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信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1:23:20

传播信息

传播信息范文篇1

模式实际上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可以表现静态的结构,又可以进行动态的描述,并且以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最早的传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斯多德模式,它扼要地提出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而在传播学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传播模式是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渠)。然而,五W模式忽略了传播的反馈要素,仅是一个单向线性传播图式,事实上人类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此后很多学者在五W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传播模式,如1954年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环性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67年丹斯提出了著名的螺旋模式,为某些循环方式无法描述和解释的传播现象提供了最好的图解。

由此可见,传播模式有一个积累、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单向线性到双向循环,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分析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与结构模式的基础。

二、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

广义的档案信息传播包括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和私人档案拥有者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偏向于公共组织传播,而私人档案信息传播则倾向于人际传播。本文所讨论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指的是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的交流传递过程。

档案信息传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其传播活动本身既属于传播活动的大范畴,具有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档案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传播方式、活动规律无疑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建立在共性与个性有机契合基础上的模式,才能反映出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档案信息传播结构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这里进行的模式分析主要是考察其传播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足以形成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和反馈。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循环互动,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附图

1.档案信息源。即各种各样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通过档案馆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进馆。

2.档案馆。在档案馆中,经过整理、鉴定、加工等常规程序将档案信息有序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传播方式传递给相应的档案信息受众。

3.传播渠道。包括公共组织传播渠道和大众传播渠道。档案信息传播者可以决定档案信息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选择一定的传播方式获得相应的档案信息。

4.档案信息受众。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还包括主动或者被动接触到档案信息的人。

5.反馈。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反应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之后构成了一次传播流动过程,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档案信息传播。

在上述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信息既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转换为其他形式,从而进入人际传播、市场传播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也可以直接进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传播者在一般传播模式中主要是作为信息源的传播和报导者身份出现,而档案信息传播者既是档案信息的收集者、整理加工的把关人,更是承担市场及公共渠道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人。档案信息受众也比较复杂,既可以是大众传播的直接受众或消费者,也可以是公共组织传播的档案用户。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中的传播对象是复杂的、多元的,这是由传播途径的多元并存和传播对象存在的不同社会角色等方面因素决定的。受众的反馈活动是检验传播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三、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分析

1.传播的起点

一般的传播模式都以传播者(个人或群体)作为传播的起点,传播者将已经准备好的信息传递出去,笔者认为这种传播起点是不适用于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

近年来,档案数量的急剧暴涨与库房容量相对有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档案馆加大了鉴定工作的力度,并且提出了要介入文件管理流程进行前端控制,以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最多、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馆对档案信息源的鉴别、选择、收集工作成了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理应是档案信息传播的起始。如果把档案信息源置于档案馆之后,人们很容易误认为档案馆的传播任务只是将已经收藏的档案信息传播出去,而档案馆对分散在社会中的大量的档案信息的选择、收集这项基本功能就突出不了了。

档案馆馆藏的质量是传播活动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馆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不合理是老大难问题,以这样的馆藏为基础进行的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应当把档案信息源提前到传播者之前,强调档案馆的“把关人”作用,严格控制进入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的比例及质量,优化馆藏结构,为档案信息传播打好基础。档案馆一些中心工作的开展需要馆藏以外的信息,例如举办展览,光靠馆藏不够,必须搜集馆藏以外的信息作为补充。因此,档案馆深层次上的档案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简单,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受众。

2.传播渠道

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两种,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为主。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作用及利用档案的规章制度,接触、了解、选择档案信息,清楚档案信息的出处,了解利用档案信息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亲自到档案馆,运用档案馆所提供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宗索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等)查询馆藏内是否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并将查得的需求信息转换成信息代码,向档案工作者提出受传需求,档案工作者据此通过档案阅览、档案外借、制发档案复制件、制发档案证明或咨询服务等形式传播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由此可见,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担任中介的角色,是档案信息受众与档案信息间联系的桥梁,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一般传播模式中,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即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是完全被动的。而在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在传播渠道和受众之间的箭头标志是双向的,即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档案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渠道进行,不仅传播者有决定作用,受众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3.档案信息受众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档案信息受众具有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分布广泛、分散流动的特点,因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是为大众提供的,大众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的人类社会成员,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从可能性上讲,在档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即档案信息的受众。但是,从现实上说,只有当大众介入档案信息传播过程,采取某种主动行为,比如去档案馆阅览室阅览档案、看档案杂志、参加档案工作会议等,才能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因此,严格地说,档案信息受众是指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和接触者。

一直以来,档案界将档案用户视为档案信息受众的全部,事实上,档案用户只是在档案馆以阅览、复制、摘录档案信息或者制发档案证明等形式使用档案的直接利用者,而在档案公布、档案宣传、档案编研产品的发行、售卖工作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的人应当也是档案信息的受众,因为通过与档案信息的接触,接触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因此,根据传播渠道的不同,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可分为大众传播的直接消费者和组织传播的公共利用者,具体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也有观众、听众、读者、网民等等。

4.反馈

传播活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收到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好是坏。但是,如果受众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回传给传播者,传播者就不知道自己的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信息机制。笔者在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也把信息反馈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是检验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传播渠道与受众的多元性,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活动同样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除了反馈到传播者——档案馆,还会反馈到传播渠道中的大众传播组织——报纸、杂志、电台等。相对来说,向大众传播组织的反馈一般是迟滞性的,而向档案馆反馈则是直接性的,一般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告诉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也可以是要求档案信息传播者改变或者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或者是要求停止传播。档案馆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传播内容或方式,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构建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是使档案信息传播研究适应传播现实变化的一种尝试,在帮助了解档案信息传播过程的同时,揭示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获得对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宏观地把握和全面抽象。尽管本文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比较简单,但已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了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反馈等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问题。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能够简明又清楚地了解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田野,张长海《传播学视野下的档案观念和档案工作》档案管理,2001(1)。

3.田野《档案信息传播的形态:利用,编研、宣传、公布》档案学通讯,2002(2)。

传播信息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信息缺失成因对策

当前,中国的国民经济有着突出的二元结构特点,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从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媒介市场的这种“二元”结构更典型。由于城市经济发达,市民收入高,文化传播机构也主要分布在城市,所以,城市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媒介关注的焦点和传播的主要市场;而对于占全国人口比例56%的农村,媒介无论是在覆盖率和传播内容上,其成了“弱势”群体。

我们在思考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教育水平不高、媒体入户率低等诸因素的同时,也应当检视“二元”媒介市场结构下媒体在利益因素下的不作为,还有广大农民受众对自身“被放逐”身份的不自觉。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以寻求解决的路径。

一、农村信息传播现状

以2000-2005年《当代传播》《新闻界》《新闻大学》以及《新闻记者》这四家新闻学术于物为参照,它们关于传媒三农报道的研究内容、深度以及力度等方面,一定程度可以反观新闻传播学界对农村信息传播问题的关注。

下表中所列数据为这些年所发表文章总数(不包括不署名文章,比如预告、简讯、传媒链接等)与涉及农村信息传播的研究文章之比:

显然,无论是《当代传播》《新闻界》《新闻记者》这样的新闻业界的刊物,还是《新闻大学》这样的学院派刊物,对这方面的研究始终处在零星而分散的状态。这与传媒运作的现实状况也是相吻合的。

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张海涛副局长2005年4月3日在全国广播电视服务“三农”高层论坛上讲话时公布的数据,全国城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100%,有线电视基本普及(用户数1.15亿),城市居民能看到30套左右的电视节目;而广大农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只有92.4%和94.3%,7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能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广播电视节目,节目套数很少,通常只有2-3套。

广播的历史较悠久,本应可在农村大行其道,但现实情况亦不容乐观。到2003年底,我国共开办广播节目1800多套,电视节目2200多套,但开办专业对农频道的电视台只有吉林、山东两家,广播也只有陕西、山东两家。在省级电视台中,只有大约十五六家开办了农村专栏,与368家注册的各种电视媒介相比,开办率仅有4%。广播内容的“去农村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音乐、购物、医药、体育等离农村现实生活较远的节目占据了广播节目的大部分时间。调查显示,“几乎每天听”和“每周有几次听”广播的受众均仅为5.6%,在农村受众接触媒体频率中,排在了电视、书籍、报纸、杂志之后的第五位。

报纸,在发行成本、读者兴趣、广告市场等多方因素的作用下.原来以农村发行量为主的报纸多数也在逐步退出农村市场,迅速向城市集中,更使得农民几乎“无报可读”。在一项调查中,“几乎每天”都读报纸的受众仅10.4%,平均每天仅9.5分钟。农村有的地区读报活动,已经排在了看电视、串门聊天、走亲访友、体育锻炼、读书等闲暇时活动之后。

至于宽带Intemet网络.绝大部分农村还是空白,与城市还不具备可比性。

据CNNIC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乡村网民数量只是城市网民数量的1/5,普及率仅是城市网民普及率的1/6。

如果说在覆盖和接收上的城乡失衡还只是中国媒介产业市场“二元”化的一个侧面.那么从频道和节目内容的构成上来看,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严重。例如2005年全国的电视剧题材规划:第一批批准立项的304部8136集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中,农村题材只有23部392集,分别占7.5%和4.8%;第二批到第四批比例也不高。

