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本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6:13:37

创业成本

创业成本范文篇1

一、应用并联审批系统解决前置审批流程过长的问题,降低企业准入的机会成本

一些企业办理前置审批流程较长、往来奔波越多,造成企业机会成本过高,失去占领市场的“先机”。区局以登记注册窗口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为契机,充分发挥“并联审批”系统作用,运用“区并联审批信息管理系统”转告涉及前置或后置审批的部门,并通过“受理回执”的书面形式告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所须办理的行政许可,使申请者一次性了解清楚开业经营需具备的条件,抓紧时间做好前置所需的所有文件和手续,顺利办好营业执照。上半年全区通过并联审批系统受理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申请___宗。同时,××区行政服务中心现有__个职能部门联合办公,如果确企业有需要,该局还会主动找到相关部门一起充分沟通,帮助企业解决前置审批问题。如今年_月初,计划投资__亿美元的××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确定落户××*,签约仪式结束后,工商、经贸两部门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向××物流(××)投资有限公司详细解释相关手续,帮助该公司顺利领取了营业执照。

二、利用制度和网络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准入的时间成本

××区局一方面从狠抓制度落实为突破口,严格落实“分层分类”的登记事权划分体系和“一审一核”的登记审批制度,受理企业或个体户登记坚持一次性当场解释清楚,对材料齐备的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一般当场核准,需要研究才能决定的也一般当天核准;对材料齐备的登记注册申请一般自受理之日起_至_日完成审批并打印新的营业执照,比法定的审批时限提前_到__天。区局__个登记窗口还开设了“绿色通道”,为重大项目、大型企业、大学生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残疾人创业、退伍军人创业或者其他确实有需求的企业、个体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另一方面,该局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优势,在红盾信息网上加大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的建设,开辟了“政务公开”、“网上工商”、“办事指南”、“在线咨询”等栏目,企业可以直接在网上查阅各类登记指南,了解办证须知,下载办理各类登记需要填写的表格。此外,企业和群众还可以通过“在线咨询”提出问题,该局均在_—_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今年上半年,受理线咨询收到投诉、意见和建议____个。

三、切实贯彻亲商利民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准入的资金成本

该局大力宣传推广注册资本“零首期”、企业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相分离、放宽经营场所以及延长出资期限等政策,在《南方都市报》、《珠江商报》和“政风行风热线——民生零距离”直播节目等媒体上大力宣传,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工商亲商利民优惠政策,尤其是“零首期”及延长出资期限等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的政策。据统计,截止_月底,全区共_家企业受惠于“零首期”政策,为__户外资企业延长出资期限,___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利用放宽经营场所的政策(如住宅改商业用途)实现登记,同时登记筹办类营业执照___户,有效地支持了新企业发展。

四、区别对待“一址多户”登记申请,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创业成本范文篇2

一些企业办理前置审批流程较长、往来奔波越多,造成企业机会成本过高,失去占领市场的“先机”。区局以登记注册窗口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为契机,充分发挥“并联审批”系统作用,运用“区并联审批信息管理系统”转告涉及前置或后置审批的部门,并通过“受理回执”的书面形式告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所须办理的行政许可,使申请者一次性了解清楚开业经营需具备的条件,抓紧时间做好前置所需的所有文件和手续,顺利办好营业执照。上半年全区通过并联审批系统受理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申请___宗。同时,××区行政服务中心现有__个职能部门联合办公,如果确企业有需要,该局还会主动找到相关部门一起充分沟通,帮助企业解决前置审批问题。如今年_月初,计划投资__亿美元的××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确定落户××*,签约仪式结束后,工商、经贸两部门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向××物流(××)投资有限公司详细解释相关手续,帮助该公司顺利领取了营业执照。

二、利用制度和网络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准入的时间成本

××区局一方面从狠抓制度落实为突破口,严格落实“分层分类”的登记事权划分体系和“一审一核”的登记审批制度,受理企业或个体户登记坚持一次性当场解释清楚,对材料齐备的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一般当场核准,需要研究才能决定的也一般当天核准;对材料齐备的登记注册申请一般自受理之日起_至_日完成审批并打印新的营业执照,比法定的审批时限提前_到__天。区局__个登记窗口还开设了“绿色通道”,为重大项目、大型企业、大学生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残疾人创业、退伍军人创业或者其他确实有需求的企业、个体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另一方面,该局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优势,在红盾信息网上加大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的建设,开辟了“政务公开”、“网上工商”、“办事指南”、“在线咨询”等栏目,企业可以直接在网上查阅各类登记指南,了解办证须知,下载办理各类登记需要填写的表格。此外,企业和群众还可以通过“在线咨询”提出问题,该局均在_—_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今年上半年,受理线咨询收到投诉、意见和建议____个。

三、切实贯彻亲商利民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准入的资金成本

该局大力宣传推广注册资本“零首期”、企业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相分离、放宽经营场所以及延长出资期限等政策,在《南方都市报》、《珠江商报》和“政风行风热线——民生零距离”直播节目等媒体上大力宣传,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工商亲商利民优惠政策,尤其是“零首期”及延长出资期限等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的政策。据统计,截止_月底,全区共_家企业受惠于“零首期”政策,为__户外资企业延长出资期限,___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利用放宽经营场所的政策(如住宅改商业用途)实现登记,同时登记筹办类营业执照___户,有效地支持了新企业发展。

四、区别对待“一址多户”登记申请,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创业成本范文篇3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业企业;成本管理

党的报告指出,国家想要长远发展,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创业的实质是创业人才供给与创业需求的对接,供给侧即高校培养的创业大学生。近年来,大学生已成为创新创业的主要人群,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大学生创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众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意识认知、筹资融资、管理水平、风险控制等方面。要妥善解决以上问题,就要坚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实现创业人才与市场的对接。其中,对创业企业的成本管控是当前大学生创业企业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大学生需要在创业企业过程中学习如何科学管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大学生创业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创业企业内部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忽视全员参与性。现阶段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很容易在创业企业初期,忽略内部成本控制,所以企业建立的成本管理体系不成系统,没有站在全局角度进行成本的管控。举例来说,大学生创业者可能更加注重生产以及投产之后的成本管理,对于产品设计过程前期准备工作的成本控制略有不足,成本控制没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实施起来缺乏系统性和规范化。除此之外,在成本管理方案制定和推行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员工的参与度。当前阶段是人才的竞争社会,如果员工无法被调动参与度,就会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有所缺失,一定程度上也是成本的耗损,不利于企业的永续化发展。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创立的企业初期本身就有着不稳定性,更应该突出凝聚力,加强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1.2大学生创业资金短缺、融资成本亟须管控。不同于“社会人”群体,大学生在创业企业的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大部分都是资金短缺。其刚刚毕业,更多的资金是来源于亲友父母的帮助,而且由于创业初期,企业处于萌芽期,没有足够的经典案例来获得投资机构或者是投资人的赏识。因此对于没有过多社会人脉的大学生而言,向金融机构寻求贷款成为主要的融资方式。但是想要获得贷款大学生往往需要投入抵押、担保以及高额的贷款利息,因此成本支出较为庞大。部分初创企业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大学生管理者可能向融资机构或者合作企业高额借贷,企业成本进入恶性循环。1.3企业费用成本过多,管控程度不到位。当前,大学生创业成本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相关费用太多。对于创业群体而言,需要缴纳大量的税额,比如营业税、房产税等,尽管给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扶持政策,但是对于刚刚起步的企业,税额成为制约企业经济收入的重要因素,企业成本因此而不断升高。除此之外,企业在日常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忽略细节上的成本支出。比如,A4纸是否双面打印;办公用具是否全部应用完毕才再次采购;企业用水、用电是否秉持节约原则等。以上种种虽然并不起眼,但确实也是企业成本支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少成多,企业需要负担的成本载荷也是无法忽视的。1.4成本管理方式不够科学,忽略监督体系的建立。大学生创立企业之初,很容易出现企业上下层之间缺乏合力,各部门以及管理者没有将人员责任落实到位,引发了成本控制的监督存在疏漏。而且企业的经营范围使得成本支出难以存在统一化的标准体系,过程的监管往往不够到位,成本控制工作存在盲区,因此必须推行有效的监管方式,促进成本控制更好地落实,保证企业效益最大化。

