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3:31:00

电视

电视范文篇1

关键词:媒体融合;电视艺术;电视文化;电视编导

2010年以后,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电视台为了提高节目收视率,就需要博得观众的眼球,因此,电视编导对电视节目的选材非常重要。与此同时,电视节目对于电视编导的审美也有很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编导的审美对节目的制作有决定性作用。

1全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媒体方面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传统媒体在面对当前的新媒体的时候已经不具备以往的优势。当前,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能够极大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它可以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观看任何节目。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的劣势更加突显。尤其是电视节目,许多电视节目都是要在特定的时间才能观看。而且,电视机一般较大,难以随身携带,也就制约了看电视的地点。同时,电视节目都是固定的,虽然现在已经有了点播功能,但是其收费标准相较于网络还是要高出很多。至于回看功能,还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所以,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电视媒体已经因为自身的先天性不足而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电视编导的作用就突显了出来。首先,电视编导可以根据观众的各种喜好进行节目的编排,让电视节目呈现出更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电视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阵地,所以,电视编导可以在迎合观众喜好的同时,传播正能量。其次,电视编导也能够保证电视节目的优质性。和新媒体相比,电视节目的审查力度是要远超新媒体的审查力度的,因此,就锻炼出了电视编导较高的编导能力,这样就能保证电视节目有更好的节目安排和思想性,这是新媒体所难以企及的。一般来说,新媒体主要的出发点是盈利,但是电视媒体更主要的任务是在娱乐人们同时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因此,电视编导对于节目的筛选就格外重要。最后,电视编导的工作还需要能够发掘优秀的作品,将其转化为电视节目。因此,电视编导的工作量就远超新媒体编导。尤其是在作品的改变中,电视编导的责任就更加重要。他们要根据作品的主要思想,尽量保持作品的内容不变,但是有侧重地展现出阳光的一面。然后就是电视节目的制作,通过各种后期技术进行节目的专业化和精品化。相对于新媒体节目,电视节目的投入是更大的,因此效果也更好。由此可见,在当前这个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电视编导在电视媒体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2电视编导的审美意识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电视编导作为整个节目的制作者和引导者,决定了整个节目的审美和电视节目的质量。也因此,电视节目的编导在对节目设置时需要根据当前人民群众在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作为参考,对电视节目审美性进行考量,从而制作出符合广大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2.1对电视节目主题的审美选择。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许多电视台为了博得观众的眼球,提高节目收视率,就需要电视编导对电视节目进行精心选材。电视节目对于电视编导的审美有很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编导的审美对节目的制作有决定性作用。2.2对电视节目内容的审美评价。电视节目的内容极其重要,这也是吸引大众的一个主要因素。电视节目的内容越精彩,越吸引观众的眼球,收视率也就越好。在此期间,电视编导的审美意识对电视节目的编排也十分重要。电视编导固有的审美评价体系会影响整个电视节目的内容安排及表演形式。与此同时,电视节目也是观众感受生活的重要媒介。2.3对电视节目形式的审美标准。不同的电视节目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外部形态里面包含有节目的名称、画面、主持人、音乐等能被电视观众所观看到和感知到的一切形式的综合。而电视节目的形式是整个电视节目能够被观众所看到的美学的表现,也是电视节目内容外部呈现的状态,因而电视编导对于电视节目的所有技巧和艺术技法的运用都体现在电视节目的形式当中。所以,电视节目形式越丰富,电视节目就越容易受到观众的喜爱,越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2.4对电视节目形式的创新。影响电视节目收视效果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是电视节目的形式。如果一个节目的形式能够更加的新颖,更能够反映人们的生活,能够让观众参与进来,那么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电视节目的编导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一般会选择非常适合电视的主题节目和内容,同时会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这体现在电视节目的名称、画面剪辑甚至主持人的穿着方面。同时,电视编导也会从审美的角度对现有的节目形式进行必要的创新和发展,如此不仅可以迎合观众的欣赏品味,也可以受到电视观众的喜爱。

3电视节目编辑中的思维定位

从当前来看,电视艺术的定位是与节目编辑的思维定位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的。首先,电视艺术的变现以编辑的思维为主。任何的电视艺术最终能够表现出来,最关键的还是要看编辑的思维。因为,电视节目归根结底是编辑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任何的节目想要在什么时候穿插,都是需要编辑来定的。每一期节目的主题表达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表达,都需要编辑和编导共同努力才能够制定。每两个节目之间的穿插很可能影响整个电视节目的基调。在这种情况下,编辑的主观思维至关重要。其次,电视艺术的层次与编辑的思想层次有密切的联系。电视节目的演出都是以编辑和导演的想法为主,如果编辑和导演的个人思想层次较高,那么选择的电视节目其艺术性和思想性就较高,而如果编导的个人思想层次较低,那么就会出现思想性和艺术性较低的节目。当然,要区别的一点是,思想性的高低和节目的题材是无关的,不是农村题材就显得低俗,也不是红歌红色电影思想性才高。在进行电视艺术的定位的时候,文艺编辑的作用也非常的重要。因为他们需要负责制定展示的角度。这个展示的角度主要考虑的部分有两个。首先,要考虑观众的心理逻辑。因为电视节目最终的受众还是观众,只有文艺编辑能够切实了解观众的心理逻辑,才能够保证制作出的节目能够被观众所看懂,所接受。如果一味注重艺术性和高雅,那么这样的作品很可能会让观众觉得无法接受。例如,一些获奖的大片普通观众无法完全看懂,这样的作品虽然是好作品,但是却不适合在电视上播放。其次,要符合艺术逻辑。在进行电视节目制作的时候,是需要不断修改的,因为电视节目虽然是以观众的感受为第一位的,但是还是要在观众接受的范围内不断提高其艺术性。这样才能够让人们看到优质的节目,对自身生活有益。这也是电视节目不同于网络节目的一点。

4后现代电视文化中的组合艺术

文字编辑与电视编辑十分不同,文字编辑主要是突出叙事线索,景别的组合和组接通过以上规律进行叙事表达,但并非十分严格,它会根据不同的场景、时间进行转换。(1)景别的组合在电视编辑中的运用,属于半开放的状态,即只要逻辑清晰,叙事清楚,达到了叙事目的就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景别组合。(2)如果将两极镜头进行组接,则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视觉效果,其中一种会让人觉得活泼,另外一种则是让人感到震惊。镜头在组接过程中,要确保平稳而流畅,从而避免视觉出现跳跃感。(3)相同的景别镜头在组接的过程中会有一种不一样的视觉效果,特别是在近景镜头和特写镜头的组接的时候。针对同一种相似镜头,同样的元素内容和意味就会强调和突出,这就使得整个主题都得到了强化。不同的景别对于不同的事情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如果需要用摄影的方式表达一件事情时,就需要看整个事件的观看方式。美学专家赫伯•特泽特尔根据不同的情节和世界,将观看方式分成静观事件、深观事件和创造事件。静观事件是最为中性的客观观点,主要是为了澄清事件。而深观事件不仅要呈现发生的状态,还要解释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做的目的是探求事情的本质。创造事件,则是使用技术设备和媒体潜力来共同营建一个完全依赖媒体的独特屏幕时间。无论是静观事件还是深观事件,都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通过景别得到相应的体现。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原因在于小景别的镜头放大了细节,尤其是对于特写镜头而言,不断突出了在全景状态下观众极为不易感受到的细节,这就引起了观众的思考。

5电视艺术市场定位的个性化发展

麦克卢汉思想是电视艺术的主导思想,后被拉潘姆精心演习,从而总结出电子文化,被人称之为“游牧民”。电子文化就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网络媒体出现以后,后现代媒体文明日益昌盛,覆盖了文学艺术、价值体系、制度建设等内容。在具体的传播活动中,媒介载体、信息渠道拼接多元化的方式,配合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应接不暇。此外,科技的迅速发展,影视媒介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就意味着规则、规范等方面的彻底颠覆。在这个彰显个性的时代里,也不需要特别多的理由。媒介给这种文化颠覆提供了相对自由轻松的环节。在没有规范和限制的时候,即便是语无伦次,一切也似乎变得十分合理。后现代媒介文化理论的先驱代表让•博德里亚认为媒介文化有两种特性:多重化和离散化。它的存在就是不断地填充人们不断变化的需要。21世纪,电视文化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批判之声,文艺界的各个角落都在宣布它的“终结”。与传统的文化相比,现代的文化更多追求的是一种视觉效果和心理方面的快感,也就是俗称的“过把瘾就死”。这种肤浅的文化肆虐扩张,已经侵占了大部分人的眼球。它们没有文化的底蕴,没有思想的高度,任凭他人拼凑、组合再加以利用,对经典作品加以嘲讽,对影像加以堆砌,把世俗中最为低俗的东西东拼西凑进了绘画和雕塑领域。它们被当成艺术品,用来表达对某种现象的批判和不满。这种批判的声音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思想内容上的恶俗、肤浅无内涵;第二,表现形式上的泛娱乐化、草根化、虚拟化、媚俗化;第三,运作上的商业炒作化、资本化。此外,电视文化也屡屡让观众竖起大拇指称赞。电视文化可以借助虚拟现实的技术把超现实的世界模仿到极致,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体验来自不同领域的惊奇。就连现如今的市场经济也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电视文化变得越来越亲民、有趣。当代媒介在利用高科技的时候,给观众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感官体验,这种媒介可以让原来见不到的事物,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转化成为如今可以看到的日常文化,让人类的精神文明不断发展。不同的媒体装置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壮大,不但可以让人们身体感官获得“透视”事物的整体知觉,而且可以透过人类丰富的想象力最大程度唤醒那个不曾唤醒的精神世界,如此便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电视文艺频道的增加,相应的符合播放要求的作品需求量也就不断提升,由此,为电视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现阶段的市场发展当中,存在市场目标模糊、审查标准不清晰等问题,作品评价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导致现阶段电视艺术创作的创新动力不足,观众的欣赏热情不够。因此,电视的市场化运作还有待完善,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有助于电视电影的整体发展与前行。电视的个性化发展,作品质量与资金投入的矛盾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受到广告利益最大化的影响,国内很少出品短篇电视剧,而大众化的影院电影也很难满足电视电影的播放需求与引进标准,各电影频道在自行制作电视电影的过程中,人力、财力、物力都极其有限,最终导致作品数量也难以满足相应的播放需求。基于此种发展状态,在未来的电视电影发展进程中,需要以类型化发展为导向,促进电视艺术行业制作更多类型鲜明的电视作品,优化电视的题材样式格局,进而缩短与市场化运作之间的差距;另外,频道作为电视电影的播送平台,也需要通过品牌树立等手段,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促进电视艺术在影视行业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6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化,当前的电视节目受到其他媒体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因此,电视节目也是需要作出应对的。其中最主要的应对方式就是改变电视艺术的定位,让其更加符合大众的想法。同时,也要注意与时代接轨,让电视文化具有后现代性,这样才能够表现出当前的时代文化。

参考文献:

[1]赫伯特•泽特尔.实用媒体美学[M].赵淼淼,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符战,韦振煜.电视画面的编辑难点分析[J].电视导刊,2007(10).

[3]杨荫,安昌勇.电视画面的艺术效果[J].科普杂志,2007(7).

