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5:54:01

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范文篇1

一、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切实保障县内新居民的合法权益,事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乡镇(街道)、县政府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做到把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努力提高新居民服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平安安吉”,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要构建网络,完善机制

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相应的新居民服务管理领导小组,下设新居民事务所(工作站),有公安派出所驻地的乡镇(街道),设立新居民事务所,办公地点在公安派出所内。无公安派出所驻地的乡镇(街道),设立新居民工作站,办公地点在乡镇警务室。新居民事务所(工作站)的日常工作由所在地派出所(警务室)负责。各乡镇(街道)领导小组和事务所(工作站)必须在月底前完成组建,并行文上报县政府办公室和新居民事务局备案。

三、要落实措施,强化保障

(一)新居民事务所所长(站长)由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担任,事务所副所长(副站长)由派出所副所长(警务室警长)担任。专职协管员由县公安局负责,按照年度新居民在册登记数为基数,以不低于800:1比例配备,并做好岗前业务培训。

服务管理范文篇2

一、积极稳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着力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一)全力做好生育服务登记。一是按照生育服务证办理若干规定,进一步规范和减化办证程序,严格按需提供材料进行生育服务登记和再生育审批,不得自行增加应提供资料。明确流动人口可以在现居住地办理一孩、二孩生育登记,但需提供户籍地婚育情况证明,对婚育情况证明难以提供或核实有困难的,由夫妻双方对其婚育状况进行承诺,凭承诺书办理生育服务证,并将情况同时录入流动人口管理平台。对其他情况要求生育的,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二是要强化风险防控。建立和完善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设专人负责,实时监控一孩、二孩生育登记及再生育审批情况。

(二)全面提升基层服务管理能力。一是加强乡镇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建设,按照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吉办发〔2017〕49号)要求,乡镇政府服务功能包括:“加强乡镇卫生计生办公室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管理职能,做好公共卫生、基本医疗、计划生育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结合此次国家机构改革,重新申请建立“乡镇卫生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将原计生职能、编制、人员重新理顺,确保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有效落实;二是加强计划生育业务培训,全面提升计生干部能力素质。二季度,卫生计生局将组织开展乡、村两级计划生育业务培训,尽快解决因人员更换、机构不稳造成的工作效率下降问题;三是扎实开展新国优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按照新国优先进单位创建评估标准,以局业务科室重点工作目标为中心向乡(镇)、村辐射,做好新国优创建活动各项工作落实。

(三)全面两孩相关配套政策落地。一是明确相关部门在全面两孩政策落实中的工作职责,制定年度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印发加强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母婴设施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协调客运站、卫生院等公共场所推进母婴设施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进度;三是加强宣传,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按政策生育。加强计生相关政策宣传,积极构建按政策生育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实施全员人口信息质量核查。一是重点解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及大型民营企业信息采集难问题,同时解决城镇小区无法进入,小区居民信息采集难问题,力求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全覆盖;二是加强信息数据质量核查。重点核查人口基本信息、生育信息、怀孕信息、避孕信息、迁入信息、迁出信息、婚姻信息、死亡信息,不断提升数据质量;三是全面清理重复人口、虚构人口,提高人口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四是定期对数据质量进行通报,并作为计生日常工作考核评价依据。通过实现与活产婴儿、0岁儿童预防接种、公安新生儿落户等信息共享,提升出生人口信息上报质量。

(五)做好人口信息互联互通及人口形势分析。一是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定工作措施,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加强内部相关科室沟通协调,实现全员人口信息互联互通,促进业务协同发展;三是做好人口形势分析。根据上级要求,要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常规统计工作;为县局进行人口形势分析提供真实、准确依据。

(六)开展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2018年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卫生计生工作全局为目标,优化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按照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对各乡(镇)党委、政府、计生工作站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考核领导重视程度、民生项目落实、计生经费投入、机构队伍建设、综合治理及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情况等内容,并以县委督查和卫生计生局文件分别进行情况通报,确保计生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深入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一)继续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一是按照国家及省有关文件要求,继续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卫生计生服务范围,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项目,有序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重点是指导乡镇卫生院统一流动人口服务均等化口径,要逐一排查流动人口健康档案,清理不符合流动人口口径的健康档案,确保各项统计数据准确;二是县级服务均等化重点联系示范乡(镇)快大茂镇、大安镇、二密镇、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要按照示范县工作要求,开展宣传引导、档案建立、经费使用等各项工作落实。按照市卫生计生委示范县建设方案要求内容开展一次督导检查(包括经费使用、宣传倡导、工作开展等情况)。

(二)加强平台信息管理,提高信息质量。一是加强卫生计生系统内部相关科室沟通。充分发挥流动人口协调小组功能,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各相关科室工作职责,共同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宣传倡导、关怀关爱等各项工作;二是做好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办理工作。各乡、镇、社区对18-49周岁流出育龄妇女的婚育情况信息要全部录入平台,确保电子婚育证明办理率100%。要充分利用流动人口平台查询功能,对流入我县的18-49周岁育龄妇女信息进行查询,查询不到的及时发送协查信息,并及时、准确反馈外地的协查信息;三是保质保量完成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任务。各地要尽早开展流入人口信息核查,完善流入人口平台数据质量,大安镇要确保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能够按要求的时限、程序、样本点及内容完成入户走访、调查问卷填写、逻辑关系审核等各项监测任务。

