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20:25:12

道德建设

道德建设范文篇1

中、英两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比较

中、英两国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各有特色,我们对两国道德规范体系中可供比较的问题作一些延伸分析。(一)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联系的紧密度一般地认为,法律法规具有公权力的强制性,而职业道德规范是一种更高标准的责任,受制于舆论监督,无强制性。英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即表现这样的特征,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由职业团体制定、颁布,用于约束同业会员之行为,对不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者予以督导和专业性惩罚,较少地依赖法律法规。而中国的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与之有着明显的差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财政部管辖之下具有官方性质的职业团体。其制定道德规范基本准则第一条明确提出,职业道德规范依据注册会计师法。譬如针对利益相关者之回避和保密性问题的条款在会计师法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皆在体现[1]。因此,中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是密不可分的。(二)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完整程度英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仅其指南文本有几十万字之篇幅,内容具体、完整。对会计师在执行专业活动中的一切技术性或非技术性行为都做了具体约束,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共七章三十二条,对职业道德的定义与英国是类似的,但具体约束的内容与之相比少之又少。(三)职业道德规范的可执行性在英国,会计职业的设立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历史攸久,历经多次修订、充实与完善,系统完整且极具执行性。中国现行的规范因为起步较晚还只是基本准则,短期内其执行性不是很强。

文化差异是影响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因素

文化因素是影响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各种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各国的社会风气、风俗习惯的不同,它往往会影响会计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一)西方国家相对简单的人际交往西方国家的人们崇拜的是民主的、个人的,他们的一切行为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彼此之间保持着戒心,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距离。法律是他们实施一切活动的保障,而中国的人际关系相当复杂。中国人办事靠熟人、靠朋友,中国人实施一切活动的保障大部分靠的是相互了解和信任。人际关系对于会计师的主观判断也会产生影响,人际关系简单化是建设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行业行为的有效办法。(二)中国社会的“面子文化”及“红包礼仪”罗素认为“要面子”的害处在于“影响效率,同样也影响了人际关系的真诚”。人们见怪不怪,这是面子文化非常有腐蚀性的一个危害。许多本应该做出公允、独立判断的会计从业人员往往碍于面子做了违心的事情。“红包礼仪”根植于中华文化,创立初衷纯粹于祝贺、祝福、感谢之表达,无交易污名之嫌。可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确立、政策开放,而相应的法津与道德规范未同步建立,红包逐渐变成利益链条输送与连结的工具,成为实现某些掌握资源者的权力寻租、物资分配、信息有价分享的手段。会计从业人员往往掌握企业的经济状况,会有许多动机不纯的人希望得到这些需要保密的信息,红包利诱便成为一种手段。部分会计人员在利益面前弃职业道德与不顾的现象并不少见。

道德建设范文篇2

一、遵循道德发展的物质规律,认识腐败现象的根源。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掌握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统一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道德发展与消除腐败现象的本质所在。

在物质世界中,道德的发展是不能脱离物质因素而独善其身的。道德作为调节社会伦理关系的一种方式,发挥着广泛的社会作用,维护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其真理性与指导性存在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复杂矛盾之中,时刻接受经济社会生活实践的不断检验。道德的稳步与发展无时不受到物质的作用而产生影响,同时物质社会有序健康地发展也时刻受到道德因素的反作用力。因此,道德实践的全部使命不仅在于道德本身,而在于为其赖以产生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是维持社会政治经济健康发展,构成社会先进生产力关系中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之一。道德不仅仅是属于精神的,更是属于生产力的。我们应以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和方法来揭示传统道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马克思物质决定论认为,道德是经济阶级等具体的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充分证明了道德因素在物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这一哲理中不难理解和发现,两者的紧密联系具有“同步性”。所以,在科学把握物质关系与道德意识发展相联系的过程中,脱离了物质规律去谈道德的发展与进步,或脱离了道德因素去谈物质关系的发展,是一种脱离了联系与发展的关系,既物质与意识的根本统一性,都不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于传统的道德与价值观的发展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道德价值本身的发展,从根本上得不到物质力量的根本性转换,所以,不能为人们的道德理想、信念、意志和情感提供真正科学的指导方法,导致了传统道德的发展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虚幻性。

道德的发展具有物质性,物质具有“两重性”。物质因素是道德发展的生命和源泉,是促进道德稳步发展的根本;而物质因素又会诱导道德异变,是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以新加坡为例:为有效遏制国家公务员滋生腐败现象,新加坡政府采取“高薪养廉”的办法来调整人们的行为取向,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这一做法缺乏足够的科学根据,因为它不能正确揭示物质与道德价值发展规律的根本性问题,即道德发展的这种价值与物质性的最高形式的统一。它只仅仅建立于为防止非道德产生与发展,尽力满足于公务员的物质需求,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时间可能行之有效,具有遏制腐败现象的作用,但它不是真正的科学。它脱离了物质与意识联系与统一的根本性问题,犯了一种片面的、孤立的方法错误,在科学面前是站不住脚的,必然会受到违背这一规律的无情打击和报复。如何认识道德与价值观的科学意义呢?笔者认为,这种道德与价值观应遵循“同步性”的基本规律,即实现物质与意识转换的高度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道德发展的物质规律,是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最高形式的反映,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本所在。

二、遵循道德发展的等级化规律,认识腐败现象的特殊性。

在马克思论述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性规律的启示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道德发展也是从一种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这种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同样具有等级性规律。道德等级化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同我国在农业领域产生与发展一样。如:普通农工、农艺工以初级形式向高级农艺师形式的发展过程,它们既有形式上的趋同,也有本质上的区别。道德在人性意识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更加发达,更加丰富的智力资源,道德的等级化发展规律更具有思想性、普遍性和权威性,对促进道德的稳步发展更具有科学意义。

道德等级化发展一方面是遵循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的基本概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道德发展规律为主体的道德发展体系;另一方面是遵循一般性的以阶梯式的道德发展规律为主体的道德发展体系,即共产主义道德,这是由社会主义道德所引伸的道德发展体系。道德发展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不单是道德本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核心问题是揭示道德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即道德发展的相对性,这是道德产生与发展的全部意义所在,是实现道德稳步发展最高形式的统一。

1、道德等级化发展的特殊性和一般性。道德的发展具有广义性,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的道德领域所产生的道德矛盾也有所不同。所谓的特殊性是指道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即给社会伦理道德和伦理经济秩序和谐、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行为和现象。如在经济领域涉及的拜金主义、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在作风领域涉及的官僚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其次是社会上让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偷、抢、诈、骗等违法现象,这些矛盾是道德等级化发展的必然归宿,这是道德等级化发展的特殊性,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来加以解决。由于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立场、方法和观点的不同,所引伸的道德矛盾,并不会给社会伦理道德和伦理经济秩序的和谐、健康发展构成较大作用,这是道德等级化发展的一般性,只须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教育的力量来维持即可实现。

2、道德等级化发展的监测功能。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建立道德等级化监测机构,通过对道德与非道德发生、发展的监测,以获得人民群众对道德发展与反腐败斗争的支持提供对策建议,为党和国家从战略上谋划道德发展与反腐败具体决策建立有效机制而提供智力支持。

3、道德等级化发展的升级与改造功能。道德等级化发展的升级与改造功能其主要目的:一是为人们道德理想、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树立科学意义上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引导人们自觉的溶入到道德等级化的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对整个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实际水平作出科学判断和决策,以便及时调整在社会主义初级道德等级化向高级道德升华的成功转型而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三、遵循道德发展的时间规律,认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

