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1:07:10

法律建设

法律建设范文篇1

本文作者:马小红工作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

在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比较中,法律传统的差异格外引人注目。西方理论家对法学的深人探讨、精辟论述,西方人强烈的法律意识,正是中国社会的巨大缺陷。这一缺陷造就了专制的中国古代社会,也造成了现实中人们法律意识薄弱的种种弊端。正因如此,人们刘法律传统的批判格外激烈。有些人甚至认为,中国的法律传统是文化传统中的箱粕。在现行的法制建设中,必须彻底否定之。这种观点不免失于偏颇。传统反思的目的,不应该是单纯地否定传统,而应该是更新传统,法律传统当然也不例外。另外,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传统,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常常是一种不可违抗的力最,因而不可盲目地改动。现代化的建设也好,现行法律的建设也好,应该在现实中寻出正常的发展轨道,而不是在“完全传统化”与“完全非传统化”之间摇摆不停。

一、法体传统的反思:巾国法律传统的最大特点是礼律结合。礼与律的互相渗透,实际上是将律的意义局限到了一个十分狭窄的范围内。在古代,法、律、刑的含意几乎相同,从而使人感到法律是“暴虐之器”。由此而形成敬畏与不屑的矛盾心理。这种对法律狭隘的理解,使法律的发展受到阻碍,人们赞脊礼教德政,寄希望于“明主”、“清官”身上,并不相信法律的力量。统治者为沽名钓誉也常常立法毁法。以礼教为名,行法外之仁,赦“情有可原”的罪犯。法律不仅成为礼教的附属品,而且也成了皇权的御用工具。清代文人纪晓岚说:“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为盛世所不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法令》)反映了人们法律意识的淡化。在对传统进行反思之时,我们应正视存在了数千年的传统在历史进程中的合理性。中国法律传统与中国历史发展相联系。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它对社会的进步起过推动的作用。至少有些制度在建立时是合理r以积极的。随着时代的演进,有些走向了反面,有些甚至长久地起着阻碍作用,要评价法律传统的优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很难用“精华”与“糟粕”作一绝对的刘分。法律传统中存在着二律背反的现象:同一特点,既有它的好处,又有它的不足及弊端。中国法律传统中的礼律融合,固然有其应该批判的一面,但其中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礼律融合,使法律比较注重自身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注重法律、道德、习俗、家规的配合使用,使社会调节多种多样。中国古代社会对“以文乱法”的儒生、“以武犯禁”的侠客、为亲复仇的孝子,常予破例赦肴,以期能树社会“古朴”之风尚。这种“任德教而不任邢罚”(《汉书蓝仲舒传》)的统治方式,是在统治者总结了亡秦的历史教训后而建立的。不可否认,它确实有其高明之处。礼教的感化,有利于社会袂序的根术治理,也有利于对犯罪的预防。法律的儒家化,将国与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教化的力量所达到的境地确实要高一个层次。因而,礼治常常可收到法律所达不到的效果。礼律融合,使法律自身从单一化与教条化的困境中摆脱出未,它解决了法典条文化与现实世界干变万化的矛盾,使硬性的法律规范具有了弹性,从而可以避免因立法的繁琐而导致法律机制的素乱这种法律传统,既注意到了立法适度,也注意到了扩大法律条款的班盖面。

二、现行法体趁设,法律传统既有其可取的一面,现行法律建设中当然就不能完全对之弃而不用。将传统对象化,认为改革就必须彻底抛弃传统,不过是将改革简单化与庸资化。首先,彻底的抛弃传统是无法作到的。马克思曾经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砍地创造。少千不是他们在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的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603页)。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传统色彩十分浓厚,现实中的法律建设不可能与传统截然分开。如果与传统离经叛道,现行法律建设将会被传统的惰性力所粉碎。法律传统不能够完全抛弃的原因,还在于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各地尽的发展极不平衡。传统起到一定的过渡作用。有些落后地区,对现代的法律观念要有一个接受消化的过程。对现代的法律制度要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对法律传统的过份否定,容易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和社,会的混乱,使法律建设陷于欲速则不达的境地。其次,对法律传统亦不必进行彻底的否定。因为法律传统中毕竟还有“可取”之处,“可取,不是傻化地因袭,而是用新的观念在实践中更新传统,使传统为现实服务。有的同志认为“以伦理道德规范从法外进行调整的传统,恐怕可以纳于现代化的法律意识之中。”¹海外有些学者提出了“储学复兴”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文化比较兼容并蓄,各种不同的思想都在其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中国文化不是一个封团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º有些人甚至将南朝鲜、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五地区的经济飞跃归功于传统的中国儒家文化。这种观点虽有些牵强,却也不无道理。不能否认,‘11国传统中的某些东西在现实中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法律传统的因势利导,比彻底否定它要困难得多,但也高明得多。我们毕竟是站在现代社会考察件统,完全可以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方法对传统加以选择。因此,对法律传统的批判继承并不是因循守旧的托词。在对法律传统因势利导之时,还存在着对西方法律的甄别吸收的问题。有些人羡慕西方法制的完善。但是,西方现行法律制度同样是其传统的更新。西方的法律即使再好,再完美也不可能全部移植于其它地区。对此,西方学者有十分深刻的见解:“托克维尔指出美国的特殊条件,已表明美国的制度不能移植。贝奇役对大不列颠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只有先把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变成英国人,才能实施英国宪法。”»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先驱康有为、梁启超曾大声疾呼学习西方,变法图强。但他们伤心地看到西方的东西传入中国后,立即变得非驴非马。自由平等的思想,使原来就是“一盘散沙”的中国陷于更加无政府状态之中。权利的思想,诱发了中国人长期被压抑的自私之心。康、梁无可奈何,只有袁叹中国民众觉悟的低下。¼其实,割裂传统的移植,在任何国度中都是难以取得预期成效的。单纯的仿效是没有出路的。故而,鲁迅先生左提倡“拿来主义”时,格外强调“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排除盲目性,是“拿来”的前提。在引进西方先进的法律制度时,我们既要注意木园的国情,又要注意研究西方法律制度中所存在的弊病及不良的发展趋势。西方法律制度在资太主义社会发展的初期曾有效地促进了商况:的自山竞争和经济的发展,但是,将法律视为社会万能的调节器,事率诉诸法律,则使法律的发展走向困境。法律的过份发达,使法律的条款、案例庞杂无章。法律意识的格外强烈,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界线过份分明,使人与人的关系淡化,人们的孤独感、危机感加剧,在西方社会已经开始检讨自己的社会问题,对现行法律制度提出疑问之时,我们对西方法律的引进当然应该有所甄别。二律背反的规律不仅适应于中国法律传统,同时也适应于西方的法律制度。但是,对西方法律制度的甄别吸引也决不是拒绝外来文r艺的借口。

三、结论,综上所述,中国现行法律制度的建设方向,既不是传统的否定,也不是对西方先进制度的拒绝。同样,它也不是对历史僵化地继承及对西方制度的教条照搬。这四种方式,无论那一种,都将会陷中国法律建设于困境之中。中国现行的法律建设,只有在坚持“创新”的条件下,从传统中“拿来,”从西方“拿来”。我们应该吸取西方的先进经济,来改变传统的惰性,!一匕如:运用西方近代的法制观念,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使人们不仅能够遵守法律,而且能够自觉地运用法律保障自己的权利,保障社会的安定。从立法角度说,法律不应该只是刑法的代名词,法律所凋整的对象应该大大地扩充。法律与民主联系在一起,与秩序联系在一起,杜绝将法律视为“暴虐之器”的传统。改变法律的依附性与御用性。同样,我们也应该自觉地利用烤律传统中的有利因素,防止西方社会法律建设中的弊病在中国重蹈复辄.要“依法治国”而不是单纯的“以法治国”.另外,对西方丛律过分地强调个人权利应有所鉴别,在现行法律建设中,我们要强调法律与社会其它方面的协调,强调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家庭、对他人的义务。增加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使我们民族更加具有凝聚力。

法律建设范文篇2

一、我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现状

我区法律援助中心于成立,正式核定全额事业编制人员2人。法律援助办案义务主要由区司法局行政编制调节的法律援助律师、社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承担。

目前,我区法律援助中心尚没有制定法律援助案件标准和案件质量评估办法。没有设立专门的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机构。但是,区司法局成立了法规股,安排了法规专干,法规股将法律援助的案件质量纳入了指导、检查、监督范围,并且受理和处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投诉。在履行管理职能时,区法律援助中心通过审查受理指派流程、检查案卷材料、回访办案单位、要求当事人填写质量监督卡、公布投诉电话等方式来保证办案质量。依据益阳市司法局6月制定的《关于律师办理重大复杂敏感案件的若干意见》,我们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界定为人数多、事关群体利益、涉及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以及因历史、政策等因素形成的积案需要以诉讼或非诉讼途径解决的案件。为保证此类案件的质量,我们制定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办理制度》,明确了办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各项原则性要求,如向上级政法部门报告备案,事先调查了解案情,召集资深集体研讨,通过调解前置努力做好工作,如何协调配合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等。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承担《律师法》规定的法律援助案件错案赔偿责任。律师协会对于如何保证法律援助质量没有明确的奖惩规定。由于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属于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办案补贴、奖惩金额对他们没有深层次的触动,绩效评估和综合工作考核对他没有实质影响,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年度考核主要指数量的完成,对质量的好坏没有要求,因此历年来采取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与办案补贴、评优奖励挂钩等措施,收效都不明显。因法律援助案件数量日益增长,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如杯水车薪,我区法律援助经费预算中没有安排质量评估专家补贴或监督员补贴等专项经费。

我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及监管措施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上级对口部门的考核只重“量”的增加,忽视“质”的提升;二是办理援助案件主要依托中介机构人员,管理职能对非专职法律援助律师没有根本的约束力;三是法律援助经费不足,甚至无法保证办案成本,影响了办案人员的积极性;四是没有建立完整、统一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没有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评估办法。

