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0:46:24

服务三农

服务三农范文篇1

为“三农”发展提供交通先行保障

县交通局局长**

“要想繁荣,交通先行”。交通工作与“三农”工作密切相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作为交通主管部门,我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抢抓机遇,把握政策,合理规划,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交通在经济发展中的先行作用。

一、认清形势,把握规律,以科学的眼光看待我县交通现状

综观**交通现状,全县公路总里程1878.16公里,其中省道两条,长101.7公里,县道404.6公里,油路300.6公里,砂石路104公里;乡道311.1公里,油路62.8公里,砂石路248.3公里;村道1060.76公里,油路74.76公里,砂石路986公里。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依托,乡镇驻地及较大集镇为结点,乡村公路为环绕,辐射到每个行政村、自然村的四通八达公路网络,乡村公路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陆路运输:全县拥有货运车辆7737部(大机2235部,小机5502部),年货运量4000万吨,货运周转量1.2亿吨公里;客运车辆398部,6000座,年客运量950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9亿人公里。

水路运输:主要河流涡河、包河、北淝河、西淝河、武家河,境内全长120公里,全县客运渡口27座,渡船27艘,年客流量280万人次。

虽然我县的交通现状已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道路通行总量快速发展,运输能力显著提高,运输市场趋于规范。但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农村公路总体发展水平仍较低,通达深度不够,路网密度不高,技术等级低、路况差,乡镇之间发展不均衡。缺乏科学规划指导,进展速度缓慢,管理薄弱,技术政策不尽合理,投资效率不高;另外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建养不协调、法规不健全、人才缺乏等问题。二是运输市场管理力度不大,运输导向的针对性不强;四是水路运输安全设施不健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结合实际,以科学的发展思维,敲定我县交通工作战略取向

1、提高农村公路的运输能力和质量,推进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村公路网密度和通达深度,改变交通面貌,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公路布局和服务,依靠科技,提高质量,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方略,促进乡镇协调进步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构建结构日趋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合理的水陆运输体系,加快陆路客货运站(场)建设,新改建部分港口、码头,提供不断满足社会需要的运输保证。

3、增强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开通绿色通道,免征部分农用车辆费用。

三、着眼长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交通现代化

(一)陆路交通。

1、公路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富不富,先看路”,加快交通发展是直接服务于“三农”的具体实事之一。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富民强县”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确定了本世纪前10年全县公路建设目标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05年,利用实施国债、通达工程机遇,改造主要县乡道及村道,使公路建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为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第二步:到2007年,实现主要乡道路面黑色化,全县所有集镇通油路,全部自然村实现晴雨通车,提高技术等级,改善行车状况,完善沿线设施,全面增强乡道、村道的通达能力和抗灾能力,满足农村交通运输基本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第三步:到2010年,使主要乡道达到三级公路标准,路面实现高级、次高级化,完善桥涵配套及交通附属设施,使农村公路形成等级、结构、配置合理的公路网络,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按照发展规划2010年以前,全县将建立起水、陆并举,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新型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高县道公路等级,建立和完善县城连接全县27个乡镇和集镇的“七横七纵一循环”(七横:青李路、刘张路、张义路、宿涡路、涡青路、十临路、西高路;七纵:濉石路、青蒙路、丹史路、涡新路、涡五路、耿王路、标张路;一循环:以县城为中心,以义门、高炉两座大桥为控制点,沿途经高炉、林场、曹市、青町、马店集、大曹、牌坊、周桥、义门、花沟、标里、临湖、店集、楚店、双庙、西阳十五个乡镇,构成一个经济大循环)。争取到2010年末,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由基本缓解向总体适应跨越,计划每年投资4000万元用于公路建设,新建三级路218公里以上,高级、次高级路面达到695公里,使全县每个地方,在30分钟之内能够到达县城。

2、站场建设:

到2010年以前,全县将建设和改造三个客运场站、二个货运市场、二个专业物流基地。实现场站建设花园化、站点建设景观化、货物运输专用化、货运产业物流化。将我县客货运场站建成具有鲜明的标志性、完善的功能性、适度的超前性的中心站。具体为将汽车站改造成为等级标准高、功能齐备的新型客运站,在八里桥和城西老子骑牛南建设两个大型货运服务中心站。形成具有运输组织、运输、多式联运、装卸存储、中转换装、通信信息六大功能的一条龙基地。

(二)水上交通。为适应今后煤矿开发带来的巨大运输压力,充分发挥水运载重量大,运输成本低的优势,拟新改建义门港、桥口港、建港、南园港、马寨港、程庄港、高港、西阳港8个货运港口,改造全县27个客运码头,完善与旅客上下相适应的附属设施。

四、立足当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做好服务“三农”排头兵。

今年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确立今年为基础设施建设年,并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基础建设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交通部门作为县政府的职能部门,服务“三农”将作为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我局将“抢抓基础设施建设年”机遇,修好乡村道,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畅通路。