道德的稳步发展和消除腐败现象无不与时间有紧密的联系,道德的发展过程无时不受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产生影响。当某种道德的产生与发展的时间较短,此时道德发展空间就小,则作用力也小,消极因素也少。反之,各种消极因素会随之增大。因而,道德的稳步发展过程具有时空性。

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人们的道德发展一开始是不会,也不容易产生较大的道德异变。腐败现象的产生与发展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个时期人们对道德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道德精神的追求,并能自觉的遵守和坚持道德这一朴实的伦理观,有抵制非道德的侵蚀的能力,是道德发展最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时期。但世上没有“永恒”的道德存在,任何道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在经济政治生活的复杂矛盾中,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吸收和再认识过程,并伴随着密切的物质利益关系和时空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并在思变中获取新的道德价值取向。因此,任何道德与非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总是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认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起作用。

道德产生与发展的时间过程越长,道德思想发展的空间与不确定因素必然增大,就容易产生异变而失去根基,越发变得空洞无力。这时再先进的道德理论、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也难以有效调节和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难以为人们、以及个体的道德生存提供有效的意义和指导。而异变引伸出的各种错误观念便会滋生蔓延,对精神文明及其健康的伦理道德构成严重的破坏,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

道德建设范文篇3

本文作者:刘旭芳王明安工作单位:湖南文理学院

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环境问题一般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且由区域向全球扩散。环境问题使全球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生态灾难。它将使21世纪的地球更加不堪负重,按照目前这种难以逆转的恶化速度,我们将根本没有人类、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环境问题、生态危机的出现,责任不在于自然,而在于人,是人类的行为出现了问题。人是有文化和创造能力,能自觉意识到环境恶化将有损于人类利益和价值的实现,能反思自己的行为,能借助道德、法律等手段来调节人的行为,改变这种状况。虽然法制越来越完善但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我们应该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外在的、强制性的法律手段,而在于通过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指导和纠正个人的行为,也指导和纠正集体的行为,即通过道德调节。正如美国前任副总统戈尔所说:“生态保护已经不是某个政府的决策问题,而是所有地球人需要共同面对的,这已经是每个人的道德问题。”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发言时也指出:“环境保护不是技术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道德问题。”[3]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是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的园地;担当着培养大学生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的重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环境道德意识一旦形成,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下深刻烙印,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是一件关乎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也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二)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又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是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目标,它们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升华,又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政府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人与自然和谐、“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本质或中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一方面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不能超出其稳定的限度,即不能导致较大范围生态系统结构的失衡和功能的严重退化;另一方面,要考虑人类社会自身有序发展问题[4]。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既需要我们今天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不懈努力,更需要我们明天建设者去继承、去开拓,而大学生正承担着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使命。同时大学生是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一代。因此,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当今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各类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素质的培育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许多高校对这项教育还是空白。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挖掘现有高校思政教材内容,寓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课堂教学无疑是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发挥课堂教学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培育的主要作用。一般高校除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与资源法学、伦理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外,其他专业学生并没有专门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课程,为此应重视和发挥高校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培育中的作用。充分挖掘现有思政教材中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内容,寓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态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第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强调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章节,转变道德教育理念。从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向同样重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转变。第二,提高大学生生态理论修养。没有理论根底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是不牢固的,所以必须夯实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学生确立生态道德信念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指明了正确方向。必须深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使大学生从理论上明白生态道德素质提高的必要性。第三,育人的直接目的是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了解《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对我国国情、发展现状(尤其是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分析,来提高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紧迫性的认识。(二)捕捉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这也是提高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当前,各类媒体上常有生态环保的报道,这些报道既具有时代感、新鲜感,又具有震撼力、教育性,易于被学生接受。例如结合地震、冰灾、沙尘暴、水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生态难民等具体的国际国内生态灾难时政新闻,国际国内有关生态灾难纠纷、环境保护会议,新出台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家采取的诸如环保风暴等行动进行教育。师生共同探讨生态问题的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使大学生树立环境忧患和危机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培养生态道德素质的认同感。(三)净化校园,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校园文化之中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培育,应该身体力行,注重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环境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气氛,体现着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以获得群体肯定。”[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态道德建设,营造生态道德教育的环境氛围。1.进行多种保护环境的理论宣传。如为唤起学生的节水意识,可在学校的每个水池、卫生间、食堂等地方醒目地张贴一些温馨提示:“水是生命之源”。为唤起学生勿踩草坪,保护植被的意识,可在学校的草坪上竖起“走路让让道,小草微微笑”等提示语。为倡导学生拒绝白色污染,开展自制购物袋、禁止带一次性饭盒进校园等活动。也可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站等各种媒介,开辟环境专栏、环境专刊、环境专题网站,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2.举办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种社团活动。如以环保为主题的摄影展览、演讲比赛活动;如“‘创爱文明,从我做起’———学校标志征集活动”、“公寓文化节”、“‘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节水宣传周活动”等。3.举办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讲座。围绕生态道德教育选择若干个专题,聘请校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定期举办。如湖南文理学院就曾聘请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陈祖煜,作了题为“汶川大地震的震害调查与思考”的学术报告。另外,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要逐步开设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选修课程,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的著作。(四)联系实际,寓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于社会教育之中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融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寓生态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大社会教育中,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其感性认识、提高环境保护认同感。通过思政课程中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或环保社团、开展第二课堂等形式,利用“暑期三下乡”、节假日开展环境现状与保护调查、环境观测、野外考察、郊游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场、有代表性的工矿企业、气象站、水文站、自来水厂等,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如湖南文理学院团委就组织学生参加了“保护母亲河青少年绿色承诺行动”,参观了设在市环卫处的垃圾处理科普展。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会处理日常生活垃圾,让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也可组织学生游览名山秀水,让学生亲近自然,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生态道德情操。还利用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无车日、水日、植树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与环保有关的纪念节日,开展环境道德素质教育的宣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该校环保志愿者协会走上街头,通过发传单、现场讲解等方式劝告市民戒烟,珍爱生命,保护环境;9月22日“世界无车日”,倡导学生积极响应,步行或骑自行车,使他们懂得面对现代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和短缺,能够依照生态伦理及生态道德的理念自律,自愿崇尚和体验简单化的生活,形成生态化的简朴、健康的生活观。通过这样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多角度、多层次、更直接地了解生态环境,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使课堂渗透的生态道德意识内化为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

道德建设范文篇4

本文作者:刘玉梅工作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

(一)创建规范管理的金融体制首先采用强硬的法律法规制度,对财会人员的职业修养问题进行一定的监管,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因此,法律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成为衡量和规范人们行为和工作的尺度,道德区别与法律的重要特征在于是否有强制性。法律对财会人员的严格监管,加强对国营农场经济活动内各工作人员行为的审查,从而肃清不良行为的出现和发生。财务行业内应当创建和完善行业规范,包括信息反馈和监管等体系。(二)创建监督和管理体系监管体系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的过程体系,涉及到外部的职业规范和制度,到财务工作内部各环节以及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监管体系对国营农场财会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评估和控制并进行有效反馈,以保证财务工作在严格符合法律标准的情况下进行。财务工作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商业隐蔽行为,较为独立无法保证整个过程的透明度,因而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假公济私、贪污等行为的频繁出现。其中往往牵涉到数目较大的资金,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良行为的出现,将会给企业或公司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保障监管的深入细致,预防为主进行监督,减少违法行为带来的风险。

