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产品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8:34:09

存款产品

存款产品范文篇1

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品种十分单调,近年来,虽然开辟了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兴服务渠道,也围绕存款帐户增设了缴费、银证通、银基通等项目,侧重开展了以为主的中间业务,但整体来讲,仍处于存款产品开发的初始阶段。

从存款要素构成来看,仅为利率和期限。在人民银行控制利率的背景下,存款产品也惟一取决于期限,客户对期限选择的确定,也就决定了利率。这种模糊型的定价方式,缺乏对优良客户的优惠条件,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以美国为例,美国商业银行的创新步伐远远快于我国,其围绕存款的流动性、收益性开发的新型存款帐户,使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界线更加模糊,为客户提供了最有效、最便捷、最低成本的存款服务。

1.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创新规避法律和联储监管,尽快适应经济环境变化

美国曾经严格管制银行吸储利率。从上世纪60年代起,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通货膨胀迅速加剧,银行普遍面临着流动性困难和信贷资金缺乏的局面,迫切需要设计新型的存款产品。可转让大额存单(CD)、可转让提款通知书(NOW)、欧洲美元存款、银行关联机构票据买卖、回购协议等产品都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为银行带来了丰厚的资金和利润。可以看到,美国银行从市场实际状况出发,进行存款设计,使产品能在联储与法律制定的规则框架下,绕过规则的不利约束,带动了监管的创新。

2.建立与投资渠道的直接联系,引入风险因素

1982年美国银行设立了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不仅可签发支票,享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存款保险,还把存款与包含国库券、存款定单、商业票据在内的货币市场相联系,使存款者能获得较高利息收入;将风险收益挂钩引入存款产品,开发出投资型存款帐户,比较成功的有股价指数连动型存款,外币定期存单等。这些存款帐户一产生就让有冒险意识的富人产生很大兴趣,使他们的风险偏好能在存款中得以体现,也就吸收了他们手中的大量资金。

3.与服务一体化经营

存款与银行服务是一体的,美国银行会围绕存款帐户,提供多种复合服务,推销相关金融产品。针对个人存款帐户而言,将存款帐户与航空、客运、旅游、商贸、饮食等行业捆绑经营,根据客户行为目标设置专门性的存款帐户,进行中间业务拓展。就公司客户而言,比较流行的是现金管理服务。银行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向客户进行财务报告与分析,提出现金流的管理建议,并为客户开设专门帐户汇总网点资金,将短期闲置资金投资于短期财政证券、商业票据和存单,增加客户收益。

4.差别式的定价模式

客户提供给银行的资金和消费的金融服务量不同,贡献也就不同,因而要向优良客户提供全方面的优惠与服务,培养优良客户的忠诚度,对不给银行带来收益的客户,通过差别化利率、手续费率等至少使银行不提供亏损的服务。因此,美国存款产品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期限、最低余额要求、日均余额/联合余额、优惠(减免账户管理费,免费签发若干次支票、利率等)、结算限制、惩罚(降低利率)等,正是经过对以上项目的组合实验,确定最优选择,使银行运营成本降低,获取最大利润同时又可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5.考虑利率风险管理的需要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很高,频繁的利率变动给银行经营带来很大风险。银行会运用各种利率风险模型进行模拟、应力测试,选择最合适的存款发展类型,调节银行承受的利率风险水平。在存款的设计上就会考虑调整利率高低,持续期长短,结算限制以及选择是否浮动的利率等存款要素,重点发展符合银行利益的存款品种,降低银行利率风险。

此外,进行存款产品设计都会结合银行的品牌营销策略,塑造自己鲜明的形象和特色,尽可能符合目标市场群众的各种品味。

二、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策略

由于人民银行一直实行存款利率管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内在活力不足,金融市场规模较小,发育不完善。鉴于这种状况,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应考虑以下方面:

(一)从宏观角度来看

1.人民银行对利率管理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当前,可选择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进行试点工作,对特定数额之上的存款赋予商行一定范围浮动利率的权限,有助于体现利率的真实水平,推助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2.深化国有银行体制改革,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

(1)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内控制度,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使用配置金融资源的,在这个前提下,各级银行才能以自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成本收益对比分析,科学地设计存款产品,理性吸收存款。

(2)使用差别式的定价机制。科学测算银行提供服务成本,结合客户贡献度、银行服务种类和服务量确定合理收费标准,弥补亏本服务的费用,增加非利息收入,同时用优惠的定价吸引住大客户群体,尽量使存款保持高余额,低进出。

(3)掌握客户存款动机、行为目标,适时开展咨询、、信托等中间业务,提高与客户关系的密切度。

(4)推进银行电子网络、自助终端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渠道,便利存款的存、取、转、用,还可结合定价策略,诱导客户使用成本低的服务渠道,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科技设备利用效率。

(5)整合人力资源,补充产品设计营销人员,成立专门机构,综合分析存款目标市场的经济环境、人口因素、社会文化背景、法律法规、技术条件及银行经营状况,创新存款品种,优化银行存款结构,提高经营效益。

(二)从微观角度来看

1.产品包装策略

国内商业银行各种金融产品是由各个专业部门提出需求而开发的,只能满足客户某一种核心需求,且金融产品的营销常常是单独进行,所以对商业银行现有产品的更新改造主要是对现有产品的“包装”销售。

国外商业银行对产品包装的运用相当成熟。有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如原大通银行香港分行按产品功能包装的“十存十美”、“月月出息”、“梦想成真”等储蓄产品,按销售对象包装的“卓越理财”、“运筹理财”“、大学生理财”等个人产品。在国内商业银行中,运用包装进行产品促销也日渐广泛,但使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银行产品包装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产品功能特色的包装;第二种是按营销服务对象的包装;第三种是对银行个别优质品牌的包装。特定的产品使用特定的包装,锁定产品特色有助于加强金融产品营销效果。

2.产品差别策略,即市场细分化策略

商业银行实施市场细分化策略时,在产品设计上要采用不同于其它金融机构的方法,采用新技术,使金融产品具有新功能并提供新服务,要对复杂的金融产品组合中增加的成本与开发这些产品所得收益之间进行平衡,依据客户的个性需要和动机推出相应的存款商品。

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十分重视存款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针对客户某种特殊目的而设计的特种储蓄存款,品种繁多。商业银行应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推出一些具有新意、符合客户口味和心理,同时有利于其自身经营的储蓄品种。现阶段负债业务的创新可以从储蓄存款种类,提供实惠以及便利条件等方面出发来进行。如:开设联立定期储蓄存款、礼仪储蓄、住房储蓄,开办养老金、医疗保险型帐户,开设支票存款帐户,继续发展、完善已有的预购债券储蓄、子女入学储蓄、生产基金储蓄、青年结婚储蓄等新型储蓄品种,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伟,李一军.“零售银行偏好研究”.《金融与保险》,2006(10)

