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9:39:32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范文篇1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有三条理由:

第一,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第二,从园林城市的含义看,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第三,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它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性功能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

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三、城市设计要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的基本要素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美丽的视觉旋律。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假如说中国画构图“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平面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的生动“气韵”,那么以此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间则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

城市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海绵城市;给排水;雨水管理

1海绵城市应用背景

目前,我国正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水危机:水资源短缺、洪涝、水质较差、地下水位下降等,并且问题非常严重。这些问题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方法即可解决的,而是需要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法,海绵城市应运而生。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加以利用。为应对日益扩大的城市规模,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内涝,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改变传统城市建设模式,近几年,海绵城市理念被政府大力推行。

2应用案例

2.1项目概况。某科技园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55415m2,主要功能为企业办公。该场地北高南低,场地均高于周边市政道路,不易产生内涝风险。2.2设计分析。海绵城市开发前,本项目为荒地,地面主要以泥土为主,地势较为平坦,整体呈南高北低的趋势,沿市政道路方向高程逐渐降低。2.3设计原则。2.3.1利用现有地块排水能力,保护原有自然排水路径。根据园区原有的水文环境等条件,对园区空间和平面进行重新划分(见图1),通过保护性的设计并利用海绵措施,使每个分区内的排水可以自行消化,雨水能够自然吸收,尽量不增加排水管道的压力。该项目根据地形、地块面积、排水管分布等情况,将整个地块划分7个子系统,使雨水在每个子系统内可以自行消化,并通过图2所示的雨水径流排放路线,实现雨污分流,尽量不给排水管增加压力。2.3.2利用LID(生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提升景观生态效果。海绵城市的设计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建筑、景观设计、给排水等不同专业领域相结合,通过设计与园区空间要素相结合,与自然雨水相协调的过程。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对雨水径流管理过程实现景观化,附加美学功能价值,展现区域人文特征,呈现良好的景观效果[1]。本项目开发强度高,地下室区域范围大,标高复杂,根据生态设施优先;源头、小型、分散的设施优先;低成本,已维护的设施优先的原则,结合经济、景观、休闲、娱乐等方面综合考虑,采用的LID措施主要包括:生态草沟、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具体的配置原则是区域内的活动草坪优先设置为下沉式绿地,非功能性屋顶优先设置为绿色屋顶,在道路机动车道及广场采用透水铺装,机动车道旁设置生态草沟。透水铺装可以使雨水迅速渗入地表,减少排入雨水管网的雨水量。雨水管网,调蓄模块等设施发挥源头蓄存作用,部分雨水在这些设施中滞留,避免全部雨水涌入管网造成排水不畅,同时,雨水还能在这些设施中得到净化。植草沟等设施发挥转输作用,增加了雨水排放通道,避免将雨水引入道路。本项目的亮点是该地块具有一个6m的地形高差,不仅可以将其处理为一个具有景观效果台阶,还可以配合LID措施使其成为一个天然的植草沟及布置较多透水铺装,增加该地块的渗水以及排水功能(见图3)。2.3.3雨水资源化利用及后期数据收集。传统的雨水是直接排放,无形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海绵城市园区通过一系列生态措施的吸、渗、滤、蓄等过程,配合园区内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循环使用,可以缓解园区内一些绿化或景观用水的需求,节约水资源,形成良好的水文循环[2]。配合后期监测方案,可以支持对该项目建设的过程监控,考核评估和综合管理,支持项目年径流总理控制力的定量化分析及评估,为后期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本项目使用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处理用于景观用水及园区绿化灌溉,选择在大楼布设1台雨量计,采集降雨量的变化过程曲线,在地块东南角排水口总管处安装1台在线流量计、1台液位计和1台浊度计,监测水质、水量、水位变化曲线进行调蓄情况分析,设置监测井取水样监测,为广州市同类型建筑提供参考。选择在中央的雨水花园内安装1台浊度计,监测污染控制情况。获取至少3场次典型降雨(小雨、中雨、大雨)的水质、水量、水位变化过程线数据,用于径流总量控制率及污染控制率的达标分析。

3设计效果

该海绵城市设计完成后透水铺装率达到40%,下沉式绿地率4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大于75%,对应的设计雨量为30mm,在广州地区的新建项目中海绵城市指标达到中高水平。

4结语

海绵城市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根据空间划分,开发模式,建设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规划,给予雨水一定的弹性空间,使雨水能够足够净化以及消纳,将雨水留在“海绵”中,而不是迅速排向河道。其次,构建良好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使其与开发地块中的绿地以及地表水等构成良好的网络,共同净化、传导与消纳雨水。最后,要做到后期可检验,所以,在海绵城市中应增加可检测和可监测的手段,完善海绵城市框架,形成一个闭环,并为后期工程提供可参考,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39(6):26-36.

城市设计范文篇3

1城市设计要素运用

在这里必须提到城市设计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凯文·林奇(K.VLynch)的城市五要素。1960年,林奇探索出通过城市意向图来分析居民对城市特色环境的认识。这5个要素分别为路径(Path),区域(District),标志(Landmark),节点(Node),边界(Edge)。路径:导向性很强的线形要素,人们通常顺其移动,以公园为例,如道路,广场,管网线,其他要素常围绕路径展开。区域(District):共同使用人群所形成的一种“领域”空间,相似的要素耦合所形成的面状要素。强调人在其空间内部的体验感。比如公园中各个功能分区,如安静休息区,体育运动区,儿童活动区等,每个区域有相同的主题,有着极强的领域感。标志:城市中明确而醒目的点状要素,大小不一,是人们在外部空间体验的参照物,但不能进入。如纪念性塔,标志构筑物,庭院树等,具有极强的引导性与控制力。节点:城市中的战略要点,如道路交叉口、方向变换处、抑或城市结构的转折点、广场,也可大至城市中一个区域的中心和缩影,它使人有进入和离开的感觉。例如活动广场,休憩草地,观赏树群,是公园规划的布局点。边界:一般以过渡或终点界面为主,可视为空间的围合界面,且不作为道路使用的线性要素。“边”常作为两块区域的分界线,如水域、林缘线、建筑外轮廓、山体所构成。

2城市设计三大理论框架

1)图底关系。图底关系理论,是将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应用于城市设计领域,是研究城市的虚体空间与实体体量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知觉的选择性是该理论的基础。

2)关联耦合分析。“关联耦合法”强调关联要素的系统性和系统的完整性与层次性,这有助于对城市设计的整体把握,使相应结论和策略在这种条件下达到最优,从而为城市提供最适合的设计。以这种思维分析现代公园时可分为三大结构:

a.公园肌理分析,分析公园与道路的关系、地块与道路的关系以及绿地与道路的关系。

b.公园立体形态空间分析,包括开敞空间与私密空间,尽量保护场地原有的肌理,梳理其实空比。

c.公园空间界面分析,包括界面的材质与图案,对于体现场地的地域性有重要影响。城市道路、河流、绿地、建筑单要素的耦合,以及不同要素变量的耦合,丰富了基地内容,梳理了城市肌理,将市民的工作生活融入基地中。

3)视觉秩序分析。这种分析方法的实质就是对待观察的目标进行空间的片断性与连续性分析。具体方法是:在平面图上连续有规律的标注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视点,对其空间视觉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通过分析使设计师理性的设计空间物质形态,使游人的体验更具联系性与丰富性。

二、结语

运用城市设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进行公园规划设计:

1)加大前期的现状调查比重,使公园可以更好的融入周围的环境与文化。

2)可提高公园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更准确把握公园的功能性,用理性设计思维处理基地的限制条件。

城市设计范文篇4

生态城市不仅仅是指城市的生态环境优美、利于人居,也包括一个城市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幸福。生态城市在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结合点,以人民生活品质追求为发展动力,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

二、生态城市设计的方法

生态城市的设计经过人们不断的寻求经验积累教训,已经总结出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设计生态城市虽然要考虑一个城市的方方面面,看似庞杂无序,实则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开展建设,相信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

