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模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3:05:58

服务模式

服务模式范文篇1

关键词:国家改革;公共气象服务;模式

公共气象服务作为当前由我国主导的政府服务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将气象科技的预测技术与科学测算技术所得来的气象数据以及计算结果通过服务机关展示给人民群众,其实质是公益性质的服务行业,基本不以盈利为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当前公共气象服务的整体水平已经无法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现状,人们对于气象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攀升,为了进一步解决其中的问题,就必须结合当前公共气象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1当前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当前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公共气象服务行业的基本业务就是天气预报,对于其他领域的了解却很少。随着现代化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气象预测生产只是基本的气象服务内容,其他发达国家甚至利用气象状况来预测商场中产品的销售量来指导进货,从而促进商业的发展。

1.2气象服务资金投入不足,服务能力匮乏

由于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质部门,无法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服务能力也迟迟无法获得有效提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改变资金的流向,通过向社会募集投资资金,通过气象服务部门开拓商业性气象服务的方式来逐步实现盈利,不但能够促进行业的发展,还能够实现技术与服务的对接,提升我国气象技术的发展速度,更有利于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2改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模式的措施

2.1着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各阶层对于气象服务的基本需求不断增大,面对不断增加的需求质量与数量,当前我国的基本气象服务体系是完全不能够满足要求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公共气象服务水平要想提升,就必须通过引入民间资本,逐步由纯粹的公益性质的气象服务模式向民营或者混合所有制的角度发展,以此来扩充气象服务的影响力以及业务水平,为社会输出更多的气象服务。

2.2建立更加符合国情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尽管我们很想根据西方的公共气象服务模式直接步入民营气象服务时代,但是,由于我国的气象服务行业对于如何吸收民间资本,如何运作这些资本,如何开展相关商业活动和进行气象服务项目的增设都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模式在短时间内部能够更改,应该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与国情来逐步开展,通过集中注意力提高基本气象服务能力与业务水平,做好基本的气象服务等量化工作,再通过运作资本来拓展相关气象业务,通过气象服务的平台将我国气象研究和科技发展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资本,这既是气象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未来国家的发展方向。

2.3加强社会资金的投入,通过内部市场调整来强化竞争

就当前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其内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创新思维不活跃,甚至从业人员都具有明显的懈怠情绪。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当前气象服务部门事业单位的基本运作形式,内部晋升论资排辈,对于业务能力要求较低,再加上缺乏市场竞争关系,所以工作上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从体制上逐渐发生改革和转变,通过吸引社会商业资金的流入,逐步建成行业内部的自我竞争体系,通过同行竞争来增强气象服务部门的危机感,提升业务质量以及创新业务渠道,为提升我国整体气象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

3总结

当前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的社会发展需求逐渐出现了偏离,改革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现状与特点进行对症下药,无论是运行模式的转变还是服务质量的提升都离不开市场的指导与影响,这样才能够实现气象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

作者:李岩涛 单位: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李丽,张丰启.适应国家改革发展的公共气象服务模式探讨[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4(3):57-61.

服务模式范文篇2

关键词:环保;环保管家;服务模式

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提升。国家相关部门也针对环境保护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其中,环保管家的引入,为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环境服务行业之中是由环保主管部门进行垄断式管理的。目前,环保管理的结构,以多元化为主。新形势下,我国环境服务行业涉及的内容日益复杂多样。此种情况下,加强环保管家服务模式的思考,是尤为必要的。

1环保管家相关概述

1.1环保管家服务内容。环保管家服务,是一项综合的管理过程。在管理实施过程中,确定各个注意事项。在各项服务管理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类模式进行深入性分析。从某种层面来说,环保管家属于一种形式,对第三方进行专业化管理的形式。在环境治理期间,从较为全面的角度上掌握费用支出的具体类型。在环境治理中,引环保管家,能够提高环境治理的专业性与高效性[1]。此外,环保管家服务也可以是排污者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将环境治理问题,委托第三方环境治理公司代为治理环境,与此同时通过签订合同并缴纳相应治理金的方式,向第三方支付环境治理费用。在环保管家服务开展的这个过程中,需要了解环保管家的实际应用价值和优势。1.2环保管家应用特点。环保管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具有鲜明的特点。从理论上来说,环保管家的衍生,与传统环境服务行业有密切的关系。因而,环保管家的载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环保管家既可以是单独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或是企业。目前,我国对于环保管家的要求,尚未制定出明确的定义。在相关条款中,中央环保部门将环保管家定义为,是向园区提供全面的检测与保护的公司,具有专业性[2]。通过检测与保护,可以提供相对完善的环保性服务,根据当前存在的环境治理问题提出针对性和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不过,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涉猎范围看来,环保管家的服务对象具有广泛性特点。其服务对象可以是单位,可以是园区、政府或是组织等。因而,环保管家的服务对象具有多元化特点。就特点而言,环保管家的应用也具有先进性,其属于我国中央环保部门根据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制定的环境治理规划方案,与我国新时期环保中国梦的相关治理要求相符。1.3环保管家应用意义。环保管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意义。首先,环保管家服务对园区发展的意义。通过环保管家服务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园区对环境污染地点进行定位,根据园区的污染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系列化环境污染治理方案,提供较为专业化的环境污染服务,可促进园区的生态化持续性发展。其次,环保管家服务对环保部门的意义[3]。环保管家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环保部门的环保管理评、评审和培训等,提供技术支持,在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中,抽离出环保管理部门,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环保管理问题。最后,环保管家服务对企业发展的意义。环保管家服务可在相同的时间,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利用监管系统,将自动收集的与污染有关的数据传输规管理部门,进一步提升监管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与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环污染治理水平和效果。

2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在新形势下的完善措施研究

2.1转变环保服务模式的同时并完善服务内容。通常来说,在信息化与科技化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下,可从服务模式与内容角度,进一步完善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在以往,我国对环境服务内容的要求,涵盖了社会建设服务和环境咨询服务等,且在处理中坚持事后处理。为此,在日后完善服务模式,从现代化的生态环保需求出发,将环保管家服务与现代环境管理理念相结合,将事后处理原则转换为事前控制原则,将环境治理的被动化转化为环境治理的主动化。环境污染相关第三方企业、相关部门等,均要加快对环保服务意识的转变,以期满足国家绿色环保的要求。在环保服务内容方面,我国环境服务行业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的检测上,而对生态环境的咨询与修复等内容占比较少。因而,在新形势下要充分完善服务内容,相关第三方企业要在现代环境保护战略下,找准自身的服务方向,进一步推进企业服务项目的多元化,使服务内容更加全面,并针对环境治理的多元化需求,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环境治理服务方案,满足多元化的污染治理需求,为提高环保管家服务应用水平及环保治理水平,奠定基础。2.2建立健全环保管家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环保管家服务发展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与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相比,我国环境保护第三方产业的发展时间略短。虽然在环境保护引入我国后,其开发进度较快,但仍然缺乏对相关政策的重视,尤其是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条文还不完善。所以,在新时代下重视环保管家服务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环保管家的学习,提高对其的认知水平。政府部门积极发挥其引导智能,依据现有法律法规中关于环保的要求,科学、合理调控企业的环保内容,使法律法规发挥其权威作用。第三方企业在承接环境治理项目后,要结合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从绿色环保的理念出发良性竞标,明确自身的责任意识。此外,政府部门要针对环保行业的形式,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细致化的环保条例,提出环保管家工作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为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2.3加强对环保管家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视。在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发展中,环保管家服务人才对于服务模式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在21世纪,人才是国家、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而,加强对环保服务人才的培养是必要性措施。相关企业需要减少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的依赖性,重视对优秀、专业人才的引进,并培养环境管理人员。在聘请环境管理人员时,要关注应聘人员的学历、专业、经验等,坚持择优录取原则。企业也可从内部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完善环保人才的培养制度。通过内部应聘的方式,鼓励有能力、有责任的员工参与内部员工选拔,并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相关培训,通过相对完整、专业的课程,实现对企业人才对专业知识的深化,为企业环保管家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结语

针对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完善环保管家服务模式是极为重要的。目前,环保管家服务模式中,无论是对服务管理模式还是对服务管理类型,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本次研究中,主要是针对现阶段环保管家的现状,转变环保服务模式的同时并完善服务内容、建立健全的环保管家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环保管家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视等方面,探究新形势下环保管家服务模式的完善措施。以期在本次相关研究下,为日后提升环保管家服务水平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熊佐芳,程海明.新形势下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25(11):105.