(三)做好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按照文件精神,今年我县要完成一个示范企业、一所示范学校、两户健康家庭的创建工作。各乡镇要提早谋划,积极运作,每个地方至少要开展一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并按要求时限上报;结合健康城创建工作,要做好“新市民健康行”启动仪式的谋划工作。

(四)开展流动人口关怀关爱活动。一是利用元旦、春节期间流动人口大量返乡之际,开展“把健康带回家”主题宣传活动。各乡、镇可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健康用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走访慰问、“三下乡”等宣传流动人口相关政策规定。通过开展义诊、健康知识讲座等传递健康生活理念;二是开展“三留人员”卫生计生服务行动。金斗、开发区、大泉源乡要针对流出人口较多,“三留人员”逐年增多的实际,开展好“三留”人员的关怀关爱工作;三是开展好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结合卫生计生行业特点,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和基本情况,特别是健康状况,组织开展一次为留守儿童“送健康”活动,可以是健康体检,也可以是心理疏导或其他与健康相关内容的活动。

三、做好计划生育家庭扶助保障工作

(一)稳妥实施国家“两项”奖励扶助制度。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组织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做好奖扶和特扶目标人群资格确认、信息录入、数据汇总、资金测算和监督管理等工作。一是开展资格确认。对近几年抽查比例不够或没有进行抽查的乡、镇要抽调人员,严格按照资格条件,集中时间开展一次全面资格确认和互检工作,确保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准确;二是严格档案管理。奖励扶助对象建档程序要合法、规范,资料要齐全。按时间要求在群众方便且容易聚集人员的地方进行张榜公示(公示当年应发放和退出的所有人员名单);三是按时提供新增人员名单,确保新增人员扶助金按时足额发放。各乡、镇信息录入平台后,要及时向当地资金发放机构提供新增、退出人员花名册,明确资金卡的制作及发放等相关事项,确保及时制作“两项”制度新增人员专用资金卡,并按时发放到个人手中(最好留存书面交接资料)。

(二)加强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扶助关怀工作。加强“三个覆盖”督导调研,进一步落实各项扶助关怀政策措施。巩固落实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对独居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的联系服务。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心理疏导项目,推动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心理咨询、心理疾病治疗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做好信息档案的维护和使用。一是定期抽查每一名特别扶助对象联系人包保情况,做到内容及联系方式双方知晓,做到奖励扶助对象人手一卡。同时,明确“一岗双责”具体工作内容,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即有更换联系人的,要及时通知被联系人,同时更换联系卡,方便相互之间及时沟通。计生特殊家庭要知晓就医绿色通道标识,协调政府让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享有优惠政策优先权;二是利用卫计局下拨“失独特困家庭关怀关爱专项经费”,再申请乡镇政府通过民政、残联等部门给予其他专项资金支持,在重要传统节日及重病住院期间,对特殊困难家庭开展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一份真诚的关爱;三是与乡镇卫生院沟通,充分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一载体,宣传引导他们主动签约,并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事项;四是协调政府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廉租房、公租房等优先优惠政策,在困难补助、贫困救助、危房改造、节假日走访等方面向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倾斜;五是结合文明城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的主题,深入开展“文明倡导、健康促进、致富发展”各项活动,切实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特殊家庭建档立卡,纳入健康扶贫管理;六是做好“两项”制度工作记录。按照“两项”制度工作规范要求,要做好年度内有关“两项”制度工作部署、研究决定重大事项、重要会议召开等内容的详细记录。

(三)做好改制破产企业和无单位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一次性奖励兑现工作。各乡镇要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改制破产企业和无单位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奖励对象的申报、审查、审批、档案建立、资金申请及发放工作,对不符合条件人员要做好政策解释,对特殊情况人员要积极请示领导,研究解决办法。

服务管理范文篇3

一、我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还存在着生育人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象。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育观念改变的新形势下,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发生重大转变,存在着生育人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状。这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只能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得到解决。(二)避孕节育的服务管理工作还任重道远。在新时期下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加大,大多数年轻夫妇为追求未来的美好生活,晚生育、少生育的生育愿望成为主流,避孕节育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其一,我国边远地区经济不太发达,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避孕需求;其二,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相当部分的残疾群体避孕需求没有得到重视;其三,由于社会上的歧视,性病、艾滋病患者群体的避孕需求和生殖健康也得不到社会的高度关心。(三)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功能尚不完善。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计划生育管理日趋人性化,但在满足人们生育愿望的情况下,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功能尚不能全部满足人们的需求。其一,不孕不育的家庭群体,有迫切的辅助生育的需求没能得到满足;其二,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少年性早熟成为趋势,青少年群体的生殖健康、避孕等需求,需要得到政府计划生育部门的关注。(四)我国西部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仍不健全。虽然中国为经济发展大国,其GTP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西部少数省份经济欠发达,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尚不健全,面临着生育水平、生殖健康、男女数比例失调、性别歧视等计划生育管理难题,年龄矛盾、寿命预期、人口老年化等现象也日益凸显。

