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2:43:39

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范文篇1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频繁调整;运行机制;效果作用

1.政策简介

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存储准备金(Depositreserve),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RDR,即RMBDeposit-reserveRatio,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2.运行机制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8%,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8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2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9%,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1万元。

3.此次上调目的分析

3.1防止中国经济过热

此次加息主要意图在于防止中国宏观经济从偏快走向过热。2007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高达11.1%,呈现出多年所没有的快速增长。而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了2.7%,3月涨幅达3.3%,4月上涨达3%,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当前存在一定通胀压力。政府不愿让经济朝着过热的方向发展,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央行也表示,本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旨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目前中国经济存在通货膨胀有抬头的风险。央行系列政策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防止通货膨胀,防止资本市场过热,防止过多的外汇流入,达到防止经济过热的目标。

3.2深层次引导百姓理财行为

由于流动性过剩等诸多矛盾的存在,中国经济中已存在资产价格增长过高,股市火热,物价上涨存在压力等现象,央行出台的组合政策能有效缓解这些矛盾问题,也能深层次地引导百姓理财行为。中国股市已经持续一年多的上涨,上证综指屡次创新高,百姓买股票、基金的热情空前高涨。央行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显示,前3个月投资股票开户数新增871万户,是2006年全年新增数的1.7倍。而购买基金的投资者也导致银行排队现象进一步加剧。不过,在股市火热的情况下,投资风险尤其值得注意。而国内股市的火热,“财富效应”也在加剧着市场的流动性。

3.3进一步抑制投资性购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CPI增速的确过快。与此同时,全民投资意愿将会有所加强,而此产生的投资行为也更容易作用到房产市场,存款专备金利率事实上调,对于回笼资金抑制投资性贷款从而抑制投资是一个抑制作用,在当前房产市场调控背景下,该效果也将事半功倍。近来房地产市场火热,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间接收紧房贷。存款准备金利率的上调是间接收紧房贷。最近三个月,市场有所回暖,而此时央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对于房贷市场来说,银行可放贷资金进一步的减少也意味着放贷额度降低。从而限制了开发商贷款的额度,随着市场调控的深入,市场成交渐冷,开发商资金压力或许会在几个月后显现。

4.预期效果及局限性分析

从市场反应来看,在股市上,虽然准备金率连续上调,人们的投资热情依然高涨,股市依然持续飘红。有分析指,从短线而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金融、地产的利空很大部分上将会在资源类个股维持强势的境遇下逐渐得到消化。据业内人士测算,本次准备金率临时调整后,所冻结资金规模将在1800亿至1900亿元之间。但是,这并不会影响目前的流动性。据此分析,此段时间频繁的上调准备金率并未消磨人们的投资热情,再短期内恐怕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存款准备金范文篇2

(一)银行机构面临的两难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的支付清算业务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往账业务,即受客户委托,将客户资金汇往其他银行机构客户账户的行为;一类是来账业务,即受客户委托,将其他银行机构客户资金汇入本行客户账户的行为。无论是往账业务还是来账业务均通过银行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账户完成资金清算,并使得准备金账户头寸产生增减。其中,来账业务使银行机构准备金账户头寸增加,往账业务使银行机构准备金账户头寸减少。因此,支付清算系统的流动性风险根源就在于银行机构准备金头寸是否能够满足支付业务清算和准备金考核的要求,即如何协调好往来账业务与准备金头寸间关系,既按照支付清算纪律要求,完成正常支付业务的清算,又使得准备金头寸满足准备金考核的要求。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使得银行机构陷人两难境地。

(二)银行机构的应对策略随着宏观金融环境的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规避流动性风险,满足预期准备金考核,需要综合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历史支付业务规律,即支付业务历史往来账与准备金头寸变化的规律;一是预期支付业务规律,即支付业务预期往来账规模与结构,及其对准备金头寸的影响。一般来讲,在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下,准备金头寸考核比较容易满足,银行机构的支付清算安排应更多地侧重历史支付业务规律,满足支付业务需求;在相对紧缩的金融环境下,银行机构的支付清算安排应兼顾考虑预期支付业务规律,在历史与预期业务规律两者之间作出权衡判断。因此,本文认为支付清算安排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办理支付清算业务时,结合以往支付清算往来业务与存款准备金使用情况的历史规律,对未来支付清算往来业务与存款准备金情况的预期判断。可以尝试推断,在金融市场流动性受到货币政策约束的前提下,约束力越强,清算安排对预期不确定性的依赖性越大,银行机构正是借助清算安排这种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预调和微调能力,来完成支付清算任务,达到满足准备金头寸考核的要求,实现规避流动性风险的目标。

二、资产选择行为下的支付系统效应与准备金调控模式构建

(一)支付系统中的成本一收益机制1983年,在《稳定货币的自由竞争理论》?—书中,新货币经济学提出以无现金支付系统(CashlessCompetitivePaymentSystem)为特征的自由竞争货币系统,BP“BFH"系统。认为纸币货币体系向无现金货币体系演进的第一步就是外在货币消失。银行活期存款不再代表对现金的最终要求权,而是“可转让共同基金份额”。这种“基金份额”可以用任何可交易的财富形式表示,如债券、股票等?。书中指出:“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银行家和其他投资账户管理者之间很难有明显的区别。尽管银行比其他金融机构更注重支付服务,但竞争会促使银行向它们的存款客户提供不同类型的投资账户,而其他金融机构则更注重投资账户管理,但竞争也会促使它们向客户提供与银行联系的支付服务。这样一来,它们都被称作银行,因为它们都提供不同回报的投资账户,都提供资金转移的支付服务。”③"BFH"货币系统兼具支付结算服务和基金管理双重功能的货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成本-收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BFH"系统的运行流程。表明,通过发行银行券,共同基金银行获得负债,分别储存在结算系统和基金管理系统两个系统中。以单位价值形式储存在支付账户中的负债如同交易媒介,以基金份额储存在基金账户中的负债如同投资资产,赚取基金投资回报。