[2]于静,褚福友.新形势下环保管家服务模式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9):159.

服务模式范文篇3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农业推广;服务供给模式

1引言

在我国市场形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对我国的农业建设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在现阶段农业发展中,需要能够联系实际推广服务模式的建立,以此为基础上实现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2农业推广服务供给模式

对于农业产业链来说,即是同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具有密切联系产业群所形成的网络结构,如农业生产的科研部门、种植、运输、储存、加工以及销售等部门等。在具体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工作中,即会将整个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技术支持、农业生产储运等环节对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形成,在其中对其中的重要要素如人财物等进行科学的控制与协调,其目标即以此实现农业产品的价值提升。在以农业产业链为基础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当中,能够作为推广主体的部门有很多,如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单位以及农民合作组织等。其中,行业协会以及专业市场作为该链条当中的龙头,因其自身性质的存在,通常无法实现推广服务职责的承担。对此,在现今农业推广服务模式中,主要的服务供给模式有“公司+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农技推广部门+农户”、“科研单位+农户”等。而在客体方面,则是在整个农业产业链当中同上述主体具有连接的农户[1]。

3服务性质

对于农业推广服务来说,其自身具有着一定的公共物品性质。很多人们认为,农业推广服务需要由公共部门以及政府提供,而从公共部门经济学原理角度来看,在确定服务供给成本的情况下,即具有以多种方式对成本进行降低的可能,该种可能能够实现对市场机制激励机制的转化,且能够为私人进入到农业推广服务的供给领域创设良好的条件。但当私人部门参与到该种服务提供时,也将存在着一定的外部特征,对此,即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市场谈判以及产业链延伸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供给当中收益外溢内在化进行实现[2]。

4发展建议

在我国未来农业推广服务发展中,需要做好以下方向的把握:第一,对服务供给主体的利益补偿机制进行建立。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当中,除了公益性机构以及政府对具有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进行提供外,其余任何主体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提供当中的一个重要前提及时获得对应报酬以及成本补偿的获取。对此,即需要能够对科学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建立,在其中将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基础则是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使农业教育、科研以及涉农企业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实现科学的分工协作,向外部提供到位的服务。在该服务体系建立当中,对供给主体的利益补偿机制进行建立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该利益补偿机制不仅能够通过政府转移支付、购买技术服务以及项目支持的方式进行实现,也能够根据市场法则通过农业推广供给主客体通过交易协议的达成而实现;第二,积极推广技术链建设。在整个农业产业链当中,技术链耦合在其中,产业链当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价值链方面,具有产品有用性的形成,技术链的存在则实现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以及转化过程的科学连接,对于科学技术转化方式来说,能够在对产供销一体化目标进行形成的基础上对农产品制造过程进行完成,而在推广应用中,则能够在实现农产品科技含量提升的基础上有效保障农产品在安全以及质量方面能够满足要求,以此实现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增加。由此即可以了解到,在技术链建设以及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不仅在形成农产品价值链方面具有保障的提供,且能够帮助实现新型农业推广服务模式的推广,以此对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与推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很多产业链模式当中,龙头企业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此,龙头企业所具有的技术创新能力即是技术链当中的核心。从总体情况看来,我国的农业龙头企业目前还无法成为农业科技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但也形成了对农业技术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技术的能力,对此,即需要在未来工作当中做好这部分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这也是现今技术链当中的重要根本性内容。在产业链联结机制当中,龙头企业不仅在加工贮藏以及销售网络方面具有强大的能力,且是否能够实现对应技术服务的提供也将关系到利益联结机制以及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进而在对农产品竞争力产生影响的情况下确定产业链利润。同时,在具体建设技术链时也需要保证服务客体在技术接纳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第三,对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来说,其是在农业产业链服务推广模式基础上的重要载体,农民合作组织是属于农民群体的组织,具有着对其利益进行代表的目的。在现今家庭联产承包经营长时间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要想将小生产者都实现对大市场当中的引入,则需要在将农民作为市场当中经营主体的基础上获得统一的经营支持与服务。农业合作组织符合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权不变、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变的基本政策,且通过技术、市场信息以及销售方面服务的提供将原本分散的农户进行组织,在使其以集体方式进入到市场后对产品价值进行实现,且能够实现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的集成式、大规模应用。同时,在实际发展当中也需要积极鼓励由当地科研单位、基层农业推广部门、龙头企业以及农村经营参与组成的农民合作组织,将该组织作为先进农业科技技术推广与扩散的重要基地。此外,需要积极鼓励体系改革分流后的农技人员也能够加入到社会化服务组织当中,通过技术服务的提供对农业合作组织等技术的推广与扩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

5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业推广服务供给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农业推广服务发展中,需要能够积极做好产业链特征的把握,联系该项服务的特征与特点做好对应措施的优化,不断提升服务供给水平。

参考文献

[1]金华.加强农业推广的路径分析[J].江西农业,2018,(08):78.

[2]王倩.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对策及前景[J].农家参谋,2017,(8):33.

服务模式范文篇4

与西方社会“自然生长”的文化生产与分配体系不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无法绕过建国以来形成的庞大的文化事业体系而“另起炉灶”。因此,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建国以来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即文化供给国有化。在这种文化管理体制的影响下,政府几乎包揽了资金支持、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产品供给在内的所有事务。建国初期,我国文化管理以“五五戏改”为标志,通过“改人、改制、改戏”的方针对民间艺术团体进行改制和收编,完成了新中国文化行业的国有化改革。国家文化体制的定型,不仅摒弃了旧戏班中“养女制”、“徒弟制”等一些不合理制度,而且在再造人民群众的伦理道德观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不可否认的是,国有化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这种体制引导下,我国的文艺创作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作品的深度都有所突破,将中国的文化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但受文化生产力的影响,文化艺术作品的社会总量供给不足,无法全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因此,这一时期的国家文化供给呈现出相对低水平和低层次的状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预示着党的工作中心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四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得到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凸显,为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的经济属性得到进一步激发。自此,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由公益性文化事业供给一家独大进入到公益性与经营性文化供给并存状态,在文化领域开始了公共性的文化事业与市场性的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时期。鉴于我国区域间和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扩大,受资本逐利性的影响,人民群众享受文化产品不平衡的状态进一步显现,文化民生问题也日益突出。具体到农村而言,文化事业的供给“难以到位”,而文化产业的供给又“到不了位”,造成了农村文化供给的真空状态。“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发展的新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应有之义”,更是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重要保障。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开始由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服务购买模式”转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拓宽了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路径,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农村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洼地,虽然有政策引导但难以形成吸引市场主体的环境。因此,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现阶段仍以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为主,政府主导下“服务购买模式”的触角难以延伸下去。