二、改革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要坚决执行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计划生育国策。要认真贯彻精神,坚决执行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计划生育国策,充分发挥国家计划生育协会在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促进计划生育政策得到落实,做好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和科学避孕、生殖健康指导工作,正确引导和鼓励年轻家庭遵守生育政策,树立优生优育的生育理念,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和经济状况,有计划安排生育,做到优生优育、利国利民。(二)要加大妇女、儿童健康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力度。确保广大妇幼的身体健康,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其一、要保障孕妇的孕产期的定期检查和保健服务体系,保障出生儿的健康成长,促进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其二,将城镇常住流动人口,纳入城镇计划生育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范畴中,推进常住流动人口共享城镇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的服务资源;其三,对不孕不育家庭群体,要提供现代先进医疗的生育辅助技术服务,满足其实现生育的愿望。(三)要加强基层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者的指导与培训。时代的发展给我国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改革注入新的内涵,对基层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者提出新的挑战。因此,要加强对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人员,进行优生优育、妇幼保健、科学避孕方法和生殖健康等医疗专业知识的定期专门指导与培训。在提高其医疗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为基层的居民群体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四)要倡导家庭优先政策要继承和弘扬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探讨制定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家庭优先政策。国家出台社会、经济政策中纳入家庭优先原则,政府倡导家庭主流意识,将传统家庭美德与当前家庭优先理念相互融合,在社会中创造家庭优先的和谐环境,使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家庭帮扶的新家庭文化蔚然成风。(五)强化基层妇幼保健的健康促进。全国基层的妇幼保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保障,是我国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强化基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的健康促进,创立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理想团队,为基层妇幼保健提供优质服务。其一,提供避孕节育知识的咨询,指导避孕节育措施的实施;其二,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生育间隔对母婴健康保护的重要性,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六)提高西部边远贫困地区计划生育资金扶持。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举全国之力,加大对西部不发达地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资金的投入,使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其一,要高度关注计划节育、优生优育国策的贯彻落实,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提供良好保证;其二,增加投入资金,切实做好妇幼保健、避孕节育、不孕不育和残疾特殊群体的管理服务,消除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盲区,实现全国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改革全覆盖。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计划生育是我国具有深远意义的国策,也是一门社会科学,其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改革的探索,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在精神指导下,精励前行,圆满完成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改革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王培安.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征程[J].人口研究,2018(01).

服务管理范文篇4

一、退休干部管理现状

1、基本情况。我县共有退休干部(含条管)2492人,其中行政732人,事业1593人,企业167人,党员1030名;现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41个党员625名,占退休干部党员数的61%。绝大多退休干部参与了所在单位的老年体协组织,但改制、破产企业的退休干部由于没有了单位,游离于党组织和其他组织之外,乡镇退休的干部居住在县城,回到退休单位参与组织学习活动也不方便。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退休干部到外地随子女生活,或为子女带孩子,时间长短不一。这些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还存在空白点。

2、管理措施。目前我们对退休干部主要采取分级管理办法,对县级退休干部,采取与离休干部一道进行服务管理模式,学习一起参加,活动一并安排,文件一块阅读,联系一道进行,科级及其以下的由所在单位服务管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注意加强指导,以老干部党支部为抓手,通过“争创”活动,把支部建成老干部组织的核心,采取老干部支部、老年体协、关工委“三位一体”的方式,使老干部真正能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从而推动整个老干部工作。

二、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们平时到各部门协调指导老干部工作,以及这次专门调研来看,老干部工作这些年来,从总体上来看有了明显的进步,绝大多数老干部比较满意,但调研中也发现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部门重视程度不一。多数单位的领导对老干部工作是重视的,有分管的领导,有必要的活动经费,重要会议请老干部参加,重要精神能向老干部传达,重要工作征求老干部意见,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老干部。也能为老干部组织订阅必要的书报。但也存在经济状况较差或单位领导对老干部的关心重视不够等,造成一些单位退休干部缺少必要的活动场所、学习资料、活动器材等,老干部们意见较大。

2、有的政策规定不明。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方面,特别是生活待遇不像离休干部那样有明确的文件规定和明确的保障机制。行政事业单位退休老干部的生活待遇一般还能得到落实;企业单位很多退休干部的生活费都难以得到保证,像武夷山镇这样由国有农垦企业改制后的单位退休干部,由于种种原因,在退休费的发放上既不是行政事业工资,也和企业的不一样,当地政府难以解决,老干部反映较大。另外退休干部生活补助各地不一,差距很大;退休干部因病死亡,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一次性抚恤金发放也不尽相同;还有一些福利性的待遇如降温费等,退休干部如何发放没有明确文件规定,存在单位领导说了算的问题,退休干部意见较大,老干部工作部门也难以协调。此外,老干部支书等反映他们开展活动都要电话通知,个人电话费支出不少。。

3、生活待遇差别明显。生活费金额,一是离休和退休干部差别很大,二是条管和地方差别大,三是行政事业和企业之间差别大。与离休干部的差别退休干部一般还能够理解,但单位之间,条块之间的差别则怨言较多,他们认为自己在什么部门工作不是自己决定的,是组织安排的,应该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在医疗保障方面,对退休干部考虑照顾不多,一是个人帐户金额偏低,老干部年纪大了,平时生病较多,看病几次个人帐户就没钱了,门诊费用个人负担较多;二是定点医院设置不够合理,不少乡镇没有定点医院,老干部看病很不便。

4、学习活动形式单一。由于各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一,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体协主席能力的差异、工作热情不同以及资金等原因,老干部的学习活动形式还比较单一,打牌下棋聊天的多,有计划有安排学习的少;老干部自我学习的多,单位有指导性的学习少;室内活动的多,外出参观的少;座谈议论的多,发挥作用的少。