(二)资产选择行为下的支付系统效应在前述金融机构的资产选择行为中,主要体现为成本-收益约束机制,即相对“共同基金”资产收益,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是中央银行控制的清算资金成本的不确定性,包括对存款准备金调控的不确定性、所面临的准备金考核罚息的不确定性以及支付清算业务结构是否稳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央银行对清算资金成本的操作,构成了新货币经济中的“支付系统效应”。所谓“支付系统效应”,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金融机构清算账户成本-收益约束的影响,改变金融机构资产结构,达到政策目标的效应。银行负债的资金总额将分配在两个方面:一是共同基金账户,以基金份额形式存在并有投资收益;二是用于支付准备的清算账户,以“价值单位”形式存在且没有投资收益。在“支付系统效应”的作用下,银行在考虑支付清算业务结构及支付清算资金需要的前提下,将不断调整这两个资产账户的资金配置,以达到最大化的资产配置。本文认为“支付系统效应”控制模式的意义在于:一是该模式改变了通过直接控制名义货币数量方式,而采取收益成本控制机制传导货币政策,达到政策目标;二是该模式建立在“市场机制不存在本质缺陷”的前提下,即承认市场有效性,这个前提顺应了新货币经济发展的趋势;三是该模式兼顾支付清算资金需要与业务管理,为从银行机构的选择行为判断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四是伴随着经济系统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金融中介自由竞争特征增强,它推动金融制度从机构管理模式向功能管理模式的转变。结合上述四个特点’本文认为支付系统控制模式利用市场机制作用于金融中介行为,顺应了现代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也为本文基于电子支付构建准备金调控模式奠定了基础。

(三)基于电子支付的准备金调控模式构建根据上述的认识及预微调机制的内在机理分析,以及新货币经济学的理论解释,本文对支付清算安排的预微调模型构建如下: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金融市场行为活动和客户委托,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支付清算系统发起往账和接收来账业务,并结合准备金管理需要和实际情况,对往来账业务作出具体安排;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账户资金随着往账的发出而减少,随着来账的转人而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支付业务往来账情况,检查准备金账户资金是否满足业务处理与管理需要,是否符合成本-收益的最佳组合条件,并对支付清算安排作出适当调整;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调整后的支付清算安排,对往来账资金的流动性进行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整支付清算安排的准备。

三、总结与建议

(一)电子支付业务与准备金调控之间存在确定的相关关系。本文通过支付系统与准备金调控关系分析,认为在传统条件下,准备金调控时,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考虑法定准备金考核要求,以及支付业务处理与资金管理的需要,并通过支付清算安排,对准备金期末余额7jC平作出调整。在后货币经济时代,本文通过引入支付系统成本-收益机制,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电子支付业务管理在准备金调控时,除主要受准备金期初余额、法定准备金水平,以及支付业务往来账金额水平等四个影响因素外,还将在支付系统成本-收益机制作用下,对清算业务的历史规律以及清算资金的预期水平作出判断,通过资金的成本与收益比较,对清算业务处理与资金头寸管理作出最佳安排,以适应宏观金融调控形势的需要。

(二)电子支付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对准备金宏观调控的反映灵敏度。电子支付业务的背景是经济活动,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对支付清算安排的调整,来满足准备金率宏观调控的业务处理与管理需要,实际上也是金融市场对宏观政策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反映。本文通过引人支付系统效应,以支付系统的成本-收益机制为基础,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采用支付清算安排,对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性情况与成本作出判断,根据电子支付与准备金调控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支付清算安排作出调整,以适应银行业务支付清算与资金管理的需要,更快更准确地针对市场形势作出调整,提高应对金融宏观调控的灵敏度。

存款准备金范文篇3

关键词:经济下行;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流动性

现阶段,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对确保经济平稳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针对货币政策对银行资金结构优化所带来的影响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出通过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充分发挥银行主力军作用,进而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因此,为了保持良好的信贷投放能力,商业银行在政策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应加强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管理。

一、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背景

在全球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在潜在增速下滑和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物质资本速度下降、金融效率弱化等问题。面对这一形势,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能够使信贷市场功能得到尽快恢复,促使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加,帮助社会摆脱通缩状态。而存款准备金率作为频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宏观经济调节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自经济增速放缓以来,国家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40余次的变动。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暴露出各种发展问题,如信贷投放过多、通货膨胀压力过大等。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上调,促使货币政策从稳健向趋紧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态势趋缓,物价水平开始下降。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多次适度下调,以便使信贷市场流动性得到增强,为银行放贷提供有利条件。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成本不断增加,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下调能够缓解社会资金紧张局面,从源头上降低成本,使银行可贷资金增加,从而使商业银行经营负担得到减轻。受经济形势影响,存款准备金率变动也不会造成货币泛滥,并且能够为今后经济繁荣时期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提供空间,继而有助于社会的转型发展。