[2]王静亭“.WTO带来的挑战”.《金融研究》,2005(3)

[3]杨一谨“.中资银行发展趋势”.《中华工商时报》,2006(2)

[4]王国征.“营销扁平化策略.《中国金融》,2005(12)

存款产品范文篇2

其次,注重市场细分。不同的存款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存款人看重帐户所能支付的利息,有的则看重账户的支付功能;有的存款人每月需要签发很多张支票,有的则很少签发支票。美国银行在设计其存款产品时非常注重这样的需求导向。如花旗银行的两种支票账户:BasicChecking适合每月签发支票次数有限且无法达到银行规定的帐户余额要求的存款人群体,而TheCitibankAccount是针对能够满足余额要求,而且每月需要签发多张支票的存款人设计的。或者,当存款人既能获得一定的利息,同时也能够满足银行的帐户余额要求时,他就会选择TheCitibankAccount。不同规模的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不同也体现银行选择的客户群体的不同。大银行的付息帐户余额要求要明显高于小银行(社区银行),这是因为大银行所希望吸引的客户群主要是市场上较为高端的,能保持高存款余额的那一部分客户;而小银行面对的主要是当地的社区居民,他们难以满足大银行的高余额要求。

第三,账户余额要求的作用突出。首先,稳定的资金来源是银行持续经营获利的重要源泉。账户余额要求是美国银行衡量对存款人所开立账户收费与否的一个标准。当存款人的帐户余额能够达到银行要求时,银行就会免收其账户管理费;反之,存款人就会被收取一个月5美元至15美元不等的账户管理费。而且,对于一些高余额要求的账户,银行还会对满足余额要求的存款人减免支票费、ATM跨行交易费、账单费等等。这些诱人的条件使得存款人会主动考虑取款的次数和频率,尽量保持自身帐户余额不低于银行要求,银行稳定和持续的资金来源同时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其次,美国银行考察存款人账户余额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要求存款人的单个账户满足最低余额要求;二是要求存款人在本银行开立的所有账户余额加总后满足一个最低要求,即联合账户余额要求。一般来说银行都会选择实行联合账户余额要求+单个账户最低余额要求。这样的做法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吸引存款人在一家银行尽可能多的开立不同功能的账户。当存款人某种账户余额要求低于银行要求时,就可以用其在本银行开立的其他账户的资金余额进行补充,从而避免被收取账户管理费等各项费用。

参考文献:

[1]丁友刚.对银行收费的理性思考——基于银行业成本核算模式变迁与银行收费动因和依据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

[2]李宝军.人民币小额存款账户收费问题质疑[J].金融会计,2005,(10).

[3]秦艳梅,李智.我国商业银行小额账户收费动因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

[4]牟君清.浅议银行业收费时代的个人小额账户整合[J].金融经济,2006,(3).

存款产品范文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风险防控;风险管理;投资效益分析

自2018年起,资管新规落实之后,各银行开始将结构性存款作为新保本理财的业务替代品,在有效的宣传下,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迅速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出现和该产品运作管理不规范、误导销售、违规办理业务等问题,需要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行业业务开展,围绕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出现的产品运作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严肃处理,为这项业务开展提供科学的监管和指引。

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投资效益与风险

(一)结构性存款投资效益分析

对结构性存款内涵通俗意义来分析,结构性存款的重点在于“结构”二字,结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存款,二是金融衍生品。如果在用户购买了产品之后,银行会将用户的存款分化两个部分,数额较大的部分以存款的方式保存起来,以此确保存款资金的安全性,并且按照银行存款利息,获取存款收益;数额较少的部分则投资金融衍生产品,如期货、期权等,其操作的目的在于获取高额利润回报。例如,用户A购买了10,000块钱的结构性存款,银行拿到这笔钱后,把10,000元分成9,700元和300元两部分。9,700元作为存款,按照央行规定缴纳存款准备金,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剩下的300元投资于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比较大,但收益回报率也更高。对于“结构性存款”是否可以保本,获得高收益,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思考:1.从银行的意愿来看,银行更倾向于承诺保本。因资管新规规定,银行理财产品要打破“刚性兑付”,不允许承诺保本保息,导致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较大,银行急需一种保本产品填补空白,招揽存款。因此,银行在设计结构性存款时需要以保障投资者本金的安全为前提,保证承诺兑现。2.从结构性存款的结构来看,理论上完全可以实现保本的愿望。银行在设计时可以采用保本策略,在分配存款和金融衍生工具比例时,提高存款的比例,使存款部分产生的收益大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资金额。这样即使金融衍生工具部分全部亏掉,存款部分的本息和也能覆盖结构性存款的金额,确保本金不受损失。例如:一家商业银行发售了1亿元一年期的结构性存款,银行资金转移定价为4.5%。资金募集到位以后,这款结构性存款在资产配置时,把9,700万元配置为存款,300万元投资了股票看涨期权。一年期满后,存款部分取得利息收益9,700×4.5%=436.5万元,存款部分收益大于投资股票看涨期权的金额(436.5万元>300万元),这时即使投资金融衍生工具的300万全部亏损,这款结构性存款也没有损失本金,并取得了1.365%的收益。

(二)结构性存款的风险分析

从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的风险性分析,主要从以下层面问题思考:1.商业银行打行业监管政策“擦边球”有意规避监管,一方面,利用结构性存款名义打破存款利率上限的约束;另一方面,银行结构性存款在保本并获取高收益的同时,规避了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额度管理、产品报备等要求。2.“假结构性存款”现象层出不穷。出现假结构性存款现象主要是银行自身在期权组合上设置了无法执行的条件,使其能够按照高利率进行兑付。但实际上这种假结构性存款没有切实可行的结构性操作,其挂钩期权实际价值为零。因此,银行只需要支付交易对手方期权费,损失的仅仅是期权费。实质就是部分银行假借结构性存款的名义,将一般性存款产品进行包装销售,银行变相获取存款,增加存款资金。假结构性存款既可以让用户误以为银行当下发行的是保本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又对存款市场秩序和行业规则造成干扰和影响,无视监管规则与底线。3.银行的负债成本增大,一些中小银行面临着严重的成本负债压力。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来看,2018年6月份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63%,平均期限为3.8个月。而同期银行3个月和6个月定期存款利率均在2%以下。若结构性存款快速增长的趋势持续,将给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未来的盈利能力带来更大压力。4.银行的声誉和公众信任度会有降低的风险,且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会不断加剧。因信息错位、投资者的了解不够全面等因素,当前很多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时只是看到了“保本增收”的宣传字样,片面地理解这款理财产品没有任何风险性,既保存本金,又可以坐收高收益。由于投资者缺少对产品风险的清晰认知,没有结合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导致盲目选择结构性存款。同时,银行自身也没有尽到风险提示义务,为了完成银行业务目标引导销售,在后续管理中也相应的承担着银行声誉风险。

