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8:15:13

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建设范文篇1

一、激励对象

“两区三园”即:港闸经济开发区、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陈桥片区)、机电一体化工业园、都市产业园、科技产业园。

二、激励内容

1.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工业园区预拆腾地(含拆迁交地,下同);3.工业园区共建共用。

三、激励形式

(一)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激励办法

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陈桥片区)、机电一体化工业园、都市产业园、科技产业园等四个特色园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梯度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结合实施需要,提出建议,经区政府确认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区政府给予工程实际造价80%的补贴。

(二)工业园区预拆腾地的激励办法

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陈桥片区)、机电一体化工业园、都市产业园、科技产业园等四个特色园区的预拆腾地实行如下操作程序和激励办法。

1.计划确定。各园区属地街道(乡)的预拆腾地计划由区政府统一下达。

2.实施程序。各园区属地街道(乡)必须严格按照区政府下达的预拆腾地计划要求组织实施。各园区属地街道(乡)必须先将预拆腾地项目报区发改委备案,然后由区拆迁推进办审核拆迁补偿方案(含具体拆迁户、拆迁面积等),最后报区财政局认定后组织实施。

3.补贴办法。(1)各园区属地街道(乡)按照程序实施的预拆腾地项目,区政府给予拆迁费用(含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拆迁、拆迁评估和拆迁管理费用,下同)80%的补贴。(2)预拆腾地地块范围内,经区政府批准建设的项目通过招拍挂程序取得土地使用权,并按期开工后,园区属地街道(乡)承担的20%部分的拆迁费用,由区政府全额返还;未经区政府批准建设的项目所用地块,区政府已支付的预拆腾地80%部分的补贴,由属地街道(乡)全额归还区政府。(3)预拆腾地地块范围内所发生的前期费用及土地租金由属地街道(乡)全额承担。

4.各园区属地街道(乡)的拆迁交地任务必须在区政府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每推迟一个月,补贴比例下降5%,补贴下降的部分在区财政与属地街道(乡)财政综合结算时扣除。

(三)工业园区共建共用的激励办法

1.招商引资项目无基数共享。街道(乡)、开发区引入新项目和企业进入非属地园区后,在统计考核时,其当期招商引资、项目投入的经济指标实绩,招引单位与落户园区的属地单位双方按各50%计算;同时,落户园区属地单位分别各给予项目第一招引人(单位)和招引单位一次性奖励标准均为注册资本实际到帐额的5‰。奖励兑现由区招商局和财政局共同负责监督。

2.现有企业项目基数外共享。街道(乡)、开发区现有企业整体迁移至非属地园区的,项目建成投产后,以该企业前三年的税收实绩按20%、30%、50%为权数计算财力基数,基数内财力归原属地单位;超基数部分,原属地单位与属地单位按各50%比例分成(开发区原财政结算体制不变)。迁移企业注册新企业的,必须注册在迁移落户的园区;现有企业应扩建需要,异地新上项目的,不在本范围。

3.园区内项目属地化管理。园区内项目和企业均实行属地管理,由属地单位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对异地落户的项目和企业,招引单位必须履行联系、协调、配合的责任。

4.加强招商信息管理。为使符合园区特色、互相关联的项目能按产业特征直接进入特色园区,提高项目集中度和关联度,降低招商引资前期成本,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区招商局要加强招商信息管理和源头控制,尽量使符合产业特色的项目由特色园区管委会直接洽谈。

四、资金拨付与管理

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预拆腾地资金拨付与管理。区城建开发总公司设立专门的台帐资料,负责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预拆腾地费用的拨付、结算和管理。各园区属地街道(乡)也要设立专户,明确专人负责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做好与区城建开发总公司的对接工作。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预拆腾地费用按照各自承担的比例,分别由区、园区属地街道(乡)依据工程进度按比例拨付,区财政局对区城建开发总公司和园区属地街道(乡)资金拨付实行监督和管理。

工业园区建设范文篇2

大力开展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理念宣传教育,促使园区企业管理者改变理念,认清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广泛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环保意识,营造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大投入,稳步推进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环保实施建设进程。完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建设工程,完成东区污水管网的敷设,西区污水管网敷设与道路建设同时跟进,确保污水处理厂在2012年8月前竣工投入使用,切实解决园区污水排放问题;完成西区线路板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线路板小区污水池的建设;加快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处理厂。二是提高园区绿化覆盖率。结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开展以绿化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依托工业园区原有自然资源,建设一批自然景观风景。对工业园区的“五纵九横”主要道路、新建道路全面实施绿化,形成以道路绿带为框架,企业绿化、园区景观绿化为点缀的全方位绿化格局,提高园区绿化覆盖率。

三、积极扶持,加快发展生态环保、循环经济项目

坚持把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园区建设的重点,在资金、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对生态环保项目实行优先审批立项,积极落实该项目配套资金、确保投入到位。鼓励支持绿源人造板、圣塔集团、万基水泥等高能耗企业技改扩能;鼓励支持创合崇生、东信化工等企业进一步拉长循环经济链条。

