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审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8 22:27:21

存货审计论文

存货审计论文篇1

一、存货管理环节常见的问题

在进行存货管理审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单位缺乏对货物流通的必要账簿纪录,从而不能将实物流转信息与账务信息一体化,对异地仓储的存货管理权弱化,财务部门的存货信息与业务部门和仓储单位的实物信息不能对应,具体表现有:

1、商品实物已经入库,财务部门没有记录。由于企业采购业务与财务信息处理脱节,财务数据不能形成对物流的监控,二者在时间的反映上存在着很大差异。由于仓储功能并非由本企业完全控制,虽然在预付贷款账户中反映出采购行为,却存在着企业资源被挪用的风险。

2、商品己做财务入库,但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权。由于财务部门不能对仓储企业中的自有存货进行有效控制,很少通过实地盘点来核对账实,所以人库只是账面行为,存货只是以数据形式存在,极有可能造成账实不符。

3、库存商品已经出库,在财务账面没有反映。商品已经提货或已做仓库间的转移却没有反映在财务记录中。如果财务和业务部门不及时协调核对,则账面和报表的数字就会失真。

4、从仓储企业取得的商品权属证明存在不确定性。由于企业存货地点分散,实地盘点成本高,大部分存货只能从仓储企业取得证明。但现在相当数量的仓储企业是由原来的国有仓库转制而来的,管理水平较低,他们提供的商品权屑证明存在较大的误差,影响了企业对存货的计算。

5、缺乏对商品的期末盘点。因为上述的客观原因和传统做法,企业重视账面数字而缺乏实地盘点,势必加大存货估价的误差。

6、缺少对库存损耗的判定。同样,由于缺乏盘点,就不能对损耗的数量和损耗的环节(采购、运输、仓储等)做准确的判定。

以上问题影响了企业资产损益的真实性,影响了对企业资源配置利用的判断,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削弱了企业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很可能导致管理漏洞的产生。

二、存货管理审计的万法

(一)实物盘点。根据国有贸易企业存货的特性,在实施存货审计时,首先要从实物盘点人手,审计中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存货数量计算的正确性

存货数量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存货计价的准确性。为保证存货数量计算的正确性、保证存货的实物流转和价值结转的一致性,做到存货账实相符,实施存货监盘审计程序十分重要。在实施存货监盘程序的过程中,发现存货数量盘盈或盘亏的数额较大且情况比较异常时,应分析具体情况,找出造成异常的根本原因:

一是审查存货收发数量计算方法的选用是否合理,是否坚持一贯性原则,有无随意改变计算方法的现象。

二是所有权不属于本单位的外单位商品,要审查其有无混同于本企业存货的现象,如有必要应做转库处理。

三是对实地监盘有困难的在途和委托加工存货,应检查账簿记录所依据的原始凭证是否合法,必要时应向供货单位或加工单位进行函证,以证实账面数量记载的真实性。

四是对难以清点的大宗存货应审查其采用的技术计量方法是否科学、适当,是否具备清楚划分仓储责任的有关合约。

五是要考查本企业及仓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和财务基础工作情况,将重要或问题较多的存货作为重点抽样对象,以保证存货抽查的质量。

2、存货计价的合理性

存货计价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资产的真实性,而且影响当期损益的真实性。做好存货计价的审计工作,对于防范企业的存货风险至关重要。对存货计价的审计贯穿于存货的人库、发出、结转等环节,在合理抽样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关注:

一是相关种类的存货采用的计价方法是否合理、适当,有无任意改变计价方法的现象。

二是同一品种、同一类型范围内进行计价的存货,有无异类存货混淆计价的现象。

三是对于不同批次、不同合同采购以及单位价值大的存货是否采用个别计价法。3、对存货品质的确认。

结合盘点,对于长期闲置和陈旧存货,应分析其质量和使用价值的现状,确认是否属于不良资产,有无存在减值的迹象;对变质和毁损的存货,是否进行了减值账务处理,并详细注明存货减值的性质、程度及造成减值的原因。由于存货品种和性质的复杂性,审计人员不可能了解详尽,必要时应请专家协助工作,以便分析确认存货减值数额及存货减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数据分析。对存货的审计还要结合财务账面数据进行分析,查找业务环节中的非常规现象:

1.采购。可能存在已经完成采购行为的商品通过预付账款、在途商品、其他应收款等科目挂账,实质上己转化为成本费用的现象。对于此类情况,应根据企业通常的经营做法、账龄、付款及合同等多方面情况进行分析,判定是否到货或者已经出库销售而应转为成本费用。

存货审计论文篇2

关键词:货币资金 效益性 审计

中图分类号:F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162-03

一、绪论

1.研究背景和动机。原审计长李金华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上指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注重管理和效益,为管理层当好参谋和顾问。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从效益审计出发,最后落实到管理审计。”讲话已过去五年,但效益审计在组织内部审计活动中比重仍不高:在企业仅占8.41%,在非营利性组织仅占0.8%。这种现状的产生,笔者从自身工作实践视角分析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内部审计根据审计需求开展审计项目,组织缺乏对效益审计的需求;第二,效益审计实务方面的研究较少,审计人员对效益审计如何开展存在疑惑,对效益审计能取得的效果存在顾虑。审计需求取决于审计效果,审计效果又取决于审计质量,而科学、实用、统一的审计模式是审计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

效益审计的对象是各种组织可利用的资源,范畴很大。本文选择对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进行探讨,主要考虑:第一,无论组织的形式,货币资金都是组织最重要资源之一,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第二,货币资金管理受组织差异性影响较小,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广;第三,货币资金管理相对复杂,其效益性审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研究企业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的内容、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等,初步搭建一套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作业模式,指导审计人员实务操作,保证审计质量;有利于企业了解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的重要性和作用,牵引审计需求;实现内部审计帮助企业提高货币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货币资金管理效益的目标。

目前国内对效益审计重要性研究很丰富,但具体实务方面的研究较少。在重理论、轻实务的环境下,探讨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的模式,对推进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促进效益审计实务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理论基础和意义

1.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的理论基础。(1)效益审计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的评价,目的是促进资源的管理者或经营者改进工作,更好地履行受托责任。(2)经济性是指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3)效率性是指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中投入资源与产出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4)效果性是指组织从事经营活动时实际取得成果与预期成果之间的对比管理。(5)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各种形式的银行存款和银行本票、银行汇票。

2.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的意义。内部审计的职能、地位、职责和权力赋予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具有其他任何管理形式都不具备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1)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具有“威慑作用”,可以提升货币资金受托管理者对货币资金的效益性的关注度,促进其自觉履职。(2)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通过监督货币资金管理的全过程,控制货币资金管理风险,减少损失,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3)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通过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受托管理者发现改善的机会,提出改善建议,提高企业货币资金管理效益。(4)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决定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站在企业大局角度进行评价,追求整体效益,避免局部的狭隘性,从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高质量信息。

