,值得重视。关于竹书易卦名用字例,季旭升先生亦有相同看法,并详细例举比对了诸本卦名用字情况,但他认为《需》卦卦名也不应例外。所以他认为原篆为“嗣”字异体,并读为“需”。“嗣”与“需”音近假借。

黄锡全先生考察了原篆上所从形在甲骨、金文中的来源,认为如果原篆上部所从为“俯”字的表意初文,同?和?a,那么,原篆有可能就是“?a”字。从?a或俯声之字相当于“需”。?a、俯或伏,与其他“需”训“须”意为“等待”之义似乎也相近。[9]

杨泽生先生认为虽然说“从而省”不合字形,但说是“孺”字却可信从。他据《说文》训“字”为“乳”,训“孺”为“乳子”。又简文此字与“字”之小篆相近,可表乳子之意,故可看作“孺”字的表意初文。[10]陈爻先生疑为“乳”字异体[11]。

简5-6“冬(终)朝晶(三)?(表)之”。?,原释:“三?”,即“三表”。“?”是“表”之古文。训为明。(第144页)[1]今本作“褫”,帛本作“?”。

季旭升先生认为此字可隶作“?”。出于两种考虑:第一,此字下所从为“?”,“爪”形向右简写为“刀”形。“?”楚简多读为“衣”,但亦读“裼”、“狄”(均为定纽支部),此处当如后读作声符用。“?”可径读为今本之“褫”(彻纽支部)。第二种考虑:“?”为“?D”之异体字。“?D”“褫”音近。“?”当读“褫”,义同。[12]

廖名春先生认为,“虍”与“鹿”常混,故简文将“褫”写成了“?”。以“明确”义解爻辞与《讼》卦卦义不符。又,如以简文“?”为本字,则诸异文都不好解。而“褫”则可通。(第9-10页)[2]

何琳仪、程燕先生认为原篆上所从之“鹿”旁下加饰笔,据包山简246“熊鹿”读“熊?”,此字可读“?”。“?”“褫”韵同声近。[7]

杨泽生先生对以上诸种说法都不同意。认为此字当隶作从“衣”、从“刀”、“鹿”声的“?”字。“鹿”、“录”同为来母屋部字,古文献中从“录”与从“鹿”之字多相通。因此, “?”可能是“剥”的异体。与诸本异文意义相同。[13]

简9“又(有)孚海缶,冬(终)?(来)又(有)它吉”(第148页)[1]。原释“海”字。

何琳仪、程燕先生疑原篆从“水”,“企”声。疑此处“企”从《集韵》读,与今本“盈”声同,韵支耕对转。[7]

黄锡全先生隶为“?”,是“??”字省作。??、盈音近假借。“??缶”当读为“罂缶”。罂缶,指腹大口小的瓶。并引《汉书》和《三国志》指出,罂缶可作打仗渡江和储水用。他读此处“孚”为“浮”,是以浮力作比。爻辞意为:具有浮力的罂缶,最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吉利。[14]

杨泽生先生隶作“?”字,可能是“渴”字异体。疑读为“竭”。“它”读作帛书本“或池”的“池”,“或池”的“或”读为“有”,“竭缶”当是说缶里无水,“终来有池”正可解“竭缶”之困,所以说“吉”。这样文从字顺。[13]而刘大钧先生则认为帛本“池”乃“他”字之借。“他”与“它”同。今本作“它”是取古文。(第4页)[15]

简12“甬(用)涉大川”。甬,今帛均作“用”。原释:“甬”通“用”(第153页)[1]。

刘大钧先生认为“甬”字乃“通”字之省,所谓“用涉大川”即“通涉大川”。刘先生指出竹书的出土,终于帮助我们考索出此爻之确义,依此,“用九”“用六”之“用”,实亦通九通六。(第5页)[15]