电视范文篇2

电视包装目前已成为电视台和各电视节目公司、广告公司最常用的概念之一。它的定义是对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声音(语言、音响、音乐、音效等)、图像(固定画面、活动画面、动画)、颜色等诸要素。

包装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电视节目、栏目、频道成熟稳定的一个标志。如今电视观众每天要面对的是几十个电视台和电视频道,是几十种类型的节目和栏目。各台、各频道、各栏目之间存在着非常激烈的竞争。观众既有主动的选择权,又有非常大的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包装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重视商品的包装和广告推介是商家们的必要策略,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的包装应该和商品的发展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作为同时播出的几十个频道来说,电视观众选择了你,是你的成功;而没有选择你,你的一切辛苦和投入就等于零。要观众选择你的重要条件是了解你,包装则是了解你的最直接的手段。

二、电视包装要素

1.形象标志。无论节目、栏目、频道都有一个CI形象设计,也就是最基本的形象标志,这是构成包装的要素。在不同的情况下,形象标志有各种变化,但“包装”构成的要素一般是比较稳定的。频道的形象标志,一般展现在角标和节目结尾落幅上。好的形象标志的设计,能使人过目不忘,深入人心,能使观众快速判断出自己看的是什么节目、什么频道、什么台,便于观众一下子就捕捉到想要看的节目,所以形象标志设计对于电视包装是非常重要的。

2.颜色。根据频道、栏目、节目的定位,确定包装的主色调。主色调可能是单色,也可能是复合色。如中央台一套是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所以其主色调以蓝色为主,凸显一种冷静、客观的形象;CNN基本也是蓝色基调;文艺性的频道和栏目在一般情况下是暖色调,色彩相对艳丽一些;凤凰台是以艳丽黄为自己的主色调。所以,颜色设计是电视包装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的基本要求应该是颜色协调、鲜明、抢眼,但不刺眼,能与整个节目、栏目或频道的基调相吻合,能保持和节目、栏目、频道的风格相一致或给予有效的补充。

3.声音。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音效等诸元素。声音在电视包装中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在好的电视包装中,音乐应和形象设计、色彩搭配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无需看到画面,观众就能判断出是什么频道和什么栏目。

三、电视整体包装应遵从的基本原则

随着我国电视包装的不断成熟,以栏目为产品,以频道为品牌的包装模式已经成为目前大家所倡导的整体包装理念。而电视整体包装应该遵循两大基本原则:

1.统一性原则。电视节目、栏目、频道应该遵从整体包装的统一性,首先是识别整体包装的元素包括标时、音乐、颜色等都应该相对统一以形成整体效果,节目包装/栏目包装应该在整体的频道包装统一原则内实现自己的包装特色,节目/栏目形象应从属于整体的频道形象之下。

2.规范性原则。电视整体包装的统一性要有科学的规范化操作作为保证,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落实到日常的节目和栏目当中,才能确保整体包装的具体实现。四、电视包装的形式

电视节目、栏目、频道包装有多少种形式,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总的来说应包括下面一些形式:

1.以形象标志为主的频道标志的位置设置和出现方式的设计。

2.电视台或电视频道的形象宣传片。

五、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的关系

1.电视包装是电视产业化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品牌化战略的具体体现。电视作为中国百姓的精神大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为满足电视文化市场的需求,频道在不断地增加,节目在不断地扩充,同时也使本来竞争就十分激烈的电视收视份额更趋白热化。如何能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建立自己的独特专业频道,在收视分流严重的情况下,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这里,电视频道的整体包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视节目作为文化领域的一种特殊产品,也应该同时兼备形成产品的两大体系,第一是生产体系,第二是营销体系,所谓电视节目成为产品的营销或称为宣传,就是电视包装,而品牌化战略应该是我们提升产品知名度、促进产品销量的重要手段。按照电视节目产业化的发展规划,我们提出了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总体计划,为电视的总体包装提供了前提。反过来说,电视包装的品牌化战略会更加促进电视节目产业化的发展。

2.电视包装使电视产品在市场营销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电视包装不是节目策划,它对电视节目、栏目、频道起重要宣传和推介作用。电视包装的基础是包装策划。我们去市场上买东西,总是被外观美观,造型新异的产品所吸引。成功的产品外包装和外部造型会刺激购买者对该产品的购买欲。一个产品经过包装后介绍给市场便能有效地吸引顾客。这种注重产品包装行为的营销方式,能在顾客心里树立起一种品牌意识。高水平的产品包装能使产品在市场中从众多同类中凸显出来。近年来,包装是一个很时髦的话题。包装这个概念,在商品社会中的各个角落不断蔓延、渗透,形形色色的包装活动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在电视领域,品牌作为一个频道的标识,给频道注入了巨大的无形资产,从而使频道在电视节目市场化经营中取得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温秀娟崔文新:浅谈电视节目包装的误区[J].电视研究究,2002,(8)

电视范文篇3

在国外,电视直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的电视直销却刚刚起步。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还不高,且人们已习惯于传统的购物方式,相信自己亲眼看到、亲手摸到才放心。以处于全国中等收入的济南市为例,消费者看完直销产品广告,打进订购热线,并咨询完产品情况后,大都不要求直接送货,而是询问产品的展销地点,等货比三家后再现场进行购买。此类现场销售占销售量的大部分。再者在工作节奏还不很快的今天,消费者利用现场购物进行休闲一下的也大有人在。所以电视购物没能让人们完全接受其直销送货这一消费方式。从国内大多数电视直销企业采用直销送货和店铺销售,就能看出中国电视购物有其本国的特色。

还有一点,传销给人们留下的创伤还没有愈合,担心电视直销又是一个美丽的陷井。其实消费者不必有这个顾虑。传销的行为载体是个人,由于个人行为的多重性,而使传销在中国演变成为一种规则无法约束的销售方式。从传销的目的看,它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发财,人人都去发财,谁去消费产品呢?这种没有市场的销售注定要失败。而电视直销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它是与人们的日常消费密不可分的,具有广阔的销售发展市场。

2.价格问题

目前的电视直销商品大都是日用品、化妆品、保健品且进口商品居多。消费者普遍认为电视直销商品价格偏高。且使用不了多久,市场上就会出现足以乱真的仿制品,售价却又出奇的低,这样就挫伤了消费者的积极性。形成价格高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进口商品要承担进口关税;另一方面,因电视直销商品还要支付昂贵的电视片制作费,电视广告费,及送货费;再一点由于电视直销在我刚刚起步,规模小,品种单一,难以取得规模效益来降低商品价格。还有一重要原因,就是一些购买电视台时段作电视直销的社会企业,他们往往将短期暴利做为电视直销的最终目的,没有做长远的经营考虑,从而导致出现价格高的暴利商品。产品的高价格,表面看来,利润是丰厚的,但通过经营实践,消费者就会发现物能所值,这将此种产品销量肯定是上不去的。这样一来电视直销在消费者的心目就会有电视直销产品价格高的印象。

电视直销的价格定位较为复杂,构成商品价格的首先是生产成本,其次是广告成本,再次是销售成本。而决定这些成本大小的则是产品潜在的市场销量。换言之,销量越大,成本越小,反之销量越小,成本越大。一些电视直销公司拒绝低价位的小商品进入电视购物,可能就走入了一个误区。商品本来无大小,“小商品”可以做成大市场,“大商品”未必有市场。

问题在于商品符不符合电视购物的定位,在于销售网络的大小布局的合理与否。一个新颖实用,独一无二的低价位商品。毛利率可能更高,或许还能改变电视直销产品“高价”的形象。再者,电视直销商应该更多开发国内新产品,这样也可降低价格。特别是开发国内名牌企业的产品,不仅可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名企业的品牌也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一定的认知度,这样电视直销节目一宣传,消费者就会很容易地接受。

电视直销网络的建设是同行早就苦心追求的。从无店铺售到有店铺销售,这是中国电视购物直销行不通之后的无奈。销售网的建立,虽然增加了销售成本,然而也使我们具有了除广告力之外的销售力。有了这个网络,使我们统一价格,有条件完善服务,有这个网络,可以避免了无序竞争带来的灭顶之灾。

要实现拥有价格优势,并获得可观的利润,电视直销行业应走垄断联合的路子。“垄断”这一词不太中听,然而,电视直销都是以对某一产品在本区域市场的经销权的垄断为前提。一个产品如果不能控制市场,它必然是短命的,因为当电视直销企业无利图并且养不活销售网点时,谁还会去硬撑呢?失去垄断的经销权,电视直销不复存在。电视台已将电视直销看作了一种广告投资行为。垄断还有另一方面的意义,即只有通过一个销售网销售的商品,才有可能实现最好的售后服务,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防止假冒伪劣的冲击。垄断也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的必需。健美骑士与万得拖把的教训,一方面来自于电视直销公司,而另一方面也因为全国尚未形成统一的销售和协作机构。

其实,每次大型电视直销洽淡会上,都会商议如何寻求一种直销同仁们的联合。电视直销界一盘散沙的局面已严重影响了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并没有开始,更多的是松散型的志同道合式的友好联盟。冷静地分析一下不难看出,虽然作为事业性质的电视台各据一方,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但不联合就意味着孤军奋战。大台有大台的难处,小台有小台的苦衷。大台的电视直销广告覆盖面广,却苦于难将销售网络延伸到每一地区。即使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没有地方台配合,促销能力也大打折扣,更何况要增加要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而小台,则因其有限的开发产品能力和所在辖区覆盖区域的有限,也不能创造较好的效益。我们面对的不是兄弟台之间的互相残杀,而是共同争取电视直销在商界生存发展的空间,真正意义应是事实上的联合,必须是以股份制形式应组成的经济实体。

上海联合电视商品配售有限公司的成立以及全国电视直销联营网的酝酿,标志着中国电视直销业在电视直销市场的规范发展,电视直销的区域合格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在产品选择、统一进货及全国统一时间推出,这样可大大降低成本,最终降低产品价格。

还有一点,就是作为地区性的电视购物企业,我认为应采取电视直销与传统销售相结合的营销策略。中国的消费者大多还是延用传统的购物方式,因此电视购物要植根于中国,必须要与中国国情相适合,在培育市场和新的消费方式的同时,走有中国特色的电视购物之路。既然许多消费者都认为电视购物商品的价格高于商场购买商品的价格,那么把直销商品放在传统的商场专柜,采取与电视屏幕价相同的价格销售,至少能使消费者认识到该商品的价格就是商场的定价,起到心理平衡作用。另一方面,商场的橱窗也为电视直销产品起到广告宣传作用,使看到直销节目但心存忧虑的消费者能亲眼看到,亲手摸到,甚至可以由受过培训的专柜销售人员当面演示使用方法,使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购买行为,也能吸引没有看到电视直销节目的消费者。而且合理地设点布局。还可减少周边地区的送货费用。事实证明传统商场电视商品营业额上升并不影响电话订购的营业额,相反增加了电视购物的销售渠道和影响,为电视直销起到推动作用。

3.广告宣传问题

电视直销广告的不规范,也影响了它在中国的健康发展,现在播放的一些国外提供的录像带,很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有些“黄片”有损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我们制作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直销节目,便能使观众产生亲切感和增加可信度,之后通过长期的良好经营,可以产生固定的推销形象,这也将是一笔可观的无形资产。

4.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

从消费者投诉看,也有对电视直销商品的投诉,虽然占比例不大,但也应该引起电视直销业内人士的重视。电视直销商品更要重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消费者购买电视直销商品就是为了享受足不出户在家购物的生活方式。如果电视直销商品质量不保,让上帝三番两次地找上门来,岂不违背电视直销的宗旨?我觉得电视直销商品不仅在产品价格方面要合理,质量、售后服务都应是一流的。

随着电视直销产业队伍的扩大,行业的规范,电视直销商品的价格应低于一般店铺的价格,品质完全可与一般商品媲美,电视直销的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强。

电视范文篇4

有一个事实或许能够打开我们的思路,就是电影界的一个新成员——电影频道这几年的发展态势。电影频道是靠国家贷款启动的,也就是负债经营。1996年1月正式开播,第一年就还清了贷款,第二年取得了丰厚的利润,第三年的广告收入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翻。而且这一年多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乃至电影频道在全国媒体利润收入上排名第五。更值得提出的是,位居前四位的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都各自拥有多个频道,而电影频道只有一个频道。这么好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电影频道的节目有很高的收视率。根据央视调查,这些年在中央八个频道中,电影频道的收视率始终排名第二。尽管全国有3000多家电视台,上星的电视台已近50家,电视竞争十分激烈,但电影频道的收视率一直平稳地保持在中央八套节目的第2位。电影频道有这么好的广告效益和收视率实在是说明电影光芒四射的魅力仍然强烈地吸引着观众。

为了满足观众对电影欣赏的需求,这几年电影频道一方面每年用一个多亿购买国产影片,买断了建国以来拍摄的几乎所有的国产片,还买了大量的二十至三十年代拍摄的国产片和各类短片。电影频道购买国产影片的电视播映权价格上在国内是力度最大的,为了让广大观众看上当年的优秀电影,曾多次拿出70万以上的高价购买电影的播映权。另方面电影频道不断加大投资拍摄国产影片的力度,仅去年一年就投资4000万与各电影厂联合拍摄了18部电影,从影片部数上看占去年国产片生产总量近五分之一。在今年华表奖获将的十部影片中,电影频道投资拍摄的影片就有四部,占总数近一半。为了丰富节目源,电影频道又开拓了新型态电影……电视电影,年产量在百部左右,而且制作力量主要依靠全国的电影厂家。电影频道以这种方式进一步加强电影厂家的造血功能。一个电视频道开办4年多对电影能有这么高的回报率,是创办者始料未及的,这个事实也是令人深思的。