2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本管理有效途径

2.1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将成本管理落到实处。首先,大学生创业企业的一大重点就是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成本监管制度,准确把握企业盈利情况以及成本支出,推行“全面成本管理”方式以及“全面质量管理”。这是因为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压缩成本支出,避免因为产品质量不合格、市场滞销等情况导致破产。质量成本具体分为五大部分: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以及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所以需要以各个环节为切入点来控制成本。创业者展开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把握好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力求产品“合格率”,将产品质量成本分配到每一个产品的成本要素中去进行确认和计量。其次,还需要关注企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因为该指数越高,则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对所有的工序、设备、操作者了然于胸,及时记录以及填报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相关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更新提升工艺流程,带动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提升,做到成本的可控性。最后,企业理应推行全员成本参与管理模式,每位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都需要参与到成本控制的环节中来。不论是创业者本人、财务部门,还是普通职工,都要从自身的岗位出发,加强成本管控。只有合理地减少成本支出,才能保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永续化发展。2.2解决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成本问题。创业融资是企业发展初期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融资效益不好将会直接导致企业的破产,现在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融资困境,企业成本也因此上升,可以参考以下解决措施。第一,借助政府力量,享受放宽的小额信贷政策福利。政府可以通过降低指定人群贷款的门槛、缩短放款周期、降低利率等政策,为大学生融资提供更可行的渠道,企业在融资成本上的支出将大大减幅。第二,享受政府、高校和企业多方扶持的大学生创业基金福利。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与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并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联合多方力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辅助,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动力和积极性。第三,诚实守信,建立良好商业合作关系网。诚实守信是企业长期经营的基本准则和道德底线。所以,大学生创业要注重信用培养和诚信经营的观念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口碑,提升在银行的信用地位,从而促进公司经济来源的扩张,在“开源节流”的“开源”环节,帮助企业效益的提升。第四,了解其他优惠政策。政府相关网站上不定时地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通告,大学生创业者可以通过了解并运用相关政策,享受优惠福利,减少企业成本支出。以上几项有效措施,可以切实帮助大学生创业企业压缩成本支出,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带动企业的成长。2.3细节处压缩企业成本,加强成本管控。首先,需要减少日常采购开支。公司运营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基础构建上,需要购买许多日常办公用品和设备,将非常不利于初期公司的发展,为了减少这一资金投入,可以通过二手交易渠道来节约成本。其次,减少不必要的宣传费用。创业初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企业进行宣传,建立营业基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想要提升某家企业或者产品的知名度,已经有许多推广渠道,其中不乏一些成本低同时宣传效果好的相关软件或网站。掌握相应的宣传技巧,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省广告花费。再次,做好财务记载。创业初期资金构成不稳定、消耗大,需要尽可能详细地记载资金支出及其用处,能有效地帮助企业控制预算,同时评估资金的效益。最后,倡导“全员节约”。节约水、电、笔、纸等资源,不仅从每位员工出发,帮助企业节约资源,更是环境保护、节省能源的必然要求。2.4建立科学化成本管理方式,完善监督环节。创业者需要遵循科学化的成本管理模式。举例来说,创业人员需要做好年度成本预算,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强预算成本的控制。创业初期,由于企业刚刚建立,无法参考本企业的历史情况来对预算作出预估,因此建议参考同行业的预算情况。将不需要、冗余的支出进行删减,实现在源头上控制支出。另外,对当前企业的各项支出,科学化衡量其支出的必要性,可以采取的标准为:如果取消这一项成本开支,对于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是否会产生影响。以上这些方式都是科学化管理成本的具体策略,而在制定出合理的成本管理方式予以推行之后,监督环节必不可少,核实每项支出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是否属于预算内的支出;及时调整执行有偏差的项目,确保企业的成本支出都是有效的。企业可以设立专业的监督部门,聘任财务管理能力较强、有责任感的人员来参与成本管理监督工作,使其拥有行政权和独立权,综合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立足于从未来的发展需求出发,对财务报表、融资成本、生产成本、各个环节成本审核等方面予以二度复核,加强对成本的监管过程。举例来说,监督部门可以对采购成本加以合适监督,借助于比较工厂或网络等多个采购渠道,对产品的原材料进价、市场销售价格、材料质量等予以筛查,立足于从企业的角度考虑,花最少的钱获取最大利润的产品,从而实现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而在选购原材料的环节,也需要对库存量加以把控,避免出现“积货”现象,浪费企业成本,一旦市场产生变动,还有可能出现财务风险。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初创的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账款结算制度,严格审查合作单位的信用资质,筛选信用度较高的公司加以合作,降低资金回收的风险,可以针对不同账期开展不同的结算方式,帮助企业将成本支出加以控制,使其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3结语

现阶段,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面对新的机遇的同时,大学生创业者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创立企业的成本支持关乎企业兴亡,而大多数的初创企业内部在成本管理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不断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将成本管理落到实处,帮助管理者突破融资成本困境,建立科学化成本管理方式,完善监督环节,细节处压缩企业成本,加强成本管控才能真正地帮助企业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健.大学生创业若干问题之浅见[J].现代企业,2017(11):64-65.

[2]黄美灵.“社会人假设”下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成本收益分析[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32(03):83-88.

创业成本范文篇4

关键词创业选择成本机会成本收入预期收入社会收益创业环境

1创业:经济人的理性选择

美国的经济学家斯威格列茨在他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写道,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就业还是创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选择,创业选择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这种行为受到“看不见的手”的引导,表现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亚当·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创业正是创业者利用机会整合资源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不断积累个人财富,满足个人追求财产和实现自我的需求,客观上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国经过“”,在改革开放初,中国人没有多少财产,财产观念也十分淡薄,中国人穷,穷则思变,穷则创业。所以中国的生存型创业者多,就是说中国多数创业者是为了挣钱吃饭,为了活得更滋润而创业。但20多年来从农民到市民,从科研人员到公务员、海外留学生,一批批创业者无不在个人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体制的革新作出巨大的贡献。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创业者多为机会型创业者,即瞧准了机会就开始创业。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更富有,他们不是因为解决吃饭问题而创业,他们创业是为了通过抓住商业机会创造商业价值,进而成就自己的人生,对社会作出贡献。比尔·盖茨是一个典型的机会型创业者。他舍弃在哈佛法学院的学业,这是因为他在商业实践中发现了软件产业存在巨大的商机。他及其团队非凡的创造力及软件产业的行业成长性,使他只经过20年的时间就创造了传统经济无法企及的巨大财富,进而蝉联世界富豪榜冠军,2003年个人资产407亿美元,仅该年度的社会捐资达十几亿美元。

理性的创业者具有“经济人”的本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冒险的同时尽力规避创业风险。理性的创业者在自由地选择创业,享有创业成功的快乐时,同时必须承担着创业失败的责任,而且他个人财富、价值与他对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呈正相关。正如A·哈耶克所言,“如果允许个人自由地选择,那么他必然要承担选择的风险,并且,他因此所得的报酬肯定也不取决于他们目的的好与坏,而仅仅取决于对其他人的价值”。

每个人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如何最有效地利用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如何最大化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资源。一般人们有二种选择:就业或创业。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FrankH·Kright)认为,不确定性是创建企业的主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然对其选择的经济行为进行预测并承担风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原因,人们的预测往往有错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承担风险的能力,所以那些不愿意承担风险者更倾向于做上班族,听从老板的调遣,拿稳定的薪水,没有心理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风险;而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则选择创办自己的企业,以承担风险去换取更大的收益和自由。到底是替人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创业的可能性应与收益预期相关,可用公式表现为:

Pr(e)=f(r-w)

其中,Pr(e)是指独立创业的可能性;r表示独自创办企业可能获得的收入;w表示从事现在工作获得的报酬。

可见,个人创业的可能性与r和w之间的差额呈正相关。两者差额越大,创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创业动机在很大程度上由创业者对收益的预期和现在获得的利益决定成本。

理性的创业者具有“经济人”的本性:趋利避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创业是有风险的,理性的创业者在享受成功的预期时,也必须承担创业可能的失败风险,创业失败,不仅使对收入的预期化为泡影,而且原有的稳定收入也丧失殆尽。因此,客观估计自己的创业能力、科学评价创业环境和创业机会,通过市场调查获得准确数据,切实考虑现在的利益,对创业选择作出尽可能科学的经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是经济人应有的理性态度。