三、目标和内容

1.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目标。除了审计的一般目标外,货币资金管理审计有类型审计的具体目标。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内容。确定目标可以为审计人员提供一个实施审计的框架。笔者认为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证实筹资活动经济,达到预期效果,评估短缺风险程度。短缺风险,是指企业不能及时、足额地筹集到生产经营所需资金。(2)证实货币资金周转经济、效率高,达到预期效果,评估短缺风险程度。(3)证实闲散资金管理效率高,达到预期效果,评估短缺风险、安全风险和效率风险程度。安全风险主要是指闲散资金管理不善,造成规模缩水;效率风险是指闲散资金获得的收益低于贷款利率。

2.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内容。要实现审计目标,货币资金管理效益性审计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筹资活动效益性、货币资金周转效益性和闲散资金管理效益性。

四、具体方法、技术、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1.筹资活动的效益性审计。筹资活动的效益性审计通过审核筹资规模是否适当、方法是否经济、资金到位是否及时,评估资金短缺风险,对比标准和预期目标,作出筹资活动效益性评价,根据审计发现提出优化建议。筹资活动的效益性前提是筹资动机的效益性,由于筹资动机属于企业决策的范畴,其效益性属于决策效益性的内容。故本文基于筹资动机具有效益性的假设,单纯地探讨筹资活动的效益性。

(1)筹资规模适当。规模适当的筹资既不会有资金的闲置,也不会因资金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评价筹资规模是否适当,以下两种方法可以采用:

存货审计论文篇3

[关键词]存货 监盘 审计 问题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一般情况下,存货对企业经营特点的反映能力强于其他资产项目。存货不仅对于生产制造业、批发业和零售行业十分重要,对于服务业也具有重要性。通常,存货的重大错报对于流动资产、营运资本、总资产、销售成本、毛利以及净利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存货的重大错报对于其他某些项目,例如对利润分配和所得税也具有间接影响。审计中许多复杂和重大的问题都与存货有关,存货、产品生产和销售成本构成了会计、审计乃至企业管理中最为普遍和复杂的问题。正是由于存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存货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存货与其他项目密切的关联度,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存货项目的审计应当予以特别的关注,相应地要求实施存货项目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相关业务知识,分配较多的审计工时,运用多种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一、实施下列审计程序

制定存货监盘计划,在编制存货监盘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

1.了解存货的内容、性质、各存货项目的重要程度及存放场所。

2.了解存货会计系统及相关的内部控制。

3.评估与存货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和重要性。

4.查阅以前年度的存货监盘工作底稿。

5.考虑实地察看存货的存放场所,特别是金额较大或性质特殊的存货。

6.考虑是否需要利用专家的工作或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7.复核或与管理层讨论其存货盘点计划。

二、存货监盘计划应包括的内容

存货监盘计划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存货监盘的目标、范围及时间安排。

2.存货监盘的要点及关注事项。

3.参加监盘人员的分工。

4.检查存货的范围。

三、非特殊情况存货的监盘程序

1.观察程序。在被审计单位盘点存货前,注册会计师应当观察盘点现场,确定应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是否已经适当整理和排列,并附有盘点标识,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对未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应当查明未纳入的原因。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存货监盘过程中,应当跟随被审计单位安排的存货盘点人员,注意观察被审计单位事先制定的存货盘点计划是否得到了贯彻执行,盘点人员是否准确无误的记录了被盘点存货的数量和状况。

2.检查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将检查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盘点记录相核对,并形成相应记录,检查的目的既可以是为了确证被审计单位的盘点计划得到适当执行,也可以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的实物总额。如果观察程序能够表明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管理得当,盘点、监督以及复核程序充分有效,注册会计师可据此减少所需检查的存货项目。

四、特殊情况下存货的确认方法

1.由于存货的性质或位置而无法实施监盘的程序。

(1)存货的特殊性质,被审计单位存货的性质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存货监盘,如存货涉及保密问题、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特殊配方或制造工艺、存货系危害性物质等。

对具有特殊性质的存货实施审计,通常需要依赖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应当复核采购、生产和销售记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还可以向能够接触到相关存货项目的第三方人员询证。

(2)存货的特殊位置,通常可以通过审查相关凭证加以查验。

2.因不可预见的因素导致无法在预定日期实施存货监盘或接受委托时被审计单位的期末存货盘点已经完成。

(1)不可预见的因素,如气候因素、不可抗力等。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良好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改变存货监盘日期,并对预定盘点日与改变后的存货监盘日之间发生的交易进行测试。

(2)接受委托时被审计单位的期末存货盘点已经完成,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存货进行适当检查或提请被审计单位另择日期重新盘点,同时测试检查日与资产负债表日之间发生的存货交易。

3.委托其他单位保管或已作质押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应当向保管人或债权人函证,若此类存货的金额占流动资产或总资产的比例较大,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考虑实施存货监盘或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五、需要特别关注的情况

1.关注存货移动情况,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尽管盘点存货时最好能保持存货不发生移动,但在某些情况下存货的移动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盘点过程中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仍将持续进行,注册会计师应通过实施必要的检查程序,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已经对此设置了相应的控制程序,确保在适当的期间内对存货做出了准确记录。

2.存货的状况,应特别关注存货的状况,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已经恰当区分所有毁损、陈旧、过时及残次的存货,并将详细情况记录下来,这既便于进一步追查这些存货的处置情况,也能为测试被审计单位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准确性提供证据。

3.存货的截止,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盘点日前后存货收发及移动的凭证,检查库存记录与会计记录期末截止是否正确,在存货监盘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存货验收入库、装运出库以及内部转移截止等信息,以便将来追查至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注册会计师通常可观察存货的验收入库地点和装运出库地点以执行截止测试。

六、对特殊类型存货的监盘

对某些特殊类型的存货而言,被审计单位通常使用的盘点方法和控制程序并不完全适用,这些存货通常或者没有标签、或者其数量难以估计、或者其质量难以确定、或者盘点人员无法对其移动实施控制,在这些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根据存货的实际情况,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对存货的数量和状况获取审计证据。

七、存货监盘结束时的工作

在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结束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再次观察盘点现场,以确定所有应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是否均已盘点,取得并检查已填用、作废及未使用盘点表单的号码记录,确定其是否连续编号,查明已发放的表单是否已收回,并与存货盘点的汇总记录进行核对。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自己在存货监盘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最终的存货盘点结果汇总表核对。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存货审计论文篇4

关键词:存货审计; 难点; 提高质量; 建议

对一般制造业或商品流通企业而言,存货在会计报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既是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的主要项目,也是现金流量表中影响营运资金的最大组成项目,同时存货计价的准确性还会对利润表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审计实务中,因存货成本计算的复杂性、数量和质量鉴定的特殊性,而使审计人员对存货的审计大部分停留在成本价值处于抽查测试材料费、人工费的原始凭证层面,数量和质量方面直接采信被审计单位账面的反映,不能满足审计目标的要求。因此,要想对存货取得较满意的审计结果,对存货审计中的技术及技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存货审计的现状和难点

(一)存货审计的现状存货的审核与其他的资产项目审核相比,较为复杂,其审计现状为:对存货方面的审计,因其存货成本计算的复杂性、数量和质量鉴定的特殊性,大部分停留在成本价值处于抽查测试材料费、人工费的原始凭证层面;数量和质量方面直接采信被审计单位账务反映的数量和质量。

(二)存货审计的难点

    1.存货计价方面,存货成本计算繁琐。审计人员需通过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中的数据进行验算,或经过非会计资料,如:生产部门、劳资部门提供的资料另行计算,而分析评价其价值是否准确可靠。

