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语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1:08:13

传播语境

传播语境范文篇1

讨。分析了全球化传播语境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特征。

[关键词]全球化;全球化传播语境;地球村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一个典型的特征,已不容忽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今年第二期推出了“全球化”专辑。主持该期专辑的格雷厄姆·汤普森在《导论:给全球化定位》一文开篇就对全球化的显著性定了位:“‘全球化’一词已在当代社会科学中占据了中心位置。……这一术语不仅仅用于分析国际经济的性质,实际上‘全球化’所要求的是采取真正跨学科研究方法来对社会作整体的分析。”⑴汤普森讲了这样几层:其一,肯定“全球化”一词的学科重要性;其二,点明了“全球化”由国际经济领域衍生出来,又突破了经济领域的特定性,具有了宽泛的包容性;其三,指出了全球化现象的研究方法:跨学科的整体视野。本文试图对全球化传播语境作点粗略的探讨。

全球化传播语境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1962年,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著名的“地球村”概念。1969年布热津斯基在《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中正式提出“全球化”(globalization)概念。⑵麦克卢汉肯定电视的威力而提出了“地球村”(globalvillage,又译“全球村”)。后来,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则对麦氏作了点校正。他说:苏联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全球信息革命的开始,这是正在成长中的信息社会所缺少的技术催化剂,其真正重要性在于它开启了全球卫星通讯的时代。正是人造卫星把地球变成了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的全球村。麦克卢汉认为,电视是促成全球的工具,我们现在知道,其实是通讯卫星。⑶阿里·穆罕默德既承袭又超越了奈氏的看法:“通过消除地理距离,卫星传播是市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因素。”⑷这里的不同在于,它已不仅仅是从技术层面回答“是什么导致了地球村”的问题,而是直指传播的全球化市场了,回答“是什么承载全球化——全球化的市场。只有进入了真正的市场,全球化传播语境才是现实的。导言中还提到美国学者认为的“全球化”内涵:“尤其是在当代条件下,它指这样的方式,即权力和传播伸展到全球各地,压缩了时空,重构了社会关系。”⑸很显然,它表达了三层含义:一,传播技术缩短了时空;二,全球化中蕴含着权力(power)和传播(communication)的地理流动性;三,作为结果,它要重塑社会关系。这种认识,明显是对麦氏和奈氏认识的发展。当传播技术由电视、人造卫星发展到因特网(lnternet)时,全球化的趋势又一次获得了巨大的奈斯比特所称的“技术催化剂”,如克林顿政府1993年才提出要建立NII(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全国信息高速公路),仅仅两年后又提出要建立GII(Glob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可见,全球化传播语境的加速在所难免。

当前,全球化传播语境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全球化传播语境是偏斜性的。全球化语境不是一个中立或中性的概念,事实上它从来也没有中性过。像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化”这一词语的布热津斯基,意在将美国作为完美的国家范型予以兜售,同时,要让人放弃对“帝国主义”的批判。可见,全球化最初就被烙上了政治目的,为的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后来随着旧的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政治形态的殖民统治让位于经济形态的新殖民主义。很大程度上,全球化语境是以国际经济的依赖特征而为人所熟悉的。更进一步的事实是,经济领域中的全球化不是大致对等的依赖,而是呈明显的偏斜性特征: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发展中国家过多地依赖着西方发达国家,比如资金的依赖、技术的依赖、产品的依赖等等。这种偏斜性特征在传播领域表现得更其突出。西方大国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通讯社垄断了绝大部分的信息传播资源,20多个富有的工业化国家仍然在媒体资源和传播能力方面遥遥领先,而许多贫困国家则是媒体资源匮乏、传播能力低下。今年4月,澳大利亚RMIT大学国际传播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召开学术研讨会,讨论太平洋岛国的媒体和传播发展趋势。其中讲到,像西沙摩亚等不少太平洋岛国传播状况非常恶劣,并不充分的信息传播还主要来自美、法等国。⑹所以,就连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也批判地审视道:“目前西方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意味着美国的全球公司能更好地获得全球市场。它们已经处于统治地位了。……二战以来的历史表明,美国一直在领导着全球市场。”⑺

可见,全球化传播语境是异常偏斜的。当前的现实传播语境依然是,与“民族—国家”这种政治主导模式相一致的“民族—国家”的传播语境,因此,全球化传播语境很难凌驾于“民族—国家”传播语境之上。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倒是,尽可能在全球化语境和“民族—国家”语境之间找到结合点。这表明,全球化传播语境中蕴含的传播自由不是无所限制的,它既有着超越国界的信息传播流向,又要受到来自特定“民族—国家”的一定程度的制约。这导致的结果是,既培养出一定的世界同一性,又维护着特定地区、国家与民族的独特性,两者的此消彼长过程就是斗争的过程。对此,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1990年出版的《权力的变移》中就深刻地质疑道:“全球化传播媒介真会把民族之间的差异同化掉吗?”接着又指出:“全球化不等于同一化。我们可能看到的不是已故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单个地球村落,而是大量不同的地球村——它们都被纳入新的传播系统,同时又努力保持或加强各自的文化、种族、国家或政治个性。”⑻另一位国际传播和新闻/政府关系专家哈森在1999年最新版本的《世界新闻多棱镜》中,对托夫勒的总结还是深表认同。⑼

其次,全球化传播语境中的传播理念是多样化的。全球化传播中既敏感又重要的一块就是新闻传播,所以这里以新闻传播理念为例。赛伯特、彼得森和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将全球的新闻传播理念按国家的政治体制分为四种,即集权主义理念、自由主义理念、社会责任理念以及苏联共产主义理念。后来的学者又有所修正,比如哈森就在《世界新闻多棱镜》中剔除了第四种,而加上了发展理念、革命理念两种。不管怎样,这都表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全球的新闻传播理念是多样化的。由此引出的关键问题是,当今,全球化语境并没有使新闻传播理念达成全球的统一,它说明了什么深层次的问题呢?至少说明,新闻传播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而绝不仅仅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传播。新闻传播中的意识形态斗争从来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鉴于当前的世界格局依然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格局,那么可以预测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全球化语境虽有更其强劲的信息技术支撑,但新闻传播理念多样化并存的格局仍然会大致持续下去。承认现状的同时,我们还是不得不问,全球化语境中到底有没有建立全球统一的传播理念的必要,如必要,可能性又在哪里呢?这是应该探讨的。

这一提问触及的是尴尬的现实。国际层次上,有关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争论主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展开。而随着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有关新闻流动的争议也结束了。哈森指出:“1990年5月,联合国负责信息政策的一个委员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不再考虑有关国际信息新秩序的政策问题。西方外交官对这项决议表示欢迎,指出它标志着这场争论在联合国的结束。……驻联合国约总部的发言人安德鲁·鲁道夫指出:‘全球信息秩序已经成为过去’”⑽

我们应该从信息新秩序话题淡出联合国这一事实中看到些什么呢?显而易见,这一决议利于本来就处于优势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很快我们就会看到,强势国家越发占尽强势,而劣势国家越发被挤压而边缘化。这就是典型的“马太效应”。“信息新秩序已经成为过去”,那么严峻的现实又将如何面对呢?在性质上,联合国是各国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连各国政府都无法通过该组织商谈出一个有效的、各方满意的建立信息传播新秩序的方案,那么,全球化传播语境的发展又应当怎样处理与“政府”这一控制力量的关系呢?话题虽然于相互妥中淡出联合国,却并不意味着矛盾的不再存在,并不意味着跨国界的传播就能肆无忌惮地洞穿政府这一对本国具有绝对主权的统治机构。全球化传播语境自然要求信息传播的自由流通,但各国政府也自然会为保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施加限制。这样一来,全球化传播语境恐怕并不能得以顺利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传播语境应包括两个最为基本的方面:一,传播是“全球化的”(globalized)。国家这一主体对新闻传播的限制大大减小,新闻传播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二,新闻传播有着大体共同的传播语境,具体表现在比如新闻选择中大体一致的价值判断,受众解读中大体一致的文本解读等。如果按照这个基本标准,不但目前上未不存在,而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也无法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传播语境。要同时做到以上两点是困难的。阿里·穆罕默德说:“今天,全球化的最大意义之一就是所谓‘信息自由流动’。如果,我们将CNN视为一个全球公司,其主要功能是新闻和信息,但是它的新闻主要是以美国的观点来建构的。”⑾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全球化传播语境在当前必然是一个被过滤了的传播语境。第一道过滤器是“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政府让一些信息入境,淘汰掉其他的信息。第二道过滤器是受众,他们以自己的文化语境来过滤外来的信息传播。至于说可能的取向,则是复杂的问题,须得分析各种变量,比如经济变量、政治变量、文化变量等等。比如,有着民族文化优越感的法国受众,恐怕更强调传播中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非洲穷国,经济上政治上都受到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受众可能会出于要摆脱贫困处境的心理而极大地接受美国塑造的传播影像。鲁迅先生著名的“拿来主义”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我们应当恪守的如何过滤的原则。

面对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到底是出现奈斯比特说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强劲复苏,西班牙会更加西班牙化,中国会更加中国化呢,还是会出现更加的同一呢?我们应当追踪全球化发展的步伐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注释:

⑴[英]格雷厄姆·汤普森:《导论:给全球化定位》,《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2期

⑵[法]阿芒·马特拉:《传播全球化思想的由来》,《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

⑶[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第11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⑷《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ndGlobalization》第3页,editedbyAilMohammadi,SagePublications

⑸同上第3页

⑹《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5期

⑺《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ndGlobalization》第3-4页,editedbyAilMohammadi,SagePublications

⑻[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变移》,第318-31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⑼[美]威廉·哈森;《世界新闻多棱镜――变化中的国际传媒》,第158-159页,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传播语境范文篇2

一、旅游外宣文本类型及其翻译特点

(一)旅游外宣文本类型

“旅游外宣”即宣传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获取国外公众,尤其是潜在游客关注的一种跨文化传播行为。旅游外宣文本,有点像广告文本,专注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刺激国外潜在游客的出游动机。旅游外宣文本通常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旅游景点宣传册旅游景点发放的小册子和宣传单提供了景点自然奇观或历史文物等的详细介绍,其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诱发潜在游客出游冲动。

2.城市或国家的旅行指南通常包含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基本信息,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种族构成、地域文化、历史风俗、推荐线路等信息。

3.旅游广告旅游广告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等新媒体上投放的旅游广告,以其精美的图案和极富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图片打动潜在游客。

(二)宣传导向的翻译视角

旅游外宣文本作为一种实用性文本,其宣传导向性是显而易见的。卡塔琳娜•莱恩在对文本进行分类时,提到以下两个类型: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与呼唤型文本(operative)。从以上对旅游外宣文本的分类可以看出,旅游外宣的翻译具有信息提供与鼓动说服潜在游客的功能,兼有信息性与呼唤性。

1.信息型文本翻译导向以宣传为导向的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强调客观信息的传输和在现实世界中的恒定传播。这必然要求翻译出适合目标受众特点的语言形式,必要时译者可以改变源文本的形式,以确保译文从根本上符合目标语的习惯用法与特征,以适应潜在游客的阅读与感知信息。

2.呼唤型文本翻译导向以宣传导向的旅游外宣文本最介意读者的反应,因此更注重译文感染力,使目标语达到与源语文本同样的效果,以便可以呼唤读者行为。这意味着译者在翻译旅游外宣文本时,相对于翻译其他类型文本有可能较多地背离原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然而此种为达到与源语同样呼唤效果的变通不应视作违反翻译的忠实原则。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的目的在于实现源语的文本功能,而不以对源文本的确切忠诚实现为目标。

二、传播理论对旅游外宣翻译的影响

传播过程被解释为:在一个系统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创制与解读符号实现互动。WilburSchramm(1971)认为要实现有效传播,必须满足以下四条原则:

(1)传播者传递的信息必须经过特定的设计并引起目标受众的注意;

(2)为实现有效传播,承载信息的符号意义必须为传播者和受传者所共享;(3)信息必须能激发受传者的个性需要并采取一定的行动去满足这种需要;

(4)受传者为满足个性需要而采取的方式必须与受传者所处的群体相适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宣传导向性的旅游外宣翻译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与实现有效传播的原则相契合。WolframWilss(2001)指出:“翻译是一种与语言行为和决策相关的跨语言沟通形式。”这成为从传播的视角考察翻译的标志。

三、传播语境下的旅游外宣翻译策略

(一)类比翻译

类比是采用外国游客熟悉和易于理解的、能够唤起相似的情感或反应相关的信息进行翻译。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翻译,即使解释很多,外国游客理解起来都比较费力。但若翻译成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则外国游客则容易接受与理解。旅游外宣翻译中的类比翻译法可以缩短外国读者和中国文化间的距离,有益于旅游外宣的有效传播。

(二)删除冗余

在宣传导向的外宣旅游翻译中,应提倡对冗余信息进行删除,这种删除不是信息的“遗漏”,而是不影响读者理解的不必要信息的删除。如成都武侯祠中有这样一段话:刘备章武三年病死于白帝城永安宫,五月运回成都,八月葬于惠陵。上文如果逐句对译,估计很难被外国游客接受。外国游客不知“章武三年”是何年,也无从得知“白帝城永安宫”位于何处。因此若要严格地直译,需要放大与还原历史,而这对旅游外宣翻译来说,不是重点。因此可以采用删除冗余的译法,只将重点信息传达即可。以此可以试译为:LiuBeidiedofillnessin223atpresentdayFengjieCounty,SichuanProvince,andwasburiedinChengduthesameyear.

(三)文化适应

从受传者的角度考察,对语言风格和文化心理接受的层面,必然存在分歧。外宣旅游文本的翻译不可能做到两种语言之间的完全等效,它需要译者的动态调和。但是这种调和不是任意的,它需要在一定理论框架中证明和描述。如对句子结构的调整、词汇的选取和文化意象的转换等。

(四)游客为本

正如前文已讨论过的,外国游客的需求、期望、知识结构和潜在的干扰会迥异于中国游客。因此,在宣传导向的外宣旅游翻译中不能仅仅提供与中国游客相同数量和类型的宣传信息。相反,译者应提供的是另一种形式的信息,是针对中国游客的宣传文本的内容和结构调整之后的产物,其目的是使外国游客可以很容易地获取所需的中国旅游信息,并激发其到中国旅游的兴趣。

传播语境范文篇3

[关键词]全球化;全球化传播语境;地球村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一个典型的特征,已不容忽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今年第二期推出了“全球化”专辑。主持该期专辑的格雷厄姆·汤普森在《导论:给全球化定位》一文开篇就对全球化的显著性定了位:“‘全球化’一词已在当代社会科学中占据了中心位置。……这一术语不仅仅用于分析国际经济的性质,实际上‘全球化’所要求的是采取真正跨学科研究方法来对社会作整体的分析。”汤普森讲了这样几层:其一,肯定“全球化”一词的学科重要性;其二,点明了“全球化”由国际经济领域衍生出来,又突破了经济领域的特定性,具有了宽泛的包容性;其三,指出了全球化现象的研究方法:跨学科的整体视野。本文试图对全球化传播语境作点粗略的探讨。

全球化传播语境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1962年,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著名的“地球村”概念。1969年布热津斯基在《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中正式提出“全球化”(globalization)概念。麦克卢汉肯定电视的威力而提出了“地球村”(globalvillage,又译“全球村”)。后来,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则对麦氏作了点校正。他说:苏联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全球信息革命的开始,这是正在成长中的信息社会所缺少的技术催化剂,其真正重要性在于它开启了全球卫星通讯的时代。正是人造卫星把地球变成了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的全球村。麦克卢汉认为,电视是促成全球的工具,我们现在知道,其实是通讯卫星。阿里·穆罕默德既承袭又超越了奈氏的看法:“通过消除地理距离,卫星传播是市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的不同在于,它已不仅仅是从技术层面回答“是什么导致了地球村”的问题,而是直指传播的全球化市场了,回答“是什么承载全球化——全球化的市场。只有进入了真正的市场,全球化传播语境才是现实的。导言中还提到美国学者认为的“全球化”内涵:“尤其是在当代条件下,它指这样的方式,即权力和传播伸展到全球各地,压缩了时空,重构了社会关系。”很显然,它表达了三层含义:一,传播技术缩短了时空;二,全球化中蕴含着权力(power)和传播(communication)的地理流动性;三,作为结果,它要重塑社会关系。这种认识,明显是对麦氏和奈氏认识的发展。当传播技术由电视、人造卫星发展到因特网(lnternet)时,全球化的趋势又一次获得了巨大的奈斯比特所称的“技术催化剂”,如克林顿政府1993年才提出要建立NII(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全国信息高速公路),仅仅两年后又提出要建立GII(Glob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可见,全球化传播语境的加速在所难免。

当前,全球化传播语境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全球化传播语境是偏斜性的。

全球化语境不是一个中立或中性的概念,事实上它从来也没有中性过。像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化”这一词语的布热津斯基,意在将美国作为完美的国家范型予以兜售,同时,要让人放弃对“帝国主义”的批判。可见,全球化最初就被烙上了政治目的,为的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后来随着旧的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政治形态的殖民统治让位于经济形态的新殖民主义。很大程度上,全球化语境是以国际经济的依赖特征而为人所熟悉的。更进一步的事实是,经济领域中的全球化不是大致对等的依赖,而是呈明显的偏斜性特征: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发展中国家过多地依赖着西方发达国家,比如资金的依赖、技术的依赖、产品的依赖等等。这种偏斜性特征在传播领域表现得更其突出。西方大国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通讯社垄断了绝大部分的信息传播资源,20多个富有的工业化国家仍然在媒体资源和传播能力方面遥遥领先,而许多贫困国家则是媒体资源匮乏、传播能力低下。今年4月,澳大利亚RMIT大学国际传播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召开学术研讨会,讨论太平洋岛国的媒体和传播发展趋势。其中讲到,像西沙摩亚等不少太平洋岛国传播状况非常恶劣,并不充分的信息传播还主要来自美、法等国。所以,就连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也批判地审视道:“目前西方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意味着美国的全球公司能更好地获得全球市场。它们已经处于统治地位了。二战以来的历史表明,美国一直在领导着全球市场。”