2创业选择的成本分析

成本是人们从事某一经济活动的总费用,一般包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创业者决定创业时,一定要选择一个项目,并且围绕这个项目要投入劳动、资本、智力成果,购买一定的设备,租赁办公用房,支付工资。创业者在创办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必须支付的实际费用,构成了创业的会计成本。创业者创业就意味着放弃原有的职业,失去原有收入,同时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创业项目就不可能从事其他职业。这种由于创业丧失从事其他固定职业可能挣得的收入值就是创业的机会成本。

成本是创业进入的壁垒,成本高创业的障碍就大。会计成本反映了创业项目需要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而机会成本则是创业者现有利益和创业者资源未来价值的反映。机会成本影响创业抉择,机会成本与创业的可能性间呈逆向关系。机会成本越大,即在位者的利益越多,未来价值越小,创业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在位者现有利益越小,未来价值越大,敢于创业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经济学分析,正好阐述了迪克·克拉克(DickieClark)提出的“社会边缘状态”(SocialMarginalng)这一新的概念。克拉克认为,当个体的属性——身体特征、智力特征、社会行为方式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承担的角色发生冲突时,个体就处于社会边缘状态。实际上处于社会边缘状态者所获得的现实利益少,个体放弃现有利益进行创业的机会成本小,因而创办自己企业的可能性增大,创业也成了“社会边缘状态”者摆脱孤独感,寻求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径。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创业者大多是难找到工作的回乡知识青年、城市无业游民、政府中几乎没有提升机会的公务员、无法在经济社会中找到适当位置的中年退伍军人、预计无法晋升的大公司职员或极端个人自治主义者。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人,在现实中没有占据“有利地形”,没有太大的现实利益,也谈不上在社会正规渠道上有大的发展,因些,他们创业的机会成本小、顾虑少,他们通过创业,不仅能够获得收入,找到新的发展平台,而且能够找到一种控制命运、实现自我的感觉。正如同志在研习中华古典时所言:“贫人、贱人、被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反而“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富有创业精神。

创业项目的会计成本形成了对创业者选择的项目的预算约束。“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都形象地反映了会计成本对创业项目选择的制约。任何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长大的,任何大富翁都始自小小的创业者,纵使是大企业内的创业,也是先成立研发小组从小做起,这说明,控制会计成本,对创业和企业的成长十分重要。3创业选择的收益分析

创业者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表现为八个方面:只能成功的压力、独立决策的压力、长时间工作的压力、家庭亲情的压力、一定时期内得不偿失的压力、非程序事务压力、来自企业内部利益斗争的压力。据统计,新创企业能活过一年的仅占60%,从创业到成功上市仅占6%;一般而言,成功率不足10%。尽管这样,在过去10年中,美国每年新创公司的数量每年翻一番,从每年30万家左右增加到60万余家。在中国,每100人中就有12.3人创业。创业是“经济人”的理性行为,创业收益大于创业成本是创业者热心创业的主要原因。“创业的理由可以说上千万条,但最终还是逃不出一个钱字”。新经济的代表人物,网络英雄张朝阳认为“商业可以作为人的最高理想。商业的目标是为了赚钱”。

创业的收益一般指创业者投入资源后的实际产出核减会计成本后的剩余部分。一般来说,创业者投入越大,产出越高;创业的会计成本越低,创业的实际收益越高。尽管创业成功率低,但创业一旦越过盈亏点,收益会大大超过工薪阶层。邱君8年前是一家国有企业的省城办事处主任,为解决夫妻分居问题,投资5万元,开了一家湘味酒家。由于定位准确,有特色,每天的营业额都在1500元左右,半年就收回了投资。第一年纯利润有6万元,第二年他索性辞了工作和爱人一起打理酒店。通过加强管理、改善环境、突出特色,他已有一批固定的“食客”。他已在3年前买了小车,最近又买了复式住房,个人资产逾百万。如果他仍然留在厂家上班,现在可能已经下岗。

预期收入是创业者创业的主要动因。按照西方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创业者作为“经济人”,设法规避风险,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性。因此,在创业决策作出之前,必然会搜寻一切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测算,来形成对创业收入的理性预期。尽管这种预期是心理的、主观的,但由于这种预测的客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等于主观概率的分布期望值,因此,这种主观的预期仍是创业者进行创业抉择的客观基础。预期收入与创业者选择的项目和进入的行业相关,与其能控制的资源相关。不同的项目和行业、不同的资源收入,带给创业者的预期收入是不同的;同时,创业者所在环境中其他创业者的示范效应也影响创业者的预期收入。其他创业者的成功概率、财富状况,客观上会左右着创业者对收入的预期。因此,好的创业环境是提高预期收入、促进创业活动的要素。不断改善创业环境,有利于招资引资或自主创业。

社会收益是创业者在“看不见的手”引导下贡献给社会的财富,也是创业家们回报给社会提供的创业环境的酬金。个人的创业成就取决于国家或地区的体制和环境的优劣。创业者个人收益和社会财富间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体制环境和商务环境越优,创业成功者越多,该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就越多,社会收益越大。据统计,全世界有476人拥有10亿美元以上个人财富。在美国,有222人,占总数的47%,总价值达7030亿美元;欧洲134人,占总数38%,总价值3940亿美元;亚洲61人,其中日本19人,香港11人,财富总价值1450亿美元;中东和非洲财富价值690亿美元。不难看出,创业者个人财富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社会财富越多,福利越好。同样,那些个人创造财富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创业体制和环境最好、创业社会收入最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A·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出版社,1988

3Knight,F·H,Risk,uncertainty,andprofit,A.M.Kenlly.NewYork,1921

4甘德安.中国家族企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陈德智.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创业成本范文篇5

关键词:创业选择,成本,机会成本,收入,预期收入,社会收益,创业环境

1、创业:经济人的理性选择

美国的经济学家斯威格列茨在他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写道,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就业还是创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选择,创业选择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这种行为受到“看不见的手”的引导,表现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亚当·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创业正是创业者利用机会整合资源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不断积累个人财富,满足个人追求财产和实现自我的需求,客观上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国经过“”,在改革开放初,中国人没有多少财产,财产观念也十分淡薄,中国人穷,穷则思变,穷则创业。

所以中国的生存型创业者多,就是说中国多数创业者是为了挣钱吃饭,为了活得更滋润而创业。但20多年来从农民到市民,从科研人员到公务员、海外留学生,一批批创业者无不在个人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体制的革新作出巨大的贡献。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创业者多为机会型创业者,即瞧准了机会就开始创业。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更富有,他们不是因为解决吃饭问题而创业,他们创业是为了通过抓住商业机会创造商业价值,进而成就自己的人生,对社会作出贡献。比尔·盖茨是一个典型的机会型创业者。他舍弃在哈佛法学院的学业,这是因为他在商业实践中发现了软件产业存在巨大的商机。他及其团队非凡的创造力及软件产业的行业成长性,使他只经过20年的时间就创造了传统经济无法企及的巨大财富,进而蝉联世界富豪榜冠军,2003年个人资产407亿美元,仅该年度的社会捐资达十几亿美元。

理性的创业者具有“经济人”的本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冒险的同时尽力规避创业风险。理性的创业者在自由地选择创业,享有创业成功的快乐时,同时必须承担着创业失败的责任,而且他个人财富、价值与他对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呈正相关。正如A·哈耶克所言,“如果允许个人自由地选择,那么他必然要承担选择的风险,并且,他因此所得的报酬肯定也不取决于他们目的的好与坏,而仅仅取决于对其他人的价值”。

每个人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如何最有效地利用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如何最大化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资源。一般人们有二种选择:就业或创业。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FrankH·Kright)认为,不确定性是创建企业的主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然对其选择的经济行为进行预测并承担风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原因,人们的预测往往有错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承担风险的能力,所以那些不愿意承担风险者更倾向于做上班族,听从老板的调遣,拿稳定的薪水,没有心理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风险;而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则选择创办自己的企业,以承担风险去换取更大的收益和自由。到底是替人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创业的可能性应与收益预期相关,可用公式表现为:

Pr(e)=f(r-w)

其中,Pr(e)是指独立创业的可能性;r表示独自创办企业可能获得的收入;w表示从事现在工作获得的报酬。

可见,个人创业的可能性与r和w之间的差额呈正相关。两者差额越大,创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创业动机在很大程度上由创业者对收益的预期和现在获得的利益决定成本。

理性的创业者具有“经济人”的本性:趋利避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创业是有风险的,理性的创业者在享受成功的预期时,也必须承担创业可能的失败风险,创业失败,不仅使对收入的预期化为泡影,而且原有的稳定收入也丧失殆荆因此,客观估计自己的创业能力、科学评价创业环境和创业机会,通过市场调查获得准确数据,切实考虑现在的利益,对创业选择作出尽可能科学的经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是经济人应有的理性态度。

