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2:55:53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范文篇1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

本规定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涉及重要机密和国家安全的职位,按照法律、法规不宜公开竞争的职位,不列入竞争上岗的范围。

第三条通过竞争上岗选拔党政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一般在本机关内部实施,也可根据需要允许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

第四条竞争上岗工作必须坚持《党政领导子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坚持个人意愿与组织安排相结合。

第五条竞争上岗必须在核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内进行。

第六条竞争上岗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制定并公布实施方案;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笔试、面试;

(四)民主测评、组织考察;

(五)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六)办理任职手续。

笔试、面试与民主测评的操作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七条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在本单位党委(党组)领导下,由干部(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制定方案、报名与资格审查

第八条竞争上岗应当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指导原则、竞争职位、任职条件、选拔范围、方法程序(含遴选方式)、时间安排、组织领导和纪律要求等。

实施方案应当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由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第九条实施方案确定后,应当将主要内容在本机关及所属有关单位公布。

第十条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竞争职位的要求。.

第十一条报名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自愿填报竞争职位,可只报一个志愿,也可兼报其他志愿。报名时应填写是否服从组织安排。

在报名过程中,应当允许报名人员查询各职位报名情况,报名人员可在规定时间内调整所报职位。仅有个别人报名,形不成有效竞争的职位,可不列入本次竞争上岗的范围,允许报考该职位人员改报其他职位。

第十二条干部(人事)部门按照竞争上岗实施方案规定的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公布结果

第三章笔试与面试

第十三条竞争上岗应当进行笔试、面试并量化计分。笔试、面试可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命题。笔试、面试结束后应将成绩通知本人。

第十四条笔试主要测试竞争者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以及调研综合、办文办事、文字表达等能力。

笔试一般由本单位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地方,可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统一组织。

第十五条面试主要测试竞争者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应当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测评方法进行。

第十六条面试由面试小组实施。面试小组一般由本单位领导、干部(人事)部门和相关单位领导及专家组成,一般不得少于7人,其中外单位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面试小组成员应当挑选公道正派、政策理论或者专业水平高、熟悉相关业务的人员担任。面试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前应当对面试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面试应当允许本单位人员旁听。

第四章民主测评与组织考察

第十七条对竞争上岗人员应当进行民主测评并量化计分。民主测评结果应当通知本人。

第十八条民主测评主要对竞争者的德才表现及其对竞争职位的适应程度进行评价,地方党政机关一般在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中进行,单位规模较大、竞争者所在内设机构人员较多的,可在该内设机构中进行;中央、国家机关一般以司局为单位进行。

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必须达到应参加人数的80%以上。

第十九条民主测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项,每项可细分为若干要素,每个要素划分为若干档次,每档确定相应的分值,由参加测评人员无记名填写评价分数,由于部(人事)部门汇总计算每位竞争者的平均分

第二十条考察对象一般通过综合遴选的方式择优确即竞争者参加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各个环节的竞争,依据总分高低,按照一定比例择优确定考察对象并公布名单以及最低入围分数。笔试、面试成绩和民主测评结果应当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分。

参加竞争的人数较多时,可通过逐轮遴选的方式择优确定考察对象。采用逐轮遴选方式,应当公布每轮遴选入围者的名单以及最低入围分数。民主测评在笔试、面试之后的,可与组织考察结合进行。确定考察对象时,可适当考虑竞争者的资历、学历(学位)及近年来年度考核情况等因素。

第二十一条对民主测评分数过低的人员,可不列为考察对象。民主测评在笔试、面试之前的,对民主测评分数过低的人员,可取消其参加笔试、面试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列入考察对象的人选数,应当多于竞争职位数。

第二十三条考察工作由干部(人事)部门组织进行。考察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考察内容包括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及其政治业务素质与竞争职位的适应程度,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

第五章任职

第二十四条党委(党组)根据竞争者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的结果和考察情况,集体讨论决定拟任人选。

决定人选拟任职位,应当尊重本人所报志愿。必要时,在听取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可由组织统一调剂。对没有合适人选的职位,党委(党组)可决定暂时空缺。

第二十五条对拟任人选要按照任前公示的有关定进行公示。

第二十六条对通过竞争上岗任职的人员,需要进行任职试用的,按任职试用期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纪律与监督

第二十七条竞争上岗必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本规定,并遵守下列纪律:

(一)要确保竞争上岗的公开、公平、公正,不准事先内定人选;

(二)要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实施方案不准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

(三)有关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准泄露考试试题、考察情况、党委(党组)讨论情况等,

(四)面试小组成员要客观公正,不准打人情分;

(五)参加考察的人员要公道正派,不准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

(六)参加竞争的人员要正确对待竞争,不准弄虚作假,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

党政机关范文篇2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

本规定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涉及重要机密和国家安全的职位,按照法律、法规不宜公开竟争的职位,不列入竞争上岗的范围。

第三条通过竞争上岗选拔党政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一般在本机关内部实施,也可根据需要允许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

第四条竞争上岗工作必须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坚持个人意愿与组织安排相结合。

第五条竞争上岗必须在核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内进行。

第六条竞争上岗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制定并公布实施方案;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笔试、面试;

(四)民主测评、组织考察;

(五)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六)办理任职手续。

笔试、面试与民主测评的操作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七条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在本单位党委(党组)领导下,由干部(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制定方案、报名与资格审查

第八条竞争上岗应当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指导原则、竞争职位、任职条件、选拔范围、方法程序(含遴选方式)、时间安排、组织领导和纪律要求等。

实施方案应当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由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第九条实施方案确定后,应当将主要内容在本机关及所属有关单位公布。

第十条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竞争职位的要求。

第十一条报名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自愿填报竞争职位,可只报一个志愿,也可兼报其他志愿。报名时应填写是否服从组织安排。

在报名过程中,应当允许报名人员查询各职位报名情况,报名人员可在规定时间内调整所报职位。仅有个别人报名,形不成有效竞争的职位,可不列入本次竞争上岗的范围,允许报考该职位人员改报其他职位。

第十二条干部(人事)部门按照竞争上岗实施方案规定的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公布结果。

第三章笔试与面试

第十三条竞争上岗应当进行笔试、面试并量化计分。笔试、面试可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命题。笔试、面试结束后应将成绩通知本人。

第十四条笔试主要测试竞争者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以及调研综合、办文办事、文字表达等能力。

笔试一般由本单位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地方,可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统一组织。

第十五条面试主要测试竞争者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应当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测评方法进行。

第十六条面试由面试小组实施。面试小组一般由本单位领导、干部(人事)部门和相关单位领导及专家组成,一般不得少于7人,其中外单位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面试小组成员应当挑选公道正派、政策理论或者专业水平高、熟悉相关业务的人员担任。面试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前应当对面试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面试应当允许本单位人员旁听。

第四章民主测评与组织考察

第十七条对竞争上岗人员应当进行民主测评并量化计分。民主测评结果应当通知本人。

第十八条民主测评主要对竞争者的德才表现及其对竞争职位的适应程度进行评价,地方党政机关一般在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中进行,单位规模较大、竞争者所在内设机构人员较多的,可在该内设机构中进行;中央、国家机关一般以司局为单位进行。