内外监管体系相互呼应,最大化地实现监控的效果和影响力针对内部财务工作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避免外部约束所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以鼓励和激励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自主学习和提高修养的积极主动性,并进行一定程度的相关教育。同时,通过企国营农场内部科学合理的分工,对财务内工作进行重新再分配,避免“一人掌权”的局面出现,加强对关键点的控制,并对可以环节和信息进行反馈,形成多人协作与相互监督,促成相互牵制和制衡体系,层层监督和管理,杜绝违法行为行为的出现。自我监督意识的提升除了强制性的法律监督,道德修养的提高也是保证财会工作顺利完成的一项重要措施或途径,做到防微杜渐,预防为主,首先应当从自身自我监督意识的提高开始。国营农场可以设计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一些经济案件,通过对财会工作人员的指导和教育,提高其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法律的了解,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积极抵制,提高自我监管、控制,并对可以信息进行及时报告和反馈,提高财会工作的效率。外部的控制力量一定程度上只起到惩戒违法犯罪的作用,而自律则从自我主动意识出发,积极响应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从我做起。针对法律知识的认识不足,思想道德修养不够充分等问题,不断进行后期学习与锻炼,接受相关教育和辅导,将财务工作作为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来做,才能从本质上确保财会人员的道德修养、职业素养的提升,法律知识财务工作经验的积累。在众多商业利益汹涌的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积极对违法行为进行抵制,不断张扬高尚的职业修养和精神操守,遵纪守法。

总而言之,在法律法规体制等外在的监管与控制,行业内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与指导下,有效提高财会行业良好的道德声望的同时,国营农场财会人员个人也应深入的了解身为一名财务人员,应当具有的职业精神与道德修养。严以律己、爱岗敬业、依法办事、公平公正、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财会工作人员应遵守和引以为戒的基本原则,也是财务人员的工作标准和用以衡量的尺度。诚然,法律法规的管理和监控,未必能肃清不正之风,和完成提高行业内良好作风的真正目的,而从自身做起、从我做起的个人严格的职业要求,必然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道德建设范文篇5

1社会环境对生态道德建设的影响

在社会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生态道德建设需要对已经具备固定模式的社会道德理念进行再造。这个整体的再造过程,要严格的依照生态道德的演变规律以及系统建设的发展诉求,要使得社会中的多个主体以及各行业领域都能够得到全面性的覆盖。并逐渐的形成一个可以依赖发展的建设系统,从而通过多方面的协力得到有效的推进。正是由于此,生态道德建设的影响力极为深远,是牵涉社会整体的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再造工程必然会触动社会环境中的特定状况,从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以及消极影响。

2生态道德建设的环境影响因素

2.1体制环境因素

正如本文前面所述,生态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性质的系统工程,需要的是有组织的协力推进,这就要求这生态道德建设,必须构建出领导、管理以及组织等基础的体制[1]。就我国的社会建设以及发展而言,生态道德建设必须要党与政府互相作用,肩负起我国的生态道德建设重任,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构建出生态道德建设政治职能,领导能力越卓越,组织管理的效果越明显,对生态道德建设的贯彻落实越全面。同时生态道德建设还要求着社会加强生态道德的教育、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构建出基于生态道德文明的教育教学等社会发展体制的相应改变。生态道德建设工作是否能够得到全面的落实,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是否属实,都受到体制以及社会发展规划的影响。

2.2法制环境因素

在人类生活的空间中,道德与法制的关系密不可分,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稳定繁荣都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密切配合。法律是硬性的社会规范,是他人制定出来的强制性律法,而道德是软性的社会规范,是自主的价值导向[2]。法律这种硬性的社会规范离不开社会群众自主产生的道德观念,离不开社会群众自发产生的自觉道德理念,而社会中良好价值导向的道德形成同样也离不开强制性的硬性法律社会规范,离不开社会群众对法律产生的敬畏感。生态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要构建合理的体制以及各方面的宣传教育,同样需要法律的外在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生态道德规划逐渐演变成生态道德责任,从而激发社会群众对生态道德建设的热情,对生态道德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2.3经济环境因素

生态道德建设是社会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同样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在实际的生态道德建设过程中,经济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得生态道德建设工作在经济发展领域中成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经济环境因素制约着生态道德建设,经济环境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生态道德建设遇到了极大的难题,如何引导经济环境从对经济利益的重视转向生态经济发展,是生态道德建设顺利在经济环境中开展的关键[3]。这就要求着经济市场要逐渐完善自身的秩序,国家加强对经济导向的多方面控制和管理,优化现有的经济制度,从而将生态道德建设逐渐融化到经济环境中,使得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成本核算等经济环境向生态道德建设方向推进。

3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道德的建设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中十分的重要,依赖于社会以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生态道德建设的复杂性以及系统性,需要通过长远的规划,才能科学的推动生态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加强对生态道德建设的各类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从而形成整体的战略发展体系,使得生态道德建设被有效的贯彻落实。

作者:付海燕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杨立新,张新宇,高原.论生态道德建设的环境影响因素[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10:35-38.

道德建设范文篇6

关键词: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构建研究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坚实的道德支撑

社会经济的变革势必会导致道德产生变化,社会整体的进步也势必会促进道德进步。我党向来注重公民道德建设,并针对其做出过一系列重要部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当下仍然要看到道德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激发大众的道德情感、意愿,培养道德责任和判断,才可以使其形成相应的行动力,自觉遵守道德约束,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尤其是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大力弘扬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全国人民,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才可以实现相应的发展目标。

(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有道德促进

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和路径上来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是需要同步提升和发展的两方面重要内容,社会的发展变化中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效果的提升,人们的物质保障力度得到了同步的提升,有了基础的物质保障,进一步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就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公民道德建设是促进整个社会公民道德水平提升的科学路径,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合理途径。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公民道德建设应当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主导地位,沿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方向积极开展。良好的理想信念能引导道德建设追求,给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所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就应将其作为关键引导。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其正确指导下,取得了革命、改革、建设等历史性成就,它在党和国家中的关键地位决定了它就是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这之中,应通过其实际观点、立场和方法正确认识当下的公民道德现状,明确实际方向和未来的建设线路,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制度与措施。2.以社会主义道德观为指引。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将社会主义道德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性原则和内容,以其具体观念为依据,不断优化实践内涵。同时还应继续探索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建设的新路径,促进个人道德修养强化。

(二)注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公民道德建设需要每位社会成员强化自身道德素养,而要实现这一点,则需引导其充分发挥自身的参与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实践过程的主体性,能通过更加坚定的道德责任及道德勇气解决问题。1.注重人民的主动性。人民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是道德建设的主体,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确立其主体地位,使人民成为建设实践的主人,全面履行自身作为发起者、促进者和承担者的基本职责,从而实现自我教育和提升。人民除了是道德建设职责的履行者,还是主要的受益者,所以必须全面落实以人民为核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其参与和共享的身份地位,进而在更为充分和平衡的道德建设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熏陶思想情感、提升道德境界。2.注重实践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价值与意义并非只局限于相关道德规范和原则的合理性,更多的则是社会个体对于道德完善的追求与自觉性行为。对此,道德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还必须将人民的行动力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其道德认知与行为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在陶冶情操和锻炼意志的同时促使道德规范体系转为实践体系。同时,还需进一步推进群众活动开展,使道德建设融入文明创建全程。比如实现志愿服务制度化,开展移风易俗,全面倡导落实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以绿色生产生活为依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等。

