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集中供热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3:54:36

城市集中供热

城市集中供热范文篇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维护供热企业和热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根据《河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市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集中供热工作和使用城市集中供热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第三条市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的城市集中供热工作。峰峰矿区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集中供热工作。规划、物价、环保、房产、供电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权范围,共同做好城市集中供热工作。第四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及科技开发,鼓励采用新技术,提高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改善城市环境。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城市人民政府鼓励多元投资建设城市集中供热。第二章供热设施建设与管理第五条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并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城市集中供热发展应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能源,建设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第六条在城市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内,禁止新建采暖锅炉房。现有的燃煤锅炉供热应逐步并入城市集中供热。第七条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应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及近期建设计划,经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按国家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或妨碍集中供热工程正常施工。城市集中供热工程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竣工图和有关资料,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核验后方可投入运行。第八条城市集中供热设施按照下列产权归属实施维修、改造和管理。无维修能力的用户可委托供热企业有偿代管代修:热源厂区的供热设施由热源单位负责;热源厂出墙一米至热力站出站一米供热设施由供热企业负责;用户庭院管线和室内供热设施归热用户或产权单位负责。第九条热用户按规划要求投资建设的分支管线和热力站,竣工验收合格后应移交供热企业管理。供热企业在保证热用户正常用热的情况下,根据规划要求,可以在热用户庭院管线上发展新用户。第十条凡新建工程室内采暖系统一律采用按户分环进行设计,安装温控阀和热计量表。对原有热用户的采暖系统逐步实施改造。第十一条建设工程影响城市集中供热设施正常运行或维护的,建设单位应提前与供热企业联系,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施工。第十二条禁止私自拆改、移动室内供热管道和散热设备,室内装修不得妨碍正常供热检修、维护保养。第十三条在城市集中供热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挖坑、取土、爆破、排放雨水和污水、倾倒垃圾和各种废弃物、修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及其他危害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禁止破坏、盗窃和擅自拆除、改装、迁移、占压城市集中供热设施。第十四条在城市集中供热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上下或者两侧埋设其它地下管线的,应当遵守管线工程规划和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禁止依托架空供热管道、加压站、换热站搭设建(构)筑物及进行牵拉承重作业。第三章集中供热管理第十五条在市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的企业应具备相应资质,经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第十六条城市集中供热期为当年的十一月十五日至次年的三月十五日。具体采暖时间可根据实际气温的状况,适当变更。第十七条供热企业应与热用户签订供用热合同,明确供、停热时间,室内温度,收费标准和违约责任等双方权利和义务,并保证合同的履行。热用户增加、减少供热面积或停止用热等与供热企业签订的合同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当事先向供热企业申请或办理有关手续。第十八条供热企业对其供热设施要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保证供热设施正常运行。供热企业因供热设施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供热时,应及时通知热用户并组织抢修,同时报告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第十九条因以下情况之一,热用户室内采暖温度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供热企业均不承担责任,应全额交纳热费:(一)热用户内部采暖系统结构不合理,供热企业提出改正意见但未进行纠正的;(二)热用户保温及建筑围护结构不合理的;(三)热用户室内装修影响散热的;(四)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采暖设施的;(五)私自扩大供热面积、改变供热方式的;(六)属于临时故障,经24小时处理达到供热要求的。第二十条供热期间热用户住宅室内合格温度应不低于16℃。热用户发现室温低于16℃时,向供热企业提出申请,供热企业应派人现场核实。供用热双方要共同分析原因,责任明确后,由责任方负责处理。属于供热企业原因的,应按下列标准减免热费:平均室温每低于合格温度1℃按不合格面积及时间减收热费10%。平均室温在10℃以下的按不合格面积及时间免收热费。平均室温连续20天或累计30天不合格的免收全部热费。第二十一条供热企业应制订服务规范和标准,完善供热计量、监测手段,加强科学管理,保证均衡稳定供热,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供热企业工作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秉公办事,搞好服务,接受监督。第四章用热管理第二十二条使用城市集中供热的热用户在供热前应对其庭院管线及内部系统进行检修、清洗、试压,经供热企业验收合格后方可供热。第二十三条供热企业应在供热前与热源厂签订供热协议。热源厂应在设计能力范围内保证民用采暖用热。供热企业应根据年度热源和负荷状况,制定并落实热网运行方案及供热计划,保证供热效果。第二十四条城市集中供热计量应当采用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供热计量装置,并按规定进行检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中断热力站计量仪表电源,移动或损坏计量仪表、阀门开关和铅封。第二十五条热用户应禁止下列行为:(一)擅自在室内采暖设施上安装水龙头、排气阀、加装散热器;(二)取用供热管道内的循环水;(三)擅自接热和扩大用热面积;(四)擅自改变用热性质;(五)增加或减少供热设备。第二十六条城市集中供热实行交费用热的原则。供热价格及相关取费的确定和调整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经市物价部门审核并上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热用户必须按期交纳热费,逾期不交者按日加收5‰滞纳金。第二十七条因不可抗拒或不可预见因素造成减少或停止供热的,供热企业应及时通知热用户,并采取措施恢复供热,由此造成的损失由热用户与供热企业共同承担。因人为原因造成的减少或停热事故,损失由责任方承担。第二十八条热用户变更或用热性质改变,须到供热企业办理变更手续。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二十九条热源厂、供热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热用户造成损失的,应给予赔偿;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可以给予行政处分:(一)热源厂供热流量、压力、温度不符合设计标准的;(二)供热企业未按照规定对城市集中供热设施进行检修、维护、保养的,或者在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发生故障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组织抢修的;(三)供热企业没有严格履行供用热合同,造成热用户连续20天或累计30天不能正常用热的。第三十条城市集中供热设计、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设计、施工,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已经取得设计、施工资质证书,情节严重的,提请原发证机关吊销其设计、施工资质证书:(一)未取得设计、施工资质或者未按照资质等级承担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设计、施工任务的;(二)未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设计、施工的。第三十一条未经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经营活动的,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二条在城市集中供热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进行危害集中供热设施安全活动,损坏、擅自拆除、改装、迁移、占压、动用集中供热设施的,应立即停止并恢复原状,除赔偿损失外,可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并可处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经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供热企业可不予供热或停止供热:(一)长期拖欠或拒付热费的;(二)不办理入网手续或不履行供用热合同的;(三)严重影响城市集中供热正常运行的。第三十五条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三十七条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城市集中供热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全会和省、市第*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总量平衡,适度超前,远近结合,安全供应”原则,合理布置热源点和供热管网;按照以热电联产为主、工业余热和大型热源厂集中供热为辅的规划建设规模,科学组织,统筹安排,全力推进*市城市集中供热建设。