工业园区建设范文篇3

*月*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工业园区建设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各县(区)书记、县(区)长,仲恺高新区、TCL集团等单位负责人,各有关园区管委会负责人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市委书记黄业斌、市长李汝求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业斌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五点意见:(一)充分认识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对于推动我市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业斌书记指出,当前,惠州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提出要瞄准“一个目标”、围绕“两大主题”、办好“三件大事”、打造“四个区域中心”、实施“五个行动纲要”的目标任务。这些目标任务的实现,要靠推进科技创新来激活新的动力、创造新的优势,要靠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来积蓄新的能量、寻求新的突破。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走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园区经济提速、提质和提效,把园区建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一是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是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第一生产力”,是加快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充分认识工业园区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主平台,是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主战场。三是要充分认识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的重大决策。(二)我市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业斌书记说,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科技创新和工业园区建设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园区发展全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方式,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科技“跨越计划”和园区经济“倍增计划”,实现“五个翻番”:即到2011年,科技进步创新研发投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数量、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全市工业园区产值等5个指标都比20*年翻一番,建成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经济总量大、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园区,推动全市企业及其产品、产业、区域竞争力明显提高,初步建成创新型惠州。(三)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提高工业园区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一是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先进产业的集中区。全市各工业园区要自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注重提升主导产业集聚规模、注重提升园区项目结构层次。二是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建设改革开放的先导区。要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政策创新,提高园区运行效能。三是更加注重引资质量,建设吸引投资的集聚区。当前,要抓住国外资本加速向中国转移、珠三角产业加速向周边转移“两个转移”的新机遇,进一步扩大引资总量,提高引资质量。要依托产业基础招商、发挥园区优势招商、推出合作项目招商,鼓励园区企业以商招商,达到引进一个、成功一个、带来一串的良好效果。四是更加注重集约利用,建设循环经济的示范区。业斌书记强调,要坚决杜绝无项目圈地、小项目大圈地、圈而不用等圈地炒地行为,要整合园区内的能源和原材料的配备关系,实现物质、能量在园区内的充分循环,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要把好项目入口关,对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不符合环境功能区规划、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四)以工业园区为主阵地,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一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增强创新能力。要在建立企业研发机构、提高企业研发水平上下功夫,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要向创新型企业倾斜,引导规模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中心,要千方百计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创新联合体,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是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构建高新产业带。要集中优势科技力量,加快构建以“两轴、四核、四组团”为框架的惠州高新技术产业带。三是发挥要素聚集作用,拓展创新平台。要构建企业创新平台、区域创新平台和创业孵化平台。四是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加大人才引进培训力度。实施创新人才集聚工程,积极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高地,培养造就一支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数量充足,能够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队伍。(五)强化保障,努力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党政一把手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亲自抓科技创新工作,对工业园区实行分级管理,县级、镇级分别由一名领导具体负责。二是强化投入保障。一方面,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确保地方财政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另一方面,逐步把工业园区的开发和管理纳入市场化运作,实行社会化投资、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三是强化环境保障。要营造加快园区“三通一平”建设,注重配套生活服务和休闲娱乐设施,为投资者创造方便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企业准入、全程代办、工商注册、税收返还、土地使用、报建收费等方面打造“洼地效应”,提高工业园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倡导敢于创新的精神,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科技生产力的大发展,坚持用法制保障创新,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公平竞争。四是强化机制保障。进一步理顺园区各项管理制度,推进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业斌书记最后强调,搞好工业园区建设“贵在认识、重在推动、实在投入、成在坚持”,要按照做好规划、预留土地、前期投入、招商引资、搞好配套“五步曲”的要求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汝求市长在讲话中强调了四点意见:(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推进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汝求市长指出,工业向园区集中,是当代工业化进程的主要趋势,是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近年来,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在园区规模、产业配套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不加快推进,我们就会落后,甚至制约工业的发展。汝求市长指出,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速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要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的问题,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的发展思路已经十分明晰,发展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实施“一二三四”发展战略,即我们要用5年的时间实现跨进珠三角先进发达地区行列的发展目标,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两大工程,完成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惠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好第十三届省运会三件大事,打造石化数码产业、现代商贸物流、现代特色农业、文化休闲旅游四个区域中心。要实现上述目标,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发展工业园区和科技创新。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工业园区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充分认识到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工业园区和科技创新摆在当前经济工作最重要的位置,加紧推进,抓出实效。(二)全力以赴,力推工业园区建设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发展、五年成规模。到2011年,全市建成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的工业园区达到5个以上(其中一个是惠东国际精细化工创新产业基地);建成工业总产值超*0亿元的工业园区12个以上,其中我县2个。汝求市长强调,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创新型、生态型”的要求做好园区规划建设,要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来发展消耗土地少、投资密度大、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园区内不再上低档次的来料加工项目,严禁污染企业进入园区;要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和盘整闲置土地解决好工业用地问题,要根据区位特点和环境容量确定园区的功能定位;要通过政府投入一定启动资金、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园区土地挂牌出让、争取国家和省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补助、争取向金融机构融资等“五个渠道”扩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出面去招商,亲自出去跑项目,尤其是洽谈和签约,主要领导要亲自出面,促成项目落户。汝求市长指出,最熟悉企业的是企业家,评价环境和条件最有发言权和说服力的是已经入园的企业老板,要发动现有企业帮我们招商,形成以商引商的“集群效应”;要继续保持我们的政府效率在外商眼中全国第一的优势,积极主动为投资者提供无障碍、全方位、人性化的优质高效服务,促使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生效。(三)开拓创新,力促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第一,要着力扩大技术创新的投入。要通过基金支持、创业投资、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第二,要着力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第三,要着力提高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建设各类研发机构。第四,要着力建设好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第五,要着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继续落实好各项人才政策,为科技人才创造一个能够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用事业、待遇、环境、感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四)加强领导,确保工业园区建设和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市里已成立了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

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园区建设的领导。各级各部门要紧密配合,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推进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工业园区建设范文篇4

大家好!

很高兴来参加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会,加强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加快全市工业化进程,继而实现“工业强市”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启动并建设好市工业新区,不仅对于,而且对于加快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工业新区的各项工作一定要走在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前列,要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带动、示范作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方针,使工业新区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对外开放和机制创新的试验地,吸引外资的主力军。今天的开园典礼,标志着工业新区的建设已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希望工业新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敢闯敢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争创全市最佳的投资环境。

工业新区的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关心和配合,希望市直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紧密合作,齐手推进,进一步加快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和征地拆迁进度等各项工作,把工业新区的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共同促进工业新区的加快发展。工业园区管委会要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理顺体制,明确主体和责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尽快将市工业园建设成现代化、无污染、引领高新技术产业板块建设的示范园区。

工业园区在发展模式上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园区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二是坚持园区建设与推进城市化紧密结合。工业园区在整合、提升和规范中,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再强调几方面:

一、要在狠抓园区规划上下功夫

要高起点规划,把好产业布局关。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协调发展,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可持续性和权威性。要规划和建设好一批规模集中、产业集聚的工业园区,引导和鼓励同类型企业向这些园区集中,优化园区企业间的协作配套体系,有效提升工业园区的总体发展水平。要认真编制好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要结合我市资源、区位、产业和环境条件,做好新一轮工业园区规划修编工作。

二、要在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上下功夫

通过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强工,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优势产业,加快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增强区内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在园区内设立设计研发、技术咨询、检测、物流配送、展示展销、培训教育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依托省内外大院名校的科技和智力支撑,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注重自主创新的同时,要重视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各类人才,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

三、要在推进节能减排上下功夫

工业园区要带头做好示范,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扎实推进。要加快调整和优化结构,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友好、产出价值量大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园区的产业和企业。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进入园区,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加强园区环境的控制和保护,促进污水的集中治理、达标排放。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法,从严处罚。

四、要在加快产业集聚上下功夫

要紧紧围绕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这个核心,准确定位园区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瞄准重点产业,发展特色产业,聚集重大项目,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优化园区企业间的协作配套体系,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巩固主导产业的核心地位与作用,努力创建分工高度专业化、技术高新化和生产生态化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形成系列配套的产业链及优势互补的企业集群。

五、要在集约利用土地上下功夫

坚持依法用地、规范用地、集约用地和节约用地、进一步建立完善园区集约、高效、合理的用地机制。积极组织实施一批以技术发行和自主创新为主的“节地型”工业投资项目,使“节地型”工业投资项目比重明显提升。多渠道、多方式开展挖潜节地行动。通过压缩超标的绿地面积和辅助设施用地面积等方式,扩大生产性用房,提高建筑客积率和投资强度。引导企业通过厂房改建和加层,提高空间利用率。

六、要大力营造工业园区发展的良好环境

各级相关部门要积极为工业园区发展创造条件,加强对工业园区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创新管理体制,及时研究解决园区发展过程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制定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措施,并加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切实推进工业园良性发展。

七、要强化管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工业园区建设范文篇5

为了搞好“如何加快曹县(青岛)工业园区建设”研究课题,县工业园区组织专门班子先后=次召开园区、企业和行政村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就加快园区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同时,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建议==条。现将关于加快曹县(青岛)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发展现状

(一)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截至====年底,完成基础设施总投资====万元。其中,硬化道路==条,实际通车里程==公里;建设通讯管道=.=公里;铺设供水管道===米、排水管道====米;栽植路旁绿化树木===棵;安装路灯===盏;架设高压线路==公里;建设桥梁=座、涵洞==座;建设标准厂房=万平方米。

(二)园区项目建设有了一定进展

截至====年底,园区内企业==家,在建==家、投产=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累计完成税收====万元,涉及纺织、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其中,青岛入园项目==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三)园区管理体制初步确立

====年初,园区管理体制初步确立,成立了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设办公室、招商局、规划局、财政局,园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行政村实行属地管理,对企业实行封闭管理。同时,成立了园区派出所。

回顾园区的建设发展,有以下经验体会: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县委、县政府做出了“举全县之力发展园区”的战略决策,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园区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指挥长、县长为副指挥长的园区建设指挥部,同时,将园区建设的各项任务量化分解到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掀起了举全县之力建设园区的高潮,有力地促进了园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青岛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