(三)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

在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中要充分重视思想引领和具体实践。现阶段,社会上正经历着一场极为深刻的价值重塑,这就需要有一套更加科学完善且极具引领作用的主流价值观对多元价值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纠正和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公民价值观念的整合和重建,由此强化价值共识,可以更好地开展道德建设实践。基于公民道德建设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路径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众对现实生活的最高期许,确定了道德建设的理想目标和行动指南。从理论层面来看,它凝聚了道德建设过程中的思想共识。从实践层面来看,它直接从国家、社会和个人方面着重给所有公民的道德评判、选择和落实都提供了具体要求及操作方法,有效丰富了道德建设体系。对此,新时代下公民道德建设想要获得良好成效,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以此为引领,使其成为民众的基本道德规范及行为标准。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策略

(一)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并行不悖

1.继承的同时强调创新,继承和创新是发挥重要作用的两个方面,在继承传统的道德建设要求的同时,更应当从实际出发,加强对新时期道德建设要求的创新,以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建设的目标。一直以来中国人都十分注重气节、务实、严谨等,这也由此构成了传统美德的关键内容,并在千百年的传承发展中,浸润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公民道德建设应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并从中不断提取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道德元素,使其和当前的道德实践相互贯通融合,丰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2.发展的同时注重对革命传统的继承。革命传统就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道德传统,包含了相应的精神品质与道德情操。无数革命者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怕牺牲、大公无私等美德,不但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更可以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只有不断进行发扬光大,才能促使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相应成就,发挥自身价值。

(二)道德教育和治理协同推进

1.注重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道德榜样,是群众可以看到和学习的重要参照。所以公民道德建设时需适时树立道德榜样,积极推选时代楷模,同时通过新闻报道、新媒体推介、巡回宣讲等手段展开宣传,组织学习,使公民受到榜样的影响,并能够参照榜样校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时还需构建道德榜样关怀关爱机制,确保在全社会形成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促进全民学习榜样,实现道德观念的建立向道德实践的转化,营造出良好的道德建设氛围。2.注重专项治理。当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期,公民道德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认同度有所降低,不能建立正确的荣辱观和是非观。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在整个社会中树立新的风气,将人民最关注的道德问题作为重点,对于部分重点领域或群体突出的道德问题实施专项治理,使引导与规制融合起来,使道德教育和有效治理结合起来,使阶段专项治理和长效机制构建结合起来,通过多途径多手段进行全面治理,从而使整个社会层面的道德水平能够有所提升。

(三)加强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与法律维系

1.加强制度保障。对于新时代的道德建设来说,各类规章制度在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又直接引导和规范着公民的社会行为,保证了社会秩序的有序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及规范往往会通过制度的形式转为对公民的实际要求,使其明确社会提倡的内容,以及禁止和反对的内容,从而实现行为约束,养成优良的道德习惯。道德原则是抽象和笼统的,但道德活动却是具体的,只有将笼统抽象的道德转为具体的内容,才可以使道德具有实践意义,所以这就应将道德责任具体化,转为相应的制度要求。同时还应通过制度对失德行为进行制裁,使违反者付出代价,最大限度确保公民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2.加强法律维系法律是一种成文的道德,道德是人内心深处的法律,因此道德建设需依赖于良好的法律维系。一方面,应着重强化法律规范的刚性规约,即在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等多个环节着手。如在执法过程中,通过法治本身的刚性规约对其相关行为进行约束,进一步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在司法当中,通过公正的裁判停止纷争;在守法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公众的法治意识,使其能守好底线及红线。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从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主体地位、继承和创新传统、制度与法律保障等方面着手,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全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职业、家庭、个人等方面的道德品质作为着力点,最终促使整个社会的道德素养及文明程度达到一定高度。

参考文献

[1]马修文.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学习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J].党课参考,2020(2):44-63.

[2]石玉钢.锲而不舍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上新水平[J].人民周刊,2019(23):52-53.

[3]吴潜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鲜明特征[J].伦理学研究,2020(1):1-7.

[4]梁海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会通之径[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4(4):5-14.

[5]王勉之.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擘划新蓝图[J].新湘评论,2020(10):15-17.

道德建设范文篇7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公民道德建设也取得了可喜成绩。(1)公民道德建设理论不断创新。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理论必须先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对公民道德建设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上实现了不少新突破。197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概念。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2001年同志深刻阐明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同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仅提出了“公民道德”的概念,而且阐述了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处理好的六大关系,并以“三德”建设为重点。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将个人品德纳入了公民道德建设之中,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表现了我们党对公民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在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2)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体系逐步形成。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政府从组织、内容、活动载体、评估等方面,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公民道德建设体系,将公民道德建设落到实处,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从组织上看,1997年成立了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宣传部设有宣教、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宣传等机构,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从内容上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定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并明确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具体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增加了个人品德的要求。从制度上看,公民道德建设日益走向规范化。为更好地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些系统、行业和地方出台了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国工商系统颁布实施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种类行业都相继出台了行业性的职业道德规范,企业也陆续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企业伦理文化。从建设载体来看,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等大众媒体都已经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各种活动载体,全国各地创新不断,打造了不少活动品牌,使其成为地域文化的亮点品牌。从公民道德建设的评估来看,全国各地普遍将公民道德建设纳入了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的评估和干部政绩考核之中,有的地方还推出了专门的《公民道德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一套工作体系,将公民道德建设化虚为实,变软任务为硬任务,大大提高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3)公民道德建设的模范人物不断涌现。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不断深入,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不断涌现出来。从全国范围来看,自2007年至2012年,评选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共计162人。为配合做好道德模范选树工作,经、中央文明办批准,中央文明办秘书组2008年组织中国文明网开展首次“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推荐活动,当年有400名“身边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全国各地也由下而上一层一级地推选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各类道德模范的涌现,对于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4)公民道德建设的群众参与日益广泛。公民道德建设是最广泛的群众性事业,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的公民道德建设,一个十分突出的亮点,就是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发展成了一种大规模、常态化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成为各地公民道德建设最重要的平台。1994年12月5日,由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发起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北京成立。从2000年开始,把每年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将学雷锋与志愿服务有机地结合了起来。10年来,全国各行各业的青年志愿者参加扶贫、教育、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已达1亿多人次。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虽然震裂了大地、震坍了房屋,但由于志愿者的到场,社会道德裂痕得到了修复,竖起了国民的人性丰碑,开启了中国的“志愿者元年”。如今,志愿者服务道德实践不仅深入到各地区、各单位,而且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成为最具群众基础和最具影响力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5)全社会的精神风貌和公民道德素质不断提升。经过长期的公民道德建设,全社会的精神风貌和公民道德素质有了质的提高。一是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日益呈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产生了抗击“非典”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以及志愿者精神等伟大的时代精神。不仅如此,全国各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提炼出了适合地方实际的时代精神。二是全体公民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的公德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尤其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和公共生活规则意识都有了显著提高;人们的职业道德素质有了普遍提升,经济生活中的道德因素日益受到重视,公务员、窗口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明显增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显著提高;婚恋中的爱情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子女孝亲意识日益增强,家庭邻里越来越和睦;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精神需求和道德修养,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正确的价值观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正如有学者所概括的那样,30多年来,“在人的利益、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权利等问题上,有了多么巨大的变革和进步;改革开放意识、竞争进取意识、自由民主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和谐包容意识、生态环保意识,有了多么巨大的转变和创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及经济道德、政治道德、公共道德、生态道德等各个领域的道德建设,又有了多么巨大的改进和提升!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肯定,中国道德的发展进步在总体上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成就同向,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同向,与中国人素质的全面提升同向。”[1]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对公民道德悲观论的评价,这是缺乏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的泛道德化评价的结果,一个社会真正的道德危险的状况,主要不在于对失德现象的冷漠,而是在于对道德进步的漠视。