二、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难以形成吸引市场资源的有利条件,致使供给主体相对单一。(一)存在的突出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府单一供给模式的弊端越发凸显,其突出表现便是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并存。供给不足主要体现为农村人均公共文化资源占有量小、针对性强的公共文化资源缺乏。据统计,2017年我国文化事业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42%,人均文化事业费用仅为61.57元,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用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此之外,就2017年而言,我国人均公共图书藏书量为0.7册,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09平方米,其水平远低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建议性标准。针对农村的公共文化资源更是缺乏,以“文化下乡”为例,虽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但2012年人均“文化下乡”活动次数仅为1.27次。[1]供给无效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低,这种现象在基层公共文化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不可否认,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具有一定的政策倾向性,如村级文化站的建设、农家书屋的投入等。但政府单一模式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契合度不高,导致资源浪费率高,供给的无效性进一步凸显。以农家书屋为例,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国家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此工程有一定成效,不过也存在利用率不高等现实问题。据人民网报道,现今的农家书屋生存状况堪忧,大多数大门紧闭无人问津。(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政府内部协调机制难以形成。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虽形成了以文化部为主、部门间协调共抓的管理体系,但覆盖部门过多,包括、新闻出版总局、文化部等20多个部门,多部门介入导致工作协调机制难以顺利运转,容易出现混乱情况。一方面,多部门管理造成资源浪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虽庞大,但覆盖内容有限,很多部门在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活动开展并未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缺乏统一安排,容易造成公共文化设施闲置和浪费的情况出现。就农村互联网建设而言,早在2016年农业部就制定了《“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而商务部也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多部门指挥、多部门投入、多部门管理的体制导致现阶段农村互联网工程建设仍然没有大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多部门管理容易导致服务真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广泛,但多部门交叉管理的一个弊端就是容易出现某些方面无人管理的情况。虽然近年来各地陆续开展了以理清部门职能为重点的“三个清单”工作,但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内容缺乏明确的界定,致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管理主体职责相对混乱,不时出现无序管理和重复管理的情况,并在某些服务领域出现管理真空。以农村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例,在管辖上呈现出传承中心、文物中心与文体广新局“三龙治水”的局面,某种程度上造成管理真空,导致农村特色文化遗失和断流。2.缺乏激发其它主体参与的有效措施。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社会化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点内容。2015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再次强调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不断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性,同时特别指出要将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现农村公共文化的繁荣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突破点。《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37号)中明确要求,省级部门和相关部委要制定中央与地方协同配套、操作性强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体系和管理规范。几年来,全国范围内虽基本形成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机制,但向基层延伸性不够,广大农村地区享受国家政策红利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社会资本依法投入公共文化服务,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来源渠道”、“国家鼓励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基金,专门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但地方政府出台的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具体措施不够细化,成效也不够明显。总体而言,政府主导下的“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延伸依然不够,其它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热情依然不高。3.供给内容与农村需求契合度低。供给错位是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浪费的重要因素。农村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内容受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结构、受教育程度、软硬件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差别较大,如果实行简单的模式移植会造成供给错位。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与农村文化需求契合度不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文化属于个人发展的需要,在满足物质需求后,对文化的需求根据收入差别存在一定的差距。几十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城乡经济差距已成事实,一味脱离农村发展状况,简单复制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内容,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就硬件设施条件而言,与中心城市建设不同,农民居住相对分散且交通不如城市便利,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辐射范围和对象相对集中,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远高于农村。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只追求“豪华气派”,则会出现缺乏人气、利用率低甚至设施闲置的状况。就人口结构而言,农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且多是以留守老人、儿童为主体的哑铃型结构,某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在农村难以找到市场。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参照城市进行简单的移植,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建设缺乏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总体而言,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拓宽农村公共文化生存空间,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供给模式。

三、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供给模式

乡村振兴不仅包括乡村经济的振兴,还包括乡村文化的振兴。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出台了如电影下乡、文化站建设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天然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是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供给模式创新是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总体而言,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组织为依托、市场资源为补充的协同治理模式是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促进“乡风文明”的重点。(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根本原则。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出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过程的新认识,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文化事业管理的“不到位”和市场经济主体“到不了位”的矛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及早“占位”,防止“三俗”文化“越位”和“抢位”。1.公共文化的内涵决定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公共文化是文化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一致性等内在公共性特征的文化。[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正侵蚀着社会肌体,农村公共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同样面临严重滋扰。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的作用,必须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正向文化理念。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农民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文化资源内向挖掘不够、外向吸引力不强,缺乏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环境,利益导向型的社会组织不愿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公益导向型的社会组织又缺乏扎根基层的长效激励机制。另外,农村村民文化自治仍处于初期阶段,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自建、自营和自管方面同样缺乏系统长效监督激励机制。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与发展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3.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是政府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应有之意。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不仅要破除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要破除城乡之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重要体现,更是贯彻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做好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需要以公共文化为引领,以标准化促均等化,重塑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市场趋利性因素对农村公共文化影响逐渐扩大,农村已有的道德约束体系正面临解体风险。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下的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依旧是一个薄弱环节,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一供给无法满足农民对文化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还有可能因“供给错位”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内源性动力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1.加强农民的文化发展自觉。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时间虽久,但并未形成系统性、延续性的自治管理机制,特别是在农村文化自治方面,仍是一大欠缺。鉴于此,加强农村文化发展自觉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发掘的自觉性。文化的传承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要做好农村文化的挖掘工作,通过对农村文化追本溯源,夯实农村文化发展的基础。二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创造的自觉性。农村文化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要让文化贴近时代特征、贴近百姓生活,仍需发挥农民自身的文化创造力。只有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中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群众化和生活化。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管理的自觉性。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已全面铺开,但在场地和设施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要确保政府投入的有效性,农民文化生活的长期性和延续性,需鼓励广大农民参与到文化活动的管理中来。通过进一步挖掘农民对文化发展的自觉性,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拓宽公共文化的生存空间,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大繁荣。2.充分挖掘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驱动因素。随着我国文化管理权的进一步下移,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途径进一步拓宽。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要推动政府力量与农民自身力量的“双轮驱动”。一是发挥政府撬动作用。纵观各国文化管理模式,有“政府主导模式”、“民间主导模式”和“分权化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各个国家均通过有限的政府力量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文化管理与发展过程。对于我国来说,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尤其需要发挥基层政府的撬动作用。通过培育农村文化组织、举办符合农民需求的文艺活动,利用政府购买、财税监督等途径引流社会资源;二是发挥乡贤带头作用。农村道德体系存在时间已久,稳定性强,抓好文化乡贤这一关键对于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通过对文化乡贤的价值引领,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地位;另一方面,加强对乡贤公共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仅仅是符合农民口味的“娱乐性”文化服务,还有促进个人发展的“知识性”文化服务。加强对乡贤文化素养、文化技能的培训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由“娱乐性”文化服务向“知识性”文化服务转换的重要一环。(三)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是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随着协同治理理念的出现,社会组织对公共管理中政府职能的补充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区域上来看,社会组织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社会组织力量薄弱;从城乡来看,城市社会组织成熟稳定且运作规范,农村社会组织数量少、发展不成熟、管理不规范;从行业来看,社会组织行业领域分类中,文化类社会组织较少。因此,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是撬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后备力量的重要之举。1.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引导。在政策规范方面,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相关权益,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倾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资金保障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财政支持,解决其后顾之忧;在舆论引导方面,营造宽松的、有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在工作培训方面,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思想教育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2.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社会组织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发展。因此,社会组织必须在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下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供给。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途径;要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对社会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管,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公共性和有效性;要不断完善效果评估机制,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供给成效评估。(四)进一步激发市场资源活力是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需要借助市场力量,进一步挖掘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元素,开发农村文化的商业价值,吸引市场资源的进一步注入,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市场的有序衔接,实现农村文化繁荣与收入增加的双重效果。以公共文化服务引领乡村文化发展,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必须打破单一主体供给模式,结合我国农村特色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组织为突破、市场资源为补充的协同治理模式。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过程中政府、农民、社会组织与市场资源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波,耿达.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格式化与动力机制———来自27省(市、区)147个行政村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4,(7).

[2]万林艳.公共文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服务模式范文篇5

本文提出的基于POCT的“流动乡村医疗车”医疗服务新模式,是指由全科医生和检验师至少两人组成的微型“流动诊所”,自行驾驶着装备了基本检测手段(主要是POCT设备)、基本临床治疗手段的“流动乡村医疗车”按事前告示的时间和地点去农村经济欠发达和偏远地区为那些求医困难、缺乏“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保健咨询”的基层民众提供初级医疗服务,并对急诊、重症、慢性病、疑难病人提出分诊建议。这种主动送医基层的初级医疗服务新模式,是对目前城镇定点式医院“等人就医”医疗服务模式的补充和拓展。对“流动乡村医疗车”笔者初步构建如下:⑴人员:至少由全科医生、检验师组成,均有驾驶执照,轮换自驾“流动乡村医疗车”出车服务。⑵车型及载物:车型可以是巴士、厢式货车、拖车等,并配导航设备和备用电源。对上述车型适当改装或定制后能装载并固定基本检验设备(如:X光检查、B超、血样尿样化验、血压测量等POCT设备)、折叠式病床、折叠式办公桌椅、所服务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用药和必要急救用药及设备。⑶服务模式:驱车到农村欠发达和偏远地区为缺医少药的基层民众提供初级医疗服务。①首先建立所服务地区“流动乡村医疗车”网站和手机APP,在网上公布事先已与卫生部门商议好的每天所去地方的诊疗告示,同时也通过“县-区-乡-村”的行政管理体制诊疗地点和时间告示;②“流动乡村医疗车”每天到所公告的诊疗地点进行初级医疗服务,如:对求医者进行必要或基本的医学检查、治疗或提出进一步处理建议,对急诊、重症、慢性病和疑难病人提出分诊建议,对每位求医者进行必要或有针对性的健康、卫生常识的宣讲和教育,建立求医者健康档案并上传云数据库用于健康管理或治疗跟踪,有条件时应进行恶性肿瘤早期预警检验;③全科医生、检验师就近餐饮、休息和夜间旅店住宿,第二天驱车去下一个诊疗地点进行诊疗服务。