二、案件质量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缺少统一的评估操作体系。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没有制定全国统一的案件质量评估指导性意见。省、市法律援助中心没有制定省、市案件质量评估的统一的标准。区、县法律援助中心没有制定具体的评查办法。

二、没有专门的质量监督评估机构或者专业评估员。起湖南省政法系统推出的执法档案考评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没有针对性,市、区进行执法质量检查没有将法律援助案件纳入考评范围。从开始,我区司法局成立的法规股将法律援助案件并入司法系统案件质量考评,但市司法局法规管理没有作相应要求。区法律援助中心负有管理和服务双重职能,履行案件质量把关职能时,既充当“运动员”,又充当“裁判员”。

三、缺乏对质量监评结果的有效控制。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考评对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没有实质影响。奖惩机制直接关系法官、检察官的评先评优、晋升晋级,而中介机构人员以追求经济价值为从业主要目的,从本来就不多的办案补贴中扣发部分作为奖惩对他们没有吸引力。目前,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仅仅作为一项业务工作来进行管理。要实行有效的控制,必须理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与事务所自律管理、行业协会管理、司法行政管理的关系,必须与法律服务有关的管理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依托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行业协会强化控制力度和效果。

三、对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体系的几点建议

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系统的建立要保证整个体系的设计、指标取舍具有科学性,要保证评估系统所用数据的科学性,要保证评估工作逐步开展、稳步发展,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评估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上级法律援助机构负责,指导下级法律援助机构的评估工作。同时整合各级司法行政、律师、法律服务行业协会的管理资源。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按照统一的目标任务和评估标准,制定上下统一、科学具体的可行性方案。

(一)、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的任务。

制定《关于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体系的指导性意见》。可以根据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需要,将评估指标体系划分为流程公正、办案效率、办案效果三个二级指标。流程公正由受理申请率、复审批准率、不予受审复议率、维持不予受理决定率、违法收费率、拒绝指派率等内容构成;办案效率指标由法定期限内受理率、特殊情况先予受理率、年人均结案数等内容构成;办案效果指标由受援人上诉率、受援人申诉率、受援人信访率、诉前调解率、诉中调解率等内容构成。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可根据实际增加或者减少三级指标内容,也可以根据案件的类别,将评估指标体系划分为刑事援助案件、民事援助案件、行政援助案件、非诉讼援助案件四个二级指标。刑事援助案件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率、申请率、申请受理率、会见次数、受援人拒绝辩护率、新证据调查、法院采用新证据、辩护意见采纳、受援人满意度、受援人上诉率、抗诉率、未成年人案件主动提前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助教育效果、法律文书质量等内容构成。民事援助案件由法律援助工作站初审与援助中心复审程序公正、审请受理指派程序公正、特殊情况先予受理、不予受理决定复议率、复议维持率、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免予审查经济困难程度、调查证据采信率、意见采纳、案件胜诉率、诉前调解率、诉中调解率、案件(履行)执行到位率、受援人上诉率、受援人申请再审率、受援人满意度、案件卷宗质量(包括法律文书质量)、接受异地协作等内容构成。

行政诉讼由案情研究、决定受理率、受行政干预因素拒绝受理率、拒绝受理复议率、复议维持率、附带行政赔偿调解率、维持行政行为率、判决撤销、部分撤销行政行为率、受援人上诉率、申请再审率、获得国家赔偿率等内容构成。非诉讼案件由咨询接待台帐、接待笔录、一次性告知书、首问负责制、代书审查、诉前调解、人民调解、非诉案件卷宗统一标准、受援人满意度、调解案件履行率、重新起诉率等内容构成。咨询和代书均应纳入评估范畴,提供咨询意见、代书诉状设定诉讼请求等非诉业务决定受援人对合法权益的取舍。咨询和代书的评估质量应当通过咨询台帐、首问负责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律师值班制度、接待笔录、非诉案件档案评比、非诉风险告知制度等内容来评估服务质量。

评估实行信息化管理,评估指标的数据采集、整理、传输和指数编制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和实时更新,避免和减少人为因素对评估的干扰。评估计算机管理软件由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统一开发。应评估目的多元化的要求,采用模块化的指标设计方法,除对办案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外,通过评估指标、评估指数的转换和组合,实现对案件办理各环节、各类别的评估,以及对援助工作者个人办案质量的评估。建立和完善与法律援助工作发展和管理需要相适应的统计制度.统一统计指标的名称、统计口径、统计时间、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

(二)、省市两级法律援助机构的任务。

建立案件质量考评机制。制定全省、全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办法》和《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目标考核标准》。

成立专门的案件质量评估机构、安排专业人员。因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既承担管理职能又承担服务职能,案件质量评估机构应该独立于法律援助机构,也可以与司法行政其他管理系统进行整合,依托省市两级行业协会和司法行政单位现有的监督管理机构进行质量评估,扩大监管职能,如法规处、法规科等机构,完全可以将法律援助案件纳入统一管理、考核、评估。

有效控制办案质量,整合司法行政和法律行业协会的资源进行管理。法律援助机构与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联合制定各省、市《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细则》、《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细则》,将法律援助办案质量明确为年度考核内容,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决定执业人员年度考核、人员异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将案件质量纳入司法行政、法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奖励处罚范围;建立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律师年度考核执业终身档案,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考评纳入档案管理内容。

(三)、区县法律援助机构的任务

成立案件质量自评专门小组,由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主任三类人员组成,负责对所有案件全程跟踪,全程监测。

法律建设范文篇3

法律作为一种举足轻重的上层建筑,乃是古往今来人类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文化(法治文化)是由法律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认知、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体系、法治理想和法律设施等软硬件构成的经历、观念、态度、评价和信仰的总和,是培植社会法治理念、引导人们合法行为的重要载体。尽管围绕法律文化与法治文化学者们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二者内容上并没有像有些学者们分析的那样,有什么本质上值得必须认真加以面对和注意的区别,基本上是可以通用的,就像法的渊源与法的形式通常不必作出区分一样,法律文化与法治文化都是法治社会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状态和精神风貌,都是融注在人们心底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都是一个法治国度的法律制度、法律组织和法律设施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及其载体本身。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涉及法治的行为方式,都是法律语言、法律文学艺术作品、法律文书中反映和体现的法治内涵及其精神。①因此本文中我们只使用法律文化这一表述方式。就我国而言,法律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法这种特殊社会文化现象上的映射,是中华民族长期积累起来的法律实践经验、智慧和洞察,是中国人从事各种法律活动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传统和习惯。法律文化的力量无形而有质,历久而弥新,能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育、熏陶、引导、规范、凝聚、激励人们社会行为的作用。②因此,大力加强法律文化的研究、教育、传播,对于熔铸法律人的品格、陶冶现代人的情操、塑造当代人的法治精神、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法律文化建设的时代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建设为主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今后一个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继续打破所有束缚文化发展和文化创造的体制、机制弊端,创造一种能够使各种文化要素自由涌流、使人的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制度环境。这使得法律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整体建设中占有重中之重的地位。当今世界正处在发展、变革和调整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包括法律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更加频繁,法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比甲午海战之后更令国人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肯定和认同,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总体上看,我们国家的法律文化要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还存在很多障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相当薄弱,我国法律文化的竞争力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还有不相称的地方。①通过加快推进法律文化改革发展,在借鉴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壮大我国法律文化,推动中华法律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华法律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是当今时代法律文化发展新趋势给我们提出的紧迫课题。伴随着中国进一步地融入世界,我们面对来自西方的各种压力和挑战日益严峻,表现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20世纪末中国首先启动了经济现代化,走上了一条以经济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家现代化道路,21世纪以来我国为了克服非经济现代化相对滞后的问题,被迫加快非经济现代化的步伐,特别是法律现代化,用法律和规则来维系市场经济建设,重构一种法律主治的现代化。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权益保障意识日益增强,期待健全公共安全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文化服务水平,人们期待中华法律文化具有与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影响力。保障人民基本权益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通过解放和发展法律文化把社会治理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要求,提高中华法律文化国际影响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只有同步推进法律文化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发展繁荣,推动中华法律文化走向世界,才能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安定团结的新期待,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繁荣发展。法律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尤其应当是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法律文化是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施法、所有社会成员依法行为的社会方式。我们知道,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国家的治国方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必然要从法律制度层面深入法治精神内核,从法治体系构建升华到法律文化培育。培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选择,因为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在法治,市场经济的本质在法治,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也在法治,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培育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法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是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当务之急。我们可以进一步肯定,法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内容,坚持“三个至上”、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法律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培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法治建设和法律文化建设。

二、加强法律文化建设的实践理性

1.法治精神法律文化意味着法治精神得以在全社会普遍化地实践和实现。因为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很复杂,我们就要注意从总体上深刻地理解法治的精神实质和实践导向,关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现实问题,通过提供合格的规制框架。反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的文化因素受到扭曲和压制,这一格局的负面影响已经波及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刑事犯罪、家庭伦理、社会诚信等领域。因此,法律文化建设亟须制定基本法律。该法律的核心目标是保障公民宪法上的权利,落实公民的主体性和社会参与权,追求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平衡,引导社会有序发展。经验证明,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成果要归功于公众的积极参与,而新时期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强化对公众参与权的制度化保护,使得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体现出明确的理性与科学性,形成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当然,法治是否能够深入社会、形成实效,也取决于法律文化。与30多年经济建设相伴随的是大规模的法律移植运动,至2010年我们已经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构。在法律移植过程中,通过法律教育、法学研究、司法审判乃至于各种普法运动,法律文化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社会基础。法律文化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理性,即公共治理以承载理性的法律规则为依据,这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核心要求,是形式法治的范畴;二是公民性,即公共治理以保障公民尊严、塑造公民身份为目标,凸显公民的公共意识和社会属性,强化治理过程的开放性、公民参与性和公共责任性,是实现法治的必然要求。法治本身的维度要求我们不能将法治理解成简单的规制工具,而是要尊崇制度理性,以人为本,通过打造法律文化优势来推动文化的法治建设。因此,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改革新阶段社会建设之外的又一核心任务,即法律文化,既包括社会发展中的制度建设,也包括制度建设中的文化培育。

