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8:44:16

存货管理

存货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贸易企业;仓储单位;存货管理

一、存货管理的概述

(一)存货管理的含义。存货管理是指企业为了维护日常货物管理活动的正常秩序而实施的一些必要的管理程序、措施和手段,是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和监督的控制过程。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存货业务的内部控制,从而确保企业存货管理活动过程中的记录准确性、信息真实性、存货安全性以及存货周转效率性。贸易企业存货主要以商品为主,是流动资产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特点为占用资金大,种类繁多,规格复杂,存放地点分散,异地监管难度大等。(二)加强贸易企业存货管理的重要性。贸易企业的核心管理环节是存货管理。加强存货管理对贸易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重要前提。健全的存货管理可以降低企业从采购、存储到销售各阶段的风险。因此,加强贸易企业存货管理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加强存货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通过加强存货管理,完善存货管理制度,控制管理过程中各环节风险,提高商品竞争能力,有效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2.加强存货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势必占用企业的大量流动资金。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可降低企业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流转速度和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贸易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部分贸易企业自身没有仓储条件,基本将货物的仓储业务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大部分民营物流公司没有自有仓库,靠租用他人场地进行仓储出租和物流管理,且存在管理不规范现象。若贸易企业将存货委托该类物流公司管理,事先未对其进行资质调查,很难把控货物存储期间的安全和完整。当发生风险时,货物一旦损失,该类仓储单位偿债能力有限,企业将无法获得赔偿。(一)存货管理制度不健全。1.部分企业在新增业务类型时未及时制定相关存货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未针对新增业务的特点制定规范的货物进、销、存、查仓、盘点、品质管理等制度。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无章可循,无据可依,存货管理处在灰暗地带。2.部分企业制度修订不及时。有些企业虽制定了货物管理流程及管理制度,但未根据业务的发展情况及业务特点进行适时修订,原有的管理制度早已不能满足现阶段业务发展管理需求,使存货管理政策无法全面落实,上游环节的错误信息将给下游环节的管理产生严重的影响。(二)存货管理过程不完善。1.部分企业对第三方仓储单位资质调视不够。贸易企业未对第三方仓储单位进行资质调查,轻易将大批货物寄存他处,仅为了方便、仓储费用合理能接受,却忽视了其仓储条件、管理能力以及仓储单位的股东兼营业务、投资喜好等做出充分评估。2.大批货物入库环节管控不到位。2018年35期(12月)企业在办理大批量货物进仓时缺少必要的现场监管,依据仓储单位出具的货权证明支付货款,未实地根据合同要求进行货物相关信息的核实确认,难以确保仓储单位出具的货权证明的真实性。3.货物存储期间管理不到位。贸易企业经营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货物特性选择不同的仓库,存放地点较为分散,异地查仓成本高,查仓时间间隔长。月末或季度通过电话或书面对账,未对实物进行实地盘点;对于市场行情下滑且短期内价格无法回升和流动性缓慢的商品,存在存储期较长的现象,企业对异地存货监管弱化,可能存在资源被挪用的风险。4.食品类存货品质监管不到位。贸易企业对冷冻食品入库时的品质验收手段比较有限,商品均有一定的保质期,日常经营管理难度较大,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当商品出现滞销时,企业往往忽略了该商品的保质期,导致货物临保或过期存在折价风险,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5.实物信息与财务账面库存信息脱节。货物已办理进出仓手续,相关单据等信息未能及时传递到位,严重影响财务入账效率,造成实物信息与财务账面存货信息存在偏差,导致账实不符,报表数据不准确,难以为管理层及业务相关人员提供动态准确的库存信息。(三)部分贸易企业对存货保险不够重视。1.存货管理需要增加企业成本。大中型贸易企业的存货存量大,投保费用将给企业增加管理成本,出险的概率具有不确定性,部分企业管理层觉得出险概率不高,故不重视对存货的保险投入。2.仓储单位不承担不可抗力发生的损失。正常情况下仓储协议会约定:在货物存储期间,如遇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发生的损失,仓储单位不承担责任。若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企业将由此承担巨大的损失。