(一)突出服务“三农”的重点任务。明确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快交通建设步伐,突出支持和服务“三农”这个重点。

(二)强化农村公路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按客观规律办事,把握“统筹兼顾,量力而行”的原则,把效益摆在首位,优先发展“经济路”、“出口路”,解决农民“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

1、抓好国债、通达工程和通村公路建设任务落实。依照《**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要求,想方设法筹措配套资金,明年上半年争取完成涡新路、青李路、西高路店集段工程建设任务。启动高楚路、楚西路、曹坛路等4条县乡公路建设。

2、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后勤服务。继续推出公路测量预约机制,在农村公路建设测量过程中,尽量满足乡镇的要求,只需一个电话,在技术人员能调度过来时,立即安排测量,在工作任务紧时,实行预约,既与要求测量的乡镇预约好时间,到时准时给予测量,避免了对方多次来回,浪费时间和经费。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我局将提供技术人员义务现场指导,免费提供修路机械等服务。

3、抓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三分建、七分管”,乡村公路建成后的重点在管理和养护上,建设乡村公路做到修一条、成一条、美一条、养护好一条。力争修一条乡村公路,美化一片乡村环境。对张义路、刘张路、耿王路等部分路段路面进行坑槽挖补,铺筑油层,延长现有公路通行年限;完成红旗桥、侯桥、母猪沟桥三座险桥的改建。在做好义门大桥设障和限载通行的同时,积极做好检测、维修加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2004年在全县范围内免征核定标准在1吨及1吨以下或20马力及20马力以下拖拉机从事道路运输的养路费、运管费;免征从事营业性运输的农用三轮车运管费;开通绿色通道,免征农产品运输车辆及各种收割机的通行费。

服务三农范文篇2

农商银行应当始终贯彻并落实“普惠金融”这一战略理念,并与当地具体情况联系起来,注重加快金融普惠实施方案的制定进度,对有关措施进行灵活运用;注重将“支农支小”这一核心使命作为基础,立定“姓农、姓小、姓土”这一基本方向,扎根为“三农”与小微企业服务;大力依靠当地金融综合改革这一政治背景,将支农支小支实作为中心,开展有关战略架构建设工作,进而确保当地金融改革核心内容与农商银行经营方向的高度一致,在农商银行为“三农”与小微经济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将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突破与政策红利,提供给农商银行;为了避免遭遇民间借贷的侵蚀,农商银行应当坚持做小做散、支农支小的经营方向不动摇,只有全心全意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服务,才能进一步将业务基础落实,针对有关风险进行良好控制。

2优化产品类型,强化服务理念

2.1强化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能力。第一,不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大力建设“普惠金融”工程则可以将农商银行作用发挥出来,近几年农商银行贷款服务覆盖面积占不断扩大,并且投放在“三农”与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中的贷款比例,也在不断提升都是因为信贷资源投入的重要结果。第二,不断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强化开展“整村授信”工程建设活动。为了能够对三农与实体经济的金融有效需求,进行高效掌握,农商银行应当注重开展一些活动,例如,“进村入企”送金融服务下基层、“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工程等,深入开展农户与小微企业的走访活动,并注重对客户档案进行建设,进而为客户授信与信贷支持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应当不断加大渠道资源投入,强化建设“金色细胞”工程。农商银行自身应当注重对网点功能进行提升,并不断对资源结构进行改进与优化,除了当前的营业网点之外,还应当分级别分类型进行助农点、便利店、丰收驿站建设活动;强化开展部分电子渠道建设活动,例如,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等,并不断对这些先进电子渠道进行推广。2.2提升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水平。2.2.1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开展产品创新活动第一,应当将地方性小法人机构的传统优势,高效发挥出来,注重对一次授信类信贷产品的研究与推广,进而使临时短用等多种问题得到顺利解决。比如泉州农商银行推出“数控易贷”设备抵押贷款;晋江农商银行在全省银行业首创网络司法拍卖“法院+银行+保险”模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石狮农商银行针对市场需求推出“和家贷”、回批地“办证贷”、智慧银行“质e贷”等金融产品;南安农商银行推出“税利贷”、“微保贷”、“光伏扶贫贷”等新产品都值得借鉴。第二,以客户需求为基础,注重对产品创新小组进行建设,并对差异化产品体系开展相关探索活动。2.2.2以价值为导向,强化开展担保创新活动第一,注重对农房抵押、股权质押等新型抵押方式进行推广,使融资资源配置不均衡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第二,应当对“随心贷”纯信用贷款进行推行,根据工资、社保、公积金等模型,对相关额度直接开展核定工作,进而对被职业固化的贷款准入问题,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2.2.3以效率为导向,强化开展流程创新活动第一,在确保风险可控性与服务便捷性的基础上,根据“小额贷款便捷化、大额贷款规范化”这一原则,对小微企业信贷流程进行简化,并对其开展相关优化活动,实现信贷服务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对“审批中心”集约化机制进行建构,大力建设专职审批队伍,利用有关平台系统,确保信贷资料实时传输工作的完成。第二,组织建设“微贷中心”,确保一站式小额贷款服务的完成;通过“流动银行”上门集中化服务,对目标客户贷款办理程序进行简化,并对时间到帐时间进行缩短。