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必须达到应参加人数的80%以上。

第十九条民主测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项,每项可细分为若干要素,每个要素划分为若干档次,每档确定相应的分值,由参加测评人员无记名填写评价分数,由干部(人事)部门汇总计算每位竞争者的平均分数。

第二十条考察对象一般通过综合送达的方式择优确定,即竞争者参加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各个环节的竞争,依据总分高低,按照一定比例择优确定考察对象并公布名单以及最低入围分数。笔试、面试成绩和民主测评结果应当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分。

参加竞争的人数较多时,可通过逐轮遴选的方式择优确定考察对象。采用逐轮遴选方式,应当公布每轮遴选入围者的名单以及最低入围分数。民主测评在笔试、面试之后的,可与组织考察结合进行。

确定考察对象时,可适当考虑竞争者的资历、学历(学位)及近年来年度考核情况等因素。

第二十一条对民主测评分数过低的人员,可不列为考察对象。民主测评在笔试、面试之前的,对民主测评分数过低的人员,可取消其参加笔试、面试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列入考察对象的人选数,应当多于竞争职位数。

第二十三条考察工作由干部(人事)部门组织进行。考察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考察内容包括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及其政治业务素质与竞争职位的适应程度,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

第五章任职

第二十四条党委(党组)根据竞争者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的结果和考察情况,集体讨论决定拟任人选。

决定人选拟任职位,应当尊重本人所报志愿。必要时,在听取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可由组织统一调剂。对没有合适人选的职位,党委(党组)可决定暂时空缺。

第二十五条对拟任人选要按照任前公示的有关规定进行公示。

第二十六条对通过竞争上岗任职的人员,需要进行任职试用的,按任职试用期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纪律与监督

第二十七条竞争上岗必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本规定,并遵守下列纪律:

(一)要确保竞争上岗的公开、公平、公正,不准事先内定人选;

(二)要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实施方案,不准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

(三)有关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准在实施过程中泄露考试试题、考察情况、党委(党组)讨论情况等;

(四)面试小组成员要客观公正,不准打人情分;

(五)参加考察的人员要公道正派,不准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

(六)参加竞争的人员要正确对待竞争,不准弄虚作假,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

对竞争上岗工作中的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子以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可宣布竞争上岗结果无效,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必须接受上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接受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接受本单位机关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干部、群众对竞争上岗工作中的违纪行为,有权向党组织或者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检举、申诉。受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机关及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实施竞争上岗,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党政机关范文篇3

一、公款购买商业保险的主要类型及原因

(一)公款购买商业保险的主要类型

据了解,部分单位用公款为机关干部个人购买商业保险险种主要有:安抚保障险、家庭财产险、妇女安康险、福寿安康险。另外还有大病医疗以及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投保形式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一是单位出面用公款为集体投保。这种方式一般都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受保人针对集体帐户而不特指某个干部个人。如东城区某街道于1*9年12月,在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为机关干部职工145人购买“身故责任保险”,支付保资145万元,保期2年,期满后本金、利息一次性返回该街道。西城区某街道于1*8年9月,在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为116名在职工作人员投保“重大疾病医疗基金保险”,支付保险费46.6万元。某区教育局为干部职工投保家庭财产险113人,花费公款2.2万元。

二是单位出面用公款为特行人员投保。这种方式主要是各单位根据行业特点或上级的指示精神,对从事特殊工种人员投保的险种。受保人也是针对集体帐户而不是特指某个干部个人。如某区公安分局在京财行[1*6]1165号文件的基础上,于*年3月用5.2万元公款为全局民警(包括二线人员)870人投保“意外人身伤害保险”。某区建委为质量监督站19名从事危险职业的人员办理了“健康如意B型险”。

三是单位出面用公款为个人投保。这种方式一般也都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受保人特指干部个人,其收益既可转让、继承,也可抵押、带走。如东城区某街道于1*6年12月,用公款253万元为在职干部职工172人在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购买“养老保险”,男60岁,女55岁退休后,每人每月可领取养老金400元直到去世(若不满70岁身故的,可由其继承人代领到满10年为止)。通州区某镇实行医疗制度改革,取消公费医疗,为全机关82人投保“人身意外综合险”,花费保资1.43万元,以后凡遇个人医疗问题,一律由保险公司和个人共同负担,镇机关不再负担。

四是领导干部用公款“搭车”投保。我国现行政策规定,事业单位的聘用人员,如该单位未给其入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的,在“人员经费”不超支的前提下,经领导和财政部门批准,可购买商业性养老保险。而某些主管事业单位的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公务员身份),借机也给自己和子女上一份保险,这种“搭车”投保往往没有合法理由,同时也回避了财政审批和监督。如东城区某街道下属幼儿园于1*7年6月,用公款9.09万元在中国保险公司为9名教职工购买“大病保险”,为4名职工子女购买“终身人寿保险”。与此同时,该街道某主管领导借机“搭车”为自己和女儿分别投保,共使用公款1.89万元。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有的单位领导认为,机关干部比较清苦,待遇不高,特别是退休后,由于退休金少,造成收入明显降低,生活水平下降,用公款为机关干部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解决退休收入的补贴,可以解决其后顾之忧,既有利于稳定队伍,也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有的单位领导认为,用本单位资金(预算外)为干部职工投保商业保险是为国家分忧,是一种改革,从单位讲是有效使用了闲置资金,对个人讲是一种长线投资,既有利于提高干部职工的福利水平,也有利于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抗风险能力,只要本单位有钱,就可以购买。

3、部分单位领导认为,预算外收入是本单位的自有资金(1*8年街道财政体制改革以后,各单位自有资金存量较大),因而不愿将预算外资金上缴财政专户管理,这样可以“自主支配”,“为本单位办好事”,“为职工办实事”。

4、个别领导干部从个人私欲出发,在用公款为干部职工购买商业保险的过程中,借机捞取好处,谋取私利,并存在吃“回扣”的可能性。

二、对公款购买商业保险的初步分析

(一)商业保险与现行社会保险和工会职工互助保险的区别

商业保险是指按商业原则经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它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其基金由全体投保人交纳的资金构成,其内容主要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社会保险是指在既定的社会政策的指导下,由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对公民强制征收保险费,形成保险基金,以为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的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为目的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会给予支持。工会职工互助保险是经国家批准,以为职工服务为宗旨,职工自愿参加,自筹资金、自我服务、互助互利性质的一种社会合作制保险形式,它也是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保险与现行的社会保险和工会职工互助保险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保险的性质不同。商业保险经办者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追求利润是它的特征之一。而现行的社会保险和工会职工互助保险是一种非赢利性的社会福利措施,是为解决社会成员和工会会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经济困难而开办的,一般由国家授权的社会福利事业部门承办。

第二,保险费用量不同。商业保险投保人承担的保险费用远高于社会保险和职工互助保险。

第三,保险实施的对象范围不同。社会保险、职工互助保险的对象是符合条件的一切社会成员和工会会员。而商业保险是以投保人交付保险费为前提条件,以交付保险费的多少来给付保险的,其保障范围比社会保险更为广泛;商业性人身保险是一种储蓄性质的保险合同,对投保人来说,它是一种储蓄与投资手段,投保人所交纳的保险费,保险人最终将以各种形式返还给被保险人或受益人;长期性人身保险(如寿险保单)一般具有现金价值,它实为一种有价证券,可转让、继承,也可抵押、带走。