二、农村信息传播缺失原因探析

目前,中国农村的大众传播事业尚不发达,存在诸多原因,具体如下:

1、经济制约

2002年,全国农村入均收入低于63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有2927万.人均收入低于872元的农村人口有6102万。两者合计.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人人口有9029万,其中西部12省区就有5535万,占61.3%。

此外,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不足,尤其是文化消费类公共物品。统计显示,2004年,国家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中,对城市的投入占73.5%.高出对农村的投入47个百分点;而人口占全国人口70%强的广大农村地区。仅获得投入的26.5%。

由于贫困和投入不足,使得农村居民普遍信息消费能力较低。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为235.68元/人,仅占总消费的12.13%,其中大部分还是教育等刚性消费支出,而文化娱乐类支出不到100元,用于信息类的消费支出就更是微乎其微。

2、媒体忽视农民

按照传媒吸聚受众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大众化传媒和主流传媒。主流传媒就是“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传媒”,也就是以质取胜的传媒。而主流媒体一个重要的参照就是主流受众。所谓主流受众是指:掌握消费的话语权(他们的消费能力较强);掌握管理的话语权(也就是说他们握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权力);掌握知识话语权(他们属于文化精英类,至少接近这个社会阶层);掌握时尚话语权的媒体受众。在这样的标准下,主流媒体的主要受众不是农民。

农民受众在大众媒体中地位如何?《北京青年报》曾以《读你》为标题亮出了自己的“标准读者像”:他(她)是一位36岁左右较为成熟的年轻人.拥有高中或大专以上的学历,供职于政府机关、科教文卫单位或企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专业人士或“白领人士”,他(她)是拥有较高经济收入和消费投资决策能力的、对于流行时尚敏感的、享有最多的高档和豪华生活用品的城市人㈣。上海的新生代报纸,也纷纷争夺收入较高的“白领”和有预期消费能力的学生群体l1引。可见,农民受众也被排除在了大众媒介之外。

3、利益的诱惑

媒体组织的经济收益决定着媒体的价值取向。市场理论指导下的媒体要经过两次售卖,而版面、频道、频率等资源的售卖又是维持和发展媒体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媒介拥有者首要考虑的因素。媒体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有广告市场的支撑。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除了考虑发行量、视听率之外,媒体的受众构成和商品的目标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重点考虑的。媒体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把眼睛紧盯在广告商身上,尽量报道能引起具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注意的新闻,农村地区商品经济相对落后,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忽视农村。再加之农村地域广大,居民分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大众传播媒介要到农村采集信息,制成节目,需要比城市更高的经济成本,也促使大众传播媒介忽视农村。

4、被“放逐”后的不自觉

被主流媒体和大众媒体“歧视”的农民受众自身并没有引起重视,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农民群体有意无意的被置放在社会注意力的边缘地带,由于获取信息量不均等而产生知识鸿沟。农民的精神意识形态和文明素质的发育明显滞届于城市居民。

其次。农村消息闭塞,大多数人安于现状。即使他们有接触外界的机会也会由于缺乏相应的意识而放弃。

三、农村信息传播落后的对策

1、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1)发挥引导作用

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由执政党意志转变成国家发展战略。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化的传播将一些重要信息直接传递给农民;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媒体传播和人际传播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如果政府设置农村传播奖励制度,或者给予优秀选题资助,予以专业媒体政策优惠等办法,也可以不同程度地推动农村传播事业的发展。

(2)发挥扶持作用

鉴于农村相对落后的客观条件,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从政策上推动传媒进军农村的步伐。“农村传媒设施的建设是个投入高、周期长、回报低的工程,光靠媒体自身很难完成,政府要从宏观角度认识改善农村传播状况、提高农村传播效果对于发展‘三农’的重要性,对开拓农村市场的媒体给予政策倾斜。”

2、媒体发挥建设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的语境下,媒介理所当然在营造舆论氛围和提供精神动力方面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媒体不能仅从事一般的沟通消息.而是要为改变农村落后的观念意识提供理性力量。

传播信息范文篇3

摘要:商代贞人大约在百住以上,他们大多数人为部族首领,拥有自己的属地和经济力量,也为商王朝担任贞人之职,并力图通过神权左右殷商王朝的军政大事。贞人在占卜活动中,主要负责占龟,领悟神意,传达神谕,实际上是通过占卜预测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是占卜活动的中心人物。贞人不仅是商王朝政治集团的中流砥柱,而且是商代信息传播事业的中坚力量,为商代信息传播事业做出了独特而重大的贡献。

《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先鬼而后礼,率民而事神。”在商人心目中,鬼神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人间的吉凶福祸,与商人政治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乞福于神灵,趋吉避凶,商人几乎无日不占、无事不卜,占卜成为商人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与此相适应,商王朝出现了一个专门从事占卜事务的庞大的占卜集团,由卜人、贞人、占人(多指时王)三类主要人员构成,负责商王朝的占卜事务。占卜集团的首领就是商代时王,商王有时集卜人、贞人、占人三种角色于一身,但商王参与具体的占卜事务的机会不是很多,绝大多数情况下,占卜活动由卜人与贞人共同完成。一般情况下,卜人只负责命龟与灼龟取兆,而贞人则全权负责视兆占龟,接受神谕,神令,常常代表商王行使主导者权利,是整个占卜活动的中心人物。1q甲骨卜辞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贞人的贞测之言,恰恰证明了这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对贞人的研究主要限于殷商前期(武丁至糜辛)贞人,而对殷商后期(康丁至帝辛)贞人则略微提及。

一、贞人来源及其政治地位

在甲骨卜辞中存在大量贞人,贞人署名于卜辞“贞”字之前。1933年董作宾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提出“贞人说”,统计出贞人33名。1965年董作宾著述《甲骨学六十年》,统计贞人已达73名。其后,陈梦家和岛邦男也分别对贞人作了系统的统计与研究,陈梦家认定有120名,岛邦男认定有I10人。对贞人作最细致深人研究的当属饶宗颐,饶氏于1959年出版《殷代贞卜人物通考》,对甲骨文中贞人资料作了详尽梳理,共得贞人142位。尽管各家统计数字有异,但整个殷商时代贞人在一百人以上已成共识。如此众多的贞人从事占卜预测工作,学术界称之为“贞人集团”。甲骨卜辞中有五位贞人同版占卜例(11546),有四位贞人同版占卜例(667正、3297正),也有三位贞人同版占卜例(15515正、11274正),还有两位贞人同条卜辞例(3755.3756.3610),这说明殷商确实存在过这样的“贞卜集团”。因此贞人来源身份及其政治地位问题确有研究的必要。

殷商王朝是以子姓为核心的许多部族的联合体,贞人则是诸部族势力在王朝中的代表之一。贞人具有沟通神与人的特殊察赋和能力,是神权的体现者。贞人集团中已经与商融合的部族的贞人是少数,多数贞人仍属于那些尚未与商融合却又臣属于殷的部族。在卜辞中有不少贞人名同时又是地名、部族名。}5}以“亘”为例颇能说明间题:例1、己亥卜,争贞:令弗其获执亘。(6952)例玄、亘人十。(9289)例3.癸卯卜,亘贞:我受年。(9951)例4、壬辰卜,贞:亘无祸。(10184)

例1.2.3,4分别说明“亘”曾为商王朝敌对方国,“亘”后臣服于商并进贡,“亘”的首领到商国充当贞人,“亘”成为商的亲信而王对其安危倍加关注。此外,如宾、内、充、鼓、何、彭、寅、逆、犬、永、大等都是人名、地名、族名合一的。这正说明这些人在自己部族的属地为部放首领,供职于殷王朝则为贞人。正因为这些人是诸部族的代表,有部族势力作后盾,所以他们在殷商王朝中颇有政治地位。庚甲时期的“中”和“骨”、糜辛时期的“口”等贞人曾担任商王朝十分重要的职务“小臣”。有些贞人曾为“亚”职,有些贞人封为“侯伯”,有些贞人所属部族的女子往往成为殷王室之妇,足见其部族势力相当可观。

许多贞人有自己的属地和经济力量,所以卜辞有不少贞人封域及纳贡的记载:例5、我人三十。(65}1)例6、丁丑卜,韦贞:使人于我。(5525)例7、永人十。(18991反)例8、壬寅王卜,在呈次贞:今日步于永,亡灾。(英2562)

例5,6分别指“我”有纳贡和封域,例7,8分别指“永”有纳贡和封域。

由于殷商前期的贞人多数为部族首领,拥有自己的属地和经济力量,在商王朝担任贞人之职,力图通过神权左右商王朝的军政大事,因此贞人对殷商王权形成了强大的牵制和约束作用。

二、贞人在占卜预测中的地位与作用

商代贞人在占卜活动中主要负责占龟,领悟神意,传达神谕,实际是通过占卜预测获取并传播信息,是占卜活动的中心人物。商代贞人拥有占卜权,实际上就是拥有神谕宣示权,也就是信息传播权。