3增强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质效

3.1全面升级,风险管控。第一,对风险判断机制进行建设,关于信贷客户的授权标准方面,应当将第一还款来源作为重要依据,主要从工资、水电费等生产数据中,对客户开展严格筛选活动。第二,对风险防控机制进行建设,对可疑交易预警系统与贷款资金流向跟踪系统,进行大力研发,通过这些系统,来对贷款流向具体情况进行随时掌握,并将贷后管理数据自动发送至贷款责任人,进而实现贷后检查效率的提升。3.2优化升级,管理优化。第一,对FTP考核系统进行建设,利用该考核系统,对业务和产品的运行情况与盈利,开展相关分析活动,使小额、微贷逐渐成为基层网点的服务中心。第二,大力开展薪酬考核系统研发工作,使其能够将客户经理业绩反映出来,进一步提升企业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将办贷分离开来,促使客户经理能够由“坐商”转变为“行商”,将服务更多的延伸至优秀的三农与小微企业中来。

4结语

农商银行作为服务农业的重要金融机构,无论在“三农”产品还是服务上都需要予以强化。尤其在当前新时代环境下,更加需要从农业需要和需求方向予以综合考虑,做好“三农”产品研发,提升“三农”服务质量,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天航.打造服务三农的“定海神针”仁寿农商银行支农支小助推县域发展纪实[J].当代县域经济,2017,(12):65-68.

服务三农范文篇3

随着近几年拉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拉萨地区的农业经济结构也取得了极大的改变,农业生产的品种与布局发生了非常巨大的转变。因此,拉萨地区的农民对于三农气象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现阶段拉萨地区三农气象服务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1)缺乏针对性。拉萨三农气象服务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对城市气象服务形式的复制,从而导致三农气象服务与拉萨地区的农村环境不相适应。并且气象服务产品的种类不够明确,缺乏有效的分类,导致拉萨地区的农民对三农气象信息一知半解,因此缺乏针对性。(2)缺乏多样性。现阶段针拉萨市气象局的气象要素有温度,空气湿度,风速风向等,对农村养殖产业以及农村品所需要的气象无法进行预警。气象服务形式过于单一,只注重农业服务,对村镇以及农民没有进行有效的气象服务,因此缺乏多样性。(3)缺乏准确性。拉萨市气象局在进行长期的天气预报时,往往缺乏准确的信息数据,难以使这些信息数据成为农民的气象参考,使拉萨地区的农民难以进行种植规划。现阶段拉萨地区的气象信息定时,只有在定期的时间之中才能了解到气象信息。但是大多数农民由于条件的限制,在长期的过程中很难定时收看气象信息。导致农民错过气象信息的预告,从而导致出现重大自然灾害时,农民无法提前预知。针对上述拉萨地区三农气象服务存在的不足,应当运用有效的策略激进型解决,提升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使拉萨地区农民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从而有效的促进拉萨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提升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的策略

近期以来,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重大气象灾害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我国农业经济。因此,及时有效的气象信息能够对农民带来很大的帮助。因此,只有使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及时的将预警信息传达给拉萨地区的农民,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农业经济损失。(1)转变以往的服务理念。拉萨农村气象服务在以往只对农业生产的天气预警予以重视。因此,拉萨气象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各类气象服务工作的力度,实现拉萨气象服务的立体化与全方位化,使拉萨三农气象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2)对三农综合气象检测网进行构建。对三农综合气象监测网进行有效的构建,能够使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应当将综合性、立体性以及加密性作为综合气象监测网的构建理念。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气象监测网进行综合全面的构建。这样使全天候的气象信息监测得以有效的实现,从而使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在根本上得到提升。(3)对三农气象服务产品进行有效开发。想要使拉萨地区农民的物质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应当加强拉萨三农气象服务工作,从而使拉萨地区农民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因此,拉萨气象部门应当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建立新型的三农气象服务产品系统,该系统包括滚动播放、时效性强、专业指导等特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提升,分别是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与服务能力的提升。针对较为重要的气象预警,应当对频率进行加密预报,并且采取循环滚动的形式进行播报,对气象信息服务内容进行优化。针对开发专业的气象服务产品,应当本着精细化、自动化、动态化、网络化等原则来进行农业气候资源分析系统的构建。应当结合拉萨地区农民的日常出行、交通运输以及养生保健等方面,增加生活服务类的气象产品,使拉萨地区的农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得到提升。(4)重视三农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想要有效提升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必须对三农气象服务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并且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进行相关信息的,并且确保三农信息服务能够入户入村。拉萨气象部门应当针对市场运营的长效机制进行探索,通过政府与村镇的合作,不加重农民经济负担的前提条件下,运用多种媒体相结合,创设农村气象快速通道直播,从而有效提升农村了解气象信息与知识的效率,针对气象方面的灾害,能够及时的进行防护。(5)构建突发灾害应急系统。想要保证拉萨气象部门能够及时的对各项气象灾害做出准备工作,拉萨气象部门应当在农村地区成立突发灾害应急点,使农村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得到有效的完善。应当对气象预警系统与气象应急系统进行有效的建立,对气象应急服务的需要进行有效的考虑。尤其对于气象灾害较为频发的区域,更应当进行传输通道与应急监测站的建立,使拉萨地区的农民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气象应急服务。此外,还应当与地方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协商与沟通,使气象服务机制得以完善,从而使资源共享、信息互补得以实现,使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得到额大幅度的提升,对促进拉萨地区农村经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对气象科技扶贫政策进行有效的普及。想要提升拉萨地区三农气象服务能力,还应当对气象科技扶贫政策进行有效的普及。对特色农业气象使用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有效的运用,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开创气象科普专栏,并且为拉萨地区的农民提供专家咨询热线。