二、目标任务

“*”期间,投资约40亿元,完成规划期内瑞光热电等大型集中供热建设项目,为城市扩容建设提供热源储备。全市集中供热总能力突破9000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到90%以上。近两年内,完成城西热源厂,一电六期、二电六期、东山热源厂扩建供热工程,重点解决市中心区集中供热问题,基本取消市区范围内供热锅炉,中心区域供热普及率达到95%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完善集中供热价格和投资机制

根据*市集中供热前期投资不足和运营成本倒挂制约集中供热快速发展的状况,尽快研究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价格机制,落实国家明确的“煤热联动”政策,调整完善集中供热价格体系,使供热企业达到“保本微利”运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推进供热体制改革,鼓励和吸引国有、民营、外商投资城市集中供热建设,促进集中供热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落实集中供热工作责任,提高办事效率

各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密切协调配合,为集中供热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建管、发改、规划、国土、市政管理、环保、行政执法、园林、水务、供电、供水、铁路等有关部门在办理集中供热工程项目手续时,要以确保按时供热为前提,设立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保证集中供热工程顺利进行。

供热企业要按照总量平衡、适度超前的原则确定新建热源规模,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逐步形成“一网多源”的集中供热系统;搞好供热设施设备维修和维护,确保冬季供热正常运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加大科技投入,降低供热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用热单位要积极配合供热企业完成本单位二次管网建设、改造和维护,提供热力站站址;用户要保证户网及散热设备完好。自觉按时交纳用热费。

(三)完善和落实集中供热相关政策措施

1、城市供热主管部门要积极与物价、财政等相关部门协调,尽快出台征收集中供热热源易地建设费政策;对大型集中供热项目给予贷款贴息。

2、确保符合城市集中供热规划的新建热源及换热站供热项目建设用地;实施集中供热取缔的锅炉房用地优先用于供热设施建设或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3、今后城市新建项目在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时,须明确热源保障和管网配套,对新建的供热设施实施分户控制、分户计量。对原有建筑要有计划的实施分户控制、分户计量改造。

4、加大对集中供热新建项目的指导支持力度,及时安排工程建设启动资金和环保专项资金。

城市集中供热范文篇3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适应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内的城市集中供热管理。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集中供热是指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工业余热等热源通过热网向若干个街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热用户供热。

第四条**市供热管理部门主管本市城市集中供热行政管理工作(以下称供热主管部门)。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供热主管部门做好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规划,配套建设,多家经营,统一管理,协调发展。

第六条热电联产的总热效率和热电比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指标,经济综合部门应当加强热电联产电力管理,提高热电机组利用率,保障热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第七条鼓励城市集中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限制、改造分散供热燃煤锅炉,推广热、电、冷联供。

第八条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依法建设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和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九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供热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集中供热规划,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供热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城市集中供热规划经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热源、热网,统筹安排,分期实施。

第十条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应当依据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同时设计和敷设供热管网,其建设资金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筹集。

第十一条在城市供热主管网到达的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应当配套建设用热设施,并代热用户向供热主管部门缴纳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已缴纳的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可以纳入开发建设项目总概算。

在城市供热主管网未到达的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应当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配套建设城市供用热设施,城市供用热设施建设资金可以纳入开发建设项目总概算,并免缴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

配套建设的城市供用热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必须符合城市集中供热规划。

第十三条在城市供热主管网到达的地区,不得新建分散供热燃煤锅炉;对建成使用的分散供热燃煤锅炉,应当限期停止使用。

第十四条城市集中供用热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由供热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招标、投标等形式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十五条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建设和维修所采用的设备、材料、计量器具等,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有关部门应当进行标准化审查,并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城市集中供热管线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需要穿越单位、厂区或宅、院时,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因穿越施工造成设施损坏的,建设单位应当予以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当给予赔偿。

第十七条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建设工程竣工,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八条参加城市集中供热的热用户,应当向供热主管部门或供热主管部门委托的供热设施建设单位缴纳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但已由房地产开发单位代缴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的热用户除外。

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的收缴办法和标准由供热主管部门会同建设、物价、财政部门核定,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执行。

第三章供热管理

第十九条供热单位使用的供热锅炉应当达到国家、省和市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二十条供热单位未经供热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停止或终止城市集中供热的生产经营。

第二十一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特许经营合同约定的供热范围向热用户供热。

第二十二条供热单位应当与热用户签订供用热合同。

供用热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供用热时间、热负荷性质、供用热—348—参数、收费标准、缴费时限、供用热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及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供热单位和热用户因执行供用热合同发生纠纷,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三条本市市区采暖期起止时间为当年十一月十五日至次年三月十五日,根据气候变化,市人民政府应当决定提前或者延长供暖时间,并向社会公告。在采暖期内热用户室温不得低于16℃。