从世界影视发展史来看,电视比电影的诞生晚40多年,它给世界各国电影业带来过重大的冲击,但它也给电影带来丰厚的利润,这在欧美国家早有经验。美国仰仗好来坞使电影显赫于世,可是在电视的重创下,也曾不得不屈尊向电视台卖老电影片以贴补电影的不足。开始在经济上并没有看到更多的实惠,直到1961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网在黄金段最先推出电影剧场《周六晚间影院》,播放的都是一些新影片,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见此情景,1962年、1965年另外两大电视网美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先后推出自己黄金段的电影剧场,使电影新片在电视上播出形成气候并获得非常好的收视率,一些影片的相对收视率达到了40%-50%,如希区柯克的《鸟》和《乱世佳人》。于是,更多的电影剧场出现了,带来了电视台对电影的极大的需求,电影的电视播映权费也随之大大提高,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桂河桥》的电视播映权竟卖到了300万美元的天价,这一切给美国电影补充了血液,带来了生机。

欧洲电影也走过类似的历程。根据专家的统计数据,法国电影在50年代,影院观众在4亿人次左右,70年代下降到1亿7千万,80年代又下降了50%。巴黎的电影院数目1982年为286家,到1988年就只有187家了。英国50年代、60年代影院上座率很高,但到80年代就有74%的人口不去影院看电影了。西班牙1966年影院观众是4亿人次,到90年代只有8000万人次,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每年都有将近400家影院关闭。欧洲人清楚地意识到这一切是电视蓬勃发展的结果,开始他们想尽办法维持电影的地位,后来发现虽然影院的电影观众大量流失,但电视台的电影观众却大大增加。西班牙60年代是4亿电影观众,到90年代陡增到32亿电影观众,其中85.5%的观众是通过电视看电影的。电影院在大幅度减少,电视机却在翻倍地增加等事实,使欧洲电影人认识到电影可以在电视上获得更广大的观众群,不但扩大了电影的影响也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如法国电视四台每年播出电影在400部左右,使电影业获得利润上亿美元。

这些历史和事实提示我们的是,电影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影不再仅仅是影院中的电影。我们急需改变传统的电影观念,从新的角度去延伸我们的电影概念,去讨论电影未来的发展。

那么,面向21世纪,电影的概念究竟是什么,电影的发展究竟应建立在什么基点上,有几个现象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第一,当今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尤其是90年代电脑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电影制作进入了新领域,电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奇观;而且产生了一系列新兴娱乐媒体,如录象机、激光影碟机、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络等。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兴娱乐媒体在高新技术作用下,将打破电影、电视、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络之间的界限最终走向融合,从而改变了我们的娱乐和视听观念。

第二,由于电视以及各种新兴娱乐媒体的蓬勃发展,电影的传播方式已被大大拓展了,电影院、电视、录像带、影碟、网络等多种播放手段同时并存,观众娱乐观赏电影的方式也多层次化了。观赏可以是影院“黑箱”式的,也可以是家庭开放式的;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互动的;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体的。总之现代观众更希望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观赏电影。

第三,20世纪末世界科学技术水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从而使经济文化格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在资源、产业等方面提出了结构性重组、整合的概念。例如有些经济学专家认为,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是全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重大、应用最广泛的新经济,如因特网、电子商务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是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尽管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知识和信息差距,但是根据新增长理论,在最新的、重大的基础性新技术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最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实现“跳跃式”发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网络将带来经济结构性调整、重组,从而刺激我国经济更大的飞跃。这一思路是否也可以成为电影发展的借鉴。

网络的发展不但正在促使新兴产业的形成,同时也促使大众传媒出现新旧媒体重新整合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典型事例是2000年1月10日,网络业巨头美国在线公司AOL在纽约宣布收购全球最大的媒体娱乐企业时代华纳公司。这一令人震惊或许还有些令人兴奋的事件所体现出来的意义是重大的,表明了娱乐媒体大整合的发展态势,用一位研究者的话说就是,集网络、报刊、影视娱乐、卡通等诸多业务于一身的“全媒体恐龙”浮出水面。这就是说,用户只要进入AOL,就可以享受所有的信息和娱乐服务。这种“全媒体恐龙”的出现,即娱乐媒体的整合将对传统的影视业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对于尚未走出困境的中国电影。电视业已经开始寻找应对的策略和措施。有人已提出明智的选择,电视与网络相互整合,优势互补。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观众观影方式的多样化和多种娱乐媒体的一体化,就是当今电影面对的一个现实。80年代末,国内影视界曾提出“影视合流”的说法,因种种缘由没有充分使这一综合发展的设想法得到更好的实施和更高的效益。事隔十年,我们要提出的就不仅仅是影视合流,而是电影文化产业与多种新旧娱乐媒体的全面融合。电影必须与电视、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络互相整合,优势互补一、讨论电视电影问题的前提

有一个事实或许能够打开我们的思路,就是电影界的一个新成员——电影频道这几年的发展态势。电影频道是靠国家贷款启动的,也就是负债经营。1996年1月正式开播,第一年就还清了贷款,第二年取得了丰厚的利润,第三年的广告收入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翻。而且这一年多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乃至电影频道在全国媒体利润收入上排名第五。更值得提出的是,位居前四位的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都各自拥有多个频道,而电影频道只有一个频道。这么好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电影频道的节目有很高的收视率。根据央视调查,这些年在中央八个频道中,电影频道的收视率始终排名第二。尽管全国有3000多家电视台,上星的电视台已近50家,电视竞争十分激烈,但电影频道的收视率一直平稳地保持在中央八套节目的第2位。电影频道有这么好的广告效益和收视率实在是说明电影光芒四射的魅力仍然强烈地吸引着观众。

为了满足观众对电影欣赏的需求,这几年电影频道一方面每年用一个多亿购买国产影片,买断了建国以来拍摄的几乎所有的国产片,还买了大量的二十至三十年代拍摄的国产片和各类短片。电影频道购买国产影片的电视播映权价格上在国内是力度最大的,为了让广大观众看上当年的优秀电影,曾多次拿出70万以上的高价购买电影的播映权。另方面电影频道不断加大投资拍摄国产影片的力度,仅去年一年就投资4000万与各电影厂联合拍摄了18部电影,从影片部数上看占去年国产片生产总量近五分之一。在今年华表奖获将的十部影片中,电影频道投资拍摄的影片就有四部,占总数近一半。为了丰富节目源,电影频道又开拓了新型态电影……电视电影,年产量在百部左右,而且制作力量主要依靠全国的电影厂家。电影频道以这种方式进一步加强电影厂家的造血功能。一个电视频道开办4年多对电影能有这么高的回报率,是创办者始料未及的,这个事实也是令人深思的。

从世界影视发展史来看,电视比电影的诞生晚40多年,它给世界各国电影业带来过重大的冲击,但它也给电影带来丰厚的利润,这在欧美国家早有经验。美国仰仗好来坞使电影显赫于世,可是在电视的重创下,也曾不得不屈尊向电视台卖老电影片以贴补电影的不足。开始在经济上并没有看到更多的实惠,直到1961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网在黄金段最先推出电影剧场《周六晚间影院》,播放的都是一些新影片,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见此情景,1962年、1965年另外两大电视网美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先后推出自己黄金段的电影剧场,使电影新片在电视上播出形成气候并获得非常好的收视率,一些影片的相对收视率达到了40%-50%,如希区柯克的《鸟》和《乱世佳人》。于是,更多的电影剧场出现了,带来了电视台对电影的极大的需求,电影的电视播映权费也随之大大提高,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桂河桥》的电视播映权竟卖到了300万美元的天价,这一切给美国电影补充了血液,带来了生机。

欧洲电影也走过类似的历程。根据专家的统计数据,法国电影在50年代,影院观众在4亿人次左右,70年代下降到1亿7千万,80年代又下降了50%。巴黎的电影院数目1982年为286家,到1988年就只有187家了。英国50年代、60年代影院上座率很高,但到80年代就有74%的人口不去影院看电影了。西班牙1966年影院观众是4亿人次,到90年代只有8000万人次,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每年都有将近400家影院关闭。欧洲人清楚地意识到这一切是电视蓬勃发展的结果,开始他们想尽办法维持电影的地位,后来发现虽然影院的电影观众大量流失,但电视台的电影观众却大大增加。西班牙60年代是4亿电影观众,到90年代陡增到32亿电影观众,其中85.5%的观众是通过电视看电影的。电影院在大幅度减少,电视机却在翻倍地增加等事实,使欧洲电影人认识到电影可以在电视上获得更广大的观众群,不但扩大了电影的影响也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如法国电视四台每年播出电影在400部左右,使电影业获得利润上亿美元。

这些历史和事实提示我们的是,电影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影不再仅仅是影院中的电影。我们急需改变传统的电影观念,从新的角度去延伸我们的电影概念,去讨论电影未来的发展。

那么,面向21世纪,电影的概念究竟是什么,电影的发展究竟应建立在什么基点上,有几个现象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第一,当今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尤其是90年代电脑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电影制作进入了新领域,电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奇观;而且产生了一系列新兴娱乐媒体,如录象机、激光影碟机、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络等。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兴娱乐媒体在高新技术作用下,将打破电影、电视、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络之间的界限最终走向融合,从而改变了我们的娱乐和视听观念。

第二,由于电视以及各种新兴娱乐媒体的蓬勃发展,电影的传播方式已被大大拓展了,电影院、电视、录像带、影碟、网络等多种播放手段同时并存,观众娱乐观赏电影的方式也多层次化了。观赏可以是影院“黑箱”式的,也可以是家庭开放式的;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互动的;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体的。总之现代观众更希望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观赏电影。

第三,20世纪末世界科学技术水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从而使经济文化格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在资源、产业等方面提出了结构性重组、整合的概念。例如有些经济学专家认为,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是全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重大、应用最广泛的新经济,如因特网、电子商务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是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尽管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知识和信息差距,但是根据新增长理论,在最新的、重大的基础性新技术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最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实现“跳跃式”发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网络将带来经济结构性调整、重组,从而刺激我国经济更大的飞跃。这一思路是否也可以成为电影发展的借鉴。

网络的发展不但正在促使新兴产业的形成,同时也促使大众传媒出现新旧媒体重新整合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典型事例是2000年1月10日,网络业巨头美国在线公司AOL在纽约宣布收购全球最大的媒体娱乐企业时代华纳公司。这一令人震惊或许还有些令人兴奋的事件所体现出来的意义是重大的,表明了娱乐媒体大整合的发展态势,用一位研究者的话说就是,集网络、报刊、影视娱乐、卡通等诸多业务于一身的“全媒体恐龙”浮出水面。这就是说,用户只要进入AOL,就可以享受所有的信息和娱乐服务。这种“全媒体恐龙”的出现,即娱乐媒体的整合将对传统的影视业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对于尚未走出困境的中国电影。电视业已经开始寻找应对的策略和措施。有人已提出明智的选择,电视与网络相互整合,优势互补。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观众观影方式的多样化和多种娱乐媒体的一体化,就是当今电影面对的一个现实。80年代末,国内影视界曾提出“影视合流”的说法,因种种缘由没有充分使这一综合发展的设想法得到更好的实施和更高的效益。事隔十年,我们要提出的就不仅仅是影视合流,而是电影文化产业与多种新旧娱乐媒体的全面融合。电影必须与电视、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络互相整合,优势互补和讨论,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如电影《生死抉择》也是一个适合电视电影拍摄的题材,它没有特别宏大的场面,但却有较深的社会内容。电视电影这一与电影和电视剧不同的,因其小而更快捷灵活的传媒、纪实特性,将使电影展开其更有魅力的一面。

再次,电视电影将以系列化和剧场化的播出形式为电影赢得电视的另一片天地。低成本、小制作的电视电影很容易吸引社会投资,在数量上得到迅速的扩张,这样就需解决题材、样式雷同和如何播出的问题。根据电视播放的特点和规律,显然系列化和以类型为基础的剧场化的制作策划是必然的选择。就创作而言,电视节目需求量大和节目题材、样式雷同是一对矛盾,如将其分类制作后,就可使电视电影在几个类型点上精心研制,探索规律,有效扩充数量和提高质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类型片都适合做电视电影,那些靠深刻、积极的思想和社会内容、靠智慧、靠情感情趣的类型样式最有可能在各电视台播出的各种电视剧、电影的栏目或剧场中独树一帜。就观众而言,收视群体的分众化已成为电视界的共识,也就是电视不再追求每一个时段的最普遍收视群,而是按照不同类型的电视观众的观赏需求去安排节目的播出。按类型化制作和播放,电视电影可以在节目需求和观众需求的契合点上找到电视电影独特的发展点和新的发展市场。何况许多电视台已经看到剧场化播出电影或电视短剧有很高的收视率,他们也都开始投拍电视电影这一片种。更应注意的是,剧场化的设计更容易创造品牌效应,而品牌带来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这可以说是电视为电影留下的一片天地。

最后,电视电影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是为小屏幕制作的电影,从这个意义上看,电视电影既可以在电视上放,又可以在录像机、影碟机、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络上放,电视电影的适应范围已经必然地把电影融入未来娱乐传媒一体化之中,前景可观。

的确,影院电影以及它的观赏方式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我们还应该保护并发展这一原始意义上的电影。但是从现实发展的角度,仅仅依靠影院电影来保护电影尤其是民族电影已经力不从心,也远离科技现实,我们原有的电影观念应该改变,我们的电影发展策略应该有所调整。美国是电影大国,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从技术实力都远远超过我们,如果我们只在影院电影上与其硬拼,决不是上策。我们是在我们的本土上发展我们自己,优势在哪?从以上对电视电影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大电影有大电影的难处,小电影有小电影的好处。从综合发展的思路上,电视电影虽然小,但是以它发展的潜力和态势,它应成为保护和发展民族电影的一个策略。电影频道的负责人阎晓明在今年初的电视电影研讨会上说过,电视电影是中国电影艺术新的增长点,也是中国电影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句话绝无夸大之意,而是具有战略性眼光。

四、从市场前景看电视电影

电视电影对电影的发展究竟有什么意义,恐怕还要从发展的前景看。这就是电视电影的出现给中国电影、电视市场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电视电影的市场定位是什么?电视电影在未来的市场中究竟能占有多大份额?电视电影在未来的娱乐传媒一体化中是怎样的角色?