三、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对策思考

如何做好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不但上级有这样的要求,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也是大多数退休干部的迫切希望。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抓好支部建设,发挥核心作用。从调研中老干部及在职领导的反映来看,大家对这两年来通过大力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从而推动整体老干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抓支部建设抓住了核心,应该继续抓好老干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它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桥梁纽带作用。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要把老干部支部列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统一指导考核,通过完善制度、领导挂点、分片指导、加强培训、开展互学互促活动等方式,抓好典型,大力宣传,促进支部建设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我县的武夷山镇就是很好的事例,该镇有退休干部职工800余人,人员分布很广,情况很复杂,镇党委按所在地域成立老干部党支部,发挥老干部党支部核心作用,通过他们了解情况、反映问题、传达精神、凝聚人心的作用,为武夷山镇大局的稳定发挥了一半的作用。

2、明确待遇规定,统一发放标准。老干部离退休后,两项待遇的落实问题一直是老干部部门的工作重点,从目前情况看,离休干部落实情况较好,退休干部的落实情况还不是令人满意。从政治待遇上看,他们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还是十分关注党和国家大事,关心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但目前多数仅仅满足于以往的一些做法,建议每年安排几次专门为老干部举办的、由专家或县级领导主讲的形式报告、专题讲座、情况通报,使老干部了解形势、了解本地的工作重点,更好的理解党委政府工作,从而发挥他们的优势,帮助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在老干部阅文方面,除了原有渠道外,县委政府的文件可以考虑多发一份到老干部局,乡镇县直单位则复印一份发到老干部支部、体协,放在阅览室、活动室,长期开放,让老干部随时阅文,避免固定时间给老干部带来的不便。在生活待遇方面,退休干部该享受的要统一下文予以明确,不能因单位领导的个人决定或以单位经费不足、在职干部职工没发等理由而不予落实。老干部支书、老年体协主席等人必要的电话费、交通费补助要纳入单位开支,并尽快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文件。

服务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电力公司;营销服务;管理水平;有效措施

电力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用户带来优质的电能服务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日益复杂,这也为我国电力公司的转型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力公司应在市场变化中谋求出路,迅速转变自身的管理角色,融入市场竞争,通过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市场竞争之中谋求一席之地。

1当前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现状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这将直接推动我国经济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电力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时更是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为了更好地推动电力产业的长效发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就当前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现状而言,已经初步建立打破垄断的开放竞争态势,电力公司需要转变经营观念,强化服务理念,面向市场实现优化管理。优质且持久的电能服务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居民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电力营销服务水平更是直接决定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关系着电力产业实际效能,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但就当前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现状而言,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电力产业自身长期以来的垄断性质,导致电力企业缺乏相应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甚至部分企业还认为电力供应作为市场短缺产品会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无需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对相关服务管理工作也并未引起相应的重视。其次由于电力企业长期处于政企合一的传统管理模式,这也会导致电力企业的供电服务以及电网建设速度等工作都存在相对的滞后性。

2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

2.1顺应时展趋势,转变电力服务理念。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态势下,我国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需要有效顺应时展趋势,转变自身的营销服务管理理念。在传统市场条件下,我国电力企业大多处于经济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普遍缺乏相关的营销服务意识,认为电力供应是特殊产品,无需专门开拓市场。但随着电力体制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众多多元化的售电主体纷纷进入电力市场,市场竞争格局逐渐由传统的“多买方和单一卖方”向“多买方和多卖方”方向转变,传统电力公司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态势。为了更好提升电力公司的营销服务管理水平,这需要从根本层面上转变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在企业内部构建新型管理文化,引导员工自主转变自身角色,由电网管理者向电网服务者角色进行转变,从服务意识、服务行为、服务语言及服务礼仪等多个层面入手。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力公司还可借助于供电服务热线或网络平台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公司、企业和用户之间搭建更为高效便捷的沟通桥梁,为用户带来更为人性化的电能服务。例如,历年来多个省市区的电力公司都开展了95598热线服务技能竞赛等多样化的活动,通过用电客户咨询投诉场景模拟来提升话务坐席员的营销服务能力,这可以涵盖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难点和热点进行,着重考察工作人员对于业务技能、处理流程、工作规范、服务礼仪态度及灵活应变能力等方面的掌握情况。通过类似能力竞赛或职业培训等活动的开展,有效推动优质电力营销服务工作的开展。另外还可结合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电力公司借助于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在内的SNS平台,实现服务信息的快速传递,提高公众认知程度,让优质的电力营销服务能更加深入人心。2.2融入市场竞争,优化管理策略。为了更好的提升电力公司的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水平,这需要从多个层面优化管理策略,推动电力公司能够积极融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提升自身的核心发展竞争力。首先就管理机制而言,这需要电力公司设置更为高效的工作流程,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将用户需求反馈、办理业务查询及受理,日常故障报修、配网调度、装表接电、售后处理等多个环节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优化自身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水平。另外根据特殊人群如孤寡老人等,还可提供更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一对一服务。其次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之中,电力公司可以进一步细分市场,根据细分市场的差异性制定对应的价格策略,如针对普通消费者、大型国有企业、高新企业等不同市场主体进行差异化报价,通过电价调整峰谷时段的耗电量,提升营销效率的同时,也能实现社会节能减排的目的。第三,在电力公司优化管理过程中还可大力推广新型技术的投入,进一步增强电网服务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优质性,为用户带来更为便捷绿色的电能服务。

3结语

当前我国的绝大部分用电量集中于居民用电,事业机关单位用电和商公物仓用电等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电力公司也会面临更为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电力营销服务水平,这需要电力公司转变管理理念,在管理意识管理机制及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管理水平,通过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等多措并举的方法实现更为全面和高效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杨,李昂,夏清.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系[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05):10-16.