三、法律文化建设的动力基础

1.法律文化自觉法律文化对于法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法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于法律的尊重,而法律其实就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是伦理的底线。①法律只有内化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再仅仅是作为外在的强制,而是成为一种普遍的自觉的文化,法律才能得以坚守。法律文化在一定的意义上是我们赖以生活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我们为之生活的一切。人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情感、意义、价值等皆是由法律文化为我们提供保障的,可以说,法律文化就是我们寻求安全的精神家园。西方学者伯尔曼有一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②对这一句话国内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肯定的是,伯尔曼并不是把法律看成仅是由法条所组成的机械的东西,他认为只有融入人的情感、意志和理性,法律才有被认可和执行的意义。换句话说,法律包含着对于社会秩序与社会正义的关切。因此,只有当法治建设与人的文化建设内在契合,法治才能真正得以推行。加强法律文化建设有赖于法律文化自觉。所谓法律文化自觉,就是指在法律继承与移植过程中要统筹考虑。理性面对、有的放矢地可持续地解决好法律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在思考和探索法律文化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法律文化自觉才是高度的法律文化自觉。只有通过这种高度的法律文化自觉才能牢牢地把握发展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找准推动我国法律文化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推动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的、既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化又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优秀法律文化,反映了时代特点,顺应了人民的期待,符合历史发展规律。③要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法律文化教育,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信念和追求。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法律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对待世界法律文化,努力在同世界法律文化的互动交流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发扬敢于创新、不断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推动法律文化领域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只有科学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的本质,才能培养高度的法律文化自觉,树立起坚定的法律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非常深刻地表明了文化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法律文化的作用,把法律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在全党、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开展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自觉守法意识、精神家园意识、法律文化意识,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法律文化需求的关系、民族振兴与法治力量的关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法治建设发展繁荣的关系,从而培养起高度的法律文化自觉。各级领导干部应当自觉地担当起推动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发展的重任,自觉地担当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化的重任,自觉担当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文化需求的重任。2.法律文化自信论及法律文化的自信,我们必须回答一个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法制建设究竟是从何时起步的?换句话说,封建社会的法律算不算数?我们的回答是明确的:我们从遥远的古代就存在法律,自古就有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说法,如果我们赞成那种认为新中国乃至改革开放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发展是不科学的,是不能体现文化自信的。为什么?是因为我们不敢把我们的法律同西方的法律相比,只能承认当我们较大规模地借鉴吸收了西方法律文化后才真正迈出了法制建设的步伐。我们知道西方一些国家的国内法曾经是不承认老人、儿童或者已婚妇女的独立法律人格的。那么我们能说西方的法律也是近代更正了这些弊端以后才算数吗?显然不能,就像我们说日本明治维新以前也有法律一样,我们应当尊重历史,培养法律文化的自信。过去我们是长期处于人治社会,但那样的制度也得到了当时人们的普遍认同,也形成了一整套人们行为的规范,并且延续了两千年,我们怎能一概否定呢。因此,我们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历史地看待我国的法律发展史,看到封建社会时期的法律制度在当时的历史发展阶段曾经起到的积极作用,不能一棒子彻底否定数千年的中国发展历史,不能一味地认为只有体现近代以来西方民主法治精神的法律才有资格被称为法律。一句话,我们应当敢于展现、敢于直面我国的法律发展历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当对自己的法律文化充满自信,培养理性的法律文化自觉与法律文化自信。历史是谁也无法割断的,文化寓于生活,贵在积累,当一种生活方式日积月累最终积淀为人们的一定传统和风俗习惯的时候,它会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文化。①我们应当对传统的文化认真对待,简单地否定一切是不可取的。这和前面我们提及加快法律文化建设步伐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并不矛盾,我们正视历史才能更好地扬弃传统文化,从而有效地建设高效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法律文化。通过对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发展规律的思考和探索来培养法律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基础上,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既要让人民群众有法可依又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全社会的法律文化共识;既要推动中华民族法律文化走向世界又要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既要抓经济又要抓法治。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发展的诸多问题的解决都要通过法律文化自信不断思考不断深入钻研和勇于开拓才能准确地把握其内在规律。法律文化如同其他文化一样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法律文化,建设东方特色浓郁的法律文化,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法律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法律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法律信仰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讲正气,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法律建设范文篇4

一,工作开展概况

在开展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中,我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规范管理,诚信执业"为主题,坚持教育与查纠并举,管理与服务并重.在广泛深入思想发动的基础上,认真查摆管理工作和执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

1,成立组织,制定方案.3月9日,省司法厅召开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省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会后,我局高度重视,行动迅速,认真学习和贯彻省厅会议精神,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落实措施,制定了《合肥市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实施方案》,成立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另外成立法律服务行风督查组,负责督促行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和有关行风问题的投诉,信访.明确了责任分工,形成了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我市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公证,司法鉴定行业以相继召开了召开行风建设年动员大会,传达省厅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了目标,依据省司法厅下发的《安徽省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和《合肥市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实施方案》,结合行业实际,制定了本行业的行风建设年活动实施细则,启动本行业的行风建设活动,分别制定《合肥市律师行风建设年活动实施细则》,《合肥市基层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实施细则》,《合肥市公证行风建设年活动实施细则》,《合肥市司法鉴定工作行风建设年活动实施细则》.各县区司法局也按照活动开展的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如肥东县司法局召开全体法律服务工作者参加的行风建设动员大会,分管县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深入进行再动员.

2,加强教育,统一思想.动员部署阶段,在深入思想发动的基础上,我局局机关和各相关单位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行政许可法》,司法鉴定人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规范,孙建新厅长和王翠凤副厅长在全省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上讲话,下发了800余本《安徽省律师行风建设教育读本》,要求广大律师认真学习,并举办科学发展观和《物权法》辅导讲座.购买和复印了相关学习材料分发给各司法鉴定机构.同时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组织学习赵玉中等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进一步强化法律服务人员的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切实增强职业认知感,社会责任感,强化自律意识,始终做到自尊,自重,自警,自律;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在法律服务队伍中形成热情服务,诚实守信的行业风尚.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法律服务行风建设活动一开始,我局就十分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行风建设活动宣传报道.主要包括在网站上开辟合肥司法专栏,在宣传橱窗中张贴有关宣传资料,及时宣传报道各单位开展活动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营造了浓厚的行风建设氛围.长丰县司法局在各司法所显著位置悬挂宣传横幅,同时利用报刊,简报,广播,电视等媒体,积极宣传基层法律服务在发展经济,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中发挥的职能作用,大力宣传基层法律服务队伍中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物和先进典型,努力营造讲信誉,比服务,求发展的良好氛围,树立基层法律服务队伍的良好形象.

4,广开渠道,深入查摆问题.在思想发动的基础上,我市司法行政机关,各行业协会,法律服务机构以及法律服务人员围绕行风建设四项目标任务和五项相关重点内容,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认真查摆和疏理行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此外,还开门纳谏,进行问卷调查,聘请行风监督员,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行风建设的意见,特别重视发挥行风建设监督员的监督作用.2007年4月25日,合肥市中安公证处邀请了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成员,政法机关人员,新闻记者等在内的十名行风建设监督员召开一次座谈会,并为10位行风监督员颁发了聘书,听取他们的意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经认真梳理,各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有:

1,律师行业:少数律师事务所人员管理松散,纪律约束不到位,办案能力欠缺导致办案质量下降,有低价收案的现象.

2,公证行业:(1)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与公证机构的关系没有充分理顺,县级公证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没有完全落实,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与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2)公证机构内部规范管理仍需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3)不能严格执行收费标准.(4)极少数公证员在办证过程中仍存在简化办证程序现象,对公证的规范性,严肃性和公信力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司法鉴定行业:收费不够规范,合理;重实体轻程序现象时有发生.

4,基层法律服务:部分法律服务所名存实亡,业务开展不正常;律师事务所案件档案卷宗归档不及时,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二,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强化督导.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局领导联系点和督导制度实施后,三名副局长分别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和全市三县四区开展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工作的开展.4月16日下午,市司法局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副局长唐明德带队到安徽百友资产评估司法鉴定所,安徽爱民司法鉴定所和安徽同德司法鉴定所检查《合肥市司法鉴定工作行风建设年活动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情况.要求全市司法鉴定机构严格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快自查进度,积极查摆问题,同时保质保量,不走过场,努力提高司法鉴定人整体素质,增强司法鉴定机构的公信力.4月,李虹副局长深入市直律师事务所进行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检查,并强调以开展律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年度考核活动为契机,狠抓律师行业行风建设落实.程彰德副局长在行风监督员座谈会上虚心听取行风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并要求公证行业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行风建设,一手抓业务发展,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2,分类实施,推动有力.法律服务行风建设活动展开以来,我市各行业出奇招,想办法,将行风建设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律师行业始终将加强学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结合律师事务所年检注册,通过多种形式查摆行风中存在的问题,广泛接受监督.基层法律服务强调"三个结合",强化行风建设,即结合"示范司法所"的创建,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基层法律服务所年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年度注册工作,开展一次基层法律服务办案质量及遵守执业道德,执业纪律检查活动.公证行业调整公证员协会理事会,为公证行业行风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在今年的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中,我局在去年向社会《自律宣言》的基础上,又提出《合肥司法鉴定人"十不准"》.进一步端正司法鉴定人的思想,严肃司法鉴定人的执业纪律和执业道德,提高合肥司法鉴定人的整体素质,打造合肥司法鉴定的诚信品牌.

3,坚持从严管理与从优服务相结合.

通过对照检查阶段工作的开展,我市各县区,各行业在总结经验,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认真谋划,积极整改,抓住问题症结,制定或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严管理.摒弃不符合实际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方法.使全市法律服务管理人员执业行为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人员人民满意度进一步提高.5月13日上午,我市司法鉴定人协会与合肥148指挥中心在杏花公园门口共同举办了伤残维权现场咨询活动.联合开展为伤残群体免费提供系列司法鉴定和法律咨询服务活动,积极维护伤残人合法权益,深受欢迎.