二、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及实证研究

加强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银行流动性的具体影响分析,有助于商业银行合理应对政策影响。(一)对银行流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1.对银行经营战略的影响。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变动,将导致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银行流动性战略产生影响。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上来看,在不考虑银行自有资金和股权融资的情况下,银行资产由负债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构成,吸收的存款为贷款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之和。在银行一般性存款不变的基础上,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将导致银行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多,使得银行需要对相应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使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得以降低,确保银行库存现金在合理水平。受这一决策的影响,银行存放同业和拆放同业资金将有所减小,贷款结构将随之调整。想要对贷款规模原本水平进行维持,银行需要对负债结构进行调整,增强自身吸储能力,以便对信贷资金进行补充。此外,银行也可能通过长期债权或股权融资获得资金。相反的,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下调,银行将处于资金流动性充裕的状态,因此能够使银行制定释放流动性的战略。在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固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流动性战略的制定,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基础上进行战略实施。而存款准备金率发生变动,将导致战略实施缺少稳定规划,促使战略实施难度增加,最终使银行对流动性的把控能力下降。2.对银行流动性收益的影响。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直接造成银行超额准备金受到影响,继而通过影响银行资金周转给银行流动性利润带来影响。商业银行在利润获取方面,将受到资金周转速度这一关键因素的影响。在存款准备金率发生变动的情况下,银行可能面临资金周转困难。因为在存款准备金率稳定条件下,资金周转波动小,银行无需对资金周转问题进行考量,能够为银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一旦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原本银行采取的资金周转模式也面临资金周转波动大的挑战,导致银行对资金周转把控力下降,从而不利于银行流动性的维持。流动性作为商业银行重要利润来源,在受到较大威胁时将造成银行利润自然下降。对存款进行吸取后,银行需要将存款用于各项投资,以便从中获得利润。存款准备金发生变动,导致银行资金管理能力下降,因此会给银行投资带来困难,继而影响银行利润获取。实际面对国家政策变动,商业银行需要对传统流动性模式进行改变,期间将产生较多成本,使银行盈利空间遭到压缩。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存款准备金属于税负的一种,因为由央行支付的存款准备金利息要比资金成本低很多,造成银行难以通过缴存存款准备金获得利润。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银行部分资金冻结,也意味着用于放贷或投资的资金损失一部分,银行需要将产生的成本转嫁到其他信贷资产上或压缩负债方利息支出以弥补亏损。(二)对银行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1.样本数据。为确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给银行流动性带来的影响,可以结合经济下行背景,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给商业银行流动性带来的影响展开研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考虑到样本数据的可获得性,可以对2012-2016年期间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分析。参考这一时段存款准备金率变动情况,考虑到样本衔接性,可以将银行整理存货比当成是反映银行流动性的主要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与准备金政策相关数据则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在样本数据整理和分析方面,采用Eviews6.0软件,从而使实证分析过程得到简化。2.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阶段,考虑到选取的变量为时间序列,需要先进行单位根检验,从而进行修正误差模型的建立,使数据分析的平稳性得到保证。针对存货比序列DCB-I(1),存在单位根,一阶差分序列则不存在,因此为平稳序列。RAD序列RAD-I(1)经过检验发现,同样为一阶单整。经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能够使变量间的关系得到反映。采用默认滞后阶数2阶,可以得到在假设存款准备金变动为存货比变动原因时,P大小为0.0118;在假设存款准备金变动不是存货比变动原因时,P大小为0.4002。考虑到不同商业银行性质存在差异,需要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确定银行流动性受到的影响。采用的回归模型如式(1),检验发现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LDRt=0.776864-0.625311RADt+et(1)采用误差修正模型(2),可以对回归模型精度进行增强,确定变量间的短期行为和长期变化关系。将DLDRt当成是被解释变量,误差项et-1和DRADt为解释变量,可以得到式(3)的估计回归模型。通过分析发现,存贷比受上一期偏离均衡水平影响较小。根据误差项系数可知,在上一期偏离较远的情况下本期需要较大修正量。ΔLDRt=α+βRADt+γet-1+εt(2)ΔLDRt=0.000484-0.35099RADt-0.283541et(3)从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来看,联合检验P值为0.0000,说明整体回归系数显著。而R2为0.909996,说明具有较好拟合程度,能够证明采取的实证模型具有合理性。在5%显著性水平下,存款准备金率变量系数广义矩估计值为-0.0035,说明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流动性会降低0.00035个单位。由此可见,在经济下行趋势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给银行流动性带来负面影响。相反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能够使银行流动性得到提高。由此可见,得到的结论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

三、商业银行应对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对策

(一)加强银行流动性监测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国家会根据各项发展战略需要进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面对这一局面,商业银行还应加强流动性监测,以便对存款准备金率变动背景下各项政策进行积极应对。结合以往发展经验,银行可以对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带来的影响进行总结,以便使银行流动性预测能力得到提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强银行流动性管理。为此,银行需要建立专业机构,专门进行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可能的分析和预测。根据分析结构,该机构需要出具相应报告,向管理层反映银行流动性监测和预测情况,以便为银行管理层制定有效管理策略提供科学数据依据,避免银行流动性因政策变动受较大影响。在实践工作中,银行需要对衡量自身流动性的指标进行明确,如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同时引入第三方资信评级等反映市场信号的指标,达到有效监测的目标。采取该种措施,能够使银行主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弹性系数的管理,利用计量模型加强头寸管理,避免银行在存款准备金制度发生变化时陷入被动状态。(二)完善银行流动性管理在加强银行流动性监测的基础上,银行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自身流动性管理。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存款准备金率依然会不断发生变动,所以银行还应完成动态化流动性战略机制的建立,从而及时进行政策变动的应对。建立该机制,能够使银行一改过去的流动性管理模式,在加强自身发展定位的同时,从战略高度进行流动性发展规划,将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当成是流动性战略的制定基础,在工作中做到上下一致,从而使相关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结合政策变化实现银行流动性战略的不断调整,对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经验进行借鉴,能够使银行盈利能力得到持续提高。针对银行资金流动环节,商业银行还应制定严格的管理策略,确保银行各环节得到有效衔接。面向银行管理人员,还应加强资金管理技能的培训,对各项监督管理机制和激励制度进行完善,促使人员在资金流动管理方面积极合作。通过提高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可以有效应对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给银行资金管理带来的不良影响,继而为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三)维护银行体系稳定性从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来看,将面临经济下行、金融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等各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应对存款准备金率变动,银行还应对原本资产负债管理理念进行更新,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取得转型发展,从而使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得到维护。在实践工作中,银行需要加大债权资产投资,通过增加资产种类提高资产盈利能力,寻求银行投资利润的新的增长点。在加强资产负债配置分析基础上,需要从整体经营角度出发,确定银行资源耗费点,通过优化负债项目可行方案使信贷资源从产能过剩、高能耗的行业退出,同时加强国家新兴行业和消费贷款投资。针对商业银行存量资产,还应通过扩张负债进行盘活处理,加快信贷资产证券化工作的开展,以便从资产端寻求新的资金来源。采取发行金融债和次级资本债等方式,也能使银行资本得到补充,同时增加银行长期限稳定负债来源。采取这些措施,能够使商业银行资产充足率得到提高,继而使流动性得到保持。

综上所述,在经济下行趋势下,存款准备金率会发生频繁变动,导致银行资金周转、流动性战略和流动性利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使商业银行取得健康发展,需要加强政策影响的应对,通过加强银行流动性监测制定科学流动性战略,加强银行流动性管理,继而使银行体系稳定性得到维护。

参考文献:

[1]赵泽彬,王辉.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在抑制通货膨胀中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8(12):49-50.

[2]祁永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7(05):41-48.

[3]张戈,宋新红,王静,等.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07):85-88.

[4]傅长青,杨润坤.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青海金融,2017(02):24-27.