青岛市委、市政府将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目标责任分解到各区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采取==区市对园区实行包片开发等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年底,共帮扶资金====万元,落地入园项目==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实现利税===万元。

三、县直部门密切配合

县直各有关部门,站在振兴曹县的高度,服从大局,全力以赴支持园区建设。县交通局、公路局、水务局、供电公司和网通公司,多方筹资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县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建工局积极协助园区做好土地征用、附属物清点、规划建设、工程招标等工作;县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局、发展局、环保局上门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及时完成了==家入园项目的注册、立项、环评等工作。

四、园区全体干部顽强拼搏

园区工作人员面对任务重、困难多,人员少的局面,一人当作三人用,一天当作三天干。去年,共为道路和项目建设征地====亩,拆迁房屋==户,迁移坟墓===座,清理树木=.=万棵,兑付补偿金===余万元;帮助客商办理项目立项、土地征用、工商注册等手续==余份,帮助客商解决临时住宿、资金贷款等困难==余件;对扰乱企业正常施工和生产的强买强卖、强装强卸行为给予了重点打击,为入园项目创建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确保了==余个项目顺利落户园区。

二、存在问题

(一)园区缺少高标准总体规划

由于缺少一整套高标准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园区起步区内==%的道路无法定位、所有管网没有规划设计,园区建设缺乏明确长远目标。

(二)园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由于缺乏建设资金,目前,园区仅建设==条道路,供排水、弱电管沟(通讯、有线电视等)、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基本没有或做得很少,如:路灯只是立设了灯杆,电缆至今未埋设。特别是排水系统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如:====年,由于雨水较大,排水管道没有配套,造成企业排水不畅,影响了部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施工。

(三)入园项目规模小、投资强度低

=、入园项目规模小。截至====年底,园区共有企业==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平均投资规模====万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正和车辆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规模最小的奇源木业固定资产投资仅===万元。

=、入园项目投资强度低。入园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强度较低的现象,如:青岛==家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亿元,总占地面积===亩,平均投资强度仅为==.==万元/亩。

(四)园区管理体制不健全

=、财政体制未独立。园区未建立独立的财政体制,使很多工作难以开展,如:园区工作人员工资不能及时发放、正常办公经费没保障,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园区与县财政存在往来借款,也给以后的工作造成遗留问题,等等。

=、派出机构未设置。与园区建设相关的县直部门还没有在园区设立派出机构,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搞好服务,如:土地证、规划许可证等手续办理,由于缺少派出机构,影响了工作效率。

=、园区人员力量薄弱。目前,园区现有工作人员仅==人,除了完成相当于一个乡镇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做好环境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等各项工作,每天加班加点,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一个人顶三个人干,一天当作三天用。尽管如此,有些工作仍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工作量是每个乡镇和县直部门无法相比的。

(五)园区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群众认识不到位。部分群众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在征地、拆迁等方面不能积极配合,阻力非常大。

=、服务企业意识不到位。尽管园区的总体服务水平较好,但因园区工作人员较少,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服务企业不到位的现象,园区工作人员服务企业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治安环境还不够好。存在农村综合治理基础工作薄弱,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识不足,企业安全防范意识差、时有盗窃案件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

通过赴苏北参观学习,园区一班人深受鼓舞,同时,深感压力巨大。对此,园区先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出了新的工作目标和“=====”总体工作思路,提出了“服务、苦干、创新、争先”的八字园区工作精神,决心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全面实现园区建设新突破。

“十一五”工作目标:一年扎框架,二年成规模,三年上档次,四年大发展,五年再造一个新城区。

====年工作目标:力争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亿元,园区自身招商=亿元,力争落地项目==个,确保完成总投入==亿元。

====年总体工作思路:搞好一个规划,健全两个体制,实现三大突破,做好四项工作,强化五项措施。

(一)搞好一个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

按照新城区建设的总体思路,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园区==平方公里总体发展规划,与城区发展规划搞好衔接。规划突出“一线、两片、八区”的总体思路。“一线”指以青岛大道为园区主干线,打造成园区景观大道、精品大道;“两片”指青岛大道东、西两片,东片为行政商住区,西片为工业聚集区。“八区”为行政服务、商贸中心、文教卫生、生活居住、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综合加工等八大功能区域。

(二)健全两个体制,提高园区服务水平

=、健全服务管理体制。尽快在园区内设立县国税、地税、土管、城建、工商、劳动、电业等部门的派出机构,抽调分管业务的负责人和精干工作人员,进驻园区统一办公,由园区统一指挥、调度,为园区企业提供全程、高效、快捷、优质服务。

=、健全园区财政体制。尽快建立独立的园区财政体制,增加园区建设发展后劲,促进园区更快更好地发展;激发园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园区财政收入,推动园区快速滚动发展。

(三)实现三大突破,大力推进园区建设

=、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按照“大规划、大框架、大投入”的原则,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通过争取省投资公司贷款、青岛帮扶资金、全县各部门大力支援、市场化运作、土地置换、建筑公司垫付、招商引资等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亿元。主要建设八横八纵==条道路,总长==公里,硬化面积==万平方米;修建桥梁==座;栽植绿化树木=.=万棵,绿化面积==万平方米。安装路灯====盏。铺设路沿石==千米;设立道路标牌==个;打深水井=眼,铺设供水管道==千米,修建雨水管道==千米,修建污水管道==千米;修建弱电管道==千米,通讯、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架设高压线路==千米;建设新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园区企业商务中心和大型标志性建筑;建设=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配套设施及生活区工程;完成园区内三干沟、曹北河、四级河网和白花河清淤工程等十大工程。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平方公里路网,使==.=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七通一平”。建议县委、县政府继续向上级争取资金,举全县之力建设园区,努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年,以招大商、上大项目为主,力争落地项目不少于==个,总投资不低于==亿元。一是园区要突出承接好青岛帮扶项目。对==年开工建设的==个项目,上半年要全部竣工,年底全部投产运营。对今年入驻的项目积极搞好承接,在考察、办理各种手续、开工建设等方面做好工作,确保青岛项目快速落地;二是服务好乡镇和县直部门的入园项目。积极参与乡镇和县直部门入园项目,做好群众工作,及时提供建设用地;三是确保园区自身招商项目有个新的突破。通过转变招商方式,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一支专业招商队伍,年内至少有=个项目落地,总投资=亿元。

=、软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服务环境实现新突破。实行项目专人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全程服务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服务热情、细致、周到,打造出园区崭新的服务形象。二是社会环境实现新突破。在园区广大群众中,开展“园区发展我致富,我与园区共兴衰”活动,严厉打击各种强装强卸现象,为企业提供良好社会环境。三是治安环境实现新突破。打造一支快速、高效的公安干警队伍,严厉打击各种扰企业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创建“无黑恶势力、无各类霸头、无重大安全事故、无影响企业和园区发展的群体性事件”,实现企业“零投诉”的治安环境。

(四)做好四项工作,确保园区和谐发展

=、做好土地征用工作。今年园区预计道路和项目征地====亩左右。及时兑付土地补偿金,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办理好土地征用手续。

=、做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建设新农村的理念、模式搞好试点,进一步搞好整个园区的农村建设规划,解决好“空心村”问题,解决好违章建设问题。

=、搞好入园企业及建筑工地的管理。对现有入园企业扎口管理,不经园区管委会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到企业检查和收费;园区管委会与入园企业及时沟通,加强服务;对建筑工地加强施工管理、安全检查工作。