2POCT国际标准化组织对POCT所给的定义

[1]:Point-of-caretesting,POCT,near-patienttesting:testingthatisperformednearoratthesiteofapatientwiththeresultleadingtopossiblechangeinthecareofthepatient.Point-of-caretesting(POCT为缩略语)是美国术语,near-patienttesting是英国术语[2],这两个术语的意译是即时检验或近患检验[3],它们同指以下定义:在近患附近或其所在地进行的、其结果可能导致患者的处置发生改变的检验[3]。目前POCT设备已经能够实现常见病、多发病所需的检验或筛查,同时对一些急症所需检验也基本覆盖;POCT对目前应用已涉及检验亚学科的临检、生化、免疫、微生物检验都能开展。所以,从医学检验角度看,“流动乡村医疗车”能装载常见病、多发病的POCT检验设备去偏远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并为基层百姓提供初级医疗服务,已具备检验手段的可行性。

3“流动乡村医疗车”的全科医生和检验师

“流动乡村医疗车”上的全科医生和检验师是边远农村基层民众初级医疗服务的提供者[4]。经过高等教育并通过医疗实践获取资格证书的全科医生和检验师才有资格成为“流动乡村医疗车”上的行医者[5]。检验师在流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检验是医疗服务流程的上游,下游就是全科医生对病人的医治。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09年4月9日在其网站上对全科医生作了定义[6],全科医生正具备了向医疗欠发达乡村和偏远地区的基层民众“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疾病预防以及一般疾病初级诊疗等服务”的资格和能力。“流动乡村医疗车”医疗服务新模式的提出,拓展了全科医生医学人才施展才能的应用领域。

4中国边远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目前世界上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和偏远地区,而大多数卫生工作者却工作和生活在城市。这种不平衡是几乎所有国家都普遍存在,这对国家提供国民保健服务带来了重大挑战。然而,这种不平衡在低收入第三世界国家更为严重[7]。中国仍属第三世界,也具备世界卫生组织所述的国民分布和卫生工作者分布严重失衡的现状评估。为响应世界卫生大会决议和坎帕拉宣言,世卫组织2009年2月启动了一个项目“Increasingaccesstohealthworkersinremoteandruralareas”(增加边远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努力提高在缺医少药的边远农村地区的医务人员的保留率,以增加边远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该项目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制定一套建议,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保留率,增加农村和边远地区人群获得医务人员的医疗和健康咨询的服务机会[8]。该项目2011年发表了两个技术报告,技术报告1论述了“农村和边远地区医务人员保留率研究的现实回顾与综合”[8],技术报告2论述了“(医疗)延伸服务(外展服务)是一项增加边远农村地区人群获得医疗和健康咨询服务的战略”[9],介绍了世界多国卫生工作者为边远和农村人口提供的延伸服务(外展服务)种类和内容,并举例移动诊所(mobileclinics)和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本文所提出的“流动乡村医诊车”和世界卫生组织该技术报告中所讲的移动诊所的作用是相同的,即增加边远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获得医疗服务的机会(可及性)。

5国外流动诊所和流动医疗车的概况

世界卫生组织和它的多个合作伙伴定期部署不同的流动诊所和医疗队,到达那些无法获得卫生服务的民众,为那些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服务。对这些人群来说,流动诊所和医疗队可能是他们唯一的医疗保障来源。2016年世卫组织向叙利亚非政府组织提供了44个流动诊所,服务于那些难以抵达地区的众民[10]。截至2016年,世卫组织为伊拉克提供了27个流动医疗诊所。美国医疗保健水平世界一流,但仍拥有1500~2000个流动医疗诊所(mobilehealthclinics)。美国的流动医疗诊所协会有281个成员单位,其流动诊所2017年度论坛(第十三届年会)于2017年9月16日~19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行。流动医疗诊所协会的使命:通过宣传、教育和研究,提升和服务于移动医疗部门,以便向所有人提供医疗服务;该协会的愿景:使民众认识到移动医疗部门是有效的并应被整合到国家医疗保健系统中。美国的流动诊所直接向最需要的人提供医疗服务。受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少数裔办公室资助,由美国流动医疗诊所协会、哈佛医学院、移动健康版图(第一个美国流动诊所合作研究网络)于2013年3月向美国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美国流动医疗诊所——减少民众间的医疗差距——获得医疗、提高健康、控制开支”。该研究由500多个流动诊所参加,第一次系统评估了移动诊所在美国的影响:①移动诊所增加了全国缺医少药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15%的移动诊所服务于农村,42%服务于城市,43%服务于两者);②移动诊所提高了全国缺医少药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③流动诊所节省病人开支(两个原因:避免不必要的昂贵急诊、健康预防教育所带来的后效)。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是:移动诊所部门是一个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它帮助国家减少民众医疗差距,达到了获取医疗,改善健康和节约医疗费用的三个目的。移动健康版图和哈佛医学院2016年完成的“移动健康诊所的范围和影响的文献综述”,提炼出多个有参考价值的结论:①美国目前医疗服务的两大目标是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和改善医疗质量,而移动健康诊所(MobileHealthClinics,MHCs)已被证明能有效地提高弱势群体医疗服务的可及性。②有证据表明,MHCs不仅使弱势群体及时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还获得了更好的健康结果。③由于移动诊所有着接触社区的特殊途径和洞悉高危地区医疗环境的能力,移动诊所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能产生可观的成本节约:减少急诊和住院时间;增加质量调整生命年和无症状天数。所以移动诊所代表了具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模式以提高弱势群体健康水平。④作为对现有文献的回顾,流动诊所有潜力成为美国正在完善的医疗保障结构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支柱。笔者在Google搜索了国外移动医疗车,发现美国有许多供应商,以及流动诊所联合会会员中的流动医疗车供应商。不过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国外供应商提供的医疗车大多数是专项检查和治疗,而本文所提出的“流动乡村医疗车”是初级医疗服务所遇见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车的用途不同故车的内部结构和配置也应不同。所以,应借鉴国外的成熟设计、依据中国国情,来设计、制造出适合各省实际情况的经济、实用、多功能“流动乡村医疗车”。