可见,全球化传播语境是异常偏斜的。当前的现实传播语境依然是,与“民族—国家”这种政治主导模式相一致的“民族—国家”的传播语境,因此,全球化传播语境很难凌驾于“民族—国家”传播语境之上。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倒是,尽可能在全球化语境和“民族—国家”语境之间找到结合点。这表明,全球化传播语境中蕴含的传播自由不是无所限制的,它既有着超越国界的信息传播流向,又要受到来自特定“民族—国家”的一定程度的制约。这导致的结果是,既培养出一定的世界同一性,又维护着特定地区、国家与民族的独特性,两者的此消彼长过程就是斗争的过程。对此,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1990年出版的《权力的变移》中就深刻地质疑道:“全球化传播媒介真会把民族之间的差异同化掉吗?”接着又指出:“全球化不等于同一化。我们可能看到的不是已故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单个地球村落,而是大量不同的地球村——它们都被纳入新的传播系统,同时又努力保持或加强各自的文化、种族、国家或政治个性。”另一位国际传播和新闻/政府关系专家哈森在1999年最新版本的《世界新闻多棱镜》中,对托夫勒的总结还是深表认同。

二、全球化传播语境中的传播理念是多样化的。

全球化传播中既敏感又重要的一块就是新闻传播,所以这里以新闻传播理念为例。赛伯特、彼得森和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将全球的新闻传播理念按国家的政治体制分为四种,即集权主义理念、自由主义理念、社会责任理念以及苏联共产主义理念。后来的学者又有所修正,比如哈森就在《世界新闻多棱镜》中剔除了第四种,而加上了发展理念、革命理念两种。不管怎样,这都表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全球的新闻传播理念是多样化的。由此引出的关键问题是,当今,全球化语境并没有使新闻传播理念达成全球的统一,它说明了什么深层次的问题呢?至少说明,新闻传播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而绝不仅仅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传播。新闻传播中的意识形态斗争从来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鉴于当前的世界格局依然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格局,那么可以预测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全球化语境虽有更其强劲的信息技术支撑,但新闻传播理念多样化并存的格局仍然会大致持续下去。承认现状的同时,我们还是不得不问,全球化语境中到底有没有建立全球统一的传播理念的必要,如必要,可能性又在哪里呢?这是应该探讨的。

这一提问触及的是尴尬的现实。国际层次上,有关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争论主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展开。而随着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有关新闻流动的争议也结束了。哈森指出:“1990年5月,联合国负责信息政策的一个委员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不再考虑有关国际信息新秩序的政策问题。西方外交官对这项决议表示欢迎,指出它标志着这场争论在联合国的结束。……驻联合国约总部的发言人安德鲁·鲁道夫指出:‘全球信息秩序已经成为过去’”

我们应该从信息新秩序话题淡出联合国这一事实中看到些什么呢?显而易见,这一决议利于本来就处于优势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很快我们就会看到,强势国家越发占尽强势,而劣势国家越发被挤压而边缘化。这就是典型的“马太效应”。“信息新秩序已经成为过去”,那么严峻的现实又将如何面对呢?在性质上,联合国是各国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连各国政府都无法通过该组织商谈出一个有效的、各方满意的建立信息传播新秩序的方案,那么,全球化传播语境的发展又应当怎样处理与“政府”这一控制力量的关系呢?话题虽然于相互妥中淡出联合国,却并不意味着矛盾的不再存在,并不意味着跨国界的传播就能肆无忌惮地洞穿政府这一对本国具有绝对主权的统治机构。全球化传播语境自然要求信息传播的自由流通,但各国政府也自然会为保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施加限制。这样一来,全球化传播语境恐怕并不能得以顺利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传播语境应包括两个最为基本的方面:一,传播是“全球化的”(globalized)。国家这一主体对新闻传播的限制大大减小,新闻传播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二,新闻传播有着大体共同的传播语境,具体表现在比如新闻选择中大体一致的价值判断,受众解读中大体一致的文本解读等。如果按照这个基本标准,不但目前上未不存在,而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也无法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传播语境。要同时做到以上两点是困难的。阿里·穆罕默德说:“今天,全球化的最大意义之一就是所谓‘信息自由流动’。如果,我们将CNN视为一个全球公司,其主要功能是新闻和信息,但是它的新闻主要是以美国的观点来建构的。”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全球化传播语境在当前必然是一个被过滤了的传播语境。第一道过滤器是“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政府让一些信息入境,淘汰掉其他的信息。第二道过滤器是受众,他们以自己的文化语境来过滤外来的信息传播。至于说可能的取向,则是复杂的问题,须得分析各种变量,比如经济变量、政治变量、文化变量等等。比如,有着民族文化优越感的法国受众,恐怕更强调传播中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非洲穷国,经济上政治上都受到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受众可能会出于要摆脱贫困处境的心理而极大地接受美国塑造的传播影像。鲁迅先生著名的“拿来主义”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我们应当恪守的如何过滤的原则。公务员之家

面对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到底是出现奈斯比特说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强劲复苏,西班牙会更加西班牙化,中国会更加中国化呢,还是会出现更加的同一呢?我们应当追踪全球化发展的步伐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注释:

⑴[英]格雷厄姆·汤普森:《导论:给全球化定位》,《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2期

传播语境范文篇4

讨。分析了全球化传播语境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特征。

[关键词]全球化;全球化传播语境;地球村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一个典型的特征,已不容忽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今年第二期推出了“全球化”专辑。主持该期专辑的格雷厄姆·汤普森在《导论:给全球化定位》一文开篇就对全球化的显著性定了位:“‘全球化’一词已在当代社会科学中占据了中心位置。……这一术语不仅仅用于分析国际经济的性质,实际上‘全球化’所要求的是采取真正跨学科研究方法来对社会作整体的分析。”⑴汤普森讲了这样几层:其一,肯定“全球化”一词的学科重要性;其二,点明了“全球化”由国际经济领域衍生出来,又突破了经济领域的特定性,具有了宽泛的包容性;其三,指出了全球化现象的研究方法:跨学科的整体视野。本文试图对全球化传播语境作点粗略的探讨。

全球化传播语境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1962年,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著名的“地球村”概念。1969年布热津斯基在《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中正式提出“全球化”(globalization)概念。⑵麦克卢汉肯定电视的威力而提出了“地球村”(globalvillage,又译“全球村”)。后来,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则对麦氏作了点校正。他说:苏联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全球信息革命的开始,这是正在成长中的信息社会所缺少的技术催化剂,其真正重要性在于它开启了全球卫星通讯的时代。正是人造卫星把地球变成了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的全球村。麦克卢汉认为,电视是促成全球的工具,我们现在知道,其实是通讯卫星。⑶阿里·穆罕默德既承袭又超越了奈氏的看法:“通过消除地理距离,卫星传播是市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因素。”⑷这里的不同在于,它已不仅仅是从技术层面回答“是什么导致了地球村”的问题,而是直指传播的全球化市场了,回答“是什么承载全球化——全球化的市场。只有进入了真正的市场,全球化传播语境才是现实的。导言中还提到美国学者认为的“全球化”内涵:“尤其是在当代条件下,它指这样的方式,即权力和传播伸展到全球各地,压缩了时空,重构了社会关系。”⑸很显然,它表达了三层含义:一,传播技术缩短了时空;二,全球化中蕴含着权力(power)和传播(communication)的地理流动性;三,作为结果,它要重塑社会关系。这种认识,明显是对麦氏和奈氏认识的发展。当传播技术由电视、人造卫星发展到因特网(lnternet)时,全球化的趋势又一次获得了巨大的奈斯比特所称的“技术催化剂”,如克林顿政府1993年才提出要建立NII(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全国信息高速公路),仅仅两年后又提出要建立GII(Glob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可见,全球化传播语境的加速在所难免。

当前,全球化传播语境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全球化传播语境是偏斜性的。全球化语境不是一个中立或中性的概念,事实上它从来也没有中性过。像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化”这一词语的布热津斯基,意在将美国作为完美的国家范型予以兜售,同时,要让人放弃对“帝国主义”的批判。可见,全球化最初就被烙上了政治目的,为的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后来随着旧的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政治形态的殖民统治让位于经济形态的新殖民主义。很大程度上,全球化语境是以国际经济的依赖特征而为人所熟悉的。更进一步的事实是,经济领域中的全球化不是大致对等的依赖,而是呈明显的偏斜性特征: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发展中国家过多地依赖着西方发达国家,比如资金的依赖、技术的依赖、产品的依赖等等。这种偏斜性特征在传播领域表现得更其突出。西方大国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通讯社垄断了绝大部分的信息传播资源,20多个富有的工业化国家仍然在媒体资源和传播能力方面遥遥领先,而许多贫困国家则是媒体资源匮乏、传播能力低下。今年4月,澳大利亚RMIT大学国际传播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召开学术研讨会,讨论太平洋岛国的媒体和传播发展趋势。其中讲到,像西沙摩亚等不少太平洋岛国传播状况非常恶劣,并不充分的信息传播还主要来自美、法等国。⑹所以,就连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也批判地审视道:“目前西方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意味着美国的全球公司能更好地获得全球市场。它们已经处于统治地位了。……二战以来的历史表明,美国一直在领导着全球市场。”⑺

