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工作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0:02:00

工会工作制度

工会工作制度范文篇1

第一部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有关制度规定

一、指导思想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以公开办事制度,深化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为主要内容,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目的,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认真组织职工参与改革和管理,让职工知情、夯实当家作主的基础,听职工议事、疏通当家作主的渠道,请职工监督、尊重当家作主的权利,靠职工发展、发挥当家作主的作用。

二、基本原则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应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突出重点、分开层次、方便群众、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推进企业发展等八项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公开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准确可信,符合企业实际,注重实际效果。

2、依法办事的原则。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法等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党的根本指导方针,职工是企业的主人,除法律、法规规定应保密的事项外,凡需发动和依靠职工群众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事项必须公开。

3、方便群众的原则。厂务公开的各类方法、措施应简便、易行、方便群众,为多数职工群众所接受。

4、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的思路,逐步健全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工作体系。

5、持之以恒的原则。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做到每年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

6、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原则。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让职工知处情、议处事、参处政,推动公司发展。

三、公开的内容

1、生产经营管理方面:

⑴发展规划目标和重大生产经营决策。

⑵改革与管理方案。

⑶财务工作情况。

⑷物资采购工作。

⑸安全生产技措费用的使用。

⑹集体协议履行情况。

⑺工程项目投资建设。

2、干部考核、使用情况。

3、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⑴劳动用工制度。

⑵职称评定工作。

⑶年度考核兑现况。

⑷先进模范人物的评比。

4、职工切身利益方面:

⑴职工福利费的使用情况。

⑵职工困难补助情况。

四、公开形式

公开的形式要可行、实用、便捷、灵活有效、因事制宜。

1、建立公开栏。公开栏主要用于那些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群众比较关注,须让群众监督的公开内容。

2、召开职代会(职代会闭会期间召开职代会联席会)。会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酝酿;会上,让职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形成决议;会后,做好宣传,团结职工齐心协力执行决议。

3、厂情会。主要适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些动态的,需及时公开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的事项。

五、公开时间

公开的时间因内容而定。根据厂务处理的先后及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确定公开的时间。属于阶段性工作按阶段公开。如年底,将计划的完成情况、各种公开事项的办事结果、群众意见的答复和解决情况公开,让职工从总体上对企业的重要厂务有所了解。

六、公开的程序

厂务公开要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通过法定的程序做出符合实际的决策。凡提交职代会审议、审查的各项议案,应提前发给职工代表预审,职代会主要工作报告、改革与管理方案提前10天发至各基层代表组超前审议。对各项决策的实施和工作执行情况,要及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座谈会、职工代表值班巡视或通过设立举报箱、意见箱等方式收集职工群众的反映、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分析。对有条件解决的问题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条件不成熟的要作出解释和说明,争取职工的谅解和支持。

七、组织领导及职责

1、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搞好组织协调。处成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2、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工作小组,搞好群众监督。

处成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工作小组。

3、职责

(1)、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负责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规划、公开方案的制定,重大问题的协调以及指导此项工作的考核、监督和检查。

2、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厂务公开工作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研究厂务公开工作的新思路。

3、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典型经验。

4、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厂务公开不断向生产经营管理领域及各个领域延伸,并纳入现代企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之中。

5、不断健全和完善厂务公开制度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6、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2)、监督小组工作职责:

1、监督和检查全处厂务公开所涉及的公开事项、内容是否真实、全面,公开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组织职工代表对厂务公开工作进行评议和监督。

2、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与公开工作小组协商一致后,确定公开方案,并予以监督、指导。

3、监督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分析情况,研究对策,安排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遇有重大情况随时开会研究。

4、负责对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并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3)、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

1、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文件起草、会议组织及日常协调工作。

2、深入基层,指导“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典型。

3、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对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参与“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施情况的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并实行公开。

5、不断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基础资料,负责工作的登记、催办、落实和信息的反馈交流。

八、工作要求

1、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这个问题上,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认真负责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实。

2、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贵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就是要不断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要抓宣传、讲意义,又要抓落实、抓典型、持之以恒。制度化就是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搞好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固定下来,形成制度。规范化就是逐步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标准、时间和责任落实规范化。标准,把公开工作做深、做细,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更加透明,职工更加满意。

3、“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切忌形式主义和一阵风。认真抓落实,力求取得更大的实效。公开的形式要灵活有效,因事制宜。公开的程序要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

第二部分:女工工作制度规定

一、加强女职工委员会的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女工组织,定期召开女工委员会会议。

二、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女工委员培训班。

三、认真总结女职工工作,每年“三八”期间召开女职工总结表彰会。

四、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为女职工说话办事,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要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

第三部分:文化体育工作制度规定

一、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职工的身体素质,为生产建设服务。

二、每年组织三次处以上规模的文体活动,活跃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每年为基层配备一次文体用品,定期组织指导基层开展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