存货成本计算中,要涉及原材料的耗用、人工工资的计入、制造费用的分摊。如果同时生产几种不同的产品,还要在不同产品之间按产品产量比例法、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工时比例法等分配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采用计划价计价的企业,还要在存货成本中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2.存货数量方面,因存货存放于不同处所(包括工厂、销售机构及分支机构),控制及盘点困难。

3.存货质量方面,因种类、项目繁多,差异性大,观察与鉴定困难。可能因为呆滞、过时、陈旧及毁损而使其价值减损,审计人员因对被审计单位产销活动及业务认知不够,而难以作出合理的判断。

二、审计失败的原因

一是审计人员不熟悉被审计单位的工艺,也未深入现场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而仍停留在抽查测试材料费、人工费的原始凭证层面,含糊其词,一笔带过,致使被审计单位将一些不相关原材料摊入成本而未发现,如领用材料制作专用设备,而将材料成本计入生产费用。另外,审计人员未进行会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比率的计算与分析的分析性复核,对被审计单位产品成本的组成未进行相关分析,而简单地对账面数字进行计算后,即确认存货成本计算无误,但未警觉到被审计单位可能有更普遍的其他差错存在。如材料假出库、虚列成本费用、调节当期利润。

二是审计人员预先告知被审计单位监盘存货的地点,使被审计单位得以预做准备,就未观察地点之存货做不实调整。存货监盘人员经验不足,审计人员允许被审计单位人员跟随在旁边并记录审计人员的抽点项目,使被审计单位在事后有机会对未抽点项目做假。

三是审计人员缺乏存货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审计组中也未配备专业人员。如期末存货计价中,因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的缺失,即使被审计单位期末存货发生减值,其是否应计提减值损失及正确计提跌价准备的金额,都不能使审计人员有很大的把握性,致使在存货质量方面只能取信于被审计单位的报告。

三、提高存货审计质量的建议

(一)存货成本计价方面1.审核材料计价方法、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分摊是否采用了一贯性原则。可抽取其中一个月或几个月的材料出库单进行重新计算,以验证被审计单位在材料计价方面是否适当、公允。

2.生产成本审计中,要审核企业工艺流程、管理要求、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是否适用、科学;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是否合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是否适当;还要检查生产通知单、产量和工时记录是否完整;与生产成本明细账及成本计算单是否一致等。审计人员可收集企业生产产品的原料构成、配比消耗情况的定额、企业同类品种前几期的材料消耗对比情况,行业内同种产品的消耗定额等资料,相互联系印证分析疑点及异常,还可收集企业产品的工时定额或经验耗费数据、生产产品车间及厂矿的生产统计报表或车间的考勤记录、车间产品的耗用及开工记录的日志或台班记录、车间核算员核算的相关资料、劳资部门的人员分布及工种、职位及薪酬报表的原始记录等资料。与财务归集分配的人工费用,用以相互印证及分析复核,以辨别是否存有人为调剂利润的情况。对于异常情况要求企业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其合理性与真实性。

3.在产品成本的审计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如难以期后抽盘;期末成本是否真实合理,主要取决于期末在产品计量的准确性和成本核算方法的科学性。由于这一特殊性常被少数审计人员忽视,他们往往在总账与明细账核对相符后,就给出一个“确认”的结论,这显然是草率的结论。要确保在产品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审计人员应尽可能侧重其成本分配标准的合理性和一贯性,并辅助一些分析性复核,如:通过产成品单位成本的变化,分析已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合理性,从而观察判断在产品成本的合理性,当然作上述分析时不可忽略材料及其他费用价格变化带来的影响。

4.对于领用材料购制专用设备,材料成本计入生产费用的现象,在加强盘点的审计程序,进行重点抽样或全面盘点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具体分析盘盈的原因,收集当年的产值及产量统计报表、生产产品材料的正常消耗定额、正常的经验消耗数据,企业前几期及近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资料,对两者作比较分析,看是否存有异常,同时根据机器设备的全年或某时段的工作记录推算其生产产品需耗用材料的数据,与企业的统计数据及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领用材料购制专用设备,材料成本计入生产费用的现象。

此外,在生产成本审计中,还应审查收入与成本的配比,不仅要重视金额的配比,而且要关注成本结转数量是否配比;同时注意加强异常产成品项目的盘点和成本计算工作,收集相关的销售、生产、出入库等原始资料,与统计报表相互印证及分析以辨别异常的现象。可先作分析性复核(收入成本的配比分析、各月波动分析等),也可直接依据存货审计时产成品减少量与存货销售在销售收入账户中反映的销售数量结合起来,进行数量方面的配比测试,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存货数量控制方面对于存货数量方面,审计人员可以做好存货的监盘,以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存货是否真实存在,还要获取相关证明文件,从而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对存货拥有所有权,并且与账面记录相符,查明有无短缺、毁损及贪污、盗窃等问题。

1.应由熟悉客户状况的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负责存货监盘。

2.审计人员应当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盘点,进行必要的抽查,并形成相应的工作底稿。执行盘点观察时:(1)抽点的重点应放在高价值的项目上。(2)如果不是每一个地点均列入监盘,不要事先或太早告知被审计单位前往的地点。同时,应分成不同的审计组同时进入监盘场所,以免被审计单位提前或根据不同的监盘时间进行安排、调整。对于审计人员并未亲自抽点的存货项目,审计人员应进行分析性复核,避免被审计单位将存货盘点数及汇总资料加以操纵或歪曲。(3)盘点时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公司间及工厂间的存货调拨收发活动,否则,应确定是否已做好适当控制。

3.审计人员抽查存货数量时,应亲自计数,而不应听信被审计单位工作人员报数,以防止“空箱”和虚报或结果被修改,应将抽查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盘点记录相核对;审计人员还应当特别关注存货的移动情况,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

4.根据存货不同的存放特点,对那些不易计量的、需通过测算的存货,应考虑是否利用专家的工作。

5.对于已经监盘确认过数量的存货,审计人员还要获取相关证明文件,从而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对存货拥有所有权。

(三)存货质量控制方面1.资产负债表日,应当特别关注存货的状况。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五条中明确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审计人员应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已经恰当地区分所有毁损、陈旧、过时、残次及存货价值远远低于可变现净值的存货;很久未用的存货项目,或存放地点和保管方式不寻常,应保持机警以确定是否有受损、过时等情况。

2.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在存货质量确定审计业务中有很多环节都将依靠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例如对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和对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的计提,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有丰富的会计经验,还需要审计人员了解掌握各种材料、产品、工程、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审计人员只有具备会计、评估、市场等复合的知识结构,才会得出高水平的职业判断结果。所有这些对政策的把握、对企业风险的选择都对审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势在必行。

3.利用专业的评估机构或相应的专家服务。在组成审计组时,可将专业的评估机构或相应的专家列入审计组中,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弥补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欠缺。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s].经济科学出版社。