总之,商业保险与现行社会保险和工会职工互助保险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商业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购买商业保险等于一种商品交易行为。在目前情况下,商业保险是属于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需求,需要具备相当的经济承受能力。

(二)公款购买商业保险的主要弊端

1、有悖于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有关具体实施方案,在实现“两个确保”(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和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行政机关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和具体规定还未出台。《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25号)规定:“除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外,国家行政机关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或扣减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也不得提高或者降低国家公务员的保险和福利待遇。”财政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94]财社字第66号)指出:“各地应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办事,坚持‘总体设计,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国务院正式下文部署之前,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暂不进行。”党政机关干部已享受政府规定的福利和保险,如再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性保险,形成双份“福利待遇”,其做法显然有悖于国家的现行政策规定。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国家工作人员投保商业保险的费用应属于“个人承担”的范围,除有特殊规定外,均不应在公款中支出。

2、有悖于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机关单位用公款为干部职工个人购买商业保险,会形成以下几个“不公平”:其一,某些单位(如街道办事处)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会比其他一些单位取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这种差别不完全是由于单位自身努力程度形成的,也就是说,经济收入的多少并不一定与自身努力程度成正比。同样是国家工作人员,如果哪个单位条件好、有资金,就可以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这会在一个地区内产生某种“失衡”,形成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其二,单位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在其内部也会产生不公平。因这种做法并非是经财政部门批准的、有上级政策依据的行为,往往是由本单位自行决定、依靠当时“经济实力”的行为,没有“连续性”,以后会形成“有的给买了,有的没给买”。其三,在当前某些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医疗费没钱报销,甚至开工资都困难的情况下,国家工作人员享受“双份福利待遇”,也是一种不公平,会使群众产生思想抵触情绪,激化矛盾。

3、有悖于国家现行的财政监管制度。机关单位用公款购买个人商业保险的行为,基本发生在1*6年至*年五年期间,其所用公款也大部分来源于预算外“自有资金”,且都没有经过上级领导和财政部门的审批。国务院早在1986年便发出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规定“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和单位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提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实行(实际上是动用财政性资金)“由财政部门专户储存、计划管理、财政审批、银行监督”的管理原则。随后,财政部陆续颁布了有关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系列重要法规,对预算外资金的涵义、性质、管理体制、财政专户管理、收支计划和审批、监督与处罚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并进一步明确“部门和单位用预算外资金发放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及用于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必须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项目、标准和范围执行”,“超出使用范围的,须经财政部门批准”。因此,党政机关在已享受政府规定福利和保险待遇的情况下,又用所谓“自有资金”自主购买个人商业保险的行为,无论主观上是否存在故意,实际上都造成了逃避财政监管的客观结果。

4、有悖于国家的税收管理。我们在西城区调研时,发现某单位为其下属4名职工在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购买了团体人寿保险,合计一次交付保费100万元,三年期满后连本带息返还28.6万元/人,合计返还114.4万元,在失去监控的情况下,单位闲余资金(即公款)极可能转入个人名下,成为个人收入,形成了实际上的二次分配,逃避了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此外,国家保险监管机构也早有明文规定,不允许保险公司进行储存生息式相关保险。但由于利益驱动,此类保险实际上仍在非公开地违规操作,这部分保险费未能列入正常保费收入,也必然导致税款的流失。

5、有悖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极少数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用公款为自己或他人购买个人商业保险,借机以权谋私、化公为私。如通州区某办事处领导私自截留公款20万元购买“安抚保障险”时,一方面,给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分别投保6000元和3000元,一方面又单独给自己多投保9000元,有关受益险单和余额1.5万元归入个人手中,与此同时,她还大肆私分、侵吞公款,已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三、各单位处理公款购买商业保险问题的三种模式

一是限期退保。西城区委、区纪委对本区内发生的问题,在政策上实行“一刀切”。即: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责令做出检查,全部限期退保。发生问题的四个街道根据区委、区纪委的要求,认真自查,按时纠正。在处理退保期间,各单位没有发生不稳定情况,其做法也得到大部分退保人员的理解和支持,在全区范围内反响较好。

二是建章立制。通州区纪委、监察局针对本区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各级领导干部参加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问题的规定》(通纪发[*]18号),从10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从制度上对领导干部的投保行为进行了规范管理。

三是给予处分。通州区某办事处领导截留20万元公款私设小金库,违反规定为干部、职工入保险及其他错误,区委进行了严肃处理,给予其开除党籍的处分,并退还不当收入12.1万元,办事处班子其他成员及相关人员退出公款共计13.7万元,收缴到期的未发给职工的保险金2.25万元。区纪委还适时发出通报,并以此为反面典型在全区开展了警示教育,收效不错。

四、全市应对此类问题做出禁止性的明确规定

机关单位用公款为干部职工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问题,虽只发生在少数单位,但其影响面是大的。如不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或政策规定,加以制止,将会使此类问题进一步蔓延,积重难返。因此,我们认为有关部门应尽快规范和解决机关单位用公款购买商业保险的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一)尽快出台相关的法规或政策规定,禁止用公款为党政机关干部职工个人购买商业保险。

1、严格禁止党政机关用公款为干部职工购买各类商业保险;

2、严格禁止党政机关用公款(含工会经费、单位的福利费)为职工办理安康、养老等职工互助保险。

3、严格禁止党政机关借为干部职工办理入保的名义变相转移或挪用公款。

党政机关范文篇4

您们好!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的信任和支持,给了我这个参加竞聘演讲的机会。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激励机关干部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具有重要意义,我坚决拥护,并积极参与。今天,面对崭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本着锻炼、提高的目的走上讲台,积极响应组织号召,积极参与竞争,展示自我,接受评判,希望通过这次难得的竞岗机会,让大家更多地认识我、了解我,帮助我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省商务厅贸促会副秘书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审视自己的能力,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如烟的往事一件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是农民的儿子,学的是文科。参加工作后,我以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较好的政治素质,很快走上了领导岗位,先后在两个镇任过纪委书记,后来分别担任过团区委书记和旅游局长,任职期间,先后荣获全省青农工作先进个人,我区获得全国最佳旅游休闲区。2008年至今,任街道办事处主任。连续多年考核被评为优秀。回首这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我对自已的一贯要求就是:踏实做事,诚实做人,在做事中去体现做人。

经过多年的工作锻炼和知识积累,我认为自己具备应聘岗位的以下条件和优势:

一是具备较好的理论素养和知识积累。平时比较关心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能够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敏锐性。注重理论学习,认真研究有关马列主义、思想、邓小评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投身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结合工作岗位系统学习了财务管理、外经贸知识、WTO规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在理论修养上有了新的提升,在知识面上有了新的拓展。