供热单位供热运行中的供热参数、热用户室温合格率和运行事故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二十四条供热单位应当实行规范化服务,将服务的内容、标准、时间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第二十五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供用热合同按时、连续、保质供热。因突发性故障不能保证正常供热时,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并通知热用户。发生重大故障,应当同时报告供热主管部门。

因供热单位责任停止向热用户供热,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停止供热的时间减收用热费。

第四章用热管理

第二十六条需要用热的单位和居民,应当向供热单位申请办理用热手续。散户居民应当以楼单元为单位提出申请。

第二十七条热用户更名、增加或减少用热面积,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八条热用户应当按规定对用热设施采取防寒保护措施;每年用热前,对用热设施进行检修,保证用热设施完好。

第二十九条热用户未经供热单位同意,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改变用热管网管径、增加用热管线或散热器;

(二)在用热设施上安装放水、排汽装置;

(三)安装或启闭控制装置;

(四)转供热、改变用热性质及运行方式;

(五)排放或取用供热管网蒸汽和热水。

第三十条热用户必须严格执行用热计划,并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采暖价格和蒸汽价格按时向供热单位缴纳用热费;逾期不缴纳的,按日缴纳千分之三的滞纳金。

第三十一条热用户的采暖价格和蒸汽价格按照“成本+税金+微利”的原则实行分类定价,由物价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有关规定核定并公布执行。

第五章设施管理

第三十二条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和用热设施的界限以入户总仪表为准,入户总仪表及其以外的设施为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维护管理;入户总仪表以内的设施为用热设施,由房屋产权人负责维护管理。

房屋产权人或热用户可以委托供热单位维修用热设施。

第三十三条热计量器具应当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供用热双方对计量发生争议时,可申请技术监督部门检测鉴定,检测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三十四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其负责维修管理的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及其安全距离范围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危害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安全运行的行为。

供热单位对其管理和受委托管理的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应当定期巡线检查维修,确保供用热设施安全正常运行。

供热管理人员入户巡检用热设施时,应当出示由供热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件,热用户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六条城市热网及其附属设施发生故障需要抢修时,供热单位可以先施工,并在施工期限内到有关部门补办有关手续。

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装、拆除、迁移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因特殊情况确需改装、拆除、迁移的,须经供热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因此发生的有关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三十八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涉及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的项目时,应当事先征求供热主管部门的意见。

因工程施工影响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经供热单位查验同意后方可施工。

第三十九条未经供热单位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用热管网与供热管网连接。

第四十条城市热网及其附属设施外缘安全距离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构)筑物;

(二)挖坑、掘土、打桩、埋设线杆;

(三)爆破作业;

(四)堆放垃圾、杂物;

(五)排放污水。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新建或者启用已禁止使用的分散供热燃煤锅炉的;

(二)应当建设集中供用热设施而未建的。

第四十二条供热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供热运行中供热参数、热用户室温合格率和运行事故率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供热或擅自缩短供热期的;

(三)发生重大故障未向供热主管部门报告的;

(四)热用户室内温度未达到规定标准的。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生产经营;逾期仍不恢复的,由供热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供热单位管理,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的,应当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四十五条危害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擅自改装、拆除、迁移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的;

(二)工程施工影响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未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擅自施工的;

(三)擅自将用热管网与供热管网连接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

第四十六条城市供热行政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依照本条例实施处罚时,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罚款收入按规定上缴财政。

城市集中供热范文篇4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适应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内的城市集中供热管理。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集中供热是指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工业余热等热源通过热网向若干个街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热用户供热。

第四条**市供热管理部门主管本市城市集中供热行政管理工作(以下称供热主管部门)。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供热主管部门做好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规划,配套建设,多家经营,统一管理,协调发展。

第六条热电联产的总热效率和热电比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指标,经济综合部门应当加强热电联产电力管理,提高热电机组利用率,保障热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第七条鼓励城市集中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限制、改造分散供热燃煤锅炉,推广热、电、冷联供。

第八条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依法建设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和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九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供热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集中供热规划,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供热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城市集中供热规划经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热源、热网,统筹安排,分期实施。

第十条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应当依据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同时设计和敷设供热管网,其建设资金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筹集。

第十一条在城市供热主管网到达的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应当配套建设用热设施,并代热用户向供热主管部门缴纳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已缴纳的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可以纳入开发建设项目总概算。

在城市供热主管网未到达的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应当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配套建设城市供用热设施,城市供用热设施建设资金可以纳入开发建设项目总概算,并免缴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

配套建设的城市供用热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必须符合城市集中供热规划。

第十三条在城市供热主管网到达的地区,不得新建分散供热燃煤锅炉;对建成使用的分散供热燃煤锅炉,应当限期停止使用。

第十四条城市集中供用热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由供热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招标、投标等形式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十五条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建设和维修所采用的设备、材料、计量器具等,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有关部门应当进行标准化审查,并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城市集中供热管线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需要穿越单位、厂区或宅、院时,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因穿越施工造成设施损坏的,建设单位应当予以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当给予赔偿。

第十七条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建设工程竣工,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八条参加城市集中供热的热用户,应当向供热主管部门或供热主管部门委托的供热设施建设单位缴纳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但已由房地产开发单位代缴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的热用户除外。

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的收缴办法和标准由供热主管部门会同建设、物价、财政部门核定,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执行。