2.我国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公民道德建设的探索实践,加深了我们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地位、特征和规律的认识,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1)公民道德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思想引领。道德是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公民的道德选择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支配下做出的,正确的思想引领是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这些与时俱进的党的指导思想为不同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具体的引导,使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既没有走老路,更没有走上邪路,没有儒家化而墨守成规,也没有受所谓“普世价值”左右而出现“西化”现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始终能够做到道德建设的“源”与“流”的辩证融合,立足时代精神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古今中外道德理论智慧和道德建设经验,使我国公民道德的时代性与传统特色、世界性与民族性相辅相成。(2)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道德具有从众性,道德榜样总是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与示范引领力。我们的时代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引领,我们的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从全国来看,道德模范个人和集体不断涌现,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道德热情,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已经成为加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必须不断完善典型选树机制。典型选树时,努力坚持客观实际、面向基层,充分突出时代性、广泛性和群众性原则,准确把握典型选树的定位,使其可信可亲可敬可学;典型选树时,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发扬民主,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和群众推荐身边的道德典型,体现了道德模范选树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典型选树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途径,拓宽了宣传渠道,大张旗鼓、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道德模范事迹的宣传,使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产生了全社会的积极影响。(3)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公民道德不同于其它特殊道德,它的主体具有全覆盖性,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力量,他们不仅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和建设者。实践表明,凡是群众参与度高的地区,往往也是公民道德建设成效比较大的地区。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政府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大力实施公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积极开展社会志愿服务等群众性实践活动,动员干部群众共创美好生活、共建精神家园,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实践告诉我们,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依靠群众,吸引群众的广泛参与,同时,将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让群众参与变得十分便利,让群众参与变为一种内在需求。(4)公民道德建设必须鼓励支持创新创造。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深入,使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由此形成了很多创新创造。如志愿服务活动是创新,道德模范的评选是创新,中国好人的评选是创新,各个地区和单位的道德文化品牌的创立是创新。凡是善于创新的地区和单位,其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效就显著,因为创新举措,能吸引群众,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社会影响面大,十分有助于道德力量的彰显,有助于促进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鼓励支持创新创造,就要鼓励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创新,着力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科学性;鼓励公民道德建设形式的创新,着力提高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公民道德建设机制的创新,着力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5)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着力优化社会环境。公民道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与整个文化建设,甚至与“五位一体”建设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从全国情况来看,经济发展得好、文化建设得好、民生保障得好的地方,公民道德建设效果也很好。公民道德建设绝不能单打一,绝不能就道德抓道德,一定要注重系统推进,注重公民道德发展环境的营造。如,在经济生活中,一定要努力做到公平正义,缩小两极分化;在社会建设中,一定要坚持民生优先,财富共享,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政治生活中,一定要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营造民主、清正廉洁的政治环境;在文化生活中,一定要唱响主弦律,坚持先进文化的引导,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二、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日趋明显。这些深刻变化为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创造了一些有利条件,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严峻挑战。

1.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首先,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从精神文明的高度来抓思想道德建设,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不仅将公民道德建设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而且将它进一步落到了实处,提出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规划了“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作出了“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等新的部署。这些重要论述和部署不仅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而且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具体路径。其次,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为公民道德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开启新征程。“五位一体”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公民道德建设起着一种引领作用;同时,“五位一体”建设又为公民道德建设创造了物质条件、提供了政治保障、营造了良好的文化和生态环境。再次,人民群众需求层次的提升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期待。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收入达到3000-5000美元时,社会发展将会进入一个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并重,并且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品质的阶段。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生存方式已经由生存满足型向发展满足型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这种增长,既表现为文化消费的不断增加,也表现为对道德的强烈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最美人物”,如“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等,全社会都为之感动,深刻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向上向善、崇德尚义的强烈需求。人民是道德需要及道德财富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这种向上向善、崇德尚义的需求与期待,成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强大动力。最后,“中国梦”的构筑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公民道德建设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精神动力,是社会和谐的道德保障,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与提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中国梦”的构筑,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文明素质。

2.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第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和常态化,这既为我们学习借鉴世界有益道德文化,增添我国道德文化的世界性因素,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极好机遇,同时,由于两大社会制度在意识形态方面“西强东弱”的态势总体上还没有发生根本的改革,西方道德意识形态的强势必然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产生强烈的冲击。具体表现为:其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对中国的相对比较优势制约了一些人的民族自信心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动摇了一部分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调查显示,在面对重大事件时,有61%的公务员选择“国外信息正确”,则是一种令人不安的信号。在回答哪种社会制度好时,有37%的人认为“只要过上好日子,哪种制度都可以”,居所有选项之首;有32.8%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也有19.7%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更优越”。[2](p11)其二,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世界主导下的全球化,因而也是其价值观对外输出或所谓“普世化”的过程,它在客观上会削弱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同时,西方抽象的自由民主平等等“普世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强大的挤压,特别是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严重的侵蚀,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难度。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劲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如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在积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同时抵御西方有害思想文化的渗透,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道德基础,面临着新的挑战。第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挑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为深刻的变化莫过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上,我们已将市场提升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市场经济不仅改变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也成为人们转变思想观念、形成新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孵化器”和“推进器”,推动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市场经济也对道德建设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其一,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大大改变了甚至颠覆了传统的义利观,对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对集体主义这一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构成了较大的张力关系,市场原则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能否以及如何共生互促,这都是极大的伦理挑战。其二,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性、负面的自发性以及市场的泛化现象带来全新的道德问题。如市场的强大压力,诱发了经济领域大量的非法竞争,诚信缺失、商业欺诈、食品安全等问题;再如市场经济侵入到政治领域,导致在一些时段、一些领域和一些人群中,权力寻租和权钱交易现象突出。其三,市场经济的金钱目的性价值理念对道德的目的性地位构成挑战。一些人不愿意下大力气去抓短期内很难取得效果的道德建设,一些管理者没有兴趣去抓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道德建设。对个体而言,金钱功能的无限放大容易带来金钱异化,人的目的性存在和道德的目标性地位都会面临挑战。第三,社会转型不断深入的挑战。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空前增加,社会矛盾关系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和调节困难的趋势。过去那种简单的行政命令式的社会管理已经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协调和谐更需要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与社会权利之间相互认同和彼此尊重,这就需要形成共治的价值理念和共有的精神纽带。具体表现为:其一,社会组织结构多样化、松散化、利益诉求多元化,道德观念的差异、矛盾和冲突加剧,形成道德共识的难度空前增加。其二,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原本天然纯朴的道德联系逐渐让位于契约性与功利性关系,使无私奉献等革命道德精神的传承遭遇挑战,一些道德冷漠现象甚至突破道德底线、丧失良知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结构深刻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解决思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以进一步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和文明和谐风尚,面临着新的挑战。第四,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变化的挑战。其一,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局面。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但非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也占据着一定的市场,影响着人们的道德选择。其二,大众文化迅猛发展,大有压倒精英文化之势。大众文化的滥觞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但大众文化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特别是其中的“三俗”文化,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的不是精神营养而是精神。其三,媒介环境日益呈现出“市场化”、网络化、开放化的发展趋势。媒介环境的这种变化,既为先进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传播提供了新阵地,但也为各种不良信息传播蔓延提供了新渠道,放大道德问题的负面效应,同时还产生了媒体自身道德建设的新问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用先进思想文化引领社会文化,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面临着新的挑战。