一般认为,商人占卜分为五个基本步骤:(1)取龟、攻龟;(2)命龟;(3)灼龟(骨)取兆;(4)占龟;(5)刻辞。在现存有字甲骨上只能看到“卜兆”与“刻辞”。甲骨卜辞所反映的从事占卜的人员有“卜人”、“贞人”和“占人”(绝大多数情况下为时王)。卜辞中直书“卜人”之名者确知的只有“光(94反)”、“我(16)”等人,而“贞人”往往有署名,王参与占卜时,用“王占日”表示,这说明商代占卜集团由卜人、贞人、王三类主要人员构成。在占卜活动中,卜人为命龟与灼龟取兆之人,他们将要询问的事情告诉神龟,烧灼甲骨(很可与命龟同时进行),使其呈现各种兆像,为贞人时王预测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因此卜人具有命龟取兆权。贞人主要职责是根据卜人获得的兆像,认真仔细察看以对商人诸神的神谕以及未来事物发展的信息作出初步的推断预测。贞人具体负责“占龟”,具有信息初测权,贞人的预测结果在卜辞的“命辞”部分加以记录。贞人之“贞”主要是为时王进行最后的信息预测提供参考。王有时参加占卜活动,一方面他要听取贞人的初测意见,另一方面他要亲自观察卜人所获兆像,将二者结合起来综合考察以作出对某件事情的最终的推断预测,占卜结果往往由时王说了算,因此时王拥有信息终测权,时王的占测结果在卜辞“占辞”部分加以记载。甲骨卜辞命辞和占辞关系密切,贞人的命辞往往规定了时王占辞的题材范围,占辞往往以命辞所涉及的内容作为最终预测的基础。在甲骨卜辞中,“卜”、“贞”、“占”三字相次使用与叙辞、命辞、占辞依次排列反映出商代占卜是井然有序、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商王当然是领导者,但我们应该看到,大多数情况下时王不参加具体的占卜事务,只是由贞人将预测结果报告给时王,这样预测结果是由贞人说了算,这时贞人实际上拥有了信息终测权,事实上代表商王主导着整个占卜工程,代表着商人诸神向时王传达神谕神令。即使时王参与占卜,也正如晃福林先生指出的:“虽然殷王可以占辞,但既然占卜的内容和卜兆等都由贞人操纵,王的占辞就不可避免地要在博人意志的范围内转圈子;况且不少贞人也和商王一样占辞,可见宣布占卜结果并非殷王特权。商王占辞的失误,贞人在验辞部分往往如实记载。”因此,商代贞人在占卜过程中自始至终在场,对占卜全过程事实上具有主导性作用。

从信息传播的过程模式来看,贞人之“贞”处于信息传播的中心环节,贞人是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中心人物。由于商代占卜活动“卜”、“贞”、“占”依次按序进行,商人诸神、卜人、贞人、时王互为传播者、受传者。在“卜”这个环节上,卜人将要询问之事告之于商人诸神,卜人是传播者,商人诸神是受传者。卜人灼龟(或骨)而见兆像,兆像是上帝对于卜人所间作出回答的一种特殊的符号表示,此时商人诸神成为传播者,卜人是最早见到兆像的人,是商人诸神的受传者。在“贞”这个环节上,贞人是兆像的解读者,是诸神意旨的受传者,而贞人将兆像的解读之言(则“贞”之内容)告之于时王,此时又成为传播者。在“占”这个环节上,“王”要察视兆像和参考贞人的初测意见,时王成为商人诸神意旨与贞人预测之言的受传者,但时王要将预测结果告之于王室成员或其他方国、部族首领,此时他又是一个传播者。整个占卜活动过程就是一个占卜活动参与者双向互动角色变换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互动循环传播的过程。在“卜”、“贞”、“占”这三个环节上,“贞”处于中间环节,不可缺少。汝A果没有贞人之“贞”,卜人命龟取兆变得徒劳无益、毫无意义,诸神意志难以得到解读和传达。而时王之“占”并不是每卜必有,只是偶而为之,且多以贞人之“贞”为“占”的起点,这就决定了“贞”和贞人在占卜预测中具有中心地位和作用。我们看看甲骨卜辞中这样的辞例“甲子卜,争贞”(811反),就更加清楚了。虽然卜人已经命龟取兆,但没有贞人的“命辞”内容,人们除了知道贞人为“争”以外,就没有其他实质性内容的信息可以获取了,这次占卜至少在我们后人看来毫无信息价值。

综上所述,占卜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天命,占卜通神是国家的重要职能。贞人是神权的体现者,由贞人沟通神与人的联系。贞人可以宜告神命,他们在殷代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贞人贞测范围及其职能

商代贞人参与占卜事务,上窥神意,下传神谕,在商人诸神与商代时王之间充当中间人,为天上神意通达于人间时王发挥着受传者与传播者双重职能。甲骨卜辞中命辞与占辞同现或只有占辞或验辞的用例是较为少见的,大多数卜辞只有贞人的命辞,这说明大多数情况下由贞人独自承担贞测职能,独自拜受商人诸神的神谕,其地位之显赫、权利之重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仅以武丁时期著名贞人“般”所贞内容加以研究,以透视商代贞人在占卜预测与信息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战争消息。例9、丁酉卜,般贞:今春王共人五千征土方,受有佑o(6409)例10、辛酉卜,鼓贞:今春王比望乘伐下危,受有佑。辛酉卜,般贞:今春王勿比望乘伐下危,弗其受有佑o(6482正)例11、辛丑卜,般贞:工方其来,王勿逆伐。(6199)例9.10.11贞人“鼓”分别预测并认为:今春王应当征集五千兵员攻伐土方,能受到诸神佑助;今春王非联合望乘(部族首领)攻打下危不可;工方将来侵犯,商王不必亲自前去征伐。

(二)农业生产信息。例12、乙巳卜,鼓贞:l王」大令众日:协田,其受年。(1)例13、乙巳卜,鼓贞:西土受年,二月。(9744)例14、丁巳卜,般贞:黍田年鲁,四月。(10113)例12,13,14贞人“般”分别预测并认为:王应当大令众人一起耕田,将会有好收成;商国西方土地会有好收成;在田里种植黍,年成会很好。

(三)自然天象信息。例15、己未卜,殷贞:今十三月不其雨。(126)例16、辛卯卜,鼓贞:帝其旱我,三月。(10172)例15,16指贞人“般”分别贞测推断:如今十三月不会下雨;上帝让商王国发生旱灾。

(四)商王信息。例17、乙丑卜,般贞:甲子届乙丑王梦牧石糜,不唯祸,唯佑o(376正)例18、甲子卜,般贞:疾役不延。(13658正)例19、丁卯卜,鼓贞:王勿往出。(5111)例20、乙酉卜,殷贞:王于八月人。(5167)例21、丙辰卜,般:王其逐鹿获,二告。(10302)例17.18.19.20,21分别指贞人“鼓”预测并认为:商王作梦不会有祸;商王病情不会持续很久;商王不应出行;商王在八月会进人;商王追逐鹿,会有擒获。

(五)诸妇、贵族信息。例22、戊辰卜,般贞:妇好娩,嘉。丙子夕届丁丑娩,嘉。(14003正)例23、辛卯卜,系骨凡有疾。(13888)例22,23分别指贞人“鼓”预测并认为:妇好分娩会顺利;贵族子弟“系”有疾病。

(六)进贡信息。例24、甲辰卜,鼓贞:奚来白马。(9177正)例25、我来十,般。(2811)例24贞人“般”预测并认为:“奚方”会进贡白马;例25如实记录“我方”进贡十件(物品),由贞人“鼓”签收。

(七)祭祀信息。例26,癸未卜,殷贞:翌甲申王宾上甲日。王占曰:吉,宾。允宾。(1248正)例27,癸未卜,般贞:告于批己暨姚庚。(1248)例28、乙亥卜,般贞:有伐于黄尹,亦佑于蔑。(970)例26,27,28分别指贞人“鼓”预测并认为应对上甲、姚己姚庚、黄尹与蔑进行祭祀。

(八)公务信息。例29、乙巳卜,鼓贞:插各化载王事。(5440)例30、庚申卜,殷贞:吴载王事。(5459)例21,22分别说明选派插各化、吴“载王事”(即执行商王的事务)是贞人的意愿,暗指王与“载王事”人员的选派无涉。

传播信息范文篇4

从地名档案信息的传播过程看,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双方是通过应用为媒介进行的,是一种双向信息交流的过程。从效果的角度看,地名档案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传播历史文化,给人以文化知识;二是给人们以方向的导引,使之到达目的地;三是对历史上的地籍、国土、房舍等提供认证信息;四是传播地名更名命名的文化理念。