6结束语

服务模式范文篇6

一、营销管理的现状

目前的营销管理处于传统模式向精益营销的转型时期,与精益化管理的要求相比,存在营销理念滞后,实施还较为零散,相关实践推进缺乏精益化管理本身严谨的策略方法。(一)管理的现状。目前供电服务过于强调地域的行政管理,内部服务协同缺乏专门指挥配网抢修的机构,难以实现资源最优,系统支撑有限,停电信息延迟、不对称,无法研判并及时通知客户。外部服务对精细需求越来越高,如服务模式多样性、服务响应及时性等,12398投诉多,低压客户占比大,业务接触面广等现状。伴随广大客户对供电服务需求和期望值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需要摆脱地方行政管理的干预,统筹整合资源,打造一个平台实现业务流程的统一监控和管理,才能围绕业务流程对客户诉求做出更加及时恰当的响应,在内部打造专业协同的“内转外不转”机制,体现围绕客户诉求开展全员服务,在外部立足不同客户群体,构建更贴心、便捷、多元的优质服务体系。(二)存在的问题。第一,现有的机制不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现有决策链条过长,适应市场化的服务产品更新不及时。业务流程纷繁复杂,客户诉求的响应不够迅速。前端服务人员权责不对等,解决客户问题的权限和办法不多。第二,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在“专业业务一体化管理”实施了多年之后,原有的业务模式因分工过细,导致不同的客户问题需要不同专业团队或不同的岗位人员提供服务。甚至在一些模糊地带,客户问题一次解决率低,人员综合利用效率不高、全员服务理念不强等问题,客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有待提高。第三,台区服务落实不到位。目前一线班组人员除业扩、计量等专项工作外,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抄表、催费、处理线损异常、中高压运维等,而客户走访沟通、客户需求收集、联络信息收集、用电安全检查、用电政策的宣传以及低压线路运维等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工作,因人手不足、缺乏考核、缺乏技术支持而流于形式,客户经理制基本没有落实到位。部分设备运维只停留在中高压层面,低压设备管理基本缺位。第四,服务技术支撑落后。基于“互联网+”的供电服务能力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远程服务渠道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上门服务因缺乏人力和技术的支持流于形式,基本还在沿用“坐等上门”的模式。急需补齐短板,向“线上受理+上门服务”服务模式转型。(三)“统一服务”创新模式。基于低压集抄全覆盖建设以及“互联网+”的有力支撑,创新打造“统一服务”即“集中监控+前端融合”的模式,通过“网上营业厅+客服调度+服务单元”,对客户停电、客户诉求和业扩办理等优先级别较高的三类业务需求提供订单式服务,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实现营销业务管理“去行政化”。同时,通过低压台区“专业化+网格化”管理,促进低压运维和营配综合业务逐步融合,为客户提供日常性服务,由属地单位做好队伍人员的日常培养管理,把低压运检、线损管理、退费、客户信息收集等业务做得更加精益化。第一,“集中监控”运作模式。为进一步深化客户服务“三项机制”落地,实现客户的用电需求、恢复供电需求和服务需求等三类优先级高的业务实施订单式管理,笔者通过服务调度与配网调度的合署办公,提出了“三定位”和“四融合”,进行跨部门业务协同的集中管控,实现工单即时传递和办理,提高客户服务的效率。三定位即营销全业务监控中心(价值: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增供扩销)、抢修指挥中心(价值:增加供电量,消除停电影响)和客户问题解决中心(价值:提升客户满意度,打造服务品牌)。四融合即推进服务调度和配网调度在服务理念、班组管理、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等四方面的深度融合,实现客户订单的集中式管理。第二,“前端融合”运作模式。为提高人员综合使用效率,根据负荷和客户密度、地域、人员素质、信息化支撑等资源禀赋,选择0.4kV为营配业务的“融合点”,通过“专业化+网格化”业务优化,打破专业壁垒,提高人员综合使用效率,结合低压集抄建设“三个一片”要求,建立“客户经理+设备主人”为核心的台区业务管理机制,真正做到“服务需求在网格内解决,服务隐患在网格内消除”,实现营销精益化管理。专业化业务主要包括业扩、装表接电、复杂的低压设备和计量故障处理、窃电及违约用电处理等,并对于网格化班组无法解决的其他问题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如为解决验收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不统一的问题,成立专业化验收队伍,做精服务单元的项目验收等工作。专业业务由专业班组(大型所)、专职人员(中小型所)或班组统筹安排。网格化业务主要包括电费业务、线损业务、客户关系、低压计量运维、低压线路巡视和简单故障处理、低压简单故障处理等,网格业务实行专人承包制,由原有的抄表人员转岗成为“客户经理+设备主人”,是网格内所有客户的客户经理,所有低压设备的运维主体。

二、工作成果展望

通过建立“统一服务”的营销服务新模式,实现订单业务和日常业务有机整合,可以大幅度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一)在集中管控方面。服务调度与配网调度通过“四融合”即成立“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对订单式业务进行联合调度。以用电抢修为例,服务调度定位最近的抢修车辆和人员前往抢修,打破原先行政区域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抢修复电时间。又如业扩报装,通过组织跨部门协同的服务团队,低压报装推行“一次妥”,按照客户约定时限,一次上门实现查勘、收资、装表接电、合同签订等;中压报装推行专职客户经理提供“一站妥”服务,对外联系客户,对内负责协调营销、基建、生产和物资等跨部门业务,缩短接火送电时间。(二)在前端融合方面。一是工作效率有所提高,网格化服务人员可以利用一次到达现场机会,完成故障处理、巡视性抄表、低压设备巡视、低压用户用电检查、客户受端电压检测、客户走访和联络信息收集、微信推广等多项工作。二是提高了客户问题的响应速度,履行“首问责任制”,对于权限内可以解决的客户问题予以即时办理,对于权限之外的问题进行传递和跟踪。三是对于台区内的客户和设备实施承包制,避免了服务的真空,可解决客户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客户产权的故障处理,可先安抚客户,对于单个用户的问题(厂企、商铺等),可协助客户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修复;对于群体客户的问题(如未接收的住宅小区)可协调资源组织处理(如先组织发电车恢复供电,再于非用电高峰期组织抢修,将停电影响尽可能减少)。

三、结语

服务模式范文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1研究背景

随着黑龙江省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化,黑龙江省农业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组织方式优化、物质装备先进、服务保障有力、产业体系完善的新型农业局面。现代农业形式下形成的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具有多频度、多层次的特点,黑龙江省现存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问题亟待解决。当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无论在金融服务质量水平上,还是金融制度环境方面,都无法满足我省农业发展的需求。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与农业发展进程存在相对较大的滞后性。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弄够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从而推进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因此,研究现代化大农业下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对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以及促进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制约农业主体融资的因素

首先,对于以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代表的小型农村经营主体而言,担保物品不足以及农村地区信用信息不完全是农村经营主体面临的主要障碍。制约小规模农业经营者获得金融服务支持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于小型农村经营主体收入水平较低,进而可用于担保抵押的财产不足,无法满足农村金融机构对其客户的担保要求;同时,农村地区信用信息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机构无法低成本的获得客户相关信用信息。小规模农村经营者信用情况不佳,贷款服务的获得率不高,导致小规模农业主体融资的交易成本较高。第二,对于中型农业企业来说,担保不足同样是制约其获得金融支持的一大障碍。中小规模农业企业所拥有的机器设备、厂房等对于企业发展的具有重要作用。中等规模企业受其自有资金限制主要以租赁的方式使用这些生产要素,并不具备所有权。可作为抵押物品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手中。由此,中等规模的农业企业同样面临担保不足的困境。其原因主要来自农业企业资产规模和生产效能的相对滞后,缺乏有力的固定资产抵押物以及可靠的利润来源。因而扩大中等规模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其固定资产包括厂房、设备等的投入是解决中等规模企业金融需求的有利途径。第三,对于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成本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受其自身发展的限制,存在生产周期长,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的特征,因而其经营风险和生产成本都相对较高。由此,生产成本高是限制大型农业企业获得有效金融服务的主要因素。农业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其经营风险较大。且农产品需求弹性较小使得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生产经营利润空间普遍较小。因而提高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其利润空间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于大型农业企业的根本保障。

3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3.1合作联保金融组织模式适用于小规模农业经营主体,如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较小的组织形式。分散的小农生产是影响农村金融的重要方面,影响小规模农村经营者融资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于小型农村经营主体收入水平较低,可用于担保抵押的财产不足。同时,小规模农村经营者信用情况不佳导致其融资的交易成本较高,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基于此种现状,为解决黑龙江省农户小规模运营与大市场环境之间的匹配问题,应着力将分散的小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起来,建立联合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从而借助联合金融组织改善农村借款者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讨价还价的被动局势,从而为小型农村经营主体解决了融资困难的问题。合作联保金融模式对以往的小农经营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很好解决了小农经营分散性的不足。因此,合作联保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是黑龙江省当前将小规模农村经营主体联合起来的有效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这不仅提高了农村经营者的融资实力,有利于多种规模经营的发展,同时大幅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的违约成本。

3.2订单型农业金融服务模式主要适用于中等规模的农业企业。黑龙江省中小农业企业的农村金融支持水平主要受到企业拥有的农机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影响。农业生产设备和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担保物品的重要来源。由此可见,中等规模的农业企业同样存在担保不足的问题。考虑到农业企业运营过程可能涉及多个主体,以及上下游企业相关连的运作模式,订单农业金融服务模式可以使农村地区企业之间形成以订单为基础的联合信用担保机制。这种担保模式创新着力于突破传统农村金融担保方式的制约,通过订单的形式使农业主体间形成相互配合的信用担保模式。订单农业模式是指农业生产主体通过使用农产品订单作为抵押品而获取金融支持服务的一种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以农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订单形式联合上下游企业形成互惠互利的企业间担保体系。订单农业金融服务模式主要利用下游收购企业订单作为担保,以产品产销完成后的收购款作为贷款偿还资金。从而解决中小农业企业担保品缺失的困境。基于这种农业订单担保机制,能够解决农村中小企业抵押不足等问题,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搜寻信息带来的交易成本。与此同时,农业订单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农产品价格保障和农业技术服务支持等附加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使农村金融风险降低,对提高农业企业运营效率具有较大益处。