第四部分:劳动争议工作制度

参照劳部发[1993]301号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执行

第五部分:劳动保护工作制度

一、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贯彻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积极向职工宣传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健全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体系,每年组织一次基层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培训班。

四、参与企业职工劳动保护及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参与企业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制定及对生产厂家的资质检查和质量监督。

五、健全有毒有害岗位职工档案,每年安排有毒有害岗位职工进行健康疗养。

第六部分:工会办公室管理制度

一、会议制度

1、会委员会及工会经审会会议制度

(1)、参加对象:全体工会委员会委员、经审委员。

(2)、会议时间:每半年召开一次,遇有重大情况随时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决定。

(3)、会议内容: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及工作安排;听取和审议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及预决算报告;审批立功集体及个人;其它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事项。

(4)、每次会议必须指定专人认真做好原绐记录。

2、办公室会议制度

(1)、参加对象:全体办公室成员。

(2)、会议时间:每周召开一次,遇有重大情况临时组织召开。

(3)、会议内容:各岗汇报分析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安排布置下周工作任务,协调全处工会工作;及时总结发现工会工作先进典型,检查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各岗做到情况互通,重点工作相互配合。利用办公例会时间进行政治、业务学习。

(4)、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二、工作总结汇报制度

1、工会工作半年总结一次。

工会工作制度范文篇2

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有关规定和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认真履行职责,努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积极配合支队长抓好对职工法制宣传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社会综合治理教育。

三、协助党支部抓好班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精神文明素质。

四、协助党支部抓好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

五、抓好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措施,关心女职工的身心健康。

六、抓好退休职工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

七、抓好职工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维护所内稳定,促进精神文明精神。

八、抓好劳动竞赛工作,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九、结合实际,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十、关心职工生活,维护职工的正当利益,切实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为职工办实事、好事。

十一、本规定自即日起实施。

工会工作制度范文篇3

第一部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有关制度规定

一、指导思想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以公开办事制度,深化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为主要内容,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目的,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认真组织职工参与改革和管理,让职工知情、夯实当家作主的基础,听职工议事、疏通当家作主的渠道,请职工监督、尊重当家作主的权利,靠职工发展、发挥当家作主的作用。

二、基本原则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应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突出重点、分开层次、方便群众、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推进企业发展等八项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公开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准确可信,符合企业实际,注重实际效果。

2、依法办事的原则。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法等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党的根本指导方针,职工是企业的主人,除法律、法规规定应保密的事项外,凡需发动和依靠职工群众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事项必须公开。

3、方便群众的原则。厂务公开的各类方法、措施应简便、易行、方便群众,为多数职工群众所接受。

4、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的思路,逐步健全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工作体系。

5、持之以恒的原则。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做到每年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

6、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原则。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让职工知处情、议处事、参处政,推动公司发展。

三、公开的内容

1、生产经营管理方面:

⑴发展规划目标和重大生产经营决策。

⑵改革与管理方案。

⑶财务工作情况。

⑷物资采购工作。

⑸安全生产技措费用的使用。

⑹集体协议履行情况。

⑺工程项目投资建设。

2、干部考核、使用情况。

3、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⑴劳动用工制度。

⑵职称评定工作。

⑶年度考核兑现况。

⑷先进模范人物的评比。

4、职工切身利益方面:

⑴职工福利费的使用情况。

⑵职工困难补助情况。

四、公开形式

公开的形式要可行、实用、便捷、灵活有效、因事制宜。

1、建立公开栏。公开栏主要用于那些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群众比较关注,须让群众监督的公开内容。

2、召开职代会(职代会闭会期间召开职代会联席会)。会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酝酿;会上,让职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形成决议;会后,做好宣传,团结职工齐心协力执行决议。

3、厂情会。主要适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些动态的,需及时公开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的事项。

五、公开时间

公开的时间因内容而定。根据厂务处理的先后及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确定公开的时间。属于阶段性工作按阶段公开。如年底,将计划的完成情况、各种公开事项的办事结果、群众意见的答复和解决情况公开,让职工从总体上对企业的重要厂务有所了解。

六、公开的程序

厂务公开要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通过法定的程序做出符合实际的决策。凡提交职代会审议、审查的各项议案,应提前发给职工代表预审,职代会主要工作报告、改革与管理方案提前10天发至各基层代表组超前审议。对各项决策的实施和工作执行情况,要及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座谈会、职工代表值班巡视或通过设立举报箱、意见箱等方式收集职工群众的反映、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分析。对有条件解决的问题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条件不成熟的要作出解释和说明,争取职工的谅解和支持。

七、组织领导及职责

1、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搞好组织协调。处成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2、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工作小组,搞好群众监督。

处成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工作小组。

3、职责

(1)、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负责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规划、公开方案的制定,重大问题的协调以及指导此项工作的考核、监督和检查。

2、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厂务公开工作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研究厂务公开工作的新思路。