二、地名信息的传播机制

从趣味度的角度看,地名文化、地名信息本身是实用的比较枯燥的,不具备引人发笑、一晃就能打下深刻的印象的文化产品。其缺点是关注度低、记忆感性度差。为了弥补缺陷,实现人们感知记忆的最大化,实现传播效果的社会化、服务的大众化,建立灵活多变、适应大众、不拘一格的传播机制势在必行。1.利用社会互动,增强地名信息传播的有效性。郭庆光先生在《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一文中指出“,任何一种传播———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在现代社会中,当地名信息突破了传统的传播模式,走向现代化的时候,其功能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指示功能———指明道路的方向,转而步入了多个领域,并且从形式到结果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变。这种互动是人们利用档案信息的凭证、指路、文化娱乐等功能来实现档案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改变传统的模式,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文化组合,一是改变服务方式,以服务促进传播;二是改变应用理念,以应用带动传播;三是从理论研究式的传播中走出来,转而建立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例如,以地名故事的形式拍摄故事片,以动画的形式解读历史地名,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述说地名背后的故事,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融入古人的地名情结,以笑话、评书的形式讲述地名故事等等。为了增强地名的大众记忆,可以将乌鸦救主的故事拍成地名故事,既让人们回顾努尔哈赤创立大清朝的艰辛,又让人们记住了野老鹤滩这个地名。可谓一举两得,形神兼备。2.利用现代传播技术,推动传播者的历史性变革。“一般情况下,档案信息传播都是由一组共同工作的人,通常是一个机关或组织来进行,是档案部门和其他组织、团体为达到目标所必须进行的传播活动,传播的是议定好的馆室藏档案信息,也包括有关档案工作和任务的信息。”[1]传统意义上的地名信息传播者,主要指地名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出版单位、地名工作者、相关学科的研究者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技术的普及,为传播业插上了金翅膀,尤其是网站、微博、网上论坛平台的建立,使地名信息传播者呈现大众化、社会化的趋势。正如王泽羽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来自传播学视角的全新思考》一文中所说“: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播者的这种地位,网络中的传播者已经不再居于传播的中心地位,任何拥有一定技术手段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别人传播信息。……在网络中,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成为传播者。”这就意味着传播主体已经实现了从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无论法人组织、社会团体,还是自然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颇具社会性。这一变革所带来的结果是复制率居高不下、传播面迅速扩大、受众效应空前提高。一个具有轰动性的信息会在一夜之间传遍全国。地名档案信息的传播虽然不会产生轰动效应,但却会引发传播效果的巨变,社会认知度的明显提高。

三、地名文化社会化的传播途径

传播信息范文篇5

关键词:航空公司;服务信息;传播

一、航空公司旅客服务信息传播基本现状

航空公司的服务信息是指航空公司为了帮助旅客在享受位移的运输服务过程中减少不确定性而提供的一系列消息。[1]目前,我国所有航空公司服务信息的信源均WCDM系统的“信息集成系统”“中航信订座系统(InventcoryControlSystem,简称ICS)”及航空公司“AOC(AirlinesOperationCenter)系统”为主。[2]这三大系统,功能相对齐全,各自有功能特点,又相互辅助配合,即可作为航空公司的服务信息源,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保障航班正常运转。航空公司服务旅客信息根据客户需要和实际情况,传播的方法和手段不尽一样,但基本是通过客服电话、短信、候机楼显示屏、告示牌、广播以及新媒体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等,为旅客提供航班查询、机票购买、机票改签等服务。

二、航空公司旅客服务信息传播主要问题

大众媒介的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受众对媒介的使用。[3]根据笔者对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等公司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服务旅客信息媒体进行研究,发现目前我国航空公司在服务旅客信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及时传播航班相关信息,拓宽了服务旅客信息的渠道,提高服务信息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然而笔者通过调阅某些航空公司旅客信息传播类投诉材料,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服务旅客信息传播媒体和渠道单一狭窄,信息传播缺乏精准受众、信息传播缺乏及时性。一些航空公司尤其是小型、民营的国内航空公司由于资金、技术、人员不足等原因,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服务旅客信息传播方面,还是停留在利用传统信息传播媒体如LED信息牌、广告牌、告示牌等传播服务旅客信息,这种信息传播媒体和渠道过于单一狭窄,服务信息无法及时、精准传播到达信息需求者,一些航班动态信息、气象服务信息、突发信息传播不及时,加之传播场景的固化,极大影响旅客出行。(二)服务信息传播不全面、信息服务品质不高。一些国内航空公司微信公众号、微博、APP等媒体有航班动态信息、气象服务信息、行李托运信息,但未提供对旅客更为重要的值机信息、行李跟踪信息、机上安全知识、目的地信息、交通出行信息、酒店住宿信息等,造成信息传播不全面,降低信息服务质量,影响旅客的正常出行。(三)新媒体服务信息传播渠道管理不到位,影响服务信息质量。笔者调查中发现,一些国内航空公司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及足够的运营经费,在UI设计、交互体验、数据服务等方面均普遍落后于科技行业水平。一些航司官网不能通过手机登录,微信公众号、手机APP更新航班动态信息、航线信息、优惠机票信息等信息不及时,有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管理不到位,信息更细滞后,误导旅客出行。一些微信公众号、微博功能单一,不能实现实时查询、信息互动等功能,不利于旅客使用。

三、提升航空公司旅客服务信息传播质量建议

笔者根据对航空公司旅客服务信息传播基本现状、航空公司服务旅客信息传播存在主要问题,对提高航空公司服务信息传播质量提出建议。(一)拓宽航空公司信息服务传播渠道。要结合旅客信息需求,完善传统媒体如LED信息牌、广告牌、告示牌的信息传播功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如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的作用,综合利用传统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拓宽信息传播范围,可借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综合利用官方网站、官方客服电话、在线网络客服、微信公众号、APP等,及时传播航班相关信息。航空公司应投入成本开发人工智能客服技术,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避免客服电话无法接通,以及客服电话模板信息冗余无法直接解决旅客需求的问题。另外,航空公司应利用社交媒体的社群工具,让乘坐同一航班或同一航线的旅客自主在社群中提供信息,提供旅客群体一个交流平台,迅速打破基础信息的传播壁垒。从而拓宽服务旅客信息的渠道,提高服务信息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二)完善服务信息,提供信息服务质量。要开展旅客需求调查工作,深入了解旅客对服务信息的需求,重点完善航空公司值机信息、行李跟踪信息、机上安全知识、目的地信息、交通出行信息、酒店住宿信息等,尤其是针对目前旅客对航班实时信息、机上安全知识、航延处置信息等,满足旅客信息需求。另外,需要改善飞行过程中客舱内的信息传播质量,变革乘务员服务流程,加入信息传播服务模块,在客舱封闭环境中及时提供旅客服务信息。做到分类、统筹各类服务类信息,根据信息类别选择传播渠道,建立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旅客的服务质量。(三)提高旅客信息传播管理。落实专门经费专门用于信息传播软件、媒体,保障新传播媒介、软件的正常运转。吸收专业人才加入到维护与管理中,组建专业人员加强对新传播媒介、软件的管理。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制定旅客服务信息传播管理的规章制度,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获得管理实效。强化旅客服务信息审核关,建立科学审核的程序,避免和传播错误服务信息。综上,航空公司要在新形势下保持竞争力,就要重视航空公司服务旅客信息传播,适应航空事业发展以及信息化传播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创新信息传播方式和途径,提高信息传播和质量,从而在新技术爆发的时代获得旅客体验的提升。

作者:蓝宇 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林也笛.东航武汉公司服务信息传播现状调査[D].广西大学,2016.

传播信息范文篇6

论文摘要:无论是档案馆的整体形象定位还是某一次特定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都可融入整合传播的思想。具体方法包括档案新闻传播、档案公共关系传播、网络传播、广告传播以及标识系统传播等。

整合传播主要研究如何从受众需求出发,将多种传播手段整合运用,以实现最优的信息传播效果。笔者借用整合传播的概念,宏观上可以将其作为档案馆组织传播的发展策略,微观上也可使之成为某次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具体运作方法。

从总体上看,档案信息的整合传播可以从三个层次着手:

宏观上,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正确地为档案信息传播作角色定位。这种整体的定位在整合传播中非常关键,所谓“用一个声音”说话,无论是传播者还是传播内容,都要符合统一的形象定位,即服从统一的价值、意义和目的。合适的定位将使社会对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态度和认同度有所改观。

中观上,借助阶段性的社会热点来确定传播主题,即针对一些已经呈现或预测会出现的社会需求,将有关的档案信息进行科学加工,形成多元化、系列的档案信息产品,并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引起社会关注。

微观上,着眼于具体问题,即根据一些具体的档案需求实施传播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如为特定的受众提供档案凭证、咨询服务或是信息加工等。

从实际操作方法上看,档案信息的整合传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系统性地进行。主要包括:

1档案新闻传播

适时地将档案信息制成新闻,借助各种大众媒介让档案信息走入千家万户,能使档案信息的影响力增强,而且档案新闻传播活动本身即为档案宣传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社会对档案的认知度,提高全民档案意识有积极作用。以往,档案宣传只注重档案馆机构及其各项职能介绍,殊不知馆藏档案信息内容的传播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宣传。“从来自国外的报道中可以发现,外国媒体涉及档案的报道多是解密或揭密档案内容的,他们对档案宣传的角度大多定位在档案本身,常常使让档案以一个真实可信的形象,作为毋庸置疑的证据出现,以此来印证史实,再现历史……对于档案部门而言,揭示档案内容恰恰是新闻媒体热衷、百姓好奇的新闻宣传的合适的契合点。”