2、创业选择的成本分析

成本是人们从事某一经济活动的总费用,一般包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创业者决定创业时,一定要选择一个项目,并且围绕这个项目要投入劳动、资本、智力成果,购买一定的设备,租赁办公用房,支付工资。创业者在创办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必须支付的实际费用,构成了创业的会计成本。创业者创业就意味着放弃原有的职业,失去原有收入,同时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创业项目就不可能从事其他职业。这种由于创业丧失从事其他固定职业可能挣得的收入值就是创业的机会成本。

成本是创业进入的壁垒,成本高创业的障碍就大。会计成本反映了创业项目需要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而机会成本则是创业者现有利益和创业者资源未来价值的反映。机会成本影响创业抉择,机会成本与创业的可能性间呈逆向关系。机会成本越大,即在位者的利益越多,未来价值越小,创业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在位者现有利益越小,未来价值越大,敢于创业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经济学分析,正好阐述了迪克·克拉克(DickieClark)提出的“社会边缘状态”(SocialMarginalng)这一新的概念。克拉克认为,当个体的属性——身体特征、智力特征、社会行为方式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承担的角色发生冲突时,个体就处于社会边缘状态。实际上处于社会边缘状态者所获得的现实利益少,个体放弃现有利益进行创业的机会成本小,因而创办自己企业的可能性增大,创业也成了“社会边缘状态”者摆脱孤独感,寻求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径。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创业者大多是难找到工作的回乡知识青年、城市无业游民、政府中几乎没有提升机会的公务员、无法在经济社会中找到适当位置的中年退伍军人、预计无法晋升的大公司职员或极端个人自治主义者。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人,在现实中没有占据“有利地形”,没有太大的现实利益,也谈不上在社会正规渠道上有大的发展,因些,他们创业的机会成本孝顾虑少,他们通过创业,不仅能够获得收入,找到新的发展平台,而且能够找到一种控制命运、实现自我的感觉。正如同志在研习中华古典时所言:“贫人、贱人、被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反而“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富有创业精神。

创业项目的会计成本形成了对创业者选择的项目的预算约束。“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都形象地反映了会计成本对创业项目选择的制约。任何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长大的,任何大富翁都始自小小的创业者,纵使是大企业内的创业,也是先成立研发小组从小做起,这说明,控制会计成本,对创业和企业的成长十分重要。

3、创业选择的收益分析

创业者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表现为八个方面:只能成功的压力、独立决策的压力、长时间工作的压力、家庭亲情的压力、一定时期内得不偿失的压力、非程序事务压力、来自企业内部利益斗争的压力。据统计,新创企业能活过一年的仅占60%,从创业到成功上市仅占6%;一般而言,成功率不足10%。尽管这样,在过去10年中,美国每年新创公司的数量每年翻一番,从每年30万家左右增加到60万余家。在中国,每100人中就有12,3人创业。创业是“经济人”的理性行为,创业收益大于创业成本是创业者热心创业的主要原因。“创业的理由可以说上千万条,但最终还是逃不出一个钱字”。新经济的代表人物,网络英雄张朝阳认为“商业可以作为人的最高理想。商业的目标是为了赚钱”。

创业的收益一般指创业者投入资源后的实际产出核减会计成本后的剩余部分。一般来说,创业者投入越大,产出越高;创业的会计成本越低,创业的实际收益越高。尽管创业成功率低,但创业一旦越过盈亏点,收益会大大超过工薪阶层。邱君8年前是一家国有企业的省城办事处主任,为解决夫妻分居问题,投资5万元,开了一家湘味酒家。由于定位准确,有特色,每天的营业额都在1500元左右,半年就收回了投资。第一年纯利润有6万元,第二年他索性辞了工作和爱人一起打理酒店。通过加强管理、改善环境、突出特色,他已有一批固定的“食客”。他已在3年前买了小车,最近又买了复式住房,个人资产逾百万。如果他仍然留在厂家上班,现在可能已经下岗。

预期收入是创业者创业的主要动因。按照西方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创业者作为“经济人”,设法规避风险,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性。因此,在创业决策作出之前,必然会搜寻一切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测算,来形成对创业收入的理性预期。尽管这种预期是心理的、主观的,但由于这种预测的客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等于主观概率的分布期望值。因此,这种主观的预期仍是创业者进行创业抉择的客观基矗预期收入与创业者选择的项目和进入的行业相关,与其能控制的资源相关。不同的项目和行业、不同的资源收入,带给创业者的预期收入是不同的;同时,创业者所在环境中其他创业者的示范效应也影响创业者的预期收入。其他创业者的成功概率、财富状况,客观上会左右着创业者对收入的预期。因此,好的创业环境是提高预期收入、促进创业活动的要素。不断改善创业环境,有利于招资引资或自主创业。

社会收益是创业者在“看不见的手”引导下贡献给社会的财富,也是创业家们回报给社会提供的创业环境的酬金。个人的创业成就取决于国家或地区的体制和环境的优劣。创业者个人收益和社会财富间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体制环境和商务环境越优,创业成功者越多,该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就越多,社会收益越大。据统计,全世界有476人拥有10亿美元以上个人财富。在美国,有222人,占总数的47%,总价值达7030亿美元;欧洲134人,占总数38%,总价值3940亿美元;亚洲61人,其中日本19人,香港11人,财富总价值1450亿美元;中东和非洲财富价值690亿美元。不难看出,创业者个人财富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社会财富越多,福利越好。同样,那些个人创造财富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创业体制和环境最好、创业社会收入最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A·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出版社,1988

3Knight,F·H,Risk,uncertainty,andprofit,A,M,Kenlly,NewYork,1921

4甘德安,中国家族企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陈德智,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创业成本范文篇6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经济核算体系;分析;应用;创业

与诸多城市创业者不同,返乡农民工这类创业主体一般秉持着淳朴的创业动机,如提升家庭的经济福利,或有意愿带领本村百姓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就要求当前社会进一步关注这类创业主体的创业绩效问题。本文将对绩效问题的关注归到经济核算体系分析之中,那么如何理解创业经济核算呢?笔者认为,并不是每位返乡农民工都具备创业的初始条件,通过对他们的创业活动做出经济核算来综合评价其在创业中的“产出—投入”关系,才能引导返乡农民工理性做出创业选择,也才能为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提供经济视角。

一、分析框架

经济核算的对象主要为成本,这里在经济学视角下建立以下分析框架。1.创业的会计成本。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其中资金构成了创业活动中的核心资源。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可知,在创业中资金需在维度中先后经历采购环节、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同时,资金还需在空间维度中按比例同时处于上述三个环节中。这就表明,依据创业项目的特征,需获得满足资本有机构成的初始资金存量。初始资金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其中获得外源性资金供给则存在着资金成本(利息),这便构成了创业的会计成本。2.创业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发生需满足两个条件:资源具有稀缺性、资源具有多用途性。显然,创业中的资金资源、时间资源便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所以在配置中也就存在着机会成本。将机会成本纳入创业中考察的原因在于,创业项目在资源选择上的差异性必然会产生差异化的机会成本,而选择的差异性最终又会影响不同创业项目的经济利润,即“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降低创业中的机会成本,能提高其最终的经济利润,这也就要求解决资金在创业活动中的错配问题。3.创业的沉淀成本。沉淀成本根源于资产专用性损失,沉淀成本的产生将影响经济主体的经营转型活动,甚至会导致经济主体难以在短时间内退出目前的经营领域。创业作为一类经济活动也面临着专用性资产的投入,如创业所需的专门知识、人力资本,以及在项目运行中的固定资产投入。由于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未能形成有序的二手拍卖市场,所以专用性固定资产难以在短期内折价出售,关于创业项目所规定的专门知识和人力资本,则更是难以转换。4.创业的交易成本。尽管当前学界对交易成本的内涵还存在争论,但将交易成本用于此处的目的在于分析创业主体与社会各种关系互动中的“平滑程度”,笔者认为,平滑程度越高意味着创业效率也就也高。围绕着创业主体所面对的主要社会关系,这里将金融支持关系、创业合作关系、劳资关系、亲情纽带关系纳入其中进行分析。