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和降低风险的管控措施

(一)按照降低负债端成本维护实体经济的原则执行

银行在开展结构性存款及相关业务过程中,需要结合金融市场的需求,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调整银行业务范围、产品类别,落实好产品设计要求及管理机制,合理合规设计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尤其在现阶段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对全球产业链运行干扰加剧,全球贸易、投资、工业生产等活动放缓态势更加明显,中美经贸摩擦的升级也让我国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环境中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内宏观经济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基于这种情况,银行需要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抓手,以强化和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目标,切实将国家针对金融市场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通过将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来减少银行在业务拓展上的非正当、不理性的竞争,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因此,银行需要在设计产品和业务创新过程中,牢牢把握住风险防控原则,应当认识到受制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水平,国内结构性存款目前还处于不完善阶段,所以在未来商业银行产品设计、风险防控等细节管理上需要加强创新与研发力度,落实监管责任,避免因复杂的结构化产品造成市场动荡。

(二)以差异化为前提进行产品设计

商业银行在产品设计上应依据相关政策要求,在涉及结构性存款相关业务时,应严格遵守衍生产品交易、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风险管理等监管规制要求,合规计提风险资本、准确计算各类监管指标。从具体设计层面分析:第一,需要强化产品风险收益的特质。围绕挂钩资产的多样化,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为理财产品在市场变化发展中赢得机会,目前市场上可选择以及可发展的几类产品有三种:一是继续开发与股票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二是开发与信用事件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三是开发与多种资产或事件挂钩的混合型产品。第二,研发和设计具有差异化特性的理财产品。调整结构性存款产品的结构,既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又能够符合不同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产品的吸引力。这种产品的差异化一是体现在挂钩资产或事件的种类及其挂钩方式上;二是对于不同投资者,应遵照标准化原则,开发零售业务,增强产品的市场流动性。第三,提高国内商业银行拆分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和衍生产品定价能力。在人民币利率、汇率市场化日益深化的基础上,提高国内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三)细化监管职责,督促银行合法合规经营

规范产品健康发展,需要落实监管责任并进行细化,让资产管理产品回归本源,预防金融风险,确保行业市场的稳定。各商业银行以及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协同配合,监管部门需要担负起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细化监管细则,对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发展形成有效的规范和指导。而银行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告知投资者的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的特性,以及其中蕴含的风险性因素,并严格按照资管新规各项配套的细则要求开展业务。监管部门需要发挥职能作用,针对银行在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上的业务操作应严格秉持着行业监管要求和规范执行,并将失信行为以严格的惩戒条例进行管理,对银行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确保银行严守行业规范,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经营管理,降低业务管理风险,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在目前经济发展中,很多商业银行正在面临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将大量消退,保本理财产品价值逐渐萎缩,银行需要针对结构性存款在内的相关负债业务结构做好优化调整,统筹兼顾,将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以及银行的其他业务工作做好接续工作,减少因为负债产品流失,而对银行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声誉信用等造成影响和损失。此外,还需要配备专业投研团队、交易人员、风控人员等,加强技术研发力度,以科技化、专业化的团队优势为不同投资者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针对当下中小银行不合理的地方加强整改,督促银行尽快建立完善的业务系统,提升团队人员的专业能力、风险判断能力。

结语

对于银行,需要针对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发展,加强业务结构整改,优化结构,设计符合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投资理财方案;对于监管部门,需要发挥监管职责,及时督促银行建立完善的业务管理体系,加强银行风险防控能力;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对于结构性存款产品“保本保收益”的投资理念加深认识,全面了解结构性存款的衍生交易部分的风险,考虑到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切勿盲目投入成本,找到自己适合的产品。

参考文献

[1]王宇钊.结构性存款定价及风险分析[D].苏州大学,2020.

[2]于东慧.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的风险研究[D].吉林大学,2020.

[3]刘庆.中国银行结构性存款投资收益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

存款产品范文篇4

2002年以来,国内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外汇结构性存款即是其中之一。外汇结构性存款是结构性产品的一个种类。结构性产品是指将固定收益产品和某类金融衍生品进行组合而成的一种复合金融产品,其中的金融衍生品一般是期权。[1]外汇结构性存款的核心特性是指银行在外汇定期存款这一固定收益产品的基础上,根据客户对利率汇率等资产价格的预期,嵌入与利率汇率等标的相挂钩的期权,提供给投资者。[2]投资者是期权的卖方,收取期权费;银行是期权的买方,交纳期权费,享有执行期权与否的权利。投资者的收益来源于外汇存款利息收入和卖出期权所获得的期权费;银行收入源于外汇存款拆放利率与客户存款利率之差、将期权转售卖出价与从客户买入价之差及持有期权到期所赚取的投机利润。

大多数投资者投资外汇结构性存款时看中的是其高收益的特点,并把它当成不存在风险损失的银行定期存款,对于外汇结构性存款的风险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风险收益是永远相配比的,高收益必然高风险,本文试图对其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为外汇结构性存款运作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一、投资者在外汇结构性存款中面临的风险

1.市场风险。投资者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就是市场风险。外汇结构性存款与利率、汇率等标的挂钩,投资者的未来收益取决于所挂钩标的变动是否与其原先预期一致,如果市场发生出乎投资者意料的情况,他们将面临重大不利局面,不仅正常收益不能实现,甚至存款本金都会受到侵蚀。投资者面临的市场风险因产品种类不同而不同,以市场上常见的与美元LIBOR利率挂钩的外汇结构性存款产品为例:固定收益型外汇结构性存款的收益是固定的,不因挂钩标的波动而波动,其主要风险是美元LIBOR利率上涨,使投资者丧失获取更高收益的机会;浮动收益型-正向浮动型的收益是浮动的,可以避免利率上升带来的损失,但在LIBOR走低时,产品与LIBOR正向挂钩可能带来损失;浮动收益型-反向浮动型可以避免利率下跌带来的损失,其风险在于LIBOR走高时,产品与LIBOR反向挂钩可能带来损失;浮动收益型-利率参考型可以有效避免利率浮动损失,其风险在于LIBOR不在参考区间内的天数越多,利息越低。如某一与利率区间挂钩的结构性产品,名义收益率为6%,实现这一收益的要求是投资期内三个月的美元LIBOR利率在0-5%区间内,假如这一年利率实际只有一半时间落在该区间,则该外汇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只有3%,极端情况下,利率没有一天落于0-5%的区间内,投资者的收益将为零,与所说的6%差距甚大。