3.3价值链融资模式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黑龙江省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所面临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困境主要是来自于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其融资过程受农业生产周期和季节的影响较大。大型农业企业所需现金周转的使用周期长,对金融机构来讲承受的风险较大,因而金融服务难以满足龙头企业资金融通的需求。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黑龙江省较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农业价值链融资的运行模式为:通过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将企业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中的价值增值过程和金融活动相结合,基于大型农业企业间业务往来形成的真实交易过程,以企业生产加工的最终产品和在产品为信用保障,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便于金融机构对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降低金融机构的审核监督的交易成本。企业间存在大量的赊销预付等商业行为,这使得价值链融资可以通过内部的行为,使得价值链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无形中变为可以提供金融服务的供给主体,这就打破了农村金融服务供给规模小以及服务数量不足的现实局面。

4保障措施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要想正常平稳的运行,就必须有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制度层面的保障。在此引出以下几点保障措施:(1)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农业保险体系的完善,能够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需要保险体系加以合理规避,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为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健康运转提供保障。(2)完善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实现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需要政府积极的发挥其引导作用。基于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经验,国家政策性金融引导作用突出。政策性金融可以在纠正和监管金融市场的同时,对农业政策的推行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在经济中地位独特,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3)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当前,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普遍较差。对担保体系、法律体系、和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保障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顺利运行的基础。因此完善担保机制、健全农村金融相关法律制度、改善农村信用状况是确保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文超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EdwardS.Shaw.FinancialDeepeninginEconomicDevelop-ment[M].OxfordUniversityPress,1973

[2]Ronard.I.Mckinnon.Moneyandcapitalineconomicdevelop-ment[M].WashingtonD.C:TheBrookingsInstitution,1973.

[3]赵俊臣.中国农村金融新体系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服务模式范文篇8

关键词:养老服务业;有效供给;供给侧改革

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模式,拓展养老服务有效供给路径,是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内容。随着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老龄化比重11.7%,而农村老龄化比城市老龄化高出3.3个百分点,达到15%。而如果按照地区居住人口计算,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实际居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则更深,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物质与精神供养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不得不引起社会重视。有效解决农村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问题,满足农村老年人物质生活与精神服务需求,发展专业有效的养老服务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1.农村传统养老模式不再适应农村社会发展。在以土地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下,青壮年男性是土地经济的主要劳动力来源,农村世代在土地中求生存,养老防老是农村主流的养老观念,养老服务由家庭成员内部提供,家庭养老是维系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信条,而农村公共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并不健全。但是随着城市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经济逐步瓦解,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家庭养老的内部供给者脱离农村,供给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照料需求。而随着农村留守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养老服务的医疗需求和子女陪伴的精神需求也在增加。但是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养老服务的家庭内部供给能力弱化,给留守老人生活费用已经成为主要的、单一的供给方式,养儿防老已经不适应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2.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保障水平是振兴乡村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并行,但是农村社会公共养老服务保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五保老人,政府根据农村五保户数量定期提供养老津贴,或者建立适度规模的社会福利机构集中供养五保人员。这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系有关系,是特定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必然。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公共养老服务的兜底保障功能无法满足农村社会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稳定供给局面被打破。农村养老问题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只有通过农村养老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重构农村养老服务保障格局,建立与农村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3.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是政府建设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农村社会改革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农村养老服务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在政府主导下对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从而满足农村老龄化发展需求。在农村老龄化日益严峻情形下,农村养老服务有效供给问题是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范畴,养老服务是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公共品,而非绝对意义上的商品,单凭市场供给无法满足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因此,需要政府从改革主导者、参与者与引导者层面上,积极履行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市场供给侧改革,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市场合理化发展,保障农村老年群体利益。

二、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从供给层面上看,当前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包括数量与质量两方面,在农村老龄人口规模巨大的情况下,有效供给数量不足致使无法满足需求数量,同时供给方式较为单一,与多元养老服务需求不匹配,供给服务的内容长期没有变化,模式创新与产品创新需要根据农村发展变化与时俱进。1.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供需不均衡。农村传统养老服务模式下,家庭养老服务主要由子女提供,家庭成员主要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照料、生病就医陪护与护理以及日常陪伴等。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年轻人流向城市,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但是随着收入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也不断提升,对养老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只有当社会养老服务明显高于家庭养老质量时,才能够吸引农村老年人选择社会养老。但是,乡镇养老机构基本为农村五保户提供基础服务,而服务较为全面和专业的养老机构则普遍离农村好远,老年人普遍不愿意到陌生的地方养老。特别是农村乡土之情和家族亲情来往等占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很大部分,能够满足老年人的情感交流,而社会养老在这方面的有效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需求。2.需求层次多元化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经济受到冲击,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老年人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老年人养老需求也分化,老年人生活质量也呈现出不同特点,这对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养老需求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与传统农村养老服务提供生活照料不同,更多的家庭有能力为老年人选择符合其需求的养老服务,身体状况较好和经济水平较高的老年人更关注精神养老需求,而经济收入一般的大部分老年人则更关注日常照料,并且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以及对医疗条件的关注,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开始关注养老服务的医疗问题,期待能够通过社会养老获得较好的医疗保障。而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滞后,大部分社会养老服务种类以及服务模式等都相对固定,与多层次的需求相比,结构性矛盾突出。3.农村养老服务产品与模式创新不足。不管是有效供给数量还是质量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农村养老服务没有随着农村社会发展变化而进行创新,不管是养老服务产品还是养老机构经营,都没有及时关注农村老年人需求变化,仍然采用传统服务模式,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是农村老年人可选择的主要范围。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养老产业的融合正在进入养老服务业改革范畴,但是这也仅限于互联网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和路径改革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尽管社区养老与智慧养老在城市养老服务模式中发展迅速,但是在农村大范围推广却并不明显,对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而言仍然是较大的挑战。

三、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的路径建议

1.整合农村养老资源,提高农村养老资源使用效率。由于政府公共养老服务供给具有兜底保障功能,服务对象仅针对农村五保户等,出现了大量养老资源的闲置和重复供给,需要对农村养老资源进行整合,再根据各地区老年人规模和需求进行再分配,防止资源重复供给和无效利用。同时,兼顾农村老年人更愿意就地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偏好,将乡镇养老资源向村庄倾斜分散,利用农村闲置土地,设置村内部养老服务场所,由村集体组织进行运营管理,村医务室提供初步医疗服务,同时解决本村就业问题。这样,所有服务人员与管理人员均由本村内部提供,对老年人家庭情况和身体状况了解比较深入,更能满足老年人实际养老需求。同时,为了避免增加村集体养老负担,由上一级政府设置农村养老专项基金,根据各村老年人服务需求状况给予补贴,并对补贴资金使用和养老服务供给情况进行审核监督,支持农村养老服务本地化供给。2.借鉴互助养老模式,发展农村养老互助组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导致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也出现了留守儿童与留守妇女问题。鉴于此,农村地区可以借鉴互助养老模式,组织农村留守妇女和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提供服务。虽然我国养老机构发展迅速,但是并不是所有有需求的老年人都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在农村即使消费能力能够实现机构养老,老年人也会更倾向于居家养老。在农村老年人不愿意离村养老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对留守妇女进行养老服务培训,为子女不在身边又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由村集体和老人子女提供服务费用,同时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服务,实现养老的代际互助。3.多种模式结构性优化养老服务,提高供给效率与质量。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养老服务模式和结构的问题。随着农村老年人消费能力的提高,需求不断多样化,需要采用多种模式灵活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项目。在当前服务模式提供的原有生活照料、医疗照护和护理等基础性服务项目的基础上,要增加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精神慰藉服务,关注老年人更高层级养老需求。同时,还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搭建农村老年人服务需求平台,整合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互助养老等不同经营模式的眼膏资源构建基础性服务与特色服务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框架,为有能力有需要的老年人制定特色养老服务项目,并由有能力、有资质的养老机构与模式提供这些服务,实现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化与专业化。

参考文献

[1]刘宇,唐亚阳.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困境与出路——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18,No.274(06):84-90.

[2]于书伟.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求实,2018,No.444(04):99-109+113.