[2]康军章.关于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措施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1):24-25.

服务管理范文篇6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人口和计生工作暨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会,今天。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书记4月26日在中央政治局就人口问题的重要讲话,贯彻落实省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我县人口计划生育形势,查找缺乏,安排布置今后一个时期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尤其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县创建工作。刚才,纪美县长通报了2010年乡镇和部门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月林局长就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建议;曾家和曙坪两个乡镇做了表态发言。会上,县委、县政府还对2010年度人口和计生工作的先进单位进行了惩办奖励,并签订了2011年度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责任书。目前,各项任务都已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下面,再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认清形势

做好人口计生工作至关重要,人口计生工作是国的基本国策。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胜利。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人口发展和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的国人口工作进行了集体学习。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各部门深刻认识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落实好人口工作的重要任务,不时开创人口工作新局面。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证明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仍然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果,十一五”期间,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以“四项创建”无多胎乡镇无政策外生育村创建、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创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三村”创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县创立)为抓手,从目前形势看。切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确保了全县低生育水平继续稳定,全面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胜利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级育龄妇女信息化甲级县和省级人口计生信息化项目县,多次获得省市的荣誉称号,多次受到上级惩办奖励。县委、县政府对人口计生工作比较满意。这些成果的取得凝聚着各级干部的辛勤工作和艰辛努力。借此机会,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地感谢!

要清醒地认识全县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任务依然很艰巨,看到成果的同时。取得的效果还很脆弱,基础还很薄弱。脆弱”主要表示在工作进展不平衡,总体较好,局部先进,局部落后,少数乡镇思想松懈、工作松劲,主要质量指标差别大,手术及时率、重点对象三查率普遍偏低,政策外生育特别是多胎隐患增多。单薄”主要表示在基层基础工作还不稳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任务重。

人口计生工作是不能出问题的也出不起问题。因为出生人口基数小,作为这样一个人口小县。一旦出现问题,哪怕再小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各项控制指标的完成,特别是出生政策符合率、统计准确率、手术及时率、三查率这四个重点指标,稍有不慎就会超过“一票否决”规范。加之省市对人口计生工作的考核奖惩机制不时强化,要求我不能有任何的麻痹松懈,抓好了就会乘势而上,再创佳绩,稍有放松就会下滑反弹,功亏一篑,一旦被省市列为重点管理县或者执行“四项制度”就会付出巨大的政治、经济代价,会严重挫伤基层党政领导和从事人口计生工作同志的积极性,损害形象,破坏全县集中精力抓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影响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可以说,人口计生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必需锲而不舍,抓好平时,打好基础,确保不出问题。各级各部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临时性和艰巨性,充分认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始终把人口计生工作这根弦绷得紧而又紧,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今年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进一步抓住重点、解决难点

围绕一个中心(稳定低生育水平)强化建立两项机制(强化责任考核机制、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机制)全力实施三大工程(母亲健康工程、优先促进工程、计生家庭守业工作)狠抓四项创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县创立、无多胎乡镇无政策外生育村创建、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创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三村”创立)和五项经常性工作(以信息化为手段的人口管理工作、以依法治理为手段的综合治理工作、以奖励扶助为手段的利益导向工作、以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为重点的宣传教育工作,今年的人口计生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学习提高年”活动为手段的队伍建设工作)着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明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坚定不移地稳定低生育水平。要坚持稳定和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构建稳定低生育的长效机制。要全面贯彻人口计生工作相关法规、政策,抓好春秋两季以落实四项手术为主的服务月活动,强化“三查”等日常管理服务措施,不时加大政策外怀孕和生育的处置力度,千方百计杜绝多胎生育。要严厉查处违法生育问题,重点加大特殊人群超生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依法查处的威慑作用,坚定不移地执行“一票否决”和黄牌警告制度,维护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严肃性。要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切实稳定和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机构队伍建设,确保计生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以村规民约为依据引导群众进行自我管理,加快建立“依法管理、群众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机制。

(二)不时提高人口计生服务质量。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深化各项服务工作。要扎实做好以“三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工作,着力提高人口素质,依照“查、治、防”相结合的要求,实施好第二轮“母亲健康工程”要全面推进优生促进工程,计生、卫生、民政等部门要加强衔接,做好婚前免费检查和孕前筛查项目实施,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扩大计生家庭守业工程试点范围,各涉农部门在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时,要优先考虑计生家庭,增强他自我发展能力。要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动员相关部门齐参与、共管理,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深入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严打“两非”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要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设,推进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帐表册单、提高统计质量。要加强信息运用,推进人口信息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共建、共享、共用,不时提高人口信息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水平。

这是2008年创建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和2009年创建人口计生信息化项目县工作中得出的一条经验。全县要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县创建活动为契机,三)扎实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创建活动是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下功夫解决流动人口计生管理难问题。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组织流动人口联合巡检,综合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形成政府主导、计生牵头、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机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对照创建规范,专题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工作,积极建立流动人口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机制,为流动人口提供与外地人口同等的计生服务;要继续做好外出育龄妇女信息排查工作,不时加强重点对象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流出人口违法生育;要按照“扩职、克难、转型、创新”要求,推进“统筹协调机制、科学管理机制、利益导向机制、宣传引导机制、优质服务机制、评估考核机制”六大机制建设,为创建综合改革示范县奠定基础,确保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县创建一举胜利。