三、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公民道德建设的认知存在误区

首先,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不能看到公民消费需求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在加快,文化消费需求开始进入战略性升级阶段,道德状况对幸福感的影响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公民道德建设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工作业绩评价中未能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硬性评价指标。一些人甚至以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公民道德会自然随之进步。其次,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效认识不足。一些人不能辩证把握道德状况,看不到公民道德总体上取得了很大进步和发展这一主流,把道德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无限放大,将个别现象普遍化,现象问题本质化,对公民道德建设缺乏应有的信心,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如从“小悦悦事件”中,一些人由此得出中国人良心泯灭、道德沦丧的结论。不仅“18位路人见死不救”的结论是不客观的和放大了道德冷漠,同时,由少数人的道德冷漠推论出中国人出现了严重道德信仰危机,这显然是将个别现象普遍化的片面论断。再次,公民道德建设理论创新相对滞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思想道德观念因为利益关系和其它社会关系的变化而改变,传统道德和革命道德的实际感召力在弱化,而新型公民道德理论及行为规范还没有真正形成,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道德生活的需要,不能有效解决现实道德问题。

2.社会诚信缺失现象未能得到有效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现象、制假售假现象一度蔓延,成为全社会的公害,打击假冒伪劣,倡导诚信经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诉求。本世纪初我国大力开展了诚信教育和征信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以2008年毒奶粉事件为标志,我国社会又陷入严重的诚信危机,诚信危机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原因复杂化、手段科技化等特点。诚信缺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它使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依赖;使经济活动成本无限增大,效率降低;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损害人民健康,使中国的国际声誉受到严重损害。十八大报告列举道德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时,特别强调了诚信缺失现象,提出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的任务。

3.精英人物道德自律薄弱

在我国的当代社会里,存在着三大主要社会精英阶层,一是以官员为代表的权力精英,二是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知识精英,三是以企业家为代表的资本精英。社会精英由于他们掌握着较多的社会资源,处于社会舞台的最前列,其言行具有远超普通人的道德影响力,尤其是影视明星和各级领导干部,他们的道德表现对社会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社会精英中一些人道德引领乏力,甚至起负面作用,如一些官员言行不一,甚至双重人格,腐败腐化;少数知识分子不能为人师表、部分企业家不讲诚信,一些演艺名人为所欲为。一项调查显示,“你对哪类群体的伦理道德状况最不满意?”政府官员高居首位,达受调查者人数73.3%,演艺娱乐界紧随其后,为52.6%。[2](p18)社会精英是社会高度关注和效仿的对象,如果他们不能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就会成为公民道德建设巨大的破坏力量。

4.社会环境的道德支撑乏力

第一,精神支撑缺失。从根本上说,道德的认同和践行必须靠精神的支撑。目前一些社会成员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对社会健康的精神信仰形成很大冲击。因此,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必须重塑中国人的信仰和精神。第二,经济支撑乏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收入分配严重不公,两极分化严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彰显,这大大制约了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因此,其历史地位堪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未来近20年改革战略的指导思想、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物质投入不足,如,道德教育所必备的物质条件(包括硬件设施和物质奖励等)有待改善;对生态环境的补偿投入不力。第三,文化教育支撑软弱。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现象,学习成绩是硬指标,道德认知和道德品德是软指标,忽视健康道德人格的培养。第四,法律支撑不够。道德是一种软约束。道德作用的发挥,除了精神的支撑外,还需要行政力量或法律手段的保障。改革开放前,我国采取的实际上是一种行政+道德+法律的治国模式。当时,法律的作用虽然十分有限,但由于有强大的行政保障,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一般都会受到行政的干预或制裁,因此道德的力量显得十分强大。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由于道德的宽容和单位制的衰微,行政力量一般很少干预而且也无力干预很多道德问题,而法律调控又没有及时跟上,甚至有些法律条文与道德精神相矛盾,不能与道德形成合力。

5.网络道德问题凸现

在信息时代,网络不仅成为获得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网络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虚拟世界的形成。由于网络行为的隐蔽性使道德的外在约束弱化,由于网络立法和监管缺位,不仅使现实世界的道德问题转移到网络世界中来,而且还产生了大量的网络自身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不良信息随意传播;网络版权极易受到侵犯;网络隐私受到挑战;网络道德暴力出现;网络色情泛滥;网络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广告等,网络世界成为道德的重灾区。网络失范已经对现实道德生活秩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6.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体制和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1)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一方面,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方式不够科学,如,教育序列不科学。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道德教育呈现出“倒金字塔”的不合理结构,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内容结构不科学,如,道德教育重视知识传授,脱离学生的日常经验,忽视实践体验;评价方式不科学,缺少可操作性的量化标准和道德赏罚的对应性,评价标准“高、大、空”,而且侧重于考查道德知识,难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指导和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宣传教育内容和方式不科学,主要是:宣传方式因循守旧,一般采用开大会、发资料、张贴标语口号等方式传递信息。主流媒体宣传也多是灌输式,表达方式缺乏吸引力。一些地方和部门醉心于频繁的活动创新或声势浩大的群众活动,片面追求形式,而不是潜心于品牌的精心打造和文化的长期积淀,难以培养群众良好的道德习惯。(2)以党委和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主体的公民道德建设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具体表现在:公民道德建设工作部门的主导力、组织力不足,难以组织与协调公民道德建设这一社会系统工程;行业与单位道德建设责任缺位,行业内部职业道德要求缺乏刚性制度保障,公民道德建设宏观规划多,社会动员多,而具体落实少;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他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社区只能开展一些有限的文化活动,或者与少数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专门或主要从事公民道德宣传教育的社会组织或志愿者十分少见,有的社会组织自身的道德状况也存在一定问题。(3)公民道德建设的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对一个地区或部门的公民道德建设成效的测评,往往变成了道德模范的人数、道德建设基础设施是否齐全等一些量化指标。对评估考核结果的运用也十分有限,上级部门提拔领导干部时,考察的主要是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政绩,一般不会考察公民道德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道德建设范文篇8