3、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典型经验。

4、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厂务公开不断向生产经营管理领域及各个领域延伸,并纳入现代企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之中。

5、不断健全和完善厂务公开制度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6、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2)、监督小组工作职责:

1、监督和检查全处厂务公开所涉及的公开事项、内容是否真实、全面,公开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组织职工代表对厂务公开工作进行评议和监督。

2、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与公开工作小组协商一致后,确定公开方案,并予以监督、指导。

3、监督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分析情况,研究对策,安排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遇有重大情况随时开会研究。

4、负责对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并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3)、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

1、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文件起草、会议组织及日常协调工作。

2、深入基层,指导“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典型。

3、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对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参与“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施情况的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并实行公开。

5、不断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基础资料,负责工作的登记、催办、落实和信息的反馈交流。

八、工作要求

1、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这个问题上,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认真负责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实。

2、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贵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就是要不断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要抓宣传、讲意义,又要抓落实、抓典型、持之以恒。制度化就是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搞好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固定下来,形成制度。规范化就是逐步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标准、时间和责任落实规范化。标准,把公开工作做深、做细,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更加透明,职工更加满意。

3、“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切忌形式主义和一阵风。认真抓落实,力求取得更大的实效。公开的形式要灵活有效,因事制宜。公开的程序要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

第二部分:女工工作制度规定

一、加强女职工委员会的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女工组织,定期召开女工委员会会议。

二、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女工委员培训班。

三、认真总结女职工工作,每年“三八”期间召开女职工总结表彰会。

四、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为女职工说话办事,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要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

第三部分:文化体育工作制度规定

一、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职工的身体素质,为生产建设服务。

二、每年组织三次处以上规模的文体活动,活跃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每年为基层配备一次文体用品,定期组织指导基层开展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

第四部分:劳动争议工作制度

参照劳部发[1993]301号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执行

第五部分:劳动保护工作制度

一、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贯彻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积极向职工宣传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健全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体系,每年组织一次基层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培训班。

四、参与企业职工劳动保护及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参与企业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制定及对生产厂家的资质检查和质量监督。

五、健全有毒有害岗位职工档案,每年安排有毒有害岗位职工进行健康疗养。

第六部分:工会办公室管理制度

一、会议制度

1、会委员会及工会经审会会议制度

(1)、参加对象:全体工会委员会委员、经审委员。

(2)、会议时间:每半年召开一次,遇有重大情况随时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决定。

(3)、会议内容: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及工作安排;听取和审议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及预决算报告;审批立功集体及个人;其它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事项。

(4)、每次会议必须指定专人认真做好原绐记录。

2、办公室会议制度

(1)、参加对象:全体办公室成员。

(2)、会议时间:每周召开一次,遇有重大情况临时组织召开。

(3)、会议内容:各岗汇报分析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安排布置下周工作任务,协调全处工会工作;及时总结发现工会工作先进典型,检查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各岗做到情况互通,重点工作相互配合。利用办公例会时间进行政治、业务学习。

(4)、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二、工作总结汇报制度

1、工会工作半年总结一次。

2、各个岗位工作做到半年一小结,全年工作有总结有安排。

工会工作制度范文篇4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第七条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第九条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第十二条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第十三条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十五条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第十九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生产经营单位依照前款规定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考核不得收费。

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第二十五条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第二十六条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

第二十七条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验收部门及其验收人员对验收结果负责。

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二十九条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第三十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一条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第三十二条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第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第三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第三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第三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第四十条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第四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第四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第四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第四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第四十六条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四十七条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四十八条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第四十九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五十条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十一条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第五十二条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

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第五十四条依照本法第九条规定对安全生产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等,下同)或者验收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

第五十五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收取费用;不得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

第五十六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

(一)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二)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四)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以下统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五十八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为其保密。

第五十九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第六十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互相配合,实行联合检查;确需分别进行检查的,应当互通情况,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其他有关部门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第六十一条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实施监察。

第六十二条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第六十三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

第六十四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第六十五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第六十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六十七条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

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第六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第六十九条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第七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第七十一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第七十二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第七十三条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七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外,还应当查明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责任,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第七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十七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二)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三)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第七十八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的,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责令退还收取的费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十九条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资格。

第八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撤职处分或者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第八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三)未按照本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如实告知从业人员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

(四)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

第八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二)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三)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四)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五)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六)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

(七)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八)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未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

(九)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第八十四条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者不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的;

(二)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

(三)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

第八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者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第八十七条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第八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内,或者与员工宿舍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二)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或者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的。

第八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九十二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关闭;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

第九十四条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决定;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工会工作制度范文篇5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工会;管理制度;完善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人才质量、需求等逐渐增加,行业间的竞争力也日渐增强。在新时期医院为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进步,就必须要科学的发挥工会优势,更好的管理医务人员,保证专业技术人才。而新时期医院工会发展也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要积极创新完善传统的工会管理制度,以便更好的推动医院的发展进步。