法律建设范文篇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律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的法律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法治国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建国以来,我国的法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第一,废除了各种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和剥削集团利益的法律条文,铲除了套在广大人民群众身上的法律枷锁,为全国人民翻身解放和当家做主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第二,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法律条文,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这些法律制度的诞生和完善,有效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社会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地进行。同时为消除腐败,抵制犯罪提供法律武器。

第三,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我国依法惩治了“”等犯罪分子,使政权牢牢掌握在共产党中央和广大人民群众手里,为国家的拨乱返正和长治久安奠定基础。应该说,解放五十多年来,我国的法律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对照形势,我国的法律建设也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法律不完善,法制不建全,执法过程也存在一些差距。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经验不足。矛盾暴露不充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到现在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时间较短的也有二百多年时间,由于时间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所有的矛盾和弊端充分暴露,资本主义国家在实践中,根据实际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地对原有的法律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基本相适应的法律体系。而中国提出改革开放理论以来只有二十多年时间,而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其中有十五年是在“摸着石子过河”,这段时间基本上还是在计划经济框架以内运作,真正明确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从九二年十四大开始的。市场经济的时间短促,经验不足,许多法律不可能一蹴而就,真正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没有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是不能完成任务的。对比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要看到我国五十多年来在法律建设方面取得成就,又要看到存在问题,不断努力,为完善我国的法制建设作出贡献;第二,产生我国法律建设差距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社会生产关系比较特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彼此之间可以借鉴的东西较多,建立一套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工作量少些,时间可以短些,难度也没有那么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为基础。公有制在发挥国家的调控作用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在内部经营机制方面也存在弊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权是国家,经营权却落在“法人代表“身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很容易造成经营者化公为私,贪污腐败。这就是通常说的“企业腐败”。企业腐败与经营者本身放弃世界观的改造有关,但与生产关系中的制约机制失灵紧密相连。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腐败的根源不仅仅来自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产生于滋生这种思想的土壤。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资料是资本家私人占有,经营者也是资本家,经营者搞腐朽,危害的是自己的企业,因而资本主义企业腐朽比较少见。而我们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就不同了,社会主义的法律必须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存在的矛盾,研究社会主义法律建设面临的特点和任务,落实法律制度,通过法律作用,限制生产关系中各种矛盾产生的副作用。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健康发展,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建设的任务更艰巨,完善化的时间将会更长;第三,产生我国法律建设差距的再一方面原因是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特别长,市场经济的历史特别短,这种历史现实产生的必然结果是,封建传统观念特别顽固,而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平等观念特别淡薄,各种特权思想专制思想和等级观念的存在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最大危害。为什么会暴发全国性“无政府主义”行为,关键在于从最高领导层到基层都缺乏应有的法律意识。国家主席可以不按法律程序被撤销领导职务,老百姓可以不按法律程序抄家抓人,那么法律还有什么作用呢?可见,正确认识我国法律建设面临的任务和困难,把握法律建设的形势对于我国脚踏实地的开展法制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的法制化建设有好处。同志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党员负责人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法制是市场经济的依托,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制,只有法制完备,社会的经济秩序井然,才能使经济发展快、效益好,在激烈的国际竟争中站得住脚。”同支的讲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明了经济发展与法律建设相互关系。

这一讲话依然有重大指导意义,落实同志讲话是现阶段党的法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然,领会法律建设重要性是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前提,但如何落实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法制建设也必然是一个不断的深化、加强、健全的完善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有了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经过研究和总结,就要适时地制定新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法律建设不可能有永恒的,也不可能有终级的,它是随着社会实践不断深入而发展。如何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我国法律体系,这里有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第一,法制建设必经坚持“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三个代表”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从功能上讲,法律是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服务的。从性质上讲,社会主义法律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要求和主要目的是取缔腐朽文化,打击腐朽势力和各种刑事犯罪,最大限度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护先进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历史证明,凡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破坏先进文化,保护腐朽的旧文化的法律都是落后的或者是反动的法律。资本主义的法律制度是有两面性,一方面是代表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某些法律条文。对于资本主义的法律制度必须坚持“一分为二”观点,对于代表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借鉴,对于资本主义那落后的法律条文,无产阶级必须剔除。过去无产阶级习惯用阶级分析法看待资本主义,这一方法在一定时间内有进步性,但现在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必经坚持“三个代表”的标准,用这一标准判断是非曲直,这样会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

法律建设范文篇6

关键词:高职法律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开放共享

高职法律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普及共享优质法律类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先进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法律职业特点,服务于培养掌握具体涉法岗位实务技能的专门型实务型人才,通过网络传播的精品开放课程。本文以《合同法原理与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例,探究高职法律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建设问题。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合同法原理与实务》是法律事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专业就业面向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和人民法院辅助岗位。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处理合同事务所需的相关知识,能够准确分析合同法律关系、正确处理合同事务、科学提供法律服务、妥善解决合同纠纷,为法律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养成和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培育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的精神,培养崇德尚法、公平正义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建设基础

本课程开设历史悠久,经过30多年的建设,师资力量雄厚,有较多的高水平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平台———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群龙头专业,在省内同类课程中处于领先水平,在国内具有较好影响,受到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一)依托行业优势,精准定位。《合同法原理与实务》是法律事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面向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和人民法院培养基层法律服务人才。为对接山东省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平安法治山东建设及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阳光司法与公开审判的推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发展保持同步,围绕司法行政事业发展需求,不断进行调研,追踪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和司法体制改革对基层法律服务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完善课程的自我诊断和改进机制。(二)以精品课程为契机,蓬勃发展。2012年《合同法原理与实务》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之后课程组加大课程改革与建设力度,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与探索,探索和践行高等法律教育职业化的途径和方式,实现由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的转变、由学科知识系统向工作过程系统的转变、由知识构成要素向工作过程要素转变,按照行动导向重构课程体系,形成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承担教育部司法实际教学案例库、顶岗实习标准项目,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项目,《合同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已在全省推广应用。(三)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国培、省培及其他各类培训进修,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参加行业、企业挂职(顶岗)实践,实施实训轮训制度,提升职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聘请行业技能大师担任兼职教师,实施行业高技能人才与教师双向流动,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四)以教学平台为抓手,开发信息化资源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依托超星泛雅数字化教学平台,2018年3月建设《合同法原理与实务》网络教学平台。以合同签订履行、合同事务处理等真实工作场景为基础形成工作项目,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学习项目、学习任务、知识点与技能点、习题库、培训包、工种包、教学案例等资源不断完善,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素材资源2233条,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信息化课程初具规模。

三、资源建设目标

根据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结构化课程设计,搭建建个性化、一体化《合同法原理与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根据本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立体式、超市式、多层次、多样化的优质教学资源,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灵活搭建课程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紧跟司法体制改革,对接行业需求,共建共享,开发素材库、企业案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工种包及培训包等专业特色资源包,突出资源建设的全面性、扩展性和普适性,满足行业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1]的泛在化学习目标;资源创新性强,知识产权清晰,符合技术标准,社会效益好。

四、资源建设内容

(一)搭建个性化、一体化课程平台。依托超星泛雅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展课程开发,搭建个性化学习平台。平台集在线浏览、网上学习、互动交流、在线测试等功能于一体,包含资料、活动、统计、通知、作业、考试、PBL、讨论、管理等,满足“教、学、练、考、评”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实现教育在线化、智能化、生态化。课程门户分为9个模块,前8个模块涵盖所有教学内容,按照“颗粒化资源、系统化设计、结构化课程”的组织建构逻辑建设,每个项目下设置项目描述、任务实施、项目实训、线上交流、单元测试、学生天地六大板块,结构清晰,功能齐全,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实施的阶段性,教学资源的易用性,促进线上学习的有效性。模块9旨在拓展提升,包含素材库、培训包、工种包、企业案例、试题库等特色拓展资源,种类丰富,实时更新,突出时代性、先进性、普适性和扩展性,满足不同用户自学、进修、科普、培训、交流等个性化需求,促进职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二)开发立体式、超市式基本教学资源。以多元开放共享为原则,按照“碎片化资源”的建设理念,基于专业知识点与基层法律服务岗位基本技能点,区别不同目标层次,开发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实训任务单、课件、教学视频、电子教材、习题库、试题库、学生作品等资源,建立立体式、超市式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冗余,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系统完整的教学资源保障。(三)扩充多层次、多样化特色拓展资源利用。“校局院所”合作契机,根据订单式和学徒制培养等经验,要求合作单位全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形成命运共同体,将行业需求融合到课程教学体系中去,共同建设特色职业教学资源。开发素材库、培训包、工种包及企业案例等多层次、多样化拓展资源,助力学生自学与职业技能拓展,提高行业服务能力,增强社会效益和价值。后期将以与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山东省律师协会、山东省基层法律工作者协会、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泰和泰律师事务所、济南市中正荣凯法律服务所等行业龙头单位的合作为基础,根据共建单位各自的优势与特色,进一步开发特色资源。(四)建设、应用与推广同步进行。师生院校、合作单位与社会力量合力共建共享,建设、应用与推广同步进行。营造生成性的学习环境,避免课程成为静态资源的集合,保证课程资源总是处于生长、更新的状态;与全国司法职业院校结成共建共享联盟,实行学分互认与跨校选修,在全国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共享互补;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引入行业企业工作现场的视频教学资源;探索动态管理模式,资源平台使用与管理纳入常态化,每年更新不低于10%,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在线教学资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改进平台功能,打造科学性、动态性、实践性的课程资源建设体系,吸引更多单位参建共享,惠及更多高校、企业及社会人员,提升社会效益和价值。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合同法原理与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建设问题进行探讨,明确了课程资源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如何构建高职法律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路径,建立符合学习者认知能力的个性化知识体系,建设优质、多元、立体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满足学生、教师及行业从业人员需求,创新高职法律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运用模式,强化资源应用与服务效能,探索高职法律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推广途径,实现资源共享,是今后关于高职法律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法律建设范文篇7