[2]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s].人民出版社,2006(2)。

[3] 刘建军。审计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

存货审计论文篇5

关键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概述

(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概念

企业保护资金的完好无缺,保证企业在货币资金业务处理的过程中合理化、规范化而形成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总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企业的核心部分。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只包括三个方面:(1)货币资金的使用权力和责任,确保紧密结合的权力和责任。(2)改进和完善的货币基金的内部控制体系,使货币基金业务建立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基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基础业务活动顺利。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分为四点:第一,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就是通过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以此来保证货币资金在生产经营和组织经济活动中的安全。第二,货币资金的合法性,每笔货币的收入与支出都是符合国家财经法规。第四,货币资金的效益性,也就是合理的运用货币资金,实现效益最优。

二、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授权审批程序不规范

中小企业的授权审批,存在不依赖于内部控制授权审批,而依靠企业领导批准。管理层拥有更大的自审批,审批重大资本通常在集体谈判过程中专注于领导,削弱其他研究人员的审查业务工作没有按照授权的审查过程,超出授权范围。

(二)货币资金预算制度不完善

资本预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货币资金流动的效率,影响货币基金组织利用和生产经营的企业。货币资金预算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可避免主观性和随机性的预算货币资本预算和货币资本核算应该离开,使预算能更有效地控制货币基金业务。即使货币资本预算,财务部也未能仔细监督预算执行,没有对经营活动的结果实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定期分析预算。

(三)货币资金收支业务不规范

中小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收取的现金没有及时送存到银行,库存现金超过银行规定的库存限额,导致超过限额部分没有及时的送存到银行,;货币资金支出业务方面: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资金的支出,没有严格的执行财务预算,造成资金过度流失。中小企业金额较大的货币资金的支出,没有严格执行审批相关程序,存在财务部门直接办理支付手续现象。

三、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

(一)管理层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够

企业仍在内部检查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的关注阶段,有很多人认为内部控制是内部监督,也有一些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安全控制等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一个主要的系统手册、文件和制度。即使采取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文章,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二)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差

目前,企业的监督部门主要是靠内部审计部门来实现,但是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可能与管理层是同一领导人,这样一来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形式,同时,在内部控制的作用上,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核算会计项目,但是在会计稽查、内部审计是否完善和企业中各组织机构的执行能力的效率方面,却不能发挥适当的作用。

四、加强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 建立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制度

加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出纳不能既收款有负责开票或收据,应与开盘人的职责分离;货币基金组织真正的现金和保管,只能由出纳人员使用授权的负责和处理,其他员工可能接触不支付货币基金;负责应付账款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支出账的工作;负责应收账款不能负责现金收入账户。

(二) 建立规范的授权审批制度

公司相关部门或个人需要现金,应当提交审批人的货币资金提前支付,显示所需的金额,目的,预算,付款方法等内容,并附有相关的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审查应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审查,审查付款货币基金组织应用程序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规范,是否相关文件是否齐全,预算的数量是准确的。如果付款订单,审查和纠正后,出纳人员才能办理支付手续,进行付款。出纳人员应根据审查和正确的付款程序,依照本法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因此,企业应当建立一个标准的授权审批制度,使审查批准机关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更严格的货币基金组织系统的内部控制。

(三) 加强管理者对资金内控风险的重视度

公司员工能否上行下效地严格遵循内控制度远远比制定货币资金内控制度重要的多。要想使货币资金内控有效地执行,公司需要自上而下地宣传内控的重要性以及资金内控的实施方案,使得员工深刻理解并掌握资金内控的重要性和流程。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仅在建立资金内控流程汇总起到关键作用,而且在资金内控的执行过程中也发挥出无法替代的作用。管理者的意识和作风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尤为重要。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连公司的管理者对货币资金的控制都不以为意,怎么可能期望下面的员工遵循内部控制制度呢?加强管理者对货币资金内控的重视是公司建立良好内控制度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四)应用网络财务管理模式

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带来了全新的变革。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能否快速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适应网络经济的挑战。在目前的网络经济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许多弊端,企业只有转变为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及时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持续稳定发展。网络财务管理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实施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和监督的一种新型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首先,运用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设置,实现财务与其他业务流程的协调配合,对系统内的数据进行财务监控和动态分析.其次,通过网络技术,掌握客户应收账款的持有水平、账款是否超过信用期等,并根据这些动态的数据发现货币资金管理存在问题。最后,在网络信息环境下,数据传输速度快且信息量较大,财务人员就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来对一些数据进行基本的录入和整理,大大减少货币资金人为错误或舞弊机会。■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编委会.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 刘洁.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管理.现代商业,2011(29)

[3] 陈睿.浅议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建设.改革与开放,2009(24)

[4] 李阿娣.交通运输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探讨――由运输企业财会人员截留挪用货币资金事件引发的思考.交通财会,2010.11

[5] 吴正山.论物流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0

存货审计论文篇6

【关键词】存货审计 风险

一、背景概述

美国法尔莫公司5亿美元损失的财务舞弊事件浮出水面之时,莫纳斯和他的公司炮制虚假利润已达十年之久,这些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莫纳斯及其公司的破产。同时也使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五大”事务所损失了数百万美元。

二、企业主要的造假方法

(一)利用虚假资产和利润骗取投资

莫纳斯首先做的就是把实际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用自己的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然后凭着夸大了的报表,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的投资用以收购了8家药店,后来发展到了拥有300家连锁店的规模。

(二)通过存货舞弊欺骗审计人员

法尔莫公司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在随后的数年之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用来应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一套反映糟糕的现实。

三、审计师的做法

(一)凭借主观印象进行审计

注册会计师们一直未能发现法尔莫公司舞弊的迹象,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过于信任法尔莫公司,从而使工作丧失了客观性。

(二)没有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

四、得出的结论

正是由于注册会计师们一直未能发现这起舞弊,他们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那位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所以,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审慎执业,控制审计风险。

五、被审计单位存在舞弊的情况

1.企业正面临财务困难。很多能够从债券市场融资的企业, 往往为了能顺利的融到所需的资金, 不惜进行舞弊, 以粉饰、美化财务报表, 欺骗投资者。

2.企业管理当局面临完成财务计划的压力。为了完成当年的财务预算, 增加企业利润, 管理当局往往会考虑虚增期末存货成本虚减销售成本, 虚增当期利润。

3.存货为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个重大项目。只要管理层在存货项目上做手脚, 往往很容易达到虚增资产和虚增利润的双重目的。

4.存在合同所限定的供货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让购货方不对本企业产生供货方面的疑虑, 管理层很可能对存货进行人为的操纵, 以减少可能带来的法律诉讼或者客户损失。

5.企业希望得到用存货担保的融资。特别是在企业本身的存货数量不足以提供这样的担保的时候, 管理层往往进行舞弊, 虚增存货资产。

6.管理当局面临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 如股价下跌、公司面临退市或被收购的风险。这个时候通过舞弊, 做出一份“漂亮”的财务报告, 也许就能免于各种可能的风险。

六、企业的存货舞弊手段

1.虚构存货。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项目编造各种虚假资料,因为很难对这些伪造的材料进行有效识别,注册会计师往往需要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证实存货的存在与估价。