简14“?(朋)欲(盍)?(簪)”(第155页)[1]。原释“欲?”,今本作“盍簪”,帛本作“甲谗”。

廖名春先生疑此处“欲”字原篆为“讼”字古文。“?”疑读为“?”,又作“?(谪)”。因而楚简本“欲?”即“讼谪”,与“嗑谮”辞异而义实同。“盍”、“甲”都是“嗑”之借字。“嗑”与“讼”同义通用。“簪”为“谮”字之借。“谮”、“谗”音近义通。而“谪”与“谮”、“谗”义同。他依高亨先生说,今本的“盍簪”即“嗑谮”,谓“多言而谮己”。《子夏传》、王弼注训“簪”为“疾”,郑玄训“速”,孔颖达疏以“疾来”申之。后之学者多本之。廖名春先生认为以“疾速”义训“疾”是错误的理解。他认为“疾”有嫉妒、非难义,其义与“谪”、“谗”、“谮”实同。[16]

刘大钧先生则认为:《释文》所谓“郑云‘速也’”,恐引《仪礼·士冠礼》“郑注‘簪,连也’”,后人转抄“连”字,误为速字。故郑玄实解“簪”为“连”。“朋盍簪”之义,正如《集解》引侯果之说:“朋从大合,若以簪?之固括也。”帛本此爻“朋盍簪”作“?跫鬃?”,古人以甲为首,“?”即“?”之借,乃指针。“甲?”,即头上之针,实与“簪”义同。“?”与“谮”字古通,亦可与“簪”通假,故帛本作“?”,今本作“簪”,其义相同。刘大钧先生认为由《小过》卦上六爻辞之“?”字竹书作“?”,则此“?”字或可作“?”。“?”,《玉篇》释“得也”“往也”。“?”作“得”,而“欲”作“容”,则竹书此爻之义为朋从而容得,与今本此爻之旨相去不远。刘先生指出“欲?”之确义还须进一步考证。(第6页)[15]

陈斯鹏先生认为“欲”,当释为“?”,疑“?”即“嗑”字异体[6]。

简15“杲(冥)?(豫)”(第158页)[1]。原释“杲”字,今帛本均作“冥”。

陈伟先生认为可能是“某”字异体,读为“晦”,与“冥”字辞义相同[17]。徐在国先生释为“?i”,读为“冥”[3]。廖名春先生疑当隶定为上从眇下从木之字。其义为不明,与“冥”字含义当同。[16]

简21“亡(无)忘又(有)疾,勿药又(有)菜”。“菜”,今帛本均作“喜”。原释者以本字解“菜”(第166页)[1],不通“喜”。

廖名春先生疑“喜”当读为“嘻”,训为痛;“菜”,疑读为“?”,训为恨(第16页)[18]。徐在国先生认为“喜”(晓纽之部)当从简本读为“菜”(清纽之部)[3]。张新俊先生则主张,简本的“菜”,是今帛本“喜”字的同音假借字[19]。黄锡全先生认为“喜”、“菜”均为“治”之借字[9]。

简22“不?(家)而?(食)”(第166页)[1]。今帛本均作“不家食”。

廖名春先生以“而”为衍文。如果作“不家而食”,“家”与“食”一样,就成了动词。而先秦秦汉文献里的“不家”或“未家”,皆为不成家、不发家之意,显与卦义不符。[20]

吴新楚先生则认为“而”字非衍文,而是一个把隐性语法关系变为显性语法关系的重要虚词,突显了“家”与“食”的承接关系,而不是偏正关系。他读“家”为“稼”。简文“不家而食”意指不耕而食。(第15页)[21][22]

简22“曰班车?(卫)”。“?”字,原释者谓字待考(第167页)[1]。今帛本皆作“卫”。

廖名春先生疑此字为“刈”字异体,从“?V”得声,当读为“?V”。“?V”与“卫”同属月部,音近通用。训“安”、“治”义。[20]

黄锡全先生认为,此字当为从戈、爻声字,可能是“效”字异体。效与卫双声。但楚简在此当读“?”或“较”,泛指车。[9]

何琳仪、程燕先生亦认为字从戈,爻声。“爻”“卫”双声可通。据子弹库楚帛书,此字似应读为“?ァ薄?SPAN class=MsoEndnoteReference>[7]

秦桦林先生认为此字断不从“爻”。实乃“?q”字,与“卫”同音通假。战国古文中,“?q”字所从“?唷倍嗍∽鳌案辍毙危??印安健敝??爸埂币喾⑸?锉洹6?爸埂本?凶鳌啊痢闭摺9蚀俗质凳谴印?唷笔。?佣?爸埂钡亩锉渥帧?SPAN class=MsoEndnoteReference>[23]