城市林业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rikjorgensen提出来的,他认为:城市林业不只是对城市树木的管理,更是对受城市居民影响和利用的林地的管理。①《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林业手册》中把城市林业定义为:“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专业化分支,是对树木和森林进行培育和管理,以对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社会福利和经济繁荣发挥作用的一项高尚事业。”②1967年第九次国际林业大会上首次公布了城市林业的概念。30余年来,城市林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逐渐被人们重视与认识,国内外的林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城市林业作了多角度研究,并给城市林业下了不同的定义。我国的林业工作者在城市林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对城市林业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定义: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是建设、经营和利用城市森林的事业。城市森林是指城市范围内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以树木为主体,包括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③

城市林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和实践,更需要理论研究的创新和指导,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笔者认为,在诸多的因素中,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无疑是非常必须的前提性要件,但一种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涉及的问题也非常复杂,本文只想对此作一些最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城市林业建设的现状

我国城市林业工作者不仅探索城市林业的理论,还结合我国的国情、林情,在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发展通路。1988年,长春市在国内第一个提出了建设“森林城”的规划。此后,北京、天津、广州、深圳都先后进行了城市林业的规划。1995年在广东的中山市进行城市林业总体规划试点,1996年在广州、东莞、珠海试点,1997年在南海、深圳、潮州等10个城市铺开,探索在不同类型的城市开展这一工作的做法,为广东省城市林业的全面展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一些城市在这些规划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就拿长春市而言:在600万长春市民的积极参与下,“森林城”建设规划的第一阶段任务已超额完成,长春市区绿化面积达到了4573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7.3平方米,居全国大城市之首;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7.3%,位居全国前列,整座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99年主席在西安市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山川秀美工程,大搞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植树造林、城市绿化,经过五年的建设,以西安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在城市林业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已提出或正在提出城市林业建设规划,城市林业建设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主题之一。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

首先是城市林业的概念和观念尚未受到应有的理解和重视。由于对城市林业内涵、作用和功能甚至对城市林业的概念的认识不足,导致城市林业的观念在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中没有得到重视和体现,规划建绿还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形成解决城市问题方法的落后和偏废;资金投入不足或投入不当;城市林地和绿地经常成为城市建设蚕食的对象,遭受人为破坏。

其次,城市人均林地和绿地面积少,按国际和环境生态组织的要求,城市绿地达到人均60平方米的标准最为理想。而我国目前城市人均绿地水平离此标准距离尚远。我国城市林业与发达国家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发展水平还很落后,许多城市基本上处于一大片钢筋混凝土的包围之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这种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严重的阻碍了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其三,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的布局,城市绿化地与林木的比例,绿化树种的选择、搭配,城市立体林业的开发建设,工业区与居民区隔离防护林带的建设布局,林木防止大气噪音污染等功能的发挥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迫切需要科技的全面介入和有力支撑。

其四,城市郊区的建设没有纳入城市林业建设的整体规划,导致城市林业建设城乡失衡和城乡矛盾冲突。以往对城郊乡村的林业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由于经济建设发展的迫切需求,许多林地被开山采石,严重毁坏山体和植被,对城市整体建设和绿化造成严重危害。

其五是城市林业建设缺乏统一的法律制度,不能形成统一的、规范的、科学的发展模式。

上述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制约了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都应当引起学者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尽快研究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二、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思考

如前所述,虽然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只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并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城市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城市林业建设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至今没有制定直接规范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所以,重视并加快研究和制订有关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对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加以统一的规范和引导是当前国家立法机关应予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将从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理念、城市林业建设自身的内部法律关系、城市林业建设与我国有关林业法律、法规的关系等方面作一些初步分析:

(一)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理念

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原理和信念,或价值观。一种制度在建构和设计中内在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哲学基础,即这种制度的理念;它是一系列价值选择的结果,指向某种特定的目标。理念通常应该体现为具体的制度,在这种制度的实际运作中贯彻始终,并能够得到验证。法律理念即指导法律制度设计和法律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也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或文化传统)对法律的功能、性质和应然模式的系统思考。法理念作为一种哲学属于一种实践理性。虽然一国的法律制度具有相对一致的法律理念,但不同的法律部门和法律制度也具有其相对独立的法律理念存在。

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理念也就是指导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制度设计及其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的价值观。在构建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城市林业建设的时代特色,要突出其多样性和综合性。具体说来,城市林业建设法律理念可以表述为:规范和保护并重,生态与产业共优。这是由城市林业建设的自身特点和现代法律的价值所决定的。城市林业建设必须走法制化道路,不仅要依法规范城市林业建设所有的环节和过程,而且要特别强调对已有的生态系统和将有的生态的保护,强调规范与保护并重的理念。同时,城市林业建设还应当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有效益观念,不仅要创建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也应当将生态建设与生态产业结合起来,使城市林业建设走上既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发展道路。

城市林业建设的特点在于其功能的多样性:一般认为,城市林业建设具有环境生态功能、康乐游憩功能、美化功能和经济生产功能。现代法律的价值在于追求实现社会公平与财富的最大化。法律在规范城市林业建设时,应尽可能协调好各方利益,尽力解决各方面出现的问题,使城市林业建设既能实现速度和会公平,又能达到效益最大。由此看来,我国目前其他有关林业的法律理念相对于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理念,显得单一而狭窄,不利于林业资源效用的充分发挥。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理念的确立可能会是我国林业法律理念革新的开端。

(二)城市林业建设法律要素

与其他任何法律关系一样,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规范体系必然由该法律关系的要素组成,下面对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作一简单分析。

1、城市林业建设主体

在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主体:

其一,城市林业建设的立法主体。按照《宪法》和《立法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城市林业建设法》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制定,国务院可以制定有关的行政法规;较大的市可以通过制定地方法规来规范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目前情况下,在城市林业建设中,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城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可以对本市的城市林业建设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为城市林业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依据。同时,城市政府的规划部门也应积极将有关规划报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批准,使其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其二,城市建设的执行主体。城市林业建设执行主体,是指城市林业该由谁来投资建设,谁来实施城市林业的建设活动?其主体主要有三方面:政府、集体、个人。城市林业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应以政府实施为主。城市政府对本市的林业建设从规划、筹资到具体实施都应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对于城市森林、园林的建设,公共场所的绿化、城市通路、街道两旁的绿化更应以政府为执行主体。集体,主要是指城市林业建设的非国家团体组织,在城市林业建设中要发挥有关部门、单位、社区的作用,落实责任制,一些小区绿化、单位大院绿化等应由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和社区负责,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个人,是城市林业建设活动的具体实施者,须尽其法定义务,《森林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要求所有满11周岁的公民,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这就使植树造林从一种人们自愿参加的美化环境的活动,转变为人人都应履行的法定义务,为全民造林创造了条件。

其三,城市林业建设的经营管理主体。这是城市林业建设该由谁来经营管理的问题。城市林业建设中的城区林业建设由于主要由当地政府投资,而且城市林业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部份,理应由政府中的城市规划部门进行规划和管理。同时,应当将市场机制引入城市林业建设,将经营和管理相结合,实行谁建设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复合体制,充分调动相关主体的积极性。

因此,城市林业建设的经营管理主体应是多元的,城市环境保护部门、社区管理部门、生活区的物业管理部门、其他有关单位也应对城市内部或小区内部林业建设或绿化区域进行管理和经营;而城市近郊和中远郊林带则应由林业部门经营管理,尤其是中远郊森林带还牵涉到国家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所以其经营管理应由专业性的林业部门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经营管理,并且还要加强各个林业带之间的协调。在城市林业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应加强与林业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促进城市的城区、近郊和中远郊林业建设的综合发展。

其四,城市林业建设监督主体。城市立业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都应该有专门的机构或组织,同样,对城市林业建设也应有专门的监督机构,形成高效合理的监督机制,促进城市林业建设良性发展。目前,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监督的问题在于,政府集管理者和监督者于一身,根本不能实施真正的有效的监督。这样的监督机制就失去了监督的意义。

从权利义务相对应和权力制约与平衡的理念出发,城市林业建设的监督主要有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和公众监督与舆论监督几种主要方式。立法监督是指立法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的监督,这是最具权威的监督方式;行政监督是指城市林业建设的执行主体、管理主体之间即其相平行的行政部门的监督,比如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公众监督是指城市林业建设离不开所有市民的参与和监督;市民既是建设者,同时也是监督者。

此外,媒体舆论对城市林业建设的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市民和媒体进行监督,才是城市林业建设监督的长久之计。因为市民才是城市林业建设的最大利害关系人,他们有权利,而且也十分乐意作为城市林业建设监督的主体。媒体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的特色和必然要求。媒体担当城市林业建设的监督主体不仅是由其行业性质和特征决定的,还是基于市民的需要和其本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披露有关信息,反映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动向或存在问题,影响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和执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报道有关消息引导市民关注城市林业建设,促进整个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市民和媒体的监督作用是持续的、长久的,而且关注的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细。所以,在城市林业建设监督中,不仅要强调有关立法的、行政的监督机制,还应重视市民和媒体的作用。

2、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通常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通说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物、行为和智力成果。笔者认为,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是行为,即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主体在城市林业建设活动中所实施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和监督的行为。但这种行为与行政法上的行政行为不同。行政行为的主体是特定的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的主体则是多元的,可以是行政机关,也可以不是。

3、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的内容

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城市林业建设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下面分别予以简述:

(1)政府的权利和义务:

本届中央政府提出“执政为民”,“请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在城市林业建设活动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或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对城市林业建设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调动其他主体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协调相关单位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及时处理建设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职能对行政主体来说,既是权力又是义务。从根本上说,政府在城市林业建设中主要是义务主体。因为政府的一切活动都应以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政府的权力不仅来源于人民,而且是为实现其义务为前提的。