第三章供热管理

第十九条供热单位使用的供热锅炉应当达到国家、省和市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二十条供热单位未经供热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停止或终止城市集中供热的生产经营。

第二十一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特许经营合同约定的供热范围向热用户供热。

第二十二条供热单位应当与热用户签订供用热合同。

供用热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供用热时间、热负荷性质、供用热—348—参数、收费标准、缴费时限、供用热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及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供热单位和热用户因执行供用热合同发生纠纷,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三条本市市区采暖期起止时间为当年十一月十五日至次年三月十五日,根据气候变化,市人民政府应当决定提前或者延长供暖时间,并向社会公告。在采暖期内热用户室温不得低于16℃。

供热单位供热运行中的供热参数、热用户室温合格率和运行事故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二十四条供热单位应当实行规范化服务,将服务的内容、标准、时间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第二十五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供用热合同按时、连续、保质供热。因突发性故障不能保证正常供热时,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并通知热用户。发生重大故障,应当同时报告供热主管部门。

因供热单位责任停止向热用户供热,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停止供热的时间减收用热费。

第四章用热管理

第二十六条需要用热的单位和居民,应当向供热单位申请办理用热手续。散户居民应当以楼单元为单位提出申请。

第二十七条热用户更名、增加或减少用热面积,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八条热用户应当按规定对用热设施采取防寒保护措施;每年用热前,对用热设施进行检修,保证用热设施完好。

第二十九条热用户未经供热单位同意,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改变用热管网管径、增加用热管线或散热器;

(二)在用热设施上安装放水、排汽装置;

(三)安装或启闭控制装置;

(四)转供热、改变用热性质及运行方式;

(五)排放或取用供热管网蒸汽和热水。

第三十条热用户必须严格执行用热计划,并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采暖价格和蒸汽价格按时向供热单位缴纳用热费;逾期不缴纳的,按日缴纳千分之三的滞纳金。

第三十一条热用户的采暖价格和蒸汽价格按照“成本+税金+微利”的原则实行分类定价,由物价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有关规定核定并公布执行。

第五章设施管理

第三十二条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和用热设施的界限以入户总仪表为准,入户总仪表及其以外的设施为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维护管理;入户总仪表以内的设施为用热设施,由房屋产权人负责维护管理。

房屋产权人或热用户可以委托供热单位维修用热设施。

第三十三条热计量器具应当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供用热双方对计量发生争议时,可申请技术监督部门检测鉴定,检测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三十四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其负责维修管理的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及其安全距离范围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危害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安全运行的行为。

供热单位对其管理和受委托管理的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应当定期巡线检查维修,确保供用热设施安全正常运行。

供热管理人员入户巡检用热设施时,应当出示由供热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件,热用户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六条城市热网及其附属设施发生故障需要抢修时,供热单位可以先施工,并在施工期限内到有关部门补办有关手续。

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装、拆除、迁移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因特殊情况确需改装、拆除、迁移的,须经供热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因此发生的有关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三十八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涉及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的项目时,应当事先征求供热主管部门的意见。

因工程施工影响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经供热单位查验同意后方可施工。

第三十九条未经供热单位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用热管网与供热管网连接。

第四十条城市热网及其附属设施外缘安全距离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构)筑物;

(二)挖坑、掘土、打桩、埋设线杆;

(三)爆破作业;

(四)堆放垃圾、杂物;

(五)排放污水。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新建或者启用已禁止使用的分散供热燃煤锅炉的;

(二)应当建设集中供用热设施而未建的。

第四十二条供热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供热运行中供热参数、热用户室温合格率和运行事故率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供热或擅自缩短供热期的;

(三)发生重大故障未向供热主管部门报告的;

(四)热用户室内温度未达到规定标准的。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生产经营;逾期仍不恢复的,由供热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供热单位管理,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的,应当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四十五条危害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擅自改装、拆除、迁移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的;

(二)工程施工影响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未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擅自施工的;

(三)擅自将用热管网与供热管网连接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

第四十六条城市供热行政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依照本条例实施处罚时,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罚款收入按规定上缴财政。

城市集中供热范文篇5

【关键词】集中供热;运行管理;节能降耗;措施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城市供热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所以,我们需要对城市供热系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节能降耗处理,集中供热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非常明显的节能和环保的优势,所以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也展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供热质量问题分析。当前,在我国城市供热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供热质量一直都得不到显著地提升,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供热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调控设备运行质量和运行水平不是很高,采用这种单管供热设计会使得高层和底层的用户出现供热不均的问题,一些用户室内温度过低,而有些用户室内的温度又过高,为了更好的保证供热的均匀性,需要开窗散热,这样也使得大量的热能被白白浪费,而室内温度低的用户通常要加大供热力度,这种供热方式大大增加了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

(二)供热收费问题分析。供热收费问题是供热部门在工作中一直都无法顺利解决的问题,由于在实际的工作中无法很好的计算出散热器具体的散热量。供热部门通常采用的是按照面积向用户分摊的方式去收缴热费,但是这种收费方式无法非常准确的计算出用户的耗热量,所以用户也会产生一些不满,这主要是因为几个单元的住户共用一个供热系统,如果个别的用户不能按时的缴费,还是需要给缴费的用户供热,那么欠缴或者是漏缴的部分就可能会出现无法追回的现象。

(三)运行管理问题分析。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运行管理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开展运行管理工作的时候,水利失调是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调节设备,这样也就使得室内的温度调节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资源浪费现象。集中供热系统中采用的是多样化的供热方式,其中主要有单管供热系统和热水供热系统等等,而城市建筑结构又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这样一来就更增加了运行管理的难度,在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集中供热的运行管理工作还是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节能降耗的优势。