可见,全球化传播语境是异常偏斜的。当前的现实传播语境依然是,与“民族—国家”这种政治主导模式相一致的“民族—国家”的传播语境,因此,全球化传播语境很难凌驾于“民族—国家”传播语境之上。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倒是,尽可能在全球化语境和“民族—国家”语境之间找到结合点。这表明,全球化传播语境中蕴含的传播自由不是无所限制的,它既有着超越国界的信息传播流向,又要受到来自特定“民族—国家”的一定程度的制约。这导致的结果是,既培养出一定的世界同一性,又维护着特定地区、国家与民族的独特性,两者的此消彼长过程就是斗争的过程。对此,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1990年出版的《权力的变移》中就深刻地质疑道:“全球化传播媒介真会把民族之间的差异同化掉吗?”接着又指出:“全球化不等于同一化。我们可能看到的不是已故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单个地球村落,而是大量不同的地球村——它们都被纳入新的传播系统,同时又努力保持或加强各自的文化、种族、国家或政治个性。”⑻另一位国际传播和新闻/政府关系专家哈森在1999年最新版本的《世界新闻多棱镜》中,对托夫勒的总结还是深表认同。⑼

其次,全球化传播语境中的传播理念是多样化的。全球化传播中既敏感又重要的一块就是新闻传播,所以这里以新闻传播理念为例。赛伯特、彼得森和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将全球的新闻传播理念按国家的政治体制分为四种,即集权主义理念、自由主义理念、社会责任理念以及苏联共产主义理念。后来的学者又有所修正,比如哈森就在《世界新闻多棱镜》中剔除了第四种,而加上了发展理念、革命理念两种。不管怎样,这都表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全球的新闻传播理念是多样化的。由此引出的关键问题是,当今,全球化语境并没有使新闻传播理念达成全球的统一,它说明了什么深层次的问题呢?至少说明,新闻传播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而绝不仅仅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传播。新闻传播中的意识形态斗争从来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鉴于当前的世界格局依然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格局,那么可以预测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全球化语境虽有更其强劲的信息技术支撑,但新闻传播理念多样化并存的格局仍然会大致持续下去。承认现状的同时,我们还是不得不问,全球化语境中到底有没有建立全球统一的传播理念的必要,如必要,可能性又在哪里呢?这是应该探讨的。

[page_break]

这一提问触及的是尴尬的现实。国际层次上,有关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争论主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展开。而随着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有关新闻流动的争议也结束了。哈森指出:“1990年5月,联合国负责信息政策的一个委员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不再考虑有关国际信息新秩序的政策问题。西方外交官对这项决议表示欢迎,指出它标志着这场争论在联合国的结束。……驻联合国约总部的发言人安德鲁·鲁道夫指出:‘全球信息秩序已经成为过去’”⑽

我们应该从信息新秩序话题淡出联合国这一事实中看到些什么呢?显而易见,这一决议利于本来就处于优势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很快我们就会看到,强势国家越发占尽强势,而劣势国家越发被挤压而边缘化。这就是典型的“马太效应”。“信息新秩序已经成为过去”,那么严峻的现实又将如何面对呢?在性质上,联合国是各国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连各国政府都无法通过该组织商谈出一个有效的、各方满意的建立信息传播新秩序的方案,那么,全球化传播语境的发展又应当怎样处理与“政府”这一控制力量的关系呢?话题虽然于相互妥中淡出联合国,却并不意味着矛盾的不再存在,并不意味着跨国界的传播就能肆无忌惮地洞穿政府这一对本国具有绝对主权的统治机构。全球化传播语境自然要求信息传播的自由流通,但各国政府也自然会为保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施加限制。这样一来,全球化传播语境恐怕并不能得以顺利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传播语境应包括两个最为基本的方面:一,传播是“全球化的”(globalized)。国家这一主体对新闻传播的限制大大减小,新闻传播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二,新闻传播有着大体共同的传播语境,具体表现在比如新闻选择中大体一致的价值判断,受众解读中大体一致的文本解读等。如果按照这个基本标准,不但目前上未不存在,而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也无法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传播语境。要同时做到以上两点是困难的。阿里·穆罕默德说:“今天,全球化的最大意义之一就是所谓‘信息自由流动’。如果,我们将CNN视为一个全球公司,其主要功能是新闻和信息,但是它的新闻主要是以美国的观点来建构的。”⑾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全球化传播语境在当前必然是一个被过滤了的传播语境。第一道过滤器是“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政府让一些信息入境,淘汰掉其他的信息。第二道过滤器是受众,他们以自己的文化语境来过滤外来的信息传播。至于说可能的取向,则是复杂的问题,须得分析各种变量,比如经济变量、政治变量、文化变量等等。比如,有着民族文化优越感的法国受众,恐怕更强调传播中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非洲穷国,经济上政治上都受到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受众可能会出于要摆脱贫困处境的心理而极大地接受美国塑造的传播影像。鲁迅先生著名的“拿来主义”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我们应当恪守的如何过滤的原则。

面对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到底是出现奈斯比特说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强劲复苏,西班牙会更加西班牙化,中国会更加中国化呢,还是会出现更加的同一呢?我们应当追踪全球化发展的步伐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注释:

⑴[英]格雷厄姆·汤普森:《导论:给全球化定位》,《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2期

⑵[法]阿芒·马特拉:《传播全球化思想的由来》,《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

⑶[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第11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⑷《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ndGlobalization》第3页,editedbyAilMohammadi,SagePublications

⑸同上第3页

⑹《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5期

⑺《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ndGlobalization》第3-4页,editedbyAilMohammadi,SagePublications

⑻[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变移》,第318-31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⑼[美]威廉·哈森;《世界新闻多棱镜――变化中的国际传媒》,第158-159页,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传播语境范文篇5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传播空间;传播类型;传播价值观

众所周知,传媒是文化的传播通道,但传媒对文化的意义却远不止于此。有学者认为,传媒会导致文化适应,即文化为实现传播效果会适应传媒的媒介属性改变自身的存在方式。媒介技术论者尤其赞同这一观点,哈罗德•伊尼斯说“: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①强调文化研究实用性的学者,则从媒介与其生存文化环境之间的关联出发,认为传媒本身即是某个历史时期文化的象征物,不仅充当着传播介质的角色,还参与时代文化的建构,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新媒体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在文化领域,新媒体打造了统一的文化传播体系,将不同文化纳入其中。或许我们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备受关注,文化传播行为趋于活跃,文化个性日益鲜明,正是因为在新媒体作用下跨文化传播成为常态,正是因为新的传播技术消解了主流文化的单方话语权。今天,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新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上文所说的文化适应正在现实中不断发生。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状态的探讨描述正是基于此。首先对新媒体作用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空间以及传播方式的变化进行论述,进而对文化传播价值观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一、从地域空间到意义空间:新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空间的影响

受地理环境、人文渊源、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其生活的地域关系紧密。对少数民族群众而言,地域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文化生成和表达所需要的固定场所,地域所包含的地理要素和人文因素,塑造出各民族卓异的文化气质,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同时,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交汇点,地域还承载着文化身份认同、建立关系和历史叙述的功能。文化学者依格瑟将地域视为文化持续性传播的必要条件:“地域的接近一直是人类群体开展和维持交流联系的前提条件,固定的居住地点对发展更频繁和更有意义的交流是必需的。”②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活动也受到地域的影响,其文化传播空间与聚居的地域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但是,地域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这种天然联系正在逐渐被割裂。一方面,社会发展促发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使其与原有的地域产生了距离,刺激了远距离传播,以地域为中心的传播减少甚至中断;另一方面,信息社会将各种文化纳入到一个传播体系中,提升了文化影响力的现实需求,使少数民族文化也因需要进行大范围、远距离的传播而变得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直接导致地域在文化传播中的中心地位逐渐旁落。新媒体的信息扩散能力,使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丧失了传统的地域特征。甚至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过程,也就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空间逐渐“非地域”化的过程。新媒体拓展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空间,使其与培育它的地理区域不再具有对应关系。新媒体之“新”,首先在于其先进的传媒技术,新媒体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通道,同时也意味着少数民族文化在客观上具备远距离即时传播的技术条件,原有以地域为中心,通过自然交往影响周边地区的传统传播方式转向大规模信息传递。由此,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空间与地域空间不再存有对等关系。新媒体这位时代的推手,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空间从某个特定的地方拓展到全世界,所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促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规模增大,速度加快,受众数量增加且参与度提高,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文化场;文化传播空间的扩展通过与异质性文化的交流反作用于文化本身,促进文化自身关照,加快文化融合,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促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走向全球化。而文化传播空间的拓展即是文化传播突破传播障碍、促进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必由之路。新媒体对地域中心地位的冲击并没有停留在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现实传播空间,更为本质的表现则是新媒体营造出完全不具备地域特征的网络空间。其一,网络空间是虚拟、超地域的;其二,网络空间呈网状分布,信息以其中一个节点为核心向周边传播,任一节点皆是传播中心,网络传播是无中心式的传播;其三,这一网络空间不强调参与者原有文化身份,相反,网络的同一性以及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种身份,而传者与受者之间随时可以互换角色。今天,人们越来越多的社会交往通过这个空间进行,受上述网络特征影响,地域在文化传播中的中心地位不断弱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不再受到时空局限;在网络空间内,所有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需要重新建构,所有的文化客观上须重新定义自己,相对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获得了平等表达的机会。总而言之,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空间,使其不再与地域空间相对应,具体表现为文化传播的全球化,交往的地球村。另外,新媒体营造的虚拟网络空间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时空意义。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空间从具现实物理时空意义的地域,转变由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共同建构的意义空间。通过新媒体网络,受传者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传播障碍随时获取文化信息,其传播效果甚至远超传播者愿景。如苗族文化网站“三苗网”,创办初衷仅是将内部通讯刊物发至网上,因特网却促使其成长为一个苗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如同其所宣称的那样:网站的首要宗旨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展示与传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三苗网成为世界各地苗族群众文化聚会交流、其他文化背景人群接触苗族文化的重要平台。之后,全国相继成立了一批苗族文化主题网站,共同构成苗族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群。这一传播群逐步取代地域成为分居世界各地的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家园,使其相隔万里也可在网络空间中实现村落式的面对面交往。在这一群体的共同作用下,苗族文化传播的空间扩大,文化影响力也得到较大提升。随着手机媒体兴起,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型媒介产品有望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要指出的是,新媒体的这种去地域化的传播,除扩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空间外,也导致地域的文化承载功能随地域丧失,人在虚拟空间中容易迷失自己原有的文化身份,故而经常发出“我是谁”这样的疑问。少数民族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传播过程中,不乏传播者缺乏归属感而迷失的现实例子。因此,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中传播,充分了解、适应新媒体媒介特性,坚持自身文化核心变得尤为重要。