但在实际中,政府滥用权力,挤占城市绿地、开山采石、破坏山体和植被等屡见不鲜。而且政府的决策不民主、不科学,主观臆断的成分很大。如广州在选择树种时就决策不当,其城市建设用树——木棉的飘絮不利呼吸病人健康。如中山市每年用于绿化养护费高达3000万元,而3万余hm2林地财政一年投入的费用不过300多万元。城市林业建设的技术性很强,涉及的学科比较多。政府在决策时,应多听专家和市民的意见,不应独断专行。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城区、近郊和中远郊林带进行整体规划,这才方为“民本”政府的本色。

(2)集体的权利和义务

集体包括部门、单位和社区。由于部门和单位实行的是责任制,所以仍应侧重义务。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一个良好的绿化环境,不仅可以使员工获得绿化效益,有利其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体现部门和单位的实力,有利其业务的开展。城市发展的未来在社区,社区的绿化是主动的、积极的。现代市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不惜花钱买绿化。在英国,商人们普遍认为“绿化就是高价格房地产”。很多住户就是冲着社区的绿化而购买住房。这种基于市民需要的绿化建设,才是城市林业建设的根本之计。

明确社区林业的权利和义务是保障其发展的前提。权利:社区的居民有享受绿化成果的权利;有切实、完整的共同所有绿化建设成果的权利;有防止他人破坏绿化成果的权利等。义务:支付绿化建设费和按期支付绿化维护费。但在实际中,侵犯居民权利的事例比比皆是:开发商不履行合同建设绿地;建设的绿地不符合合同规定;物业公司擅自破坏绿地,以作他用等。社区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社区林业建设是城市林业建设的一个重要部份。要切实保护社区居民的林业权利,这样才能使社区林业建设具有持续的动力。

(3)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个人的义务是法定义务,我国“九五”造林绿化目标确定:到年,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义务植树的尽责率要从当时的82%提高到90%,即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要从当时的5亿人次增加到5.5亿人次。个人在履行义务后,理应具有权利:享受林业建设成果的权利、排除他人侵害城市林业的权利、监督政府城市林业建设的权利等。我国正在向“市民社会”转化,个人的权利得到尊重,义务得到履行,是今后城市林业建设得到顺利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城市林业建设的相关法律体系

城市林业建设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事业,从法律规范体系来看,大而言之,它是属于环境资源法的范畴,小而言之,它可以归属于森林法的调整范围。但是,仅依森林法是不能充分规范和调整城市林业建设的所有活动的,笔者认为,还是应该从环境资源法的大视角来考察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规范体系。因而,城市林业建设法与《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水法》、《矿产资源法》、《草原法》、《城市规划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污染防治法》、《森林法》、《防沙治沙法》、《种子法》、《水土保持法》及环境资源相关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体系。下面简要分析几个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

1、与《环境保护法》的关系

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以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环境保护法是在上个世纪后期随着环境科学及环境法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综合性的部门法。环境保护法的保护对象十分广泛,包括自然环境要素、人为环境要素和整个地球的生物圈;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也包括国家乃至全人类,甚至包括尚未出生的后代人;环境保护法调整的内容也相当广泛,包括环境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以及人文资源的保护等等,其适用的法律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等等。⑤严格说,城市林业建设法应包含于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法中的一个新兴内容,因此,因在环境保护法的框架内设立具体的城市林业建设法制度。

2、与《森林法》的关系

城市林业建设作为林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法律、法规必然与我国林业建设的基本法――《森林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森林法》是整体,城市林业建设法律、法规是部份。由于城市林业建设法律、法规不具备作为独立法律体系的条件,而且也没有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去制定一部“城市林业建设法”。城市林业建设法律、法规可以纳入《森林法》中,在《森林法》中设专章加以规定。

3、与《防沙治沙法》的关系

城市林业不仅是城区园林绿化,还应包括近郊林果带和中远郊森林带等。城市林业建设中的近郊林果带和中远郊森林带建设,可以为城市建立生态屏障。尤其是中远郊森林带,更可以作为城市的防护林。目前我国有两大防护林建设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地区的防沙治沙问题和其他区域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实际上,这些既是城市林业建设,也是防沙治沙建设的一部份。所以,有关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要考虑与《防沙治沙法》进行协调。

4、与《种子法》的关系

法律建设范文篇8

(一)顶层设计理念

顶层设计理念的应用于法律建设,有利于法律工作者深化对中国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认识、法制理论的成熟和发展及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1。主要含义有三个:指导方针,明确不断开拓法律的科学发展之路;基本内容,要坚持服务大局的方向不变,搞好各领域及环节协调工作;实现路径,抓住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制度和体制上挖掘并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推进法律体系的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二)法律体系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理念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大到整个法律系统的宏观规划和战略布局,小到一个法律制度的创设,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国法律建设的战略规划及总目标是实现法律建设覆盖全领域、全行业、全社会,成为法治大国和法治强国。本人认为,对我国的法律体系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从整体上说,按照树形结构进行组织是最科学和有效的。就是要把法律系统建设成根深、干粗、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能够承载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历史重托,给经济发展带来保障,社会进步带来和谐,给人民生活带来福荫。根有多深,树有多高,这根就是法律的公平正义,他植根于民心当中;树干就是法治的理想,如宪法;树枝就是各个部门法或一般法或特别法,还有数量庞大的法律制度,他们将法律转换成人们可以参照执行的行为规则,由他们织成了保障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平稳运行的经纬网;树叶就是法律的执行机构,支持他们的是法律,吸收的是阳光,化解的是矛盾,让人们感受到法律给经济社会以护佑,给人民以安全。树枝和树叶在树干的支撑下结成一张巨大的树冠,让人们在他的护荫下享受和煦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2。这种结构看上去显得繁杂和重叠,但他们各司其职,边界清晰,杂而不乱,重而不叠。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过风雨的考验,那些机能老化、或被新叶摭盖而失去活力树叶被淘汰也正好印证了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本人认为,这种结构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持久的活力,为制度上升为法律,下位法发展为上位法,特别法变成一般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法律的制定,其直接动因都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社会矛盾的推动,这是社会进步的辩证法。很多法律都是由政策规定演变发展而来的,政策制度的制定又是为了解决当时涌现的某种突出的社会矛盾。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网络侵权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的进步,人们之间相互联系变得广泛和频繁,使连带责任的产生成为现实;现代工业高速发展,大量小汽车进入家庭,给交通安全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另外,还有刑事领域的犯罪新类型出现,如邪教组织犯罪、黑社会组织或涉黑组织等。所有这些,都是经济社会进步中出现的新情况,需要有新理论来解释,新方法来规制,维护其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同时这也恰好印证了顶层设计是呼应了来自基层的强大发展冲动的原理。

(三)顶层设计在法律建设中功能实现

搞好法律建设的顶层设计,需要实现二方面的功能。一是修改完善和科学规范法律。对单一法律而言,对内就是要理顺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结构完整,理念清晰,法理正确,内容充实,并为将来解决新问题,保留有空间,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对外就是要调整好相邻法律、上下法律之间的关系,做到法律的功能定位合理,边界规划明确,调整规范清晰,价值取向正确,涵盖领域互补。法律建设的规范主要体现在立法和司法规范。立法规范就是要以《立法法》为基础,规范所有的立法行为和过程,如国家层面的立法规划要有年度计划、五年规划及远景规划等;立法中,既要指导思想统一,又要制定方法科学。司法规范就是要求从制度上保证正确司法,做到以法律为依据,文明执法,科学执法。二是拓展法律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许多的领域出现或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一般的组织措施或行政权力效果有限,已经不能化解矛盾或遏制积弊,必须通过立法来解决或规范。由上分析可知,在法律领域进行顶层设计,为法律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修改完善和科学规范法律及问题评析

按照顶层设计理念的要求,列举部分在法律(或修正案)与相应的司法解释之间,在旧法与新法之间等,或存在的相互矛盾、或司法解释不规范或表述格式不统一的现象。

(一)同一法律的内部及不同法律之间存在的矛盾

1.2010年7月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34条第二款规定与其后颁行的《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的第55条中规定,是属于新、旧法的关系,按《立法法》规定,应当新法优于旧法。但是,这是对于旧法非常明确的修改,而不是补充。本人认为,应该要对第34条第二款修改性质的解释作出说明,如“……是连带责任,而不是补充责任”。2.我国在最新法律修正案分布时一般都会在最后面加上一条,同名称的旧法律(如《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废止。并且,在随后的司法解释中也会有一款: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相关司法解释如与本解释相抵触,以本解释为准。按理说,旧《婚姻法》既然已经废止,针对旧《婚姻法》的司法解释都应该同时予以废止才对。因此,新《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一),显然与之存在逻辑上的矛盾。本人认为,在新司法解释中,对应该全面总结旧《婚姻法》及司法解释,对需要保留的内容全面列出,并以新解释为准,旧解释自新解释实行之日起废止。或者在司法解释下面另加附标题,表示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司法解释。3.在《民法通则》第63条与第65条中的规定,在立法的精神上出现了逻辑矛盾。什么情况是属于“委托书授权不明”,由谁来鉴定;人的资质、业务范围是否需要进行分类等,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本人认为,这种逻辑矛盾,可以善意地理解为是对被人的保护和对人行为的约束。可以通过细化司法解释、行为公证或建立资质制度等方法解决。4.2008年颁行的《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88条规定与2007年颁行的《物权法》第103条规定,这二个规定之间存在矛盾。本人认为,处理这个矛盾,应该按照《立法法》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区别对待,如果共有人之间存在家庭关系的,就得优先考虑继承和遗嘱的问题;如果共有人之间存在约定关系,就依照约定执行;如果符合《物权法》第八条的规定,其他相关法律对物权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如果上述三种情况都不是,在没有家庭关系或对共有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优先考虑按份共有处理;否则,则采用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优先考虑共同共有方式。5.2008年1月施行《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46条与2003年4月颁行《最高人民法院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29条规定存在冲突。本人认为,应该按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对相应条款进行修正。另外,在《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的制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2003年轰动全国的“孙志刚案”事件引起对《收容遣送制度》进行立法审查;河北农民王淑荣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修改《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黑龙江省人大在《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修正案中恢复“强制婚检”的规定,引起的质疑等等。