三、加强贸易企业存货管理的建议

风险管理是手段,风险控制是目标。如何对贸易企业存货管理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应对市场变化的情况下,存货管理是贸易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业务实际情况,认真梳理存货管理各环节的风险点,形成完整的具有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的存货管理制度。首先,应构建岗位责任制,将岗位主要工作内容、操作步骤以及奖惩措施等方面内容纳入管理制度中,明确存货管理人员的权责范围,做到分工合理、各司其职,确保相关风险管控合理、有效。其次,应制定货物进出仓管理制度。加大商品验收、入仓和出仓管控力度,认真核对货物种类、规格、数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及时构建库存盘点制度,提升企业存货管理有效运行。(二)加强存货日常管理机制。1.重视第三方仓储单位的选择评估与资质调查管理。贸易企业对仓储单位的选择:首选本企业系统内的自有仓库,其次选大中型国有仓储单位,严格控制租用场地经营的民营仓储单位存放规模;因业务拓展需要须与新的仓储单位合作,必须对其进行资质调查。首先,物流部门应组织贸管部门通过实地考察仓储单位的经营场所、地理位置、人员配备及经营机构的设置等情况,分析其运营环境及持续经营能力等。其次,充分了解仓储单位是否兼营贸易业务、是否存在融通货物先例、经营模式是否守法合规、管理层是否存在等投机行为、股东是否经营高风险业务等。综合各方信息,以便对仓储单位的选择提供有用信息。再次,必要时可聘请第三方评信机构进行资信调查,同时,贸管部门应及时进行补充完善相关仓储单位信息资料,加强对后续资质变化跟踪。2.贸易企业应加强货物入仓、存储、出仓管理。(1)加强货物入仓管理。大批货物办理入仓前,企业物流部门应派专人前往仓储单位进行货权交接,确保入仓货物的品类、质量符合采购要求、货物数量准确无误、货物是否包装完好,入仓后货物存放情况以及张贴货权标志等。(2)加强存储期间管理力度。企业监管部门应实施定期或不定期查仓和盘点管理,增加突击查仓次数,及时跟踪货物进出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存货风险;加强对相关货物日常品质变化的跟踪管理,关注存储期间食品类存货的保质期以及临保情况,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变化,为企业销售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3)加强货物出仓管理。在货物办理分批出仓时,仓储单位接到贸易企业的发货指令《货物出仓单》,认真对照贸易企业在签订仓储协议时预留的放货指示《货物出仓单》样本印签,核对无误后并严格按《货物出仓单》上具体的信息办理出仓手续。3.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化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避免存在实物信息与财务账面存货信息脱节的现象。企业应全盘考虑将物流数据,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等集中到一个平台上进行管理,实现相关数据一体化管理和无缝对接,减少内部重复的单据传递、数据核对、统计等工作,从而让物流人员、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更多关注于内部流程的监控和梳理上,提高管理效率。(三)完善存货保险机制。财产保险是一种社会经济补偿制度。企业对库存货物进行保险管理,是对仓储单位无法承担的风险做了事先安排,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一旦风险事故发生,企业可以从保险公司得到经济补偿。因此,对存货投保可以降低或消除损失发生后的企业财务负担。1.企业应选择合适的保险险种。目前,财产保险主要有财产基本险和综合险两大类,以及若干附加险。每种险种所对应的费率不同,企业应根据合作的仓储单位存储设施条件、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做出综合评估,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保险险种。2.企业应充分估算保险金额。根据每个合作仓储单位历年的存储规模以及预计当年度的计划存放量来确定投保额度,合理控制投保费用。综上所述,存货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环节。加强企业存货管理建设势在必行,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企业行业竞争能力,壮大企业发展空间。因此,要加强存货管理,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融入一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参考文献:

[1]欧荣鹏.贸易型企业存货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采购与供应链,2017(08).

[2]张燕华.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8(01).

存货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制度

一、存贷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的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的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占35%。而物流成本又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O%——85%;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缺乏一整套有关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也不能很好执行。

(二)核算不实,成本费用增加:有些企业的会计核算起不到监督作用,账实严重不符;有的企业对新税制下存货的核算缺乏认识和了解,在购进环节不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自身税负。

(三)产品滞销,效益低下:产品滞销是大多数亏损企业的通病。

三、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利用企业物流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存货管理活动中的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是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趋势和重点。我们的大多数企业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销售和扩充规模上,相比之下,对存货管理则有所忽视,

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将加强存货管理提到日程上来。

(一)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应采用存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制定指标部门应参照历史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分解存货资金计划指标给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

(三)存货的规划

存货的规划是控制存货水平,降低资金占用,使存货效益和成本达到最优化的存货事前控制方法。做好存货规划,首先应制定经济订货规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再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其次,要确定存货资金的占用额。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根据各种存货平均每天的周转额和其资金的周转日数来确定存货资金数额的周转期法;二是以上年存货资金占用额为基础,分析计划年度各项变动因素加以调整后确定资金数额的因素分析法;三是根据存货资金与有关因素的比例关系来确定资金数额的比例法。

(四)完善内部控制,确保其行之有效

1.做好岗位分工控制。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取得、验收与入库的控制。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帐,加强对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存货的管理。

3.仓储与保管控制。首先,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其次,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再次,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第四,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最后,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监督与检查。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合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如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运输资源等。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成本。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如仅利用内部物流资源,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而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降低仓储费用,运输费用,;二是减少存货储存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企业物流的外包,可减少物流设施的投资费用,物流人员的管理费用,减少流通环节。利用第三方物流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在内外资源的利用上,应先整合内部资源,如企业有闲置厂房,运输设备,应先盘活利用现有资产,同时还应考虑安排就业和分流富余人员等非经济因素;二是应注意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中介机构的作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企业存货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的人才;三是加强存货管理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考虑存货的仓储成本和配送成本,还应改善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和企业分支机构及经营网点的设置。

总之,通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存货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制度

一、存贷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的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论文百事通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的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占35%。而物流成本又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O%——85%;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缺乏一整套有关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也不能很好执行。

(二)核算不实,成本费用增加:有些企业的会计核算起不到监督作用,账实严重不符;有的企业对新税制下存货的核算缺乏认识和了解,在购进环节不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自身税负。

(三)产品滞销,效益低下:产品滞销是大多数亏损企业的通病。

三、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利用企业物流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存货管理活动中的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是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趋势和重点。我们的大多数企业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销售和扩充规模上,相比之下,对存货管理则有所忽视,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将加强存货管理提到日程上来。

(一)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应采用存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制定指标部门应参照历史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分解存货资金计划指标给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

(三)存货的规划

存货的规划是控制存货水平,降低资金占用,使存货效益和成本达到最优化的存货事前控制方法。做好存货规划,首先应制定经济订货规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再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其次,要确定存货资金的占用额。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根据各种存货平均每天的周转额和其资金的周转日数来确定存货资金数额的周转期法;二是以上年存货资金占用额为基础,分析计划年度各项变动因素加以调整后确定资金数额的因素分析法;三是根据存货资金与有关因素的比例关系来确定资金数额的比例法。

(四)完善内部控制,确保其行之有效

1.做好岗位分工控制。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取得、验收与入库的控制。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帐,加强对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存货的管理。