二是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机关工作的十几年中,我曾先后在纪委、团区委、旅游局及乡镇基层任职,积累了一定的处理问题、把握政策、协调关系的能力。期间,多个领导岗位上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了我驾驭全局的能力。这些工作经历对我提高领导管理能力、工作应变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是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贸促会副秘书长是单位的参谋,是联系上下的纽带,是沟通内外的桥梁。培养综合协调能力和做好协调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一项基础条件。特别是在主持街道办事处工作期间,我在协调处理好内部工作的同时,广泛地与区直机关各单位、办事处、乡镇各单位加强协作,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通过工作上的联系加之有意识的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同上级各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我们的很多工作都得到了这些部门的帮助与支持。

四是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我入党十多年,党龄虽不很长,但也可以说是受党教育多年,在严格要求自己方面,自认是做得比较好的。虽较长时间在领导岗位上工作,但我都能从严自律,洁身自好,从不谋取一己之私。同时,我秉性善良,待人友善,能很好地与人相处。我认为,大家能够为共同工作目标走到一起本身就是一种缘份,我始终比较珍惜。因此,日常工作和生活方面我都注意待人处事以诚相待,团结共事。让我深有感触的是,我是如此待人,大家更是如此待我。我认为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须有一个团结和谐的氛围,必须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对此我很有信心,这也是我竞聘贸促会副秘书长职位的重要条件之一。

五是具有较强的自觉服务意识。贸促会副秘书长的工作性质决定它不仅要为领导工作服好务,同时也要为业务科室为基层单位服好务,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和自觉的服务意识,是很难搞好工作的。多年来的基层工作经历,使我养成了待人热情、服务真诚的自觉服务意识,并通过我们的良好服务,保证了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单位的各项决策得以有效地贯彻实施。

如果各位领导信任我,使我能有幸成为贸促会副秘书长,我将与其他同志一道做好以下工作,当好大家的勤务员。

(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在思想修养方面,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与组织保持一致,服从分配,听从指挥;在理论修养方面,加强自身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经验;在作风上坚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具体工作中,注重落实,强化执行。

(二)加强综合协调服务,确保机关工作高效运转。主要是突出搞好工作协调和关系协调两个环节。在工作协调上,重点搞好事务协调,协助领导处理一些繁琐事务,使领导腾出更多的精力出思路、抓大事、谋全局、创特色。在关系协调上,一是要协调好各科室之间的关系,穿针引线,合理引导,形成合力,提高效率;二是协调好领导的关系,搞好沟通,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通过协调,切实做到对上讲负责,对下讲服务,同级讲协作,对内讲团结,对外讲形象,从而保证机关工作的高效运转。

党政机关范文篇5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活动动员大会,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广泛动员和发动全区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创建市级文明城区工作中来,发挥全区机关的模范带头作用,立足本职岗位,明确创建责任,争做群众满意的公仆,争创礼仪机关、文明机关。刚才,区直机关工委就区直单位开展“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创建活动作了部署,希望大家按照工作方案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增强机关干部职工创建市级文明城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一)开展“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活动,这是由创建市级文明城区的形势所决定的。市级文明城区体现的是一个城区的整体文明程度,是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城区品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肩负这一光荣使命的主力军是我们各级党政机关干部。我们的工作与创建市级文明城区的要求和标准相比还有差距,任务还很艰巨。目前全市七个中心城区有六个城区是省、市文明城区,远城区中、东西湖区也是省市文明城区,今年是新一轮申报年,全市13个区都提出了申报市级文明城区的要求,这给我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今年以来全市各区出实招、擂行动,竞争十分激烈。这个月底就要向市里上报申报材料,下个月就开始全面检查评估,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面对目前全市文明城区创建你追我赶的态势,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勇于创建、百折不回,才能立于创建的有利位置,这其间首先需要机关干部增强紧迫感和责任心,带头知晓和参与创建。

(二)开展“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活动,这是由党政机关的性质和使命所决定的。党政机关公务员、党员干部是创建市级文明城区活动的领导和中坚力量,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是各项创建工作的排头兵和先锋队,党政机关在创建工作中的发动、参与和带动作用如何,直接决定了创建工作的成败,这是党政机关所处的地位和性质所决定的。公务员、党政机关干部作为创建文明城区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负着我区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肩负着创建市级文明城区的重大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投身到市级文明城区创建中来,积极组织、指导、协调好本机关、本战线的创建工作,要做到带头学习知晓创建各项内容,积极宣传文明城区创建的重要意义,明确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对照标准狠抓创建,扎扎实实落实好各项创建任务。

(三)开展“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活动是当前党政机关履行宗旨,改进作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需要。各级党政机关工作职责和特点虽然不同,但都是面向社会、面向群众,为群众服务,与广大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党政机关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干群关系,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各级党政机关要把能否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政机关转变作风的标准。凡创建市级文明城区工作年度考核不达标的党政机关,凡抽查考核干部职工知晓率达不到90%以上的单位,都将不纳入文明机关创建升级活动,已经是省、市级文明单位的,下届也不再推荐和命名,

(四)开展“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活动是改革发展和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各级各部门都面临着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规范高效服务的共同课题。如何打造一个诚信、高效、透明的政府,如何为加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各级党政机关在新一轮发展中担负的重要职责。开展“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活动,就是要使党政机关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创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就是要规范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就是要改进工作作风,减少机关办事程序,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强监督,改善软环境;就是要围绕人人都是投资环境这一工作指导思想,提高各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效能,努力为外来客商服好务。通过活动,在我区党政机关中营造出一个一切为群众着想、一切为发展服务的浓厚氛围,为我区的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充分发挥区直机关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争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全区各级机关要通过“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全面树立机关干部职工的文明意识、礼仪意识、公仆意识、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发挥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在创建市级文明城区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创建市级文明民区做出新的贡献。

文明创建工作,历来反对“空对空”,反对上面重视,下面不落实,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为了切实将“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这项活动组织开展好,今天,会议一并下发了《区直机关“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工作意见、列出了一些具体安排和要求,请大家回去后,认真组织学习和研究,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拟定教育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在这里,我再着重强调以下三个“带头”。

一是要带头学习和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文明礼仪的养成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培育和不懈的努力。各级机关党组织要把文明礼仪的学习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做好安排,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大力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和规范做法,营造学习礼仪、实践礼仪的浓厚氛围。此次会议首发的《市民文明礼仪读本》和《四城同创知识问答120题》,阐述了文明礼仪和“四城同创”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是进行文明礼仪学习教育的实用教材。大家一定要认真组织学习好,要做到所有党员干部都要人手一册,所有单位党支部都要一个不漏地组织开展学习,所有机关都要进行文明礼仪知识测试,全区机关之间还要进行文明礼仪竞赛。各单位可以采取辅导讲座、座谈讨论、礼仪示范、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教育引导机关工作人员增强形象意识和素质意识,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身言行,讲究礼仪修养,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努力使干部职工对文明礼仪做到了然于心,成为自觉行动。做到每个干部职工都知晓文明礼仪相关知识,发动面和测试合格率要求达到100%,同时,要把机关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知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充实到机关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岗位职责、道德规范、考核评比等规章制度,纳入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中,努力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取得实效。