针对气象农业科技的宣传,应当对其渠道进行有效的拓宽,使气象科技教育宣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拉萨气象部门应当对相关培训课程进行有效的开展,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气象科普知识讲座,并且入户对农民的气象相关问题进行解答,使气象科技在拉萨地区的农村当中得到落实。加强农民对气象科技的充分了解,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使拉萨三农气象服务能力得到综合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璐.西藏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

[2]扎西央宗.探讨西藏气象服务提升西藏公共气象服务能力[A].中国气象学会.S16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C].中国气象学会,2017:9.

服务三农范文篇4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识。农村档案理所应当为“三农”服务。但是,在以前我们这种观念不强,认识模糊,未顾及留下档案是向历史负责的表现,没有安排专人管理档案。随着农村工作的全面开展,农村社会的不断进步,“三农”对档案工作的需求日益迫切。引起了我镇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镇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镇长任组长,镇党政办公室负责人任副组长,同时明确村会计为行政村档案员。我们强化了对档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知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充分认识到:农村档案工作既是“三农”的需求,也是我们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了从“要我抓”到“我要抓”的转变。我镇对档案工作进行专项整治,取得成效后,摆上议事日程,长抓不懈。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转变观念,提高档案意识的结果。

二、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确保农村档案工作扎实开展。农村档案是农村工作的真实写照,做好农村档案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我镇着重从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入手,提高职业道德和为民服务本领。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强化职业道德修养。二是认真组织学习《档案法》、《档案条例》和《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等法律法规,对各村、企事业单位档案员集中培训,使他们熟悉专业知识,基本掌握档案接收、收集、整理、归档等实际操作。使全体档案员业务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三、健全制度,规范操作,努力抓好农村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档案立卷归档是我镇档案工作的重头戏。对此,我们下了一番功夫,健全制度,规范操作。一是组织制定《后溪镇党委、政府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镇两委及档案员职责和档案工作机制。二是组织制定了包括档案管理、归档、利用、保密和借阅在内的五项制度。三是调整充实镇村及企业单位档案员队伍。四是先镇机关后村、企,先领导后干部,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清理了镇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公务活动中获得的帐外文件,清理了镇机关积存40多年的文书资料。清理中,我们面对的是镇机关各部门历年积存资料,大部分年度材料零散,纸张灰尘满面,有的甚至发酶、蛀虫。我们的档案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废寝忘食、任劳任怨,主动放弃午休和双休日,苦战三个月,对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和其他档案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归档,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还采取了分批集中和下村、下企业蹲点的办法,组织村企按照规定要求整理归档。完成了10个行政村和4个乡镇企业立卷归档工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服务三农范文篇5

充分认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客观要求。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三农"工作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持新时期党的先进性的客观要求。农业局作为县委、县政府主管全县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职能部门,服务对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农业战线广大党员干部,既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把党的农村政策变成群众自觉行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因此,我们的工作能力与水平如何,直接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基层的落实,关系党的农村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集中开展先进性教育,就是要把农业系统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出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激发出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新的机遇观、发展观和政绩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干事创业,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强保证。农业部门广大党员,要有爱岗敬业的热情,发扬默默无闻、甘为人梯、甘于奉献、知足常乐、吃苦耐劳、贴近群众、奋发向上、勇争一流的行业精神。要充满强烈的爱民之心,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按照加强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把"服务三农、党员争先"的实践活动化作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自觉行为,服务"三农"工作、奉献"三农"事业。

小陈老师工作室制作

服务三农范文篇6

1、缺少多样性。农业气象要素包括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湿度、雨雪、蒸发量、光照、冰(霜)冻等,这些要素从不同的侧面、非线性地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对作物生长、发育来说,土壤温度、管层内气温要比大气候条件下的空气温度更重要。现如今气象台公开的气象预报信息只包含晴雨、空气温度和风等三各方面,这与越来越精细化的农业生产管理要求极不相适应,更不能反映种植类气象信息产品和养殖类气象信息产品的不同特点。