3.仓储与保管控制。首先,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其次,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再次,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第四,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最后,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监督与检查。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合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如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运输资源等。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成本。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如仅利用内部物流资源,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而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降低仓储费用,运输费用,;二是减少存货储存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企业物流的外包,可减少物流设施的投资费用,物流人员的管理费用,减少流通环节。利用第三方物流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在内外资源的利用上,应先整合内部资源,如企业有闲置厂房,运输设备,应先盘活利用现有资产,同时还应考虑安排就业和分流富余人员等非经济因素;二是应注意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中介机构的作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企业存货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的人才;三是加强存货管理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考虑存货的仓储成本和配送成本,还应改善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和企业分支机构及经营网点的设置。

总之,通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存货管理范文篇4

(一)存货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公司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

A类存货的特点是金额很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如在超市,高档皮货、珠宝首饰、名烟名酒、家用电器、家具、摩托车、大型健身器械等A类商品的品种数量并不很多,但价值额却相当大;大众化的服装、鞋帽、床上用品、布匹、文具用具等B类商品品种数量比较多,但价值额相对A类商品要小得多;至于各种小百货,如针线、纽扣、化妆品、日常卫生用品及其他日杂用品等C类商品品种数量则非常多,单位价值却很小。一般而言,三类存货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B:C=0.7:0.2:0.1,而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A:B:C=0.1:0.2:0.7。

(二)经济订货量模型(EOQ)。所谓EOQ,即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OrderQuantity),它利用数学的方法求得在一定时期内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之和最低时的订货批量[2]。典型的存货订货规模就是估算出适度的订货规模,使得成本实现最小化。从EOQ模型的推导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保持恰当的订货规模,才能使总成本降低。因此,EOQ不提倡小批量订货。

(三)保持适当的存货周转率。一个公司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对公司的流动比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存货的流动性的分析很重要。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公司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公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公司的变现能力。

(四)准时生产制(JIT)。准时生产方式是日本在20世纪50、60年代研究和开始实施的生产管理方式,是一种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降低成本的准则。其中心思想是寻求、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浪费的一切根源和任何不产生附加价值的活动,实现这一思想的控制方法和原则是:将必要的材料,以正确的数量和完美的质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往必要的地点。生产系统如果真正运行在准时制生产方式的状态下,它的库存就被减至最小的程度,因此,JIT又被简而言之成“零库存”管理[3]。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知道JIT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是使库存最小化的生产系统,即消除一切只增加成本,而不向产品中增加价值的过程。

二、存货管理方法的应用

本文从分析安徽某公司存货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导致存货管理出现问题的内外部原因,并提出优化存货管理的策略。

(一)公司存货管理的现状(见下表)

从这3年的趋势平均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该公司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2007年3月以前上升较快,之后略有下降,再呈缓慢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公司发展,存货的增长速度高于公司资产的增长速度。以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可以揭示存货变现的能力,该比率越大,意味着存货转换为收入的时间越短,变现能力越强。而以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则可以反映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该比率越大意味着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公司管理存货的能力越强。表中这两项数据均呈现较快上升趋势,说明公司越来越重视存货的控制和管理,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但2007年前三个季度存货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各季度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第一季度的数值下滑太快,其存货的周转情况差强人意,说明企业生产经营及其销售出现问题,唯独第四季度各项指标较好,说明企业存在操纵利润的迹象。

(二)公司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导致存货管理低效的公司内部因素

(1)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对存货本质的认识缺陷,使得公司的存货大量积压。大量的存货必然会消耗大量的成本,从这个角度上讲,存货也是公司的一项“负债”,公司应尽可能地以较低的存货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

(2)公司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公司的库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公司供、产、销各部门往往片面追求各自部门的利益,彼此之间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导致要么公司的存货储备量低于市场需求使之失去市场机会,要么造成库存积压,增加其储存成本。

(3)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存货的监管效率低下。公司内部没有制定关于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即使制定了也因为缺乏严格的考核和监督,使之不能有效地运行。造成内部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存货流转过程中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4)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缺乏使得公司难以确定科学的库存量。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致使其在对库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习惯于单纯凭借主观经验,而不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存货进行定性与定量控制。

(5)存货管理的技术手段落后,造成存货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公司相关部门及其上、下游公司。公司内部仅仅建立了以统计核算为目的的小型数据库系统,严重时甚至会误导公司的采购与生产活动,造成存货的脱销或者积压。

(6)没有将存货管理与物流管理相结合,导致公司存货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加。公司往往以库存静态管理为中心,忽略了存货管理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仅仅只局限于库存满足生产或销售需要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或者原材料。

2.导致存货管理低效的公司外部因素

(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人民银行总行扩大了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致使各银行的执行利率随之上升,加之各方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一些公司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和资金利率风险,便大量囤积原材料,形成了较多的存货。

(2)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近年来,我国的生产性价格指数(PPI)居高不下,物价上升的压力持续存在,原材料供应日趋紧张,能源、运输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公司为了降低缺货风险,不得不增加存货的安全库存量,并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避免物价变动产生的风险。

(3)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市场需求变化加剧,也会增加公司存货管理的难度,公司常因销售预测不准,造成已被淘汰的产品以及相关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大量积压。

(三)优化公司存货管理的策略

1.提高销售预测的准确度。应做好销售预测,尽可能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公司在进行销售预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滚动预测的方式,不断地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销售预测进行修正,并让经销商参与整个预测流程,发挥经销商更接近市场、更了解市场的优势,以提高预测的准确程度。

2.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公司存货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所有存货不分巨细地严加管理。因此,公司在存货的日常管理中,可以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10%~15%,金额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B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20%~30%,金额占全部存货总额的15%左右;C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60%~65%,金额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在此基础上,公司应重点抓好A类存货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存货管理战略,严格控制该类存货的数量,提高其周转的速度。

3.优化和改良公司的生产运作流程。在优化和改良的过程中,公司需要分析生产的各个流程中哪些是无效的作业流程,哪些是能够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作业流程,进而消除无效的流程。在简化生产流程的同时,公司还应对生产流程进行改进,使生产线上各个作业流程的时间趋于一致,实现生产线的同步生产。