二、热源节能措施

要想更好的保证集中供热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热源的问题,当前,我国城镇集中供热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集中大型锅炉房,一种是热电厂,一种是分散供热的小锅炉房。此外我们还可以应用太阳能、地热采暖空调采暖和热电联产等多种方式,但是在应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充分的结合系统自身的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对比之后,选择合适的方式,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这三种方式会处于并行不悖的状态。

三、二次用户系统节能措施

(一)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及效果。自力式流量调节阀能够有效的解决供冷热水系统水力失调的问题,它能够保证冷、热水系统水力的平衡。其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是借助改变阀芯和阀座之间的开度来对流经阀门的流动阻力予以适当的改变,这样就实现了其调节流量的功能。一般情况下,设计者为了可以更好的对管材用量加以控制,供暖管路通常会采用异程系统,系统的室内设定了具体的流量值,二级热网设定为变流量。管路的供水主要是借助温度控制系统来对流向室内的热水温度加以控制和调整,但是,它是一个变流量的过程,倘若直接接入到用户内的暖气片当中,就可能会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在使用了自力式流量调节阀之后,能够借助阀门的调节作用来对暖气片进行定量的供水,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二)供暖系统室内水力平衡。为了更好的确保用户室内系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可靠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阻滞情况的发生,从而更好的满足用户主动调节和节能的实际需要,我们在对系统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手动设定温控阀抑或是自动流量平衡阀的方式对其加以处理。分户控制热量的水系统是公共的室外立管结合水平式的户内双管结构,在散热器的入水管路上应该安装2—3通温控阀,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温度加以调节,系统内部在运行的过程中也能够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动态平衡性。

(三)供暖系统室外水力平衡。室外的水力平衡主要有各个建筑之间流量平衡和用户之间的流量平衡,我们可以在每一栋建筑物热源出口位置的回水管上安装上电动比例积分自动流量平衡阀,这种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十分有效的按照整个建筑物的采暖要求来对变流量进行适当的调节,此外还能起到稳定系统的作用。这样也可以更好的确保用户之间的流量能够处于高度平衡的状态,此外还可以在用户回水管路上安装固定流量型的自动调节阀,这样也就充分的解决了系统所产生的动态波动。

四、系统经济运行的管理分析

细致科学的运行管理也是保证能耗降低的必备条件,包括了解系统中机组管网是否经常处于经济运行状态,掌握与运行有关的工况因素;建立设备技术档案与运行日志;在泵机组和管网的有关部位安装压力、流量仪表,监视系统运行情况;建立系统事故处理规程、运行操作规程、检测维修制度、用电考核制度等,这需要一线管理层根据实际状况予以合理制定。

五、结语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人们对供热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城市供热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能源消耗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更好的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供热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创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郑磊.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4,(1):85-86,135.

[2]兰艳兴.集中供热运行管理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城市集中供热范文篇6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确保城市供热安全可靠、持续稳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集中供热管理。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集中供热规划、设计、建设、生产、经营、使用、安全管理、安装维修等活动,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集中供热,是指供热单位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工业余热等热源,通过热网向用户供热的行为。

第四条市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我市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供热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城市集中供热行业管理工作。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供热主管部门做好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集中供热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规划,配套建设,统一管理,协调发展。

第六条鼓励城市集中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限制或关停分散供热燃煤锅炉。

第七条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依法建设城市集中供热设施,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规划建设

第八条城市集中供热规划由供热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经批准的城市供热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编制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应做到远近结合,布局合理,统筹安排,分期实施。

第九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必须符合城市集中供热规划。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须经供热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报有关部门办理基本建设审批手续。

第十条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并执行国家、省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供热工程竣工后,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验收合格,方可投入运行。

第十一条凡新城区开发或旧城区改造项目,在规划设计时,均应依据城市供热规划要求,实行集中供热,建设单位要预留供热分配站(换热站)位置。供热管网设计必须符合有关规范和规定,居民用户供热系统应采用分户控制系统。

第十二条在城市供热管网到达并能正常供热的区域,不得新建分散供热锅炉,已建的应按有关规定逐步拆除,并入城市供热管网。在城市供热管网尚未到达的区域,确需新建分散供热锅炉的,按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城市集中供热管线需要穿越某一地段、空间或建筑物时,产权单位或产权人应当予以配合。因穿越施工造成设施损坏的,建设单位应当及时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当予以赔偿。

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道路应当按规划预留集中供热管道敷设位置。

第十四条用户内部供热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以及供热单位提供的技术参数进行。

第三章设施管理

第十五条利用热电联产或工业余热进行城市集中供热的项目,从热源厂至用热单位或用户建筑物墙外的入户阀门井(含阀门井,无阀门井的为建筑物墙外1米)为供热设施,其余为用热设施;

利用锅炉房进行区域集中供热的项目,从锅炉房至用热单位或用户建筑物墙外的入户阀门井(含阀门井,无阀门井的为建筑物墙外1米)为供热设施,其余为用热设施;

供热设施全部由供热单位投资建设的,由供热单位负责维修、维护和保养;供热设施中,用户区内管网由开发商投资建设的,经供热单位验收合格后,由供热单位负责维修、维护和保养;

用热设施由用户负责维修、维护和保养。

第十六条在供热设施附近施工,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必须在征得供热单位同意,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后,方可组织施工。

迁移或改拆供热设施的,应经供热单位同意,报供热主管部门批准后,由供热单位安排施工,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七条在热力管网周围1.5米范围内,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禁止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二)挖坑、掘土、打桩;

(三)爆破作业;

(四)堆放垃圾、杂物,排放污水、废水、腐蚀性液体;