2.流动性风险。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以流通转让,普通定期存款一般可以提前支取,而目前各家银行的外汇结构性存款都还不能转让,部分产品规定在任何条件下客户都不得提前支取,另外有些产品虽然可提前支取,但也得交纳很高的违约金。客户一般只有持有到期的义务,而没有提前支取的权利;银行则有权提前终止存款,这根本上也是由期权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决定的。客户在未到期前存在应急资金需要时,不能够提前支取,面临流动性风险。目前,有些银行也推出了能够用来进行质押融资的外汇结构性存款产品,客户有应急之需时,可以结构性存款作质押获得融资,为客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但受制于质押融资比率,客户获得的流动性也会不同,同样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3.交易对手——银行的风险。银行在外汇结构性存款产品经营中存在很大的风险,而不同实力和信誉状况的银行对风险的承受力和处理对策是不同的,这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和本金安全。本身人员配备较差、操作手段落后的银行在自身经营过程中会隐含更大的风险,对投资者带来可能的危害。而且外汇结构性存款产品的收益率有名义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之分,银行在宣传时只给出名义收益率,最后期满时的实际收益率可能会与名义收益率有很大差异。另外,根据《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未经银监会批准,任何金融机构将不得从事衍生品交易业务。目前并不是所有银行都可以推出外汇结构性存款产品,某些银行在准备不足、尚未获批的情况下,推出个人外汇理财产品,一旦业务被叫停,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潜在风险。

4.错误认识带来的风险。外汇结构性存款本身就是一个金融衍生品,是高风险高收益的集合体,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对风险收益的估计,影响到他们的投资决策、投资资金数量和来源(自有外汇资金还是从其它渠道借入)。如果完全把外汇结构性存款看作是类似外汇定期存款的无风险的固定收益产品,面对高额收益,投资者会倾注大量自有资金或者从正常渠道借入甚至直接从外汇黑市等非正常渠道借入资金牟取利润。投资者的无知和盲目本身就是一种风险,目前火爆的市场,实际上潜藏着很大的风险隐患,成为未来的风险源头。

二、商业银行在外汇结构性存款中面临的风险

1.市场风险。期权对于买卖双方都是权利义务的结合,双方分别承担不同的义务责任,享有不同的权利。银行作为期权买方,面临持有期间市场向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的风险。面对暗含的市场风险,银行一般会采取将隐含在外汇结构性存款中的期权打包在国际市场上出售,银行售价要比买价高,从中还可以赚取利差;也可以将结构性存款整体出售给其他银行或交易商,转移风险,获取利差。另外,如果银行愿意自己承担风险,则持有期权到期以赚取投机利润;如果银行为投资者提供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太过复杂和个性化,银行在转售时就存在找不到买主,只能被动持有到期,暴露于市场波动风险之中,而为规避风险,银行可以选择其它衍生品进行保值避险,这样银行整体利润就比较低,而且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品种单一,严重缺乏银行所需要的避险工具,其中的风险就只能自担。

2.信用风险。银行在提供外汇结构性存款时,有两个交易对手,投资者和其它银行或交易商,因此存在两方面的信用风险。(1)投资者信用风险。根据有关规定,客户用于外汇结构性存款的存款资金必须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资金,禁止银行为非法的或来源不明的外汇资金提供此类产品,银行有责任对客户的资金来源和合法性进行审核,但实务当中存在客户用伪造证明等手段骗过银行审核的情况,银行承担了由此带来的风险。另外,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银行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客户只需要提供部分资金,其余由银行供给,这种情况下,如果到期市场发生巨大不利于客户的变化,导致客户不能归还所借款项,损失只能由银行承担。国内的市场运作一般是客户完全以自有外汇资金进行投资,银行不对其融资,故可避免类似风险。(2)其它银行或交易商信用风险。国内银行一般在与客户达成交易后,将外汇结构性存款立即转售给国外交易商,通过他们来转移风险,赚取利差。这样国外交易商的信用状况就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国内银行是否安全转移风险。交易对手的违约,将导致国内银行完全暴露于风险之中。国内银行在实务当中,一般会选择信用卓著的境外银行或交易商作为交易平盘对手,信用风险很小。

3.操作风险。外汇结构性存款作为复合金融衍生品,具有相当复杂性,对银行操作人员的素质有较高要求,操作难度比较大,而我国从2002年才推出此类产品,经营时间短暂,普遍缺乏实际业务操作经验和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未建立完备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完善的制度,蕴含很大的操作风险。在实务当中,中行、工行主要出具“资金管理协议书”,但一些分支机构未经总行授权也以自身名义对外签署此类协议书,违背了市场主体准入原则;一些分支机构甚至给客户出具存单,混淆了外汇结构性存款的性质,给客户造成资金安全无风险的错觉,使银行面临在交易出现损失的情况下无法兑现存单的司法诉讼风险。会计处理方面,有些银行通过“存款”科目进行核算,混淆了外汇结构性存款的性质。银行以经营一般存款的思维和方式来经营外汇结构性存款,必然导致对其中所含风险的麻痹大意,引致风险隐患。合约签署方面,分行与客户、总行与境外交易商所签署的合同不具有法律上的一一对应关系,实际上为两个交易合约,模糊了商业银行总行“代客交易”和“自营交易”的业务性质,若不加强管理,可能会造成合约挪用、串户等问题。[3]

三、外汇结构性存款对宏观经济带来的风险

1.外汇市场风险。由于外汇结构性存款收益较高,一经推出就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投资者纷纷提取尚未到期的外汇定期存款购买,造成短期内外汇资金的大规模流动,直接影响到被提款银行的正常经营。当市场又推出更高收益的产品时,又会导致外汇资金的大量流动,对外汇市场经营秩序造成很大冲击;而且投资者对收益率的较高预期,迫使以后推出的类似产品不断提高收益率,致使银行恶性竞争。另外,为追逐高收益,一些投资者不惜从黑市购买外汇,投资于结构性存款牟利;随着竞争的加剧,一些银行分配给员工结构性存款销售任务,某些员工迫于任务压力,也进入外汇黑市购汇,进一步刺激了黑市的活跃,使本已收到很大打击的黑市交易又日渐活跃,不利于外汇市场的健康发展。

2.洗钱风险。根据《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开办结构性存款必须经银监局批准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之后,外汇业务的运营监管由银监局和外汇局共同负责,前者侧重风险性监管,后者侧重合规性监管。商业银行获得开办外汇结构性存款市场准入资格后往往忽视在外汇局备案,而外汇大额资金交易是由外汇局监管,这就使得外汇结构性存款的准入和监管分离,必然出现审批与监管脱节,导致外汇局对外汇结构性存款市场资金流动监控的失控,为不法洗钱活动带来可乘之机。[4]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为扩大市场份额,部分银行会违反规定,擅自降低对外汇资金审核标准甚至不予审核,导致大量黑钱通过结构性存款进入正常渠道,对于我国的反洗钱斗争极为不利。

3.监管风险。对于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直到2004年2月才出台了《金融机构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之前一直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这一《办法》的出台必然为监管机构提供一个标准,有利于监管工作的开展,但它仅仅是一个框架规定,对外汇结构性存款未作专门规定,监管机构在履行监管责任时,缺乏明确的指导,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操作,缺乏法律依据和准绳。另外,监管机构也存在多维监管。《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要经银监局批准获取市场准入资格,但之后的业务运营要接受银监局和外管局共同监管,两个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可能存在互不通气、消息闭塞、分散监管的问题,导致不能有效地实行监管,不能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源头。