1.城市景观设计

首先,建设城市绿地。城市绿地对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设计生态城市必须要注重保留足够的生态绿地,利用各种绿化技术手段尽可能的恢复已被破坏的环境景观,维持现有的生态水平。城市绿地规划要合理布局,在与经济发展战略全局不冲突的前提下,达到较高的覆盖率,做到城市中心与郊区的相互融合与补充,提高生物多样性,形成较完备的城市生态系统,并保证其顺利的运行。其次,尊重城市当地环境规律。中国地域广袤,各个城市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天气气候、山水景观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设计生态城市不能也不应该局限于一种或几种方式,也不应只盲目模仿已有的成功案例,而要打开思维的枷锁,借鉴各方面的成功经验,勇于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当地特色的新路子。比如我国北方的一些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阳光和风能,那么就可以在设计生态城市的时候加以利用,建设风车发电,太阳能清洁能源等,借鉴荷兰的城市模式,形成中国特色的风车花园城市,形成城市独立的生态魅力。最后,把握全局,形成复合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一个城市中,城市景观要自成一个系统,可以独立运行,拥有较完整的生态运转体系。城市与城市之间也不是完全独立隔绝的,它们之间也应该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以完成局域间的互补互利,发展城市功能群体模块的建设与沟通。

2.城市产业与住区设计

生态城市的产业应该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础之上,承袭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要义。主流产业链要代表当地文明的主流,要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遵从科学系统的观点与理论的指引。生态城市住区要与产业区相互适应,城市产业不能影响住区的生活与环境,城市住区也不能影响产业的开发与生产。生态城市住区与产业如果规划的足够合理,是可以互相促进带动的,可以使城市以高效的生产方式、低耗的环境代价健康运行。生态城市产业应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检视自己与城市生态的关系,及时解决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优化生产的技术手段,积极研发更环保高效的生产方式。生态城市住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适当调整与城市生态的关系和地位,做到二者的和谐相融。设计者在规划生态城市的产业和住区布局时要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地理位置上进行点线面结合的合理分配,在功能划分上按照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原则综合分配,产生中心带动周边,周边反哺中心的互动效果。

3.城市意识形态设计

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归根到底还是要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的生活幸福安康。所以生态城市的设计也当以人为本,将市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始终放在首位,注重健康健全人民身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协调发展。首先,城市的设计者领导者要将生态城市的理念根植在内心,建立起关于人与自然,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人民最终幸福的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从上而下的贯彻执行生态城市的重要策略。其次,城市的居民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认识到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树立主人翁意识,关注城市发展的动态,为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全面正确看待生态城市建设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不为暂时的挫折而放弃,不为一时的成绩而止步,全民上下一心,生态城市的建设才能稳定推进。

三、结语

城市设计范文篇5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1城市设计的涵义与内容

1.1城市设计的涵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城市设计(Urbandesign)下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它又不等同于具体的建筑设计,它的研究范畴仅局限于城市形体环境的层面。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景观和城市整体形象的艺术水平,创造和谐宜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1.2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

城市设计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典型要素空间设计(中心广场,商业街道,居住区,滨水区等);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城市交通设计;城市环境保护设计;城市生态防护圈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设计等。

2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1)创作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特征。城市设计要实现具体的三维形态框架的建构,它必然是一个创作过程的产物。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设计者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创作灵感交织,而形象思维则是城市设计的主要思维。城市设计的创作需要有城市设计的基本技巧,精通城市职能、形体及三维空间关系的处理。2)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与生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3)以城市意象为依据。城市设计中强调对城市历史、地理、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对其提供有生命力的城市机理延续;要求分析城市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劣势,与周围交通系统的联系。城市意象空间正是人对以上各类客观因素的综合反映。4)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建

筑学密切关联,而且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法学和城市管理学等学科。城市设计是这些相关学科在城市物质环境设置、使用和体验这一结合点上的综合体现。借助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追求空间形式上的统一与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与优化,社会生活上的和谐与协调。5)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只有空间而没有时间的环境是没有活力的。现代城市设计在使环境美达到具体化与视觉化的设计中,除了使用传统的三维环境视觉理论外,还在大范围内把人的时间运动与空间环境视为统一系统,将时间和空间概念从建筑范畴运用到城市环境设计中。

3城市设计的原则

1)表现的原则。即城市设计要反映城市的本质和内涵,要强化城市区别其他城市的地方特色,要形成有个性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景观,使它们成为城市的典型识别标记。2)相互协调的原则。即城市和自然之间、城市各部分之间、城市建筑群之间要相互协调。另外,要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协调保护与建设、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的多重关系。3)有机秩序的原则。这是“宇宙结构的真正原则”,生物是这样,城市也是这样。城市设计要为城市社区建立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城市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规。

4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4.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1)追求效益不同。城市设计主要追求环境效益。城市规划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平衡发展。

2)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城市设计强调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具体的城市生活与工作环境。而城市规划是以物质环境为出发点,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而制定的硬性控制指标,关注是城市整体的协调发展,它较少涉及与人的感性和活动相关的环境场所问题。可以说关注人还是关注物是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分水岭。

3)形态维度不同。城市设计是城市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如建筑群体空间布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建筑小品空间布置和设计等)。而城市规划是城市二维空间的总体安排(如用地规划、道路两侧平面安排等)。因此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维度。

4)工作属性不同。城市设计工作属性属于艺术创作,强调环境人文因素,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如城市意象、室外空间、街墙界面、整体材质色彩等)。而城市规划工作属于技术经济规划,以城市建设法规为指导,注重各类技术经济因素(例如交通容量、功能分区、用地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等数据)。

5)工作成果不同。城市设计工作成果图文并茂,图纸、文本、导则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实施操作弹性,并附有具有三维直观效果的表现图纸。城市规划工作成果偏重文字性的法律条款、政策、方案,图纸是次要的。

6)参与人员不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

4.2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联系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密不可分。城市设计的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规划的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反映在城市三维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

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

5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区别和联系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是整体环境与个体形象的关系。两者在设计的规模、尺度和层次上是不同的。城市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它属于城市整体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的问题(单体、群体建筑在城市都是一个点),它属于城市个体元素设计。建筑设计虽然也要考虑环境效果,但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环境更多地取决于城市设计的效果而不是建筑设计的效果。城市设计以多重委托人和整个城市人民作为服务对象,更多反映公众利益和意志。建筑设计一般以单个委托人作为服务对象(大型公共建筑除外),主要取决设计者本人和委托人的目标价值取向。

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这段话清楚地说明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有机联系。这种有机联系体现了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设计解决的问题)和建筑空间形态(建筑设计解决的问题)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范文篇6

关键词:山水城市;无界设计;城市设计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设计不再是一个传统的专业设计,需要续传统、延风貌、展未来的设计。城市设计既不是简单的城市规划,也不是扩大的建筑设计。城市设计致力于营造“精致、典雅、宜居、乐居”的城市生活空间,融入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重要元素,打造新时代宜居城市。“山水无界”将“山水城市”理念大胆运用于城市设计,综合各专业弱化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如何平衡城市迅猛发展和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在当今城市设计领域中尤为重要。打造城市型生态宜居家园,为社会带来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山水无界”的城市设计理念无疑为这个课题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1“山水无界”理念“山水无界”——城市设计的创新

理念,延续古代传统“天人合一”的山水理念,通过建筑实体和空间场所的形式表现出来。思考研读当地的文化民俗,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其运用于当代城市设计中,续写与自然融合的山水城市。“山水无界”的城市设计理念来源于传统思想,提出新的城市设计方法,表现市民对自然山水的追求与渴望。不仅如此,“山水文化”贯穿从古至今的社会发展,对城市设计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山水无界”的城市设计方法核心在于弱化空间界面,建立不同功能模块、不同属性场所、不同维度方向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自然过渡,亦或是赋予同一空间多重的功能、属性维度。