(五)利用供热管道及支架敷设线路或悬挂物体;

(六)其他危害热力管网安全的作业。

第十八条供热单位应当设置抢险队伍,定期巡查城市热网及其附属设施,遇有突发性事故时应立即抢修。

用户应当支持、配合供热单位对供热设施检查、维修等工作。

第四章供热用热管理

第十九条供热单位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依法设立。

第二十条供热单位应当与用户依法签订供用热合同。

供热单位应当向用户提供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制定的《城市供用热力合同》的示范文本。

第二十一条供热单位在供热过程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供热前15日内完成燃料储备和操作人员培训工作,确保按时供热;

(二)严格履行供、用热合同,保证供热压力、温度、流量,并按时向用户供热;

(三)在供热期内,须准确记录停止和恢复供热的时间、原因,并逐月上报市供热主管部门;

(四)供热单位在接到发生设备故障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抢修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修,并及时通知用户。一般故障应在8小时内修复,较大故障应在24小时内修复,并及时向市供热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五)供热单位在供热期结束后应当向市供热主管部门报送年度供热情况。

第二十二条在供热时间内,除不可抗力外,未经供热主管部门批准,供热单位不得擅自停止供热。经供热主管部门批准停止供热时,供热单位应及时通知用户做好停热准备。否则由此引起的用户用热设施的损坏及造成的损失,由供热单位负责赔偿。

第二十三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供热主管部门确定的供热范围向用户供热。供热单位需要改变供热范围或增减供热面积的,应报供热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供热单位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置维修、抢修和监督投诉电话,并向用户公开。电话应有专人值班,实行24小时服务。

第二十五条供热单位应当接受社会监督。用户可以就供热质量等问题,向供热主管部门投诉。对用户投诉的事项,供热主管部门应及时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人。

第二十六条供热单位应当抓好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事故发生。如发生事故,应尽快采取应急措施,并按规定程序及时上报。

第二十七条需要用热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供热企业提出开户申请。

用户需要变更用户名称、使用地址、供热负荷以及需要停止供热的,应当向供热企业提出申请。

第二十八条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私自将自建的用热设施与供热管网连接;

(二)擅自改造、拆卸用热设施;

(三)擅自改变热用途;

(四)安装或启闭控制装置;

(五)其他有损用热设施或影响供热的行为。

第二十九条城市集中供热价格和相关服务收费标准的确定,由供热单位提出申请,经物价部门按程序审批后执行。

第三十条用户应当按供用热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方式交纳用热费。

供热实行分户计量、以用户实际用热量计价收费的方式。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有关规定给予罚款:

(一)在集中供热区域内擅自建设分散供热设施的;

(二)擅自将自行建设的供热管网与已批准建设的供热管网连接的。

第三十二条未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擅自开展供热经营的,由供热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供热单位限期恢复供热,并承担相应损失。逾期仍不恢复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擅自占用或者毁坏城市集中供热设施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有关规定给予罚款。

第三十五条城市集中供热工作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城市集中供热范文篇7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节能;设计分析

如今计算机以及网络化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热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以及节能技术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如今在世界范围内提升能源合理利用的效率都是一项重大的课题,人们环保的意识也在逐渐地上升,城市地区集中供暖的事业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本文将就北方某地区的小区供暖情况进行探究分析,具体如下。

1工程概述

该小区位于东北某省,供暖面积约8万平方米,供热总量约为5MW(约60w/平方米),供暖循环水泵的扬程约为30mHZO。

2基本方案设计

在进行改造之前,集中供热系统属于比较基本的方案设计,也就是说通过热电厂当中的暖气,经过换热站来分散输送到用户家中,其中混合回路的节能设计需要将热力站当中二级网循环泵与用户循环泵形成分离作用,适当地对二级网站展开分区操作,令其成为二次回路,它和一次回路分别要承担系统换热器压降以及末端压降工作。

3节能技术设计的分析

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地提升,在城市当中进行集中供暖的过程当中注意节能技术的完善也愈发的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供暖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利用已有资源,提升其利用效率,能够显著地降低环境污染。对节能技术进行适当的设计非常重要,具体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3.1热源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供热大部分热源是热电厂、锅炉房以及小型锅炉房,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诸如垃圾焚烧、核能供热、太阳能供热等实际情况需要单独而论。选择不同热源与节能和环保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就目前情况来说,国家政策中有详细的鼓励各个企业发展拥有改善环境同时降低能耗,并且在此基础上提供稳定的热能供应等综合性效益的热力电力联合生产的形式。

3.2热网

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热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供热系统当中的热能借助管网直接输送到用户处,在热能输送的过程中是否可以比较安全且高效地完成输送也是设计供热管网的重要环节之一,设计方案能否保证高度的合理性也能够直接地影响到整个电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整体的社会效益等。从整体上来看,设计人员设计电网之前,必须要充分地展开计算,保证热网的设计参数基本明确之后再去选择合适的热网形式,保证其高度的安全性以及经济利益。

3.3各级热力站点以及二级网

通常情况下,各个热力站以及二级网点当中由于管理相对松散、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一些都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热能浪费,为了能够很好地满足远端用户,必要的时候为了能够平衡二级网点必须要加大流量,进行低温差运转,为了能在最大程度上防止资源浪费,能够采取水泵变频调控,不过实行这种方式最大的前提条件是要保证热网压差以及二级网流量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假如一个小区热负荷处于长期不足的状态下,将会十分不利于供热系统的发展和进步,为了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转,需要尽快更换流量水泵等。