2、缺乏准确性。预报预测水平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精准率低,无法满足社会对气象日益增长的需求。当前的气象信息只着重定时,在特定时间内气象信息,而很多农民都不能长期定时坐在电视机前关注气象信息,很容易会错过气象信息,导致灾害信息农民无法及时获取。

3、缺乏及时性。建设专业化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高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完善公共气象服务通信网络系统,建立天气警报无线电台系统,扩大信息覆盖的范围,升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系统,增加气象服务信息播报频率和内容。针对以上三农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以提升三农气象服务能力,保证农民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二、如何提升三农气象服务能力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由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气候变化造成气象灾害连续发生,给农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而有效的气象信息能帮助农民规避风险,因此,气象部门要全面加强为农服务建设,大力提升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及时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输给农民,充分利用准确、及时的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指导农业生产。

1、牢固树立为农服务的思想各级气象部门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对农村和农民的现实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坚持把为农服务作为气象工作的重点,加强“三农”气象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针对性地为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农民增收提供优质气象服务。

2、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化农业气象检测预报技术系统建设。在保持现有农业气象观测站网格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深化农业气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气象部门长期为农服务的传统优势,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服务,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农业气象科技研发,强化基层台站的业务能力,解决气象为三农服务的深层次科技问题。在具体工作中,气象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建设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增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保障能力,增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组建优良的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定期开展气象业务培训、加强气象信息员的岗位职责、落实好气象信息员的各种待遇,确保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长期稳定。

3、构建三农综合气象监测网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把建设“自动化、立体性、综合性”综合气象监测网作为建设指导思路,建立起一套综合全面的气象监测网,有效实现对基本气象信息的全天候检测,从根本上提升三农气象服务能力。

4、强化科技创新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评估及综合防御技术的研究,着力做好农业气象关键技术研发、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应用,为气象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有效开发“精细化、可视化、专业化、网络化、动态化”农业气候资源分析系统,以农民日常起居、交通出行、为出发点,不断开发生活类气象服务产品开发,逐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5、做好三农气象服务信息传播工作以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网络、报刊、大喇叭等渠道及时相关气象信息,第一时间将服务信息传递到农户手中,积极推进三农信息服务。气象部门还应不断探索适应市场运营的长效机制,在不增加农民经济负担的基础上,通过街道办、镇、村与政府的通力合作,采用多种与媒体结合的形式,为农民构建气象信息的直播通道,有效提高农民对气象知识的认知,及时做好气象灾害的防护工作。

服务三农范文篇7

关键词:恩平市;农业气象;三农服务;实践

1恩平市农业气象特点

恩平市位于广东西南部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8′及北纬22°11′。其南临南海,北靠大陆丘陵。该地区在气候划分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表现出冬短夏长、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等特点。恩平市作为著名的温泉之乡与华侨之乡,主要种植马铃薯、水稻等多种农作物。但由于地势西高东低的问题和台风的影响,不出意外的成为全国的暴雨中心之一[1]。同时由于热带海洋性气团、副热带气团、大陆冷气团等影响,灾害天气种类较多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影响恩平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低温冷害[2],主要包括低温或霜冻、低温阴雨、倒春寒、寒露风等;强对流天气[3],主要是指短时间强降水、龙卷风、雷雨大风、冰雹和飑线等灾害性天气;热带气旋[4],主要是指在热带气旋环流影响下,凡出现>6级的平均风力或日雨量>50mm,均成为受热带气旋影响;而出现>8级的平均风力或者日雨量>100mm,称为受到严重影响。上述几种气象灾害往往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的影响。