2案例分析

2.1项目概况。该项目为光华里项目概念规划方案征集,项目位于北京CBD核心区西端,南邻建外大街,西侧为东大桥路,东侧为国贸中心,是由市中心通往CBD的西大门,也被看做CBD最后一处未开发地块,如图1所示。作为概念规划竞赛,业主要求参与单位对北京06版控规中地块所在区域的原有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作出有益尝试和探索,作为说服政府主管部门的技术依据,满足企业的整体开发诉求。项目占地约20公顷,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集办公、住宅、豪宅、商业、公寓、酒店等符合功能为一体,功能复合性高,难度大。2.2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团队进行大量研究学习,将“山水无界”的城市设计理念引入控制方案,演绎为“建筑如山、空间似水”的概念方案,延续规划设计思路,无界升华设计内容。主要包括:①整体塑性,根据“山水无界”理念初步建立形态,确定功能分区及建筑体块布局结构;②技术复核,遵照日照消防等规范要求重新定义“山水”;③个性润色,塑造体现“山之雄浑”的规矩方正、高耸挺拔的办公建筑体量与体现“水之灵动”的蜿蜒曲折、晶莹柔美的商业建筑空间;④充实完善,根据布局方位、功能属性、形象要求逐个对建筑单体进行细化推敲,在整体形象协调的基础上突出建筑个性,如图2所示。阂,将公共生活引入高层内部。光华峰双子塔楼在整体形象统一的前提下,通过建筑界面微差变化突出建筑的独特个性:建筑体量处理借助通高共享空间整合两栋塔楼,空中绿核放大处理升级为高端社交场所“云庭”,引入公共生活,如图3所示。“阔视宵路,直步云庭”云庭”代表了一种常人无法企及的事业高度和傲视群雄的人生气魄。作为顶级社交场所,这组位于标高210~260米区间的空间和功能系列组合为CBD高端商务人群提供了办公、会议、交流、休闲、娱乐等全方位个性化服务。(2)光华谷。体现无界原则的典范就是以光华谷中央下沉广场为核心的公共空间序列,通过“无界”理念的运用,实现不同城市肌理、环境性格、使用功能的有机过度和密切联系。借鉴中根据城市设计层面的分析,建筑体量高度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进降低;立面虚实关系也相应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由虚向实递进变化,界面秩序得以强化。2.3设计策略分析。(1)光华峰。建筑设计着眼于整合空间属性,丰富界面层次,消除高差隔国古典园林思想,将空间构成要素抽象为“山、水、木、塔、台、院’,并运用传统理园手法塑造东方韵味的城市开放空间,并强化场景序列感,如图4所示。(3)世界窗。借力CCTV、人民日报等部级媒体资源,作为CBD区域极具特色的城市开放空间和整体建筑形象,光华谷中央下沉广场未来理应成为“国家形象展示窗口,国际话语宣誓平台”。我们兼顾了建筑和空间的融汇与协调。

3“山水城市”理念在项目的应用分析

笔者所在的团队在本项目中的工作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城市设计理念的形态深化和空间延展。紧密对接城市设计“光华无界”的核心理念,经专业的解读和消化,通过建筑实体和空间场所图4光华谷设立概念图的形式表现出来,改变传统CBD功能结构单一、建筑形象各异、环境氛围冰冷等固有问题。3.1更新设计理念。边界,往往是碰撞最激烈,但同时也是最融合、最精彩的一线,连接光华里的现在与未来,化碰撞为融合,创造一个没有边界的光华里。光华里的“里”延伸开去,长安街“一里”的界面与轮廓延续,也是严整的外部形态与灵动的内部空间的“里外”个性,还是传承文脉的乡愁“故里”,更是归属感和认同感俱佳的城市“邻里”。城市环境与个体地块的无界衔接,形成了由外及里的城市设计控制方案。3.2空间延展。基于“山水无界”的城市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核心策略在于弱化空间界面,建立不同功能模块、不同属性场所、不同维度方向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自然过渡,亦或是赋予同一空间多重的功能、属性维度,构建CBD鲜明的城市特色空间。提出五个“无界”原则,主要包括了功用的无界、内外的无界、高低的无界、纵横的无界以及地景的无界。

4结束语

综上可知,“山水无界”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对提升城市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微观层面城市设计注重“以人为本”,营造生态宜居城市环境。作为城市设计者需不断提高自身设计水平、更新设计理念,改变城市面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昊,孙倩.文化•生态•景观——中国“山水城市”理念的历史内涵与当代诠释[J].建筑与文化,2013(8):18-22.

[2]张效通,钱学陶,曹永圣.应用中国环境风水原则规划“山水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18-24.

[3]吴人韦,付喜娥.“山水城市”的渊源及意义探究[J].中国园林,2009,25(6):39-44.

城市设计范文篇7

【摘要】针对国内一些城市大拆大改、“千城一面”的状况,文章强调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应以旧城规划调整后的功能为依托,在调整用地结构的全过程中塑造城市空间体型环境。特别在旧城改造的实践中,要拓宽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城市设计的含义有两个层次,一是塑造优美的城市环境,二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城市设计的内容虽有“工程设计型”和“政策过程型”之别,但均要保证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城市规划是城市设计的前提和依据,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充实,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是主次、从属的关系。对于城市设计众多的构成要素,更重要的是寻求和构造要素之间的关联框架,用以支撑要素的共同组合和存在,其中特别需要关注涉及土地使用的相关问题。在城市设计的实际操作中,要保持城市设计的连续性,发挥城市设计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建构城市整体空间景观,注重历史地段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旧城;旧城改造;城市设计

【正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旧城改造的速度、规模、尺度和再开发强度在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但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在众多的旧城改造中,由于缺乏精心的整体设计,大拆大改,出现“千城一面”的倾向,致使城市失去原来的特色。可喜的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许多城市都提出了城市形象的塑造问题,并且引入城市设计理念,重视旧城环境的建设,以提高城市文化品味上的传统功能。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本文试就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作一探讨。

一、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要以旧城功能为依托

旧城之所以要改造,并非仅仅是房屋破旧,而是有内在的城市发展综合需要。一般来说,现在的旧城即为原来的整个城市,原有的居住、商业、行政、工业等各种城市功能都集中在旧城内。过去在经济水平和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旧城作为城市中心区对于生活和工作仍相对方便;旧城作为城市有机体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核心,其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良好的社区邻里关系和深刻的人文因素也有十分巨大的吸引力。旧城的这种强“磁场”作用,对其本身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非常有益。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旧城除了原有物质设施的水平低下和自然老化外,更为严重的是旧城功能的过于集中和用地结构的不合理,使旧城人口膨胀、居住紧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越发难以解决,而且在工业离开市中心、居住向外疏散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出现功能和结构的衰退问题,亟需进一步配置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及必要的交通和市政设施,提升城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同时自我国实行国有土地批租重大改革后,旧城的土地使用和功能配置要受级差地租的支配,也需要进行优化。因为城市中心区的地租高,只有利润较高的商业、服务业、金融业才能承受。在住宅商品化条件下,广大中低收入的家庭难以购买昂贵的住房,只能购置非中心区域的较低价格的住宅。从工厂来说,单位用地所产生的工业利润也不可能支付市中心昂贵的地租,只能在地价较低、交通便利、靠近劳动力聚居、发展余地大的市区空间发展。我们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到,旧城改造是按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合理调整旧城功能和用地结构的过程,也是按照土地级差地租优化配置旧城土地资源的必然。显然,改造旧城并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改造危旧房屋并不是改造旧城的着眼点,而是突破口,即通过旧城改造调整原来不尽合理的用地结构,增强旧城在整个城市的功能作用,实现旧城土地的最大价值。

众所周知,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它实际是在城市规划对城市总体、局部和细部进行性质、规模、布局、功能安排的同时,对城市空间体形环境在景观美学艺术上的规划设计。因此,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要依托规划调整后的功能。因为城市不是艺术品而首先是动态的经济社会的实体,虽然旧城中纪念地、纪念建筑在精神上的功能很突出,但它们的纪念性功能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效益的需求,因此城市设计就是依托于功能的一种城市环境艺术创体。正是基于这种有机联系,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第8条有这样规定:“在编制城市规划(注:当然包括旧城改造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作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由此,我们对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与城市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看作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与内容要达到完美统一的结合。我们很难设想,对旧城的功能未作科学的布局,未把握旧城功能和用地结构调整的本质,在不合理的旧城功能上能够进行旧城环境的艺术创作。这就是前一段时期国内许多旧城改造出现“千城一面”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

城市设计并非新事物,而是古已有之。中国明清的北京城、15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17世纪的巴黎改建,直到后来美国华盛顿中心区、澳大利亚堪培拉的中心区等等,都是高水平的城市设计杰作。现代对城市设计的重视,是在西方城市规划更多地向经济社会综合性规划,更多地研究城市经济社会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城市空间体型环境注重的背景下出现的,它实质上是对现代城市规划在完成经济、社会等方面功能的同时,重新实现城市规划在空间体型环境塑造,以提高城市文化品味上传统功能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设计的出现,是经济技术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城市,对艺术、文化、生态相结合的城市的呼唤。

二、在旧城改造的实践中拓宽对城市设计的认识

(一)城市设计的含义

城市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深入和创造适用、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城市设计的内容是广泛的,对于城市设计含义的理解也是广泛的,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对城市设计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到城市的环境问题,而环境是由城市物质实体和空间这对互为依存的因素而组成,具有三维的概念。由空间和物质实体所组成的环境是显性的,可被感知的。