(二)法律的司法解释不规范

司法解释是对现行法律的补充和完善,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立法法》明确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并由常务委员会公告予以公布。而实际上,司法解释都是通过最高院和其他部门以规定、意见、办法或问题解释的方式出现。本人认为,在司法解释的方面,一是解释机关要实行法定制,限制解释权的使用。二是司法解释的首次与接续需要有明确的制度保障。三是司法解释要归类,要在文件的开头加上“某某法司法解释”的字样,使用同一个标题名称进行整体司法解释时,后面的解释应该要涵盖前面的解释,并在最后标明,新解释生效时,同时废止旧的解释。四是在使用法律条文时需要特别注意规范引用,如犯罪、责任类型,除最高法院外,其他部门不得在司法解释或行政规定中直接使用罪行或责任类型。

(三)法律的表述或格式有待统一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普遍采用编、章、节、条、款结构。本人认为,按照司法解释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法律效力的原则,司法解释应该采用与法律同样的格式最为妥当,在形式上能更好地体现法律的尊严或严肃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很多新的法律颁行没有明确司法解释的授权。2,司法解释没有统一的格式和标识。3,部分法律的司法解释出台时间不规范。4,部分司法解释用词不够规范或严谨。

三、法制建设领域新拓展

中国特色法律体系虽已形成,但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依然任重道远。新领域需要创设新的法律,原有法律需要在新领域拓展或延伸运用。

(一)在新的领域创设新的法律

1.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法律创新3。2011年开始,中央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年深圳率先制定实施了《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促进条例》,并正在制定全国第一部“社区法”---《深圳经济特区社区建设条例》,同年贵阳也启动社区工作条例立法调研。社会建设也要纳入法制化轨道。上述的地方性条例,将来都是国家综合性立法的基础,成为上位法,为国家的法律之树增添活力。2.反腐倡廉法律的创新。十八大以来,网络反腐和制度反腐联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首要的热点就是干部财产公开。干部财产公开具有制度的正当性。中央在反腐败的组织机构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建议制定《重大决策程序条例》、《政务公开法》与《行政组织法》等,给绝对的权力套上程序的缰绳。3.收入分配法律创新。我国现在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不是福利社会,但是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初次和再次分配都更多地注重了公平,并且,我们还要从法律的高度更加重视分配机制的建设。首先要通过法律才能使分配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主导来形成法律;对于初次分配的内容与标准进行明确的规范。其次要尊重市场规律,主要通过市场进行,使参与者获得一种最低限度的形式公正和实质的分配正义,实现初次分配和整个收入分配的规范、有序。

(二)现有法律制度在适用领域的拓展

1.刑法的适用在社会领域中得到了深入而广泛的拓展,这些变化通过刑法修正案得到了全面体现。从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到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之间分别用了四年和三年的时间,创新的速度在加快。在刑法修正案七中,增加三项罪名,修改一项罪名。在刑法修正案八中,新增五项内容和多项罪名。2.连带责任的适用有了重大突破,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民事责任制度。连带责任制度主要从1986我国颁行的首部《民法通则》开始的,其中有7条9处提到了连带责任,在以后的诸多民事法律及其司法解释中,如《担保法》等30余部法律中均出现了连带责任适用的条文,共超过130条180处。

(三)其他方面拓展与创新

在部分领域的立法,如三农问题,银行保险业监管,中小学生人身伤害,学校建设与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建设,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财产保护,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一些新的法律需要制定,一些旧的法律需要修改。在制度创新中,要增大民事或刑事惩罚力度,为行业的保护设置绝对高压线。

四、总结

法律建设范文篇9

多年来,我省农村基层经过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纷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在成为更多农民的首选,农村地区的法治水平正在向建设较高层次现代法律文化的方向提升。但在一些地方,受自然经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法律文化的建设相对滞后,农民的法治观念依然比较淡漠,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当前,阻碍我省农村地区法治进程、影响现代法律文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长期人治历史造成了人们畏法息讼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因之于我国传统人治理念的根深蒂固,一些农村地区至今缺乏现代商品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民主政治的传统,一些农民的权利和平等竞争的意识比较淡漠,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有的农民受封建社会“法即刑”观念的影响,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视寻求司法诉讼为畏途,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依凭“乡下事乡下了”的传统,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大量的复杂事务时,常漠视法律,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一味以不扩大事态为目的,丢弃法治原则,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权威性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二是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法律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农村地区的法律文化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构成,两者息息相关。作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乡镇所在地,其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氛围的影响十分明显。局部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的贫乏苍白。在一些社会文化环境较差的地方,文化设施极为缺少,文化活动的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赌风盛行,迷信成风,至于不健康书刊、黄色录像的泛滥,常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严重地毒害了社会空气,戕害了青少年的心灵,有的青少年无事而滋事以至轻微违法甚而走上犯罪之途,造成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恶者横行、弱者受欺的治安状况使善良农民少有安全感。

三是少数地方政府的随意行为造成农民对法律信仰的缺失。在农村地区,地域的间隔、农民传统上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从,使得乡镇区域常常是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区域而存在的,这就使得乡镇执法主体的行为对区域内法律文化的状态发生重要影响。在一些社会文化落后、法治环境较差的地方,有的乡镇干部因自身文化和法律水平的局限,未能依法正确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常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区域内依然是传统的人治氛围;有的公款吃喝成风,参与成癖;有的为地方势力、家族利益所左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谋取私利;甚至有的干部自身违法乱纪,贪污受贿。其消极效应所及,污染了一方的社会空气,农民对法律的信仰难以养成,对法律正义的期待难有信心,影响了现代法律文化的建设。

要改变当前农村基层现代法律文化建设滞后的状况,可以设想循以下的途径加以改善:

第一,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尊重法治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出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使依法办事成为人们思维和行为的自觉,使法律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武器。法制宣传教育所具有的增强公民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功能,在推进法治的过程中正是承担着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能。在普法过程中,首先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出发,树立人文的普法理念,从法律对农民的思维、道德、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入手,通过法律文化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文化素质,从而形成一种依法办事、循法而动的行为定势。其次,要将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当前面向农民普法的突破口。法律权威的树立,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是公民自身受到法律的关怀。农民最为关切的是涉及他们自身的权益,教育农民全面深刻地理解法律“治官、治吏”的功用,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就从物质利益入手保证了实行法治得到农民最有力的支持。如负担过重是各地农民最为关切的问题,要通过普法让农民了解党和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和法律,坚决抵制巧立名目收取农民钱物。由于农民不熟悉建房、征地、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水利山林、合伙经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律服务人员要深入到农民之中,结合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抓住农民最感兴趣的问题,围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开展法律宣传、咨询和服务,把民事纠纷往依法解决的轨道上引导,如此才能让法治精神在农民心中扎下根。再次,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实践证明,结合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以案说法,最易为农民所接受。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栏、有线广播、地方电视台、网络、学校、农贸集市等,开辟法制宣传教育专栏,设立法律咨询点,调解各种民事纠纷,并抓住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加快发展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事业,改善农村地区的人文环境,引导和丰富农民健康的文化生活,增加农民生活的精神内涵,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促进法治文明的进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法律文化的构建是其重要组成。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应该是现代法治观念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应当是继承民族精神、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的文化,它与当代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伴而生。先进文化引导农民接受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传播进步的思想理念,弘扬民主平等的法治精神,建构日新月异的法治文明。在农村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应当逐步加大对各项社会文化事业的投入。要倡导培育健康的乡村文化,减少渲染暴力、色情等西方腐朽文化对农民的侵蚀。我们所倡导和弘扬的法律文化,将积极促进全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积极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积极推动执法环境的改善,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村乡镇的执法者更好地公正执法、严肃执法;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更好地学法、知法、守法,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弘扬这样的法律文化,就是弘扬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现代法律文化只有与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才能在发展完善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

第三,改善乡镇政府的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确保乡镇各项工作的依法管理,加大对乡镇干部权力的法律制约和监督,在法治实践中努力树立法律正义。执法环节对目前农村地区法治环境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普法与执法实践脱节的问题在一些农村乡镇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从执法这个环节入手,才能尽快提高乡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进而树立起农民对实行法治的信心。虽然经过了长期普法,屡次培训,但至今仍有一些地方的乡村干部法制观念不强,对法治的理解常常偏于自上而下的“治”,即更多地将“法”作为治理老百姓的手段,未能很好地维护农民应有的物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在农民心中的权威地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乡镇、村干部的法律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与农民切身相关的有关法律法规,并严格考核,不过关的坚决不让上岗,以此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要通过多种渠道公开政务,提高透明度,从依法办事做起,建立起农民对乡镇干部的信赖,逐步树立起法律的权威。要采取有力的手段教育和警醒少数乡镇干部,畅通监督渠道,从他们的一言一行开始来逐步改善乡村的法治环境。要强化多方位的执法监督,加大对乡镇政府行政权力的制约,进一步规范乡镇一级的行政行为,纠正一些执法中的偏差,这是改善当前农村基层的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信、取信于民、营造良好法制环境的迫切需要。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推行政务公开,这对方便社会各界和群众进行有效监督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让农民享受到实行法治给自己带来的实惠,参与法治实践才会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现代法律文化的社会氛围才能在千百万人的实践参与中的逐渐形成。

法律建设范文篇10

传统英语专业教育到底面临着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对传统英语专业教育进行改革?新时代对“外语+学科”的专业建设提出了什么要求?如何建设交叉学科专业来应对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本文就以上问题,以法律英语专业建设为例展开简要论述。