2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的实践

2.1气象为农业服务。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的生产情况,恩平市气象局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展开科学的统筹,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实现良性发展,为使农业气象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恩平市气象局还做了详尽调查,具体的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2.1.1做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为做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恩平市气象局主要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一是要围绕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性,加强预报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主要针对防灾减灾问题的难点和重点,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突发性强降水预报的准确细化性,特别关注极端天气的及时准确,做好滚动预报和预警,做好气候趋势的预测,充分利用国家对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的情况和各种准确的社会资源,做好气象灾害预警的及时性和覆盖面。二是要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核心内容,把暴雨、台风等敏感天气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做好天气检测、预警和服务。加强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工地、中小河流汇水区、交通干线等的强降雨检测预报工作,强化高影响天气可能诱发的灾害风险情况。重点做好重点人群的保护工作。三是以问题为导向。排查气象工作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隐患问题。针对自查和检查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加强制度建设,流程规范、机制健全等,确保气象服务的万无一失。四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出现在重要天气、重大灾害的关键时刻,深入一线指挥工作,亲自把关工作,重大事件及时上报。五要统筹兼顾,协调工作,做到各项工作均衡进行。针对自然灾害详细划分与具体组织开展良好协调。2.1.2开展农事季节气象服务。农事季节的气象情况与这一季度的农业收入密切相关,因此完善农事季节气象的服务机制,及时准确提供气象信息对当季的农业事业至关重要,促使了春播、夏种、秋收等各个重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展,在播种季节,合理报告天气雷雨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农民的浇灌劳作,同时能促使农民更合理播种,提高苗圃成活率;在秋收季节,能每日更新气象信息,合理报告一段时间的气象情况,可以使农民找到最合适收割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粮食损耗。因此,合理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民的产业收入。2.1.3开展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农业气象情报服务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土壤水分自动站,对土壤而言,水分异常重要,像人一样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果土壤缺乏水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种苗的成活情况,也可以降低它的产量,而土壤水分站能够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气象服务,了解土壤实际情况,在特殊时段给予农作物的实际生长做出如实的反馈,对各项可能导致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的自然灾害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深入研究,以便能及时做出应对政策。二是针对气象灾害的调查和分析,在灾害出现时要详细记录,及时报告,以便当时予以应对,事后专业人士进行详细分析,了解灾害发生原因,为以后灾害的预防及应对做参考,避免在灾害发生时无法应对的情况,尽可能的减低损失情况。2.1.4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服务。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分实现了对气候信息的全面掌握,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更高的科学性,为相关研究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数据的高效管理,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划分和管理具有易操作、可视化强、可扩展性强的特点。2)运用科学合理的算法建立模型,对当地的气候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重点关注,更加具有针对性。3)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客观、可靠的作物区划信息,以便他们能更好的掌握信息,更好的统筹兼顾。2.2气象为农村服务。2.2.1提高农村气象预警预报能力。农业生产受到突发及灾害性高的自然灾害天气影响较大,对于狂风、冰雹、大雨等灾害天气的应变能力较差,对产业造成损失的情况也更严重,因此做好农村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不断修正提高相关能力可大大提高农业产量。与此同时要积极完善相关的各项预警工作,在突发灾害来临时及时予以通知。让其做好准备工作,能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可通过电视、广播、微信、短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促使农民尽快收到突发气象灾害信息,尽可能减少损失,加强对干旱、洪涝灾害的了解能力,及时分析预测,让政府和人民大众掌握有效信息,政府及时予以调控。2.2.2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的水平。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性不必过多赘述,切实提高农业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气象为农服务形式,促使农业生产实现稳定发展,加强气象科普和新农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对科普和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和宣传推广能力,促使更多人了解,一般可以通过讲座、大众推广、电视节目等方式,完善党政服务水平,实现新农村的发展目标是这一阶段的目标。因此要不断努力,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2.3气象为农民服务。气象的服务体系很广泛,但是本论文只针对为农民服务的方面讲述,气象为民服务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益服务,主要是通过微信、电视、广播、政务网、公共电话等形式,传播当前气象信息。二是通过专业的气象服务,一般这个更具有针对性,与专业的种植户之间一对一的服务,建立直接通道,更加直接准确传播有效信息,根据各项生产情况及时推送有效的气象信息服务,更加准确做出预防应对措施。此外,要更加重视气象服务给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一般气象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要从下面两点来看:一个是在现有详细资料的基础上,能够展开有效决策,使项目设计计划和开展工作的方式还能够更加科学有效,以便能减轻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消耗情况,保障工作的效率和开展的质量问题。二是在天气预报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对生产运营工作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尽可能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更大程度保障农民的权益。

3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的发展思考

3.1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的出现会使这个行业的工作进展更加顺利、有效,当前“三农”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的缺乏,尤其是气象服务情况,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专业要求度更高,针对这个问题,气象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育,以及引进新的人才,设立培训班对目标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对大众进行普及,定时优化培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及水平。当然,在明确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具有肯吃苦、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做到专业与能力共用,不断优化自己,深入一线,体验民情,面对面详细解答相关气象知识,一对一的为农民服务,促使更好开展农业工作。3.2提升气象为“三农”服务的科技含量。气象为“三农”服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的支持,当然,政府也要积极加强对这方面的投入情况,经济和精力的投入,才能更好地促使气象为农服务的建设,更好地完善,促进更好经济建设和农业建设,更快完成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气象部门要不断创新,不断努力,不断更新新的气象产品,促使其更好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3.3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大家配合,气象工作也不例外,要想更好为农服务,就要不断地加强与各个农业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不断精化气象服务,投入相应的农业生产设备,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分享更加有效资源。在关键的农业生产时期,加强对气象灾害的检测预警能力,会促使农业生产更加健康、快速进行。

4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气象为农服务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设备性能、人才素养、部门合作等等。政府相关的气象部门需要加大气象人才的培养,培训出更加优质的人才,为推动农业很好发展做准备,有制度更加合理的管理设备,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加大经费投入,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及科技含量,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证农村农业经济水平平稳发展。当然,为提高农业气象工作质量,要以“三农”服务为主,时刻铭记这一主题,科学气象服务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区域性地开展气象服务,提升气象服务效率,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更好的为“三农”服务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县镇年鉴社.恩平年鉴2004-2006[R].北京:中国县镇年鉴社,2008:282.