不应忽略的是,城市设计应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应以有利于经营活动为出发点。城市希望通过改善自身的形象以吸引更多的人投资、购物和工作。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同时,城市设计也是为了管理控制城市发展,使新的发展与原有部分和谐融合,以维护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特色。显然,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城市设计涉及的是城市“美”,而上述的观点则表明,当今的城市设计涉及的环境质量内容,除城市“美”外,正越来越扩展其他方面,进一步地涉及到城市的经济、发展等,尽管这种影响也许是间接、潜在的,但这种观点无疑为我们开拓了视野和思维。

因此,现代城市设计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城市设计关心的是城市环境的建设问题。在城市环境的创造过程中,空间和物质实体组合而成的空间实体环境是其重点处理对象,这种空间环境的设计思想着重强调的是“公共性”和“公众性”。因为城市设计的着眼点是城市,而城市是公共的,城市设计应该使公共空间资源的创造和维护得到应有的位置。其次,城市设计创造的空间实体环境不仅直接改善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质量,而且通过城市形象的改善,刺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现代城市设计含义的理解可使我们意识到不应为做城市设计而设计,城市设计应有更深刻的含义,特别是对第二层含义的认同,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城市环境建设的观念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尤其是旧城,成为人流、车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交换场所,优美的城市环境将吸引以上各种流源源不断流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相反,环境不好的城市,原有的各种流会倒流出去。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重视城市设计,塑造优美城市环境就是很好的佐证。

(二)城市设计内容的基本类型

牛津大学P.Murrain教授曾经说过,“城市设计的对象是:从窗口朝外所看到的一切东西”。城市中一切看到的东西,如建筑物、道路、建筑小品、植物、照明、广告等都是城市设计要关心并处理的对象,对城市设计的客体构成要素的分类与归纳是重要的。然而,首先对城市设计基本内容从性质上进行类型分析与讨论,或许更有利于我们对城市设计的认识。

现代城市设计内容大体上可归纳为两大类型,即工程设计型和政策过程型。工程设计型即以空间实体环境为设计,它以具体方案设计为主,一般以规模较小、内容较具体的空间地段为设计对象。政策过程型则偏重于城市空间设计在指标体系、导引、政策方面的制订,一般是指规模较大地区乃至整座城市为对象。

毫无疑问,城市设计要关心的是城市空间实体环境的处理问题,创造良好的空间及环境实体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城市设计合理地处理好骨架空间、象征空间和目的空间,使之协调发展,并予以艺术上的考虑,不仅有“质”的要求,还有“量”的概念。具体涉及范围包括城市总体空间形象设计、城市中心和广场空间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步行街设计、居住区空间设计、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地下空间设计、旧区改造与保护及更新空间设计、建筑小品和细部空间设计。这八个方面基本反映城市整体、分区和建筑群体三种不同范围和层次的空间实体环境设计。

同时,城市是时时刻刻连续不停处于新陈代谢中的有机系统。城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制订相应的指标体系、引导原则、政策去指导城市设计的运作,适应城市有机有序的不停发展。因此,设计城市并不等于设计建筑。由于城市的形成是受社会、政治、文化、技术、人等各种“力”的影响,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受所有力综合影响的结果,所以设计师要与城市行政部门、私人开发者,社区组织者共同合作,了解城市社会各种力量并引导这些力量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城市设计必须了解实践的复杂性,设计师应接受广泛教育,如法律、公共行政、房地产、城市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等。一个美好城市环境的形成是受社会、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文化的背景、经济的状况、时间的连续、政策的决定与执行、各阶层的合作与协调的过程都是影响城市设计的重要因素。

由上可见,城市的内在需要和外在条件时刻都在变化,城市总是处在不断生长和发展的变化之中,所以城市设计不仅要为建立完美的终极环境提供一个理想蓝图,而且更应注意城市连续的变化,制定城市成型的运行规范和重要原则,促使城市设计本身成为一个既有创意又富弹性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哪一类型的城市设计,都要同时考虑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当然在具体的城市设计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规模、性质的设计对象,在两种类型设计中有所侧重;也可将两种类型的工作平行地运用于同一城市设计中,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设计城市环境。

(三)旧城改造中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互关系

1.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旧城改造的城市规划,重视从理性出发,对旧城再开发进行宏观的控制,较多考虑土地使用功能的组合和合理布置,以两度空间为主,在土地的使用性质、建筑密度、高度、容积率等方面进行控制,以提供管理依据。事实上,这样的改造规划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城市空间形态景观等问题,而且超出两度空间设计的范畴,在一定意义上大体决定了城市的环境形象。然而这种形象是一种概念性的,是不确定或模糊的景观形象与空间态势,但是也只有在完成(或提出)规划意图的情况下,才有进行城市设计的前提与保证,城市规划是城市设计的理论依据。

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更趋向于从人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出发,偏重于城市的艺术部分。考虑空间形体艺术和人的知觉感受,是具有实体艺术形象的城市三度空间设计。它所关心的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造型能力,而且也冠之以信念和对自然与历史环境的肯定或忍耐。从这个意义上看,城市设计与一般的改造规划相比,内容比较具体而细致,具有较多的文化和审美的含义,以及使用舒适和心理满足的要求。环境效益是城市设计追求的主要目标。如在旧城内拆迁一片旧建筑,会给人们产生什么影响?尤其是给人们心灵上带来什么后果;又如道路拓宽后,居民心理上要求道路两旁配以什么形式的建筑,采用什么色彩,是附属于环境形成还是支配环境形成,等等,这些都是城市设计要关心的问题。当然,在城市设计的环境、型体创造中,会发现如建筑性质、环境性质的不合理之处,这应及时反馈给城市规划,以作合理的调整。

总之,旧城改造规划主要解决土地如何使用和造什么建筑,城市设计主要解决建筑怎么造的问题,城市规划是城市设计的前提和依据,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充实。

2.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

城市设计,是在旧城较大空间范围内进行功能组织和美学组织,从高一层次宏观拟定建筑设计前提与规定措施,以此指导具体的单体建筑设计,而不是代替单纯的建筑设计,也不是规定旧城改造最后形成的样子,而是表示其发展过程,既有控制,也有引导。

城市设计是从旧城的整体出发,将其所设计的对象作为旧城空间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设计,或者说,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进行联合,使其成为有机整体。所以,城市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物体本身的要求,而且要考虑这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建筑设计一旦接受城市设计的指导或制约,即明确自身在整体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起的空间景观作用,那么它便成为城市设计的延续和组成部分。所以城市设计与单体建筑设计有主次、从属关系。

(四)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构成要素

在城市设计领域中,设计构成要素一般多指城市中一切看到的直观产品,如建筑物、道路、小品、广告等。需要指出的是,影响城市环境的不仅只是物质的要素,更重要的是要素之间构造的关联框架,用以支撑要素的共同组合和存在。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要素包括土地、建筑和建筑群、地下空间、开敞空间、道路交通、步行街、市民活动、标识系统等。这里,着重对土地要素进行讨论。因为土地使用是城市设计关注的基本问题,土地决定城市空间形成的二度基面。土地使用功能布局的合理与否,其影响开发强度、交通流线组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效率和环境质量。土地使用设计过程有三个步骤,第一,根据基本目标和预先的分析研究,建立土地开发设计的特定目标;第二,为所需要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标准,特别应注意实施的可行性和使用的充分性;第三,规划设计,依据目标和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格局。当然,以上三个步骤在规划中均应被考虑到,在城市设计中,还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土地的综合使用

时间和空间是土地综合使用的基本变量,城市设计必然从人们社会生活、心理、生理及行为特征出发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尽量避免和减少土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使用“低谷”。林奇认为,“一条设计有望的街道,由于涉及现存的城市,所以它应是一种对于不同的空间使用、时间及对于所需活动重新适应的探求,我们可以将这种街道设计成游憩场地,开发利用屋顶、出空的商店、废弃的建筑、不规则的用地等……,也可以找到新的转换方式。”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即要求土地使用过程中任何时刻都要有较高的使用率,这是土地综合使用要求的一个层面;另一层面,就是要求对地上、地面、地下的各层次空间综合开发,以充分提高土地、空间的利用率,特别是地下空间的开发已成为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之一。