二、从人际传播到组合传播:新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的影响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以人际传播方式为主,通过口传身授,以人际交往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与少数民族群体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成为其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人际传播的范围和规模不大,影响较小,一般不借助现代传播媒介。并且对交流的场景非常重视,强调现场接触,强调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共同经验背景,以减少传播中的信息误读。所以人际传播一直排斥远距离、大规模的传播方式,即使当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也没有改变这一状况。如电话把远距离的人际传播变成了现实,却并没有淡化人际传播的差异,相反,这一现代电子手段用于人际传播时,会因为通话双方所在场景的差异产生噪音,影响双方信息交流。少数民族文化中很多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民族习俗中的某些“禁忌”,从传播学的角度可以将其解读为是对大众传播的一种限制。如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在进行祭祀仪式或是葬礼时,出于对祖先和死者的尊重,严格限定参与人数,不准旁观,不准拍照,便是一种对大众传播排斥的典型心理。但新媒体却融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诸多的交流方式。在笔者看来,新媒体之所以“新”,主要在于新媒体传播不只对应一种传播类型,并直接体现为新媒体拥有众多的媒介产品,且这些传媒产品使用的传播类型不尽相同。如因特网众多的媒介产品中,腾讯QQ作为即时通讯工具,传播类型是人际传播,但其衍生出来的腾讯微博、QQ空间等,却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更为接近。当新媒体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介质,少数民族文化必然会适应新媒体的这种多类型的传播方式,由单一人际传播转向多种类型的复合传播。多种类型的传播方式首先带来的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新媒体众多的媒介产品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渠道。以贵州惠水县为例,对于当地的布依族文化,当地政府除以网站的动态方式展示外,同时利用短信平台群发文化宣传讯息,甚至当地政府部门的电话都以布依族音乐作为彩铃,社会团体和个人也通过网页、微博客等方式进行布依族文化传播。因特网门户网站、个人网页、短信甚至彩铃都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载体。这些传播渠道包揽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等众多传播类型,且结构特点和使用功能各异,从而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彻底摆脱了传统的人际传播方式,进而使构建立体传播网络成为可能。其次是表达方式的多媒体化。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中的多媒体表达,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转换为多媒体产品,使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增加文化的表现能力;拓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广度,增加其影响力;同时让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更为便捷。第二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记录、保存少数民族文化,或是直接参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生产。以少数民族纸质文献保存为例,扫描存盘之后存储所需的空间和人力将会大大减少,也有利于对原件的保护;许多非物质文化也可以通过现场拍摄视频和录制声音来保存和记录。但是,更深层次的变化则是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仅重视传者与受者之间共同经验及现实交流场景,还通过新媒体建构的虚拟场景消解交流场景的差异性,减少传播噪音。梅洛维茨在《空间感的失落: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谈到了传统文化交流中对场景的依赖和电子媒介对场景的弱化。他认为传统交流方式产生认同感的关键在于现场接触,而“电子媒介倾向于消除现场与通过媒介的间接信息互动之间的差异。”③梅洛维茨还认为“,电子媒介的广泛使用,开拓了许多新的社会情境。”④在新媒体营造的虚拟场景中,互动性非常明显,传者与受者随时都在互换角色,且无一例外都具备多个身份。参与者往往快速穿梭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体情境中。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某个网络游戏中充当战斗的指挥官,在聊天工具中是素未谋面的好友,在某个社区扮演“家庭成员”。在这些情境中,现实生活中的共同经验背景被网络分割做了碎片化处理,现场建构的议题作为愿景快速传播,形成类似于梅洛维茨所谓的“更后后台”或“更前前台”的传播行为。由于这个虚拟的场景是匿名的且是自愿加入,因而传播的氛围更轻松更易形成交流时的亲近感,更能消除文化传播中因为远距离传播带来的场景差异,带来文化心理上的亲近感,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面向其他不同类型文化的传播。

三、从精英文化观到大众文化观: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价值观的变迁

人际传播传者与受者的数量有限,信息影响面较窄,反馈即时,是一种典型的小众传播。对借助人际传播的文化而言,其传播价值往往就在于稀缺性和精英性。少数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一直以人际传播为主,精英文化观念一直是其主要的文化观念。总体来说,精英文化观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一)重视传播中“人”的因素,强调传播主体和客体的特定性

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水族古文字“水书”为例,这种水族古文字的传承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被看作是一种文化特权,为“水书先生”这一特定的文化精英团体掌握,其传承以人际传播的方式,在水书先生群体内部进行。精英文化观重视特定传播对象的选择,却往往忽略了“人”生存环境因素,即掌握特定文化的群体,生存状况会随着历史社会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当他们出现生存危机的时候,特定的文化也会出现传承危机。今日的水书正如同某些学者所言:“水书先生在‘水书习俗’传承过程中至关重要。水书先生通过口传心授及抄录记载水族古文字形成水书文献的形式传承‘水书习俗’,可谓‘水书习俗’传承的桥梁。一旦水书先生这个群体消失‘,水书习俗’在水族民间的传承也将终止。”⑤时至今日,随着水书先生这一特定群体的衰落,水书及水书习俗的传承已处于濒危状态。

(二)对深度传播的认同

所谓深度传播,指的是揭示传播内容的本质、运作规律,以求获得受众对其的深度理解和认同的传播。精英文化观念主张通过长期研习接触到文化内核,或是对文化的某种形式作系统掌握,由此教育等组织传播方式成为必要的传播途径,深度传播是一种研习的行为,传播规模不可能很大。由于强调维持文化的本真、原质和纯粹,精英文化观普遍对工业时代的文化商业气息反感。西南地区的许多民族手工艺制作方法繁复耗时,但许多传承人仍坚持按照传统工艺制作,对于旅游商店中机器工业的复制品,普遍持否定态度。根据梅特卡夫法则⑥,通过网络传播的媒介产品也具有直接网络外部性,即媒介产品的消费效用随同一产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网络是新媒体的基本形态,而且网络传播并非是单向传播,而是像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网络的任何一个节点之间都可以相互交流,互为传者和受者。随着新媒体受众的不断增加,这种交流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长,加之网络传播的扩散性,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新的传播扩散中心,使得借助新媒体传播的文化产品,其消费价值也随新媒体用户的数量增加而递增。当少数民族文化成为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其价值判断日益受到用户数量制约,原有的仅对少数人进行深度传播以体现文化价值的观点,必须转向大众化的普遍传播。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开始借鉴流行文化的传播形式。注重适应新媒体媒介属性,强调文化传播要适应大众需求,反映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观正向大众文化传播观转变。以藏族文化传播为例,游戏公司从2010年进行封测的以吐蕃时期青藏高原为背景的《藏域》开始,后续开发出以小说《藏地密码》为蓝本的斗游产品《藏地传奇》,在网游公司计划开发的游戏名单中甚至包括了著名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2011年,借助日本动漫制作的先进经验,中日首次合拍了动漫电影《藏獒多吉》,在视频网站上取得了相当高的点击率。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普通大众。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基本共识,即对某种文化而言,掌握的人越多,其影响力就越大;文化是有生命的,其生命的价值表现为可以通过传播行为影响到不同的人群,影响到的人越多,其价值就越高;传播行为是传播内容在时空中的变化,通过传播,内容物还有可能具备一定商业价值。对传播者而言,比起对传播内容的掌握,传播的积极主动性和传播行为本身更加重要。媒体的合理认知和高度参与精神,是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前提。

四、结语

在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传播的障碍正在逐步消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进入了大传播时代。当新媒体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渠道,新媒体媒介属性就会影响到文化本身。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新媒体语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作了尝试性的探讨,未来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中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目前不敢妄下断语,但值得肯定的是,新媒体扩大了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的文化交流,在带来挑战和压力的同时,更多的是使其融入人类文化大家庭,与其他类型的文化共同发展。开放、创新、尊重文化个性、主张兼容并包的新媒体,将会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化生存带来无限可能。

作者:沈广彩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注释:

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②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99.