四、防范外汇结构性存款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结构性外汇存款在我国的火爆说明了它适应了各方的需要,一方面,它为银行找到了吸收外汇存款的妙方,克服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外汇存款的流失和下降,而且成为银行的一个颇具吸引力的中间理财产品,有助于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增强银行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市场的火爆也直接反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类似外汇结构性存款这样的理财产品必然具有诱人前景和广阔潜力;再者,结构性存款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它的推出和成功运作对于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于它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营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各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和不断创新,同时也应加强风险监控,防患于未然,保证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促进外汇结构性存款的健康发展,笔者从投资者、银行和监管者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投资者。要充分了解所选择的产品、产品的特点、价格变动区间以及超出该区间变动的可能性,弄清挂钩产品超过变动区间后所带来的风险大小,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要合理计算收益,特别是与普通存款收益进行比较,计算出准确收益情况。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专业素质不高,可选择低风险的结构性产品,如固定收益型外汇结构存款,它的特点是无论市场利率或LIBOR如何变化,投资者都是按照协议以事先确定的利率计算收益。很显然,这类存款的名义收益率不会变化,只承担了实际收益率缩水的风险。对于具备专业素质,对各国利率和汇率的走向有一定把握能力的投资者,可选择像浮动收益类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如正向浮动,即产品与LIBOR正向挂钩,投资者所获得的约定收益率随LIBOR上升而上升,适合于美元利率存在可能快速上涨的情况,对投资者比较有利,而当LIBOR逆向下跌时,投资者将丢失高收益机会。

2.银行。(1)信用风险方面,对于境外交易对手,应选择信誉卓著的机构;对于客户,不为其提供融资服务,只以其所拥有的实际外汇资金提供外汇结构性存款服务。(2)操作风险方面,严格建立健全完备的业务操作制度和规程,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业务流程控制体系,各岗位要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在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同时,将操作风险扼杀于襁褓之中;建立严格的授权制度,各级别、各岗位员工在授权限度内操作,超过限度,必须向上级报告;交易、交收、结算分属不同的部门,相互制衡监督。[5](3)进行产品的市场推介时,应详尽而又完整地向客户说明结构性存款的情况,既应包括收益情况,更应包含蕴含的风险内容,让投资者对风险收益情况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便于他们做出投资决策,以免造成对客户的误导。(4)严格遵守《金融机构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管,获得银监局的批准后,还应到外汇局备案,向其报告大额资金交易情况,严格按有关规定对客户资金来源进行审核,只对符合规定的合法资金叙做外汇结构性存款业务。(5)对于市场风险,银行要加大对交易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市场操控能力;要大力开发创新性金融避险工具,规避外汇结构性存款所蕴含的市场风险;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风险测控预测模型,提高对市场利率、汇率等变动的预测准确度。(6)加强产品创新,推出更加满足客户和市场需要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如针对一般结构性存款产品投资者没有提前终止权,面临严重的流动性风险的现实,许多银行推出了自己的创新产品,例如:中国民生银行推出了银行和客户同时拥有提前终止权的结构性存款产品,之后又推出了银行无提前终止权而客户方面可提前终止的产品,使得客户可根据自己对市场形势的判断,做出是否提前终止的决定。对于挂钩标的的选择也可以进一步扩大,而不仅仅局限于利率或汇率。

3.监管机构。首先要知道外汇结构性存款是一种很好的产品创新,它的发展对于整个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它的监管原则不应是简单禁止,而应是引导和保障,在完善和健全风险监控的基础上促进整个市场的发展。为此,监管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加大宣传,对投资者进行有关结构性存款的知识教育,提高投资者的市场把握、风险识别能力,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投资意识。(2)强化对银行的合规性监管,加大对银行合规性检查的力度。(3)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金融衍生品及结构性存款立法工作,对金融衍生品及其结构性存款的交易细节、操作要求、流程设计、风险控制做出详细的规定,确保银行有效地控制风险。(4)进一步推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工作,大力推进金融创新,鼓励和支持更多的金融衍生品工具的出现,为银行提供多样的避险工具,而不是消极地将外汇结构性存款简单地转售给外国交易商作商,赚取固定但微小的利差。(5)协调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能作用,相互通报,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共同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行黎.结构性外汇存款的投资属性与银行盈利模式的改变[J].新金融,2004,(5).

[2]童晖平.个人外汇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的收益风险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0).

[3]吴水平.外币结构性存款:细节操作仍需规范[J].中国外汇管理,2005,(7).

存款产品范文篇5

1、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信贷类金融创新产品不断增加,资产业务产品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提高信贷业务服务质量成为金融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实现了信贷结构优化,也改善了客户结构。当然,一些金融机构在创新过程中,过于盲目,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我国金融企业来说,实现金融创新是必要的,同时也要根据机构的现状,严格控制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2、保险、基金等理财产品成为金融创新产品中的新亮点,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理财产品是金融机构负债业务产品中的一部分。能够确保本金不受损失的基础上获得一定收益成为客户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样也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银行需要承担一部分金融风险。并且对于我国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来说,缺乏个性化的服务是其需要突破的瓶颈。

3、另外,中间产品业务质量的提升是我国金融机构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就目前各大金融机构的现状来说,中间业务产品较多但是技术含量并不高。机构之间的竞争较激烈,很多金融机构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这些现状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传导政策的影响主要包括对货币供给变动以及货币传导渠道的影响两个方面。其中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货币层次界定、外汇存款、融资贷款以及基金等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货币传导渠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货币的供给受到金融创新的影响明显

(1)金融创新产品的增多降低货币供应的可预测性。金融创新产品的增多使货币层次变得复杂,加速了不同层次货币之间的转换,提高了其流通速度,因此必须对货币及其分层进行重新定义明确货币层次之间的界限,尤其是对流通中的准货币,如活期存款与准货币之间的界限等,以提高货币供应和流通的稳定性,提高政府以及央行对其的控制力度,使其及时准确的了解金融数据。在现实金融创新中,活期存款与流通资金之间的界限不明确,银行等金融机构常将其作为结算甚至支付工具。金融机构在进行创新的同时对其负债状况的计算方式不明确,如信用卡的大量出现导致一些银行的金融风险增加,但是金融机构并未降低列入资产负债表,这样很容易导致无法区分投机性货币与交易性货币,导致货币供应层次之间的划分较为混乱。(2)外汇存款的增加改变了货币供给结构。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外汇存款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时外汇存款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时兑换为人民币进行流通,这样给金融创新带来了方便,拓宽了其途径。但是就目前我国关于外汇存款的法律法规来说,其尚不属于货币统计范畴,因此造成了货币供给结构的改变,为金融机构的创新带来了较大的挑战。(3)票据融资业务的出现。票据融资业务是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货币传导的重要因素。其在货币供给和传导渠道两个方面都对货币政策传导造成影响。此外,票据本身的流通性和支付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流通性与支付性,如贴现或再贴现等方式。这样对我国的货币流通统计造成一定的影响。(4)贷款融资业务改变了资金供给结构。近年来,银行系统拓宽了业务范围,融资范围扩大,如个人公积金贷款、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等方式。但是,这个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存款尚未纳入货币供应范围之内,影响货币供给计算。(5)债券的发行改变了资金核算范围。在广义货币流通统计中,常由于无法进行合理的统计而造成货币供给量的重复计算,同时对于短期债券来说,政策性银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期限低于1一年的金融债券,并不能全部纳入广义货币的统计,这样也造成了广义资金统计的重复计算。而对于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应作为一种银行存款,但是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尚不能将其列入货币供给。总之,在债券发行过程中,资金核算的方式尚不明确,导致许多货币资金计算不准确,出现重复计算和没有计算的情况。