2.自然生态和环境协调的保护

土地开发使用的不当会造成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不和谐,以致破坏土地原有的格局与价值。因为土地是自然环境的载体,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对其要素的不当运用会导致结构失调。如在杭州西湖周围大规模建设高层建筑,不仅造成高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同时由于增加西湖周围的居住、活动等容量,势必造成对西湖风景区自然生态的影响。可见,土地的合理使用对城市环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基础设施

从目前看,基础设施已成为旧城改造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基础设施是比形体空间设计预先的建设步骤,基础设施的容量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城市的空间配置量,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有预见性,整体考虑,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的用地(如停车场等)及未来将形成的景观效果要在建设之前有预先的对策和考虑,以免产生基础设施建设与其它建设相脱节的现象。

4.历史地段

在人们习见的观念中,保护(保存)主要指对历史古老建筑和遗存而言。但今天的保护工作已涉及到更广义的建筑、空间场所、历史地段乃至整个城镇。无论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只要它们还具有文化意义和经济活动就有保护的价值。这对城市设计来说,应主要关注作为整体存在的形体环境。

三、提高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实施操作水平

(一)城市设计的连续性

从现象看,城市设计是作为联系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有力桥梁,城市设计把城市规划的意图转化为有形的概念直接指导城市环境的建设,并由此产生创造整体完美的城市空间环境的可能。从学科角度看,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门分支,城市设计不仅含有上述的直接作用,它更是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各个层面,在各个层面都起着引导和控制城市环境的作用。不难想象,任何一个局部都设计得非常精彩的城市会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城市规划师对街道一树一灯都能给予具体的设计?一个连当地市民都不能接受的设计会是好的方案?显然答案都是否定的。完成一个好的城市设计是需要城市各个层面的人士来关心和参与,它可能包括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城市规划师、城市设计师、建筑师以及当地的市民,即城市设计不应仅存在于建设城市的某个阶段,而应贯穿于整个建设的始末,具有连续性。

那么,在城市规划的阶段中,城市设计又是扮演什么角色呢?城市设计应和城市规划并行参与对城市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贯穿于城市规划的诸阶段。如果说,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对一区、一片、一街的局部设计,那么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较详细规划阶段更宏观、站得更高、整体性更强的城市设计,它是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将各分区、片、街坊统一考虑的城市设计。至于区域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则是更应考虑区域中城镇体系的综合效果,并通过研究区域总体关系,确定区域中各个城镇城市设计的主要任务,确定各城镇的主要景观性质,研究各城镇的特色,以指导下一阶段综合性更强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是连续的,在各阶段有相应的特征和任务。

(二)城市设计引导与控制的必要性

我国在较长一定时期内,规划的主要分工是按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两个层次来分的。详细规划在一定条件下对投资落实、建设项目确定的近期成片开发是行之有效的规划方式,特别是在表达建筑空间群体布局、环境等城市设计要求方面具有相当形象、直观的优点。但随着城市建设投资渠道、土地开发方式等的变更,详细规划表现出其不适应建设计划变化,不适应土地有偿使用等方面的缺陷,也就产生“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目前运用过程中,较多注重道路与地块的定位、土地使用的定性、土地开发强度的定量,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文本进行对土地开发的指导与制约。

那么,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是否也应该存在着相应的“控制性详细(城市)设计”呢?笔者认为是必要的。如前所述,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制定出使城市设计成型的运行规范和重要原则。也就是,城市设计要有引导与控制的功能,去指导城市的具体项目的建设,并由此促成良好的效果。在当前城市建设的条件下,特别是旧城改造,它具有相当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目前运用较广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的要素主要为土地的使用性质和土地开发强度,其中开发强度的指标,如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等虽在一定程度从总体上决定城市建设的环境效果,但基本还是对建设技术经济指标的反映。而相同的容积率、建筑密度要求,通过不同设计思想的引导与控制,却会形成效果迥异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目前的开发方式多为开发商投资,从本位利益出发而较少考虑社会、公众环境的效益。所以也就要求设计者预先从整体角度出发,制定促成良好城市空间环境的引导与控制。

(三)设计整体空间景观概念的建构

城市设计整体空间景观概念,从具体城市的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对城市设计客体组成要素的分析取舍,抓住最主要的设计构成要素,融入城市设计师的想象与创造而综合形成的主观产物。概念建构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自然、人文历史条件的辨析,融合设计意图,把城市设计的主要显性构成要素进行组合设计,从而概括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意向,建立城市设计的最基本的空间景观整体构架。把握城市设计的灵魂思想可直接作为进一步深入设计,特别是进行引导与控制的依据。

1、整体空间景观概念的建构原则:

①注重落实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并以其为指导依据。即分析设计对象在城市总体空间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包括对总体结构空间的理解与遵循,针对具体环境特征和开发功能的特点形成反馈信息,深化总体空间结构,做到空间结构的整体与统一。

②注重城市地理脉络与相邻环境的关系。即强调对具体设计对象所处的环境的分析与研究,重视与周围相邻区域的关系的处理,重构城市有机脉络。

③建立城市空间秩序、创造城市景观体系。即对具体主要设计构成要素的组合与设计,建立良好的城市空间与景观。该原则是建构概念的主要内容。

④建立交通体系。交通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功能之一,与城市的环境、建筑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应在建立景观与空间体系时配以交通体系,与城市总体交通系统接轨,形成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2、建构要素及相应的空间景观层次:

①自然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山体、水体和绿化。通过对设计对象内在的自然要素的挖掘、分析、评价与创造,从自然形态的宏观层面,建构城市主体空间的支配构架。

②空间要素,包括界面、空间通道、开放空间、广场、步行道、地下空间等。由空间要素的相互组合,形成城市或局部区域的系统空间和景观构成关系。

③人工构筑物,包括城市地标建筑、高层建筑区、多层建筑区、低层建筑区、建筑过渡带、标识物及城市重要出入口等。此类要素涉及视觉效果及确定设计对象区域内人工要素形成的空间景观关系。如城市天际线效果的创造(有时也包括对自然要素的综合考虑)。

建构城市设计的空间景观概念所确定的建构要素,要针对具体的设计对象而定,而具体的建构更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充分发挥设计的创造力,以上罗列的要素多为通常情况的考虑范围。

(四)历史地段城市设计工作方式

总的,要在力求保护旧城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嵌插一些小型的改造的建筑。首先,要十分强调深入研究城市历史,注重调查现状;同时,有层次地进行“城——区——街坊——组群——单体”的分析,重新评价旧城综合价值构成。其次,要尽量与社会科学工作者合作,对旧城的历史演化、文化传统、居民心理、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等作出分析。只有在这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开展进一步的旧城改造工作。应该认识到,城市保护、改造和更新工作是一代代人永续的事业。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熊明等:《城市设计学——理论框架•应用纲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1版。

〔3〕阮仪三:《城市建设与规划基础理论》,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2版。

〔4〕凯文•林奇、加里•海克:《总体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1版。

〔5〕陈为邦:积极开展城市设计,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城市规划》,1998年第1期。

〔6〕邹德慈:有关城市设计的几个问题,《北京规划建设》,1998年第1期。

〔7〕陈秉钊:试谈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城市规划汇刊》,1992年第3期。

城市设计范文篇8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1城市设计的涵义与内容

1.1城市设计的涵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城市设计(Urbandesign)下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它又不等同于具体的建筑设计,它的研究范畴仅局限于城市形体环境的层面。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景观和城市整体形象的艺术水平,创造和谐宜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1.2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

城市设计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典型要素空间设计(中心广场,商业街道,居住区,滨水区等);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城市交通设计;城市环境保护设计;城市生态防护圈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设计等。

2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1)创作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特征。城市设计要实现具体的三维形态框架的建构,它必然是一个创作过程的产物。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设计者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创作灵感交织,而形象思维则是城市设计的主要思维。城市设计的创作需要有城市设计的基本技巧,精通城市职能、形体及三维空间关系的处理。2)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与生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3)以城市意象为依据。城市设计中强调对城市历史、地理、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对其提供有生命力的城市机理延续;要求分析城市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劣势,与周围交通系统的联系。城市意象空间正是人对以上各类客观因素的综合反映。4)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建

筑学密切关联,而且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法学和城市管理学等学科。城市设计是这些相关学科在城市物质环境设置、使用和体验这一结合点上的综合体现。借助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追求空间形式上的统一与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与优化,社会生活上的和谐与协调。5)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只有空间而没有时间的环境是没有活力的。现代城市设计在使环境美达到具体化与视觉化的设计中,除了使用传统的三维环境视觉理论外,还在大范围内把人的时间运动与空间环境视为统一系统,将时间和空间概念从建筑范畴运用到城市环境设计中。