4.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公司要建立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通过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存货业务的各个环节,确保相关部门和岗位职责分明,并保证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立并完善供应商准入制度。公司应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资质等级、信誉及价格等情况,建立完整的供应商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制止不良存货的发生。第三,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存货盘点制度,实施盘点控制。公司应对存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清查,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为公司的存货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5.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协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公司可以让供应商参与公司的存货管理,通过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向供应商公布自己的生产经营计划,由供应商根据公司的存货消耗需求情况来组织安排发货。这样,既可以降低存货的采购成本,又减少了存货的资金占用[4]。

6.建立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公司应该结合自身业务流程特点,使用合适的库存管理软件,建立公司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使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公司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实现存货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

7.全员参与存货管理。优化存货管理除了需要公司管理层改变经营理念、重视存货的控制和管理外,还应该让公司的采购、仓库、财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门均参与到存货的管理中,共享存货管理的相关信息,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来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在整合的过程中,公司应当将存货管理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员工,强调公司全员参与存货管理,为存货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

(四)公司存货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现阶段公司存货管理水平不高,现代化物流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公司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物流技术的逐步发展与应用,JIT这一现代存货管理理念一定会成为精达股份公司存货管理的发展趋势,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服务。

JIT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甚至消除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成品的产出的全过程中的存货,建立起平滑而更有效的生产流程。在准时生产制下,产品完工正好是要运输给顾客的时候,同样原材料到达生产工序时正好是该工序开始准备生产之时。没有任何不需要的材料被采购入库,没有任何不需要的产品被生产出来,所有的存货都在生产线上,因此,将存货降到最低,实现零存货是准时制的目标之一。

JIT的运用给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收益,它不仅提高了存货管理效率——节省存货资金的占用和仓储空间的占用,以及与之相关的保管人员的减少等等,还减少了由于存货资金的占用而减少的资本成本支出。最关键的是它是消除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无价值增值的活动和耗费,即消除一切浪费,最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5]。

因此,JIT这一现代存货管理理念一定会成为精达股份公司存货管理的发展趋势。但精达股份公司实施JIT存货库存管理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全社会科技水平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基础。

(2)企业之间的真诚密切协作是有利环境。

(3)强调全面性预防维护,实施ITT必须鼓励全员参与。

参考文献:

[1]王廷丽.JIT与零库存[J].兰州学刊,2004,(6).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王利平.管理学原理(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熊胜绪.丰田生产方式的特点及其科学性评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2,(11).

[5]韦波,祥建.基于JIT的存货管理策略探讨[J].企业活力,2004,(8).

存货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企业存货;存货管理;周转速度

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及商品等[1]。企业置留存货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另一方面是出自价格的考虑,零购物资的价格往往较高,而整批购买在价格上有优惠。但是,过多地存货不仅会占用较多资金,也会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因此,进行存货管理的目的就是尽力在各种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作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只有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利用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存货管理的方法

(一)存货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公司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

A类存货的特点是金额很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如在超市,高档皮货、珠宝首饰、名烟名酒、家用电器、家具、摩托车、大型健身器械等A类商品的品种数量并不很多,但价值额却相当大;大众化的服装、鞋帽、床上用品、布匹、文具用具等B类商品品种数量比较多,但价值额相对A类商品要小得多;至于各种小百货,如针线、纽扣、化妆品、日常卫生用品及其他日杂用品等C类商品品种数量则非常多,单位价值却很小。一般而言,三类存货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B:C=0.7:0.2:0.1,而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A:B:C=0.1:0.2:0.7。

(二)经济订货量模型(EOQ)。所谓EOQ,即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OrderQuantity),它利用数学的方法求得在一定时期内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之和最低时的订货批量[2]。典型的存货订货规模就是估算出适度的订货规模,使得成本实现最小化。从EOQ模型的推导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保持恰当的订货规模,才能使总成本降低。因此,EOQ不提倡小批量订货。

(三)保持适当的存货周转率。一个公司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对公司的流动比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存货的流动性的分析很重要。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公司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公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公司的变现能力。

(四)准时生产制(JIT)。准时生产方式是日本在20世纪50、60年代研究和开始实施的生产管理方式,是一种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降低成本的准则。其中心思想是寻求、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浪费的一切根源和任何不产生附加价值的活动,实现这一思想的控制方法和原则是:将必要的材料,以正确的数量和完美的质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往必要的地点。生产系统如果真正运行在准时制生产方式的状态下,它的库存就被减至最小的程度,因此,JIT又被简而言之成“零库存”管理[3]。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知道JIT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是使库存最小化的生产系统,即消除一切只增加成本,而不向产品中增加价值的过程。

二、存货管理方法的应用

本文从分析安徽某公司存货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导致存货管理出现问题的内外部原因,并提出优化存货管理的策略。

(一)公司存货管理的现状(见下表)

从这3年的趋势平均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该公司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2007年3月以前上升较快,之后略有下降,再呈缓慢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公司发展,存货的增长速度高于公司资产的增长速度。以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可以揭示存货变现的能力,该比率越大,意味着存货转换为收入的时间越短,变现能力越强。而以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则可以反映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该比率越大意味着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公司管理存货的能力越强。表中这两项数据均呈现较快上升趋势,说明公司越来越重视存货的控制和管理,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但2007年前三个季度存货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各季度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第一季度的数值下滑太快,其存货的周转情况差强人意,说明企业生产经营及其销售出现问题,唯独第四季度各项指标较好,说明企业存在操纵利润的迹象。

(二)公司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导致存货管理低效的公司内部因素

(1)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对存货本质的认识缺陷,使得公司的存货大量积压。大量的存货必然会消耗大量的成本,从这个角度上讲,存货也是公司的一项“负债”,公司应尽可能地以较低的存货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