3.4尽快完善自动化系统

如今科技水平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供热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在供热系统当中,实现最大程度化的自动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节能手段,它不但能够很好地节约人力资源,还可以缩小系统运行的成本,当前我国很多公司都安装了能够自动控制的计算机系统,不过并不是真正的“自动化”控制,仅仅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来随时监控热网系统的正常运转参数。我们常说的真正的热网系统自动化系统需要建立起能从热网系统热站监测点当中进行数据信号采集的数据信息库,结合数据的实际情况来展开管理和分析,方便随时展开热网工地热量以及水压等数值的显示,与此同时还需要拥有一定程度上的故障诊断以及应急预警、通讯的功能,彻底地观察热力站无需人力值守,才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结束语立足于我国的节能减排的长远战略来考虑的话,我国大部分城市地区当中的集中供热系统进行节能设计的情况发展比较稳定,很多设计者在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地了解系统当中的关键点以及重要环节,尽可能地将供热系统的设计简化。最近这些年,北方地区的城市进行集中供热的系统当中节能设计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成绩,不过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以及一些弊端,因此,设计者在进行供热系统的节能设计过程当中需要继续进行新的节能方案的探究,对技术进行不断地更新,令其在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杨明.城市集中供热节能设计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4(1).

[2]陈华,马德起,孙立勇.城市集中供热换热站的节能设计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

城市集中供热范文篇8

城市旧有楼房供热面积约80万平方米,大部分楼房供热管网严重老化,供热效果差,全部采用供热设施大系统控制,不利于供热管理,容易引发供热矛盾。实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分户改造是实现供热商品化,提高供热质量,逐步向接表计量过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维护供用双方合法权益的基础保障。分户改造能够改变过去供暖设施大系统控制为分户控制,让用户享有充分的选择权;分户改造有利于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用效率,深化供热体制改革,解决热费收缴难等供热顽疾;分户改造有利于供热企业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维护供、用热双方利益,提高城市供热质量。

二、分户改造范围

分户改造范围是城市并入集中供热大网的住宅楼(未并入集中供热大网的楼房待并入集中供热大网后再行分户改造)。供热系统需先行改造的为四类:一是管网严重老化需要更新改造的供热系统;二是公企用户与居民住宅共用的供热系统;三是原设计或施工不规范的供热系统;四是室温偏低、热费收缴难的供热系统。

、任务和时间安排

计划用3年时间(2009年—2011年)完成城市并入集中供热系统分户改造面积80万平方米。其中,2009年改造30万平方米,2010年和2011年分别改造25万平方米。供热设施分户改造工作在每年采暖期结束后至下一个采暖期开始前15天的期间进行。

四、资金来源

并入集中供热大网楼房的分户改造工作统一由供热单位组织实施。室外供热管网改造由供热单位负责;室内改造由居民住户和县财政共同承担。室内改造费为13元/平方米(直接材料费和工时费),其中居民住户承担10元/平方米,县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按时完成分户改造的居民住户奖励3元/平方米。室内改造选用的管材必须为铝塑管材,100平方米以上选用1.2寸管材。室内装修因改造破坏需修复的费用(包括材料)由居民自行承担。

五、工作内容

(一)宣传动员。楼房改造前要召开动员会,单位建设的楼房由各单位负责召集广大业主;开发楼由小区业主委员会负责召集广大业主。供热单位联合各单位、业主委员会切实做好居民的宣传动员工作,印发《分户控制供暖改造通知》,宣传供热分户改造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和相关事项,争取业主的支持和配合,保证改造工作顺利实施。

城市集中供热范文篇9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居民都有通过烧煤来取暖的生活习惯,不仅效率低下,且影响环境资源,为了改变这种取暖模式,我国很多城市都对没有专业供热设施的居民住宅进行供热补建。但是,很多地方由于工程规模比较大,资金比较缺乏,就采用向居民收取建设费的形式来进行筹集。结合实践来看,目前供热设施的账务处理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首先,将其纳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按照行业内相关规定提取折旧。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供热范围较大且成本相对比较低的大型供热企业;其次,不纳入固定资产类进行管理,通过价格空间的合理利用来提取折旧费用,运用这种方法较多的一般是事业编制的单位;再者,既不纳入固定资产也不提取折旧,这种方法的运用主要是应对那些成本高并且处于亏损或亏损边缘的小企业而言。对于用老百姓的钱建设供热设施,是否应纳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就现在来看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客观的办法。

这里提到的政企不分主要指的是,供热单位并没有真正的成为市场的主体,不能企业化经营自负盈亏。其中很多概念性的问题还混淆这没有处理清楚;首先,上级管理多,供热单位承担着很大的责任,但是却没有相应的自主权;然后,政策性减免热费虽然有明文规定,但是在实际实行中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很大程度是因为很多供热单位片面的为了完成上级任务对追缴有困难的欠费,采取混入政策性减免热费的范围,通过这种方法使得单位能够顺利通过年终考核。

2对集中供热管理体制的探讨

2.1集中供热管理体制合理化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管理体制。需要以全局出发对管理机构的设置进行深入调整,以达到形成一种自上而下领导的管理模式,这样能够确保国家最高政策能够很好的被实施,这样做从客观上来说能够真正的发挥供热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二是具体环节的规范管理。就集中供热主管部门来说,必须要客观认识到自己的职能所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在人力资源、财政、资产管理等方面要统筹兼顾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不同的地方制定的管理办法必须要切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2.2供热设施资产管理模式要统一

很多地方对于使用人民的钱建设供热设施还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界定,结合目前市场经济的大背景,相关部门应该及早提出一个统筹兼顾的理论指导;只有对资产管理模式进行了从上而下的统一,才能够增强其管理,避免一些供热单位“中饱私囊”使人民的财产遭受损失。