二、经济核算体系分析

将在以上分析框架中,具体针对上述成本开展经济核算体系分析。1.会计成本核算分析。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外出务工期间的资金积累、涉农金融机构提供的小额短期贷款。根据笔者的统计分析,返乡农民工的内源性资金总量平均仅占创业资金总量的10%~20%,外源性资金的占比相对较多。由于他们的创业活动主要围绕农业养殖和种植展开,所以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他们的创业资金在时间维度上将长期停滞在生产环节,在空间维度上将大量处于生产环节中,这就降低了其创业资金的循环速度。不考虑农业生产所可能遭遇的自然风险因素,单就资本循环特征而言,返乡农民工普遍面临着较高的资金成本。2.机会成本核算分析。由于返乡农民工的职业选项较为狭窄,所以时间资源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暂可不必考虑。将基于资金配置所产生的机会成本作为分析思路,则要求返乡农民工合理选择创业项目,进而获得充足的市场销售前景。然而,我国农村地区分布广泛,其中也存在着差异显著的自然禀赋条件、区位条件。笔者调研发现,自然禀赋条件和区位条件同时优越的农村地区,返乡农民工的经济利润水平普遍较高,其中隐含着机会成本低的经济学内涵。其次为自然禀赋条件一般但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然后为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优越但区位条件不佳的农村地区(如四川凉山州地区),最后则为双差的农村地区。这就表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成功率不仅与自己的努力程度有关,也与所拥有的自然条件相关。3.沉淀成本核算分析。结合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的特点,笔者认为,其中专用性资产主要为农业种植和养殖的专业知识,以及创业主体所拥有的种植和养殖的专业技能。土地资源开发所投入的专用性资产,并不影响他们的经营转型决策。不难发现,返乡农民工所拥有的专用性资产主要以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养成为特征,这在主体因素上制约着其创业项目调整和经营转型。其原因在于:一是农业种植和养殖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难以迁移至其他创业项目中去;二是创业主体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会影响他的创业愿景及创业视界,最终将其锁定在原有创业的技术进路中。4.交易成本核算分析。我国农村中的基本经济单位为“农户”,这就决定了返乡农民工在创业的初始阶段主要依靠家庭成员参与项目运营。在血缘和亲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中,创业主体在获取劳动资源时的交易成本机乎为零。然而,创业属于系统工程,其不仅需要劳动资源投入,还需要获得项目资金投入和市场销售渠道的拓展。尽管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已经完成了农地确权运动,但返乡农民工在获取外源性资金支持时仍面临着高昂的交易成本,这就促使他们转而寻求农村民间金融服务。市场销售渠道的拓展面临着农产品竞争压力,以及农产品标准化所带来的供给要求,这些都将使返乡农民工在创业中面临不菲的交易成本。

三、应用

在经济核算体系的分析下,笔者建议将该分析思路应用于以下四个方面。1.调整涉农小额短期贷款模式。从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会计成本出发,调整涉农小额短期贷款的模式。笔者建议:首先,根据涉农创业项目的生产规律,定向调整小额贷款的还本付息期限,通过调整期限来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者所面临的资本循环压力。其次,针对涉农创业项目所面临的自然风险,涉农金融机构可开发小额贷款与保险为一体的金融产品,以帮助返乡农民工应对在创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利率的设计上,应对标具体创业项目的经营效益而动态调适。2.分地区干预创业主体的活动。创业活动本身就充满着挑战,属于高风险工作任务,所以政府应分地区干预创业主体的活动,以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机会成本。笔者根据前文所阐述的内容,将地区分为积极的创业地区、普通的创业地区、消极的创业地区(双差地区)。积极的创业地区的政府部门,应鼓励返乡农民工参与创业,并在其创业中给予专项培训和专项资金支持,帮助他们拓展流通渠道。普通的创业地区的政府部门,应引导返乡农民工成为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帮助其在农村集体经济道路上大显身手。消极的创业地区的政府部门,则应在精准扶贫战略下使返乡农民工成为当地新农业项目的示范者。3.优化现阶段的涉农培训工作。为了消减返乡农民工在创业中的沉淀成本,社会保障部门应优化现阶段的涉农培训工作,以拓宽他们创业和经营的视野,并在培训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笔者建议:首先,县域政府下属的社会保障部门,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中应增加企业运营管理的内容,特别应加强对资金筹措、资金预算管理、项目选择、市场渠道拓展等知识的传授,并为他们配备企业导师以辅助他们的创业之路。其次,针对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岗位能力培训,这不仅能增强他们在创业与就业之间的选择能力,也能提升他们的农业产业化视界。4.助力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需要将当地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项目纳入本土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大局之中,使他们成为产业链中的一个节点,在内部分工中降低他们创业中的交易成本,也能使他们分享产业集群化所带来的红利。笔者建议:一是县域政府应引导返乡农民工在创业项目选择时与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要求相契合,从而起到市场干预的职能;二是在产业联合会的牵头下,创业主体与域内龙头企业签订供销协议,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活动提供市场保障;三是产业联合会集中对返乡农民工创业主体提供行业标准化知识培训,并为他们的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从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会计成本出发,需调整涉农小额短期贷款的模式;政府应分地区干预创业主体的活动,以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机会成本;为了消减返乡农民工在创业中的沉淀成本,社会保障部门应优化现阶段的涉农培训工作;需要将当地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项目纳入本土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大局之中,使他们成为产业链中的一个节点。

参考文献:

[1]高秀娟.我国创业政策的内部结构与政策工具挖掘———基于2013—2018年中央和部委政策文本的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2-16.

[2]李秀萍.返乡下乡成为当前就业新现象2018年总人数达780万人[J].山西农经,2019,(16):10.

创业成本范文篇7

关键词创业选择成本机会成本收入预期收入社会收益创业环境

1创业:经济人的理性选择

美国的经济学家斯威格列茨在他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写道,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就业还是创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选择,创业选择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这种行为受到“看不见的手”的引导,表现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亚当·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创业正是创业者利用机会整合资源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不断积累个人财富,满足个人追求财产和实现自我的需求,客观上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国经过“”,在改革开放初,中国人没有多少财产,财产观念也十分淡薄,中国人穷,穷则思变,穷则创业。所以中国的生存型创业者多,就是说中国多数创业者是为了挣钱吃饭,为了活得更滋润而创业。但20多年来从农民到市民,从科研人员到公务员、海外留学生,一批批创业者无不在个人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体制的革新作出巨大的贡献。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创业者多为机会型创业者,即瞧准了机会就开始创业。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更富有,他们不是因为解决吃饭问题而创业,他们创业是为了通过抓住商业机会创造商业价值,进而成就自己的人生,对社会作出贡献。比尔·盖茨是一个典型的机会型创业者。他舍弃在哈佛法学院的学业,这是因为他在商业实践中发现了软件产业存在巨大的商机。他及其团队非凡的创造力及软件产业的行业成长性,使他只经过20年的时间就创造了传统经济无法企及的巨大财富,进而蝉联世界富豪榜冠军,2003年个人资产407亿美元,仅该年度的社会捐资达十几亿美元。

理性的创业者具有“经济人”的本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冒险的同时尽力规避创业风险。理性的创业者在自由地选择创业,享有创业成功的快乐时,同时必须承担着创业失败的责任,而且他个人财富、价值与他对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呈正相关。正如A·哈耶克所言,“如果允许个人自由地选择,那么他必然要承担选择的风险,并且,他因此所得的报酬肯定也不取决于他们目的的好与坏,而仅仅取决于对其他人的价值”。

每个人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如何最有效地利用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如何最大化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资源。一般人们有二种选择:就业或创业。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FrankH·Kright)认为,不确定性是创建企业的主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然对其选择的经济行为进行预测并承担风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原因,人们的预测往往有错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承担风险的能力,所以那些不愿意承担风险者更倾向于做上班族,听从老板的调遣,拿稳定的薪水,没有心理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风险;而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则选择创办自己的企业,以承担风险去换取更大的收益和自由。到底是替人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创业的可能性应与收益预期相关,可用公式表现为:Pr(e)=f(r-w)

其中,Pr(e)是指独立创业的可能性;r表示独自创办企业可能获得的收入;w表示从事现在工作获得的报酬。

可见,个人创业的可能性与r和w之间的差额呈正相关。两者差额越大,创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创业动机在很大程度上由创业者对收益的预期和现在获得的利益决定成本。