2.利用盘点的局限性。a、被审计单位人员跟随注册会计师,一方面记录下测试的结果,同时也可掌握测试的地点及进程等情况。这样,审计客户就有机会将虚构的存货加计到未被测试的项目中,从而增加存货的总体价值;b、在执行盘点测试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一般会事先通知客户测试的时间和地点以便其做好盘点前的准备工作,将存货转移到被检查到的药店;c、有时注册会计师并不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以进一步检查已经封好的包装箱。这样,为虚报存货数量,管理当局很可能会在仓库里堆满空箱子;d、当注册会计师选择抽样盘点时,抽取样本数量的多少和性质往往是有自己的职业判断,但是职业判断的正确与否与注册会计师的经验和专业水平有很大关系。

3.分配给在产品和产成品的间接费用成本未分配至正确的生产任务,把应该费用化的部分被记入存货成本

七、启示

所有审计失败的例子都告诉我们: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中所必要的。所以,就存货审计而言,注册会计师应该严格执行以下审计程序:

1.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通过调查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在此基础上,通过执行符合性测试程序取得证实控制风险初步评估水平的充分证据,以便确定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并证明所选审计策略的恰当性。

2.存货盘点。注册会计师必须合理、周密地安排盘点计划并谨慎地予以执行,盘点的时间应尽量接近年终结账日。

3.存货截止测试。存货正确截止的关键在于存货实物纳入盘点的时间与存货入账时间都处于同一会计期间。这种方法的要点是解决存货及其相应的会计科目是否一并计入当期的会计报表中,否则会出现夸大期末存货,虚列当期损益的情况。

4.存货计价测试。在进行存货计价审计时,如果企业对存货采用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的方法计价,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关注企业对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和存货跌价准备金的计提。应当按照企业存货的残次品和市场价格的实际情况部分或全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由于存货造假会使有些项目出现异常,因而对存货与销售收入、总资产、运输成本等项目进行比例和趋势分析,并对那些异常的项目进行追查,就很可能揭示出重大的舞弊。另外,还可以将财务报表与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税务报告以及其他类似的文件相互核对以尽可能降低审计风险

5.重要性原则的适当利用。重要性原则是审计工作中一个重要原则,对于资产负债表中占重要比例的项目,注册会计师必须特别予以关注,应实行特别的详查方法。

6.对注册会计师进行专职培训,以提升识别资产舞弊的能力。通为能够胜任专业工作,注册会计师必须不断接受专职培训来提升自身查处舞弊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若山.《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存货审计论文篇7

【关键词】 存货审计;制造企业;总结

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存货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制造企业中。那么,存货管理质量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与经营成果。由于本文主要是针对某制药企业存货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所以注册会计师在对公司进行年终审计时,应重点关注公司的存货审计。

笔者在参与对某制药企业2009年度审计的过程后,对企业的存货审计方面作了一些总结,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存货审计所做的工作

(一)存货盘点

对存货的盘点是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对存货的审计应先从盘点做起。在进行盘点之前,首先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执行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实地盘点。先从企业获得存货的明细表,其中已经注明存货的种类、数量、规格以及存放的地点。为了避免重复的工作以及提高真实性,对企业的盘点在资产负债表日前与企业的年终盘点同时进行,并且在盘点的同时停止所有存货的进入与输出,保持静止状态。这样就不会造成企业盘点数量与审计盘点数量的差异。

防止仓库间存货的相互移动,审计成员分成两个小组在不同仓库以及不同产品之间分头进行盘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和低值易耗品。由于此公司属于医药制造行业拥有几种不同形态的存货,原材料大部分是桶装的以及袋装的物质,在盘点时,对满桶装的直接确认规格,已使用的采用称重的方法进行核对,对于袋装原材料则采用称重过其中一袋的重量,再核对袋数即可;半成品以及产成品大部分采用箱装,直接计量整箱子的数量,再加上零散部分进行核对。为了更清晰地表现盘点过程、方便日后对于存货数量的分析,在盘点过程中将盘点存货的具体规格、存放的具体地点、摆放的具体方式一一进行记录;对用坚固包装的药品尤其注意。在关注存货数量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存货的质量,确定存货是否以较好的状态以备销售、使用和耗用,是否存在有损害的商品。

(二)了解企业存货的生产流程

对于存货的生产流程,应该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首先从整个存货的流转来看,采购――储存――发放每一个环节的完整性会给存货审计带来简便性;其次从生产的过程来看,对于了解生产成本的发生、归集以及分配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思路。以下阐述该企业存货的流转与生产过程。

采购及入库环节:通过对企业相关人员的询问以及查阅相关文件(采购计划书)了解当企业决定进行物资采购的时候,根据生产计划的需要核实库存量,制定采购计划,有专人专门使用经批准的请购单、采购订单与供应商(由于该企业于20世纪90年代成立,对选择供应商已经具有成熟的方式)签订采购合同(已查阅采购合同文件),抽查企业金额、数量较大的物资采购的发票及单据;检查了采购订单与供应商的检验报告以后,再检查企业的检验合格证以及入库单。检查整个采购与入库环节的原始单据来查明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

存货的生产过程:简单地来说,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即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其中,其他费用的计算以及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则直接关系到产成品的成本,所以,审计人员做了以下工作:首先了解了公司关于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执行效果;其次,在对生产流程进行审计的时候,检查了各个车间之间产品转移的单据以及原料领用的单据是否按照不同岗位相互分离的政策执行,在存货生产过程中人工费用、辅助费用发生的合理性单据,以及检查制造费用分配的依据是否合理。

在生产过程中,同样关注了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

生产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对企业生产计划的安排、指令的下达文件方面进行了逐一的检查,确保各车间按照企业的总体计划进行生产;检查企业领料的手续是否齐全,领料记录是否记录清楚。

生产过程中:检查在投料、操作以及检验的流程中的签字证明,检查是否做到责任的逐一落实。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注意了企业在每一次生产投料以后将剩余物料退库的有关手续,这样能够对在盘点中存货的差异有一定的解释说明作用。

存货的入库与储存:向车间工作人员了解到,生产结束后,质量检验员在检查货物合格后签发验收单,生产人员将产成品交给仓库,仓库管理员检查验收单以及产成品的数量及规格的正确性,将产成品入库,编制入库单,这就完成了生产成本向产成品(库存商品)的转变。在存货入库以后,为了保障企业存货的储存效果,对存货进行复检,编制请验单,提供复检报告,这样企业可以定期地保证存货的质量,定期将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离,将存货便签上的说明与实物相核对。

存货的销售与发出:从中了解到,该企业通过销售订单的内容做好发料准备,在接到发货通知后,填写发货单与出库单。在审计过程中审查了出库的手续、账务处理的正确性以及是否经过适当的审批签字过程尤其是票据的传递;对存货的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出库商品的检验合格证明。

审计人员对于仓库中存放时间较长的存货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定是滞销、营销能力问题还是报废存货;由于该企业属于制造企业,所以审计人员对产成品和在产品计价时候的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及其他应计入生产成本的费用的结转、会计处理的正确性问题尤其重视。

(三)收入与成本的匹配

存货计价测试:在存货审计过程中,进行了存货的计价测试,在该企业中采用的是加权平均的计价方法。根据企业的每一笔购进以及售出计算单价,由此计算销售出存货的成本,最后再计算期末存货的成本。

收入的确认依据:检查企业确认收入时的依据,是否具有完整的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出库单等;在年审中,尤其是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货物销售,除了以上的检查程序外,还关注了收入确认时的准确日期,以确认是否存在跨期确认收入的情况发生。