=、搞好失地农民的保障工作。对失地农民做好调查、统计、登记、备案,争取县政府支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为失地农民寻找出路,免费培训,优先安排进入园区企业务工,学习外地经验,探索出一条“失地村”迁移的成功路子。

(五)强化五项措施,为园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大力提高干部素质。在园区工作人员中,开展集中学习、短期培训、考核评比、述职点评等活动,提高园区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抓好干部作风转变。园区管委会出台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工作规范纳入了制度化的管理轨道。针对园区艰巨繁重的任务,园区干部拿出“一当十”的工作干劲,提出了“苦干、实干、拼命干、血战====年”口号,锻造一支敢打硬仗、勇打苦仗、善打胜仗的坚强干部队伍。

=、狠抓奖惩落实。根据园区==年工作目标,园区各局室都将==年工作量化、细化、责任到人。园区管委会将依据奖惩规定,真奖真罚,重奖重罚,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建设一支注重实干的干部队伍。

工业园区建设范文篇6

1月20日,区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就我区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区政协领导参加了视察。副区也应邀参加。

一、基本情况

从视察的情况看,我区工业园区建设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地位和作用已被社会各界认同。目前,我区共有工业园区9个(含小区),规划建设面积已达36.7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72家,从业人员13476人,1—6月创收8亿余元,利润8000余万元,实缴税金4700余万元。

本次视察的三个工业园区正在抓紧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其中经济开发区和sanling园区已经成为项目集聚的新载体,初步形成了设施规范、机构健全、产业聚集、思路清晰的局面。吴地工业园区也正进入项目引进、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引资活动中。全区工业园区已形成办园区、兴园区、服务园区的良好氛围。各园区牢固树立了“项目是园区生命”的观念。为下步发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镇街领导充分认识到建设必须高起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高标准,招商引资、服务管理必须高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行政区域分割带来园区布局分散。我区最典型的工业园区就是经济开发区、长城和吴地园区。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行政区域上的分割,出现了单独规划、自行开发、相对分散的局面。从建设工业园区的角度看,存在着布局小、零散的现象,制约了园区的建设规模。

二是建设水准不高,规划档次偏低。明显表现在园区规划前瞻性、科学性欠佳、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项目引进上缺乏对产业发展具有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因而难以形成整合优势和规模效应。

三是缺乏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统筹考虑,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没有完全配套。包括园区内交通、供电、供水、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没有做到科学、长远规划。

三、建议

园区建设是加快我区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必须用全面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工业布局的调整,全面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抓龙头园区,努力构建区镇(街)两级工业园区体系。确立以建设区级工业园区为龙头,以镇(街)级工业园区为网络的园区建设策略,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分主次轻重先后规划和建设。

一是合理设置工业园区。首先是分层次建设园区。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和发展。作为省市级的工业园区要举全区之力,推进发展。重点发展经济开发区、南路软件园和长城吴地工业园区。各乡镇及周边应逐步延伸纳入开发区总体规划之列。通过界定园区的产业特色和覆盖区域,充分发挥重点园区的功能,树立全局观念,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本着招商引资、项目同等,保证重点园区建设的原则,真正形成加快产业集聚、资源优化的新局面。其次是对镇级园区应合理定义,实际应为工业小区。要实事求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健康发展。

工业园区建设范文篇7

2006年8月

同志们:

今天用了一天的时间,组织大家观摩了邹平的长山、九户和我县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工业园区、民营企业。我们安排这么多参观点,目的就是使大家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别人的优势和经验,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进而找准自己的位次,明确前进的方向,增加加快发展的压力和信心。相信,通过这次观摩活动,大家会更进一步认清形势,在开阔视野的过程中统一认识,起到鼓劲、推动的作用。希望大家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借鉴今天听到的、看到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县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进一步增强园区建设的紧迫感。

近年来,我县按照“谋划大思路、构筑大框架、实施大投入、实现大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招商,主抓“五大”建设和“六区一带”开发,深入实施“乡镇振兴计划”和“百村行动”的总体思路。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民营经济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6月底,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实交税金××万元,同比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入××亿元,同比增长××%。在上半年的全市民营经济双基考核中,我县位居全市第四位。和邹平、博兴、滨城相比,均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各乡镇工业园区建设起步晚、发育慢有直接原因。工业园区是民营企业和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去年以来,各乡镇对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工业园区建设速度加快,部分园区初具规模,效益逐渐显现。今天参观的无棣县城西区,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按照东西两区互促、互补、均衡发展的总体格局,坚持市场化运作、高标准规划,从规划建设到现在,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区内实现“八通一平”(道路、供水、排水、电力、供暖、供气、通讯、有线电视和场地整平),现已落户项目××个,计划总投资*.××亿元。其中房地产项目*个,在建*个;工业项目××个,投产*个,在建××个,签订协议的*个。车镇大杨工业园,充分利用津汕高速吕家出口和大济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面积*.*平方公里。自2005年以来,已落户伊德圆畜牧有限公司、德宝皮革有限公司、亚泰油棉、众磊户外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和易音特电子有限公司等*家企业,已签定协议项目*个,达成意向的项目*个。园区内规划有项目区、生活区、绿化区,油面设计宽度*米,总长度××××米,总投资××*万元。园区道路于7月*日峻工通车。目前,园区内水、电、路、讯达到了四通一平。正在建设中的马山子镇工业园区,聘请东营市规划设计院进行了科学规划。在镇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累计投入××*万元搞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园区基础工程总量的××%。镇新区内派出所办公楼、自强小学教学楼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岔尖边防派出所、敬老院、卫生院等单位楼房项目也相继开工建设。同时北京客商委托无棣金建工贸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建设的市场开发项目、埕盐欧式沿街房产项目、山子盐场科技楼建设项目等均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并即将付诸实施。与自己相比,我们在园区建设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各乡镇对园区建设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为下一步的快速推进打下了基础。