二是要带头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文明礼仪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不断反复的过程,提高文明礼仪修养关键在实践。关于如何实践的问题,我认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带头遵守《纲要》中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认真履行《武汉市市民文明公约》和《武汉市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同时,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单位特色、职业特色、时代鲜明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坚持把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同践行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同中央文明办、北京奥组委安排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结合起来,同全市“四城同创”工作结合起来。要在机关中广泛开展“带头做一个好市民”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成为实践公众文明的表率,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带头爱护公共环境、带头维护公共秩序、带头节水节能。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把加强文明礼仪修养作为提高自身修养、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责任,引导大家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做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注意仪表、仪容、仪态和礼仪、礼节、礼貌,提高礼仪素养,培养礼仪品质,树立区直机关明礼、懂礼、守纪的良好形象。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基层,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文明礼仪与机关作风建设是紧密联系的,我们要结合礼仪教育实践,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带头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带头遵章守纪,廉洁奉公,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着力解决一些部门和单位在履行职责、机关效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三是要带头为创建市级文明城区再立新功。“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主题教育活动,是在我区全面推进创建市级文明城区工作的背景下开展的,是全区创建市级文明城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活动的开展一定要与全区创建市级文明城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让“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活动的开展,成为深化全区创建市级文明城区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要号召广大机关干部职工都积极投身到创建市级文明城区工作中,各机关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履行职能,按照市级文明城区创建指标体系要求,努力对标创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所有机关都要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精心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力倡导“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每个机关的干部和职工每人每年至少要为老百姓和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做2-3件实事、好事;要以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为楷模,充分发挥全市吴天祥小组的带动示范作用,带头扶危济困,为群众服务,让吴天祥小组成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从而带动我区市级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的开展;要积极参与全区“文明过马路”宣传劝导和“共建文明站台”活动,共同构建全区文明交通环境;要大力开展行业文明优质服务活动,尤其加强“窗口”行业干部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制订文明优质服务工作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建立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提高社会公众对机关工作的满意率;同时,要积极开展城乡结队共建文明村镇活动,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转播到农村;要联系社区、家庭开展各种共建活动,争创和谐文明社区,和谐文明家庭。

三、加强组织领导,为文明素质教育活动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一要落实领导责任。各级机关及其干部职工是城市创建工作的带动者和实践者,公务礼仪更是涉及到机关工作的方方面面,各级机关、各级领导要把组织开展干部职工文明素质教育活动作为创建市级文明城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列入党组(党委)工作的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它领导协助抓;要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班,专门负责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要认真研究制定计划,切实把握进度,精心组织,务求取得实效。

二要抓好协调配合。以争创省市文明城区为龙头的文明创建工作是我区近几年城镇建设的一件大事,各级机关、各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要积极寻找教育活动的结合点和突破口,坚决反对不作为、反对相互推诿。要切实解决好教育活动与日常工作的关系,保证教育活动扎扎实实进行,做到以教育活动促进各项工作,以工作成绩验证教育效果。

三要深入督促检查。各级机关要对本系统、本部门及下属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及时报送区委区直机关工委;创建市级文明城区办公室要对全区情况跟踪检查,并在新闻媒体开设“创建市级文明城区”专栏,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对包括文明礼仪教育在内的各项创建活动中的薄弱环节予以通报批评。

党政机关范文篇6

政德作为党政机关的职业道德,是党政机关干部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由于党政机关干部既是众多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的重要制订者和执行者,又是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党政机关干部政德建设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和领导作用,而且对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实践证明,加强党政机关干部的政德建设,既是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环节。政德是个不断发展着的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党政机关干部的政德建设,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一、强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只有理论上的清楚,才有政治上的清醒;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有政治上的过硬。党政机关干部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决定了他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高度的政治纪律性、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即必须能够准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一个党政机关干部如果没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就很难有政治上的敏锐性和鉴别力,就难以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难以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客观规律性。那么,他就有可能迷失政治方向,在政治问题和原则是非面前缺乏辨别力以至模糊、动摇;或者只是陷于日常事务和应酬,满足于表面工作而不能深入一层,不能有所创见,久而久之,就可能会使自己成为一个“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人。可见,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既是党政机关干部政德建设最起码、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对党政机关干部最重要的素质要求。因此,我们在政德建设的实践中,要依照江总书记提出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积极组织党政机关干部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发扬“挤”劲和“钻”劲,认真刻苦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广大党政机关干部的思想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增强分清理论是非与政治是非的能力,紧紧围绕和服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

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而增强工作中的计划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提高党政机关的工作水平。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对党政机关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检验,也是政德建设的核心所在。可以说,“为人民服务”是衡量党政机关干部政德水平高低的最基本准则,“全心全意”则是党政机关干部政德建设的最高境界。离开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原则,也就抹杀了党政机关干部政德建设的阶级性与党性原则。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要求我们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党政机关干部能否始终如一、言行一致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验。这些年来,少数党政机关干部的人生价值观之所以会发生滑坡、偏移、扭曲和错位,未能经受住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诱惑,在权力、地位、金钱面前打了败仗,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化了公仆意识,淡漠了与群众的感情。针对这一现实,我们在政德建设中,要紧紧抓住党的宗旨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一核心,组织党政机关干部开展重温同志《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光辉著作活动,通过在报刊、电视上开辟“公仆谈政德”专栏,召开政德建设研讨会、座谈会,围绕“过去我为人民做过什么,现在为人民在做什么,将来还准备为人民做些什么”展开热烈讨论等系列活动,不断强化党政机关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使广大党政机关干部都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使各级各部门也都能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困难形成人心齐、民气顺的良好局面。三、完善和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和行为规范政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任务,它既需要主体自身的努力学习,以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能力;也需要外在环境的监督约束,使之所作所为有章可循,有则可守。政德建设的成果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保证,就不可能得到长期的坚持。通过制定官员的道德规范来制约官员的从政行为,加强官员的政德建设,这在我国古代和一些西方国家早有先例。如在我国古代有一种称为“官箴”的著作,主要讲的就是为官之道与从政之法,即古代官员的行政道德。一些西方国家针对公务员的道德建设,大都制定了“道德法典”、

“政府道德法”等规范,有的还专门设有“政府道德办公室”,负责道德法律的颁布和监督法规的执行等。可见,加强党政机关干部的政德建设,仅靠宣传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行为规范。因此,我们在政德建设中,应逐步建立健全以下几项制度:一是服务承诺制。即党政机关各部门、单位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业务职能在办事程序、办事效率、办事成效方面向社会及广大群众作出明确承诺,并切实抓好践诺工作。二是政务公开制。公安、工商、税务、交管、物价、土地管理、财政、审计等行政执法部门应普遍推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和优质高效一条龙服务,公开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流程,大大方便群众。三是审批限时制。党政各部门根据自己工作特点,明确办文办事的时限。对下级递交的请示、报告,凡是在规定时限内没有及时予以答复的,一律视作同意办理,并要具体办事人员和单位领导对此作出解释和说明。四是事项报告制。党政机关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凡有重大问题,都必须向上级有关部门及时报告,以强化对党政机关干部的监督,防止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四、处理好权力与权位等各种关系政德不是一个超然于社会之外的独立体,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尤其是政德建设作为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项特殊内容,能否正确处理好与之相关的问题,对政德建设能否收到实效,能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将起到关键的作用。一是要处理好权力与权位的关系。政德建设的对象主要是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及其工作人员,他们手中都或多或少拥有一定的权力,因此,讲政德必须与正确地使用权力联系起来。权力是一柄双刃剑。有权便于办好事,好事得到权力的支持办起来更有力度。但是有权也便于干坏事,如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所以加强政德建设,必须处理好权力与权位的关系,必须明确权位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只有摆正了位置,党政机关干部才能一心为公,把权力真正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二是要处理好做“官”与做人的关系。共产党的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一分子,在人格上与普通老百姓没有高低和贵贱之别。所以做“官”必须先从做人开始。一个党政机关干部尤其是