物流与财务的核对:在对企业存货销售的流程了解清楚后,比如说,企业存货的发出等,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与企业财务的账目进行核对,真正做到账实相符。

在收入与成本进行匹配的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对存货金额核对,也要对存货数量进行核对,以防发生金额正确,但是数量相差很多的现象,这样可能是因为企业擅自对价格进行变动。

二、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一)存货盘点

在存货盘点中,发现了企业的过期产品仍存放在存货仓库中,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而且是过期时间较长的产品;企业仓库中存放有已经销售给其他公司的货物依然保存在企业的情况;企业仓库中的存货数量在某一个品种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查明原因并要求企业作出补充与改正的措施,将过期产品进行处理,如果没有计提跌价准备的,全额计提,如果已经计提跌价准备,将过期的产品清除出正常商品的仓库或者集中直接放入专门的仓库(企业有闲置仓库);将已经销售但是还没有出库的产品具体表明,能够清晰地辨明是否属于企业的存货,之后再将其与财务账进行核对;由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附产品,其在销售的时候属于零售,所以不能开具发票,造成某一种产品的盘点数量与账面数量相差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根据仓库每一笔出库的详细记录来核对实际数目,这样,与具有发票的销售业务相比准确性就降低了。

(二)存货的生产流程

在审计采购的循环中发现,有一批商品,财务上已经做账,但是仓库中并没有此类货物,经过询问了解,此批货物由于恶劣的天气情况,耽误在路上,所以入账时间与入库时间有了一定的时间间隔,要求企业出具了此情况的说明。

在企业的其他流程中,未发现重大的异常现象,说明企业的内部控制运行比较有效。

(三)收入与成本的配比

由于企业的收入是在每一次销售货物以后就直接确认,而销售成本则是在期末一次性结转,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结转的成本与收入出现了不匹配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在期末结转时出现了少结转成本的现象,造成虚增利润,已经告知企业进行改正,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与经营成果。

三、总结

经过对该企业的审计经历,对于存货审计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首先,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盘点并不能彻底解决存货真实数量的问题,因为如果企业故意弥补缺少的存货或者减少多余的存货,在审计人员进行盘点以前就已经进行调整,这样审计的真实性就不复存在了,前面所说的盘点的有用性就是建立在企业配合的基础上的。当审计时盘点日与企业进行盘点的日期不相符的时候,对企业盘点日至审计盘点日之间企业存货的进出的单据要一一核对清楚。

其次,在存货审计中不能单独地针对存货进行,也要关注与其相关的项目,比如说,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以及材料采购等等。在与销售成本进行相关联的时候要注意对结转成本数量的核对;在交货期临近期末时容易出现存货已到但尚未入库或者直接耗用的现象;也可能出现材料已经耗用,但是对方科目仍在其他应收款中挂账的现象;当存货改变使用用途的时候,注意检查进项税时候结转,很多企业为了少交税的目的并没有结转。

最后,在存货的审计过程中应该明确三方面,一是存货计价测试的正确性;二是收入确认依据的准确性;三是物流与财务核对的准确性。

在对制造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工艺流程以及生产环节的熟悉与内部控制的了解。流程分为实物流程与价值流程,从票据传递与实物盘点来分析两个流程的同步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当今的企业发展中得到重视,只有内部控制执行具有有效性,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 叶雪芳.制造企业存货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审计,2001(2).

[2] 汤静.存货审计应注意的几个环节[J].经济师,2008(9).

[3] 卫国.存货审计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审计月刊,2005(7).

[4] 薛辉.浅议存货审计常易疏忽的事项[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

[5] 张颖.浅析存货审计[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8).

[6] 鲁宝强.关于审计中存货盘点的点滴认识[J].科学咨询导报,2007(30).

存货审计论文篇8

关键词:企业财务;COSO理论;内部控制

基于COSO理论构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通过营造良好内部控制环境、合理设计财务流程实现企业内部控制效能。

1.销售收款业务

企业销售收款业务可从职责分离、销售政策、销售合同、发货/退货、收入确认和结算收款环节入手。为确保应收账款、确认收入和坏账数据的核对准确,降低应收账款占用资金量,实现企业销售定价经营效益,第一,职责分离控制环节中,需要将销售合同的签订和合同审批职责分离,将销售、发货、收款和会计记录相分离,将会计记录、坏账计提和坏账核销相分离;第二,销售政策控制环节中,需要制定完善的销售政策,如销售定价、销售提成以及销售赊销等,并报备企业财务部;第三,销售合同控制环节中,需要加强企业财务部对毛利、定价的测算支持,严格按照销售政策权限程序定价,由于客观原因导致未能签订销售合同的,应就投产、结算等主要条款内容进行约定,严格履行销售合同授权审批程序,报备企业财务部;第四,发货/退货控制环节中,需要明确规定发货、退后、销售职责,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报备企业财务部;第五,收入确认控制环节中,要严格按照交接单对交付收入进行确认,以稳健性原则为指导,依据项目合同和项目节点确认完工进度及其收入;第六,结算收款控制环节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销售台账,与客户、财务及时对账,要求财务、业务和客户账相符;在会计人员的提示下,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的政策制度,对客户信用管理进行动态调整;对坏账计提、坏账核销和坏账审批等业务进行严格管理。

2.采购管理业务

企业采购管理业务可从采购计划、请购审批、办理采购、付款控制环节入手。第一,采购计划控制环节中,需要采购部按照生产计划编制年度、月度采购计划,做好采购预算,和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前提条件,还可缓解临时采购压力;第二,请购审批控制环节中,依据企业年度采购计划,精简请购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和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优势交易地位降低采购成本;第三,办理采购控制环节中,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采购,邀请采购技术部门参与企业物资采购质量的控制管理,确保物资采购供应及时,减少物资存货的占有量,控制物资采购成本,保证正常生产开展;第四,付款控制环节中,采购部精简采购计划内的付款审批流程,按照供应商和采购合同编制月度采购计划内付款,报备至财务部,但是要重点控制采购计划外付款,尤其是采购预付款。

3.货币资金业务

货币资金业务可从银行存款、现金、支付结算、票据印章、资金分析环节入手。为了保证企业资金安全,加强资金使用效率,第一,银行存款、现金控制环节中,对企业银行账户设立、变更、撤销等环节应严格审批备案管理,尽可能将银行账户纳入网银系统,严格银行账户使用用途;编制月度银行余额调节表,对未到账的银行账款实现动态追踪管理;对企业现金使用编制计划,规定现金使用范围,限定库存现金额度,对企业现金进行严格盘点,杜绝企业随意现金收款,杜绝企业坐支;第二,支付结算控制环节中,按照授权审批制度规范结算管理,以制度为准则执行结算业务;第三,票据印章控制环节中,严格规范各类票据购买、领用、转让、注销管理,分离管理银行预留印章;第四,资金分析控制环节中,针对企业资金使用状况,制定资金分析制度,及时汇报企业重大事项。