存款准备金范文篇4

因此,有必要重新考察一下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趋势,并针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环境,回答中国降低或取消法定准备金率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本文试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二、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趋势

从历史上看,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按一定比率提缴存款准备金,最初是为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加强银行的清偿力,防止连锁性的银行倒闭。虽然由于各国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但根本动机是一样,逐步发展为中央银行控制银行信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金融业务的开展,新金融产品的推出,商业银行调度资金变得越来越容易,很多创新型金融工具可避开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对货币供给的作用将越来越小。另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功能日益减弱。近年来,发达国家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上日益偏重价格型指标,工具选择上也更倾向于价格型工具,如以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利率传导作用越来越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而存款准备金工具作为典型的数量型工具只能作用于银行机构的可贷资金量,而不能有效影响金融市场资金价格并引导资金流向。因此,这些发达国家大幅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完全取消了存款准备金要求。例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瑞典等国家就已经完全取消存款准备金要求,这些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大部分都已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在这些国家,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水平降低到了只与其日常清算需要相应的水平,实际上是清算的边际需要最终决定它们的准备金水平。

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分别根据各自的结构特点,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措施协助银行在无指令性存款准备金要求情况下有效的管理准备金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一是大规模的改变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中央银行为保持其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能力,必须保证相关的存款机构仍有在央行保持准备金负债。因此,中央银行可能至少会要求部分存款机构通过中央银行进行清算和金融交易,并继续对出现透支课以罚款。

二是采取其他—些措施,以使存款机构将其不大愿意使用的贴现窗口作为减轻准备金市场压力的安全阀。尽管如此,货币市场仍会剧烈波动,从而难以预测银行系统对准备金的要求而破坏中央银行实现理想的储备市场的能力。

三、中国目前货币政策操作环境及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未来发展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较,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环境有两个方面的根本区别:

其一,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2009年1月初召开的央行2009年年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早前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亦表示将“增强贷款利率下浮弹性”。然而目前,中国市场各方参与者的定价能力不强,需要中央银行加以引导。央行所规定的一定时期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非常明确地向公众表明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底线,对于防止利率过度“降调”具有其他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金融体系内流动性过剩。目前,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中国采取了“适度宽松”政策。这之后几年内,中国将重新面对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面对这样的货币金融环境,我们只能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现有的框架下创造出有利于货币供应量发挥中介目标功能的货币调控机制。2008年来中央银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是由中国货币金融制度、货币政策操作环境与操作框架内在决定了的。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在货币政策体系中的功能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都基本上实现了其所赋予的功能。我们认为,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任务和过程的长期性特征与金融体系存在较多过剩流动性的基本事实,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将是有效的操作工具。

存款准备金范文篇5

尽管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后,金融机构头寸仍比较宽松。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余额超过2万亿元,并持有3万多亿元流动性较高的国债、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等资产,商业银行会保持正常的支付清算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增加贷款能力。但问题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分工越来越模糊,对资金需求就越来越具有趋同性,当一家商业银行资金偏紧时,其他的商业银行也随之偏紧。所以,全社会的流动性抽紧,其结果将会是,今后几个月商业银行将更加谨慎地发放贷款,从而导致贷款增幅将会出现明显回落。同时,部分银行出售债券,还将改变商业银行现有的资产结构。从长期看,新增贷款减少,贷款投向更加审慎,新增不良贷款也将有所减少。然而依靠快速发放贷款,作大分母以此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做法将失灵。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讲,信贷总量扩张的受限,利润水平将面临挑战;资产运做将面临挑战;减低不良贷款比例也将面临挑战。

面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诸多影响,商业银行应以积极的姿态予以面对。笔者认为,当前应深化改革提高管理经营水平、优化资产结构、健全科学的资金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盈利能力。

首先,商业银行应以加强中间业务收入来弥补利润下降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数额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近2600亿元左右,按照货币乘数的效应,实际减少信贷总量可能会达到6000至8000亿元。

目前,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接近80%的利润来源仍然是通过发放贷款来赚取利息收入。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贷款一年期利率5.31%。如果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假设增加存款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经过测算:将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2600亿元,因此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31%*2600=86.06亿元。与此同时,假设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2.0%,银行上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2.86亿元。因此,仅此一项就将影响到商业银行利润88.92亿元。

有鉴于此,商业银行就应加大非利差收入,大力提高中间业务创利能力,提高中间业务利润,以其增加经营利润水平减低因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带来的影响。“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不断增强资金实力,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比原来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商业银行更要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当前面对要交纳更多的存款准备金,又必须向央行借入再贷款或回购央行票据弥补信贷资金缺口,增加再贷款或票据的利息支出。从保障流动性的角度看,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能力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应作为主要的持有品种,可以通过出售或回购及时满足流动性的需求。当出现紧急情况问题时,商业银行应考虑从中央银行取得再贷款。因此,准备金率的上调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更应当灵活使用各种资金运用渠道,提高资金调拨和使用的效率,促进了资金的管理水平的提升。

存款准备金范文篇6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不仅使全球金融系统出现紊乱,更将实体经济拖人了衰退的深渊。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果断地扭转宏观调控风向——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为此,中国央行通过下调“双率”,还有信贷控制、央票等数量型工具释放资金供给,为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提供充分的流动性。其中,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当中数量型工具的首选,对释放流动性有最直接的效用。如2008年9月以来,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控制信贷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而同样的背景下,在中国频繁调整准备金率的同时,西方国家却很少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从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情况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20世纪90年代前一直作为信贷总量调节工具,这和中国目前的情况类似;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存款准备金在西方国家的信用调节功能日益减弱。以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部分西方国家首先取消了定期存款的准备要求,随后这一做法为其他发达国家采用,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存款准备金水平已基本降为0%,大部分国家放弃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

因此,有必要重新考察一下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趋势,并针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环境,回答中国降低或取消法定准备金率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本文试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二、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趋势

从历史上看,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按一定比率提缴存款准备金,最初是为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加强银行的清偿力,防止连锁性的银行倒闭。虽然由于各国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但根本动机是一样,逐步发展为中央银行控制银行信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金融业务的开展,新金融产品的推出,商业银行调度资金变得越来越容易,很多创新型金融工具可避开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对货币供给的作用将越来越小。另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功能日益减弱。近年来,发达国家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上日益偏重价格型指标,工具选择上也更倾向于价格型工具,如以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利率传导作用越来越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而存款准备金工具作为典型的数量型工具只能作用于银行机构的可贷资金量,而不能有效影响金融市场资金价格并引导资金流向。因此,这些发达国家大幅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完全取消了存款准备金要求。例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瑞典等国家就已经完全取消存款准备金要求,这些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大部分都已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在这些国家,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水平降低到了只与其日常清算需要相应的水平,实际上是清算的边际需要最终决定它们的准备金水平。