电影频道的成立是世界电视台、电视频道走向专业化发展的大趋势的结果。它首先体现的是电视格局的变化,表明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将走向专业化的趋势。中央电视台是从四个有线电视频道开始划分专业频道的,电影、电视剧、体育、少儿、军事,后来无线频道也进行了专业分工,使中央电视台的频道格局更加科学化。电影频道虽因播放老影片过多被称为“老古董”,但电影频道以其管理上的相对独立性和很高的收视率形成了体系内的竞争,刺激了节目的发展。中央8套电视剧频道使出浑身解数,播出好看的电视剧,并丰富节目的样式,就是在与中央6套电影频道竞争收视率。电影频道的高收视率正在于电影对观众的魅力,电影使电影频道在全国各电视频道中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电影如此美好的电视收视效果刺激了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成立影视频道,开办剧场播出电影,电影有了更好的销路,电视格局的专业化趋势和各地电视台对电影的大量需求,使电影在电视市场中占有稳定的一席之地,电影何乐不为呢。

电视电影是电视播放电影,它是迅速增大对电影需求的必然结果,电视电影要在电视市场上竞争也是必然趋势。那么就要给电视电影一个市场定位。电视电影的市场定位是什么呢?第一,电视电影是电影快餐,这是它出生于电视媒体带来的天生特性,与电影的大投资相比,电视电影是低成本;与电影显著的文化特征相比,电视电影更通俗、时尚、快捷。通俗就是大众化,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是大众关心的内容,是大众喜欢的形式。比如电影频道播出的一个电视电影系列片《城市边缘人》就是典型例子,它以纪实的样式,讲述了一系列从各地进京的打工者,他们在大都市的苦乐经历。由于这部系列作品逼真地、生动地反映了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反映了打工者情感和命运的变化,因此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而且这一作品的观众面不仅是城市生活底层的打工者,还有较高文化层的观众,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作品很高的评价。这部作品由于收视率高在电影频道多次重播。另一部电视电影《民选村官》也受到农民观众的欢迎,许多观众来信谈感受、要求重播,还想买录象带。

电视电影的时尚特征在于它可以更准确更快地反映时代流行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热点问题。电影频道自制的电视电影《我爱长发飘飘》是一部反映年轻人爱情故事的作品,不过在人物塑造上大胆追求年轻人时尚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并用动感镜头去表现人物的行为和情感变化。意外的是作品引起年轻观众的热烈欢迎,许多观众说这部影片与众不同,这种对生活独特的观察和反映角度他们感到非常新鲜,很喜欢看。有的人看了不只两三遍,有的人也想索买录象带。管虎导演的电视电影《上车走吧》,就是一部对当前北京热点小公共汽车现象的反映。影片以不规则构图和运动镜头非常时尚地表现了两个开小公共汽车的乡下年轻人在北京的遭遇,车的颠簸和人物的坎坷命运融合在一起,乡下人和城里人的距离、矛盾和交流、沟通都自然地流动在作品中,令人感叹。这部作品不论从思想上到艺术上的成熟都大大超越了他以往的作品。

快捷是电视电影具有的独特的传媒特征。对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迅速结构成片并播出,在观众中尽快引起讨论,是电视电影优越于电影和电视剧的地方。

第二,电视电影应以系列片和类型剧场方式追求品牌效应。中国的电视市场,电视剧的生存是靠广告来养活的,长片电视剧能拉来更多的广告,短片电视剧没有广告效应一般较难生存。电视电影属于短片,散播在电视上不会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制片商也会因为不宜收到好的经济效益而不愿对影片下工夫。在这种状态下,剧场化和系列片是电视电影的一个捷径。就电视观众分众化的观点来看,电视电影也应走剧场化的道路,以不同特点的节目吸引不同口味的观众,会收到更好的收视率。剧场设计必然涉及到类型片的问题,也不是电影所有的类型都适合电视电影的制作。在低成本的条件下,就要放弃投资大的故事设计和类型样式,而社会内容扎实,靠智慧和巧妙的故事构思的类型,如在题材类型上言情片、青春片较好,在样式类型上推理片、喜剧片、纪实片等更好。当然我国的电影类型片的发展是不成熟的,还要有一批人下功夫悉心研究类型片的制作规模。

电视电影的快餐定位即通俗化、时尚化、快捷化和系列片、剧场化定位,将给电视电影的市场运作带来便利和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电视电影的市场前景究竟如何呢?

电影入世后,并不意味着中国老百姓满足于对外国电影的观赏。中国人更希望看到反映中国现实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希望看到中国人拍出的贴近中国人感情、中国人生活的好影片。这是电视电影也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首先的、最重要的基础。

在这个前提下,电视电影的市场前景可以归纳为一句话,电视电影将在多元化电影市场中独领风骚。高科技带来电影制作的革命,同时带来电影传播方式的革命。电影不再仅仅是影院放映,而是与各种新旧媒体共同传播,这就使电影市场变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这样电视、录象机、影碟机、互联网络等以往被看成是电影后开发的形式,已经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随着观众希望以更灵活、方便的方式观赏电影,电视、影碟的发行在电影的发行份额中比例越来越大,在许多时候也获得过出人意料的经济效益。有些影片仅影碟一项的发行就获得了几十万元的经济效益,有的影片在电影频道就卖到了75万元的价格。这样需要电影的对象就不仅是电影院,还有电视、多媒体电脑、互联网络等,供求关系更加宽泛了。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在这些电影放送媒体中,除影院外,大多数是小屏幕,这就使电视电影的发行更占优势,因为电视电影从制作之初就是为小屏幕设计,它的故事结构、类型样式都完全考虑到小屏幕放映的特性和观众收视习惯。一般来说,电视电影在小屏幕媒体上的发行会更便当,尤其是以系列片、类型剧场式的整体发行,更会收到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电视电影如果是用16毫米胶片拍摄的,还可以返回影院发行。未来的电影市场是电影院与多种媒体竞争并共处的市场,电影界应抓住电视电影这一新品种的时机,发展自己、积累实力,利用自己的优势占好位,与电视、互联网络等新旧媒体在下一轮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平分天下。何况电影频道是属于电影界的。

五、电视电影为中国电影积蓄人才实力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竞争,这已为人所共识。中国电影面对入世后的竞争,除了硬件上的准备外,还有软件的准备。这里的软件包括:人才、理念、信息。人才在软件准备中占第一重要的位置。中国电影从业人员有50万,但在创作队伍重要的成员编剧、导演中,有断代的现象,30多岁的年轻人还没有推上创作的第一线。郑洞天导演就对张艺谋现象提出过尖锐的见解:一个人在15年间一直努力成为一个国家电影的头号话题是值得钦佩的,但一个人在15年中一直占据一个国家电影的头号话题是电影的悲哀。电影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影断代的观点绝不是杞人忧天。培养人才、推出人才是为中国电影积蓄人才实力,这也正是电视电影的己任和优势。

电视范文篇5

关键词:互联网电视平台;传统电视剧;传播影响

一、互联网电视平台的概念

互联网电视平台通俗地讲就是利用网络能够接收到互联网平台上的信息,包括数字电视。专业角度来说是利用宽带,将多媒体、集成互联网等多种技术集于一身,向家庭互联网用户提供数字电视、在线游戏等多种内容的交互式服务的技术。

二、互联网电视平台的优势

(一)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度大。传统的电视剧播放平台,电视频道是唯一的播放出口,每天播放的节目类型单一、时间固定,观众往往是在播放时间前一分钟,急急忙忙做完手头的事情,才能坐下来观看节目,很多广告商投放在节目开始前十分钟的黄金时间起不到广告的作用。现如今网络已经进入4G、5G时代,网速延迟的问题已经被攻克,互联网电视平台的发展又前进了一大步。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高达55.8%,这些都表明互联网使用群体十分庞大,互联网的传播范围、影响力度在进一步加深,各大互联网电视平台在每天给观众实时推荐最新的电视剧资讯的同时,将喜好、年龄、职业不同的观众进行了分类,这使广告商的投放更加具有针对性[1]。(二)可操作性、互动性强。当前,互联网电视平台十分普及,几乎是家家户户生活必备。由于互联网电视平台能够根据观众的自身要求,对观众以往观看过的节目进行分类,为观众提供可能喜爱的电视节目推荐,观众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节目进行收藏,或者在观看历史中快速找到。对于喜爱的节目,观众可以在留言板里发表自己的观后感;在观看过程中对于精彩的片段,观众可以实时发弹幕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今很多互联网电视平台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贴吧等公共平台,保证了观众与观众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进行交流。与传统的电视剧播放平台相比,现代互联网电视平台的互动性更强,可操作性更好,越来越多的传统电视剧观众,在向互联网电视平台队伍靠拢。

三、互联网电视平台对传统电视剧传播的影响

(一)改变了受众的地位。在以前,观众只是被动地坐在电视机前面等待着自己喜爱的电视剧播出,往往等不到电视剧正式播出,耐心就已经消耗了大半,而互联网电视平台的出现则大大弥补了这一弊端,观众可以提前预约自己喜爱电视剧的更新,也可以在电视剧播出后在互联网电视平台上观看电视剧的回放,化被动为主动,使观众可以在众多类型的电视剧中随意根据自己喜好进行自由选择播放,摒弃了传统电视频道播放电视剧时的局限性。另外,互联网电视平台对于传统电视播放电视剧还有着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互联网电视平台播放电视剧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因素进行随意的暂停、快进、倒放,这是传统的电视平台所无法做到的,而且用互联网电视平台观看电视剧还能大大缩减传统电视平台播放电视剧之前的广告时长,从本质上将受众群体的被动地位彻底改变,大大提高了观众的观看兴致。(二)打破了电视剧观看的固定时间。以往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观众每天都只能在固定的时间段观看固定集数电视剧,而且中间还夹杂着大量的广告,浪费着观众的时间和耐心,观众的观看体验较差。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互联网电视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捧,因为现在的人们更加注重对娱乐时间的把控,对看剧的观看体验要求也在不断增强,而这与互联网电视平台观看电视剧的优势不谋而合,用互联网电视平台观看电视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观看自己喜爱的电视剧[2]。同时用户还可以等待自己喜爱的电视剧更新完,这样可以一次看多集电视剧,更过瘾,观看体验也更好,这样就完全打破了传统电视平台观看电视剧时间、地点和集数的局限性,大大满足了新时代观众的观看需求,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因此逐渐被观众摒弃。与此相反的是,新兴的互联网电视平台则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满足新时代观众对于看剧和观看体验的要求,显示出人性化和智能化。(三)锁定不同年龄观众的需要,题材选择多样化。互联网电视平台区别于传统的电视剧播放平台,更加注重不同年龄观众的需求,题材的选择在传统电视剧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针对中老年群体,保留了家庭伦理剧、战争剧、戏剧等类型;又为了满足更多年轻人的兴趣喜好,将题材变得更加丰富,例如各个互联网电视平台自制的电视剧、古装穿越剧、都市青春喜剧、科幻悬疑剧、玄幻搞怪剧等各种类型应有尽有;例如前两年网络热播剧《花间提壶方大厨》低成本制作,网络爆红,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古代穿越剧《步步惊心》;都市青春搞笑剧《爱情公寓》;科幻悬疑剧《盗墓笔记》,都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追捧,引爆了线上线下的电视收视率与网络点击率,满足了各种口味需求的观众,体现出互联网电视平台的多样化[3]。

四、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电视平台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由于互联网电视平台与传统电视剧传播相比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题材选择多样化、时间灵活掌控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今国家为了互联网电视平台更好地发展,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互联网电视平台长久发展的健康环境提供了制度保证,促进了互联网电视平台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嘉慧.大数据对我国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郭金龙.独播资源与芒果TV品牌建设[D].湖南工业大学,2016.