服务模式范文篇9

[关键词]东盟;物流金融;服务模式

随着东盟国家间贸易的不断扩大,物流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供应链系统中,物流是基础,资金流是保障。物流行业要想在东盟边贸中取得长远发展,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将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通过有效的方法组合在一起。物流金融作为物流业与金融业相结合的衍生产物,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和客户融资渠道的拓展以及融资成本的降低。物流金融为当前东盟物流企业和金融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利润增长点。因此,对东盟边贸物流金融服务模式机制构建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东盟边贸和东盟物流行业的长远发展,还有利于东盟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物流金融服务的概念

物流金融是指在物流业经营过程中,通过各种金融产品的应用和发展,对物流领域的货币资金进行有效组织和调整的活动。这些资金流动包括存款、贷款、投资、保险、租赁、信托、抵押、证券发行和交易,以及涉及金融机构经营的物流业的各种中间业务。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业提供金融通信、结算、保险等金融服务的金融业务。它是伴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产生的。物流金融有三个主体:物流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为资金需求者提供融资。物流金融的发展对三方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物流与金融的紧密结合能够有力地支持社会商品流通,促进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物流金融在东盟边境贸易中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渐显现。物流行业和金融业务存在着彼此之间的需求和依赖,促生了物流金融圈。在物流金融圈里,物流行业和金融业务互相影响,互为前提条件。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流动资金不足往往会成为制造商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大量的资金被库存货物所占用,会导致制造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是东盟边贸中各企业之间互惠互利的选择。物流金融紧密联系着上下游企业和银行。银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企业还可以整合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加快物流和资本流动的高速运行。因此,发展东盟边境贸易中的物流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东盟边贸物流金融服务模式机制的构建

在东盟边贸中,构建物流金融机制,应当根据企业在产业链中不同发展时期,开展相应的业务。在产业链的孕育期,物流活动以基础性物流环节为主,物流金融业务一般围绕数量多而散的小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展开,物流金融产品主要为垫付货款和代收货款类产品。对于处于产业链成长中后期或者成熟期的物流企业,一般采用仓单质押模式。保兑仓业务对于融资企业而言,属于预付账款融资品种,适用于处于产业链上游核心生产商和下游经销商所形成的稳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中。

(一)代客结算业务模式

1.垫付货款模式

在东盟边贸中,垫付货款模式的使用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货物质量可靠,市场价格稳定。二是物流企业与银行能够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三是物流企业应当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四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向银行提供相关货物情况。在进行垫付货款时的两个流程如下:一是发货人将货物委托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扣除服务费用后垫付剩余部分款额或者全部款额,第三方物流企业向提货人交货并收取应收账款,最后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发货人结清贷款。二是发货人向银行转交货物所有权,银行根据货物的市场价值按照一定比例提供融资,当提货人向银行偿还贷款后,银行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出放贷指示,将货物所有权还给提货人。在东盟边贸物流金融服务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酌情选择合适的模式。

2.代收货款模式

物流代收货款是第三方代表卖方向买方收取应收款的有偿服务,它是独立于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交易。具体而言,按照合同规定的佣金率和期限,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将货物分配并运送给发货人,同时将货款转交给发货人。代收货款是独立于买方和卖方交易之外的第三方向买方收取应收款的有偿服务。在东盟边贸中,通过代收货款业务,买家和卖家不需要再进行当面交易,有利于实现商品的及时配送以及资金的及时结算,也避免了买卖双方非面对面交易带来的信用风险。代收货款模式操作流程如下:发货方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委托配送和委托收款合同》,发货方将客户订购的货物交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派送人员上门投递的同时,根据合同代收货款,第三方物流公司再定期将代收的货款付给发货方。

(二)融通仓业务模式

1.仓单质押业务模式

(1)概念

仓单质押是以仓单为标的物而成立的一种质权。仓库接受货主的委托,将货物接受存入仓库后向货主开具说明存货情况的存单。货主把货物存在仓库中,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需要查验仓库开具的仓单,银行根据货物的市场价值向货主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仓单质押是一种新型的服务项目,在东盟边贸中具有非常广阔的使用空间。它为传统的物流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模式,在东盟边贸物流金融中实际意义重大。

(2)意义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仓单质押可以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提高仓储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一种担保,由于第三方的介入,银行不需要花费过多地人力物力财力来对企业的信誉度进行核查,可以保证企业按时还款。对于融资机构来说,可以减少贷款的复杂程序,节省时间,使企业在短时间内解决资金问题,保证企业正常运行。

(3)流程

贷款人先将货物质押给银行授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得到所需贷款,然后与买方交易,再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归还贷款,取回所质押的货物,完成资本周转。

(4)注意事项

在东盟边贸中进行仓单质押业务,应当在以下三方面予以注意:一是金融机构应当对物流企业有充分的认识,了解融资企业的库存及销售情况,对物流企业的还款能力做出充分的评估,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二是物流公司的职责要明确。物流公司根据金融机构的要求履行相应的职责。存储、将货物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以及代收货款等职责都应当提前与金融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后落实。三是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对货物进行有效地评估和监控。对长期持有的货物进行分析评估,及时与金融机构进行沟通,以便减少风险,这些都需要一套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来支持。

2.保兑仓业务模式

(1)概念

保兑仓业务是银行与买卖双方即经销商和制造商,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在卖方承诺的前提下,以保全仓储的方式进行的特殊票据业务。回购、采取商品监管、回购担保等都可以作为担保措施。简而言之就是经销商向合作银行支付一定保证金后开立承兑汇票,由合作银行承兑,收款人是制造商。制造商在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前开始向物流公司或者是仓储公司的仓库交付货物,如果融资企业不能在贷款到期时偿还银行债务,制造商负责重新购买货物。

(2)意义

首先,由于增强了经销商的销售能力,解决了产品积压问题,这无疑为生厂商获取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其次,经销商通过银行获得融资便利,并且可以通过大批量订单获得更加低廉的价格,降低了销售成本。最后,银行通过保兑仓业务,获取相应服务费,增加了收入。

(3)流程

第一,申请人向银行提交信用证申请,银行与买卖双方签订三方合作协议。第二,银行核定买方的信用额度,确定保证金比例。第三,根据单笔交易合同,买方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汇票的收款人是卖方,银行承兑。第四,根据三方协议,买方在银行存入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卖方向买方发送相同价值的货物。第五,根据三方协议,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之前,如果买方的提取货款金额不足银行承兑汇票的金额,卖方回购货物,并将款项汇回银行指定账户。第六,承兑汇票到期后,卖方将支付承兑汇票与保证金之间的差额。

(4)风险及规避

在东盟边贸中,保兑仓业务风险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对制造商来说,当融资额度过大时,销售风险增大,导致资金回收困难,此时经销商不支持保兑仓交易模式,银行的资金安全系数下降,制造商的偿还债务能力下降。第二,对于制造商来说,如果买方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不能完全售出货物,卖方必须支付承兑汇票与保证金之间的差额,以履行担保责任。第三,针对银行来说,存在部分经销商和制造商共同骗取贷款的可能性。风险规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实行严格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制造商要对经销商的资质和信用进行审定。二是制造商有针对性地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包括合同履约的预警以及资金准备的预警。三是加强对质押货物的监督控制,加强信息管理,避免保兑仓业务的风险。

由于东盟的边贸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加强东盟边贸中物流金融服务显得尤为重要,物流企业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进行东盟边贸时,应当结合物流企业自身特点,根据企业在产业链当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所处位置,选择合适的物流金融产品。通过垫付货款和代收货款模式,逐步完善代客结算业务。通过仓单质押和保兑仓业务来实现融通仓业务的发展,从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物流金融服务,促进东盟边贸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巍.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评价[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7(3):83-85.

[2]潘卫红.我国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创新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6,28(1):112-113.

[3]客海生,张勇.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开展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6,39(8):140-143.