3城市设计的原则

1)表现的原则。即城市设计要反映城市的本质和内涵,要强化城市区别其他城市的地方特色,要形成有个性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景观,使它们成为城市的典型识别标记。2)相互协调的原则。即城市和自然之间、城市各部分之间、城市建筑群之间要相互协调。另外,要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协调保护与建设、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的多重关系。3)有机秩序的原则。这是“宇宙结构的真正原则”,生物是这样,城市也是这样。城市设计要为城市社区建立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城市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规。

4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4.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1)追求效益不同。城市设计主要追求环境效益。城市规划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平衡发展。

2)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城市设计强调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具体的城市生活与工作环境。而城市规划是以物质环境为出发点,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而制定的硬性控制指标,关注是城市整体的协调发展,它较少涉及与人的感性和活动相关的环境场所问题。可以说关注人还是关注物是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分水岭。

3)形态维度不同。城市设计是城市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如建筑群体空间布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建筑小品空间布置和设计等)。而城市规划是城市二维空间的总体安排(如用地规划、道路两侧平面安排等)。因此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维度

)工作属性不同。城市设计工作属性属于艺术创作,强调环境人文因素,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如城市意象、室外空间、街墙界面、整体材质色彩等)。而城市规划工作属于技术经济规划,以城市建设法规为指导,注重各类技术经济因素(例如交通容量、功能分区、用地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等数据)。

5)工作成果不同。城市设计工作成果图文并茂,图纸、文本、导则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实施操作弹性,并附有具有三维直观效果的表现图纸。城市规划工作成果偏重文字性的法律条款、政策、方案,图纸是次要的。

6)参与人员不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

4.2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联系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密不可分。城市设计的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规划的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反映在城市三维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

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

5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区别和联系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是整体环境与个体形象的关系。两者在设计的规模、尺度和层次上是不同的。城市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它属于城市整体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的问题(单体、群体建筑在城市都是一个点),它属于城市个体元素设计。建筑设计虽然也要考虑环境效果,但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环境更多地取决于城市设计的效果而不是建筑设计的效果。城市设计以多重委托人和整个城市人民作为服务对象,更多反映公众利益和意志。建筑设计一般以单个委托人作为服务对象(大型公共建筑除外),主要取决设计者本人和委托人的目标价值取向。

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这段话清楚地说明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有机联系。这种有机联系体现了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设计解决的问题)和建筑空间形态(建筑设计解决的问题)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范文篇9

关键词:城市设计;多维引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红绿虚线;弹性

在我国法定规划体系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导城市实际开发建设的直接法定依据。《城乡规划法》中明确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通过划拨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均需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提出规划条件。控规通过量化方式将总体规划的宏观定位与控制转换为对用地及空间的定量、定性指标,是控制与引导的统一。在长期城市建设实践过程中,仅依靠控规实现城市规划到建筑单体设计的流程虽然满足了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却忽视了对街区整体形象、公共开敞空间等的统一设计,导致开发商与建筑师更多考虑用地红线内的建筑与环境设计,城市整体空间缺乏组织,街道空间碎片化,街区各地块间常常高墙深院,既不能保证必要的城市支路与交通微循环系统,也不能构建连续顺畅的景观空间。在法定规划体系外引入城市设计作为城市整体空间与风貌的管控手段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2016年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该《意见》中,明确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指出:“城市设计是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以此为背景,笔者结合传统控规的局限性,思考将“一维指标控制”向“多维立体引导”转变,即在传统侧重功能布局与约束指标的控规管控方式的基础框架中引入多维引导思想的城市设计,使城市设计构建为引导城市连续空间的精细规划。精细规划涉及的范畴和要解决问题的深度将远超既有的法定规划,是法定规划的有力补充,也是法定规划的坚实支撑,可成为法定规划与实际开发建设的连接纽带。

1多维引导思想的城市设计

1.1多维引导的定义

多维引导思想的城市设计指在不突破上位控规的前提下将各类城市设计管控要素进行整理,构建以管控强度为横坐标、管控类别为纵坐标的二维要素引导体系,并制定不同维度的城市设计分图则对各要素进行定性或定量引导,同时引入红绿虚线、建筑群体控制等体系完善引导系统,最后形成“一文一图”,即“一本文本”与“一张图则”的成果体系。有别于传统城市设计,多维引导思想下的城市设计更关注多种弹性要素体系的构建以及对上位控规的反馈。

1.2二维要素引导体系

在传统控规指标如地块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等强制性要素上,城市设计将影响街区空间和风貌的其他因子进行归纳,形成包含多种城市设计特色指标的引导体系,并根据类别绘制城市设计图则进行详细引导。

1.3红绿虚线引导体系

由于控规中红线(规划道路用地的边界线)与绿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均为刚性控制,在实施过程中无法应对街区灵活多变的空间营造和开发建设需求,同时由于“五线”的底线原则也不能引导各类公共开放空间自由渗入各开发地块内,导致片区整体公共空间使用效率低下。为进一步提高慢行系统畅通性、公共开放度和公共绿地使用效率,并为公共配套提供弹性引导,规划引入红虚线与绿虚线体系。红绿虚线体系以弹性控制为出发点,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红绿虚线可作为控规的补充部分,有选择性地纳入地块的设计条件中,寻求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平衡。划定和引导控制红绿虚线是多维引导思想下城市设计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构建多种弹性要素体系的关键内容。

1.4建筑群体控制体系

建筑群体形体主要是从街区协调性出发,研究片区各类建筑尤其是高层点式建筑的高度变化、相对位置、界面连续和对望景关系等,实现街区建筑群的整体统一。

2规划实践———以福建龙海市月港分区西片区城市设计为例

2.1编制背景与主要工作内容

龙海为福建省东南海滨城市,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县市,九龙江穿城而过;月港,民间海外贸易港,明清时期大航海时代国际海丝起航港。随着城市发展,龙海市的月港分区单元成为龙海城市拓展最重要的区域,该单元西片区也成为龙海市的新城中心,其对龙海城市职能的提升和完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该片区地形狭长,背靠紫云山,面向九龙江,独特的[作者简介]谢书宇,工程师,E-mail:山水景观格局对新城城市形象和景观风貌提出了很高的要基于多维引导思想的城市设计实践———以福建省龙海市月港分区西片区城市设计为例谢书宇(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厦门分院,福建厦门361012)摘要:在我国,由于法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过于刚性,在控规实施过程中易出现城市景观不协调、公共空间碎片化等问题。以福建省龙海市月港分区西片区城市设计为例,主张规划管控思想应从“一维指标控制”向“多维立体引导”转变,在法定控规的框架下构建多维引导思想的城市设计,以完善规划的弹性引导,使城市设计成为控规与城市实际建设的连接纽带,提升法定控规的灵活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关键词:城市设计;多维引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红绿虚线;弹性求。因此,在片区法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编制完成的前提下,如何确定月港分区西片区新城整体风貌、处理好“山—水—城”的关系,以及如何结合法定控规,以多维引导思路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城市设计管控内容,成为本次城市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次城市设计主要工作目的包括以下方面。1)对控规的进一步深化细化在遵循原有控规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细化功能布局和空间引导,优化交通组织与空间结构。2)塑造与基地定位相匹配的城市形象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相关规划对基地的定位要求,结合片区所在地特色制定城市形象目标。3)构建富有特色的整体空间景观格局依托片区自然山水基底,对片区主要轴线、廊道、节点、特色区域、门户地段及路径等进行综合分析,构建富有特色的整体空间景观格局。4)制定城市设计导则,衔接建筑设计区别于控规侧重功能布局与指标平衡的二维管控方式,制定兼顾空间形态的多维设计导则,为下一步的街区开发提供清晰的设计指引。

2.2基地概况

基地位于龙海市区中部,西临石码镇中心区,东接海澄镇区,南靠紫云山麓,北至九龙江,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64hm2。基地在整体狭长分布的同时有多条区域干道如过境高速穿越,故基地割裂严重。基地存在多种空间形式,秩序凌乱有待梳理,且各地块建筑呈现风格斑块化、形态差异大的问题。