电视范文篇6

随着各地方电视台播出新闻节目的增加,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对电视传媒特点把握不够,一些新闻节目虽题材不错,但画面雷同,有些节目甚至画面和声音毫无关系,没有可视性的现象。究其原因,有的是电视记者工作作风不深入,有的是电视记者对电视观念在电视新闻采制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的电视观念,是摆在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电视语言与广播语言、报刊语言相比,有着质的区别,它用视听语言代替了文字的抽象性,因而它是原始语言在更高层次上的复归。它把认知与感受融为一体,而不是强调主体的体验。文字语言抛开了直接的视听对象,这就使得作者需要将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转化为文字,受众只能借助文字媒介来理解作者的感受与认知,而电视思维则是图像的连接与变化,它恢复了视听思维的直接性。电视新闻是电视系统构成中的一部分,既有一脉相承的共性,也有独立的个性。它是电视记者向观众叙述事实、阐述理念的窗口,它赖以传递信息的物质材料就是以广电信号为载体呈现的电视画面与声音。ENG摄录方式为电视新闻采制带来了声画同步的、有别于新闻电影声画后期合成的不同方式,这一技术手段的变化,同时决定了电视新闻采制的特点。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把握好这一特点,进一步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的“电视观念”。

所谓观念就是思想意识。它是一种具有一定统一性和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电视观念是指电视新闻工作者对电视声画同步的形象化传播特点达到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从而指导电视新闻节目的采制。

把握电视传媒的立体信息传播特点

信息理论认为,信息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电视声音与画面形象是同步的,这一方式和运动状态决定了其信息结构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是一种立体的场结构。即电视传媒特点是综合性的,是一种立体信息传播方式。确立电视立体信息传播的观念,就需要探索如何使语言符号信息与非语言符号信息的结合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在实际采制新闻中,强化电视观念,把握电视传媒立体信息传播特点,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画面语言的表现力。画面语言是电视的本体,是第一位的。首先,从电视的传媒特点分析,电视不仅与报纸、杂志在物质基础、信息载体、传播符号、接受方式上根本不同,而且与广播也有显著的不同。通俗地说,报纸、杂志是读的,广播是听的,电视是看的。可见,电视画面是电视传递信息的第一语言,是电视的本体。它包括字幕、色彩、光线、景别、角度、构图、运动等元素,这些元素或单独或相互配置撞击,都将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感官和心理流程。其次,从电视新闻采制的过程分析,在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电视记者除了发现新闻线索,明确主题思想,详细占有新闻材料,认真选择材料外,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要用在片子结构的设想和情节、细节、场面、角度等的构思、安排上,而不同角度、不同方法,都离不开画面。可见,画面是反映新闻事实的基础,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基础。这就要求所有的电视新闻采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记者都必须亲临现场,深入采访。否则,就不可能拍到真实的原始画面,不能用镜头准确清楚地描述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就不可能发挥电视传媒的优势。电视新闻采制比其他任何媒体更需要现场,更需要记者经历新闻事实的过程,一个没有新闻现场画面或者缺乏典型形象的瞬间捕捉的电视新闻报道,很难让观众产生深刻的印象。再次,从电视观众的视觉心理分析。视觉器官是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观众看电视主要还是希望通过电视画面直接看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直接认识现实生活,由此进一步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并希望通过电视画面获得一种仿佛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现场感、参与感。可见,画面是电视观众关注的焦点。最后,从画面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分析。画面的作用是直观、形象、生动地反映事实、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电视节目通过画面把宏大的世界、色彩纷呈的生活,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观众坐在电视机前,随着画面一起走进现实、走进过去、走进未来。用直观的画面报道新闻,而不是用文字来描绘新闻,这是电视新闻的特色,也说明了画面的魅力和作用所在。电视新闻实践也证明越是视觉形象发挥好的新闻,越是受观众的欢迎,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应努力用画面语言说话。注重画面语言的表现力是电视节目的生命所在,也是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电视观念的根本。

重视同期声的运用。同期声是指在拍摄画面的同时记录的人物或环境的声音,包括记者在现场报道、采访的语言,被采访对象向记者反映、提供情况的语言,以及新闻现场人与物所发出的声音,即现场声。同期声使观众不仅能观其形,还能同时闻其声,真正做到了视听立体感知的亲临现场、目睹事态的真实感和强烈的现场感,使人感受真切、灵动。同期声再现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是现场报道记者和观众的面对面交流,是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面对面交流。传播学理论认为,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是最佳传播方式。电视新闻声画同步的传播则如实向观众再现了人际交流的最佳方式,它缩短了观众与荧屏的距离,具有一种亲近感,也容易激发观众的认同与参与意识。青岛电视台获奖新闻《细说“振超精神”》,其最大的特色就是用“平视”的视角和凝练的笔触,展现重大的时政新闻,有举重若轻的意味。报道中大量使用了现场同期声,极具感染力,充分展现了总理和码头工人之间的深情,也让观众感受到了总理亲和、亲民的人格魅力。

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信息传播。伴随着人物同期声讲话的手势、动作、表情、神态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非语言符号都是具有潜信息的,即通过观众的联想而产生信息,也因此有人把它归类到“语言”中来,称为“肢体语言”、“环境语言”等。电视新闻篇幅短、容量小,因而不能做透彻的解剖分析,这就要求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因此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信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表现元素,如特技、字幕、图表、资料等以丰富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法,是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北京电视台的《跨世纪之路》充分利用了大量的航拍镜头,把北京的路、桥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三维动画、多画屏分割等特技手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条新闻极大限度地开掘了电视立体信息传播的表现技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信息冲击,满足了电视观众的视听享受。

新闻解说词的使用要做到声画合一。解说词在各类新闻中虽然不可缺少,也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闻解说词要以画面为基础,密切配合画面,充分表达画面内容。另一方面还要补充画面的事实,增强画面的表达效果,传达画面无法传达的信息。解说语言要大众化、口语化、短小精悍、高度概括,满足观众收看新闻节目时轻松随意的状态,提高电视新闻传播效果。

发挥电视现场纪实的优势

电视观众对即使已经知道的事,也想通过电视新闻亲眼观之,以满足“眼见为实”的欲望。因此电视新闻要立足现场、突出现场,在现场报道上下足工夫、做足文章,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场声画的特殊表现力。

以现场这个视角去报道新闻。新闻的现场报道对象绝大部分是正在发生的事实,任何新闻都有事态发生、发展或变动的现场,电视新闻的现场性是指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拍摄,要把现场的情景、氛围传达给观众。记者在现场的聚焦点应该是人,新闻事实也总是围绕人展开的。摄像机要展示人物的行为、语言和情感,而人物行动又是在一定空间中,记者应立足“现场”,把新闻现场的环境、细节,以及现场各方面的反应等都展示在观众的面前,直接诉之于观众的视、听觉,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用纪实的手法拍摄。立足于现场,从现场的视角观察事态,用纪实的手法再现事实,跟踪拍摄、充分运用长镜头、故事化、情节化是最好的报道手法。江西电视台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地震灾区第一夜》,其成功之处,就是采用纪实的手法,讲述了5个小故事,客观地向观众报道了地震灾后第一夜的真实状况,突出现场的氛围,增强真实性和视觉冲击力。新闻一开始,用了高音喇叭巡逻车的现场声,“发生余震的可能仍然存在,室内活动很不安全……”直接把观众带入紧张的情绪中,然后画面切入到排查队员挨家挨户的检查上,显得自然流畅,接着是排查人员劝一名还留在危房中的妇女到空旷地方避险的画面,这与高音喇叭的声音形成呼应。随后,画面又转到医院,有一名可爱的小宝宝平安诞生了……记者精心选择的小故事,非常感人也很有说服力。在突发事件的现场,记者抢拍到极具现场感的生动画面和同期声、背景声。这些迸射出光彩的好新闻,让人眼前一亮,充分体现出电视新闻记者具备的综合素质与敏锐的新闻眼光及电视新闻采制电视观念的形成。

激发观众的多层次参与。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现场采访,不仅仅是展现记者与被采访对象的面对面交流,把这一过程直接传播给观众,还能激发电视观众的参与感,调动他们接受采访、发表观点、见解的参与欲,使观众感到平等、亲切,增强观众的收视兴趣,满足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审美要求。因此,在电视新闻的采制过程中让观众多层次参与,是强化电视观念、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电视范文篇7

1997年8月,暨南大学教授黄匡宇《电视新闻:用语言叙述、用画面证实》(载《现代传播1997年4期),该文的核心观点是“电视新闻语言符号的双主体构成”,不料却引起“声画结合”论者的反驳。1998年4月,《现代传播》第2期发表马莉的《电视声画不再分离——兼与黄匡宇先生商榷》、杨竞的《略论电视新闻中的声画同构》,以“声画结合”观点驳斥黄匡宇的双主体论。1999年,朱光烈在《现代传播》上发表长篇论文《“声画结合”论批判》,从12个方面向“声画结合”论开火,提出“语言是构成电视传播的基础”,“声画结合论不具有普遍意义,不具有理论品格”。2000年1期的《南方电视学刊》刊出凌燕的文章《强化画面意识,实现声画的最优化结合——兼与朱光烈、黄匡宇先生商榷》一文,也以“声画结合”作出回应。

电视声画关系引发的争论,其实是两种电视观念的碰撞,争论的双方各执一端,多陈其理。其中也有“调和论”、“声画结合”即“主画论”者意识到画面的缺陷后推出的调和论,“双主体论”也是“主声论”者推出的调和论。但这两种调和论都未跳出“以谁为主”的思维框架,似乎都不能令争论双方信服,反而引发对方更为激烈的批评,这其中原因到底何在?

应该说,电视声画关系的争论,推动了电视学术研究的进展。“主画论”和“主声论”者都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电视界长期以来存在重画面、轻声音、重视觉元素、轻听觉元素的现象,“主声论”者对“主画论”的诘难,打破了这种平衡,却不能解释引发争论的原因。

电视声画关系的争论,说到底是电视叙事艺术符号系统内在机制造成的。从系统论的视点看,电视叙事符号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以自身的内部矛盾为依据,通过与外部环境的适当交流而自发地为自己开辟道路。这就是电视叙事符号系统的内在机制,它在形式上表现为互斥、互补和整合。它调节电视叙事符号系统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运动,随着时代的衍变,打破元初的和谐,使之经过重新建构,达到新的平衡,沿着“有序——无序——新的有序”的历程前进。

电视是一门晚近诞生的新兴艺术,它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是地地道道的晚辈,显得年轻而稚嫩。电视在构建自己的符号体系过程中,有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那就是无论是画面系统还是声音系统,都从其他艺术形式汲取了养料,甚至可以说是从其他艺术形式脱胎而来。它难以割断同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

有一个不容忽视实际情况是,早期的电视人要么是广播界人士,要么是电影界人士,在构建电视符号系统过程中,大家一开始就注意到了电视与广播的区别,“听广播”、“看电视”,便是这种区别的最直观的显现。广播只能诉诸人们的听觉,而电视不仅诉诸人们的听觉,更重要的是诉诸人们的视觉。看到了这一区别,人们理所当然地作出判断:广播主要依靠有声语言,而电视主要依靠画面语言。人们致力于电视画面符号的研究在情理之中,而电视画面系统的构建完全建立在电影画面的基础上,因为电视同电影区分的只能是物质手段、成像原理、镜头运用的不同而并无本体上的符号的质的区别,它所运用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同电影完全相同。人们以电影画面模式来研究电视,认为屏幕上存在没有声音的画面,却不可能存在不见画面的声音,由此推出“无声的画面,仍然可以成为电视艺术作品,而无画面的声音,则根本与电视绝缘”,“没有了画面,就没有了电视”[4]的结论。这是典型的“主画论”。“主画论”在电视符号系统建立之初以及之后较长的时间,居于主导地位,使得电视符号系统成为一个稳态系统。