将档案信息内容制成新闻传播主要有三种形式:背景新闻、揭密新闻、追溯新闻。

常见的档案背景新闻如在电视新闻中于右上角标明的“资料”,英文译作“file”,实际上就是指档案,一般来说,选择与新闻事件的历史和环境相关的档案信息作为背景新闻出现。有时档案背景新闻穿插于现场新闻之间,有时则以单独成篇的形式,更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发生的内因和外因,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形成的历史分析,以增加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力度。

有些事件由于种种原因在发生时期没有公之于众而是作为档案保存下来,但是其中包含的不为人知的、长期被掩盖的信息仍然是新的,一旦公布即成炙手可热的“揭密新闻”。相当多的情况下,因为这些信息能够揭示历史真相,透露鲜为人知的内情,各大媒体往往趋之若鹜,竞相转载,反响热烈。

有些作为新闻传播的档案信息,与当前发生的新闻没有直接联系,也不一定是所谓的“秘闻”,而是为了满足回忆和追溯历史的社会心理需求来重温档案中的故人往事,故可谓之“回溯新闻”。典型的例子是纪念性新闻,最常见的如历史事件的“周年报道”。此外,还有根据社会信息需求将过去人们不甚关注的档案的相关内容予以公布,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某些历史事件及历史细节。

为了使档案新闻传播获得理想的效果,首先需要档案人员树立新闻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有文章指出,目前档案界“缺少的是档案的新闻意识,这可以进一步阐释为我们所缺少的是从史料中挖掘新闻素材,用档案去补充新闻事件的意识……为何不能由我们来制造新闻由头,用我们自己目光发现的史料去吸引媒体的关注呢?”另一方面,档案部门还要与社会媒体合作,善于利用社会上的专业性的人力资源。不可否认,专业媒体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使之对传播信息的选择独具眼光和敏锐的感觉,更能准确地把握公众的信息需求,因此借助专业媒体人员的力量合作开发有利于挖掘档案信息的新闻传播价值。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醒受众对新闻传播中档案信息的认知,达到档案宣传的效果,无论是独立作品还是合作,都应当注明档案信息的来源和出处。

2档案公共关系传播

即使在档案馆努力树立开放形象的今天,还是有很多人对档案的利用知之甚少抑或抱有成见。“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各级档案馆仍然以所谓‘国家机密’的理由拒绝对个人开放,查阅者必须出示‘介绍信’和确认政治身份后才能阅读少部分资料,绝大多数旧卷宗都被封存起来,仿佛是一些不可告人的阴谋。”诸如此类的言论无疑造成了档案馆负面的社会形象。这与档案馆自身不太理想的公共关系运作有关。ArleneSchmuland在其文中引用了lohnGrabowski的一个观点,他提到使新的档案馆形象深入人心的一个途径就是,“开拓更广大的受众群以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档案人员是什么以及做什么工作,向外延伸服务,开展公共活动以便触及到潜在的受众群并使其知晓档案的重要性和价值。当档案人员提高其曝光率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事实和一直存有的笼统的刻板印象之间的差距将日渐清晰。”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沟通和协调传播者与周围社会环境中的其他组织、机构、团体以及公众之间的关系,使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

公共关系传播可以采取的形式和利用的媒介很多。比如,各种会议和讲演,发传单、贴海报,举办展览等,而大众媒介更是因其广泛的影响力成为公关传播的有效工具。在档案信息传播中,除了档案信息内容本身作为新闻传播的事实基础外,还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公共关系操作,围绕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精心策划、安排具有新闻传播价值的事件,产生新闻事实,吸引大众传媒予以报道。如:开办以档案信息内容为主题的座谈会、组织撰写相关的书评文章、对档案信息内容中的某个问题或观点进行争鸣、策划组织档案信息知识竞赛、邀请名人参观档案馆或某次档案展览、举办档案开放或档案信息产品发行的新闻会等,都是卓有成效的公共关系传播活动。在这些过程中,不仅增强了档案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关系,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更大范围地宣传档案馆及相关的档案信息产品。以央视《新闻会客厅》的一次专题访谈为例。该栏目邀请威海市档案局局长张建国作为嘉宾,制作播出了名为《威海——追回三十余年遗忘的记忆》的专题节目。在节目中,主要介绍了威海历史记忆缺失的情况、张建国历时6年4次远赴英国查找档案的起因和经过、某些档案的内容以及档案的价值和意义等。该节目通过对威海市档案馆档案征集活动的详细报道,对档案和档案馆的作用、档案人员高度责任感的形象都是一次极好的宣传。3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的优势已无需赘言。前面提到的诸如档案新闻传播、公共关系传播等各类传播活动几乎都可以同时放到网上进行,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受众广、互动性强的特点促进传播效果。除了直接通过网络档案信息内容外,还可以对其他形式的档案信息传播进行网络推介,扩大影响面。对于一些档案编研成果,可以将其封面设计、扉页或封底上的“内容简介”、“目录”等放到网上,通过档案馆网站本身公布、链接知名的网上商城、联办网上书展、在重点门户网站设置按钮、在通向目标读者的专业网站挂置广告、组织开辟网上书评专栏等多种渠道进行全方位的网上推介。此外,在举办档案实体展览的同时,亦可同步进行网上展览,相互促进关注度。

网络传播可以以档案网站为主,也可与其他网站,尤其是知名网站合作。例如,《档案大观》报与新浪网联合制作“Sina文化生活”中的“视觉”栏目,分期“清皇宫秘密档案”、“清末服饰大秀场”、“唐山地震27周年”等多个主题的档案信息。

4广告传播

广告是以付费方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的、最有针对性与传播力的大面积宣传活动,由于广告一般是在新闻媒介的频道或版面反复播放或刊载,并持续一段时间,因而有较高的重复率,可以加深受众印象。档案部门的广告传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商业广告,如公益广告、公告等。这类广告的侧重点在于与公众进行感情交流,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提高它的知名度。例如,上海市档案馆通过在上海电视台做广告,不仅引起了市民关注,同时也塑造了崭新的形象。一般来说,广告中应有醒目易记的宣传语和富有冲击力的图片,给受众以深刻印象。

5标识系统传播

传播信息范文篇7

关健词:信息传播社会控制大众传媒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传播学通常把信息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群体传播(自然发生的一般非组织性群体所从事的信息传播,包括群体外传播和群体内传播)、组织传播(组织所从事的信息传播,包括组织外传播和组织内传播)和大众传播(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在现实生活中,这5种类别的传播总是同时存在和相互交织在一起。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通过社会规范指导和约束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调节和制约各种社会关系的过程。信息传播的高度发展,把整个世界变成地球村。信息传播不仅拓展了人们了解社会的空间,也拓展了国家社会控制的深度和广度。

1信息传播对社会控制的影响

1.1信息传播是社会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勘中把人与人相互之间的联系称为交往,并把交往放到与生产同等的范畴来看待,认为交往是实现生产和分工的保障。马克思、恩格斯把生产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因而交往就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认为当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程度,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状况如何将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马克思所说的精神交往正是人类信息传播,他的论述最终被高度发达的信息产业所证实。信息已经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制约社会发展的又一个主要因素和资源。

可见,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人、组织、国家所进行的任何活动都必须在通过信息传播的途径对外部环境进行必要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出活动的计划和决策,而计划和决策也只能以信息传播方式进行传达才能实施。因此,有学者把人类的信息传播称为社会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传播学者郭庆光认为,社会发展是建立在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信息系统与社会政治系统、经济系统和文化系统重合、交织在一起,它的运行除了受到其他系统的影响和制约之外,其本身的运行状况如何也对其他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发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传播系统出现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1.2信息传播不仅为社会控制提供相关信息,而且为社会控制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国家通过主权、法律、纪律和规章、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舆论等手段进行社会控制,对每一种手段的运用,各个国家有所不同,它们在制定每一种控制措施之前,是基于对环境一定程度的已知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不是盲目的。而这种对环境的已知状态,是信息传播作用的结果。实施社会控制,要做到有的放矢,就必须进行广开言路,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这是一个获取信息的传播过程。

国家通过各种政令、法律、规章制度进行社会控制,而这些政令、法律、规章制度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植入人们的思想之中,更不可能直接就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国家必须将之转化为一定的介质(比如语言、文字),通过一定的渠道(比如报纸、电视、广播、书籍等)出来,并通过各种培训、教育或说明、解释,使人们理解,逐渐采纳。而其他社会控制手段(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实际上是以信息传播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思想观念或礼仪。而作为控制手段的社会舆论,其本身就是信息传播的结果。

1.3信息传播具有社会控制功能

信息传播不仅为社会控制提供必要的相关信息,并为社会控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信息传播本身就具备社会控制的功能,主要由以下2种方式表现出来。