横向比较,我们必须看到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方面是我县民营经济的总量和工业园建设进度存在较大差距。自己与自己比,我县的民营经济虽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总量还相对较少,特别是我县乡镇的民营经济总量更少。从民营经济考核的主要经济指标实交税金来看,我县全县上半年的实交税金完成××××*万元,而乡镇的合计税收仅为××××万元,这也是在全市的民营经济双基考核中,我县的总位次靠前,乡镇名次普遍落后的主要原因。我县的民营经济与邹平相比,无论从总量,还是项目投资规模、科技含量以及施工速度上,更是慢了一拍甚至几拍,2006年上半年,邹平县民营经济完成实交税金*.*亿元,同比增长××.*%,分别比我县高出××亿元和××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入××.*亿元,同比增长××.*%,分别高出我县××亿元和××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亿元,是我县的××倍。我县的民营经济园区,同邹平县的工业园区相比,无论从园区的起点、标准上,还是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园区发挥的聚集效应和产生的效益更是无法比拟,今年上半年长山镇的民营经济实交税金完成××××万元,工业园区的税金占到××%以上,相当于我县××个乡镇的实交税金之和。长山镇的固定资产投入和增加值也分别占到我县的*/*以上。通过比较,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增强追赶的紧迫感。另一方面,我县的园区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一是园区聚集效应不够明显。在我县现有的工业集中区中,镇、村组织开发的小规模的园区仍占一定比例,存在工业园区布局零乱、资源分散的现象。二是配套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由于受土地、资金制约,不少工业集中区缺乏配套设施,再加上管理人才不足,带来对进区企业的服务相对滞后。三是项目建设成效不够理想。不少落户企业属低层次加工型,规模偏小,附加值偏低,技术含量不高,产业关联度不大,加上软、硬环境建设不够配套,导致一些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了多年,仍未形成规模。另外,一些项目的建设进度较慢。四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今天我们看了几个建设较好的园区,还有一大部分乡镇的园区建设尚未破题,还存在认识上的差距。五是化解制约瓶颈不够有力。当前,确实存在不少制约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的瓶颈,但在困难面前,一些领导干部埋怨多、办法少,消极应付多、积极应对少,缺乏攻坚克难的魄力和能力。如何能有效地解决好以上这些问题,对于下一步我县园区建设能否持续推进至关重要,必须引起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切实提高对园区建设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县委、县政府提出主抓“五大”(大电业、大盐业、大化工、大枣业、大交通)建设,猛促“五区一带”(县城新区、四大工业园区和“北带”)开发,实施“乡镇振兴计划”和“百村行动”,这是工作主线,是带有战略性的部署。我们抓招商引资、抓投资环境、抓工业园区,就是实施这一战略部署的三个重要篇章,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招商引资,是借力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招商引资,可以有效解决我县经济主体资本原始积累和政府财力两个不足的问题,扩张经济总量,并以此带动企业家资源、技术及人才等要素的引进。投资环境,是借力发展的必备条件,环境建设的好坏,事关招商引资的成败。工业园区建设,则是招商引资、借力发展的主要载体。我们无棣之所以经济欠发达,主要差距在工业,我们借力加快发展,主攻方向就是加快工业化进程。而工业园区是工业化的重要平台,从我们参观的邹平以及其它发达地区来看,他们都非常重视工业园区建设,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这是一条成功经验。我县工业发展的重点在园区、希望也在园区。招商引资和环境建设的成效如何,最终也要体现在工业园区的发展上。因此,要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建设,把这项工作推到主攻工业的最前沿、招商引资的最前沿、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紧紧抓住不放,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集聚的洼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实现乡镇跨越发展的基础。

三、抓住关键,扎实苦干,努力推动全县园区建设上水平上台阶。

工业园区建设范文篇8

上午好!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各位领导、各位委员莅临县检查指导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在此,我首先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多年来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县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

一、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

县是省重点培植的40个工业强县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战略地位不动摇,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并按照“巩固、提升、引进、效益”的工作思路,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招商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全力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7.7亿元、增加值25.6亿元,同比增长11.43%、14.6%;2010年1月~6月,实现工业总产值30.21亿元、增加值9.36亿元,同比增长25.14%、25.3%。

工业园区建设是我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自2005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县委、县政府围绕将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新型工业化的主体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验区、招商引资的承载区”这一目标,重规划、强招商、优环境、打基础,全力以赴抓好园区建设发展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园区规划科学,发展重点明晰。工业园区远景规划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9.48平方公里。规划布局结构为“一轴、一心、四片区和八产业区”——即以工业园区大道为工业园区发展轴线;以工业园区中部为行政办公、商务展览、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中心;以青山、西桥、太平哨、召夸为四个工业片区;在四个工业片区布局造纸印刷、化工、建材、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含石材)、生物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和高新产业区。当前,重点抓好“一中心四片区”的产业规划布局,服务中心以商务、行政办公等服务业为主;青山片区以“零污染”的高新技术、生物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茧丝绸和服装等轻工业为主,打造生态园区;西桥片区以整合提升现有企业为主,主要发展造纸印刷、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着力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太平哨片区以新型建材、石材石艺、现代物流业等为主;召夸片区以煤化工、硅化工等重工业为主。力求使园区工业朝着“科技向高端、环保向清洁、效益向优质”方向发展,逐步使杂乱无章的产业布局更加规范合理。

(二)园区发展加快,平台作用显现。2009年,工业园区内55户工业企业(规模以上2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28%;工业增加值10.5亿元,同比增长23.6%;工业“两税”(增值税、所得税)1.3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同比增长36%。2010年上半年,工业园区58户(2010年新增3户)工业企业(规模以上2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2.55亿元,同比增长29%;工业增加值3.87亿元,同比增长23.2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3亿元,同比增长25%,工业平台作用日益显现。

二、加快园区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加快园区建设发展,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设立了工业园区服务中心,统一负责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并组建了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具体履行园区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和建设职能,做到了机构健全、人员到位、经费保障、职责明确。

(二)坚持规划先行,夯实建设基础。为夯实园区建设基础,按照“适度超前、梯度推进”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开展了园区规划工作。一是完成了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并通过评审;二是完成了近20平方公里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和13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分别通过验收、评审;三是积极做好与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全力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建园以来,县委、县政府和县工业园区办共争取到省、市、县园区建设发展专项资金700余万元,专项用于园区的基础建设和扶持企业发展,工业园区青山基地被省工信委列入省工业园区30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三)改善软硬环境,完善园区功能。一是按照“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思路,充分利用和发挥县政务中心一站式便民服务“超市”功能,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切入点,着力打造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三最四低”发展环境,努力建立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拉、廉洁服务不设卡的高效、快捷服务体系。建园以来,凡是计划入园的各类项目,没有一个项目因园区发展环境不优、服务不到位影响项目推进。二是千方百计做好入园项目的用地保障工作。为保证入园项目能按时供地、按时开工,按照“统一规划、分期收储、统一供地、分片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通过财政投入、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滚动收储项目建设用地,提高熟地供应能力。建园以来,园区已累计收储土地1400多亩。三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五通一平”的基本要求,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盘活存量土地资产、施工企业垫资、争取上级支持等多种渠道广泛筹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形成开发框架,提升配套水平,增强承载功能,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建园以来,园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3亿元,其中全长8.07公里、总投资2.4亿元,贯通园区南北的园区主干道建设已完成投资1.7亿元,预计年内可顺利实现路面硬化和车辆通行;投资1180万元的长青一路及辅道工程建设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路基已成形,预计年内建成投入使用。

(四)全力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全县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工业园区发展的源泉。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尤其是园区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谋划、全力招商、强势推进,加快园区发展。一是狠抓项目包装,夯实招商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我县六大支柱产业,及时组织策划包装了一批具有一定深度和代表性的招商引资项目,全力对外进行招商,其中仅2010年,全县就规划包装工业招商项目84个、投资额达147亿元,其中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1亿元~5亿元的19个,5000万元~1亿元的21个。二是狠抓项目推介,确保会展成效。为确保将精心策划包装的各类项目推介给客商,县委、县政府主动出击,“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充分借助昆交会、东盟华商曲靖项目专场推介会等平台,积极开展对接,广泛进行推介,力求让更多的客商了解,并前来投资兴业。2010年上半年,全县实际使用国内县外资金9.8亿元,其中园区实际使用国内县外资金3.5亿元。三是狠抓“小分队”招商,夯实“一对一”项目落地。围绕茧丝绸深加工、精细化工、小商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县委书记、县长以及其他县级领导每年均要先后带队深入浙江、江苏、四川、福建等省市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全力夯实“一对一”项目落地。特别是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已组织5批次15人次招商“小分队”赴省外开展了一系列招商活动,并有效达成了1000吨/年绢纺生产项目、硫磺制酸及50万吨颗粒磷肥生产项目、50万吨化肥生产项目、1000吨/年丙桐酸及丙桐酸钙生产项目的合作合同,促成了石头造纸、叶绿素扩建项目意向投资。四是狠抓项目推进,加快园区发展。建园以来,为确保入园项目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先后采取了领导挂钩、部门包保、跟踪落实、督查督办等一系列措施,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促进园区发展。据统计,截止2010年6月,园区新上项目34个、总投资22.3亿元,其中建成并投产项目28个,总投资17.6亿元。