由于“主画论”的盛行,电视界较长时期重画面、轻声音,重视觉元素,轻听觉元素。结果是:纪实性的电视艺术作品没有同期声,没有真实的环境音响和真人的原腔原调;电视剧几乎都是后期配音,对口型、补台词。重者,口型对不上;轻者,体型对不上、气质对不上、情感对不上、气氛对不上,百片同调,多剧同腔,移花接木。更有甚者,有人试图以画面取代声音甚至文字语言的功能,美国人施瓦兹尼就曾说,“电视使得人类社会进入脱离文字的时代”,“主画论”走向了“画面崇拜”,暴露出许多问题。

然而,电视符号系统一经建立,便具有了系统的内在机制,电视声音系统的功能画面无论如何取代不了。电视声音系统在电视画面系统侵入自己的功能时,其内在机制便会自发地摄取负熵、排除正熵,以维持系统内部的稳定有序状态。这一维持的机制就是前文提及的“互斥机制”,就是说,电视声音系统与画面系统彼此之间互相对立、相互排斥、互相斗争。这种“互斥”的内在机制在系统外的表现就是“主声论”的崛起。

电视声音符号系统的构建一方面移植了广播艺术声音,另一方面亦受到电影声音的渗透,其运用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同广播和电影并无二致。在电视符号系统构建之初,因有广播艺术声音的完整移植,电视声音系统处在有序状态,其互斥的内在机制并未发挥作用。国内电视学术界普遍认为“电视是广播的延伸”,“广播电视”经常并举,可见电视声音系统对广播声音系统的完整移植。然而,当电视画面系统功能不断地侵入声音系统,产生较大范围的互切边缘区域后,电视声音系统的互斥机制便产生了作用,具体表现就是以朱光烈为代表的“主声论”者向“主画论”发起诘难。声画关系的论争,打破了元初的和谐,直接将电视叙事符号系统导入一种无序状态。

必须看到,电视叙事符号系统中声音和画面的互斥性,仅仅是其内在机制的一个方面,也不是电视声画关系的实质。声音和画面同属电视叙事符号的两大系统,其相互之间的对立、排斥是电视符号系统内部的矛盾斗争。“主画论”和“主声论”都同样从“以谁为主”的问题出发,具有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偏差,将电视符号系统中声音和画面的互斥机制给予过度强化。电视叙事声画两大系统的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如何配置并发挥电视的声画功能,而不是“以谁为主”,突出或者削弱声音或画面的功能,因此,声音和画面关系的实质,不是声画的互相排斥,而是声画的互相补充。电视叙事符号系统的都存在这种互补的机制。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我们把电视符号系统看作是一个恒久不息、变化前进的开放系统,“开放系统被定义为这样一种系统:它通过输入和输出组建和破坏自身物质成分的行为,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5]电视声音和画面系统正是通过与外部环境(指其他艺术形式或声画之间)的物质交流,保持自身的结构,并取得进一步发展的。这种交流的机制,就是互补机制,它指电视声音和画面对外部环境之间同时共存,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各以对方为依存条件,一旦丧失了对方就丧失了自身。

电视叙事声音和画面的互补机制取决于它们各自承担着的不同的电视的功能,它们各自承担的功能的融合才构成电视叙事的符号系统。电视画面和声音各自功能的负载并不意味着它们处于封闭状态,恰恰相反,这两大系统都处于开放状态。一方面,电视声音和画面各自都从相邻艺术和相关范围汲取营养。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电视声音和画面符号的构建,独立品格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从较低水平的有序向较高水平的有序上升的流转不息、生气勃勃的过程。在这两种有序状态之间,电视声音和画面以其互补机制,通过与外部环境(其他艺术形式)的交叉与联系,刺激与反应、“同化”与“顺应”,打破旧的有序,导问新的无序状态。这是电视声音和画面互补机制表现出来的独具特征的形式。电视叙事艺术晚出,电视画面从电影画面汲取营养,电视声音从广播声音延伸,形成一种元初的有序。随着互补机制的形成,电视声音和画面均需脱离母体,进而建构自己的独立品格。因而,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人们致力于电视声画两大符号系统的构建,努力寻电视艺术的“个性”,终于为自己争得“第九艺术”的地位。

电视艺术地位一经确立,其互补机制便日益强化。电视不断地同其他艺术形式交流,从而打破元初的和谐,导向新的无序状态。在90年代以后,许多艺术形式与电视联姻,交叉渗透,电视诗歌、电视散文、电视小品、电视舞蹈、电视音乐,等等,莫不反映出电视互补机制的强大作用。正是这种交叉与联系,使得电视声音和画面两大系统内部发生不平衡状态,尽管其互斥机制可以排除正熵以维持有序,但交叉与联系的广泛使得电视声画外部环境的干扰加强,正熵激增,元初的和谐被打破,电视声画走向了新的无序状态。

另一方面,电视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除电影外)大多的一种符号体系作为要素,电视以声音和画面两大体系构成其符号系统。声音和画面在与外部环境交流的同时,互相之间亦不断地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是以声画各自负载的功能为交换内容的。交流的结果便是声音和画面在功能上产生了互切形式,出现了中间环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中间环节的产生并非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交流的结果。因此,电视声音和画面的交流应该是一种互补关系,而非对立关系。这是声音和画面关系的实质。

无论是“主画论”还是“主声论”,看到的都是电视声音和画面内部的互斥机制,强调的都是声音和画面的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和互相矛盾斗争,以为强化某一方面的叙事功能,必然削弱另一方面的叙事功能,这其实都是片面思维的结果。电视声音和画面各自负载了不同的电视叙事功能,声画之间除了相互对立、排斥之外,其本质的关系是互补关系。电视声音和画面的交流,使其功能上产生了互切形式,出现了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既非声音在功能上取代了画面,也非画面在功能上取代了声音,而是声音和画面都可以负载或共同负载了某方面的电视功能。就是说,电视声音或画面某一方在某一方面功能的强化,并不能削弱另一方在这方面的功能,而是在这方面出现了边缘区域。由于电视声画互补机制的作用,电视声音和画面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交流的同时,互相之间亦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这就出现了两种相切的边缘区域:一是电视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切的边缘区域,二是电视声音和画面功能上的相切的边缘区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的互补机制日益强化,这种边缘区域必然走向扩展。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任何试图扭转这一趋势的努力都是白费功夫。实际上,“主声论”和“主画论”的努力都是这种努力,双方都试图准确界定以至强化声音或画面的功能,忽视了声画功能互切的边缘区域扩展的趋势。

在电视声画功能互切的边缘区域扩展面前,发挥作用的应是电视声画的内在的整合机制。从系统论动态原则看,由于电视声画的互补机制的作用,引起了声画内部的变化,发生了不平衡状态,这时就有新的行为,将无序导向新的有序,建立新的平衡,同时又向着比受到干扰以前更加稳定的平衡前进。这就是电视声画的整合机制,即对电视声音和画面的基本属性、基本功能和审美观念的调整和规范。电视声画的内在机制并不允许“边缘”区域的无限扩大,因为“艺术越接近到它的或一界限,就会渐次地消失它的一些本质,而获得界限线那边东西的本质”。[6]这时候,电视声画的整合机制就会自我调节,在旧有本质的基础上,整合相切时产生的特质,从而建立起新的本质,完成更高形态的本体建设。实际上,在电视声画关系争论的同时,这种整合就已经发生,“声画结合”、“声画同构”就是这种整合的表现。或许,“声画结合”、“声画同构”如朱光烈、黄匡宇先生指出的那样,还存在很多理论上的问题和缺陷,但是对电视声画关系的整台却是电视声画内在机制的要求。

笔者认为:对电视声画关系的整合,不仅涉及电视传播的基础,而且涉及电视的本质。我们以叙事理论审视电视声音和画面,并综合争鸣各方的观点,提出以“声画一体”对电视声画关系进行整合。电视声画关系整合表述为:电视传播的声画关系是以语言为基础,以叙事为本质,主要通过声音叙述和表现、画面描写与再现,声画功能互补的声画一体的关系。

首先,电视传播以语言为基础。语言是以“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资格被归入现象之列的,语言的交际功能显而易见。每一个人都可以体会到在他和其他社会成员接触时,他都要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哪怕是极其简单的所谓“寒喧”,也要运用语言来进行。正因为这个缘故,只要有社会生活的存在,只要有人们之间的接触,就要有语言。从人类社会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有语言。人类创造了语言,以语言来进行思维和交流。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在生命的诞生与终结这一点上,人同其他动物没有区别。然而,人却因其精神的存在可以不死,精神的不死在于语言符号。人肉体消失了,但其精神却被语言符号锁定并流传下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文明,这个文明离不开语言符号。语言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如朱先烈先生分析的那样,文明社会人的交流,他们的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科学等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发展,都是借重于语言进行的,文化、教育、科学都是用语言构成的,人类的一切传播都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电视也不例外。语言不仅是电视传播的基础,也是画面解读和阐释的基础。

其次,电视传播以叙事为本质。电视的本质是什么?张锦力在《解密中国电视》中否定了对电视本质从电视定义方面作出的理解,认为“电视的第一本质是对新闻的传播,而不是什么第九艺术,也不是什么画面纪录”。以新闻传媒作为电视的本质,笔者不能苟同。从传播学观点看,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介,视听兼备决定了电视具有极强的形象感、现场感和过程感,由于是电子媒介,电视时效性强,保存性、选择性差,这些是电视传播的特点。认为电视传播的本质是新闻,仅仅看到了电视传播时效强的特点,试图以一个方面的特点概括本质,显然是片面的。仅符号学的观点看,电视声音和画面分别包含了电视传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系统。符号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指代性,符号总是代替某一事物,它承载一定的内容(概念、意义),是传播活动的基本要素。符号的基本属性是指代性、社会共有性和发展性。从电视承载的符号看,怎么也难以得出电视传播的本质是新闻的结论。

那么,电视传播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从其功能切入看看会得出什么结论。电视属大众传播,查尔斯·莱特认为,大众传播的功能共有四个:监视环境、舆论引导、传承文化、娱乐。胡正荣据此概括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7]功能决定了电视节目的编排。在大多数的电视节目里,浸透的是叙述。那些电视剧、供电视播放的影片、动作系列片、卡通片、新闻、纪录片等等,都是叙述性文本;那些供消遣娱乐却有着描述、教育或论证之类目的的其他电视节目也往往以叙述作为达到目的一种手段。“惟一的一种贯穿始终都避免叙述的电视节目是那种依自身的交替规则结构十分明显的节目:例如游戏节目,体育锻炼节目、记者招待会、访谈节目、音乐节目、体育竞赛等。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叙述也在悄悄发挥作用。比如说,一场足球比赛就可以看成是一个队胜利和另一个队失败的故事,可由体育竞赛播音员来叙述”。[8]因此,叙述不仅是电视中起主导作用的文本类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叙述结构就像是一座大门或一个栅栏,即使是非叙述性电视节目也必须穿其而过。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是由叙事话语规则构成的世界。由此,我们自然得出电视的本质是叙事。

第三,电视主要通过声音叙述表现、画面描写再现。语言基本上是一个听觉系统,语言的模式是一种时间中的系列运动。在运动中,语言符号主要由声音负载。电视声音是一个时间流程,它在时间中运动,是历时性的。叙述是一个过程,是线性的、流动的,也是历时性的,是时间的艺术。这与电视声音的特质是相同的。因此,电视声音主要承担了电视的叙述表现功能,电视亦主要通过声音(语言)叙述表现。当然,电视并不完全依赖声音叙述表现,画面也可以叙述表现,声音亦并不只是承担叙述表现的功能,它也可以描写再现。

电视画面负载了非语言系统的全部具象性符号。它以流动、动态的空间,通过横向的展示,主要承担电视的描写再现功能。再现是描写性的,共时性的,这与电视画面的特质相一致,因此电视画面主要承担了描写再现功能。电视并非仅仅通过画面描写再现,声音也可以描写再现。画面的叙述和声音的再现就是电视声画互切的边缘区域。

第四,电视声画一体,交相扶持。在视听兼备、有声有形的电视叙事艺术中,画面赋予声音以形态、神韵,声音则回报画面以生命、现实感和生活气息。在电视叙事文本中,声音(语言)历时性地提供事件、人物和背景,画面则共时性地展示这一事件、人物和背景。声音和画面,如骨肉难分,相辅相成,交相扶持,相得益彰,一损俱损,一荣皆荣。因此,我们说电视是声画一体的时空复合艺术。

笔者认为:非要在电视声音和画面中分出以谁为主,无异于非要在人之手足中分出以谁为主。声音和画面各自承担着电视的功能,它们的功能之间可以交叉,但不可能互相替代。强调声画一体,其实就是要充分发挥声音和画面的功能,声画交替扶持,互相补充。有的论者将声画两张皮现象归咎于“声画结合”,“声画同构”,是不够准确的。声画两张皮现象是强调声画互斥机制造成的,无论是以声音为主还是以画面为主,都无法解决两张皮现象,而声画一体,为声音和画面共同完成叙事任务提供了理论支持,更能解决声画两张皮问题。

收稿日期:2001-06-18

【参考文献】

[1]朱光烈.“声画结合”论批判[J].现代传播,1999,(5).