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分别根据各自的结构特点,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措施协助银行在无指令性存款准备金要求情况下有效的管理准备金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一是大规模的改变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中央银行为保持其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能力,必须保证相关的存款机构仍有在央行保持准备金负债。因此,中央银行可能至少会要求部分存款机构通过中央银行进行清算和金融交易,并继续对出现透支课以罚款。

二是采取其他—些措施,以使存款机构将其不大愿意使用的贴现窗口作为减轻准备金市场压力的安全阀。尽管如此,货币市场仍会剧烈波动,从而难以预测银行系统对准备金的要求而破坏中央银行实现理想的储备市场的能力。

三、中国目前货币政策操作环境及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未来发展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较,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环境有两个方面的根本区别:

其一,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2009年1月初召开的央行2009年年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早前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亦表示将“增强贷款利率下浮弹性”。然而目前,中国市场各方参与者的定价能力不强,需要中央银行加以引导。央行所规定的一定时期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非常明确地向公众表明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底线,对于防止利率过度“降调”具有其他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金融体系内流动性过剩。目前,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中国采取了“适度宽松”政策。这之后几年内,中国将重新面对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面对这样的货币金融环境,我们只能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现有的框架下创造出有利于货币供应量发挥中介目标功能的货币调控机制。2008年来中央银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是由中国货币金融制度、货币政策操作环境与操作框架内在决定了的。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在货币政策体系中的功能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都基本上实现了其所赋予的功能。我们认为,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任务和过程的长期性特征与金融体系存在较多过剩流动性的基本事实,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将是有效的操作工具。

存款准备金范文篇7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不仅使全球金融系统出现紊乱,更将实体经济拖人了衰退的深渊。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果断地扭转宏观调控风向——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为此,中国央行通过下调“双率”,还有信贷控制、央票等数量型工具释放资金供给,为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提供充分的流动性。其中,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当中数量型工具的首选,对释放流动性有最直接的效用。如2008年9月以来,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控制信贷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而同样的背景下,在中国频繁调整准备金率的同时,西方国家却很少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从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情况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20世纪90年代前一直作为信贷总量调节工具,这和中国目前的情况类似;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存款准备金在西方国家的信用调节功能日益减弱。以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部分西方国家首先取消了定期存款的准备要求,随后这一做法为其他发达国家采用,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存款准备金水平已基本降为0%,大部分国家放弃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

因此,有必要重新考察一下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趋势,并针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环境,回答中国降低或取消法定准备金率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本文试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二、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趋势

从历史上看,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按一定比率提缴存款准备金,最初是为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加强银行的清偿力,防止连锁性的银行倒闭。虽然由于各国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但根本动机是一样,逐步发展为中央银行控制银行信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金融业务的开展,新金融产品的推出,商业银行调度资金变得越来越容易,很多创新型金融工具可避开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对货币供给的作用将越来越小。另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功能日益减弱。近年来,发达国家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上日益偏重价格型指标,工具选择上也更倾向于价格型工具,如以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利率传导作用越来越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而存款准备金工具作为典型的数量型工具只能作用于银行机构的可贷资金量,而不能有效影响金融市场资金价格并引导资金流向。因此,这些发达国家大幅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完全取消了存款准备金要求。例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瑞典等国家就已经完全取消存款准备金要求,这些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大部分都已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在这些国家,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水平降低到了只与其日常清算需要相应的水平,实际上是清算的边际需要最终决定它们的准备金水平。

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分别根据各自的结构特点,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措施协助银行在无指令性存款准备金要求情况下有效的管理准备金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一是大规模的改变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中央银行为保持其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能力,必须保证相关的存款机构仍有在央行保持准备金负债。因此,中央银行可能至少会要求部分存款机构通过中央银行进行清算和金融交易,并继续对出现透支课以罚款。

二是采取其他—些措施,以使存款机构将其不大愿意使用的贴现窗口作为减轻准备金市场压力的安全阀。尽管如此,货币市场仍会剧烈波动,从而难以预测银行系统对准备金的要求而破坏中央银行实现理想的储备市场的能力。

三、中国目前货币政策操作环境及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未来发展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较,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环境有两个方面的根本区别:

其一,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2009年1月初召开的央行2009年年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早前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亦表示将“增强贷款利率下浮弹性”。然而目前,中国市场各方参与者的定价能力不强,需要中央银行加以引导。央行所规定的一定时期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非常明确地向公众表明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底线,对于防止利率过度“降调”具有其他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金融体系内流动性过剩。目前,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中国采取了“适度宽松”政策。这之后几年内,中国将重新面对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面对这样的货币金融环境,我们只能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现有的框架下创造出有利于货币供应量发挥中介目标功能的货币调控机制。2008年来中央银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是由中国货币金融制度、货币政策操作环境与操作框架内在决定了的。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在货币政策体系中的功能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都基本上实现了其所赋予的功能。我们认为,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任务和过程的长期性特征与金融体系存在较多过剩流动性的基本事实,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将是有效的操作工具。

存款准备金范文篇8

(一)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

1984年,我国才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起初,中国人民银行设计该制度的思路是要保证集中控制必要的信贷资金,以便通过再贷款形式控制信用规模及调整信用结构。从1985年至今央行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23次的调整,如图1所示。

1985年央行把法定存款准备率统一调至10%。随后的两三年内,由于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央行在两年内两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起到紧缩银根、抑制通胀的作用。

1996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宏观经济形势发生转折性的变化,短缺的经济时代基本结束,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信贷支持。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1998年3月,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大幅下调到8%。1999年,我国内需不足和通货紧缩现象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趋明显,我国经济的启动此时除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外,还需要相应增加货币供应量予以配合,为此,央行进一步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6%。这两次的效果非常明显,2000年存款金融机构的贷款量比1998年增加了约2万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2003年上半年,由于贷款扩张迅速,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不断下降,并导致总准备金比率下降。在这种压力下,央行不得不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以调控信贷走势,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2004年一季度,银行贷款再次呈现快速增长,一些贷款扩张较快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及资产质量等指标有所下降。于是,央行从2004年4月25日起施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到2006年,由于我国信贷规模激增,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央行采取了连续小幅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至今共上调16次,以控制过剩的流动性,以下就调整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央行连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的大幅顺差导致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货币信贷总量增长过快,这是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央行采取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仅在2007年一年内连续11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高频地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十分罕见,2008年又实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这几年经济形势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央行此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流动性过剩。图2显示,我国顺差额逐年快速增长,从2002年的304亿美元到2007年的2226亿美元,增长7.3倍。2007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15200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全年外汇储备增加4619亿美元,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继续增加,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净增加4134亿美元。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比上年回落1.5%;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加快0.9%。贸易顺差22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1.2亿美元。