2.3简政放权

第一步,管理部门必须尽快统一成本核算方法,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然后,主管部门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对于“基层”的行政干预,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解决基层单位在经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力争做到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竞争环境;再者,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和对现有管理制度中不科学的地方进行调整,保证国家政策能够一步到位。

2.4调整收费制度

结合市场经济大背景,个人认为按表计量收费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收费方式。这种收费方式的推行,首先会有利于供热成本的降低;其次,还能有效的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这种收费方式从广义上来说是符合我国的科学发展观的。因此,集中供热主管部门应该积极推行按表计量收费的方式,彻底改变传统的收费模式,以保证集中供热事业能够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3结束语

城市集中供热范文篇10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暖;节能技术;途径分析;应用研究

1前言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如何实现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技术是一个关键环节,严格按照规范的、科学和理性的、环保的规定进行设计,根据设置加热,实现节能的作用。在实施城市集中供热的过程中,应了解各方面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实施节能技术的手段,参与和配合各单位,对城市集中供热的管理尤为重要。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和控制技术基于能源经济,整个实施过程中,实施的管理内容覆盖所有管理单位的要求和其他特征,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随着其日益普及和应用,以及城市集中供热的未来,向新的发展方向迈进,我们需要迫切关注集中供热在城市环境问题、建筑节能方面的实施途径。

2城市集中供热效率分析

2.1城市集中供热节能热源技术的应用。由于采暖系统的热源主要是煤,煤的燃烧可以采用分层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等。在窑炉的燃烧过程中主要以煤为主,采用该技术煤的燃烧、尾气的排放等都可以减少,而未燃烧的碳的损失量减少。该技术对煤、锅炉风具有合理的方法,可以降低设备故障,提高锅炉的供热效率。变频调速技术,就是泵、风机、变频调速技术,该技术主要是由一台进程计算机控制,收集信息,并计算出实际需要的温度,对整个训练引擎软件进行优化,最后得到最优设置。采用变频技术,可调节压力、流量和温度,将显著提高采暖质量,增加采暖面积,减少能源浪费,增加社会效益。2.2集中供热在区域供热系统节能技术中的应用。加热系统是一个集成加热技术,加热系统、加热网络工程占据了中心位置,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必须注意各种各样的外部因素,如湿度、温度等等,为了避免造成严重影响。在采暖系统中节能时,应把重心放在水的平衡上方,这样使水更可靠。换句话说,平衡液压和水的外部回路相一致。当不平衡时,温度不符合规定,能量的浪费是明显的。在管路系统的设计上应结合实际情况辅助构思,如加大调节阀的调整[1]。在设计该系统时应考虑管道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对干线进行设计,以帮助提高热效率。2.3太阳能辅助加热技术的应用。太阳能是传统供热系统集成太阳能辅助设备,依靠太阳能加热,添加相应的分布参数以提高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依靠太阳能的能源,取得了经济和节能的目标。太阳能投资相对较低,投资回报率会增加。与太阳能加热设备相比,类似的热源,实现了广泛的开发、部署和使用。对于每一个地区,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部署。2.4城市集中供热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该技术利用燃气加热的低温水,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燃气温度,是控制热污染的有效措施。烟雾含有许多污染物,回收利用必须尽可能发挥热能的作用,实现减排目标。为了回收热量,它必须应用到各个方面的概念和相关材料,如未燃渣,可以回收充分利用二次燃烧。

3城市集中供热节电研究

3.1低成本设计。由于国内建筑总体水平较低,城市集中供热节能设计应注意许多问题,既要注意供热的特点,又要满足设计过程对能源的需求。确保科学、严谨、满意的结果。如果设计存在问题,一方面是能量守恒的重要性,很难执行计划,另一方面,将减少资源的使用,导致投资增加,可能不是长期有效,并导致发展的损失。3.2减少污染物质。整个过程中,采暖设计、采暖材料使用的金属腐蚀性灰污染了城市的土壤和水资源。设计的热量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热污染环境的现象。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使用材料,不仅节约能源,而且减少污染环境和破坏。

4城市集中供热节能问题的对策研究

4.1引进先进技术。设计师必须熟悉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设计理念。为了完成采暖、管道铺设等各部分的设计,要注意城市特点、温度等条件,注意优化设计和工艺的灵活性。此外,设计工程师应该接受适当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技能。设计团队和个人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提高整体效率。在培训期间,节能减排被认为是基本前提。在可能的范围内,城市的管道应该遍布居住的地方。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如人力和物质资源、节能投资的成本,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必须注意相关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新技术的勘探技术和方法来实现更合理的结果。4.2加强管理。供暖系统的管理过程中,专业的设备应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以确保相关人员的细节工作,严格控制操作系统,所以它的操作更有效。加热设备安装后定期检查保养。可合理估计设备的使用寿命,以避免设备在使用条件下发生故障,并提供最大加热的保证。在设备管理方面,可以对最新的电子设备进行处理,并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生一次故障,确定其位置,确定案例,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解决。所以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对于这个季节,在不供暖的情况下,进行深度检查,消除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扰乱居民正常生活。

5结束语

总的来说,城市集中供热管理,促进供热技术进步的想法逐步成为主流,因此,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控制城市集中供热节能,不仅有利于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计划和建立在城市的基础设施。为此,为了保证城市集中供热节能的有效控制,可以选择科学合理地使用节能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集中供热产业的发展。同时,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缓解传统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极大地促进采暖企业节能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尹富强.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途径分析与研究[J].山西建筑,2017(30).

[2]史海峰.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途径分析[J].科技展望,2017(10).