[2]洪民生.繁荣电视音乐,为屏幕增光彩[J].电视研究,1991,(3).

[3]广播电视业务[M].电视业务,1990,(1).

[4]高鑫.电视艺术学[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贝特朗菲.开放系统模型[J].哲学译丛,1983,(2).

[6]剔林斯基.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M].

电视范文篇8

关键词:媒介文化;电视文化;后现代

依托于科技的发展,当下正处于媒介融合的“互联网+”时代,在这个背景之下电视体现出与其他新媒体相互融合的特征,使得电视的传播方式得到了扩张,传播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更深入的渗透到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弗•杰克逊说过,“在电视这一媒介中,一切其他媒介所包含的与另一现实的距离感完全不见了”,通俗来说指的电视的传播方式可以使得数以亿计的观众在同一时间关注同一话题,获得事件的参与感。影视文化顺理成章的上升至具有主导作用的文化形态之一。在当今这个时代,以互联网、微信、微博、手机APP客户端作为电视舆情传播的载体,电视观众的形象得到了彻底的改观,区别于以往的“沉默的大多数”,现如今电视观众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关于电视剧的评价。“互联网+”时代也推动着电视影像的传播方式的变迁,进一步拓宽了传播途径,将电视影像的影响力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电视是一种用于图像和声音传播的技术型产品,依托于其特有的传播方式,电视传播的影响力超出图像或声音自身的影响力。从技术原理上来看电视利用电子技术作用于静止或活动景物的光点交换环节,传递电子信号并在远程覆盖的接受屏幕上出现影像重现。

一、电视艺术的定位

电视究竟是艺术还是传播媒介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相关学者,一些观点认为,从本体上来看,电视以较高的效率对文化信息进行了传播,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媒介。与电影相比电视的传播范围更广泛,传播影响力更强。电视是一种更为逼真,极具立体感的全息化的信息传播媒介,电视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具备了影像、声音以及运动多个方面的信息,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独特的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从全息性上来看,电视与电影均体现了这个特性,但这种共性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电视的全息性所展现的内容,其真实性更突出;而电影的全息性旨在营造出一个逼真的虚幻空间,具体而言,电影展现的内容更多的是出于迎合观众精神世界的需求的考量,电视更偏向于展现现实的生活,提高观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从本质上说,电影更加注重艺术文化性,媒介性位于次要位置,电视的媒介性居于首位,艺术文化性居于次位。大多数电视节目,如新闻、体育比赛转播等,做大限度的呈现出事物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如艺术人生等节目也体现了电视的艺术表现功能。综合来看,电视艺术是电视的传播功能同传播内容相互影响、融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形态,主要指的是凭借电视的载体功能,以观众审美为出发点塑造审美对象的艺术形态,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电视具有其独特的艺术属性。退一步而言,尽管电视的艺术性仍然存在着广泛的争议,然而把电视舞蹈、电视歌唱等节目归入艺术是不可辨驳的。

二、电视文化的后现代性

在上文对电视艺术作出定位的基础之上,接下来对电视文化的后现代性作出探讨。一些观点认为,电视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众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制约着大众的价值取向、情感诉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电视的诞生与后现代文化意识的崛起具有一定的时间同步性,电视渗透到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后现代艺术提供了描述对象。物体通过电视荧幕的包装转变成了一种具有商品属性的符合消费品,这也体现着电视典型的后现代性媒体属性。超现实的类像逐渐转变为现实本身是后现代性文化最为突出的表现特征,当今的时代逐渐成为了一个符号化的世界。电视是构成这种类像的重要的来源之一,对于符号化世界的构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而言电视文化的后现代性有如下两个方面的表现:现实与超现实的有机结合,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直接、具象化的传播特点。沿着这个思路出发,在电视节目当中,艺术与日常生活逐渐的融为一体,符号表意的深度不复存在,体现了电视的现实性。就超现实的一面而言,电视营造的一种符号化的类像,并能够将这种符号化的类像传播至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符号化的类像产生了符号的循环和增值。拼凑与狂欢性,电视信息每天都在规律性的流动,将零碎的东西聚集在一起,使用其特有的技术手段构建出节目自身的序列。对于电视节目中每个元素而言都面临着竞争,连贯表意连贯的叙述面临着拼凑作品的冲击,主题鲜明受到不规格形象的挤压等等。电视也后现代审美的日常化的最直接证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艺术的确具有去符号深度、内容零散拼凑化等特征,与此同时还存在着意识形态欺骗性;电视文化呈现出直接性、意识形态性、生产性以及商业性等特点,因此以事实为依据辩证的看待电视艺术的定位以及电视文化的后现代性,有助于电视文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米娜娃•莫依明.中国社会转型问题探析——趋势与代价新时期中国转型特征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9):69-70.

[2]曹真明.中国电视艺术理论研究新思路试探——析中国电视节目中的艺术共性[J].四川戏剧,2016(2):30-34.

电视范文篇9

毕业实习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之间进行,共10中。其中,第七学期安排毕业创作,学生自编、自导、自拍、自做一部5至10分钟的DV短片,并进行DV短片展映,由专家考评打分。每人必须交一盘DV带和一碟光盘。第八学期毕业创作考试为DV短片,必须有分镜头剧本和完整的拍摄策划书。近几年来,学院积极创设条件,一方面与凤凰卫视、地方电视台签订培养协议,每年向内地、疆内基层电视台输送优秀毕业生。另一方面,以校园电视台为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平台,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学生毕业后面向电视台、影视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各地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等单位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2.规范校园电视台体制建设,培养学生专业意识

为适应时代变化和广播电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实践教学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许多院校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上均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新疆艺术学院校园电视台于2009年10月正式批文成立。经过前期筹备,2010年5月正式开播,先后投入建设经费500余万元。按社会媒体体制建设,新疆艺术学院校园电视台下设电视台新闻部、总编室、节目部、编辑室、技术部,以影视戏剧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主体、结合播音主持艺术、舞美摄影等专业,为学生提供了有力的实习实践平台。为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实践水平,既激发和鼓励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理论、实验、实训、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人员组成上,由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任校园电视台台长,影视戏剧系主任副台长,并设常任副台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相关专业教师担任主要部室负责人,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为主体。一年级学生一入校就加入校园电视台,熟悉专业设备,了解电视媒体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了解电视台常规运作流程。通过参加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如新闻培训班、新闻采访班、播音主持班、体验式采访班的学习,使学生实习实践时间提前,增强学生专业意识,并在真实场景中了解电视语言,接触掌握专业知识,熟悉不同类型节目电视语言。在校园电视台运作中,注重发挥学生传帮带作用。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办台理念。从电视管理的角度来讲,严格按照现有的正式媒体成立机构。要求大学一年级学生在校园电视台实习期间进行轮训,即在不同部门、岗位上进行体验,以大学二年级学生为校园电视台主力,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指导,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之间传帮带,实现教学方式由教师一人传授向学生多人传授转变。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电视语言的特性,提高电视语言能力,实现专业知识普及。由于学生较早树立专业意识,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时普遍学习能力较强,领悟掌握知识能力较强。通过打造社会体制的电视台规格,学生提前掌握知识技能,了解专业性质,专业意识和动手能力显著提高。

3.将教学与电视栏目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按电视语言规律进行组织、教学、管理,将课程和校园电视台的栏目建设结合起来,是在实践中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此,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中,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实践技能课《摄像技术与创作》,将开设一学年的《摄像技术与创作》课程与《新艺新闻》结合起来。第一学期强化学生电视基本语言训练,强化固定镜头实验课、运动镜头实验课、综合镜头实验课,打牢“远全中近特,推拉摇移跟”等基本功,要求每周一个10分钟的拉片,拍摄一个5~10分钟的短片,切实加强学生镜头解构、拍摄手法运用能力。在实践作业中,要求每个学生一个学期拍摄、采访、撰写、后期制作一条《新艺新闻》。在评价方式上,学生在校园电视台实践的分数占该课程的30%。两年来学生制作完成《新艺新闻》50余期,近300条新闻采编。在第二学期的《摄像技术与创作》课程中,要求每个学生拍摄一部10~15分钟的纪录片。在《纪录片创作》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对学生进行纪录片创作训练。将学生拍摄制作的纪录片与校园电视台打造的《优秀作品展播》栏目结合起来。在学生拍摄的纪录片题材来源方面,积极与社会建立合作渠道,通过自治区妇联、自治区团委、自治区党员远程教育中心提供的各类先进典型、专题资源,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学生每年拍摄制作纪录片将近60部。完成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新疆艺术教育》17集纪录片录制。将专业实习实践与毕业创作相结合,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创作拍摄的6集情景喜剧《赤橙黄绿青蓝紫》在新疆电视台《新疆羊肉串》节目播出。同时,让学生接触、尝试不同类型电视栏目。近几年来,由学生制作的天气预报、musicshow、校园文化宣传专题片、优秀教师、两个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综艺节目“西域七天乐”等节目,不仅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也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使学生了解熟悉不同的影视语言。

4.推广学生优秀作品,增强学生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

现代知识观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多种视界的交融过程,学生只有在教师传授、自我体验、相互交流的视界中,才能获得知识的主观生成和意义建构的过程。结合每年学校举办的“光影盛夏”DV、摄影大赛,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教学展播评比,积极推选优秀学生作品参加全国比赛。从而让学生开拓视野,将课堂中的相互交流推向业界交流。近几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纪录片荣获部级奖项15部、省级以上46部。在第二、三届全国大学生DV大赛、自治区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DV作品先后多次荣获DV类一二三等奖。在2012年12月举办的“CCTV9青春中国纪录片比赛”中,新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作品《飞翔的十指》、《唐布拉人家》获“评委会特别奖”,新疆艺术学院影视戏剧系获“突出贡献奖”。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摄像技术与创作》课程中共同拍摄完成的反映民族团结的微电影《吐鲁番的冬天没有雪》荣获了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宣传局主办,中国网络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承办的“十年发展点滴印记”网络作品征集活动“十年发展点滴印记”一等奖、“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最佳网络人气奖、最佳编剧奖、最美奖(最佳影片)优秀指导老师、金鸡百花奖微电影单元展播等奖项。通过专业学习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专业作品与各类比赛相结合,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念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作品展示,不仅得到学校师生认可,获得各类奖项,近几年学院毕业生还得到各基层电视台的高度评价,业界许多单位认为近几届毕业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动手能力较强。

5.积极探索,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电视范文篇10

【关键词】后电视时代;电视剧;碎片化传播

媒介即讯息,互联网技术的健硕成长,导引电视行业进入新的发展轨道。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再到网络电视,电视行业始终在摸索与修补,但并未动摇其根本性。4G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使速度和固定的场景不再成为束缚人们的枷锁,传统的电视实践囿于技术与环境的变化而无法适应现实需求,后电视作为一种新的诠释框架应运而生。“后电视”是指基于网络传输的视频信号以及它所承载的内容,它可呈现更多的视听传播形态。①“后电视”具有……注重互动、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②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③“碎片化”是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发展阶段过渡的产物。传统的“社会规则”被瓦解,整个社会极具包容性,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电视剧在后电视时代以及碎片化背景下,生产、传播、消费到整个行业都呈现出新面貌。