(2)公司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公司的库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公司供、产、销各部门往往片面追求各自部门的利益,彼此之间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导致要么公司的存货储备量低于市场需求使之失去市场机会,要么造成库存积压,增加其储存成本。

(3)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存货的监管效率低下。公司内部没有制定关于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即使制定了也因为缺乏严格的考核和监督,使之不能有效地运行。造成内部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存货流转过程中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4)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缺乏使得公司难以确定科学的库存量。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致使其在对库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习惯于单纯凭借主观经验,而不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存货进行定性与定量控制。

(5)存货管理的技术手段落后,造成存货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公司相关部门及其上、下游公司。公司内部仅仅建立了以统计核算为目的的小型数据库系统,严重时甚至会误导公司的采购与生产活动,造成存货的脱销或者积压。

(6)没有将存货管理与物流管理相结合,导致公司存货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加。公司往往以库存静态管理为中心,忽略了存货管理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仅仅只局限于库存满足生产或销售需要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或者原材料。

2.导致存货管理低效的公司外部因素

(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人民银行总行扩大了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致使各银行的执行利率随之上升,加之各方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一些公司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和资金利率风险,便大量囤积原材料,形成了较多的存货。

(2)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近年来,我国的生产性价格指数(PPI)居高不下,物价上升的压力持续存在,原材料供应日趋紧张,能源、运输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公司为了降低缺货风险,不得不增加存货的安全库存量,并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避免物价变动产生的风险。

(3)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市场需求变化加剧,也会增加公司存货管理的难度,公司常因销售预测不准,造成已被淘汰的产品以及相关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大量积压。

(三)优化公司存货管理的策略

1.提高销售预测的准确度。应做好销售预测,尽可能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公司在进行销售预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滚动预测的方式,不断地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销售预测进行修正,并让经销商参与整个预测流程,发挥经销商更接近市场、更了解市场的优势,以提高预测的准确程度。

2.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公司存货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所有存货不分巨细地严加管理。因此,公司在存货的日常管理中,可以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10%~15%,金额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B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20%~30%,金额占全部存货总额的15%左右;C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60%~65%,金额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在此基础上,公司应重点抓好A类存货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存货管理战略,严格控制该类存货的数量,提高其周转的速度。

3.优化和改良公司的生产运作流程。在优化和改良的过程中,公司需要分析生产的各个流程中哪些是无效的作业流程,哪些是能够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作业流程,进而消除无效的流程。在简化生产流程的同时,公司还应对生产流程进行改进,使生产线上各个作业流程的时间趋于一致,实现生产线的同步生产。

4.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公司要建立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通过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存货业务的各个环节,确保相关部门和岗位职责分明,并保证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立并完善供应商准入制度。公司应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资质等级、信誉及价格等情况,建立完整的供应商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制止不良存货的发生。第三,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存货盘点制度,实施盘点控制。公司应对存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清查,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为公司的存货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5.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协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公司可以让供应商参与公司的存货管理,通过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向供应商公布自己的生产经营计划,由供应商根据公司的存货消耗需求情况来组织安排发货。这样,既可以降低存货的采购成本,又减少了存货的资金占用[4]。

6.建立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公司应该结合自身业务流程特点,使用合适的库存管理软件,建立公司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使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公司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实现存货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

7.全员参与存货管理。优化存货管理除了需要公司管理层改变经营理念、重视存货的控制和管理外,还应该让公司的采购、仓库、财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门均参与到存货的管理中,共享存货管理的相关信息,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来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在整合的过程中,公司应当将存货管理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员工,强调公司全员参与存货管理,为存货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

(四)公司存货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现阶段公司存货管理水平不高,现代化物流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公司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物流技术的逐步发展与应用,JIT这一现代存货管理理念一定会成为精达股份公司存货管理的发展趋势,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服务。

JIT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甚至消除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成品的产出的全过程中的存货,建立起平滑而更有效的生产流程。在准时生产制下,产品完工正好是要运输给顾客的时候,同样原材料到达生产工序时正好是该工序开始准备生产之时。没有任何不需要的材料被采购入库,没有任何不需要的产品被生产出来,所有的存货都在生产线上,因此,将存货降到最低,实现零存货是准时制的目标之一。

JIT的运用给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收益,它不仅提高了存货管理效率——节省存货资金的占用和仓储空间的占用,以及与之相关的保管人员的减少等等,还减少了由于存货资金的占用而减少的资本成本支出。最关键的是它是消除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无价值增值的活动和耗费,即消除一切浪费,最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5]。

因此,JIT这一现代存货管理理念一定会成为精达股份公司存货管理的发展趋势。但精达股份公司实施JIT存货库存管理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全社会科技水平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基础。

(2)企业之间的真诚密切协作是有利环境。

(3)强调全面性预防维护,实施ITT必须鼓励全员参与。

参考文献:

[1]王廷丽.JIT与零库存[J].兰州学刊,2004,(6).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王利平.管理学原理(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存货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制度

一、存贷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的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论文百事通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的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占35%。而物流成本又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O%——85%;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缺乏一整套有关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也不能很好执行。

(二)核算不实,成本费用增加:有些企业的会计核算起不到监督作用,账实严重不符;有的企业对新税制下存货的核算缺乏认识和了解,在购进环节不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自身税负。

(三)产品滞销,效益低下:产品滞销是大多数亏损企业的通病。

三、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利用企业物流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存货管理活动中的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是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趋势和重点。我们的大多数企业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销售和扩充规模上,相比之下,对存货管理则有所忽视,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将加强存货管理提到日程上来。

(一)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应采用存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制定指标部门应参照历史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分解存货资金计划指标给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