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连做人都做不好,他就绝对做不好“官”。正如江总书记所说:“领导干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做什么人?这就是同志在《纪念白求恩》里所说的,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三是要处理好他律与自律的关系。深化机关干部的自我修养和外部监督是辩证统一的,这就要求必须处理好他律与自律的关系。所谓他律即一个人被迫或被动地遵守道德,其特征是服从。所谓自律即一个人主动或自愿地遵守道德,其特征是从道德义务向道德良心的转化,并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慎独。综观当前腐败现象的产生,法律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固然是其主要原因,但某些党政机关干部道德水准不高,则是一个更为直接的原因。因此,能否正确、公正地行使权力,不仅有赖于健全的法制,而且也有赖于党政机关干部自身的自觉、自律,靠其所具备的慎独精神。四是要处理好廉政和勤政的关系。廉洁奉公是党政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取信于民的重要基础,这里就有个廉政和勤政的问题。廉洁就要求我们党政机关干部必须洁身自好,拒腐蚀,永不沾,不以权谋私,保持一腔正气。奉公就要求我们在其位、谋其政,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一心一意为党干事、为人民干事,干得越多越好,越勤越好,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一个党政机关干部只有切实做到既廉政又勤政,他才能真正获得群众的拥护,才具备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五、选择好切实可行的载体和抓手政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它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口头号召上,也不能任其淹没在日常事务中。实践证明,加强党政机关干部的政德建设,需要有一定的活动载体,借助一定的活动形式。近年来,在实践中涌现的“说办就办,说到做到”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政德建设。这项活动一是从党政领导干部“一把手”抓起,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取信于民。对于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作,不论是哪一届提出来的都要抓落实,即使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也要坚持一而再、再而三地咬紧牙关办下去。并反复督办,使一些欠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从而赢得群众的信赖。二是从机关作风抓起,力求在转变机关作风上取得实效。通过查漏洞、摆情况、找问题等自查自纠方式改变那种“一杯茶、一张报,说说笑笑下班了”的现象,形成“不负使命,埋头苦干,抓落实,见成效”良好风气。三是从

党政机关范文篇7

一、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目标。坚持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事往基层办,沉到一线抓党建、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实现基层更稳固、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

1、基层更稳固。基层党组织有战斗力、党组织书记有能力、党员队伍有活力、党组织运行有保障力、党的工作有影响力。

2、干部转作风。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牢固树立,庸、懒、散、慢、拖、瞒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工作作风明显改善,服务本领显著增强,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

3、群众得实惠。群众最急最盼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长期拖置的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一批惠及民生的实事好事得到落实,群众满意度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二)主要任务。坚持把深入基层作为工作的第一需要,把办实事好事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把密切与基层群众的联系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基本途径,深入开展“下基层、访民情、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1、下基层。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2、访民情。加强调查研究,听实话、查实情,虚心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协助调解矛盾纠纷,努力化解不稳定因素。

3、办实事。围绕加强基层组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等重要任务,积极开展基层组织联建、活动载体联创、服务群众联做,力所能及地提供政策、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采取结对帮扶、定期走访、捐款捐物等措施,为生活困难党员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4、转作风。在思想上重视群众、感情上亲近群众、行动上善待群众,坚持工作在基层开展、问题在基层解决、矛盾在基层化解、决策在基层制定、经验在基层总结,形成亲民为民、求真务实和负责敬业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机关形象。

二、活动范围和方式

(一)活动范围。这次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市直党政机关和机关干部,重点是股级以上干部。以建立长期联系点的方式深入镇、街道、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镇)和村(社区),开展“下基层、访民情、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并以此为载体,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能,在工作所涉及范围内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开展经常性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活动。

(二)活动方式。

1、建立联系点。每个市直党政机关联系1个镇及所辖村庄等基层组织,组织机关干部分期分批深入联系点进行调研,了解基层实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谋划工作思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其中股级以上干部每年到联系点时间不少于10天。

2、选派“第一书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根据农村实际,重点向三类村庄选派“第一书记”:一是后进村。由各镇根据《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规定的分类定级标准确定,原则上为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党组织书记能力比较弱的村,由联系单位选派政治上强、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政策水平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主要任务是帮助整顿村级组织,物色培养优秀带头人,维护村庄稳定,指导村庄科学发展。二是大沽河治理工程重点村。由大沽河治理工程所在镇根据工程施工需要确定,由联系单位选派政策水平高、有工程推进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主要任务是协助村庄发动群众,积极配合做好大沽河治理工作。三是农村社区党建示范点中心村。由各镇根据农村社区党建示范点建设需要确定,由联系单位选派组织协调能力强、有农村工作经验、熟悉党建业务的干部担任社区中心村“第一书记”,主要任务是按照社区规划,抓好社区党建示范点建设。各镇均要安排后进村庄和社区党建示范点中心村,大沽河治理工程涉及到的镇要至少安排一个重点村庄,具体由各镇和联系本镇的市直部门协商确定。“第一书记”原则上从年龄45岁以下的股级以上干部中选派,每任两年,任期结束经考核达到目标要求的,可结束任期;未达到目标要求的,继续留任。具体政策将单独制定。

3、驻村蹲点。市直党政机关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到所联系镇内的村(社区)进行蹲点,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采取入村入户、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原则上每人每年驻村蹲点时间不少于3天。

4、联系困难户。市直党政机关在所联系镇、村内有重点地选择部分贫困户和困难党员作为干部联系对象,原则上市级领导每人联系1个村、3个户,市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2个户,其他干部每人联系1个户,形成党政机关干部全员联户机制。通过选准路子、捐助物资、提供信息、培训技能等方式,帮助解决现实困难和问题,实现脱贫致富。

5、与联系我市各镇的市有关部门对接沟通。市直部门原则上与联系我市的市对口市直部门安排在同一个镇,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做好对接,搞好服务工作,自觉接受指导;未与联系我市的市对口市直部门安排在同一个镇的市直单位,也要及时对接沟通,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三、实施步骤

(一)衔接沟通。3月31日前,市直党政机关与所联系的镇进行沟通,就如何开展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行研究,做好本部门本单位干部分期分批深入基层计划,并做好活动的启动工作。

(二)深入基层。4月1日起,市直党政机关到所联系镇进行调研,与镇共同研究活动具体方案,有计划地组织机关干部做好调查研究、驻村蹲点和联户工作。其中市级领导联村联户工作由其所在单位办公室与市级领导包联镇联系确定,并安排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