4.固定资产业务

固定资产业务可从投资预算、验收、使用盘点和处置环节入手。为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证资产安全,第一,投资预算控制环节中,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作为固定资产请购依据,按照审批流程审核有效性;第二,固定资产验收控制环节中,要求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和验收部门进行共同验收,验收后出具相应报告,库管部门及时对固定资产登记入账,并报备财务部;第三,使用盘点控制环节中,固定资产账务核对至少每月一次,使用部门和库管部针对固定资产的增减、转移动向办理手续,并报备财务部及时账务处理,并针对实物账和财务账的差异查询原因追查调整;每年一次全面盘点活动,财务部、使用部门、库管部共同签字,出具盘点报告,针对差异查询原因追查调整;第四,处置控制环节中,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授权审批制度,针对非正常处置现象追查原因,以问责制度追究责任,并将处置结果报备财务部,对处置结果引起的账务变动及时处理。

5.存货业务

存货业务可从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发出、盘点、处置环节入手。为了确保存货数据可靠真实,保证企业资产安全,第一,验收入库控制环节中,对入库存货及时估价,索取发票,确保存货和账务登记相符;对存货计划价及时修订,避免存货成本差异;第二,仓储保管控制环节中,建立存货物资系统,加强存货核算精细化管理,定期对账,实现存货、业务、财务信息共享,保证账实相符,提高物资管理效率;第三,领用发出控制环节中,及时办理存货出库手续,报备财务部,确保存货出入库账务登记及时,确保存货、成本数据真实可靠;按照生产部计划限额发料,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第四,盘点控制环节中,财务部、使用部门、库管部共同对库存进行盘点,并在盘点表共同签字,形成盘点报告,查找异常,按照规定追查调整追究责任;第五,处置控制环节中,库管部发现存货报废后,及时报备财务部,财务部按照财务处理办法计提存货减值,进行相应账务处理,按照存货审批程序执行处置活动,并按照问责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参考文献:

[1]黄俊亮.教育培训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创新研究――基于COSO理论[J].会计之友,2013(07):104-107.

存货审计论文篇9

【关键词】 存货审计;真实性;合理性;可靠性;规范性

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货审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流动性强,周转快,作为生产制造及销售过程中关键的基础物料,在企业资产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存货金额的真实性会影响到当期损益及下期损益的正确性,而存货的特点是品种多,动辄有成百上千种存货,而审计时间、力量又有限,因而确认存货金额既是审计工作的重点,又是审计工作的一大难点。在审计中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一、对存货数量计算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存货数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存货计价的准确性。为了保证存货数量计算的正确性,存货监盘审计程序十分重要。在实施存货监盘程序的过程中,发现客户存货数量盘盈或盘亏的数额较大且情况比较异常时,应分析具体情况,找出造成异常的根本原因。审计人员对存货的监盘应格外小心,应注意以下事项:(1)应由熟悉单位状况的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负责存货的监盘;(2)审计人员应当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盘点,进行必要的抽查,并形成相应的工作底稿;(3)存货盘点审核时,抽查的焦点应对准高价值的项目;(4)抽查时,审计人员应当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一些项目追查至存货,同时从存货中选取一些项目追查至盘点记录;(5)审计人员抽查存货数量时,应亲自计数,千万不应听被审计单位工作人员报数,以防止“空箱”和虚报,应将抽查的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盘点记录相核对;(6)审计人员应亲自记录所抽查的存货,以防监盘结果被修改;(7)审计人员应特别关注存货的移动情况,防止走漏或重复盘点;(8)审计人员应当特别关注存货的状况,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已经恰当地区分所有毁损、陈旧、过时、残次及存货价值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存货。

此外,还应着重审查被审计单位存货自盘的原始记录,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和会计基础工作情况。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将重大或问题较多的存货种类作为重点抽样对象,以保证存货抽查的质量。

二、对存货库存计价的合理性进行认定

存货计价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期末余额的真实性。对存货计价的审查应侧重于存货的发出、摊销及结转等环节,并在审计抽样的基础上进行。(1)应审查相关种类的存货采用的计价方法是否合理、适当,年度内有无任意改变计价方法的现象。(2)在加权平均法下,审查客户是否在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型号的存货范围内进行计价,有无异类存货混淆计价的现象。(3)对客户存有单位价值贵重的存货应审查是否采用个别计价法,有无混同于普通存货加权平均计价的现象。(4)对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客户,应重点审查成本差异率及差异额的计算是否正确,有无不按期结转成本差异,或任意多转、少转、不转成本差异的情况。

三、对存货库存质量的可靠性进行鉴定

在存货监盘的过程中要树立较强的价值观念,发现有超储和长期闲置未用的陈旧、呆滞的存货,应分析其质量和使用价值如何,通过降价可以销售的,应按降价后的销售价减销售费用与库存滞销物品的成本价相比较,低于滞销物品成本价的部分,可视为潜亏或作为有问题商品处理。发现被审计单位有霉烂变质和毁损的存货,经销售与技术质量监督部门或其他有权部门鉴定后,视为亏损,被审计单位应对此进行减值账务处理,审计人员应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详细注明这类存货减值的性质、程度及造成减值的原因,以便分析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减值数额及存货减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应进行适当的审计调整并在审计报告中充分披露。

四、对存货成本核算的规范性进行审查

证实存货成本的准确性,通过对账簿和有关凭证的审查,揭示任意扩大或缩小成本开支范围,间接费用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存货成本审计包括对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制造费用的审计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等内容。(1)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主要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检查直接材料耗用数量真实性;分析比较同一产品前后各年度的直接材料成本;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2)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主要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检查直接人工耗用数量的真实性;分析比较同一产品前后各年度的直接人工成本;结合应付工资的检查,抽查人工费用会计记录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3)制造费用的审计主要是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汇总表,并与明细账、总账核对相符,抽查制造费用中的重大数额项目及例外项目是否合理;审阅制造费用明细单,检查其核算内容及范围是否正确;检查制造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4)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主要点是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表,与明细账和总账核相符;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主营业务成本总额,以及本年度各月份的主营业务成本金额;结合生产成本审计,抽查销售成本结转数额的正确性;确定主营业务成本在利润表中是否已恰当披露。

五、重视与存货对应的会计科目的异常现象

由于存货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与其对应的会计科目相当多。在存货的采购过程对应的科目有往来款项及在途材料等;储存发出环节对应的科目有委托发出材料等;销售环节与其对应的科目是主营业务成本等。有些企业往往通过在其他应收款、在途材料、预付账款等科目挂账,其实质上已经消耗价值形态已转化为成本费用的存货,以此达到虚增利润。(1)库存材料的盘盈盘亏不作账务处理。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发现毁损材料,应按规定程序报批转销其毁损价值,但有的企业为了掩盖经营头部的不景气,对已查明的毁损材料不呈报,不作账务处理,造成利润不真实。(2)人为调整成本差异率,增加或减少材料的成本差异。经营效益好的企业,为控制利润增长,人为提高或降低材料成本差异率,多分摊或少负担材料成本差异。(3)材料假出库虚列成本费用,调节当期利润。(4)将已消耗的存货通过其他应收款或预付账款挂账核算,少反映企业的成本费用,从而虚增利润。(5)滥提或少提存货跌价准备。企业未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计提存货的跌价准备,出于调节利润的目的,滥提、少提或不计提存货的跌价准备以达到粉饰企业的财务状况。对此审计人员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性质、产品的种类、消耗原材料的品种、原材料的耗用周期及频率、产品的周期及时效性、科目挂账的原因,如是往来款项,应着重对其账龄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是否有异常,判定其实质是否已经到货或已消耗为成本费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金融文学网.浅谈企业存货盘点的内部审计.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厅网.浅谈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

[3] 中国论文下载网.浅谈存货审计.