简23“?(何)天之?(衢)”。“?”字,原释者谓字待考,疑兵器(第168页)[1]。今本作“衢”,帛本作“瞿”。

季旭升先生认为原释“?”,字形隶定正确。可作两种考虑:一是直接通读为今本《周易》的“衢”,但先秦“丘”在之部,“衢”在侯部,韵部毕竟有点距离。二是先通读为“逵”,秦汉以后以同义音近换成今本《周易》的“衢”。[24]

徐在国先生认为字形隶定有误。上从非“丘”字,而是象羊角形。字当释为“?”。《说文》:“?,两刃?也。”其异体作“?”。?为耕田起土用的农具,后写作“铧”。?与瞿、衢通假。[3]

简24“?(弗)经于北??(颐)”(第170页)[1]。

“?”,帛书本作“?痢保?癖咀鳌胺鳌保?费舯咀鳌案ァ薄T?汀蔼?保?廖?案ァ保?滴ケ骋澹ǖ?SPAN lang=EN-US>170页)[1]。廖名春先生认为,“?”字上“?x”即“弼”。“弼”与“弗”,韵同声近,故通。“?”字下部从隹从心,古音属微部,也与“弼”、“弗”韵近。“弼”有勇壮义,引申为勉力、努力。“?经”就是“弼经”,义为努力经营。[25]徐在国先生指出,“?”当是一个双声符的字,“?x”、“惟”均是声符,与“?痢薄ⅰ案ァ薄ⅰ胺鳌蔽??俟叵怠?/FONT>[3]

“北”,帛本同,而今本、阜阳本皆作“丘”。廖名春先生认为,“丘颐”不辞,丘当为北之形讹。他疑“北”当读为“背”,“北??”即“背颐”,也就是违背颐养之道。故“征”而有“凶”。[25]而刘大钧先生则认为,《玉篇》“丘”字又作“?H”,疑竹帛“北”字为“?H”之省。(第9页)[15]

简25“虎见??”(第170页)[1]。

“见”字,廖名春[25]、徐在国[3]、苏建洲等都认为,应释为“视”字。裘锡圭先生已有专文讨论。“?”字,今本作“眈”,帛作“沈”,原释:“疑‘?’字,与‘眈’音近。”(第171页)[1]廖名春、徐在国、孟蓬生[26]、苏建洲等都认为,此字当释为“融”字。但对字形结构的看法,苏建洲先生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融)”,应分析为从“?”得声。其所从的“”旁误写成了“口”形。[27]

简26“钦(感)亓(其)?(?)”。“?”字,原释者谓字待考,就字形而言相近者有三:“臀”、“股”和“?”,并以释“?”为近(第172页)[1]。今本作“腓”。

廖名春先生主张“?”为“腓”之异构。“?”之声符“?”为古文“弼”之或体之省,声与“腓”通。(第16页)[18]

季旭升先生也认为“?”是“腓”的异体字,或至少是通假的关系。但他不同意廖先生对此字形声的分析。他认为,据唐兰先生的主张,“弼”字音义都来自“?x”,不来自“?”,因此要把“?”字看成从“弼”字,可能还要有其它旁证。季先生认为,此字上部可能应看成“?”。据裘锡圭《释勿?》一文,甲骨时代“?”字有一种写法即从“弓”从“攴”。因此,“?”字应视为从“肉”、“?”声的形声字。[28]陈斯鹏先生亦认为“?”从“肉”、“?”声,即从“?”字初文“?”得声。“?”可与“腓”通,“?”很可能就是“腓”的另一异构。[6]

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为“腓”字异体,而不当以“?”字释之。

简28“或丞(承)丌(其)?(羞)”。“?”,原释者指出此字《说文》所无,音与“?n”、“羞”通(第175页)[1]。今帛本均作“羞”。

黄锡全先生认为此即“?n”字。金文“?n”字本像人以手掩面形,后又从心作。爪下多一画“一”,可能表示手与身体相连之义,也可能为饰笔。犹如中山王壶的“爱”比圆壶的“爱”多出一笔。[9]