2.金融创新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和基础货币的关系

货币乘数的公式为K=Dd/B=1/(h+r+e+f+p)(Dd、B、h、r、e、f、p分别代表活期存款额、基础货币、实际提现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财政性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和邮政储蓄占活期存款的比率)而货币供给公式为M=K*B(M、K、B分别代表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通过公式我们可以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乘数的具体影响:①由于金融创新对货币的流动性有所提高,所以现金的持有量明显减少,那么提现率就将随之下降,货币乘数被放大了②法定存款准备金由于金融创新的影响提取次数以及金额逐渐减少,法定准备金比率就会降低,货币乘数被放大了③金融创新会产生强流通性的金融工具,直接减少货币的交易性、预防性需求,相反增大了投机性货币的需求,所以货币市场是资金补充的理想平台,金融机构也就没有必要再中国银行存放超额准备金,降低了超额准备金比率,货币乘数被放大了④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广使货币流通性更强,银行类似活期存款的货币量增大,所以财政性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以及邮政储蓄占活期存款的比率都会下降,货币乘数被放大了。货币供给量以及货币乘数都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金融创新间接影响了货币当局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传导的影响

1.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需求结构,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些金融工具的创新导致了货币供给的不稳定,改变了货币需求的结构,尤其是一些信用卡产品的出现,增加了货币的功能,提高了其投机需求,使银行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同时,金融创新使利率的弹性降低,金融行业之间的竞争激烈,这使得金融工具不断趋于同质化,没有实现真正的创新。金融产品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利率就不能成为评价银行客户的唯一准则。资产的调整要通过收益以及结构利率的上升或下降的现状决定,利率不再起到绝对的决定作用,这无疑影响了货币供给的稳定性。最后,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本身与价格以及银行利率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货币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银行的利率弹性也受到影响。

2.金融创新导致货币当局的调控难度增大随着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的发行,其对货币市场的影响也逐渐体现出来。首先:基金等理财产品并没有纳入银行的存款范围,因此无法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保护。在没有更加合理的理财产品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的情况下,很多银行投资者就会放弃银行存款而选择购买理财产品。同时,存款利率的上升以与理财产品所获得的收益不成正比,且通常低于其收益。而相对于银行系统来说。理财产品变相增加了投资成本,提高了市场利率,同时无法实现对客户投资的有效控制。大部分银行存款被转化为投资理财产品,这样使银行的资金结构发生变化,理财产品无法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理财产品也抑制了金融机构其他业务的发展,如理财产品的增加降低了企业用于企业贷款的资金,使货币结构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对银行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其资金供给结构,使其不稳定因素增加。同时理财产品不属于银行存款范畴,无法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包括,银行虽然对利率等做出了适当的调整,但是对于理财产品业务来说,却不能构成有效地影响。与基金等理财产品相比,票据业务也对货币供给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由于与票据业务相关的保证金存款同样不能计入存款准备金,这样以存款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的基数就会受到影响而改变,通常会降低。票据业务拓宽了金融企业获取资金的途径,一方面维持了其经营,另一方面也使其对再贴现的相关业务依赖性降低,市场公开化程度明显得到提高,促进了货币政策传导。

3.金融创新给传导机制带来的负面影响与传统的金融市场相比,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改变了资金流通结构,也增大了其流通速度,但是这样也给货币当局的调控带来了影响,使其无法进行正确的决策,无法实现对其变化的正确把握。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使银行系统创新产品同质化,传统的银行利率和货币政策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不稳定因素增多。这样货币的传导时间就无法确定,甚至形成时滞。

四.关于降低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的几点思考

金融创新是金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的金融创新处在初级阶段,创新动机不明确,创新手段较单一,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提高。这与金融机构的制度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不稳定等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大量的国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给国内金融机构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减小其对货币传导的影响,促进我国的金融创新,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规范金融市场的相关制度,扩大金融产品创新范围的同时要严格控制产品或工具的质量。同时,应逐渐完善准备金制度,实现公开化的货币流通政策以提高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力度。提高金融创新技术,这要求以央行为核心的政府金融部门时刻关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及其变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建立合理规范化的金融创新制度,促进货币政策传导。

五.总结

存款产品范文篇6

在今年XX月XX日,经过农业银行相关部门统计情况显示,XX农业银行基层网点存款情况获得了快速增长,其存款金额较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X%,可谓是在全行各项业务中脱颖而出。在今年,农业银行制定了“稳客户、争份额、抓产品、强考核、高服务”的工作部署、并提出“同业争第一”的经营目标。为实现此目标,全面落实工作部署,农业银行的全体员工认真落实上级行的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重点,按照深入实施产品经营战略,持续提升全行服务水平,着力提升业绩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并落实与本行基层营业网点的实际工作之中,在全行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该行积极抢占高端客户市场,强化行内客户对本行的储蓄业务忠诚度,扩充银行客户资源。采取召开对本行原有对公客户恳谈对接会带动XXX个零售客户,以及展开对原有客户的信息存档与资金动态环境跟踪,强化客户村口业务服务,通过建立客户QQ群,公共建议簿等形式,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并解决客户问题,以巩固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与此同时,该行还推出了“批发营销带动战略”,制定对贵宾客户的“一揽子”理财服务和产品组合服务方案,该行部门经理以及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和一线柜员开展分层服务建设。从个人贷款、个人账户储蓄等源头性业务入手,拓展储蓄存款客户和资金规模,并同时重点推进VIP项目、贵金属、基金、理财、信用卡等产品组合营销,紧抓行内产品经营,锁定挖潜老客户、营销拓展新客户,拉动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

据了解,为有效提升基层网点存款,该行在紧抓客户建设的同时,还对本行的抓紧了各项产品的宣传营销,集中抓好宣传营销活动,依托网点阵地,开展储蓄存款典型网点竞赛活动,鼓励网点提档进位。同时深入开展网点辐射区域的覆盖性营销,深化行内专项政策工程,巩固和拓展农村储蓄存款市场。