文化强国,道德是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是基石"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赋予了公民道德建设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十八大报告专门用一部分内容论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四大举措: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文化强国的重大举措之一对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把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来抓"党的十八大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上,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基本的遵循,这就是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状况总的趋势是发展的和进步的,是积极向上的"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讲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道德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甚至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地方和人群中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等等"这些现象与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格格不入的,一些问题的发生直接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十八大报告明确将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是向全党提出的任务,是解决目前道德领域问题的必然要求"其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时展潮流和当代中国现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牢牢把握这一基本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对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社会的物质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是可以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对物质利益进行调节和协调来解决的,这对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不会构成主要威胁"但是,如果一个社会的道德观念发生对立和矛盾而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到头来社会就会出现崩溃和瓦解"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道德体系,它是社会体系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护的最基本的道德遵循和精神依托"因此,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全面领会和把握好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十八大赋予公民道德建设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建设,遵循什么原则来建设成为首要问题"十八大报告围绕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一基本任务,创新性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三项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的统一"依法治国是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各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同志创造性思维与历史新时期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他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的提出,将道德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提到了治国方略的高度,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以德治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中国历代的治国之道,吸取国外国家事务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如何管理国家事务,如何教育引导人民崇尚高尚的精神生活思考的结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把德治和法治有机结合"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对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宝贵经验的总结,是对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的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坚持教育引导为主导,法律制度为保障的原则"既要靠教育的引导,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割裂,更不能偏废"一方面,要努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另一方面,要使德治和法治紧密结合,将法律作为道德的坚实后盾,突出发挥法律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这是加强道德建设、有效治理当前道德领域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突出的道德问题,表现上是道德问题,实质上是违法乱纪问题,因此,仅用道德内省和谴责手段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例如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首先是违法犯罪问题,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忽视法律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仅仅寄希望于用道德倡导和道德呼吁方式治理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不会产生明显效果"因此,必须运用法律手段保障道德建设,加大对缺德行为的惩罚力度"实践表明,道德建设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当前,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特别要突出法律惩罚在道德问题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靠法律来维护正义,靠法律来维护道德建设的成果,不断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二是要坚持四德工程整体性推进的基本原则"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外延由大到小,其内涵由浅及深,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系统的公民道德建设体系"回顾我们这些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我们会看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布局经历了从三德建设到四德并举的演变"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概括为: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这是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将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部分,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由以往的三德建设变为四德建设"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我们看到,四德建设不是泛泛地提及,而是给以清晰的定位,把其作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原则之一"这种强调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四德本身实质就是公民道德,它的属性是公民性"因此,讲道德,讲的就是公民道德,讲道德建设,就是在讲公民道德建设,哪一项道德建设离开了公民性,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把四德建设放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强化了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践性"其次,四德是一个整体,它的特征是整体性"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内容"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公民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个人品德,则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公民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是公民个体在其道德行为整体中所体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道德特点和倾向"它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活动个性化了的道德特质,包括个体道德认识、个体道德情感、个体道德信念和个体道德行"第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四德之间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具体表现为:个人品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础,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则是个人品德的外在表现"一方面,在四德建设中,人的能动性及个人品德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和谐文化体系的进程,个人的修养特别是个人品德的修养是树立四德意识、规范言行举止、建设和谐家庭、模范地做好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个人品德建设不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都将是空中楼阁,无根之本,无源之水"另一方面,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并不是单纯个人的事,他必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进行"个人品德要转化为现实的社会道德实践,也必须要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在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无疑是最主要的三大领域,这三大社会生活领域几乎是人们一天也不能离开的,调节好这些领域人们间的道德关系直接关系到每个社会个体的切身利益,因而需要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来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保证人们生产生活正常有序进行"因此,个人品德也必然表现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是要坚持两个弘扬的基本原则"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两个弘扬的公民道德建设原则,要求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要做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民族性与包容性的统一"首先要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道德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我们要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能隔断历史,离不开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体系"现实中国是历史中国发展的延续,中国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只能在前人所遗留下来的道德文化遗产基础上展开,不能没有本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修养"中国传统美德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可资借鉴的一笔宝贵道德文化遗产"它重视人伦关系的协调,重视精神境界的攀升,重视仁者爱人的精神的涵义,重视整体利益价值的追求,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重视推己及人的道德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运用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先哲对道德建设规律做出的富有智慧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吸取"当然,作为古代的道德传统,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因此,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时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祖国的道德遗产,要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使继承下来的优秀道德因素得以提升,古为今用,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时代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注重对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的同时,更要坚持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做好道德建设的力量源泉"道德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果,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的道德体系是不可能保持其先进性的"改革开放30多年,世情、国情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意识已经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道德建设的现实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色,富有创新意识"新时期道德建设不仅要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主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而且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道德建设的内容和机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其次要坚持民族性和包容性的统一"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社会会主义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必须坚持民族性和包容性的辩证统一"一个民族的道德体系是该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的,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它是植根于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之中的,是由民族传统文化积淀而成的"它具有对内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基本功能,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思想情感的集中反映,是一个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相对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道德体系,这种特色和个性不因民族的历史长短、人口多少而有优劣高低之分,都是平等的,应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获得了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广泛民众基础的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建立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基础之上"同时,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中华民族道德体系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特色"新时期我国的道德建设必须要尊重和传承传统美德的同时,吸取我国以外的其他各国人民所创造的优秀道德建设成果,包括批判地吸取西方资产阶级道德建设中的有益成分,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只有如此,才能使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民族特色,又具有包容性,顺应时展要求,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怎样落实好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道德建设范文篇9

我国有近13亿人口,80%人口在农村,广大农村的道德建设是我国道德建设的关键。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村仍然是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结构,因此,农村家庭道德建设的水平影响和决定着社会道德风尚和公民道德素质的构成,不仅关系农村本身,而且影响和制约城市和整个中国,尤其是我们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了农村家庭道德失范甚至滑坡这一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给建设“平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现通过对本县农村(家庭)大量的走访、座谈,从三个方面初步探索和分析一下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家庭道德建设情况。

一、问题的出现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农村家庭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和发扬;男女平等、夫妻平等、家庭成员平等观念为多数家庭接受;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民主式新型家风逐渐兴起;抚幼、教育子女、敬老、爱老逐步成为一种时尚;夫妻互相尊重、共同支配财产、共同劳动已成为多数家庭的共同风格;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互信互勉、互帮互慰已成为多数家庭维护和发展夫妻关系的基本原则;勤劳致富、节俭持家、量入为出、合理消费一直是家庭消费的基本格调……一个以平等、民主、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夫妻相爱为核心、优育和厚养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新型农村家庭道德体系已开始构建。

农村家庭道德现状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夫妻关系问题日益凸现

1、离婚率持续上升,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家庭热点问题。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特别是夫妻双方一方外出,家庭解体情况更突出。据民政部门的数字表明,在农村离婚人群中,上述原因导致离婚的,所占比例高达1/2以上。另外,夫妻感情不和、婚外情、婆媳不和、草结草离等原因导致的离婚现象也普遍存在,离婚案件的增多,带来了诸如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违法案件增多、社会风气毒化、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增加等。

2、家庭暴力突出,成为不容忽视的家庭焦点问题。由于男尊女卑等封建意识的存在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夫妻打架是家庭内部事务),歧视、虐待(包括身体与精神)妇女现象屡有发生。从200份离婚案卷得知,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50件,占离婚案件的25%,县妇联接待的信访者中46%的人夫妻间存在暴力行为。

(二)家庭道德教育误区明显。调查表明,独生子女家庭已占农村家庭50%以上,“出人头地”成为父母对子女的最大希望,但绝大多数父母缺乏科学的家教观念和方法。

1、家庭道德教育观念落后,重智轻德、重利轻义。父母最关注的是孩子成绩、作业,说最多的一句话是:“考了几分?作业做好了没有?”把道德教育任务完全交给学校,不明确家教的德育内容,认为“听话”即“德”。

2、家庭道德教育方法滞后。重言教轻身教,多责打少沟通,多说教少投入;许多家长空闲时间大部分在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虚度光阴,“三缺一”时,甚至把孩子凑上去顶数。在家看书、读报的家长不到1/10。这些都不利于健康成长。

(三)传统孝道面临挑战。大部分农村家庭已由往昔的以孝为本转为以子女为中心,代际关系错位明显。“尊老不足,爱子有余”,老人已成为家庭中的弱势群体。

1、老人需求得不到重视。子女对老人赡养重物质轻精神,甚至对老人不敬、不养、弃老、虐老;干涉老人再婚现象时有发生;精神赡养质量偏低。

2、老人负担过重。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者多为老人,照看孙子女和承担家庭家务劳动的责任就自然落在了老人身上,据统计,40%的老人继续肩负着抚幼的责任。