简30“?用黄牛之革”。“?”,原释通“?獭保?飧俊⒔幔ǖ?/SPAN>177页)[1]。今本作“?蹋ㄖ矗?薄?/SPAN>

徐在国先生指出,字也见于上博二《容成氏》38简,读为“饰”。弋、?硕?止磐ā?擞?绦翁逑嘟??浼?O嗷欤?山瘛?蹋ㄖ矗?蔽??恕敝?蟆?SPAN class=MsoEndnoteReference>[3]杨泽生先生据曾侯乙墓竹简和上博二,也主张释为“饰”。[29]

简30“莫之?(?伲┆恰薄!蔼恰保??驼呶阶执?迹?蚴汀??”,“古夺字”(第177页)[1]。今本作“说”,帛本作“夺”。

陈斯鹏先生释为“??”。他认为此字从“兑”从“又”,是“??”字无疑。只不过“兑”之末笔与“又”之首笔共用,以致稍难辨认。与“说”、“夺”通。[6]

杨泽生先生认为释“??”根据不足。他释为“?”,从八从丈。其所从“八”当有兼表音义的作用,似可读为有分义的“判”。此字今本作“说”,读“脱”,训“解”,帛本作“夺”,均与“?”的“分”义近。[29]

黄锡全先生释“?堋被颉佰汀薄K?衔?俗窒虏坑氪伺?准蚣讣?罢伞弊中斡胁煌??蚨?淮诱伞!鞍恕毕伦蠓揭坏悖?赡苁羌蛏衔鄣恪8?葑中巫忠澹?俗钟辛街挚赡埽阂唬?赡苁浅?滴淖帧鞍j”的省变之形,上部“八”很可能为“?”的省形,又兼为声。在此读为“?堋保?攵帷⑼岩粢逑嘟?6??赡苁恰佰汀弊帧N?掷搿⒉枚弦濉2⑷衔?诙?挚赡苄越洗蟆?SPAN class=MsoEndnoteReference>[14]

何琳仪、程燕先生释“?”,“豕”与“兑”声系可通。[7]

简44“?H??猾ǎㄊ常???H亡(无)?(禽)”。原释“??/SPAN>”字,为“普”之本字。(第196页)[1]

刘大钧先生亦以“??蔽?捌铡弊郑?衔?肮拧?铡?挚捎搿?摺?滞?伲?晒抛帧?摺?蛴搿?唷?钟幸逋ㄖ?Γ?手袷樽鳌???病保ǖ?/SPAN>12页)[30]。陈伟先生释为“替”字,“废”、“堙塞”义[17]。孟蓬生先生同意读“替”,并认为该字上部所从即“替”字初文[26]。杨泽生先生认为“普”字应读为“?啊薄>荨豆阍稀匪怠?啊蓖??小保?吧钅嘁病薄4硕?钟κ敉?寤欢痢?SPAN class=MsoEndnoteReference>[10]

简44“?H浴(谷)?(射)?(鲋)”。“?”,原释者谓字待考(第197页)[1]。今本作“鲋”。

徐在国先生同意字形的隶定,并指出字不见于后世字书,疑是“?帷弊忠焯濉!?帷弊忠焯蹇纱印胺帷鄙??幔?笫蓝嘧鳌懊伞薄C伞㈧F二字古通。又鲋、?斩?止磐ā9省?帷笨纱咏癖径廖?蚌帧薄?SPAN class=MsoEndnoteReference>[31]

简49“?(厉)同(痛)心”。原释“同”,读为“痛”(第202页)[1]。今帛本均作“薰”。

徐在国先生释作“?”,读若?W。可读为“薰”。[3]杨泽生先生同意徐说,并指出此字为“?”字繁体而非“同”字简体。[32]黄锡全先生认为原字形比“同”少一横,比“?”又多一横。他认为可能是“?铡弊郑?沼朕股?赶嘟?^梗?富鹧嫔铣觯?迹?仓富鸸狻?SPAN class=MsoEndnoteReference>[14]

简50“?(饮)?(食)??(??)”。“?”,原释者谓字待考(第204页)[1]。今本作“?”,帛书本作“衍”。

陈伟先生隶为“?”字,读为“侃”。“侃”与“衍”都是元部字,与“?”字更是溪纽双声、元部叠韵,都可通。[17]