2.3目标定位

本次城市设计在控规基础上,从基地作为龙海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的最强联结点、对外迎宾展示的最新平台、通山达水的最近对话带、城市活力拓展的最佳载体等方面出发,提出本次设计目标是将基地打造为“多元活力新区·山水魅力门户”,实现从老城“边缘”到大龙海“脊梁”的跨越,功能定位上成为展示厦漳同城发展的前沿基地、龙海市一体化建设的核心枢纽、龙海市中心城区的形象新客厅和倾听山水呼吸的滨江宜居天地。

2.4核心议题与构思

本次设计重点围绕“修复山水、提升形象、植入活力、安全出行”四大核心议题进行规划。1)针对如何将山水背景与城市空间互通互融的议题,规划提出建立嵌入式蓝绿网络容山纳水、打造滨水疏散界面引导江与城的呼吸、差异设计内外水畔丰富城市游憩空间这3点理念。2)针对如何塑造龙海新的门户区形象的议题,规划提出优选标志建筑形态及位置引领门户、构建张弛有度的差异建筑群落、采用适度分散局部突出的天际线契合山水、提炼各类要素协调城市风貌这4点理念。3)针对如何营造富有活力的城市社区的议题,规划提出引入复合式邻里中心概念强化一站式服务、营造连续活力的社区商街这2点理念。4)针对如何应答窄街密路、安全出行诉求的议题,规划提出结合地块退让空间发展慢行交通系统、加密支路网建设高效支路网体系、采用多维模式引导交通枢纽无缝对接这三点理念。

2.5功能与布局

本次城市设计在保持上位控规强制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对片区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进行细化。规划结构上为一核主导、两翼展开、蓝绿交织、渗透共享、多元组团、有机相生的背山面水的“一核两翼四区多廊”总体空间结构。用地布局方面,本次城市设计在延续控规(路网架构、功能布局、开发规模)基础上,结合红绿虚线体系对土地利用进行细化,即提出地块内支路的红虚线空间并通过退线预留、提出小体量街头绿地及山水通廊的绿虚线空间等。空间方面,本次城市设计优先落位生态核心、山水通廊及重大公众参与空间,之后布置体量、比例契合功能和空间需求的建筑群体,并强化建筑间张弛和韵律关系,最后协同各类空间完善整体风貌景观,最终将片区打造为以“九龙江—紫云山”为自然生态背景、以龙江大道两侧公共建筑群为形象统领的龙海西门户新区。

2.6多维引导体系

1)指标体系引导本次城市设计结合二维要素引导体系思想,构建以强制性要素、引导性要素和建议性要素为横坐标,以土地与功能相关要素、开发与建设相关要素、景观与空间相关要素、交通与街道相关要素和其他要素为纵坐标,形成五行三列、共计44项要素的引导体系,要素中包含街区贴线率、高层塔楼位置与高度、景观廊道、交通流线、主要游览流线等特色指标(见图1)。2)红绿虚线引导城市设计在传统控规红线与绿线强制控制的基础上,于开发地块内根据功能、景观、公共廊道与界面等需求,结合要素引导体系引入红绿虚线引导系统。红虚线指在实际建设中根据需要可增减、宽度与线形可灵活调整、位于地块内部的道路红线。城市设计引导红虚线的最小宽度、建筑退线及在一般红线上的开口位置,并要求其对公众开放。绿虚线指在一般绿线的基础上,以塑造公共绿化网络体系为目标,在地块内延伸拓展绿地、控制连续开敞空间的灵活性绿地界线。绿虚线的形态、位置均可根据实际建设灵活调整,城市设计引导地块绿虚线面积下限、建筑退线,同时确保绿虚线系统的连续性与完整性。结合红绿虚线引导系统,本次城市设计进一步对片区绿地开敞空间、滨水界面空间、地下公共空间、公共环境艺术以及景观照明等多方面提出合理的引导要求。3)建筑空间引导本次以街区为单位提出建筑风貌与空间引导要求,其中除建筑风貌、色彩、退线、贴线率、高度与天际线等传统城市设计要素外,还增加了针对不同形态建筑布局的建筑群体控制、对地标区域建筑的节点设计指引等引导内容,并将点式建筑位置、裙房与建筑主体比例、超高层建筑退台等各项关键引导指标分解至地块,通过城市设计图则精确落实。

2.7成果构成与实施

设计遵循城市设计编制导则要求,本次城市设计成果包括城市设计文本与城市设计图则。其中,城市设计图则以街廓为单位绘制,包括“功能与开发规模”“公共空间”“综合交通”和“建筑体量”4类分图则,涵盖上述引导体系中所有重点指标,实现“一张图则”的多维引导成果目标(见图2)。本次城市设计提交了最终成果并予以实施后,当地规划主管部门采纳本次城市设计提出的预留红线和绿线的引导建议,依法对法定控规进行优化与动态维护,如增加部分城市支路、城市绿廊等。目前,片区内湿地公园、四馆一中心已经建设完成,整体风貌和建筑群布局、高度等均与本次设计基本一致,山后综合体等项目已经参照本次城市设计成果确定的设计条件顺利出让。

3结语

当代城市发展与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强调刚性管控的控制详细规划针对塑造和谐多元的城市空间需求已渐渐力不从心。城市设计,尤其是在多维引导思想下编制的城市设计,一方面,能够继承控规的强制指标确保法定规划的法律性;另一方面,通过向控规反馈多维的、整体的、弹性的引导要素促使控规动态维护,以提升控规的灵活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对推动法定规划从“一维管控”到“多维引导”、从“图上”到“地上”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于一丁,胡跃平.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2006(5):44-47.

[2]王唯山.城市发展方式转型下的地方城市规划与实施———以厦门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8(3):11-17.

城市设计范文篇10

2009年,哈尔滨市委提出了城市发展新战略,要求“无论是北跃、南拓、中兴,还是强县,在实施中必须搞好城市设计,以城市设计指导规划审批、建设”。[1]2010年初,在市政府主导下,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城市设计“百日会战”活动,针对实施新战略的60余项重大支撑项目,以“特色、和谐”为理念,集中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工作思路是:通过同步开展宏观、中微观实施项目城市设计,加强对实施项目的指导,提高实施项目之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力争做到“功能好、形象佳、交通畅”。中微观项目的规模从新区规划、片区规划、街道城市设计到重要节点设计,基本都是近三年政府计划实施的项目,具有提前管控和现实操作意义。

二、互动设计工作方法

所谓互动设计,即总体设计与中微观项目设计同步开展,过程中交流、修正、完善成果,即“自上而下的指导整合”+“自下而上的反馈吸纳”。总体设计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哈尔滨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牵头完成,中微观项目的规划设计由海内外30多家专业机构承担。为了协调上下位关系,政府层面设立了总指挥部和16个分指挥部,总指挥部由市规划局和总体设计单位联合组成,负责推进总体设计研究,与多方沟通协调;总体设计经过独立研究,提出城市设计目标、策略、分区功能和景观定位及设计通则,作为审查的依据,指导和审查中微观项目。分指挥部由区级政府部门和中微观项目设计机构组成,具体推进中微观实施项目的规划设计、落实总体设计要求,并反馈于总体设计,来丰富、完善其内涵。互动设计过程包括4个层次的互动,即总体设计与决策者互动,总体设计与中微观项目互动,设计成果与公众互动,设计成果与专家互动。其中,第二个环节的互动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也是组织、协调工作最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这里进行重点介绍,其他常规环节这里不再赘述。第二环节的互动式设计分为一个平行过程和一个交互过程。平行过程——即总体设计研究与中微观项目设计同步开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设计机构独立开展设计研究,根据各自理解,分别对所承担的项目提出设计目标、对策和初步方案。总体设计则要完成与政府主要决策者之间的初步沟通,对设计目标、思路和重大问题达成共识。交互过程——平行过程完成后,总指挥部与分指挥部进行沟通,就总体设计初步成果对分指挥部和中微观设计机构进行宣讲解读,开展互动研讨和征求意见,进一步矫正、完善总体设计内容。在达成共识后,总指挥部开展1~2次设计指导,相当于对中微观项目方案进行预审,及时指出问题、归纳总结好的方面并吸纳到总体设计中,对有争议部分开展进一步研究。通过多次交互研讨,总指挥部与分指挥部对重大问题的判断达成一致,提交专家和政府审查。

三、城市设计焦点辨析

确定共同的价值目标,提取共同关注的焦点并提出富有理论性、实践性的解决方案,是互动设计指导和成果审查中各方达成共识的基础。设计焦点缺失或准星失调,上位规划无法对下位规划提出具体要求,总体设计的权威性、依据性将受到直接挑战,会战效果将难以保证。为此,总体设计从目标、问题双导向出发,通过对城市特色、目标的理解,从特色塑造与系统性设计问题梳理入手,找出哈尔滨城市设计需要解决的如下焦点问题,提出对策和引导方法。