三、进一步夯实责任、推动落实

更是全社会的工作。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人口计生工作不只仅是人口计生部门的事。加强领导,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票否决”不动摇,坚持稳定人口计生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坚持不时创新人口计生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人口计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统筹布置,协调推进。要及时研究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并严格实行乡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联村责任制。人口计生育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也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兼职工作人员,层层落实责任。

服务管理范文篇7

一、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我市现有军休人员33人,其中离休干部11人,退休干部15人,无军籍职工7人。市民政局服务管理的军休人员2人,涡阳9人,蒙城10人,利辛8人,谯城4人。无干休所和军休服务站。

(二)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军休工作的重要性。军休工作是民政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工作的继续,事关社会稳定和国防建设大局。落实好、维护好军休干部的切身利益,是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军休干部的关怀。在交接、安置、服务、管理等方面,局领导都要亲自过问,认真安排专人负责,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拉近军休干部与我们之间的感情,让他们感觉如家人一般。

2、统一步调,规范交接安置程序。根据中办发〔2004〕2号文件精神,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工作,已由批次移交改为年度移交,每年将有一定数量的军休干部移交地方安置,接收安置任务加重,情况也更为复杂。在交接过程中,接收地民政部门十分重视,由分管领导亲自过问、具体指导,并派专人负责交接事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接收单位严格按照省民政厅民安函〔2005〕113号文件精神和省民政厅、省军区政治部《转发民政部、总政治部印发<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交接工作办法>》(政联〔2007〕12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规范接收安置程序。军地双方本着友好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密切配合,消除矛盾,统一思想,妥善处理交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歧,达到部队、地方和被移交军休人员本人三方都满意,签订“移交协议书”。同时,加强与财政、劳动保障、卫生、教育、公安等部门联系,根据军休相关政策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协助军休干部本人尽快办理好工资、医疗、落户等相关手续及其家属、子女相关问题。

3、高度重视,千方百计落实好“两个待遇”。军休干部政治待遇,是军休工作的首要内容,如何把政治待遇落到实处,是做好军休工作关键所在。一是政治上关心和尊重老干部。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军休干部进行学习政治,及时传达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介绍经济形势和改革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使他们能够了解全局,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引导一些德高望重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为地方“两个文明”建设继续发挥作用。并为每位军休干部订阅报纸、杂志等,丰富他们的业务文化生活。每逢建军节、春节等重要节日,领导都要亲自带队前往每位军队离退休干部家中进行慰问。二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文体活动。如组织老干部体检、参观、旅游、健身等活动,既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又有益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时以召开座谈会方式,交流心得,沟通情感,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待遇是军休干部安度晚年的物质基础,落实好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是军休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及时落实军休干部的调资和离退休费及各种津贴补贴。按时兑现,切实保障军休人员基本生活。二是经常走访调查,解决好军休干部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4、加强管理,提高军休服务水平。军队离退休人员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部分老同志都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或抗美援朝等战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组织纪律性强,作风建设高尚。在工作中,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维护社会公德。蒙城县为鼓励军休干部上老年学校,学费一律报销;另一方面鼓励他们继续发扬老一辈革命优良传统和艰苦朴素的作风,树立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为国防建设和社会稳定发挥余热,多做贡献。根据离退休老党员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爱好的特点,组织他们参加一些不同形式的社会活动,有的自愿上老年大学,有的主动当校外辅导员,有的爱好野外钓鱼等等。在平时生活中,对于老干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除,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和意愿。

5、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军休干部余热。鼓励和支持老干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继续为社会发挥余热。一是鼓励他们为家乡建设献言献策,关注和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二是组织到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等慰问孤老残幼,鼓励他们投身到社会福利事业上来。三是发挥政治优势,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军休干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责任感,在建军节、国庆节和征兵期间,组织一些军休干部到学校、街道、乡镇等宣传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受到群众的欢迎。

6、多方协调,切实做好军休干部医疗保障工作。医疗保障是他们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县区都把此项工作纳入城镇职工医保体系,按照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办法给予保障,对离休干部医疗费实行实报实销,退休干部按比例缴纳一定的医保公益金,住院医药费按地方同职级干部比例报销。为了解决好军休干部医疗费超支问题,我们主动向政府汇报,多方协调,一方面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一方面争取军休干部的理解支持,切实改善军休干部的医疗待遇。

7、以人为本,积极做好家访工作。通过家访和不定期的谈心和座谈等方式,了解军休干部的心理活动,掌握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了解生活、家庭的实际情况,调查军休干部对军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出现的问题、困难和矛盾,妥善给予处理和解决,对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并根据对工作提出的意见、问题进行及时整改,调整工作方法和部署,实施人性化关爱,让军休干部真正感受到民政部门就是他们另外的一个家。

二、军休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管理人员相对减少。

(二)军休干部物质文化需求高层次、多样化。随着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相对提高,军休干部需求服务的质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并呈现出多样化。一、二、三批军休干部年龄平均在70岁左右,并且70%的家庭,呈现空巢现象,特殊服务、家政服务、医疗服务需求比较突出。而第四批第五批接收的军休干部年龄较轻,精神文化需求和为社会再做贡献的需求丰富多彩,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的愿望强烈。