(三)存货的规划

存货的规划是控制存货水平,降低资金占用,使存货效益和成本达到最优化的存货事前控制方法。做好存货规划,首先应制定经济订货规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再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其次,要确定存货资金的占用额。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根据各种存货平均每天的周转额和其资金的周转日数来确定存货资金数额的周转期法;二是以上年存货资金占用额为基础,分析计划年度各项变动因素加以调整后确定资金数额的因素分析法;三是根据存货资金与有关因素的比例关系来确定资金数额的比例法。

(四)完善内部控制,确保其行之有效

1.做好岗位分工控制。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取得、验收与入库的控制。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帐,加强对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存货的管理。

3.仓储与保管控制。首先,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其次,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再次,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第四,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最后,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监督与检查。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合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如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运输资源等。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成本。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如仅利用内部物流资源,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而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降低仓储费用,运输费用,;二是减少存货储存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企业物流的外包,可减少物流设施的投资费用,物流人员的管理费用,减少流通环节。利用第三方物流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在内外资源的利用上,应先整合内部资源,如企业有闲置厂房,运输设备,应先盘活利用现有资产,同时还应考虑安排就业和分流富余人员等非经济因素;二是应注意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中介机构的作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企业存货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的人才;三是加强存货管理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考虑存货的仓储成本和配送成本,还应改善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和企业分支机构及经营网点的设置。

总之,通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存货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制度

一、存贷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的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的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占35%。而物流成本又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O%——85%;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缺乏一整套有关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也不能很好执行。

(二)核算不实,成本费用增加:有些企业的会计核算起不到监督作用,账实严重不符;有的企业对新税制下存货的核算缺乏认识和了解,在购进环节不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自身税负。

(三)产品滞销,效益低下:产品滞销是大多数亏损企业的通病。

三、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论文网在线

利用企业物流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存货管理活动中的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是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趋势和重点。我们的大多数企业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销售和扩充规模上,相比之下,对存货管理则有所忽视,

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将加强存货管理提到日程上来。

(一)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应采用存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制定指标部门应参照历史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分解存货资金计划指标给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

(三)存货的规划

存货的规划是控制存货水平,降低资金占用,使存货效益和成本达到最优化的存货事前控制方法。做好存货规划,首先应制定经济订货规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再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其次,要确定存货资金的占用额。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根据各种存货平均每天的周转额和其资金的周转日数来确定存货资金数额的周转期法;二是以上年存货资金占用额为基础,分析计划年度各项变动因素加以调整后确定资金数额的因素分析法;三是根据存货资金与有关因素的比例关系来确定资金数额的比例法。

(四)完善内部控制,确保其行之有效

1.做好岗位分工控制。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取得、验收与入库的控制。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帐,加强对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存货的管理。论文网在线

3.仓储与保管控制。首先,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其次,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再次,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第四,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最后,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监督与检查。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合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如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运输资源等。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成本。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如仅利用内部物流资源,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而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降低仓储费用,运输费用,;二是减少存货储存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企业物流的外包,可减少物流设施的投资费用,物流人员的管理费用,减少流通环节。利用第三方物流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在内外资源的利用上,应先整合内部资源,如企业有闲置厂房,运输设备,应先盘活利用现有资产,同时还应考虑安排就业和分流富余人员等非经济因素;二是应注意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中介机构的作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企业存货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的人才;三是加强存货管理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考虑存货的仓储成本和配送成本,还应改善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和企业分支机构及经营网点的设置。

总之,通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存货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制度

一、存贷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的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的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占35%。而物流成本又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O%——85%;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缺乏一整套有关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也不能很好执行。

(二)核算不实,成本费用增加:有些企业的会计核算起不到监督作用,账实严重不符;有的企业对新税制下存货的核算缺乏认识和了解,在购进环节不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自身税负。

(三)产品滞销,效益低下:产品滞销是大多数亏损企业的通病。

三、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利用企业物流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存货管理活动中的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是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趋势和重点。我们的大多数企业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销售和扩充规模上,相比之下,对存货管理则有所忽视,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将加强存货管理提到日程上来。

(一)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应采用存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制定指标部门应参照历史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分解存货资金计划指标给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

(三)存货的规划

存货的规划是控制存货水平,降低资金占用,使存货效益和成本达到最优化的存货事前控制方法。做好存货规划,首先应制定经济订货规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再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其次,要确定存货资金的占用额。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根据各种存货平均每天的周转额和其资金的周转日数来确定存货资金数额的周转期法;二是以上年存货资金占用额为基础,分析计划年度各项变动因素加以调整后确定资金数额的因素分析法;三是根据存货资金与有关因素的比例关系来确定资金数额的比例法。

(四)完善内部控制,确保其行之有效

1.做好岗位分工控制。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取得、验收与入库的控制。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帐,加强对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存货的管理。

3.仓储与保管控制。首先,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其次,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再次,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第四,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最后,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监督与检查。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合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如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运输资源等。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成本。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如仅利用内部物流资源,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而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降低仓储费用,运输费用,;二是减少存货储存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企业物流的外包,可减少物流设施的投资费用,物流人员的管理费用,减少流通环节。利用第三方物流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在内外资源的利用上,应先整合内部资源,如企业有闲置厂房,运输设备,应先盘活利用现有资产,同时还应考虑安排就业和分流富余人员等非经济因素;二是应注意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中介机构的作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企业存货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的人才;三是加强存货管理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考虑存货的仓储成本和配送成本,还应改善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和企业分支机构及经营网点的设置。

总之,通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存货管理范文篇9

1.1适时存货管理的含义

适时存货管理模式简称JITIM,也叫零存货管理模式。JIT的意思是准时生产,其核心思想是以市场为中心,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适时存货管理的理论在美国起源而盛行在日本。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推行的集成化生产装配线是适时存货管理的最初模式。而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在汽车生产中提倡“非常准时”的管理方法,在一系列的实践和研究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存货管理体系。

1.2海信集团存货管理模式

适时存货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存货管理模式,其核心是以需定供,追求企业零库存。海信在实施存货管理转型的过程中是怎样进行的呢?