[4] 中华会计网校.存货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存货审计论文篇10

关键词:审计学;授课方法;教学效果

审计学课程是会计学科中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但该课程审计术语和理论晦涩,学生普遍认为审计难学,老师普遍认为审计难教。本文总结了《审计学》课程教学中的授课方法与技巧,期望能与众多审计教学工作者分享。

一、巧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在审计学课程中,各个账户的审计程序的理解与运用是重点之一,但审计程序条文规定较多,老师可以通过巧设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审计程序,再通过班级小组形式予以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审计程序产生深刻记忆。

例子1:应收账款询证程序。教师在介绍函证范围、方式和时间等基本问题后,可以设问“如果客户未回函怎么办?”、“如果客户回函方式是传真件怎么办?”、“如果回函结果有差异怎么办?”等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以明白函证程序的替代程序、要求与不符事项的处理,避免老师一味讲解,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例子2:存货监盘程序。教师可以设问“CPA遇到特殊类型存货比如具有辐射性情形下如何处理?”、“对于第三方保管或控制的存货如何处理?”、“如果存货存放于全国多个仓库如何处理?”、“盘点过程中无法停止存货的移动怎么处理?”、“在途物资或已出售尚未发货商品等纳入存货监盘范围吗?”等问题,让学生先自己想解决办法,然后再介绍审计条文规定,这有利于学生体验审计实践的复杂性,学会自己处理审计中的各种问题。

二、挖掘生活素材,讲解审计难点

我们在讲解审计问题时,可以挖掘生活中通俗易懂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审计思维,增强学生对审计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提高审计教学质量。

例子1: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理解。我们可以用学生关心的期末考试分数为例来讲解。首先询问学生允许老师期末判卷子的错判分数水平,或者说老师错判分数水平不高于几分,他们会认为没有关系。让学生理解他们允许的错报分数(假设是2分)就是重要性水平,它是一个数量门栏或金额临界点;然后询问学生“如果你考试恰好是59分,离及格差1分时,你的重要性水平还是1分吗?”,让学生理解重要性水平还要从性质方面予以考虑;最后让学生考虑“他们允许的错报分别为5分或1分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卷子做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高低?教师阅卷工作量或仔细程度是否会存在差别?”,让学生体会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或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的反向关系。

例子2:审计风险模型的理解。我们可以用学生毕业后相亲、谈恋爱到结婚的过程来讲解。每一个人都希望跟适合自己的结婚对象共度一生,为了降低风险,结婚前会有“谈恋爱以彼此增强了解”过程,谈恋爱的过程有长有短。一般而言,对交往对象品行、家风、习惯和性格等了解程度较深,可将谈恋爱过程适当缩短。反之,跟陌生人谈恋爱,对其以前情况一无所知,通常会延长恋爱过程,以增进了解。这里,“恋爱过程后仍然与不适合自己的对象结婚”相当于审计风险,“相亲对象未必适合自己”相当于重大错报风险,“恋爱过程短未能恰当判断相亲对象是否适合自己”相当于检查风险,而“谈恋爱以增加相互了解过程”相当于执行审计程序以降低检查风险的过程。通过审计模型生活化,学生更能直观了解审计风险模型。

三、讲授来龙去脉,道清审计概念

审计学中有一些概念比如内部控制,老师只是单纯讲解这些概念,不利于让学生全面了解审计概念。反之,如果能够给审计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生动逼真的情景或令人回味的演变过程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可促使学生探究这些概念和理论背后的故事和事件,增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例子1:内部控制概念。为了让学生理解内部控制五要素提出的演变过程,增强对内部控制精髓的理解,老师可以从内部控制的雏形――20世纪40年代的内部牵制谈起,到1949年内部控制制度思想的提出,再到后面的内部控制结构,进而谈到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以及当前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架构。这种来龙去脉式的精细化概念讲授方法,肯定会比单纯介绍内部控制概念要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子2: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在讲授过程中,老师不应该仅介绍准则的内容。而应该从1991年到2004年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先后分6批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谈起,再到2006年2月15日的修订,2009年的进一步修订,以及2016年1月征求意见稿,通过讲解新审计准则的背景、新的审计准则四位编号的原理,还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新的审计准则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审计准则的发展,明白审计准则变化背后的故事,掌握审计理论沿革的脉络。

四、老师追根溯源,学生知其出处

审计学课程中的很多基础知识和内容来自于审计准则或相关文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追根溯源,让学生找到知识的源头,可谓“源头活水才有清泉”,学生可以对相关内容进一步查阅,理解相关内容,做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例子1:存货监盘程序。审计学教材中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一章中详尽介绍了存货监盘程序的目标和要求等,虽然各个教材安排不同,但其内容大都来自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1号――对存货、诉讼和索赔、分部信息等特定项目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考虑》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3号――存货监盘》,老师要让学生查阅源头,这有利于他们更为系统地认识存货监盘程序实施要点。

例子2:审计业务循环内部控制规范。对于审计实务的五大业务循环,审计学教材都会介绍内部控制规范,我们知道,这些规定并非审计学教材原创,而是来自于《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销售与收款》、《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采购与付款》等,老师同样应该让学生查阅源头,以详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全貌。

五、引用身边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审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广为使用,但实际运用中,许多老师会引用的“厄特马斯公司”、“东方电子”和“银广夏”等审计案例,这些案例比较典型,资料容易搜集,但由于这些公司并非学生身边的例子,也会让学生觉得陌生,造成教学效果不佳。老师可以尝试引用学生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或最近报刊杂志上的新闻,来讲解审计问题,这更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审计知识无处不在。

例子1:内部控制环境。为了说明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性,老师可以采用“2008年石家庄市三鹿集团有限公司的破产案例”,让学生体会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性。

例子2:控制活动。为了让学生理解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意义,可以拿2002年2月22日《楚天都市报》刊登的“银行工商行武汉所储蓄员作下惊天案卷走巨款”为例,学生听完这个例子,肯定对职务分离和授权等控制活动有着深刻的认识。

例子3:银行存款审计程序。为了让学生理解银行对账的重要性,可以引用第一财经报2006年刊登的“出纳员盗用197万元社保资金案调查:会计长达三年未对账”为例。

六、传递工作底稿,身临其境学习

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轨迹的记录,能够呈现注册会计师做出审计判断、得出审计结论的全过程。对审计学课程的学生而言,不仅仅要学会执行审计工作,还要学会看懂、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因此,老师在每一章讲完后,应该传递真实的审计工作底稿,让学生明白如何记录审计执行过程,身临其境学习审计,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在审计学课程授课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开动脑筋,变灌输为启发,变乏味为有趣,变抽象为直观,变遥远为身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计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晓慧.审计学教学案例设计及其运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0(4):111-114.

[2]胡本源.合作学习式教学法在高校审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3 (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