(五)改造西桥片区,提升园区形象。西桥工业片区总体呈现小而全、散而乱、污染重、附加值低、财税贡献小的状况。在加快建设工业新区的同时,着力改造和提升西桥工业区。一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西桥片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行业整合、外部环境“五化”(绿化、硬化、亮化、净化、美化)方案,力争用3年时间将西桥工业片区打造成循环经济示范园。二是多措并举,实施西桥工业片区环境综合整治。西桥工业片区“三废”污染一直是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和人民关注的焦点。2009年以来,通过企业投资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清洁生产与未端治理相结合,开展片区环境综合整治。争取市级环保专项资金200万元对企业以奖代补,由企业自筹近1亿元,实施西桥工业片区主干道沿线“五化”和企业内部环境、环保设施改造工程,集中建渣场治理废渣、集中供热治理废气、集中建设施治理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银河纸业中段废水深度处理工程、龙海化工涉砷废水处理工程、协联电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等一批节能减排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投入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该片区环境质量。

三、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精神,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顺势而谋,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努力把标准厂房建设作为促进集约节约用地、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的有效手段和改善招商引资环境、推进工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稳妥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

(一)在规划建设树形象上下功夫。按照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多规格、高品质设计建设标准厂房,提出了除特殊要求的行业和企业外,标准厂房原则上采用钢结构框架及轻型建筑材料,并统一建筑外观色彩,使整个厂房既适应生产工艺,又兼顾建筑风格和外观形象。同时,要求凡是在园区内规划建设的标准厂房项目,其工程平面布置图、施工图、厂房效果图必须经过工业园区审定后方可施工。目前,园区标准厂房建设规划已完成,2010年~2012年,全县将规划建设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其中2010年建设8万平方米、2011年建设10万平方米、2012年建设12万平方米。

(二)在提升功能配套程度上下功夫。根据标准厂房规划建设布局和满足入园企业生产、生活基本需求,加快完善道路、电力、电信、给排水、消防及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营造优质的项目入园环境。

(三)在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上下功夫。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积极探索工业地产开发模式,实行“共建”、“订单式”代建和“自建”等多种方式。2010年,计划总投资3800万元在青山片区规划60亩地合作共建标准厂房2.24万平方米,经与中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多次洽谈,初步达成协议,以入股方式建设标准厂房和配套服务设施,出租、出售后再按比例分成收益,现合作共建的标准厂房用地已收储、立项工作已上报、规划设计及地勘工作已委托曲靖市设计研究院开展,力争在8月内开工建设。

(四)在提高标准厂房入驻率上下功夫。为确保建设的标准厂房不空置、闲置,入住率达90%以上,县委、县政府在抓好标准厂房建设的同时,就统筹考虑厂房建成后的入驻问题,积极同计划入驻园区的企业进行沟通和对接,并建议企业直接租用或购买标准厂房上马项目、组织生产。同时,明确规定对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选址或供地,鼓励和引导其进入标准厂房。

通过以上措施,截止2010年6月,全县已建成标准厂房8.22万平方米,其中2009年建成标准厂房5.1万平方米、2010年建成标准厂房3.12万平方米。目前,全县尚有在建的标准厂房2.9万平方米,年内计划开工建设标准厂房6.4万平方米,预计可超额完成年度建设目标。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思路

(一)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模式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作为欠发达地区,在工业园区建设之初有必要实行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混合型管理模式,在决策管理上体现政府的强力领导,在开发建设上充分发挥市场功能。从更高层级、职级设置工业园区管理机构,才能更好地履行规划、建设、管理和协调职能,强势推进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目前,工业园区办仅是政府的一个服务机构,没有任何经济、行政管理权限,难以更好地履行园区的开发建设、服务管理等职能。

(二)园区规划存在不完善、不衔接的问题。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发生调整,园区原来的规划迫切需要进行重新调整和完善,以有效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吻合。

(三)土地收储及供地难度日益增大。一是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补偿方式比较单一,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与群众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征地工作难度日益增大;二是工业用地成本过高,直接影响招商引资工作;三是年度用地指标有限(县年度用地指标仅500亩以内),土地储备不足,园区土地收储、报批、供地难度较大,难以完全满足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想方设法加大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少,地方财政较为困难,投融资体系滞后,园区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不足,配套服务功能整体滞后于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需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推进。

(五)园区发展的项目支撑不足。随着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工业园区也迎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但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却不多。

(六)园区发展的环境约束加剧。工业发展受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西桥工业区“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消耗型)企业居多,节能减排工压力较大,新上项目环境容量很难在县内得到解决。

针对以上困难和问题,今后,县委、县政府将按照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紧紧围绕总量上规模、结构上档次、质量上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着力抓好园区的规划布局,加快土地收储,夯实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配套功能,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提升园区服务水平,努力构筑有效承接国内外投资、优势产业快速集聚、循环经济示范带动、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平台,推动县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力争到2012年,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确保实现75.74亿元(争取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工业增加值达25亿元,年均增长31%。园区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占县域工业总产值、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6%、58%。公务员之家:

五、意见、建议

(一)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按照“精减、统一、效能”的原则和通行的“管委会”模式,把工业园区管理机构作为县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设置,履行准政府职能,代表政府对工业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同时,逐步设立各经济管理部门工业园区分局或派驻机构,赋予部分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建立相对独立的园区财政、国土、规划及建设管理体制,实行以“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一个部门执法”为主要内容的封闭运行机制,解决目前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

(二)建议设立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园区建设资金投入,逐步解决园区基础设施滞后、配套不完善的问题。

(三)建议将园区建设、发展列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目标责任管理,调动各级各部门加快园区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工业园区建设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实施及开发区升级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任务,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和谐开发区建设为出发点,以强化环境管理,全面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开发区经济发展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开发区,努力将开发区打造成资源共生、社会和谐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二、建设原则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遵循生态效率原则、生命周期原则,区域发展原则和“3R”原则。

一是生态效率原则,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二是生命周期原则,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三是区域发展原则,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并且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四是“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平衡。

三、任务目标

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促进废旧物质回收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提升开发区核心竞争力,打造环境优势品牌,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生态品牌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13年,初步建成生态工业园的运行机制和框架,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初步构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区域工业共生网络。优化产业结构,初步实现高技术的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主导行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成为开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完善、整合区域内能源、污水处理、土地等基础设施配置,构建区外经济共生网络,促进园区和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努力延伸产业链,积极培育产业内核,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进一步削减污染物的排放,区域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基本达到《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规定的验收条件,生态景观、生态社区建设与生态工业建设同步,生态文化建设取得相应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初现端倪。

四、工作措施

(一)明确责任,全面落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中的各项要求。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中涉及的经济发展指标、物质减量与循环指标、污染控制指标、低碳控制指标以及园区管理五大方面指标,细化为36小项考核指标要做可达性分析;对《建设规划》中涉及到的36项考核指标和支撑项目都要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项目建设时限,确保完成年度创建任务。

(二)分层次、多途径全面打响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攻坚战。

第一,在企业层面推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将生态设计、绿色招商、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融入企业采购、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各个层面,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加大环保投入,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一是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推行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要求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率双双达到50%,年内必需完成。二是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对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风险大的项目实施严格控制。对入区项目实行总量审批、能源审计等多方面、全方位审查,确保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