2.0传统英语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2.1招生规模大,数量多,竞争力下降。王俊菊(2015:121)曾提供过信息:“全国1448所普通本科高校中,有994所设有以‘英美语言文学’为主要方向的英语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近60万人”。不难看出,当前英语专业规模大,数量过多。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上升,学生入学机会增多,生源量大,无疑给英语专业学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就业市场上招聘者对英语专业应聘者的选择性更广、更多,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并非都能去自己满意和心仪的岗位,只能降低标准。因此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在不断下降,一些高校开始撤销或者“关停并转”英语专业。2.2小才拥挤,大才难觅,专业化需求不断上升。蔡基刚(2018:1)就上海一地调查的数据中显示:“仅有不到5%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会继续攻读英美语言文学或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无独有偶,拿笔者所在高校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除了极少数学生继续攻读与英语语言文学相关的学位外,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攻读法学专业,毕业后很少从事纯语言的工作。而且,单一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由于缺少专业领域知识而缺乏竞争力,若在软件、工程、法律等领域工作,即便同时拥有英语专业四、八级证书和语言文学知识,也很难胜任。。由此可见,新时代给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社会所需求的不再是“小才”,如何实施英语教育的专业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3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通用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之争。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英语专业教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以及是否要将重点放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的讨论争执不下,非常激烈。所谓外语专业的人文教育,就是透过语言了解文化,进而提高人文素质修养,而工具性则是掌握外语技能,灵活使用外语,把外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从而能够“进行国际交流,吸收借鉴国外的科学文化知识”(蔡基刚,2017:3)。由于讨论的最终结果是以人文性知识教育为主要培养方向,因此弱化了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训练。换言之,“英语专业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被弱化了”(王立非,2019:47)。但若转变情形,以工具性、实用性为主要培养目标,则又会出现学生缺少语言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人文知识通识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作适当保留,但大部分应转向“外语+专业”的复合型跨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应对新时代面临的挑战,满足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

3.0设置法律英语专业的必要性

3.1国家战略发展的要求。新时期,新思想,新战略。在我国“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前提下,要高效快速地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就需要很多能够参与各个领域跨国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国家社会对“‘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吴岩,2019:6)。“复合型人才”字眼的不断出现,足以表明国家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视。法律英语专业建设是国家战略提出和发展的产物,是符合时代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因此我们要抓住契机,加大专业建设力度,重点培育法律英语复合型人才。3.2交叉学科建设的要求。在知识爆炸、信息迅猛的时代,各学科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知识也互为挂钩,跨学科视域下的研究不断增加,同时也成为学科发展的趋势。学科互通,综合运用,通过不同学科视角的融合才有利于解决实际过程中的某些复杂、综合性问题,才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创新。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做出了明确要求,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在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格局下,国际化人才愈加被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断被提倡,交叉学科建设是大势所趋,同时也将成为高校从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研究领域。3.3涉外法治建设的要求。2019年2月25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随后,司法部、教育部等13个部门召开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第二次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曾明确提出过要“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涉外民事、刑事案件越来越多,我国作为一个具有国际公信力的大国身份参与国际司法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涉外法律服务业也在不断开展。因此要进行高效的涉外法治建设,高质量的人才必不可少。高质量人才的参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国际法治、同国际司法实践接轨并开展中外法律活动,提高我国在国际司法上的话语权和地位。3.4法律英语专业人才紧缺的要求。在2019年5月18日举行的涉外法治专业人才考量标准研讨会暨第三届法律英语证书(LEC)考试专家委员会聘任仪式上,司法部律师工作局涉外涉港澳台处处长刘华春介绍说,“截止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初步统计,涉外律师为7231人,仅占全国律师总数的1.8%。在全国7231名涉外律师中,能够从事跨境投资并购业务的有3528人;可从事双反双保业务者559人;可从事涉外知识产权业务者1419人;可在WTO机构独立办案的有331人,能够从事境外上市法业务1322人,海事海商业务986人,在境外仲裁机构从事工作的有1186人,在境外仲裁机构担任仲裁员272人”。由此可见,我国当前涉外法律法治人才奇缺,进行涉外专项的法律工作者更是屈指可数,多数律师都还只是精通法律领域内的相关知识,而英语语言能力不够,不足以独立承担涉外法律事务的相关工作。因此要成为涉外法治人才,首先应该是法律英语人才。法律英语专业人才,顾名思义,不仅需要精通法律领域内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高水平的英语语言技能,是能够“精英明法”的人才(张法连,2018:45)。而“学校是创造性地全面实施外语教学的机构”(束定芳,2016:29),因此法律英语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院校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有所思考,并且更需要法学院和外语院联手共同努力。新时代高校外语、法学教育教学改革要为国家战略服务,努力推进涉外法律人才系统化培养。

4.0法律英语专业建设机制

4.1教学目标。清晰的教学目标,能够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并能使相关任课老师确定教学活动的导向及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形成明确的教学思路和课程总体框架,进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以保障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举例来说,笔者所在高校的法律英语专业对教学目标做了清楚明晰的规定,即培育出“既具有人文学科素养,又掌握英美法基本知识及英美法律文化知识,拥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胜任教育、翻译、管理、涉外法律事务等领域的相关工作,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时代标准的‘英语+法律’复合型法律英语专业人才”。4.2培养要求。培养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明示了任课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间接地来说,学生可把培养要求当做自己学习目标的大方向,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再具体化。法律英语是“法学+英语”的学科交叉的成果,是一种特殊用途的英语,有着自己独到的语言特点。法律英语专业应该是一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专业,但绝对不是简单的法律专业再加英语专业叠加而成的。拿笔者所在的高校来说,学校对法律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首先要熟练掌握甚至精通外语,即要具有扎实的法律英语语言基础和法律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并且要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鼓励学生取得法律英语证书(LEC);其次是精通国内外法律知识并具有跨学科国际视野,除了要了解我国依法治国的国情,还需要了解外国国情及文化,即“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法律思维素养”;在综合能力上,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不做“知法犯法”的事,不钻法律的漏洞来赚取高额利益外,还需要具备独立承担涉外事务办理的能力,即“具有较强的涉外法务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能够从事法律英语专业的教育、研究和实务工作”。4.3课程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讲授内容。吴岩司长曾说“要打造高端金课,提高课程质量,建设新文科,做大做强外语专业,加强外语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为符合“金课”要求,法律英语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英语语言知识课程、法律英语知识课程和法律英语技能与实践课程四大类”(张法连,2019:7)。通识教育旨在继承人文传统,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扩宽知识面,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其目标是使学生不但具备宽广胸怀和优美情感,同时又拥有远大眼光和自我见解,进行自我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成为‘完整’的人”(陈向明,2006:65)。通识课程可以在本科阶段前两年内开设,注重基础人文素养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大胆提出自己的思维见解,以及锻炼一些通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工作打下人文素养基础。具体课程可以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开设英语语言知识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具备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以及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具体而言,英语语言知识课程应同时包括两种类型的课程,一是语言技能课程,如语音、语法、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第二外语等,此类语言技能课程可以在基础阶段开设,为高年级综合运用法律英语知识做铺垫。二是语言理论类课程,如英语语言学、文学、文体学等,此类课程涉及到部分英语专业的专业课以及英语专业考研知识的课程,可在高年级开设。法律英语知识类课程的主要开设目的是让学生具备深厚的法律英语知识功底。其主要课程应包括综合法律英语(英美法系各主要部门法)、法律英语阅读、法律英语视听说、法律英语翻译、法律英语写作、英美经典法律案例选读、英美法律制度、英美法律文化、中国法概况(英文)、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等课程。此类课程多在高年级开设较为适宜。但其中英美法律制度、英美法律文化等课程可在基础阶段进行开设,提前了解有关英美法律方面的一些背景知识。接下来如何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法律英语课程设置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开设法律英语技能与实践类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本科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是要进行实战演练。其课程包括但不限于涉外法务谈判、律师实务、庭辩技巧、WTO法律制度与中国、ADR(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实务、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也包括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4.4教学方法。法律英语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也尤为重要,这也决定了教学的质量。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方法(ContentBasedInstruction,CBI),或者采用多模态教学方法,如先利用多模态手段让学生获取信息,如观看视频、听录音、展示法庭道具等,再运用多模态手段让学生输出信息,如课堂展示、参加辩论赛和模拟法庭等。还可以运用“全浸式”的情境教学法,即“通过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灵活教授法律英语的专业内容,让学生浸泡在情境中去接受课堂知识”(章彦英,2009:27)。根据课程特点、内容和课堂实际情况,教师还可以运用结合交际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专题研讨教学法等,避免过于单一。只有教学方法多元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法律知识、运用语言,促进法律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4.5培养渠道。首要渠道是交叉学科培养。外语学科和外语专业本身就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王卓,2018:66)。法律英语专业则是顺应了外语学科这一特性。但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是简单地进行叠加,而是要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相互融合和渗透。要将法律和外语的学科交叉融合作为主要学习与研究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形成宽广的国际视野与创新实践能力与精神,使学生在具备熟练语言基本功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涉外法务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出合格的法律英语人才。其次是校际联合培养。校际联合有利于发挥不同高校的专业优势,结合自身优势开展科研活动和教学任务等,以便共同探究并构建校际联合培养法律英语人才的相关机制。通过校际联合培养,各校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使得各校相互借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使学生体验不同的教学环境,并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开阔思维和视野,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再次重视国内外联合培养。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除了国内高校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协同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可使学生充分结合利用外国高校的资源来完成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国内+国外的协同合作将会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开拓和国际规则的了解起到促进作用。国内外联合培养为学生搭建了国际化平台,不仅有利于学生锻炼语言技能,也可以使之形成国际化思维,在国外高校学习本土的专业知识,对今后处理跨国事务也有很大帮助。最后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可以将教学、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供求合作”。针对法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各院校可以跟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进行合作。相关部门可以规定品学兼优者由高校推荐去实务部门进行职业能力培训;高校可推荐学生到实务部门进行学习观摩;高校还可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安排学生去本校附属中学或相关实习单位和基地进行实习(文旭,司卫国,2018:58),并且院校可邀请实务部门工作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等。4.6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检验一个专业是否合格或优秀的一个手段,常见的评估手段之一是测试。测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法律英语基础语言知识、基本技能和交际能力,应涵盖基本法律语言应用技能、法律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张法连,2019:9),测试的手段和方式需要多元化,避免单一,鼓励使用形成性评价。除常规的考试外,教师还可适当采用课程论文、课堂展示、小组合作、随堂小测等方式进行评价。

5.0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