[2]黄珍珠.2008年广东罕见寒冷灾害的特点、影响及防寒减灾对策[J].广东气象,2008,30(1):8-11.

[3]但建茹,曾昌军,郑栋.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雷暴及闪电活动特征分析[J].广东气象,2011,33(6):19-24.

服务三农范文篇8

一、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自90年代全面推行村级建档及档案规范化目标管理认定活动以来,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且逐渐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率、完整率越来越高,整理越来越科学规范,烟台市村级建档率达到100%。农业农村档案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如农业农村档案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涉农方针政策和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和重要参考。规范的档案管理促进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依法办事,规范收支管理和大事公开。宅基地审批手续、“土地证”存根等档案资料是农村土地承租、山林承包和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重要凭据,是处理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赡养老人、义务用工、村集体资产分配和财务收支管理等复杂敏感问题的基础依据。同时也是加强农村自身建设,增强村级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有效保障。但是,由于基础差、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和规范的地方。一是档案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档案工作缺乏可持续发展。由于县(市)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经费不足,到村一级进行具体指导的时间屈指可数,使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标准不能及时传达到村这一级,造成监管不到位;乡镇一级由于没设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且大多档案工作人员都是兼职,自身工作任务较重,无暇顾及村级建档;各村档案员大都由会计兼任,业务知识与业务技能无法适应档案规范管理需要。加之重视程度不够、制度不健全、保管设施设备不到位等不利因素的存在,档案工作处于一种上面抓就好些,上面不抓就停滞不前的不稳定状态。二是档案管理不规范。虽然实现了村村建档,但是由于人、财、物上的不足,农村档案管理仍然普遍存在收集不及时、收集不全、整理不科学、保管条件差、利用率低等现状。这些现象的存在,又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发展。三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率低。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价值档案信息少等原因,农业农村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极低,依靠档案维护农民自身权益、进行村务管理、掌握国家涉农政策、了解农业科技的意识或人很少。档案室铁将军把关也是普遍现象。甚至不少村民不知道档案室的存在,也不知道档案的作用与价值。

二、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几点建议

服务三农范文篇9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的作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市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十分重视发挥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积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下功夫解决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失衡,农村金融机构种类少、服务品种单一,金融服务总量和结构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我市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总体情况

在全市各金融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截止末,全市农业存款余额为50.3亿元,占全省余额的10%,比年初增加13.65亿元,增长37.24%,增加额占全省的7.5%;农业贷款余额82.91亿元,占全省总额的8%,比年初增加9.37亿元,增长12.74%,新增金额占全省的5.97%。全年累计投放粮食购销贷款12.38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72638万公斤,圆满完成粮食收购预期目标。累计支持企业销售粮食79468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4.21亿元。全年为38.5万农户和12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了较为优质的金融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为全市做好“三农”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我市金融服务“三农”的主要做法

(一)加快建设满足我市农业农村经济融资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

着眼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网点布局,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重点加大了三个方面的支持力度:

一是支持农村信用社通过深化改革增强支农实力。认真落实中央有关营业税返还、专项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促进农村信用社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推进改革。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有效化解,资金实力显著增强。该社按照“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要求,积极推进“支农惠民工程”,截止末,各项贷款余额162.1亿元,累计发放支农贷款656116万元,为474319户农户提供了金融服务;支持基地(园区)24个,规模经营户1342户,农业龙头企业16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供销社(流通企业)45个;重点支持青年创业项目1355个,重点支持创业项目315个,贷款余额9957.18万元。同时,农村信用社还积极发放农民工银行卡,全年累计受理农民工银行卡取现业务10698笔,累计取现金额1447万元,笔数和金额均列全省之首,成为名副其实的支农主力军。

二是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拓展“三农”服务业务领域。积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增加对涉农信贷资金投入,截止目前,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0.8亿元,较上年增长1.8亿元。其中,为屯留、平顺、潞城市4个项目投放贷款23900万元;为振东集团公司、金泽生物公司、沁州黄公司等8个农业龙头企业的扩大生产规模、产品升级及产业链延伸,投放贷款59850万元;为13个县(市、区)粮食购销企业投放收购贷款12.38亿元,支持企业开展多渠道收购农民余粮7.2亿公斤,为我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成立民间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注重发挥我市民间资本丰富的优势,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加快发展社区金融机构。目前,我市已批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3家,注册资本金2.5亿元,全年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795万元,成为民间资本支持“三农”发展的新生力量。

(二)加快推进适应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服务创新

着眼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推进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更好地为“三农”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

一是积极开发支农金融产品。农村信用社开通了农民拟购农机(具)抵押信贷“直通车”业务,共对247户农民发放农机具抵押贷款564万元;在沁县进行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共对53户农民发放万元贷款;还先后推出了返乡农民工就业贷款、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农民消费贷款等新的信贷产品。农业银行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金穗惠农卡业务,全年发放金穗惠农卡84001张,授信699张,金额1978.7万元,贷款640户,金额1810.3万元,在全省排列第四,有效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积极推进保险业开展支农创新。围绕发展保险业的风险保障功能,主要抓了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启动了能繁母猪、奶牛养殖等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努力提高农业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业务。抓住国家在我省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的机遇,立足农民群众对意外伤害医疗保障等方面的需求,中国人寿及时改进保险产品和服务。目前,全市小额保险覆盖人群达到7.5万人,承担风险保额15.4亿元。