一、电视剧碎片化传播的动因与价值

(一)电视剧碎片化传播的动因。在传统中国社会,知识的获取呈现出线性垂直性特征,从始至终,整个知识体系完整统一,社会共识也维持一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包容性与多元化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特征,社会流动变得频繁。因特网技术的涌入,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超链接技术的兴起,促使原有的线性获取方式不再是社会的主流,纵向与横向并存。并且,注意力可能在任意环节受到吸引与诱惑,不再从一而终,价值观多样化形态显现,从而引发“碎片化”。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基础上具备了为社会创新的潜能。但当这一技术变得普遍,乃至被人们熟视无睹时,变革才真的到来。传统电视时代电视剧的制作、播放与传播权集中于电视台等专业机构,受众只能被动接受。而随着技术降维,时空的二维制限制不再是禁锢其的枷锁,移动化场景化接受信息成为主流,线性接受模式被打破,信息的认知与获取根据受众自身需求被建构。4G、5G技术使得速度与时延不再成为阻碍实践发展的藩篱,再加上通信资费的降低,促使图文乃至视频传播在硬性条件的加持下逐渐拥有市场,并呈现出主流传播的姿态。技术因素促使创新的潜能,即电视剧的碎片化传播最终得以实现。(二)电视剧碎片化传播的价值。互联网技术的更迭,使信息的可见度和可搜索性大大提升。技术在为受众赋权的同时,信息池内的信息总量与质量亦难以得到控制与保障。社会性工具的普及,原有的把关机制不再致效,先出版后过滤成为新的模式。海量信息在信息池内相互博弈,受众的介入为博弈过程增添新变量,每个人为大众提供个人过滤后的信息,从而再次进行二次过滤,以此循环,完成信息的筛选。电视剧产业的勃兴,电视剧数量与日俱增,题材也随之多姿多彩。对于受众来说,切中肯綮的是如何准确快速地探寻到自身心仪的剧目。而对于传播者而言,电视剧收视率的提升则是第一要义。电视剧通过全平台的碎片化传播,吸引受众稀有的注意力资源,在提高剧目曝光率的同时,也潜在提高了受众的触媒率。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的选择蕴含着其对自身信息需求的准确认知。电视剧的碎片化传播,使受众信息的获取与时间和空间两个因素之间的灵活性增强,满足受众“场景化、移动化”获取信息的需求;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快节奏的生活节奏,使停下来看剧这一日常娱乐方式成为奢望,茶余饭后,通过电视剧的传播,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社交能力是我们的核心能力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电视剧往往充当“社交货币”的作用,作为谈资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之间流动,在完成社交互动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增强归属感。碎片化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语境,重塑了整个传播进程。传受双方角色互换的便利性逐渐提升,媒介使用权下放,传播平台由单一向全平台过渡,传播内容也由宣传性质逐渐转换为分享性质。

二、后电视时代电视剧碎片化传播特性

后电视时代的碎片化传播,一方面是指网络视频以短小精悍的方式进行传播,另一方面是指通过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对影视进行传播。④本文重点研究后者。(一)呈现方式的异质性:图文与视频并存。Web2.0时代,分享是其主要特质,产权与产能的扩大加上分享,扩宽了人们对于传统电视剧传播的理解,为碎片化传播注入强大动力。后电视时代电视剧碎片化传播呈现方式分为图文类和视频类。而在图文类中,分为以文为主和以图为主两类。在以文为主的呈现方式中,多用于剧情的整体概述、某个细节的详细阐释以及某个人物的集中探讨。如豆瓣电影公众号通过推文《爆款团队新作,又来一部高分国产剧》,从剧情概述、制作班底以及人物特性等方面向受众推荐电视剧《小欢喜》,激发潜在受众的观剧冲动与热情。但不可否认的是,以文字为主,对受众的集中注意力以及内容的吸引力要求较高。因为在以图为主的呈现方式中,图片由于具有直观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得瞬时收割受众注意力成为可能。在视频类中,视频音画同步,相较于文字,单纯调动受众原始感官,话语编码的专业意涵被削弱。且大多是连续完整的,极少会出现理解断层的结果。互联网技术创造了新的生态系统,在新的生态系统中,传播主体的权力被削弱,传播主体呈现出碎片化状态,出版不再是稀有资源,媒体不再掌握机构特权,⑤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UGC、PGC模式不同的创作主体,通过视频创作与分享的方式说服普罗大众。如抖音账号“甜剧剪辑”,致力于将电视剧的精彩部分通过剪辑拼合起来,从而形成适合抖音平台的作品,其粉丝数35.1万,截止到2020年2月20日的90个作品中,68个视频点赞量上万,最高的点赞量达到106.8万。再如,《庆余年》在播出期间,在其官方微博平台将正片的精彩片段与花絮接连播放,将台前幕后选择性地剖开展示给受众,维持受众对该剧的好奇心,从而使其沉浸于其中。(二)观察视角的分散性:分享与创作共生。一部电视剧的故事、人物以及情节的跌宕起伏等元素都会成为受众是否接受甚至喜爱这部电视剧的判断根据。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社会背景、文化因素以及个人价值观导向的差异同样会导致对电视剧的判断不一。后电视时代,观察视角的分散性进而会造成创作结果的千姿百态。而在社会化工具普及的今天,原本处于传播末端的受众掌握了创作传播的利器,一跃成为文本的再生产者。而这一再生产包括简单的剪辑、拼贴以及鬼畜创作。以电视剧《新世界》官微为例,它跟随电视剧播出节奏,在微博平台及时每集电视剧的精彩片段。而这些片段就是从电视剧中截取下来的,以此来满足暂时无法实时收看完整电视剧的部分受众的追剧需求。而抖音账号“山野剪辑”,在有关《锦衣之下》的短视频分享时,将视角对准男主角陆绎,根据自己的译码原则将已播出剧集中能够完美体现男主角人格魅力的片段进行截取,再进行拼贴,从而获取新的意义。如在“你喜欢什么样的陆绎”短视频中,截取男主角在不同情境下的装束及表情,配以节奏的背景音乐将其拼合,将多面陆绎呈现在受众面前。受众理解角度的个性化,导致了观察视角的分散性,社会化工具的加入,为受众的智慧添翼,从而成就基于原文本而焕发新生命的二次创作视频。媒介特性和定位的差异,将契合于此平台的作品与其相匹配,虽媒介呈现出碎片化状态,但均益于受众的沉浸式体验。(三)传播模式的裂变性:“分布式”与“中心化”共存。互联网将原本分散的我们再次部落化,在小世界里,我们通过节点彼此相连。不同的创作主体将作品后,或得益于吸引注意力工具的助推(如热搜),或得益于大数据的精准算法推送,首先会获得一部分受众的关注。而这些受众每个个体都是信息分发的核心,当其对这一作品赞成或产生共情效应时,第二轮分享就开始了。受众会通过转发或直接@想要分享的人进行信息共享,信息被转发的过程中,意见领袖的关注正向增强,信息透过意见领袖的转发将显现喷发状态。当受众直接@想要分享的人时,每个个体至少影响到一个人,而每个想要共享的个体基数较大时,其共享也同样致效。互联网为个性小众的信息需求提供媒介出口,推动专业垂直性以及针对特定受众的平台兴起,虽然互联网为其提供了信息出口,但受众群体有限。因此,信息冲脱平台局限实现大规模传播成为必然,当信息获取者在一个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后,当被分享者不处于这一平台时,分享者多将其分享到确保其能收听到的平台,由此实现跨平台传播。如传播者将其在抖音平台获取的电视剧相关信息,分享到自己想要分享的微信个人或群组,基于微信的强关系属性,受众会因为大致相同的品位或者牢固的关系,重视这一信息,进而加速其完成从旁观到参与的身份转换。另外,电视剧的角色扮演者拥有一定量级的粉丝群体。他们拥有共同的喜好,在社会化工具的协助下,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基于一定的群体规范,逐渐形成身份认同,而后形成自组织。自组织成员在社会化媒体场域中,协同生产与传播。(四)消费的革命性:体验与服务并重。传统电视时代用户遭受资源垄断和技术门槛的限制,选择权被压抑,电视剧在固定的时空框架内被播放,单向传播无法实时接收到受众的反馈,且受众相互之间也无法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电视剧的传播效果仅仅依靠收视率决定。而在网络技术所建构的赛博空间内,“个人”被赋予新的意义,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务和实时反馈的用户体验不再仅仅是传播过程的完结,更是再生产的起点。电视剧碎片化传播效果作为衡量电视剧关注度的关键指标而倍受关注。消费方式的变动与改善,也相应引发了电视剧制作公司、电视台以及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产品设计及运营的变革。对于电视剧制作方和电视台等主体来说,电视剧版权的买卖是其主要盈利方式,随着电视剧碎片化传播愈来愈多,受众在新媒体平台可以实现快速追剧,因而版权问题与电视剧碎片化传播之间的协调共生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思考;对于微博、抖音等社会化工具而言,电视剧传播这一类别具有较大的受众基础,因此新媒体平台在吸取稀有注意力资源的基础上,又为App等影视类软件提供入口,为其引流。

三、后电视时代电视剧碎片化传播的启示

碎片化传播要求在短时间内通过片段化的描述,来快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因而碎片化传播的内容、媒介以及相关营销活动至关重要。(一)内容:内核与外在形式相辅相成。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的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传播领域的变革,但整个传播系统呈现动态平衡状态。传播生态中,内容质量始终是传播效果的信条所在。而它又涵盖了题材、人物特色与叙事风格等多层面。如在题材选择方面,选取较易引发受众关心与好奇的悬疑剧,可在第一时间吊足受众胃口,激发其寻找结果的强烈倾向。此外,传播效果的好坏与外在形式的表达与修饰成正相关关系。因此,切合内容的呈现方式也会为电视剧的碎片化传播提供帮助,如电视剧文化属性的解读适合于以文为主的图文形式,电视剧角色特质的体现则更适用于视频形式。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一直在路上,未来影像或许会对人类的认知有更深更广的扩展。(二)媒介:平台与全网融合传播。网络技术的勃发,使传统的把关遭受挑战,从而发生相应变化。但如今新媒体平台的潜在把关依然存在。因此是否符合其媒介特性、是否与其目标群体相匹配成为把关规则的一部分。如抖音平台以一二线城市年轻群体为目标群体,专注于音乐短视频制作。⑥它一般会将视频配以与其匹配的背景音乐与字幕,形成独具抖音特色的作品。而快手以三四线城市受众为目标群体,专注于记录和分享生活。⑦视频以纪实为主,接地气是其关键因素。基于两大平台的调性不同,电视剧在进行碎片化传播过程中,受众个体、MCN机构要根据自己作品的风格选择适合的平台。而专业内容生产者如电视剧官方账号则需要适应不同的媒介特性,对要传播的信息进行微调,实现全网跨平台传播。(三)营销:技术与话题并驾齐驱。传统电视剧的成功与否与收视率直接挂钩,收视率数据的大小是评判其影响力大小的关键因素。而如今网络点击率以及网络讨论量为电视剧的评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首先,传统的广而撒网的宣传方式逐渐被大数据技术下的精准传播取代,通过算法分发技术,记录用户基础数据和行为数据,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对整个平台甚至全网受众进行归类,基于相匹配原则(同类型电视剧、同类受众喜爱电视剧等),实现精准分发。其次,微博的热搜功能一方面为受众提供了感知意见环境的工具,另一方面也为在信息洪流中抓取受众眼球提供方便。因此,电视剧碎片化传播利用好话题营造与热搜功能,将事半功倍。再次,对电视剧内容要善于发现与捕捉,切实创造新话题。如在《想见你》中,歌手伍佰的LastDance这首歌席卷全网各个娱乐场域,受众被这首歌以及男主角捂眼动作吸引,在抖音平台刮起一阵模仿高潮,从而反向助推电视剧的传播。

碎片化信息受时长的限制,叙事结构等无法完整呈现,艺术审美性也随之损耗。同时,浅显性与娱乐性充斥于碎片化信息之中,或将成为过度娱乐化的载体,受众逐渐被单向度思维奴役,批判意识消失殆尽。另外,海量碎片化信息的冲击,对整个社会的意义整合制造障碍。但不可否认,电视剧的碎片化传播同样在满足受众需求、提高受众参与性以及形塑电视生态方面卓有成效。

注释:

①谭天:《“后电视”的转向与转型》,《编辑之友》2020年第1期。

②侯琳良、廖婕:《“后电视时代”意识形态在传播中的建构—以“范跑跑事件”为例》,《青年记者》2008年第26期。

③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第5期。

④孟洁:《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力研究》,《今传媒》2014年第10期。

⑤[美]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经典版)》,胡泳、沈满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5页。

⑥郭瑞:《娱乐类移动短视频平台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郑州大学2019年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