1积极创新思想理念

新时期,医院工会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理念,结合新时期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新。医院工会人员大部分是中年人,其需要具备年轻人的思想心态,实现制度的人性化、柔性化发展,这也满足当前医院工会管理发展的需要。将工会工作重心向人转变,尊重、关心、鼓舞人,及时了解医院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帮助工作人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工会工作的积极主动,加强医院与员工间的互动交流,形成民主、团结、平等的关系,使工作人员感受到医院的信任,形成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更好的为医院发展提供动力。

2完善工会工作制度

新时期,要发挥医院工会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要高在人员依据实际情况对工会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并进一步优化工会的管理制度。医院管理人员需要明确工会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会的工作范围以及人员进行科学配置。医院管理人员还需要结合工会需要以及工作范围,使建立的工会工作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更好地为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管理者还需要明确工会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而对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进行完善,保证各项工作有据可依,减少形式化问题的出现。工会运行时,工作人员需要对其工作过程进行监督,提高其人性化水平。医院实行休假、倒班制度,不仅能够让医护人员完成自己应做的工作,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对工会管理制度的优化,使医院工会的工作质量水平全面提升。

3优化医院工会管理方法

新时期,医院工会管理工作需要具备很强的柔性,并将其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医院工会管理中,需要提高对被管理人员经济收益的重视程度,使自身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因此医院工会需要对其工作制度进行创新,并进一步优化其管理方法。新时期,医院工会要利用柔性化的管理方法工作,如可以通过人际影响的方法对医护人员进行管理,使医院工会人员能够积极收集了解医护人员对创新管理制度的想法,了解其真正的意愿,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与执行。目前医院工会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网络化的管理[2],将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使其与工会管理工作相融合,更好的为医院工会管理制度创新服务。医院工作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数据化管理工作人员,在员工生日或者节庆日时,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员工送祝福、送福利。

4强化工会人员素质水平

为更好的促进医院工会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还需要努力强化工会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使其更好地为医院工会管理制度的完善做出贡献。医院需要积极完善优化工会人员的招聘制度,对已有工会人员进行考核,优化工会工作环境,聘请专业技术强、素质水平高的工作人员。并定期组织工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其工作水平以及整体素质。此外医院还需要提高对工会工作人员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提高其薪资水平,为其提供更多的晋升渠道与空间,让工会工作人员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价值,进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会工作中。此外,医院管理者还需要积极推动工会工作的力度,让工作人员主动积极的开展管理工作,并认真听取工作人员对于创新完善工会管理制度的建议与想法,并把握工会管理工作的流程,从而使医院工会工作的质量、水平达到较高的程度。

总而言之,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行业竞争激烈,医院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实现自身良好发展,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硬实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工会工作的开展,对其工会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完善,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健全工会工作制度,对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并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认识到医院工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发动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力量,对医院工会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使其更好的为今后的工会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并促进新时期医院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梅海燕.对新时期医院工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6):95-96.

[2]梁双生.新时期医院工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5(26):278.

工会工作制度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工作要求和“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新时期工会工作方针,改革创新工会组织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县区、行业主管部门在指导、促进基层工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工会工作的活力,为推进和谐平安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

二、调整后市总工会的管辖范围

调整后,市总工会管辖五个县区(岗)工会、一个产业工会、八个行业工会、一个工会联合会和七十五个直属基层工会。

1、五个县区(岗)工会为:分宜县总工会、渝水区总工会、仙女湖区工会、经济开发区工会、仰天岗工会。

2、一个产业工会为:中国教育工会省市委员会

3、八个行业工会为:市直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市工业行业工会工作委员会、市建设行业工会工作委员会、市交通行业工会工作委员会、市现代服务行业工会工作委员会、市城市管理行业工会工作委员会、市文化行业工会工作委员会、市卫生行业工会工作委员会。

4、一个工会联合会为:市外商投资企业工会联合会。

5、七十五个直属基层工会为:驻市中央、省属和部分市直属单位工会。

三、调整后直属产业、行业工会的管辖范围

1、中国教育工会省市委员会。设在市教育局,负责对市直教育系统公办和民办学校的工会组建与管理工作。目前下属基层工会主要有:

五、行业工会的性质与工作职责

各直属行业工会是市总工会的派出机构,代表市总工会行使职权,按照市总工会的要求开展工作。各行业工会领导班子一般由5-7人组成(其中主席1名,专职副主席1名,若此行业为多个主管部门的,视情增设数名副主席)。

行业工会的工作职责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和市总工会工作方针任务,加强对本行业所辖基层工会工作的协调与指导;指导本行业所辖的未建会单位成立工会,组织本行业的职工加入工会组织;参与涉及本行业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政策、规定的制定;代表和反映本行业职工特殊利益需求;从源头维护本行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本行业工会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

六、行业工会的工作制度

各直属行业工会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主要包括:

1、委员会议制度。委员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决定年度和阶段性工作目标任务,对行业工会重大事项作出决定。委员会全体会议一般每季召开一次。召开会议的具体时间由主席会议决定。委员会议由行业工会主席或常务副主席主持。

2、主席会议制度。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研究、讨论本行业工会重大工作、活动和重要事项,并作出决定和决策。主席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参加人员为主席、副主席。

3、基层工会主席会议制度。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上级工会决议与决定精神,总结布置本行业工会工作任务和活动开展,交流工会工作经验,评比表彰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基层工会主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特殊情况经主席会议决定,可临时召开。会议由主席或副主席主持。

4、挂点联系制度。行业工会主席、副主席和全体委员至少选择一个基层工会作为工作联系点,抓点带面,指导工作。定期深入联系点进行调研,指导工作。

5、岗位责任制度。行业工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各自根据分工的工作范围,明确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目标要求和落实措施。建立严格务实的领导岗位责任制。工作上做到有分有合,目标一致,合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6、联席会议制度。与本行业有关的主管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联系沟通,争取党政领导对工会工作的重视支持,帮助解决本行业工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联席会议制度作为行业工会源头参与和维护的重要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提高联席会议制度质量,扩大联席会议制度成果。联席会议一般每年召开一到二次。

除以上制度外,各直属行业工会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制定其他工作制度,一并报市总工会组织民管部备案。

工会工作制度范文篇7

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始终坚持将工会工作作为开发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善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一是成立了经发区党群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党群干部全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群互促共建局面。同时,经发区党工委明确了一名专门分管党建工作的副书记,兼任经发区总工会主席;配备了一名专职工会副主席,协管党群工作,从而确保了工会工作在党工委领导层面的统一性。把优秀干部提名到工会领导班子,为全区16个镇(开发区)相继配备了专职工会主席,全力打造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工会干部队伍;二是积极引导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牢牢把握“进军现代化,建设新武进”这一主题,牢固树立共建共享幸福武进的重要理念,把对党负责和对职工群众负责统一起来,真正把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三是区委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团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探索党群工作一体化,构建新形势下党群工作新格局的意见》,作为加强工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同时,把工会工作摆上党委重要议程,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工会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创新机制,狠抓落实,积极推进工会组建。

始终坚持“原则问题把关,具体工作放手”的原则,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会工作的制度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坚持落实好“七项工作制度”,即:区委定期研究工会工作制度,区委常委会每年听取1-2次工会工作汇报制度,区总工会与区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工会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参加涉及职工利益改革调整的领导机构制度,区委、区政府领导出席工会重要活动制度,区人大和政协视察、联系工会工作制度,工会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并把建立工会组织、增强工会活力和关爱企业员工作为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依法经营优秀企业、推荐政协委员等荣誉的重要参评条件之一,切实形成有利于工会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

其次,以党建带工建。坚持依法建会、依靠职工建会、灵活建会的理念,区分区内企业不同情况和不同类型,进一步创新组建的途径和方法,以正式投产运营的规模以上企业为重点,整体推进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工作,逐步实现工会组建工作量的扩张。对具备单独组建工会组织条件的企业,指导帮助企业单独组建工会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建工会条件的企业,采取联建等方式组建,进一步加强基层联合工会的建设,使工会组织覆盖了更多企业,大大提高了工会组织的覆盖面。

第三,强化责任落实。实行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包干责任制,将区内适合组建工会组织的企业分片落实到相关领导,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明确企业数量、组建时间和相关要求,一家一家抓落实。建立了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会商制度,每年总工会要主动向党工委专题汇报工会工作2-3次,重点工作实行季度督查,直接与部门和个人的年度评先选优挂钩,列入重点工作计划推进表的事项实行一票否决,极大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三、优化环境,资源保障,进一步扩大工会影响力。

坚持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把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更多地交给工会去办,着力构建工会组织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平台,确保工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集思广益。坚持定期研究讨论工会工作制度,认真听取区工会关于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方面的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在工作经费、阵地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齐抓共管。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有利于工会开展工作的强大合力,大力营造“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工会运作、各方支持、职工参与”的工会工作格局。区人大、政协每年开展一次代表视察工会工作的活动,为维护职工权益、落实各项政策规定进行执法检查和民主监督;组织、人事部门把工会干部的培养、交流、使用和管理,纳入党政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宣传部门把对工会工作和工人群体的宣传,列入宣传工作的总体规划,在武进电视台、武进日报中开辟专栏,定期宣传武进工会工作和先模事迹,进一步扩大工会影响力,营造有利于发挥工会作用和树立工人阶级时代形象的社会氛围。