第二,将生态工业链网的构建作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核心工作。从产品链和废物链两个方向出发,通过采用“软硬件并重——先进技术、高级人才、高科技装备”的原则,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不断完善园区生态工业链网。在产业招商方面,积极引进补链项目,构建工业共生网络,形成企业间互利共生及区域层面的物质循环,增加企业间横向联系,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促进产业多元化、结构稳定化。大、高、外项目引进实现新的突破,企业对外战略合作实现新的进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新的成效,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石油装备、环境友好型新材料、有色金属压延及深加工六大产业加快聚集,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拉开框架,高端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层次显著提升。2012年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开展“项目攻坚年行动”,全力推进总投资达到500多亿的41个重点工业项目,为循环经济产业链增加新的活力。

第三,通过调整园区的产业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污染减排。今年是“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局之年,减排工作目标始终是“约束性”指标,并且新增两项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减排工作任重而道远。节能减排工作既是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的重要依据。通过发展生态工业,建立完备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再生循环利用体系,从而达到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目的;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先进生态工业技术的应用以及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在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企业间共生合作和基础设施共享、企业间产业链优化等途径实现园区资源、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第四,重视园区环境安全,提高环境污染风险识别和应急能力。工业园区作为工业集中区,制定有效的突发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对社会稳定和人民身体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生产过程中存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必需储备应急物资、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习,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2012年管委会将完成“滨海新材料园环境监管中心”建设,作为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园区大气、水环境进行全方位监控,确保整个园区的环境质量;提高各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全面监督重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保障环境安全。

(三)加快实施以改善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为重点的“碧水工程”、“蓝天工程”,全面开展城区污染综合整治。按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治理水气污染全民开展环保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实施碧水工程、蓝天工程,企业要加大治污力度,抓好重点企业的监管,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一是对区内人工水系沿河、沿岸排污口进行拉网式巡查,实施沿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封堵沿河和水系所有排污口,所有污水必须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二是重点抓好工业污染源专项整治。对已经安装污染物自动在线监控系统的治污设施开展污染物监测比对试验,确保自动监控装置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实施工业污染源治理设施改造工程,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升级;对区内现有10吨/小时以下的燃煤设施改用清洁能源;严禁新上10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三是加强对施工现场和道路、市场、露天堆场和货场的管理,落实防治扬尘污染措施。实施城市扬尘治理工程,对裸露地面进行硬化、绿化;四是对拆迁工地实施围挡和湿式作业,采取吸尘、洒水、清扫一体化先进化作业方式对道路保洁,施工场地出口设置车辆清洗平台,防止车辆带泥上路;五是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并纳入机动车年审程序,确保机动车尾气环保监测率达到80%以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四)加快开发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是按照市水气污染治理办公室的要求,完成首创水务有限公司开发区污水处理提标扩建工程;建设斯恩威水务有限公司滨海新材料园6万吨/日污水处理项目;二是实施雨污混流改造及雨水分流工程,切实做好泵站、雨水管线、污水管线、集水设施等市政工程建设,实现区内所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集中收集和处理,彻底解决雨污混排的问题;三是大力推广污泥无害化处理工作,确保不产生二次污染;四是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专项资金高标准建设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大对水系、绿化等生态建设的投入,打造绿色生态景观。2012年开发区确定16项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达到36亿,确保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提高。

(五)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切实加强监督管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按照《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依法保障全市水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意见(试行)》要求,集中力量开展环境违法行为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对偷排、超标排污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对重点污染源不定期进行监督性监测,一旦出现超标情况,立即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并限期治理;仍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企业立即停产;对治理无望的企业联合纪检、监察、公安、工商、检察院、法院、银行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环保执法合力,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充实环境监察力量,配备必要的执法与监测仪器设备,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六)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组织区内大企业、学校、社区等单位共同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宣传活动,通过印发宣传册、张贴灯箱广告等多种途径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认识;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行风热线等媒体向社会通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进展,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监督制度,积极发动、组织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并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五、组织领导

工业园区建设范文篇10

一、正确把握形势,振奋精神,进一步增强上项目、增投资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正确把握形势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更是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必备条件。省委十届十次全会以来,全省各市州地竞相发展、增比进位的势头十分强劲,可谓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近几年来,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纵向比进步很大,各项指标比过去都有大幅度上升。但横向比,发展速度慢依然是我州的主要矛盾,不少指标落后于省内其他市州地,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通过这次到贵阳市、遵义市和毕节地区现场观摩学习,所到之处都是建设工地,都有机械在施工,而且落地建设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少,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说,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本来在省里开会之前,州里就准备召开全州“项目建设年”现场观摩会,但参加省里会议以后,我们就不敢开会了,因为我州的工业园区建设基本没有动,项目推进也不理想,大项目、好项目更少。对此,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更不能坐井观天、盲目乐观。

从今年一季度全州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我州也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全州实现生产总值53.83亿元,排全省第7位,同比增长18.2%,排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2.37亿元,排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21.8%,排全省第4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37亿元,排全省6位,同比增长66.2%,排全省8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986元,排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26.1%,排全省第6位。财政总收入完成18.36亿元,排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34.6%,排全省第7位;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32亿元,排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33.2%,排全省第7位。3月末,金融各项存款余额为410.49亿元,排全省第8位,同比增长20.8%,排全省第7位;贷款余额为234.59亿元,排全省第9位,同比增长18.5%,排全省第7位。全社会用电量为17.27亿千瓦时,排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4.8%,排全省第7位。旅游总收入为8.14亿元,排全省第8位,同比增长61.2%,排全省第1位。总体上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全省中等偏下水平,其中绝对值排全省后三位的有生产总值、金融存款余额、贷款余额、旅游总收入等指标,增幅排全省后三位有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金融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全社会用电量等指标。进入6月份,全省各市州地都在奋力冲刺,大战30天,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如果我们再不调整工作状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经济发展,就可能被甩在全省后面。各县(市)和顶效开发区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分析自身在全州、全省处于什么位置,找准差距,迎难而上,排难而进,奋力赶超,增比进位。

当前,尤其要增强三个意识:一是机遇意识。省委十届十次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为了强力推动工业强省战略,对一些大项目、好项目,以及工业园区建设制定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实行“点对点”供地,这有利于我们突破土地瓶颈,用大项目、好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去争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今年以来,国家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又先后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毫无疑问,对于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东部发达地区的企业也也同样面临融资困难问题,加之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较高,许多中小企业都在积极寻求到中西部地区发展,这有利于我们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现场观摩会期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毕节试验区新一轮发展推动大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毕节试验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求毕节试验区“先行先试”,取得成功经验后向全省推广。并明确省委、省政府支持毕节试验区的政策措施,其他市州地也可以参照执行,这有利于我们突破发展中的一些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为此,全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二是危机意识。现在全省各市州地都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增比进位,如果我们再继续沿袭过去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就可能在新一轮的发展大潮中被淘汰出局。我州不少干部,自我感觉良好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愿看到也不敢承认自身的劣势,自认为这几年黔西南的发展还可以,许多指标都是两位数增长,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殊不知,我们在发展,人家也在发展,甚至比我们发展得还要快、还要好,这种情况,从今年一季度全州主要指标在全省的排位就已经看得很清楚。拿我们州内的情况作例子,贞丰过去发展不如安龙好,才几年时间就超过了安龙。兴义是全省经济强市,但这几年不少指标都在下滑。全州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一些,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快一些、更好一些。三是责任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组织和人民把你推到这个岗位上,你就必须竭尽全力把工作搞好,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的期望。今年,我州发展的任务很重,光生产总值预期增幅就要达16%以上,我们还提出,今年要争取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元,以全州324万人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就得突破324亿元,这样大的投资体量,靠什么支撑,拿什么保证?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认真盘盘点,对工作推进情况和存在问题要清楚明白,对实现预期目标要做到成竹在胸。从目前我州项目推进的情况来看,差距很大,形势不容乐观,大家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抓工作、抓落实,着力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抓好,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把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做好。要开拓进取、敢于担待,着力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政治生态环境,凡属权限范围内的事,大家都要大胆干、放手干,不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要加大治庸、治懒的力度,对在其位不谋其政、推动发展束手无策、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复杂矛盾能力弱、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的领导干部,该调整的要进行调整,该问责的要进行问责,做到发展压力级级传递、工作动力层层提升。