简55“?(涣)丌(其)血,欲易出”。原释“欲”字(第210页)[1],今帛本均作“去”。

陈伟先生释作“?”,读为“去”[17]。季旭升、陈斯鹏先生等均同此说。

简58“?(曳)丌(其)轮”。“?”,原释者谓字待考(第214页)[1]。

何琳仪、程燕先生指出,原篆有残缺,拟恢复此字左从“爿”,则此字可与三体石经“逸”之古文吻合。“曳”“逸”双声韵近。[7]

今本“亨”字,在残存的楚竹书《周易》中除《随》卦上六爻辞作“??”外,其余均作“卿”。刘大钧先生指出,今本“亨”字凡作“亨通”义解者,帛本作“亨”,竹书本作“卿”;今本作“享祀”义解者,帛本作“芳”,竹书本作“??”。(第8页)[15]“亨”字在《周易》卦爻辞中习见,注家一般释作亨通,通顺之意。而刘保贞先生认为,作此解则很多卦爻辞解不通。他通过列表比较帛书与竹书本相应所作之字,指出亨除含有享献(包括享祀和致贡)之义外,还有宴飨之义。注家训亨为通,乃是用引申义,其本义是指宴?,即通过宴?来沟通人与人、人与神之间的联系。元亨是指大宴?,小亨是指小宴?。关于“卿”字,刘保贞先生据杨宽先生“在金文中‘?’和‘卿’的写法无区别,本是一字”的说法,认为隶作“卿”不确切,当作“?”。竹书本用的是本字。?,即?,宴?义也。(第17-21页)[33]

古今异义篇10

关键词:《诗经》;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今古学

中图分类号:1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5-0070-04

在现代《诗经》研究中,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划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框架,它认为《毛诗》属于古文经学,《鲁诗》、《齐诗》和《韩诗》等三家诗属于今文经学,它们在汉代斗争激烈,处处立异。这种理论框架对于认识《毛诗》与三家诗的区别很有意义,但是对于认识它们的相同之处和进一步深化《诗经》研究却有着消极影响。

一、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理论视阈

古文与今文本指书写文字的不同,古文经就是用古文字书写的经书,是先秦旧典;今文经是用今文字书写的经书,是西汉初年用当时文字隶书所改写的经书。这两对概念在西汉初年就已形成,而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作为两个学派的概念是在清朝后期形成的。大致滥觞于清初,发明于廖平。康有为、皮锡瑞等许多学者鼓吹这种观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一些现代学者的继承和阐述,逐渐代替了传统经学研究中“汉学”、“宋学”分野的基本格局,成为研究古代经学的主要理论认识框架。

关于清末学者论述的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区别,周予同先生曾经归纳为13个方面,总的来说,“他们的不同,不仅在于所书写的文字,而且字句有不同,篇章有不同,书籍有不同,书籍中的意义有大不同;因之,学统不同,宗派不同,对于古代制度以及人物批评各各不同,而且对于经书中的人物,孔子,各具完全不同的观念”。书籍不同,学统不同,宗派不同和制度不同成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个学派差异的主要内容。两汉博士学官及其所传授的经书是今文学派的代表,而民间传授的《毛诗》、《周官》、《左传》、古文《尚书》则为古文学派。从时间上来看,前汉主今文说,讲微言大义;后汉主古文说,详在章句训诂。刘歆是由今文学派向古文学派转变的关键性人物。至于两派的关系,它们互相争斗,势同水火。关于传授学统,今文学派“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渊源清晰准确,所以非常可靠。清末学者很多像廖平、皮锡瑞一样,认为他们发现了汉代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流派的划分及其斗争的秘密,为经学研究开辟了康庄大道。但我们细读有关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流派划分的著作,发现他们对于流派的划分和论述却充满了矛盾。尽管这样,今文经学派与古文经学派的划分作为一种认识理论框架却已深入到我们现代的学术研究中。

这种认识理论框架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汉代经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不过它过度强调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对立性和斗争性,而忽视了其复杂关系。这与汉代经学学术研究的实际状况有所偏差,对我们现代的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消极影响。钱穆、徐复观、李学勤等先生先后指出过这种消极影响,但这些先生的观点在《诗经》研究中反响并不大,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壁垒对立的理论框架的影响依然很深。

二、今古文与四家诗

虽然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理论的主要内涵在于经义解说的不同,但今文、古文字体的差异却是其理论的基础要素。我们先来看一下经学传授的文字问题。