(三)丰富载体。工会活动是工会组织的活力源泉,我们通过大力开展具有开发区特色的工会活动,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区内各企业中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着力促进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我们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口,建设职工之家、党群活动中心、培训室、矛盾调处室等功能区。先后建成了长汀村党群服务中心,索易特纺织、山由帝杉、苏特轴承等一批企业党群服务中心,扩大了区域辐射力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六个100”示范工会创建、星级工会评比、模范职工之家等创建活动,以点带面,有重点的培植一批特色鲜明、作用突出、影响广泛的工会工作示范点,发挥了典型示范效应。近两年来,我们广泛开展爱岗敬业、自主创新、文明职工三大标兵评选活动、万名职工技能大比武、“飘扬主旋律•唱响西太湖”文艺晚会等规模大、影响深的各类典型活动,为广大职工搭建了建功立业、展示风采、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极大的增强工会的凝聚力。

工会工作制度范文篇8

一、进一步强化工会工作职能,更好的服务环保工作大局。把工会工作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加强机关建设的重点。把工会工作与党的宣传、组织、纪检工作并重,同研究、同部署。把工会工作作为建设“党员之家”、“职工之家”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举措切实维护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局党组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协助完成新一轮“三万”活动、“三进五访”活动,6.5环保宣传日等局中心工作,同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更好的丰富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增色添彩。

二、进一步细化工作制度,切实抓好工会组织建设。完善制度,方能固化成果。今年,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工作程序,在完善工作制度、健全组织机构上力争再上新台阶,推进工会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一是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素质,积极组织参加工会工作业务培训,做熟练的工会管理组织者;二是完善工会组织建设,严格按照《工会法》的要求,落实各项组织制度,保证机构健全,人员到位,组织明晰,责任明确,保障有序,行动有效,同时再一次对全局所有干部职工进行普查,建档立库,做到有据可查、规范管理。

三、坚持学习不放松,工作不懈怠。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为契机,通过个人自学、专家导学、集中研学等方式,深入学习党史国策、先进典型事迹、警示资料等,强化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同时积极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开展相关内容的宣传,用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富有科学性、针对性的方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凝聚力量,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地做好环保工作。

四、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干部职工的“家里人、贴心人”。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职工生活,全力做好服务。继续组织职工按时体检,让职工定期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继续做好维护女职工的权益工作,坚持女职工大病保险;继续做好职工的各项慰问帮扶工作,时刻把职工的冷暖挂在心头,把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的心里。努力做职工的贴心人,增强全体干部职工服务中心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工会工作制度范文篇9

一、党政重视支持,健全组织网络,夯实县市工会组织基础

工会组织建设是工会开展各项工作、发挥作用的基础。我市针对基层工会工作面广、量大的特点,建立健全市、乡镇街道、基层“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方配合、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工会建设格局。

1、加强市总班子建设,增强工会工作保障。市委将工会工作纳入年度总体工作布局,主要领导经常关心过问工会工作,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重视工会领导班子建设,把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干部调配到总工会。2006年市总工会主席升格进入市领导班子,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享受副市级待遇。市政府坚持每年与市总工会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切实帮助解决总工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11次,落实解决了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职工维权服务中心编制、工会经费收取、工会活动经费补助、劳模医疗保障、困难职工帮扶资金等近20项议题。市人大和政协每年组织一次视察和巡视活动,对全市工会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和监督。

2、探索乡镇工会体制,适应工会工作变化。乡镇街道工会是县市工会建设的重要“中间环节”。针对我市基层工会快速增长,工作难度日益加大状况,我们积极探索乡镇工会组织体制,以适应工会工作新情况、新变化。1985年开始在乡镇建立工会工作委员会,1998年开始建立工会委员会,2004年开始探索乡镇总工会组织体制,并在泗门镇试点建立了首家乡镇总工会,目前全市21个乡镇街道中,17个符合建总工会条件的已全部建立总工会。每个乡镇街道配备了2—3名的专职工会干部,全市乡镇街道工会专职干部达40人,工会主席实行专职化,工会主席和副主席分别享受同级行政副职和中层正职待遇。建立工会干部上岗培训制度和年度轮训制度,对乡镇街道工会实行年度目标考核管理。

3、建立工会组建机制,推进企业工会组建。2004年以来,针对工会组建难、工会作用发挥难的问题,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总工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规范性文件,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台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五年共组建企业工会1109家,发展会员11.9万人。目前,全市基层工会已达2286家,会员达30.89万人,外资企业和台资企业工会组建率分别达到92%和83.8%。同时,抓好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率先在全市非公企业工会中推行工会主席民主直选制度和工会主席保障机制,制订了《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逐步推行工会主席、委员民主直选制度的试行意见》、《××市企业工会主席保障资金试行办法》,提高工会干部素质,维护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合法权益,激励工会主席全心全意做好工会工作。