(三)加快建立保障农村金融服务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

着眼于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长政发〔〕15号),成立了市人民政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部门联席会议(长政办函〔〕59号),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初步建立起以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龙头、县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骨干、其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补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现在,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到17户,比去年增加6户,注册资本金达到3.43亿元,比去年增长1.5亿元,增长47.77%,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44760万元。

同时积极支持保险业与银行业开展合作,通过为农村信贷户提供保险服务,分担农村信贷风险。中国人寿的小额贷款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已在12个县(市、区)推开,为45个小额贷款机构提供了经营风险解决方案。

(四)加快完善有利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信用体系

着眼于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信用档案建设为重点,不断健全征信系统,建立政府主导,相关职能部门(人民银行、银监局、工商、税务、公检法等)共同参与,金融机构、评级机构一起参加的信用评价体系,扎实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特别是注重加强正面引导,合理运用信用评价结果,对信用好的农户和企业,实行优先放贷、利率优惠的政策,引导广大农民和企业强化诚信意识,有效改善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目前,征信系统信息已覆盖我市1.1万户中小企业、评定18万户信用户、110个省级示范信用村、48个省级示范信用乡镇,创建省级示范信用市场43个、信用共同体13个,为金融机构评审放贷提供了可靠的征信信息。

同时,大力开展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联合行动。牵头组织人民银行、银监、工商、宣传、税务、公检法、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立集中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联合行动领导小组,在电视台、《日报》等新闻媒体有关公告,曝光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和个人名单。促使逃废银行债务企业主动与贷款行接触,共收回不良贷款本金9551万元,利息3241万元;有1409户企业和个人主动与贷款行联系协商还款事宜,涉及贷款金额达4.76亿元。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虽然近年来市政府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服务“三农”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市农村金融服务有所改善,但金融支持“三农”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信用担保运作不成熟,“三农”发展融资难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稳定发展受到影响,金融服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为此,市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促进金融服务“三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村各类金融机构的支农合力作用

一是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支农范围,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强化其政策支农职责。二是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探索和推行大额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有重点地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三是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公司+基地+农户”贷款和“订单农业”贷款,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信贷资金的大规模需求。四是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扩大“三农”信贷资金来源,积极支持邮政储蓄银行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充分利用邮政储蓄银行点多面广的优势,建立符合“三农”需求特点的零售业务经营体系。

(二)加强农村信用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要高度重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正透明的司法环境,切实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强化农村信用建设,建立健全农户及农村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库,为农村信贷风险控制提供依据。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三是将农村保险体系纳入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框架,积极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在农村设立网点,为农村种养等行业提供保险服务,建立完善的“三农”保险补偿机制。四是建立多主体、多形式的担保机构,要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多种担保方法,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三)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

一是明确小额贷款的监督管理。针对业务范围、风险特点以及对公众影响的不同,合理确定小额借款组织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和鼓励产品创新、自主开发小额信贷产品,通过灵活多样的信贷服务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二是要为小额贷款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扩大小额信贷组织融资来源提供更有利的环境,消除一些体制上或制度上的障碍。三是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功能定位。小额贷款公司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在农业农民和农村这个大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求得自身发展和壮大。公务员之家

(四)大力开展农村金融创新,开发真正适合三农的金融产品,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高效的金融创新服务

服务三农范文篇10

窗口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促使服务工作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更好的为“三农”经济发展服务。

一、立足“三农”,互惠共赢

信用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在不断的发展探索中,始终坚持了以信贷支农工作为重心,不断深入农村、农户,广泛收集农业资金需求信息,并根据农户需求,坚持不误农时、择优帮扶、简化手续的原则,及时解决农户的资金困难,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血液。

二、转变思想,提高服务意识

信用社作为最基层的金融单位,大多数都坐落在乡镇,经济相对并不发达,加上“等、要、靠”的老旧思想,严重制约着信合事业的发展,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牢固树立从“请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的工作思想,不断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充分发挥员工们人缘和地缘优势,广泛收集信息、开辟储源,不断与周边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加强联系,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样不但给顾客留下了良好印象,为今后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信用社的整体效益也会得到不断提升,正所谓“服务出效益”。

三、改善服务设施,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目前信用社与商业银行在服务硬件上存在着较大差距,对业务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力,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此次市办事处下发的《文明服务规范》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各项便民措施:为客户配备休息、饮水等器具,设置一米线为客户营造和谐的办理业务秩序,设置意见簿广听群众呼声,从中发现不足,等等,不断的改善社容社貌,树立良好的金融企业形象。

四、强化窗口服务,把好第一道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