③④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18.

传播语境范文篇6

关键词:虚拟现实语境;河南文化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虚拟现实技术(VR)的横空出世,推动了很多行业的技术革新和服务升级。传媒行业开始利用360全景视频来现场报道,电子地图也早已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布置AR或者VR全景地图,一些科技公司还专用这些技术开发很多商业应用业务,为普及虚拟现实技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在这种虚拟现实语境下,如何提升河南文化形象的宣传效率,加大河南中原文化传播途径,增强游客和观众的交互式体验效果,就成为了本课题的主要任务[2]。

1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

所谓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创建一种仿真的虚拟世界,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的系列传输,将数据应用到虚拟环境中去,通过三维建模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们切实感受到真实场景的存在效果,让人们在最低的时空成本上就能体验到最真实的感受,同样能拥有现实场景中的一切感知和人机交互体验效果,不仅节约了财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而且参与感和存在感更加强烈[3]。

2虚拟现实语境下加强河南文化形象传播的策略探究

2.1首先确立河南省文化形象的整体定位河南省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地,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和传承带。历史留给河南的文化资源数不胜数。河南省是中国的心脏部位,历代多个王朝都选择在河南境内内的城市作为王朝的都城,为现代的河南省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也是最先在安阳殷墟里面发现的。在河南境内,中国的“三皇五帝”和夏商周汉最早都在这里建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构成了现在的华夏民族,一代代同根同祖的炎黄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走向四方。另外,河南省的少林功夫文化享誉国内外,嵩山脚下的千年古刹名扬天下,在此拍摄的功夫电影数不胜数,每年拥有众多的游客慕名到此拜访。除此之外,河南省内还有众多的自然风光[4]。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大省,在当今旅游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河南省应该树立最主要的文化形象,抓住河南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大打“中华源头文化”、“天下少林功夫”的文化品牌,提高河南省的文化形象和旅游核心竞争力。

2.2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大力宣传河南中原文化的精髓

2.2.1科技还原文化场景,突出中原文化的人文景观河南省的王朝文化主要属于历史文化景观,站在当今的岁月里面,传统的方法,只有通过历史文物和书籍,才能领略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当旅游者走进历史文化景区之后,也是在导游的带领和讲解下,才能一览历史文化的厚重底蕴。在虚拟现实技术特别发达的今天,为了让游客更加直观的了解当初历史人物的活动场景,政府和景区在进行文化形象宣传的时候,应该大量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再度还原漫长的“三皇五帝时期”和封建王朝时代,再现河南中原大地上曾经特有的帝王风范和繁荣景象。从夏朝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曾在河南境内建都或迁都于此,河南曾长期处于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河南的开封、洛阳、安阳和郑州都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都,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河南省要全力打造中原文化的形象和招牌,就应该重点抓住这些特有的历史文物资源,利用现代的VR技术手段,让这些古代的先贤重新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走进游客的思绪里,用虚拟现实技术形成独特的吸引力的中原文化,让人们体会到古今穿越的历史车轮,让体验者走进河南的每一寸土地上,感受河南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厚重历史。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再现河南的“前世今生”,让河南的文化形象长久地入驻游客的心中,从而对河南这片土地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形成较高的认知度和辨识力。2.2.2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大中原文化的网络传播力度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终端移动技术已经相当普及,给新媒体行业的快速传播能力注入了科技基因。河南省应该抓住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行业的热潮,广泛地吸纳受众群体,增加中原文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河南文旅单位工作者需要改变工作思路,推陈出新,加强现代科技与传媒的融合,借力虚拟现实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叠加效应,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提供新的契机。在融合开发的过程中,传媒机构应该重视中原文化形象的特色定位,抓住产品的个性化定制,依托市场的差异化特征,吸引广大旅游者的文化口味,立足于受众们的兴趣爱好来量化设置,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例如,在全国景区普遍减免门票的政策趋势下,河南省应该大打文旅招牌,与高科技公司融合发展,推出河南的特色旅游路线。借力科技公司,可以充分发挥诸如抖音、携程旅行等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快车道,建设展示河南文化形象的新颖传播途径,突出河南文化旅游的优势资源。2.2.3重视河南文化建设队伍的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在新媒体和新技术时代,传统的文化宣传方式已经被逐渐淘汰,作为肩负重要使命的媒体行业,必须要引进新的传播方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才能推动行业发展的优化升级。在树立文化形象的工作中,相关机构和单位需要花费充足的精力和资本,而且文化建设宣传人员不仅要懂河南当地的文化内涵,还要精通科技传媒的相关技术,重视宣传业务的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具有充足的实践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精通计算机信息编辑处理能力和AR、VR技术发展趋势[5]。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政府相关机构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持续稳定性,为河南省文化建设事业源源不断的输送专业人才。

3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对于传媒行业十分重要,是当前及今后传媒行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河南省的文化形象建设工作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酒香也怕巷子深”,高大上的文化形象也必须通过媒体传播途径及时准确地加以宣传推广,才能让更多的受众知晓[6]。如今,虚拟现实技术就是一款可以全方位应用的新技术,能够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感,让传统的媒体行业感受到科技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因此,传媒行业应该充分的利用和发挥虚拟现实技术为人类所用,真正做到科技兴国,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张琳,张锐,陈亚辉,陆腾飞.VR技术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西上栗传统烟花制作工艺为例[J].南方农机,2021,52(13):170-171.

[2]张宝文,陈达银.虚拟现实互动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以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21,30(02):107-110.

[3]李明燃.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R)的当代公共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21.

[4]申绍云.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思考――以江西省为例[J].科技传播,2021,13(12):137-139.

[5]苏畅.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文化形象设计与塑造中的应用――以成都市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4}(01):29-32+35.

传播语境范文篇7

关键词:信息传播;平面设计;语境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符号学与语境研究是平面广告设计与应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为了促进平面广告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境、符号学等表现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语境在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运用,提高平面广告设计技巧,促进行业发展。

一、分析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语境类型

在平面广告设计当中,符号学在语境中的直接引入也十分的重要。同时在符号学上,语境指的是它的本身和社会历史,所形成的现实世界当中的主要条件,这些条件也同时决定了符号在设计当中所具有的意义。事实上,在平面设计当中,符号学当中的符号是在语境中的基本原则,只有合理的使用符号主要是设计师通过综合表达,从而去传达信息的主要目的。同时在运用符号学的语境当中,达到广告的基本目的,让人们能够切实的感受到设计师的信息表达。对于上下文的信息也只是一个简单的框架形式,它只是在为人们提供主要的参考方向,从而使它成为最大的可能,以确定设计师所要表达的意义,而且还要更好的适用于一个特定的“能指”结构。

1、言语语境在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运用

言语语境指的是在语词、语法和句子之中所组成

的音素在语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现象,言语语境是通过信息进行传播的主要媒介,它不仅只是词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信息传播的方式。在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的语境中需要结合言语进行设计,主要是指产品的设计和语言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形成的图像、颜色、图片和文本。

2、社会文化语境在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运用

社会文化语境的形性主要是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顺应社会文化的发展,设计出符合社会文化的语境。在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社会文化语境的范围较广,包含了社会环境、各种物质、心理活动以及审美观念等。社会文化属于一个长期的历史积累,它是对一个民族价值观念、传统习俗以及文化程度的综合展示。将社会文化语境运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可以提高平面广告的民族文化理念,提高观赏者的价值观念,从而加强平面广告的传播力量。由于设计人员受到社会文化制约的影响,在设计的时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大提升了广告的可信赖度。

3、情境语境在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运用

情境语境属于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一个使用情境,主要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某个人物在某件事情中所产生的语言行为。由于情境语境具有特殊性,所以只有在固定的情境环境下,人们才可以了解平面广告中所使用的图片和符号的含义。才可以真正了解到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加强对平面广告的宣传工作。

4、认知语境在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运用

认知语境在现念中属于一种动态语境观,针对交际场景中所提出的需求,结合自身的认知情况,对事件作出的有意或是无意的反应。人们只有在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才能在阅读平面广告时了解到广告信息中更深一层的含义。所以,平面广告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需要符合大众的认知程度,对平面广告中认知语境进行设计,这样所设计出的广告更具有说服力,满足了广大观赏者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大众的认知水平。