(四)邻里关系渐趋冷漠。

由于家庭核心化(二代三口人)的趋势以及家庭居住环境(独立结构的单元房日益普及)的巨大改善,邻里关系出现了新的问题,“国门开了,家门关了”,邻里之间的来往和沟通少了,有的甚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缺乏应有的团结互助和友爱精神。一些乱扔垃圾、财务借贷等造成的邻里纠纷数量日渐增多,据法院统计,在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20%是邻里纠纷而导致矛盾激化。

二、原因的分析

农村家庭道德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其自身和外部因素。

(一)自身因素

1、农村家庭经济的落后。

古人云:“衣食足知廉耻,仓廪实知礼节”,经济的发展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2003年,我县农民人均收入2956元,属于低收入水平。试想:当家庭成员都在为基本生活而忙碌奔波时,精神生活将是十分有限的。如果没有家庭收入的提高,许多其他的家庭活动都将难以展开,道德建设将成为“无米之炊”。

2、农村家庭道德建设的边缘地位。

长期以来,在两个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有关部门忽视家庭道德建设,作为家庭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经费普遍不足;工作思路与模式适合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思想高度一致的家庭形态,对于如今这种多元化的家庭状况和思想状况难以取得普遍效果;活动的形式化和程式化弊端明显,一般是“上边要求,下边应付”,投在评选方面的精力多,投在创建过程精力少,缺乏可操作性;群众参与积极性低,据了解,40%的家庭没有参加过这类活动,19%的家庭不知道这项活动。

(二)外部因素

1、婚姻家庭观念的大裂变,带来了家庭道德的失范。

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道德失去了约束力,新的道德观又没有建立起来,在新旧观念、中西观念的历史大碰撞中,婚姻家庭观念的裂变,带来了家庭道德的失范;自由随意的贞操观,打破了性行为的严肃性;紊乱的情爱观,直接冲击着家庭的轴心——夫妻关系;沉渣泛起的性占有观,造成荣耻的错位。

2、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促使了家庭道德的滑坡。

市场经济自发产生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家庭道德领域产生了严重的负效应。拜金主义支配婚恋关系,享乐主义调控着爱情的温度,年轻人选择配偶也像选择商品一样明码标价,有些孩子学会了金钱交换,干家务活也伸手要小费,传统孝道换上了新面具,不是为人而孝,而是为钱而孝。个人主义使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升级,人际关系冷漠、麻木甚至对立、恶化。

3、文化环境中存在的脏乱差,诱发了家庭道德的变态。

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报刊、杂志、电视、摄影、美术、音像制品等新闻大众传媒和文艺作品,置社会责任于不顾,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新闻效应和经济利益,诱发了家庭道德的变态,宣传不严肃不负责任的婚恋观、婚外情;宣传腐朽的享乐主义以及脱离实际的高消费;宣传过多过份的性暴露等。

4、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难以遏制家庭道德出现的败坏现象。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某些执法部门工作程序的简单化,致使家庭道德败坏及侵害家庭的行为得不到遏制。法律上对破坏他人家庭的第三者无惩戒性规定,对事实婚姻、非法同居、婚外情等概念解释模糊,对家庭暴力的处罚更为软弱无力,既无明确的部门负责管理,也无有力的措施加以限制,致使家庭暴力升级。在处理离婚案件,办理离婚手续上,有的部门简化了调查、了解、帮助、调解的程序,仅以当事人“感情确已破裂”的陈述和法律条文的生搬硬套作为依据。未及时挽救可以挽救的家庭。

三、对策的提出

家庭道德建设是一项多维度、多层面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多方力量的协调操作才能正常运行,其中,家庭与社会是诸多力量有机组合的主要责任主体,更应切实抓紧抓好农村家庭道德建设工程。

(一)家庭对策:提高家庭成员自身素质。

家庭作为家庭道德建设的责任主体,主要由家长即父母承担,父母是家庭行政的“最高首脑”,也是家庭道德建设的总设计师和组织策划者,因此,父母在家庭道德建设过程中承担着主体责任,其责任包括以下三方面:

1、建设良好的家庭道德文化,家庭道德文化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邻里关系以及培养和塑造家庭成员品德为目的的家风、家规、家教、家貌之总和。作为家长的父母要重视建设好适应时展需要的家庭道德文化。首先,要加强家庭表层文化建设,有意识地创建干净、整洁、优美的家庭环境。其次,加强家庭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家庭关系如何处理;②家务劳动明确分工;③生活习惯的养成;④家庭的经济管理、生活管理等。再次,加强家庭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有: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家庭道德教育;②相关科学知识的教育,如现代婚育、科技致富、网络信息等。

2、培养和提高家庭成员的认知、评价和行为选择能力。

家庭成员既是家庭道德建设的对象,也是主体,他们总是以既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参与家庭道德活动过程。要使他们承担起家庭道德建设的义务和责任,成为家庭道德建设的责任主体,必须培养和提高家庭成员的三大基本素质:认知能力、善恶评判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

3、优化家长自身的道德人格形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家庭道德建设过程中,子女总是通过父母的道德人格形象来观察、理解、接纳社会道德要求的,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加强道德修养,否则,“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二)社会对策:改善家庭道德建设外部环境。

社会作为家庭道德建设的另一责任主体,对家庭道德建设起着导向、保障和互补作用。家庭道德建设需要借助社会力量的支持才能真正履行,社会在家庭道德建设中主要承担以下责任:

1、发展农村经济。道德问题是一定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所以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要突出区域特色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大力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提高了,才能为农村家庭道德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2、加强家庭文明建设。

道德建设范文篇10

关键词:社会公正道德道德建设

“从现代伦理学意义讲,社会公正是指对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伦理认定和道德评价,是对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的公平分配,它包括社会基本制度和秩序的公平合理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社会成员的普遍公正要求和行为规范。”(李萍:《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可见,社会公正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直接影响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整体道德状况的重要社会因素。因而,探讨社会公正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对于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公正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社会公正是一个复杂概念,它涉及多个领域,就公正类别来看,有政治公正、经济公正、法律公正、道德公正等。但任何一个公正都蕴含着道德的意义,因此,本文从这个角度来探究社会公正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尼布尔认为:“社会将公正而不是无私作为它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它的目标是为所有人寻找机会的均等。”(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把公正看成是社会的第一德性。当代美国公共行政学者库柏认为:“公民的品德的总则是‘正确理解的自我利益’。广泛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德不可能仅仅是一种道德境界的倡导,也不是对自我利益的简单超越和否定,而是一种在恰当的机制下达成的公共和个人的‘双赢’。”(王云萍:《库柏对公民品德的研究及启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而麦金太尔则直接把公正理解为是一种美德。从上述理论路径思考,我们不难得出社会公正乃是人们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社会公正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形成和社会美德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公正观念一开始就塑造着人们是非善恶的观念。一个缺乏公正观念的人,也必然缺乏是非善恶观念,没有友谊、情感和信赖,往往唯利是图,因而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道德人格的基础。公正作为一种社会的力量和道德力量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一种纠正和激励,作为观念的社会公正并不是苍白无力的,相反,它对人们的生存世界常常具有扳道者的功能,它对人们行为动机的形成、价值观念的选择和道德目标的达成是有直接的浸润作用。现实生活诸多事例已经表明,由公正体现的正义感,是道德人格的脊梁。其实,公正不仅是人们道德观念的生长点,同时也是建立社会道德新秩序,即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社会伦理的秩序往往因公正的衰退而式微,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始终与公正观念的确立和公正制度的建立联系在一起。可见,从人们伦理道德观念形成的角度看,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