(三)选派“第一书记”。4月20日前,市直党政机关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与所联系镇共同协商,按照村庄情况和选派类别,确定派驻“第一书记”的村(社区)和担任“第一书记”人选,报市委组织部审核备案。4月底,召开会议部署“第一书记”驻村工作。

(四)建立长效机制。市直党政机关每年制定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每年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内容,认真做好帮扶困难户工作,做到穷亲不脱贫、帮扶不脱钩、责任不解除。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高度重视。市直党政机关要把机关干部深入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作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定期研究工作,制定推进措施;建立市直党政机关与联系镇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指导调度,形成领导带头、干部担纲、单位支持、镇村配合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

(二)加强管理。建立干部下基层民情日记制度,确保真正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受锻炼。股级以上机关干部每人每年至少撰写1篇调研报告。市直党政机关要认真填写《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情况季报表》,每季度末月15日前反馈给市委组织部。“第一书记”参加所在镇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向派出单位反馈,优秀等次不占用派出单位名额。

(三)严肃纪律。市直党政机关要严格执行下基层计划安排要求,不准借故推诿或消极应付;要轻车简从,不准层层陪同,增加基层负担;要廉洁勤政,不准接受吃请、收受礼品;要真正为基层办实事好事,不准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要切实尊重基层意愿,不准干扰基层正常工作。“第一书记”任职期间做到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不准无故脱岗、离岗。

(四)强化考核。将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情况列入市直单位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述、评、议机制,市直党政机关每年撰写活动总结进行述职,由镇、村(社区)进行评价,并组织镇“两代表一委员”、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所联系困难户代表进行评议。

党政机关范文篇8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

本规定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涉及重要机密和国家安全的职位,按照法律、法规不宜公开竞争的职位,不列入竞争上岗的范围。

第三条通过竞争上岗选拔党政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一般在本机关内部实施,也可根据需要允许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

第四条竞争上岗工作必须坚持《党政领导子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坚持个人意愿与组织安排相结合。

第五条竞争上岗必须在核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内进行。

第六条竞争上岗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制定并公布实施方案;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笔试、面试;

(四)民主测评、组织考察;

(五)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六)办理任职手续。

笔试、面试与民主测评的操作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七条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在本单位党委(党组)领导下,由干部(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制定方案、报名与资格审查

第八条竞争上岗应当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指导原则、竞争职位、任职条件、选拔范围、方法程序(含遴选方式)、时间安排、组织领导和纪律要求等。

实施方案应当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由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第九条实施方案确定后,应当将主要内容在本机关及所属有关单位公布。

第十条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竞争职位的要求。.

第十一条报名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自愿填报竞争职位,可只报一个志愿,也可兼报其他志愿。报名时应填写是否服从组织安排。

在报名过程中,应当允许报名人员查询各职位报名情况,报名人员可在规定时间内调整所报职位。仅有个别人报名,形不成有效竞争的职位,可不列入本次竞争上岗的范围,允许报考该职位人员改报其他职位。

第十二条干部(人事)部门按照竞争上岗实施方案规定的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公布结果。

第三章笔试与面试

第十三条竞争上岗应当进行笔试、面试并量化计分。笔试、面试可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命题。笔试、面试结束后应将成绩通知本人。

第十四条笔试主要测试竞争者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以及调研综合、办文办事、文字表达等能力。

笔试一般由本单位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地方,可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统一组织。第十五条面试主要测试竞争者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应当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测评方法进行。

第十六条面试由面试小组实施。面试小组一般由本单位领导、干部(人事)部门和相关单位领导及专家组成,一般不得少于7人,其中外单位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面试小组成员应当挑选公道正派、政策理论或者专业水平高、熟悉相关业务的人员担任。面试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前应当对面试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面试应当允许本单位人员旁听。

第四章民主测评与组织考察

第十七条对竞争上岗人员应当进行民主测评并量化计分。民主测评结果应当通知本人。

第十八条民主测评主要对竞争者的德才表现及其对竞争职位的适应程度进行评价,地方党政机关一般在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中进行,单位规模较大、竞争者所在内设机构人员较多的,可在该内设机构中进行;中央、国家机关一般以司局为单位进行。

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必须达到应参加人数的80%以上。

第十九条民主测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项,每项可细分为若干要素,每个要素划分为若干档次,每档确定相应的分值,由参加测评人员无记名填写评价分

数,由于部(人事)部门汇总计算每位竞争者的平均分

第二十条考察对象一般通过综合遴选的方式择优确即竞争者参加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各个环节的竞争,依据总分高低,按照一定比例择优确定考察对象并公布名单以及最低入围分数。笔试、面试成绩和民主测评结果应当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分。

参加竞争的人数较多时,可通过逐轮遴选的方式择优确定考察对象。采用逐轮遴选方式,应当公布每轮遴选入围者的名单以及最低入围分数。民主测评在笔试、面试之后的,可与组织考察结合进行。确定考察对象时,可适当考虑竞争者的资历、学历(学位)及近年来年度考核情况等因素。

第二十一条对民主测评分数过低的人员,可不列为考察对象。民主测评在笔试、面试之前的,对民主测评分数过低的人员,可取消其参加笔试、面试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列入考察对象的人选数,应当多于竞争职位数。

第二十三条考察工作由干部(人事)部门组织进行。考察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考察内容包括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及其政治业务素质与竞争职位的适应程度,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

第五章任职

第二十四条党委(党组)根据竞争者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的结果和考察情况,集体讨论决定拟任人选。

决定人选拟任职位,应当尊重本人所报志愿。必要时,在听取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可由组织统一调剂。对没有合适人选的职位,党委(党组)可决定暂时空缺。

第二十五条对拟任人选要按照任前公示的有关定进行公示。

第二十六条对通过竞争上岗任职的人员,需要进行任职试用的,按任职试用期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纪律与监督

第二十七条竞争上岗必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本规定,并遵守下列纪律:

(一)要确保竞争上岗的公开、公平、公正,不准事先内定人选;

(二)要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实施方案不准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

(三)有关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准泄露考试试题、考察情况、党委(党组)讨论情况等;

(四)面试小组成员要客观公正,不准打人情分;

(五)参加考察的人员要公道正派,不准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

(六)参加竞争的人员要正确对待竞争,不准弄虚作假,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

党政机关范文篇9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

本规定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涉及重要机密和国家安全的职位,按照法律、法规不宜公开竞争的职位,不列入竞争上岗的范围。

第三条通过竞争上岗选拔党政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一般在本机关内部实施,也可根据需要允许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

第四条竞争上岗工作必须坚持《党政领导子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坚持个人意愿与组织安排相结合。

第五条竞争上岗必须在核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内进行。

第六条竞争上岗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制定并公布实施方案;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笔试、面试;

(四)民主测评、组织考察;

(五)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六)办理任职手续。

笔试、面试与民主测评的操作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七条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在本单位党委(党组)领导下,由干部(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制定方案、报名与资格审查

第八条竞争上岗应当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指导原则、竞争职位、任职条件、选拔范围、方法程序(含遴选方式)、时间安排、组织领导和纪律要求等。

实施方案应当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由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第九条实施方案确定后,应当将主要内容在本机关及所属有关单位公布。