理性的创业者具有“经济人”的本性:趋利避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创业是有风险的,理性的创业者在享受成功的预期时,也必须承担创业可能的失败风险,创业失败,不仅使对收入的预期化为泡影,而且原有的稳定收入也丧失殆尽。因此,客观估计自己的创业能力、科学评价创业环境和创业机会,通过市场调查获得准确数据,切实考虑现在的利益,对创业选择作出尽可能科学的经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是经济人应有的理性态度。

2创业选择的成本分析

成本是人们从事某一经济活动的总费用,一般包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创业者决定创业时,一定要选择一个项目,并且围绕这个项目要投入劳动、资本、智力成果,购买一定的设备,租赁办公用房,支付工资。创业者在创办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必须支付的实际费用,构成了创业的会计成本。创业者创业就意味着放弃原有的职业,失去原有收入,同时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创业项目就不可能从事其他职业。这种由于创业丧失从事其他固定职业可能挣得的收入值就是创业的机会成本。

成本是创业进入的壁垒,成本高创业的障碍就大。会计成本反映了创业项目需要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而机会成本则是创业者现有利益和创业者资源未来价值的反映。机会成本影响创业抉择,机会成本与创业的可能性间呈逆向关系。机会成本越大,即在位者的利益越多,未来价值越小,创业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在位者现有利益越小,未来价值越大,敢于创业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经济学分析,正好阐述了迪克·克拉克(DickieClark)提出的“社会边缘状态”(SocialMarginalng)这一新的概念。克拉克认为,当个体的属性——身体特征、智力特征、社会行为方式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承担的角色发生冲突时,个体就处于社会边缘状态。实际上处于社会边缘状态者所获得的现实利益少,个体放弃现有利益进行创业的机会成本小,因而创办自己企业的可能性增大,创业也成了“社会边缘状态”者摆脱孤独感,寻求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径。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创业者大多是难找到工作的回乡知识青年、城市无业游民、政府中几乎没有提升机会的公务员、无法在经济社会中找到适当位置的中年退伍军人、预计无法晋升的大公司职员或极端个人自治主义者。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人,在现实中没有占据“有利地形”,没有太大的现实利益,也谈不上在社会正规渠道上有大的发展,因些,他们创业的机会成本小、顾虑少,他们通过创业,不仅能够获得收入,找到新的发展平台,而且能够找到一种控制命运、实现自我的感觉。正如同志在研习中华古典时所言:“贫人、贱人、被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反而“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富有创业精神。

创业项目的会计成本形成了对创业者选择的项目的预算约束。“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都形象地反映了会计成本对创业项目选择的制约。任何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长大的,任何大富翁都始自小小的创业者,纵使是大企业内的创业,也是先成立研发小组从小做起,这说明,控制会计成本,对创业和企业的成长十分重要。

3创业选择的收益分析

创业者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表现为八个方面:只能成功的压力、独立决策的压力、长时间工作的压力、家庭亲情的压力、一定时期内得不偿失的压力、非程序事务压力、来自企业内部利益斗争的压力。据统计,新创企业能活过一年的仅占60%,从创业到成功上市仅占6%;一般而言,成功率不足10%。尽管这样,在过去10年中,美国每年新创公司的数量每年翻一番,从每年30万家左右增加到60万余家。在中国,每100人中就有12.3人创业。创业是“经济人”的理性行为,创业收益大于创业成本是创业者热心创业的主要原因。“创业的理由可以说上千万条,但最终还是逃不出一个钱字”。新经济的代表人物,网络英雄张朝阳认为“商业可以作为人的最高理想。商业的目标是为了赚钱”。

创业的收益一般指创业者投入资源后的实际产出核减会计成本后的剩余部分。一般来说,创业者投入越大,产出越高;创业的会计成本越低,创业的实际收益越高。尽管创业成功率低,但创业一旦越过盈亏点,收益会大大超过工薪阶层。邱君8年前是一家国有企业的省城办事处主任,为解决夫妻分居问题,投资5万元,开了一家湘味酒家。由于定位准确,有特色,每天的营业额都在1500元左右,半年就收回了投资。第一年纯利润有6万元,第二年他索性辞了工作和爱人一起打理酒店。通过加强管理、改善环境、突出特色,他已有一批固定的“食客”。他已在3年前买了小车,最近又买了复式住房,个人资产逾百万。如果他仍然留在厂家上班,现在可能已经下岗。

预期收入是创业者创业的主要动因。按照西方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创业者作为“经济人”,设法规避风险,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性。因此,在创业决策作出之前,必然会搜寻一切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测算,来形成对创业收入的理性预期。尽管这种预期是心理的、主观的,但由于这种预测的客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等于主观概率的分布期望值,因此,这种主观的预期仍是创业者进行创业抉择的客观基础。预期收入与创业者选择的项目和进入的行业相关,与其能控制的资源相关。不同的项目和行业、不同的资源收入,带给创业者的预期收入是不同的;同时,创业者所在环境中其他创业者的示范效应也影响创业者的预期收入。其他创业者的成功概率、财富状况,客观上会左右着创业者对收入的预期。因此,好的创业环境是提高预期收入、促进创业活动的要素。不断改善创业环境,有利于招资引资或自主创业。

社会收益是创业者在“看不见的手”引导下贡献给社会的财富,也是创业家们回报给社会提供的创业环境的酬金。个人的创业成就取决于国家或地区的体制和环境的优劣。创业者个人收益和社会财富间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体制环境和商务环境越优,创业成功者越多,该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就越多,社会收益越大。据统计,全世界有476人拥有10亿美元以上个人财富。在美国,有222人,占总数的47%,总价值达7030亿美元;欧洲134人,占总数38%,总价值3940亿美元;亚洲61人,其中日本19人,香港11人,财富总价值1450亿美元;中东和非洲财富价值690亿美元。不难看出,创业者个人财富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社会财富越多,福利越好。同样,那些个人创造财富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创业体制和环境最好、创业社会收入最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A·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出版社,1988

3Knight,F·H,Risk,uncertainty,andprofit,A.M.Kenlly.NewYork,1921

4甘德安.中国家族企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陈德智.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创业成本范文篇8

美国的经济学家斯威格列茨在他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写道,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就业还是创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选择,创业选择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这种行为受到“看不见的手”的引导,表现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亚当·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创业正是创业者利用机会整合资源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不断积累个人财富,满足个人追求财产和实现自我的需求,客观上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国经过“”,在改革开放初,中国人没有多少财产,财产观念也十分淡薄,中国人穷,穷则思变,穷则创业。所以中国的生存型创业者多,就是说中国多数创业者是为了挣钱吃饭,为了活得更滋润而创业。但20多年来从农民到市民,从科研人员到公务员、海外留学生,一批批创业者无不在个人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体制的革新作出巨大的贡献。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创业者多为机会型创业者,即瞧准了机会就开始创业。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更富有,他们不是因为解决吃饭问题而创业,他们创业是为了通过抓住商业机会创造商业价值,进而成就自己的人生,对社会作出贡献。比尔·盖茨是一个典型的机会型创业者。他舍弃在哈佛法学院的学业,这是因为他在商业实践中发现了软件产业存在巨大的商机。他及其团队非凡的创造力及软件产业的行业成长性,使他只经过20年的时间就创造了传统经济无法企及的巨大财富,进而蝉联世界富豪榜冠军,20*年个人资产407亿美元,仅该年度的社会捐资达十几亿美元。

理性的创业者具有“经济人”的本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冒险的同时尽力规避创业风险。理性的创业者在自由地选择创业,享有创业成功的快乐时,同时必须承担着创业失败的责任,而且他个人财富、价值与他对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呈正相关。正如A·哈耶克所言,“如果允许个人自由地选择,那么他必然要承担选择的风险,并且,他因此所得的报酬肯定也不取决于他们目的的好与坏,而仅仅取决于对其他人的价值”。

每个人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如何最有效地利用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如何最大化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资源。一般人们有二种选择:就业或创业。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FrankH·Kright)认为,不确定性是创建企业的主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然对其选择的经济行为进行预测并承担风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原因,人们的预测往往有错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承担风险的能力,所以那些不愿意承担风险者更倾向于做上班族,听从老板的调遣,拿稳定的薪水,没有心理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风险;而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则选择创办自己的企业,以承担风险去换取更大的收益和自由。到底是替人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创业的可能性应与收益预期相关,可用公式表现为:

Pr(e)=f(r-w)