为提高全行的综合服务能力,该行还强化了网点人员的服务项目考核,深入强化银行的管理体制,落实了“项目责任制”和“职位责任制”,保证责任到人,全行共同带责营业。为充分激发存款营销活力,该行发挥模范导向作用,组建了专门的考核小组,开展了储蓄存款、理财产品的营销奖励,并以储蓄存款增量、个人贵宾客户增量、理财产品及核心产品覆盖率为评价指标,对网点人员进行考核,并建立客户评分制,同时实施行内人员与客户的联动考核,加强客户对该行服务的满意度。为提高网点产品营销技能和客户拓展管理能力,该行强化了一线人员产品知识和营销技能培训,同时组成督导小分队,加强对网点文明标准化服务的督促检查,落实了以高效服务带动银行储蓄发展的建设目标,实现了基层网点存款快速增长达XX万元的优秀业绩。

存款产品范文篇7

关键词:存款保险;利率市场化;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影响

一、存款保险制度内容与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一)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中,是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合力建立保险机构,通常是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因此,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保证存款人的利益,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存款人更喜欢选择在有信用的大银行进行存款,以避免银行的破产,这对于中小银行发展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款保险赔付额度是有上限的,储户需要为自身分散存储风险,也为中小商业银行揽储带来了一定的契机。(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以后,储户的资金保障得到了支持,不必担心银行破产会造成自身资金的流失,这种情况下,利率的多少对储户的吸引力明显提高。国有大行因为长期的信用背书,加上存款产品多样化,在利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如果墨守成规,保持稳健的操作经营模式,中小商业银行的利率并不是很高,在揽储方面因为信用等问题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容易造成揽储压力,无法按照计划完成揽储,对商业银行的业绩和整体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得银行几乎不会受到储户的监督,因而将大量信贷资产配置于高风险投资之中,以获取高额的回报,因此会提供远高于市场的一些高利率产品,在经营方面存在一定的冒险,因此,存款保险制度下的利率市场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存款保险制度下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解决对策

(一)从创新角度做好金融创新。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的高低对存储客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对于存款者来说,其对获取利益的关注度明显高于风险,因此利率高低是存储客户首选的因素。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做好金融创新工作,找准政策的切入点,切实解决存储着的后顾之忧。存款保险制度下,赔付是有限额的,一般是50万限额,但这一额度对大额存单来说比较少,因此很多大额存款客户都喜欢银行在金融方面进行创新,获得与限额相同的利率权利,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切实把握存储客户的需求,做好金融产品的创新工作,通过整合银行内部的各种资源,为大额存储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产品需求,而内部通过风险控制,会计处理,产品研发等措施,创新多种投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内部资源有限整合的基础上,提高银行揽储能力。(二)切实做好金融信息公示工作。中小商业银行在政策性、金融产品、内部管理层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灵活性,这也是一些大行所不能比的,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商业银行应找准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的切入点,通过金融信息公示和透明度增加的方式来提高大额存款和储户的吸引力。具体来说,传统的商业银行操作模式中,银行对个人在信息方面是存在不对称的,突出表现为银行对个人通常进行信用调查,包括信用评估等,而个人对商业银行贷款去向,投资项目的具体内容不了解也缺乏制衡手段,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积极做好金融信息公示工作,增强金融信息的透明度,让存储客户了解到资金流的动向,而存款保险制度也实现了保险公司可以定期定时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流向进行纰漏,增加了信息的公示。(三)要切实提高自身竞争力。我国的银行体系在金融方面一直处于政府背书的状态,银行不能倒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共识,在此背景下,银行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以中小商业银行为例,中小商业银行一般在区域内具有很强的影响,是地区金融体系重要的一部分,深入到区域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旦倒闭很容易对地区经济造成影响。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打破了银行不能倒闭的金融现象,有利于激发中小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也解除了地方政府信用背书的情况,而是将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这种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必然会自发的对内部资源进行重构和调整,优化内部资源,提高自身核心的竞争力。

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为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调整,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从自身核心竞争力做起,切实做好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金融创新、产品创新,同时做好金融信息的公开透明,提高市场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单宇婷.利率市场化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2017.

存款产品范文篇8

关键词:存款保险;利率市场化;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影响

一、存款保险制度内容与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一)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中,是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合力建立保险机构,通常是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因此,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保证存款人的利益,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存款人更喜欢选择在有信用的大银行进行存款,以避免银行的破产,这对于中小银行发展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款保险赔付额度是有上限的,储户需要为自身分散存储风险,也为中小商业银行揽储带来了一定的契机。(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以后,储户的资金保障得到了支持,不必担心银行破产会造成自身资金的流失,这种情况下,利率的多少对储户的吸引力明显提高。国有大行因为长期的信用背书,加上存款产品多样化,在利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如果墨守成规,保持稳健的操作经营模式,中小商业银行的利率并不是很高,在揽储方面因为信用等问题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容易造成揽储压力,无法按照计划完成揽储,对商业银行的业绩和整体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得银行几乎不会受到储户的监督,因而将大量信贷资产配置于高风险投资之中,以获取高额的回报,因此会提供远高于市场的一些高利率产品,在经营方面存在一定的冒险,因此,存款保险制度下的利率市场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存款保险制度下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解决对策

(一)从创新角度做好金融创新。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的高低对存储客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对于存款者来说,其对获取利益的关注度明显高于风险,因此利率高低是存储客户首选的因素。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做好金融创新工作,找准政策的切入点,切实解决存储着的后顾之忧。存款保险制度下,赔付是有限额的,一般是50万限额,但这一额度对大额存单来说比较少,因此很多大额存款客户都喜欢银行在金融方面进行创新,获得与限额相同的利率权利,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切实把握存储客户的需求,做好金融产品的创新工作,通过整合银行内部的各种资源,为大额存储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产品需求,而内部通过风险控制,会计处理,产品研发等措施,创新多种投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内部资源有限整合的基础上,提高银行揽储能力。(二)切实做好金融信息公示工作。中小商业银行在政策性、金融产品、内部管理层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灵活性,这也是一些大行所不能比的,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商业银行应找准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的切入点,通过金融信息公示和透明度增加的方式来提高大额存款和储户的吸引力。具体来说,传统的商业银行操作模式中,银行对个人在信息方面是存在不对称的,突出表现为银行对个人通常进行信用调查,包括信用评估等,而个人对商业银行贷款去向,投资项目的具体内容不了解也缺乏制衡手段,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积极做好金融信息公示工作,增强金融信息的透明度,让存储客户了解到资金流的动向,而存款保险制度也实现了保险公司可以定期定时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流向进行纰漏,增加了信息的公示。(三)要切实提高自身竞争力。我国的银行体系在金融方面一直处于政府背书的状态,银行不能倒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共识,在此背景下,银行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以中小商业银行为例,中小商业银行一般在区域内具有很强的影响,是地区金融体系重要的一部分,深入到区域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旦倒闭很容易对地区经济造成影响。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打破了银行不能倒闭的金融现象,有利于激发中小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也解除了地方政府信用背书的情况,而是将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这种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必然会自发的对内部资源进行重构和调整,优化内部资源,提高自身核心的竞争力。

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为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调整,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从自身核心竞争力做起,切实做好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金融创新、产品创新,同时做好金融信息的公开透明,提高市场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单宇婷.利率市场化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2017.