图3和图4显示:2002年以来,巨额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是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又导致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每年以35%以上的速度猛增,人民银行被动吐出大量的基础货币,并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不断增加的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又使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M2)远远大于实际需求量,并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猛增,从而造成流动性大量过剩,因此,央行必须回收多余的流动性,维护总量平衡,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以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

基于外汇占款而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的事实,2007年央行明显加大了对冲流动性的力度。首先,2007年内11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计6个百分点,冻结资金约1.8万亿元;其次,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启动以特别国债为质押的正回购业务;其三,市场化发行央票与定向发行央票相结合,共发行央票4.06万亿元,并发行5期定向央票共计5550亿元。总体看,2007年全年央行共回笼资金约6.94万亿元,净回笼量2.63万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约1.38万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扩张。

2008年1月25日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约1900亿元,3月25日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调整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5.5%。按照2007年底全国401100亿元的存款总额计算,此举冻结资金约2000多亿元。考虑每年约5000亿元的基础货币投放支持贷款及经济增长,我国应该还有一定的吸收流动性的空间。但是,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这一空间正在缩小。

2.固定资产投资过热。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平均增速达到25%左右。200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09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200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然高位运行,虽然增幅有所回落。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29亿元,同比增长25.7%,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同时,一直困扰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系统的房地产投资过热问题,依旧没有好转,总体房价上涨过快,偏离了房地产本身发展的轨迹,而一旦泡沫破灭,将会损害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3.信贷规模过增。图5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新增贷款快速增加,到2004和2005年由于中央实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虽然增幅有所回落,但两年的新增贷款总和仍然达到3.5万多亿,而到2006年,增幅又开始触底反弹,仅第一季度的新增贷款已经超过了央行整年货币政策的目标总和。

2007年以来,货币信贷增速仍然较快,流动性过剩比较突出。9月末,广义货币(M2)为39.3万亿元,同比增长18.5%,比上年末加快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为14.3万亿元,增长22.1%,加快4.6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为29031亿元,增长13.0%,加快0.4个百分点。9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3602亿元,同比多增642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47488亿元,同比多增5893亿元。前三季度,货币净投放1958亿元,同比多投放302亿元。连续多年出现这种贷款绝对数量居高不下的局面与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其他的投资和盈利渠道、过度依赖贷款盈利的商业行为有关,商业银行单一的盈利模式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就决定了这种贷款冲动将长期存在,如果不加强流动性管理,巩固宏观调控的效果,新增贷款的恶性增长随时都可能爆发。值得注意的是,中行、工行、建行通过海内外上市获得巨额融资,这更扩大了资金的流动性。这种融资的增加实际上是资本金的增加,使商业银行的杠杆效应扩大,间接使银行的新增贷款成倍增加。因此,央行可以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发出明确的紧缩信号,来收紧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对冲部分过多投放的基础货币。

针对我国经济过热、流动性过剩和信贷规模的激增,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控制信贷规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工具等。控制信贷规模是指中央银行根据有关法令,直接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进行控制,进而控制货币供应总量。利率工具通常通过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央行还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进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另外央行可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来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达到紧缩货币供应量的目的。经过近期内频繁的调整,我国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历史的最高值15.5%,而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认为,法定准备金率是“一剂猛药”,威力巨大,对宏观经济影响深远。

因此,连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说是一种因时制宜、大胆创新的政策尝试,相对其他政策工具而言,在特定时期自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以下将对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带来的效果进行分析。

二、我国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分析

自2006年7月5日至今,央行1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主要目的是紧缩流动性,减缓信贷投放。其效果分析如下:

1.对回笼流动性的影响。图6显示:从2002年开始,央行就大量发行票据对冲流动性,导致票据余额连年大幅增长,到2006年总的对冲流动性约3万亿元左右,深度冻结流动性约1万亿元。而2007年前三季度就发行票据9910亿元,余额随之增长为39160亿元,然而这对总体流动性影响并不大,因为中央银行所持有的政府有价证券数量有限,而且发行央票成本很高,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空间。根据计算,考虑到滚动对冲的成本,目前发行1元的央行票据,大约只能回笼0.3元的市场流动性。而巨额的公开市场出售导致了央行票据的高成本,央行票据的每年利息成本就有470亿元左右(邵川,2007),发行票据对冲过剩流动性的高成本使央行迫切需要使用见效快、成本低的政策工具以紧缩货币供应量。

(1)控制信贷规模具有见效快、针对性强的特点。2007年下半年开始,央行一方面加大流动性回笼,另一方面加强控制信贷快速增长的调控力度,其内容包括: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增强政策刚性和针对性,对贷款规模控制,严把信贷关;加强政策联动性,逐步实现由总量控制向结构调整的转变等,效果已十分明显。2008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首先要加大控制银行体系的信贷增长,减少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速度和能力。控制信贷对“双防”的直接效果是降低信贷规模,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防止过度投资加速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化;对“双防”的间接影响是减少流动性,进而对流动性过剩造成的所有不平衡都产生缓解的作用。

(2)利率对回收过剩的流动性效果不明显,因为目前我国利率的传导机制不顺畅,存在“利率软约束”现象,提高利率还会抑制投资和消费。2007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六次加息,其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加息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中美利差倒挂,在美国连续降息的情况下,我国加息又会引起热钱的大量流入,央行又会被迫投放基础货币,因此,利率调整难以发挥吸收市场流动性的作用。(3)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巨斧”或“猛药”,并能缓解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人民币所带来的成本压力。2006年7月以来的16次法定准备金率上调,累计上调幅度达8%,大约冻结了30000亿元的超额准备金,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最终影响的市场资金规模大约在120(00-140000亿元之间。通过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回笼过剩流动性的作用。

然而,依据乔顿著名的货币供给模型:

M=(1+K)×B/(rd+rt*t+e+K)