其中,Pr(e)是指独立创业的可能性;r表示独自创办企业可能获得的收入;w表示从事现在工作获得的报酬。

可见,个人创业的可能性与r和w之间的差额呈正相关。两者差额越大,创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创业动机在很大程度上由创业者对收益的预期和现在获得的利益决定成本。

理性的创业者具有“经济人”的本性:趋利避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创业是有风险的,理性的创业者在享受成功的预期时,也必须承担创业可能的失败风险,创业失败,不仅使对收入的预期化为泡影,而且原有的稳定收入也丧失殆尽。因此,客观估计自己的创业能力、科学评价创业环境和创业机会,通过市场调查获得准确数据,切实考虑现在的利益,对创业选择作出尽可能科学的经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是经济人应有的理性态度。

2创业选择的成本分析

成本是人们从事某一经济活动的总费用,一般包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创业者决定创业时,一定要选择一个项目,并且围绕这个项目要投入劳动、资本、智力成果,购买一定的设备,租赁办公用房,支付工资。创业者在创办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必须支付的实际费用,构成了创业的会计成本。创业者创业就意味着放弃原有的职业,失去原有收入,同时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创业项目就不可能从事其他职业。这种由于创业丧失从事其他固定职业可能挣得的收入值就是创业的机会成本。

成本是创业进入的壁垒,成本高创业的障碍就大。会计成本反映了创业项目需要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而机会成本则是创业者现有利益和创业者资源未来价值的反映。机会成本影响创业抉择,机会成本与创业的可能性间呈逆向关系。机会成本越大,即在位者的利益越多,未来价值越小,创业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在位者现有利益越小,未来价值越大,敢于创业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经济学分析,正好阐述了迪克·克拉克(DickieClark)提出的“社会边缘状态”(SocialMarginalng)这一新的概念。克拉克认为,当个体的属性——身体特征、智力特征、社会行为方式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承担的角色发生冲突时,个体就处于社会边缘状态。实际上处于社会边缘状态者所获得的现实利益少,个体放弃现有利益进行创业的机会成本小,因而创办自己企业的可能性增大,创业也成了“社会边缘状态”者摆脱孤独感,寻求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径。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创业者大多是难找到工作的回乡知识青年、城市无业游民、政府中几乎没有提升机会的公务员、无法在经济社会中找到适当位置的中年退伍军人、预计无法晋升的大公司职员或极端个人自治主义者。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人,在现实中没有占据“有利地形”,没有太大的现实利益,也谈不上在社会正规渠道上有大的发展,因些,他们创业的机会成本小、顾虑少,他们通过创业,不仅能够获得收入,找到新的发展平台,而且能够找到一种控制命运、实现自我的感觉。正如同志在研习中华古典时所言:“贫人、贱人、被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反而“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富有创业精神。

创业项目的会计成本形成了对创业者选择的项目的预算约束。“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都形象地反映了会计成本对创业项目选择的制约。任何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长大的,任何大富翁都始自小小的创业者,纵使是大企业内的创业,也是先成立研发小组从小做起,这说明,控制会计成本,对创业和企业的成长十分重要。

3创业选择的收益分析

创业者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表现为八个方面:只能成功的压力、独立决策的压力、长时间工作的压力、家庭亲情的压力、一定时期内得不偿失的压力、非程序事务压力、来自企业内部利益斗争的压力。据统计,新创企业能活过一年的仅占60%,从创业到成功上市仅占6%;一般而言,成功率不足10%。尽管这样,在过去10年中,美国每年新创公司的数量每年翻一番,从每年30万家左右增加到60万余家。在中国,每100人中就有12.3人创业。创业是“经济人”的理性行为,创业收益大于创业成本是创业者热心创业的主要原因。“创业的理由可以说上千万条,但最终还是逃不出一个钱字”。新经济的代表人物,网络英雄张朝阳认为“商业可以作为人的最高理想。商业的目标是为了赚钱”。

创业的收益一般指创业者投入资源后的实际产出核减会计成本后的剩余部分。一般来说,创业者投入越大,产出越高;创业的会计成本越低,创业的实际收益越高。尽管创业成功率低,但创业一旦越过盈亏点,收益会大大超过工薪阶层。邱君8年前是一家国有企业的省城办事处主任,为解决夫妻分居问题,投资5万元,开了一家湘味酒家。由于定位准确,有特色,每天的营业额都在1500元左右,半年就收回了投资。第一年纯利润有6万元,第二年他索性辞了工作和爱人一起打理酒店。通过加强管理、改善环境、突出特色,他已有一批固定的“食客”。他已在3年前买了小车,最近又买了复式住房,个人资产逾百万。如果他仍然留在厂家上班,现在可能已经下岗。

创业成本范文篇9

很多主流的经济学认为,在没有交易成本和完全信息的情况下,理性的个人是可以通过当前的市场价格机制来不断的实现帕累托最优。但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往往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企业家不是除资本、技术和劳动以外的促进经营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动力。企业家是能够将目前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推翻,并且能够不断的将当前均衡的经济进行打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市场的不完全,经济活动的发展往往需要依赖着创业者的不断发现和资源的组合等,创业者能够对经济起到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做出了相应的假设,即大学生是理性人,并且对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大学生之所以愿意就业而不是创业,同时,越是名校,往往越是愿意就业。因此,通过不断的对当前大学生创业逻辑进行理解,力争不断清除创业障碍,促进大学生的创业。

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理性选择分析

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中,他们往往会面临着创业和就业的选择。其中,就业能够获取稳定的经济收入,就业往往分为完全就业和不完全就业,完全就业是长期保持着就业的稳定性和常规性,而不完全就业是先进行就业,不断的在就业的过程中积累各种丰富的资源,为大学生的创业打下基础。创业是对目前存在的各种资源来进行不断的整合,来自主开展的一项事业,从而获取风险收入,但是创业往往对于大学生的挑战性比较大,同时还需要具有创新性。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问题上,一般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他们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是无法明确得到就业和创业间的收益问题,只能够通过估计来得出各种可能的结果,所以,收益是属于预期的收益。当没有风险时,往往是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相同。当大学生在完全就业初期时,由于刚刚参加工作,往往其预期收益不会太高,但是相对比较稳定。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将风险进行忽略的。随着就业时间的增长,大学生的工作技能也会不断的提高和增长,会逐渐得到组织的认可,其预期的收益也会逐渐的增加,并且是没有风险和稳定的。完全就业是一种选择,是将低风险和稳定收益来相互结合在一起的一种选择,但是其预期收益往往会比创业收益低。虽然不完全就业也是预期收益不高,但是风险低和稳定,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往往需要投入很多的成本的极大的精力。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

大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来确定就业和创业的预期收益和风险,通过仔细的权衡来做出选择,力争能够在当前的环境下做出就业和创业间的理性选择。要想不断的激发大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创业,就需要不断的清除创业障碍,使大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创新和冒险的创业精神,需要采取如下的对策来促进大学生的创业。

1、不断降低沉淀成本。我国的高等教育造成了大学生创业沉淀成本的出现。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教育上投入巨大,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但是,在人才培训的同时,也产生了人力沉淀成本,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流动性。如,我国的985和211等众多高等院校在人力资本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比较容易产生沉淀成本,往往就会造成大学生的创业不足,从而有创业直接转化为就业。一般来说,各种名牌大学和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沉淀成本往往会比那些普通院校的高很多。要不断的在高校内部进行开展各种各样的创业教育,同时还要在高校之间形成联动的创业市场。高等院校要不断的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要不断的为祖国和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就业所需人才,同时更需要培育出具有创业精神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建立大学生创业市场,完善专业设置,不断降低大学生的创业沉淀成本。

2、降低交易成本,提供良好的创业政策。要不断的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不断的将创业政策进行完善和落实,从而来激发和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不断的促进他们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不断的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要通过完善法律制度进行保障大学生创业,要不断的降低他们的交易成本,为其创业来提供良好环境。

3、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平台。通过税收扶持政策,利于大学生创业。要不断的加大对于税收减免政策的支持力度,扩大减免的税种,制定出具有激励性、可操作性和连续性的政策,并确保能够坚决贯彻执行下去。同时,要给予大学生提供融资平台,提供创业贷款等多种融资渠道,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融资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

4、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各种各样的设施。我国各地政府要不断的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区,不断的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一个创业基地,同时还为其提供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解决了他们的经营场所和各种创业设备的问题。通过创业基地来为其提供创业的市场,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的促进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成功。