1.3.1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指多数社会成员对某些人或事的议论和评价,其可能是客观的判断,也可能是捕风捉影的传言,但总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相关社会成员的声誉,具有较强的社会控制力量。以大众传播为主的信息传播可以专业化、高效率、全方位地反映社会公众的意见,形成社会舆论,并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控制;而新闻媒介作为舆沦信息的“把关人”,控制着舆论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流量和流向,而传播什么、重点在何处、强调到何种程度、对信息作何种解释等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把关人”决定的叫。某件小事一旦进人媒介传播渠道,就有可能形成社会焦点,引发社会关注,形成社会舆论。

信息传播,尤其是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不仅向公众传播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而且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众,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因此,以大众传播为主的信息传播具有形成社会舆论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强大功能。

1.3.2社会流行

信息传播具有创造流行的功能。通过大众传媒对传播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取舍,就可以创造流行,形成社会潮流,从而影响社会风气,而其影响不亚于社会规范的强制性。和社会舆论的形成一样,某一事件一旦以大量复制的方式进人传播渠道,当某类信息达到一定的规模,就被人们认定为是社会的一种普遍性事件,便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反应,从而这种原先不具普遍性事件也就成为时代的特色和潮流,社会流行因此而形成。

信息传播创造社会流行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广告的方式来实现的。广告作为一种广泛有效的传播手段和宣传方式,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商业广告作为消费新潮流的引导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使人们的消费观念、经济意识、审美观念、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告不仅传播一种商品,也传播一种观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消费范式。广告的广泛性和无孔不人的特点使这种观念和消费范式很快成为大众跟随和模仿的对象,从而形成了社会流行,影响社会风气,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但影响人的观念意识,还可以直接对人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强制作用。

1.4信息传播系统发生障碍会造成社会失控

信息传播系统的畅通与否对社会的长治久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政通人和,就是首先要做到信息传播系统的畅通,政令下达和民意上传才畅通。如果传播系统出现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就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识、判断、决策和行动发生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社会混乱和国家解体。信息传播系统不畅通,必然使信息以扭曲的方式—谣言或传言进行传播,这在更大程度上造成人心恐慌、社会混乱,而社会的混乱又反过来给谣言或传言提供土壤,形成恶性循环。如,秦朝的“焚书坑儒”不仅人为地给社会信息系统设置了传播障碍,而且禁锢思想,摧残学术文化的发展,激起人民的普遍反抗。“焚书坑儒”的结果是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清朝“文字狱”等事件,也使人心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如何发挥信息传播对社会控制的正面作用

信息传播是双刃剑,其可以传播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内容,也可以传播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信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发挥信息传播对社会控制的有利作用显得格外重要。

2.1以把握社会控制的适度原则为出发点

衡量社会控制的适度原则主要有:一是社会稳定和发展原则。社会控制的目的不是造成社会的僵化和丧失活力,而是要保持社会的良胜运行,即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安全而又宽松的条件。二是人的解放和自由原则。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而每一个个体的人的自由发展和幸福应该成为社会的最终价值目标,社会控制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秩序和安全的确保来促进人的自由和幸福,因此不应以“好管理”为前提而限制人的自由。总之,发挥信息传播对社会控制的正面作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社会控制的适度原则。

2.2尊重媒体的独立性,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畅通

尊重媒体的独立性,这是公开化原则的特定要求,是对公开化原则和民众知情权的支持。在现代社会,媒体已经成为民众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媒体与民众的知情权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媒体应该因民众而生存,而民众则应因媒体而知情。对民众知情权的尊重就要求媒体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与民众密切相关的事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即媒体必须在报道h具有独立性,对公众和社会负责。事实证明,一些地方官员以维护稳定为借口而封闭和屏蔽媒体报道,是害怕媒体与民众监督的表现。

2.3加大对各传播机构的指导和管理,发挥信息传播的正面功能,防止信息传播的负面效应

不能以保证信息传播系统的畅通为由而不分主次、不加选择地进行传播,甚至传播一些负面影响的内容。社会的高度发达,人们对客观环境的认识越来越依赖信息传播。美国新闻学者李普曼认为,信息传播给人们所提供的有关客观环境的信息,构成了一个信息环境,这种信息环境是对客观环境的再现,但其并不能镜子式的简单再现,不是等同于客观环境本身,而是一种具有某种选择性、倾向性的拟态环境。事实上,人们恰恰是对这种拟态环境作出反应的。因此,如果这种拟态环境不能客观地反映现实环境,甚至扭曲反映现实环境,则人们因此所作的反应将会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们应该对各传媒机构进行必要指导,加强管理,发挥信息传播的正面功能,防止其负面影响。

2.4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

社会舆论是社会控制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虽然不具有硬控制的作用,但它能与社会的政治力量、法律力量配合,共同发挥调节社会、规范人们行动的作用。某些时候,舆论甚至可以发挥政治、法律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具有特殊的精神力量和道义力量。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尤其重要,往往具有其他控制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祸合度不高,脆性较大,社会运行机制不稳定,社会控制显得更为复杂,但也更为重要。“规范真空”与“控制失灵”是这一时期最常见的社会控制失调现象,其他的社会控制手段(如立法、执法、行政等手段)一时难以迅速完成重新适应的过程,而舆论监督在这个时候却能作出最迅速、最灵敏、最有效的反应。它注定承担起填补“真空”的社会责任,并以揭露、批判、谴责,以及坚守、维护、弘扬为手段,完成社会控制的最新最迫切的任务,同时为其他控制手段的重新建设与完善提供足够的指引和参照。

因此,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发挥信息传播的软性和预防性社会控制功能,这将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5加强立法,规范信息传播产业市场

信息产业的高度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各种传播信息鱼目混珠,各种迷信、淫秽甚至反动的信息流人社会,而目前我国有关这方面的立法却严重滞后。因此,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和管理这一产业,不仅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6增加资金技术投入,特别要加快农村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城乡信息产业发展的极大不平衡性。绝大部分信息传播的“硬件”和“软件”都集中在城市居民,当城市居民享受网上冲浪的快感时,有些农民家庭还没能收看电视。信息传播的极大不平衡性,日益加大了城乡之间的“知沟”或“信息沟”。在信息成为社会最主要的发展资源的时代,这种“信息沟”带来的结果势必是观念和知识技术的巨大差距,结果在经济上加剧了城乡发展的极大不平衡性和严重的贫富差距,这对国家来说是一个引起社会混乱的巨大隐患,也是社会控制必须面对的事实。

传播信息范文篇8

[关键词]气象服务;信息;有效传播

气象是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要条件,我国的气象信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气象信息的获得是进行气象服务的基础。然而,怎样将气象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是气象工作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将主要黑线气象服务信息传播的现状以及如何高效的进行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展开探讨。

1气象服务信息传播的现状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气象信息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同时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能力也逐渐增强。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气象信息服务的准确程度在不断的提升,同时也开始向着精细化和针对性的方向发展,然而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短板,即公众的满意度不高,公众没有感受到准确程度提升所带来的影响。这说明了我国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能力需要提升。传播能力的提升不仅指的是传播的广度,更重要的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而这项气象服务的有效传播不仅需要将信息传播给公众,同时需要提升信息表达的能力。气象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对天气的预测,而天气可能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错误的情况。同时气象信息存在一定的时效性,一个小时内的气象信息也可能是不同的,需求这种怎样及时受到信息也是关键的问题。因此,气象服务信息的受众是气象传播发展的关键,如果不能达到理想的满意度,必须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

2提高气象服务信息有效传播能力的措施

2.1以人为本,提高气象服务信息质量

受众的不同是气象基础信息和气象服务信息最本质的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气象服务信息的类型也是不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即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是公众气象服务。该种服务方式最重要的受众群体是人民群众,但是公众气象服务的专业术语比较多,群众理解比较困难,不能理解专业的图表和数据。人民群众接收到气象信息应该是经过加工和包装之后的通俗的语言,理解和接收比较容易。因此,气象服务信息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气象信息的服务质量。

2.2提高气象服务信息的影响力

为了提升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能力,应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气象信息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气象信息的影响力。相关的工作部门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信息的,尤其在内容的选择上。普通公众对气象的要求就是了解天气的变化情况。而行业用户的需求就比较专业。相关的部门和科研机构应该依据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进行气象信息内容和深度上的创新。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使人民群众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因此,气象服务信息的内容应该进行拓展,可以对环境变化、防灾减灾等内容进行播报,不断实现提升气象信息服务的范围。因此可以说,只有受众群体的范围增强之后才能提升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能力。

2.3传统渠道的传播能力建设

传统的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即电视、广播、报纸等,而最重要的途径是电视。当前的人们都有通过电视获取天气信息的习惯,但是气象类的节目收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和群众的满意度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是电视节目存在一定的优势条件,即视觉冲击效果好。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能力转变气象节目播出的方式,即可以将气象信息进行通俗化处理。此外,在播报一些重大的气象灾害时,可以不断提升节目的实时性,让观众及时获取气象信息,同时还能提升人们主动接受气象信息的意识。此外,可以通过报纸的方式气象信息,主要是因为报纸具有反复阅读的特点。

2.4新兴渠道的传播能力建设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和网络日益成为人们进行交流和查询的工具。气象部门应该利用科技带来的变化,通过手机短信、彩信和微博、微信等渠道进行气象服务信息的推广工作,进而让更多的人及时接收到气象信息。气象台应该推出一些气象APP软件,用户通过实名注册的方式获取需要的气象信息。此外,因为气象信息的格式基本相同,当地的气象部门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创建个性化的气象服务,不断提升气象信息服务的能力。

3结语

我国科技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在不断地发展,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展,但是气象服务信息有效传播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不同地区的气象部门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的情况和地域特点,提升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能力,扩大创新方式和气象服务信息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燕振宁.青海省气象服务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J].青海气象,2014(03).