其中基础货币(B)、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n)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由商业银行决定,定期和活期存款的比率(t):通货存款比率(K)由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决定。由该模型可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经济主体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公众。在此模型中,各行为参数对货币乘数m的影响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Id和It上升,就会引起货币乘数的下降,最终引起M多倍的下降,但是商业银行会根据rd和n的变动来进行资产负债的重新安排,使得各类存款此消彼长,引起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的下降,从而削弱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M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巨额超额准备金的条件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M的效应是有限的。进一步而言,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会使部分超额准备金转化为法定准备金,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再贴现等路径使回收的资金又回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手中,就会使之前对冲的流动性重新在市场流通。

另外,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是国际收支双顺差,这是由我国当前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外汇政策所决定的,我国目前以“强制外销,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为主,吸引大量外资入境,外贸政策也倾向于奖出限入;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是“进口替代、填平补齐”并尽量减少进口;在外汇政策上也是“宽进严出”,总之,各项政策集于一点就是尽可能地积累外汇,这种状况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再次,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高储蓄率与高投资率也是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而政府消费率的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的显著提高以及未分配利润在企业融资中作用的增加,造成我国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居高不下,进而导致我国经济中储蓄结构、分配结构以及消费结构长期失衡。这一现状的改变也需要长期的调整。因此,在中国目前流动性大量过剩的前提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很难对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量紧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2.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影响。2007年前三个季度内调高法定准备金率就有七次之多,累计达3.5%,其频率之大,幅度之高,很是罕见,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业上,如图7显示:在2007年前三个季度虽然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有较大的波动,但基本上有效地控制了房地产开发的恶性增长。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紧缩银根,降低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能够对当前房地产过热、房价过高起到抑制作用。因为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较高,一般占到60%左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首先,银行信贷总量相对减少,贷款更加谨慎,导致房地产商的资金链吃紧;其次,银行对个人消费性房贷信用也会紧缩,会压缩房贷需求市场,缓解房地产市场过热的状况;再次,我国GDP及投资增速已有所减缓,主要行业的投资增速也有所回落,对于涉及行业极广、资金高度密集、投资回收期较长的房地产行业也有明显紧缩的效果。

3.对股市的影响。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收大量的资本,但是,对股市的影响并不明显。如图8显示:沪市总市值基本上处于平稳增长的状态。这是因为每次0.5个百分点的上调,被锁定的资金有1800亿元,但主要是银行资金,由于股市中的资金主要由散户和机构构成,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会对股市的资金供给产生直接影响。其次,央行的政策意图是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继续保持收缩效应,并不是针对股市,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多次上调对股市影响不大。另外,我国银行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是分开的,银行资金难以直接进入股票市场流通,一定程度上隔离了银行信贷紧缩对股市所产生的影响。

4.对银行业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一定比例的超额准备金,这部分超额准备金可以满足部分结算的需要。在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都留有1至2个百分点的超额准备金。当存款准备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由该部分超额准备金补足。中小银行的资本金较少,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就会减少,影响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因此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其影响较大。而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高,存贷比例也高,流动性充足,连续小幅地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其影响不大,这些银行还可将超额准备金转为高利率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获得无风险收益。2007年底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总额达到38.94万亿元,每调高0.5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使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1800多亿元,这1800多亿元对银行的流动性所起的紧缩作用并不大,但16次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冻结了一部分银行资金,其累计效应不容小看。实际上对商业银行来说,控制信贷规模效果更好,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更大程度上起到的是强烈的信号作用,笔者认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上调的空间。

三、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单纯依靠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能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过剩的根本原因是国际贸易顺差和热钱的流入,央行被迫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鉴于此,为能够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实行更有效地控制,促进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降低和取消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央行停止对准备金付息,不但可以减轻自身的利息负担,还能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与国际接轨。停止对准备金付息这一过程需分步走,要考虑商业银行的适应力和承受力。首先可先保留对法定准备金的付息,停止对超额准备金的付息,迫使商业银行减少超额准备金存款,提高已有资金的利用效率。其次,等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明显下降后,再次降低法定准备金利率,直到停止对准备金的付息。

2.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采取全国地区间无差别管理,但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统一的准备金率不利于协调地区间的差异,可根据地区经济特点和发展阶段,划分若干大经济区。对经济欠发达区采取较低的准备金率,给予其较大的信用创造空间,并防止资金外流;而对发达地区则采用较高的准备金率,抑制其经济过热。这样做更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宏观调控,使地区间平衡发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存款准备金范文篇9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4月25日起开始实施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直接收缩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警示效果明显,使得风险类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更为审慎,但关键指标未根本改善,制度实施效果有待提高且存在一定制度缺陷。因此,应调整差别存款准备金利率确定方式,实行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差别存款准备金上调幅度且分档次执行,扩大实行范围,增强监管政策的协调一致性,以逐步完善我国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制度;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信息披露

为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防范金融风险,督促金融机构逐步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降低不良贷款比率,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4月25日开始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但是,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实施效果情况看,该政策存在缺陷,需进一步加以完善。

一、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简介

(一)背景

2003年以来,金融机构贷款进度较快,部分银行扩张倾向明显。一些贷款扩张较快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及资产质量等指标有所下降。因此,借鉴国际上依据金融机构风险状况区别对待和及时校正措施的做法,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4月25日起对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有利于抑制资本充足率较低且资产质量较差的金融机构盲目扩张贷款,防止金融宏观调控中出现“一刀切”。

(二)总体思路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总体思路是,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高、不良贷款比率越低,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低。

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实施效果

(一)直接收缩了商业银行流动性

制度实施后,资本充足率低于4%的商业银行将向人民银行多缴存款准备金,相应收缩了其贷款总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险类金融机构扩张风险资产。因此,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施行,对维护区域金融安全和促进金融市场合理有序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约束和强制监管。

(二)警示效果明显

制度实施后,风险类商业银行按照“提高贷款质量、降低不良存量”的思路,积极改善盈利性和风险性状况,经营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一方面,商业银行采取精选优质客户、适当上浮贷款利率和建立快速审贷机制等手段提高经营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法律维权力度、设立专业处置部门、监控风险贷款户收支等渠道盘活不良贷款,制度的警示作用已初步显现。

(三)风险类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更为审慎

制度实施后,风险类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思路,加强内部管理,部分盈利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出现了积极变化,整体赢利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有所增强。