1.2.1“零库存管理”

1999年,海信实行“零库存”管理,率先将纯平电视的价格降至工薪消费水平。海信电视的销量突破了200万台,同比增长了32%,市场份额超过了10%,利润增长率达到30%,资金周转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5%,成功进入中国彩电的第一集团军。这里的“零库存”不是真正的零,而是指没有沉积的库存。公司内部对库存的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进口材料在生产前一个月内才被允许购入,而国产材料只能提前5天购进,避免了库存的形成。当天未用完的材料也必须当天退回,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资金占用情况。

1.2.2实行VMI库存管理体系

2004年,海信推行供应商管理存货,供应链上游稳定的供应商对位于海信制造工厂内的仓库有拥有权和管理权,以便供应商随时掌握海信的需求,按需安排生产和交货,保证适时供货,使存货风险和存货管理费用降低,加快了资金的周转。海信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材料分成了3大类。第一类是寄售类材料,这类质量合格的材料被放在仓库内。供应商在同海信签订协议后即可拥有这类材料的所有权,并可按规定进行调配。在材料转移到海信之前,所有的存货成本都由供应商承担。第二类材料是自有材料。这类材料与传统意义上的库存是相同的。第三类材料又叫“JIT材料”,这类材料不需要仓库,直接由客户送往生产线。这样海信将大部分材料转化成了寄售类材料或者是“JIM材料”。库存管理变成了适时的,存货数量降低,经济效益提高。

1.2.3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

完整高效的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全面、准确、及时地获取整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做出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整个企业均采用数字化管理是海信实施零库存管理的基础。海信在1995年就投入了一大笔资金建立了由专人负责的销售网络,使海信的各个销售点之间联网。企业在市场上产品的型号有多少,各个型号的产品的仓库库存是多少,每个销售网点的库存又是多少,都能给出准确的数据。同时,海信还投巨资兴建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这样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时就有充分的依据。在此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海信的管理者及时了解市场行情,迅速做出调整,形成了完善的生产销售体系。

2适时存货管理模式的应用在我国存在的问题

2.1思想没有得到普及,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我国的适时存货管理起步较晚,在宣传和推广方面做的不到位,许多企业并不了解这样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同时,国家和相关部门也没有制定出针对于适时存货管理的法规制度,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的保护,企业实施适时存货管理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2.2科学技术水平在企业的应用程度差别较大

适时存货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各方面要求高,特别要求企业能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作支撑。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地域、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些高科技的机器和先进技术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只有少数企业有较高的科技水平,企业之间的技术程度差别大,使得适时存货管理模式的推广遇到了困难。

2.3企业信息化普及率低,信息化程度不高

强大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实施适时存货管理的有力支持,而在我国,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的应用程度参差不齐,企业之间难以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及时捕捉也受到了影响。使整个适时存货管理的节奏、质量和效率都受到制约。

2.4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分散

适时存货管理的最主要一点要求就是及时,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各环节之间的连接要紧密。而我国地域辽阔,有些产业布局较分散,供应链上每个环节之间的上下交付在及时性上难以得到保证,有的虽保证了及时性,但也产生了较高的成本,与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初衷相违背,这也是要实行适时存货管理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2.5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的标杆,把握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同时,还要有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而我国目前一些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适时存货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等因素对适时存货管理产生一定的障碍。

3在我国发展适时存货管理模式应采取的措施

3.1推广适时存货管理的思想,完善相关制度

有关机构和部门应尽快制定出针对适时存货管理的法规和制度,为实施这一管理模式的企业提供完善的法律保护;同时,加大对适时存货管理模式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这一新型的存货管理模式。

3.2企业改变传统存货管理理念,树立适时存货管理管理

实施适时存货管理是企业存货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转型,涉及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人员安排,责任变化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在转型的过程中,企业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要成功推行实施存货管理模式,企业应当创造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改变原有的存货管理思想,使企业上下能接受适时存货管理这样一个新的理念。

3.3提高科技水平,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

我国应该注重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也应当加大对研发和推广新技术的投资比例,对于一些技术资金较弱后的地区,国家应给予技术和资金的扶持,促进整体的科技水平的提高。在西方国家,适时制是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计算机技术的好坏对适时制存货管理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我国需尽快培养大批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人才;另一方面,我国的通信市场应得到调整,特别是上网费用要有所降低,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同时,注重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企业之间的信息能快速传递,互相交流为,适时存货管理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强大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3.4建立稳定高效的供销网络

高效是适时存货管理的重要要求,企业拥有信誉良好且高效的供应商是成功推行适时存货管理的重要保证。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应选择科技信息化水平较高、管理模式较成熟的供应商,并与其保持稳定的长期的联系。

3.5发展和完善物流网络,加快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存货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JIT系统;存货管理;存货成本

一、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是一个财务上的概念,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资产,包括库存中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企业为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连续,必需有计划地购入、耗用、和销售存货。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通过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据营销学家估算,其成本降低作为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50%,这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能占35%,而物流成本又能占产品全部成本30~85%;在美国,直接劳动成本不足工厂成本10%,并且在不断下降,全部生产过程只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制造,余下的95%时间都是储存和运输时间。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在企业管理的其他环节成本降低潜力不大的情况下,在降低存货成本上下功夫已经是成本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最终所向。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