[2]孙玫玲,赵敏,李仁禹,等.新老媒体融合提升公众气象服务传播能力的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6,37(3).

传播信息范文篇9

一、媒介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本文所指的媒介不仅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大众传媒,也包括了被誉为新媒体的手机、互联网等媒体。近年来,伴随媒介在农村的进一步普及,媒介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了如下角色。

(一)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工具的媒介

农业科技信息作为对农传播信息的一种类型,通村扩散,而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承担着信息沟通、信息展示和学习的功能。首先,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交流的工具。媒介与通讯技术的结合使媒介在人的日常交流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同样依赖于由媒介搭建的信息通路。这体现在:一是媒介是农民与科技工作者、专家沟通的重要工具;二是媒介是农民之间进行农业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三是媒介是农民对外进行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的重要工具。以“12316热线”为例,当农民遇到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时,只需要通过电话或手机拨打热线咨询相关专家就可以得到解答。吉林省于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通该热线,据报道“2009年,热线日均通话量平均1万次,最高达到2万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等问题比例达99%。专家除接听电话外,还积极参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定期为报纸提供文章。通过热线服务,为农民增加收入15亿元。”[3]类似的农业科技服务热线遍布全国,因为方便了农民的信息咨询需求而被戏称为“农技110”。日前,在云南边疆调研时发现,西双版纳景洪市城郊的“克木人”自然村,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协助下,于2008安装了卫星视频工具,即使远在边疆也可以和国务院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汇报和交流。其次,作为农业科技信息展现和演示的工具。以电视、电影和电脑为例,媒介具有多媒体信息展示的功能,能综合影像、音效、动画等手段进行信息展示。对于抽象的科技信息、技术操作还可以进行电脑模拟,使抽象的科技信息形象化,难度大的操作简易化,枯燥的信息趣味化。如2010年5月17日晚,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千蚌村忙品的三个村民小组就在政府工作人员组织下观看了科技影片。[4]与传统的科技信息座谈会和简单的说教相比,观看科技影片无疑丰富了科技信息演示的手段。最后,作为农业科技信息学习的工具。内容涵盖丰富的农业科技书籍、报刊和杂志是学习农业科技的重要工具。2007年,由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在全国开展的“农家书屋”工程,“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5],笔者在西双版纳景洪市曼暖点自然村调研时发现,自从村里设立“农家书屋”之后,村民们可以借阅农业技术、自然科学、日常百科等方面书籍和音像制品,从借阅记录来看,农业技术和日常百科的图书音像资料最受村民欢迎。此外,现代媒介还提供了像远程教育、手机科技报、互联网农业科技专家系统等手段的远程农业科技学习方式,丰富了农民的学习渠道和手段。而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则分别推出了内容涵盖农业科技、农业气象等方面的“农信通”、“金农通”、“信息田园”短信服务,使得农民可以不出家门而进行农业科技信息的学习。农业专家系统是一套针对农业生产的科技系统,用户可以通过专家系统进行学习,或查询信息解决农业生产过程遇到的相关问题。

(二)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载体的媒介

作为信息的载体,媒介是承载、记录和保存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手段,常见的如农业科技报、知识手册、书籍、宣传册、宣传栏、电视节目、电影、音像制品、有线和无线广播、电子显示屏、网站、手机报等。作为信息载体的媒介具有信息存储容量大、内容丰富、展现方式生动多样、流通广、容易长期保存(个别媒介除外)等特点,媒介能够保存和记录农业科技信息,同时提供较低成本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由于不同的载体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方面有各自的优缺点和特点,对于不同层次的受众来说,应适当考虑不同媒介的搭配和使用。通常来说,纸质媒介需要受众掌握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识字数量,并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适合文化层次较高、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受众。广播需要受众掌握普通话,并具备一定的速记能力,适合农业科普知识的普及而不适合复杂的科技演示。计算机、互联网和手机需要受众掌握相对复杂的媒介使用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因此,适合于能较快掌握操作技术的受众。音像制品和电视、电影的信息展现相对来说更通俗、生动、形象化,对受众的素质要求也相对较低,既能适应复杂的科技演示,也可以进行科技知识普及。因此,音像制品和电视、电影更能够被大部分农村受众接受。另外,不同的载体对硬件的要求不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各自的特点,同时充分考虑建设的地域环境和投入成本。

(三)作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媒介

媒介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手段和载体,同时也是农业科技信息重要的资源和来源。媒介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数据库;并且在更新和传播最新农业科技信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于科技工作者和农民来说,媒介还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科技实践案例。无论是对于农业科技工作者还是农民来说,媒介提供了海量的农业科技信息。先不说数不清的农业科技书籍、杂志、报纸,仅仅是涉农的网站数量就将近2万个,[6]几乎所有涉农网站都或多或少编辑有农业科技信息,这还不包括农业科技报道的统计数量。另外,还有专门的农业科技信息图书资料库、专家数据库等专业的数据资料库,可以说媒介是农业科技信息重要的信息来源。媒介被誉为社会的瞭望哨,农业科技信息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需要不断更新,媒介在农业科技信息更新、信息查询、译介国内外优秀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国内“三农”问题和对农传播的复杂性,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摸索。媒介以便捷、低成本的渠道为科技工作者和农民提供了各类研究案例。

(四)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重要影响力量的媒介

1.媒介放大了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范围媒介,尤其是大众传媒能有效提升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由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策划执行,并连续进行了12年的全国收视率调研显示CCTV-1、CCTV-7等6个央视频道的覆盖人口均超过10亿[7],从理论上说,通过这些频道传播的信息可以获得超过10亿人口的关注。本文的调研也显示,即便是在云南许多交通不便的乡村,CCTV-7的农业节目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许多调查对象甚至明确指出CCTV-7的农业科技节目是他们每天必看的电视节目。

2.加快了农业科技信息的扩散和更新速度通过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通常由固定的设备完成,因而到达率高、准确度高、针对性强。以“农信通”[8]为例,笔者在云南西双版纳调研期间正是“稻飞虱”疫情突发的高峰季节,当地农业部门通过“农信通”短信平台及时编发了一系列与“稻飞虱”相关的知识和防治办法,全州超过55000名[9]订阅信息的农民,可以及时了解疫情最新情况,并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另外,媒介加速了信息更新和传播速度。如一篇题为《云南发现木本经济植物新种》[10]的新闻报道了云南发现的经济植物新种的过程和情况,及时更新了相关领域的信息。另一篇题为《小麦专家张平治传授冬季田管要诀》[11]的新闻则第一时间报道了发生在安徽的小麦受灾情况,并针对性地指出了小麦防冻的管理要诀,为冬小麦的灾害预防与管理及时提出了解决方案。媒介极大地加速了农业科技信息的更新和传播速度。

3.媒介能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拉斯韦尔(Lasswell,1948)提出大众传播具有社会协调功能,他指出“大众传播以其广泛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12]。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包括农村受众的参与。联络和协调其间的各种力量和关系,媒介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一篇题为《县科协开设“专家咨询热线电话”及时为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3]的新闻报道了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农民通过该县开通的“专家咨询热线电话”反映玉米出现大面积病情,负责热线的县科协及时找来专家为农户排忧解难的事件。2012年,《南方都市报》的一篇题为《农田种植草皮富了眼前伤了环境》的报道则反映了洪梅镇农民将自家农田出租给他人种植草坪,长此以往将给土地带来极大破坏的情况,该报道被三农直通车、新浪网等媒体先后转载,引起社会的重视,报道的最后记者编发了专家提出的无土草坪栽培解决方案,并提醒当局关注此事的影响和后果。媒介能及时反映和解决农业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能发挥第三方协调的功能,促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4.媒介营造了一个“科技致富”的舆论环境尽管国内的媒介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方面尚有诸多不足,媒介也并不是传递“科技致富”观念的惟一渠道,但不可否认媒介在营造“科技致富”的舆论环境方面发挥了较大的功效。学者贺倩在对浙江省欠发达地区进行调研时发现:“在欠发达地区55%的村民渴望通过媒介传播农业科技知识、脱贫致富”[14]。本文此前在云南农村调研时发现超过9成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重要或非常重要。有了信息可以“改变思想”“、充实自己”、“用信息做生意”、“用信息找钱”是较为普遍的回答。与之相对应的是超过90%的调查对象都看过“致富经”栏目,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自认为是该栏目的忠实观众。在回答“您现在最需要哪方面的信息?”时,排在最前面的是“致富信息”,其次是“技术信息”和“健康信息”。国内无论是新闻节目、电视剧、广播、报刊内容,还是村里的宣传栏,墙体广告都能找到“科技致富”的宣传内容。长期以来,媒介不遗余力地宣传有助于受众产生“科技致富”的共识。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作为基础,才会产生对信息的渴望和获取行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也使得科技信息工作者的工作在农村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传播信息范文篇10