二、分析语境在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每一种符号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将其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就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也是同样的道理。语境有不同的符号组成,所以在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在对平面广告进行阅读时,人们可以通过其中的语境了解到平面广告所要传播的信息。例如:鸽子,在生活中人们都熟知鸽子是和平的象征,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下,鸽子所具备的含义不仅仅只是和平。事物之间具有很多的关联性,同一个符号处在不同的环境,所表达的含义也就不同。所以,对语境的理解很重要,平面广告通过语境让人们对其有更多的了解,提高了传播效果。2)由于平面广告具有模糊性,其中存在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符号或信息,人们可以通过语境进行解答。客观事物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模糊性,导致平面广告设计中出现难理解的内容。例如:色彩,红色代表喜庆,但是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如战争,红色还是血的象征。所以,当人们不理解的时候,可以通过语境对难理解的符号或信息进行解答,从而了解广告所传播的内容。3)人们可以通过语境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了解平面广告更深一层的含义。设计人员在设计广告时,都会采用一些手法对广告进行修饰,通常会选择具有寓意性和举例说明的方法,通过某件事物反应出其他含义。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吗借助语境的力量,从多个角度对平面广告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设计人员所要表达的含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促进广告信息的传播。

三、结束语

在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需要采用一些符合或是语言对信息传播内容进行表达。由于受到语境的影响,导致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需要结合语境进行设计,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平面广告在信息传播中属于一种介质,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其所展示的信息也是通过视觉符号进行传达的,所以语境在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大众的认知水平为准,设计出满足大众需求的平面广告,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从而促进信息的传播。

作者:黄苹 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参考文献:

传播语境范文篇8

语境决定着形态的大致范畴。不同层次的语境之下对应着相应的不同形态。“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语境可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也称作“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或小语境和大语境两种。”这里的语境是一个超越了语言学内涵的广义概念,为此,我们将纪录片的语境分为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对纪录片的制约和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宏观语境,借用修辞学的概念,再结合传播学的原理,我们将纪录片的宏观语境简化为宣传语境、传播语境和市场语境。在此,需要明白“宣传”和“传播”到底有什么不同,对此。有学者这样界定:

“宣传是试图控制意见、影响观念的单向政治性行为。”而“传播是人类传通、交流及分享信息的双向社会性行为。”所以,“相对而言,宣传语境具有专制、封闭和一元化等特征,传播语境具有民主、开放和多元化等特征。”

这两种不同语境下的纪录片,具体形态和表现都不同。我们认为,在宣传语境中,纪录片偏向于主观的诠释,以编导说理性语言描述为主,画面只是一种简单的印证和点缀:而在传播语境下,纪录片则回归自己的纪实本性,极大地解放自己的发展路径及表现手段,纪录片的技巧模式得到多元化的张扬。对于纪录片,特别是中国纪录片。只有对宏观语境有深刻地把握才能恰到好处地进行更具操作意义的微观语境中进行艺术化创造。

不同的语境对纪录片的影响不同,从宣传语境到传播语境的转变标志着纪录片本性的回归,标志着纪录片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栖息之所。

纪录片是以多种影视纪实手法,奉信真实的美学原则纪录人类外部世界和人类自身活动,最大限度地接近或达到对社会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原生态纪录的影视样式,事实的非虚构是纪录片的基本底线,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可以说,纪录片只有在传播语境中,才能真正发挥纪录片的本来作用,也才有它自身的本性显现。但是,中国的政治语境和文化语境决定着纪录片有着自己的一套模式和规律。“中国特色”的纪录片也是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等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表现形态就是专题片。

专题片是以编导对某一问题提出一个基本的理论思路并事先形成分镜头稿本,然后编导严格根据稿本进行实际拍摄,由于稿本的规定性,专题片实际上一般都是从现实寻找可以印证文字的画面,起主导作用的是文字稿本。当然,比较优秀的专题片也在尽力动用纪实手法,甚至可以根据实地拍摄情况随时对稿本进行符合实际的修改。以便更加贴近来自现实的具体情况。即使是真正的纪录片都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专题片也不例外。专题片首先在稿本创作中就形成了一种题旨性选择。接下来的具体拍摄虽有比较真实的生命感的东西。但在过早的问题预设中淹没了现实的多样化与真实性。

从广义上说,专题片可以看作纪录片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其实就是格里尔逊式的中国化。客观地讲,专题片在发挥舆论引导、文化阐释、历史叙事、宏观话语等方面都是其他纪录片形态所无法比拟的。其实,大型的历史类、文化类、伟人传记类、理论文献类纪录片无不首先具有一种专题性,无论是为了实现宏大的宣传、教育功能。还是为了达到更具体入微的创作实现。大型纪录片的把握无不需要编导预先的集中“论证”。大选题一定意味着宏观的策划、编导和撰稿的集合,一定意味着一种大制作、大投入,所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很好地把握。

电视需要首先发挥舆论导向功能,所以,宣传问题就成为电视首要面对的问题。当然。不同的时代对宣传的理解也不一样,在过去我们的宣传多少有些强加于人,而今天的宣传则要实践“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改进宣传手法和报道策略。这就更进一步为新闻、纪录片的良性循环与繁荣创造了条件。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今天的宣传也是处于传播语境之中的行为,所以,纪录片在今天迎来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值得期待,值得珍惜,不断开拓纪录片的新境界。

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几乎可以将所有纪录片的历史形态都融为某种新的形态。跟踪拍摄冷静观察的直接电影,从人物内心探寻一种深层真实的真实电影,拍摄者与拍摄对象出现一定互动性的反射式纪录片,以某种虚构的手法达到更高真实的新纪录电影,甚至今天风行的娱乐化纪录片等等都可以自由地呈现。现在的纪录片,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集合表现。就是说,历史上所有的纪录片类型和手法在今天都能找到历史的影子,它们在新的改造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纪录片在开放的传播语境中可以不拘一格地表现,因此,纪录片在今天获得了较为多元化的发展。

纪录片的另一重大变化。就是纪录片适应市场语境的自身形态变革。纪录片和市场历来都似乎是个悖论,但是作为媒介产品,必然要适应这种变化。在所有的影视形态中,纪录片是“动土”最慢、“抱真守实”的节目形态,又是变革最快、影响最大的媒介形态。这几年,纪录片在一种新旧模式的磨合中不断变革着自身的形态。其中一个适应了传播语境的纪录片文本,正在发展到兼顾适应市场语境的道路上来。所以,纪录片的市场出路与形态、模式的变革时刻在检验着中国纪录片人。传播语境与市场语境的双重作用,实际上为纪录片走进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创造了条件。

传播语境范文篇9

关键词:多维传播语境;高校播音主持;教学策略

如今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培养优秀播音主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平台和基地。然而在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有待提升,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够在新媒体时代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

解析多维传播语境下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方向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的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全面促进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与升级,整个信息传播流程和方式展现出多元化和多渠道态势,并且逐渐形成一种多维传播体系。当前阶段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渗透以及应用过程中,播音主持工作人员的传统工作方法和专业技能不断转型和升级,进而产生了多维传播语境这一概念。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高度,网络媒体的多元化传播形式被受众逐渐接受和认可,这种全新传播理念和模式不但能够全面增强信息传播的独特性与时效性,还能让传统播音主持的工作方式进行调整与创新化改变,播音主持工作人员能够借助各类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及交流平台全面拉近与受众间的距离,加强互动、沟通与联系,进而逐渐形成一种较为成熟化、亲民化的网络媒体主持人模式。这无疑也成为了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优秀人才未来的主体发展方向和趋势。

多维传播语境视域下的播音主持专业在发展现状

当前阶段,播音主持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需求度不断提高。在新媒体时代,各类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的频繁出现让传统播音主持工作人员所固有的工作方式与业务核心都发生了多种变化,进而催生了人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多维传播语境。在这一传播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新媒体知识理念,以及夯实自身播音主持基本功和积累更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而为将来走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作为多维传播语境下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也必须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力争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新媒体知识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解读多维传播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师资力量却捉襟见肘。结合近年来的全国地方院校在播音与主持专业方面的招生状况不难发现,播音主持这一专业在近年来已经凸显出数量激增的整体趋势。比如南方某些高校每年招收的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都会达到200人甚至更多。随之而来的问题和影响就是:学生数量增多,但教师数量却没有成比例提升,整个播音主持专业师资力量逐渐呈现出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一旦教师配备出现不足情况,势必会影响到日常授课效果,一名专业课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够辅导20-30名专业学生,然而现阶段学生数量激增,教师平均分配到每名学生的专门辅导时间变极为有限,想要展开全面的针对性高效辅导只能是一种奢望。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缺乏扎实媒介素养。在当前播音主持行业整个竞争呈现白热化局面的大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想要在毕业后走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发挥出自身特长,并且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其自身要具备扎实的媒介素养。这种媒介素养的客观展现就是个人的播音主持风格、技巧、水平以及自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只有具备上述多种条件,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结合各类信息来源理解和分析各种信息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深意。然而实事求是地讲,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媒介素养的科学化培养,结果导致学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各种失误,无法有效掌握播音主持的核心素养以及在工作过程中完美体现各类媒介信息的价值导向。播音主持教师思维过于传统且固化。客观而言,多维传播语境影响之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必然被寄予更高的期望与关注。这就需要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类模拟播音主持工作任务以及即兴表演。但目前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多数教师教学思维和理念过于传统且固化,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授以及传统的照稿播报形式的培养和教育,结果导致学生无法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现场环境中对媒介信息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充分的把握,也就是说缺乏现场采访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未来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阻碍。