二、完善工作制度,拓宽工作渠道,规范县市工会运作机制

依靠制度抓落实,抓规范,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是近年来我市工会工作始终坚持的一条原则,积极探索,坚持不懈地推动落实。在工作实践中,市委、市政府始终从政治上、制度上保证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工会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入贯彻工会法进一步支持工会工作的意见》、《批转<市总工会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意见>》等文件。市总工会始终坚持通过完善工作制度,积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为工会工作服务,从源头履行各项社会职能,先后制订了市总工会向市委汇报工作制度、市总工会与市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市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市安全生产工作互通制度、市工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制度、市总工会机关干部联系乡镇街道工会基层工会制度,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基层工会的大力支持。

在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中,先后制订了《××市乡镇、街道总工会工作试行意见》,明确乡镇、街道工会组织的地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建立乡镇街道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指导乡镇街道总工会建立《向党委汇报工作制度》、《乡镇政府与总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工会干部上岗培训轮训制度》等10余个工作制度。特别是在规范企业工会建设中,先后制订了《××市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活动施行意见》、《关于在全市各级工会中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中开展“五有”活动的通知》等,编印了《基层工会工作指南》和《企业工会工作集萃》发至所有基层工会,有力地推动了职工之家建设,促进了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工作要求的落实。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有5个乡镇获得全国、省“六好乡镇”、示范乡镇,有14家企业获得全国、省模范职工之家。

三、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发挥县市工会组织作用

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工会工作的迫切要求,也是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热切期望,县市工会直面基层,直面职工,在推动这一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此,市总工会不断探索工会工作新机制新载体,积极发挥县市工会在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推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1、拓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新领域。把开展劳动竞赛与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结合起来,每年推出一批重点工程立功竞赛项目和职工操作技能竞赛项目,推行“职工技能操作运动会制度”,把开展提合理化建议与金点子奖励结合起来,推行以工人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服务)法,激励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发明活动。五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各类劳动竞赛活动5000余场次,参与职工38万人次;提合理化建议5.7万余条,采纳2.1万余条,产生经济效益7000余万元,500余名职工获企业操作能手、标兵称号,10个职工创新项目荣获宁波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50家单位创建为××市

“工人先锋号”。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市总工会及时制订了“群策群力共度时艰,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工会行动计划,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举行了“共度时艰、共谋发展”解放思想座谈会,在基层工会和广大职工中开展“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大讨论,开展“忠诚与诚信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2、建立维权服务新机制。建立乡镇、村、企业三级维权组织网络,目前21个乡镇街道除3个山区乡镇外全部建立了职工维权帮扶中心,有179个村建立职工维权帮扶站,800多家企业设有维权信息员,及时把劳资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企业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建立乡镇、村、企业三级困难职工互助资金,目前已有13个镇(部门)和107家企业建立了互助资金,共筹集资金721.58万元。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众多、权益易受侵害的实际情况,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对外来务工人员实行十个一视同仁的意见》等两个文件,要求所有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在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待遇、加入工会、提干晋升、参加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困难帮扶、教育培训、文化娱乐、评比先进等十个方面实行一视同仁。2004年以来,市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评选表彰了三届十佳外来务工人员和优秀外来务工人员。

3、探索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新载体。2006年5月,市总工会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工商业联合会出台了《关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意见》,在全市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2007年又开展了创建和谐企业活动。目前全市已有42家企业被评为××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其中8家企业被评为宁波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积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劳动合同制度。我市自1999年签订了省第一个企业工资协议以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迅速推行,目前全市已有1554家企业签订工资协议(集体合同),涉及24.4万职工。《劳动合同法》颁布不久,市总工会就积极做好培训工作,指导企业工会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我们于2001年就制订了《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2002年制订了《××市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制度实施细则》,召开了全市民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目前全市有1898家企业建立了职代会和厂务公开等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基本得到落实。

工会工作制度范文篇10

一、党政重视支持,健全组织网络,夯实县市工会组织基础

工会组织建设是工会开展各项工作、发挥作用的基础。我市针对基层工会工作面广、量大的特点,建立健全市、乡镇街道、基层“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方配合、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工会建设格局。

1、加强市总班子建设,增强工会工作保障。市委将工会工作纳入年度总体工作布局,主要领导经常关心过问工会工作,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重视工会领导班子建设,把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干部调配到总工会。2006年市总工会主席升格进入市领导班子,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享受副市级待遇。市政府坚持每年与市总工会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切实帮助解决总工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11次,落实解决了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职工维权服务中心编制、工会经费收取、工会活动经费补助、劳模医疗保障、困难职工帮扶资金等近20项议题。市人大和政协每年组织一次视察和巡视活动,对全市工会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和监督。

2、探索乡镇工会体制,适应工会工作变化。乡镇街道工会是县市工会建设的重要“中间环节”。针对我市基层工会快速增长,工作难度日益加大状况,我们积极探索乡镇工会组织体制,以适应工会工作新情况、新变化。1985年开始在乡镇建立工会工作委员会,1998年开始建立工会委员会,2004年开始探索乡镇总工会组织体制,并在泗门镇试点建立了首家乡镇总工会,目前全市21个乡镇街道中,17个符合建总工会条件的已全部建立总工会。每个乡镇街道配备了2—3名的专职工会干部,全市乡镇街道工会专职干部达40人,工会主席实行专职化,工会主席和副主席分别享受同级行政副职和中层正职待遇。建立工会干部上岗培训制度和年度轮训制度,对乡镇街道工会实行年度目标考核管理。