论文提要:本文分析了手机媒体目前在传播信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手机媒体作为新兴媒体,依托现代高新技术迅速发展。手机媒体在为我们带来了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从传播内容、技术、市场以及监管立法等方面探究手机媒体现阶段出现的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手机媒体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手机媒体作为大众媒介在兴起与兴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信息传播方面的局限性

1、新闻信息尚未成为手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国内媒介市场上手机与传统媒体的结合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自从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以来,许多大报相继推出了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电台也在一些大城市开始推广。但是手机尚未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主要原因在于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缺少深度和原创性,主要还是依托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4大媒体的信息内容。如果仅仅停留在复制传播新闻事实或描述事物的表面现象上,显然难以赢得受众。再者,当前手机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质量普遍不是很高,也没有推出为受众量身打造的特制手机新闻。虽然现在有些网站提供了手机订阅新闻短信的服务,但推出的个性化服务尚少。手机媒体的潜在受众大多集中在知识水平、消费水平、社会地位都比较高的人群,他们对信息的需要量多质高,而目前的手机媒体尚处于初创阶段,更不用说分众化与细分化的市场开拓了。

2、手机媒体负面信息泛滥。当前,手机通讯技术在建构出前所未有的个性化自由传播空间的同时,也传播了不少负面信息。手机负面信息主要通过短信传播,表现为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信息等。笔者于2006年3月上旬在长沙市街头做过小型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公司职员、教师、大学生、退休人员等,发放调查问卷113份,回收100份。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调查对象都受到过手机垃圾短信的侵扰(见表1)。

泄露个人隐私的信息主要存在于彩信和可拍照手机上。可拍照手机用户几乎能够随时随地隐蔽拍摄,而且可以马上将所拍摄的图像随意发送到其他的彩信手机或互联网上。如今许多网站都有用手机偷拍的图片,成为网站吸引眼球增加浏览的一大法宝。

危害公共安全信息主要指利用手机短信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如2003年广东“番禺剧毒农药沉船案”以及“非典”中的谣言危机等,曾经一度搅得人心惶惶,正常社会秩序受到一定影响。

二、手机媒体技术层面的局限性

尽管手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款新功能的手机层出不穷,然而,手机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除了信息存储量有限、终端屏幕小、传输速度比较慢等受普遍技术制约的瓶颈之外,还存在着手机病毒和3G技术不成熟等缺陷。

目前市场上流行手机一般都拥有播放MP3、上网、播放视频、编发彩信等功能,这些功能在为人们带来便利与欢乐的同时,也为各种不良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通道和场所。随着彩信的流行,各种不良图片、色情暴力小电影等也开始在手机中传播,手机病毒的“温床”就这样滋生了。在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手机用户遭到手机病毒侵袭的占36%。“根据国内外现有的手机病毒报告,手机病毒最常见的危害就是通过干扰软件运行环境或修改硬件配置信息,而导致手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转。”而且黑客或病毒编写者通过病毒所携带的程序,还能窃取用户存储在手机里的重要信息,比如个人通讯录、日程安排、个人身份信息,甚至信用卡卡号和密码等,对机主的信息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另外,随着彩信的普及,图片的发送对手机的兼容性要求更高,这方面的技术问题将影响到各类信息的正面、快速传播,最终会影响到人们使用这部分业务的兴趣。手机与手机的互通将是一个技术上研发的重点,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另一个影响到手机多媒体信息传输的关键环节是“3G”的推广。3G的特点是高速度、多媒体、个性化。它不按时间收费而是按数据流量收费。它的速度很快,不仅能进行高效通话而且能高速浏览网页、参加电视会议、观赏图片和电影等。但是,目前3G手机价格普遍较高,受国内研发水平的限制,还没有真正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

三、手机媒体市场开拓方面的局限性

众所周知,广告是媒体生存下去的重要保障之一。但是,现阶段的手机媒体在如何进入广告市场的问题上还在游移不决。手机有一个致命缺陷——显示屏固定且偏小。不符合广告商通过大版面、有冲击性的画面、图片、镜头以及有穿透性的语言来打动受众的需要。在选择广告市场运作方式上也存在困难,手机媒体的广告以何种形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是采用不经过用户同意就发送的强迫型还是由用户自选或同意发送的选择型呢?同时,手机媒体的广告业务还需要工商、税务等主管部门的监督和职业培训

通讯产业的市场化决定了手机媒体走的也是市场路线,移动运营商、SP(serviceprovider服务提供商的简称)、手机供应商以及手机用户之间就可能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具体表现在:用户在开通手机各项业务时,需要填写各种资料,但有的运营商为了谋取利益,不惜出卖用户私密资料;某些SP大范围地发送短信给手机用户,言之可免费订阅某短信,但是实际上却要收费且有时收费很高,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移动运营商在收费、计费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很反感。目前,移动运营商、SP、手机供应商以及手机用户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但是在如何开发利用现有资源、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利润如何分成等问题仍然纠缠不清。特别是如何提高商业信誉,吸引更多的手机用户使用手机的多媒体功能,是开拓市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手机媒体监管层面的局限性

对手机媒体的有效监管,是要有法律作保障的。由于手机媒体是新兴媒体,国内尚无相关立法。目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两部法律明文规定了控制手机“污染”的相关条例。但是,相对于当前手机短信传播的自由现状,这些法规操作性不强。未来sP的内容究竟是由电信部门还是由广电部门亦或由文化部门来管理,尚无定论。另外,随着各种极富特色的手机文字、音频、视频作品不断涌现,如何保护手机作品著作权问题也值得相关监管部门探讨。手机媒体问题的解决

一、合理配置信息结构,倡导积极健康的信息传播。

手机媒体的新闻信息面对的是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众多手机用户。因此.手机媒体在新闻信息的配置方面应该做到有针对性、内容精练、独创性与信息健康等。

首先,从受众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新闻信息。手机媒体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培育自己独特的、难以被模仿和移植的核心竞争力。按不同受众进行市场细分,选择受众比较关注的话题和事件,尽可避免对手机媒体而言并不具有报道优势的新闻。手机媒体应当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便捷性上大显身手,积极开发诸如新闻短信订制等业务,大力拓展手机新闻业务市场,扩大媒介影响力。

其次,手机新闻必须精简。手机传播新闻信息终究属于手机的附属功能,加之技术条件的制约,现在还不可能像传统媒体那样不间断地信息。所以,在新闻的选择方面,必须做到简而精。

再次,倡导积极健康的信息传播方式。对于新闻类短信,编辑要极其慎重,不但求快更要求准,尤其是重大新闻,要经过核对证实后才予以发送,这样才会减少假新闻的传播机率。同时,要力推绿色短信活动,如长沙“移动家校通”平台就为学校和家长构架了一个有效沟通平台。

二、防控结合,开发高新技术。

新媒体发展的最重要依托是高新技术,对新媒体的监管也要依托高新技术。监管部门可以启用自动监测系统监控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不论手机短信通过什么方式发送,都需要经过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短信网才能到达对方手机上。因此,移动通信运营商可以设置安全警戒线,启用监测系统,对不良信息进行判别并删除。对于可拍照手机侵犯隐私权或窃取机密,应该进行有效限制和约束。国外一些国家正在限制这种“隐蔽照相机”的使用范围,“在日本,健身房、全国性政府机关等场合不允许使用可拍照手机;中东的很多国家都在准备立法限制这种手机的使用。”。我国也可制订限制使用可拍照手机场合的相关规定。

对于手机病毒防控,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可能是在手机出厂前安装杀毒软件,之后运营商定期更新,或者通过提供网上下载来出售手机杀毒软件。由于软件开发尚需时间,目前用户对付手机病毒的办法主要是尽量避免一些可能会感染病毒的操作,并在使用中加倍小心。手机软件开发商也可以参照互联网“防火墙”软件技术,研制手机“防火墙”安全智能软件,以识别不良信息、恶意病毒信息,将之拦截、消除。

三、积极开拓市场,健全竞争机制,加强有效监管。

手机媒体正处于市场开拓期,市场开拓不仅有内容方面的开拓,也有用户层面的开拓。目前国内手机用户中拥有技术更为先进的中高端手机产品的为数不多,手机新闻信息传播的受众范围小,社会影响力不大。为此多媒体手机的平民化趋势是必由之路,这将有助于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方面的信息传播普及到普通大众中去。

在市场竞争方面,应当倡导良性竞争,反对恶性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就移动运营商而言,目前的局面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寡头”独霸天下,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占据剩余空间,手机运营商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惜放弃利润来打压竞争对手,从而导致一些恶性竞争的产生,而很多国外移动运营商则对我国移动运营市场虎视眈眈。因此,国内移动运营商既要做好应对来自国外同行竞争的准备,又要化解SP与运营商以及用户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