服务模式范文篇10

关键词物流服务组织模式;决策动因;对应分析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发展变革,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不可能脱离外部协作关系独自成长起来。这不仅是供应链管理思想发展的根源,也是引导企业合理处理自身生产/服务活动组织策略问题的基本前提。也就是说,企业要想发展,整合外部资源是必须的。如今,物流业务作为企业生产/服务主业之外的第三方利润源,日益显示出其在提升企业综合运营管理水平中的重要作用。而企业对物流服务组织策略决策及实施的正确与否,也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该企业在供应链资源整合中的地位,进一步影响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及当前与长远收益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第三方物流(theThirdpartylogistics,3PL)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逐步拓展开来。人们逐步认识到3PL是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的有效方法[1]。一方面,由于企业将物流业务通过各种组织策略模式外包给3PL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水平、降低风险以及更好的关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因此在世界范围内,3PL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20年中,3PL在产业中的利税增长率平均达到了5%~10%[2]。2002年~2005年间全球物流费用总支出平均达到6万亿美元,其中物流市场份额占全球物流总支出的10%左右;从1996年~2005年,全球物流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5%。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调查显示,中国2005年3PL的市场规模超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比2004年增长了30%。预计在2004年~2010年间,我国3PL规模的年均增长幅度将达到33%,近90%的企业将会选择新型的现代物流服务企业进行综合物流业务的外包[3]。因此,3PL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相当良好。

但是,从现实角度讲,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本身是多样化的,不同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特征、经营能力以及经营战略的不同应分别选择不同的物流服务模式。这不仅是有针对性的提升单个企业效益的前提,也是构筑规范的物流服务市场秩序,形成供应链网络系统中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合理流动与衔接顺畅,建立优质企业资源整合平台的基础。此外,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是,尽管我国现阶段的3PL外包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人文心理、企业现状及政策导向等特殊因素的存在,必然在主、客观环境角度影响企业的物流组织策略决策及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企业选择自身的物流组织模式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简单的任务完成与成本降低,站在企业所在系统与环境角度,从更广和更深层次的角度看待该决策过程所体现出的系统整合性与环境和谐性将是物流服务活动向成熟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系统及环境框架角度对企业的物流组织模式策略问题进行研究,探究决定与影响企业物流组织模式的动因因素,把握他们对物流策略行为的影响程度。为此,本文将采取对应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二、物流服务组织模式动因因素框架的搭建

从文献检索来看,目前针对企业业务外包、物流外包以及3PL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中探讨物流外包功能、作用及意义的文献较为丰富。略加以总结可以看出,人们比较认同的物流外包的首要原因主要有:3PL可以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以降低物流成本[4,5]、3PL可以提供专门及高效的物流服务从而提升服务水平[6]、企业通过将物流业务外包给3PL可以更加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的发展[7]。除此之外,众多学者也提出了其他物流外包的原因,如:物流外包可以减少资产投入[8]、可以降低投资及运作风险[9]、可以灵活应对全球贸易的复杂性、可以增加物流运作的灵活性[10,11]以及技术进步为物流外包带来了可能的和便利的条件[12]等等。Mohammed和Chang(1998)[13]曾对物流外包的动因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包括商业全球化、技术发展、第三方服务的功能、管理方式的改变等等均被认为是影响物流外包的主要动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较多学者围绕分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但从系统性角度深入、全面的分析企业物流服务组织策略多种及综合模式的研究成果尚未形成。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影响企业进行物流服务组织模式选择时的动因因素,在进行实证研究之前,我们首先构筑了环境因素框架。该框架的搭建,一方面是根据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约束理论等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主要是根据目前我国企业运行的实际环境及状况,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及企业所在供应链系统的硬、软环境因素的二维结构进行构建。此外,除基本因素外,基于长远收益目标考虑的辅助因素以及外包时必须满足的生产能力、时限性、质量以及诚信度等基本约束关系也是必须考虑的。

该环境框架基本涵盖了可能导致企业采取不同物流服务组织策略的全部动因的相应归属。也就是说,从大类角度讲,组织策略改变的动因不可能脱离企业的内、外部因素及其所在供应链系统的硬、软环境因素。环境框架虽然是全面和具体的,但以之作为调研的因素显然过多而不可取。为此,在形成调研问卷之前,首先对33家企业(包括22家物流服务的客户企业、11家物流服务的提供企业)进行了预调研及面对面访谈。通过调研及访谈,我们抽取能够既反映环境框架基本内涵,又方便调研问卷形成和实施的主导因素。同时,通过环境因素的直接动因挖掘过程,形成能够被所调查企业接受的直接动因量表。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方便的进行大量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

三、对应分析相关理论

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analysis)是解决社会科学数量研究中对品质型变量进行分析,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基于图形分析的直观有效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由荷兰Leiden大学DTSS课题组研制,于SPSS11.0版本之后新增的应用程序[14]。对应分析以两变量的交叉列联表为研究对象,利用降维的方法,通过图形的方式直观揭示不同变量之间的联系,对于多分类品质型变量的研究特别适合。一般来讲,对应分析的基本步骤可描述如下[15]:(1)编制交叉列联表并计算概率矩阵P

编制两品质变量的交叉列联表,见矩阵X:

(4)绘制行列变量分类的对应分布图

将F和G中的元素分别看成c个二维点和r个二维点绘制在一个共同的坐标平面中,形成对应分布图,各点的坐标即为相应的因子载荷。

研究对应分析图主要应注意两点:第一,观察变量分别在第一维(横轴)和第二维(纵轴)方向上的区别情况,如果同一变量不同类别在某个方向上距离较远,说明这些类别在该维度上区别较大;否则说明这些类别在该维度上区别不大。观察应以区别较大的维度为主;第二,比较不同变量各个取值分类间的位置关系,落在从图形中心(0,0)点出发相同方向上大致相同区域内的不同变量的分类点彼此有联系。

当前,在企业物流组织策略研究领域特别是围绕外包的实证研究领域尚未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展开,因此运用该方法对于深入研究企业的物流服务组织策略行为、拓展企业物流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意义。

四、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

我们的研究样本分别选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企业。被调研对象主要是企业的物流部门经理或物流部门相关人员,保证问卷填写的可靠性。调研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50份,剔除无效问卷44份,得到合格问卷206份。其中,主营业务为冶金、建材、汽车(含零部件)、家电、电子、机械、食品、石化、纺织、服装、批零等各类工商企业均占到一定份额。企业性质、业务范围、员工数量、总资产及销数额分配情况分别见表1所示。分析可知,调查中较大规模的公司较多,可以反映市场的主流情况;且样本分布较为均匀,具有普遍性意义。

(二)问卷设计

1.问卷结构设计。调研数据采用结构式调查问卷来获取。问卷中的问题根据环境框架中可能影响企业物流组织策略决策的动因设定,量表采用5分制,由“较次要”、“次要”、“一般”、“较主要”和“主要”构成,以直接反映各项决策动因因素对企业制定物流组织策略决策的重要程度,同时也便于企业中问卷填写人直接作答。

2.问卷问题设计。为了准确全面研究影响企业物流组织策略的各项动因因素,我们将可能引发企业物流外包及自营的动因归结为表2所示。调研问卷的问题将根据表2的动因项设定,从而通过对应分析找出企业当前物流组织策略形式同决策动因之间的相关关系。

五、对应分析

调研统计结果显示,在206份收回的问卷中,其物流组织策略形式为全部外包的有63份,全部自营的19份,部分外包、部分自营的121份。通过将统计数据输入SPSS15.0版本软件进行对应分析处理,三种不同的物流组织策略形同表2中不同决策动因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如图1所示。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物流服务需求方实体企业的调查分析,运用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当前影响我国各类性质企业物流服务组织模式决策行为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因素与组织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由图1可知,当前物流业务为全部外包的企业,其比较看重的物流组织策略动因因素主要集中于图1中的区域Ⅱ,当前物流业务为全部自营的企业,其比较看重的物流组织策略动因因素主要集中于区域Ⅰ和Ⅳ,而当前物流业务为部分外包、部分自营的企业,其比较看重的物流组织策略动因因素则主要集中于区域Ⅲ。

对于当前物流业务为全部外包的企业,其认为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的最重要因素为动因5,即“为了减少或转嫁物流活动的投资风险”;其次为动因12,即“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都不愿意承担物流任务”。对于可能导致企业将物流业务自营的原因,他们则看重动因24,即“本企业所拥有的物流基础设施、人才以及物流管理水平高于外部物流公司”和动因26,即“企业内部某领导者的私人关系及其利益,导向物流自营活动”。

对于当前物流业务为全部自营的企业,其认为企业将物流业务自营的最重要因素为动因20,即“本企业战略追求大而全的需要”。对于可能导致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的原因,他们则看重动因4,即“为了推广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和提升品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