有效提升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三大策略

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多维传播语境下,想要全面提升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高校教师首先要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应当进行科学化指导,教授本专业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媒介终端来获取各类信息以及专业技术,并且构建一个现代化的教育训练模式与教学体系,专门设置媒介信息处理和整合的课程。通过系统化教学,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和媒介传播推广技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积极指导学生学会一些自媒体知识以及自媒体技巧,能够自行处理一些信息内容并且掌握独自与推广各类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正确媒体观念与新闻意识,成为一名出色的媒体人员。各大高校应当针对自身教育教学情况创建一个全面且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有效筛选一些关于媒介素养培训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让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进而达到优化学习体系与机制的宗旨和目的。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发训练。在日常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必须充分结合多维传播语境环境的发展趋势以及本校实际情况,让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全面拓展和训练学生们的信息精准提取能力以及临场应变水平。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网络新闻的热点以及焦点,为学生寻找一个新闻话题或者新闻内容,营造出较为真实的播音主持氛围以及情境。教师提出相关要求,让学生在脱稿或者无稿条件下进行该热点新闻的播报以及各项工作模拟。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拓展学生的媒体逻辑思维和媒介素养,能够让学生针对信息内容进行单独处理,并且能够表达和展现自身观点与想法,进而能够在不同情境模式以及各种环境模拟情态下进行胸有成竹的工作,有效提高播音主持实践训练教学的整体水平和效率。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新媒体时代,受众对于各类信息的需求和要求逐渐提高。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大学生最需要提高和增强的无疑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述水平。因此,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要全面重视学生们语言表述水平和综合表达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具体学习水平和教学实际情况编制一个较为科学化的完善教学方案。具体来讲,首先,教师要对学生们传统的学习思维与播音主持理念进行创新与升级,要不断采用多元化的实训模式展开各种模拟教学活动,比如说“校园播音主持人大赛”“无稿播音专项训练”“播音主持稿件速记速写”等多项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展现个人播音主持风采。其次,教师还应当有的放矢的积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力,并且着重提高现场语言表达能力与采访能力,力争让学生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或者突发状况能够游刃有余,确保整个播音主持工作的流畅和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多维传播语境下全面提升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效率与质量之路“任重而道远”。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必须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创新,力争寻找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策略与手段,力争让新媒体时代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夏伊,陆海成.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9,(01):200-201.

[2]陆崇马.探析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2):287.

[3]贺婧帆.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研究[J].戏剧之家,2020,(02):157.

传播语境范文篇10

每一门教学课程都有其特点,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也不例外,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实践性、专业性。商务类文体往往强调表达上的清晰、用词上的合适与恰当。这一课程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娴熟、恰当地写作商务函件等规范、实用的商务文书。在商务交际过程中,需要用英语写作的文体类型,包括备忘录、合同、问卷等,一般来说是商务应用文,其有着特殊的写作格式与文体特征,写作语篇方面表现出互文性。教学过程中最有效、最关键的方式就是模仿。模因论认为,只要经过复制、模仿,不论什么事物都可以成为一个模因。教学实践中,对商务英语书信的模仿、复制,就是该模因因子的传播。(鲍东梅,2013)所以,以模因论的理论来提升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是很恰当的。

2模因论综述

所谓模因论,是一种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来解读文化演进规律的新理念。在《自私的基因》一书里,牛津大学教授RichardDawkins第一次提出模因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文化范畴内人们相互、彼此之间模仿、传播的观点。而模因这一概念,来源于对基因(gene)这个词语的模仿。基因想要实现繁衍,倚靠的就是遗传,而模因与基因相类似,是经由人们相互之间的模仿得以实现。只要经由模仿这一方式、过程,达到了复制、传播的目标,不论什么事物都有成为一个模因的可能性。携带基因者即宿主。正是经由宿主,来不断复制、传播模因因子。模因的类型主要有基因型模因、表现型模因。所谓基因型模因,即内容固定,由不同形式复制的模因。所谓表现型模因,指的是形式固定但通过不同内容进行扩散的模因。模因在实现传播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同化:不论什么事物,想要成为模因,首要的条件是感染新的个体,并进入其记忆之内。(2)记忆:在这一阶段,模因驻留于宿主的头脑之中。模因在宿主的头脑里停留得越久,其传播给新的个体的可能性就会越大。(3)表达:宿主与新个体交往时,记忆里的模因会被抽取出来,进而感染新个体。(4)传输:模因想要成功实现传输,往往需凭借可靠性很强的介质,以防止传输过程中信息的流失或者信息的变异。上面的几个阶段,通过不断的循环,组成连续不断进行复制的环路。另外,模因要实现复制、传播,自身也必须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一是保真度,二是多产性,三是长久性。

3以模因论提升教学实践的成效

模因之所以能够复制、传播,凭借的就是模仿。商务英语文书的鲜明特点就是其格式固定,这一点启示教学过程中,不妨通过模仿进行教学,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实际成效。(李晓黎,2009)所以,在向学生传授商务英语写作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模因传播时的特点、规律。(1)精挑细选输入材料,强化模因复制成功率模因在其被复制、传播时,贯穿着“适者生存”的规律。一个有效的模因必须多复制性、保真性与长久性三个特点兼备。模因是持续传播下去或者消亡,最关键的因素是其语用功能。假如一个模因被广泛地运用,在人们进行交际时就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进而更快地在社会上被复制与扩散,这样的模因活跃性更强,持久性更高。与此相似,比照模因复制传播同化阶段的特点,老师挑选商务英语写作教学资料时,建议挑选难度合理、易被学生接受、使用频率高、更实用的范本。唯有如此,输入的资料才能够在学生记忆力的范围之内,进而有效提升模因复制的成功率。(2)教授商务语言课程,不断扩充基础模因库商务英语课程有其专业模因库。不一样的语境,商务英语的语言模因会呈现出不同的内涵。此处的语境,重点指向是人们进行商务英语交际时的环境,包括语言语境与非语言语境。对于语言语境来说,其关注的重点主要包括语言的自身规律,即语音、词汇、句法以及上下文等;对于非语言语境来说,其关注的重点主要包括语言运用规则,即语境具体场合、交往方式、人物性格、价值观念、知识水平与文化背景等。如果不能够正确把握语境,在遇到语用迁移时,就可能出现失误。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其语言语境重点指向是专业的内容、多样的格式与独特的语句,这些都是语言模因中最基础的内容,应多次强调并让学生加强训练,持续充实“商务语言基础知识模因库”,以提升学生对专业背景知识的认知。(3)注重文化背景差别,避免模因用语失误如果没有适以存活的文化语境,模因就无法生存。这里的文化语境是商务英语写作时的一种非语言语境,其涵盖收件人的生长背景、性别、年龄、价值观与喜好w.esteachers.com第5期(总第077期)2017年5月等诸多方面。EdwardHall(美国人类学家)率先提出两个概念,即强语境文化、弱语境文化。如果收件人生长在强语境文化之中,如亚洲等地区,在书面语言的使用上往往更为含蓄,倾向于间接答复对方提问。与此相对,假如收件人生长在弱语境文化中,如欧洲、北美等地区,那么其更倾向于直截了当的表达。(邢丽华、苏秀云,2012)所以,进行商务英语写作,一定要了解文化差异大的弱语境文化,如其传统、法律、风俗等,掌握其文化特色,方可更得体地沟通、交流。(4)反复背诵,增加模因的记忆储存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重复的背诵能更好地提高信息保真性,提升复制的效率,以利于长久地存储,最终更好地使模因得以传播。与此同时,其也是由感性升华为理性认知必不可少的过程。背诵输入持续增加,学生自然会对语言现象更为敏感,语感模因也就自然实现了持久复制,更好地达到传播的目标。这表明学生具备了多种目标语的语言形式与规则知识,同时能够使学生减少母语的干扰,摆脱母语对外语习得的负迁移,从而娴熟地使用目标语实现沟通。教学实践中,不妨让学生背诵更多种类的文书范本,如信函、备忘录、建议等,以不断强化写作语感。(5)支持创造性模仿,强化模因适应的生存能力模因复制时,保真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特点。但不可将商务英语写作的学习看成一个机械复制的过程,这一道理与模因复制也不是百分百拷贝一样。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参考语言模因传播时表现出的变异性,引导学生在学习时积极发挥出创造性。总而言之,教学时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以不同形式表达一样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掌握以相同的语言形式套用不一样的内容。举例来说,写作商务报告行文次序是:①Statethepurpose;②Describethesituation;③Makeaconclu-sion;④Closewiththerecommendation。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在学生已经模仿了结构布局之后,不妨具体到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富于创造性地模仿,在表达方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相应内容予以调整,更好地适应不一样的语境特征。根据模因论观点提升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不但能继承以往背诵等教学方法的优点,还能有机地融合现代教学方法的优势,使学生更具创造性地表达。反复的背诵模仿,有效缩短了理解、产出的过程,使学生能迅速学会、掌握商务英语写作的技巧,有效克服了以往教学过程中因学不会而产生的厌学、恶学现象。在课堂上,学生在特定语言与文化语境中的实践写作也为以后的真正运用奠定了牢固基础。可以看出,不单单在语言层面,即使在商务文化交际时,模因论也能帮助学生达到具体商务语境下更好地书面沟通。

作者:谢锦 单位:四川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鲍东梅.模因视域下大学英语写作语块教学法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