第十条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竞争职位的要求。

第十一条报名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自愿填报竞争职位,可只报一个志愿,也可兼报其他志愿。报名时应填写是否服从组织安排。

在报名过程中,应当允许报名人员查询各职位报名情况,报名人员可在规定时间内调整所报职位。仅有个别人报名,形不成有效竞争的职位,可不列入本次竞争上岗的范围,允许报考该职位人员改报其他职位。

第十二条干部(人事)部门按照竞争上岗实施方案规定的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公布结果。

第三章笔试与面试

第十三条竞争上岗应当进行笔试、面试并量化计分。笔试、面试可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命题。笔试、面试结束后应将成绩通知本人。

第十四条笔试主要测试竞争者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以及调研综合、办文办事、文字表达等能力。

笔试一般由本单位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地方,可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统一组织。

第十五条面试主要测试竞争者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应当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测评方法进行。

第十六条面试由面试小组实施。面试小组一般由本单位领导、干部(人事)部门和相关单位领导及专家组成,一般不得少于7人,其中外单位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面试小组成员应当挑选公道正派、政策理论或者专业水平高、熟悉相关业务的人员担任。面试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前应当对面试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面试应当允许本单位人员旁听。

第四章民主测评与组织考察

第十七条对竞争上岗人员应当进行民主测评并量化计分。民主测评结果应当通知本人。

第十八条民主测评主要对竞争者的德才表现及其对竞争职位的适应程度进行评价,地方党政机关一般在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中进行,单位规模较大、竞争者所在内设机构人员较多的,可在该内设机构中进行;中央、国家机关一般以司局为单位进行。

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必须达到应参加人数的80%以上。

第十九条民主测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项,每项可细分为若干要素,每个要素划分为若干档次,每档确定相应的分值,由参加测评人员无记名填写评价分数,由于部(人事)部门汇总计算每位竞争者的平均分

第二十条考察对象一般通过综合遴选的方式择优确即竞争者参加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各个环节的竞争,依据总分高低,按照一定比例择优确定考察对象并公布名单以及最低入围分数。笔试、面试成绩和民主测评结果应当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分。

参加竞争的人数较多时,可通过逐轮遴选的方式择优确定考察对象。采用逐轮遴选方式,应当公布每轮遴选入围者的名单以及最低入围分数。民主测评在笔试、面试之后的,可与组织考察结合进行。

确定考察对象时,可适当考虑竞争者的资历、学历(学位)及近年来年度考核情况等因素。

第二十一条对民主测评分数过低的人员,可不列为考察对象。民主测评在笔试、面试之前的,对民主测评分数过低的人员,可取消其参加笔试、面试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列入考察对象的人选数,应当多于竞争职位数。

第二十三条考察工作由干部(人事)部门组织进行。考察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考察内容包括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及其政治业务素质与竞争职位的适应程度,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

第五章任职

第二十四条党委(党组)根据竞争者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的结果和考察情况,集体讨论决定拟任人选。

决定人选拟任职位,应当尊重本人所报志愿。必要时,在听取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可由组织统一调剂。对没有合适人选的职位,党委(党组)可决定暂时空缺。

第二十五条对拟任人选要按照任前公示的有关定进行公示。

第二十六条对通过竞争上岗任职的人员,需要进行任职试用的,按任职试用期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纪律与监督

第二十七条竞争上岗必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本规定,并遵守下列纪律:

(一)要确保竞争上岗的公开、公平、公正,不准事先内定人选;

(二)要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实施方案不准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

(三)有关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准泄露考试试题、考察情况、党委(党组)讨论情况等,

(四)面试小组成员要客观公正,不准打人情分;

(五)参加考察的人员要公道正派,不准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

(六)参加竞争的人员要正确对待竞争,不准弄虚作假,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

对竞争上岗工作中的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可宣布竞争上岗结果无效,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必须接受上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接受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接受本单位机关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干部、群众对竞争上岗工作中的违纪行为,有权向党组织或者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检举、申诉。受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机关及(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实施竞争上岗,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党政机关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推行竞争上岗,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依据,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机关干部人事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促使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激励机关工作人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努力建设高素质机关干部队伍。

二、适用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县以上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和人大、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机关。

上述部门和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职位及非领导职位,遇有下列情况,可通过公开竞争确定人选:(一)职位出现人员空缺;(二)机构调整、重组或现有人员超出职数限额,需要进行人员调整或分流的;(三)按规定进行职位轮换,有必要通过竞争确定有关职位人选的;(四)其他需要实行竞争上岗的。

竞争上岗原则上在机关内部实施。对某些专业性较强,本机关无合适人选的职位,可面向本系统或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公开选拔。

涉及党和国家重要机密的职位;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竞争的职位,不列为竞争上岗的范围。

实行竞争上岗的职位层次、数量以及具体范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确定。

三、基本条件和资格参加竞争上岗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机关内部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应具有国家公务员或机关工作者身份;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应符合调任条件;机关工作人员跨部门竞争上岗,应符合转任条件。

(二)应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

通过公开竞争晋升职务者,原则上还应具备党和国家规定的职务晋升的资格条件。为鼓励竞争,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必要时可适当放宽参加竞争上岗的资格条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特别突出的,可越一级参加公开竞争。

(三)具备竞争职位规定的其他任职资格条件。

四、程序和方法实施竞争上岗,一般应按照下列程序和方法进行:

(一)公布职位。通过一定形式宣传竞争上岗的目的和意义,公布竞争职位、任职条件以及竞争上岗的程序、办法等事项。

(二)公开报名。一般由符合竞争上岗条件的人员个人报名,也可采取个人报名、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报名。

(三)资格审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据竞争上岗的条件,由组织人事部门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

(四)考试。组织资格审查合格者进行考试。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五)演讲答辩。考试成绩合格者,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演讲,介绍自己工作经历.德才情况和做好竞争职位工作的设想,就有关问题进行答辩。

(六)民主测评。应在一定范围内对考试成绩合格者进行民主测评,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得不到多数人拥护的,不能选拔任用。

(七)组织考察。根据竞争人员考试和演讲答辩成绩以及民主测评结果,按考察对象人数多于拟任职务人数的原则,择优确定考察对象并进行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干部的德、能、勤、绩。

(八)决定任命。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决定干部的任用。其中需报上级备案、审批的干部,按有关规定办理。

五、组织领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党委(党组)的领导下,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此项改革,切实加强领导,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在党政机关积极推行竞争上岗。目前尚未开展竞争上岗的,要通过试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已经开始实施的,要进一步扩大竞争上岗的范围。尤其是在机构改革中,要运用竞争上岗的方式做好机关工作人员的选配定岗工作。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积极组织、支持和具体指导各地、各部门实施竞争上岗,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之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推行竞争上岗,要注重实效,保证质量,力戒形式主义和简单化。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机关干部正确认识竞争上岗的目的和意义,鼓励符合条件的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积极参与竞争。对通过公开竞争上岗的人员,要放手使用,加强管理;对竞争中发现的德才素质较好,因职数限制等原因未能上岗的人员,可作为后备人选积极加以培养;对不能继续担任原领导职务的落岗人员,区别不同情况另行分配适当工作,并注意做好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