二、抓住工作重点,奋力突破,确保今年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任何地方都有矛盾,任何时候都有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我们总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工作的“牛鼻子”,为此,各级干部都要学会抓重点、抓关键、抓要害,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突破,推动全局。当前,我州最主要的矛盾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够快”,要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州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牢牢抓住“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够快”这一最主要的矛盾,迎难而上,排难而进,奋力突破,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确保上半年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一)抓项目、上投资。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促发展、上投资就是扩总量的理念,狠抓项目落实,扩大投资规模,以投资的快速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从出口来看,我州每年出口创汇就400多万元,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从消费来看,我州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人均收入低,购买力有限,消费总量小,并且所消费的商品大都从州外运入,本地产品供州内消费的比例较小,消费是拉外不拉内。综合这几年的情况,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也就在20%左右。从投资来看,这几年,投资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大约占到80%左右,所以说我州是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对经济发展关系重大。投资上不去,经济就上不去,就这样一个规律。今年我州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是288亿元,但就是实现了这一目标,人均投资也才9000元左右。按照宏观经济学原理,人均投资低于1万元,拉动能力弱,发展速度只能慢、不可能快。所以,今年我们在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又提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324亿元、人均突破1万元这样一个力争目标,我们一定要创造条件,奋力实现这一目标。上投资的关键是抓项目,而抓项目,不外乎就是抓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和社会发展项目。基础设施、民生和社会发展项目主要靠向上争取,加大“跑部跑省”力度;产业发展项目主要靠对外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积极向上争,又要全力对外引,以高效务实的作风狠抓项目落实。对已经上报和已签约的项目,要加强跟踪衔接,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尽快落地。对已开工的项目,要全力搞好服务,排除一切障碍,加快建设进度,努力完成更多的实物工程量。对已经完工的项目,要抓紧组织竣工验收,确保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发挥效益。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和发改、国土资源、工信、交通运输、水利、招商等部门,要认真查找项目推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争取有更多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大产业落地建设,支撑和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调结构、扩总量。目前,我州在投资问题上最大的问题是投资规模不大、投资结构不优,集中表现为产业投资严重不足。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大力提高产业投资的比重。我州的工业,大都是资源原材料工业,工业结构单一、层次低、链条短。能矿是我州的资源优势,但这一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比如煤炭,我们现在大部分是卖原煤,就地加工增值转化的比例小。再如铁合金,我州生产的铁合金大都是初级产品,附加值太低。我州的工业,号称形成了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特产品加工、制药等六大产业,但现在多数都面临着提升改造的问题。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当前重点是要加快煤炭、铁合金等企业技改和整合步伐。煤炭还是要办大矿,不办大矿没有出路。铁合金小打小闹不行,还是要进行联合,搞集团公司,做强做大。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尤其是大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入驻我州,着力在机械制造、电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上尽快取得突破。要鼓励央企、国际优强企业采取收购、兼并、入股等手段参与纯资源输出型企业改制重组,促进资源向优强企业配置。我州特色优势农产品多,但规模太小,只能做展品、礼品,商品化程度低。任何产品无论其质量多好,特色多鲜明,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规模生产为重点,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之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当前,尤其要在农业的规模生产上下功夫、做文章,用规模去闯市场,用特色去创品牌。要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着力提高第三产业的层次和水平。我州旅游资源丰富,经典景区不少,尤其是锥状喀斯特地貌,很有震撼力。但现在我州发展旅游业,最大的制约还是交通。旅游说到底就是享受。现在我州的交通状况虽然比过去有了较大改善,但从贵阳乘车到兴义怎么也还得四、五个小时,整个行程还是很累。虽然我州交通建设滞后,但我们不能因为交通制约就不发展旅游业。我们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基础工作做起,先把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好,特别要以承办全省旅发大会为契机,重点打造和推出一批旅游景区,推动我州旅游业发展跃上新台阶。要抓住我州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居民消费升级的有利时机,巩固提升商贸、餐饮、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态,着力提高服务业对发展的推动力和贡献率。

(三)建园区、促集群。工业园区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是节约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建设工业园区,有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各类要素资源的聚集和整合,有利于产业集群、集聚和配套发展。和全省其他市州地相比,我州园区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慢、企业入园慢,尤其是没有大产业入园。长期以来,大家对工业园区缺乏认识,以至于企业一进来就随便划一块生地,企业要哪块地就给哪块地,要多大的地就给多大的地,“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和厂房都要新建,这样既不利于产业聚集发展和土地等要素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又增加了企业建设的周期和成本,导致企业不能尽快产生效益。如果我们事先把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好,企业一入园就能够立即组织生产、取得效益,园区才有吸引力。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必须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必须确保在今年6月中旬前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规划,并报省经信委审批。6月30日前每个县(市)、顶效开发区必须至少启动一个园区的场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拉开园区框架,配套建设标准厂房和公共服务平台。园区建设要作为硬指标、硬任务来完成,严格考核,对反应迟缓、工作推进慢的地方,要进行问责,以铁的纪律强力推进园区建设。现在,园区建设和企业落地,最大的问题还是土地问题,解决好土地问题,主要的办法就是“上争增量、盘活存量、增减挂钩、积极收储、节约集约”。要通过扎实的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各县(市)、顶效开发区都要认真清理过去批而未征、征而未供的土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要用好增减挂钩政策,矿山废弃地、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腾出来的土地,实现增减挂钩。我们不少园区的建设都涉及征地拆迁,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一定要统一,要公平公正,这样就能够赢得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各县(市)、顶效开发区都要加快工业投融资平台建设,为园区建设和工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抓调度、促发展。现在距离上半年结束,只有一个月时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必须确保实现。各县(市)、顶效发区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工作调度,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实施。州、县两级都要加强对工业园区、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及时研判和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通报调度情况。要改进统计工作,加强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指标调度,查缺补漏,确保完成。要加强对煤、电、油、运、资金、土地等要素调度和供需协调,为项目建设、企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保障全州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对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说到底就是加强对人的管理。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要畅通群众依法反映利益诉求的渠道,教育和引导群众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诉求,在处理信访问题时,特别要注意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工作,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初始阶段。二是综合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信访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做到“案结事了”。三是认真落实信访三审终结制度,加强对重信重访人员的稳控工作。要建立健全对高危人群的帮教管控机制,帮助特殊人群更好地融入社会。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做到合理诉求解决到位、过高要求说服到位、无礼纠缠教育到位、触犯法律处置到位。要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特别要健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社会管理体系,夯实基层基础,织牢基层网底。

(二)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的落实。要坚持“软管理”、“硬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好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治安问题,坚持不懈地推进“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特别是对强拉、强买、强卖、强运、强揽工程、堵路阻工等违法行为,要从重从快、从严查处;对路霸、地霸、街霸、村霸、矿霸等黑恶势力,坚持露头就打,决不手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形成“防范、控制、打击”一体化工作格局。要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依法严惩腐败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