(三)是经费保障不足。主要是医疗费标准过低,服务管理经费缺口较大,地方依赖中央,单位和个人基本上全部依赖上级,地方财政配套跟不上,国家负担越来越重,形成恶性循环。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涉及政府部门和社会有关单位,又涉及到广大军休干部的切身利益。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一方面民政部门切实把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摆上议事日程,精心谋划,分类指导,定期分析形势,经常检查督促,对改革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应积极协调解决。主动与有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经常保持联系,及时沟通思想,定期交流情况,以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宣传军休干部的丰功伟绩,宣传作好军休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社会对军休干部的了解和尊重、对军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增强社会为军休干部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营造为军休干部争做贡献、自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二)搞好试点,分类指导。我市在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得到了广大领导和军休干部的认可。但创新服务管理体制,整合服务管理机构,转变工作职能等方面还要做大量工作,下一步需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做到既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又因地制宜,稳中求成。

服务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院校;后勤服务;引进合作;管理体系

一、院校引进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现状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要求,我国院校2000年逐步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大部分院校实行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营模式。由于院校低效复杂的事业单位运行体制,致使人员成本和营运成本过高,服务效率低下,在营运管理方面缺乏创新和竞争意识,经营效益差,服务水平低。因此,我国院校近年来对后勤服务经营和管理方式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和改革,从传统的院校投资、自主经营管理模式为主,转变为以引进社会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的管理模式为主,并取得了较好实践的效果。

二、我校在引进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方面的探索

自2015年以来,广东省教育厅先后向广东工业大学下发多个文件,鼓励学校探索新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学校后勤服务总体水平全面提升。2016年,我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后勤管理部门在总结多年后勤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台了《广东工业大学引进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管理办法》及《广东工业大学后勤保障服务项目引入竞争性合作伙伴管理实施细则》,现将管理办法的思路和实操经验与大家进行研究探讨。(一)统一管理机构。统一后勤服务项目的管理机构,由院校的后勤管理机构为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的责任部门,其他任何部门未经学校批准无权自行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合作伙伴。由后勤管理部门负责服务项目清单内服务项目的规划、配置并提交服务项目清单;负责办理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的审批、合同签订等手续;负责起草招标文件用户需求书;负责服务项目的校内协调、运行监督、计生、消防、安全生产、费用收缴、水电费收缴等日常管理。(二)引入竞争性合作伙伴实行清单化服务与管理。由学校后勤管理机构提出学校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清单。若服务清单内项目需变更,由后勤管理机构按批次做清单项目变更申请(含新增、删减、变更),由财务、审计、国资等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提出审核意见,报学校审批。(三)建立健全资格预审查制度。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须有相关从业资质和从业经验,有良好的服务信誉,无法律纠纷。主要是对参与投标的企业资格进行审查,剔除不符合资格条件的企业,降低引进合作的风险。投标企业必须要有相关从业资格,必须是在高校或一定规模的机关或企业经营过相关项目的、社会信誉好的企业。(四)规范程序。后勤管理机构提出后勤服务项目清单由财务处、审计处等相关部门对项目提出审核意见,报学校审批;凡在服务清单范围内的服务项目获得批准后,后勤集团委托招标中心负责项目的招标;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开展的项目一般应进行集中采购,确定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对于一些涉及金额较小的零星服务或临时合作项目,经监察处、财务处、审计处、招投标中心等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确定竞争性合作伙伴。(五)加强监督检查与违规追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依据工作职责对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合作情况进行检查。

三、结语

在学校引进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的改革实践中,学校的后勤服务体系、模式出现了很大变化,让院校的后勤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因为新时期后勤改革存在各种不同形式的研究与探索,各院校必须按照实际需求与国家政策进行全面考虑,选择适宜本院校发展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才可以保障后勤服务的合理性,这样才可以让院校的更好发展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吴乐.高校食堂引入合作企业提供餐饮服务经营管理模式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16,(3):51-52.

[2]王宇花.高校社会化食堂引入机制、过程监管和退出机制标准研究[J].特区经济,2016,(5):170-171.

[3]赵醒文,邝倍民.地方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研究与探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5):33-34.

[4]罗竹琳.关于高校食堂经营模式和管理的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2):146-147.

服务管理范文篇9

**岗区在开展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中,通过定期向流动党员发放“四种信函”,架起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连心桥,形成了组织关心党员、党员心系组织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了流动党员的服务管理。

一是发放“重要事项告知函”。各基层党组织定期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助农惠农政策、村(居)事务、农产品市场供求、劳动就业、招工培训等信息及时传达给流动党员,确保流动党员及时掌握党内重要动态。

二是发送“服务承诺告知函”。各基层党组织将党员服务站点、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等机构在招工就业、证照办理、扶贫济困等方面的承诺服务内容定期提供给流动党员,接受咨询、求助和监督,真正做到流动党员生活有人问、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三是发放“征求意见建议函”。定期征求流动党员对党组织和班子成员以及党组织重要事项决策、重大活动安排、重点项目落实方面的意见建议,畅通了流动党员表达意愿的渠道,调动了流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如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摸底活动中,各基层党组织分别采取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征求流动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帮助填写调查问卷。