在西汉初的经学传授中,无论是学官的还是流传民间的文本都存在着由古文或小篆改为今文隶书的情况,此改写过程在文帝、景帝时已结束。王国维说:“夫今文学家诸经,当秦汉之际,其著于竹帛者,固无非古文。然至文景之世,已全易为今文。于是鲁国与河间所得者,遂专有古文之名矣。”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古文经《逸礼》、《书》等,河间献王也得古文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等。由于当时经传全部改写为今文,所以《史记》、《汉书》等文献特别注明这些书籍为“古文”。“古文”之名于此产生。王氏的这种推测合情合理。对于《诗经》的传授来说也是如此,在汉景帝时期,不仅三家诗,就是《毛诗》,其文本应该都已经改写为今文隶书。《史记》记载,孝文帝时朝廷听说伏生能治《尚书》,使晁错前往学习;郑玄《尚书传序》说伏生传授《尚书》的一个困难就是“重以篆、隶之殊”,伏生是秦博士,可以看出,秦代博士经书用的是秦统一的文字小篆书写,伏生在教授时改写为隶书。当然,秦国统一文字后其文献用小篆来写,当时还存在着大量的东方六国的古文文献,即使在焚书之后也有许多古文献遗留下来。汉初经学传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小篆或古文改写为隶书。这对于《诗经》、来说也是如此。对于三家诗来说,它们最晚在立为学官后改写为隶书。

对于《毛诗》来说,在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论域中,《毛诗》属于古文经学,那么其书写文字就是古文。文献中对于《毛诗》是古文的说法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汉书・艺文志》中,《毛诗》很明显已是今文字书写的了。《汉书・艺文志》的书写体例是先列经书,古文经书在前,且注明“古文”;今文经书在后,因为当时书写字体为隶书.所以不着“今文”二字,经书的传记等研究著作罗列在后。《毛诗》在“诗类”目录中列在最后。“《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不注明古文,从《艺文志》的书写体例上来看,它已不是古文。王国维、徐复观先生对此都有论述。王国维指出:“《河间献王传》列举其所得古文旧书,亦无《毛诗》。至后汉始以《毛诗》与古文《尚书》、《春秋左氏传》并称,其所有并称者,当以三者同未列学官之学,非以其同为古文也。惟卢子干言‘古文科斗,近于为实’,而下列举《毛诗》、《左传》、《周礼》三目。盖因《周礼》、《左传》而牵连及之,其实《毛诗》当小毛公、贯长卿之时,已不复有古文本矣。”河间献王为汉景帝第三子,毛公为其博士,《毛诗》最迟在此时改写为今文。这一派的《诗》为什么称作《毛诗》应与小毛公毛苌有关,与大毛公毛亨无关。《汉书》说:“毛公,赵人。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班固此文就是交待《毛诗》师法由赵人毛公确立,但是班固并没有说毛公的名字。郑玄在《笺》中以《故训传》为毛苌作,在《诗谱》中又以毛亨作《故训传》,关于《故训传》的作者郑玄不能确定,而且毛公成了大毛公和小毛公两个人。后来。陆机和徐整继承这种观点,认为毛公有两个人,鲁人大毛公亨和赵人小毛公苌,且都认为毛亨作《故训传》教授毛苌。《鲁诗》、《齐诗》、《韩诗》三家诗的命名都跟博士学官、传授和对《诗》注解即师法的确立有关。我们认为,《毛诗》的形成与得名应与三家诗相似,小毛公为河间献王博士,虽不是汉庭学官,但他是诸侯学官,是《毛诗》师法的确立者,《毛诗》之“毛”即指毛苌,《故训传》也应为毛苌所作。

我们说,《诗经》在文帝、景帝时已改写为今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那就是1977年安徽省阜阳市出土的汉简《诗经》,埋藏时间为文帝十五年,其文字为隶书。文字、篇章顺序与《毛诗》和三家诗都有所不同,生、韩自强两先生认为它应该是没有被《艺文志》收录而流传于民间的一家,李学勤先生推测可能是楚国地域流传下来的另一种本子。汉文帝时期,民间的《诗经》都已用隶书书写,学官中的《诗经》更可想而知了。