(四)关键指标未根本改善,制度实施效果有待提高

部分商业银行仍然存在资本充足率较低、不良贷款率较高、存贷款比例快速上升、中长期贷款比率和对流动负债依赖性比率明显超标、风险加权资产比率恶化等问题,表明其风险控制能力和资产总体质量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与其业务发展状况极不相符,人民银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政策效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主要缺陷

(一)差别存款准备金利率不合理,未能体现制度的惩罚性原则

商业银行按照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多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属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范围,人民银行按照年利率1.89%的水平支付利息。在当时资金面比较紧张的背景下,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加权平均利率和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接近2.2%,略高于存款准备金支付利率。但该制度实施以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加权平均利率和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长期低于1.89%,商业银行缴存惩罚性准备金获得的利息收入高于其动用该部分多余资金从事货币市场业务的投资收益,人民银行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限制和惩罚功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被严格保密,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监督制约作用的发挥

基于维护金融稳定考虑,目前人民银行对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采取高度保密原则,股东、存款人、借款人和银行同业等利益相关者无法获取全面信息,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程度也未能充分向市场传递,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压力明显减小。因此,该政策的信息披露不充分,导致利益相关者和市场环境对被执行对象的监督约束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三)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过小,不能给实行对象带来足够的经营压力

一方面,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过小,仅为0.5个百分点,商业银行被冻结的流动资金,在其贷款规模中占比很小。另一方面,在资金市场利率较低情况下,商业银行可通过同业存放增加资金来源,部分银行其同业存放资金余额远大于按照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多缴存人民银行的资金,完全释放了该政策带来的经营压力。

(四)差别存款金率制度实行一次性原则,缺乏后续惩罚机制

虽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在较短时间内收缩金融机构流动性,但其一次性操作原则存在明显缺陷。被实施金融机构无意或无力改善风险程度,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应不能显现时,人民银行缺乏后续惩罚措施而无所作为。

(五)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与资本充足监管功能部分重合,二者需加强协调配合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是人民银行采取的一项与资本充足率制度相辅相成的货币政策调控制度。它主要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正向激励作用,调动金融机构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积极性,促使金融机构逐步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有利于实现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和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的双重目标。其功能与银监会的资本充足监管部分重复,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增大了调控成本,金融监管当局需加强合作,形成监管合力,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四、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调整差别存款准备金利率确定方式,强化正向激励机制

建议人民银行比照超额存款准备金0.99%年利率的水平对该部分存款准备金计算利息,从而调动商业银行主动提高资产质量和风险化解能力的积极性,强化正向激励机制。

(二)实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利益相关者对执行对象的监督制约

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将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相关文件及时全面地向全社会公布,保障股东、存款人和借款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通过建立高效信息反馈机制,正确引导公众金融行为,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强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风险防范作用和市场约束功能。

(三)加大差别存款准备金上调幅度,并分档次执行

大幅提高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范围,可将现行0.5%的幅度调整为最大可上调到5%甚至更高。根据金融机构风险程度和传导货币信贷政策的情况,选择执行相应档次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并建立递进惩罚机制,逐步加大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惩罚力度。

(四)扩大实行范围,体现公平原则

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扩展到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改革试点工作结束的城乡信用社,体现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同时,对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采取法人考核和区域分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防止法人达标掩盖局部区域风险突显等不利局面的出现。

存款准备金范文篇10

准备金是存款货币的基础

在这两个前提条件之下,假定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吸收的原始存款是R,在各个商业银行经历了上交法定存款准备金、发放贷款与吸收存款等系列行为后,A银行吸收的原始存款R全部以法定存款准备金形式上缴到了中央银行,而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现金持有量为0。换言之,中央银行向社会投放了R基础货币,然后又经过商业银行缴存款准备金的形式进行了回收。此时,存款准备金R即是原始存款R,因为原始存款是存款货币的基础,所以存款准备金R是存款货币的基础。更进一步,如果商业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金为R,则商业银行必定吸收了R原始存款,就会创造出R/r存款总额来。如果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不仅保持有法定准备金,而且保有超额准备金(假设超额准备金为e),则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过程为表2。从表2中可以发现商业银行A吸收的原始存款R,在各个银行经历了上交法定与超额存款准备金、发放贷款与吸收存款等一系列行为后,原始存款R全部以准备金形式上缴到了中央银行,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现金持有量为0。只不过,存款总额变为了R/(r+e)。存款准备金R仍然是原始存款R,所以存款准备金R是存款货币的基础。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关系

教材中论述“基础货币是由中央银行控制,包括社会公众手中持有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是否属于基础货币,它和货币供给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将分两个层次来分析解释基础货币的范围及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一是理论层次,商业银行吸收原始存款上缴存款准备金后,剩余资金都可以用来放贷或投资,不保有一点现金资产;二是现实层次,商业银行吸收原始存款后,除了上交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外,还会保留一部分现金资产应付客户日常提现需要。假设央行发行C+R基础货币,社会公众把基础货币C部分留在手中(即社会公众手中的通货,即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把基础货币R部分存于商业银行,则会形成R原始存款(即是准备金R),再经过商业银行体系与客户的贷存款过程,则会形成D存款总额(D=R/r,r为存款准备金率),构成货币供给量的另外一部分。此时,社会公众手中的通货C是现实的购买力,而D存款总额也可以用于转账支付结算。此时,基础货币=现金+准备金,货币供给量为C+D,其与基础货币的关系如图1。假设商行保持的现金资产占存款的比重为c,此时派生存款的过程如表3:从上表中可得:准备金+现金资金=R*(r+e)/(r+e+c)+R*c/(r+e+c)=R,即存入A银行的原始存款R分为了两部分,一是准备金R*(r+e)/(r+e+c),它是产生存款货币的基础,数量上相当于扣减了现金资产后的原始存款;二是现金资产R*c/(r+e+c),从资金来源看,是客户用现金形式存到商业银行的,是客户暂时闲置的资金,一旦需要会立即从银行取出而形成社会公众持有的通货,形成现实的购买力。因此,笔者认为,商业银行保持的现金资产应该是基础货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地位与公众持有的通货应该是一样的,只不过现金资产是暂时闲置的通货,公众持有的通货是可以立即使用的。此时基础货币的范围扩大了,不仅包括现金加准备金,还包括商业银行持有的现金资产。此时,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变为图2。

本文作者:苏跃辉郑小霞工作单位: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