四是发送“协查告知函”。**岗区自开展城乡党建一体化建设工作以来,为加强各镇、街道对流动党员齐抓共管,全面推行流动党员协查函告制度,对区内相互流动的党员通过以党委对党委的方式进行协查函告;对区外流入的党员或流入区外的党员,通过区委组织部进行协查函告,形成了多方参与、联手共管工作合力。

服务管理范文篇10

第一条为了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满足公众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的需求,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

务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新闻信息,是指时政类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包括通过互联网登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和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

第三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国家鼓励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健康、文明的新闻信息。

第四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管全国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设立

第五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分为以下三类:

(一)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超出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二)非新闻单位设立的转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三)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有关行政法规,设立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审批。

设立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备案。

第六条新闻单位与非新闻单位合作设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新闻单位拥有的股权不低于51%的,视为新闻单位设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新闻单位拥有的股权低于51%的,视为非新闻单位设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第七条设立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健全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章制度;

(二)有5名以上在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3年以上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

(三)有必要的场所、设备和资金,资金来源应当合法。

可以申请设立前款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机构,应当是中央新闻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属新闻单位。

审批设立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除应当依照本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的总量、结构、布局的要求。

第八条设立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除应当具备本规定第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项规定条件外,还应当有10名以上专职新闻编辑人员;其中,在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3年以上的新闻编辑人员不少于5名。

可以申请设立前款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组织,应当是依法设立2年以上的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法人,并在最近2年内没有因违反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申请组织为企业法人的,注册资本应当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审批设立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除应当依照本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的总量、结构、布局的要求。

第九条任何组织不得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与境内外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企业进行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合作,应当报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十条申请设立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填写申请登记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章制度;

(二)场所的产权证明或者使用权证明和资金的来源、数额证明;

(三)新闻编辑人员的从业资格证明。

申请设立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机构,还应当提交新闻单位资质证明;申请设立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组织,还应当提交法人资格证明。

第十一条申请设立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中央新闻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属新闻单位以及非新闻单位应当通过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提出申请。

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提出申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实地检查,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应当自收到初审意见之日起40日内作出决定。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提出申请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40日内进行实地检查,作出决定。批准的,发给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不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属于中央新闻单位设立的,应当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之日起1个月内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备案;属于其他新闻单位设立的,应当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之日起1个月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备案。

办理备案时,应当填写备案登记表,并提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章制度和新闻单位资质证明。

第十三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依照本规定设立后,应当依照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的行政法规向电信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四条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股权构成、服务项目、网站网址等事项的,应当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申请换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根据电信管理的有关规定,需报电信主管部门批准或者需要电信主管部门办理许可证或者备案变更手续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股权构成、网站网址等事项的,应当向原备案机关重新备案;但是,股权构成变更后,新闻单位拥有的股权低于51%的,应当依照本规定办理许可手续。根据电信管理的有关规定,需报电信主管部门批准或者需要电信主管部门办理许可证或者备案变更手续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规范

第十五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按照核定的服务项目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第十六条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转载新闻信息或者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应当转载、发送中央新闻单位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的新闻信息,并应当注明新闻信息来源,不得歪曲原新闻信息的内容。

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不得登载自行采编的新闻信息。

第十七条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转载新闻信息,应当与中央新闻单位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签订书面协议。中央新闻单位设立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将协议副本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备案;其他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将协议副本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备案。

中央新闻单位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签订前款规定的协议,应当核验对方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不得向没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的单位提供新闻信息。

第十八条中央新闻单位与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开展除供稿之外的互联网新闻业务合作,应当在开展合作业务10日前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报告;其他新闻单位与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开展除供稿之外的互联网新闻业务合作,应当在开展合作业务10日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报告。

第十九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登载、发送的新闻信息或者提供的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

(十)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十一)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二十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建立新闻信息内容管理责任制度。不得登载、发送含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第十九条规定内容的新闻信息;发现提供的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中含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第十九条规定内容的,应当立即删除,保存有关记录,并在有关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第二十一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记录所登载、发送的新闻信息内容及其时间、互联网地址,记录备份应当至少保存60日,并在有关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法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单位、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依法进行实地检查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第二十三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应当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进行监督;发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登载、发送的新闻信息或者提供的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中含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第十九条规定内容的,应当通知其删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立即删除,保存有关记录,并在有关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属于中央新闻单位设立的,应当每年在规定期限内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提交年度业务报告;属于其他新闻单位或者非新闻单位设立的,应当每年在规定期限内通过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提交年度业务报告。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报告情况,可以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管理制度、人员资质、服务内容等进行检查。

第二十五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接受公众监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应当公布举报网站网址、电话,接受公众举报并依法处理;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举报,应当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规定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擅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或者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超出核定的服务项目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电信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书面认定意见,按照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的行政法规的规定停止其互联网信息服务或者责令互联网接入服务者停止接入服务。

第二十七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登载、发送的新闻信息含有本规定第十九条禁止内容,或者拒不履行删除义务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电信主管部门根据有关主管部门的书面认定意见,按照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的行政法规的规定停止其互联网信息服务或者责令互联网接入服务者停止接入服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登载、发送的新闻信息含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内容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依照前款规定的处罚种类、幅度予以处罚。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转载来源不合法的新闻信息、登载自行采编的新闻信息或者歪曲原新闻信息内容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未注明新闻信息来源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履行备案义务的;

(二)未履行报告义务的;

(三)未履行记录、记录备份保存或者提供义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