二、JIT简介

JIT直译为“正好准时”,所表达的含义:“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最早由美国人提出,后传播到日本,由日本的丰田公司在7O年代后期的成功应用而成为举世闻名的先进管理体系。它的基本思想是以顾客(市场)为中心,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JIT是一种倒拉式管理,即逆着生产工序,由顾客需求开始,订单一产成品一组件一配件一零件和原材料,最后到供应商。整个生产是动态的,逐个向前逼进的,上道工序提供的正好是下道工序所需要的,且时间和数量上正好。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或使库存最小的生产系统。它通过成本控制,改进送货环节和提高产品质量三个途径来实现增加盈利和提高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战略目标。事实证明,JIT存货营理模式的成功实施能够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力,缩短生产周期,大大降低存货水平,缩短设备调整时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而JIT这种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已被诸如沃尔玛,英特尔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摩托罗拉,惠普等国际知名大公司所采用。

三、JIT系统与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比较

JIT系统与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相比有如下特点:

第一,JIT系统是一个需求拉动式的系统。传统方式下,生产往往是按预测的需求编制的固定计划进行,是一种需求推动式的系统。JIT生产是一个需求拉动式的系统。JIT生产只在有需求时进行生产且只生产顾客需要的数量。每一个工序只生产下一工序需要的产品,除非下一流程发来信号,否则不进行生产,且生产需要的材料和零件适时到达。拉动式系统理顺了物流,极大地降低了存货成本,使零库存成为可能。

第二,否定存货存在的合理性。这是JIT系统与传统存货管理存在差异的关键与根本所在。传统观念认为存货成本包括订货成本(或生产准备成本)和存货持有成本,持有存货是非常必要的。订货成本与存货持有成本权衡的结果即是经济批量模型,依据经济批量模型订货或生产产品即可达到存货成本最低。在JIT系统中,存货则被看成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它占用了资金空间以及劳动力等资源,还掩盖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效率低下并增加了公司信息系统的复杂程度。因此,JIT系统不承认存货成本存在的合理性,而是试图将其降为零。

JIT系统认为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将订货成本降低为零:

一是与供应商建立紧密联系,签订长期合同,持续供给。就外购材料的供应问题而言,与供应商谈判签订长期供应合同,可以明显地减少订货的次数和降低相关的订货成本。

二是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系统使得持续供给变得更加的方便。通过EDI,供求双方相互交流,及时了解对方需求并最终进行交易。EDI实行无纸化操作——不需要订货单或销售发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存货成本。

三是缩短生产准备时间。缩短生产准备时间可以缩短公司的生产周期,并最终降低存货成本。

传统理论认为持有存货可以解决六大问题:平衡订货成本和持有存货成本;满足顾客要求(如按期交货);避免由于机器发生故障,材料或零件不合格,材料或零件缺货而造成的生产中断;生产过程的不稳定;获得折扣优惠;避免存货未来价格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因而肯定持有存货的必要性。JIT系统认为传统方式下持有存货所要解决的问题可通过其它方式解决,而不应依赖于持有存货。JIT通过强调全面预防性维护,全面质量控制以及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全面性预防维护。JIT系统如果能够给预防性维护足够的重视,大多数的机器故障是能够避免的。二是全面质量控制。由于JIT生产方式并不依靠存货来替换有缺陷或不合格的零配件及材料,公司对质量的重视应明显的提高,努力实现零配件的零缺陷。此外为了确保零配件或材料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获得,可以采用“看板系统”。最后,按传统观点,储备存货可以在购买时获得数量折扣的优惠,并能回避由于所购入的货物未来价格上升而造成的不利影响。JIT系统认为与一些经过慎重选择的供应商谈判,签订长期合同,同时与更多的供应商建立广泛的联系,一样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适时能力。适时能力是衡量一个公司对顾客需求的反应能力的尺度。传统方式下,公司通过储备存货来确保公司可以按期交货。适时制JIT系统通过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采用单元式制造方式来缩短公司的生产周期,以此提高公司按要求日期交货的能力和对市场快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四、企业实施JIT的内外部条件

袁丽萍:浅析JIT存货管理第一,从企业内部来讲,强调全面性预防维护,实行全面质量控制,鼓励“全员参与”是实施JIT的基本保障。具体的实施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客户至上,信息技术发达。二是标准化的流水生产线,生产区域的合理组织,制定符合逻辑、易于产品流动的生产线。三是生产系统要有很强的灵活性,为改变产品品种而进行的生产设备调整时间接近于零。四是完善的质量保证,无返工,次品、不合格品为零,人员生产高度集中,事故发生率为零,要求平时注重设备维修、检修和保养设备。五是JIT存货管理只是JIT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待于企业JIT系统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整个JIT系统的成功运作需要企业各个部门、每个员工的通力合作,因此,实施JIT必须鼓励全员参与。

第二,从企业外部来讲,全社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之间的真诚、密切协作是实施JIT的有利环境。具体的实施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二是全社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企业与外部供应商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要推行JIT存货模型除了上述的条件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条件。如:在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信息优势,建立灵敏、可靠的采购渠道网络,快速高效的满足采购需要;其次,还要进行生产经营环节的高度自动化,这样一方面能随时满足客户需要,另一方面,最大限度降低生产过程中人工不可避免的缺陷,消除因生产出次品对整个生产作业流程带来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JIT存货模型是对传统经济定货量模型的一个否定,因为它否定了存货成本的存在,所以,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推行运用上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在上述的众多条件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产品质量的全面控制。质量就是一个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特别在推行JIT存货管理模型的企业,因为要求每道工序都按前一工序的需求来生产,为降低成本,每道工序都不备有存货。如果产品的质量不过关,出现次品、废品的次数就多,再返工的话,所花的成本费用比JIT存货模型节约的成本还要高。这样就得不偿失。所以说只有在质量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才可能谈得上运用JIT,达到进一步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目的。

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现代化物流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缺乏JIT存货管理系统应用和发展的适宜环境。但笔者相信,随着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物流技术的逐步发展与应用,JIT这一现代存货管理理念一定会为我国企业所采纳,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