西汉末年,古文在经典的意义上由泛指六艺为基础的儒家经典文献变成专门指代孔壁之书,即鲁恭王坏孔子宅所出的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等,尤指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和《礼记》都没有立为学官,由于《左传》、《周官》、《毛诗》等经也没有立为学官,人们往往把它们看作同一类经典。

三、今古学与四家诗

汉代经学除了今、古文问题,还有今学、古学的问题,两者关系复杂。今古学是在西汉后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施行之后,经学经过长期发展后而产生的两种观念。

《史记》中的“古文”大致有三种含义。一指文字字体;二指一种学统或流派;第三,“古文”既指一种学术传统,也指经典著作。这一经典系统包括《诗》、《书》、《春秋》等经书及其相关文献,是周朝礼乐制度的体现,也包括记载孔子弟子的文献,作为史料,它也是最可靠的。西汉初期,“古文”作为学派意义是与百家言相对的,当时没有什么“今文”学派,他们不是一对相对立的概念,到了东汉古文与今文在学派意义上作为一对对立概念只局限于《尚书》研究。

两汉之际,经学研究中产生了今学与古学两种观念,并成为东汉经学研究的重要分野。古学与今学的内涵可以从多方面来看。从经典上来看,古学的经典包括古文《尚书》、《左传》、《毛诗》、《周礼》等,今学的经典包括今文《尚书》、《公羊传》、《韩诗》、《鲁诗》、《齐诗》、大小戴《礼》等。这在许慎《五经异义》中是非常明显的,前者多冠以“古”字,后者多冠以“今”字,以示区别。《后汉书》中,古学的概念也与这些经典联系在一起,今学经典全是博士学官所授,而古学则为民间传授经典,所以今学与古学可以指代博士学官与民间的经学研究。由于古学和今学的经典不一样,所以因经典的解说也就自然形成了两种学统,即博士学官派和民间经学派。需要指出的是,他们在古学设立博士学官的问题上意见相左,不断斗争,但在学问上并不是壁垒森严,互相排斥,而是相互借鉴,互相阐发。东汉时期,无论是今学家还是古学家,对五经都有深入研究,甚至可以说兼收并蓄。今学和古学的差异还表现在研究方法和风格上。今学以章句学为代表,文辞细碎繁冗,涉及谶纬,讲究家法;古学则注重古文字研究,侧重于从文字训诂,追求古义,讲究圆通。钱穆先生把章句和谶纬作为今学的两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抓住了要害。当然他们在研究方法和风格上的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他们也是相互影响和互相渗透的。今古学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的问题也非常复杂。今古学的区别正是清末学者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理论形成的基础,不过这一理论框架过度强调了今古学的区别性和斗争性,而忽视了其共同性。

东汉的《诗经》研究当然也是伴随着今古学观念的形成而展开的。大致说来,齐鲁韩三家诗属于今学,都是博士学官,是国家开设的课程;《毛诗》属于古学,不是博士学官,是民间经学的内容。这并不意味着,博士学官不学习《毛诗》,民间《毛诗》传授不学习三家诗。在研究方法和形式上,《毛诗》有训诂、有传,在传承中基本按照这种文体发展,而齐诗、鲁诗、韩诗在训诂、传的基础上发展出章句。《汉书・艺文志》录“《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后汉书》说:“初,九江谢曼卿善《毛诗》,乃为其训。宏从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今学三家诗有章句之学。章句的形成与博士学官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在研究方法上《毛诗》的传授遵循着早期“师法”,而齐、鲁、韩三家诗并没有严格地遵循“师法”。这与皮锡瑞所说的“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的结论有所不同。《汉书》说:“申公独以《诗经》为训诂以教,亡传,疑者则阙弗传。”“汉兴,鲁申公为《诗》训诂,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鲁诗师法形成之初只有训诂,没有传;齐诗、韩诗都有传,从《艺文志》所收书目来看,齐诗、韩诗还有诂、说、记等。西汉末年,它们都有章句,并形成不同学派家法,即在研究方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方法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研究的内容。如果说师法主要是解说内容方面的,那么同一师法形成了不同的家学,这就意味着在解说内容方面出现了差异,如果要严格遵照师法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毛诗》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它在小毛公形成师法之初只有训诂和传,后汉时仍然遵循这一传统。这实际上也就是古学的一个内涵。即在研究方法和风格上遵循着当初的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