四、结束语

创业成本范文篇10

关键词:创业;项目选择;政策红利;有效管理;风险规避和控制

随着我国各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数量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却极低,全国的平均水平仅为2%,而我省只有1%。葛玉辉曾对上海某著名工科高校34名创业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其结果显示:这些创业学生普遍感到创业后的第一年、第三年是两个重要的坎。能在创业一年后仍然坚持的竟不到10人,创业企业能够存活超过三年的仅有6家。由此可见,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尝试着通过调查我院华立创新创业园区30多家学生创业项目,利用会计学部学生创办的财务服务与咨询工作室承接创业园项目的数据,跟踪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整体情况和个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进行研究,从中总结规律,研究如何从项目选择、政策红利、有效管理、风险规避和控制等角度,对大学生创业提出建议,以改善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财务状况,适当规避及有效控制大学生创业风险,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终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功率与效益。

一、华立创业园创业项目效益调查结果凸显大学生创业情势不容乐观

我院华立创新创业园自2015年2月成立之初,不断引入大学生创业项目,目前,获得入驻的80多个学生创业项目是从申请项目中经专家评审,择优筛选出来的,包括48个电商团队,11个专业工作室,22个大学生创业体验店。为调查大学生创业项目效益,我院会计学部的财务服务与咨询工作室通过普遍调查法,大量收集大部分创业园项目的财务单据,利用会计知识每月定期编制调查对象的会计报表,主要是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并对这些会计报表进行数据分析,同时结合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对相关项目尤其是创业体验店等的经营效益持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与调查。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调查的项目中利润表结果显示项目效益不太乐观,反映出来真正实现盈利的项目并不多,当然也有一些店前期是盈利,如星韵咖啡;但是效益实现的可持续性不强,如1号店、O2O咖啡厅、聚果汇等,这些店从开业到现在效益是逐渐下降,目前的状况已经出现利润为负的情况,还有一些项目一开始就没有盈利过,如HoneyMood。从资产负债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创业项目中费用支出概念不清,无成本节约或资源有效利用的意识,或者说对项目风险的意识不强,过于理想化,导致成本费用投入过高,如装修费用,一旦将这些费用进行折旧或分摊,那么效益就立马下降。从我们的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学生除了风险意识弱,创业的意识过于理想化外,社会阅历及人脉不广,费用支出无概念,有点大手大脚花钱,不太懂得算计“小钱”,财务管理不科学甚至无财务意识,单据管理很随意,记账不规范,这一点在收集的单据上就可以很明显看出;加之创业店规模有限、进货渠道有限,导致进货成本无法有效降低。有些项目刚开始可能出于卖点宣传、团队热情高等原因会产生部分收益,但随着消费者的深入了解、原先的卖点疲乏、特点不够突出、团队矛盾的突显等原因逐渐出现经营困难。同时在我们跟踪调查的这些创业体验店经营的项目来看,大多数从事餐饮行业,如东方包点、理餐谋、谷磨林、一品糖水等,这些与一般社会人员在校内或校外经营的餐饮店相比,无明显区别,竞争力与特色并不突出。我们之所以大力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因为我们要提倡鼓励大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在高科技、高技术含量领域独占鳌头,提倡他们深入调查市场需求,为消费对象提供最直接、最贴心的商品和服务,要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用智力换资本”的创业成功战绩。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上应该更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专业优势,要能有效提高创业成功率与实现创业效益。

二、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成功率与实现效益的建议

1.创业项目的选择是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首要任务

对于初次创业的大学生来说选择创业项目并实现效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调查、不断分析,深入了解项目相关市场,理性认识分析自身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这样才能选择适合他们在学校创业的项目。除了创业项目内容的选择,还有创业的目标的选择,如果学生只是想通过创新、创业红利赚一笔钱,这样一种短期的行为,在具体的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一种浮躁的心态,明明可以做成的事情,沉不住气,寻求一种短期效果,是一种冒险行为,到最后就会导发创业失败。因此,创业项目的选择是进行创业准备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创业成功与否,曾有研究证明,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很多高校纷纷成立诸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园,目的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前期孵化、中期指导跟踪、后期服务等作用,让大学生通过创业园创业项目取得一些创业经验,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以及盈利能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校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实现创业项目持续生存、发展甚至实现一定的效益回报,那么创业初期应该做到三个找准:一是找准自己的创业团队;二是找准行业领域;三是找准具体的目标定位。

2.充分运用政策红利有效降低大学生创业项目成本

为推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国家鼓励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除了政策支持,国家也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出了极大的福利,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人社局的《关于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扶持大学生创业财税政策是政府为了激发创业者的创业行为,综合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法律工具,保护创业者的正当权利,促进创业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以期降低创业成本、使初创企业规避风险。再比如广州市的《关于印发广州市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办法的通知》,对创业培训、一次性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创业企业社会保险人、创业孵化、优秀创业项目等补贴都作出了更加细化的规定。我院华立创业园区对入驻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了相应扶持政策,比如制订创业成果与学分互认的细则,为入驻创业项目免费提供办公场所、水、电、网络等,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创业人士等为各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培训、咨询等指导,组织开展创业沙龙等交流活动,定期提供政策咨询,协助符合相关条件的创业项目申请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方面奖励,通过有关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宣传推荐优秀创业项目。为解决创业中碰到的一些难题,学院也会为创业团队聘请创业导师,对创业团队每半年进行量化考核,表彰先进,会不间断的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及进行有效管理。通过相关政策的引导,可以促使创业者提高发掘创业机会的敏锐度、有效降低创业所需成本,最终利用创业机会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利益。

3.有效管理是决定大学生创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

创业成功与否,关键在管理。管理成功与否,首要看人,因此要组建一支对创业目标、利益有一致追求,具有企业管理知识和实践,并有决心为此付出艰苦努力的创业管理团队。团队在创业初期做好项目计划,多方考察调查确定计划的可行性。创业过程中,有效控制成本、把握项目进度,通过咨询创业导师、参与创业沙龙等活动,与时俱进,保持一定的市场敏感度;对于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适时调整项目与市场的吻合度。我们通过华立创业园区30多家学生创业项目以及其账务数据进行分析,基本实现效益回报的创业项目管理都是规范的、高效的。如“枣尚好”品牌,运用粉丝经济、网红等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卖新疆红枣,曾创下四个月营业额达2000多万元,中央电视台、香港浸会大学萧伟森教授还对其专访。由此可见,有效管理是决定大学生创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当然在调查中我们更多的是从财务管理角度来分析创业项目效益。在调查华立创业园区30多家学生创业项目时,发现其实很多项目的启动成本并不需要特别高,项目筹资渠道多样,如众筹,创业项目对于固定资产的投入也是可控的,但是由于在日常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及控制,导致日常的成本没有很好的控制,而且对于这些创业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账目不是特别清晰,单据管理随意,公账私账划分不清,记账不规范,费用支出无概念,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导致成本未能有效控制,因此未能准确的监控经营成本,导致利润下降。创业项目的好坏最直接的指标就是效益,只有产生好的效益的项目才能有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所以,希望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养成良好的记账习惯,妥善保存各种单据,然后通过一定的财务知识,利用这些数据更客观的分析项目的优劣,做好自我检查与反省,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财务状况,提高创业项目的盈利能力。

4.对风险的有效规避与控制是大学生创业过程的必修课

大学生创业,属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初创期,面临各种风险,创业风险意识更凸显其重要性。一般来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常常面临五种类型的风险:选择风险、技能风险、融资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当然,这五种风险并不是同时出现。在创业项目选择时,常常会面临选择风险和融资风险,企业初创时则容易面临市场风险、技能风险,当企业初具规模时,则要警惕和防范管理风险。加强创业风险意识,有效规避创业风险,但当风险不可避免时,也要及时应对风险、危机,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解决,即使面对失败,也要具备承担意识。当然,从高职院校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开设相关创业风险意识的培训课程,运用课堂传授、案例分析等形式讲解风险知识或理念,或者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风险理论知识等形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国家的鼓励政策和社会就业压力让大学生毕业后更多的选择了自主创业,但创业有风险,要创业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在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之前,作为教育工作者,各高职院校有必要通过开设创业课题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同时鼓励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开展创业项目。大学生可以把校园创业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为以后进入社会创业做好准备,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所以,我们选择持续的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效益的进行研究探讨,帮助大学生从另一个方面来控制创业风险,提高校内创业成功率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作者:王泽秀 许杰波 丘文晖 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葛玉辉,李肖萌,申舒萌.大学生创业测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