3、建立工会组建机制,推进企业工会组建。2004年以来,针对工会组建难、工会作用发挥难的问题,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总工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规范性文件,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台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五年共组建企业工会1109家,发展会员11.9万人。目前,全市基层工会已达2286家,会员达30.89万人,外资企业和台资企业工会组建率分别达到92%和83.8%。同时,抓好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率先在全市非公企业工会中推行工会主席民主直选制度和工会主席保障机制,制订了《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逐步推行工会主席、委员民主直选制度的试行意见》、《余姚市企业工会主席保障资金试行办法》,提高工会干部素质,维护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合法权益,激励工会主席全心全意做好工会工作。

二、完善工作制度,拓宽工作渠道,规范县市工会运作机制

依靠制度抓落实,抓规范,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是近年来我市工会工作始终坚持的一条原则,积极探索,坚持不懈地推动落实。在工作实践中,市委、市政府始终从政治上、制度上保证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工会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入贯彻工会法进一步支持工会工作的意见》、《批转<市总工会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意见>》等文件。市总工会始终坚持通过完善工作制度,积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为工会工作服务,从源头履行各项社会职能,先后制订了市总工会向市委汇报工作制度、市总工会与市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市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市安全生产工作互通制度、市工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制度、市总工会机关干部联系乡镇街道工会基层工会制度,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基层工会的大力支持。

在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中,先后制订了《余姚市乡镇、街道总工会工作试行意见》,明确乡镇、街道工会组织的地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建立乡镇街道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指导乡镇街道总工会建立《向党委汇报工作制度》、《乡镇政府与总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工会干部上岗培训轮训制度》等10余个工作制度。特别是在规范企业工会建设中,先后制订了《余姚市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活动施行意见》、《关于在全市各级工会中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中开展“五有”活动的通知》等,编印了《基层工会工作指南》和《企业工会工作集萃》发至所有基层工会,有力地推动了职工之家建设,促进了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工作要求的落实。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有5个乡镇获得全国、省“六好乡镇”、示范乡镇,有14家企业获得全国、省模范职工之家。

三、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发挥县市工会组织作用

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工会工作的迫切要求,也是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热切期望,县市工会直面基层,直面职工,在推动这一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此,市总工会不断探索工会工作新机制新载体,积极发挥县市工会在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推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1、拓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新领域。把开展劳动竞赛与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结合起来,每年推出一批重点工程立功竞赛项目和职工操作技能竞赛项目,推行“职工技能操作运动会制度”,把开展提合理化建议与金点子奖励结合起来,推行以工人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服务)法,激励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发明活动。五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各类劳动竞赛活动5000余场次,参与职工38万人次;提合理化建议5.7万余条,采纳2.1万余条,产生经济效益7000余万元,500余名职工获企业操作能手、标兵称号,10个职工创新项目荣获宁波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50家单位创建为余姚市“工人先锋号”。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市总工会及时制订了“群策群力共度时艰,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工会行动计划,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举行了“共度时艰、共谋发展”解放思想座谈会,在基层工会和广大职工中开展“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大讨论,开展“忠诚与诚信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2、建立维权服务新机制。建立乡镇、村、企业三级维权组织网络,目前21个乡镇街道除3个山区乡镇外全部建立了职工维权帮扶中心,有179个村建立职工维权帮扶站,800多家企业设有维权信息员,及时把劳资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企业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建立乡镇、村、企业三级困难职工互助资金,目前已有13个镇(部门)和107家企业建立了互助资金,共筹集资金721.58万元。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众多、权益易受侵害的实际情况,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对外来务工人员实行十个一视同仁的意见》等两个文件,要求所有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在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待遇、加入工会、提干晋升、参加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困难帮扶、教育培训、文化娱乐、评比先进等十个方面实行一视同仁。2004年以来,市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评选表彰了三届十佳外来务工人员和优秀外来务工人员。

3、探索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新载体。2006年5月,市总工会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工商业联合会出台了《关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意见》,在全市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2007年又开展了创建和谐企业活动。目前全市已有42家企业被评为余姚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其中8家企业被评为宁波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积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劳动合同制度。我市自1999年签订了省第一个企业工资协议以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迅速推行,目前全市已有1554家企业签订工资协议(集体合同),涉及24.4万职工。《劳动合同法》颁布不久,市总工会就积极做好培训工作,指导企业工会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我们于2001年就制订了《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2002年制订了《余姚市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制度实施细则》,召开了全市民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目前全市有1898家企业建立了职代会和厂务公开等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基本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