1.建筑风格与风貌分区

哈尔滨的历史是多元文化交织的历史,建筑也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而且由于形成年代、建造者、使用者和主导功能的不同,这些文化载体的分布有规律可循:道里区、南岗区以俄罗斯风格为主,道外区有中华巴洛克,老香坊区和文庙地区中国传统特色浓郁,学府路沿线大学校园密集,“三大动力”厂区周边和平房区保持着前苏联风格,呼兰区以萧红文化和呼兰河为代表。这为实施风貌分区塑造创造了绝佳的条件(图1)。总体设计根据历史形成的特色和功能导向,结合行政区划和自然边界,将规划城市建成区划分成三圈层,24个特色片区,其中包括3片历史风貌核心区、8片传统风貌特征区、13片新城风貌特征区。对应三圈层,分别采取“传承”“发展”“创新”为主的策略,明确各片区的主导风貌及其代表性街区、建筑和景观,制定详细的分区导则,作为审查管理依据及与中微观设计之间对话的平台(图2)。对于争议较大的建筑风格问题,总体设计通过研究哈尔滨地域特征并借鉴以往城市设计成果,提出控制窗墙比、门洞及窗的比例、主导色及点缀色、屋顶形式、建筑转角处理等设计通则,并加以示例,在审查中微观项目中严格执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建筑风格指引只是一种底线管理,实际效果还要依靠设计师的创造,规划师无法越俎代庖。设计师对城市的理解力、创造力与业主给予设计师的自由度高度耦合,才能诞生优秀的设计作品。同时,还必须依靠更加科学、透明、严谨的审查制度和严格的事后监管。

2.高度控制

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轮廓的主宰,其分布实质上依循的是城市经济与功能空间的关系。纽约曼哈顿、香港维多利亚港湾、芝加哥中心区、上海陆家嘴、北京CBD等,都是经济空间、功能空间与景观形态重叠的产物。功能空间结构不清晰,高层建筑的分布必然呈现无序状态。不能深刻理解这一点,便无法有效引导城市空间轮廓和景观的形成。目前,哈尔滨的高层建筑已经呈遍地开花之势,严重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和街道生活的舒适性。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哈尔滨的高层建筑分布呈现以下特点:其一,整体分散、局部密集,呈现出沿主要干道、沿主要街道路口、商业中心区集中的特征;其二,沿江建筑高度不断突破,已形成“簇群+点式”高层的局面;其三,道里区、南岗区等老区核心地区高层建筑密布,对天际轮廓、街道空间影响较大,对保护建筑造成视线影响和压力。通过对哈尔滨产业及功能发展趋势的研究,我们认为哈尔滨下一步的发展需要强化商务、科技、信息、交通等区域中心职能,会进一步强化工业、服务业经济并形成生活配套的多中心格局。针对于此,总体设计从构建城市合理空间结构的角度出发,提出打破现有以老城为核心的同心圆结构,打造西部新发展轴:通过新的景观大道设计,将松北新区、群力-哈西、平房新城串联起来,在功能上形成哈尔滨区域竞争新优势,在景观上形成具有时代感的新轴线,类似巴黎的拉德芳斯、伦敦的道克兰、马德里的新区,高层办公、酒店、公寓类建筑以及大体量的商贸会展、交通物流等项目将因功能西移而重新集聚,形成新的多中心地标景观,而建筑形式也可以摆脱“穿衣戴帽”的怪圈,向新地域风格发展;老城将因为经济功能外移而减压,土地价格得到平抑,传统街区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图3)。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总体设计将城市划分为六类控高区域,分别提出控制要求。对于已经形成的高层建筑集中区,提出分片、分线完善原则:通过调整土地使用和高层分布,完善局部地区的高层建筑布局,形成优美的标志性轮廓,摆脱高层建筑无序分布的状态(图4)。

3.公共空间系统性及其尺度

公共空间承载着哈尔滨人的生活。这里的人热衷户外活动,啤酒节、音乐节、冰雪节、广场舞、江边垂钓、户外野炊、江畔漫步,不一而足。哈尔滨的公共空间也多种多样,特色十足,诸如自然湿地、江畔公园、广场、步行道、街心花园、三角绿地等。随着城市框架拉开,出现了各级开敞空间分布不均、小型绿地广场被侵占等现象,公共空间的系统性受到破坏。同时,新建广场、公园、街道尺度失调,空间缺乏围合感,舒适度尚不如老城。总体设计延续总体规划结构,提出以“一江一岛、四带六楔”的自然基底空间与特色街道、广场为骨架的人文空间叠合,构成哈尔滨的公共开敞空间系统,使社区公共空间更具均好性,步行环境更加连续,市民活动与大自然的结合更加紧密。为了使人们在户外公共空间获得舒适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总体设计对街道、滨江、广场、历史街区周边建筑尺度提出控制要求。

4.沿江开发

松花江是哈尔滨的母亲河。江畔公园开放、舒朗、自然、惬意,江畔餐厅、青年宫、友谊宫、江上工人俱乐部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倍受市民欢迎的场所。如今,沿江新建、插建了大量高层住宅,“墙”效应阻碍了江、城功能互动,也遮挡了从城到江的视线通廊,滨江公共属性有下降之势。高层建筑距江过近,改变了江畔舒朗、开阔、自然的风格。总体设计对滨江建筑高度提出分段控制要求,总体思路是保持道外区58至经纬街段既有前低后高的空间形态和天际线不再升高,保持大江两岸眺望视廊,高层建筑群及制高点向群力新区滨江段转移。根据这一原则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审查和不断修改,如:经纬街尽端的时代广场及其周边开发,经过多轮研讨确定降低建筑高度和强度,保持建筑和场所的公共性;对群力滨江段提出结合商务功能区,优化空间布局和沿江天际轮廓线,打造西部新的地标;滨江公园向东、西延伸,保持足够的绿地宽度并延续绿化、景观特色等。

5.基质地区引导

基质地区是一个城市占地面积最大、承载城市最基本功能的地区,由于它“绿叶”的身份而往往被忽略。但毋庸置疑,没有基质地区的整体风貌作为“绿叶”,标志性景观也无所谓“红花”;没有基质地区的人居环境,居民的生活品质将无法保证。因此,重视基质地区的风貌和人居环境提升,是城市设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从社会、文化、生态角度来讲,基质地区问题甚至比其他问题更加重要。哈尔滨的基质地区主要为居住型地区、工业型地区和科教型地区。街区和建筑肌理是基质地区具备识别性的条件,建成环境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总体设计按照肌理、建成环境质量提升目标,将居住型地区划分为重建、改善、较好、新建等四类,将工业型地区划分为传统、新型、搬迁改造等三类,科教型地区依据集中度划分为不同片区,分别提出设计导则要求。

四、功能空间与景观形态重构建议

内因决定外因。一座城市外在的形象,取决于其内在的城市功能和土地经济性。城市设计只有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才能找到正确的引导方法。伦敦、巴黎、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马德里等传统城市,就是在金融、贸易发展的商机面前,卓有远见地谋划了新的中心,不但争取到成为全球或区域经济中心的机会,成功实现经济转型,而且有效保护了传统文化并成为世界旅游名城,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双赢。反观中国很多城市,昆明、杭州、济南等,老城厢高楼林立,传统街巷房屋毁损殆尽,城市景观单一乏味,文化生活缺少了灵魂和载体,经济转型从何谈起?这是典型的因功能空间与景观形态不兼容造成的恶果。总体设计充分认识到城市发展的这种规律性,首先从认识问题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功能转型与景观形态转型的关系,进而大胆提出哈尔滨要实现功能重构、空间重构,并带动景观格局重构的设想,从而疏解老城、培育战略性新兴功能区,这是解决城市功能空间与景观形态背离矛盾的根本途径(图5)。尽管这种思维超越了总体设计的研究范畴,但仍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认同。总体设计作为一项专项规划,无法改变上位法定规划确定的用地布局和空间形态,但在实践中仍指明了引导思路并坚定地贯彻下来:建筑风格与风貌分区引导、高度控制、沿江开发引导等,都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找到了答案。希望哈尔滨新的空间发展战略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功能与景观的结构上达到高度协调和统一,使发展与保护相得益彰,带动城市迈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高度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