存款产品范文篇9

述职人:*本人于2004年1月25日被支行党委任命为营业室经理,任期内主持营业室全面工作,主管对外业务拓展、客户关系维护、安全保卫工作,对部门的工作负全责。在此,向行领导及同事做述职报告:概述任职期内,本人能忠于职守,严于律已,作风廉洁,大胆管理,工作勤恳,严格执行国家金融政策,遵守省行、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响应上级行的有关号召,在支行党委的授权范围内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任职期内,无发生一起案件事故,实现“安全运行年”目标。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本部门业务发展稳健,业务运行机制良好,员工精神面貌较好,部门状况呈良好的发展趋势。二、履职及廉洁从业情况1、主要业务指标情况2003年底,营业室一般性存款为90,408万元,其中储蓄存款47,488万元,企业存款42,920万元,2004年底一般性存款达87,369万元,一般性存款下降了3,039万元,其中储蓄存款新增3,659万元,企业存款下降了6,698万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00.29万元,基金认购、申购536万元,柜台保险45.3万元,贷记卡开卡286张。储蓄存款增长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今年缺乏新的存款增长点、原有个别大客户由于因DCC上线后系统不支持原有的个人支票

业务,而转向其他银行,在我行的存款大幅下降,从年初的近2000万元下降到700多万元。去年存入的拆迁补偿费陆续到期、新转入拆迁费基本无沉淀、无带来新增存款。而12月下旬,一大客户因用款转走存款4100多万元,导致储蓄存款大幅下降,降幅达前11个月累计增长额的52%。2、业务拓展主要工作情况在任职期内,本人始终坚持以工作为重,在工作中以严于律已、宽于待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做到以亲情团结同事,以规章制度规范人,以奖金制度来激励人,部门业务状况稳定,员工团结协作。在业务拓展方面:1、为了让更多的客户认识、使用我行的金融产品,组织和参与多次户外产品宣传和营销活动。如利用周日或放学时间人流量较大的时段分别在小学、广场、举行户外宣传活动,营销我行重点产品,并充分利用大厅的VCD设备,每天在营业时间不停播放热卖中的基金或建行各产品介绍的光碟,对树立我行业务品牌和业务扩展,起到一定的积极宣传作用。2、做好存量客户的维护和精耕细作工作,始终把为客户服务作为服务宗旨,用客户的满意度来衡量我们的工作质量,时时以客为先,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务求取得以旧带新的效应。通过平日人情化的有效的沟通,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不仅增强原

有客户对我行的忠诚度,还为我行带来了新的优质客户。如我科的一名VIP客户带他的朋友来开户,为我们带来800多万元的个人存款和1000多万元的对公存款,原有一客户在我行的活期存款达到一定数额就如数转到工行,经我们的努力,该客户在我行开立了定期存款,在我行的存款增加了400多万元。2004年共新增VIP客户133人,其中总行级VIP客户3人,省行级34人,支行级96人,新增客户存款余额达2,400多万元。3、积极跟进统发工资续签相关工作。为在同行争夺的情况下顺利续签,做了大量细致、具体的工作。4、走出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深入到附近的小区、等市场,宣传业务,寻找商机,营销中间业务产品。

存款产品范文篇10

述职人:*本人于2004年1月25日被支行党委任命为营业室经理,任期内主持营业室全面工作,主管对外业务拓展、客户关系维护、安全保卫工作,对部门的工作负全责。在此,向行领导及同事做述职报告:概述任职期内,本人能忠于职守,严于律已,作风廉洁,大胆管理,工作勤恳,严格执行国家金融政策,遵守省行、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响应上级行的有关号召,在支行党委的授权范围内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任职期内,无发生一起案件事故,实现“安全运行年”目标。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本部门业务发展稳健,业务运行机制良好,员工精神面貌较好,部门状况呈良好的发展趋势。二、履职及廉洁从业情况1、主要业务指标情况2003年底,营业室一般性存款为90,408万元,其中储蓄存款47,488万元,企业存款42,920万元,2004年底一般性存款达87,369万元,一般性存款下降了3,039万元,其中储蓄存款新增3,659万元,企业存款下降了6,698万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00.29万元,基金认购、申购536万元,柜台保险45.3万元,贷记卡开卡286张。储蓄存款增长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今年缺乏新的存款增长点、原有个别大客户由于因DCC上线后系统不支持原有的个人支票

业务,而转向其他银行,在我行的存款大幅下降,从年初的近2000万元下降到700多万元。去年存入的拆迁补偿费陆续到期、新转入拆迁费基本无沉淀、无带来新增存款。而12月下旬,一大客户因用款转走存款4100多万元,导致储蓄存款大幅下降,降幅达前11个月累计增长额的52%。2、业务拓展主要工作情况在任职期内,本人始终坚持以工作为重,在工作中以严于律已、宽于待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做到以亲情团结同事,以规章制度规范人,以奖金制度来激励人,部门业务状况稳定,员工团结协作。在业务拓展方面:1、为了让更多的客户认识、使用我行的金融产品,组织和参与多次户外产品宣传和营销活动。如利用周日或放学时间人流量较大的时段分别在小学、广场、举行户外宣传活动,营销我行重点产品,并充分利用大厅的VCD设备,每天在营业时间不停播放热卖中的基金或建行各产品介绍的光碟,对树立我行业务品牌和业务扩展,起到一定的积极宣传作用。2、做好存量客户的维护和精耕细作工作,始终把为客户服务作为服务宗旨,用客户的满意度来衡量我们的工作质量,时时以客为先,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务求取得以旧带新的效应。通过平日人情化的有效的沟通,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不仅增强原

有客户对我行的忠诚度,还为我行带来了新的优质客户。如我科的一名VIP客户带他的朋友来开户,为我们带来800多万元的个人存款和1000多万元的对公存款,原有一客户在我行的活期存款达到一定数额就如数转到工行,经我们的努力,该客户在我行开立了定期存款,在我行的存款增加了400多万元。2004年共新增VIP客户133人,其中总行级VIP客户3人,省行级34人,支行级96人,新增客户存款余额达2,400多万元。3、积极跟进统发工资续签相关工作。为在同行争夺的情况下顺利续签,做了大量细致、具体的工作。4、走出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深入到附近的小区、等市场,宣传业务,寻找商机,营销中间业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